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2024-12-10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精选11篇)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一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好坏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象粉笔,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口哨,7象银锄,8象葫芦,9象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如复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

采用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从而集中注意力。同时,对学生准确回答的问题加以肯定,对不懂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启发引导并加以鼓励,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二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学习兴趣

一、培养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瑞典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兴趣。”这句话准确地阐述了兴趣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善于观察, 发掘自身契机, 充分发挥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有一个良好的表现, 即培养他们在听力方面能够听懂、英语表达方面能够说出、英语写作方面能够提高, 并要合理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就是听、说、读、写有机统一。

二、善于挖掘素材, 把思想教育应用到教学中去

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及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英语素材才能有效地讲解基础知识, 进行基本知识的训练和培养学生们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同时要把这一教学理念体现到语言教学中去, 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熏陶, 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念和培养良好的情操, 明确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爱上英语课的条件

高中教师在开始讲授英语课程时, 首先要让学生对英语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使其树立信心, 抛弃惧怕英语课的心理意识。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激发他们求新、求异的强烈愿望, 采用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新颖形式, 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促使其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

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来编制自己美好的蓝图。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 以多媒体语音手段作为主要内容, 要让学生在领会英语基础语法、听力训练, 提高交际能力的前提下, 学会从多种层面提出表达性思路, 培养学习英语的信心,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使高中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英语知识具有独特的见解, 以及强烈的探索欲望等良好的学习意识。

最后,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 对问题独立思考、大胆创新, 遇到问题要善于提出疑问、积极争辩、开阔思维空间;巧用直观、试探性等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便捷、完善、准确地解决英语难题, 这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三

摘要:本文阐述了电工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以满足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知识经济对技术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 学习兴趣电工课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学生只有对电工课感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电工课。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课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重视“绪论”课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一样。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该门课感兴趣,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电工课的兴趣和动力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我认为,此时多说不如多做,授课时教师可多安排几个有趣的实验,如:欧姆定律的论证、电阻的测量、电动机的工作等。同时,带一些上几届学生制作的有趣而实用的实验作品向他们展示和介绍。这样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二、注重实验教学

1.演示实验。电工课中有许多内容都涉及到实验。根据要讲的内容,设计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结果。如在讲授“电流的磁场”时,把一根载流直导线垂直穿过一块纸板,在纸板上放一些铁屑,并加以轻轻地振动,让学生叙述所观察到的情况,最终引导学生分析出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和右手定则。在讲授“电桥的平衡条件”这一节时,利用演示板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电桥平衡的现象:一条对角线接电源,另一条对角线串电流,结果显示无电流通过。从中得出电桥的平衡条件:“对臂电阻乘积相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直接升华到理性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状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趣味教学中建立了明确的概念。

2.探索性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研究感应电流方向跟什么有关的问题时,不是直接通过演示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帮助学生弄清感应线圈的饶向及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关系后,提出问题:既然感应电流是磁通变化引起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会不会与磁场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有关呢?若有关,又有怎样的规律呢?让学生分组用提供的电流表、感应线圈、条形磁铁等器材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归纳,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楞次定律的内容。教师营造一个供学生积极探索的氛围,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进而激发

学生学习电工课的兴趣。

三、加强直观教学

在电工课的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适时运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使学生看、听、摸、想并举,口、眼、手、脑并用,通过感官加深印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学习电容和电感时,在黑白电视机的主板上让学生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并让他们记下型号。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再如,讲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关键内容“接触器”时,将接触器这一实物搬到教室,先让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如电磁系统(包括吸力线圈和动、静铁心、触头系统及灭弧装置等),加深直观印象。接着阐明接触器的作用是用来通、断电路的,再通过手动演示接触器的动作原理。从而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接触器动作原理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从直观感受中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既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了“接触器”这一内容,又提高了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如,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维,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总之,采用直观教学法能使学生对电类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教科书、黑板等媒体进行,这种媒体在承载信息和使用程度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针对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教师可应用Powerpoint、Authoware、flash等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教学,譬如:在《电工基础》中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前,可先让学生上网查看“洪恩在线”中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根据现象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教师讲起课来就非常轻松。这种课件还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教学质量。

