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

2024-11-23

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共8篇)(共8篇)

1.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 篇一

论新时期高校德育体系的构建

(新时期构建高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的纲领性文件,文件要求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方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积极探讨构建新的德育体系,确保学校德育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是构建新德育体系的关键。作为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我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就是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它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也是一种保证,其核心在于强化德育是首位,是灵魂,是核心。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其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的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与时俱进的德育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是现代德育的价值思想和思维原点。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德育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使德育成为学生的主动要求。

与时俱进的人才观就是注重个性的人才观。个性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的发展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德育过程中,只有承认个性,才有理解和尊重,这本身就是一种德育。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构建新德育体系的基石。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师德为先。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关键所在。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学校一直都很重视师德建设,特别是自02年学校招收普招生以来,师德建设从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入手,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教师的责任和要求,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发表后,学校抓住机遇,加快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且育人是第一重要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职业)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事业。教师的优秀师表风范、模范师爱形象和高超的师识水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培育着学生美好的心灵。

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精心的呵护广大教师的忠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爱心(热爱教学岗位)。学校给教师提供优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交流,提高学历层次,注重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适当的安排各种观摩助教活动,鼓励教师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端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的态度,定期监督检查教师是否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教材的业务能力,达到教育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养成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钻研教学的自觉性,达到教师综合本领的提高,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不断前进。

三、队伍建设是实施德育的保证。

德育队伍的建设是实施德育的人力保证。高校扩招后,教师队伍的数量极度不足,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党委统一意见,在普招生进校的第一年,抽调了50余名优秀教师和政工干部,成立了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队,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政治思想工作要领和方法。他们活跃在教室、食堂、宿舍,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问题,把爱和关心潜移默化的融进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今年,学校为保证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实行专兼职辅导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保证学生日常生活有人管,政治思想工作有人做。

四、制定德育计划,确保内容的时效性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结构,德育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等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坚持每个学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研究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政治思想、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德育计划,保证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符合学生的需要。

制定德育计划是将德育落到实处的有效措施。根据不同时期学生思想特点和关心热点的变化,主要的教育内容为:校纪校规、法律知识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如何认识大学生活,“三心”(爱心、善心、)教育,就业前心理辅导等。同时结合不同时期国家的大事,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同学。例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为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人们,新学期一开学,由学生总支、学生处组织了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极大的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接着,针对04级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四想四对照”活动,促使同学们通过回顾一年来的学习生活,尽快找出思想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活动针对性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德育的计划性,并不影响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关键是要找好切入点。

五、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对德育的评价,是构件德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德育评价关键是要的确立德育目标。长期以来人们似乎习惯于把德育的目标定位于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热爱祖国。虚的东西多,实的东西少。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从而影响德育的实效和德育效果的评价。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多次指出,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根据这一德育目标,学生管理部门制定了学生量化管理办法,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表现、思想品德、纪律劳卫、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对德育的实效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总之,作为高等学校的校长,要积极投身到德育建设中去,这是时代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完善以师德建设为基石,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队为骨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量化考核进行评价的德育建设体系,建立一支热心、关心学校德育的队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协努力。

2.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 篇二

关键词:师德建设,师德意识,师德失范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高校教师通过文化的传播保持着人类文明的延续, 通过知识的传承培养着人的劳动能力, 通过科学研究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教学活动指导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通过自身敦品励学的品行促进着学生的道德进步。因此, 教师是人类崇高的职业, 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以说, 在一定程度上,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教育成败, 系于教师。而教师优劣, 系于师德。

一、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这对于转变社会风气, 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高校广大教师的道德水平,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青年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示范性、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观、品德作风等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德育状况及其健康成长,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发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归根结底靠人才, 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1]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二)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加强师德建设, 能够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塑造高校的教师形象, 提高高校的社会声望, 增强凝聚力, 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高校的教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拓展生存发展空间, 增强发展后劲, 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 促进高校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教师的劳动异于一般性职业劳动, 其劳动对象是发展中的人。教师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尚的师德乃是教育活动的灵魂。因此, 加强师德素质, 努力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就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当下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中, 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2]

(四) 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教风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学风, 教风与学风都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高校教师若以高尚的师德、高深的学问、精湛的现代教学技法等良好的教风, 去影响与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学风, 必然会形成教与学相得益彰的局面,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使学生不断增长知识才干, 增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聪明才智。因此, 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 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 以良好的教风, 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 从而激发学生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奋学习。

二、目前高校师德现状分析

(一) 高校师德的现状

从总体上来讲, 高校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 面对席卷而来的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利益复杂化, 部分教师逐渐迷失了对理想与事业执著追求的方向, 人生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倾斜, 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实用化等特征。价值观决定着人的思想观念, 进而决定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如果他们的价值观歪曲了, 这些被歪曲的价值观就会反映在他们的行为中, 造成了高校师德失范, 使得高校师德文化中出现了浊流。高校师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 理想信念的弱化。

理想是一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有的教师信奉“理想理想, 有利就想, 前途前途, 有钱就图”, 把金钱利益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 在物质诱惑面前失去了信念。在观察分析问题时, 更多采用生产力标准, 而不是意识形态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标准, 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 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

2. 敬业精神的缺失。

所谓敬业, 即是“专心致志, 以事其业”。然而, 面对充满利益诱惑的社会, 部分教师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眼前实惠和个人利益, 过于关心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他们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仅仅当做一种谋生手段, 未把它看做是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师道尊严就悄无声息地淹没于功利的思量与追逐之中。

3. 师表意识的淡薄。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表率,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但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使教师越来越关注自身今后的生存状态, 这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他们对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出了偏差, 过于追求功利与实惠, 轻自我价值实现。

4. 学术研究的功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教师的职责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 知识的产出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 今天的高等学校大多以科研成果论英雄了。在科研成果决定一切的指挥棒下, 校园开始躁动不安, 教师们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搞科研上, 学术也更加功利化。

(二) 师德失范的成因

1. 高校教师生存环境的恶化

在市场化的背景下, 高校教师正承受着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 生存状况日趋恶化。

(1) 工作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大众化改革, 近年我国高校持续迅猛的扩招, 一方面, 在校学生数量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 教师增长缓慢, 师生比例严重失调, 师资力量日显单薄。这势必造成高校教师工作量和学生管理难度成倍增加。高校教师承担学校严格规定的周课时工作量规定外, 还面临着沉重的科研压力。

(2) 经济压力。近年来, 高校教师工资收入连年增长, 但工作繁重, 付出多、压力大, 而教师收入偏低的现实仍未扭转, 高校教师依然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一方面, 大部分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希望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另一方面, 又觉得自己工作负担重, 强度大、收入低, 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这种局面, 不仅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而且还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外流。

