让语文充满人文关怀

2024-12-06

让语文充满人文关怀(共12篇)

1.让语文充满人文关怀 篇一

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网友来稿)

甘肃省庆阳林校高中部 王晓芳

内容提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使之充满人文关怀。

关 键词:语文 教学 人文关怀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一、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如《边城》为人类的“爱”字作了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变形记》用荒诞的手法记叙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的故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形的根源,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

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 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社会也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 。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着100%的学生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 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转运站”,而必须“披文入情”。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 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借文移情,化景设情,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去,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创设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状态。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才能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涟漪……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感加温,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云:“文以载道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同样,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廉颇知过改过,坦率真诚;信陵君仁而下士,救人之困;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在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此外,通过课文中理论文章的学习,也能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说谦虚》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谦虚的传统美德 ;《谈骨气》教育学生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人生的境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青春,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虽然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但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而能自行实现,因而,教师除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外,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 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要实现这一教学境界,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评价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生活状况,联系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当前的社会现实,抒发感慨,发表议论,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同时,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在自己的习作中,或含蓄或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价值判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评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也能收到明辨是非、净化心灵、纯洁道德的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所做出的正确判断,积极评价、科学引导,也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生活品味和道德得以提高。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悉心关注学生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参考书目及文章:

1、《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简明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张楚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3、《用人文精神照亮心灵》(《北京教育》/3)

2.让语文充满人文关怀 篇二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关怀

“人文”一词由两个词素构成, 一是“人”, 二是“文”。人既是个体性的人, 又是文化中的人, 而文化则又是人的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 因为通过语文学习, 可以了解本民族乃至全世界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记录着人的思维和情感, 具有人的“灵性”, 同时它也积淀了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那么, 我们如何在强调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呢?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一采用科学的教学理念, 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

语文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 “现代教育, 同传统的观念与实践相反, 应该使它本身适应于学习者, 而学习者不应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则。”传统语文教学不是适应学生, 而是让学生屈从于教师的教学模式, 由此看来, 人文精神是当代世界教育思想的核心, 是当代世界教育的进步思潮。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公民有更高的人格独立性、思维独创性以及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从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来看, 语文教学格局需要转变, “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的育人思想应成为语文教学新格局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目的将必然由侧重于知识积累转向强调能力的训练、思维训练和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格素养的培养, 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在充满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 可以让学生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理念, 通过感悟, 领会语言背后的意境, 领略其背后的人文意蕴;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人文意蕴, 良好的诵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而且能再现作品的形象, 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还要关注语文课堂的人文交流, 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充满爱心的交流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有人格尊严的人, 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 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获得成就感与生命的价值体验, 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对教师而言, 上课是对话交流, 而不单纯是劳作;是艺术创造, 而不单纯是传授;是探索真理, 而不单纯是展示结论。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即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而不单单是大脑的载体进行培养的, 它通过对话,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 使学生学会自尊、自信、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独立自主、坚韧不拔,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理想教育。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云:“文以载道”,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 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 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 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 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 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 “穷年忧黎元”的杜甫, 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 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

同样, 课文中许多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 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廉颇知过改过, 坦率真诚;信陵君仁而下士, 救人之困;海伦·凯勒坚强乐观, 积极进取……在教学中, 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 学生自会肃然起敬, 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如《边城》为人类的“爱”字作了恰如其分的说明, 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 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教《胡同文化》一文时, 作者对胡同文化情感非常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恋, 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 有对胡同文化逐渐消失的伤感, 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 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回……这些情感在课文原文中就有, 学生也能理解;至于说作者对胡同文化有所保留的评价, 完全可以让学生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增加, 见仁见智, 不断充实。越是经典之作, 越经得起见仁见智。如小说《项链》中有关玛蒂尔德悲剧的主题探讨, 就有多种说法, 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创造空间。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作品, 只要尊重原作, 完全可以各持己见, 无须教师、教参一言定终身。在教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时, 有关祥林嫂之死的理解, 笔者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引导学生去发现各色人等, 如鲁四老爷、四婶、大伯、卫老婆子、柳妈等。接着再提出一个问题:“祥林嫂对自己的死应不应该负责任?”经过深入思考, 有学生富有创意地指出祥林嫂对自己的死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她面对婆婆的逼嫁, 以死抗争来捍卫自己所谓的“贞节”;她把自己所受的种种压迫归结于自己的“真傻”;最可悲的是她竟然迷信柳妈的一派胡言, 到土地庙去捐一道门槛去代替“一世罪名”的自己让人践踏, 以求一生轻松。一番高论博得了师生的共同赞扬。在赞赏之余, 笔者投影了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先生的一段精辟论述:“ (《祝福》) 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 极其深刻, 使知人世惨事, 不惨在狼吃阿毛, 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吞噬, 更可悲的是祥林嫂也不自觉加入了残害她自己的人群之中, 而且至死不悟。引出这样富有创造性的答案, 让全体学生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效果很好。再如, 对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 学生总觉得很难把握。如果单纯地说李白“寄情山水, 品德高洁”、“不愿与权贵奸佞同流合污”, 不仅将原本丰满的诗人形象简单化, 而且与历史的真实出入颇多。教师除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外, 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要实现这一教学境界, 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 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 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

