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16篇)
1.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一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无论创业与创新都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尤其是世界五百强企业,都是从创业开始,创新不断的,这些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且这种企业文化都是经过几十年打造甚至是百年积淀。它们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都是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走不了多远。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文化生产力,是企业成熟和成熟企业走向成功的标志,也是企业明天的经济。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市场经济面前,任何资源都可以用金钱去购买,而唯有一种资源是例外的,那就是企业文化及其构成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也可称为企业理念。因此,人们有时也把企业文化教育称之为养成教育。企业文化是一种内生的,融入于企业每一名员工和人际关系,上下左右、方方面面,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行动上的无形资产,而同时又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被社会公众所认知的企业文化理念、精神内涵,才是企业能够沿着斜坡不断上升前进的动力源泉;才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企业文化是企业人的灵魂,是企业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与原动力。那么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先导作用-是指导企业走向未来的可行的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实现自身利益和科学发展目标,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全局性、前瞻性、决定性的决策方略。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企业家首先应该是战略家,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思想的首倡者和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设计者和强力推进者。其次是指导未来,要敏锐感知,积极对策,危机意识和前瞻思考。再次要切实可行,要有比较优势,借鉴经验,整合优势,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既要总结昨天,看好今天,更要准确看好把握明天。这才是一个企业不断把蛋糕做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第二,核心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现在市场竞争与企业竞争的最主要的手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谁拥有别人没有的核心技术,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判断企业是否拥有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标准有以下两个:(1)市场需求标准。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性,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更高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更多更好的消费需求,即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享受;(2)企业技术标准。也就是企业独有的领先技术,即独立的知识产权,技术领先,不易模仿,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被替代。所谓企业的核心技术,必须同时具备以上这样两个评判标准,才能够被称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无数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将代替资金和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保证作用-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1)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产权归属明晰、责权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企业多元化,出资人到位,保全原则。
(2)拥有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高效精干的决策经营指挥系统,明确位责权利关系,必须引入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建立决策委员会提高决策水平,建立严细实的工作制度,定期述职述廉,问责追究。
(3)建立健全科学高效运转的企业管理运营模式:企业三项制度必须改革到位。企业必须是全员合同、能进能出的员工管理制度;企业必须是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制度;企业必须是绩效挂钩、能高能低的收入分配制度。
(4)建立科学合理的、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收入分配制度。薪酬的基本构成应当包括:职业年薪、各项奖金、职务津贴、股份期权、保险收入等。
(5)中外无数企业发展的实践早已证明: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变革的主要推进器,拥有优势企业文化支撑的企业制度才是企业发展进步的真正保障。
第四,目标作用-这是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资产不断增大的终极目标。
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品位,增强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价值,本身也是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五,根本作用-企业发展的根本是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市场全球化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我们企业与世界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以下八个方面展开的:产品(服务)、技术、管理、人才、团队、机制、规则、文化等。
以上五个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们应该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
2.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二
一、企业文化重要性概说
企业文化的解释常常与企业的使命、经营哲学、价值观、经营理念等相挂钩。但是从具体的表现来看, 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做事的一种行为和准则;有的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内心深处的那份良知;也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看起来不管如何表述, 企业文化总是和企业的员工相联系, 因为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 有了员工企业的文化才有了载体。
从具体工作实践方面来说, 企业文化必须考虑基层企业员工在精神和个性方面的独立性诉求, 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去进行企业文化的完善优化和变革, 这样才能真正把企业的文化要求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为准则和思维上, 形成内部的凝聚力, 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 国内外很多优秀企业都是依靠企业文化才得以发展壮大、成就辉煌的。如“民生文化”、“松下文化”、“大庆文化”、“索尼文化”、“海尔文化”、“IBM文化”等等。很显然, 这些企业文化都顺应或者适应了那个时代公众或者员工的个性和性格特点, 从而作为企业精神和员工信仰得以引领企业走向成功。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 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所在, 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均有优秀的文化, 500强的评委也总结出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文化。GE公司前任CEO韦尔奇认为, 文化是永远不能替代的竞争因素, 企业靠人才和文化取胜。这一点, 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因此, 对于民航机场业来说, 一个适合时代, 适合行业, 并适合具体企业员工及工作实践的企业文化是迫切之需。
二、企业文化的譬语
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了我们要不要企业文化的问题, 才能在工作中切实落实好。在这里, 我们不妨用五个比喻来说明一下“企业文化”的功用。
1、发动机
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 正规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 工资、奖金, 以及股权、期权都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产物, 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 经济学对这一点洞若观火, 知道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 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开始时也许有用, 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 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 你不能只靠物质, 也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员工, 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2、指南针
企业设立制度, 是为了对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 市场瞬息万变, 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候, 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举个例子, 农民在海尔牌洗衣机中洗地瓜, 结果把洗衣机洗坏了, 要海尔退赔。如何处理这件事非常考验海尔员工的智慧。按理, 海尔可以完全不管。洗衣机嘛, 不言而喻, 当然是用于洗衣的, 洗地瓜洗坏了责任在你消费者。但海尔也有一定责任, 因为它没有说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的。这个时候, 不是海尔的制度, 而是海尔“真诚到永远”, 强调服务至上的文化引领员工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申诉。更绝的是, 海尔在此后, 居然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 这使得本来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的一件对海尔相对不利的事件变成了喜剧。其中所仰赖的正是海尔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针”作用。
3、消毒剂
许多人都看到市场经济好的方面的作用, 但较少关注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其实, 市场经济并非完善, 而是存在“市场失灵”。除“市场失灵”外, 市场竞争也容易导致人和人之间不择手段的竞争。这个时候, 一种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好的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企业以及市场的消毒剂。它让企业超越唯利是图, 让企业员工在利和义之间, 个人追求与团队合作上寻找到平衡。
4、粘和剂
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 企业将不得不靠制度来防范员工的背叛或者任何有损于企业的行为。这个时候, 企业将被迫安装许多“防盗门”来预防可能的损失。防盗门虽然能起一些作用, 但成本高昂且效率未必见佳。因此, 用企业文化去影响新来的员工, 就像粘和剂一样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建防盗门的成本, 这也许是更好的办法。历史上, 清教徒互相之间做生意, 中国的温州人更喜欢与温州人合作, 潮汕人更喜欢与潮汕人合作, 道理正在于此。
5、心灵鸡汤
好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足感, 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家庭式氛围, 显然在这样的氛围里, 企业员工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三、从中华文化的发展看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 有多次被当时的外族侵入甚至控制政权的时代, 最近的一次是满族对中原的控制而建立的清朝。一个少数民族控制了汉民族为核心的国家, 这到底是谁的胜利呢?在当时看, 当然是满族的胜利而汉族的失败。但是从长期看却是汉文化的胜利。清朝建立不久, 就开始接受汉文化的影响, 并逐渐有意地学习汉文化, 到了清朝的鼎盛时期, 其实除了服饰和发式外, 文化已经基本成为汉文化了。我们可以由此得到启示, 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也将上升为企业文化的竞争, 而企业的成功最终必然是企业文化的胜利。企业文化的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 而是相互融合, 或者说是强势文化吸纳弱势文化的先进因素, 从而成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
汉文化其实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强势的文化, 历史上有多次大的文化融合, 其结果都是汉文化成为主导, 而其他文化只能成为汉文化的附庸或者某种因子。发展到今天, 汉文化已经在自身的发展轨迹上吸收了不同的文化营养, 完成了多次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我们从这些历史事实中可以看到, 无论任何外族文化与汉文化竞争, 其最终结果还是要被汉文化所融合。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塑造适应性企业文化的几个阶段, 其必然是养成、提炼、吸收和再养成的循环过程。在企业发展初期, 企业文化是不鲜明的, 甚至是混乱的。这个时候正如中国的春秋时期, 不同背景的投资者、员工在思想上表现着各自的个性。但随着企业家的引导, 带有企业家自身特点的文化将成为主流。这个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养成过程, 这个过程既有任其自然的因素, 也有企业家倡导的力量;在企业家的个人文化与企业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过程中, 相互融合成为主要因素, 最终符合企业愿景的企业文化逐渐明晰起来, 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提炼, 其实也是选择的过程。提炼阶段是企业文化成型的关键阶段, 这时候既有企业发展的自我扬弃, 也有企业家的主观选择;企业文化一旦形成, 就进入发展阶段。所谓发展其实就是在不断吸收社会文化因素的过程中进行企业文化的自我调整。所以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保持“一以贯之”的前提下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这个过程同时体现了文化的适应性和包容性。研究者展望, 未来的国家竞争较力点还是要回到文化层面的竞争。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说:“一个具有伟大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文明大国的崛起, 对我们全球是有好处的。”这种“好处”是什么?其实就是文化对全人类的影响, 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甚至控制。难以想象, 一个国家的文化对全人类产生深刻影响并且被广为接受的时候, 这个国家将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超级大国。
3.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三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发展
引言: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才能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内涵,这不但有利于企业内部安定,对企业员工来说,也能提升他们的自身素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的是勇于创新的企业理念,是在困境中寻找发展和方法的净胜,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战略目标。而在这些理念与精神的源泉则是企业文化,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和谐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和谐”是企业文化在新时期被赋予的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时代性、和谐性和竞争性的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和谐文化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包括了企业和社会、企业和员工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内容。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包括了知识、资产和技能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的源泉所在。