(3) 心理压力。近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理念侵入高等教育各种领域, 这必然引起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产生高校教师社会角色冲突, 面临巨大心理压力。中国高校教师以往在人们心中一直是社会精英, 具有极高的社会声誉。但是在高等教育实行市场化改革这个势不可挡的进程中, 高校教师一方面被经济管理法则还原为“打工者”;另一方面被市场法则还原为知识交易的“卖方”。传统“师道尊严”的根基正在被一点点掏空。有人指出, 学生作为服务的购买者, 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顾客就是上帝”的心态产生出一种超然的优越的唯我独尊心理, 这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 势必对高校教师精神产生剧烈撞击。

(4) 压力大, 高校教师生存状况堪忧。教师的称谓承载着太多家庭、民族和社会的期待, 加之现实的状况, 高校教师不堪重负, 长期超负荷工作, 过度透支体力, 健康状况恶化, 平均寿命下降。近几年来, 高校教师中屡屡出现“生命透支”和“英年早逝”的现象, 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警醒。竞争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由竞争所产生的压力能增进效率、创造价值, 但持续的过度压力后果却是超过可承受度而崩溃。

2. 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

高校教师一致认同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 至于师德修养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正因如此,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 只要学历符合要求、学生评价高、科研成果多, 就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优秀教师。在职称评审中, 一般也只注重其科研、学历, 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科研、轻师德修养的倾向。长期以来, 我国存在对师德概念的曲解, 我国的师德教育工作经常将其视为政治教育, 师德的“德”字常被视为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因而, 加强师德的主要举措仅是参加政治学习和社会政治活动, 而不是对师德观念、师德情感、师德理想、师德态度、师德行为等一系列的师德规范建设工作的培养。同时, 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 大多数也是以开会和学习有关文件的形式来代替师德教育, 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形式主义, 这就使很多教师对师德教育难以产生好感, 也不可能重视。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师德失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 教育评价制度不健全

当前, 我国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 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 但也给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 甚至教学努力的人得不到奖励, 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而且, 由于教育教学难以量化标准, 师德的衡量更是无从着手, 而科研易于量化, 因此, 科研指标成为教育评价制度的主体, 科研指标就成为指挥高校运转的一支神奇魔棒。为达到科研指标所规定的数值, 各高校对科学研究给予名目繁多、“令人心动”的倾斜政策。在这种一线搞教学默默无闻、抓课题搞科研名利双收的情势下, 势必师道式微。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紧密结合教师思想变化和教书育人的工作实际, 帮助广大教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教育观。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增强使命感、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教育, 努力把师德规范的要求融入到教师岗位职责中去, 使之成为教师理论认知与工作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教育教师实践党的教育方针, 敬业爱生, 为人师表, 严谨笃学, 淡泊名利, 恪守学术道德, 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师德教育纳入到教师的职务培训中去。

(二) 提高高校教师地位待遇

“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 关心教师身心健康, 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3]道德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教师的道德状况也是他们物质基础的一种反映。目前教师的地位待遇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横向比较还是较低的, 所以必须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障。唯有如此, 才能解决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 改善生存环境, 使广大高校教师安心于教育教学, 致力于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 健全高校师德建设运行机制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推进师德建设的制度化、系统化与常态化。

1. 确立师德建设的领导机制。

建立师德建设的领导机构, 负责关于师德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 推动师德建设有条不紊的发展。唯有建立起具有较高的师德素养又能够率先垂范的师德领导核心, 才会为师德建设确立笔直标竿, 提供不竭动力。确立师德建设领导机制是健全师德建设制度基础。

2. 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

实践证明,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非常必要。要尽量避免因激励不当造成的不公平感而导致师德激励机制失效的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 (聘用) 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为此, 要设立和完善各种师德建设的奖励制度, 并且和岗位聘任、职称评聘相挂钩, 坚决执行职务晋升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

3. 强化师德建设的法律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师德失范现象并不是个别现象, 但这一领域的立法滞后, 以至不论师德失范行为严重与否, 我们都只能予以道德谴责。可是道德谴责永远代替不了法律约束, 所以, 我们应加快立法, 用法律来规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失范行为。

4. 完善师德建设的监督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自我监督的作用。实践证明, 仅靠法律的约束、制度的规定, 无法达到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需要教师自己将师德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并外化为自觉行为, 这才是师德建设的理想境界。二是引入社会监督。开拓外部监督渠道, 增强社会主体对师德的社会制约力。三是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利用各种媒体表扬和宣传师德先进个人和单位, 揭露和抨击师德失范行为, 利用强大的社会舆论来规约教师行为。

(四) 加大高校师德建设的宣传和舆论工作的力度

1. 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 形成师德建设的共识。

集中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建设讨论, 并广泛征求教师对师德规范内容的要求及如何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2. 充分发挥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 营造浓厚的师德建设舆论氛围。

可利用学校网站与橱窗制作师德建设专题片与专栏, 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研讨会与教师和学生参加“师德建设”大讨论等形式, 以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要求, 营造师德建设的舆论氛围, 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3. 发挥师德典型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形成优良师德风范。

可以通过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楷模”、“育人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评选工作, 评选出师德楷模、育人优秀教师、育人优秀干部、育人先进工作者, 进一步弘扬正气, 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也可以通过召开教书育人交流会、师德楷模报告会等活动, 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教师的事迹, 用先进典型鼓舞和激励教师, 达到加强师德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教师[2005]1号) .

3.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外语学科;平台建设;创新;互动

外语学科是按门类划分的、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下位概念,是外语研究经过分化与整合、走向成熟的必然产物(秦秀白2006)。本文提到的高校外语学科,不仅指狭义上的外语学科点建设,而且指有关高校外语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资发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宏观层面内容,与高校外语专业、公共外语教学、外语服务均紧密相关。目前,关于外语学科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外语学科建设的理论体系研究(吴宗杰2009;迟云波2012),外语学科的发展定位研究(张尚莲、史耕山2011)、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张绍杰2011;宋学智、张杰2012)等。到目前为止,从外语专业平台、公共外语教学平台以及外语服务平台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外语学科发展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从外语学科三大平台建设视角发掘外语学科建设新的内涵,并说明外语学科建设中三大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我国高校外语学科规模现状与机遇

通过教育部以及学信网公布的有关我国高校目前的主要外语学位点数量、在校生规模、教师数量以及职称分布等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对高校外语学科规模有一个基本认识。以英语、日语和法语专业为例,截止到2012年,我国高校目前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点共有1010个,日语本科点471个,法语本科点106个,教学点数量增长迅速。从在校生规模看,高校英语专业在校生高达80多万人。在全国130万高校教师中,外语教师占到12万人,但职称分布与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平均职称分布或其他学科职称分布(以管理学为例)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正高级职称比例只占到4.8%,远远低于管理学科(9.67%)和全国平均水平(10.67%),呈金字塔分布(张尚莲、史耕山2011)。

因此,外语学科“大而弱”的特征就比较明显,以英语专业为例,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专业的同时,英语专业也成为2011年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之一(麦可思2011)。