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评价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 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生活状况, 联系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当前的社会现实, 抒发感慨, 发表议论, 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同时, 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 在自己的习作中, 或含蓄或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价值判断,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评到位,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也能收到明辨是非、净化心灵、纯洁道德的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所做出的正确判断, 积极评价、科学引导, 也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 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 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 生活品位和道德得以提高。总之, 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悉心关注学生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 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 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使语文教学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挚爱。

三开发课程资源, 构建开放课堂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必须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挖掘学生的经验背景与课程资源之间的契合点, 从而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课堂。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更留下了充足的资源开放利用的空间, 合理运用、有效整合这些资源, 就能扫除学生的视听障碍, 使课堂教学产生神奇的功效, 使学生精神放松, 心情愉快, 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语文课堂既是获得语文与人文知识的场所, 也是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的论坛。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应是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尊重、充满期待的。在教学中, 我们应从人文关怀出发, 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让教师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设计师和领路人, 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我, 在学习中去质疑、去发现、去创新。同时, 新教材展示了大量体现人文精神的教学素材, 为构建新型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我们还应不断学习与探索, 提高捕捉教育契机的敏锐性, 才能与学生一起共同构建起灵活开放发展的课堂, 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感受欢乐和发现惊喜的场所, 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人文性。

四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 树立学生的人文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语文教学自始至终是人与人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 所以有人说, 教师自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教师的学识与人格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塑造, 而且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真诚地热爱、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充满信心,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压抑学生的个性。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肯定和赞扬学生的闪光点, 不要态度生硬、语言粗鲁、盛气凌人、冷嘲热讽, 要平心静气、循循善诱、和风细雨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建立一种充满人文思想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真正吃透、领悟教材, 要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 与作者息息相通, 遥相呼应。教师那声情并茂的朗读, 妙语连珠的讲解, 别开生面的提问, 精辟警策的点拨, 机智幽默的旁逸, 开合自如的迁移, 使语文教学具有无穷的魅力, 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真切地体会课文的生活与情感, 从而被感染、被陶冶、被震撼, 让学生学会完善自己、善待他人、关心人类。

语文教师还要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 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 要有“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自如。我们那些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学生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 既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 发育精神, 终生受益, 又不至于在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迷失自我。教师这种言传身教的人文熏陶传递出“相看两不厌”的效应, 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是语文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魅力。

3.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篇三

一、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语文教师要教书也要育人。要育人,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有亲情、友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创造、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

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的和谐气氛中,减少内耗,提高关注和学习效率。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活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活闪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美好人性,或弥漫温馨的至亲至爱......这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中转站”,而必须“披文入情”。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

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去,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状态。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语文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

教师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对社会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生活品位和道德都会得以提高。

4.精细让教育充满人文的教育心得 篇四

武凤霞老师是一位教师,无疑更是一位名师,名师之所以成名师,除了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外,“心中有学生”则更是成为名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只因为“心中有学生”,教育才会精细,才会让教育充满温度,更让教育充满人文。

3月13日下午,我有幸在周口淮阳中学聆听了武老师教授的《渔歌子》这首词,一节课一个多小时,与其说是在听课,倒不如说是在享受教育的美妙,撇开武老师的暂且不说,单是在课堂中流淌的人文情怀就让人击掌赞赏。

现把武老师课堂中的浪花撷取出来,与大家共同感悟名师的魅力。

温情的沟通让孩子打开心扉。由于武老师是借班上课,并且是十岁左右的孩子,面对陌生的武老师和台下一千多人的听课教师,孩子们很是拘谨,一个个把手放在桌上,身子坐的笔直,小脸绷得紧紧,没有一点十岁左右孩子的灵气和灵动,武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并没有开始上课,而是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她俯下身面带微笑地说:“孩子们,我们是不是第一次见面呀,我首先要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你们喜欢吗?”同学们拘谨地说道:“喜欢”,然后武老师通过大屏幕送给了孩子们一幅幅美丽的景色,同学们被优美的景色迷醉了,渐渐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接着武老师又和蔼地说道:“我们中华民族崇尚礼尚往来,我送给了同学们礼物,那么同学们又该回赠给我什么礼物呢”?同学们一听,面面相觑,武老师又说:“我要求同学们送给我的礼物是你们的笑容,并且希望看到你们亮晶晶的眼睛。眼睛亮晶晶的孩子最聪明。”孩子们听到老师这么一说。紧张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露出了属于他们年龄所特有的笑容。看到学生们思想放松了,武老师才开始上课。我当时特别注意她的这个细节,深为武老师精细的工作而感动,是呀,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洞察孩子的.一切,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时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而让自己的教育在孩子的心上留下美好的印记。

及时的鼓励让孩子信心十足。面对陌生的学生,面对一千多人的听课教师,武老师展示的不是自己多么高超的教育艺术,而是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神圣的教育场,让孩子在这个教育场中,时刻受到教育的熏陶,时刻感受到成长的美好。我在听课中又注意到这样的教育细节:武老师在讲课时,不时给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回答问题时,始终微笑地望着学生,那是一种鼓励的目光,期盼的目光,更是一种母爱的目光,学生回答对了,她会轻轻地拍学生肩膀一下,以示鼓励,学生回答错了,她照样会轻轻地拍学生一下,以示安慰。在她的课堂上,学生没有恐惧,没有拘谨,没有担心,更没有尴尬。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求,对生命成长的体悟。

