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精选12篇)
1.中华民族风俗习惯 篇一
各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延久积而成的喜好、风俗、习惯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它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口岸。云南有10个国家级风景区,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海拔6740米终年积雪的高山东省,至今无人能够攀登顶峰;不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喀斯特岩溶地貌开成的石林以及九乡溶洞等奇观。
绕三灵 又叫“绕三林”,始于南诏,最初是古代宗教祭祀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白族群众文体娱乐与郊游活动的民族盛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白族群众穿红戴绿聚红成队,前来参加活动,或挂一彩绸,葫芦,手执蚊帚、拿着扇子、毛巾,一人主唱,一人打拍,后边跟随一男女,唱着调子,打霸王鞭,弹着三弦琴和月琴,载歌载舞,由苍山东麓至庆洞,喜洲、金河。沿路逛三都,即是“绕三灵”。三灵指的是佛都、神都、仙都这三都。彝族踏歌 打歌,又称踏歌,以巍山、南涧、漾濞等县流行较广。大体可分为模拟动物体态的动物舞。以及抒发情感的情趣舞两类,大凡婚丧嫁娶,民族节日都要打歌,舞步主要在脚下,为踏、蹉、跺、抬、踢、跳等步法,边跳边唱,可随意编词,也加固定唱词。有领有和,潇洒自如,激烈时,热情奔放,情绪激昂。打歌调以葫芦笙,竹笛吹奏的曲调为两个声部,与人唱的打歌调结合,形成三个声部的打歌音乐、音乐效果非常强烈,这种特殊的和声,在其它打歌中是少见的。
同时,“三日街”、“火把节”、“蝴蝶会”、“花朝节”、“石宝山歌会”、“泼水节”、“赛花船”、“要海会”、“渔潭会”、“菊花会”、“本主节”等也都是云南著名的民风民俗。白族风俗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绣花挎包。白族妇女穿白衬衣,着艳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婚礼热闹而且繁琐,一般要三天。结婚这天称“正喜日”,头一天叫“踩棚”,后一天叫“散客”。其中头两天较有特色,“踏棚”这天的夜晚要在男家唱“板凳戏”。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建筑独具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白族民居多为封闭式建筑,正房对面的院落围墙通常都要砌成照壁,照壁尺度比例匀称,外观十分优美。照壁除注重造型精美外,还非常注重装饰,使照壁显的更加高雅秀丽。摩梭风情 摩梭古称“摩沙”,是宁蒗境内的土著民族之一,其族源属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牦牛羌”。
特殊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永宁摩梭人一直保留着独特而神奇的风俗礼仪。泸沽湖畔摩梭人传奇式的家庭婚姻形态,成为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最具神秘和吸引力的母系文化奇观,形成一个扑朔迷离的幽远的梦境。普米族和摩梭人的孩子,长到13岁,便要举行成年礼。摩梭人至令还保留着人类母系氏族的婚姻形态。流行于摩梭人中的阿夏婚姻形式有两种,即阿夏异婚和阿夏同居婚。摩梭人崇拜大自然,信奉神灵,相信天地万物、日月水火、风雨雷电,引经据典由神灵主宰,所以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形式各异的祭祀方式。
摩梭人过年分为大年和小年。过小年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二日。村村寨寨饮酒食肉,歌舞狂欢,放牧人员备受优待。全家都会赠给放牧人员猪膘肉、香肠、鸡蛋、粑粑等礼物。他们还在牲畜尾巴上系一条红布,以示度年。放牧人员到山上野餐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来年水草丰茂,牲畜兴旺。过大年在每年的腊月三十日。院子里正房门前要栽两棵青松,房顶上插松枝和彩色经幡。桌上供煮熟的猪头祭祖先和神灵,青年们举行摔跤,打秋千,对山歌,跳土风舞等活动。他们的传统节日是转山节,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湖畔的摩梭人都要盛装前往“格姆女神山”朝拜。本主崇拜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普遍的宗教信仰,“本主”即本境之主,即一个村落或某 一地域的保护神。白族对本主的信仰具有悠久的历史。各村每年都有定期祭祀本主的盛大节日,这是村中重大的宗教活动之一。
民族风俗习惯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风俗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茹毛饮血、巢居穴处是原始社会人类的共同习俗。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以及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逐渐形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有些民族风俗习惯与一个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还有些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反映。例如,从事畜牧业、农业、林业或渔猎业的各民族,在饮食、居住、出行、服饰、婚姻、丧葬等诸多禁忌、好恶是不同的。还有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联系,如有些宗教对于教徒的婚丧、嫁娶、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有的慢慢地变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意义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生活方式,不能因某个民族有某种风俗习惯而受到歧视或者侮辱;一个民族某种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由该民族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都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实践证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2、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团结。
3、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干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体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这都闪耀着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意义重大。
2.中华民族风俗习惯 篇二
一重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动手习惯
好的习惯往往使所做之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语文亦是如此。对刚跨入中学大门的少数民族学生, 在引导他们积极地认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和不同要求的同时, 通过介绍名人逸事、文字趣事等方式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在方法上加强学法指导, 在操作上提出明确要求, 并进行严格训练。有关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求学生认真去完成。要做好这一系列的工作, 老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 非常辛苦, 但只要坚持下来, 数月后, 就会发现学生身上出现让人欣喜的变化,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再有抗拒的表现。
二重视培养学生动口多说的习惯
1. 立足课堂, 重视训练
教师的教学要抓住学好语文学科要“多读、多写、多说”中多说的方法特点, 要坚守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引导学生认真领悟、表述课文中极具暗示和内涵的语言, 认真落实课文中表达交流部分的教学的要求, 对教材中设计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主题进行表达交流训练, 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 积累口语交流的经验。表达交流和一般的说话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表达交流是一种在特别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重视语言表达的、围绕一定的中心话题进行有条理表达的语言活动;而一般的说话相对要随意, 可以没有话题、中心, 可以不带着目的。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表达交流最好的“特定环境”, 可以借助课堂来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帮助学生有效地落实好每一次交际训练的活动。只有这样才会消除师生、学生间的隔阂, 拉近距离才容易使学生有熟悉、似曾相识的感觉, 才能让他们不拘谨, 放松心情, 才能活跃他们的思维, 才能对交流的话题深入思考。
