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2024-06-08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14篇)

1.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篇一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主要目的:关注单亲家庭的孩子,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二.调查对象:岳阳县某村的单亲家庭的孩子

三.调查的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

四.调查进度:

1.准备阶段:8月上旬

查找资料,明确调查的重点以及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联系好调查对象,提前计划安排。调查成员:杨颖涵

2.调查阶段:8月中旬

调查成员:杨颖涵

走访当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了解他们的心里状态,生活状况,婚姻状况,以及学习状况,并且记录下相关数据和信息。

3.总结阶段:8月下旬

对所得数据运用初中数学所学的初步统计进行处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历程中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以供政府进行决策参考。

五.调查的结果和相应对策

1.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的女孩,早婚,早孕,未婚先孕和离婚问题,比双亲家庭的女孩多得多,而且这些与种族,家庭收入无关,残缺家庭的孩子中途退学,人数也高2倍以上,男孩子更容易涉入暴力行为。学业成绩明显差于完整家庭的孩子,他们在学校的旷课以及受罚的比率也高些。

从选取的单亲家庭孩子身上可以看出此类家庭的孩子大多有不良心理,其主要表现有: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孩子的心理脆弱,经不起风浪和挫折;放任自流,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散漫,严重的可能导致行为不轨;爱的残缺,造成孩子个性的扭曲,久而久之,变得多疑,抑郁,倔强和古怪。这些学生有的心理脆弱,胆子小,遇到一些小小的问题就哭鼻子;有的学生学习不认真,行为习惯很差,经常与老师顶嘴,闹别扭,甚至逃学;有的整天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很差。

2.具体原因分析

单亲家庭是脆弱的,也是动荡不安的,单亲家庭的最大受害者是失去父(或母)的孩子。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和家庭,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失去父(或母)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因此他们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a自卑,忧虑 ;b逆反心理;C仇视,报复;d消极,厌生;e猜疑。

3.具体的解决方案

随着离婚率正逐渐升高,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家庭破裂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正可谓城门失火,殃及鱼池.要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教育方面,我们要做到:

A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老师应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游戏.参加各种比赛,享受班级体的温暖.B.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教师应该更多的引导孩子感受身边的爱.鼓励孩子要学会坚强,学会爱人。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知道:身边爱他们的人并不少。

C积极营造和睦的班级氛围。成立活动小组,让他们臵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消除他们的孤独感.D老师要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发现孩子在心理,行为方面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的砝码,使他们的生理,心理,学习成绩得到健康发展和提高.其次,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注意:

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在家庭中,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情感上最依恋,家长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

A作为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多给予孩子与另一方接触的机会,弥补爱的缺失。B给孩子一种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父母把自己的全部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就比较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骂,这让孩子很苦恼。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应更选择一种孩子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

C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主动与他人交往。必要时,还可以请孩子参与家庭的重大事情的讨论与决策,以培养孩子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六.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不禁让我懂得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让我在实践中得到成长,让我更加的珍惜生活,关注身边的单亲的家庭的孩子,帮助他们尽快的走出阴影,让未来更加美好!

2.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篇二

孩子常见的心身疾病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方面的心理变态

心理变态主要是指人的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 或人的心理不能适应环境。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常见的心理变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 感觉过敏。如患者视觉过敏, 怕光;听觉过敏, 怕噪声。

(2) 幻觉。患者在没有事物作用于感官的情况下, 却认为感觉到了事物, 如幻听, 他说听到了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幻视, 他说看到了本来就没有的事物。

(3) 遗忘。患者记不住刚讲过的东西。

(4) 错构。患者记忆错误, 张冠李戴, 改不过来。

(5) 妄想。患者胡思乱想, 有的妄想自己当超人, 有的妄想自己有异性所爱, 有的妄想老师对自已有成见, 愤自己。

(6) 思维迟缓。患者联想困难, 思路阻塞, 语言滞涩, 反应延缓。

二.意向方面的心理障碍

(1) 情绪低落。患者心境忧郁低沉, 悲欢失望;不愿与人交往, 语言、行动减少。

(2) 情绪淡漠。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缺乏情绪反应, 对意外事情不惊, 受到捉弄不怒。

(3) 焦虑。患者紧张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常有大祸临头的心境, 常伴有心悸出汗、手足发冷等植物神经反应。

