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送万家

2024-06-13

法制教育送万家(共11篇)

1.法制教育送万家 篇一

春风送岗位 服务千万家永州网-永州日报讯(通讯员 祁春阳)2月8日,阳光高照,情意浓浓,“春风行动”祁阳县工业园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在该县人力资源市场举行。

此次招聘会是县人民政府、县劳动保障局、县就业服务局针对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为广大农民工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吸引了3000多名农民工前来应聘。据统计,湖南凯盛鞋业有限公司、湖南美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成信鞋材有限公司、湖南联咏鞋业有限公司等共向前来应聘的求职者提供岗位1500多个,涉及储备干部、领班干部、机修员、文员、统计员、品检以及生产一线员工等供求职者现场选择。为了便于此次前来应聘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了解企业更多的用工信息,招聘会发放用工信息资料1万余份,并将企业招聘的工种、岗位、人数、工资待遇等相关信息,通过祁阳县电视台、广场电子屏滚动播放告知。

2.法制教育送万家 篇二

“科技扶贫兴产业、连片开发惠万家”主题科技扶贫活动是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行动,也是全省扶贫开发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依托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和资源,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为农民群众开展科技指导服务,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促进科学与扶贫更有效的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含量,推进连片开发,产业发展。

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纷呈。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彭林森在讲话中对搞好活动突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在具体开展这项活动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要因地制宜,突出实效性;二是要深入实地,增强指导性;三是要建立机制,加强规范性。并要求通过科技扶贫主题活动,积极探索组建农村科普专家队伍,形成科技扶贫培训指导体系;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形成科技扶贫示范带动体系;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科技优势和资源,形成科技扶贫支撑体系。

仪式上,省扶贫和移民办向群众赠送了影音设备、农业科技光盘,让渴盼脱贫致富的群众喜笑颜开;广场中,悬挂的农业科技宣传画让渴盼脱贫致富的群众看得如痴如醉,摆放的《蔬菜栽培实用技术》、《畜禽饲养实用技术》等农业科技书籍让渴盼脱贫致富的群众一抢而空……

还有在长征宾馆会议室内,坐满了从十里八乡前来听省农科院专家科技讲座的群众;在贡江镇东溪专业蔬菜村的田间地头,专家与群众面对面地进行技术资讯、技术讲座。

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一天的活动,专家们在田间地头开办科技“课堂”60多节,解答解决疑难技术问题360多个,发放各类科技资料4500余份。群众高兴地说道,省里给我们送来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3.法制教育送万家 篇三

在20**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帮助生活困难群众欢度元旦、春节两大节日,今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红十字会博爱送万家活动(**)物资发放仪式。

出席今天仪式的领导有: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先生,省政府副省长、省红十字会会长谢**先生,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王平先生,省政府副秘书长吴**先生,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先生,中共铜陵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先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铜陵县委书记陈昌虎先生,市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叶**女士,市政府秘书长、郊区区委书记孙**先生。

出席今天仪式的还有:省红十字会、省政府办公厅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铜陵市红十字会、县区红十字会、铜陵县政府负责人、受助群众代表、志愿者。今天的物资发放仪式有三项议程:一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同志致辞;二是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同志讲话;三是现场发放物资。

下面,请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现场发放物资。(分两批进行)请第一批受助群众代表上台领取物资。……

请第二批受助群众代表上台领取物资。……

4.博爱送万家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篇四

在20**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博爱送万家”活动捐助仪式,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在此,向精心组织、鼎力支持这一善举的各乡镇负责同志表示由衷的敬意,向在座的各位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近年来,我市社会事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生建设也有了显著进展,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也不可否认,目前我市仍有一些群众面临着较大生活压力。特别是还有部分群众,尽管享受国家各项政策救济,生活困难现象依然较为突出。为此,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的亲民爱民活动。

众所周知,红十字会是国际人道主义的社会救助团体。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国际红十字会精神,为困难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不管是一直以来开展的“博爱一日捐”,还是这次“博爱送万家”活动,都是红十字会用爱心送温暖、促和谐的具体行动。通过“博爱一日捐”,使我市一批“先心病”儿童接受了救治手术,使众多白血病患儿重新燃起新的生活希望。

今天的捐赠仪式是我市亲民爱民活动不断深化拓展的又一具体体现。亲民爱民是一个培养爱心、展示爱心、传递爱心的过程,亲民爱民是博爱的体现。博爱,是被人类升华的一种高尚情感。社会需要一种博爱文化、博爱氛围、博爱风尚,做人需要一种博爱情怀、博爱精神、博爱境界。拥有博爱理念、付诸博爱实践的人越多,困难群众得到的关心帮助也就越多,社会就会更加温暖、更加和谐。希望各乡镇民政所和妇联的同志进一步发挥其他岗位无法取代的优势,为全市困难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为全市亲民爱民活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新的一年里,市委、市政府在凝神聚力促发展的同时,将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爱困难群体,使全市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使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最后,祝在座的各位同志们新年快乐、阖家幸福、万事顺心!