和谐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一种基于“和谐”为基础的价值观的体现,是对企业和员工之间价值观的协调,他充分的融合了企业和员工的思 想和价值理念,进而为共同的行为规范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内,可以帮助企业凝聚和协调各种资源,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进而形成一种强大的整合力量,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外,和谐企业文化是一种超越企业自身利益的价值体现和精神追求,通过平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企业的价值观不断的传到到客户和社会公众。在企业的自身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进而不断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可以说和谐企业文化是通过将企业内部和外部关系进行和谐统一的一种形式,进而提供出强大的整合力量来推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二、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提高对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视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提高和谐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入手,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公正,提高企业广大员工的认识,充分发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坚强堡垒作用,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到企业发展的全部。要加强领导层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使个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在企业管理层中形成共识,以便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进而把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当成是企业战略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进而提高企业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二)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内外共识的和谐企业文化价值观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企业形象的竞争,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最大作用,是和谐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维护和发展和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例如企业员工工资福利的增长要不低于企业效益的增长,企业的就业权利,企业的劳动环境等等,要把企业办成员工之家,主动聆听企业员工的各种心声和诉求,建立社区论坛以及留言信箱,加强企业和员工的沟通。
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市场经济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要牢固树立“人才是财富,科技是生命”的观念,不断提高对企业员工培训的力度,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注重企业员工培训,促进员工技能得到较大提高,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宣传企业的文化,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生机勃勃的学习环境等。
再次,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在员工中积极倡导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帮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推动力。
(三)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文化管理机制,从企业管理高层入手,结合各个部门,建立其全方位、立体式的企业文化管理格局,进而共同倡导、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其次,要加强企业的人事制度建设,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来不断的约束企业内部完工的行为,进而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通过规范制度来引导员工依法履行其义务,充分行事其权利,做到行为有尺度、奖罚有制度。例如,企业可以细化对内部安全管理员工的考核制度,通过制定规范的考核制度,来确保各个员工知道自己的岗位所应履行的职责,以及相应的安全规范制度,知道什么是违反规定的行为,什么是违规操作以及违章指挥等行为,来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通过企业内部信息网络以及班组例会等方式,强化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最后要注重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制度,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研究,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心,细化研究内容,制定出长远规划,创新文化内涵,以指导企业文化建设;认真搞好企业文化交流,并在每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会议上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认真总结分析,交流经验。
结语:
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利用多种宣传教育途径与方法,坚持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结合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建设,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水平,推动员工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保障。
参考文献:
[1] 翟立志.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之我见[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9(2)
4.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四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的内涵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一些著名企业的成功发展,除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体系之外,更为重要的有一条能够把整个企业凝聚为一个整体的企业文化纽带。蓝岛大厦自开业之初就比较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亲和一致,超越创新”的企业精神,总结提炼了一套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为企业发展增强了内在动力。
一、我市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企业文化建设逐步上位,也涌现了一批好的典型,但就总体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缺乏明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基本观念和信念的体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当前形势下,我市企业亟需确立具有当代意识的新的价值观,包括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注重形象塑造和品牌经营等,并使之与传统的企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塑造企业新的精神支柱和员工的理想信念,借助于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转换,把原来那种政策型、依附型的企业文化转变为经营型、自主型的企业文化。
缺乏企业伦理建设。在企业走向市场的情况下,企业需 要加强和拓展企业伦理建设的层次和范围:一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生产经营要服从国家和社会利益,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二是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和竞争观,遵纪守法,诚信守约,以义取利;三是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实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推行循环经济,维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五是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发展,为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组织能力不足。企业文化建设要有组织机构,要形成一个体系,有方法、有制度、有实施,领导高度重视,职工热情参与,共同努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二、几点建议
构建学习型企业。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陶冶情操,提高职业技能、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使企业组织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
制定员工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编制《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内容涵盖仪容仪表、岗位纪律、工作程序、待人接物、环卫与安全、素质修养等方面,并组织职工进行讨论和学习,使之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并逐渐成为广大职 工的良好习惯。要开展员工自检和自查活动,建立员工行为规范的考核制度,促进员工行为规范的推进和落实。
以人为本,突出管理,用优秀文化推进企业发展。企业要形成“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文化纽带,必须把握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围绕企业中心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不动摇,创新管理,稳健经营,提升素质,增强实力,确保企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企业建设有机统一。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用优秀企业文化推进企业发展,变革职工思想和行为,决定和谐管理的深度,影响和谐建设的力度,大力贯彻实施政府“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的决策部署,贡献和谐社会;关注职工诉求,拓宽参政渠道,建设和谐企业,以上下和谐、内外和谐构建企业的全面和谐,实现企业、员工和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
5.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五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力量是企业文化
当今企业文化已成为以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为指导,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相对优势为目标,以培养企业全员创新精神为内核,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行业、地域、民族文化积淀,由企业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等高度统一有机整合的文化系统,它是企业作为存在形态的文化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实质上是竞争文化,它是以现代文化理论为指导,以企业在竞争国际化的环境中取得优势为鲜明目标,改造、扬弃企业现存的文化,建设与新的客观环境相适应、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服务,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竞争文化。
从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兰哈拉德与赫海尔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已经发生了从产品竞争到核心能力竞争的战略观念的转变。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能力”和“核心专长”。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并以其核心专长参与竞争,对一个企业乃至行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所谓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可以是人力、产品、技术、流程,也可以是企业文化及价值等。“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市场的整合力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两种整合来实现,一种是企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一种是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而这两种整合,都是靠企业文化。在未来,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很可能成为关键要素。不少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入世后的形势表明,经济学家们的结论,已经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这是因为,新的竞争环境告诉我们,市场竞争单靠物质力量较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包括智力在内的文化力在竞争中的作用能力的形成,必须靠企业文化的整合力,否则一个企业的核心专长及其竞争能力是无法确定和形成的。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就是掌握企业的生命之根,制胜之魂。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为此,应确立以下几个观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能回避市场的企业,也不应当有不搞企业文化的企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竞争越是激烈,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就越是紧迫,那种把经济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对立起来的观念和做法,往往就是企业战略性的失误。
--越困难的企业越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困难企业不抓企业文化建设,无异于放弃生存的权利,那种认为没有钱就不能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企业文化诸要素中,观念、精神、道德、制度等文化的建设是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可以干起来的,而且,困难
企业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目标、追求,会更加困难,反之抓好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上下同心,精神振奋,方略正确,就可以走出困境,效益自然也会好起来,这是企业生存发展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
二、重在塑魂才能形成企业文化的竞争力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经营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进而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短期、长期发展目标,给企业以准确的市场“定位”,有效规避行业和市场风险。如果没有了经营理念的支撑,那末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失去了方向,更谈不上发展。日本能在战后三十多年中迅速赶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很重要的一条是依靠了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一种重文化、重群体、重纪律、重毅力的民族精神。世界级的知名企业,如“可口可乐”、“美国通用电气”以及我国的“海尔”,无不拥有优秀的、独特的经营理念。
