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4-10-24

在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共9篇)(共9篇)

1.在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一

各位专家、同志们:

**市人才评价推荐中心的成立,得到了省内外许多高校领导、专家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为了使我市的人才评价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经研究决定,建立**市人才评价推荐中心人才评价专家委员会,并聘任首批专家。刚才,各位专家结合我市实际,对实施人才强市战

略、服务“两个率先”进行了座谈。大家畅所欲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交流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路,尤其对“中心”如何服务“两个率先”、发挥在人才强市中的作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开创性,体现了各位专家对我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高度关注和挚切期望。会后,我们将认真研究并积极吸收运用到全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实践中去,不断提高全市人才工作水平,增强我市人力资源的新优势。

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在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对我市实现“两个率先”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到2006年,全市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0美元和1000美元,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再用5年时间,到2011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是今后一个时期常州发展的总定位,是各项工作的总目标。要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坚强的人才保证。前不久,我市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常州市2003年一2010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对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我们要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观念,扎实有力地推进人才工作。

下面,我就发挥“中心”作用,服务“两个率先”,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谈三点意见。

一是要依托“中心”平台,集聚八方英才。这次我市成立常州市人才评价推荐中心,是实施人才战略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听了刚才“中心”情况介绍和软件演示,感到“中心”的建立体现了“高、宽、全、新”的特点:一是“中心”的定位较高,着眼长远,立足做大做强做精品,聘请了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学术水平和评判能力的领导、学者、知名人士担任评委,选调高素质的同志到“中心”工作;二是“中心”的服务面较宽,考虑到常州实际,将“中心”的服务层面限定到中高级层面(其它城市大多限定在高级经理人才的层面上),服务对象为“三支队伍”,服务面覆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需求领域,这样“中心”的运作对象就有一定的量来支撑、有了长期的服务需求和运行的发展空间,能确保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三是“中心”的功能齐全,不仅具有搜寻、评价、推荐、指导、培训等基本职能,而且开发了人事代理、人才薪资调查等特殊功能,人才进入“中心”后,从评价、推荐到用人单位接收、关系的接转,均在“中心”内完成,实行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四是“中心”的机制较新,建立大容量、高效率的“中心”人才信息系统,采取竞争上岗等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还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薪酬评价公开机制和精英人才重点倾斜机制,使“中心”的运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评价推荐中心的成立,为我们正确识别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为广大优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了条件。评价推荐中心成立后,要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公正,竞争择优,热情服务,优质高效”的精神,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任能”;要分门别类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满足单位和个人的不同需求;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评价指标要素和测评手段,努力建成操作性强的科学的人才测评体系,提高测评的可信度和实效性;要建立中高级人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办好中心”、办出特色、办出精品;要建立选人用人的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把党管人才的原则和市场配置的要求结合起来,为“中心”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体系。

二是要发挥专家队伍作用,完善人才评价推荐机制。构建高标准、高水平的科学评价体系,是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市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既需要先进的人才素质评价手段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模式、方法和工具,又需要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进行人才工作的规划谋略和对人才的甄别评价。专家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市人才工作在科学、公正地评价、使用人才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使我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寻找千里良驹,有了自己的“伯乐”,也使广大人才志士评价自身价值有了值得信赖的“裁判”。建立专家委员会,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依托各位专家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和丰富经验,可以更好地挑选到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发展急需的各类有用

人才,拓宽优秀人才的来源渠道。二是通过与各位专家的合作交流,可以更多地了解国内外人才工作方面政策、信息,并结合常州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经济社会变化和未来发展走向,加强前瞻仰性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借鉴,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市人才工作的决策机制。三是通过参与我市的人才资源开发,可以为专家的研究提供生动鲜活的素材,从而起到深化专业研究和促进常州发展双赢的目的。总之,建立专家队伍,必将提升我市人才工作的品位,增强聚集人才的吸引力,拓宽人才开发的空间,有力地促进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把专家队伍建设作为“中心”完善功能、打造品牌的重要措施,通过“中心"规范和高效的运作,进一步加强与专家的信息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专家群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各位专家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尽心提供方便,做好协调、衔接工作,使更多的专家愿意到常州来献计献策,为常州建设人才高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我市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人才工作是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好市人才工作会议的各项任务,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各有关方面要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政策、制度和措施,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全市人才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全社会要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自觉成为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的模范,并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使他们始终走在常州实现“两个率先”的前列,为把常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专家、同志们,在奋力加快“两个率先”的进程中,人才作用日益显现,人才工作责任重大,人才事业大有可为。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携手奋进,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为我市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作新的贡献。

最后,祝各位专家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2.在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二

同志们:

今天, 省局在惠水县组织召开全省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座谈会, 是在全省农机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 省局党组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机化发展及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 也是对农机服务组织如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一次研讨。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交流各地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情况, 拓展思路, 研究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总结经验, 统一思想, 促进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 推进全省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这次会议为什么定在黔南州开, 主要是基于七点考虑:一是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不仅仅是在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金安排上给予扶持, 更重要的是把这项工作和促进该州的现代农业建设联系起来, 州里面是从此战略高度来认识, 来谋划, 李月成州长亲自抓。二是州委、州政府出台了操作性很强的文件, 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三是在州委、州政府的要求下, 黔南州各县市认识高度统一, 共同为扶持、引导这一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供了宽松的培育环境。四是全州农机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勇于探索, 认真谋划, 真抓实干, 取得了积极成果, 值得学习和借鉴。五是全州农民群众对于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性高, 自愿结合, 并且初见成效。六是把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引导好、扶持好、组织好, 这本身就是农机人服务“三农”的职责所在, 既符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也符合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七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省局党组提出, 农机工作要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城乡协调发展、紧贴服务“三农”的新型农机事业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解决当前影响农机发展的主要障碍;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的能力, 真正全面提升农机服务“三农”的质量、效益和功能。总体要求是领导干部受教育, 科学发展上水平, 人民群众得实惠。基于这些考虑, 省局决定在黔南州召开这次座谈会。

今天上午, 大家参观了惠水县杨番农机专业合作社, 了解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章程、规章制度及其发展规模。随后, 又听取了黔南州、惠水县、贵定县农机中心负责同志和都匀、长顺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介绍, 相信大家会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受和启发。刚才, 各地、州、市局 (中心) 的负责同志又都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讲得都非常好, 其中有对工作的回顾、对成功做法的总结, 也有对存在问题的思考。我想, 回去后大家要根据这次会议参观交流的情况,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切实抓好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步子快的地方要继续稳步推进, 步子慢的地方则要加快步伐迎头赶上!

