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2024-06-24

培训学习点滴体会(精选16篇)

1.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篇一

参加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学习体会点滴 港边小学 徐学明

在各级团委、英仕教育基金等多家单位和企业的关心、支持赞助下,能够到上海参加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作为偏远山区的小学语文教师,这对于我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自5月13日至5月26日本人参加为期十五天的第168期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暨第9期英仕教育基金班的学习。通过教育专家和领导形象而生动的理论教育,参观考察上海的学校后,无不感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强了信心,学到了许多新理念新知识,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上海社会科学院李维老师让我明白教育应该立德为先,教书应该以育人为主;楼老师用自己的教学经历让我明白做优秀班主任有了新的认识,培训是新的辉煌的开始,只有做好自己的成长计划,按照自己的预设,逐步落实才可以达到成功的彼岸;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张锦堂教授所讲授的“SWOT分析法”恰如其分的阐述了一单位(企业)或个人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明智的内涵:自知者明,知他者智。成功的前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优化的要求: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只要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这几句话更是让我记忆犹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张载锡教授以一个个成功的案例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知道了发展的方向,找到了教师的成功感和自豪感,教育是美的化身,发展教育之美,是教育第一要性;上海师大教授,语文教学专家陆襄用动人的歌喉、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全国希望工程教师讲述了“读之、吟之、歌之、舞之——小学古诗词全脑教学”。曾桂梅教授以身授法,亲切自然,是她让我们认识了沃德太太,知道了思维导图,接触了友善用脑,理解了人性关爱,掌握了科学方法。说心里话,真的非常感谢她!是她,让我们在倍感压力、脑生迷惑、心有阴霾的时候,用她的心与她的爱,给我们“开出了一片艳阳天”。

一位位教师向我们诠释着“爱的真谛”……。

上海洵阳路小学、金山海棠小学、竹园小学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震撼人心。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享有并传承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三所小学的文化建设引领教师成长,感受着书润心灵的职业幸福,提升着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特色。让文化成为建筑的灵魂,让教育在墙上、地上舞动,让生命在其间熏染成长。……

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十多天的学习,用思想上的脱胎换骨吧,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看到上海洵阳小学的教师们的坚持了十来年的“新基础教育”,有茅塞顿开之感。专家们不遗余力的用知识和心血为我们输送着教育教学的内力,一个个各地区的教学能手正在从这里起飞……我只能不停的学习,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岗位上。我觉得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自己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从新认识自我,明确职责。

我虽然没有了刚参加工作高涨的激情,但我充满朝气与活力。所以我一定摆正自身位置,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耐心。从思想上加强认识,明确教师职业的内涵。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要用自己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观念去渲染学生的心灵,时刻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言行,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从而明确自己的职责,并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

二、坚持学习,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必须尽快适应这种改革方式,将学习到的知识用来武装自己,结合自身和学校实际情况,从教育观念和具体教学方法两方面改进自己。以一名优秀教师的使命感促使自己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以此来提高自身素质。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证明教育方法是无止境的,改进和提高更是无止境的。现在,我们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位老师曾经这样说道: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的知识才能有广度和深度;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的能力才能参天伸展;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的心灵才能亮丽而高远。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长,不积跬步,无以致远,不要急吩那远的成功,而应注意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三、立志做一名优秀教师。

记得一位教授在培训时讲过,一流的教育要有一流的的教师,只有教师发展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高。也就是说,学校的不断发展必须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师生发展了才会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怨无悔的尽到自己的教学之能,突破教育的学科局限,不断进取;把领导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变成自己的追求,用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向关心和关注我们的所有的人表示感谢。

四、希望这样的培训纳入长效机制,让更多有爱心的人把钱投入培训,扩大培训面,但不能降低培训质量和规格。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外出培训,学习时间非常短暂,但对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而深远的。希望工程,传递着爱的种子,播撒着希望和梦想。其实,从捐助者到受助者,我们都是一粒粒希望的种子,用破土的声音,预告农村基础教育枝繁叶茂的花期;用我们的真情和汗水,书写民族的辉煌。

2.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篇二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 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小组的组建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智力状况、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 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比例相当.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 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 让学习优良的学生能获得更多自信.

二、组员全员参与, 明确个人职责, 明白合作规则

建立学习小组只是为学生的合作提供了可能, 要使学生真正合作, 首先必须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 杜绝陪客现象, 即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 例如汇报者、裁判者、记录员、检查者等.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定期轮换, 以增强学生责任感, 从而使每名学生都能学会合作.其次, 建立一些基本小组合作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前事先做好安排, 讲清合作规则.如讨论前, 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 把想法记录下来, 再由组长安排, 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倾听, 然后讨论, 形成集体的意见, 最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 每个成员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三、开展活动, 适时把握契机, 激起合作愿望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后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 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 有值得合作的地方, 学生愿意合作, 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合作学习要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1. 在学习的重、难点处引导合作

在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 有利于集体智慧的发挥, 有利于每名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 从而使每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想知道圆面积计算的热情, 合作探究圆面积公式推导, 组内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相互质疑问难, 并不断修改补充完善, 最后师生总结概括.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攻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在巩固和应用新知识的练习时,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的内容之一, 它能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 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通过合作学习, 能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我出了一道判断题, 让学生对照竖式看横式的结果写的对不对, 0.67÷0.22=3……1.开始, 多数学生都不加思考的答“对”, 只有少数学生说“不正确”, 这就引起疑问, 我接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共同探索, 气氛十分热烈.最后他们分别从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不变性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发表意见, 阐明余数1错了, 并探索出正确的余数是0.01.这样, 通过合作学习深刻理解并掌握了如何处理小数除法中的余数问题.