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创新作为一条成功的共同经验,又存在于各个企业的个性化实践之中,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实践方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其创新的个性就越是突出和具有不可复制性。创新来自于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创新的欲望和动力,并始终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员工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企业每一项经营战略的实施、每一件高质量的产品都要靠全体员工的有效工作来实现。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企业经营者还应该经常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使“下情”及时“上达”,同时让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各项措施,明确工作目标。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丰富员工的团队精神,提高企业凝聚力。
突出和依靠主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关键作用和员工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员工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和动摇。强调突出和依靠主体,就是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提出和形成企业文化关键要素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使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反映企业发展方向与反映职工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企业文化诸多要件都按程序正确确立起来以后,必须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达到全员认同,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表现在领导者和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地实践企业文化的信条,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企业文化不仅成为领导者对全体员工的要求,也同样成为全体员工对领导者群体的要求。
三、努力实现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两者的有机结合在于实践中的高度统一,即要善于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根据对企业文化功能的理解和实践中总结的主要经验,要特别重视和运用企业文化建设中四个方面的成果。
--实现观念转轨,提升决策力。企业决策,是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确定,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步骤、途径、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当今国际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的“决策力”、“决断力”的概念,把提高企业领导层决策能力的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企业领导层决策是否正确是企业生死攸关的大事,在核心能力竞争的时代,决策正确的关键是要为本企业选择一个独一无二的战略定位,即在国际经济分工和行业经济发展中选择一个能够为自己所独有的位置,从而有效地形成本企业的核心专长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必须通过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包括心理素质尽快实现与国际经济和国际规则的接轨,尽快形成对国际市场的正确认识,为正确应对挑战和积极利用新的机遇,实现正确决策创造条件。
--依托学习借鉴,提升创新力。创新能力源于创新素质,提升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借鉴。应对入世,企业尤其是其领导层,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学习、充电。学习世贸规则,熟悉世贸组织,吃透我国入世承诺的主要条款,采取正确的对策,尤其是跨国公司成功经验的学习借鉴。学习吸收他人所长,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
--强化团队精神,提高联动力。团队精神是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助于企业员工内部的互动和对外的联动,由此形成的良好的联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要在建立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把培育团队精神的重点放到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建立新的流程和运行机制上来,以先进的流程和机制为载体,使团队精神更好地转变为企业以对内互动与对外联动为基础的、与国际市场变化节奏对接的快速反应机制。
6.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企业文化元素 篇六
曾永超
2012-8-6 13:57:33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年第2期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先导而掀起的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已经把所有企业卷入其中。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能否在同行中占得先机、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就在于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因此,广大企业纷纷探索与开拓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本文认为,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与决策的新型资源,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体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元素
核心竞争力最初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得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就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技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独占性、不可效仿性和价值延展性,是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
研究表明,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中最具有个性和深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影响和改善员工的思维与行为方式,还可以凝聚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团结奋进的斗志,有利于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阶层和员工队伍,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研究表明文化创新就是一个重要路径。企
业文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具灵魂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力量是企业文化。当今企业文化已成为以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为指导,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相对优势为目标,以培养企业全员创新精神为内核,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行业、地域、民族文化积淀,由企业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等高度统一有机整合的文化系统,它是企业作为存在形态的文化现象。因此,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更具价值的路径。
二、构建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1.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它的形成要靠企业的制度创新、观念更新、管理创新、战略决策能力、人力资源整合等来实现。核心竞争力主要由技术、专利、产品研发、品牌、资本的融通能力、客户资源、创新思维等来支持,这些是企业内部的团队和员工个人自身所拥有以及靠人来运作和完成的。这样看来,人力资源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与资产,但是这种无形资产的管理又需要一种柔性化的管理。那么,企业文化被誉为企业对员工实行的最好的人性化和柔性化的管理方式,这也是培育和发展企业的力资源的最有效途径,所以企业文化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支持载体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2.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一个企业在成功的塑造自身的企业文化的同时,核心竞争力也将得到更大的支持。企业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和塑造员工们共同的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从而规范员工把公司的运作、品牌的维持、发展和创新当作自
己份内的事情。此外,还可以支持企业打造强势品牌,加快集体智慧的提高与发挥,不断形成敏捷的应变能力和积极的创新思维,最终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也在不断地增值。因此,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企业文化的发展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下,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推动力,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不仅可以使企业体现出更大的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制高点就是文化的竞争,世界500强出类拔萃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背后,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导入更多的文化附加值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最优选择。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当代企业走自主创新、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法宝。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带动核心竞争力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身就包含着多种文化的因素,例如制度、组织结构、创新思维、团队建设、企业道德、企业伦理等。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指导和推动,也只有大力发展企业文化,才能从深层次上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建设不断更新与发展。
1.发展创新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活力型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创新文化,不仅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企业发展的综合环境等,还是激发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精神动力源。发展知识型、创新型企业已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创新精神比起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和备受关注,因此,创新文化也成为
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除了技术创新之外,更需要进行以文化创新为基础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结构创新等。营造和谐、创新型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欲望和动力,并敢于探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确保企业抢占行业的制高点。
2.构筑团队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因素。因为团队文化的核心就是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强调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员工相互竞争、协作、团结和高效。在现实的市场激烈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借个人的力量来提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内部必须营造和树立成功的个人以及成功的集体思想意识,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团结、协调与沟通的机制生成,从而到达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增强个人对企业的责任感与荣誉感,最终使员工们的个人期望值与企业团队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构建诚信文化,巩固和提高企业的信誉度,是长期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诚信文化是诚实守信、履行承诺并获得他人的信任。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每一位中国人的最基本要求,并直接影响着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企业及企业家要树立诚信文化,建设诚信企业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诚信文化不仅成为企业持久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还有利于构建企业内部诚信与外部诚信的协调统一。即企业与员工、股东、消费者、国家、社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巩固与保证。
4.发展学习文化,是建立现代学习型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给核心竞争力建设不断注入新生力量的重要前提。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特别是知识型企业
7.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七
关键词: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大多数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 是企业众多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一、企业文化在创造企业价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治思想式的企业文化。
在计划经济年代, 企业文化的代名词就是政治思想工作, 直到今天, 政治思想式的企业文化一定程度上还根深蒂固,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代企业要强调政企分开。
(二) 全盘西化的企业文化。
入世之后, 许多的西方管理理论大量被中国企业所采用, 一时间好像只有西方的管理才是最好的, 许多“海归派”将在西方学到的管理理论搬到中国来。西方企业管理理论能否在中国运用, 能否适合中国国情, 要看它能否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一味强调西方管理理论的有效性, 却忘记传统文化的精华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
(三) 孤立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提高是相互作用的, 它能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的实力, 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促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向心力, 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 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维护企业形象, 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 当前我国的企业领导者常常不能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或为文化而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或功利目的太强, 企图立竿见影, 急于求成。
二、构建学习型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 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学习型企业文化, 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 引领和支撑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的一种组织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与学习型企业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作用, 是学习型企业的本质特征。