对学生的尊重让课堂充满人文。在武老师这节课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请”,就这简单的一个字,让孩子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有一个细节感动了无数听课教师。在朗读环节,当她把话筒递给一位女同学时,这位女同学的同桌也认为老师是把话筒递给他,也伸出手去接话筒,武老师把话筒递给女学生后,她轻轻地拍了一下那位男孩。就这一拍,让男孩子不再尴尬,就这一拍体现了武老师对孩子真情关爱,就这一拍,也许会让这个孩子记住一辈子的。

5.语文课堂教学要充满人文阳光 篇五

语文课堂教学要充满人文阳光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思维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当今世界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牛学会什么?收获什么?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教学生学会做人.让课堂充满灿烂的人文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作 者:况守益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中心校刊 名:科学咨询英文刊名:SCIENTIFIC CONSULT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6.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篇六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边 五 小

娟1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激趣为先 精彩纷呈 高效生成

靖边五小 宋娟娟

【内容提要】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何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道呢?这是我一直追求的语文课堂。我以为语文教学要大气,不要小气。宁要大气下的不完美,不要小气下的精雕细琢。

【关键词】 教育教学 语文 高效课堂 激情

“如何上好语文课“,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所有的语文教学工作者都为其探索不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做为五年级语文教师的我,也不断在反思: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如何让孩子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对 语文的热爱?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道?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都在用一辈子的学习来准备上好一堂课。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敢说自己就已经能够上好一堂语文课。正如诗曰:“有好句无佳篇”一样。我在教学的路上只是有了一些粗浅、零星的感悟而已,所以,在此,我只想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对课堂教学的肤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它关涉到教师的素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怎么为学,怎么做人”吧。既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先得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能否做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提升。这是一个立体型、动态的语文课堂,我远远没有这么高的境界,很难说好,故避而不谈。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也是一个很小的话题,说来无非是课前准备、课中演绎、课后练思这样的三个过程。把这三个过程做好,就算得上是一堂充满“语文味道”的课吧!这是一个平面的、线性的语文课堂,较好把握,也不难理解,我便捡个便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这儿说起,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课前准备

1、开阔的眼界

我以为,一个语文教师的眼界应该开阔,要多做一些资料收集的工作,这样备起课来便会信手拈来、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如教学古诗词,课前就可以去收集一些譬如作者简介、作者写诗的背景资料及相关古诗佳句等来备课;教学《丝绸之路》则可以多搜集一些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资料等内容来备课。

有了这样的视野,我们还用担心备不好课吗?还用担心没有新意吗?

2、丰富的创意

网络的发达,杂志的丰富,书籍的充实,使得我们备课不再是 一个难题,当然,这也为教师偷懒种下了祸根。我主张有自己的教学创意。创建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班情、学情的教学案例来。

找准一个好的教学支点,抓住一两个主问题,带动全篇的学习。这样的创意,正如余映潮所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

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这样的创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与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创意,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由于是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适合班级的,因而也是最好的。

二、课中演绎

1、自然

课堂教学只有教的自然,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一如鱼儿离不开水。这几年,语文课模式层出不穷。殊不知语文课一旦形成某种模式,就没有语文味了。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深有体会的。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要把语文还给语文课。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练”,都忽视了“读”这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语文教改。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例如老舍的《草原》,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读等形式,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读出富有表现力的祖国语言的语感。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的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他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这话说到点儿上了,很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思考。

2、丰美

一堂课的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语文味道、极具美感,形式多样又主次分明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大面积、长时间地占有课堂,让课堂生机勃勃。

案例一:

我执教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环节,意图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在语言的熏陶感染中感受这户农村人家和平宁静、朴素安适、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扮演“翁”,孩子们扮演“媪”。我这个“翁”先夸赞“媪”:老伴呀!你真是太棒了,给咱们生下了这三个勤劳、孝顺、可爱的儿子。孩子们也学着夸赞我这个“翁”,有的说:老头子啊!咱们一辈子风风雨雨中走来,还说什么感谢啊!有你,我才感到幸福啊!还有的说:老头子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像这样喝点小酒、聊聊家常,是我最高兴的呀!也有的孩子说:老头子啊!这也有你一半的功劳啊!孩子们的夸赞引来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语文味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受到拘束时,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了这样不同的活动,课堂也就有了不同的美感。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活动,一般不是独立进行的,往往是交互穿插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激情

面对情感丰富的文本,面对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我们的语文课 堂需要激情,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常听人说,有的老师往台上一站,举手投足之间就像一个老师。这里面恐怕跟激情有很大的关系吧!

何为激情?我以为是老师那满含的微笑,是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是那脱口而出富有才气的谈吐,是那信任与鼓励的眼神,是那会说话的手势,是那忘情的、会心的、痴迷的投入。

做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努力打磨自己的语言,力图让它变得幽默。注意自己的手势与肢体,让它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情态。

案例二:

还记得我校的马德平老师在执教《望庐山瀑布》中的拓展延伸环节时,出示了《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潘金莲。问孩子们:“美吗?漂亮吗?喜欢吗?”孩子们都说美,不少男孩子则不好意思的说喜欢。继而老师话题一转,谈及潘金莲的丑恶行径,再追问:“现在你们觉得她还美吗?漂亮吗?喜欢吗?”孩子们纷纷摇头。老师巧妙地回归到课堂,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正是这个理。

马德平老师在课堂上不经意流露出的洒脱与豁达、渊博与灵秀、从容与大度,以及那幽默风趣、谈吐不凡的语言,无不深深吸引着每位学生,引来台下听课老师的阵阵欢笑声。

感悟:语文教学要大气,不要小气。宁要大气下的不完美,不要小气下的精雕细琢。

步入靖边五小的这两年,我深深明白了“要向身边的人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现在的一点一滴的成绩可以说是向身边熟悉的和陌生的人学习的结果啊!