(4) 情绪不稳定。患者易波动, 喜怒无常, 难以自控。

(5) 情绪脆弱。患者极易伤感, 对很小的事情也易激动和哭泣, 不能自己控制自己。

(6) 矛盾情绪。对同一件事情有两种相反的情绪。

(7) 犹豫不决。对事缺乏果断, 踌躇再三仍不能作出选择和决定。

三.行为方面的心理疾病

(1) 考试病。每当考试前就紧张过度, 出现“头脑关闭”的感觉和头痛、失眠、心烦、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病人压力大, 苦闷.这种病到考试后常不治自愈。

(2) 多动症。患者注意力极不集中, 上课如坐针毡, 总不得安宁, 或东张西望, 或左右摇摆, 怎么批评甚至强行压制都无法控制。对这种孩子的治疗必须有耐心, 反复教, 多鼓励, 及时纠正。

(3) 皮肤饥饿。这种病对幼儿特别明显, 他总希望得到父母拍、抱、抚摸, 以此得到满足。如大连的“抚摸教育”就是针对这一类型的孩子而出发的。

(4) 轻抑郁症。患者类似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发脾气等。

注意, 以上说的都是疾病, 与孩子有时因一时情绪不好而发脾气或情绪低落而表现这些类似的症状, 要注意区分开来。要作为一种心身疾病确立下来, 必须经过医生的临床诊断, 不能随意把一般的情绪表现, 即认为是心身疾病。

为了保证单亲家庭孩子的心身健康, 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家庭心理辅导。

家庭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要帮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心理辅导的方法很多, 根据家庭的条件, 比较好用的有教育疏导、以身作则、精神支持、理智思考、情绪激发、回避转移、宣泄放松、弥补过失等等。

(1) 教育疏导:孩子有些心理情绪是因为对所见所闻不理解, 看不惯而引起的, 如有的男孩对女同学的穿戴打扮看不惯, 常常在女同学面前搞恶作剧, 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种情况就应及时教育孩子, 给他讲男女孩子性格、爱好特点的区别, 告诉孩子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丑的, 讲男女性别的区别, 内在和外在的区别。

(2) 以身作则:孩子有些心理情绪是因为老师或者家长本身的行为不检点, 或本身的情绪不健康造成的。这时, 老师或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使自己的心理健康起来。

(3) 精神支持:孩子有时候会遇上“好心不得好报”, 甚至会得到恶意回报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从精神上支持, 帮助孩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4) 理智思考:在孩子感情冲动、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时, 要帮助孩子克制自己的情绪, 及时反思, 理智地处理事情, 不要做出过激的举动或后悔莫及的事情。

(5) 情绪激发:人的心理是很复杂的, 喜、怒、忧、思、悲、惊、恐, 常常不明不白的影响孩子的情绪, 有人把这叫做“无名之忧”和“无名之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激发情绪, 以情制情。用什么“情”制什么“情”呢?我国医学对此早有论述:“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 恐可以治喜, 怒可以治思, 思可以治恐。”有时候可以用激将法把他的自尊心和不服气的积极情绪煽动起来, 有时候则可用“当头一盆冷水”把他的嚣张气焰浇下去。至于具体用什么情制什么情, 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6) 回避转移: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冲动置于一边, 或者把消极情绪转移别有意义的方面去, 使孩子在不知觉中保持心境的安宁。

(7) 宣泄放松:帮助孩子将积压在心中的消极情绪和怨恨一古脑儿释放出来, 以松弛紧张的肌肉, 缓和焦虑情绪。

(8) 弥补过失:如果是孩子自己的过失而引起的烦恼, 就要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使别人得到安慰, 使自己也得到快乐。

总之, 单亲家庭的孩子, 在感觉、情绪和性格行为方面往往由于家庭原因的疏忽比双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发生障碍, 因此希望引起家长和有关人员的重视, 共同努力以促进单亲家庭孩子的心身健康发展。

摘要:单亲家庭的孩子, 在感觉、情绪和性格行为方面往往由于家庭原因的疏忽比双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发生障碍, 严重者容易日后形成心身疾病。本文介绍了心身疾病的表现及家庭心理辅导的方法, 以期为促进单亲家庭孩子的心身健康有所助益。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心身疾病,家庭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傅安球等.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