学习型企业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 高度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高度重视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价值观、挖掘团队智慧、激励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培养系统思考能力, 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进而增强员工和组织的竞争力。
(二) 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和提升的作用。
1. 学习型企业文化保障组成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协调发展。
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的价值观、精神以及行为文化, 因此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有一个全局的反映。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其导向作用, 使企业的各个部门与成员都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目标, 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任务与职责, 从而使资源在企业内部合理分配, 使每种能力都有其形成的合理的资源基础。
2. 学习型企业文化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将内部各种能力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逐步演变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学习型企业文化以凝聚力作为竞争力的基础, 使企业员工深切认识到只有形成相互配合协调的团队精神, 才能真正增强企业的实力,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3. 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基石和灵魂。
学习型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企业文化为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动力。战略的制定是企业决策机构整合各方力量,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为企业选择适宜的经营战略的过程, 这就需要决策层在分析企业战略环境的基础上, 充分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能力, 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文化特点的便于贯彻实施的发展战略。企业制定出战略以后, 必须将战略的构想转化为战略的行动。企业管理人员只有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才能使战略获得成功, 而统一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无疑会有利于战略的推进。
4. 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战略导向作用。
一方面, 企业战略是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单元。学习型企业文化往往会指导构建有效的企业战略, 并且是战略管理的驱动力与重要支柱。而企业战略则反映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 有着深刻的企业文化烙印, 帮助企业实现使命和达成愿景。另一方面, 学习型企业文化应该服务于企业战略, 成为调动全体员工实施战略的保证。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 必须创建有利于战略执行的企业文化来导航和支撑。因此, 企业应特别注重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战略导向, 一切战略行为均要与学习型企业文化保持一致, 并在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约束和指导下进行。
(三) 培育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1. 营建学习氛围, 创新知识共享机制。
在传统的企业中知识垄断带来竞争优势, 而在学习型组织中, 惟有知识共享才能带来组织的竞争优势。要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 必需在组织中营造一种鼓励知识共享的创新型氛围, 创造整体学习大于个体学习的效果, 提高企业整体学习能力, 创立知识共享机制。 (1) 把学习引入工作形成共识。在这种氛围中, 企业要树立学习理念, 容纳各种思维方式, 设法使各层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 并提倡员工真情交流, 将学习和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形成共识, 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2) 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企业间正式与非正式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非常有利于信息与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造。交流的内容除了知识外, 还应包括科学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为此需要改变竞争观念, 由竞争对手变为合作竞争。
2. 灵活运用学习载体, 继承, 吸收, 借鉴, 创新相结合。
8.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八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脉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企业文化中企业本身的背景、发展历程,员工的成长学习经历,企业的开拓创新无疑都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个企业的产品可以复制,设备可以更新,人才可以再招聘,但是企业文化的发展只能靠企业自身,模仿不来,要结合企业情况制定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从各方面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外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创新能力,从而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资源、企业制度、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它们同时对终端产品和服务起决定性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可以组织经营管理创新、技术研发能力创新、产品服务等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影响并激励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并通过改变其行为与思维习惯来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创新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企业文化创新要与企业自身相适应。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因为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文化创新必须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企业的成长历程,企业的运营状况等。企业文化是不可复制的,他只有具备自己的独特性,才能使员工形成独特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才能对公司有着特殊的感情。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富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感染与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将自身与公司融为一体,与企业共同成长与进步,企业的荣耀也是他们的骄傲。
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我国,有许多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靠引进技术来维持企业运营,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其难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立足,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我国企业应加强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不是一味地复制与引进,在此基础上不加以创新;应重视学习相关新技术与新技能,不断改进与创新核心技术,使企业更具活力与生命力,从而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必须真正重视人才的培养,让人才为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这必然需要企业给员工搭建良好的激励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可采取浮动的工资福利方案、精神激励等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必不可少,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企业,因而对员工实行终身教育,使员工不断获取知识,挖掘潜能,从而使企业也具有持续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包含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方面。硬件环境建设是改善企业基本的工作环境。软件环境建设是建设企业内部的创新和谐氛围。大多数员工愿意在轻松、活泼、富有朝气的环境中工作。因此,良好的环境氛围会吸引大批优秀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领导要注重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一个好的领导是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公司的核心与灵魂,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言行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习惯等。一个爱学习,善于总结的领导会带领团队去学习经验,分析工作的优势与不足,能够更好地为工作服务,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研究表明,企业文化的提升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不仅是提高产品的质量,还要注重品牌效应,注重人员分工,发挥员工所长,促进团队协作,树立企业独特的价值观,提升企业形象等。
(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白碱滩物业管理公司)
(责任编辑:郝幸田)
9.以先进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篇九
(初次发表时间:2006年12月)
先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凝聚员工的奋进之魂。企业生存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一是企业文化理论要与时俱进,实现新突破。众所周知,不论是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企业,经济竞争的最高形式之一就是文化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生存发展的新的突破点恰恰在于形成企业的文化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新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和提炼,构筑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框架,应用创造性策划和果断实施,以实现高效益、高效率和良好职业道德为目标,以甲方满意为标准,使企业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去,企业文化的魅力与能量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得以充分彰显和释放,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不断攀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可以概括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质量、人才、价格、服务。一个企业,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是起码的社会要求。在开展生产经营管理各项活动中,拥有创新思维、决策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而价格是否具有优势,直接考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关系企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要以周全的行为来对待客户,为客户负责,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
因此,在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要满足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成功的、有效的。
二是企业文化理念要放眼未来,明确新思路。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者智慧和思想的体现,不仅是企业赖以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土壤,而且应该是企业基本行为规范的理论指导。因此,具有战略目标的企业和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辨证统一、系统推进、全员参与、发展改进等基本原则,推进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理念的形成和确立。
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业生产制造石油天然气输送用钢管的企业,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从2002年10月开始,着手建设新的企业文化。过去,工厂在创业、发展过程
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企业特色和文化背景,企业奉行和总结出了“实干、进取、团结、创新”的宝钢管精神,带领全体职工为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生产钢管100多万吨,产品还出口10多个国家。在企业成功改制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在全球强手如林的钢管制造界,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高速的发展?如何凝聚员工精神,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素质,迎接市场及自身的挑战?怎样转变观念,刷新并增强较为薄弱的企业形象,强化企业信息传达力度?是企业改制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宝鸡钢管公司高层清醒地认识到,单凭一个企业精神,已经不能适应激烈多变的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了,必须形成先进的企业文化体系,当然,企业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少的。2002年,他们以大手笔,聘请了国内著名的策划公司,开展企业文化设计。经过近一年的工作,深入挖掘提炼44年来三代宝管人创造的传统文化积淀,引入先进的文化管理新观念和新模式,将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具有宝鸡钢管特色的CIS体系。第一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宝鸡钢管公司与打造“国内第一、世界一流”制管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企业精神“干”,准确表达了不尚空谈的务实态度;表达了不断探索、不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表达了勇于实践、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干中创新,在干中发展,正是BSG多年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
宝鸡钢管公司提炼的核心理念是诚信管天下。是指宝鸡钢管公司要以诚信为本,将生产的钢管销往世界各地,坚持精品战略,提供优质服务,成为焊管行业的领头雁。“诚信管天下”,显示宝鸡钢管公司要以信得过的精品钢管,抢占先机;以诚信的服务,取信于社会,取信于人民,实现企业的最高目标和社会价值。
面对产能与需求10:1的激烈竞争态势,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经营这一正面交锋上。为此,宝鸡钢管公司提出了与管同行、以优制胜的经营理念,以期实现公司的理念、战略、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要与钢管市场的变化、BSG品牌的成长同步发展。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优良的服务、最低的成本赢得客户、赢得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目标是鼓舞和激励员工的最好方法,宝鸡钢管公司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目标,就是: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BSG。意味着宝鸡钢管不仅要在中国做强做大,而且要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凡是生产和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地方,都要竖起BSG的旗帜!
