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2024-11-04

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精选15篇)

1.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篇一

【校园生活】初入高中的感受和感悟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她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

不知是哪个花开的时刻,悄悄地,悄悄地,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就来到了世上,慢慢地,慢慢地到了上学的年龄,便缠着爸爸要去上学。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人生的第一次,是多么地高兴、快乐。原来是老师和蔼的微笑,温和的话语就像快活的音符一样奏出美妙的乐章,让我们如痴如醉。

就这样,老师在我们心里播下了快乐的火种,校园里时时响着我们清脆、明亮的声音。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于是,我们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因老师的爱而起。老师把所有的希冀寄托在我们身上。正是这样,苦心培育我们的老师在这爱的路上艰难跋涉,教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当我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时,他们在叮咛:同学们,别忘了奋进呀;当我们在学习上失败时,他们在鼓励:成功是从这里起步的;当我们悲伤时,他们在安慰:同学们振作起来呀!多少个难忘的日子呀!是您--光荣的人民教师,让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发展。您不仅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要学着去感恩别人。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动人的情景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精彩美丽,也把我们的记忆巩固得刻骨铭心。

虽然我们只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我们也要学着释放温暖,更要怀着对老师感恩的心去思考、行动,毕竟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在这样的时刻,我代表全体同学,向我们尊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亲爱的老师,因为有了您,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在您的关注下奔赴远大的前程。

因为有了您,就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教师节。从此,全社会就多了一份对您深深的敬意与关注,我们看到和感受到了您的伟大和平凡。您的伟大在于创造世界,播种未来,您是点燃我们理想之火的人,是保证民族未来优良素质的人;您的平凡在于除了奉献别无所求,无怨无悔,心无旁鹜。您从不在乎所失所得,因为您深深懂得自己在付出什么,在收获什么,这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计算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成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我们的老师心境的真实写照。敬爱的老师,我把您比作绿叶,我把您比作红烛,也颂不尽您的奉献和成果啊!您不是绿叶却在滋养绿叶,您不是红烛却能照彻心灵,因为在我们眼睛里映射出的永远是您的身影。您把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音符,都镀成世界最美的颜色。从此,我们的心像大海一样磅礴。我真想取出串串爆竹,放出串串祝福,用绚丽的火焰为我们的老师唱支心歌。真诚地祝愿老师幸福快乐,快乐幸福。

这时,我真想大声对同学们说:当我们拥抱成功,享受喜悦时,别忘了我们老师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感恩老师。

2.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篇二

儿童多通道的审美感知,使得他们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密。然而,户外的各种“危险”、课余的各种培训、居家的各种电子产品,阻隔了孩子与自然的联系,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宅”,也使我们忧心忡忡。

五年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我们经历了由浅表及内里的探索,从茫然到领悟的进步。我们和孩子一起感受自然,一同分享快乐。

自然万象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感觉刺激,他们猫咪般的花脸,灿若云霞,让人心生暖意; 他们拔出泥泞的鞋袜,面目全非,让人忍俊不禁。多样的自然体验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的情感在探索中不断感受自然的灵与美。

孩子们不时闪现的爱心,也让我们常有收获的喜悦。记得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王锴文和爸爸搬凳子撤场,需穿过一片草坪,负重的小锴文不走直线,而选择了绕道而行。爸爸问起,他答曰:不想踩到小草。那声音不高却令人心动。我们曾带领一群孩子去户外观察蝌蚪,肖何锦烨等几个小朋友看着软嘟嘟、黑乎乎、扭动着小尾巴的蝌蚪,心里打鼓不敢触碰。在其他小朋友的带动及家长的鼓励下,他们试着伸出小手,接住了老师捧着的蝌蚪。当蝌蚪在他们的小掌心游动的时候,肖何锦烨异常激动,兴奋的大喊: “它好可爱! 软软的,弄得我手心好痒的。我可以摸它吗?”由此,他就跟蝌蚪玩开了。有小朋友不小心将蝌蚪弄到了地上,马上就听到其他小朋友着急的声音: “快点把它放到水里去,不然它会死的! ”“它好小的,我们要保护它! ”立马,周围的小朋友都过来帮忙捡,小朋友们唯恐伤到又小又软的蝌蚪,极其认真,不敢用力,小心翼翼,那场面让人感动。饲养蝌蚪期间,孩子们每天到教室放下书包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蝌蚪,跟蝌蚪说话。中午,他们会留些自己的午饭去喂蝌蚪,那模样稚气却很是可爱。蝌蚪变成青蛙后开始往外爬,不时就会有小青蛙爬了出来。胡杨小朋友很为青蛙担忧,便对青蛙说: “你别往外爬,掉下来会摔死啊。我们会把你送回家的,你就等等噢! ”

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这些年,我们教师的自然情愫也在不自觉的变化。很多年了,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天空; 看见有人往车外扔水瓶、纸屑会觉得分外刺眼,会很生气,会制止身边人的这种行为; 家有幼儿的老师会在自己的私家车内放置小垃圾桶; 我们也会像孩子一样在自然中忘我……不仅如此,老师们还会敏锐地捕捉教育主题、随机进行自然教育活动。在一次小朋友下午茶时间,邓老师的班上飞进了一只小蜜蜂,孩子们很害怕。邓老师首先安抚孩子: 蜜蜂不会轻易叮人的。然后与孩子们一起“送”它回去,一起讨论蜜蜂为什么会叮人? 蜜蜂叮人之后会怎样? ……寻味而来的不速之客不仅没有让孩子慌乱,还意外收获了有关蜜蜂的知识。他们兴趣盎然地了解和学习,对蜜蜂也没那么害怕了。

3.感悟父爱的小学作文:感受父爱 篇三

人人都说妈妈的爱是威力无比的,但我觉得爸爸的爱也是强大而又幸福的,你们来瞧瞧,父爱是多么伟大啊。

一次二年级上期单元考试我考了99分,我高兴得直蹦天空,回到家里我开心地对妈妈爸爸说:“亲爱的母亲大人,敬爱的父亲官人,我考了99分呢,快抽出时间陪我祝贺祝贺!!”妈妈脸上如吃了蜜一样令人惊讶,而爸爸却在旁边冷冷地说道:“那下次努力努力,争取得100分来。”我气得脸都发红了,我故意把脚步声放得大大的,心想:哼,死爸爸,臭爸爸,懒爸爸,都不想理爸爸了。

而一件事却让我终生难忘,那天我看电视看得很晚,看到爸爸都下班回来的时候,我不想让爸爸看到我没睡,因为我心里还记得99分的那件事,我就假装睡着了。这时,爸爸抱着我什么话也没说,就放轻脚步,悄悄地走向床铺,我在爸爸的坏里感到多么温暖,我真希望通往床铺的路再远一些,我偷偷地睁开了眼睛,看了看爸爸,才发现爸爸的父爱是藏在心窝里的,而不是藏在行动上的,我不怎么安然入睡了。从那时起我是多么疼爱我的父亲,再也不恨他了,反而更加深爱我的父亲。

