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科试题

2024-06-20

风湿科试题(精选10篇)

1.风湿科试题 篇一

血液风湿科实习护士出科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 填空题、造血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2、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剧烈头痛,,烦躁,突然出现,且血压突然,心率时。则提示可能有颅内出血。

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面部有典型的红斑,是它活动的表现。4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在服用铁剂,同时加服以利吸收,应禁忌饮。注射铁剂需肌肉注射。治疗时间应充分,在血红蛋白纠正后,维持治疗个月,以补充体内储存铁。

5对,,,及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则应每日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2-3次。

6、临床上将贫血分为轻度(HBg/L),中度(HBg/L),重度(HBg/L),极重度(HBg/L)四级。

7、白血病化疗有以下副作用:局部反应、反应、反应、_应、反应等。

8、输血反应有反应,反应,反应及其他反应如细菌污染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循环负荷过重,疾病感染等。

9、激素治疗中的“四抗”是指、、、。

10、是白血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1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早表现为。

二 简答题

1、ITP患者应如何预防出血?

2、粒缺病人如何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

2.风湿科出科小结 篇二

风湿科出科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两个月过去了,两个月前我还是懵懵懂懂的不知所措,转眼间,我已经能够熟练地处理日常工作中的事了。这两个月在风湿科学到了很多,见了很多病种。入科前的小册子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老师们会在查房的时候结合胸片、关节B超、病史、化验单跟我们一一讲解,以及耐心地跟病人分析病情制定诊疗方案,还会跟我们分享很多临床经验。每周安排的小讲课加深了我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的了解,锻炼我们自主收病人、开医嘱、跟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骨髓穿刺,锻炼了我的临床技能。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今后我会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

3.带教 风湿科护理模拟题一1 篇三

1.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主药是()

A环磷酰胺 B硫酸镁糖 C皮质激素 D硫唑嘌呤E雷公藤 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

A.感染性疾病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传染性疾病

D.遗传性疾病

E.以上都不是 3.诊断SLE阳性率最高的是:()

A.抗核抗体阳性

B.抗双链DNA抗体阳性

C.抗变性IgG抗体阳性

D.γ球蛋白增高

E.血沉常增快

4.女性患SLE时以下处理哪项不妥()

A.避孕

B.不吃含激素的避孕药

C.病情稳定时无需避孕

D.妊娠前3个月停所有免疫抑制剂

E.告知可能流产、早产

5.某女性病人因全身关节痛、面有蝶形红斑、查血抗Sm抗体(+)确诊为SLE,医嘱病室避免日光直射、病室紫外线消毒时应回避、外出穿长袖上衣及长裤、戴帽或撑伞遮阳、禁日光浴,何故()

A.紫外线是本病重要诱因

B.紫外线可致雌激素作用强

C.紫外线直接破坏表皮细胞

D.紫外线加强关节滑膜炎

E.紫外线直接损害细胞DNA 6.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发生了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及高血压应考虑损害了()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泌尿系统

D.造血系统

E.消化系统

7.某女病人因发热、各关节痛、面部有蝶形红斑及血中抗Sm抗体(+),确诊为SLE,医嘱不能食用含有补骨脂素的芹菜、香菜、无花果,何故()

A.可增强雌激素作用

B.可损害肾小球

C.可加重表皮细胞损害D.增强对紫外线敏感

E.可加重关节滑膜炎

8.对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病人,应重点观察的不良反应是()

A.肝损害B.胃肠道反应C.骨髓抑制D.皮疹E.口腔炎

9.SLE皮肤损害最常见的是:()

A.环形红斑 B.瘀点、瘀斑

C.蝶形红斑

D.荨麻疹

E.玫瑰疹

10.王小姐,24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两次住院,本次住院面部蝶形细斑明显,该病人皮肤护理的内容错误的是()

A.用清水洗脸

B.忌用碱性肥皂 C.禁忌日光浴

D. 可适当使用化妆品

E.红斑处用40~50℃热水湿敷 11.有关皮肤损害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皮疹是面颊部蝶形红斑

B.皮肌炎的典型皮疹是“向阳性皮疹” C.银屑病皮疹为附有鳞屑,边界清楚的红斑疹 D.系统性硬化病可导致颜面皮肤变硬

E.以上都正确

12.狼疮性肾炎最终可致:()A.尿路感染

B.肾盂肾炎

C.慢性肾炎

D.肾病综合征

E.慢性肾衰

13.SLE的发病与下列哪项无关:()A.遗传因素B.病毒感染

C.紫外线

D.雌激素

E.败血症

14.SLE病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可发()

A.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B.体位性低血压 C.关节畸形、关节固定于屈位D.面部表情丧失呈假面具样 E.雷诺氏现象

15.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累及关节、肌肉可表现为

()A.关节畸形

B.关节附近肌肉萎缩

C.非畸形性关节炎

D.梭状指

E.天鹅颈样畸形 16.SLE最常见的皮肤损害部位是

()A.胸部

B.腹部 C.颈部

D.背部

E.暴露部位

17.下面关于系统红斑狼疮的一般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动期病人应卧床休息

B.慢性期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适当活动或工作

C.患病期间不可进行疫苗注射,以免诱发SLE病情活动

D.应避免日晒

E.有感染时应积极治疗

18.下述哪种药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

()A.呋塞米B.红霉素 C.雷公藤 D.苯妥英钠 E.消炎痛 19.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关节受损的特点是()

A.腕

B.足

C.近端指间

D.膝

E.绝无关节畸形

20.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症状,具有特征性的是()A发热B贫血C晨僵D关节畸形E运动障碍 21.类风湿关节炎最常受累的关节是

A髋关节B四肢小关节C脊柱小关节D腕、踝、肘关节E颈椎及肩关节 22.SLE药物治疗首选()A.青霉素

B.泼尼松

C.异丁苯丙酸

D.硫唑嘌呤

E.环磷酰胺

23..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A.消化系 B.循环系 C.泌尿系 D.血液及造血系统 E.多系统 24.以软骨变性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风湿病是

()

A.类风湿关节炎

B.强直性脊柱炎 C.风湿热关节受累 D.骨性关节炎

25.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

A.抗Sm抗体、抗RNA抗体、抗ds—DNA抗体、血清补体

B.血沉、抗“O”、抗体、血清补体、谷丙酶

C.皮肤狼疮带试验、血清补体、血沉、抗“O”

D.血象、找狼疮细胞、抗Sm抗体、肌酸磷酸激酶

E.血沉、抗“0”、血象、找狼疮细胞、肌酸磷酸激酶

26.SLE药物治疗首选:()A.青霉胺

B.泼尼松

C.异丁苯丙酸

D.硫哇嘌呤

E.环磷酰胺

27.SLE脏器损害最常见于:()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8、正常人关节腔内的滑液量()

A.不超过2.5ml B.不超过3.5ml C.不超过4.5ml D.不超过5.0ml E.不超过5.5ml 29.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皮肤表现为()A.甲周红斑

B.指端红斑

C.蝶形红斑

D.斑丘疹

E.口腔黏膜溃疡

30.系统性红斑狼疮何系统损害提示病重预后差

()A.肝

B.心

C.肺

D.中枢神经损害

E.脾

31.SLE发病年龄多见于()