[2]李晓芳等.单亲家庭子女个性特征和行为问题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05)

3.面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思考 篇三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特征:

1、内向自卑、狭隘自私。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了这份优越感,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让人瞧不起,既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再加上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甚至于有的孩子会常常萎靡不振,自暴自弃。

2、抑郁冷漠、放任对抗。有的孩子对失去父亲或母亲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亲或母亲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沉。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的心理,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于是他们就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寻求慰藉和放松,进出网吧、录相厅、歌舞厅等就成了家常便饭,行为自由放任。

3. 心理偏位、厌学严重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因而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偏差,在学校里也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会、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扰乱班级秩序等等,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偏科甚至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干任何事情都没有毅力和耐性,学习过程中持久性差,个别孩子甚至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对策

我们不难看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那么针对这些孩子的心理现象,我们应采取更好的对策,指导和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培养好她们的子女,让这些孩子也和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1. 爱心无限,缝合受伤的心灵。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家庭成员的残缺,会使孩子在与同学交往中感到“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伤害。对此,我一边教育孩子正确认识现实,一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孩子的耐挫力。教育孩子正视逆境,给他们讲一些在逆境中成长为优秀人物的故事,激励他们向困难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教育他们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最后,学校和教师经常与其家长联系沟通,将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2.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点,发现闪光点,帮助克服挫折点。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因此他们最大的需求点就是家庭的温暖、成功的喜悦以及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作为老师,应该努力为这些孩子创设亲情的氛围,用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怜和温暖,以此来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和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消除孩子心中的阴影和烦恼,消除他们与同学、老师之间的隔膜,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对立情绪,使他们信赖家长、信赖老师,同时也增强自信,获得成功的机会。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他们的自卑感,唤起他们的进取心。当他们在课堂上有创造性地见解时,当他们的学习成绩取得进步时,哪怕见解不一定对,或者进步只是一点点,老师也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借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一些困难和挫折。对于本身就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来说,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解决困难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些思想关键点及时进行劝慰和开导,要善于关爱孩子心灵的成长,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温暖,树立自强进取、战胜困难的信心,战胜挫折的勇气。

3. 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不要在心灵上雪上加霜。

不要把孩子当出气筒,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家长不能视孩子为私有财产,把育儿教子看成是家庭的私事,以心情好坏为转移;心情好时对孩子格外亲切和关心,心情不好时则不理不睬,甚者当出气筒、替罪羊。不要回避单亲事实 ,有的母亲任何时候都不提起父亲,好象孩子从来没有过父亲一样。这种教育是很不明智的。有的母亲极力贬低父亲,努力让孩子相信父亲是坏人,所以家庭才被拆散。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把父亲看成是一个普通人,客观评价他的优缺点。当然,对母(父)亲来说有相当的困难,这需要有很高的修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中的痛苦。但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正确教育孩子的情感基础,使孩子承认父(母)亲的威信。 不要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着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不要把孩子看作是唯一的支柱 ,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而且,企望用孩子来充实自己的全部生活,这也是单身家长最普遍的错误。孩子迟早要离开自己,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建立自己的家庭。总想把孩子挂在自己身边,实际上是破坏了孩子的生活。

4.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篇四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和睦,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有着某种的萌芽,如果一旦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就很难来恢复,他们把自己的父母看做老师,当父母双方离异后,他的家庭就会变得单一,而使得他们的内心缺乏温暖。

一直以来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单亲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如果小孩子们在闹别扭的时候,此时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在想,我要有父母在身边,我才比你强呢!

有的单亲家庭里的孩子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不会申请补助。这类学生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硬气要改变环境,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5.单亲家庭孩子教育 篇五