四、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热衷于分数排队, 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 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十分强调以所有成员成绩的综合作为评价的标准.作为老师, 必须认识到你评价的不只是某一名同学, 而是某一组同学, 要以所有成员的合作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 从而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避免一些缺乏学习技能的学生遭到忽视和冷落.例如: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 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 把个人奖励改为小组奖励, 把小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 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 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也更加喜欢参与到今后的合作学习中.

3.学习戏曲声唱课体会点滴 篇三

关键词:戏曲;声唱;喉头上提;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40-01

在戲曲声唱的学习中,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戏曲的唱腔是戏曲艺术声腔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学习戏曲声腔,首先要从发声的训练着手,其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喉头上提”的问题。在声乐上,“喉头上提”可以说在戏曲声腔中它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很难解决的难题,“喉头上提”也是一切在戏曲发声中毛病的根源。这个毛病直接导致呼吸不能自如,声音不能流畅,特别在唱高音时,不能字正腔圆。反之,喉头稳定,是解决戏曲科学发声的关键,也是戏曲声唱的基本姿势、状态、心理机能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

在学习中老师教我如何在日常生活、演出观摩和上课学习中观察感受到以下几种情况:

1.喉头向上跑的人,声唱时音色单薄无力,共鸣不浑厚、不宏亮,

喉结特别往上跑的人,声唱音域窄,不持久,很块出现声音嘶哑,干燥,不适感。

2.有些演员声唱时看起来喉结是向下的,但唱起来常出现破音,这是喉头肌肉紧张,下颚肌肉挤,卡喉头,压迫喉头不能平衡自由所造成的结果。

3.掌握到科学发声方法的人,他(她)喉头稳定,喉结自然下降,声唱时声若宏钟,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即便是有些人不一定会声唱,但说话时往往音量很大而持久。

从上面几种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很显然前二种情况是错误的,只有第三种情况才是正确的。因为喉头上提及紧张只能造成声音的嘶哑和唱腔不自如,而喉头稳定向下,声音则明亮而负有持久力。

下面对前后两种不同情况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抛砖引玉的阐述:

“喉头上提”的人发音时,从喉部到口腔不能形成一个拉长而通畅的管道,无法帮助其调节共鸣和挡气的作用,不能形成共鸣,就造成越使劲越没声音,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的条件反射,越想声音大就越使劲,由于呼气的压力由声带自己担负起来,因此越使劲就越漏气,越气冲声带。声带就很快感到疲劳,产生闭合不好,声音嘶哑,久而久之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嗓音病变。

喉头稳定下降,是喉部到口腔形成了立体型长而通的管道,不但能起到良好的共鸣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与呼气对抗的作用,从而保证呼气从容、缓慢,均匀地通过声带,产生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自如而轻松,从而是声唱者成为声音的主宰者。

有些人在变声期唱高音时乱唱乱喊,也是形成“喉头上提”的另一主要原因,拿戏曲团体的演员来举例说明一下:演员来源于艺术学校,而大多数演员都是在艺校度过变声期的,变声是一个复杂的难以捉摸的过程。变声的特征一般是:没有高音、声音嘶哑,有的人甚至还出现失声现象。这时声带经常处在轻度的充血状态,应绝对避免大喊大叫,要求小声,轻声唱。而有些艺校老师遵循老艺人的“土”方法来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多喊多练,说这样练出的嗓子结实、耐唱。由于学生扯着嗓子高唱、乱喊,超负荷的用声,使很多学生出现声带小结、肥厚、声带肌群捞殉等病症,最终形成了“喉头上提”的毛病。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喉头上提”的种种情形及弊病,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和避免这个有害于声带健康的“难题”呢?

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力去运用思维神经找到喉头稳定向下的方法:只要打开喉咙,软口盖(软腭)抬高,喉结就会自然下降,打开喉咙的途径是半打哈欠似的状态,这个练习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要经常不断的坚持持久的练习,把有意识的使喉头稳定下降。恒心——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捷径,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难以很好的完成这个动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会事与愿违,作为初学戏曲声唱者,必须先打开喉咙,喉头下降而平衡,才能唱出自然而又美好的声音的。不然他(她)们的声音只会不进而退,我在声乐书籍中也曾看到意大利著名歌剧艺术大师基诺、贝基归纳出三种喉结所处的位置,一种是说话时的位置,这时,喉结自然上下,虽然是微小的移动,但一般都处在适中的位置;另一种是吞咽食物时喉结向上的,提到最高的位置;第三种。即打哈欠时,喉结所处的位置——这就是声唱时所需要的位置,也就是治愈“喉头上提”毛病的“灵丹妙药”。

科学的呼吸方法也是稳定喉头、避免喉头上提的基础。声唱时呼吸的几种练习方法如下:

缓吸:口、鼻同时吸气,方向向下,两肋扩张,肩、颈、胸部肌肉保持放松状态。

停顿:当已吸不进气时,靠腰、腹部肌肉控制暂不呼出、检查肩、胸、颈部是否放松,避免耸肩、挺胸、颈部肌肉紧张。

缓呼:在尽可能爆出两肋扩张的状态下,由小腹用力、用长音“嘶”缓慢、均匀、稳定地呼出全部气息的五分之四左右结束。

急吸缓呼的训练。急吸:各项要领与缓吸相同,只是吸气的过程要尽可能短,在快速的吸气中不可出现耸肩等多余动作,不应出现吸气的声音,要尽可能的将气吸满。

控制:重点检查肩、颈、胸部是否紧张,并且使呼吸肌肉有所调整,从“急”到“缓”的准备。

急吸缓呼是实际声唱中用到最多的,也是最难掌握,最易出现问题的呼吸方式,需要反复,细致地练习并纠正。诸如:呼气紧张,呼气不足,呼气头重尾虚、支点移动、用力不均等不良状况,渐渐提高呼吸的能力,打好声唱基础。

缓吸急呼的训练缓吸:口、鼻同时吸气,方向向下,两肋紧张,肩、颈、胸部保持放松状态。

急呼: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腹肌推动横膈膜将尽可能多的气息有力地弹出“fu”(声带不振动)并检查是否有多余的肌肉参与这一动作,缓吸急呼对于学习短小的跳音或重音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体会横膈膜弹跳的感觉,重要的是在很短的呼气过程中,区分哪些用力是必要的,哪些是多余的、紧张的,并学会加以避免。

4.赴杭州学习点滴体会 篇四

雷山县黄里小学 周定能

2010年10月9日那天,天下着蒙蒙细雨,使人感觉有几分寒意,但我内心却是春暖花开,因为有贵州省委民盟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和雷山县教育局领导的精心安排,由教育股向继忠股长和龙怀山教研员领队,全县18名校长、主任组成赴浙江杭州翠苑二小学习团,我有幸成为团里的一员。当日下午两时,我们踏上了前往杭州的快列,次日下午一时三十分到达杭州。坐在前往翠苑的公交车上,露过绿树成阴的西湖边,我不禁想起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时,我已感觉到这座城市的妩媚、魅力所在,闻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也许是这座城市的文明与文化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在杭州翠苑二小的一个多星期短暂的学习时光中,每一天的点点滴滴,我都用笔、用相机做了记录。下面是我心灵中的几点感触。

一、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的认识。

深入到翠苑二小课堂中,每一位老师音容笑貌,一举一动,表现出了精湛的课堂教学魅力和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先进的思想将时刻鞭策着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使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转变,也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在彼此的交流中,提高了改进德育教育的方法,使我对教学艺术有了更新的认识。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使我们明白了“不能只是低头拉车,还要不时的抬头看路”,因为,教育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将服务于这个社会,所以教育要培养出适应这个社会的人才。

二、教师要陪伴学生成长。

进入翠苑二小的的教学课堂中,我深有体会:只有一切都从学生出发,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觉的去思维、去探索、去创造,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去获得知识,从而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如果说教学行为是一种艺术,那么,要达到其境界的制高点对于学生教师必须作到的是:倾听、等待、信任、体验、呵护、理解和赏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做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某某学生什么都做不来,他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一点点成功“会给他带来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当然当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一定要用不具有伤害性的语言指出他的不足,提出建议。只有发现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提醒,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三、在不断的反思和吸取中成长。古人曾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工作中要不断的总结与积累,才能逐步的提升自己。可见,积累的重要性。而反思是最有效的手段,反思不仅仅是工作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的调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反思自己的言行和听别人一节课都会收获颇多。因此要多对自己的管理方式进行反思,挖掘生活中的隐性道理,来提高管理的效率。这次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刚刚开始,正如春天带给大地的是无限生机,阳光带给大地的是茁壮成长。我们所拾起的贝壳只是沧海一粟,愿求知的沙滩常留我们寻找的足迹。

四、提升了理论水平,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

作为农村教师,我们理论水平低,对自己的工作不善于总结归纳,现在,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的理解,基本上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坚定了探索新路子的信心,并增加了教育科研的意识,认识到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新时期的教育家。此次学习使我们在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为我们开辟了新视野,使我们改正并更新了头脑中原有的死板的教育观念。

五、管理学生经验得到积累。

翠苑二小的领导和老师们将他们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我们一起交流,使我在今后德育管理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从他们的报告中我们体会到了我们平时也深得体会的做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许多辛酸与无耐,同时也感受到了做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光荣与成就,以及更多的使命感。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研究方法侧重学校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调动。这种注重研究,充分挖掘周围环境资源的方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这也正是我所要追寻的研究内涵。

六、树立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

通过本次学习之旅,感觉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过去,我们常说:“管学生就要象警察一样。”但是,经过学习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象警察这么简单,它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人。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教育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七、听专家讲座,找到了从教与人生的坐标。

听了特级教师王曜君的讲座《在规划与修炼中成长》。王老师凭借自己作为语文老师的优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他特有的幽默,让我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王老师的成长之路上,始终有一个规划,也就是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尽管目标有大有小,但是必须要有目标。王老师把自己的追求分成三个大的层面:培养好学生,培养好老师;真正成为一名省级教师;能够传播一些追求的精神。正是有了明确的目标,王老师往前走的脚步才那样坚定。

王老师说:“要么不做,选择了做就要做到最好。”“为了信念,我将倾注自己的生命。”正是有了这种思想,本可以有更多选择从政机会的王老师,始终坚定的走在从教之路上。别人看来,他很苦;他却乐在其中。不同的境界造就不同的人生。王老师的这种人生境界和信念,使我找到从教和人生的坐标。