下面, 我就全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 供同志们交流。

一、全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有新发展新突破

近年来,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带动下, 全省各类农机具增长迅速, 农机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推广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全省以作业服务组织为中心, 以技术推广、机具维修等为支撑的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进一步形成。今年初, 省局计划在全省建立完善200个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后据各地农机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表明, 今年全省各地计划建立和完善的基层农机服务组织达331个, 发展形势十分喜人。据截止2007年底的数据表明, 全省现已发展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2374个, 农机户765675户 (其中, 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162652个) ;各类农机维修站点5442个, 从业人员14919人。随着购机补贴政策的深入贯彻和购机补贴力度的继续加大, 如何合理配置农机、优化装备结构、提高补贴机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成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中农机部门要认真考虑并加以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 为此, 省局提出要大力推进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其中要优先扶持、重点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当前,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深入贯彻,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渐成长起来。据截止7月底的统计数据表明, 全省成立和正在成立中的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达83个;有合作社社员2588个 (户) ;服务农户140980户;作业服务面积81.1869万亩;服务总收入2027.38万元;机具数量3560台 (套) ;拥有资产总额2451.95万元;获得财政扶持资金426.39万元;获得财政扶持的合作社数量58个。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逐渐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成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 成为加强政府与农户沟通, 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有效举措。

二、深化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重要意义的认识

对我省的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来说,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新生事物,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创新之举。这个组织是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的农机基层组织, 同时也是集体生产、经营、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组织。农机服务业本身蕴藏着巨大商机,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既可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又能解除农民农忙时节生产劳作的后顾之忧。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来说, 更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合理配置和使用了农业机械, 三是对农机公益性服务功能的有益补充, 四是扩大了作业规模实现节本增效, 五是放大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应, 六是引导了基层更加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一,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的整合, 起到了整合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 满足了农户之间对农业机械的不同需求。解决了农机部门包不了、村级集体统不了、一家一户干不了的问题。既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率, 带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也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转, 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市场化,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当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农村土地可以依法实施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做出了明确规定, 这十分有利于促进农机化的发展。

第二, 合理配置和使用了农业机械。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机服务组织, 相对于机耕、机播、机收和抗旱救灾作业服务队等单一的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来说, 经济实力相对较强, 能够主动、合理地购买和配置农业机械, 提高农机具的配套比, 相对集中调剂使用农机具, 实现适度规模的作业服务。今天参观的杨番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的农机具大都是青一色的大型农业机具, 有“东方红牌-704型”的大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 有高性能的“洋马牌-人民号”联合收割机等, 试想如果不是靠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个公司化的法人组织作为载体, 单靠农户个人或农机大户或者其他单一的基层农机服务组织, 是难以达到这个规模和实现代耕、代种、代收、机灌、机播、机脱等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

第三, 是对农机公益性服务功能的有益补充。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较好地实现自我服务, 在经济利益和合作经营机制的推动下, 农机政策法规的执行、新产品新机具的引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手的培训、农机产品的售后服务、跨区作业信息的获取、农机作业质量的提高和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等项工作, 都可以得到主动而妥善的落实。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的农机经营服务活动, 可以弥补公益性服务功能的不足。据了解, 一些地方已经尝试让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农机部门正在推广实施的机插秧项目。

第四, 扩大了作业规模实现了节本增效。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农机具多、机动性强、生产规模大等优势, 可集中调动使用大量农业机械, 在较大规模的农田面积上进行作业, 解决农业生产中生产单位多、生产规模小的问题。通过使用农机具进行大规模的集中连片作业, 可以提高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 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民手中的农业机械由生产工具变成了有偿服务、增收致富的工具, 从而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 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投入产出比, 实现节本增效。

第五, 放大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积极效应。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推动了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的购机热潮, 拉动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投入, 放大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应。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确定为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 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力有了长足的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壮大, 提高了大中型、复合式、高性能补贴机具的使用率, 让更多的农户不需要购置农机而享受到农业机械化服务, 使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和农民自筹购机资金实现了足额的使用价值。

第六, 引导了基层更加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新的所有制形式组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因此,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机械化是基础的手段和条件, 也是基本的标志。基层干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等在协助开展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中, 通过参与合理配置机具、遴选作业环节、扩大作业面积、维修保养农机、协调机库场地、机耕道建设、培训从业人员等一系列工作, 将带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与合理流转、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等问题的研究,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强化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生命力关键是有效运作、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 农机部门在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中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第一,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民办公助”的原则。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合作、政府支持、效率优先”的方向。要从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社会化服务出发,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适宜什么样的形式就引导发展什么样的服务组织, 切忌强求一个模式。要实事求是, 不搞整齐划一。要结合实际, 能快则快, 好字优先。三是要坚持规范建设、优化环境。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 切实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 努力营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和谐发展氛围。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开放和有序竞争。四是要坚持拓展领域、增强能力。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需要提高其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 不断拓宽其服务领域和范围, 要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农田改造、农产品储运和加工等环节延伸, 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 要在延伸服务产业链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 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 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入手, 找准发展的切入点, 巩固、完善和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按照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 要把合作社建成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的运营模式。一是要明晰产权, 规范运作。二是要创新机制, 搞好运营。三是要强化监督, 加强管理。要及时制定有效的规范措施和管理办法, 加强农机合作社的财务核算和内部管理, 严格监控, 确保农机合作社的机具、资金不流失。

第三, 要加大投入, 完善机制, 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力。一是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力争每成立一个基层农机专业合作社, 政府配套投入一定的资金扶持。当前, 黔南、遵义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县市已经有了政府资金投入扶持的做法, 省局也正在积极考虑这块项目资金的扶持, 根据省局对这项工作展开的调研情况来看, 可能会有一定额度的扶持, 但不一定是现金, 很可能是机具或者一些实物。二要加大购机补贴政策扶持的力度。各级农机部门要优先满足购机需求, 优先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 优先培训管理、经营人才, 优先投放发展农机化的相关项目等, 切实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力, 提高其社会化服务能力。省局有关处室经过调研后有个初步的考虑, 比如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单独在提高5%或10%的购机补、贴比例, 促进其在黔中大地上积极规范化发展起来。三要积极建立多方投入的机制。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为引导, 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 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

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机械化, 投资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各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都有一些建章建制、统一安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等好的做法, 各级农机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引导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社规民约, 建立良好规范的运行机制, 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 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同志们, 建立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对我省农机化事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实践, 也是农机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 在各位同仁及全省广大农机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 在党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定会在各县市、乡镇迅速推开、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机化事业有力、高效的助推器。

最后, 我代表省局党组, 对惠水县委、县政府多年来给予农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 也对惠水县农机中心全体同志为这次会务所作的努力表示诚挚的谢意!