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该如何是好?尤其现代社会离婚率这么高,单亲家庭更是普遍。单亲家庭教育孩子处于被动状态,最主要的是家长主动出击。尤其是单亲母亲在带孩子时候,往往更难。单亲孩子的母亲,可能会特别小心翼翼地带孩子,生怕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和委屈。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会处处小心、时时担心;该严的地方不敢严,该重的话不敢重说。这就会造成孩子性格的懦弱(在外面胆小、怕事)和任性(在家里专由自己来)。因此,我认为您应该首先要保持一种平静而坚毅的心态,一方面要敢于面对现实,在教育孩子时,不急不忧,多想想孩子将来会有的美好前景,从而增强教育孩子的信心和力量;另一方面不能溺爱孩子,该严则严。孩子合理的要求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加以限制,过分的要求更要“狠心”一点。也许这会使您过后感到伤心和自责,会觉得委屈了孩子。但只要想到为了培养孩子从小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勇敢自信、不娇不柔的品质,这样做是必须而唯一的;另外带孩子多和亲朋好友、小伙伴交往,培养他快乐、善交往的好性格。

历史上的金太夫人,也就是胡雪岩的母亲,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寡妇,为什么能把儿子教育的那么出色?我们不得不更加佩服胡雪岩的母亲,而这也正是中**亲了不起的地方。金太夫人没有教胡雪岩弹钢琴,也没有教他学美术,他给胡雪岩的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正是胡雪岩成功的基础,胡雪岩的母亲从小就跟他讲,到私塾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吵闹,替人家放牛要好好看管,出去当学徒要听老板的话„„胡雪岩就是在这朴素的耳提面命下,慢慢成长起来的。除了言传之外,胡雪岩的母亲更加注重身教。面对窘困的家境,金太夫人从来没有在胡雪岩面前抱怨父亲早早离世,使得孤儿寡母无人照顾。现在的单亲家庭很多,不少父母整天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半,这样的父母本身心理就不健全。同样是单亲家庭,胡雪岩的母亲把他教的这么好,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单身父亲在培养孩子坚毅、勇敢、自信的性格方面,要优于母亲,但也不是绝对的。只要母亲在平时的生活中,如孩子生病、受伤、摔跤、磕破等等方面,能表现出一种处事不惊、沉作冷静的态度,那么,孩子也会坚强地面对,慢慢也会养成坚强的性格。另外根据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教他踢足、骑车、溜冰、游泳、爬山、攀登、下各种棋等等,这些体育活动对孩子进取上向、不畏困难、坚强勇敢的性格培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当然,做母亲的在这些教育活动中,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可以求救于他人的帮助。

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学生父母离异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重视。但如 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认为,单亲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二、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三、简单粗暴不可取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四、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

五、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仙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六、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与此同时,教师的作用亦是不可忽视的。以“离婚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为课题做过专门研究的北师大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在研究中发现,单亲家庭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父亲和母亲离异后逐步产生良好适应的重要原因,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如何妥善有效的完成这一重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有的放矢地保护和教育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班级集体的温暖。

1.建立单亲子女档案。了解和掌握各班单亲子女人数,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2.采用一帮一结对子。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消其自卑的心理,孤独心理。

3.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情理,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4.严格合理,培养其自立精神。首先,让他们清楚知道,克服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其次,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再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使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一句话,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4大点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在家庭环境的诸因素中,家庭结构的完整尤为重要。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恶化儿童的教育条件,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离婚率有逐年 升高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单亲家庭的数目愈来愈多。因此,一方面我们呼吁做父母的,要注重加强婚姻生活的和谐和稳固,慎重做出结束婚姻关系的抉择;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呼吁离婚父母要根据家庭变故的现实,解决好子女的教育问题。

那么,单亲家庭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单亲家庭的父母应向孩子耐心解释造成不完整家庭的原因

现在有不少离异的父母,想避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不愿和孩子解释离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常常不得不对付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询问。孩子由于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往往不知所措。所以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年龄等因素,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平静、真诚、耐心、自信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离异的原因,求得他们的理解,并教会孩子应付各种有关的询问,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

二、单亲家庭的家长对子女的教养不可不慎,必须注意科学的教养方式

首先,注意不要过度保护。在丧偶或者离异 之后,为父母者常常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关怀备至。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自己的生活安排 和学业计划操心,一切自有爸爸或妈妈代作主张。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脆弱、依赖,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

其次,切忌期望值太高。缺少了配偶,不少 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着过度的压力,心理负担沉重。有些心理素质不佳者,受不了这种压力,便索性走向了反面,来个不思进取,乃至“破罐子破摔”。这种有意无意的行为就是为了让父母降低点希望,使自己能够喘口气。