杭州学习之旅已结束,总觉得有太多的怀念,看一看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和自己激动之时随手摄下的照片,再回眸静思:“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教我求知治学之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教我明学思之理,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地拿出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和自己激动之时随手摄下的镜头来咀嚼、反思、品味,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5.学习汪洋湖先进事迹点滴体会 篇五

第二是学习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勤奋敬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在汪洋湖眼里,工作总是第一位的,他总是把党和人们的需要做为自己的唯一选择,忘我工作是他几十年主要的生活方式。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他的工作作风十分严谨,实事求是,绝对不搞虚报浮夸。在工程建设上,他严把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关,确保数十亿水利专项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建设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他以勤奋敬业、求真务实和献身负责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人民公仆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第三要学习他紧跟时代步伐,勤于学习、勇于拼搏、务实求新、开拓进取的境界。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曾主管过党务、工青妇、农林水、财粮贸、公检法等工作,他从来都是让干啥就竭尽全力去干好啥,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能努力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业绩。他以共产党人特有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6.学习吴大观事迹后的点滴体会 篇六

一、吴老一生奋斗的动力是为民族的强盛

1937年至1942年,吴老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昆明正遭受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面对民族遭受的蹂躏和涂炭,他把满腔愤怒转化为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大二坚决转系到航空专业,立志要为维护祖国的制空权贡献自己的力量。1945至1946年,在美国学习发动机技术期间,吴老再次感受到了种族歧视的屈辱,进一步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攀登技术高峰的信念。1947年回国后,他亲身经历了广州建立发动机厂的失败,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解放区的光明,毅然拒绝了去台湾,而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吴老在日记中写到:“„„被洋人欺辱的日子,我是亲身经历过的,那是多么难受。一个民族落后了就要受人侮辱”。正因如此,他还写到,“我是把有效的时间花在为航空事业而努力求知、出点微薄之力上”。吴老不仅是这么写的,更是这么做的。吴老始终把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并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航空工业披肝沥胆、殚精竭虑。他在日记中写到,“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在我这个中国老航空人的心中,为中国制造的飞机装上中国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心脏’——航空发动机,是我最大的心愿!”他常说:“紧张工作是我的最大幸福,攻关的胜利是我最大的快乐,艰苦朴素是我生活的准则。”

吴老是我们正身立业的一面镜子,面对吴老救国、报国、强国的高尚理想道德情操,我有一种汗颜愧对之感。我与吴老虽然从事的工作不同,一为航天事业,一为教育事业,但我们事业的最终目标则是相同的。即均为民族的强盛。吴老用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果,证明了自己在维护祖国制空权的世界博弈中取得了耀人的业绩;而我为民族的强盛在高教这块争夺接班人的主阵地的博弈中,做得怎么样呢?我的职业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的职责是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和道德情操铸造大学生的灵魂,我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实际上都是在为国家民族的强盛在做工作。我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在这最后的两年里,我要以吴老为楷模,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站好最后一班岗。

二、吴老的人生是给予不是索取

吴老在日记中经常问自己的一句话是:“我拿什么作品奉献给党?”“党给我的太多,我给党的太少,实在惭愧啊!”

正是在这种高尚的人生追求精神的激励下,吴老为航空发动机事业完成了三个创建和两个主持。三个创建:即创建了国家航空发动机设计第一个单位,创建了国家乃至亚洲发动机的第一个实验基地,创建了航空工业发动机的第一个产业基地,并且在这里把我们第一台国产发动机送上了蓝天。两个主持:即主持了新中国第一个西方合作项目,在70岁高龄时主持完成了国家发动机研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标准的编制工作。“白吃人民的饭,不为人民办事,心中有愧啊!”这是吴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视人民如泰山,心忧天下、情系苍生、感恩社会,从无一己之私利;他连续46年多缴党费,向社会捐缴达30万之多,占一生工资的1/3,自己却淡泊宁静、甘守清贫;他甘为人梯,提携后辈、奖掖才俊向来是不遗余力;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心如明镜、一尘不染,从不居功自傲、不沽名钓誉、不搞学术霸权;他豁达大度、宽以待人、心地澄澈,看到年轻人的工资、住房待遇超过自己而由衷地高兴,即使遇到“文革”中错误批斗自己的人,也只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7.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篇七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这个阶段都是一些简单的字母学习和问候语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写。只有这样才可以记得更牢固一些。字母一定要让学生记住。简单的用语要会读。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英语口语对话, 让他们扮演课本里的人物, 这样可以把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起来。他们从表演中提高英语的口语能力和交流能力。因此, 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很重要。

英语的学习要经常进行复习, 每学完一个单元, 我就要求学生进行复习, 把每一课学的知识串在一起, 可以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们用英语说出来。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用良好的学习氛围说英语

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稚气十足。在课堂上他们往往具有双重心态: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说上几句;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害羞难开其口。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日常中的一些简单用语“询问时间”“请求帮助”“数数”“吃喝”等, 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要培养学生的大胆提问精神和大胆地进行交流, 不要因为羞涩而不敢说话。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多地鼓励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印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礼貌语言:Hello, Good morning, I′m sorry Thank you等。这样, 将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语义。我们都知道小学生酷爱做游戏, 抓住他们爱玩、爱表现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 我们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去设计有效的游戏活动, 如挖地雷, “老狼几点了”“眼疾手快”, Guessing Game, matchbox等, 变枯燥的语言学习为生动的语言习得, 调节课堂气氛, 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和谐, 融洽了师生关系, 保持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和小学生注意力的持久。

