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录取分数线

2025-02-03

考研录取分数线(精选5篇)

1.考研录取分数线 篇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简介

国际政治系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50年成立的外交系及其下设的国际关系教研室。1960年组建政治学系时成立了国际政治教研室。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报告》,政治学系改建为国际政治系,下设的国际政治教研室成为当时国际问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2000年组建国际关系学院,在原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学教研室和国际关系教研室合并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国际政治系。

国际政治系主要负责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国际政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世界经济专业和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负责学院国际政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还负责全校本科生世界经济与政治公共课以及学院相关通开课程的教学工作。

国际政治学系是学院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单位之一,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在国际关系基础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问题研究、国际战略与大国关系等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国际政治系教师出版有“当代中国与世界丛书”和“当代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学术专著系列丛书,以及全国知名的“21世纪国际政治系列教材”。其中《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概论》、《国际组织概论》、《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国际战略学》等被国内其他多数高校确定为指定教材。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25 政治学原理 810 国际类综合

近三年复试分数线、录取情况: 2018年复试录取情况 国际政治专业:

复试线:55,55,90,90,370;

复试人数13-7人(7人因不足复试线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5人(录取最低分371);相当于复试被刷1人;

2017年复试录取情况 国际政治专业:

复试线:55,55,90,90,380;

复试人数12-1人(最低分381;1人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8人(录取最低分388);

2016年复试录取情况 校线:55,55,90,90,350 国际政治专业:

复试人数10人(最低分350);录取7人(录取最低分351);

专业课参考书目

625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杨光斌; 《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杨光斌; 《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杨光斌;

《政治学原理》张小劲,景跃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10国际类综合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外交概论》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外交》曲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政治学概论》梁守德(参考)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复旦大学出版社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北大出版社(参考)《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复旦大学出版社(参考)

考研指导

810国际类综合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810国际类综合真题

一.简答题

1.简述权力转移理论内涵和政策意义 2.简述相互依赖理论的内涵和理论逻辑

3.简述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异同与联系 4.简述国际关系研究的层次分析法

5.简述《色佛尔条约》的背景、内容、影响 6.简述七年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7.简述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处理边界问题的概况 8.简述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立场和政策 二.论述题

1.中共十九大提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和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意义 2.冷战时期美苏战略竞争对当代大国关系的启示

3.当代中国外交提出的关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观念与实践

国际关系理论的复习非常重要,人大给的书目是陈岳老师的《国际政治学概论》,但是它非常简练,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没有进行讲解,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看完2遍后,可以去看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田野《国际政治学科地图》,我用的是前两本书。但是看这些书时,要把握重点,根据历年真题考点,以此为重点进行补充阅读,我自己根据考点总结的知识点如下:政治经济学方法、国际政治具体研究路径、马列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非主流学派、各学派比较、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国家实力与国家利益、国际冲突与国际体系、海权论与陆权论以及军事、文化与国际法。虽然这里有15个考点,但实际上最重要的几个板块无非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四个主义、马列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硬记,人大特色)、七个国际体系理论、国际制度与合作(其实还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观点)、地缘政治理论、国家利益、国际政治行为主体(07年之前出题多,近几年出题少)。建构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学派,810也很喜欢出这个理论的题目,从2003年至今出过7次,但这部分的理论真不是那么好理解,所以大家务必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再背诵,不然会搞混,强烈推荐阅读秦亚青老师的《权力制度文化》,主要看理论篇那部分就行,方法论那部分看下层次分析法,今年刚好考了这个简答题。各学派的理论比较也经常出现,这重点考点要求更高,从历年考查可以看出,主要是新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传统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比较。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论述题怎么答题,我也懵逼,推荐买一份真题参考答案看一看。