2. 立足生活, 注重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可采取很多灵活的训练方法。如在教学中, 我会通过播放课文的诵读录音材料给他们听, 借此让他们发现各自的读音问题;每节课的前5分钟通过讲成语故事、解读警句名言、读书交流等活动, 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 结合课文中主人公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发表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看法和见解。通过长期不懈的有效训练, 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重视积累的良好习惯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是课堂的有效延伸, 它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营造读书的氛围, 给学生开出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单, 结合课本中的名著导读向学生介绍中外名著, 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每两周我安排一节课作为学生读书交流活动课, 要么安排学生交流对某本书的阅读心得, 要么安排学生讲述文人墨客的逸事, 要么结合课本的名著导读向他们介绍相关的作品, 指导他们去读这些作品。此外, 每周安排一节课阅读报纸杂志或好的文学作品, 并鼓励他们写下有感触的笔记, 积累觉得有用的东西。一学期下来, 每位学生至少读了几部中外名著和一些较好的报纸杂志, 这样既让学生从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认识社会, 开阔视野, 又可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如在2012届时有这样一位来自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刚入学时, 汉语都不能说利索, 虽然刻苦学习, 但考试没及格过。她非常困惑和痛苦, 经过几次交流, 我帮她找到了重视阅读、注重生活实践、多写、多积累的学习方法, 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 她是班上读书较多的学生之一。经过三年不懈的坚持阅读, 高考取得了125分的成绩。
背诵是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方法, 背诵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特别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 背诵的过程即是在进行各种语言素材的积累。同时通过背诵这些美文, 可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积累大量的优美语言词汇, 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逐渐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四培养学生多写多练的习惯
语文教学中的“写”, 包括两方面, 即“书写”和“作文”。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 学生的书写能力整体呈下降的趋势, 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写好字的能力, 部分学生的书写能力甚至还不如初一学生的书写能力, 标点符号乱用, 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
作为高中生, 应“能写出规范、工整、具有一定美感的行楷字”。所以从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天开始, 我就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首先, 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偏旁的书写和组合特点, 帮助学生分析他们书写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书写的标准和要求。其次, 高一阶段引导重视选择较好的、规范的临帖, 指导和要求他们每天坚持练10分钟的字。再次, 要严格抓学生作文中的不规范字, 要求学生认真改正。最后, 规范的书写包括规范、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只要老师坚持抓下去, 学生的书写会有很大的改善。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的重点之一, 也是语文学习的难点所在, 被称为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然而, 现实是学生对写作文非常害怕, 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提升写作能力, 老师费尽了心机, 但学生依然不知怎么写, 这样的情形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究其原因, 或许是因为我们老师未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平时不写或少写, 缺乏系统有效的训练, 不注重对生活的感悟和反思。针对这种情况, 我要求学生从入学开始, 就坚持每天写读书笔记、单周写随笔、双周写作文, 而且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让他们有感而发。另外, 还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作文素材笔记本, 每天坚持积累一些好的语文素材 (好的词句) , 每天读3000字左右的读物, 做好读后感的书写。通过这样的方法, 学生既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做到写作时有素材供自己使用, 同时因为有东西可写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又掌握了行文的技巧, 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课内阅读的内容, 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进行写作训练。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不断地提升。
五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 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 而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的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自主地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具备必要的探究能力。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 不愿主动地参与到探讨式的教学活动中, 更不愿意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形,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让学生愿意接近你, 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其次在教学中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拘谨, 能够畅所欲言;最后, 教师在探讨交流过程中, 不仅要对学生的表述正确评价, 还要注意维护学生积极探讨和表达的积极性。探究式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 应鼓励学生要敢于打破常规, 不要拘泥于权威和老师, 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 突破固有的思想束缚, 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同学生一起探究, 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 让他们去思考、合作、探讨, 最后得出结果。这样既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同时也获得了更加直观的体验。
总之, 语文是一门长期性、积累性、人文性、实用性的基础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留给学生的是一辈子受用的东西, 应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 只有长期不懈的坚持、师生的通力合作才能养成。但只要我们抓住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的特点, 利用生活这个最有利的环境, 就总能找到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应用, 就是要养成应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审.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韩永昌主编, 杨治良主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少数民族饮食敬老风俗 篇三
朝鲜族 吃饭要先给老年人盛,等老年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在家宴中,年轻人与老年人同席而无法回避时,年轻人需举杯背席而饮,以示对老年人的尊敬;老年人在吃饭时未归,全家要等老年人归来方能进餐;遇有佳味,亦须在老年人尝用过后,家人才可享用。
赫哲族 日常用餐时,晚辈不能和长辈同桌,鱼头必须敬给长者,以表示敬重。一般老年人盘腿坐炕上摆小炕桌吃饭,儿媳要站在门旁伺候老年人。吃一碗盛一碗,晚辈从外地归来,要给长辈敬酒。
鄂伦春族 出猎归来或久别重逢,都要向长辈请安,无论谁家捕得猎物都要将最好部位的兽肉送给老年人分享。落座让长辈先坐,喝酒请长者开杯,吃肉让长者先动刀。
回族 在宴席上,上席要留给阿訇或长辈坐。上菜的顺序也有讲究,如鸡、鸭、牛羊肉等好菜须放在离上座近的位置。家中若念经或逢喜事,宰鸡、鸭、牛、羊等请客,都要请阿訇及其他长老到席,并由自家长辈陪同先食,俗称"道口",然后其他人才食用。
维吾尔族 吃饭,先端给长者;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喝酒、吸烟,老年人吃饭时或到别人家里去,常常双手摸脸做“都瓦”(祝福仪式),有时互相见面握手后也做“都瓦”。
哈萨克族 喝茶吃饭要先敬老年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年人,晚辈不准当着长辈的面喝酒。