虽然我国高校外语学科面临较多的挑战,但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的全面实施,外语学科又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纲要》的第十六章“扩大教育开放”明确指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因此,我国高校外语学科可以借机而上,通过外语专业、公共外语教学以及外语服务三大平台建设,克服现有发展短板,拓宽发展空间,并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二、拓展外语学科内涵:学科专业平台建设视角

在新的历史时期内,随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的不断推进,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复合必然成为学科发展的趋势。外语学科也不例外。因此外语学科也必然会与经济、商务、贸易、法律、外交等学科进行结合,学科内涵也必然随着教育开放的扩大而扩大(张绍杰2011)。作为学科发展的龙头,专业平台建设属于外语学科的内涵建设,也是高校外语学科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的先决条件。

为了避免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外语”和“相关专业”并不能彻底复合、两者存在“两张皮”现象。我们就必须根据对外语学科内涵进行创新性拓展,而不是简单地在三年级开设分流方向,增加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

第一,推进基于内容的基础阶段外语技能培养改革。当前,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本科高年级阶段。而基础阶段(一、二年级)的技能层面仍然处于传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培养层面,课程类型也大多以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为主。但是外语专业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读什么?说什么?写什么?如果来者不拒、盲目选择,那么受到课时和精力投入(学生在低年级还有大量的公共课程)限制,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技能培养过程中必然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的,很难在今后的发展中积累后劲。由于学生在高年级阶段还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从事相关专业的学习,留给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时间并不充裕,因此低年级的外语技能培养要以中外社会文化以及综合人文素质培养为重点。

可喜的是,目前关于外语专业基础阶段基于内容的人文素质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尝试,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例如,有的研究者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开展了系统的内容依托教学改革和实验(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常俊跃、赵永青2010)。其具体做法是,适当删减仅仅围绕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的基础课程,如泛读、语法等,转而增设一系列英语专业内容课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社会与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等)。通过将语言教学与系统的专业内容教学有机结合,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得到系统性、连续性的提高。

第二,外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复合”要走“彻底复合”之路。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容易导致“两张皮”、“半瓶子醋”现象,其根源在于外语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复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之间的复合。试想,仅仅在三、四年级加开一些专业选修课,学生显然并不能获得深入的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和业务实践。通过对全国211理工科院校外语学科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模式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出许多院校正在试图突破这种局限性。有的学校英语专业除本专业的课程外,英语系近一半的学生选修第二学位。通过学习其他理科、工科学院课程,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也使学生在具有语言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同时拥有了其他理工科的相关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有的学校开设“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双专业(理科)。学生在5年内可以获得2个学士学位。其中,英语专业是必选专业;而机械专业则由学生在二年级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学习成绩自主选择。有的学校改革力度则更加深入:通过与所在学校的法学院合作,设立涉外法律事务本硕贯通试点班,实行3年英语本科和3年法律硕士的贯通培养,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涉外法律人才。

总之,通过探索与实践,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日趋明朗,文理结合、学科交叉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得以实施,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三、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公共外语教学

平台建设视角

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建设是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外语学科助推所在院校整体学科建设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本文中,公共外语主要指的是公共英语教学,因为公共英语教学在公共外语教学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在新国家教育开放政策背景下,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连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都没有那就不能称其为一流大学”(张尧学2008)。既然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离不开高效的公共英语教学,那么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必须抓住机遇,进行创新建设。

(1)传统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传统的以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公共英语教学正不断受到冲击和质疑。一方面,学生入学外语基础已经有了较大改观。按部就班、从基础教起的普通外语教学并不能对学生形成智力上的挑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一方面,随着更多的院校将四、六级成绩与毕业条件脱钩,学生对外语的功利性学习动机逐渐得以弱化,而对外语的应用技能需求不断加强。面对这个形势变化,高校外语学科如果不因势利导、进行相应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外语学科对学校的整体学科贡献率就可能会不断降低,在所有学科中的位置就会不断被边缘化,外语学科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也会越来越困难,最终成为“取消之貌似不可、保留之效果不佳”的“鸡肋”学科。

(2)公共英语教学平台建设的新视角。目前,造成公共英语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普通英语教学(General English,GE)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之间不能很好地接轨。学生在大学学习了两年普通英语后发现自己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仍然非常困难,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和学习信心受挫。面对新的挑战,高校外语学科应该鼓励大学英语教师确定自己的课程教学优势和特色,开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系列课程,如学术英语会话、学术英语阅读、学术英语写作等,从而使公共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载体,而且还是有意义的内容载体。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更应该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蔡基刚2012)。为了使普通英语教学和ESP教学之间得到良性平衡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外语学科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大学英语教学阶段的不同侧重:

第一,基础阶段普通英语教学的效率提升。大学一年级是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也基本以普通英语为主。教学对象主要面对的是入学英语基础尚显薄弱、语言基本技能不高、尚不能通过四级考试的低年级学生。在当前的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高校英语教师在这一领域投入的精力也最多,承受的教学任务也最为繁重。因此,高校外语学科为了把相当数量的英语教师从繁重的灌输式、机械式的授课模式中解脱出来,就非常有必要进行一定规模的软硬件投入,例如不断提升自主学习中心的功能、引入和优化大型电子阅读、写作训练平台等。

第二,提高阶段主要着力进行ESP建设。特殊用途英语教学实质上是高年级各个学科的所开设的专业英语外围平台,是介于普通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英语教师有语言优势,但没有相关专业优势,专业英语教师(往往由所在学科的专业教师开设)具有专业优势,但不一定具有语言优势。通过ESP教学建设,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学习掌握本专业英语的基本词汇和意义表达,熟悉本专业英语的基本语篇特征,获取必要的专业英文文献阅读技巧和写作规范,为后续专业学习与研究做好外语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彼此不可或缺。

需要指出的是,ESP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于教学管理者来讲,ESP必须为学生释放必要的学习空间。笔者认为,学生入学后进行水平测试,成绩合乎一定水准的学生(一年后也可根据四级成绩进行筛选)实行课程免修制度,不再编入普通公共外语教学班,这样的做法可以解放出大量课时,学生也将获得更多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直接进入ESP教学班或各种语言文化类课程选修班进行外语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重点培养。

第二,英语教师的艰难转型是最大的挑战。学习所教不同学科的哪怕是基础性知识和外围概念,对于大部分文科出身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此,高校外语学科应该创造激励机制,鼓励有发展和学习空间的年轻公共英语教师进行转型,让他们参加系统的相关专业学习和培训(与外语相近的学科如经济、法律等甚至可以攻读相关学位)。对于已经很难转型的公共英语教师既可以转向普通英语教学的模式创新上,也可以转向中外社会文化或人文素质课程模块的开发领域,而这一模块同样是公共英语教学平台建设另外一个重点。