当代中国外交在这三门里面算是比较简单的内容,复习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人大指定书目《当代中国外交概论》的重要考点,尤其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要条约、公报、声明、宣言以及重要原则,这些一定要好好背一背,要熟练;二是中国的时政外交,比如当下热门话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容、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倡议等等,都是在备考时需要关注的话题,这部分内容的资料如何查找呢?首先推荐外交部官方发表的文件,使用里面的表达;另外可以在cnki上找这些热点话题的论文看一看,但是很多也是学者自己的观点,如果有,请认准人大老师的论文,用他们的观点,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去年初试题目有一个是“请论述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变化”,这个题目我猜很可能是金灿荣老师的主意,因为他此前发表过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这也再次强调了看论文的重要性。再就是,Chinadaily双语网站有权威文件的中英双语版,也可作为复试备考时使用。此外,再悄咪咪地告诉大家一个技巧,如何知道哪些老师出过题?首先,你打开人大国关网站,在师资力量里面看看国政和外交的老师,从教授开始一个个名字在cnki上找他们历年发文,然后对照你整理好的810历年真题(前提是你整理好了,怎么整理我待会说),看看那些论文是可以对应上历年考题的,如果有对应的,你会发现那些论文是在考试时间之前就发表过,反正我发现了不少,比如刚才的金政委的、还有常青建老师的(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宋伟老师(2018年权力转移理论)等等,我只列几个,更多的就看你们自己发现了。知道那些老师出题有什么用?这个就不用我说了吧,考试复习更有针对性毋庸置疑。

国际关系史是最麻烦的一门课,我使用的参考书是刘德斌《国际关系史》,我对比过王绳祖、唐贤兴、方连庆等人的国际关系史,最后选择了它,因为它的逻辑性非常鲜明,而且相对详细,不夸张地说从开始准备到考试结束,这本书看了不下5遍,另外自己还根据这本书整理了大概15万字的140个考点笔记,这看了8遍左右,为什么说是看,因为按我的记性根本背不下来,而且它分值也不算高,所以只有反复看增强印象。另外,增强对这些知识点记忆的方法是思维导图。除此之外,抓住重点也非常重要,重点还是根据历年考题总结。

另外,需要提醒几点:如果你要自己整理专业课笔记,强烈建议做电子版,记得要经常备份;如果你要画思维导图,请用在电脑上画——百度脑图,这是个好东西,你也应该有;如何抓重点,一定是研究历年真题;重要的资料务必打印下来,方便及时查看。

总之,凡事多讲究方法,不要怕麻烦,坚持到最后,结果不会让你失望。

个人感觉人大的命题有个特色,就是面广。我对比过别的院校的国际政治方面的考题,人大考的面最广,内容最杂,别无二家。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你记忆力不是超常的话,一定要控制复习好的容量,千万不要把网撒太大给自己增添无谓的负担。另外考研考的是基础,老师们没必要难住你。人大现在已经不出参考书目了,但是如果近几年它的考试内容不变的话,应该还是可以参照它前些年开出的参考书目,网上大家分享的参考书目,大多都是前几年的。特别强调真题。我接下来的很多心得都来源于我对真题的研究,题每年会不一样,但出题的脉络是差不多的,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近几年的真题。在使用真题时候,我们应该首先要了解考试分两块,政治学原理和综合考试。其次我们对历年真题进行归类,特别是在综合考试中。再次,我们要了解试题的特点,人大的试题一般分三个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最后,我们要有答题的技巧,每道题大概从什么角度答题,有多少字数的限制,用什么样的理论等等。

关于政治学的复习,人大开出了两本书目。应该是以杨光斌的那本《政治学导论》为纲、为本(研究下真题便可知道,题出得完全是这本书的风格)。另一本《政治学原理》可以为辅,特别像我这样基础不扎实的三跨考生,千万别在这本书上去钻牛角尖,有些深奥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我只去掌握了这本书一些名词解释的内容,始终把重心倾斜在政治学导论上。给大家推荐一本杨光斌的《中国ZF与政治导论》,它把政治学导论中强调的一些概念和内容结合中国政治现实加以了深入的阐述,是我复习政治学这科的主要参考资料。