藏族 家庭进餐时,总是让老年人和长者坐上位,妇女和小孩坐下位,由主妇先老年人、长者依次给每人碗中放一片酥油,一撮糍粑,再倒上茶水,大家且吃且谈。
羌族 饮酒时由最年长者先讲吉利话开坛先饮;老者进屋,屋内的人都要起立相迎;宴席由老年人坐上位,待其就坐后,其他人才能坐下。
傈僳族 在饮食方面,傈僳族家庭宰鸡杀猪,其五脏六腑先让老年人享用。吃饭时,要先将饭盛给老年人。老年人未动筷吃饭之前,子女及客人不能擅自先动筷吃饭。
佤族 在平时,自家杀猪宰牛或杀只小鸡都要请父母到家来享用。若父母未到,任何人都不能先吃,否则,就会被别人讥笑为吃独食。逢年过节,无论是留在父母身边的还是分出另居的儿子及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带上煮好的一盒糯米饭、一只鸡、一串芭蕉,放在竹编的小矮桌上,恭恭敬敬用双手捧到父母面前。平时,每当饭熟以后,等待着一家之长或老辈的到来,长辈不到,即使肚子再饿,谁也不会动手先吃。
拉祜族 吃饭时,老年人的坐席在正中;有老年人来家,一定要为他敬烟、酒;每年新谷开镰前,村村寨寨择吉日祭祀厄莎和族灵,而人间第一个尝新的人就是老年人。猎人归来,在寨子里分享猎物,无论老年人是否在场,都会给老年人留一份。
纳西族 有好吃的先敬长者,吃饭长辈坐上位,小辈要给老年人添饭,请客吃饭,必定要请村中长者。
景颇族 在景颇地区,每年初秋时节,都要举办隆重的“敬老会”。青年们打响火枪,放爆竹,争着请村寨老年人到自家竹楼做客敬酒。
怒族 人们在平时或逢年过节宰猪杀鸡时,习惯将猪的脑、肝、肾、心、脾和一只腿或鸡的头、心肝、肠等较嫩软和营养价值较高的部分留给家中年纪最大的老年人吃。
普米族 已经出嫁的儿女或上门的儿子,逢年过节,都要带上酒食回家看望父母。在家中,平时吃饭或饮酒,都要先敬给老年人吃喝。杀鸡、宰猪羊,鸡头和最好的肉食要先让给老年人吃。挤羊奶和掏到蜂蜜,首先要敬给老年人。凡在本家族中有红、白事举行餐宴,都要先敬老年人然后才就餐。吃饭或休息入座,青年人不能坐在成年人上方,成年人不能坐在老年人上方。
德昂族 每当年节,年轻人都要把家里最丰美的饭菜送一份给村里的高寿老年人,以表敬意。对于丧失劳动力的孤寡老年人更是倍加关照,有的则把他们接到家里,一起生活。
毛南族 非常敬重父母老年人,平日吃饭或逢年过节,让老年人坐上座。吃鸡鸭时,要把肉嫩少骨的部位给老年人吃,儿孙们要给老年人斟酒添饭,敬茶献烟,并尽到赡养的责任。
独龙族 用餐是要让老年人先吃。在老年人面前,任何人都不能说脏话,也不能在老年人面前大声喊叫,争吵打闹。凡杀猪或猎获动物,必割一条前腿连着脖子送去。饮食礼仪以尊老敬老为先,凡杀猪或猎获野兽,定割下一条前腿送给老年人,鱼头、鸡头及鸡翅要献给老年人享用。
仡佬族 寨上老年人满60岁时,子女、亲戚和乡邻都要来祝寿,杀狗设筵庆贺。
高山族 孤身老年人受到尊敬和特殊照顾。吃饭时由一家之长分配饭食。老年人先吃,小辈才能动手。分食时要把好吃的东西让给老年人,进餐时先向老年人敬酒祝福。
傣族 傣族地区村里有孤寡老年人,全村人都会主动送吃送穿,并帮助修盖房子。孤寡老年人去世后,村里人主动帮助料理后事。村中红白喜事都要专门送饭菜给老年人;吃饭时,老年人坐上座,可口的饭菜要摆在老年人面前,等老年人用餐后,晚辈才能吃。
东乡族 尊敬老年人,晚辈出门归来,见老年人须微曲身问安;对老年人无论倒茶、递食都要双手呈送;老年人坐炕必居中,食必先。
基诺族 十分敬老,晚辈从不违抗长辈。在家庭中,对长辈备加尊敬,他们把最好的食物分给老年人,自己吃余下的。
苗族 讲究辈分和长幼之序,辈分高、年龄长者为尊。宴会上,鸡头一定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
壮族 老年人进屋,要请老年人坐上座,给老年人盛饭时,要用双手从老年人侧背把碗递上;鸡、鸭的心、肝、胸、尾要敬给老年人食用。 给老年人端茶、盛饭,都用双手捧给。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用羊待客时,都是先敬年长者。把煮熟的羊肝、羊尾用小刀割成若干块,上洒盐水,先让年长客人食用,再按辈分依次轮转。羊头肉先敬年长客人或老年人。
仫佬族 尊老重礼,父母进餐,都由晚辈端给,冬天围炉取暖,让老年人坐在背风地方。
4.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篇四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这些与自然界季节更迭、祈求丰收、崇敬英雄、谈情说爱、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关系的节日,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尽管各民族的节日在日期、内容、意义、过节方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有稳定性、群众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的共同特点。不少民族节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有的甚至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上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文化宝库。
彝族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
密枝节:二月初八,习俗:祭龙树、野餐
祭龙节:二月初八,习俗:跳芦笙舞
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 三月会:三月二十八,习俗:赶集、跳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绕三灵: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习俗: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本主节:日期不一,习俗:供奉“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头、歌舞、游乐、竞技等
石宝山歌会:七月末八月初三天,习俗:弹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节:一月三日,习俗: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纳西族
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习俗:赛马、农具交易会
祭天:节期不定,习俗: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骡马大会:三月七月,习俗:牲畜交易
三朵节:二月初八,习俗: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会:七月中旬,习俗:大牲畜交易、对歌
摩梭人 朝山节:七月二十五日,习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
景颇族
目脑纵歌:一月十五日,习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会:藏历除夕,习俗:跳神节目
赛马会:五月初五,习俗: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阳节:五月初五,习俗: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习俗:晒大佛、跳藏戏、过林卡
布依族
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习俗:采花献佛
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习俗: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阿玛突:二月属龙日,习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节:八月第一二个龙日,习俗:尝新、祭天、祭亲奠
苦扎扎:六月,习俗:对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习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节:二月二日,习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节:三月第一个属牛日,习俗:祭母、唱思母歌
壮族
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僳僳族
刀杆节:二月八日,习俗:上刀山、跳嘎
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澡堂会:春节,习俗:沐浴、交友
回族
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芦节:十月,习俗:跳芦笙舞、物资交流、扩拾节:正月初一,习俗: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5.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作文 篇五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
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
手镯、腰坠等银饰。三江侗族女子穿长衫短裙,其长衫为大领对襟式,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绣花围兜,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等。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男子服饰为青布包头、立领对襟衣、系腰带,外罩无纽扣短坎肩,下着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赤脚,衣襟等处有绣饰。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侗族饮食均以大米为主粮,人们犹喜糯食。亲友来访,常以糯食相赠;婚嫁吉日礼品多为糯米所作,节庆的粽子、糍粑无不以糯米为本。南部地区山坡多,田地远,糯米饭既便携带,且不易馊,很多村寨以糯米为主粮。糯米分红糯,黑糯、白糯、长须糯、秃壳糯、旱地糯、香禾糯等类,同类又分不同品种。其中”香禾糯“是糯中之王,有”一家蒸饭全寨香“的赞誉。糯饭的食用,因其粘性大,不便以碗盛食,须得洗手干净,捏饭成团,正中史料中”以手搏饭"的记载。食用时,亦与食馍不用碗而以手抓同一道理。
6.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制度 篇六
为尊重补贴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重视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知识的宣教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知识。