A.婴儿

B.儿童 C.育龄妇女

D.中老年男性

E.老年人

32.SLE血液检查中特异性较高者为()

A.抗Sm抗体

B.血沉

C.狼疮细胞

D.抗核抗体

E.白细胞总数

33、系统性硬化病首发症状是()

A雷诺现象

B.手指呈腊肠样肿胀

C手背肿胀

D.关节疼痛

E.面具脸

34、下列不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关节炎

C.硬皮病

D. Reiter综合征

E.干燥综合征

35.某女病人已确诊SLE,因发热、全身关节痛、皮疹、蝶形红斑,此时应给何类药物()A.糖皮质激素

B.雄激素

C.非甾体抗炎药

D.甲状腺素

E.醛固酮

36.一般认为SLE的发病与下列哪一内分泌因素有关:

()

A.肾上腺素B.雌激素C.胰岛素D.甲状腺素E.催乳素

37.女,24岁,红斑狼疮5年,半月前面部出现红斑,胸闷不适,全身关节酸痛,并伴有低热,疑sLE活动。病人治疗后病情控制可出院回家,护士对病人作如下指导,正确的是()A.不生育者可口服雌性避孕药避孕

B.自觉不适,自行增加激素用量,症状缓解后自行减药

C.长期用药,定期随访,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D.一旦怀孕即停服激素并以免疫抑制药替代

E.怀孕后停服糖皮质激素以外的一切药物,并每天晒太阳30min以上

38.以下要求不符合SLE的护理要求的是()

A.床单位清洁干燥

B.床单位阳光充足

C.病室空气流通

D.病室内温度18-20℃

E.病室内湿度50%-60%

39.系统性红班狼疮(SLE)是一种()A.感染性疾病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传染性疾病

D.遗传性疾病 E.以上都不是

40.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以下哪项关系密切()A.支原体

B.溶血链球菌

C.军团菌

D.遗传因素

E.症原虫

41.下列抗体中,不属于抗核抗体谱的是

()

A.抗磷脂抗体

B.抗单链DNA抗体

C.抗双链DNA抗体

D.抗RNP抗体

42.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其饮食应为()A低盐、高蛋白B高蛋白C低钾、高蛋白D高钾、高蛋白E低盐、低蛋白 4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首发症状是

()A.紫癜

B.发热

C.蝶形红斑

D.关节痛

E.尿蛋白 44.风湿性疾病是指()A.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一大类疾病

B.过敏性疾病

C.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一类疾病

D.病毒感染的一类疾病

E.血尿酸增高的一组疾病 45.有关SLE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肾脏损害最常见

B.可发生狼疮性肺炎

C.可发生黄疸

D.,可有心肌炎

E.晚期可有多关节畸形

46.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皮损是()A.紫癜

B.蝶形红斑

C.玫瑰疹

D.荨麻疹

E.血肿

47.以下不适用于SLE病人的药物()A.消炎痛

B.雷公藤多苷

C.硫唑嘌呤

D.氯喹

E.雌激素类避孕药

48.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不正确的是:()

A.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

B.通过细胞膜受体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C.杀伤T、B淋巴细胞,减少抗体合成 D.抑制磷脂酶A2,减少花生四烯酸产生

E.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和炎性因子产生

49.下列关于风湿病的病理表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A.骨关节炎以软骨损害为主要病理改变 B.类风湿关节炎以滑膜炎为主伴血管炎 C.SLE以浆膜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

D.干燥综合征以小唇腺淋巴细胞灶性增生为主要表现 E.强直性脊柱炎有附着点炎为病理特点

50、下列哪些是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绝对禁忌证()(多选)

A.青光眼

B.重度高血压

C.怀孕

D.活动性肺结核

4.风湿科试题 篇四

风湿骨病是一类古老的疾病。平常人们俗称的“风湿”,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风湿骨病纷杂繁复,通过中医辨证分为:寒重、湿重、淤血或热重等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在夏季利用以“热”驱“寒”,调整阴阳的原理,采用斑蝥灸、温针灸、铺灸、汉磁灸热贴、中药超声透入、磁热振、中药熏蒸等多种“热”性疗法,激发阳气,祛风湿,并配合内服中药,可达到治疗根本的目的。

风湿骨病并不是常人眼中单一的关节痛,在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寒重的风湿骨病,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遇寒冷或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如果患者想要治疗快速见效,可采用小针刀、针灸等中医疗法,若采用超声导入、磁热振等物理治疗则疗效相对缓和。

很多人认为,“风湿”是由于身体经常接触水气等原因引起的,并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属,而今的事实却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惹上了风湿。叶医生认为,风湿病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高热量食物及酒精等摄入增多,使年轻一族形成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长此以往,人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引起痛风关节炎等疾病。

夏季风湿病的防治需要注意什么?

夏季风湿病的防治1、防晒。不少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避阳光直射,特别是夏天,紫外线更为强烈,是此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夏季风湿病的防治2、防暑勿贪凉。暑热虽难当,切忌野外、阳台露宿,或离席睡地板,或睡觉时长时间以风扇、空调风直接迎吹,一时贪图凉快,以致邪风入里走窜筋骨引发疾患。

夏季风湿病的防治3、雨天避雨淋。夏季多暴雨,深圳地区尤甚,应做好防雨工作,避免雨淋。值工作劳累、剧烈运动后,要尽量避免淋雨,遇天气不佳时应习惯带伞具雨衣,衣物淋湿后及时更换。

夏季风湿病的防治4、避免潮湿环境。岭南地气潮湿,夏季多雨。为此,居室最好是向阳、通风、干燥。平时应多开窗通风,床上被褥也应适时置于阳光下曝晒除去潮气。同时不应长期处于水湿环境。

夏季风湿病的防治5、防止饮食不当。忌暴饮冷饮;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生冷、肥腻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城市人夜生活丰富,有夜宵习惯,应尽量避免。

夏季风湿病的防治6、注意天气骤变。沿海地区夏季天气多变,多风多雨。慢性风湿病患者对天气因素较为敏感,受阴雨、刮风、寒冷、潮湿刺激时,可引发原病情的加重。

5.产后风湿怎么治 篇五

产后风湿病主要是孕妇在分娩过后,身体虚弱,免疫力差,受到寒气的入侵所导致的。很多人对产后风湿病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的产生。下面为大家讲解,产后风湿的危害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对产后风湿病的治疗用积极的态度对待。

一般产后风湿治疗不当,晚期大部分转为严重的风湿病、类风湿病症,风湿为风邪由表入里、渗透骨表、致使血液循环受阻导致骨及肌肉营养不良,关节变形、肌肉萎缩及活动关节部位干枯坏死,内循环不通畅导致风湿代谢物存积关节腔或则是腠理之间不得排出,浑身虚肿或则是水肿、活动关节腔积液、代谢紊乱、部分病人发展为类风湿,长期风湿侵入人体,占位机体,影响血脉流通,导致体内器官血脉失去营养、变形,产后风湿的危害有哪些呢?还有是有些机体肌肉组织萎缩,重者直接侵入到五脏六腑,引起脏腑疾病,导致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无力,四肢供营不足,筋骨干燥,形成严重的类风湿。而致产后风湿难治的一个主要原因,如风湿入肾脏可导致肾功能下降。

6.风湿造句精选 篇六

2. 结果:抗风湿药酒能对抗用热板法、酒石酸锑钾所致的疼痛。

3. 在网球运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伤痛,诸如:肌肉拉伤、抽筋、起水泡、扭伤、腱鞘炎、网球肘、风湿性关节炎等等。

5.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6.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发生于每个有咽喉炎的孩子,甚至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同样道理,并不是每个链球菌感染的孩子都有风湿热。

7. 随着急性风湿热发病率的降低,在美国对于手术人工心瓣更换病人来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成了最普遍的适应症。

8. 通常,犀角被研磨成粉,然后在沸水里熬制,用以治疗发烧、风湿和痛风。

9. 青霉素V钾也可作为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用药,亦可用于螺旋体感染。

10. 鼓风湿度增加是锰铁高炉夏秋两季生产指标差的根本原因.