“是才必有用”,就要打破条条框框,摒弃论资排辈,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用人机制,从体制上使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不拘一格,大胆选拔和使用人才。应该说,宝鸡钢管公司真正在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大胆地提出了是才必有用的人才观,就是要尊重人、培养人、吸引人、凝聚人,为每一位人才营造晋升渠道和机会,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只要是人才,在BSG就有用武之地。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落实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来。这一点,是国内其他同行企业没有做到的。
三是在企业文化实践上要开辟新途径。本着宏观指导,积极引导,加强领导,正面疏导的原则,在企业文化的推行和实践上,要进行有效的尝试。第一通过构建有效载体不断营造舆论氛围。推进企业文化的实践活动进机关、入科室、进车间、入班组,形成一种企业的群体意识。第二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素质。通过坚持开展“靠大型活动凝聚人,靠新颖活动鼓舞人,靠健康阵地吸引人,靠普及活动稳定人”的有效做法,初步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第三通过大力选树典型、充分发挥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行为感召作用,为企业文化的践行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实施企业文化和品牌战略给企业带来的成效虽然是潜移默化的,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我们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导入原则,精心组织,加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已经在某些方面得到凸显:
借导入企业文化之机,宝鸡钢管公司党委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和公司贯彻“两个体系”夯实基础管理的各项工作,狠抓了基层建设和现场管理,开展了文明生产整治,用企业标准色统一分厂厂房和生产现场的环境,在公司开展了运用仿宋体书写交接班记录比赛和“精、优、快”的换道劳动竞赛,使班组的面貌一新。同时,组织开展了教唱企业歌曲、征集企业故事、企业发展图片、春联、歌咏比赛、文艺汇演、“我与BSG”演讲和企业文化月等活动。2004年12月份,公司顺利通过省级精神文明单位验收,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10月,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企业的形象,为此,我们在配合公司对生产区、福利区进行改造、整治、美化、绿化的同时,适时地导入企业文化理念,积极宣贯MI、BI手册,在员工考核中,加入有关企业文化知识,使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行为素养,得到
了进一步提高,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借势而上,打造强势品牌。在企业品牌确定后,我们及时在西气东输管线进行运用,使BSG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在国家重点工程上得到了大幅提升,去年公司先后荣获西气东输“优秀承包商”和先进集体称号,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也为之后的忠武线、陕京二线承接一定数量钢管合同奠定了基础。尤其在今年,先后三次中标印度管线,拿到60万吨的定单,创汇近50个亿。
通过对外实施品牌扩张战略,使大众认知BSG、首肯BSG、选择BSG,使BSG在未来的市场角逐中把握先机,占据主动,树立一个实力雄厚、诚实守信、稳定发展、和谐亲善、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公司形象。在公司内部,进一步更新员工观念、规范员工行为,激发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管理高效的现代化企业,最终将BSG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管制造和防腐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的体系建立只是迈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还有大量的导入实施计划,我们将结合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总体部署,全面深入地导入CIS,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塑造美好诚信的企业形象,在全中国、全世界传播BSG这一企业品牌,我们始终坚信: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BSG!。
10.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十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CM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和CW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等元件和各类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47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2人,总资产6.5亿元,2005—2006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4.25亿元,实现利税5.07亿元,在全省民营企业中名列前茅,成为中国断路器生产企业的排头兵。企业荣获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百强企业、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电气工业100强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等称号,CM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和CW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如何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国内外断路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让员工成长成才,让企业科学发展,公司董事长唐春潮审时度势地提出:企业要发展,职工要生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兴厂战略,大力实施以“两争一树”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工程,提升广大员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惟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公司成立了创建学习型企业领导小组,形成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学习网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办。为了让企业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公司把创建学习型班组作为创争活动的重点,公司坚持每周定期学习制度,全体员工利用每周五下班前一个小时开展集中学习。为了确保创争活动的顺利开展,公司每年都要投入100万元左右的培训经费,保证各项学习经费的落实。公司规定,凡参加各类学习成绩合格者,均给予适当奖励,学用结合成绩突出者还可重奖。2004年10月,公司专门发文:“凡是参加市级以上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获得第一名者,可分别获得如下奖励:获常熟市各类技能大赛第一名,奖人民币5000元整;获苏州市级各类技能大赛第一名,奖人民币10000元整;获江苏省(部)级各类技能大赛第一名,奖人民币50000元整;获国家级各类技能大赛第一名,奖排量2.0小轿车一辆”。员工的学习列入考核,调动和促进了员工学习成才的积极性。每年年终,公司都要表彰一批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创建,企业2002年被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总工会授予“苏州市学习型组织”,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总工会学习型组织示范点”,今年,公司CW总装组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十佳学习标兵班组”称号。
公司CW总装组负责生产、总装、调试CW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班组成员共22人,平均年龄26岁。他们敬业爱岗,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人人争金牌,班组创品牌,产品成名牌”为班组愿景,组织开展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为企业的发展和腾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CW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是一种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的产品,为此,2003年6月,公司组织开办了低压电器元件装配工初级、中级技能资格鉴定考试培训班,当时恰逢企业生产旺季,有时还要加班加点,但总装组全体成员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自觉克服工作、个人、家庭、交通等诸多不便,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业余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就这样,小组22名职工中有14人获得了中级证书,8人获得了初级证书。
总装组定期组织对各种技术难点、疑点进行剖析讲解,并付诸实践,进行针对性的岗位练兵,在充分熟悉各种装配、调试、检测工艺工序基础上进行合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与此同时,小组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如采取每周一题、现场讨论、向外界学习、互动式教学、实行轮流讲课等实现知识共享,增强工作主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小组每年开展一次操作比赛,组织小组成员比操作技能、比装配质量、比速度,逐步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学习练兵活动,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小组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现在CW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每5分钟就有一台成品下线,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二、围绕小改小革,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进行小改小革,是完善产品工艺和工序的一项重要补充。随着CW产量不断上升,包装任务越来越艰巨,小的开关70公斤,大的开关达200公斤,劳动强度非常大。为提高工效,组长翁建刚亲自设计包装起重车图纸,定制一辆包装起重车,大大降低了班组人员的工作强度,工效提高一倍以上。班组成员还主动想用户之所想,及时根据用户的建议,将包装用铁钉改用螺钉,极大地方便用户拆箱,深受用户好评。
诸如这样的小改小革在班组还有很多:将传统的手工动触头装配方式,改为气动工具操作,有效提高了50%的装配工效;改进开关保护罩,解决了保护罩容易掉下的问题;改进开关机构盖板,用弹簧片代替螺丝,解决了原先装好开关后,维修时螺丝不易卸下的难题等等。
三、围绕自主学习,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由于公司CW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是高新技术产品,公司每年都要推出一系列新产品,这对生产一线的工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组成员以前大都是中专、中技生,他们在工作中深感原有知识的不足,光靠自己以前在学校里学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适应生产需要的,如果不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他们决定继续深造。组长翁建刚带头学习,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2004年他考取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机电一体化的大专班,通过学习,加上学用结合,他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得到较快提升。
小组成员陶俊当年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恰逢母亲身患重病去世。家里给母亲治病付出了昂贵的医疗费,并且负了债。为了不给家庭增加新的负担,懂事的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进入公司后,他勤奋好学,虚心向老工人请教,工作中一丝不苟,很快就掌握了装配的基本技能。在工作之余,他暗下决心要重新圆大学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目前已取得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大专毕业证书,正就读常熟理工学院电器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一旦被人掌握,必定会产生无穷的力量。陶俊原是位名不见经传的装配工,可他不断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并大胆运用于生产实践,从而一跃成为车间领导和职工都佩服的技术能手。目前小组成员5人已大专毕业,1人在读本科,4人正参加常熟理工学院的中专升大专班学习,6人被公司选派参加河北工业大学低压电器进修班学习,小组自主学习已蔚然成风。
四、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品牌效应。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总装组全体成员利用每周五学习时间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在质检人员的配合指导下,妥善解决生产售服中发生的各类问题。把装配—自检—检测—总装—自检—全检的质量意识贯彻到每个工位和工段。每人建立质量指标对比表和质量问题清单。针对小组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操作要领、质量问题等组织观摩重量级员工的技术表演,形成人人学习的氛围,提高了业务技能和产品质量。
2004年公司全面推行5S管理,小组全体成员发扬团队精神,勤于学习,善于领会,迅速付诸行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规范自己的工作和日常行为,使车间、小组的5S活动向“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演变。
11.浅析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建设和提升 篇十一
关键词:人才;竞争力;服务
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渐形成,市场竞争也变的日趋激烈。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无论国际物流巨头,还是本土物流企业,都必须更加重视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为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
一、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带来生存压力。
经过1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中国物流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持续加大,GDP增速已由2011年第一季度的9.8%下降为2016年第一季度的6.7%。有研究机构指出,我国经济增长率将逐步放缓,已经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速增长”或者“适当增长”阶段。物流业做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必然受此影响,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放缓。
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大,是我国物流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并发展壮大,物流企业的唯一出路便是认清形势,通过对自身及同行业的企业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分析探索增强竞争力,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竞争优势。
二、提高自身实力才能掌握主动
我国物流市场多元化格局中,外资、国有、民营企业各具优势和劣势。综合来看,国内物流企业在运营、管理、服务等基础环节方面仍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一定差距,竞争力的建设可以先从如下方面展开。
(一)加快人才培养
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拥有综合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一直以来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太低,包括文化程度低和物流知识不足。物流企业既要重视内部人才培养,又要积极引进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充实企业人才队伍。此外还可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现代物流知识和业务水平,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效率;同时还要重视科学绩效管理,实施服务过程的考核评价和持续改进,推行关健绩效指标管理和控制等。