另一些孩子也许能坚持发奋,不让父母失望,但是长期超负荷地运作,其潜在的心理损伤亦不容忽视。一旦某一天超出了承受极限,便有可能走向崩溃,结果反而更糟。

三、由于社会的宽容度及个人的修养尚未达到相当的水平

单亲子女可能需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歧视、偏见和嘲弄。不少单亲子女因此在性格上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因此,家长不仅自己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为此身为他们的父母,每天再忙,也应抽时间多陪陪孩子。陪孩子聊聊天,一起娱乐一下,或者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难题。此外,还可帮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让孩子把朋友一起请到家中来玩,以弥补亲情的不足,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四、单亲家庭的父母要注意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即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等;而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即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爱心与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狭隘等。所以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对缺少父爱的子女,母亲要加强他们的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等方面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多看看有关表现男性优秀品质的影视片与书籍,并有意识地带他们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自信的、有责任心的成年男子,如教师、男同事等,以免形成上面

所说的偏阴人格。

此外,还有不容忽视的角色教育的问题。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单亲家庭中,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的影响。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以免造成两性角色上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本文来源:太平洋亲

子网)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现象及教育对策

崂山区妇联徐乐

由于工作关系,我平常会接触到一些单亲家庭的母亲和孩子,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与正常家庭相比,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在心理、情绪、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虽然这些孩子中也有奋发向上、成绩优良者,但相对来说,单亲家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要比正常家庭孩子的比例要大,我特别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关注。

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抑郁孤独、粗暴逆反

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乐,特别是重组新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和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孩子多数不善言谈,在学校里不爱和同学接触,出现矛盾也不能很好和老师沟通。了解发现,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破损内心变得敏感甚至压抑、焦虑,怀疑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因而他们的朋友很少,和老师也不合作,容易产生粗暴行为甚至攻击性行为。有的孩子因家长无暇顾及其教育,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精神恍惚,完不成作业,而且不听从老师的管理和教育,经常顶撞老师。这些都与其心灵压抑所导致的逆反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2、自卑怯懦、狭隘自私

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让人瞧不起,既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父母的离异使他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原本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开始怀疑一切,远离朋友,封闭自我,学习急剧下滑,甚至有两次企图自杀。面对老师的关心,他说考上大学又能怎么样,反正也没人供他读书,连爸爸妈妈都不管他了,什么都是假的。可见,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来说在感情方面常常是冷漠的,因为在父母长期的争吵中,他们体验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势不两立,感受到的是大人的自私与虚伪。试想,当一个孩子真切地知道,自己最可信赖的父母竟是这样的不可敬、不可靠时,他会对社会、对人生作出怎样的判断,也就难以责怪他的自私与冷漠了。

3、心理偏位、放任对抗 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因而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偏差,于是他们就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寻求慰藉和放松,进出网吧、录相厅、歌舞厅等就成了家常便饭。在学校里也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会、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扰乱班级秩序等等,个别孩子甚至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行为自由放任。

4、情绪不稳、厌学严重 尽管单亲家庭孩子的类型千差万别,但他们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情绪不稳、意志力弱、志向低、厌学等。通常会表现为:行为懒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肯用功;自律性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偏科甚至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等。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反映不能长时间做一件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干任何事情都没有毅力和耐性,学习过程中持久性差。

从我所调查和了解的单亲家庭来看,他们的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专制式、放任式和溺爱式三种,其中放任式的教育所占比例最大。专制式教育让家庭更加缺乏温馨,孩子容易变得自卑、孤独、内向;放任式教育使家庭教育无着落,孩子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好管教;溺爱式教育则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的坏习惯,使孩子的成长出现了片面性。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那么如何针对这些孩子的心理现象,采取更好的对策,指导和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培养好她们的子女,让这些孩子也和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

1、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点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因此他们最大的需求点就是家庭的温暖、成功的喜悦以及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作为老师,应该努力为这些孩子创设亲情的氛围,用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怜和温暖,以此来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和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而对他们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嘴上都说关心孩子,但却很少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当他们重组家庭后,往往更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亲或母亲虽然没有再婚,但却因为自己失败的婚姻和生活经历,把更多的期望加诸于孩子身上,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是粗暴的管教……对于这样的家庭,我们应该更多地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引导他们多与孩子谈心,多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注意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在校表现。这样才能淡化、消除孩子心中的阴影和烦恼,消除他们与同学、老师之间的隔膜,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对立情绪,使他们信赖家长、信赖老师,同时也增强自信,获得成功的机会。