喜欢看上海卫视的《壹周·立波秀》,拜服于周立波幽默的谈吐,折服于周立波丰富的肢体语言。我常常想,这样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本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掌握知识。

感悟:当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拥有不凡的谈吐,高超的演技。

4、过渡语

过渡语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归纳 总结学过的内容,并且对下文所学的内容进行启发,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新内容,使学生在思维上平稳过渡,在引人入胜、浑然不觉中学习新的内容。过渡语的设计要巧妙、要有语文的味道,也可以是课文中的某句话,过渡语就是串成语文课堂上各个环节的闪亮的珍珠,虽然小,确可以串成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这枚闪亮的珠链,每一位教师应做到会用、善用、巧用课堂教学过渡语。

三、课后练思

1、余韵

一堂课上完了,教师不能夹着书一走就完事了。语文的课堂教 学也需要作业,也呼唤训练。只不过语文的练习应该有语文的味道。应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

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布置写课后生字,并让在字典中找它的同音字,既培养了动手查字典的能力又丰富了词汇积累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诸如雅词摘抄、名句积累、精段记诵、编写诗歌、仿写文章等有效作业。

2、反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历了课堂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后,我们往往会获得一些深切的认识。写反思,我们往往会获得一些深切的认识。写反思,是现代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以为写反思,可以不拘形式,记录一些零星的感受。

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向前跨进一步,写教育教学论文,将零星的反思进行放大、进行规律提取,形成2000字左右的教学反思小论文,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研究迈进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了。

案例三:

我在四年级时执教《麦哨》一课,孩子们在课堂上写得一首首虽略显稚气确情感真挚的小诗带给我很大的启发,由此我写了论文《麦哨声声 诗意浓浓》,获得了国庆杯论文评选二等奖。

叶圣陶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

正如学无定法一样,教无止境!我们的语文课堂从来不需要昏天黑地地讲解、居高临下地灌输,而是以首席读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探讨,携手走进课本。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情景就

会踏足我们的课堂。

让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努力成就课堂的精彩与个性,持之以恒,用实践去体悟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

最后,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句我最近在微博上读到的句子:“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就转行,如果不想转行就努力工作。”是啊!如果我们总是做一行,怨一行,那只能是到老不在行!我的一个要好的同事在微博上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三十才解师之语。”我这样回复她:“三十醒悟,犹未晚也。”是啊!我们千万不要留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遗憾。

【参考文献】

7.让语文充满人文关怀 篇七

(一) 记者型主持人的概念

简单地讲, 记者型主持人既能通过采访和调查了解事实真相, 又能担当出境、主持、评论角色。作为采访的执行者, 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 带领大众进入新闻事件, 了解事实真相;同时, 作为新闻的评论者又能对事件进行深度的分析与解读, 形成一个更加丰富翔实的节目框架, 让观众对事件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

(二) 记者型主持人的特点

记者型主持人同时参与新闻采访、现场出境、现场掌控、事件评论、节目制作的整个流程, 扮演了记者和主持人的双重角色。 (1) 由于其双重身份的结合, 给予观众更加真实的参与感、更强的说服力。 (2) 对新闻事件动态的洞察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挖掘真相的能力、节目制作的驾驭能力以及自身的职业期待素质。 (3) 在追求客观、守护真实、秉承公正的基础上, 具备对不同新闻事件中不同的采访对象给予恰当的人文关怀和爱护的职业素养。

(三) 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电视发展至今, 再用分工来划分记者与主持人已是片面肤浅的。概括来讲, 它首先要求记者型主持人要有能力去发现新闻, 准确地判断什么信息值得放大, 什么信息应该放弃。其次, 采访中, 要有能力去驾驭现场, 保持客观的立场, 剥离事件真相, 兼具基本的人文关怀, 形成特色的节目风格。不仅如此, 还要有将出境、对事件的了解调查、深度的评论串联起来的能力, 呈现最完美的报道节目。

所以, 作为记者型主持人, 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采访中保持客观, 如何挖掘事实真相以及采访能力和主持能力如何协调配合, 均匀有度。只有真正认识自己的角色扮演, 才可能明了他人, 洞察事件, 满足受众需要。

二、以柴静为例, 看记者型主持人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采访特点

(一) 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柴静采访过很多弱势的采访对象, 面对他们, 柴静往往会静静地倾听, 温柔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这是她的采访中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具体体现。比如在《双城的忧伤》中, 柴静面对的是一群试图服毒自杀未遂的孩子们。对这些孩子, 柴静身体前倾, 轻声提问, 最终了解到导致这些孩子们相约自杀的原因, 在揭示孩子们相约自杀背后的隐情外, 传递得更多的是“生死”“理解”、“自尊”等含有哲学意味的主题。

(二) 在细节的把握中倾听对方的声音

细节, 小中见大, 一个真实的、动人的细节有万钧之力。在《双城的忧伤》中, 柴静通过“看”、“背靠背”、“笑”这样的细节, 在不断地追问下, 使人们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灵魂, 看到了双城自杀孩子们痛苦的背后。采访实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相互往来的艺术,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多种适宜的技巧、方法, 调动一切智慧让对方敞开心扉。只有真诚耐心地倾听, 才能够更关注对面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而不是拘泥于采访前准备的既定框架, 也才会感受到谈话带来的创作感, 才能使节目框架更加真实丰满。