五、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1.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难以马上解决的问题,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出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每堂课的讲授几乎都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中心和重点问题。在讲课之初,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具有较好的效果。富有情趣的提问,会使学生对学习电工课产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质量的提问,就像一块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水池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理的浪花;高质量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在学习串联谐振时,可以这样引入课题:“大家都用过收音机吧?普通收音机如何调台?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杂音较大,而有的却很小呢?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倾刻活跃起来,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这种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创设成功情景。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只有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让不同程度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信心。比如:为解决复杂直流电路中某一负载电阻何时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是多少这类问题时。我作如下安排:画一个简单直流电路,要求学生回答该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及最大功率的公式;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将复杂电路等效为一简单直流电路;最后再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恍然大悟,差生也跃跃欲试。真正实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了优生,转化了差生,达到了共同提高的效果。

六、结合应用进行教学

作为电来讲,现在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从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到工农业生产、军事安全等方方面面,都有大量的电学知识,这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了许多方便。所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一些家用小电器的维修以及参观高年级学生实训室,在那些机床控制线路板上,开始时学生怎么也找不到某些元件,通过引导他们最终找到了,同时他们也发现,原来现实中电路是立体的、现实的,就连一个开关就有电磁开关、行程开关、延时开关等等多种控制形式,应该说,通过结合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知识面,也让学生更贴近了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要能跟上时代

发展的步伐,不被市场所淘汰,教师就必须勇于创新、勇于争先,不断更新观念、摈弃落后思想,提高自身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努力根据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本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李翔《能力〃课程〃资格——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

[2] 黄景容.技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

[3] 李振亭 马明山.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四

编者的话:结合目前的学习进度,巨人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有助于一年级同学学习的教学资源,小编认为目前教案会对一年级的同学们非常有帮助,希望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可以帮助到你们,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教具、学具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2.课件、学习纸等。教学设计联系生活,谈话引入利用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9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教学8、9的基数含义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a.校园两旁有8棵树。b.花坛里有8朵花。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3.摆学具。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教学8、9的顺序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2.课件出示直尺图: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教学比较7、8、9的大小1.出示点子图。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2.比较7、8、9的大小。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 89 7987 98 97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教学8、9的序数含义1.做改编题(每个学生发一练习纸)。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给从左数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一些调整,设计了将8、9的基数、序数含义糅合在一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此练习,弄清8、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此练习虽有一些难度,但由于有6、7的序数含义的认识作基础,所以一般学生都能正确地完成这个作业。2.把做好的练习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并将学生每一次的奖品放入成长纪录袋。教学设计说明教材把8、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十分吻合,因此我就从南昌创建花园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2.收集数据,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的数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8、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同时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另外在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我把6、7的认识和8、9的认识中的例题糅合在一起,设计了10盆花,让学生来区分基数和序数,这样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深化和拓展。4.利用小组活动,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都有学习成功的感受。专家评析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1.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这条思路展示的纵线结构是:联系生活,谈话引入教学8、9的基数含义(教学主题画,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用8(9)个学具摆图形)教学8、9的顺序(利用计数教具教学8、9的顺序,利用直尺图整体认识0~9的顺序)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利用点子图比大小,看数比大小,用关系符号写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教学8、9的序数含义(做改编题,评价学生练习)。由于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合乎逻辑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对8、9的认识沿着一条由浅入深的通道缓缓前进,每跨一步都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如教学8、9的基数含义时,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数8、9的活动,对8、9的基数含义就有了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它将长久地储存在大脑中。教师的逻辑思路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教师的这种长此以往的教学中,逐渐学会如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2.注意创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让学生有成功感。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的?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了课外,使每一位学生在收集有关8、9的信息活动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9的基数含义,感知了8、9符号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又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是成功的。3.注意提出推理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本节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探索性、推理性的问题。如:当学生数出3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是7、8、9时,教师马上提问:怎样数,能很快得出卡片上的点子数?又如:比较7、8、9中任两个数的大小时,教师提问:从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你能选出几组?这样的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推理。

5.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五

石头寨小学 李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2.在合作的过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并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

一、问题导学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1、出示谜面: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看是什么?