2、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他们的自卑感,唤起他们的进取心。对他们,我们尤其应该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当他们在课堂上有创造性地见解时,当他们的学习成绩取得进步时,哪怕见解不一定对,或者进步只是一点点,老师也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借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母亲的过分溺爱,养成了蛮不讲理、惹是生非的坏习惯,很多老师看到他就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班主任老师乘坐同一部车,他连忙给老师让座,老师谢绝了他的好意。但是第二天在课堂上,老师当着全部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充分肯定了他的行为,并且告诉同学们,尊重老师不仅要注重礼貌,而且要听从老师的教导,好好学习。这只是一件小事,可从这以后,老师发现他懂事多了,也很少再违反纪律。抓住这个机会,老师又找到他的母亲,告诉了她孩子在学校里的新变化,同时帮她指出了溺爱孩子的负面作用。母亲非常高兴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不仅改变了过去一味溺爱孩子的做法,还主动和老师交流感受和经验,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此孩子彻底变了一个样,学习成绩明显进步,逐渐成了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学生。

3、帮助孩子克服挫折点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一些困难和挫折。对于本身就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来说,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解决困难就显得更为重要。处理得好,苦难和挫折可能会成为他们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则有可能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和倒退点。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点很多,除了父母离异,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面临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些思想关键点及时进行劝慰和开导,要善于关爱孩子心灵的成长,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温暖,树立自强进取、战胜困难的信心。作为单亲家庭孩子的家长,也更应该多为孩子着想,要把对孩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限度,努力为孩子树立一个不怕挫折、积极生活的榜样,帮助孩子培养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6.浅谈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篇六

据大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单亲家庭有1600多万个,因离异导致单亲的占85%以上。离婚率的上升,冲击着社会,冲击着家庭,也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一、单亲孩子现状。

1、多。我们班一共43名学生,其中19名学生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这个比例让人惊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立意识不断加强,他们不用再依靠家庭共同维持生存,因此也不愿意为了维护家庭完整而牺牲自己的个性追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牺牲掉了孩子对一个完整家庭的需求。

2、单亲家庭中有超过一半的孩子是跟随老人生活的,有的是爷爷奶奶,有的是姥姥姥爷,这些老人们对孩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教育孩子上就不敢恭维了,他们仍然用老一套的方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认为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其实那只停留在养活的阶段,完全没有涉及到教育的层面。

3、还有一少半的单亲家庭中孩子是跟随父母其中一方生活的,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既要工作赚钱,又要辅导教育孩子,确实是非常辛苦的,借用网上的一句话“我抱起砖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就没法养你”,这样的生存状态很难想象会带给孩子幸福快乐的童年。

二、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1、性格方面。这是单亲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方面。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自卑、脆弱、易激动、孤僻、缺少安全感、与人沟通交往能力比较差,同时还有个别的孩子出现角色偏移情况,总之问题非常严重。以前听老人说“找对象千万不能找单亲家庭的孩子”,我觉得这是对单亲家庭极大的偏见,我是非常不认同的。可是,当我接触并研究了那么多的单亲孩子之后,我觉得老人的担心不无道理。我班的19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少有心态是非常积极健康阳光的,这就不能说是个别现象了。学生小A,从我认识他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对我的问话经常是所问非所答,我问他“今天早上谁送你来的?”他说“我吃了一根大香肠”,体育课上,一群同学在兴高采烈地做游戏,只有他一个人靠着墙根看,要是你觉得他智商有问题可就错了,他学习成绩都在90分以上,于是我就调查了他的家庭背景。原来他父母离异,母亲再婚再育,父亲常年出海打工,他只能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说话办事也不太利索,所以有重要事情都得联系他姑姑,他姑姑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什么都管他。就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小A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与外界正常沟通交流,我查了一些资料,这种症状属于自闭症的一种。学生小B,父母离异,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父亲外出打工,他从小跟着有轻微精神病的爷爷一起长大,上学后父亲回到了他身边,可是却改变不了他从小养成的一些坏习惯,撒谎、偷东西、打人、撩闲、不学习、上课捣乱……他爸爸自己都愁死了,孩子的坏习惯很难纠正,这就是“养而不教”的牺牲品,想要改变孩子可能要付出几倍的努力,可是他爸爸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吗?以上两个孩子,如果生活在正常的家庭里,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性格上的缺陷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有可能一生也不能被治愈,我真的为这样的孩子感到可惜可悲。