11. 由此提出“和肝脾,除风湿,平寒热,消肿痛”的治疗原则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2. 细雨带风湿透黄昏的街道,抹去雨水双眼无故的仰望,望向孤单的晚灯,是那伤感的记忆。黄家驹

13. 我尝试过风湿症的各种治疗方法。

14. 对腰腿疼、肚子痛、胃疼、类风湿有非常好的缓解疼痛作用。

15. 的干燥根皮,其传统功能为祛风湿,强筋骨。

16. 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较强,可用于抗风湿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双氯芬酸钠与尼美舒利的快速筛查。

17. 治风湿痹痛,胃痛,咽喉,扁桃腺炎,化脓性炎症,虫蛇咬伤。

18. 因腰部风湿病发作得很厉害,他无法做园子里的工作.

19. 抗风湿水疗是长达一年的达到高医疗水平的综合性温泉水疗。

20. 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重点在于调节性T细胞对自身免疫病理损伤的抑制作用和治疗作用。

21. 松筠堂药酒是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天气潮湿,风湿关节炎症患者较多的特点而研制。

22. 春季阳气升,健康是根本。劳动出汗时,莫急减脱衣。贼风袭你身,患病不商量。感冒是小事,风湿腰腿疼。终身不愈症,害你哭无泪。愿你春季好身体!

23. 干性皮肤病,割伤,抓伤,蚊虫叮咬,创伤,风湿,皲裂皮肤,疔疮,脓包和擦烂皮肤专用的预防性中药膏。

24. 根据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年年会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它在与其它治疗合用时也可以降低缺血性溃疡的发病率。

25. 送你一件带有祝福的衣裳,别让白露耍流氓,送你一件带有关心的棉袄,别让白露很嚣张,送你一件带有健康的棉裤,别让白露侵袭你下路,这样一来着凉,感冒,风湿全都离你远去,祝你身。

26. 据说,“沙疗”具有治疗风湿、关节痛的功效,还可以增强性能力。

27. 从医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风湿、类风湿病以及脊柱病有深入的研究。

28. 适用于各型膝关节病痛与不适,如下肢静脉曲张、膝关节软组织损伤、膝关节骨关节炎及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质增生、老寒腿等症的温热理疗。

29. 结果记录该地区野生植物种,其中药用植物种,以清热解毒药、祛风湿药等见长。

7.类风湿什么原因 篇七

1、气候因素: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容易得类风湿。这可能与温度低,血液运行障碍有关,中医上讲人体受到外界湿气侵袭,深入体内,造成身体卫血失调,导致患病。

2、性别因素:男性和女性都会患发类风湿,但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闭经前后的妇女。妊娠期的女性与服用避孕药女性的发病率相对减少,可能与体内激素的变化有关

3、年龄因素:随年龄增长,人体各项组织功能逐渐衰缓,减退,通常发生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是类风湿发病的重要因素

4、体重因素:肥胖和粗壮体型的人类风湿的发病率较高。体重超重,增加了关节负重,久而久之,就促成了本病的发生。

类风湿的征兆

如果身体一些部位经常出现疼痛、僵硬等症状,要警惕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先兆,提醒读者留意类风湿关节炎的7个征兆。

肩膀和肘部疼痛僵硬。肩膀最易受到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症状常表现在夜间上臂疼痛,抬臂困难,胳膊僵硬,无法正常洗澡、穿衣,日常活动受限。肘部关节处还可能出现结节。

膝盖肿胀发炎。膝盖关节的发炎导致关节滑液的大幅增加,进而发生肿胀,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膝外翻、膝内翻等骨骼变形问题。

眼干涩发炎。约1/4的患者还会遭遇眼干涩的困扰,其他可能出现的眼部问题还有角膜炎、巩膜炎等,引起患部发红疼痛。

颈部和下巴疼痛。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导致颈椎不适,以及连接上颌下部的颞下颌关节也会发生红肿、压痛的情况。

心肺循环系统问题。80%的患者会出现贫血导致的疲劳症状,因为血液中的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数量下降。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引起肺部功能障碍,如纤维化肺泡炎,由于肺内肺泡壁受到影响导致。有时,心脏外膜也会受到炎症影响演变成心包炎;还可能出现雷诺氏病,即天气冷时,血管变窄,供血不足而引发手部刺痛和麻木。

手和腕部肿胀疼痛。类风湿关节炎会对手部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手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甚至发生畸形。腕部可能发生腕管综合征,即按压腕部神经会出现手部麻木、疼痛和无力等症状。

足部和踝骨异常。足部和脚踝也是经常受到影响的部位,尤其早期症状可能体现在足部,双脚可能变宽,出现疼痛,甚至走路困难。

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

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

2、遵医嘱服药,消炎镇痛药应于饭后服用。有溃疡病、胃肠出血史及其他胃肠病者应慎用消炎镇痛药。

3、在疼痛减轻时,应进行有规律、有计划的功能锻炼,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保持肌力,防止畸形和肌萎缩。

4、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为主,食物应含高蛋白质、大量维生素、钙和铁质等。

5、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感染。

6、对于肿胀的关节,可用轻质夹板或文具固定,以防止关节孪缩畸形,减轻疼痛,促进炎症消退,改善功能。

8.陈湘君教授治疗风湿总结 篇八

指导老师简介

陈湘君,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风湿病特色专科主任等职。1995年被评为首批“上海市名中医”,2002年入选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4年入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上海专家指导组成员。

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40余年,学术上主张在全面掌握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医方法相结合的双重诊治。擅治各种内科疑难杂病,尤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有独到心得。自1982 年来开展“中医药治疗风湿病” 的系列研究,强调扶正法在中医治疗风湿病中的运用,先后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同时因中医教学方面成绩突出,曾获上海市优秀育才奖、上海中医药大学 “师德标兵” 及 “我心中的好老师金奖” 等荣誉。多次主编国家级及省市级《中医内科学》 教材和辅助教材,还主编、参编了 《进补与养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医病证诊疗常规》和《历代名医医案精选》 等近20本学术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赴国内外学术交流并作大会发言。

继承人: 顾军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一、基本病机 早期脾气亏虚,风寒湿热外袭;晚期肝肾不足,痰瘀交阻。中医学虽无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准确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多关节肿痛伴肌痛、关节畸形等,一般将之归属于 “痹证”、“历节风”等范畴。历代医家对痹证论述非常详尽,外因多归于风寒湿三邪为患,内因则责之气血不足与痰瘀阻络为主,并由此提出了祛风、散寒、化湿、化痰、活血等多种治疗原则。