3.在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三

七十年来,它像一柄燃烧的火炬,指引着中国革命文艺前行的航程;它像一部亲切的教科书,培育着广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同时,它也像一块真理的燧石,越经受敲打越闪烁出灿烂耀眼的火花。七十年过去了,《讲话》中的许多话语如今重读起来,依然感到那么精准、适用和深刻。

是什么原因使《讲话》具有如此的魅力?我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确确实实地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文艺观用活了、发展了。《讲话》的意义,已超出文艺的范围,它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讲话》虽说是当年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文献,但它对一系列问题的阐释已成为我们党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座丰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①。此时此刻,我们学习《讲话》,纪念《讲话》,应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应当如何理解《讲话》的现实价值

这里,之所以先谈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有些人认为《讲话》的精神和思想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已经“过时”了。所谓“过时”的说法,就是指它现在“没有用”或“用处不大”了。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我国文化和文艺领域诚然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和剧烈,但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说得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①。七十年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讲话》在思想文化上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

说到《讲话》的现实价值,我认为至少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

其一,《讲话》提出的“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②这一思想,依然是我国文艺和文化方针的坚实基础。《讲话》主张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发展道路依然具有指导和引领的作用。《讲话》指出,“为什么人”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②。这一见解,对我国现实的文艺状况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讲话》彻底颠覆了旧有的文学法则和书写经验,以其鲜明的姿态和指向,形成了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文学观念和美学原则,其中强烈的底层关怀和底层叙事意识,至今仍是一个号角和昭示。

其二,《讲话》体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是我们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榜样。《讲话》主张:“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②我们党始终号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讲话》可谓这方面杰出的楷模。《讲话》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道路,这对中国革命文艺事业的价值是不可限量的。

其三,《讲话》所形成的文艺理论系统,有许多是发前人所未发的创造性阐释,它使得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现代中国的文艺观念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贯彻,使得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得到极为有力的发挥。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毛泽东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③。《讲话》可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讲话》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分突出,它在文艺观念和思想方法上实现的变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讲话》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学者梅·所罗门曾这样讲道:“毛泽东在他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大众化和现实主义的重要性。和这一过程相关联的,就是要求运用艺术中的民族性和人民性因素,通过群众的朴实的表达方式和他们自己喜闻乐见的形象,来打开联系群众的渠道。”④这位论者谈到文艺的“大众化”、“民族性”、“人民性”、“现实主义”以及“打开联系群众的渠道”等观念,无疑触及到了《讲话》理论的核心。德国著名女作家安娜·西格斯曾深有感触地说:“谁要是慢慢地、彻底地读一遍这个《讲话》,一定会发现以前所不知道的、但希望知道的许多问题。谁要是把它读了两三遍,就会得到所有问题的正确的解答。”⑤英国著名学者戴维·莱恩在《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一书中,认为“毛泽东也描述了艺术作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模式,用普通的词语论及了它的原料和创作手段”⑥。他还说:“延安《讲话》也被证明具有一种生产力,一种不是提供现成的思想,而是激发读者思想的能力。”⑥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出版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译本,译者为该书撰写了长达43页的“导言”,并认为毛泽东是“中国第一个把读者对象问题提到文学创作重要地位的人”,其许多论述都高于他的西方批评者,也高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⑤上述这些国外学者的意见,对我们理解《讲话》的现实意义还是深有启发的。

二、应该怎样看待《讲话》的历史地位

这个问题,同如何看待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是相一致的。我认为,认识《讲话》的历史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放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谱系当中去考察。《讲话》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进行文学理论活动的,其创造性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的结合中生发出来的。

不妨用一个比喻性说法: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发展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毛泽东文艺思想无疑是这条河床中水面最为宽广、流量最为宏大的一段。⑦只要研究过近一百七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对比一下以《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同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这方面的贡献,不难得出这一结论。

从宏观上讲,毛泽东一生对文艺问题关注的持久和深入,涉及面的广泛与博大,著述和言论的数量之多,内容更具新时代人民文艺运动经验总结的特点,并善于把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结合起来,本身又是杰出的诗人,有着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经验,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是极为罕见的。荷兰著名学者、美学家佛克马就曾经针对《讲话》等文献说过:毛泽东在战争年代那样紧张复杂的工作条件下来抓文艺理论,说明他十分重视文艺。并且说道:“在西方,还很难找到一位政治家对文艺有如此高的期望。”⑤

nlc202309020027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付出了惊人的代价。而这个过程,无论历时之长久,问题之复杂,斗争之激烈,还是为此花费精力之巨大,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仅见的,其理论成果也是最为丰瞻的。尤其是像《讲话》这样的著作,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史上都属于翘楚。

如今,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演化,思想界和学术界对《讲话》的评价可能会出现意见“多元”的局面,可能会有人更多地注意它在理论上的薄弱环节、观念上的局限所在以及执行中的过失偏差,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反思性的研究应当秉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应当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态度,而不能自觉不自觉地中上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之毒。譬如,有的论者把《讲话》看成“‘权力政治’文艺理论”,认为它“偏偏忘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认为它只有“政治实用功能”,甚或认为《讲话》编织成了“一条有序萎缩文艺家审美机能的流水线”,这就歪曲了《讲话》的精神实质,走到不实事求是的路上去了。《讲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指导思想的稳实基础,是真正科学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成果。联系一下现实就很清楚,当前我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界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精神匮乏、内容空虚、脱离生活、价值倾斜、缺少理想、境界低下等现象,一些作品散发着苍白的、绵软的、浓重的商业化气息,这些表面上看是由市场经济机制造成的后果,但深究起来还是能够看到,这正是在《讲话》反复强调的“为什么人”和“如何为”这个问题上出现了毛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疏远、遗忘、丢弃、背离了《讲话》精神造成的结果。我们知道,《讲话》为了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人”问题的重要性,曾引述鲁迅的话:“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的。……我们战线不能统一,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只为了小团体,或者还其实只为了个人。如果目的都在工农大众,那当然战线也就统一了。”⑧《讲话》说:“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②联系当下现实,可以看得出《讲话》仍是一剂解决我国文艺出现的各种弊端的“良药”。