2、学习方面。单亲家庭孩子在学习上普遍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学习成绩较差。偶尔有成绩还可以的孩子也是属于不爱发言的类型。这些孩子中,跟老人一起生活的,老人基本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独自一人带娃的,每天为了生存都忙的不可开交,对孩子学习的关心肯定比较少。单亲家庭的孩子学习完全靠自觉,而孩子天性是玩耍,没有人督促辅导,孩子很少主动爱上学习的。学生小C,成绩在班级处于中上等水平,活泼开朗,办事干净利索,但是在新学期开学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班级垫底,而且也变得沉默寡言了,我联系家长后了解到,他父母刚刚离异,而且父亲留下了大笔债务,母亲边挣钱还债,边抚养孩子,非常辛苦,孩子觉得自己是母亲的累赘,心情十分低落,没有心思学习了。

3、性别角色错位。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导致愈来愈多的家庭中性别角色不完全,家中只有一种性别的家庭,导致女性过于阴柔,男性过于阳刚;家中两人性别相反的家庭,则会让女性变得阳刚,而男性却变得阴柔,这种性别角色的错位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7.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篇七

社会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父爱和母爱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孩子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或母爱,很大一部分单亲家庭由于教育不及时、不到位、不科学,导致孩子的问题层出不穷。

一、单亲家庭教育误区浅析

(一) 溺爱教育

溺爱教育在一般家庭中普遍存在,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这种教育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53.21%。有的父 (母) 亲在离婚之后,为了抹平家庭破裂时给孩子造成的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疼爱和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无一不予以满足,只要孩子开口,父 (母) 亲没有不答应的。

古人常常告诫我们“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在许多的单亲家庭中,孩子被疼爱往往超过一定的限度。主要表现为溺爱、放任、包庇甚至纵容,也就是说对孩子给予过多的感情,这叫感情过剩。不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行为是否正确,父 (母) 一概予以满足。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坏习惯家长也不加以纠正,甚至对孩子出现的错误、违法乱纪或反社会的言行举止加以庇护。家长的这种亲近方式,很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直接影响了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单亲家庭环境,实际上成了孩子将来犯罪的温床,其父 (母) 则成了孩子犯罪的支持者、护送者。

(二) 金钱教育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社会是金钱的社会,现在的家庭是金钱维持的家庭,现在的人更是金钱铸就的人。走出家门,来到社会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谈论的无一不与钱有关。当今社会,没有不需要钱的地方,也没有不需要钱的时候。孩子生活在这样“金光闪闪”的世界里怎能不被金钱所迷惑呢?况且,有很多的学校为孩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小商店、小卖部、小摊位、小餐馆等在学校及其附近到处可见,应有尽有。学校食堂早、中、晚对学生实行全面开放。你说孩子没有钱行吗?

现在的家庭大多数已经摆脱了贫困,有的已达到了小康水平,有的则是非常富裕。正是在这种状况之下,孩子向家长要几个零花钱并不在话下。特别是单亲家庭的父 (母) 亲,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感情上的过失与不足,为了让孩子适应周围的“金钱”环境,慷慨大方,毫不吝啬地将大把大把的钞票塞给孩子,以满足孩子在用钱方面的需要,使孩子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学校里,在社会上,孩子挥金如土,用钱如流水。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成长、发展,父 (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最容易使孩子从小养成好逸恶劳、大吃大喝的习惯,导致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

(三) 暴力教育

暴力与虐待在单亲家庭中经常发生。这种教育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22.13%。发生暴力和虐待的原因大致来自两大方面:一是由于家长婚姻破裂,受孩子的拖累,经济上拮据而发生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家长生活压力太大,工作繁重与不顺心,工作条件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无处发泄,只能回家后对孩子施以暴力和虐待。