(二)医生在病史询问过程中确认患者系少数民族或宗教信仰者后,应主动了解其在生活和饮食方面的禁忌,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在病历中做好相应记录。
(三)在诊疗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食堂应患者提供适宜的饮食。涉及饮食禁忌的,科室应提前通知食堂。
(五)患者在院期间进行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凡属国家法律允许的,医务人员要尊重和保护,在条件许可时,应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得嘲笑、歧视和在公共场所议论。
7.中华民族风俗习惯 篇七
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形成
习惯法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少数民族地区, 生产力相对不发达, 社会发展滞后、缓慢, 许多习惯法得以沿袭下来, 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多在偏远山区, 统治者鞭长莫及。二是法制不健全。中国古代刑法规范发达, 但民事方面关于钱债、田土、户籍、婚姻等法律规范简陋, 且传统法律文化中存在“厌讼”情形, 而民族地区头人为控制本族人民, 也严禁“私自奔告”。三是朝廷王法与民族习惯法相辅相成, 在民族地区经常有朝廷王法与民族习惯法相互援用的现象, 这也使民族习惯法的长期蕴存提供了客观条件。
一般认为,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我国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的, 依据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的权威而俗成 (自然形成) 或约定的, 主要调整该少数民族内部社会关系, 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它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社会规范存在, 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群体性的特点。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 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 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 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 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 后来变成了法律”。
二、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冲突之分析
自近代以来, 特别是解放以后, 民族习惯法面临着重大冲击或瓦解, 随着国家大量制定法的出台和完善, 民族习惯法的地位也逐渐走向衰落。民族习惯法不是我国正式法律渊源, 随着法制化的进程, 民族习惯法的地位、效力范围、作用都在逐渐缩小, 但我们不能忽视民族习惯法在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 自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中国始和社会几次重大的变革, 都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习惯造成影响, 社会土壤的改变打断了传统法律的正常运行轨迹。自新中国建立以来, 废除了民国“六法全书”、封建社会残留的各种习惯法, 并开始建立现代意义的法律体系, 大量的民族习惯法被不加分析地抛弃了。
其次, 随着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日渐完备, 少数民族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 都在不断地弱化民族习惯法。法文化现象在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变化总是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少数民族进入现代社会, 生产关系、社会文化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长期形成的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这也造成了传统民族习惯法与法制现代化的矛盾。
第三, 国家在法治建设过程中, 更为重视制定法的功能, 而轻视民族习惯法的作用。虽然我国正对少数民族地区使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 对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相应变通, 但不得违背宪法、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 人们相信法律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基础, 只要构造出健全的法律体系, 是法律“万能论”抬头的一种表现把一切社会关系都置于法律的调整之下, 就能规范社会秩序。事实上, 完全寄托于国家制定法来解决问题并非好事, 也并非彻底和有效。
三、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关系的调适
中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各地形成的民族习惯、民族传统各有不同, 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 少数民族地区新情况、新问题用民族习惯法更易解决。因此, 保留民族习惯法合理的部分, 成为二者关系调适的关键。
首先, 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民族习惯法之后, 筛选, 保留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习惯法, 在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 有意识、有针对地吸收、认可这部分习惯法。而对一些落后的甚至与国家制定法相冲突的习惯法, 须通过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 使少数民族从内心接受、认同国家制定法, 逐步放弃不合时宜的习惯法。
其次, 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和民族文化素质程度, 依客观实际条件应当容许民族习惯法的过渡适用, 很多民族地区的社会传统秩序都依托着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不可一刀切的斩除民族习惯法而强调法律“万能论”。协勒内·达维德曾说过“为了使法律家喻户晓, 常常需要习惯作为补充, 因为立法者所用的概念要求借助习惯予以阐明。”
参考文献
[1]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和国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法]亨利·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中华民族风俗习惯 篇八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 习惯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94-0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在初、高中阶段,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处在一种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境地。如果不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让学生想写、爱写、会写作文,作文教学就不可能游刃有余,语文教学质量要想得到量和质的飞跃就只可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民族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缺少,师资力量薄弱,老师和学生视野狭窄,教育教学质量较先进发达地区本来就落后。加上在语文教学中,很大一部分语文老师由于教学视野、专业能力的限制,存在重阅读教学轻视作文教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1)作文教学没有系统性。由于作文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加上考试中作文评分特殊性的限制,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并没有按照教材中写作教学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很强,不少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两周)完成一篇作文即可,既没有内容的规定,更没有文体的限制。(2)作文教学形式僵化。作文教学的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然后空泛的讲一下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选材,然后让学生自由写作。
其实,以上表现不只是民族地区特有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不注重系统、教学形式僵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学生有了“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无奈和伤感。
要扭转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好习惯的影响下,自然会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达到提高语文教学的目的。