三、坚持课前三分钟讲英语

众多英语学习者想当然地认为学习外语就是记单词、学语法、背范文、做阅读理解题等, 使得外语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在学校教师也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理解题, 让学生一提阅读就紧张。怎样让学生能在愉快阅读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呢?在课前的时候用英语交流作为课前的一个练习, 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课堂中去。课前这段时间可以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然后用口语说出来。教师在进入教师的时候都要用简单的英语作为本节课的开场白。这样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引导鼓励, 并有计划地进行巩固所学知识的口语训练及一些交际性训练。这种简单的英语口语练习尽管仅占几分钟, 但对渲染课堂气氛, 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也为口语训练提供了场所。它是巩固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四、开辟第二课堂,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学课程, 如果只是单纯地凭借课堂上的一点时间是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好英语的。第二课堂的开辟很好地弥补了课上时间不足的情况。第二课堂的开辟有助于学生英语语感的提高, 并且提高了自身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比如, 在英语的第二课堂中引入一些课外活动, 使学生在开阔了视野的同时, 也增强了自身的自信心以及对英语的兴趣。并且, 在第二课堂中, 通过实际的对话与演练, 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成就与不足, 进而提高自身对于英语的兴趣。

8.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篇八

一、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的合作学习

合作能提升人的能力,能形成集体的智慧,但应以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讨论。出现问题后,不要急于组织或要求学生讨论,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巧设问题,引领学生探究的合作学习

在新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质疑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新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无法获取新知识,甚至经过反复的思考、实践,自身也不能独立解决。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亲手体验,探究规律时的合作学习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如:各种组合图形的面积公式等等,这时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需挖掘集体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目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每位学生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钝角或直角三角形。上课后,让学生拿出三角形,动手操作:“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新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存在着什么关系?”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初步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实施第二次合作做数学:“你们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吗?这个新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又有什么关系?”通过第二次合作探究,学生运用割、拼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并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次推导并验证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操作—研究—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领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解答“开放性”问题时的合作学习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需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出各种策略和结论。如:你能把5+5+5+5+3这个算式改写成“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吗?你最多能写出几种呢?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十分钟,每个同学积极投入,都想帮自己的“代表”达到最高水平,在“帮”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五、竞争、比赛时的合作学习

数学知识本身是单一的、枯燥的,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趣味性强的小活动、小游戏、小比赛。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会创设一定的活动、游戏情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更能使学生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优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情境中学习,更能体会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如教学“统计”时,一开始采用“夹玻璃球”的比赛游戏,每个小组的同学兴趣极高,听完老师的比赛要求后,不等老师分工,小组内的成员已自行分工好了。哨声一响,小组内有的数,有的夹,有的计,有的监督检查,每个成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的进程中,一切都显得那样地和谐。当比赛结束时,优胜方的欢呼和兴奋,成功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而负方也不甘落后,相反他们会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获胜增强信心,小组的合作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動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河东学区)

9.学习新课标的点滴心得体会 篇九

西小王镇中心小学

张英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生才能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构建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想”自主学习、“能”自主学习、“会”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关系。怎样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呢?

首先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从站在讲台上的传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要关心爱护学生,随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状态,营造融洽、宽松的学习氛围,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伙伴,与他们无拘无束地交流,并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品尝成功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不,一次语文课上,说到名字了,有些同学就来劲了,大讲、特讲自己名字的由来,有的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于是有一天,我专门拿出了一节课,让孩子们尽情去表达,四年级的孩子还正是爱说的时候,我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顾德宝同学的妈妈是英语老师,“顾德宝”即英文“good boy”,他说他妈妈希望他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马天慧同学的家长之所以给她取这个名字,即希望她天资聪慧,陈垚红同学的妈妈,因为孩子五行缺土,所以取名垚红,希望孩子既长命健康又红红火火„„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我也畅谈了自己名字的由来,这节课,我们都觉得充实、快乐。

其次,教师要当好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调控时间和节奏,做到讲练结合,张弛有度。该讲的一定讲,该“导”的必须导,要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科学地设计教法,优化教学过程。“讲”在关键处,“导”在迷茫处,老师不要忙于评价,而是要因势利导。在讲《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大部分孩子对联合国及维和部队等方面的知识不了解,于是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补充了有关课文的一些资料,学生学起来就容易了,发言也积极了。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学生就不可能有富有个性的思维和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性,还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问题。允许学生独立从事探索活动,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努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

最后,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体验新知。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能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

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开学初,由于学生们一直走不出年味,收不回心,所以听课也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于是我在教学第一课《古诗三首》时,就设计了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大体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配画,然后看着自己做的画再进行朗诵表演,并且还进行了小组比赛,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特高。相反,如果这节课我只是一字一板地讲三首古诗的意思的话,我估计学生们学习兴致不会很高,可能还会有一部分同学恹恹欲睡。

10.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篇十

千阳县教育体育局张帆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我县教育事业跨越发展,8月7日至14日,县局组织我们赴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全国名校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实地走访、察看、听报告,我亲眼目睹了两校在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深切感受山东教育发展的强劲势头,深刻体会到教学改革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教育变革。其做法及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启示颇多。

一、经验体会

1、理念新,完成颠覆传统教学常规的一次改革与创新。我们在杜郎口中学的校园随处可以看见“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的标语,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新观念。

