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共12篇)
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 篇一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675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东北师范大学是自主命题,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备考前,先选择好参考书,因为东北师范大学的参考书和统考不太一样。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有指定参考书,以下是东北师范大学675心理学基础综合的参考书: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
《实验心理学》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 戴海琦等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
《教育心理学》 路海东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心理学专业课在心理学考研中占了300分(共500分,政治、英语各100分),所以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而且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的关键;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尤其是报考名校的考生,如果专业课的分数达不到210分,进复试都很困难。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关于专业课,我们在帮助跨专业的考生解答问题的时候,在看参考书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没有方向,因为没有基础不清楚要如何复习,而且据调差发现很多考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而与研究生失之交臂。
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 篇二
“炫苦”这个词语的最早出现是由一个展示自己吃苦的经历, 曝光自己的“艰苦生活”用来励志的留学生引起的。通过本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观察来看, 有较多学生, 尤其是通过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学生, 存在着在QQ、微信、微博等网络上展示自身受到的辛苦遭遇的状况。人的每种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炫苦”这种行为的出现反常于中国人以往的行为模式, 一改先前的“要面子”的特点, 有着复杂的原因。找到“炫苦”群体这种异常行为的原因, 对于从根本上帮助这个群体摆脱困境有关键作用。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分析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 从而做出判断, 为自己的行为提供指导。社会心理学把这种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 进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称作归因。本文尝试对大学生中“炫苦”现象出现的心理学原因做归因分析。
二“炫苦”现象的心理学归因
1. 非常规的印象管理
现在的社会越发地复杂, 人们的某些行为更是越来越让人费解, 大学生作为身处相对简单的社会环境中的群体, 其行为中的典型群体行为症候群更值得关注。正常情况下, 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总是选择适合环境的衣着打扮和言语举止, 目的是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这是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则。这种在社会交往中有意识地管理自己, 来控制和影响他们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 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作印象管理与控制。正是因为印象管理的存在, 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才有章可循, 才不至于太唐突。
再加上中国人有注重“脸面”文化的特点, 容易产生过度的耻辱感、羞愧感和社会焦虑。所以中国人习惯于遮掩自己贫穷、劣势的一面, 否则就失了尊严、丢了面子。当然, 在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群体中, 显露出自身劣势的一面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面向普通大众炫耀自己的“苦”, 对于中国人来说, 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显现出自己可能给人留下负面印象的方面都属于非常规的印象管理。
2. 社会舆论的偏向
在“炫苦”行为发生之前, 不论他们对自身行为结局的哪种预测, 都少不了感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 这种情形在朋辈影响较大的高校中更加明显。社会舆论是社会对个体行为和社会组织活动施加精神影响的手段, 是道德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一种表现, 对群体行为起着调剂、教育和管理的功能。社会舆论也是对人们的个性、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耻辱心等施加强有力的心理影响的手段。社会舆论以大家公认的道德标准和原则为基础, 自愿维护社会生活中风俗习惯和传统的人, 就能获得社会舆论权威的维护。社会舆论伴随着“炫苦”现象的发生而开始, 部分学生的此种行为引起了周围师生对这种行为的议论, 议论中还夹杂着种种情绪表现。对于周围学生发生的炫耀困苦、艰难遭遇, 甚至极端的因穷困而丢弃尊严等行为, 学校师生对此现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会认为他们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令人感觉羞辱, 但大部分人则会认为他们是值得理解和同情的。这样使他们获得了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偏向, 减轻了他们的羞耻感。
社会文化促使社会人的情绪在特定的情境中, 以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适当地予以表达。对于“炫苦”群体来说, 他们在行动之前一定也预想过自己的行为将面临的评价和回应, 他们应该是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决定暴露自身的苦难和无助, 在生存需要满足不了的情况下, 就不会去追求自尊和尊重的需要。
3. 对无助境遇的对抗
社会心理学中的对抗理论认为, 人们试图保护和维持完成某些行为的自由, 特别是与一个人生存有关的行为, 因为这些行为是以个体的生存需要为出发点的。“炫苦”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抗的动机, 对经济困难家庭出身的对抗, 对生活中压力的对抗, 甚至对命运的对抗等。在心理学理论中来讲, 服从群体或者从众行为, 对于个体来说是种安全的选择, 脱离群体或违背群体就要冒一定的风险, 但当个体受到的环境压力和生活影响时, 这部分群体也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来引起大众的注意, 以达到让更多人认识他们, 了解他们苦难的目的, “炫苦”行为就是其中之一。“炫苦”学生在用大家不敢或不愿做的行为来警醒朋辈群体, 释放自身压力并引起同类人的共鸣。
4. 退行型防御机制的启动
弗洛伊德认为健全的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他将人潜在的自我即本我看作是先天恶的, 是一种趋向于使人走向对抗而不是合作的力量。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 本我始终是无意识的。自我是永久存在的, 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代表理性和机智, 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 它按照现实原则来监督本我的动静, 给予适当满足。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 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 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 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 (罪恶感) 。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的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 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 可能是由防御机制中人格的退行引起的。人格的退行, 表现为超我对自我的约束力下降, 最终造成理性或理智对本我实现方式约束的失效, 以至于使人的行为呈现出孩提时本能化的特征。孩提时, 哭闹等方式能够引起父母的注意, 需要得到满足, 发生人格退行的群体模仿幼年时候需求得到满足的方法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炫苦”群体将自身的经历向大众展现, 获得自身压力的释放, 行为过激时采取各类哗众的方式, 丧失了正常人应有的理性和认知, 情形如同本我挣脱了自我和超我的控制而出现了人格的退行。同时这种极端的反常行为亦能使观众对他们的态度由无视、冷落变为留意、分析、理解, 最终获得帮助以解决自身的问题。
5. 对自身挫折感的发泄
苦难、困难、艰苦境遇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挫折, 在思想不成熟的在校大学生中尤为明显。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 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 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 心理学中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人类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 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碰到了困难, 遇到了障碍, 就产生了挫折, 挫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 “炫苦”行为就属于这部分学生群体对自身挫折感的宣泄。当个体在遭受严重挫折后, 个人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愤懑等, 挫折会使人产生反常行为。与上述的退行机制相对的是挫折—攻击假说, 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挫折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存在为先决条件。像社会上存在的裸走、闹事一类“炫苦”行为可以被定性为威胁社会治安的攻击行为, 目的行为的受阻引起挫折感, 挫折感引起的攻击行为指向阻碍其目标的人或者其他对象, 指望通过这种攻击行为获得困难的解决。遭受苦难折磨的群体, 在挫折和压力下, 会使身心产生不同的病变, 如果主体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或意志品质, 很难以用理性反思的态度对自己遭受的苦难寻找解决的途径, 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抑郁, 一蹶不振, 甚至诱发神经性疾病。“炫苦”也是一种对挫折感的宣泄, 炫耀不是他们的目的, 只是一种实现目的的工具, 或者是一种宣泄愤懑情绪的一种途径。积极励志的“炫苦”群体通过炫耀获得了关注, 例如:某学生在自己的网络空间晒出每天打工时数和手上因工作受的伤, 在同学、朋友们不同的评论声中, 他们的挫败感可能会因为利于他的那些评论而减少或转换成奋发的动力。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同情弱者的心理, “炫苦”者正是利用这种心理获得自己的强大后盾, 作为支撑自己和反抗阻碍他们达到目标的人的工具, 最终在外界的支持下摆脱苦难, 获得额外的收获。
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炫苦”行为, 这些行为有着不同的行为背景, 不管何种“炫苦”行为, “炫苦”不是他们的目的, 只是达到自身目的的一种工具, 作为辅导员老师, 了解具体行为的根本问题是帮助这部分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或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本文对大学生“炫苦”这种行为方式的心理学归因, 为学生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以期帮助同仁们迅速、准确地判断和处理类似问题。
摘要:本文所定义的“炫苦”现象是指行为者为了自我励志或利用极端的炫耀行为来获得帮助以摆脱苦难境遇而产生的异常现象。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当重视对此类问题的专业化思考和危机预警。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群体中“炫苦”行为产生的影响, 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该行为, 得出非常规的印象管理、社会舆论的偏向、对无助境遇的对抗、退行型防御机制的启动、对自身挫折感的发泄等原因, 为调控“炫苦”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和有效开展辅导员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炫苦”,思想教育,心理学,归因
参考文献
[1]司汉武.心理与临界[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2]龙菲.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 2007 (Z3)
[3]杨景生.生存压力之下的精神坍塌——评当代心理问题小说《无巢》《今夜去裸奔》[J].小说评论, 2008 (4)
3.大学生网络文化之心理学探析 篇三