生:钟表。

2、小朋友们都是在哪儿见到过钟表呢?(相互交流)

3、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图片。

4、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钟,钟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学生自学

1、课件出示图片看图中画了什么人?她们在做什么? 生:妈妈叫小女孩起床。师:那你知道是什么时候吗? 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钟面的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1.通过观察、交流、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我们要认识钟表,首先我们学会看钟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钟面(出示课件),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1)学生汇报:有12个数字,有两根指针:分针与时针。(2)再仔细观察钟表,说说谁是分针、时针,它们是怎样的?(时针粗又短,分针细又长)

(3)再次观察钟面,说说还能发现什么?学生汇报。(4)在1和2之间有一个大格。集体数从1—12,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5)观察时针与分针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通过你们仔细的观察我们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对应的刻度线,还有又细又长的分针、又短又粗的时针。

4、请小朋友们观察老师手中的这个钟面完整吗?

生:缺着时针和分针。师把钟面补充完整。

三、师生互学

1、钟面上用时针和分针来表示时刻,那么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呢?谁知道?

出示7时整,再点击出示一组钟面(8时、3时、6时)让学生认。

学生快速认出后,给予评价鼓励: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

2、观察三个钟面,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找出规律:分针指着数字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3、学用数字和文字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整时。

四、练习固学

1、小组活动(拨一拨)

师演示拨钟的方法,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请小朋友们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干什么?

生上台展示拨整时并说一说自己那时可能在干什么?

2、你们已经会认钟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孩子小明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

3、闯关: a.连一连 b.猜猜是几时?

五、拓展升学

1小时前是几时?过1小时是几时?

六、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疑问吗?生:我认识了整时。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数,还有时针和分针。生:我会认时间了。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七、布置作业

数学课本86、87页的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6.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六

湛江市第十五小学 庞佳佳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百度文库 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百度文库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个的面表示成一个个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每种图形的名字,2、知道每种图形是从哪里来的。)

3、认一认

百度文库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讨论解疑)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百度文库

四、反馈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7.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七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雪地里的小画家》?你们还记得吗,都有谁在雪地里画画了呀?(学生回答)

师:我们上学期认识的立体图形朋友们,也想去雪地里当一次小画家。看看他们是谁?请学生认识立体图形:1)长方体,学生和老师一起摸摸它的6个面。2)正方体6个面,每个面一样大。3)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4)认识三棱柱。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我们怎么把他们的脚印搬到这里来呢?他们的脚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把脚印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全班汇报。

把个别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师:小朋友非常了不起,描出了这么多图形。其实啊,我们就是把这个物体的一个面给画了出来。像这样把物体的一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带领学生读图形名称。

师:这些图形都是从哪里得来的?还记得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生;从长方体上得到的图形叫长方形,从正方体上得到的图形叫正方形,从三棱柱上得到的图形是三角形,从圆柱上得到的图形是圆形。三棱柱两头印出的图形是三角形,躺下来印出的图形是长方形。

师:这些被我们从立体图形上请下来的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仔细想想,这些平面图形和原来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吗? 生:这些图形都是平平的,原来的图形是凸起的。生:立体图形能站起来,平面图形不能站起来。生:立体图形有好几个面,平面图形只有一个面。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不同的地方,它们有联系吗? 生:平面图形都是从立体图形上移下来的。师:球是圆的,但是球上能找到圆形吗?

生:不能,把球切开能得到圆形的平面。然后可以描下来。师:这个办法不错,电脑演示。

我们先学习了立体图形,今天又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后还要学习立体图形,你们看知识间是有联系的,在我们的身边能找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的,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彩笔盒的底面是圆形的……

2.分一分——探究图形特征

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四种图形分分类。从学具袋里拿出来,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分类之前,可以好好观察一下每个图形的特点,确定一个分类标准,想想为什么这么分。学生活动,然后汇报。

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在分类的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这个好习惯会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很好!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用几根小棒能摆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呢?

生:我用了8根小棒摆了一个更大的正方形,4条边都用了2根。师:很会想办法,摆一个更大的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呢? 生回答。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2、分一分,连一连。3.4、猜猜看

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平面图形朋友们,跟我们玩捉迷藏,你们能猜猜这里藏着的是谁吗?