(三) 对采访对象心理变化的恰当把控

新闻采访是与人打交道的活动, 记者在采访中会遇到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记者要在有限的采访时间里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融为一体, 也不能强制采访对象接受采访。采访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采访对象拒绝采访的情况, 记者要通过巧妙的说服将采访对象的心理调动起来, 使之内心斗争, 变对抗为合作。

(四) 真情实感的释放和合理控制

很多人认为, 记者对新闻的报道原则是客观中立的, 就不应该加以个人的情感, 相反, 情感的释放是必要的。新闻不是无情物, 它带着一种人文情怀, 将记者自身的感动传递给观众, 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对新闻事件和人物本身具有积极的情感。在《双城的忧伤》中, 柴静主动蹲下身去为小男孩擦眼泪, 因为那时那地, 她感受到了小男孩的痛楚和委屈, 作为一个记者所做出擦眼泪的举动, 不违常理, 也不会损害新闻事件的客观性, 相反, 给人以更多的温暖, 传递出的是社会正能量。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央视推出电视访谈类节目《东方时空》开始, 中国记者型主持人走上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他们突出的采访能力、驾驭现场的个性特点、对事态发展的全面深层次把握, 无一不让亿万观众拍手称快, 水均益、白岩松、柴静等众多记者型主持人更是受到观众的普遍喜爱。本文将从记者型主持人的特点、角色定位去探讨其充满人文关怀的独特采访特点。

关键词:记者型主持人,人文关怀,角色定位,采访特点

参考文献

[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程彦华.浅谈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新闻传播, 2010 (6) .

[3]江虹.新闻采访技巧探讨[J].社会纵横, 2007 (7) .

[4]孙玉胜.十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8.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篇八

【关键词】情感体验 师生和谐 人文关怀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不断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倡导情感累积效应,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凸显。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不断促进数学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同步发展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一、寓情感体验于学习探究之中

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创设情境,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引发学生对真实问题的探究,进而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景:××商店挂出一则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老师想买一件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你帮老师算算要付多少元人民币?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发起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成了主动探索者,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与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教师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长者,而是孩子们的朋友,他们在合作中探索、求知,教师的一个眼神有时也能表达对学生的关怀。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的。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小组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去讨论、去实践,去自己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的看、自由的说、自信的做,不但很快概括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同时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团结合作是成功的有效保证。这样,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之中,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准确的判断,能够更加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的目标。这种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丰富个性的展现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让师生关系在和谐氛围中得以优化

外部环境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的见解,营造敢于与老师争论,或指出老师讲课中的失误及教材中的不妥之处的氛围。这样,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數学课本是供教学用的材料,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凭借课本,而应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探究,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多留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在过程中领悟探究的真谛。甚至于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依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出错,引导学生去探究、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如教学“平行线”时,我通过在桌面上摆小棒,得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有的同学看了书后马上反对,教师则“坚持错误”,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实际操作(把小棒竖起来摆弄)、小组讨论,跟老师据理力争,我终于“认输”,并向学生“道谢”。

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活动,经过跟老师的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增强了立体空间的观念。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三、在学习实践之中倾注人文关怀

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然而,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依然能觉察到非人文教学现象的存在,使原本折射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成了压抑人性的无形桎栝。因此,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倾注教师的人文关怀,点燃学生强烈的数学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他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彻底地改变,他们仿佛不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而是在体验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的乐趣,创造生活的辉煌。这才是数学课堂所应追求的学习方式。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育人环境,时刻关注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倡导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体验积累,不断拓宽师生情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磁场”,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达到“情知协调”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人文色彩,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志有.学生的“出轨”也会使课堂“出彩”[J].小学数学教师,2006(12).

9.让语文课堂充满音乐 篇九

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小学

邹瑞华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中来,借助现代音乐,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倍添几分“声色”。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在教学中灵活准确地运用音乐,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更加多姿多彩,显示了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音乐 小学语文(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课堂教学

国家课程改革指出: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动力,运用信息技术来改革语文课程,它能有效地拓展语文教学视野,有利于学科教育进行新的整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中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倍添几分“声色”。在教学中灵活准确地运用音乐,使其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显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一种独特魅力。

波兰著名钢琴家帕德莱夫斯基曾说过:“音乐是惟一真正生存的艺术,它的振颤、律动,也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必然也有音乐。”因此,把音乐引进语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提高审美情操,培养人文素养。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跨学科教学,给语文教学注入活性因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下面就以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所选课文为例,谈谈笔者在实践中得出的几点看法:

一、Mp3在新授课堂的运用“润物细无声”。

配乐朗读,入情入景出心声。朗读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途径。周玉任教授曾经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愉悦。这就是告诉我们在时间、空间上要保证学生的参与。语文课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或创设好情境,想办法让学生愿读、乐读、善读,留一点品味和遐想的空间,并以此代替生硬地概括,这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的体现。教学实践中,我每上一篇新课文,都尽量播放带有伴奏的课文朗读,音乐的运用使得课堂洋溢着美的气息,也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让学生们在合适的音乐情景中,小声跟读,从而产生了兴趣、更快更好地进入了课文情境,情感得以激发,读出来的声音、语调自然是有所不同了,学生的情感也会随着朗读自然流露。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投入地感动一次。在不同情调氛围的音乐声中学习,不仅给这堂课增添了美感,也深深吸引着学生,给这堂课开了一个好头,为朗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真可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入情入景出心声”。