四、学科功能提升:外语服务平台建设视角

《纲要》第七章第二十二条强调,高校要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服务平台建设被高校外语学科所忽视。许多人认为外语学科只能从事语言文学等本体学科研究,其他类型的工作均不是“正路”。但是,高校外语学科的服务功能直接关系到学科自身的实践检验和发展资源拓展。在新时期教育国际化战略不断推进背景下,高校外语学科的服务功能更显得尤为重要,外语学科可以介入的领域也不断得以拓展。因此,外语学科也必须与高校其他学科一样,“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其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特点,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拓展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并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的良性保障机制”(任宗哲、卜晓军2011)。

(1)非外语专业教师外语培训项目。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以及教育教学对双语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非外语专业的高校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也就愈显迫切。高校外语学科应该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协助相关学科做好双语教师的语言培训工作。例如,外语学科可以成立高校非外语专业教师学术英语的个性化培训项目,开展对教师的听说读写译多方面的学术英语培训。另外,制约高校学术论文在外文期刊发表的因素之一就是论文作者的语言质量不过关。虽然学术英语专业性很强,但是在逻辑表达、语法特征以及用词搭配等与普通英语仍然相通,外语教师如果通过一定的学习和适应,与专业教师充分合作,就可以帮助专业教师把好语言质量关,推进学术论文的发表进程,从而从另外一个渠道实现外语学科的价值。

(2)学生外语培训服务项目。教育国际化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到国外选读自己喜好的专业;与此同时,我国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项目”已经正式展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也开始到国内高校学习深造。这样的学生流向必然产生大量的语言培训需求。不论是学生对发达国家的主要语言(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提升需求还是国外留学生对汉语水平提升的需求,外语学科都可以提供良好的外语培训服务。

(3)外语学科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外语学科牢牢抓住学科应用性特征,努力使得自身发展与“外语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外语学科应该积极参与道路交通、旅游、餐饮、文化、体育、医疗卫生、金融、邮政、电信等领域的外文译写标准制定,促进公共领域外文使用的规范化(李宇明2010)。外语学科的应用性、实践性本来就很强,如果一味闭门造车,不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展示自己的贡献度,就既不能获得社会认可,也不能获得相关的学科资源支持,学科发展也就举步维艰。

五、高校外语学科三大平台建设的关系

高校外语学科要想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获得良性发展,就必须认清外语专业平台、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和外语服务平台之间的关系。在笔者看来,这三大平台各有侧重,互相影响,缺一不可。三大平台的发展一旦进入和谐平衡阶段,外语学科的发展之路就会有声有色。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见下图:

(1)外语专业平台建设是三大平台建设的核心和龙头。外语专业平台建设毫无疑问地应该成为外语学科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夯实学科内涵的基础,根据自身实际,搭建本、硕、博学科体系、不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以创新,凝练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并产出有一定连续性、系列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外语专业平台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外语学科的整体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成果支撑,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和外语服务平台也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2)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建设是外语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公共外语教学在外语学科内部没有占到重要的位置,许多骨干教师的使用、学科资源的调配也往往倾向于外语专业平台建设。但是,公共外语教学同时又是一个蕴含巨大研究潜能的宝库。由于教学对象众多,影响面广,有关中国人习得外语的许多研究命题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同样,外语专业研究成果也可以在公共外语教学平台得以转化或得以推广。另外,公共外语教学平台由于面向全校,对其他学科的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与自身外语专业平台建设成果相比也更为彰显。外语学科话语权的增加也会为学科发展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3)外语服务平台是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的必要补充。高校外语学科的外语服务功能同样值得大力发掘和拓展。外语学科的服务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举办四、六级过级辅导班或者举办外语文化节、营造高校人文氛围等方面。无论是针对非外语专业教师或学生提供个性化外语技能提高服务,还是搭起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桥梁,高校外语学科随着国家教育开放的扩大而越来越有用武之地。搞好外语服务平台建设,是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的必要延伸和补充,也是使得外语学科为所在院校其他学科所接受和认可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之,三大平台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各有侧重。诚然,外语专业学科平台是高校外语学科的内涵,但公共外语教学与外语服务平台与学校各个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更加直接。对于外语学科所在的院校而言,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了解并认识外语学科的直接渠道就是公共外语教学和外语服务工作的成绩,这些成绩也成为外语学科获得进一步发展支持的重要基础和决策依据。因此,公共外语教学和外语服务平台在整个外语学科建设中绝不是仅仅维持其运转,而是要旗帜鲜明地下大力气建设好。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 外国语,2012(1).

[2] 常俊跃,赵永青. 学生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语言”融合的课程体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3] 迟云波. 外语学科性质的原则:语言与文化的辩证统一 ——解读“外语学科中的辩证法”(之四)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8).

[4] 戴炜栋. 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再思考[J]. 中国外语,2011(2).

[5] 李宇明. 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J]. 外国语,2010(1).

[6] 麦可思. 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

[7] 秦秀白.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

[8] 任宗哲,卜晓军. 对地方高校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功能的思考[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9] 宋学智,张杰. 外语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新探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

[10] 吴宗杰. 外语学科知识谱系学考辨[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4).

[11] 张尚莲,史耕山. 论高校英语教师的两种发展模式[J]. 英语教师,2011(2).

[12] 张绍杰. 扩大教育开放给外语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兼论外语人才培养[J]. 中国外语,2011(3).

[13] 张尧学. 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外语界,2008(4).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定位与教师发展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PA115065)阶段性成果]

4.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 篇四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十五”期间,城乡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农村改革有了明显进展,农村城镇化明显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明显改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看到农村精神文明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事业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或短缺,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农民教育任务艰巨。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引发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从来都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的。经济越发展,就越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多数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滞后,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或短缺,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农民教育任务艰巨。

5.论新时期军营文化的先进性特征 篇五

刘 振 忠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精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思想重要内容,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他鲜明地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关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不仅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军营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军营文化必须以此为指南,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才能与时俱进,为我军“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不变质”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军营文化的先进性是军营文化的本质属性。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 保持和发展军营文化的先进性,必须解决价值取向、功能定位、文化底蕴、作风格调、设施手段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一、正确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定位和指向。军营文化的价值具有多个层 面,如娱乐健身、陶冶情操、提高技艺、调节心理、服务中心,等等。军营文 化只有把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军事价值、育人价值作为主要的、基本的价值 取向,才能保持其先进性。

正确的价值取向,首先体现在军营文化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任务,坚定不移地服从、服务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文化的这一特性决定,“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①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武装集团,军营文化作为党的文化战线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要把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近年来,有些人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理由,否认文化的政治价值取向,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当今我国社会,阶级斗争虽然己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文化也不再直接从属于政治,但文化从本质上从属于政治并为政治服务的特性并没有改变。这一点,从“法轮功”邪教组织以强身健体为名,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之实的伎俩中可见一斑。大量事实证明,“政治具体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存在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中,特别是在面临西方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情况下,所谓不问政治、远离政治,是个可能的。”②为此,军营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和纲领路线,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正确处理文化作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预防和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军营文化作品商品化的倾向。一句话,军营文化要把讲政治、注重政治价值的实现放在首要的位置。