爸爸的爱不是在行动上而是在心窝里,他只想让你快乐,我的好爸爸他给我的爱我是永远永远忘不了的。

父爱无边

我看了很多关于母爱的故事,而关于父爱的却很少,可能是因为妈妈带孩子多些,而爸爸忙于工作,和爸爸接触的时间要少些,感受的爱就少些吧。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次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父爱。

有一次,我们全家去爬山,一进山里就听见小溪的声音,我们沿着声音一路上山去。走到山崖边的一条小路,爸爸说:“我走外边,你走里边。”虽然这时山风很大,但我心中被这句话所温暖。我们终于来到了小溪边,听着溪水带来的音乐,闻着植物带来的清香,我忍不住走进溪水边抚摸它。啊,好清的水呀,连水底的落叶都看得一清二楚,我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把所有事忘得九霄云外,一会儿打水、一会儿把纸船放入水中、一会儿捧起一口尝尝它的甘甜,等我玩够了,回头一看,爸爸就站在我身后,原来他一直站在我身后守护着我。

我们又向山顶出发,终于我的脚受不了了,打起了泡。爸爸把身上的包给了妈妈,二话不说,把我背了起来。我可是有80多斤呀,我记得在我上幼儿园大班时,爸爸就抱不动我了。就这样,他一直把我背到了山顶。

一句句轻描淡写的话,一个个不经意的动作,让我感受父爱无边。

父爱之舟

有一种爱,是无声的;有一种爱,是严肃的。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父爱,它好像白酒,辛辣而又热烈,容易让人醉在其中;它又像咖啡一般,苦涩又醇香,容易让人为之心动;它还像茶,平淡而亲切,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刚从同学家出来,没想到却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又不好意思再回到同学家去,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我左闪闪右躲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还是被这该死的雨给淋着了。一路上,我不停地咒骂着老天爷,咒骂这欺负人的雨。突然,在远处,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爸爸!“爸爸!”我急忙喊道。爸爸仿佛也听见了我的声音,急忙朝我这边走来。“你怎么在这里?我找了你好久,还去了你同学家,就是没找见你,雨这么大,也不怕感冒了?!快回家吧!”在爸爸眼里,我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孩。一路上,我们都沉默着,我无意中望了父亲一眼,雨水已打湿了他半个身子,脸上早已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雨水。原来,父亲为了我不被雨淋湿,把本来就很小的伞朝着我这边移过来一大部分,结果,他自己却淋湿了一大片。不知不觉我已经热泪盈眶了,眼泪也无声无息的掉了下来。

想想从前的父亲,不会像母亲一样给我一个拥抱,不会象母亲那样关切地问这问那,我想,那只是因为父亲的爱是无声的,是深沉的,只是从前我没有用心去体会罢了。这时,我那不争气的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滑过脸颊。也许是父亲看出了我的不对,对我说:“你怎么了?”我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分辩道:“是雨水,雨水掉到我的眼睛里了。”爸爸咳嗽了起来,那声音像一根根无形的针,刺痛了我的心灵,我本能的把伞往爸爸那边一推,说:“有伞一起共!”爸爸欣慰的笑了,我也笑了。

一直以来,父亲在我们儿女的心中都是一个沉默的、严肃的形象。他把自己的温柔与脆弱这些缠绵的感情深深地隐藏起来,他对我们的爱永远都是无条件的付出,一点一点地堆积起来。父亲的关怀与爱如同大山一般,头顶着威严,但心里却流淌着真情,这足以让我们安安稳稳地靠在那里。

父亲像是一本书,年幼的儿女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了之后,懂得什么叫的时候,再重新打开这本大书,才能读懂父亲的那颗真诚的心。

4.大学感悟及读研感受 篇四

大学感悟及读研感受

part 1 其实老实说在大学里我真的算不上那种埋头苦干、废寝忘食的学霸,虽然最后成功的搭着保研几乎是最后一名的顺风车成功的进入到了中科院学习深造(笑)。

这可能和我一贯的处事方式和人生哲学有关,就是别太累,达到自己的标准就好。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对自己完全没要求,如果落后我也不能接受,觉得太丢脸;可独占鳌头又感觉压力太大太累,所以中上等或者所谓 第一集团 中的稍后位置就是我一贯的追求和最为享受的安逸位置。当然我知道这并不值得所有人学习,尤其可能对新来的小师弟小师妹们造成 不用太努力 的错觉,也不太利于学院的学风建设之类的工作,所以曾老师可以把这咕噜掐了不播(大笑)。

所谓感悟是自己真切的感受,必定带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和性格烙印,而针对感悟生发出来的建议也就一定不会适用于所有人,所以,建议仅仅是建议,最重要的永远是自己,要问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大学里想实现什么,将来想成为什么。时间很长,不必忙着给自己答案,但时时思考却必不可少。

毋庸置疑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尤其当我坐在广州的办公室里,终于体会到了 母校是只可以自己骂的地方 和 武汉初见时的脏乱差但走之后都变成了不舍和留恋。我至今仍记得起永远修不好的光谷转盘,卫生堪忧但填饱了每个夜晚的北街,满阳台的啤酒瓶,和院办那几张永远温暖永远给予我依靠的可爱面孔 记忆

精品学习文档

太多,一下涌入,毫无头绪和章法,却让人有了突然想流泪和回家的冲动,是的,那就是家,那永远是家。

关于建议我没什么好给学弟学妹们的,无非是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的老话。学习很重要,实习很重要,成绩也很重要;吃好喝好很重要,各种活动都掺和掺和很重要,谈恋爱也很重要。有趣和酷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任何建议都听听就好,想做什么看你自己。完全依靠别人的建议、父母的规划、老师的说教过的四年大学生活不是自己的,是别人的。要过就过自己的,要做就做自己。当然,都是成年人了,过得好就为自己高兴,过得不好也不要怨别人,自己做选择,自己承担代价和后果。

回看敲下的这么多字,感叹曾经的学院第一任宣传部部长的笔力真是大不如前,写的有些杂乱了。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情和回忆的汹涌让我不能平静,很好的理清思绪。我也不想改,我想,冷静下来后写的文字只能叫做论文,多了逻辑,却少了温度。最后说一句歌词送给学院和学弟学妹们吧:如果有一天相遇,看我老去的眼睛,请不要伤心,他见过你的年轻。part 2 关于读研,我的建议是:

在前面的几年里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兴趣在哪里。

提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导师信息,联系导师。

关注各方面的政策动向。

一旦上了贼船,就不要轻易下。时间宝贵。

5.丝绸文化感悟:感受生命的色彩 篇五

不论是扎染,蜡染,还是夹染,都呈现出人与自然交融的色彩与韵律。于我而言,尤其喜欢扎染的热烈、明艳与奔放形成的夺目乃至夺人心魄的色彩,而它的植物原料的清新又在反复咏唱着生命的美丽与持久。

徜徉在如幻如梦的空间,随手触及的都是莫名的感动,天地间的种种变化与奇观,似乎都浓缩在此,阳光与鲜花,山峦与河流,城市与乡村,风雨与雪花,星空与霞光,飞蝶与流萤……不只是形与色的勾画,而是魂与灵的展示,由平缓到奇峻,从表层到深邃,自浅近到幽远……仿佛宇宙多面的一次闪耀!