4、数一数

(1)下面老师用今天学的平面图形拼出了一座小房子,你能不能数一数,里面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书P37第5题 数一数,里面有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正方形。全班集体反馈。

四、全课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学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

认识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8.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八

首先我了解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包括老师、数学和教学方式三个重要的因素。想让学生爱上你教的课,先让学生爱上你这个人,做一个学生真心爱戴和喜欢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趣”,教学时多采用一些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如经常做一些数学小游戏、运用动画课件学习数学、多动手等,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第二,我学到了一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比如我们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注生活同数学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价值,透过数学,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深入。为学生提供争辩的时空,使学生乐享数学学习过程。在课堂中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孩子感受成功的愉悦。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9.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九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用关爱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激发学生喜爱数学。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数学课中做游戏,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去做,精心设置课堂小结。通过以上方法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激发 关爱 游戏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浓厚的兴趣,也就是使学生怀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爱好数学,学好数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以关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化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营造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误解,激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用赞赏的态度,正确的引导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到春天般的温暖,似如亲身父母。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不由自主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口算除法》时,引导学生思考:500÷100= 2400÷100= 1200÷400= 3600÷300= 800÷400= 5400÷600= 你们是怎么口算的?先小组讨论,然后推举一个同学发言,经过同学们一段时间的讨论后,有一组故意戏弄从不爱发言的杨坤代表发言。他站起来了,但却支吾了半天,吞吞吐吐地小声说了一些。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同学开始讥笑他,学习好的同学也不耐烦的地埋怨他耽误时间,我看看杨坤同学他满脸通红,低着头眼睛不敢再看老师和同学。我走过去抚摸着他的肩膀,亲切地说:“没关系,你能站起来发言,哪怕说的声音小了一些,也不完全对,但老师也特别的高兴,这证明你和大家一样努力学习了,也说明你是很勇敢的”。慢慢地这位同学爱上了我,喜欢上我的课,一学年下来。期末测试考了64.5分。我觉得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及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样学生就喜欢你这个老师,就喜欢上你的课,不由自主地就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我们要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要给学生自信心。因为关爱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感基础,以关爱、鼓励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语文那样有生动的语言和动人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客观事物的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以“激发兴趣”为目的,使学生不是在被动的听数学。而是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如我在教学生认1~9的数字时,为了让学生记住1~9数字的字形,我自编了顺口溜:“1像铅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红旗,5像称钩,6像哨子,7像镰刀,8像葫芦,9像气球”。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三、通过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好奇、好动、爱模仿。不如在教师的组织下人人都动,如让他们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等,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识。如我在教学“数的组成”时,我让每个同学都拿7根小棒,有的同学没带小棒就让他们用水彩笔代替……大家拿出7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他们有的分成3和4,有的分成2和5,又通过总结得出7可以分成1和6,,1和6组成7,7可以分成2和5,2和5 组成7,7可以分成3和4,3和4组成7。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从而掌握了7的组成,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活动,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100分抢答游戏,每题5分,把全班同学分为4组,每组选2名学生做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力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地数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又如: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我引用了帮助小白兔找家的游戏,即:把写有得数的多座小房子图片贴在黑板上,一群小白兔图片的头上有数学题。老师再把游戏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群小白兔外出找食物,在回家的路上迷了路,谁能帮助小白兔找到自己的家?同学们听了都争先恐后的帮助小白兔找家,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家积极动脑筋算题,这样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了计算,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而又不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有力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设计得好,不仅能巩固新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在教学中,我在设计练习时,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如在练习时,内容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个别学生,师生间经常组织讨论、争论,进行同学之间互测、互批,加强直观演示和学具的使用,一题多变、多问、多解,让学生通过练习解决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教学中发现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情绪懒散,我想可能是对当时所学内容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就给他们找了一些数学趣味题做,如:

1、一辆公交车里有15位乘客,到站后下去10位乘客,然后又上来8位,现在车厢里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 2、18位同学玩捉迷藏,走了3位男生,又跑来5位女生,现在玩捉迷藏的人还是18人吗?是多了?还是少了?

3、爸爸给小芳14元钱,妈妈给小芳5元钱,买水彩笔用了6元钱,现在小芳还有多少钱?