正确的价值取向,又体现在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上。文化作为人类知识的积淀,融古今中外不同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于一体,从而体现出无限多样性的特征。官兵作为军营文化消费的主体,也因文化素养、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欣赏水平等主观因素的不同,而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呈现出个体差异性。因此,军营文化生活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做到多样性、个性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官兵的精神需求。但是必须看到,军营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服务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文艺工作者曾经创作演出了诸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一大批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文艺作品;建国以后,我军文艺工作者又创作演出了《霓虹灯下的哨兵》、《高山下的花环》、《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突出重围》、《光荣之旅》等优秀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有些作品,在部队和社会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在2001年中宣部等六部门确定的40件庆祝建党80周年献礼作品中,就有部队文艺工作者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作品13件。这些本来是为官兵创作的军旅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影响教育了一代甚至几代人,就是因为它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弘扬了主旋律,讴歌了时代精神。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面对少数人疏离主流,很少甚至根本不表现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是醉心于表现帝王将相、豪门恩怨和烟花女色、第三者插足之类题材的现象,军营文化必须争当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充分反映如火如荼的改革大潮和火热的部队生活,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

正确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在紧紧围绕部队中心工作,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不变质”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上。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武装集团,通过军事手段保卫祖国,保卫人们的和平劳动,维护国家的稳定统一,是我军的根本职能。我军的性质职能决定,战斗力标准是统揽我军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军营文化是军队各条战线中的一条重要战线,在价值取向上必须紧密围绕部队的中心工作,服务于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在这一方面,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军营文化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那激发“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高亢的军歌,那鼓舞军人赴汤蹈火、浴血奋战的战地快板,那振奋官兵人在堤在、抗洪抢险的火线宣传,在提高部队战斗力和保证各项任务完成中发挥的作用,是难以用数字计算的。新的历史时期,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全新作战样式对我军的战斗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和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增强了提高我军战斗力的紧迫性。军营文化必须紧紧把握服务于“打得赢”这一价值取向,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氛围。

正确的价值取向,还体现在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上。培养造就“四有”革命军人是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政治方向;法规制度为其提供行为规范;行政管理为其提供健康的氛围;军事训练为其提供实践条件;军营文化则通过“形象”熏陶这一特殊的机制作用于“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军人的精神领域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在这个领域,虽然离开法规、行政手段不行,但仅靠法规、行政手段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有些问题,你可以不让官兵看、不让官兵听,但很难不让官兵想。而军营文化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特殊的功能。它通过文化知识的灌输、文学形象的感染、人文环境的熏陶,全方位的、源源不绝地向官兵输送精神营养,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四有”革命军人。

二、顽强的战斗风格

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作战执勤是其根本职能。即使是平时,承担的也是教育训练、抢险救灾一类的急,重、难、险任务。官兵作为军队的主体,生活中虽然也有花前月下、轻歌曼舞的浪漫,但更多的是与血和火为伍,与苦和累相伴。军事职业的特殊性与我军的职能决定,顽强的战斗风格是军营文化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顽强的战斗风格,首先体现在军营文化浓郁的“兵味”上。“兵味”是一个总括性概念,它体现在军营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讲,军营文化应当反映沸腾的军营生活,表现教育训练的火热场面,讴歌官兵无私无畏、乐于奉献的豪情壮志,抒发官兵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尚情怀,展现官兵爱军习武、勤学苦练的尚武精神。从形式上讲,军营文化应当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包容百家,丰富多彩。从风格上讲,军营文化应当突出阳刚之气,雄健豪迈,粗犷昂扬。只有这样,军营文化才能适应军队职能任务的需要和群众性要求,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优势,为培养造就政治合格、军事过硬、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新一代军事人才贡献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军营文化受社会主义市场文化的影响,一度出现了“软化”的现象。有些人以军营文化缺乏“情调”为由,在创作与演出上大力“纠偏”,其结果,缠缠绵绵的东西多了,铿锵有力的东西少了;粘粘糊糊的东西多了,气宇轩昂的东西少了。官兵反映,有些歌唱起来不上口,走起来不上步;有些影视作品演起来看不懂,看过后鼓不起劲,导致上路还是“老三歌”(《我是一个兵》。《解放军进行曲》、《打靶归来》),电影依旧“老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忽视军营文化的战斗风格、“兵味”不浓是重要原因。因此,要大力弘扬顽强的战斗风格,就要永远保持军营文化的特质,注重突出“兵味”。各部队和军种、兵种,要从本部队承担的任务、防区条件、兵员特点出发,繁荣文化创作,提炼文化精神,锻造出从内容形式到气派风格,都具有本军种、兵种特色的雄鹰文化、大洋文化、大漠文化、航天文化,使军营文化这棵奇芭,以鲜明的军旅特色和浓郁的“兵味”,盛开在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园。

顽强的战斗风格,也体现在军营文化强烈的“阵地”意识上。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今世界,不同阶级、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的对立与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我国,虽然社会主义文化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不但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而且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的腐朽文化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反动文化。在文化领域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状况下,军营文化的战斗风格应当体现为强烈的“阵地”意识,即把军营看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把文化看作是捍卫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保证党对军队思想政治领导的重要武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必胜。改革开放初期,西方文化思潮乘我国对外开放的机会大肆进行渗透。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也遥相呼应,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诋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军营文化顽强地坚守自己的“阵地”,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对形形色色的文化产品进行分析鉴别,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中发挥了先锋和骨干作用。今天,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腐朽文化、反动文化的侵蚀更加猖獗,手段更加先进。面对新的挑战,军营文化必须密切关注各种文化的渗透渠道和攻击点,不断拓展自己的“阵地”,积极占领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信息含量高的、对官兵影响大的现代“阵地”,牢牢掌握文化斗争的主动权。

顽强的战斗风格,还体现在军营文化所特有的尖锐泼辣的战斗作风上。毛 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我们要教育人民认识真理,要动员人民起来为解放自己而斗争,就需要这种战斗的风格。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③军营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意识形态工作,这一特性决定,军营文化在政治风浪和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含含糊糊,随风摇摆;而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疾恶如仇,正气凛然。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军事斗争的特殊性,也要求军营文化活动必须泼泼辣辣,雷历风行。无论是在烽火硝烟的战场,还是在条件艰苦的边防线,军队文艺工作者身背背包,手拿器材,放下背包就演,背起背包就走,前赴后继,争上最前线的形象,正是军营文化顽强的战斗风格的写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军营文化开展活动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时效性更强,战场环境更恶劣,所以,对军营文化的战斗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营文化只有继承和发扬顽强的战斗风格,雷厉风行,尖锐泼辣,才能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提倡顽强的战斗风格,绝不是不要健康的、抒情的文化生活。事实上,军队是最重情感的群体,官兵那以身报国的爱国之情,生死与共的战友之情,两地分居的情爱之情,忠孝难全的儿女之情,因时间和空间的挤压而比其他群体强烈得多。军营文化应该创作并演出健康的、抒情的优秀作品,使官兵的思想情感得到抒发和升华。但是,在总体风格上,军营文化更应突出阳刚之气,大力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适应军队根本职能和任务的需要。