查一下史料可知,染缬即古代丝绸印染工艺的总称。染缬始于秦代。唐代在印染技术上已很成熟。中唐以后穿用染缬品成为社会风尚。在唐代传世的绘画作品如周虻《簪花仕花图》、张萱《捣练图》以及一些唐三彩俑和敦煌唐代壁画中,都可见到染缬品的广泛应用。

兰生染缬所以有如此惊心动魄的效果,就是直接取法唐代,获得了最高成就的加持。在宣传片中,我了解到了这一点,而馆主管兰生在介绍时也着重讲了技术传承上的这一特征。

停住忙碌的身心,洗涤蒙尘的灵魂,激活赏美的意趣。慢慢体味这难以言表的美。也许能明白,何谓美不胜收!

作者:范笠

6.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篇六

一、播下感觉, 踏出一路风光

当今社会的读书风气越来越浓, 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重, 压力越来越大, 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越来越狭窄, 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 大部分学生只生活在家校两点式上, 每天生活单调乏味地重复着:起床、上学、上课、放学、做作业、预习新课、洗漱、上床睡觉。 他们所接受的感觉刺激只有爸妈的唠叨、老师的讲授、课间短暂的活动、同学间的互相学习。 这样的孩子各方面一定得不到锻炼, 依赖性强, 独立生活能力很差, 一旦受到一丁点挫折, 他们的心理就更容易失衡。 可见, 让学生找到感觉相当重要。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有了感觉才能认识各种各样的事物。 驾驶员看不清楚车头的位置, 无论什么样汽车都是凭感觉行驶的, 可以自己体验一下;画家在原来的颜色上, 可以用染色法, 对色彩产生超乎想象的感觉, 调出透明的植物性颜色;音乐家从第二段的副歌, 也就是从高潮处写起, 找到感觉, 再写第一段……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在兴趣引导下的学习能轻松找到感觉。小学高段文本中许多课文有一定的写作背景。 由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有效地让“要我读”变为 “我要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 “我要读”的情况下,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阅读学习中。 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既能让学生了解到文本的写作背景, 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又能让思想潜移默化地起到教育的作用, 真所谓一举两得。 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我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

1936年10月19日,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于在上海逝世。 广大群众闻讯后, 冒着被反动军警逮捕的危险, 争先瞻仰遗容, 数万群众自动为他送葬。 22日, 覆盖着上海民众敬献的“民族魂”旗帜的遗体, 安放在万国公墓。 这是一个真实凄美的故事, 曾经震撼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人士。 他的侄女周晔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板书课题)

课堂上由导入所形成的波浪, 带领学生游入历史这个广阔的海洋里, 去游荡, 去寻找, 吸取营养, 将会感觉到阅读是一件妙不可言的活动, 是一生的需要。 有了这种感觉, 就能踏出一路风光。

二、播下感受, 轻嗅幸福馨香

《课准 》指出语文教学最合理的定性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字词句篇等知识点的落实, 更要注重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培养, 同时注重情、感、美、味的熏陶。 作为一线教师, 我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蓝色海洋里, 以一本薄薄的教科书为导向, 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丰厚醇美, 唤醒感性的品美精神。

1.用感受读懂文本

高年级学习文本, 可采用感受性阅读方法, 让学生仔细品读, 静心感受。 感受文本跌宕起伏的语言旋律和丰富多彩的情感旋律, 让学生尝试与作者进行精神链接, 建构自己的阅读体验, 让学生的精神生命飞速成长。 如:一篇说理性很强、寓意深刻的散文《桃花心木》, 作者采用无华而朴实流畅的语言借种树来喻育人。 文本介绍了“树木学会自己在自然环境里寻找水源茁壮成长”的培育方法和育人的道理。 为了使学生能在读懂文本后, 将把文本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在教学中, 设计了如下问题:

(1) 一读课文, 老师请同学用独特的方式大声地朗读读文本,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把句子读通顺。 并思考:文中那些苍翠挺拔的桃花心木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 二读课文, 思考:种树人的那些奇怪的言行举止, 我们又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他那样的浇水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我们边读边想边画, 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3) 三读课文, 让孩子们想象:种树人不再来管理桃花心木苗了, 桃花心木苗长得怎么样呢? 联系种树人的话, 从正面来说, 从反面来说, 联系13、14两个自然段从事实来说。

(4) 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 利用曾经接触过借物喻人的课文:《桂花雨》、《梅花魂》、《落花生》, 回顾写作方法,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借物喻人, 把几篇课文联系起来找找异同点。 想想文本是怎样把“物”和“人”联系起来的, 同时把周围的事和文本的内容联系起来,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5) 学了这篇课文, 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我们生活中的不确定有哪些事情呢? ”“周围生活是千奇百坏的, 天有不测风云, 苦难和不幸总会不期而遇,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 ‘不确定’。 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感受, 让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14自然段。 ”最后送给同学一句明理哲言:“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可见, 文本不是停船的码头, 而是远行航船。 本课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谈一谈等一读一引, 除了给予鼓励外, 还可帮助学生“扶上马, 送一程”, 使孩子们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利用文本点播感悟这篇课文借种树喻育人, 先写了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我感到奇怪, 接着自然引出种树人的一番道理, 使我从中感知事实悟到了育人之道。

2.感受文本的风采

《新课标 》提出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主张自主性阅读策略, 不要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教学要求尊重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独特体验; 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 文本是常读常新的。

语文老师应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 笔者认为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尊重每个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受。 再让学生朗读进行角色体验, 如教学《丑小鸭》“丑”的片段:出示插图,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丑小鸭的表情肖像理解“惊奇”和“羡慕”的意思。进一步体会“惊奇”、“羡慕”的含义。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 通过听读、指名读、表演读、赛读、齐读, 互相评价, 积极鼓励, 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又如《老人与海鸥》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感受文本。