2、思路新,完成摒弃“应试教育”思想的一次尝试与变革。思路决定出路。素质教育观不排斥知识水平的提高,它不仅包括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求知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杜郎口中学真正走上了素质教育的路子,以“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命价值 ”的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进步,课堂效果明显,生存能力得以培养。立足于学生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关

注学生的情感、心灵,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品质的目标。

3、模式新,完成课堂教学师生融合的一次快乐与成长。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和“10+35”模式,不仅督促教师做好备课这一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做好“预习”这一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只有精细的备课,才能游刃有余的掌控,正确无误的反馈,精准有效的拔高。学生做好预习,方能交流互动,积极展示。这一模式使教师和学生达到了合作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师生享受导学的快乐,共同成长。

二、几点启示

1、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观念是前提。新课程理念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艺术的生命活力”。但反思我们自己在实施过程中总是担心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不能放心的将课堂交给学生,基本上还是老师唱主角,说得多,学生动得少,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让学生当演员,极致发挥潜能,教师当导演,适时掌控引导,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念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2、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是关键。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营造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我们学也学了,认识也到位了,课堂教学要改,必须改,那就要求我们要付诸行动,古人云:水雷屯,君子以经纶。意思就是说万事开头难,君子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成就大事。我们要从第一堂课开始,尝试、完善。当然要完全达到杜郎口中学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也

不能死搬硬套,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借鉴经验,改革创新自己的课改模式,逐步完善,以便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

3、改革课堂教学,相信学生是基础。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是课改的的基础。我们总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学生做不到,但杜郎口中学课改以相信学生为基础,给学生以自信,使我们值得学习的。责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自信,只要老师的指导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成为可能,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天下,把学生的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三、今后设想

1、更新观念抓教改,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思想早解放早发展,思想大解放大发展,思想不解放难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其关键是观念要更新。作为教育管理者要认真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念、竞争意识、创新理念、进取意识和前沿意识,从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课堂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自我封闭中解放出来,深入基层,全面掌握教学动态,强化教育管理,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认真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强化措施抓创建,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对照年初目标任务,指导督促各镇校尽快落实幼儿园达标升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数字化学校等创建工作,创建市级Ⅰ类幼儿园1-2所。精细化管理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积极参与指导,打造一批教改名校、文化名校、特色名校。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示范引领,高效教学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举行高效

课堂学科教学模式征文活动,做好“双高双普”县创建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11.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习惯培养;方法策略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这里看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是其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一、重视情境教学的创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多媒体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只要发展成为认知的兴趣,就会使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如:在《平面图形的认识》的一课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妈妈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什么吗?于是多媒体就呈现出各种颜色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都是什么呀”,通过对图形的认知,学生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能起名字,还能说出为什么给他们起这个名字。这种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了孩子们的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给学生创造能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我们教师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他们平时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培养学生,让他们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观察物体》教学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学生们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就能得出结论:照镜子时人的内外、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人的左右位置确发生了对换。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数学,并实践了数学,体会到了数学的生活价值。

三、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好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把枯燥乏味的知识教学变成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上课能专心听课,教师上课时一定要情绪饱满,力求做到语言生动有趣,条理清晰,让课堂引人注目,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善于听。使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为了让学生更能专心听讲,我还常常利用学生善于表现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学生的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让他们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哪里还有不足?你能给他什么好的建议等等。往往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的增设,让学生能够做到更专心听讲,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更快更牢的掌握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好习惯

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通过想象、分析、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生如果不能具备认真阅读教材的好习惯,就会在多方面体现出其弊端:如做练习题时不会审题,读问题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更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完整地解决他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如: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一个直角,并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做上,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没能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他们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就开始做题,也不作深入思考,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到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就认为肯定不对,一定就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教材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习惯用加法,看到“少”就习惯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好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啊。

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常言道:“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使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逐步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就要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的特点。要给学生适时创设思考的情境,在给学生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思考,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层次。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多让优生发言,鼓励他们开动脑筋,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对于容易解决的问题,要把机会多留给一些思维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部分,都应及时地给予他们表扬,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动脑的欲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总之,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特点,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法,教法得当,训练得领,教学效果就一定能好,就可以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学生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12.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篇十二

一、在选题中获得认知体验

在儿童的认知规律中, 求知欲是天生的, 而最能激发这种求知欲的内容和材料就是那些贴近儿童生活的具体的鲜活的事件或事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中的学习材料就在儿童身边, 是儿童容易察觉但又感觉神秘、内心向往而又感兴趣的“活生生”的内容和材料。

(活动案例《成长的故事》) 在四 (1) 班的教室里, 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原来, 孩子们正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活动计划的讨论。我面带微笑的对学生说:“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中都有故事, 在这次活动中, 你们想了解什么?打算制定什么样的计划?”话音刚落, 朱卉枫同学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我想了解爸爸妈妈的成长故事。”

“我要去访问周边的哥哥、姐姐或小伙伴们。”

“我要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 并把内容整理整理写下来。”

在应接不暇的回答中, 我把有相同要求的同学分为一组, 由学生推荐组长, 担任组长的学生把本组同学的计划进行归纳写下来。有的小组写道:“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 令人后悔的事情是什么?理清自己的思路, 回想一下。”有的小组写道:“其他人在成长的过程中, 心中的难事是什么?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等等。这样, 学生有了充分的选择权, 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 拟定调查提纲, 并畅所欲言地提出问题, 初步体验了探究活动的快乐, 从而获得巨大的学习动力。