我在对中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第一,让学生明确写作对于语文,尤其是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欲爱之,先识之。认识和了解作文的价值、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是让学生形成写作习惯的前提条件。
1.在写作教学之初,让学生调查写作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学生通过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写作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到国家外交,小到个人总结。婚丧嫁娶、商店开业庆典、广告标语、温馨提示、短信微博、电视主持等等。
2.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学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考试。在语文这门学科中,作文就是半壁甚至是大半壁江山。在高考中优秀作文可以得到五十好几甚至六十分,一般作文只能得到四十分左右,而不合格作文可能就只有三十来分甚至更低。在语文总分差距本来就不大的情况下,作文如果拉下三十来分的差距,那对于人生可能就损失惨重了。我虽然反对一味地功利化,但是没有功利,能达到道德境界甚至是天地境界的学生,只能是凤毛麟角。
3.对于一些有写作兴趣、甚至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就要讓他们认识到写作对于成就人生的重大作用了。许多文化名人,就是靠着写作成就了自己。不要说古今中外的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就是当代社会中各行各业有影响的社会名人,哪一个与写作扯不上关系呢。
第二,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心动不如行动,写作习惯的培养,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然后内化为写作的力量。
1.写随笔。随笔是散文的分支,是议论文的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的特色。但是,我让学生写随笔,还强调一点“随便”。“随便”是指内容不限,表达方式不限,字数不限,体裁题材不限。但是有一点要限制,那就是必须独抒性灵,具有真情实感。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点,哪怕一分钟,几个字。不是要让学生发展成为作家,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即每天不写几个字就觉得心里不舒服的感觉。有了这一点潜藏的动力,那就可能有发展壮大的机会了。
2.写周记。周记是让学生对自己一周的生活、学习有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总结。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感悟和反思。周记比之于随笔,要求要高一些,内容、构思、思想都需上一个档次。对学生周记,我一般会进行一些检查,写几句评语,留一点鼓励,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监督。
3.写作文。对学生写作成果的检验,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作文体现出来。学生写作文不能够任由他们天马行空,必须对作文提出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作文主题的确定,写作素材的选择,文章结构的谋划等方面要有具体指导,教师不能只说不做,否则对学生不公平。教师在作文的指导中,最好身体力行,尽量写下水作文。在写下水作文的过程中,体验写作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哪些地方需要下大力气才能处理得比较满意的,以便在指导作文时做到有的放矢。
4.自由写作。要让学生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自由的书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悟。仅仅一周写一篇日记,两个星期一篇作文显然是满足不了学生需要的。因此,让学生养成自由写作的习惯就尤其显得必要和迫切了。在自由写作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裁,用自己善于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反反复复地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自然的独特而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
成就感来源于别人的认同。写作习惯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个泛阅读的时代,一个人的作品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想在写作上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更需要忍受失败的折磨和坚持的寂寞。
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就必须要有强烈地责任意识,为他们前行的道路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让学生的作文尽量得到展示的机会。可以这样说,许多比我们现在中学教材优秀的文章已经淹没在人类文化的沧海横流中了,而我们教材里的文章却成了名家名篇,这就是因为这些文章得到了太多的展示机会,而其他文章却机会寥寥。所以,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的早期,要让学生的优秀作文得到较多的展示机会。比如教师评一周最受欢迎的作文,比如举办班级作文墙,比如举办学生作品朗诵会。
2.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作文活动,比如作文竞赛,各类征文活动。能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征文活动的学生都是具有浓厚写作兴趣和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然而,通过竞赛、征文获得一定的奖项的学生又是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通过参加这类活动,获了奖的同学一定会比较有成就感,教师再顺水推船,因势利导,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进步也会越来越大。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对那些没有获奖的学生进行正确指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能让他们对写作的那一份热情受到现实冷风的吹袭而变凉了。
3.利用网络平台,创建班级作文网站,让学生的优秀作文得到较大范围的传播。要求,每个学生按时在班级作文网页上上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文。学生与学生互相浏览,互评,教师与学生互评,甚至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想到自己的作文要在一定范围内交流,一定会下一番功夫,努力写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作文。日积月累,量的转变就可能带来质的飞跃。
當然,教无定法。以上方式只是一些思索和借鉴。我们有许多老师的做法已经比我提到的这些更有效,更实在,更先进。但是,对于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和中学生来说,只要我们不浮躁、不总是仰望星空,而是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彻彻底底地坚持做一些事,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就能缩短和其他地区的差距。
语文新课改的春风早已经吹遍大江南北,作文作为语文教育的重头戏,不能没有实际的行动。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在作文教学这块几乎荒芜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小心翼翼地播种,兢兢业业地耕种,才可能扭转局面,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郭建玲,浅谈中学作文写作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 2013.09.30
[2]韩丽晶,浅谈中学语文写作技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05
[3]刑博,抓好读写对应训练 学习作文写作技巧[J]. 吉林教育. 2004.06.01
9.中华民族风俗习惯 篇九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2、懂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行为
1、能自觉尊重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民族习惯。
2、从小学会尊重他人。教学准备:
幻灯片、录音、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乐器等,介绍过程中,学生可以表演、贴画,也可以讲小故事,激发他们情感的共鸣。
每个民族的人们在居住、饮食、衣着、利益等方面都有共同的爱好、习俗和禁忌,这就是民族的风俗习惯。
(板书: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过渡明理,正反辨析
1、过渡: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在众多民族中,汉族是个
三理教育教案
人口众多的民族,同学们大多是汉族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呢?看一看,下面的饿做法,如是你,你心里会怎么想?
2、出示“辨一辨”,讨论,要让学生在换位思考的是,理解到尊重别人的必要性,要让学生充分说和体会。
3、我们一起看看毛主席是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看一看,想一想。
1)、毛主席是怎样热情招待塞福鼎的? 2)、如果你是塞福鼎,你有什么感受?