三、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提起军营文化,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吹拉弹唱、打球照相”的文体活 动,“浅、粗、硬、俗”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军营文化。显然,这是对军营文化的误解。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军营文化因物质条件与官兵文化素质的限制,内容狭窄,形式单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军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缺乏全面了解所造成的。

军营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是一种在军事生活中形成的,包括诸如政治文化、科学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化、环境文化等在内的复合型社区文化。军营文化的外延非常广阔,它既包括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又包括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还包括营造优美的军营文化环境。从军营文化活动的形式看,它既有影视欣赏、文艺晚会、歌咏演唱,又有体育比赛、游艺游戏、参观旅游;既有读书阅览、科文讲座,又有绘画书法、板报墙报。这些活动,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知识信息,纵横古今中外,贯穿上下千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各种各样的丰富的知识,奠定了军营文化的丰厚的文化底蕴。

军营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得益于我军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脉络。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文化的民族,几千年来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如“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路”的节操观念等,千古传唱,万世流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研究,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缔造人民军队的过程中,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传统得到了继承,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发扬光大,衍生出了具有军事特色的军营文化。今天,我军官兵喜闻乐见的许多文化活动,无论是锣鼓、快板、舞龙、舞狮、划龙船、踩高跷、扭秧歌,还是战前壮行、战时励兵、战后庆功,没有哪一项不能从民族文化传统中找到渊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植根于党和军队革命文化沃土的军营文化,其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丰厚的文化底蕴——那高昂亢进的军歌军乐,那延绵千里边防的文化长廊,那润物无声的书法绘画,那惊天动地的威风锣鼓,那矗立挺拔的英雄雕塑,那墨香四溢的军旅文学作品,那引人入胜的军事影视,传递出的是知识信息,迸发出的是冲天士气,营造出的是精神氛围,造就出的是合格军人。即使是看似玩的东西,也可以玩出品位,学到知识,提高战斗力。

四、健康的愉悦功能

文化具有多种功能,愉悦性是其基本功能之一。许多文化体育活动,就是人们在紧张劳动之后,为满足愉悦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军营文化的愉悦功能,是指通过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消除官兵生理疲劳,调整官兵心理状态,使官兵始终保持旺盛精力的功效和能力。人的生理、心理机制决定,人的活动必须有张有弛,有劳有逸,才能持久地焕发出生机活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生活在痛苦的心境下,人的活动效能就会大大降低。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紧张、艰苦是军事职业的突出特点。适时地调整官兵的生理、心理状态,及时恢复官兵的体力与精力,是保持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环节。军营文化正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强健官兵的体魄,疲劳得到消除,心理得到调节,情感得到净化,从而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与生活。如果军营中缺少了文学艺术,官兵的生活将会变得何等的暗淡和沉寂。

发挥军营文化的愉悦功能,必须正确处理“愉悦”与其它功能的关系。愉悦功能是军营文化诸多功能中的一种。除此之外,军营文化还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等。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军营文化在开展活动中,往往过分关注教育功能的发挥。无论什么活动,都要求体现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结果把文化活动搞成了政治教育。必须明确,军营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它主要不是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而是通过文化的感染熏陶,感化人,激励人,启迪人,使人在愉悦的氛围中认识社会,领悟人生,受到启迪,受到教育。需要指出的是,军营文化的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的发挥,是与其愉悦功能的发挥交织在一起的。官兵参加军营文化活动,首先是为了休息,为了愉悦,然而在休息、愉悦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认识了人生,受到了教育。这种寓教育于愉悦之中的特点.正是军营文化活动的优势,其功能和作用,是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不能代替的。因此,发挥军营文化的愉悦功能,要着眼于其特点,着眼于其优势,绝不能把军营文化活动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什么活动,只要对官兵的身心无害,能够使他们得到正常的休息、正当的娱乐,就应该加以支持;而不应该借口“没有政治内容”、“看不出教育作用”横加干涉甚至无端指责。

发挥军营文化的愉悦功能,还必须着力提高广大官兵的鉴赏能力。从功能上讲,军营文化能够愉悦官兵的身心,陶冶官兵的情操。但是,官兵是一个不同层次的群体,由于其年龄、阅历、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不同,对愉悦的追求具有不同的层次和品位,对愉悦的体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少数人甚至美丑不分,良莠不辨。为此,军营文化必须加强引导,努力提高官兵的鉴别能力。要有计划的对官兵进行审美教育,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怎样鉴别香花与毒草。要适时地组织文艺评论活动,通过对不同风格或争论较大的作品的座谈、评论,使官兵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要引导官兵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使他们在实践美、创造美的愉悦中,激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获得全面发展。

五、先进的设施手段

设施手段是军营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军营文化先进性的标志之一。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军营文化的设施手段一直处于与当时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大致同步的水平。各个部队广播器材齐全,球类设施完善,每周放映电影,晚会游戏不断,人民群众羡慕不已,对社会文化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和地方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增加,社会文化的设施手段得到快速更新,无论其科技含量,还是其种类数量,都与军营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正像有些官兵所说的那样,“过去是地方群众盼到军营看电影,现在是部队官兵想到地方看录相”,军营显得寂寞和冷清多了。因此。军营文化设施手段的落后,成为影响制约军营文化先进性的“瓶颈”,急需尽快解决。

实现军营文化设施手段的先进性,必须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从争夺受众的高度认清改进军营文化设施手段的紧迫性,在用好上级拨款、保证专款专用的同时,还应开源节流,从部队自有资金中拨出一部分,投入军营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手段的更新。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通过几年的建设,保证旅、团一级部队有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有一个能够满足球类和田径比赛的体育运动场;有一个初具规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保证每个连级分队有一个配备“二琴”(手风琴、电子琴)、“三台”(乒乓球台、桌球台、康乐棋台)、“四箱”(锣鼓箱、乐器箱、图书箱、棋牌箱)、“五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六机”(电视机、录放像机、收录机、卡拉OK机、照相机、幻灯机)的俱乐部,力争使连队一级军营文化的设施手段,达到或超过总部规定的标准。

实现军营文化设施手段的先进性,必须转变观念,注重实效。近年来,全军投入文化建设的资金不断增加,大众传媒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连队的文化设施也不断完善。但是,由于观念的制约,军营文化建设的思路还不开阔,设施手段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为此,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路。要强化效益观念,不仅注重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更要注重各种软件设施的建设,尽快使军营文化的设施手段形成“战斗力”。要强化务实观念,不仅重视先进设施手段的建设,更要重视官兵尤其是基层官兵的“消费”,使军营文化设施手段真正发挥效用。要强化“大文化”观念,不仅重视部队文化设施手段的开发,更要重视国家和地方文化设施手段的利用,使军营文化始终走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前列。