三、如何认识《讲话》做出的独特理论贡献

诚如有识之士指出的,《讲话》的内容有“经”也有“权”。也就是说,《讲话》有些内容具有永久的理论价值,有些只是一时的方针政策性的需要。这其中,《讲话》关于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关系等问题的论述,则是永恒的、颠扑不破的。具体而言,我认为《讲话》独特的理论功绩,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在解决“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前提下,集中解决了作家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问题,开创了作家艺术家美学观的新立场;二是在高度重视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了作家艺术家主观世界和思想感情对文艺创作的作用和影响问题,提出了作家艺术家审美意识的新理念;三是在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情况下,通过论述熟悉对象、熟悉语言、熟悉艺术规律等问题,创造性地揭示了作家艺术家审美情感实现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这些论述,可谓是人类文艺思想史上又一次壮丽的日出。这个概括可能不够全面,但它同把《讲话》说成是“文化政治学”的观点是泾渭分明的。

“文艺为群众的问题”,在《讲话》之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已经解决了,《讲话》的贡献是把它提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②的高度。《讲话》集中系统解决的是“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并使这一问题达到了新的理论层次。这是《讲话》的关节点。正是围绕这个问题,《讲话》的许多论述具有推进性和原创性。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比作一个“扇轴”,《讲话》的其他论述都是围绕着这个“扇轴”而展开的“扇面”。从主张文艺与群众的结合,发展到作家艺术家与群众的结合,集中力量解决作家艺术家与描写对象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思想感情距离问题,这是《讲话》深邃而独到的地方,也是把握毛泽东文艺思想精髓的一把钥匙。

《讲话》对作家世界观与创作关系的论述,破解了中外古今文艺史上的一道难题,并具有文艺战略的高度。《讲话》把立场、理论、思想、感情、趣味等都纳入世界观的范畴,指出它们同艺术创作的内在关联。尤其是《讲话》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作家艺术家“必须有的知识”②,更是见解精辟。毛泽东说:“亭子间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吃,山顶上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看。”⑨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作家艺术家世界观对艺术创作所具有的制约性。1938年4月28日,毛泽东在“鲁艺”作演讲时还说:“艺术上的政治独立性仍是必要的,艺术上的政治立场是不能放弃的,我们这个艺术学院便是要政治立场的。我们在艺术论上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是艺术至上主义者。……在统一战线原则之下,我们并不用马克思主义来排斥别人。排斥别人,那是关门主义,不是统一战线。但在统一战线中,我们不能丧失自己的立场,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方向。你们鲁迅艺术学院要遵循鲁迅先生的方向。”⑩ 建国后,毛泽东依然多次谈到这个问题,明确表示不赞成有人把具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文艺创作之间看成“二律背反”的关系。认为“说学了马克思主义,小说不好写,大概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跟他们的旧思想有抵触,所以写不出东西来。”{11} 这些论述,都是为了树立和培养作家艺术家新的审美世界观。我们知道,从30年代左翼文论到延安《讲话》,如何处理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一直是进步文艺理论探讨的一个主题。而到了《讲话》,这个问题算是彻底地解决了。

《讲话》中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关于文艺批评标准是否分第一位、第二位的论述,多年来一直是争议很大的地方。其实,《讲话》在这方面的见解,不但当时没有错,就是现在也还是正确的。《讲话》说得很明确:它所说的“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完全一致。”②它指出:“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②这样的观点,难道还存在须得去抨击指责的地方吗?对《讲话》中的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有学者分析得好:“政治和艺术这对矛盾,一般地说,政治是主要的矛盾方面,艺术是次要的矛盾方面,政治是占主导地位的,但艺术是基础;在艺术创作上,政治和艺术,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只有从对立的统一中把握它的对立面,才是合理的。政治和艺术,有着相互作用,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12}这样的分析是符合《讲话》内涵的。

nlc202309020027

《讲话》是从多方面阐释了审美和审美转化问题的,它甚至承认“文艺家几乎没有不以为自己的作品是美的”②,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责备它“不讲审美性”呢?我认为,这至少是因为对何谓“审美性”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审美性”的内涵是丰富的,绝非单一、片面、绝对的。说《讲话》不讲“审美”,恰是暴露了对“审美”的曲解,是把“审美性”的内涵狭隘化和绝对化了,迷信于形式主义的理论。众所周知,《讲话》所揭示的文艺“审美性”,除了艺术的形式因素外,还包括时代、历史、阶级、政治等社会价值和功利因素在内。《讲话》抓住了审美问题的要害,并且找到了文学家艺术家实现新的审美感受的途径,这一点从《讲话》对语言问题、主体情感体验问题、读者问题、典型化问题、源流问题、接受问题、形式问题、现实主义问题等的论述中,都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

四、对《讲话》应该开展重新学习和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并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作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①。这一号召和要求,与《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是重新学习和研究《讲话》的动员令。

记得,江泽民同志在《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文艺界的同志要认真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艺论著,特别要认真地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这两篇讲话,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文艺思想、文艺路线、文艺方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独特贡献,将长期对我们的文艺事业发挥指导作用。”{13}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四个必须”,其中头一条,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14}。明确指出,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指导,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14}。这无疑指明了学习包括《讲话》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必要性。

毋庸讳言,对于《讲话》的价值和贡献的分析,由于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理念,不同的经历和阅历,不同的立场和取向,不同的分析视角和把握程度,产生这样或那样不同的理解是不奇怪的。但是,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必须承认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举例而言,以《讲话》对文艺来说到底是“内部规律”还是“外部规律”,就有不同看法。有种意见认为,《讲话》说的都是文艺的“外部规律”,文学研究“要回到文学自身”,就得依靠文学的“内部规律”解决。这便是一种常见的误解。因为只要了解并赞同唯物史观所阐明的普遍真理对文艺活动来说同样是深刻、普遍的内部规律的话,那么,这个争论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剩下来的所谓“内部规律”即技巧、手法、语言、形式等问题,也就可以讲清楚了。道理并不复杂,因为文艺家们如果真的开始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创作的对象和服务的目标,那么,“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像潮水一般地涌进了各种各样的文艺创作中”,“工农兵群众在作品中如在社会中一样取得了真正主人公的地位”{15}。倘如此,那怎么能说这完全是“外部规律”呢?