再说说答题方法:名词解释题,复习的时候,你把书的目录打开,那一个个标题就是一道道名词解释题;第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强求全面,不要放过出现的每一个概念;重点把握一些概念群。简答题侧重于考纯理论的题。重点的章节大家可以把握一下: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以及第四章第二节。这些东西都比较死,背起来比较绕口,有些概念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只靠单纯的记忆,一定得多理解。论述题要试着去押题,杨光斌老师的文章、近期的短评、采访都很重要。

综合的复习:综合对于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其实只要是方法正确,不走弯路就是捷径。陈岳老师的教材编写得很有系统,把基本的知识点都涵盖到了,但是,在许多理论的阐述上难免显得单薄了一些,这时你需要一本参考书来补充,那我首先推荐的就是倪世雄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这本书很厚重,自己一定要有个取舍。

本专业在人大范围内不算热门专业,但是每年本校和外校报考的人也很多。国政、国关、外交、国政经的初试科目相同。就录取的情况来看,人大本校、北京某些重点院校、地方重点院校的学生居多,也有普通院校的学生。

本专业考试特点:公共课来说,考上的人政治和英语分数都比较高,政治65到70,英语70到80左右。专业课出题比较稳定,2017年略有难度,和往年不同略作调整。但是总体上,重视教材、基础能力,题目比较规矩,有规律可循。

2.避开四大误区 用好录取分数 篇二

填报志愿时,高校的录取分数是最直观也是最容易获得的有效参考资料,考生和家长都知道要搜集目标高校往年在其所在地的录取数据,但如何才能科学、高效地利用录取数据,其方法并不是每个考生和家长都能够掌握的。比如,有的考生和家长只参考某校或者某些专业某一年的数据;有的考生参考高校或者专业以往录取分数线时,仅仅以分数的绝对值为参考。另外,今年全国有22个省(区市)进入平行志愿的志愿填报方式,在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高校的录取分数该如何利用,更成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利用高校以往的录取数据为考生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裸分”还是“总分”

在探讨如何使用高校的录取分数之前,考生和家长必须要对录取分数进行甄别——高校公布的分数是实际高考文化成绩还是含政策性加分后的高考总分。无论是录取线还是专业录取分数,甄别这个分数尤为重要。政策性加分指的是根据教育部和各省级招生部门相关政策规定,部分考生享受的高考加分(降分),这个加分将会与考生的实际高考文化成绩相加成为高考总分。在高校录取和专业录取的时候,每所高校对于政策性加分是否认可也是不同的,有些学校认可加分,也即用总分为依据进行录取,而有些学校则不认可加分,即是用实际高考文化成绩进行录取,所以公布的分数线也会有所区别。

另外,考生还应该甄别高校或是其他平台公布的分数中,是否包含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录取分数,因为在进行特殊类型考生录取的时候,一般会降20~30分录取,有的甚至会降到重点线上即可录取,考生和家长在使用分数前。务必先要确定该分数是否含有加分或者降分的录取分数,以免造成较大的误差。

有的时候,考生和家长还可能在不同的渠道看到某高校在同一省(区市)同一年的不同录取分数,这时建议考生与高校招生办取得联系进行核实,一般我们认为应以高校和省级招生部门公布的录取分数为准。

“一年分数”不如“多年分数”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进行咨询的时候往往关心的是高校上一年的录取分数,实际上,考生在填报志愿参考相关高校和专业录取分数线时,不能只参考上一年的相关数据。因为高考某一年的录取数据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受“大小年”、考生所在地高考试题难度、评分情况、考生填报志愿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建议考生和家长,最好参考高校在当地前3年到5年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高校的整体分数趋势,以便全面、准确判断。一般高校也会公布至少3年的录取分数供考生参考。