导师在40余年的风湿病临床诊治中发现,由于患者的体质及感邪的性质都有寒热偏胜,所以在临床上RA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证型,如寒湿阻络型、湿热阻络型、痰瘀交阻型、气虚湿热型和肝肾亏虚型等,但就活动期RA患者而言,所感之邪大多为两种复合邪,即风寒湿邪与风湿热邪。而其之所以感受外邪,往往首先责之于患者本身存在正气不足。其发病往往是因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加之劳累过度或气候转变而引发,因此正气虚弱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致使机体卫外不固,腠理不密,使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引发本病。其本虚往往牵涉两个方面: 一是腠理不固,卫气亏虚,造成患者邪来之时无力御邪于外,邪入机体之后又无力祛邪外出,从而反复感邪。另一方面则是肝脾肾不足,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肾主骨,RA多表现为筋骨肌肉的酸痛、肿僵、麻木,正乃邪袭其虚处所致;且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肝肾虚则筋脉骨节失养,而表现为RA后期之肌肉消瘦、屈伸乏力之象;脾虚又能生内湿,湿邪困阻筋脉骨节乃见RA之关节肿僵痛之象;病久则湿滞为痰,血阻为瘀,痰瘀交阻于关节局部,损筋害骨则见关节漫肿不消,皮色紫暗,关节畸形,或伴关节周围痰核丛生,低热缠绵。

因此,导师认为临床活动期RA主要表现为两种证型,即气虚寒湿型与气虚湿热型,而缓解期 RA患者则又兼肝肾不足与痰瘀阻络等表现。在临床上,气虚寒湿型常表现为畏寒怕冷、关节肿胀僵硬或重着不举、疼痛持续不解、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滑等寒湿阻络之象;而气虚湿热型常表现为低热缠绵、关节红肿灼热、重着疼痛、舌红苔腻、脉弦滑数等湿热蕴结之象。两型患者可同时伴随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反复易感、自汗、关节酸楚乏力、屈伸不利等气虚络阻的表现。而缓解期患者往往又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肝肾不足或关节畸形、皮色紫暗瘀肿或伴小结节等痰瘀凝结之象。就其病理性质而言,RA是一个全身属虚(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局部属实(寒湿、湿热、痰瘀)的疾病,同时又是一个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的疾病。

二、治疗大法

扶正为主,内外合治。

1.活动期RA

扶正首重益气温阳,同时主张内外合治。如前所述,活动期RA病人大多是在气虚基础上外感风、寒、湿、热等复合邪而染疾,故气虚为导师首先调治之本。而气虚之人,感受寒湿为主或病人为阳虚湿盛体质,则病多寒化,由气及阳,或湿邪为患日久,耗伤脾阳,均可导致阳气并虚。所以益气温阳为导师首先选用于活动期RA的治法。治疗时导师多以乌头汤、防己黄芪汤等为基本方,选药多重用黄芪、太子参、生甘草、山药、白术、薏苡仁、制川乌、白芍、桂枝、骨碎补、巴戟天、补骨脂等。因为RA以周围关节病变为主,特别是以手足小关节多见,导师在内服之外,更喜配合外洗外熏。应用熏洗法治疗RA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产生迅速有效的治疗作用;二是因RA病人长期内服的中西药物,几乎都是败胃之品,久服易伤胃气,妨碍进一步治疗,若用熏洗法治疗,可减少内服药物的用量,甚至不用内服药物,从而顾护胃气。所谓 “保得一份胃气,便增加一份生机”。导师常用的温阳散寒外洗方为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红花、细辛、冰片、枯矾等。一般与内服方配合运用,每次10~15分钟,1日2~3次,1 ~2周为1个疗程。

另有一型活动期RA,由于患者素体阳盛或感受湿热为主,则病多热化,证以气虚湿热为主,日久可见湿热耗伤阴津而成气阴两虚之证。此时则需益气清络,兼顾养阴为主。治疗时导师多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三妙丸加减,药选生黄芪、生白术、生薏苡仁、防风、防己、土茯苓、知母、黄柏、忍冬藤、泽兰、泽泻等。外用方则以清热利湿为主,方用透骨草、枯矾、冰片、生南星、生半夏等,用法同前。

2.缓解期RA

重视补益肝肾,顽症加以虫类通络。缓解期RA往往关节僵硬而疼痛轻微或酸痛麻木,一般无肿胀或肿而不热,同时往往伴见关节畸形,或伴关节周围痰核(风湿结节),神疲乏力,面色欠华,肌肤消瘦,关节屈伸不利等。其辨证多属肝肾不足、痰瘀交阻。而一旦卫外不足,重感外邪,则也可并见关节肿痛灼热、发热不退等活动期表现,此时往往需内补外攻,标本兼顾。因此,扶正法在缓解期RA的治疗中尤其重要,而此时的扶正则以补肝肾、补气血为主,同时视标证之缓急,而决定是否先治标或标本兼治。先治标者,则视邪为寒湿为主还是湿热为主,参照前述活动期的不同分型进行辨治。

本虚为主者多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肝肾不足: 大多数缓解期患者以肝肾不足为主要表现,症见关节酸软无力或僵直不能屈伸,腰膝酸痛,眩晕乏力,耳鸣健忘,发落齿摇,少寐多梦等。导师多以六味地黄丸为主,加以血肉有情之品,如鳖甲、龟板、鹿角片等,以滋补肝肾、温阳通络。

(2)气血不足: 一部分兼有贫血的缓解期患者可表现为此型,症见关节麻木不利,酸痛乏力,不耐久劳,面色萎黄,自汗盗汗,心悸少寐等。导师多以独活寄生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3)痰瘀交阻: 晚期患者因邪阻日久,气血痹阻,痰凝血瘀于关节局部,同时耗伤气血,可见正虚瘀结痰凝兼见之象,症见关节畸形僵直,不能弯曲,局部刺痛,或漫肿持续不退,皮色紫暗或见痰核,形体消瘦,肌肤甲错,渴不欲饮,大便干结等。导师多以大剂活血化痰药为治,活血药如莪术、徐长卿、落得打、苏木、扦扦活等,化痰药如制胆星、僵蚕、白芥子、露蜂房等。

导师认为,各类痹证,或因年老或体衰,或缘误诊误治或久病不愈,后期皆导致痰湿、气血凝滞,血行不畅,脉络不通,瘀血内停。轻则疼痛不移,重则关节僵硬变形。治此非草木之剂所能宣达,须借透骨搜络之虫类药,搜剔络道之瘀,方可收效。痛甚者加全蝎、蜈蚣研末吞服;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者,加䗪虫;寒湿甚者,加乌梢蛇、晚蚕沙,甚者亦可以白花蛇代之,但毒性较大,用量宜在10g以下。

此外,对病在上肢者,导师习用羌活、桂枝、桑枝、姜黄;病在下肢者则习用独活、防己、牛膝、宣木瓜等。

对于一些缓解期患者虽邪实之象不明显,但由于患者素体肝肾不足或气血阴阳虚弱,留滞筋骨关节中之余邪易于深入,转为痼疾,或邪气潜伏深处,一遇外邪,相感发病而致病情复发,因此,导师强调即使在病情的缓解期仍需坚持中医药的调治以治其本,益气养血,补益肝肾,防邪深入及逐邪外出。若服汤药不便,可用丸药或膏剂内服,如益肾蠲痹丸、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以及在冬季服用有针对性的膏滋药等。这类药物药性稳、效持久,病人服用方便,且很少副反应,故易于实施。长期坚持治疗的病例,复发较少,关节强直、畸变的发生相对延缓,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