二、Mp4视频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柳暗花明又一村”。音乐是一门个性化的艺术,它和文学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毛诗大序》云:“情动于中而言于行,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的。Mp4是一种诉诸于

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因再现课文内容,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生动形象的一帧帧图像,丰富学生表象,触动人的心弦,渲染个体的情感,激发个人丰富的潜能,从而促使个体在对语言文学的感悟中更富于个性化,让学生更快的走进文本、感受文本,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知觉的感受中渲染气氛,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个性化的联想和想象,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陶冶人的情操、激荡人的心灵,对渲染情境、创造活跃的课堂的气氛、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课前,先让学生跟着mp3读熟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又根据课文的内容这样操作:

学习“升国旗”这一部分。(第1、2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1、2段,体会人们的心情,勾出表现人们心情的有关兔子、词语。

(2)对比朗读“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与“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理解“热切”一词的含义,体会人们当时激动而又急切的心情。(对比朗读与理解词语融合)

(3)学生观看《实拍天安门国庆升旗仪式 十万群众参加[标清版]》的mp4前一部分,说一说从画面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体会“水泄不通”的含义,感受围观的人众多;并从“静静”一词中体会升旗场面的庄严肃穆。

(4)指导朗读本段,注意读出层层递进的语气。

学习“升旗中”这一部分。(第3、4段)

(1)播放《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唱《歌唱祖国》第一句就震住我了 视频[标清版]》中国旗卫士护送国旗这一段录像,读有关段落,体会是怎样写的。

①结合片子感受国旗卫士们的“气宇轩昂”,体会护卫队的精神抖擞。

②标出描写国旗卫士动作的词语,再现升旗仪式的壮观场面。③随着《歌唱祖国》的雄壮乐曲,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2)继续播放《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唱《歌唱祖国》第一句就震住我了 视频[标清版]》,观看国旗冉冉升上天空这一录像,读有关段落,体会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①想一想: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观看升旗仪式的人们表情有了什么变化?勾出相关句子。

②结合片子体会“注视”的意思一表达的情感。③在升旗纪录片的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背下来。

学习“升旗后”这一部分。播放《实拍天安门国庆升旗仪式 十万群众参加[标清版]》的mp4最后部分观看,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久久”一词,体会人们对国旗以及祖国的深深眷恋。

整堂课中,既让孩子们欣赏了天安门升国旗的整个过程,又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念,个个兴致盎然,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知识的殿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是古诗、歌词等其它体裁的篇目。如本期我教学的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就有六首古诗(5.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杜牧的《清明》、31.杨万里的《小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36.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维的《鹿柴》。)三首现代诗(1.《春的消息》15.《长城和运河》。25.《三峡情》)当同学们反复诵读,气氛渐趋沉闷时,播放与古诗内容切合的古诗新唱或古诗配乐朗诵等Mp4,音乐声骤起,看着熟悉而陌生的视频,如一石激起千重浪,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师将音乐一停,学生们便争先恐后地阐述自己听后的感受,和自己所体会的复杂多变的情感,真是进入审美的至高境界。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恰当的音乐,正如诗句所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富有情趣与韵味,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听觉、视觉、思维为一体,使平面的无声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有声的语言,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理的启迪,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融音乐艺术合情感体验于一体的教学,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更能开启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

三、音乐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万紫千红总是春”。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同样是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作文用的是文字,音乐用的是声音符号。显然,两者关系密切。音乐优美的旋

律、明快的节奏、深邃的思想、起伏的感情、铿锵的音韵,能极大地丰富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性情,引起学生联想,促进学生更好的作文。

挖掘音乐丰富的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多样的写作素材。具体来说有:

(1)情景描绘:一首经典的儿歌除了旋律优美,歌词也非常重要。通过体验歌词,解读音乐,唤起学生鲜活的生活,提升音乐解读的深度。学习《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学生赏析歌词,分享护旗手、升旗手的飒爽英姿,感悟神圣庄严和爱国热情。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描绘我们到大自然中的活动。

(2)景物速写:学习杨万里的《小池》,根据视频的画面,阅读有关的资料,写一写心中的小池。

(3)音乐故事:杜牧的《清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首经典古诗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挖掘音乐背后的奇闻异事,也可以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合理讲述一个相关的动人情景。甚至围绕着音乐而发生的故事。

(4)想象作文:听了一首乐曲,想象音乐中画面、情景,把脑海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形象描绘出来。欣赏的《三峡情》,陶醉在悠扬的钢琴曲中,脑海中出现了长江三峡的波涛、岩石,幽静的环境,温情的画面,想象中发生的动人的故事,根据你的理解,大胆再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以上体现了作文与音乐的美妙结合。作文教学中还能完美地实现文本与情感的巧妙碰撞:

(1)音乐赏析:《妈妈的吻》记录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体验收获,可以简单介绍乐曲,介绍作曲家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谈谈自己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同学是怎么评论的,自己有什么观点等。