再如,《讲话》中多次谈到知识分子出身的作家艺术家“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个改造”②。有的论者对此很是反感,认为这是“糟蹋”文艺工作者,“异化”作家。其实,这种认识是将正确的合理的意见同贯彻执行过程中曾出现过的某些错误做法相混淆了。《讲话》希望作家艺术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是为了避免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是为了使文艺“作品为群众所欢迎”②,是为了解决精神境界同创作的脱节,能尽快“进入创作过程”②,这里绝没有“整人”的意思。周扬40年代在延安时对此曾作过解释,他说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思想与劳动长期分离的问题,为达成人的两手与头脑的结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指出了道路。{16}马克思、恩格斯当年也讲过:“如果其他阶级出身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么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17}所以,只要把问题和观念放到理论的高度,我们是可以发现《讲话》思想的精辟性和前瞻性的。

坦率地说,目前学界对《讲话》理论意义的探讨是不够充分的,对其思想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也是有欠缺的。我们应该乘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教育的东风,把对《讲话》的学习和研究开展起来,进一步弄清《讲话》中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应该澄清的附加在它上面的错误观点,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永葆理论生机和活力。

实践一再表明,学习《讲话》可以使我国的文艺和文化建设更好地回到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上去,回到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康庄大路上去,回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魂魄中去;学习《讲话》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各种各样文艺和文化问题。《讲话》是真的、活的、香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对此要有高度的自觉和自信。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3页、第857-858页、第858页、第864-865页、第857页、第852页、第866-867页、第869-870页、第869页、第851页、第851页、第86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④ [美]梅·所罗门:《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文化艺

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39页。

⑤余飘、涂武生等:《坚持与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当代》,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第79页、第77页。

⑥[英]戴维·莱恩:《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98页、第97页。

⑦董学文:《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⑧《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243页。

⑨《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⑩《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122页。

{11}《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87页。

{12}《陈涌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2页。

{13}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6年12月17日。

{1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2年第1期。

{15}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新华书店1949年版。

{16} 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解放日报》1944年4月11日。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 欧娟

4.在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四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自我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 紧扣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主线,扎实推进全乡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围绕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两大任务”,着力破解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员队伍建设水平有新的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力有新的增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有新的进步、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有新的进展、改善民生工作有新的成效,集中力量全面推进“五项基本建设”,为实现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现将我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迅速落实,认真做好动员部署

根据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会议精神和要求,及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及《安排意见》,迅速组织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动员会议,传达了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学习州委第十一次、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的精神,对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确定了“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的主题和“三项教育、六大工程、四联两带、一进四问”四项载体,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展开积极宣传攻势,全乡共贴挂标语8条、宣传横幅4条,制作宣传栏1处,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动员部署阶段的重大意义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使动员部署阶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查找问题,深入开展摸底调研为深入开展摸底调研阶段各项工作,我乡成立了调研工作组围绕组织设置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经费场所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开展摸底调研工作。采取“一访、三谈”的方式进行。一访:即访问老党员、老干部。调研组走访老党员、老干部,了解他们生产、生活情况的同时,征求他们对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建议。三谈:分别召开了村组干部、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等形式,了解群众对党组织的所需所盼,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帮助查找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调查摸底工作中,全乡共走访群众、农牧民党员80余人次,召开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座谈会8次。

三、存在突出的问题

第一,党员教育管理培训力度尚欠缺。目前我乡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力度不够、形式相对单

一、培训相对形式化。

第二,部分农牧村党员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较落后。由于我乡大部分村委会的办公楼设施老旧、空间狭小,加上我乡村级建设经费不充裕,党员活动室建设情况普遍相对滞后。

第三,部分村干部和农牧民党员观念和思想老化。随着农牧村改革的深化,一些不适合农牧村发展、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对农牧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村,一些党员群众存在畏难情绪,村支部发挥作用不明显。

三、整改落实建议措施

下一阶段,根据县委《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方案》,我乡将对照全乡党组织分类定级评价标准和办法,对基层党组织情况进行更为细致、全面的摸底排查。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各党组织制定有效的晋位升级方案。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巩固推进:

第一、以点带面,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力度。结合十八大前的创先争优总结表彰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深化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力度,并结

合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活动予以推进。通过抓重点,树典范,以点带面,以先进促落后,不断扩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第二、规范标准,改善党员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条件。党员活动室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党员进行学习交流和教育培训的重要场所。今年,我乡将根据各类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各级各类支部硬件设施的建设完善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有力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年各项工作。一要功能规范化。围绕“严肃、朴素、美观、实用”的目标,以“场地宽敞、设施齐全、制度规范、管理有序”为内容,切实抓好农牧村综合服务场所党员活动室建设,在此基础上,推动农牧村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二要效用最大化。依托党员活动场所硬件设施的完善,发挥好党员活动中心的作用,提高党组织凝心聚心能力;发挥好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完善农牧村公共服务体系;发挥好教育培训中心作用,提升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好文化娱乐中心作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发挥好村民议事中心作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第三、创新意识,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水平。要进一步破除和改变不适应村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观念,强化基层组织的创新意识,紧密联系当前农牧村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和探索农牧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经济发展

5.在劳模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五

同志们: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多年以来无私奉献,踏实工作,为农行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你们是全行职工的杰出代表,是我们*行的精英和职工的楷模。和大家一起共同回顾我们过去的奋斗经历文秘部落,探讨我行的经营现状,展望*行的美好未来,是分行党委一直以来的心愿。

去年,我们的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我行的业务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此,我代表分行党委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今天参加座谈会的14位劳模当中,有支行行长,也有普通的工作人员,职务有高低,成绩有大小,但是爱岗敬业、奋发图强、严于律己的精神是相似的,大家的愿望也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我们*行的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不断走向成功和成熟,我们的经营业绩能够蒸蒸日上。从去年的经营情况来看,由于我们目标明确,决策科学,通过全行上下的一致努力,全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全面完成了总行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主要业务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截止年末,全行全口径各项存款达到*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其中本币常规业务各项存款比年初增*亿元,完成总行计划的*,增量居全市首位:同业存款增加*亿元;全口径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剔除结转以资抵债资产因素,净增*亿元,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万元,占比*,较年初降*个百分点。全口径综合收息率、帐内收息率分别达到*、*,常规业务帐内收息率达到*,超总行计划*个百分点。全口径实现帐面利润*亿元,超总行计划*万元,收付实现制利润*亿元,同比增盈*亿元。其他各项指标也完成了总行计划或控制在总行限额内。同时,全年未发生大案要案和重大责任事故,实现了安全经营。