摘要: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有逃避功能、攻击功能、替代功能、建设功能;其中前三种是消极的心理功能,后一种是积极的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网络心理教育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充分条件,应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网络文化;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02—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如今的大学校园再也不是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外界时尚的点点滴滴都逃不过这群年轻人的眼睛。千变万化的校园时尚文化成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网络化的直接结果是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交集”,产生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大学生网络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进行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等活动的同时,传播思想、文化,使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也得以反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构成、个性的发展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功能及心理教育两个层面探析大学生网络文化,以期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
1.逃避功能。逃避功能往往是对那些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简单的大学生来讲,他们会在网络中以抑制、否定、退化的方式处理不符合社会准则的情感或冲动以及严重受挫时产生的焦虑和痛苦。
当大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状况时,他们会在网络中将这种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会放弃成人的方式,采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完全的放弃努力,彻底逃避成人的责任,从而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
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他们渴望友谊、渴望与他人交流。然而,大学新生的自我表露又受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敞开心扉沟通思想。而网络的交往特点,使他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许多学生在现实中受挫时,往往愿意到虚幻的网络空间去倾诉,互联网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环境。
2.攻击功能。攻击功能是大学生通过转移和投射的方式在网络中把对现实生活中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或者将自己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情感赋予到网络中的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网络中人或物,从而得到一种解脱。
网络本身的特征就像一个垃圾箱和“回收站”,只需定期“清空”就使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中看到更清晰攻击行为,尤其是当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络黑客知识时会有强烈攻击他人的倾向,他们出于不同的动机:满足自信、完善自我、谋取利益、戏弄他人、寻求刺激,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网络这一外力的介入使这种攻击倾向表现的更加明显。同时,当大学生受到到网络攻击时,也有部分同学采取报复行为,他们会选择转发给别人,或者找个新病毒回复,在其中找到平衡感。
3.替代功能。当大学生因心身某个方面的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或是遇到困难,无力处理实际问题时,会在网络上有意识的创造或寻找一种虚幻的世界以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获得心理平衡。他们常常会在网上酝酿成虚幻的自尊,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网络的匿名性,实际上是一个假的身份,我们可能常常从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看到不少怪异的现象,比如改换性别,男生以女生名字和女性性格化身出现,或者女性以男性面目笑傲网络世界。更常见的是大学生隐匿真实的姓名、年龄、性格特征和固定的社会身份符号,来参与到虚拟世界的网络文化活动当中。尤其是有部分大学生以不同的身份网上娱乐:如聊天、玩网络游戏、写博客等,更有甚者会选择逃课上网,每天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很容易产生对网络依赖而沉迷网络,这种替代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将现实与虚拟混淆,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来,这样,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与互动关系,就被虚幻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所代替。久而久之,他们会心甘情愿地退出现实生活,这种心理上的依赖使他们对现实情感的体验变得淡漠[1]。
4.建设功能。建设功能是大学生以认同、升华的方式接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有选择性的吸收、模仿或顺从另一个在网上接触到得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以对方之长归为己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区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掩护自己的短处。
同时,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会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在网上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在网络中搜索引擎的发展更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被汲取,大学生通过网上的点击、搜索、浏览、筛选、下载获得所需的信息,他们主动获取新的信息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要求以发展自我。而且,大学生在网络沟通过程中会形成固定的交往圈,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或问题时,在网络中向朋友倾诉的过程中,对方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大学生有所改变,使之朝着对方的方向努力。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1.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网络心理教育是网络和心理教育的联姻。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网络心理教育是关于网络的心理教育,网络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既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也可以通过传统的非网络的途径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具体来讲,网络心理教育可细化为两个子目标。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顾及差异,以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为主要目标进行个别教育。因此,以个体咨询、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已经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大学生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对极个别网络严重成瘾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进行转介。同时,要针对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以上两个子目标教育对象虽然不同,但总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网络心理教育使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网络心理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文化。尽管探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地注重甚至夸大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会给人造成一种“网络文化就是洪水猛兽”,“网络文化就是罪魁祸首”的认知错觉或心理错觉[2]。网络文化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主要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利用了网络文化的逃避功能、攻击功能和替代功能,以此使网络文化呈现消极状态。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反对或禁止大学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和健康的心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防止网络对人的心理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民。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高等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促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培养大学生从事网络文化活动时具备基本的价值尺度和正常的心态,才能保证和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发挥积极的心理功能,弱化其消极的心理功能。
3.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虽然网络心理教育以网络为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在包含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网络心理现象展开,如我们对网络这种现代科学技术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行为,人的网络心理有哪些类型和表现,其特点和成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利用网络来为心理教育服务等等。在此笔者认为,以网络为中心从心理教育的视角开展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以大学生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的内在规律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3],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心智模式教育,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心智模式,并认清楚模式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了解改造心智模式的方式并学会应用,创造出适合他们的新的心智模式。
情绪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情绪的节律周期以及自己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及有效性,让他们掌握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尽可能延长积极情绪的影响时间,而缩短消极情绪的影响时间,最终学会调节、驾驭自己的情绪。
意志力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尤其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人际沟通教育,是鼓励大学生多走出网络,学会在具体生活中掌握人际交住的技巧,使其体会单向和双向沟通的差异,学习双向沟通的方式,使沟通更完整有效。
压力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在了解自己所面临和承受的心理压力的程度的基础上,使其意识到网络是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学会有效地缓解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通过以上不同方面的心理教育使大学生从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形成健康的心理,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弱化其逃避功能、攻击、替代等功能,进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文化有其特殊的心理功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4],有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讲,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有效地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这把“双刃剑”,将网络文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胡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民办教育研究,2008,(2):97-99.