干燥综合征(SS)

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SS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口、眼干燥,关节疼痛,原发者还可伴肺、胃、肾等内脏损害。西医学对此病的治疗以人工泪液等替代疗法为主,有内脏损害者通常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虽然对症状改善有所帮助,但疗效不持久,且激素等免疫抑制药有较多副反应。该病的病机较为复杂,中医界至今尚无定论。导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其应属 “内燥” 范畴,病机主要为气阴两亏,血瘀燥毒,临床常立法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治疗之。口眼干燥是其表象,本质乃阴津亏虚。口、咽、眼干燥,舌面干裂少苔,唾液、泪液甚至胃液分泌减少皆是津液亏涸的表现。肺在液为涕,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涎出于脾而溢于胃。肺胃焦燥失润则津不上承而出现口、鼻、喉之干燥症状。同时肝主藏血,在液为泪,开窍于目。肾藏精,主骨生髓,在液为唾。肾为先天之本,五行属水,肾之阴阳为各脏腑阴阳之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肝肾阴虚,加之后天经产乳育之苦,以致津伤血耗而成阴虚血弱之体。而肺胃之阴伤往往也责之于肝肾阴虚。盖肾阴亏虚,肝木失于涵养,双目干涩,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反灼肺金,肺失肾阴滋润,则鼻咽干燥,或伴干咳痰黏。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先天的支持,肾阴不足,脾胃失养,无法化生水谷精微,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津枯胃燥,而见口舌干燥、吞咽食物亦随之困难。燥盛不已,酝酿成毒,煎灼津液更益其燥,或因久服药物,积热酿毒,灼津炼液化燥,其毒系缓慢渐积而成。故该病病程较长,不能速效,又易反复发作,皆因燥毒所致。阴津亏耗,久则伤及精血,血燥成瘀,燥瘀搏结,又添缠绵,阻于经络关节,不通则痛,可见关节疼痛甚至肿胀。本病因阴虚致燥,燥盛成毒,瘀毒互结,上则皮毛失养焦枯,口眼无润而发干燥,外则关节肿痛,内而伤及内脏,而致脏腑之疾。阴虚燥热,虚实夹杂,病久难愈。

导师对本病的病机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气阴两虚在先,肝肾阴虚在后

由于本病以目涩、齿枯、口干涸的征象为突出表现,故大多数医家根据《内经》 提出的“诸涩枯涸,皆属于燥”,将其归入 “燥证” 范畴。此外,本病亦有关节、内脏系统的损伤,故又可归属于 “燥痹”、“内脏痹” 等。导师在对干燥综合征的长期临床观察后,发现本病早期耗气伤津,多见肺胃气阴两虚,中晚期则以伤及肝肾之阴为主,致津液难复,疾病缠绵难愈。故认为本病系气阴两虚在先,肝肾阴虚在后。

2.燥证之生发转归当责之于肺脾肝肾四脏

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肾为先天之本,主津液,在液为唾。肺、脾、肝、肾四脏阴亏则涕、泪、涎、唾分泌不足,津亏不能上承以濡养孔窍,则见两目干涩,口干不能咽下干食,齿枯焦黑成块脱落,皮肤干燥,舌质红绛、舌面干燥、苔少舌裂等 “阴虚水涸” 之征象。且肺、脾、肝之阴耗伤日久,可下汲肾阴,而致肺肾、脾肾、肝肾阴亏不足,导致全身燥象丛生、变化多端。故导师总结本病之燥毒的产生责之于肺脾肝肾四脏。

3.瘀血内生、痰湿互结为标

“津血同源”,“燥必入血”,津亏日久则营血被耗,流行不畅而易致瘀,瘀血阻滞气机,津液不能随气升发则燥象愈炽,燥瘀搏结,又添缠绵,阻于经络关节,不通则痛,可见关节疼痛甚则肿胀。此病患者又往往因气虚肺卫不固,风热邪气易于入侵,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津亏内燥而化热生毒,风热痰毒交杂,则易出现耳前后与颌下肿胀,以及咽喉肿痛等症,病久津液干涸而瘀血内生,败血留瘀与痰湿互结,则耳前颌下肿块难消。故在认识到气阴亏虚之本外,不可忽视瘀血痰湿之标。

导师认为本病早期多见肺脾气阴两虚之候,此时病在中上焦。若燥毒不解,继续耗津伤液,则损伤肝肾之阴,肝阴不足则目干、目涩痛加重;肾阴虚衰则咽燥腰酸乏力迭现。此时病在中下焦,以肝肾阴枯为主。因此提出宗《内经》 “燥则润之、濡之” 的原则,运用润养的方法使津液内生,以濡养干燥之孔窍、关节、皮肤、脏腑,而使燥象得除。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医家认为燥证需重用滋阴之品以缓解燥象。而导师则认为本病早期已有脾气亏虚表现,若过用或久用滋填之品,必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津液敷布受阻而燥象愈甚,故提出以酸甘养阴生津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之法,共奏其效,使津生液承而燥证得缓。

二、扶正法治疗SS的具体运用

针对上述病机,导师认为对本病的治疗应以益气养阴、酸甘生津为基本治则,而根据患者患病阶段不同,所滋养之脏腑也各不同,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口干鼻燥为主者以健脾益气、滋养肺胃为主

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故口鼻干燥者多提示肺胃阴津亏少,且这部分病人多先表现为乏力、便溏、虚汗、易感等肺脾气虚的表现,然后才见口鼻干燥之象。导师认为此时主要的病机为肺脾气虚,气不布津,津液失运,不能上承所致。故治当益气为先,主补肺脾之气。所创酸甘生津2 号方由黄芪、太子参、白术、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等组成,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患者,表现为口鼻干燥为主,眼干燥之象较轻,但多兼有乏力、气短、纳差、腹胀等肺脾气虚之象。

2.眼干齿枯为主者以滋阴生津、补益肝肾为主

肝开窍于目,齿为肾之余,肝肾阴液不足,上不能荣养齿目,下则为筋骨酸痛、腰酸膝软。这部分病人多为病情中晚期,口干可更甚于前者,且得饮而不解,同时还可伴见咽干、消瘦乏力、低热盗汗等阴虚内热之象。导师认为此时燥毒已深入下焦,下汲肝肾之阴,上灼肺胃之津,故临床表现为一派阴亏液涸之象。治疗不外补益肝肾,滋阴生津。所创酸甘生津1号方由生地、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石斛、大白芍、乌梅、鸡血藤、丹参等组成。适用于主要以肝肾阴虚为主,除口干、眼干外,其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便干的症状较重者。