随后我又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运用方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如问卷法、调查法、访谈法等, 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经历并运用各种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形成了方法论意识, 获得一定知识, 发展了思维方式, 获得了认知体验。

二、在活动中获得成败体验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面向儿童生活的实践性课, 其基本目的是引导儿童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习, 在实践中自主地提出问题,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尝试解决问题, 获得丰富的经验,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在实践的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挫折, 他们学会了反思,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成长的故事》一课学生的活动日记) 我去访问周围的亲人和大哥哥、大姐姐们却很不顺利。面对我的问题, 妈妈匆匆地干着自己手中的家务活不加理会, 爸爸简单地敷衍着, 嘴上还说:“小孩子问东问西的, 不好好读书, 吃饱了撑的。”让我觉得特别沮丧。我真不想采访下去了。为什么家长都不接受我的访问呢?我和组里的伙伴们想了会儿, 得出结论:因为自己的父母文化程度低, 为了家庭生活, 外出打工、干活, 所以不会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也没有时间细细思考怎样答复孩子的问题。因此, 我们决定转换方向, 采访邻居家的姐姐、哥哥们。改变方法后我们开始了行动, 这次顺利多了, 有一个大学生姐姐还对我们说, 她很羡慕我们能进行这样的活动, 能锻炼人的能力呢!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历了成功与失败, 在活动中让孩子们知道了做任何事情事先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那些冷嘲热讽甚至是对孩子人格的侮辱, 几乎是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都遭遇过的。正是这些遭遇, 引起了学生对理解、尊重、合作的认识和感悟, 并伴随他们一系列思想意识的形成、情感发展、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和道德体验随着活动的展开而不断生成和深化。

三、在成果展示中获得美感体验

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美感体验与审美需要、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有关。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提高审美能力, 才能获得审美体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 应在开放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辨别美丑,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社会。

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 活动的成果总是充满着惊喜。当学生交流着、品味着实践过程中的一切酸甜苦辣时, 他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笑的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甜蜜。例如: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张含春同学在实践中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她充满信心地说:“我就是我!”“我能行!”就是自我表现欲望的产生。又如:在展示“我爱文学”的成果过程中, 学生为那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而感染, 为那鲜活逼真的形象、优美深远的意境而惊讶……虽说孩子们的做法有些稚嫩,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创造表现, 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探究的艰辛、收获的喜悦。

体验既是认知基础, 又是认知的超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从主题确定、方案实施到成果的展示, 孩子们既分工, 又合作;既动脑, 又动手;既发现, 又创造;既广泛收集信息, 又独自处理信息;既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又综合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表现出强烈的主题意识, 体验参与全程的各种情感感受, 丰富自我, 健全个人人格。因此说, 是“体验”触动了我的教育心灵, 是“体验”引领孩子们走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精彩世界。

摘要: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从主题确定、方案实施到成果的展示, 孩子们既分工, 又合作;既动脑, 又动手;既发现, 又创造;既广泛收集信息, 又独自处理信息;既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又综合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表现出强烈的主题意识, 体验参与全程的各种情感感受, 丰富自我, 健全个人人格。因此说, 是“体验”触动了我的教育心灵, 是“体验”引领孩子们走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精彩世界。

13.清华学习培训体会 篇十三

我在清华大学参加了第二批次的培训学习。此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五天时间,但由于是脱产培训,全部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在这种全天候沉浸式的学习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和难忘的回忆。

回顾培训的历程,我始终沉浸在老师们精彩的讲解中难以自拔,受益颇丰,知识上取得了极大丰富,思想上受到了强烈震撼,理念上获得了全面更新。下面我将此次培训学习的感受作简要汇报:

我感受到了清华大学的名校氛围。清华大学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几经更名至现在的清华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建校以来,清华大学培养出无数精英,有无数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漫步校园,我们可以目睹错落有致的屹立着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建筑,既有古代的皇家园林建筑和欧美古典建筑,又有仿莫斯科大学的俄罗斯式的建筑和后现代式的高科技园区。清华大学之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

我感受到了学术大家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学习期间,为我们授课的几位教授,大多是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有的观念超前、视角独特,有的幽默风趣、妙语连珠,除却他们讲授的丰富内容,最令我难忘的恐怕就是他们的忘我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孙立平教授对新时期经济转型及其前景的分析,田彩凤教授对清华文化与清华精神的介绍和讲解,刘峰教授对国企管理人员如何提升变革时代领导力的讲授,其余的每一位老师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对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的培训。短暂的清华学习生活,紧张而有序,充实而快乐,老师们在课堂上的教诲更加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学术大家的人格和思想魅力。

我深刻认识到将学习成果转化吸收是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这次学习已经结束,虽然时间不长,但学习的内容丰富,好多内容仍需日后多加揣摩吸收,只有把这次所学习的知识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所学到的知识去指导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通过学习加强了我对热点问题的掌握和分析辨别能力,让我进一步掌握了如何运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增强个人领导能力,既有利于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增强干部的执行力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一些具体工作中领导的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对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和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

我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我对如何推动工作开展有了进一步认识。工作开展好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要有主角意识和责任意识,要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更要树立过硬的工作作风。通过学习,使我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更加清晰,也真正的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进一步增强了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14.培训学习体会 篇十四