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我们身边有没有少数民族的人,大家应该怎样和他们相处? 2)、如果没有,用下一环节。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接触少数民族同学、但随着大家年龄的增长,我们一定会和少数民人民相处,你回怎样做?
四、总结全文。
五、延伸拓展,陶冶情趣
做一份民族风俗小报 板书设计: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理教育教案
10.民族风俗作文 篇十
土家族是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然而我很荣幸的当上这个家族中的一员。
土家族是跟着汉族一起过春节的,但是过年的风俗却大不相同。比如说:⒈过年的时候要打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当上家常便饭,而汉族却是大鱼大肉(这就是富与贫之间的差距啊!);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吃完团圆饭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阴间的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而汉族却只是简简单单的守岁;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脸水倒掉。因为洗脸水相当去金银财宝,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孙孙在这一年就会大不幸,而汉族却要在大年初一彻彻底底的打扫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须把欠的债还清。俗话说得好嘛“新年有新气象”(这条和汉族差不多)。土家族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如果想知道的话,就来到贵州,来到这个多民族的地方!
藏族的风俗。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打招呼: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人应在包房后下马;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门栏;不要用烟竿、筷子、剪刀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献哈达作为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敬献动作因客人身分而异:
对尊者,长辈,要举双手过顶;
对平辈,只要双手送到对方手上; 对晚辈则系在他们颈上。
献哈达都必须鞠躬,不得用手接送。
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对尊、长者要脱帽弯腰45度,见平辈稍微低下就可;敬献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习俗,客人不可拒绝,喝三杯之间还有许多细微的讲究;送客要让客人走在前,为客人牵马备鞍。
主要禁忌有:不可触摸佛像、佛供、经书、钟鼓、**身躯和佛徒佩带的佛珠,因为都是圣物;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产妇,不得进入。
藏族是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以敬献哈达作为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敬献。
维吾尔族待人接物很讲礼貌。路遇长者或宾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倾斜30度;来客,全家出迎,尔后女主人托盘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吃饭或到别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种双手摸脸的祝福)。
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他们忌用单手接送礼物;忌穿短裤、短小衣物外出;睡觉时禁头动脚西,禁四肢平伸仰卧。做客时洗手不可将湿手乱甩;不能在长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饭不要用手乱抓或抓了再放回去;吃剩残物不要乱扔;用餐时不要从餐布或主人面前跨过;不要当着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
朝鲜族有热情待客、尊老爱幼的传统。客人进门前,要先干咳一声,或以“在家吗?”向主人示问;脱鞋进门,进门上炕;对长者起立让坐,为长者让路;让客人吃饱吃好;客人吃饱,汤匙应放在桌上,或放在汤碗内;请可、客吃饭,主人要奉陪到底,不在客人之前离席;对稀客、贵客要以酒相待;节日饮食要与邻居分享。
朝鲜族家庭礼节严格,讲究父慈子孝,晚辈敬重长辈。一般老少不同席,老人单独设席;晚辈要待长者用餐后方可举筷,不得在老人面前喝酒抽烟,如无法回避也要转身而饮;对六十岁的老人,全家要举行庆花甲仪式,跪拜敬酒祝寿。
朝鲜族的禁忌有:严禁同宗、表亲通婚;不喜食羊、鸭、鹅及油腻食物,喜食狗肉,尤喜狗肉汤,但婚丧及佳节时禁止杀狗、食狗肉。
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您如果想去屋内参观或想体验当地民俗而住进船形屋,记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风俗。
在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据说是屋场“多阴”“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等。
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
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另一种说法是: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苗族
苗族这个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它,了解它吧!
苗族大约有74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在山岭之中,给人一种祥和的气氛。
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则迷信鬼神和巫术。苗族人对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认为是灵性的体现,如果遇到,就会对其顶礼参拜。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极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苗族人还认为世上有鬼神,他们认为鬼有两个种类,一种为善鬼,也就是神,会给人带来幸福、好运。而另一种则是恶鬼,他们认为,死去的人或动物的怨恨化做的恶鬼,会带来霉气、厄运、灾祸。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认为盘瓠(一种神犬)或枫树枫木为他们的始祖,把它们当作祖先来崇拜。很有意思吧!
他们的饮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他们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介绍完饮食,就要介绍服饰了。在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银饰。银饰的种类也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小银花坠„„
这就是苗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介绍后,你熟悉它了吗?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 庆祝方式
11.中华民族风俗习惯 篇十一
关键词:彝族婚姻;婚姻法;冲突
一、彝族传统婚姻习惯法的概述
(一)在通婚范围上,实行严格的通婚制度
(1)“民族内婚 ”。传统彝族社会在婚姻关系上非常注重“彝根”與“非彝根”的差别,不同等级的彝族都限制其子女与其他民族进行通婚。彝族谚语:“黄牛自是黄牛,水牛自是水牛,黄牛布入水牛圈,水牛不同黄牛牧,”这句谚语正是对民族内婚最好的反映。
(2)等级内婚。传统彝族社会的婚姻习惯法中规定严格实行等级内婚,在奴隶社会彝族分为五个等级,即兹莫、黑彝、白彝、阿加和呷西,不同等级间禁止缔结婚姻关系。
(3)姑舅表优先婚。姑母家的女儿等到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时,在择偶上会优先考虑舅家的儿子,只有等舅父家不要才会考虑其他人,在嫁给其他人时还会把所得的聘礼拿一部分给舅父。这种婚姻制度既是母权制的社会遗俗,又成了巩固和扩大血缘家族支势力的一种方式。
(二)在婚姻形态上,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在凉山彝族地区主要的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一夫多妻的形式,一夫多妻主要是对一夫一妻制的补充形式。形成一夫多妻婚姻的原因是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炫耀自己的富裕,显示自己的特权。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一夫多妻的现象主要出现在黑彝头人及少数富裕的白彝头人中,他们为了炫耀自己富裕的经济情况及显示自己至高的特权,往往会相继娶多个妻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当今彝族社会中已经不复存在。
(2)转房。传统彝族习惯法规定,在彝族婚姻家庭中,如果丈夫死亡,妇女不得外嫁,而必须转房给亡夫家中的平辈、晚辈或者长辈男性亲属,即使转房的对象已经有妻子也可以。这种妇女必须转房不得外嫁是因为在结婚是男方支付了女方一定的“身价钱”,使男方家支认为女方是自己家中的财产,即使丈夫去世也不得让财产外流。