(1)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退开一步, 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立刻……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学习本段话时, 引领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几个至关重要的词“飞、叫、站”等老人娴熟的动作和海鸥吃食的动作, 他们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 那么和谐。 抓住关键词“扫”, 让学生明确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动作写得生动形象逼真。 同时描出了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动态美、色彩美。

(2) “朋友告诉我, 十多年了, 一到冬天, 老人每天必来…… ”教学时引导抓住短语“十多年了, 每天必来”, 小组交流深刻地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无私奉献是十多年的坚持, 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 胜过爱自己”。 此外, 还有“爱是亲昵的取名, 爱是亲热的说话, ……”, 此时抓住“抑扬顿挫”、“亲昵”、“变了调”等谈感受, 并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老人与海鸥会亲昵地说些什么……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对海鸥的爱具体化。引导学生由衷地感叹: 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 “儿女”。 为第二个场面“海鸥送别”做好铺垫。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理解文本, 获得各种各样的阅读体验, 使学生初步感知老人和海鸥之间的真挚感情,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中获得阅读的愉悦,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有体验地朗读文本, 感知文本, 在充分理解词句的基础上, 从而感悟文本的妙趣。

三、播下感动, 收获美丽人生

美国宾夕法尼:“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 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 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 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和合作探讨时间,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感受文本、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 受到心灵的感动。

1.被文本的灵魂感动

文本的选材能较好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习文本一般主张自主性阅读策略, 在阅读前老教师不作任何铺垫, 舍弃琐碎的语言分析和文本解读, 让学生正视文本, 阅读、探究、品味、欣赏、领略、熏陶、仰慕、陶醉……实现文本价值的引领。

如《老人与海鸥》

交流1: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 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 叫声和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 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点播: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来理解, 解决关键问题:海鸥飞行的姿势跟平时哪里不一样?文中用哪些词来形容? 它们为什么翻飞盘旋, 连鸣带叫?

交流2:过了一会儿, 海鸥纷纷落地, 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此句话先抓住“纷纷”一词, 引导学生体会海鸥的飞行动作多么整齐, 好像有人在做无声地指挥。

抓住“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白翼天使”等重点词语,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灵魂:懂人性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对老人的一往情深。

交流3:“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

这里, 注重品字, 紧紧抓住两个“扑”、“大声鸣叫”。 学生讨论理解海鸥对老人依依不舍, 悲痛欲绝, 对老人的离去难舍难分。

此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老人跟我们永别了, 来送行的人站满了翠湖两岸, 没有悼词, 没有哀乐, 只有那张与海鸥一起的照片相依相随, 你想不想祝福老人? 或者你是其中的一只海鸥, 你会怎样祝福? 或者你是在场的两岸人们, 你会怎样祝福?或者你是那位老人此时此刻还会说话, 会说些什么呢?

2.被文本的境界感动

所谓的感动, 就是能让学生学会用眼睛津津有味地吃文本, 用文本补充自己的营养。 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用眼睛爱不释手地吃文本, 是师生与文本之间快乐交流的过程。 阅读文本, 就是与文本的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真所谓是“相激而发灵光”。 语文教学是一种容不得半点私利、浮躁和虚假的心理, 主张主题对话式教学策略, 让阅读教学成为一个“回响交流”的过程, 成为“学生与文本思维火花的碰撞”。 在文本对话中体验人生的种种酸甜苦辣, 感染学生深邃的思想, 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让文本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补汤、精神支柱。

《卖火柴的小女孩 》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美轮美奂的童话故事。 描绘了一个小女孩, 不到家人的爱护, 历经挨饿的磨难, 受尽寒冷痛苦, 最后在大年三十冻死在街头。 本课的教学重点, 是把握文中的生字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不难达成。 关于课文难点的理解, 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懂得要善待他人, 互相关心, 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文本中的小女孩是面对种种艰难曲折, 仍然追求自己的美好梦想,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为此, 笔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方式, 如:个别读、自由读、分男女生读、竞赛读、范读、齐读、师引读、表演读……并且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或段落, 进行朗读、探究、分析、理解、欣赏、评价、悟情。 同时注重引领学生融入阅读情境走进文本,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到作者的内心情感, 感受文本的内涵。

四、播下感悟, 踏上成功道路

朱绍禹说:“阅读文章是透过书面语言, 领会其意义, 从中获取思想和学习语言的活动程序, 是人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 ”叶圣陶说, 阅读是“吸收”的事情, 从阅读, 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 接触人家的心情。 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 在细心品读中感悟, 在用心读中感悟, 在静心思中感悟, 在情感评中感悟。

课堂上, 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让他们插上创新的翅膀, 比如《詹天佑》设计这样的问题:

1.你就是帝国主义者你会怎样嘲笑轻蔑詹天佑?

2.如果你就是詹天佑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詹天佑除了遭遇讽刺这些不幸外, 还会遇到哪些不幸呢?

4.聪明的你, 假如你就是当时詹天佑, 你会怎样对身旁的工程技术人员说呢?

5.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展开想象, 感悟詹天佑的品质: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的是什么?

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生活特征, 并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朗读课文, 让他们用飞扬纯真的童心自由地体验大自然, 通过想象和学习潜移默化地感悟生活, 感悟环境。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文本阅读教学就是如此。 一堂精彩的阅读课像吸铁石, 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迅速地聚拢起来;好的阅读教学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予学生启迪, 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好的阅读教学似冬天和煦的阳光, 能给予学生温暖, 能把学生冰冷的心缓缓地暖和起来。 一堂课虽然是短短的四十分钟, 引人入胜的阅读教学却如渔人捕鱼所撒的“ 网”, 罩住全课, 引申课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冶学生情操, 给予学生知识和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章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06.

[2]林润生.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小学语文教学, 2005.1 (269) .

7.高一新班主任带班感受与感悟 篇七

一、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心

“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对班主任来说,我们既要有对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更要有对学生的亲切关爱。热爱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好学生乃至当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热爱和保护学生是班主任的神圣天职,是合格班主任的必备素养,无私地关爱学生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的成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以为,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情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多年来,我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接手一个班时,我会有意识地去了解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个人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等方面的情况。如:我会利用新学年入学教育这个良好请学生轮流上讲台作“自我介绍”,当然每次都是我开这个头,在我的引导鼓励和带动下,大家踊跃上台“推介自已”,这让我获得了对班上每个同学综合了解最为重要的“第一印象”,为我日后组建班委,选拔各方面人才,更好地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和长处奠定了基础。为了能更深层地了解学生,每学期我都会尽可能抽时间走访学生家庭。这样做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教师爱学生,一般来说,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容易做到的,而对那些顽皮、智力较差的学生就不那么容易做到。其实越是这样的学生越需要我们去亲近和关爱他们。

二、用真诚的心与学生交往

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交换信任“。一个班主任老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理解和爱戴,要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已的威信,要教育好学生,要带好一个班,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固然十分重要,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平等交往,真诚相待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似乎显得更为重要。