5.法制教育送万家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乐的“六一”儿童节刚走过,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日子——“广东扶贫济困日?南海慈善募捐月系列活动”之“慈善手牵手 爱心书包送万家”慈善公益活动的启动日。在此,我谨代表南海慈善会感谢各位领导嘉宾、热心人士在这个愉快的周末抽空来参与我们的活动。

乐于助人,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南海人民的传统美德。围绕“关爱、孝德、树本、至善”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行善恒乐、悦人悦己的慈善理念,南海慈善会和区妇联携手开展“慈善手牵手 爱心书包送万家”活动,为南海的困难家庭孩子送去一份爱心,为南海市民提供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让大家伸出援手,尽我们绵薄之力,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让每个孩子都享有阅读书籍的机会!

“爱心书包”慈善募捐活动采取了一种新的模式,让“人人可公益”的理念更加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具体为:

第一,捐赠透明度高:通过一对一的捐助模式,捐赠人在捐款后获得受捐人的感恩明信片,对自己善款的去向和用途一目了然。每个爱心书包送到单亲困难母亲家庭孩子手中后,孩子都会回寄感恩明信片给捐赠者,捐赠者能清晰掌握善款的去向,并可以让自己的孩子牵手一位困难家庭的小伙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书信等形式相互勉励,共同成长。

第二,活动参与便捷:通过大街小巷的邮政报刊亭网点就可快乐、方便、快捷地办理捐赠; 第三,参与门槛低:每个爱心书包定价100元,主要是以智慧图书、励志图书、安全图书为主,适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学生。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可到全区邮政营业网点及书报亭认捐“爱心书包”。

第四,牵动“爱心”风尚潮:“爱心书包”赠予,“感恩明信片”的回邮,让人们感受到南海的温情。

“爱心书包”慈善捐助活动将构筑一条“温情南海”的纽带,凝聚社会各界的爱心,整合现时社会扶贫济困的资源,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一本书就是一个窗口,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希望让南海的孩子都能走进书的殿堂,让我们南海的孩子带着他们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为幸福和谐南海的发展作出贡献。借此机会再次呼吁社会广大热心商家、个人积极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光荣传统美德,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点爱心,让我们为这一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谢谢!

6.法制教育送万家 篇六

关于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

“真情助困进万家”全市团员青年送温暖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团委,市直各团委,师院、医学院团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市委“十项利民行动”落到实处,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全市团员青年用志愿服务送温暖的方式帮助失业

困难青年、特困家庭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众过好节、越好冬,使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团市委决定,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全市团员青年送温暖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妥善安排困难群众越冬和过好元旦、春节,是当前各级党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把“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作为团组织发挥党的助手、生力军作用的重要体现,组织全市团员青年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帮助失业困难青年、特困家庭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众迎佳节、过暖冬,用团员青年的实际行动把市委、市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和帮助送到千家万户。要把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主动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工作,做好引导青年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的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主要内容

1、实施“共青团牵手扶贫帮困工程”,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深入开展“千名团干部牵手千贫困生,千个团组织牵手千个贫困户”活动。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扶形式和结对帮扶、接力救助的方法,开展助困、助学、助老、助残“一送四助”活动,将“共青团牵手扶贫帮困工程”落到实处。“两节”期间,各级团组织要采取组织团员交纳特殊团费、号召青年捐款、发动单位及社会力量献一份爱心等办法,筹集救助资金,自选帮扶对象,购买帮扶物资送到贫困生和贫困户手中。每名贫困生助学金不低于200元的标准,每户贫困家庭按“五个一”标准开展帮扶,即为每个困难家庭送一件棉衣、一袋米、一包药、一箱水果、一个爱心包,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冬季穿衣、吃饭、治病的实际困难。全市实现1000对的帮扶任务,团市委将为每户受助家庭建立帮扶记录档案,并动员社会力量直接救助300个贫困生和贫困户。