[2]刘守旗.网络文化与心理教育[J].江苏高教,2005,(3):97-99.
[3]黄辛隐,张秀敏.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研究[J].心理科学,2004,(2):307-310.
4.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情况 篇四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
《心理学与生活》(16版)。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甦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师大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大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测量学》 郑日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管理心理学》程正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管理心理学》车丽萍,秦启文
《人格心理学》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 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张伯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5.天津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培养方案 篇五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心理学应用技能,以及科学的心理学研究修养的本科毕业生。成为心理学教学、心理健康辅导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4.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
5.能够从事与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学校,家庭,社区,企业,医院,决策部门等)、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工作; 6.成为研究生院的优秀生源。
三、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4年,可在3-8年内完成。
四、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五、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分为153学分。
六、课程学分、学时结构及计划表(附表1~附表4)
不同。慢班的学生需要先学习预科课程。
2.在12个选修课学分中至少需要选修4学分文科类课程。3.在12个选修课学分中,部分可以通过“自主修读”、“各类讲座”等形式获得,具体执行办法详见相关文件。
附表3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教学计划表
注:第一学期实际教学活动没有17周,计划的周学时需要根据情况调整。
附表4应用心理学专业选修课教学计划表
注:选修课共36学分,要求学生在限选课程中至少修读18学分。
附表5应用心理学专业副修教学计划表
注:1.修满25学分,成绩合格,可取得辅修专业方向证书;
2.修满40学分,成绩合格,可取得副修专科证书; 3.修满54学分,成绩合格,可取得副修本科证书;
6.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 篇六
心理学院 胡竹菁执笔
一 心理学在1998年以前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我校心理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0年的国立中正大学。1978年后杨鑫辉、漆书青等老一辈学者在心理学科重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杨鑫辉教授于1987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普通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由他领衔与漆书青教授等学者一起于1990年申报并获批普通心理学(后更名为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他们还曾于1993年联合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等国内著名心理学专家一起申报普通心理学博士点,主要因江西师范大学当时仅有七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未达到申报单位至少要有八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最低要求等原因而未获批准。
1994年,学校宣布组建由漆书青任院长,戴海琦任院党委书记的教育科学学院。在他们的领导下,心理学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成就为1998年以后的发展典定了坚实的基础:
1“普通心理学”于1996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 1997年成立心理学系并开始招收和培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 以漆书青、戴海琦和丁树良三位教授为主要骨干的“教育与统计测量”科研队伍逐渐得到包括张厚粲先生、车宏生教授、张华华教授、侯杰泰教授等国(境)内外心理测量学家的广泛认可;
4当原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学术带头人杨鑫辉教授于1997年2月正式调到南京师范大学工作后,及时地决定将心理学学科发展的重任交由胡竹菁博士担任(经教育科学学院推荐,学校和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胡竹菁博士于1998年5月起正式被确定为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8年6月邀请时任国务院学位办心理学科评议组组长、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沈徳立先生来访,让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邹道文教授与沈先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互动关系。沈徳立先生在来访期间,一方面对学校邹道文副校长和学院漆书青教授两级领导指出了心理学应如何发展的具体意见,另一方面也对邹道文副校长作出了帮助江西师范大学大学进行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允诺;
6协助杨鑫辉教授将我国著名心理学学术期刊《心理学探新》杂志于1994年重新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主办单位向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申请内刊号并成功获批,在主编杨鑫辉教授于1997年调离我校、1997年8月第一次申请正式刊号未被批准、江西省委宣传部已经发文要求所有内刊停刊的艰难情况下,及时将《心理学探新》的编辑发行工作调整由胡竹菁博士负责。之后,胡竹菁博士一方面组织完成了1998年的办刊任务,另一方面写出更加详细的材料继续向国家科委提出申请,在邹道文副校长的帮助下,于1998年12月获批到可以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正式刊号。
1998年8月,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了由胡青任院长,王冬生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心理学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 心理学在1998年以后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如前所述,在杨鑫辉教授调离江西师范大学工作后,经上一届教育科学学院推荐,学校和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胡竹菁博士于1998年5月起正式被确定为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逐渐担负起组织该学科发展的重任。回顾至今12年来的发展历程,我校心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所依托的行政机构经历了教育科学学院(1998-2003)、教育学院(2003-2007)和心理学院(2007-)等三个阶段,与学校党委前后三任党委书记即熊大成书记(1998-2003)、游海书记(2003-2009)、傅修延书记(2009-)大致重叠。在以校党委书记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和支持下,我校心理学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一)学位点建设方面得到较大发展
作为新一届教育科学学院第一副院长和心理学科学术带头人的胡竹菁博士,在考虑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时,注意到学科发展除了本学科的学术团队需要提高学术水平外,还需要得到学校行政和国内外专家等方面的支持。在审视我校当时的发展形势时,欣喜的看到,在学术团队方面,虽然漆书青教授已经退休,但我校统计测量团队主要成员戴海琦教授也是我国心理测量学界高度认可的学术带头人;在学校内部环境方面,1998年初,学校成立了以熊大成教授为书记、李贤瑜教授为校长的校领导班子。在熊书记的领导下,江西师范大学逐渐形成了举全校之力冲刺博士点单位的氛围;在外部环境方面,由于漆书青教授的邀请,我校分管学科建设的邹道文副校长与时任国务院学位办心理学科评议组组长、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沈徳立先生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同时,在胡竹菁博士来江西师范大学工作的前几年中,其导师张厚粲先生几乎每年都到江西师范大学来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学科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校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在正确分析我校心理学学科建设形势的基础上,我们首先选择申报“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作为新一轮学科建设的突破口。经过两年的努力,2000年,我校由戴海琦教授领衔组织申报“应用心理学”硕士点授予权,由于有沈德立先生的支持和主导,我们的申请在国务院学位办心理学科评议组中获得通过并最终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三年后(2003年),该硕士点被评为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