当今中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关爱,更希望老师能“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始终把自已置身于学生当中,班上搞活动我与学生一起参加,课余时间经常找学生谈心,学生每周写的周记我都认真翻阅,了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征求学生对班干部及老师工作的看法,请学生就如何抓好班风出谋划策,与学生谈自已的生活及学习经历,甚至与学生聊天说笑话等。我的这些做法,无形当中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觉得老师已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了,这样,他们乐于接近我,心中有话敢对我说,犯了错误敢在我面前承认,班上不管出了什么大小事情,随时有人会及时向我汇报,这不仅有利于我及时了解班上同学的思想动态、喜怒哀乐、行为举止,而且对班内情况也能做到了如指掌,在开展班级工作时让我感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就是“诚心”在发挥作用的结果。我想,对于一个缺乏诚心,高高在上的班主任老师来说,他恐怕是永远也体会不到这其中的奥妙所在。

记得刚开学不久,有位女生在周记中用傲慢的语气“指责”我太凶,太严,说我不关心他们,不爱他们。还把我和她以前的班主任作比较,说以前的班主任如何和蔼可亲,如何跟他们打成一片,他们还给班主任过生日等等美好回忆。言语中充满了对老班主任的留恋和对我这位新班主任的“厌恶”。看了她的周记,我没有生气,也没有对她大发雷霆,而是在她的周记上心平气和的说:“没有一位老师会带着恨走进课堂,所有的老师都爱他的学生,宽容是爱,严格是爱,批评也是爱,有的爱热情,有的爱内敛,能否得到这份爱,就看你用怎样的心情去体会。”事后,我常不经意的帮她纠正一些小错误,给她一个微笑,给她一份鼓励,不是做作的,而是那种真诚,很自然的“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她开始理解我的做法,接受我,渐渐向我靠拢,我成了她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真诚的付出换来了学生对我加倍的回报,也赢得了学生对我的尊重、理解和爱戴,我的班主任工作也因此而越来越显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了。

三、耐心细致的转化后进生

一个人可以燃烧,也可以腐朽,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燃烧起来而不是让他们腐朽下去。后进生决不是不可雕的朽木,只要我们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和引导工作,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坚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只是并不轻松。其实,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学校,也不管在什么样的班级做班主任工作,你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后进生,有了后进生班主任就得设法做好他们的教育转化工作。否则,任其发展将祸及整个班集体。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所在。

今年初一新生开学不久,就有同学不按时到校,出现迟到现象,经常有同学不完成作业并谎称忘带了。面对这种现象,我想,如果再原谅下去,这种现象不仅不会停止反而会加剧,影响到更多的同学,一定要严格要求。于是,我严肃地让班长认真地宣读了班规班纪中的有关要求,请末完成作业的同学打电话通知其家长,把作业本送到学校来,让他在当天把作业补上。这样使这位同学知道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给其他同学以教育。我还在班上提出了“三个管住”——管住自己的口, 不乱吐,不乱说;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不乱动;管住自己的脚,不乱踩,不乱踢。制定了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等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懂得 :教育学生仅有严格有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后进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理解他们的处境(四进四信心得体会)和感受,在思想上、感情上与他们共鸣,要像父母对待子女那样对待他们,开展工作要和风细雨般地进行,切忌简单粗暴,更不得嘲笑、讥讽、挖苦。这样他们才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有了这份可贵的“亲近感”我们的教育转化工作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8.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篇八

世界这么大,陌生人总是无法忽视的存在。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两个陌生人仅有的,也是最好的默契,便是修养。

《傅雷家书》很久以前便有耳闻,母亲也是近乎狂热地崇拜了好久。它是由次子傅敏将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编纂而成,在文坛中也是轰动一时并且畅销不衰,拥有极高的地位。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__”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从出国留学、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这些家书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或是绝妙的文笔。它们很朴素,不经脂粉钗环的妆扮,却饱含着一种.种鲜明而真实的情感,或是思念,或是悲伤。傅雷作为一位父亲的复杂心理在寥寥数笔中浮现——他身为人父,需要在儿子面前树立威严。但威严就势必会减弱父亲对儿子的慈爱,他会去打、去骂,可他又想好好去爱、去呵护。

但最让人震撼的,不是傅雷对儿子的情感,而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傅雷的家教里不仅有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更有着其个人思想的折射。

而其中的一些经验,可能你活完这一辈子也领会不到。

家教好坏的最集中体现在修养上。一个人的修养能完美折射出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素质,也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境遇、交际圈,乃至人生。

在中国,日本好像并不受人待见。也的确,他们在战争中的暴行确实令人发指。但无可厚非的是,日本的国民修养绝对是要比我们高一大截。日本的文化是从我们中国传过去的,但区别在于我们把大部分都抛弃了,他们却传承了下来,并演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习惯。他们会在称呼彼此的名字后加上敬语“君”;“谢谢”二字更是不离口;初次见面会想对方鞠躬,并说上一句“请多关照”。或许有些形式主义,但修养也正体现在这里。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说:“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你有你的界限,我有我的区间,彼此不逾越,互相不侵犯,这种心照不宣地为对方考虑,是善意,是默契,是修养。

9.关于学习钢琴演奏的体会和感受 篇九

学习音乐为什么要必须接触和学习钢琴?在我国各个专业音乐学院里, 不管是学习器乐, 声乐或作曲指挥, 钢琴课是必修课。因为只有钢琴的训练才能培养你的固定音准概念。除了单旋律还有二部三部以及多声部的听觉能力。钢琴的音域、音量、音色、音准、音响及它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其他任何乐器远远是力不从心的。一架钢琴相当于一个小乐队, 那么两架钢琴同时能演奏出一个八十多人组成的庞大交响乐作品, 这就充分说明了钢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所以我认为学习钢琴是学好音乐的坚实基础, 学习练习和演奏钢琴是一种高雅艺术活动。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 音乐是人类教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区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涌现了一大批热爱学习音乐的家庭和青少年。这群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和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的同时, 在我区除了专业的艺术院校以外, 在社会上逐渐办起了各种学习音乐的培训班。我们作为专业艺术院校和专业教师应该积极的参与和扶持音乐爱好者的同时, 重视培养和发现人才, 为我区专业音乐人才培养苗子。让广大钢琴爱好者掌握正确演奏钢琴的方式方法及开阔音乐知识及视野。让我区下一代接受艺术教育, 成为拉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和时尚。

二、正确演奏钢琴的方法

弹琴的时候要对准钢琴的正中坐好, 不要左右移动, 这是一条原则, 但有些年纪小的初学者, 学习能力强, 进度快, 在弹奏某些音区变化较大的钢琴作品时, 他的座位就很难固定下来, 根据作品的音域快速上下灵活处理但基本姿势一定不变。弹到高音区的琴键时光靠身体往右倾还不能解决问题, 那么只好把臀部稍往右移动。相反要弹低音区的琴键时也只有把臀部往左移动。出现以上情况是难免的, 这就不能怪学生,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