(2)创编歌词:为乐曲写歌词,或者模仿歌词创作新的歌词。(3)歌词扩写:欣赏《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想想平时妈妈是怎样关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对待妈妈的?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歌词,并结合歌词内容扩写成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欣赏《童年》,体会歌词: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想想自己曾经走过的日子,写写自己有过的难以忘怀的故事。

四、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注意点“凡事有利必有弊”。实践证明,音乐的确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如果把课文的内容都用多媒体等课件代替了,学生还学什么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么能培养?语文课就得让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来感悟,来品味.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但音乐在语文教学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学生感觉在学习中比较被动,如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及语文素养的积累等。首先,由于多媒体的运用,课堂节奏会加快。其次,学生做笔记有困难,速度慢并且找不到重点。第三,学生反馈信息被忽略,使学生感觉失去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是“一

意孤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钻研、改进。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让我们也跟随着这些新的事物去改变我们的课堂,高扬人文的旗帜,让学生的感情随着音乐升华,让学生的思想伴着音乐迸发,让学生的想象伴着音乐轻翔,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泉州市丹妮師《让语文课堂乘上歌声的翅膀》馨语筱站博客

2.北京师范大学林子涵 刘蒸蔚 吴晓超《 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0.让智慧充满小学语文课堂 篇十

重庆市九龙坡区巴山小学校 熊淑芳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人文精神及智慧的学科。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充分发展,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要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智慧的魅力,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有效地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智慧的魅力,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有效地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

一、善于激情设境,导拨心弦

教师要深入剖析作品,善于捕捉文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设身处地地体味并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心与之相亲,用灵魂与之碰撞,形成一种激情,然后借助各种手段把激情释放出来,打动学生,使“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教师的体会融为一体,产生共鸣效应。”

有些课文内容的选材远离现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单凭光秃秃的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无法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这时,教师就要从教材中充分挖掘能够触动学生情感的因素,借助于一定的辅助条件来完成课堂教学。课堂上,我采用“情境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创设情境。第一次,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第二次,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第三次,慢速移动式投影,有重点地依次出现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和乐曲,深入体会作者的联想和发自肺腑的心声。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当歌曲进行到“长城长,长城内外是故乡”这一高潮时,有的学生眼里已经闪着激动的泪光。学生的真情被释放了,深植于他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被激发出来了,情感目标顺利完成。

二、善于设疑引思,循循善诱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动口、动脑、动手。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名充满智慧、循循善诱的人,用他那精妙的语言让每一堂课“活”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以重点句为契入点引导学生逐层深入:“读完课文,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哪句?”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止,个个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最后大多数同学都觉得“你想,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含义深奥、不易理解:周围怎么会黑洞洞的呢?难道他常常走夜路?鼻子又怎么会碰壁?难道他眼睛不好使?面对质疑,我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进行思考:

(一)鲁迅先生为什么说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是“黑洞洞的”?“碰壁”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经常碰壁?

(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这句话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

(三)鲁迅先生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

通过不断学习、交流、学生最终懂得了这句双关语的含义:在那个军阀肆虐,动荡黑暗的社会里,一切敢于向它宣战的人都会遭到无情的迫害。它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憎恨和坚韧斗争的精神。而课文的难点也在层层探索、拨云见日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得到了解决。

三、善于捕捉灵感,合理驾驭生成

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善于调控现场的高手,让每一节课都不断生成“精彩”,甚至“高潮迭起”。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活动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内生成资源,随时调整教学过程,拓宽教与学的领域,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应保持必要的权威,而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不扼杀儿童的猜想冲动,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偏差,通过负反馈引导学生补救;对优点,通过正反馈引导学生扬长。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自己所应该得到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中,学完课文后,我问学生:“同学们,农夫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兔子来撞死,他还在那儿傻傻地等呢!你准备怎样劝他?”一学生说:“农夫,兔子是不会来送死了,你还是快点把田里的草除掉种庄稼吧。”“要是农夫还是执迷不悟,不听你的话怎么办?”这时,学生面面相觑,一时无以应答。看着学生一脸的茫然,我想:可能是学生想象不出当时的情景的缘故。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才有话可说。这时,我看到了讲台边的`椅子,灵机一动,坐了上去扮起了农夫,自言自语地说:“哎!兔子啊,你怎么还不来撞死呢?我都饿了好几天了,你就行行好吧,让我填填肚子呀!”马上,教室里沸腾起来了,有的学生甚至激动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迫不急待地想去劝说。

生一说:“农夫,你别傻了,还是快快下地除草吧。再不然,你真的要没吃的了!”

生二说:“农夫啊,兔子撞死在树上,那是巧合,哪有兔子会经常撞死在树上呢?”

生三说:“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心存侥幸,不劳而获,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听听,说得多好!如果当时我没有扮农夫,没有利用好自身的这一课程资源,将学生引入情境,那美丽的“生成之花”就不可能有了。所以,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对教学过程做出调整,进行巧妙的点拨。让课堂上的“生成之花”开得更美!

四、善于张扬个性,鼓励多元感悟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一个智慧的语文老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一定是抱着乐于接受的态度,不会被课本教参牵着走。在他的课堂中,尊重并激励学生尽情彰显自我,合理进行多元化的感悟和体验,使教学中的对话真正成为点亮智慧的火炬。

以下是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中交流品读“漓江水”的片段。

师:你读这段话时有什么感受?