二、彝族婚姻习惯法与《婚姻法》的冲突
(一)与《婚姻法》基本原则的冲突
(1)婚姻自由原则上的冲突。《婚姻法》第3条:禁止他人干涉婚姻自由。但在凉山彝族地区干涉婚姻自由的现象仍然普遍,在凉山地区的包办婚是通过定娃娃亲、转房及索要身价钱的方式实现的。最典型的就是在联姻时女方向男方索要身价钱,在彝区不管男方家庭经济如何,娶媳妇都会给予女方一定的身价钱,身价钱的给付才算正式缔结婚姻关系。然而身价钱的给付与“拿钱就能买老婆”的买卖婚是有所区别的,它是通过对女子“身价钱”的议定和收付,抹杀婚姻当事人的意愿,实现对婚姻的包办。
(2)一夫一妻原则上的冲突。《婚姻法》第2条规定,我国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然而在旧凉山的彝族地区还存在一夫多妻的现象,尤其是凉山彝族腹心地区,它是通过转房的形式实现的。转房是在丈夫死亡后其2妻子转房给丈夫的兄弟,转房时转房的对象可能已经有妻子,这样就构成事实上的一夫多妻,这与《婚姻法》规定冲突。
(二)与结婚实质要件上的冲突
(1)结婚年龄上的冲突。《婚姻法》明确规定了男女各自的结婚年龄,然而凉山彝族自治州规定的婚龄与国家法有所不同。这个是规定虽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变通规定,但在凉山彝族地区青年男女结婚的年龄普遍都比这个规定还早,尤其是凉山彝族腹心地区最为普遍。
(2)禁止近亲结婚上的冲突。《婚姻法》第7条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彝族传统婚姻习俗中盛行姑舅表优先婚,这种姑舅表婚就是近亲婚的表现,这种婚姻习俗在现代彝族地区仍然存在着。
(三)与结婚形式要件上的冲突
《婚姻法》第8条规定,结婚则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然而在旧凉山彝族地区普遍存在事实婚姻的现象,人们缔结婚姻不会根据国家法的规定去登记结婚,彝族同胞大多数都会根据自己民族习惯举办婚礼。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事实婚姻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普遍减少,但还是仍存在个别现象。这种事实婚姻与《婚姻法》的规定构成了冲突。
三、彝族婚姻习惯法与《婚姻法》的调适
彝族传统的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制定的《婚姻法》之间存在一些冲突,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些冲突,从而更好的解决冲突,使民族习惯与国家法更好的接轨。因此,本人提出协调彝族习惯法与《婚姻法》的建议:
(1)去粗取精,吸收彝族婚姻习惯法中合理的部分,废除不合理的部分。彝族婚姻习惯法经过那么多年,还被彝族人民严格的遵守着,说明它有部分是由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当我们在解决民族中存在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在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将其合理的民族习惯在不与国家法冲突的前提下创设成民族法规。
(2)加强对彝族地区进行普法宣传。
(3)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要协调国家婚姻法与彝族习惯法之间的冲突,则应在尊重民族习惯法,遵守国家法的前提下发挥乡规民约。在彝区,人们可能不懂法律,但基本上都懂乡规民约,所以我们可以指定合理的乡规民约来调解婚姻法与习惯法之间的冲突。
四、结语
彝族传统习惯法一直被彝族人民严格遵守着,深刻影响着彝族人民的思想,但随着社会发展,彝族习惯法中有些传统习惯不仅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还桎梏着彝族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理性认识彝族传统习惯法,肯定彝族旧婚姻习俗中的优点,去粗取精,使彝族婚姻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共同翻起彝族婚姻史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张晓辉,方慧.彝族法律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84.
[3]杨怀英.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207- 209.
[4]蔡富莲.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特点[J].凉山民族研究(2000年刊):59- 65.
作者简介:
瓦布莫,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2014级民商法学,学号:130301052187。
12.中华民族风俗习惯 篇十二
消费需求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 消费习惯作为影响消费需求的文化因素, 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就国外学者的研究看, 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从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出发来研究消费问题, 这种心理因素其实就包含习惯。Howard and Sheth (1969) 创立了购买行为理论, 认为人们的购买行为受到动机、可供给的产品和决策调节等因素的影响。Campbell and Cochrane (1995) 认为, 人们过度平滑消费的原因就在于消费的惯性影响。Dynan (2000) 研究发现, 习惯越强, 当期消费支出产生的效用越低。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 (J.S.Duesenberry, 1949) 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出的著名的“棘轮效应”, 把消费习惯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刚性化。布莱利 (Briley, 2001) 等检验了东西文化差异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Levitt (1983) 和Mooij (2004) 从全球广告视角研究了文化和购买行为的关系。张晶和Ramu Govindasamy, 张利痒 (2013) 从“文化适应” (Acculturation) 的视角对美国少数族裔中的文化适应对消费行为影响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 杭斌 (2009) 经过实证认为消费习惯是我国农村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变量。贾男 (2011) 等利用家庭面板数据对不确定性下的农村食品消费“习惯形成”进行了实证检验, 认为习惯因素使农村消费者行为更加谨慎。洪名勇 (2013) 对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居民消费文化特性实证分析是为数不多的探索之一。我国具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 不同文化的各少数民族消费习惯存在着何种差异, 以及这种差异对消费需求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理论及计量模型
1.基础理论
人类学家在19世纪末首次提出现代的文化概念, 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共享的价值、信仰和对世界的认识。爱德华·伯内特·泰勒 (1871) 第一次十分明确地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 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俗的复合体”。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来看, 习惯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消费习惯 (habit formation) 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惯性行为, 是消费者基于追求长期效用最大化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 它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消费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有差异的, 其消费习惯也有差异。我国的回族和藏族两个少数民族, 其文化差异非常显著, 如回族群众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是一个农耕民族, 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传统的商贾文化。而藏族是一个传统的游牧民族, 大多信仰藏传佛教。这两个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消费习惯必然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消费习惯上的差异又必然会影响各自的消费需求大小。本文正是要研究回藏两个少数民族消费习惯上的差异对他们各自消费需求的影响大小。