弹琴者应该坐琴凳的三分之二宽度的位置是正确的。初学者往往喜欢坐满凳子, 他们觉得这样舒服, 这是一种不良的弹琴习惯。要想学好钢琴, 从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坐姿, 这样将来弹奏难度较高, 力度较大的作品时才不会产生更多的困难, 改进了坏习惯的学生有了良好的姿势, 在学习上因取得进步时, 他将会感到兴趣。

弹奏钢琴时, 上臂自然的下垂略向前伸, 肘部比腕部略高些, 左右肘部要稍许往身体的外侧展开, 手掌保持与琴键平行的姿势。腕部切勿比手掌高, 五指分开如握住一个比较大的皮球, 这样五指就形成了很自然的弧形。以上所说的弹奏钢琴方法是最基本的姿势。

三、科学的练琴应是苦练加巧练

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及完整的示范性演奏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学生上完课后应该做详细的课堂笔记, 学生在单独练琴时, 老师的要求应该一点一滴的要做到。当然有条件上课的过程父母用摄像机给录下来, 每次练琴时回顾对照, 那样练琴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上一堂课后没有录像又不做笔记, 加上练琴时不动脑筋, 那么你练得时间再长效果必然很差, 甚至错误的方法长时间练习会形成错误养成毛病, 日后还得花时间纠正毛病耽误时间, 多走弯路是一些学生常出现的问题。

练琴时除了要做到以上所讲的外, 还有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必须“慢练”, 开头先分手练习, 分手练习是要严格打拍子。分手练习后再双手分段慢练。在练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总是从头到尾来回练, 练得再多效果不是很明显。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首先分段练习, 重点解决困难片段, 弹得不顺的地方挑出来重点练习。练习是必须从“慢”字开始。其中要注意识谱要做到节奏和指法的准确。分段练习熟练后再从头到尾连起来弹奏。如双手能比较完整的把曲目弹奏下来就进入练琴的第二部, 就是解决音乐表情和正确的速度。如音乐的强弱对比、连线、跳音及音乐所提示的一切表情记号尽可能准确无误的做出来。音乐最基本的是右手旋律为主, 左手的伴奏为辅。不要伴奏音量压过右手的旋律。之后该解决速度, 速度问题是一个技术问题, 如未能解决技术问题就强加追求速度是不可行的, 那应该宁愿达不到速度, 暂时还是解决正确的演奏姿势和音乐表情问题, 速度要随着曲目的深度加深级技术的熟练再慢慢地解决。

练琴的时间和方法问题, 一般一早一晚的时间练琴效率更高一些。每天的练琴时间根据年龄和个人时间。初学者每天坚持练一到两个小时。很小年龄的最好父母陪练更好一些, 有一定基础的成年人每天练不少于三到四个小时, 练琴不要一口气练几个小时, 而是分两三段时间如早上练一半晚上练一半, 最想练得时候多练一点。练琴一定要有目的性的, 讲究效率的去练, 每次练完都要有收获感才是有效果的, 不要为了练琴而练琴。在练琴过程中注意不光要手指运动还要结合思想集中, 耳、眼、手、心、脚都高度集中, 听听音像资料也能提高你的音乐素养, 总之苦练加巧练才又可能提高学习进度。

四、弹钢琴正确的“基本触键法”

基本触键法中有连音、非跳音、和跳音三种。弹奏连音时手指应触键的速度较慢些, 每弹完一个音的时候, 手指要保留较小的重量在键底, 作为弹第二个音的支点, 然后把重量转移到第二个音进行触键, 常在乐谱上第一个音符和下一个音符上方写有弧线来标明或直接写有英文字母提示。

最连音的触键法和以上触键音相同, 但是触键的速度最慢, 手指在两个音键之间应保留瞬间的交叉。稍连音触键时手指触键的速度比较快, 手指在两个音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在乐谱上通常用弧线外另加上注明稍连音的字样。

非连音的触键法在钢琴谱中常应用, 弹奏非连音时手指的主要活动部位是手掌关节, 手指的力度集中在指尖, 手指触键的起落动作要大些, 触键的速度也相应快些, 这样音符会产生轻巧、灵活、清晰有弹性的音响效果。

跳音的触键法, 钢琴演奏除了常用连音触键和非连音触键来表达音乐感情以外, 还有跳音来表达。跳音触键法分为两种:第一种只弹音符1/2时值的跳音。第二种是弹音符1/4时值的顿音, 这种跳音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使音乐抑、扬、顿、挫的感觉更是鲜明。总之还有演奏方法极多但以上三种是常常运用最多的常识。

五、如何学习弹奏一首新作品

学习一首新的钢琴曲目大致以下五个步骤:

1、初次老师给学生较完整地从头

到尾示奏一次, 这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当然也可以听听专家演奏的音像加深印象。同时开始背谱。

2、处理乐曲开头可以借鉴老师和专家的演奏, 模仿处理方法。

乐曲一旦演奏熟悉之后应该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 对乐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

3、解决演奏技术难关, 解决好技术难关是弹好乐曲的关键中的关键。

技术难关解决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学习一首曲目的进度和上台表演的根本质量。如果技术难关被攻克了, 才能得心应手地进入艺术创作的新境地。

4、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研

究乐谱, 仔仔细细读谱, 看清谱号、调号、拍号以及速度、力度和表情记号, 一定要理解各种音乐术语和记号的含义。例如乐谱开头写有LIARGO、AMDANTO之类的术语, 不仅表明了乐曲的速度和表明了乐曲的性质, 还对乐曲做出情绪上的提示。例如:贝多芬的C小调“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引子上标有GRAVE从这段庄板的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了庄严悲伤的情绪。

5、要分析曲式结构以及调性, 和

声等…对于较大较长的曲目, 背谱是必经之路。还要更准确地把握音乐的风格, 了解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及了解作曲家本人的独特历史背景和独特风格, 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要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内容。

结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要真正学好钢琴并非易事, 学习的过程中, 苦练是必须的, 但是更需要巧练。只有真正热爱钢琴的人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刻苦钻研, 业精于勤方能“琴人合一”, 走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李嘉禄著.《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李乡状主编.《钢琴技艺与欣赏》.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10.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篇十