由于作为一级学科的心理学只有基础心理学、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因此,在拥有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时,我们把目标锁定在申报心理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上。2000年7月,胡竹菁博士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到瑞典斯特哥尔摩市参加第十六届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学术研讨会期间,第一次就我校申报心理学博士点的可能性以及应如何申报等问题向国内顶级专家征询意见。对此,张厚粲先生指出,从她的分析看,虽然我校当时申报博士点还不够条件,但在全国来看,多数省市的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呈下降状态的,而江西师范大学是少数几个呈上升趋势的学校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为申报博士点而努力准备条件;林崇德教授则直接对胡竹菁博士说:“对于你校心理学的博士点申报工作我会给予全力支持,你们可以在2002年开始申报,争取在2004年获批„„”。2000年12月,学校举行了一次布置学校2000-2002年冲刺博士点单位的动员会议。漆书青教授和胡竹菁博士代表心理学科出席了会议。会上,漆、胡两人首次向学校提出了我校心理学在新形势下开始申报博士点的要求,当漆先生将上述专家的意见转述给与会人员时,引起了学校的注意,后被学校列入11个候选学科之一:中文,教育,历史,教育技术,计算机,化学,数学,光学,美术,思政,心理学。
2001年上半年,心理学在组织申报材料的同时,在学校邹道文副校长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主要做了以下两件事情:
1由邹道文副校长率学校人事处副处长周剑萍,漆书青和胡竹菁一起于2月11-15日,拜访张厚粲、沈德立、林崇德等国内一流心理学家,由学校向他们提出我们希望申报心理学博士点的要求并请求他们的支持。期间还到南开大学乐国安老师的家表达希望他能来我校领衔申报心理学博士点的意见;
2为了得到更多国内一流心理学家的支持,我们以《心理学探新》刚获批需要得到心理学兄弟期刊指导为理由,在学校支持下于3月25-29日,组织了心理学学术期刊首届主编联谊会。这一倡议得到沈德立的高度赞扬和重视,认为不但各心理学学术期刊的主编要出席,而且中国心理学会的主要领导也要出席。因此,在沈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出席该次主编联谊会的国内心理学家包括:沈德立、黄希庭、杨治良和莫 雷等四位国务院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陈永明(理事长)、沈德立(副理事长)、黄希庭(副理事长)、林仲贤(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心理学报》主编)、杨治良(副理事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心理科学》主编)等中国心理学会主要领导;各心理学学术期刊的主要负责人共十八人。主编联谊会于3月26日上午开幕,江西师大校党委书记熊大成、校长李贤瑜、主管副校长邹道文出席;下午继续进行,后半段介绍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晚上,在工会二楼活动室举行专家与师大师生对话,主题是现代生活与心理学。
2001年7月,学校根据各候选学科点的半年的工作成效,经评估后,保留了包括心理学的八个学科继续进行冲刺博士点的工作。之后,主要由胡竹菁、漆书青、戴海琦等为核心组织基础心理学的申报工作。
2003年3月,学校在教育科学学院基础上组建了以刘建平教授为为书记,胡青为院长的教育学院。心理学在新的学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继续开展博士点的申报工作,申报材料则主要由胡竹菁博士、戴海琦教授和董圣鸿老师负责。申报期间,熊大成书记、李贤瑜校长、邹道文副校长等校领导还多次拜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沈德立先生请求支持,新到任的学校党委游海书记也对心理学的申报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经过多方努力,我校基础心理学终于在2003年7月27日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我校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一个博士点。与此同时,我校心理学还获批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
基础心理学获批博士点后,2003年下半年组织了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评审工作,胡竹菁博士、戴海琦教授经评审成为我校首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4年,一方面,导师组在校研究生处的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文件,制订了我校基础心理学博士点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在校研究生处协助下完成了首届四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他们是:由胡竹菁博士指导的董圣鸿和杨莉;由戴海琦指导的周骏和刘声涛。
基础心理学获批博士点后,学校对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9月,游海书记在胡竹菁博士的陪同下,到天津师范大学拜访国务院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沈德立先生时,向他提出了下一步要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要求。沈先生为游海校长为学校图发展的诚意所感动,答应会为我校的这一目标提供帮助,并当场决定2005年由国务院心理学科评议组主办的心理学博士点建设工作会议交由江西师范大学承办,以提高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的知名度。回来后不久,游海书记就对教育学院下达了要准备力量冲刺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要求。之后,学院党委书记刘建平教授与胡竹菁、戴海琦等一道,全程参与了为实现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而进行的所有策划工作(2006年,董圣鸿被任命为教育学院副院长后,也参与了之后几年的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所有申报工作)。2005年,在游海书记的直接领导下,我校成功地承办了由国务院心理学科评议组主办的心理学博士点建设工作会议,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打下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同时,我校心理学在拥有所有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顺利地转为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为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能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学校于2007年4月12日下发了校发〔2007〕23号“关于组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通知”的文件,内容是“各学院、处(室、部、馆),各直附属单位:学校研究决定,以教育学院心理学科为基础,组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并成立了心理学院筹建领导小组(一年后,于2008年8月正式任命心理学院的领导班子,刘建平任党委书记,胡竹菁任院长)。心理学院成立后,学院领导班子继续把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作为是学院发展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2007年5月,在顺利完成了江西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培养教学大纲的所有培养任务后,学院为董圣鸿、杨莉和刘声涛等三位博士生举办了我校首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答辩委员会的组成情况是:主 席:黄希庭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副召集人,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委员是:王登峰博士(教育部语言应用司司长,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沈模卫博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许 燕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漆书青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在各位专家的支持下,我校三位博士生均以优秀成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获得则我校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博士学位证书。
2007年7月,在游海书记和学校分管副校长曹达忠教授,以及校党委副书记祝黄河教授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以黄加文处长为核心的人事处的协助下,我校在有了首届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的基础上,从国家人事部申请并获批到我校第一个(当时也是唯一的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详见国人部发 [2007]110 号文件),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增加了内涵建设的水平。目前,该博士后流动站已有两位博士在站与合作导师胡竹菁一起进行高水平的心理学学术研究。至此,我校心理学从1998年只有一个基础心理学硕士点,发展成为拥有一个博士点,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科。这在我校只有四个博士点的情况下,可以说在校内学科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共有250多个教学机构招收心理学本科生的高校中,只有22个高校拥有博士点,其中只有17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表明,我校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在全国同行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二)人才队伍得到较大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心理学专职教师从1994年组建教育科学学院开始,就一直维持在20名左右。其间,在学科建设的带动下,目前心理学专职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比十几年前有了质的提高:
从职称的构成上看,我们有了10位教授(其中胡竹菁、戴海琦、李文虎和袁登华等四位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另外还有丁树良教授是基础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从博士学位的构成上看,2000年以前只有胡竹菁一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漆书青院长、戴海琦书记注意到培养博士生的重要性,从1997年起,书记先后送了罗照盛、文剑冰、邓湘云等自己培养的硕士出去攻读博士学位;以后的各届学院领导也先后送出童辉杰、郭斯萍、张阔、袁登华、唐日新、易芳、江波、刘明矾等年轻教师出动攻读博士学位。虽然这十一位教师中只有四位目前仍在我院工作,但学院发展过程中也先后引进了郑发祥、孙庆民、刘瑞光、张景、张凤华等五位博士进来工作,2004年后又利用我校拥有的基础心理学博士点平台先后培养了董圣鸿、周骏、涂冬波、邱琴等四位博士,因此,目前心理学院24名专职教师中,有14人拥有博士学位(含4名博士后),占教师比例的58%(如果算上叶金辉、曾晓青、傅春江等在读博士,这一比例则是71%),远远高于学校的约20%的博士/教师比。
从科研水平上看,在2003年申报基础心理学博士点的申报材料中,1998-2002五年的时间中只有我校教师只有胡竹菁和戴海琦各一篇(共2篇)《心理学报》的文章,2005-2009《心理学报》发表文章16篇,自然科学基金2项,五年课题到账经费390.07万元,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另外,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刊登了一篇由何小清撰写的文章,该文对SSCI、A—HCI(1956-2006)收录论文20篇以上的大陆学术机构的排位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入围的72所学术机构中,江西师范大学以被收录32篇与华中师范大学并列第50名,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入围的学术机构。在这32篇被收录的文章中,有27篇是我校心理学老师于2000年之后所作的贡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心理学团队在整体上已经有了较高的学术水平。
从学科特色上看,经过十多年的博士点申报工作的推动,我校心理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戴海琦领衔的心理统计与测量省级教学团队在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等基础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心理测量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丁树良等在认知诊断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紧追国际前沿。在实践应用方面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中央组织部、教育部、人保部、卫生部、国家汉办研究课题近20项,项目经费达270余万元。
胡竹菁领衔的推理心理学研究已成为基础心理学研究的特色领域,《演绎推理的心理学研究》和《人类推理的心理学研究》等专著是我国基础心理学有关推理与决策等领域教学和科研中的必备参考书,提出的“试题与知识双重结构模型”对该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庆民等关于心理学理论与史的研究横跨中西俄,在国内独具特色。
(三)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2007年成立心理学院后,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心理学本科、一级学科硕士点、基础心理学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不同层次的教学科研平台,已培养出含14名博士在内的大批心理学专业人才。2009年心理学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2009年由戴海琦教授领衔,“心理统计与测量”获批省级教学团队。
在教材建设方面,2010年由戴海琦教授领衔,由分管副院长董圣鸿负责组织各种申报材料的撰写和录制,经过努力,《心理测量学》课程获批为江西师范大学第一个(目前也是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由戴海琦教授主编(罗照盛博士任副主编)的《心理测量学》教材和由胡竹菁博士主编(董圣鸿博士和张阔博士任副主编)的《心理统计学》教材,先后于2010年5月和7月由国家级教材出版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选定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推荐教材。这也表明我校心理学这两门课的整体教学水平已经得到全国心理学同行的认可。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在游海书记的支持下,学校从2004年起先后拨款300多万元用于心理学的实验室建设。该项工作由刘建平教授、董圣鸿博士和胡银泉老师具体实施。在他们的努力下,目前心理学院已经拥有实验室面积约1000m2,拥有128导ERP系统和便携式40导EEG系统,SMI眼动仪等价值500余万元的设备。学院实验室于2009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心理学还拥有PsycARTICLES等多个外文数据库,和CNKI等多个中文数据库。在中小学、青少年心理学校、监狱、预备役部队等建立了近十个实践基地。
(四)《心理学探新》杂志越办越好
《心理学探新》是我国心理学专业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于1980年由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在河南大学所创办,性质是心理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在20世纪80-90年代与《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通讯》(现名为《心理科学》)并列为心理学三大理论刊物。创办时的主办单位是“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潘菽先生任主编,高觉敷、车文博、吕寿等先生任副主编。编辑部设在河南大学并于1980年出版发行了第1期(该刊于1981年出版发行了3期,与1980年出版的第1期合并为第1卷)。1993年下半年开始,河南大学将该刊更名为《心理世界》,其办刊性质由学术期刊改为科普期刊。《心理学探新》从1980年创刊至1993年第2期在河南大学出版发行了共13卷50期。
1994年下半年,经杨鑫辉教授向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申请并获同意后,在江西师范大学分管副校长邹道文教授,原教育科学学院漆书青院长、戴海琦书记的支持下,《心理学探新》经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江西师范大学以内刊形式紧接原来的卷数和期数继续出版发行,由江西师范大学和中国心理学会理论与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车先生与燕国材教授和李佛铨教授(时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等任顾问,杨鑫辉教授任主编。
1998年第1期开始,由于主编杨鑫辉教授已经于1997年初调往南京师范大学工作,主编的实际工作改由江西师范大学的胡竹菁博士担任并完成了当年的出版发行任务。
1998年12月,经多方努力,尤其是在时任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的邹道文先生的努力下,《心理学探新》重新获得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国际:ISSN1003-5184,国内:CN36-1228/B)。1999年4月18-21日,《心理学探新》杂志复刊后的第一次编委会会议在江西师范大学(后易地井冈山风景区)举行,讨论并确定了该刊的办刊原则、主要栏目和审稿程序等,在1999-2002新一届的编委会中朱祖祥、车文博和杨鑫辉三位教授担任该刊名誉主编(后改为顾问)。主编由江西师范大学的漆书青教授担任,胡竹菁任常务副主编(2003年在漆书青教授退休后任主编至今),南京师范大学的叶浩生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的莫雷教授任副主编以支持该刊的发展。
在上述国内一流心理学家的关心和支持,《心理学探新》杂志在再次获批正式出版号的十多年时间中聚集起包括莫雷、叶浩生、乐国安等中青年心理学家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的编委团队,其办刊水平在质和量上均出现非常明显的发展: 在办刊容量方面,《心理学探新》从2004年第1期开始由原来每期64页(四个印张)改为每期80页(五个印张);2006年第1期开始又改为每期96页(六个印张);2009年起由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在办刊质量方面,从1997年—2007年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2004年入选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资料影印刊物上也有较高的转载率,同时,该刊还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我们也可以从下列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给出的客观数据上更清楚地了解《心理学探新》杂志近几年在质量上的发展:
Web即年下载年份 总被引频数 影响因子 5年影响因子 他引总引比 被引期刊数
率 2008 441 2007 329 2006 227 2005 235 2004 176 2003 105 2002 89 2001 51 „„
总之,《心理学探新》复刊后,其办刊质量已经获得国内一流心理学家的高度认可,这也为我校申报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院与国外、境外的学术联系)
回顾我校心理学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得到熊大成书记、游海书记以及傅修延书记等为核心的各届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支持;也得到张厚粲先生、沈德立先生、林崇德先生、黄希庭先生、张华华博士等国内外一流心理学家的支持。我们的目标是,在学校的支持下,继续努力,争取在下一届博士点申报工作中,完成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并争取在近几年内将我校“心理统计与测量”的教学团队申请获批为国家级教学团队。0.779 0.586 0.416 0.44 0.481 0.34
0.897 0.776 0.556 0.573 0.543 0.035
0.97 0.98 0.97 0.97 0.97 0.981 0.9438 0.9608
254 205 139
95.4 79.3 43.9 43.9 30.3