(二)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物流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就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运营管理,提高组织的运作水平和经营效率;同时还要重视科学绩效管理,实施服务过程的考核评价和持续改进。包括对象产业定位、大客户选择、订单管理、物流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设施选址与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服务、客户服务系统设计与实施等。
(三)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技术化
技术能力包括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对物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力等,其核心是信息技术能力。当前物流业正向高科技、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更多的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即提高了物流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运作效率,又能帮助企业建立广泛的服务网络,使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
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来增强实力。
市场竞争加剧,除了物流企业间的竞争外,还有来自客户企业方面的因素。客户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以及来自消减成本、绿色环保等方面的压力,都使物流企业在争取客户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要赢得客户的业务,物流企业同样需要提升竞争能力。
(一)正确的市场定位
物流企业要有战略能力,要进行正确清晰的市场定位,把握企业发展机遇,对环境变化要尽快适应,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对公司经营结构进行正确调整。如果企业发展战略不能适应环境、政策变化、细节工作做得越好就会越背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在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基础上,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业,要找准业务方向,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竞争战略。
(二)并购整合、融入产业链是促进企业壮大、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现在中国物流行业有很多参与者,那些不提升服务意识,强化增值服务,一味的靠同质低价竞争的企业将难以存活。未来中国的物流业会有更多的并购项目,物流企业要抓住机遇,通过融入产业链、竞争、合作、合资、并购整合等方式来获得更大增长。例如,和苏宁易购、京东商城合作,融入零售业的产业链,增加网点和终端配送的能力,和苏宁、京东一起向传统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挑战。
(三)向上下游发展
世界经济竞争已经进入供应链竞争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将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物流运营企业要和上下游企业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实现联动,能合理、有效的组织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活动,通过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一体化管理,使整个供应链能更好的与功能类似的供应链进行竞争。上下游企业打破封锁,强调合作共赢的供应链组织方式日趋普遍。
(四)实现创新式发展
物流企业要善于学习,应该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组织。面对环境、政策变化,要拿出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抓住机会,借助环境、政策变化重新设计企业发展战略、工作流程,通过知识管理保留成功经验、吸收先进模式,摒弃落后规制。物流企业要努力建成一个高度整合的公司,要能整合供应链的所有环节,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能够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五)物流企业也要走出去
12.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十二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它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的《展望2010年》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全球67%的公司是基于核心能力竞争来推动竞争优势的,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5%。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支撑,是压不垮、折不弯的精神长城。
1 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其主题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成果与价值观念等,即指支配企业及其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向自然索取、与社会交往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经营哲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其“管理之道不在管人,而在管理知识。”之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承袭杜拉克的理念,现代企业管理,并非把人套牢挤出知识,而是让人来主导知识的经营,形成一个人人愿意奉献知识的管理系统。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企业声誉靠文化来传播,企业素质靠文化来提高。企业文化不但是企业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是企业思维和行动的指南,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培养、如何利用的行为准则。
2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节约成本,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关研究表明,大约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财务或者战略方面出现问题而搁浅;大约70%的失败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美国企业197家,占35%,可见美国的企业文化十分繁荣。企业文化能极大地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度,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程度。成功的企业文化在短期内所造成的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效用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和持久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3 建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源于企业文化,即企业的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和道德准则。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支持系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反映,涵盖了企业的价值观念、人力资源等各方面。
3.1 企业文化的支撑系统———价值取向的塑造
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企业必须成功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企业核心的竞争力的增强,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支撑系统,是企业文化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从企业家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企业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总结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企业的灵魂所在,最终用来指导企业做什么、怎么做,让这个企业文化的灵魂发挥无形的导向作用,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
3.2 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人本主义”理念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企业文化建设,最终都要归结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人的潜力的发挥和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真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讲是提升“企业人”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不断增长、整合的人力素质和效能。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创造性,鼓励员工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充分释放其智慧和才能;其次要重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创造条件;最后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准和业务技术水平,达到企业兴旺发达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双重目标。
3.3 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它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法规作为制度文化的法律形态,为企业确定了明确的行为规范。企业的经营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度,是企业制度文化的组织形态。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
4 结语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就如何培育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战略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四个方面中唯有企业文化创新才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它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投资、是一种回报巨大的投资。因此企业文化必然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摘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产品的竞争发展到核心竞争能力的较量。本文基于企业文化战略,探讨了建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企业战略
参考文献
[1]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23.
13.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十三
摘 要: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单位,中心党支部坚持以“科学管理,及时快速,做职工住宅管理维修的生力军”为共同愿景,以提升全员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推进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关键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认真组织,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上级党委确立我中心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单位后,中心支部高度重视,将其视为推动支部党建工作和促进支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积极抓好落实。中心党支部先后两次派有关人员到兄弟单位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123”的推进思路,即建立一个核心目标、坚持两个基本、创建三方面内容。建立一个核心目标,中心发展上水平。
坚持两个基本:
一是基本理念,党组织要与时俱进,创新超越,党员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二是基本途径,党组织系统思考,团队学习,党员自我检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主管理。
创建三方面内容是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党小组、学习型党员。党支部还制订完善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学习制度》《关于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规定》《党务工作考核细则》等制度;改变以往读书读报的单一形式,提倡重在团队学习、讨论,成果共享;重在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完善;重在行动学习,实现新的超越。党支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意见》后,中心各级党组织全面启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为使活动更好的开展,我们还为各党小组、党员购置了图书100多册,内容涉及管理、技术、励志等多个方面,为每名党员特制了学习笔记本,要求学有所记,学有所得。创新思路,注重实效,实现中心持续发展
面对挑战与发展的机遇,中心党支部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定位于建立一个吸收先进思想、不断变革创新、善于领导中心科学发展的高素质的学习型领导班子上。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不仅要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倡导者,还要成为懂学习、会学习的示范者。中心组以专题研讨的方式,针对公司发展的关键环节,确立研讨课题,敞开心扉,深度汇谈,系统思考。为解决制约中心发展的人员问题,筹备成立了调查研究小组,探索了在新形势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心内部管理,积极鼓励人员培训走出去,全方位打造复合型人才,改善了单位的人才结构。围绕建一流房屋管理单位的总体规划,中心上下集思广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思路:面向职工住宅维修实际,做足服务文章;进一步扩大服务空间,推进房屋公共设施维修模式的转变,更好的为集团整体发展贡献力量;在完成危旧房屋加固改造的基础上,中心继续高度重视房屋公共设施维修进程,为及时有效地为职工服好务,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进行充分准备;积极寻求集团的大力支持,争取做到集团职工住宅、资产维护无缝覆盖;及早谋划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好基础工作,把以前的管理思路转变为服务思路,把中心的业务面做宽,做强,提高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方法,学以致用,在生产经营中彰显成效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必须整体运作、系统思考和长远规划。中心党支部本着“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确定了2个党小组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内部试点,探索思路,积累经验。各科室也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鲜活的经验,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是提升了学习力。
各科室结合实际,不断拓展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中心后勤服务部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后勤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以创建学习型科室带动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班组建设,并制定了评价学习型科室标准,建立了职工培训教育室,自购了教学用具和书籍,每季根据职工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以此促进后勤服务水平的提高,整体学习力大大增强。
二是提升了创新力。
中心支部把鼓励创新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核心,使创新贯穿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技术应用的全过程。
三是提高了竞争力。
通过先进典型的引领,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提高职工的竞争力和工作水平。以职工为职工讲课培训的方式,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学习,职工整体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普遍提升,使职工在完成自我提升的同时,提升了中心党支部整体工作水平,也提高了企业整体竞争力。