2、开展青年志愿者“爱心传递”活动,切实为困难群众筹集助困物资。各级团组织要针对城市低保户、孤老病残、贫困青少年等困难群众开展“爱心传递”活动,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发扬奉献精神为困难群众献爱心。通过各级团的组织渠道,将千家万户剩余不用的物资收集,捐赠给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众。学校团队组织要号召高年级学生将用过的书本、学习用品捐赠给低年级困难学生,循环使用;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将家庭剩余、闲置并有使用价值的物资,捐献给困难群众。1月5日-20日,全市将开展一次集中募捐活动,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捐赠旧衣物、旧家电、生活日用品、学习用品及食品、水果、药品等助困物资。团市委将于1月28日举行全年青少年送温暖“爱心传递五个一”行动集中服务日活动。

3、完善“4321”扶贫帮困服务体系,积极为弱势群众提供多方面服务。2004年初以来,团市委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7件大事之一,构建起“4321”服务体系。“两节”期间,要充分发挥“4321”服务体系作用,为弱势群众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维权等多方面的服务,以发布用工信息、提供领办创业项目、发放青少年维权卡的形式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困难。各县(市)、区青年中心要发布用工信息,提供创业项目,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各社区青年志愿者“爱心超市”要发放扶贫解困物资,解决困难群众实际生活问题;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要为困难家庭送法入户,处理好困难青年的信访工作,积极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团员青年“真情助困进万家”送温暖活动是2005年团的开局工作,是团组织帮助弱势青年群体和困难群众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级团组织要把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作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团的工作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高度重视,制定周密细致的活动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活动的落实推进,实现2005团的工作开门红。

2、突出重点。要把筹措帮扶资金和物资工作作为重点,每个城区要募集1000件各类物资,市直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普遍开展一次“爱心传递”活动,使全市受助困难下岗青工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各单位要在1月21日前将青年志愿者“爱心传递”活动筹集到的过冬物资统一送到团市委(请各单位提前联系),集中为困难群众发放,在春节前后全市形成活动高潮。

7.法制教育送万家 篇七

教育惠民政策

一、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1、资助标准:每生每年500-800元

2、资助对象:在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包括低保家庭幼儿、福利机构监护的幼儿、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幼儿以及残疾幼儿等(需申请)。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资助标准:每生每天4元,全年按学生在校200天计算,每生每年800元

2、资助对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

1、补助标准:小学生每年补助1000元、初中生每年补助1250元。

2、补助对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民办学校家庭困难寄宿学生(需申请)。

三、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

1、补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

2、补助对象: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全日制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申请)。

四、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资助政策

(一)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

1、资助标准:每年每生免学费2000元。

2、资助对象:我省户籍一至三年级全日制学历教育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需申请)。

(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

1、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

2、资助对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涉农专业的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申请)。

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就学优惠制度

一、农村计生“两户”子女就学优惠制度

1、执行标准:(1)本县户籍农村计生两户子女就读公立学校的学前教育阶段,每学年补助900元;(2)本县户籍农村计生两户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就读的每人每学年补助住宿费400元;(3)本县户籍农村计生“两户”子女在本县公办学校高中(职中)就读的,免交全部学杂费,并按贫困生最高标准给予补助生活费,在县外公立学校就读的,按本县同类标准补助学杂费、生活费;(4)本县户籍农村计生“两户”子女考入大学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考取一类本科奖励10000元,二类本科奖励6000元,三类本科奖励3000元,大专奖励1000元(就读职业技术院校的参照以上标准执行),就读期间每月给予300元生活补助。以上补助中,本县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由教育局实施统计补助,县外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由所在乡镇(街道)计生办统计上报县人口计生局审查合格后补助,私立学校就读的不在补助范围。

2、享受对象:本县户籍农村独生子女户家庭和二女结扎户。

二、农村计生“两户”子女升学加分照顾制度

1、执行标准:(1)本县户籍农村计生“两户”子女参加全州中考报考本县公办高中时给予加10分照顾;(2)农村计生“两户”女孩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报考省内院校时给予加10分照顾。

8.法制教育送万家 篇八

情况简介

一、学校基本情况

鹿城镇万家坝完小创办于1954年。学校位于楚雄市东南面,校址在鹿城镇万家坝社区万家坝二社,距鹿城镇人们政府4千米,距鹿城镇中心小学9千米。辖区内有5个村民小组422户村民,总人口1571人。现有教学班5个,学生94名,教师9人(其中男教师3人,女教师6人)。