刚开始做时,大部分同学用两步计算来解题,当发现有人只用一步算式就能解题时,有些同学不服气了,于是积极地去找简单的算法,这样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几乎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简单算式。所以,我想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以后我们每周都要进行一次这样的练习,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大脑,开拓了思维。

六、精心设置课堂小结,延续数学学习兴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是上课伊始调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要在课堂结束时,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小结使学生再次回顾所学新知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堂课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是学生体会到收获,体会到成功,从而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认识时间”时,我们可以组织同学们以谈话的方式说说今天都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师总结归纳。老师小结邀请“时光老人”来做客(附)录音故事。“我是时光老人,小朋友们天天都和我打交道,我喜欢一个劲的向前走,从不肯停止,更不愿回头。会利用时间的小朋友抓紧每一分,学习就会有进步。不珍惜时间的小朋友,我就会从他身边悄悄溜走。今天,小朋友们学得都很好,我送你们一首儿歌,请你们记住它。” 小朋友,请记住,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一时是六十分,六十分是一时。时针刚过数字几,就表示几点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这样的课堂小结,既有情趣,又有创造性地发展。从而使学生在一堂课中从欢乐中来,又从欢乐中去,让他们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脑子越用越灵活,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总之,让学生学得主动,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在“关爱”中带有“语言”,在“语言”中进行“操作”,在“操作”中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进行“练习”,在“练习”后作“小结”,从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充分钻研教材,以“一法为主,多法并重”的学习活动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浅谈激发学习小学数学兴趣的策略 篇十

小学教育曾祥连

摘 要

《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看来,兴趣是学习最好 的老师,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达到获 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是教师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从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多样活动、多媒体辅 助、多种思维方式、创设游戏、开展竞争、适当奖励等多个方面讲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精彩的学习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兴趣

引言

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对学科兴趣 的强弱决定着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数学 具有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广泛性等特点。在教学课堂中往往显得枯燥乏味, 各种怪异符号更让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进入五、六年级,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 化,学科难度加大,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 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造成数学成绩的不佳。作为数学老 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法是多种多样的,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

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兴趣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 获取知识,形成智能的重要动力。所以,课前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次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我发现班上学生不知什么原因,个 个没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这时我并没有急于上课,而是出了这样一道题:“加工一批零 件,王师傅要5小时完成,李师傅要6小时完成。”问:“哪位同学能给这道题提一个问题?” 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王师傅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有的说:“李师傅每小 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也有的说:“王师傅用的时间是李师傅的几分之几?”我说: “这些问题都没有错,可这些问题都不是我想要得到的”。此时,学生都感到很茫然:到底 要提什么问题才符合老师的要求呢?于是我又说:“我要提的问题比你们提的难多了,谁能 告诉我,王师傅和李师傅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我这一“逗”,教室里立刻沸腾 了起来,有的学生说,因为加工同样的零件,王师傅用的时间短,老师傅做得快,所以王师 傅是老师傅,李师傅是小师傅;有的说不一定,老师傅年龄大了,做得比较慢,而小师傅精 力旺盛做得快,所以李师傅是老师傅,王师傅是小师傅。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此时,我的 目的已达到,就说:“同学们,你们回答得都有道理,到底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只有王师傅和李师傅知道,我们大家都不知道。”通过上面这一番“逗”,调节了学生的心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

二、联系生活,唤起兴趣。

数学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应用越来越强。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

界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对此,《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一 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 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由于受教材的篇幅所限,教材的呈现 形式往往是一些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他们虽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割断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重现与还原 “教材”的本来面目,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沟通生活与数学联系的“有 效素材”,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提前给 学生布置了一道“粉刷教室墙壁”的课后题,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课后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进行实际解决。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大大加深 了学生对表面积的理解和掌握,又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其实生活 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使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 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数学知识。同时兴趣又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 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 节课的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 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三、一题多变,培养兴趣。