四是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相结合。
在创建过程中,中心把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引入活动中,并贯穿活动全过程,让全体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从严治企、深入推进作风转变、建立长效机制,从内心深处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自创建开展以来,单位领导班子严格考核制度,通过各种措施,人员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党员干部人人参与学习、查找问题,党员交心谈心、广泛开展互相考核机制,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干部职工普遍反映,将教育实践活动引入创建活动是一次宗旨观念的升华,是一次思想作风的提升,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教育,干部职工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四风”的问题,也认识到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必要,干部职工的大局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学习观念进一步增强,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更加自觉、行动更加坚定、风气更加浓厚。
14.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十四
“学习型团队”出于《第五项修炼》一书,由美国人彼得·圣吉提出并在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付之实践,对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微软、福特、杜邦等,进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辅导、咨询和策划,它不仅带动了美国经济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浪潮。“学习型组织”强调以企业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建设学习型团队也是进行金融产品、组织架构以及行为能力创新的必要条件。
一、学习型团队建设的作用
学习型员工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学习型员工、学习型团队、学习型企业的建设对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信用社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1.强化员工执行力
目前国内各大金融系统包括农村信用社正在向纵深发展,提倡集团化运作和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方式,势必对基层信用社员工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深刻影响,亟需员工转变观念、深化认识。建立学习型团队,有利于基层农信员工做好知识提前量,在改革前能先对自己的思想进行革新,有利于引导干部员工提高思想认识,自觉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改革,积极投身改革。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前瞻性思考,强化员工执行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
2.发挥员工创造力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人才优势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的空前发展使人力资本价值空前高涨,人力资本已经超出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人才贡献率达到35%。
近几年来,信用社员工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年龄构成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批批本科生和研究生陆续进入了农村信用社,这些年轻的知识型员工除了具有一般的员工的共性特点外,在价值观念、心理需求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
这些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想充分展现个
人才智,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并强烈希望得到单位或社会的认可。其拥有高于一般员工的职业选择权,如果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也会寻求新的职业机会。因此,在创新管理和实现愿景的活动实践中,增强员工学习型团队建设意识,构筑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平台,才能发挥知识型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的知识成为提升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推动力。
提高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市场,重点是人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都在调整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人才队伍建设是最根本的建设。无论是省联社还是我们镇海联社,近几年都在人才建设方面不遗余力,除了鼓励引进人才以外,更加注重人才的再培训,提高员工的溢价,员工强得单位强。
金融机构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新产品、新格局、新组织,对信用社员工队伍的思想观念、组织管理、科学知识、行为方式、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唯有通过学习型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才能熟练掌握新理念,驾驭新方法。必须清醒地看到:让农信社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员工,我们必把员工队伍建设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3.提升单位软实力
一个企业需要员工对她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忠诚度。好的企业文化需要日积月累,不断沉淀,形成丰富的底蕴和人文氛围。学习型组织将动态的学习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充分注重培养企业员工的开拓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本身应具有良好的适应弹性,以确保信用社在金融市场革新的变革中,能够不断培养组织内部与外界的交流与协调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增强信用社的应变能力,保持信用社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学习型组织通过修习形成的企业文化,激励着电网企业员工不断创新,实现追求卓越、努力超越。
4.增强团队凝聚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博士指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进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并不断一起研究如何共同学习。”团队学习和共同愿景的建立是在组织内部创造出一种相互信任、不断创新、共同进取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为电网企业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团队学习”是企业团队成员协同一致与实现共同目标愿景能力的实践过程。在信用社组织内部,企业团队学习特别需要加强三个方面修习:一是团队成员要学习如何萃取出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力;二是团队成员要既有创新性又协调一致的行动;三是要高度重视团体成员对其他团体特别是近邻团体的影响。建立在“共同愿景”和“自我超越”基础上的团体是由有才能的个体所组成的,要把不同员工的个体能力凝聚成团队的合力。
二、学习型员工团队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学习型团队建设首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锻炼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是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以用为本。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员工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三是坚持一专多能的原则。鼓励员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做精通本岗位的能手和专家。兼顾员工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争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坚持考核考查原则。要以考督学、以考促学、以考评学,让员工有压力、有动力、有毅力,坚持不懈、自觉自愿地参加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5.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篇十五
1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 经济繁荣在于企业, 企业兴旺在于管理, 管理优劣在于文化”。企业有了积极向上的文化, 会不断指引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哈佛大学教授约·凯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提出:企业文化有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建因素。由于在企业中, 其成员的来源不同、生活经历、文化素质、工作性质的差异, 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把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同质化, 企业就缺乏一种凝聚力, 甚至缺乏竞争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企业要提升竞争力, 就要积极主动的培养优秀企业文化。
2 企业文化——兴旺之基, 发展之源
许多成功跨国集团, 其内部结构组织庞大, 有着跨国籍的员工、跨民族的文化融合, 其组织的核心凝聚力就是有历史传承的独特企业文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历久弥新的动力。优秀企业文化有如下作用:1) 有利于确立企业的目标导向。企业文化能够将企业中的全体员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方向上来, 不仅对企业员工个体的心理、性格、行为起导向作用, 而且还会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 成员的注意力就转向什么。2) 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产生热爱企业的荣誉感、自豪感, 激发出员工的巨大的工作热情。同时,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性格、兴趣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得接受企业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 自愿而不是被迫地按照企业目标行动, 继而起到对行为的自我控制, 产生强制性的规范作用,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3) 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表层上看, 企业文化由企业的厂房、建筑、设备、环境、厂徽厂服、注册商标、宣传口号等组成, 而在更深层次上则表现为企业的精神面貌、行为取向、企业作风等, 这些东西如同一面镜子向社会展示出企业的形象, 决定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4) 有利于保持企业变革与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促进人们对企业本身、企业外部环境乃至自我的认识, 切实体会到企业变革发展的必要性, 并积极为如何进行企业变革与发展出谋划策, 从而使企业充满活力, 稳步成长。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 企业文化具有两面性:健全的、完善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不健全的、不良的甚至是病态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成长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3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从中国步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1949~1978) 以来产生了诸如像“大庆精神”、“鞍钢宪法”等可贵的企业精神。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几乎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 国际企业文化潮流兴起并传入我国, 企业文化在中国掀起了阵阵“热潮”。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逐步提升, 从总体上来说,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已经由过去自发、独立、分散、浅层次的发展阶段, 进入到了有统一组织领导、明确目标导向、健全体制机制、丰富载体支撑、体现企业价值的发展新阶段上来。
4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是企业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4.1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构建企业文化新理念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 历久弥新才有生命力, 一个没有本土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只能被动地接受外来企业文化的熏染, 而逐渐被外来企业文化所同化。信奉“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司马迁说:“贪贾三之, 廉贾五之”。古代廉商们的经营方针主要是“诚信为本”、“薄利多销”, 通过树立“童叟无欺”的经营信誉来赢得顾客, 以“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来积累利润。继承“义”与“利”的价值观, 树立“义利并重”的新观念。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 其实质是道义文化, 儒家创始人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 着重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 用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在目前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至关重要。
4.2 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理念, 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任何一个国家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都必然要受到世界性文化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理念, 同时要从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 以更好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引进参与式管理, 激发员工创造性西方传统强调个性独立, 讲求个人自由、个人利益, 社会文化突出自我中心、个人本位的个体意识。加强企业文化管理, 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强调全员参与管理, 从而激发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 促进企业发展。
4.3 树立科学发展, 全面协调的企业文化发展观
首先, 把握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企业要坚持以核心价值观来衡量、判断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各阶段发展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与最高追求, 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平衡短期生存与增强长期竞争力的关系, 从而使企业无论选择什么战略, 都不会背离企业的经营宗旨。其次, 要以提升员工的价值创造力为核心, 通过持续不断的引导、教育、感化、沟通、激励, 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变被动为主动, 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通过培训、考核、评估、主题活动等一整套系统化的操作规程, 使企业精神层面的激励作用有效地转化为企业高度自觉的执行力, 为企业提升长期绩效和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持久的动力。最后,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要通过大力倡导开拓进取、敢于探索和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让员工的创新力得以充分发挥。作为企业, 不仅要在产品、技术层面深入开展创新活动, 更要注重思维创新、理念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努力实现由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为新一轮发展赢得先机和主动。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孤立存在。企业应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模式, 秉持开放、兼容的学习精神, 主动吸纳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营养, 将它融入到自己的企业发展中, 不断充实、发展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之路。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新企业文化, 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言献策。