从以上这些数字来看,我行的各项经营指标完成得比较理想,主要经营目标在全国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以及本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排名比较靠前,这里面凝聚着每一位*行人的心血。金融系统劳动模范***同志,担任领导职务多年,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责,带领员工努力拼搏,改革创新,狠抓效益,廉洁奉公,谱写了一曲*行领导干部的“正气歌”。他所领导的支行在经营业绩和内部管理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市级劳模***同志,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坚持以服务为本,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战略目标,克服重重困难,在多家商业银行云集的市政府大楼内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广泛赞誉;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也是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多年的老先进***同志,始终工作在业务一线,在搞好服务的同时,她埋头钻研业务技能,多次在全市金融系统乃至全国性的技术比赛中获奖,却从不凭借自己的种种荣誉向领导提要求,讲价钱,而是一如既往地默默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在走上管理岗位以后,她仍然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从不叫苦叫累,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平凡的一面和不平凡的闪光品质。应该说,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先进事迹和突出的工作成绩,我不能一一列举。在此,我只想代表分行党委对大家说一声:你们是农行的功臣,感谢你们为农行付出的一切!

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欢欣鼓舞。但是,成绩是暂时的,我们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其一,是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入世之后,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先进的经营理念、灵活多样的服务手段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到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分一杯羹;其二,是来自国内同业之间的竞争。在“与狼共舞”的同时,国内各家银行都在做好“强身健体”的各项工作,不断开拓业务领域,抢占市场份额。去年,我们利用金融市场的一段相对平静期,稳扎稳打,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壮大力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面对硝烟四起的金融市场,我们仍将坚持“发展、服务、管理、创新”的经营主线,从内控建设入手,走稳健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规范化服务,讲求特色,推行有差别服务;实现机构、人员、分配制度和业务品种的三项突破,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发展之路。希望大家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与全体员工一起,以争一流的意识和团队精神,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在此,我代表分行党委给大家提几点希望:

一、要做勤奋学习的模范。学习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理论功底深厚,知识丰富渊博,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提高人格品位,才能增强驾驭金融市场的能力。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当前,尤其要学好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能够站在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二要加强经济金融理论学习,掌握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了解经济和银行业的发展动态,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严格执行金融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坚持依法治行,依法合规经营。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打好基础,才能增强竞争实力,与*行一起坦然地面对压力和挑战。

二、要做改革创新的模范。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促进各项业务的开展。但改革必然牵涉到员工目前的切身利益:网点的撤销、人员的分流、收入差距的拉开,使员工的思想异常活跃,思想领域里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很激烈。在座的各位

劳模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自觉服从改革大局,坚决拥护和带头执行党委的决定,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特别是当改革遇到矛盾和困难的时候,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更要自觉地体谅党委的困难,主动为党委分忧,服从大局,做改革的坚定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以振奋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带领员工不畏艰难,负重前进。

三、要做发展业务的模范。各位劳模要增强科技意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岗位技能,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在工作上要努力想办法,积极开发业务品种,大胆借鉴和采用新机制。身为领导干部的劳模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把业务经营放在首位,力争以良好的经营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身为普通员工的劳模要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在收贷、收息、揽储、服务等各个领域成为员工的“领头羊”,团结带领全行员工争创一流,多作贡献,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投身到我行的各项工作中去。

四、要做爱岗敬业、优质文明服务的模范。竞争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优质文明服务。银行是向社会提供信用服务的金融企业,服务得好不好,反映了银行的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竞争能力和信用程度,同时也反映出了银行员工职业道德的高低优劣。能不能向客户提供文明规范的服务,也体现了员工的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优质文明服务是艰苦劳动和无私付出的体现,是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展示,是规范服务和创新服务的结合。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热心为基层服务,普通员工要真诚为客户服务,通过劳模的带头示范作用,使优质文明服务深入人心,推动全行优质文明服务达到一个新的水准。

五、要做参政议政的模范。各位劳模要发扬主人翁精神,想主人事、尽主人责、干主人活,关心农行的前途和命运,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参与谋划好本行的发展战略。在座的各位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要求可以随时向分行党委反映,我们将倾尽全力尽量为大家解决;同时,更希望大家把自己当作农行的主人来看待,更多地关注*行的经营状况,平时多动脑筋,想办法,主动献计献策,为农行在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以集体的智慧来战胜所有的困难和挑战,使我们在竞争中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

同志们,希望大家在本次座谈会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紧紧围绕全行的业务经营中心,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与全体职工一起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拼搏奋进,在二十一世纪,把*行的事业打开新局面,想出新思路,创出新业绩。回首过去,我们激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年的新春即将到来,在此,由衷地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6.在家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六

潘国友

各位家长:

首先,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邀请,抽出你们宝贵的时间,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你们的孩子来到学校,我们深表感谢!

我们学校的辉煌,离不了你们孩子的勤奋,更离不了你们的帮忙!

刚才,校长从他个人的教子经历谈起,深入浅出的向各位说出了他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和心得。我个人从校长的报告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但愿各位家长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以便你们能更好的教育你们的孩子。

校长的讲话历时一个多小时,你们也在这儿坐了一个多小时。我想,你们平时很少有坐在教室里这么长时间的经历。但是,我还是想让你们再坐一会儿,因为我想让各位家长体验一下你们的孩子每天的经历——他们每天都要像你们现在这样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体验一下你们孩子们的辛苦。只有你们体验到你们孩子的辛苦,你们才能真正理解我下面要与你们交流的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些许感受和点滴心得。

一、学生要体谅家长。

关于这一点,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我相信,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特别是我们班主任会利用课堂内外,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爱家长”的教育。我在班级就要求学生应该认识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可能不得当,但要明白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父母的日日辛劳,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二、家长要体谅孩子。

相信各位家长已经感到坐这么长时间是很累的了吧?你的孩子也挺不容易。现在的课时如此的繁重。我们那时上学,书包都是瘪瘪的。看看现在孩子的书包,就知道他们有多辛苦。导致他们厌学也是很难免的。

爱他们,但不要溺爱他们,要让他们学会承受失败,承受挫折。

不要只凭自己想象:“他(她)该怎样?”而应该多想想:“他(她)能怎样?”