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樊一斌

新课改已经实施几年了,在课改中我们所追求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思考与实践。今天我想谈一点在课堂教学中的感受,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相信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题目的做法很多同行都采用过,我采取的方法是课堂知识、例题、包括方法总结都由我来讲解,但是每次的练习都由学生自己提前做完之后,将需要讲的题目反馈出来,然后邀请会做的学生上来讲解,并提醒他总结结题方法与步骤与大家分享。待他讲完之后我会及时做出点评,进一步明确做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较以往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更加新颖,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活跃学生的解题思维、真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将“会做题”提升为更高层次的“会讲题”上,因为要把一道题给大家讲懂,首先你要会做,而且要做透,否则你的思路不够清晰明确,就会给大家讲的云里雾里,那这道题就讲失败了。在做透之后你还要深入的思考本题的考点是什么,并组织语言给大家讲懂,这又加深了对这道题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认为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优点还是很多的。

11.在电影中感受自然和人生作文 篇十一

尽管多功能厅被拆除了,尽管天气日渐炎热了,尽管期末复习在紧张地进行着……但是,什么也挡不住附小孩子们对电影的热爱。本周,在教学楼东侧二楼、四楼的教室里,一场场电影盛宴正在进行中,给附小孩子们带来轻松和快乐。

低年级孩子欣赏的是动画片《麋鹿王》,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故事,讲述人类男孩和麋鹿姑娘共同战胜破坏自然的敌人的故事。故事生动、精彩,时时让孩子们心被悬空,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而当正义的主人公终于打败了坏蛋,取得胜利时,放映室里又传来孩子们真切的欢呼声。是啊!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包括人类,都是平等的生命,共同构成了自然。我们怎么不应该保护好自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呢?

高年级同学观看的电影是《我们手拉手》。这部电影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深圳实验学校和革命老区井冈山下七中学的同学们,连续七年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真情故事。面对那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去学习机会的.孩子,我们的心被猛地揪紧,纷纷都想伸出友爱的双手,帮助他们,一起前进。有的女孩子,还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12.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向我校护理专业2011级女生发放调查问卷276份, 收回有效问卷276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00%。学生年龄14~22岁, 平均17.4岁。

1.2 方法

调查问卷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自行设计, 经过预调查、反复讨论修改而成。问卷内容包括毒品知识、态度及感受3部分。调查前调查人员向学生解释此次调查的目的, 问卷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填写, 并经调查人员核对有效后收回。

1.3 数据处理

采用Epi Data3.0进行数据录入, 用Excel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毒品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见表1、2)

由表1可以看出, 学生毒品知识知晓率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知晓率在50%以上的单选题只有3道, 知晓率最高的是“人体会对毒品产生依赖性”, 为94.20%;而毒品相关法律问题的知晓率都低于20%。

由表2可知, 大部分学生知道一些常见毒品的名称, 但对止咳水、天使尘、氯胺酮知晓率较低。氯胺酮实际上就是K粉, 但学生对K粉的知晓率远高于氯胺酮;学生对吸毒可传染结核的知晓率不高。

2.2 学生对毒品的态度 (见表3)

由表3可知, 大部分学生对待毒品的态度是正确的, 对朋友引诱吸毒, 选择“马上拒绝”的学生高达95.29%。娱乐场所是毒品传播的重要渠道, 从此次调查来看, 从来不去娱乐场所的学生比例较高, 达79.35%。

2.3 学生对毒品的感受 (见表4、5)

由表4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对于毒品的危害感受深刻;但对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镇静催眠类药物的认识较模糊;对相关法律规定的认识也比较模糊, 说明在毒品预防教育中需要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介绍。

由表5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对毒品预防教育的关心程度一般;广播、电视、学校教育、报刊、图书、网络是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最希望由戒毒所专家来传授毒品预防知识;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影视片接受毒品预防教育的。

对于最后两道开放性问题, 学生的答案也比较集中, 对“你喜欢哪种形式的毒品预防教育”, 大部分学生的选择是“看影片”;对“你对毒品以及毒品预防教育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加强宣教, 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

3 讨论

国内报道的中学生毒品尝试率为1.0%~7.8%, 大学生毒品尝试率高达2.6%。戴寿桂等[1]在2004年对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相关调研中指出:江苏省12~24岁青少年吸毒率为0.93%。在我国, 青少年吸毒问题备受关注, 其特点是在青少年吸毒人数整体增幅减缓的情况下, 女性青少年和在校学生吸毒人数增长明显;文化水平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吸食种类多样化, 以新型毒品为主;群吸现象严重, 以娱乐场所为主要聚集地[1~5]。

西班牙实行了一项“从娃娃抓起”的毒品预防教育计划, 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确定不同教育内容, 对6岁以下的幼儿, 家长承担教育责任;6~12岁的儿童应知道毒品是坏东西, 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针对12~14岁的初中生, 学校则设置生命价值课程;针对15~16岁的高中生, 学校明确要求他们对社会上美好与丑恶现象具有自我明辨和自我确定能力, 实践“对你的行为负责”生活准则。达到计划中相应的要求后, 青少年可获得毒品预防教育合格证书。

在美国[6], 青少年吸毒同样也一直是困扰政府的重要问题。美国2001年的一项统计表明, 全国十年级学生的吸毒比例达22.7%。近年来, 美国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 大部分学校安装了探测器和监视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校园毒品泛滥。此外, 美国社会也开始关注青少年吸毒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一系列帮助青少年抵抗毒品诱惑的综合性计划, 加强有关毒品危害的宣传。2001年至今, 美国吸毒学生比例有所下降。

多年来, 香港[7~8]青少年吸毒人数一直持续上升。2009年上半年, 香港21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为2 175人, 高于2008年同期3.3%, 主要是因为12~15岁吸毒者人数有所上升 (由454人增至504人) 。为了让学生掌握毒品预防知识, 香港教育部制订了包括禁毒元素在内的一系列健康校园政策。

目前, 我国许多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活动, 但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尚不够规范, 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临时性, 缺乏实效性, 青少年吸毒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学校对毒品预防教育重视不够, 缺乏长远规划。从此次调查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对待毒品的态度是正确的, 但毒品相关知识知晓率并不高, 相关法律知识方面尤为突出, 对于一些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和毒品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模糊。学生希望加强毒品预防知识宣教, 获取更多信息, 做到“远离毒品, 珍惜生命”。因此, 我们计划在药物学教学中增加3课时毒品预防教育内容, 具体包括毒品种类、危害、成瘾机理、新型毒品、相关法律等, 向学生系统介绍毒品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戴寿桂, 孙中友, 祁朝霞.江苏省青少年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9) :829-831.

[2]贺凤英, 孙国铭, 范力强.杭州市中学生酒精和毒品使用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7) :570.

[3]王新华, 刘永亮, 何红梅.河北省高校禁毒宣传教育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5 (3) :90-92.

[4]杨励, 黎新异.健康教育对高中学生毒品预防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8, 17 (3) :220-223.

[5]穆悦, 顾迎莉.控制青少年吸毒, 以预防为主[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0, 16 (3) :163-166.