16.创建学习型组织 提升企业竞争力 篇十六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人才的竞争,外部企业不断渗透到企业内部挖走了一些关键的专业技术人才;一直以来企业对人才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水平上,没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激发和释放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水运行业的不景气,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从而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加上企业内部学习气氛不够浓厚,相当部分的专业技术人员认为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足够,而不重视对知识的更新,学历提高的人数也不足技术人员总数的5.7%;企业忙于“找米下锅”,对文化建设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言以蔽之,这些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年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每年以技术人员总数的4%左右流失,近两年还有加速的趋势),企业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为深入贯彻中华总工会、中央文明办及国务院各部委联发的《关于开展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就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宽松环境,创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领导重视是关键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把手”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创建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有计划性,做到组织、人员、经费的落实。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必须端正思想。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人的自身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企业领导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多地陷于具体事务当中,不重视学习,变成了事务主义者,落伍于时代。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有良好的学习风气,企业高层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学习,把它当成自己的重要工作,形成制度,坚持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管理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开拓创新,这样就会影响、带动全体员工一起学习,形成良好的风气。
其次,科学制定规划。要由企业主要领导、职能管理部门、生产及技术管理部门共同组成创建学习型组织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创建学习型组织规划。制定规划要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实际,认真调查研究;要认真分析企业员工的素质状况,科学诊断,以学习型企业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即要把工作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对学习和工作一样,提出具体要求,并检查、考核)。规划要有超前性,要切实可行,要具体、明确,要有目标、方法、要求、措施、投入、机制,要有评估、有奖惩,形成完整的体系。
第三,加大投入。多年来,企业领导认为文化建设是虚的,没效益。从而忽视了学习的投入,没有经费的支持,表面上看是节约了成本,实际上影响了全体员工的学习热情,制约了发展。其实,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培训本身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真正的生产性投资行为;通过教育培训,可以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可以提高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从而达到投资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大对文化建設的投入,使创建学习型组织有物质保障。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是企业人才的精神支柱,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企业的人才的创造性和工作效率,没有企业文化的变革,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变革。然而,一直以来,企业只重经济建设,而轻文化建设,当务之急就要迅速冲破旧的观念、习惯及制度的束缚,进行企业文化的变革,塑造全新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要确立人才的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能引导员工的行为取向,能把企业员工的行为动机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对于解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企业目标就是引导员工统一行动的一面旗帜,使广大员工明确了解企业追求的目标,也就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达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激励员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要鼓励创新,提倡竞争。创新是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注重开拓适当的环境,赋予全员创新动机,提高员工创造素质,引导员工创新行为,开发独特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个企业要保持长久的兴旺发达,就需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因此,要彻底改变过去管理僵化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真正与企业人才思维共振、感情共鸣,积极营造令人心情舒畅、鼓励创新、提倡竞争的浓厚文化氛围,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创新,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机制,创造企业以人才资源优势为基础的整体竞争优势。
第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塑造全新的企业文化,必须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组织学习的环境,包括学习网络与学习设施为主的硬件建设和学习激励机制为主的软件环境,为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3个层面提供良好的条件。企业为员工提供对话平台、信息之窗、交流园地,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或学历提高学习,并建立有效的机制奖励爱学习、通过学习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的员工,使广大员工具有能安心学习、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总而言之,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决策,必须用制度加以保障,决不能搞“一阵风”和搞形式主义,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把学习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才有勃勃发展的动力。
创建学习型组织 提升企业竞争力
刘如钦
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成立于1960年初,是交通行业水运工程综合甲级勘察设计院,承担水运工程项目的勘察、规划、设计及配套工程的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等业务。建院以来,人才素质状况一直较为合理,每年都有计划地引进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确保人才梯队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人才的竞争,外部企业不断渗透到企业内部挖走了一些关键的专业技术人才;一直以来企业对人才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水平上,没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激发和释放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水运行业的不景气,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从而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加上企业内部学习气氛不够浓厚,相当部分的专业技术人员认为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足够,而不重视对知识的更新,学历提高的人数也不足技术人员总数的5.7%;企业忙于“找米下锅”,对文化建设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言以蔽之,这些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年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每年以技术人员总数的4%左右流失,近两年还有加速的趋势),企业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为深入贯彻中华总工会、中央文明办及国务院各部委联发的《关于开展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就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宽松环境,创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领导重视是关键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把手”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创建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有计划性,做到组织、人员、经费的落实。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必须端正思想。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人的自身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企业领导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多地陷于具体事务当中,不重视学习,变成了事务主义者,落伍于时代。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有良好的学习风气,企业高层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学习,把它当成自己的重要工作,形成制度,坚持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管理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开拓创新,这样就会影响、带动全体员工一起学习,形成良好的风气。
其次,科学制定规划。要由企业主要领导、职能管理部门、生产及技术管理部门共同组成创建学习型组织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创建学习型组织规划。制定规划要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实际,认真调查研究;要认真分析企业员工的素质状况,科学诊断,以学习型企业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即要把工作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对学习和工作一样,提出具体要求,并检查、考核)。规划要有超前性,要切实可行,要具体、明确,要有目标、方法、要求、措施、投入、机制,要有评估、有奖惩,形成完整的体系。
第三,加大投入。多年来,企业领导认为文化建设是虚的,没效益。从而忽视了学习的投入,没有经费的支持,表面上看是节约了成本,实际上影响了全体员工的学习热情,制约了发展。其实,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培训本身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真正的生产性投资行为;通过教育培训,可以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可以提高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从而达到投资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使创建学习型组织有物质保障。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是企业人才的精神支柱,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企业的人才的创造性和工作效率,没有企业文化的变革,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变革。然而,一直以来,企业只重经济建设,而轻文化建设,当务之急就要迅速冲破旧的观念、习惯及制度的束缚,进行企业文化的变革,塑造全新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要确立人才的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能引导员工的行为取向,能把企业员工的行为动机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对于解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企业目标就是引导员工统一行动的一面旗帜,使广大员工明确了解企业追求的目标,也就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达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激励员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要鼓励创新,提倡竞争。创新是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注重开拓适当的环境,赋予全员创新动机,提高员工创造素质,引导员工创新行为,开发独特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个企业要保持长久的兴旺发达,就需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因此,要彻底改变过去管理僵化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真正与企业人才思维共振、感情共鸣,积极营造令人心情舒畅、鼓励创新、提倡竞争的浓厚文化氛围,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创新,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机制,创造企业以人才资源优势为基础的整体竞争优势。
第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塑造全新的企业文化,必须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组织学习的环境,包括学习网络与学习设施为主的硬件建设和学习激励机制为主的软件环境,为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3个层面提供良好的条件。企业为员工提供对话平台、信息之窗、交流园地,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或学历提高学习,并建立有效的机制奖励爱学习、通过学习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的员工,使广大员工具有能安心学习、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浅析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推荐阅读:
浅析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06-13
浅析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影响论文06-13
浅析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竞争对电信业影响07-14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10-18
浅析企业激励的合理性08-03
学习型文化是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06-17
浅析企业副总经理的职责与权限09-17
浅析咨询工程师对中国博物馆文化建设的思考07-20
浅析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存在的问题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