现在,好多的家长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于是他们就产生这样一个心理:我要花钱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去上学。在他们的心目中,好象只有远处的老师会教书,只有远处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我想对这部分家长说:当你决定把他(她)送到远处的一所学校去上学时,你有没有问一问自己:我的孩子有足够的自制力吗?他(她)会一直安全吗?

三、老师要体谅学生。

我们每一学科的老师都只带一门课,而我们的学生却要学习所有的科目。所以,我们老师要体谅学生,不要搞太多的题海战术。

这一点在此我也不想多讲,以后我们在给老师开会时,我们会反复向我校老师宣讲。

四、老师要体谅家长。

老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和学生家长。因此,老师就应该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急家长之所急。

老师要体谅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心情。

这一点在此我也不多讲了,我们学校会时刻提醒我们的老师做到这一点。

五、家长要体谅老师和学校。

现在当老师很不容易。如今的老师,理论上的地位很高:“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等等,一顶顶美丽的花环都是为教师准备的。但实际地位让人担忧。有人也许还会说:还有“教师节”呀!但是,大家都知道:凡是有节日的群体,都是弱势群体。有“六一儿童节”,但儿童是弱势群体;有“三八妇女节”,但妇女是弱势群体。

女士们在家庭的地位也许很高了,但是,我敢断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难超过男士。所以,没有“成人节”,也没有“男士节”。

现在媒体对教育的负面报道得太多。可是,哪个行业没有害群之马?似乎,一戴上圣洁的帽子,就应该完美无缺。到哪去找完美无缺?老师不能惩罚学生,可是学生侮辱老师了,该怎么办?谁关心过这个问题?我是教语文的,现在社会上有个顺口溜:“前世杀了猪,今世罚你来教书;前世杀了人,今世罚你教语文”。由此可见老师的地位之低,亦可见教语文的老师地位之抵。还有流行于学生中的顺口溜:“一怕学英文,二怕学古文,三怕写作文,四怕周树人。”“四怕”中语文占了三个——各位家长:你们说这多可怕!

再讲关于“补课”。不补课,家长们讲你不负责;补课不收费,任课教师们不愿干。我们也与你们一样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教师,是我们的事业,它同时也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谋生的一个手段。你们在集市购买青菜是一毛钱一把,我们给他五分一把,小商贩绝对不干。补课收费了,家长们去举报,说老师一心只盯着钱。所以,补与不补,老师都要承受来自于学校、家长、学生和自己的压力。哎„„怎一个“难”字了得!

再说“考试”。省教育厅明文规定:每学期只准举行一次考试,即:期末考试。除此之外,不得举行任何小测验或其它什么阶段性考试。可是,不考试,家长高兴吗?学校高兴吗?爱学习的学生高兴吗?所以,“考”与“不考”我们都要承受压力。好象老师天生就应该永远承受压力。还有“订资料”、“竞赛辅导”等等都是如此。

7.在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七

无疑, 此书的出版发行, 不仅对于李永田教授是一件大事, 对广大读者也是一件好事。

众所周知, 李教授是著名的演讲家, 他在演讲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我认为, 作为一个优秀的演讲家, 他也必然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因为, 语言只是技巧和载体, 它所表达的思想才是演讲的灵魂。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我和李教授是老朋友了, 他的演讲我听过很多次, 每一次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说他演讲的成功, 不只源于高超的技巧, 真挚的情感, 更在于让人有所感, 有所悟, 他演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有思想, 有内涵。

而《活得精彩些》就是他沉淀多年的思想结晶, 可以说此书是他这些年生活的感悟, 人生的智慧, 是他美好心灵的再现, 是他优秀品质的表达。

或许读者会问,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对这个问题, 我想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作者在最后一首小诗《书归何类》中所说的“诗不像诗, 书不像书;名言不是名言, 警句不是警句”。的确, 若以形式论, 本书的题材较为灵活, 有诗歌, 有随想, 也有故事……, 若要让我概括, 我则更愿意把它称为“用诗的语言, 表达丰富思想的文集”。

此书开篇是一首名为《思悟》的小诗:田心为思, 吾心为悟。我思故我在, 我悟故我明。耐人寻味的同时, 也为全书的风格奠定了基调。如它朴素别致的装帧, 书中没有夸张的句子, 没有华丽的辞藻, 乍一看, 通俗易懂, 细细品味, 让人回味无穷, 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翻开此书, 妙语佳句, 可谓比比皆是。

如《我是谁》:“见高不低, 见低不高;见智不愚, 见愚不智;见富不穷, 见穷不富……”短短几句, 就把一种完满的人生境界表达出来:没有张扬, 亦不自卑, 诗很短, 却闪耀着生命的成熟, 自信而不耀眼, 自知而不自卑, 不管别人如何, 天地之间, “我”就是那个不卑不亢的“我”……

如《少与多》:“少一点自我, 多一点他人;少一点索取, 多一点奉献;少一点妒忌, 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近利, 多一点长远。”语言很朴素, 道理却很深刻。若是人人都能如此, 我们的社会也就没有这么多的纷争, 人与人也就真的和谐了吧。

此外, 在他的书中除了“悟”, 我还读到了“情”。

谈到“情”, 文中多处表达他对祖国, 对党, 对人民无限忠诚、感恩、热爱之情, 文中无比热情地歌颂了祖国的繁荣、稳定, 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把祖国比作母亲, 把我们的日史称为为母亲写日记, 这些均可看出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文中还多处表达了对家人, 对同事, 对朋友的真诚热爱之情, 令人感慨, 令人激动。

说到情, 更使人难忘文中有关“孝”的情怀, 如文中的《母子情深》:亲娘想我一阵风, 我想亲娘在梦中。风入梦, 梦化风, 朝朝暮暮两相拥。黄土难埋慈母爱, 阴阳难隔母子情。今生再难见娘面, 来世还让俺娘生。《哭娘》:抵家门未开, 老娘安卧堂。独坐娘头前, 热泪沾衣裳。往昔归家来, 娘早倚门旁。这次见娘面, 任儿自悲伤。朝阳尚未出, 室外雾茫茫。纵有万番话, 向谁诉衷肠?娘啊娘, 娘啊娘, 没娘的孩子, 哪里去寻娘?向娘三叩首, 燃纸一张张:俺娘在心中, 俺娘在天上!白天想娘, 望苍穹;黑夜想娘, 在梦乡。我是含着热泪默默地多次朗读的。永田同志是知孝之人, 十分令人敬佩。