7.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 篇七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可以说, 它的创建, 扭转了以往心理学中对于人类心理中负面因素研究过多, 而忽略了个人身上本应具有的正面积极的力量这一局面。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三大领域, 即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人格, 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实施。具体到大学生层面, 便可以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 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激发大学生创造力等方面。这些趋善趋美, 以培育塑造积极、优秀品格为旨归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因循旧例、治病救人的缺陷。中医理论中有“治未病”一说, 而积极心理学在一定层面上讲, 也类似于这种理论指导下的践行者, 如果做得得当, 则不仅能防患于未然,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新生之“新”, 在于他们在学习环境、知识结构、角色认知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以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一种动荡之中, 如果不能及时确立一个明确积极的目标来引导他们的人生方向, 当代青年群体中常见的茫然、颓废、散漫等负面情绪就会乘虚而入。新生群体是自我角色认知最模糊又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之一, 在很多情况之下, 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目标, 对于自己未来未作有效规划, 因此, 用一种积极而非消极、自省而非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内在的潜力, 树立明确的目标, 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应该是最有效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帮助人生活得更美好, 而不仅只是活着。用这一宗旨来考量心理学的作用, 便会发现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其实只是少数问题学生, 忽略了或者部分忽略了所谓的“心理健康”学生。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更加强调对于全体学生的一种辅导, 这其中既有心理问题学生, 又包括一般学生。因此, 积极心理学并未否定传统心理学的模式, 而是对其的有效完善和补充。在大学新生中问题学生毕竟是少数, 虽然应当引起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但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对其他绝大部分学生的教育。从新生一入学起就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实践, 将培养他们独立积极的人格、幸福感、自信心和创造力纳入日常的辅导中, 既利于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 进而通过这种力量和信念的传递, 使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孤独感、不适应感有所缓解, 又可为他们开展大学生活树立一个明确有效的目标。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1. 新生辅导员要起到示范的作用。
辅导员与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相比, 接触到的普通学生要更多一些, 因此, 辅导员特别是新生辅导员要认真学习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不放弃任何一个言传身教的机会, 将自己乐观积极的态度通过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新生。例如通过各种班会向学生传达关于责任、人生态度、荣誉感等积极心理学所涵盖的不同主题, 通过用身体语言、态度、笑容、轻松的氛围来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 并用鲜活的事例向新生传达相关的理论, 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帮助他们准确定位, 促进自我的发展和实现, 引领他们适应大学生活, 开掘自身最大的潜力和创造力,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时, 辅导员在面对心理问题学生, 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时, 也要通过确立有效的目标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比如从增强他们的积极体验入手来给予他们自信、自尊的感受, 进一步鼓励他们表达自我、完善自我, 从而消除内心的阻抗情绪。
2. 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大学新生, 尤其是“90后”的新生, 因为多为独生子女, 同时又受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的影响, 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各方面都迥异于之前的学生群体, 因此有舆论指出这是同西方“垮掉的一代”相类似的一代人。但他们也有着积极的方面, 比如对于独立的追求、自我价值的表达、真诚、不掩饰自我的好恶等。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形成了大学生所生活的主要环境, 新生群体背后的家庭, 既是他们获得教育机会的坚强后盾, 又在无形中影响到了他们性格的形成。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开放抑或保守, 家长子女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这将直接影响到新生在一个新环境中的适应和成长。因此, 有必要向家长指出这一点, 并且请家长做好配合工作, 通过不同方面的努力,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渗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信任和支持, 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 获得自我幸福感的体验。而作为校园和家庭支持者的社会, 在这个阵营中也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通过传播有利于积极和独立人格养成的理念, 以及控制负面行为信息和舆论, 这些都能起到支撑学生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作用。因此, 如何将校园、家庭和社会整合在一起, 努力营造出一个适合培育人才的环境, 是应该从新生一入学起就开始考虑的问题。
3.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相结合。
在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 如何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就成为学生工作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 而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此而做的准备。因此, 有论者指出:“目前大学生的发展性困惑, 从表面上看是情绪, 认知方面的问题, 但在更深的层面上, 反映的是生活观念与心理发展的滞后。”在价值不断重塑、文化日趋多元的今天, 传统的知识模式和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变化, 应对这种变化, 便成为学生工作的一个新的要求。从新生入学开始, 就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开设, 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 为以后的就业和自我完善打下基础。而在这之中, 积极心理学的介入, 无疑会为课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将生涯规划作为一条主线, 将学生们自我实现的愿望、潜力的发挥、积极进取的品质穿插进去, 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从而为今后的择业和就业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4. 充分运用团体辅导方式。
为新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使新生更快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 这是很多高校的惯例。但在这种讲座形式下, 新生多是被动的聆听者, 而很少会主动参与到其中, 所涉及的具体事例也因是他人的感受和体验而少了自省、自察的兴趣。要改变这种被动的角色, 就需要在其中充分运用更为积极的团体辅导方式, 如提升自我抗压、抗挫折能力的心理拓展训练, 演讲讨论等真正使学生融入其中的交流方式, 以分享幸福分享快乐为主旨的主题班会。在这种彼此启发、彼此鼓励的交流中, 既可以使学生真正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 了解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又能使集体凝聚力得到提升, 可以说能够起到一种建立自信、体验幸福的积极效果, 而这也正是积极心理学中所奉行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当然, 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必然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也需要相关部门提供一系列的支持, 但它确实为开阔心理健康教育视野提供了一条可资参考的道路, 相信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也会越来越广。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扩大教育的范围, 促进更多学生进行积极人格的培养, 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和创造力。辅导员既要起到示范作用, 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又要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结合, 还要采取一定的团体辅导方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燕.积极心理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拓展新视角[J].学习月刊, 2010.2.
[2][美]卡尔著.郑雪等译校.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1.