3.颐肿痰核为主者以健脾化痰、疏肝解郁为主

临床还有一部分患者以两侧腮腺肿大或多发淋巴结肿大为兼证,乃属癥瘕之证,病人同时多伴情绪怫郁、夜寐不安、困重苔腻等表现。此因津燥输布不利,滞涩凝聚,燥结为痰,痰阻脉络,结而成形,导师认为此多为肝郁脾虚所致。肝气不疏,情志失调,气机郁滞则情绪低落,夜寐不安;脾气不健,痰浊内生,则为肿为痰,瘀阻局部,乃成颐肿痰核。治当健脾化痰、疏肝解郁为治。化痰软坚多用山慈菇、象贝母、海藻、昆布等;疏肝解郁多用郁金、合欢皮、生铁落、栀子等。

此外,导师对本病患者还多喜用枫斗一味煎汤代茶常服,该药甘淡微寒,一药二用,既可生津益胃,又能清热养阴。本病之燥,由来已久,非重剂填补所能起效,应以甘凉平润药物久服长用为主,且须防滋腻之品以碍脾运。若燥从寒化,耗伤阳气或病久阴损及阳,除内燥证候外,多伴倦怠乏力,肢端欠温,胃纳差,或有便溏,舌质多淡胖、边有齿痕,苔薄腻等。在滋阴同时选加黄芪、白术、茯苓、党参、太子参等药味甘平者,健脾益气助运,盖阳能化阴,气行则津行,阴充则燥解。若伴关节僵痛明显者,多以蠲痹除燥,蠲痹之品,应择辛而不烈、温而不热者,如秦艽、防风、威灵仙、木瓜、鹿衔草等,以防苦燥伤阴,配伍养阴药,柔肝利筋通络。

除上述病因外,尚有因湿热致病者,虽是少数,其病因证治与前述大相径庭,故单独列出。此系湿热阻遏中焦,气机不畅,津不上承所致。临床除口眼干燥外,多伴口臭,口苦,口中黏腻不适,苔多厚腻、色白或黄。治以理气化湿、清热除燥。化湿与除燥并不矛盾,湿热祛除,中焦气机通利,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津液,输布全身,清窍得润,燥证可除。多选苍术、川朴、藿香、佩兰、陈皮、薏苡仁、砂仁、郁金等芳香化浊、祛湿通络,切不可乱投燥烈之品重创阴津。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

一、强调辨证,治分急缓

导师认为,本病一病多证,变化多端,需认真辨证,详析病机方能求得正治。根据临床所见,本病的发生,内责于脾胃虚弱,外由风寒湿热之邪入侵,而膏粱肥美、饮食不节所伤为不内外因。盖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不能充养肌肉、四肢,故见肌肉消瘦、痿软无力,以致上不能抬臂举重,下不能抬腿行走,甚至于吞咽、呼吸也感困难。且脾气亏虚,不能健运水湿,湿浊内生,湿性黏滞,留而不去,气血运行不畅,则肌肉困重,酸痛无力;又无力御邪,风寒湿热易于入侵,与内湿相合,日久化热成毒,血滞为瘀,湿毒瘀相搏,充斥肌肤,气血运行受阻,故肌肉肿痛无力,或持续高热,或口渴心烦,或身重乏力,进而伤筋耗血,筋脉肌腠失荣,遂出现肌肉萎缩、肢体不仁不用;营阴不足,心肾受损,或肺热逆传心包,则心悸、气短、喘急、水肿,诸症丛生。正气亏虚,无力祛邪外出,疾病缠绵难愈,致病程漫长,易于反复发作。

导师认为,本病应以脾气虚弱为本,温热湿毒为标,是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1995年导师发起了上海市近10年的DM/PM患者临床分型调查。调查显示,该病分为急性期与缓解期两个阶段,DM急性期以热毒炽盛型为主,缓解期以脾虚为主,同时夹有不同兼证,如血瘀、湿困、肝旺、肝肾阴虚等。而PM急性期多以寒湿入络为主,但肺热炽盛型发病比例要较DM高,同时在PM 缓解期病人中脾虚表现也更为突出。此外,本病伴发肿瘤的患者多兼有瘀血内阻的表现。通过上述调查,更确立了本病之标与湿毒、气虚、血瘀密切相关,而病变脏腑则应责之于肺、脾、肾为主。由此得出本病的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期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兼顾健脾益气;缓解期,则以益气健脾为主,兼以化湿活血。正所谓 “标盛之时解毒为先,本虚之时以益气为主”,使正气充足于内,更兼清热解毒、化湿祛瘀之药力,则邪来犯时有可挡之兵,邪未盛时可御邪于外,不使之进一步入里化热,实为标本兼顾之良法。

二、急性期治在心肺

DM/PM急性期的突出表现往往是一身肌肤尽痛或肌肉极度无力甚则全身软瘫,DM还可见大片紫红色皮疹,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呛咳声嘶、胸闷气急、心悸水肿等累及心肺的表现。也有病情相对较轻,而以突发的肌肤酸痛无力起病者。盖肺主皮毛,行宣肃之功,湿热毒邪内侵肺卫,肺失宣肃通调之能,则肌肤红肿灼痛,呛咳声嘶;肺朝百脉,主治节,若邪郁不解,逆传心包或内陷心营,则可迅速瘫痿无力,胸闷心悸。而脾虚之人,外受寒湿,客于肌肤,阳气被遏,则多见酸痛无力之象。故对急性期DM/PM,导师辨证多归于以下几型:

1.热毒炽盛型

多在烈日曝晒或接触化学物质后数日内出现眼睑、面颊、前胸、耳前后水肿样紫红斑,四肢和躯干也可见成片斑疹出现,其色鲜红,或有烧灼感,或有痒、痛,手指关节处可见红色丘疹伴有脱屑,四肢近端肌肉酸痛无力,甚则剧痛不可触按,严重者吞咽受阻,举头乏力,时有呛咳,声音嘶哑,全身软瘫,同时伴见面红目赤,身热不退,时觉心烦,口渴喜冷饮,便结溲赤,舌质红绛或紫暗,苔黄燥而干,脉弦数或洪数。此型主要在DM中存在,治当清肺解毒、凉血通络。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基本方: 生地、水牛角、黄芩、黄连、黄柏、牡丹皮、赤芍、桑叶、防风、金银花等。

2.内陷心营型

发病之初,即见高热,咳嗽,痰黄稠或干咳无痰,胸闷气急,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时有呛咳,不久出现四肢无力,甚则迅速瘫软,心悸怔忡,皮疹色鲜而肿或发而复隐,遍布全身。时伴气喘息粗,渴喜冷饮,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溲短赤。严重者神昏不醒或伴呕血黑便,或见尿少尿闭,舌质红绛而干,苔黄腻或光绛,脉滑数或结代无力。若抢救不及,往往迅速出现阴阳离决之危象。此型主要见于DM/PM以心肺受累为兼证的患者。治当清肺解毒,清心凉营。方拟清瘟败毒饮合清营汤加减。药用: 生石膏、水牛角、生地、草河车、白花蛇舌草、青蒿等。

3.寒湿入络型

平素怕冷畏寒,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大便清稀,四肢末端遇冷之后则见发白或发紫之象,移时缓解。外感风寒或久坐湿地后,则突发四肢抬举无力伴酸痛重着,遇冷痛剧,关节周围可见紫红色斑疹伴脱屑,面部、四肢及眼睑也可见暗红色肿胀斑疹。伴见身热不扬,四肢乏力,周身酸楚,关节窜痛或兼肿胀,吞咽不利,舌淡苔薄白腻,脉浮紧。PM患者多以此型起病,而DM中相对较少。治当散寒化湿,温阳通络。方拟防己黄芪汤合乌头汤加减。药用: 生黄芪、防风、防己、羌活、独活、制川乌、白术、红花、川芎等。