又如《献给爱妻》:“你是我的, 我是你的;你就是我, 我就是你。如果非要分出个你我, 那么, 我们就是那车的两轮, 我们就是那鸟的双翼”。

读罢此诗, 让人不由心生温暖。一路走来, 在如此年纪, 还能歌颂爱情的人, 本就不多, 何况还是这样情深意切, 真的让人羡慕。

再如《送友西行》:“天也苍苍, 地也茫茫, 吾友远行, 山高水长。至今以后, 隔阻阴阳, 再要相见, 只在梦乡。尘世嚣嚷, 风节高亮, 爱撒人寰, 惠泽四方。送君西行, 莫过哀伤, 吾友不死, 就在天上。”读来不仅音律押韵, 朗朗上口, 而且感情真挚, 把对故友的感情和怀念, 表达的淋漓尽致。

除了“情”, 从他的书中, 我也读到了“乐观”, “阳光”。

如《迎接日出》一诗:“红霞满天, 太阳就要升起了;太阳升起, 黑暗就要消匿了。太阳从东方升起, 太阳从我的心中升起, 这一天, 无疑, 我的心胸是坦荡的, 我的灵魂是光明的。”太阳升起, 照亮了大地, 也照亮了作者的内心, 通过日出这一意象, 展现出他乐观和坦荡的灵魂。

再如《夕阳无限好》:“人云: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我说: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一句, 自古就是感伤之句, 诗人的几字变动, 却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总之, 他的小诗虽然看似简单, 实则蕴涵极为丰富。不止有“悟”, 也有“情”, 有“义”, 有“故事”。其中的妙处还需读者去细细品味。

总之, 本书是李教授一生如何对待祖国, 如何对待亲人, 如何对待朋友、同事, 如何对待工作, 如何对待名利等等的真实写照和表达。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 一个劳动模范, 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是我, 我想也是大家应该认真学习的。

8.在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八

黄君是一位学者型书法家,现为中国书协学术委员。2005年和2012年两度评为“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自去年年底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书法个展以来,随着包括书法专论、艺术随笔、诗词作品及论说在内的八卷本计240万字的《黄君书论文稿》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集中出版,黄君日渐成为书法专业媒体、艺术网络媒体、学术文化媒体的宠儿,一系列关于黄君的报道浮出水面。这个蛰居北京一隅20年的艺术家,终于在知天命之年迎来其沉默已久的大爆发。

《黄君书论文稿》从多元角度反映了黄君先生对中国书法历史、文化及现状的关注思考和深入研究,其中既有独具开创意义,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书法创作引论》,也有他作为资深黄庭坚专家的代表作《山谷书法钩沉录》《千年史书第一家——黄庭坚书法评传》;还有他精研书法史学、美学,且早为学界关注的《书论十三篇》和他见解精辟、独具深意的《我的书法立场——当代书法评论》《书法·文化·哲学——黄君随笔短论》,而《黄君诗词》和《诗词论说》不仅反映他作为一个书法家的心灵世界,也从一个更宽的人文角度展现他的综合才能和修养。

9.在劳模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九

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对所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各位劳模都是单位里的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常年忘我工作。这次到北戴河休养、参观和交流,既是很好的休息和养精蓄锐的机会,也是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刚才,几位劳模就立足本职,发挥模范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做了发言。大家谈的很生动,很感人。透过这些朴素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千千万万劳动模范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历程,感受到了劳模的崇高思想和伟大精神。在你们当中,有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生产第一线工人,有岗位成才、勇克难关的技改能手,有勇攀高峰、锐意创新的科技专家,有甘做园丁、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有不怕牺牲、扶危助难的人民卫士,有依靠职工、艰苦创业的企业家,等等。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领域,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为广大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劳动模范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引领新时代劳动者的光辉旗帜。正是以劳模为杰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有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才有今日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劳模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全社会“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风尚已基本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已成为时代的强音。

党中央历来十分关心劳模。今年4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劳动模范的卓越功勋和崇高精神,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做好劳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给劳模以应有的荣誉和地位。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劳动模范和职工群众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极大地激励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劳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

借此机会,我就当前的劳模工作,简要谈三点意见。

第一,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高尚精神。要高度重视劳模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在选树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先进技能、富于创造精神的先进典型的同时,也要特别重视选树和宣传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体现新时期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普通劳动者。要把宣传劳模作为工会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工会组织体系的优势,通过举办报告会、讲座、文艺演出、展览、参观、演讲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的崇高精神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今年全国劳模大会后,中宣部和全总组织了劳模事迹报告团,在7个省市进行了巡回报告活动,各地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劳模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做好。第二、要更好发挥劳模的骨干带头作用。劳动模范工作在各行各业,生活在劳动群众之中,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示范作用。一是要做勤奋学习、勇攀高峰的模范。坚持学习政治、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管理能力,成为生产能手、技术能手、科研骨干和管理专家。二是要做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模范。踊跃参加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协作活动,带领职工群众干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业绩,生产一流的产品。三是要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模范。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运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发挥传帮带作用,共同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作贡献。四是要做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模范。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部署,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主动关心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要掀起学习劳动模范、争当先进职工的热潮。广大职工要以劳模为榜样,把远大的理想信念与作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要把爱国之情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要立足本职工作,追求新知识,掌握新科技,提高新技能,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不断壮大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提升工人阶级的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劳模工作,关心劳模、爱护劳模,积极帮助劳模解决实际困难,为劳模做好工作、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针对近些年来部分劳模生活出现的暂时困难,从2003年起,国家财政每年拨出专款,基本上解决了全国劳模的生活困难,也推动各地积极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目前已有20个省(区、市)为此拨出了专项资金,省部级劳模的生活困难正在逐步解决,要继续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

各级工会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劳模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研究劳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关心劳模的工作机制,继续做好帮扶困难劳模工作。全国总工会每年组织劳模到北戴河或青岛休养,去年又从各地工会疗养院中确立了12家为劳模休养基地,为更多的劳模休养提供了条件,使这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各级工会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到劳模中去,倾听劳模的呼声,关心劳模的疾苦,切实帮助劳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再立新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优秀作文与抽奖下一篇:议论文学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