实现军营文化设施手段的先进性,还必须培养骨干,加强管理。先进的文化设施手段,必须有具备先进素质的人掌握。由于编制体制的限制和对骨干培养的忽视,部队现有文化设施手段的使用存在不少问题,大大制约了其效能的发挥。为此,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除进一步加强专职文化军官的培养外,要特别重视业余文化骨干,尤其是士官中的文化骨干的选拔、培养、保留。军事院校也要适当调整军营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在传授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加大文化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为部队输送更多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工作骨干,使他们在保持和发展军营文化的先进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5页。

②江泽民:转引自1996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22页

6.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 篇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务人员的思想变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增强,既有观念更新、奋发向上的一面,也有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浮躁不安的一面,觉悟滑坡。前者的发展是积极的,占有主导地位,有利于医院的改革,深化改革的全面发展;后者的责任感和道德水准下降,一些医务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逐渐淡化,利用职业之便,“搭车开药”、“私收红包”、“暗示病人送钱、送物”等,严重损坏了医院的形象。无论是从社会环境的影响找原因,还是从医院监督机制的环节找原因,这些症结所在就是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认识不足。

首先,职业道德是医院形象的直接体现。所谓医院形象,就是社会公认和医院职工对医院的评价和整体印象,这种评价虽然是无形的,不是某种实物,但是却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是医院的重要财富。职业道德所依据的是道德观念和理想,“爱岗敬业、满腔热情、精益求精、文明行医、奉献社会”

是对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每位医务人员都应严格遵守。如果说一个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其社会形象的重要尺度,那么职业道德则是另一个重要尺度。因此,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关系着病人的健康,并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形象。再好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会使医院的整体形象受损。反之,一流的医疗质量和一流的职业道德就会有一流的服务,使医院真正成为人民的医院。

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服务态度,甚至服装仪表都可能成为职业道德优劣的表现,工作中是否以病人为中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具体的环节上,如对病人使用安慰性、保护性、规范性语言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塑造医院的整体形象。与此同时,医务人员高技术、高效率地为患者服务,对医院来说,“救死扶伤”更意味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漫不经心、不负责任等置职业道德而不顾的行为,不仅有可能造成病人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而且还失掉医院声誉而最终失掉患者。医院要想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获得双丰收,就要在创造高水平的医院质量的同时,提高广大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加强职业教育,增强道德观念

应当承认,当前的市场经济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新的变化,由此丽滋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白衣天使的形象,因此应从二方面抓好教育:

1.职业理想教育在这个教育中,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结合起来。把树立崇高理想与医院发展结合起来,引导职工自觉选择和树立符合历史潮流的价值趋向。可定期组织职业道德知识学习,弘扬正气,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敬业精神,抓好典型,为提供正确的人生坐标增加辨别荣辱、美丑以及是非的能力,从而在自己的职业括动中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职业道德建设的保证。要使医务人员养诚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就必须加强职业纪律教育,让其了解什么是职业纪律,应该遵循哪些职业纪律。对照有关医务人员的道德规范,对违反者严厉处罚,以教育更多的人,同时医务人员也要遵纪守法,在岗前培训班上增加法制教育内容,以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加强管理.建立考核、奖励制度

制度规范是医院工作的法则和依据,是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主要环节。在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的基础上,要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目前的状况,制定出与职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条例、公约、守则等,要严格管理、奖惩、严明,要明确共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团结协作等,这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二是要明确医院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具体规则,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岗位职业道德对“是”、“非”、“善”、“恶”、“荣”、“辱”,都要通过规范加以规定,从而成为职工从事行业工作的标准,使职工用“规范”自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明确职业道德规范后,还应进行量化考核。考核是一种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要做到考核结果同个人业绩、奖金、职称评定,以及相应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使之切实成为一种有效的鞭策手段。对各方面表现好的医务人员给予奖励,对那些职业道德并的,违反院规,缺乏社会公德,社会反响严重的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奖惩分明,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而且对医院确立良好的形象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卫生改革中的职业道德建设

卫生改革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建设与卫生改革本身,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卫生改革中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

要认识到,卫生改革中加强卫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既是对卫生改革的重要保证,也是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检验卫生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要认识到,卫生职业道德建设要靠行政手段,要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具体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医院的职业道德建设体现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认识到,卫生改革的全过程就是卫生职韭道德的全过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对每一项卫生改革,都要用卫生职业道德是否受到影响去衡量,从而把握改革的方向,超前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在社会与本单位,卫生职工与患者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维护患者利益,为社会稳定的大局服务,就是使卫生职业道德再升华、再前进。

要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的说教,要结合卫生改革的实践进行。特别要发挥党支部、科室负责人、党员的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具体业务工作贴在一起,而不是两张皮。

要认识到,卫生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其职业道德建设如何,重要的是社会服务对象(即患者群)的评价、认定。因此,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形象,在医疗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7.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 篇七

1 综合业务素质建设

1.1 深厚的文字素养

期刊编辑以文字作为载体,编辑需要进行大量字斟句酌的文字工作,一个称职的编辑,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字素养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及审稿、认稿能力。学报登载的都是学术论文,其语言表达必须科学规范,即语言精炼、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图表美观、量和单位规范等。对于那些具有较高职业造诣的专家学者在撰写论文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语句不通顺,结构不合理,符号使用不规范等现象。这就需要编辑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对其文章进行必要的润色,认真审阅、查对和修改,创造性地修正、完善,使其表达能更准确、严谨、精炼,为学术界编辑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

1.2 掌握编辑工作内涵

学报编辑的具体工作有选题、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稿件等。对于一份期刊来说,选题策划是至关重要的。栏目设置得当、选题合理,期刊的质量就会提高,其影响力也就相应扩大。作为高校学报的编辑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选题策划能力,在明确办刊宗旨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科研情况,结合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提出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选题,使学报具有一定的特色和水平。

初审稿件是学报选稿的第一关。责任编辑是最早接触稿件的人,肩负着初审稿件的重任。而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科的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因此学报编辑一定要开拓知识领域,对其他多门学科有所了解,做“杂家”,更好地掌握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对稿件的学术观点进行审阅,确定稿件价值,选出符合本学报特点的优秀稿件。

1.3 娴熟的编辑技巧

学报编辑要加工出专业性的学术文章,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字功底外,还应娴熟地掌握现代化编辑手段和技巧,包括排版、校对、版式设计、印刷装帧、出版发行等。编辑要能根据刊物的总体风格统筹安排栏目,对各类文稿进行文字、格式和图表等方面的编辑加工和编排操作。首先,高校学报编辑要对稿件的字词句认真推敲,对标点符号、语法修饰等仔细地斟酌,使稿件的语言规范化,以创造性地修正、完善论文的内容,更加准确、得体地展现作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其次,高校学报编辑还要对稿件的各项内容进行标准化编排,从论文题目、作者介绍、摘要、正文、注释到参考文献等都有严格的编排标准。学报编辑人员只有熟练掌握编辑加工技能,保证论文语言、编排的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论文质量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保证高校学报质量的关键。