三、慢性期治在脾肾

DM/PM至慢性期可见乏力肌痛或反复发作的皮疹或色素沉着,也可表现为迁延难愈的干咳、心悸胸闷等内脏受累症状。盖脾为后天之本,主气血生化,湿热毒邪内侵日久,必耗气伤阴,初则为脾气亏虚,或兼湿郁;久则由气及血,由脾及肾,累及阳气,可见脾肾阳虚之证;另有脾虚而肝郁,耗气伤阴,由肝阴不足而下汲肾阴以成肝肾阴虚之候。因此,对DM/PM慢性期导师多强调标本兼顾,主张从脾、肝、肾治其本,祛湿化瘀理气治其标,具体可分六型论治:

1.脾气亏虚型

全身皮疹消退,或仅余淡淡红斑,眼睑虚浮,四肢肌肉近端微感乏力,肌肉酸痛不明显,胃纳不佳,食少腹胀,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虚汗频频,动则尤甚,时有头晕、目眩,或有心悸时作,大便偏溏,舌质淡边有齿印,脉细软无力。大多数恢复期病人属此型,在PM中更为多见。治宜益气健脾为主,佐以利湿。方拟补中益气汤合黄芪防己汤加减。药用: 党参、生黄芪、生白术、茯苓、生熟薏苡仁、生升麻、陈皮、川芎、炙甘草等。

2.肝肾阴虚型

面部、四肢、躯干遗有红斑色暗或色素沉着,四肢肌肉酸痛隐隐,近端肌肉萎缩,时感乏力,行滞语迟,腰酸腿软,举动软弱,甚或吞咽不利,足不任地,形体偏瘦,面色潮红,皮肤干涩少泽,时有五心烦热,头晕目糊,面部烘热,口干咽燥,耳鸣健忘,失眠多梦,时时盗汗,经乱经少,舌红少苔或中剥有裂纹,脉细数。此型多见于DM/PM稳定期。治当滋补肝肾,养阴和营。方拟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加减。药用: 生地、熟地、牡丹皮、丹参、知母、黄柏、生黄芪、山茱萸、菟丝子、山药、玄参、龟板等。

3.脾肾阳虚型

局部红斑色淡或已消退,眼睑虚浮,四肢肌肉酸痛、重着,甚则肿痛不消,或肌肉萎缩,精神不振,神疲欲睡,面色㿠白,形寒肢冷,腰酸膝软,时有心悸、喘咳,下肢浮肿,甚则全身浮肿,胸闷气短,动则汗出,唇甲青紫,四肢末端时有发冷发白之象,遇寒尤甚,大便一日数次,常有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夜尿增多,经少或淋沥不尽,舌质淡紫,舌形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弱。此型多见于DM缓解期病人。治当温肾健脾,通阳利水。方拟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 熟附片、生黄芪、仙灵脾、巴戟肉、仙茅、牡丹皮、熟地、山药、茯苓。

4.气虚血瘀型

局部红斑色淡不显或呈暗紫色,四肢肌肉以刺痛麻木为主,按之加剧,固着不移,伴双下肢废痿,行走不便,双手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则见发冷、发白、发紫,不久缓解,面色不华,胸胁脘腹常有癥瘕积聚伴疼痛,胁下可触及痞块,时有气短乏力,心悸,食少便溏,胃纳不佳,妇女可见痛经、血块、经色紫暗,舌质淡而有瘀斑或舌色紫暗,边多齿印,脉弦数。此型也多见于DM缓解期病人。治拟益气活血为主。方拟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 生黄芪、当归、赤芍、白芍、红花、川芎、虎杖、莪术等。

5.肝旺脾虚型

面部、眼睑、四肢仍时有红斑丘疹发出,色暗红,四肢近端肌肉时痛,情绪急躁时明显,四肢近端肌肉轻度萎缩,面色潮红或萎黄,时有胸闷腹胀,喜叹气,常感乏力,心烦易怒,怕热,动则汗出,口干口苦,胃纳不佳,时有头痛、目赤、耳鸣、吞酸,大便时干时溏,一日多次,舌淡苔薄白腻,脉弦缓或细弦。治当清肝柔肝,益气健脾。方拟清肝饮合二至丸加减。药用: 白芍、旱莲草、女贞子、生黄芪、生甘草、知母、黄柏、白术等。

6.脾虚湿困型 局部红斑消退或色淡不显,四肢近端肌肉酸痛重着,甚则肿胀不消,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四肢抬举、行走乏力,身体局部常有溃疡滋水,身体困重,面色㿠白,神疲欲寐,少气懒言,声低语怯,头重头痛,时有自汗,食少脘闷,渴不欲饮,大便溏烂不爽,小便短少,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腻,脉细滑弱。治当健脾益气,化湿通络。方拟防己黄芪汤加味。药用: 生黄芪、白术、白芍、防己、猪苓、茯苓、生薏苡仁、白扁豆、姜半夏等。

四、适当外治,兼调饮食

针对患者急性期的皮疹和肌肉酸痛重着,导师多主张内治之外,辅以外治。故常取古人养颜玉容膏之意,以芙蓉叶、野菊花、玉竹等煎汤代水,日洗面部红斑1 ~2次,以清热消疹,退斑养颜。对肌肉肿胀疼痛较甚者,若辨属寒湿入络,则用川草乌、生南星、红花、细辛、枯矾、冰片等外洗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若辨属湿热蕴毒者,则用金银花、冬瓜皮、泽泻、泽兰、知母、黄柏、土茯苓等外洗以清热泻火,利水消肿。

9.风湿圣药胶囊说明书 篇九

【拼音全码】FengShiShengYaoJiaoNang(JiYao)

【主要成份】主要成分为土茯苓、桃仁、玉竹、五味子、黄柏、防风、羌活、独活、防己、威灵仙、蚕砂、绵萆薢、桂枝、当归、红花、人参、青风藤、穿山龙。

【性状】风湿圣药胶囊(吉药)为硬胶囊,内容物为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味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未变形者)。

【规格型号】24s*3小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贮藏】密封。

【包装】24s*3小盒/中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110

【生产企业】四平市吉特药业有限公司

10.类风湿 篇十

发表者:王平(访问人次:683)

生物制剂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

风湿病病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内报道其总患病率高达17.39%,而目前的多数治疗药物只是非特异性地抑制免疫反应,降低疾病的进展速度,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大,医生和患

者均在呼唤疗效好而不良反应低的新型药物出现。

随着国内外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新研发的以细胞因子为靶子的生物制剂已陆续登场,它们能特异性针对某一炎症介质,阻断疾病的发展进程,使风湿病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生物制剂的治疗已经为风湿病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并被列为21世纪风湿性疾病治疗新战

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治疗风湿病的生物制剂种类较多,包括抗CD4+单克隆抗体、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infliximab(英夫利昔)、etanercept(依那西普)和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白介素-1拮抗剂(anakinra)、γ-干扰素、共刺激阻断因子(abatacept)及抗CD20单抗(rituximab)等。其中,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以其起效快、疗效卓越、能延缓骨质侵蚀及较少不良反应获得了美国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含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及克罗恩病等的治疗。全球已超过100万患者(绝大部分为类风湿关节炎)接受该类生物制剂的治疗,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研发的益赛普(etanercept)也已问世,这也揭开了我国应用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一大类风湿免