数学课堂上,教师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解题或用多种方法解题,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的。好的解题方法不仅能事半功倍,而且还能促进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伴随着巧解题目成 功的喜悦,又必然激励学生去进一步攻克新的数学难关,使学生在“求技巧→兴趣→再求技 巧”的良性循环中,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六年级《分数应用题》一课,根据 学生反馈,出示: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全场的2/5,全长100米,修 了多少米?变化一:改问题:还剩多少米没修?变化二:教师巧妙的在2/5这个分率后面加 上了单位“米”,添加了一个小小的单位,就由分率过渡到具体数,就引起了整道题数量关 系的变化,进而让学生从细微之处感受到应用题的变化莫测,这一点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忽视 的,简单地看,盲目地写,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变化三:将第三个条件全长100 米改为还剩100米没修,问题问全长共多少米?仅此一道题,在原题的基础上有三处变化,抓住重难点,抓住关键处,巧妙练习学生学习印象深刻,学习效率高。避免了教师出一题,学生写一题,浪费时间,效率不高。长时间造成学生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 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 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 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 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四、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 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一评价一一倾听一一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体积”时,让学生四人一组,用十二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 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自己归纳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五、激励评价,保护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 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不妨试用一下语句:“试 一试”、“你讲得真好!”、“你真棒!”、“你的意见呢?”、“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

真聪明!”一面红旗,一颗星,都有着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激励评价对保护学生 的学习

处的。

总之,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数学知识蕴含着 许多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在课堂上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灵活多 变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平时指导练习时注重探索解题技巧,通过巧题巧 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适当的语言鼓励、表扬,肯定同 学的成绩,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一个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为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师生互动,达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我们教师要充 分发挥

教材的优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从小喜欢 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

1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篇十一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材39、40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的数出6、7两数,会读、写、数这两个数。

2、会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通过观察、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熟练的掌握6和7的顺序,并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是本节课的重点。用6和7表述物体的位置,也就是用序数词第6、第7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件、6个苹果卡片、五、教学过程:(课前口算)

<一>、课前儿歌(约1分钟)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着

打着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

我来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

五四三二一

<二>、导课(约1分钟)

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数学乐园”,(师画5个气球装饰教室)板书:5

如果老师再画一个,是几个? 生:6

(师在黑板上方板书6)师:再添一个呢? 生:7

(师板书7)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新朋友:6和7 <三>、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约7分钟)(1)、出示课件

师:秋天到了,数学乐园的果子熟了。请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

(2)、6和7(基数的认识)

生边回答,教师边飞落大雁在黑板画大雁,板书6,随手摘苹果,板书7.师:6表示6只大雁,7表示7个苹果,6和7还可以表示什么?(生回答)(3)、数序。

a、计数器

b、尺子

2、排序(3分钟)

游戏:老鹰捉小鸡(把1——7的数字卡片分给7名学生)师:请7只小鸡上台,自动排序。

(生正读,倒读,提问各数的位置如:6后面一个数是几)

3、比大小(约5分钟)

出示点子图,请生放在相应的数字下。

师:观察点子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5比6少一个,6比7少一个,6比5多一个,7比6多一个。

师:请从5、6、7中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根据生答,板书:5<6 6<7 5<7 6>5 7>6 7>5 课间休息:学唱歌谣(约1分钟)

叽叽叽叽叽叽,鸡妈妈数小鸡,一二三四五六七,少了一只小黑鸡,鸡妈妈甭着急,背上站着个小调皮。

4、序数(约8分钟)

(1)、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渐渐变黄飘落了,我们一起看看数学乐园里的大树吧。

(课件出示大树图)看图回答:

1、一共有()棵树

2、左数第6棵树上有()片树叶。

3、有7片树叶的是左数第()棵树。(2)、金鱼图

(课件出示)看图回答:

1、一共有()缸鱼

2、从左数第7缸有()条鱼。

3、有7条鱼的是第()缸。5、6和7的书写(详细讲解6和7的写法)(约5分钟)

师范写,生练习。

三、巩固练习(5分钟)

1、我会填 练习九第一题

2、圈熊猫(课本练习九第三题)

3、猜猜看

(1)小猫说:我的岁数比5大,比7小,你知道我几岁吗?

(2)小狗说:我的岁数比4大,比7小,你猜我可能几岁?

四、全课小结(我的收获园)(3分钟)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生答。进入收获园。

上一篇:2024届高三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下一篇:战狼2电影的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