8.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 篇八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社团 建设
[作者简介]张利(1981- ),女,四川峨眉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93-01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工作机制和实施途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大多采取学校、院系、学生社团相结合的模式。学生社团是三级网络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朋辈辅导的重要队伍。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Positve Psychology)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它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即研究如何使生命更有价值与意义。它主张认识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积极心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主要原因在于其对传统心理学进行了三大变革。第一,它不仅仅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对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第二,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第三,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二、大学生心理社团存在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社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各自的兴趣自愿组成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作为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基本特点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自发加入的一种社会组织。正是这种自发性,体现出大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性和自尊心比较强,同时心理闭锁性也较强的心理特点。他们往往不愿意向有代际差异的他人,如父母、老师倾吐心声,而对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的同龄人,则能够更容易地交流和沟通。学生心理社团的成员来自学校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他们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员,对所属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容易产生的困惑苦恼非常了解,更容易打开大学生的心扉。在当前,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还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背景下,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心理社团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朋辈咨询的重要途径
一般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愿意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并具有良好个性特征的学生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的培训下,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周围寻求心理帮助的朋友或同龄人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服务。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朋辈帮助中心认为,对于某些当事人以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某些方面而言,由受过训练、掌握了积极倾听技巧的同伴志愿者所提供的帮助是最为有效的。由于同龄人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成长经验,更容易理解他人的困惑,包括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从青少年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在大学阶段他们更看重同龄人的评价,更容易接收同龄人的意见或建议。所以,目前在心理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朋辈心理咨询可以说是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加之高校不断扩招,师生比平均达到1︰10986,这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也给心理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朋辈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起到预防和自我治疗的作用,从而缓解专业心理援助供应不足的压力。
三、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社团建设中的应用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下的社团
在积极心理学里面,强调人的经验、潜力是在社会、组织、家庭、学校等系统中体现,同时也受其影响。心理社团不同于一般的大学生社团,它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会员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活动的进行有着很强的育人功能,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在心理社团的管理上需要与其他社团有所区别。我们曾经尝试过由学院团委来管理心协,但实践证明,在遇到实际情况时,团委及社联无法给予专业的支持,有时候甚至因为要完成繁琐的手续导致工作开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果。因此,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老师来指导、管理社团不失为当前师资力量缺乏情况下的一种最佳策略。心理社团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与管理,一方面,可以在协会会员的专业培训上更加到位;另一方面,也方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级网络的有效运行,在组织机构上是分为校级心理协会(统管整个协会的全面工作)和各系分会。校级心协负责指导各系分会的工作,并给予一定的专业支持。各系分会隶属于各系心理辅导站,受校级心协的直接领导,并针对各系的实际情况,开展富有各系特色的心理活动。两层组织,让心协的工作覆盖面更广,受益的学生人数更多,真正达到普及心理知识的目的。
(二)用爱心激发个体优势的发挥
积极心理学理论启发我们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放在“诊断和解除痛苦”上,这是治标不治本的观念。因此,积极心理学提出对人性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开发。心理社团最核心的一个宗旨是“助人自助”,协会成员在一系列的助人活动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但是,在实践中,总是会遇到一些性格内向、自卑的会员,他们总是在关键的时候躲躲闪闪。对于这部分同学,指导老师需要多给他们心理激励,鼓励他们大胆站出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优势。他们的改变远远不只是改变几个人,朋辈影响的力量会让他们带动着更多的同学改变。
(三)打造品牌,激励个体上进
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上倡导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当心理社团在组织上的良好氛围形成后,通过全体会员的努力打造出品牌活动,这将大大激发其进取心、责任心,幸福感也随之产生。心理社团通常会承担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果单纯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操作是达不到锻炼效果的。指导教师应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把活动做实、做精。这样,当品牌活动打造成功之后,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发挥,对自我的认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四)心理社团需要走出去
心理社团需要不断地走出去,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才会不断进步与成长。总的来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加强与其他社团的联系。学生心理社团起步较晚,在这点上需要多与较成熟的社团交流和学习,从而拓宽视野,加强思想沟通。在与其他社团的交流与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以开放的态度去积极吸取营养,加速自身的成长。同时,也可以考虑与其他社团开展有共同基础的工作项目,开拓心理教育的新领地,实现共赢。第二,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习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提炼与升华。作为大学生心理社团,不应仅仅关注校园内的事情,更应多走出去,走进农村、走进中小学、深入社区,进行心理知识普及,开展主动调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各方面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虹,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3]任媛.浅析高职院校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内江科技,2009(12).
9.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 篇九
想要成功考取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首先要了解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籍。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有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测量与评价、儿童心理发展与健康、工程心理学四个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为此博仁教育的老师整理了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彭聃聆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第三版 张厚粲、徐建平《心理测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金瑜
10.心理学大学排名 篇十
(一)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师范大学
2、北京大学
3、西南大学
4、浙江大学
5、华东师范大学
(二)还有15所心理学实力相对较强的院校,优势学科单位:
1、华南师范大学
2、天津师范大学
3、南京师范大学
4、中山大学
5、湖南师范大学
6、陕西师范大学
7、中南大学
8、东北师范大学
9、苏州大学
10、华中师范大学
11、辽宁师范大学
12、曲阜师范大学
13、西北师范大学
14、上海师范大学
15、首都师范大学
二、心理学一级学科中的专业排行,心理学三大专业实力最强前五名:
(一)基础心理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为国家重点学科 :
1、北京师范大学
2、北京大学
还是5所,基础心理学相对实力较强,优势学科单位:
1、西南大学
2、华东师范大学
3、中山大学
4、浙江大学
5、南京师范大学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3所,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师范大学
2、天津师范大学
3、华南师范大学
还有7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实力相对较强: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大学
2、西南大学
3、华中师范大学
4、华东师范大学
5、首都师范大学
6、上海师范大学
7、南京师范大学
(三)应用心理学
4所大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师范大学
2、浙江大学
3、北京大学
4、西南大学
还有12所大学,应用心理学实力相对较强,优势学科单位:
1、华东师范大学
2、华南师范大学
3、中南大学
4、首都医科大学
5、中山大学
6、陕西师范大学
7、天津师范大学
8、北京体育大学
9、苏州大学
10、南京师范大学
11、暨南大学
1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 篇十一
【摘 要】近几年,随着手机功能的多元化和手机价格的大众化,越来越多可以的人拥有一部多功能智能手机,这种现象在高校同样发生。随之带来的便是许多大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手机游戏、聊天软件和上网功能上,造成所为的手机成瘾现象。该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准确定义手机成瘾现象,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手机成瘾 心理学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8
1 引言