霍华德和谢思 (Howard and Sheth, 1969) 创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划分为:动机、可供选择的产品和决策调节因素。动机反映了消费者潜在的需求, 可供选择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对象, 决策调节因素则是非常宽泛的概念范畴, 涵盖了所有影响需求和供给匹配的各种因素。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反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 其中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动机的形成恰恰与文化有关。所以, 文化影响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影响消费习惯能从理论上找到合理的解释。
2.计量模型
在理论研究过程中, 一般将习惯分为内部习惯和外部习惯。内部习惯是消费者过去的消费行为对当前消费的影响, 外部习惯是消费者所处的环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本文研究主要考虑消费者的内部习惯。Alessie and Lusardi (1997) 在习惯形成模型中将不确定性的影响也纳入到了习惯形成模型, Dynan (2000) 则在模型中应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模型构建, 考虑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约束下的模型。
本文参照Alessie and Lusard和Dynan提出的模型,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模型 (1) 中, C表示消费需求的大小, 用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表示, i表示某一组样本, t表示时间, Ci, t表示第i个家庭t期的消费, Ci, t-1表示滞后一期的消费, 体现了消费习惯因素。Mit表示家庭的收入, 用家庭人均纯收入 (可支配收入) 指标来表示 (见表1) , λ0是常量, λ1和 λ2是系数, εit是残差项。
三、回藏民族消费习惯差异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对于分民族的消费及收入, 无法获得有用数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充分利用统计信息资料, 拟在回族和藏族分布较多的省份进行数据选择,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3) 资料显示, 回族和藏族主要分布西部各省份。依据地理位置相邻和单一少数民族所占比重较大两个原则来筛选民族自治地区, 发现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符合筛选原则。以少数民族聚居区来近似代表研究民族, 既具有理论的合理性, 又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2.实证分析结果
(1) 回族城镇样本。经过初次回归得到回归结果I, 调整后的R2为0.994703, 接近于1, 说明样本数据拟合较好。最终回归估计模型为:
(2) 回族农村样本。第一次回归形成回归结果I, 显示收入M不显著, 剔除M且消除序列相关得到回归结果II。该结果表明, 滞后一期消费对当前消费有显著影响, 通过显著性为1%的t检验。最终回归估计结果为:
(3) 藏族城镇样本。第一次回归得到回归结果I, 显示藏族城镇居民消费习惯对当期消费影响不显著且存在序列相关。剔除消费习惯因素并消除序列相关做第二次回归, 得到回归模型II, 收入M通过1%的t检验。其最终回归估计结果为:
(4) 藏族农村样本。第一次回归得到回归结果I, 显示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影响不显著, 且方程存在序列相关。因此, 剔除收入这一因素并消除序列相关, 得到回归结果II。该模型表明, 藏族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受消费习惯的影响, 与当期收入没有显著关系。最终回归结估计果为: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1) 回族和藏族各自民族内部城乡消费存在差异。就回族样本来看,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既受到以往的消费习惯的影响, 也受到当期收入的影响, 样本结果显示, 消费习惯和当期收入弹性系数大致相当, 分别为0.46和0.48;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则主要受以往消费习惯的影响, 并且受习惯影响比较大 (其弹性为1.52) , 跟当前收入水平关系不显著。
(2) 回族和藏族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文化差异性。虽然回藏农村居民消费均受到消费习惯的强烈影响, 但回族居民消费行为更激进。可能的原因是:样本数据显示回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非常有限, 而消费习惯却存在很强的惯性。这与回族农耕或商业文化有关, 其消费意识更加超前, 也与回民族相互交往频繁, 热情好客的文化特性造就的消费刚性密切相关。
(3) 回藏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尤其是藏族。这一结论如果割裂来看, 与大多数类似研究没有实质性差别。但如果结合上面的结论1和结论2来看, 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正因为在研究过程中, 用民族聚居区来代替研究的民族, 而民族聚居区虽然以特定少数民族为主, 但也有汉族群众和其他少数民族生存, 所以样本特性就变得不明显。
2.政策建议
一是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居民收入水平, 增强其消费能力。虽然实证结果显示某些样本区居民消费与当期收入无关,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样本区居民在观测期内其收入水平非常低, 如果收入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当收入水平在一个非常低的限度内时, 不受收入影响恰恰说明收入只能维持最低生存, 其消费习惯影响的收入也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二是针对各少数民族消费习惯差异, 不断挖掘消费潜力。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宗教等存在明显的文化特性, 如藏族的服饰既是藏族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保暖御寒之必须品, 同时也是本民族审美和文化的积淀;回族穆斯林生活习俗受宗教影响较大, 清真产品需求市场巨大, 所以民族地区消费市场要迎合当地消费习惯, 以民族文化特需品市场的建立来提升消费能力。
三是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当地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防线, 更是我国提升消费能力建设的基础。民族地区大多自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 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足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支撑, 少数民族群众为了预防风险必然会加强储蓄、减少消费。所以,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非常紧迫, 这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来不断促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年1月:P53.
[2]杭斌.习惯形成下的农户缓冲储备行为[J].经济研究, 2009, (1) :96~105.
[3]贾男, 张亮亮, 甘犁.不确定性下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的“习惯形成”检验[J].经济学 (季刊) , 2011, (10) :327~334.
[4]张晶, Ramu Govindasamy, 张利痒.“文化适应”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12) :43~46.
[5]洪名勇.民族习惯与农村居民消费:一个实证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 :22~29.
[6]Theodore Levitt.The Marketing Imagination[M].London:The Free Press, 1983.
[7]Campbell, J﹒Y﹒and Cochrane, J﹒H﹒By Force of Habit:Cosumption-Based Explanation of Aggregate Consumption:International Evidence[J].European Economic Rebiew, 1999 (5) :P897-920.
[8]M.De Mooij.Consumer Behavior and Culture:consequence for Global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M].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4.
[9]Dynan, K.E.Habit Formation in Consumer Preference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iewe, 2000 (3) :P391-401.
[10]J.A.Howard.J.N.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Research Paradigm[J].1969,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