考生和家长在使用某高校专业录取分数时,也应参考该校3年到5年的数据。1年的专业录取数据毕竟有偶然性,3年到5年则可以充分地反应考生对专业的喜好程度,也即专业热度,考生可以参考专业的冷热程度,根据高校的专业录取规则,结合自己的分数,决定自己报考专业的范围。

“录取平均分差”比“录取分差”更具参考意义

考生在参考高校或者专业往年的录取资料时,不能简单地以高校调档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录取分数线为依据。而要把这些数据与相关年份省控线进行比较得出相对分数(相关录取分数线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并且与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当年省控线的相对分数(考生的高考分数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进行比较。我们一般将高校录取最低分与当地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分差简称为“录取分差”(=高校录取最低分-相应批次省控线),将高校录取平均分与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分差简称“录取平均分差”(=高校录取平均分-相应批次省控线)。

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各所高校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通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绝大多数高校来说,尽管录取最低分波动较大,但其录取平均分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所以,如果要稳妥填报,最好参照目标高校在考生所在地的录取平均分与当年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录取分差。即录取平均分差。如果考生的高考分差(=考生的高考分数-相应批次省控线),高于高校近几年的“录取平均分差”,也就意味着考生报考该校的把握比较大了。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院校的录取平均分差,不仅会提高考生报考某所高校的把握性,同时也能增加考生报考该校某些专业的优势。例如中山大学2009年在某省录取的平均分差为80分左右,2008年录取的平均分差为75分左右,2007年录取的平均分差为75分左右。如果2010年该省某位理科考生的高考分差在80分以上,那么他报考我校应该是比较有把握的,而且选择专业的余地也相对较大。

“位次”比“分数”有效

对实行平行志愿地区的考生而言,知道自己在全省同科类考生中的位次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平行志愿中很突出且与其他志愿填报方式不同的地方所在。因为考生的档案检索是按照考生的位次依次进行的。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在公布考生高考成绩的同时,一般都会公布考生在该省(区市)的位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位次而不是分数。

今年有22个省(区市)实行平行志愿,对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地区的考生而言,参考自己的高考分数时,最好参考自己在其所在省(区市)的位次信息,或利用各种资料将自己的高考分数转换成位次信息。当然,在参考高校的相关录取信息时,比如专业录取分数,也要将高校以往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转换成高校以往在其所在地录取的大概位次的考生。重点关注去年甚至前年考生所在省(区市)相应位次的考生被录取的高校层次,以此为参考,填报与考生位次相符合的高校和专业志愿。

对于第一次实行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而言,由于之前没有相应位次考生被录取的结果参考,我们建议考生可以查找目标高校前三年在当地的录取平均分,再将这个平均分折算成当年考生考分的位次。一般省级招办在高考填报志愿期间会公布一分一档表(或五分、十分一档表),即每个分数档次的人数。考生在参考学校往年录取平均分时,根据省级招办公布的相应年份各分数档次的人数,大概算出相关院校录取考生的位次。如果考生的位次在院校前三年录取的考生位次范围内,那么考生报考该高校的把握较大。如果相差太远,则可能需要另选他校了。

假设省级招办没有发布学生的位次信息,考生又无法从任何其他渠道了解到具体信息,考生也可以参考其在中学的排名。在中学的教学质量和生源质量比较稳定的前提下,往年排在考生所在名次的同学能够考到的同层次高校则是今年该考生可以考虑报考的。

3.考研录取分数线 篇三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二、2018年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1、《会计学概论》(第二版)杨雄胜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管理会计(第二版)》(冯巧根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3、《财务会计》王跃 堂、陈丽花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4、《成本会计学》欧阳清、杨雄胜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1、《公司理财》(美)罗斯、(美)威斯特菲尔德、(美)杰富著,吴世农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三、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2016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是:

四、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2016年考研报录比:报考人数、拟录取人数、保送(推免)人数:

五、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2016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六、2018年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考研复试安排: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七、2018年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指导:

1、基础复习阶段(2017.1.1-2017.6.30)本阶段主要时间应用于阅读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考研初试的指定参考书,力求要求识记和理解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这要求对考纲所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事例和基本经济学原理等,因此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2017.7.1-2017.10.31)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2017.11.1-2017.12考研前)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4.考研录取分数线 篇四

2008中考录取分数线,甘肃高考录取分数线|常用装饰材料知识汇总

2008中考录取分数线,甘肃高考录取分数线|常用装饰材料知识汇总1a顶棚装饰材料的品种有哪些?顶棚装饰材料很多,主要使用的是各种装饰板。有金属装饰板、木质装饰板、石膏装饰板、岩锦装饰板、玻璃纤维装饰板及各种复合材料装饰板。制作顶棚的装饰板品种日益增多,目前,常用的顶棚装饰板有石膏顶棚装饰板、纸面石膏装饰板、嵌装式装饰石膏板、防火珍珠岩石膏板、钙塑泡沫装饰板、PVC微发泡装饰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等。顶棚装饰材料除具有极好的装饰作用外,通常还具有防火、吸音、隔音、隔热、防潮等优点。2a嵌装式石膏板一石膏线角豪华吊顶有何特点?其使用性能怎样?这种吊顶一改往日浇注石膏板吊顶单调呆板、档次低的形象,在吊顶层面上出现丰富的高低变化、雅致的结构造型和协调的花纹配合,给人以豪华、典雅、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新颖的吊顶固定在T16-40轻钢龙骨架上,主要由嵌装式石膏板和石膏线角两种材料组成,在需要装置吊灯、吊扇处配有美观的石膏底座,整个吊顶面不外露固定件,浑然一体,大大提高了石膏板吊顶的吸音、隔热、防火、防水性能和装饰效果,使石膏板吊顶进入高档次装饰的行列。3a石膏顶棚装饰板有何特点?石膏顶棚装饰板是以建筑石膏为基料,附加少量增强纤维、胶粘剂、改性剂等,经搅拌、成型、烘干等工艺而制成的新型顶棚装饰材料。石膏顶棚装饰板的品种很多,有各种平板、花纹浮雕板、穿孔吸声板和半穿孔吸声板等。石膏顶棚装饰板具有质轻、高强、防潮、不变形、防火、阻燃、可调节室内温度等特点。并有施工方便、加工性能好、可银、可钉、可刨、可粘结等优点。适用于住宅建筑的室内顶棚和墙面装饰。4a快干白胶有何特点?聚醋酸乙烯合成乳液胶粘剂是一种新型白胶,是普通白胶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的一个特点是粘合力强。快干白胶比普通白胶的粘合力剪切强度高出两倍以上,而且在上海地区极端

5.考研录取分数线 篇五

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湖北201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腾讯高考讯湖北201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湖北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详细科类/批次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1)高职高专(2)提前批军事院校本科理工557 506 400 360 242文史530 488 413 380 242查询历年分数线湖北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已经确定,现通知如下:一、理工、文史类1.第一批本科:理工557分,文史530分;2.第二批本科:理工506分,文史488分;3.第三批本科:理工400分,文史413分;4.第四批高职高专(一):理工360分,文史380分;5.第四批高职高专(二):理工242分,文史242分二、艺术类1.艺术本科(一)和艺术本科(二):文化318分;2.艺术本科(三):文化280分;3.艺术高职高专:文化200分。三、体育类1.本科:文化350分,专业素质测试350分;2.高职高专:文化240分,专业素质测试350分。四、招收参加高职统考中职毕业生的院校1.本科:427分;2.高职高专(一):353分;3.高职高专(二):200分;4.艺术高职高专:195分。五、高水平运动员本科:理工506分、文史488分(专业测试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理工329分、文史318分)。六、艺术特长生本科文化成绩执行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湖北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监督所2011年上半年总结下一篇:招警心理测评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