2000年,当附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电话在日本出现的时候,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件十分新颖的事物。但是,短短的几年时间,照相手机便风靡整个世界。在美国,手机拥有者的数量已经攀升至1.06亿,接近其人口总数50%的阈限。在欧洲,照相手机更为普遍,以英国为例,将近四分之三的人拥有一部照相手机。根据互联网和美国生活项目(the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12岁到17岁之间的青年,有接近一半(45%)的人拥有一部移动电话,他们之中有33%的人使用手机发送短信。在经常使用手机发送短信的青年中,有近三分之一(29%)的人选择使用手机与其父母进行交流。另外一项研究手机的报告中指出,有28%的青年人使用手机拍照,22%的人使用手机玩电子游戏,14%的人使用手机上网,8%的人使用手机发送电子邮件。最近几年,使用移动电话的上述功能(还包括下载歌曲、浏览网页新闻等)已经成为青年的一种休闲活动。随着手机越来越精致和便宜,出售给青少年手机变得越来越普通。然而,随之而来的由手机引起的侵犯个人隐私、手机依赖等相关问题接踵而至。中国信息产业部最新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手机的普及率截止到2015年元月已经达到38%,平均不到三人拥有一部手机。在这一群体中,大学生是使用手机人口中的新生主流。他们在享受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不恰当得使用手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 手机成瘾
手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齐全,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例如,许多存在偷窥式幻想的潜在人群会利用手机满足他们的一些不良需求。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女性私密部位的照片泄露事件见诸于新闻报到中。图书出版商对所谓的“多媒体盗窃”口诛笔伐,多媒体盗窃使他们的经济利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许多消费者利用手机的照相功能去书店把自己喜欢的书照相来,然后回家阅读。然而,另许多研究者困惑的是,许多人即便意识到某些手机使用方式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为什么不能做到自我控制。这里可能存在与手机成瘾相关的心理属性,即智能手机的某些应用特点会满足使用者的一些心理需要,如上述讨论中提到的偷窥幻想、游戏世界的满足、 虚拟世界的情感发泄、不恰当方式获取利益得到的心理快感等。长时间将手机应用与这些心理属性联系,就会造成手机使用的戒断反应,从而造成手机成瘾现象的发生。这一点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
手机成瘾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的呢?前人的研究中指出,一些网民对互联网形成依赖,造成了一种上网成瘾现象;同时也存在游戏成瘾、药物成瘾和究竟成瘾现象。传统意义上,“成瘾”这一概念是以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其被看作是对一种物质的生理或心理依赖,而不是一种行为模式。前人的几篇研究已经就成瘾的研究范围进行了讨论,认为应该扩展到行为领域。关于行为成瘾,Griffiths 于1996年提出了“人机交互模式”的成瘾,在属性上与化学药物成瘾无关。尽管对于科技产品(如上网、电视观看、电脑游戏等)的过度使用能否对定义为成瘾尚且存在争议,但是这些科技产品的过度使用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是毋庸置疑的。今天,随着手机的性能变得越来越功能化和复杂化,手机的青年使用者不仅仅用它与亲人、朋友进行通话和发短信息,也同樣应用它上网、购物、娱乐、消磨时间、视频通话、照相以及一些尚发明的应用。另外,手机在一定意义上还是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的攀比现象。
3 具体表现
大学生手机成瘾都有哪些表现呢,或者判断手机成瘾的标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如下:首先是对手机应用的戒断反应。戒断反应是源于药物学上的一个定义,是指停止药物或减少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症候群。手机应用的戒断反应指的是用户过多地使用手机,如果限制其使用手机的时间,会导致其出现心理不适、失眠、甚至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现象。其次是对手机使用缺乏自控力,表现在用户即便知道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学习困难和生活混乱,但是仍不能控制自己,仍会频繁的使用手机。再者,造成用户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许多用户整日沉迷在手机网络聊天、手机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导致其对现实的人机交往、大学生课外文娱活动失去兴趣,更有甚者会出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上述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都有出现,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提高警惕度,利用上述手机成瘾现象判断标准,准确、及时地衡量学生使用手机的合理程度,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
1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 篇十二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具备怎样的素质与国家未来的前途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应明确自身的教育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大学生整体的素质,为社会培养综合型的人才。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以挖掘人内在积极的潜能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主的科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积极的道德品质,还可以让大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1 大学生所具备的不良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对人的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中大部分学生总体的心理品质是好的。但在高校中还存在一些不良品质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
1.1 认知偏差
主要指的是在判断他人时,由于所参考的表象和信息不够准确,导致最终的判断结果出现失误,不符合被判断者实际的情况。
1.2 负性情绪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期,情绪波动大,情绪丰富,反应强烈,同时又欠缺对消极情绪调适的能力。
1.3 意志力薄弱
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足够坚定地意志力来追求自己的理想,一旦在追求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产生退缩的念头,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第二,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家庭、学业、就业以及感情等几方面的问题,不少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就无法振作起来,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1.4 缺乏学习动机
在研究大学生的兴趣动机时,学习动机是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大学生在高校内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动机是强还是弱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1.5 性格品质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偏执:指的是比较敏感,即使没有证据,也会怀疑他人所做行为的动机,别人获得荣誉时内心充满嫉妒,比较自我,不愿听取别人的任何意见。(2)强迫:是指个人明知一些行为和观念的持续毫无意义,但是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对人和事物要求十全十美,过分拘泥细节,越是抵制越是感到紧张和痛苦。(3)攻击性:指的是长期用一种敌对心理来面对所处的环境以及身边的人事物,无论是因为环境中确实存在不利因素,还是因为自己的错觉,都会对他人感到不满,甚至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行为。
2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策略
对大学生来说,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应对各种压力,还可以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对他们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1 培育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体验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感知的一种心理状态。满一地回忆过去,幸福的享受现在,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这种积极情绪体验,能使个体处于乐观、美满、愉悦的情绪中,并使个体人格处于一种积极、健康、和谐的积极心理境界。
2.2 开设积极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程
高校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将积极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澄清和调整认知。举个例子,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价值观时,高校可以组织性格运动,将各种常见性格的特点和用语制作成海报,并将其张贴在高校内。教师与学生讨论这些性格特点以及如何在学校运用这些性格特点。以“爱和感恩”为起点,锻炼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爱心实践。
2.3 对高校内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并完善高校内的心理教育系统
积极心理学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高校应积极挖掘出所具备的教育资源并进行合理利用,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让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中。高校内的各项工作包括心理教育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对家庭、高校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要素进行整合,加强四者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心理教育系统并不断进行完善,充分发挥出该系统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2.4 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1)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加强班长、宿舍长以及党员之间的联系,建立预防危机的机制,并让学生干部和党员认真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2)将该方法运用到心理咨询当中,让个体在思考为之感到幸福的事件过程中,强化他们对事物的正确认知。(3)加强积极心理学队伍建设,发挥团队的作用,让心理学团队为个体创造适宜的情境并引导其感受更深入的体验。
2.5 加强校园内积极文化的建设
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出作用,加强建设高校内的积极文化也是一种有效途径。处在积极的文化环境当中,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树立起健康的生活态度,形成积极的人格。
在高等院校内,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加强学习,积极掌握心理学知识,将对大学生积极的品质进行培养作为自己主要的教学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管理工作当中,为大学生营造出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维贵.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J].兰州学刊,2012,(9).
[2]李自维.大学生积极品质评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应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张倩.一门教授幸福的学科-哈佛“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2010,(2).
[4]金辉,郑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7,(3).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推荐阅读:
东北师范大学自荐信09-07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10-04
东北师范大学单身教职工宿舍住宿管理规定06-10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考核07-12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春季《政治学概论》离线作业答案06-29
华南师范心理学考研08-25
华中师范 教育心理学笔记概述10-02
岭南师范学院2014年最新期末心理学资料07-14
物理学专业师范生自荐书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