在2014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技工院校2014年电子商务一体化教学师资培训班,在这十多天的集中培训中,能和来自全省技工院校的老师们一起学习和交流,聆听了专家精辟的讲座,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受益非浅,既有理论上的提高,又有实践知识上的感受与体会,更有教学技艺上的增长。

首先,在培训的第二天,程江平老师就做了有关职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精彩讲座。从讲座中感受到了国家现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感受到了国家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我深受鼓舞,也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我从中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有关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方法,观念上得到更新。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我对电子商务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电子商务是未来商务运作的必然发展趋势,也会逐步成为主流,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一流的大国,在电子商务方面更要重视,因为它影响到整个社会物流的发展速度和物流运行效率,对社会的高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讲解以及倾囊相授,使我在对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我对电商仅仅停留在淘宝购物,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它使我发现了电子商务的一片天空。特别是崔立标老师关于“电商思维”的讲解,使我获益匪浅。另外,王欣老师的“电商的实训教学”和吴明剑老师的“移动电商—无线未来”的精彩讲座也使我印象深刻。

最后,通过本次培训,使我业务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也更加明确了教师的努力方向。在本次培训中,我在感叹每一位专家学者知识渊博、旁征博引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了这次培训不仅是对我们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高,更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职教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教学研究者,在教学理念上要有前瞻性,有新的改革理念,才干跟的上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发展脚步。

15.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篇十五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激发兴趣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 它是对某一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观察、思考、想象, 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 实践证明, 在教学过程中, 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 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 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 提出新创见, 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 又有利于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 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 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 发散就变成了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 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 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 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是一种新能力, 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加强训练, 以熟练掌握并运用。

二、适应新形势, 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传统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 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 无法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 其实, 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 它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 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 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 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 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特征。 因此, 要改革教学方法, 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 我在教学实践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点做法。

首先, 结合教科书的内容, 有针对性地增添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 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 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 而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我还特别重视学生主体, 想方设法地让他们活起来, 动起来。 比如, 在课堂上, 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当众提出来, 发动学生一起“会诊”, 从课本中寻找“药方”。 许多学生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还这么管用, 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为人生指明正确航向。

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以现代教育科学技术为核心, 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当前, 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 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涵、 新的教育热点, 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最佳抉择。 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 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 当学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 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 思维因问题而发动, 因问题而深入, 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 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 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 诱发学生思考问题, 以达到启迪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巧用突发事件, 分散学生的注意, 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会精心备课, 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但有些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 学生的注意力立即会转移, 如果教师处理得不好, 就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影响教学效果, 如果巧妙利用, 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高课堂效率。 一次政治课, 我正在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 一学生的饭盆掉到地上, 学生哄堂大笑, 注意力立即转移过去。 这时我不慌不忙地说:饭盆从桌上掉到地上, 这正说明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成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 因此, 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 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 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做精心安排和合理组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 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16.班级管理点滴体会 篇十六

【关键词】管理 尊重 细节 人格 家校携手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就是一个艺术家,但又远远区别于其他的艺术家,因为班主任工作塑造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灵魂。班主任工作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一举一动。以下谈谈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班风

一是选拔培养好班级管理的学生干部队伍。带好一个班集体,首先要建设好班级学生管理队伍。通过同学们推荐和自荐的办法,产生班委会成员,明确班委会成员各自的本职工作及督导包点工作。班委会成员分别对学生的纪律、学习、生活、卫生等进行管理和督查。二是制定和实施班级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广泛听取全体学生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要有针对性、教育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自觉、自制、自律”习惯。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促进班级管理的自动化,和量化管理结合在一起使用,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强化了学生的纪律观念、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逐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同时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与巩固。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班主任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增强纪律意识乃至法律意识,不仅能促进班级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也对构建和谐班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要使每个学生心中形成集体荣誉感。就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各种评比活动、竞赛活动;在学习、卫生清洁、文体活动等方面,力争取得优良成绩。这样,获得各类荣誉,能大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推动集体的进步。

二、尊重学生营造温馨集体

一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的角色不仅是教育者,管理者,更重要的是服务者。要多为学生办好事、做实事,解决好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深厚、班集体的温暖。这样就为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奠定了基础。二是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书育人是班主任老师的天职,育德育人是首要天职,而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偏爱后进生就是给后进生更多的关注,更多情感的投入。当一个学生被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同时,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严爱优等生就是对优等生不单要求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宽广,心理要健康。在理智深沉的严格要求之中,警钟长鸣,才能克服他们自身的弱点,扬起不断前进的风帆。博爱中等生是因为中等生是一个班集体中庞大的群体,也是容易忽略的群体,这类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要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就要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给他们上进的动力。

三、注重细节塑造学生人格

一是了解学生,加强沟通。班主任老师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二是渗透感恩教育。班主任应该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及重要性,使学生懂得要能做成事,做好学问,做人是关键。懂得孝敬感恩父母,尊敬感恩师长,与人和睦共处,这也是他们成熟的表现之一。三是开好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解决班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的重要载体,也是包括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公德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法指导教育、自省意识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亲情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众多教育内容的主阵地,要积极配合学校的重大教育计划和各项教育活动,及时解决班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这样才能发挥主题班会的积极作用。

四、家校携手发挥教育合力

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是多种渠道、多种教育力量的集合,班主任是联系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纽带。除了协调任课老师,班主任还要经常与家长通过电话、互访等方式进行沟通联系,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通过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教育职能,才能使学校教育的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上一篇:班级感恩活动总结下一篇:试论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