二、学校达标情况

生师比为9.6:1(已达标),学历100%达标。学校占地面积4837平方米(生均51.5㎡,已达标),建筑面积994平方米(生均10.6㎡,已达标),绿化面积2778㎡(生均29.6㎡,已达标),体育场地面积650㎡(生均6.9㎡,已达标),小学数学科学按I类配备(已达标),音体美器材按I类配备(已达标),百名学生计算机18台(已达标),藏书2196册,生均图书23册(已达标)。

三、学校办学特色

9.从副市长骑车送女看“二代”教育 篇九

从副市长骑车送女看“二代”教育

从副市长骑车送女看“二代”教育6月4日   A1叠02:A1叠02-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熊丙奇 熊丙奇    最近,一张父亲骑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上疯传。知情人介绍,骑车男子是安徽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他在路口等红灯时无意间看到詹副市长,于是随手拍了那张照片。当地媒体联系上詹云超副市长,后者确认照片中骑车送女儿上学的人是他,称自己几乎每天都骑车送女儿上学,“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    这让舆论“很感兴趣”,在大家的想象中,作为地方“高官”,日理万机、迎来送往的副市长是不会自己送女儿上学的,即使自己送,也不应是骑自行车。就这样,副市长成了官员中的另类,受到追捧。副市长不用公车送女,当然值得称赞,但认为官员亲自送女儿上学稀罕,则反映出当前官富二代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近年来,官富人家对孩子的教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通常在这些家庭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其二,对于子女的.“教育”,大多采取“物质补偿法”。这两方面问题综合起来,就造成孩子与父母的疏远,以及父母对孩子的一些恶习的纵容。    这位副市长坚持用自行车送孩子上学,是十分明智的。确如他所说,“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努力做好一名父亲,给孩子正常的家庭教育与沟通。作为当地分管教育的领导,他是懂得家庭教育的。这是一段宝贵的与孩子共同生活、成长的时间。要是他要自己的驾驶员送孩子,孩子将无法感受到父爱,只会觉得父亲有权,这既会使自己失去更多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也让孩子从小习得不正确的权力意识。很多舆论将焦点集中在自行车上,我倒觉得这不是关键,只要自己坚持送孩子上下学,骑车和驾私家车,并没有本质区别,而且,这取决于上学路途的远近,如果上学的路很近,骑车当然是优于驾车的选择。    把孩子培养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这是每个为人父母者的重要职责,不管他是亿万富翁,还是高官,都是如此。我国不少“官富一代”已经在品尝自己不重视子女教育的苦果,这害了孩子,也害自己。但时间不可逆转,就是再想自己骑车送孩子上一次学,都没有机会了。所以,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告诉父母,不要错过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时间。    几年前,我就知道一名级别不低的官员,一直坚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他的家离学校大概走路20多分钟,在小学低年级时,他送孩子上学,两人一起挤公交车,坐三站路,别人对此不理解,但他觉得和孩子一起挤公交,其乐无穷。到了三年级时,他与孩子商量,一起走路去学校,孩子开始不愿意,于是他就和孩子说,省下来的公交车钱可以作为孩子的零花钱,这样走一次路,就挣一次钱。孩子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之后除了下大雨的时候,就天天走路上学。坚持下来,这名官员告诉我,他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孩子的身体也特别棒,根本没有其他小孩子的肥胖问题。    在家庭之中和子女面前,父母的身份就是父母,那些在社会上十分“风光”,有权有势者,“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所以,对于这位副市长所说,“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我高度认可。而社会舆论也应该以这样的态度来看待明星父母、高官父母和富豪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现在有不少舆论把明星父母送小孩上学、和孩子一起跑步,高官父母参加亲子活动,都当成是新闻,这是权力的变异,也是严重的家庭教育变异,把“高高在上”移植到平常的家庭生活中了。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10.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篇十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确定“送教”方案,全力保障残疾儿童教育平等性。我旗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意见的通知》(内政办发[2014]68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并逐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送教上门”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教学内容可结合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和安排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主要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采取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原则上学生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每学年不少于32课时,家长课堂每两个月不少于1次,每学年不少于4次。

(一)“送教上门”工作三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在旗残联、旗教育局通力合作下,提供残疾儿童年龄、名单及家庭住址等联系方式,在核实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确定“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现状,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在旗残联和旗教育局的组织下,旗特殊教育学校组织教师深入调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所在区域,旗特殊教育学校相关负责老师对服务对象逐一入户家访,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正式启动“送教上门”工作,由旗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走进残疾儿童家庭,实施一对一教育康复服务课程。