疫病的序幕。以下我们主要介绍已用于临床的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一、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是炎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其主要生物学作用包括:(1)导致关节炎症和软骨破坏;(2)诱导其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3)介导感染和败血症,参与肿瘤监视等。

二、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介绍

1.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商品名为Remicade,由Johnson & Johnson公司开发,1999年11月10日首次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第二个获得FDA批准的抗人肿瘤坏死因子制剂。目前尚未国产化。它是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人鼠嵌合的(含25%鼠蛋白和75%人蛋白)IgG1k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和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与受体的结合。该药半衰期为8.0~9.5天。静脉用药,标准的治疗剂量是3mg/kg,开始以0周、2周和第6周为负荷量治疗,以后每8周用1次维持治疗。单独使用该药24小时内,患者的疼痛、晨僵和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减轻程度就可达60%。由于是静脉用药,有1%的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另外,反复静脉给药可产生抗英夫利昔单抗抗体,但同时用甲氨蝶呤(平均剂量为7.6mg/周)可减少抗体产生,因此,临床上常规合用甲氨蝶呤。

2.依那西普(etanercept):商品名为Enbrel(国产名为益赛普,2005年由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研发上市),由Amgen/Wyeth公司开发,于1998年11月2日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疼痛性关节疾病的制剂。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融

合蛋白,通过特异性地与肿瘤坏死因子α结合,竞争性地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与细胞表面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结合,从而阻断体内过高的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及炎症过程,但不能溶解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的细胞。它长期安全性和疗效已在临床上得到了证明。该药平均半衰期为(102 ±20)小时,每周2次,成人每次25mg皮下注射,4~17岁的患者用量为0.4mg/kg,最大剂量每次不超过25mg即可明显降低血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依那西普可单用或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感染和头痛。注射部位反应包括红斑和瘙痒,常

在规律用药3个月后消失。

3.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商品名为Humira,由Abbott/CAT公司开发,目前尚无国产化。2002年12月31日,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对一种或多种抗风湿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与英夫利昔单抗一样,阿达木单抗也是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临床疗效也与英夫利昔单抗相当,但不同的地方是它是一种完全人源化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 IgG1单克隆抗体,比英夫利昔单抗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很少引起自身免疫样综合征。它可高亲和力地结合人肿瘤坏死因子α,破坏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溶解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的细胞。推荐的药物剂量是40mg,隔周1次,皮下注射,可与甲氨蝶呤等联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单独使用时可每周用药1次。阿达木单抗吸收缓慢,到达峰浓度约需130

小时,半衰期为16天。

三、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

1.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试验已证实,用常规剂量的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12周内,能明显地减轻关节症状、体征和使实验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故有人主张,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作为某些严重类风湿关节炎首选的改善病情药。在这3种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中,没有证据提示哪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比另一种更有效,但如对其中一种制剂无效时,则换为另一种可能有效。阿达木单抗和依那西普可单一治疗,而英夫利昔单抗最好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甲氨蝶呤与这3种制剂中的一种联合使用产生的临床疗效及阻止关节破坏都显著优于单一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还可与环孢素A[2mg/(kg·d)]或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等联合使用。从经济、有效的治疗策略来说,治疗初期可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另一种改善病情药如甲氨蝶呤,3个月后可单用甲氨蝶呤行维持治疗,以达到预防

关节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目的。

2.强直性脊柱炎:美国FDA于2003年批准了依那西普可用于治疗严重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该药是第一种获准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后来,相继批准了另外两种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FDA是根据一项27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作出该项批准的,这些患者在接受了半年的治疗后有58%的人表现出症状的显著改善。该制剂常规剂量治疗12周内可使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体征和实验指标明显改善。它既可单独治疗,也可与其他二线药如柳氮磺吡啶或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有报道,该制剂的疗效可维持长达2~4年。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批准剂量在诱导后为每6~8周5 mg/kg,而依那

西普的剂量同类风湿关节炎。

3.银屑病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快速、显著缓解顽固性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和皮损症状。有研究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可使皮肤银屑病快速持续改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评分显著下降。第16周时,所有英夫利昔单抗组患者的严重度指数评分减少50%以上,1/3以上的患者有100%改善。一般说来,患者能很好地耐受肿

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四、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副作用

因肿瘤坏死因子在正常的免疫监视中可能发挥了作用,因此抑制该细胞因子可能带来以下一

些不良反应。

1.感染:感染是较常见而重要的不良反应。使用英夫利昔和阿达木单抗的患者中报告的结核病例多于依那西普,如用依那西普治疗的15万个患者中,有38例患了结核病;在用英夫利昔单抗的19.8万患者中,有172例患结核病。但仍难肯定哪种制剂引起结核危险性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患结核病(是基线水平的2倍),而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使结核病患病率进一步增加(是基线水平的4倍)。因此,使用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应常规做抗结核菌素试验和拍胸片进行筛选。另外,少数患者有诱发感染加重的危险性,对于有严重感染或机会性感染者,包括脓毒性关节炎、感染假体、急性脓肿、骨髓炎、脓毒血症或全身真菌感染等,不应开始或继续用这类药,但感染控制后可恢复治疗。使用这类药的少数患者,乙型

肝炎的症状和病毒血症加重,故这类药物不用于乙肝感染者。

2.注射部位/静注反应:皮下给药的阿达木单抗和依那西普引起注射部位的反应较多。静脉

给药的英夫利昔引起输注反应少见,即使有,也多为轻中度。

3.肿瘤:肿瘤坏死因子在数种肿瘤中起肿瘤监视作用,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在理论上可提高肿瘤发生危险性,但目前无可靠证据提示这类药物会增加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或使原有的实体瘤复发。高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身的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与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关系不大,而可能主要与B细胞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

下发生突变有关。

4.神经系疾病:仅有脱髓鞘样综合征、视神经炎、横断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及帕金森病的个案报道。有脱髓鞘病或视神经炎的患者不应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

5.充血性心力衰竭:大剂量英夫利昔似乎与充血性心衰和死亡相对危险高有关,尤其在心功能很差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因此建议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应尽量避免或慎用于充血性

心力衰竭控制不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6.其他:个别病例有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过敏、心包积液、皮肤、全身性血管炎及自身免疫样综合征等。有些妇女在用这类药物过程中妊娠,但她们在正常分娩、流产和终止妊娠率方面与正常人群无差别,为以防万一,一旦发现妊娠应停用这类

药物。

总之,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已被证实是有效的改善病情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的重要进展,并将可能逐步扩展到其他风湿病的治疗。尽管可能会出现以上诸多的不良反应,但从2001年以来,多个研究中心或国家机构在随机对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开放试验的结果显示,每年因治疗无效或发生不良反应而退出的患者少于10%,且纳入研究的患者多为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提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耐受性还是良好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合并疾病状态及经济状况等来决定是否选

择使用。

【风湿科试题】推荐阅读:

风湿性06-09

风湿免疫科出科考试07-07

风湿关节炎吃什么药怎么治疗08-03

上一篇:初三化学上期教学计划下一篇:民建市委会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