生一:我爱漓江的水。

师:请带着你的喜爱之情来读这段吧。

生二:我陶醉在这漓江的水中。

师:请把你的陶醉带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三:我赞叹这漓江的水。

师:那你在大家面前把你的赞叹表达出来吧。

……

11.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之光 篇十一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内涵;人文教育;人文关怀

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里,语文的“人文性”被首次提到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现代语文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是—股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那么,语文教师应当怎样结合学科实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更新语文教育理念,凸显人文精神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要求语文的教育方式要具有人文性,是把学生作为“人”的教育,而不是为“考试”而教育。反思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不难发现,在中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注重的只是语文的工具性。他们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格在高分数上,用分数来量化语文的学习成果。教学内容就是要求学生背牢这些基础知识,以应付考试。这样,语文教学完全丧失了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性魅力,就此沦为考试的工具。所以,在重视工具性的基础上找回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教师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人文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人文意识,能够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鄙弃假恶丑,自觉抵制和避免一些消极影响,培养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教会他们什么是做人的价值。要全身心地去热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尊重。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幽默风趣和满腹才情,能够将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其次,語文教师还应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追求高尚,鄙弃恶俗,为学生打开一条通向语文殿堂的通道。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雅的人文素养。

二、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语文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在感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

比如:在教学《羚羊木雕》时要求合作探讨:这件事情到底谁做错了?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你将怎样处理?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友情与金钱、友情与亲情的关系,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妥善处理类似的家庭问题。在教学《狼》时,探究文中屠夫的形象。这些问题都与“人”有关,通过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思考人类如何与自然更和谐地相处。还有《生命的舞蹈》一文,通过塑造残疾人忘我地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砖瓦窑内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生活的重压下全无一点悲愁的描写,让读者感动于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然而,在解读文本时,教师不能仅停留在这一简单的层面上,还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尊重自我生命,解放自我精神,认识生命可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人文熏陶,让学生沐浴人文关怀

写作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关爱生命,让学生用人文眼光去寻找生活中的动人之情,感人之事。如在嘈杂的公共汽车上能观察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美好;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中发现人们生活的富足与幸福;能从父母的一个眼神中感受到慈爱;能从教师的一句问候中感受到师恩;能从同学的一个手势中体会到友谊……假如我们能让学生学会这样去观察生活,那么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将会是非常美好的,他们再将这些感受写到作文中去,必将会使他们的文章充满人文精神。同时,他们的情感会更加丰富,道德修养也会得到提高。他们将学会感恩,懂得关爱,必将更加热爱生活。

学生学会了用人文眼光去观察生活,还要能把这种感受在文章当中表现出来,努力去表现人文精神的主题。比如:看到工人在高空作业,不能光想到他们的勤劳和奉献精神,更要表现他们的艰辛和危险;看到可爱的小动物,不能只想到把它们捉来照顾和观察,更应该倡导让它们在自由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鼓励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关注弱势群体,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个体,表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更关爱生命,表达对生命的尊重。这样使学生的文章散发出浓郁的人性光辉。在文章中摒弃非人性的东西,尽量不去表现违背了人文精神的本质的主题。因此,引导学生学会用人文眼光去观察生活,并在作文中表现人文性主题,也是现代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

12.让人文关怀永驻学生心田 篇十二

以学生发展为本, 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 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校始终为学生提供一个以人为本的温暖、和谐环境, 教师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 让校园充满人文的氛围, 让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笔者的做法是:

1. 让德育工作活泼起来。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管理者在会议上大谈阔论, 而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平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家长放心的人民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情况, 剖析案例, 解决问题。每周我都能抽空到学生教室、宿舍、食堂、操场, 走走、看看, 与学生谈谈, 既了解了新情况, 又接触了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师生之间的关系密切了, 学生有了情况愿意找你谈, 没有情况也愿意找你谈。在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互动中, 教师更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

2. 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照本宣科, 而是要充满激情与理想, 追求卓越与创造, 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 开启诗意田园之门。要做到这点, 教师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练就过硬的本领, 以严谨笃学的作风、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生、依靠学生。上课时我面带微笑, 经常使用表扬性语言, 有了问题不随便批评, 以诚待人,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授课时常用案例、实例, 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经常留出空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不管对否都给予鼓励, 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批改作业时, 多鼓励、激励, 有时还评选优秀作业并给予物质奖励。通过这些方式方法, 使学生感受到上课是一种实践, 是体验, 是收获, 是创造, 是成功。

3. 让生活充满爱和希望。

学生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 周围的环境变了, 相处的人员变了, 但要使学生感到周围的温暖没有少。为此, 教师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 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不论在课堂还是在课间, 不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我能主动到学生中去, 问寒问暖, 特别是对那些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节日给学生送上水果和月饼, 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学生生病住院, 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去看望;有的学生没有手表掌握时间, 就将自己的手表送给学生;有的学生没有衣服御寒, 就送去衣服;个别学生没有路费回家, 就送上路费, 等等,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特别是那些特困学生的发展, 使他们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感到社会、学校、老师给予的关怀, 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顺利毕业, 走上工作岗位并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力量。

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让我感到欣慰, 因为学生对我所教的课程有了兴趣, 喜欢上我的课;因为我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会经常想念老师, 问候老师;更因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 毕业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就是人文关怀的作用和力量。最后, 以学生来信中的几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您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因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就是像您这样。”“您一定是个优秀的好老师。”“我们很喜欢上您的课。”

上一篇:小学教师教学能手下一篇:选矿厂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