2 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2.1 高度的责任感

高校学报编辑对学术氛围的维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报编辑要始终保持对作者和读者高度的责任心,始终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要坚持原则、尊重科学、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在编辑过程中,坚持科学规范、科学创新,使稿件体现科学价值,具有高度的的科学性和探索性,尽最大努力让高校学报真正引领科学发展的趋势。

2.2 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具有服务性质,身为无名英雄的学报编辑要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应提高自身觉悟,努力熟悉工作,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学报编辑只有热爱编辑这份事业,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踏实、出色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2.3 认真的工作作风

高校学报反映学术前沿,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严肃性,在政治和学术上都负有重要责任,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就要求学报编辑在工作中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作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确保高校学报的质量。

3 信息素质建设

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对于以信息传播为主要工作目的的编辑来说,掌握、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报学术水平或者学报所含信息的先进程度和社会功效是学报赖以生存的核心问题。新时代对高校学报编辑的要求是必须有追踪本专业前沿性课题的能力,不断更新、充实个人的“数据库”,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取得工作上的主动性。

同时,要求编辑要有“新闻鼻”,即对各种信息的敏感性,应敏锐地感应、感知并准确掌握各学科、各专业领域的最新信息,并对各种信息进行鉴别、分析、选取,提高正确判断来稿的能力,真正刊用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准确学术趋势的论文,而且可以用掌握的信息及科学文化知识,从积累中挖掘出新点子或进行新组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还要掌握获取信息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信息只有通过现代化工具的传输才能得到共享,因此,学报编辑除了要具备传统编辑的素质外,还需要更新知识结构。不但要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熟练进行稿件管理、人员管理、编辑工作管理及稿件加工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扩大视野,具备敏锐地感知及捕捉、分析各种信息的素质。

高校学报编辑要成为信息时代的排头兵,要使学报真正成为传递本校科研力量和科研水平、准确反映学术信息的窗口,只有这样才会极大地提高高校学报的社会地位。

4 政治法律素质建设

4.1 政治素质

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担负着文化的缔造、优化与传播的重任,它既是为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服务的载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高校学报应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的宗旨。学报编辑人员需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拥护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有服务、服从大局的政治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加强政策方面的修养,确保刊物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

4.2 法律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有关著作权、知识产权、名誉权及保密法等日渐重要。随着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和完善,基本上有了一个法律框架,这说明出版行业的发展趋于成熟和规范。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并掌握好与编辑出版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能运用法律来展开和规范自身的工作,正确执行有关版权、保密、专利等项规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创造读者真正需要的期刊。

(上接第111页)高校学报作为以主要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内容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在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发现培养人才、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实施精品战略,重视广为社会、学术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论文或在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到见解,富有创造性、启发性的论文,是高校学报编辑的重要任务。因此,努力提高学报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社会发展的竞争中去发展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才能办出高质量的学报,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S

【参考文献】

[1]蒋华.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途径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张惠民.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J].编辑学报

[3]李双臻.新时期高校学报发展与编辑素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4]吴学军.编辑素质是期刊质量的核心[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6,18(3).

参考文献

[1]蒋华.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途径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张惠民.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J].编辑学报,2004(4).

[3]李双臻.新时期高校学报发展与编辑素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8.论新时期的高校档案评估工作 篇八

关键词高校档案 评估 档案管理

一、强化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为高校档案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

各高校要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政治意识,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高校要由一位校级领导直接负责本校的档案工作,并根据本校档案工作的实际,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校级档案工作领导的主要责任是:贯彻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审批本校有关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划、规章制度,结合本校档案工作实际提出指导性意见;保证档案工作的必要投入;保障档案工作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同步发展;主持全校性档案工作会议,研究和决定本校档案工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奖惩事宜;积极为本校档案工作的开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加强高校档案队伍建设。

各高校档案部门的编制由各高校根据在校生人数比例及馆藏档案数量等具体情况确定。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意见》中的文件精神,结合近年来各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形势,高校专职档案人员的配备标准应为:在校生人数在 5000人以下的配备专职档案人员2-3人;在校生人数在5000人到10000人的配备专职档案人员4-6人;在校生人数在10000-20000人的配备专职档案人员7-10人;在校生在20000人以上的每增加2000人配备1名专职档案人员。

各高校配备的专职档案人员,要具有相应的档案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证书,并拥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另外,高校档案部门还应配备计算机专业人员以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档案部门负责人应由有一定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要重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支持鼓励他们多参加省、市档案局举办的各种档案业务培训,及时评聘档案业务职称,规模较大的院校应当设立档案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岗位,保证他们与其它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待遇,从而保证各高校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强化高校档案工作制度建设。

各高校要及时制定、修订档案工作中的各项管理制度,编入学校的制度汇编。建立健全学校的档案管理办法、文件材料归档立卷办法,强化档案岗位责任制、档案保密制度等等,制定档案在接收、鉴定、保管、销毁等一系列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各高校的档案意识,从而保障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升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保障高校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一)构建完备的硬件环境。

各高校要保证档案部门的库房、办公室、阅档室三室分开,并根据在校生人数达标库房面积。各高校档案库房使用面积可参照以下标准设置:在校生人数在 5000人以下的,库房使用面积应为300平方米以上;在校生人数在5000人-10000人的,库房面积应为500平方米以上;在校生人数在10000人以上的,库房面积应为1000平方米以上;在校生人数在20000人以上的,可视学校实际情况按比例增加库房面积。有条件的院校可单独建设馆库。各高校要配置足够的档案库房,并留有发展余地,换建改建和重建校舍的学校要把档案馆(室)及校史馆的建设列入学校的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其中,校史馆应具有500平方米以上的使用面积。

(二)提供坚实有力的经费保障。

各高校要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档案工作经费列入学校预算,并在人、财、物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确保每年划拨的档案工作办公经费能够满足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注重业务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高校档案评估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督促各高校档案人员注重学习,积累经验,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归档案卷的质量。

1.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各高校办公自动化进程的加快,电子文件日益代替纸质文件。学校档案载体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校应加大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力度,在实现归档双轨制的基础上,逐渐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加快档案馆藏数字化的进程,建设档案信息网站,在校园网发布信息,内容充实并及时更新,并逐步以现代化管理手段取代手工管理。

2.加大高校档案开发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材料,进而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高校档案部门必须明确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的思想,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各种服务手段,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健全网络检索系统,认真开展编研工作和咨询服务,主动为利用者提供系统的档案材料,积极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利用工作,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

总之,高校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高校档案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并持之以恒。各高校应该以档案考核评估工作的为契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认真总结各高校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寻找差距,创造条件,认真整改,集中力量解决本校档案工作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定不能为评估而评估,搞形式主义,突击应付或敷衍了事,这样就违背了评估工作的宗旨。各高校要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使本校的档案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学校乃至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敦良.浅谈高校档案评估工作的作用和原则[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上一篇:小手拉大手活动简报下一篇:幼儿食物中毒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