(二)“送教上门”的具体方案和主要措施 1.建立特殊儿童档案,客观反映学生情况

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通过首次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的病史、原有的教育水平、康复状况、生活自理情况等,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如家庭经济情况、家长以及抚养人的教育水平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需做好教案、每课的教学反思、每月总结等教学过程性资料。

2.定制“送教”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开设选修课与必修课,实施教育与康复双向服务,保证教学康复效果。课程设置方案充分考虑了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构成。学生选课模式为“2+2”,即每人每学年可选择两门必修课和两门选修课。

必修课主要着眼于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智力技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开设的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能力课程。

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活适应能力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选修课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开设的课程有:第二语言、音乐、绘画和手工、感觉统合课程、精细运动课程、言语课程、认知课程等。每位学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选择以上课程,或是依据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从缺陷补偿的角度选择课程,从而达到居家康复的目的。

第二语言——在学生已有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学习第二语言,如:地方语言、民族语言、普通话以及简单的外语等;对不能使用语言的学生也可以采用其它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或沟通辅具。音乐——通过音乐欣赏课程,使学生尝试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丰富、愉悦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提高智力残疾学生的生活质量。

绘画与手工——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育康复训练(感觉统合、精细运动、言语、认知)——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觉、认知、言语、思维、心灵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教学过程全记录,加强教学效果的督导

为了确保学生的教育、康复质量,加强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沟通,班主任每月需整理各任课老师的每课教学反思和每月教学总结,了解每位学生本月的教育康复情况,做好每位学生的档案工作并与任课老师、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将学生的总体上课情况反馈于家长,并解答家长在家庭辅助训练过程中的问题。

4.设立“家长课堂”,开展家庭辅助训练指导

家庭辅导和训练是完成学生教育康复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每一个残疾儿童教育康复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家长要能理解教育康复的内容,积极参与自己孩子教育康复计划的制定。其次,能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最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向老师提供信息和检查教育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而制定下一阶段的教育计划。但是,我们大多数的家长并非教育工作者,也非康复治疗专业人员,面对自己的孩子的各种问题,总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送教上门”方案中,专门设置“家长课堂”,把知识不仅送学生,更送给学生家长。家长课堂每月不少于1次,根据家长时间以及授课内容,采取单独授课和集中授课两种方式。课程主要帮助家长学会观察、理解和安抚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行为及心理解析,同时掌握基本的康复操作方法。

11.法制教育送万家 篇十一

春节慰问活动总结

在2014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的扶贫救济作用,把温暖和关怀送到困难群众中去,帮助他们欢度一个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根据上级红会的要求,结合实际,我校在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到小楼镇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

1月17日下午,我校20多名少先队员在德育处主任及辅导员的带领下,走进小楼镇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为那里的二十多名孤寡老人带去了最纯真的关怀和最温馨的祝福。

一到敬老院,学生们便忙碌开了。首先,学生们了解敬老院的设施建设,关注老人的生活现状,听老人们讲党和政府的关怀政策;然后,“劳务组”积极行动起来:擦窗户、拖地面、打扫房间等;“小记者”组与老人们“零距离”的接触慰问采访;“文艺组”也精心准备节目表演。孩子们的到来给老人们带来了阵阵笑声,整个敬老院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敬老院的老人们高兴地说:“看到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人都好像年轻了十岁。”

此项活动我校已坚持多年,逢年过节都要组织学生为老人打扫卫生,送去慰问和祝福。学校少队部还将敬老院作为德育基地,让队员们走进敬老院更好地亲近老人、善待老人,并懂得孝敬长辈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活动不仅对学生进行尊老爱老的教育,还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社会阅历,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开展贫困学生家庭走访慰问活动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现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1月10日,由德育处主任、辅导员及班主任带队,组成慰问组代表学校,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地查看和深入了解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

走访慰问中,每走进贫困同学家庭,慰问组的老师都与家长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学生家境和实际困难,并仔细地向家长们介绍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介绍了学校的资助、帮扶政策和在校学生的受助情况,及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同时,向贫困学生家庭送上了慰问品及慰问金,表达了学校对贫困学生家庭的关心和慰问。受访学生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来访深表感谢并表示努力克服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不辜负国家和学校的期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回报社会。

我校积极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增进红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扩大红十字会组织的影响。

增城市小楼镇中心小学

2014年1月17日

附活动图片:

队员送给老人最纯真的关怀和最温馨的祝福。

精心准备的节目表演给老人们带来了阵阵笑声。

上一篇:给上帝的一封信作文700字下一篇:六年级创新作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