[6]张颖.美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 2006 (11) :68-71.

[7]管彦杰, 邵翀.香港青少年禁毒教育简介及其启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2 (3) :45-48.

13.写体验活动的经历和感受的作文 篇十三

遗憾的消费体验

四年级下册习作7(苏教版新课标)

【要求】写体验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写一次体验活动,可写的内容很多,如感受一次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体验一回交警叔叔值勤的`辛苦,参加一次文体活动或社区活动……活动中要认真观察,用心感受。写时要把活动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记述下来,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感受真切的部分要重点表达。

(226500)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四年级陈梦圆

周末,老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消费体验活动,同学们可以在“跳蚤市场”买东西,也可以带小物品进行现场交换或出售。

我带上自己的小猪储蓄罐,老妈还给了我15块钱,并且很大方地宣布这钱我可以自由支配。哦,太棒啦,今天花钱我做主!

嗬,我们班的跳蚤市场规模不小哩。同学们的“宝贝”各式各样,变形金刚、遥控车、芭比娃娃,还有望远镜、太阳帽……简直是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活动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我抱着储蓄罐兴奋地转悠着,吆喝着。不一会儿,我的储蓄罐就被楠楠看中,卖了6块钱。这下我的兜里有21块钱了,到底买什么好呢?

哇,这个黄底儿红花图案的照相机太漂亮啦,我拿起来一看,竟然是万花筒!那些红红绿绿的形状变幻无穷,展现出一个奇异的世界。我太喜欢了。“乐乐,这万花筒多少钱呀?”“8块钱。”“4块钱吧?”“不行,最少6块!”“最多5块,不卖拉倒。”(作文大全 )“好吧,5块就5块。”嘿,搞定了,5块钱成交!接着,我采购了不少东西:一把小扇子,一支荧光笔,一只音乐陀螺。

我继续向前逛。这个削笔器不错:胖胖的小猪造型,那小猪睁着大眼睛,似乎正等我领它回家。“绝对好用!”林林向我推销,“要不是我爸妈买重复了,我哪里舍得卖哦。友情价6元,心动不如行动!”我的削笔器坏了,正好需要一个,新的得十几块钱呢,这个值得买!可是我摸摸口袋,只剩下两块钱了。我埋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把全场仔细看一遍,就急着花钱呢?

活动结束了,我带着一堆“宝贝”回到家,遗憾地告诉妈妈我最想买的削笔器没买成。妈妈笑着摇摇头说:“谁让你一开始花钱那么冲动呢?”

看来自主消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花钱也需要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呀。

(选自《创新作文》)

【简评】

14.2023读朝花夕拾感受感悟 篇十四

可是,逐渐地,我感到字里行间似乎流露出一种犀利的口气。时不时地,鲁迅就把自己童年美好的回忆揉进了这些话语中。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我显然看出了阿长的善良的心以及作者对她的敬意。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对于阿长,鲁迅起先有些怨恨她。因为她误杀了鲁迅的隐鼠,那可是鲁迅的宝贝啊!可后来鲁迅发现阿长如此有神力以后,那些怨恨也就随风飘逝了。即使阿长有再多的令人不耐烦的礼节,那也无关紧要了。

《五猖会》与《无常》,展现了一个天真的孩童的形象(尽管到此时我对于某些句子仍不很理解),那正是鲁迅所会议的美好的时光。也许,会有一些鲁迅对家乡绍兴的留恋;也许,会有一些鲁迅对封建迷信的讥讽。

看了《父亲的病》,我更能从中体会到鲁迅对封建迷信的讽刺和痛恨。名医无法治好父亲的病,说是也许是前世的事,“医能医病,不能医命,是不是?”鲁迅的父亲因病不久逝世了。

随后鲁迅赴日本留学,学医。遇上了藤野先生这个好人,可真是他的福气。鲁迅对他的敬佩与日俱增,当他决定不从医,离开藤野先生以后,却还时时想起他。

“但不知怎地,我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不为别的,只为鲁迅,或者说,只为中国。因为他只想让新的医学传入中国。

15.感受和感悟作文指导 篇十五

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馆长李雪飞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论坛, 他说:“这次在短时间内学到了大量知识, 收获很大, 会议的内容很充实, 很多报告都非常有价值, 像关联数据、开放获取、移动终端的应用等。当然, 每个学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不同, 也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 回去需要好好消化和吸收。”

美国Serials Solutions亚太区销售总监Matt Hall说:“这是我所参加的最好的行业会议, 专业性非常强。通过报告的内容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这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将持续关注和支持这个会议。”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高校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琼说:“每次会议为了选题的设置、报告人的邀请以及各种事情的协调, 我们都煞费苦心, 就是想为业界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只要大家感到有所收获, 我们的所有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的张甲教授说:“每次会议结束时都会感到有些遗憾, 比如会想在这个地方当初如果那样做就更好了。可是到了下次, 还是会有遗憾。每次带着遗憾结束, 会让我们在下一次更加用心准备。”

三天的采访也带给记者许多感触, 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服务理念的变化和热点技术的选择。

在这组系列报道中, 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和专家分别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智慧型图书馆”“实用型图书馆”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等理念, 虽然他们的做法和手段并不完全相同,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都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作为最高服务宗旨和努力方向, 这是图书馆在变革之中面临的比技术发展还重要的问题,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数字时代如何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内涵, 以体现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除了服务理念, 大家关注最多的就是新技术, 这一点从报告的内容和会议征集、发表的论文中就可以看出。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面对如此密集的大量信息, 如此飞速更新变化的技术, 大家一方面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另一方面又有着选择的困惑。比如前些年的光盘资料如今就面临着如何保存和利用的问题, 而现在所选择的存储技术是不是很快又会被替代呢?再比如做数据库和发现服务的厂商有很多家, 它们的产品并不兼容, 到底如何选择和使用才较为合理呢?未来可能谁也无法完全预知, 这些疑虑, 甚至是纠结, 让我们感觉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热浪, 大家在密切关注的同时, 还需要保持一份冷静, 尤其是做决策的人不能“拍脑袋”, 要立足长远, 结合实际, 慎重抉择。

当然, 对于同样的问题, 也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比如有人觉得“云服务”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 有人却觉得目前过于“炒”概念;有人觉得“关联数据”做起来问题很多, 有人却觉得并不难操作;等等。对同一个问题出现不同的看法, 这很正常, 也非常好。只有不同的声音多了, 才能引发更多的思考, 让真理越辩越明。

此外, 很多人都提到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平衡问题。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 还有不少欠发达和落后地区, 那里的教育资源非常匮乏, 所以在数字化环境下如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资源, 如何把有限的资金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永远是我们头脑中不能放松的一根弦。

上一篇:《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下一篇:初中教材生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