在我国,由于人们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颇深,又加上有些家长的文化素养不高,认为他的孩子生来就是他自己的“私有财产”,如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就有权对其进行“管教”。况且有的家长生性粗暴,略有不顺或不满,张口就骂,举手就打。离异夫妻一方对孩子施予的暴力和虐待,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具有恐惧感、自卑感、脾气暴躁、易自责、无自信心、意志消沉,自控能力差,孩子性格内向是普遍现象。孩子在家里遭到暴力之后,常常产生一种很强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将随着时空的转移与变换,发泄到学校和社会上,对他人进行“报复”,并产生逆反心理和对他人及社会不满的心态,仇视一切。这种单亲家庭教育环境,不可避免也促成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和抑郁。孩子只能把在家里听到的看到的和亲身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全部积压在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态和性格将会不断地加重,一旦遇到挫折或不顺之事,最容易走极端。

(四) “放羊”式教育

这种教育是当前一般单亲家庭在孩子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在我国大约在43.32%的单亲家庭中存在。

“放羊”就是指牧羊人在茫茫的原野上让羊群随意奔跑,主人毋需对其施加任何管制。在单亲家庭里,孩子需要较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与父 (母) 亲有更多的接触,而且需要深入地谈心。但是,由于父 (母) 亲整天忙于工作,人际交往繁多,且以前由于父母共同完成的家务事现在全部压在一个人身上,加上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以及与人的交往等方面都不闻不问,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自流。孩子在父母离婚时就已形成了“爸妈不要我了”的概念。这种“放羊”式的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将是更大的痛苦与创伤。孩子便觉得有家无家一个样,回家与不回家没有多大关系。

(五) “圈地”式教育

美国有位科 学家曾经 做过“感觉隔离试验”。这种试验就是把一个人放在完全与外界信息隔离的房间里,经过几个小时,便发现此人会产生幻觉。时间再长一些,就会发现此人精神失常,精神崩溃。这个例子告诉人们,人需要与外界接触,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从中增长见识,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圈地”式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把孩子活动场地严格地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或断绝其与周围孩子的交往、接触。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事物发生联系,而同周围事物的联系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般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视其为掌中之宝,非常担心其安全,常常把孩子限制在家中或规定的圈子内。有的单亲家庭干脆把孩子长期关在家里,不允许其与附近的邻居学生交往,更不允许其与已离异的父 (母) 亲来往。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本来就缺少父 (母) 爱,心中积淀着许多痛苦,需要与同伴交往。

二、单亲家庭中的父母应如何爱孩子

(一) 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爱的目光,我想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曾经都有过,当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眼光都是爱的目光,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这目光就变化了,爱的目光就变成了期望的目光。当孩子上学之后,就开始变成比较的目光。孩子越来越大,就开始变成了挑剔的目光。这个目光在一个人的脸上,但是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爱的目光始终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目光。专家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与孩子交流的时候,父母爱的目光胜过了任何的语言。

真爱孩子,就用爱的目光去注视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你的孩子将来长大之后心态一定好。

(二) 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比较冷漠?因为孩子不知道爱谁,没有爱的对象、爱的机会,也没有爱的感觉。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我就在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今天的孩子在物质上拥有的太多了,而爸爸妈妈在感觉方面给予的太少。父母一生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点亮心灯,去告诉孩子生活中谁在爱你。孩子的成长需要爱的陪伴,时时让孩子感受到有人在爱他们就是我们能够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三)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爱是教育的前提,父母如何向孩子传递爱,如何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呢?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研究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独特个性、不断发展的人,父母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权利、个性、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成长烦恼,实现与孩子更积极地互动。同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苦、累、痛,是他们经受历练、提升能力、人格发展不可或缺的。父母的爱不是帮孩子绕过这些坎坷曲折,而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勇敢面对,这些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

(四) 学会爱孩子的缺点,用爱宽容孩子

8.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八

关键词:单亲;教育;关爱

单亲家庭是指由父母某一方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导致单亲家庭的原因主要有离婚或丧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非婚生子女也成为单亲家庭的一员。单亲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国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目前我所带的班级42个孩子中,单亲家庭孩子的就有6人之多,占班级学生中人数的七分之一。在实际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儿童期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单亲家庭的儿童在青春期,更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可能出现人格障碍,这将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单亲子女暴露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项崭新而紧迫的任务。

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小学生的正常教育、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良好因素。反之,没有完整稳固家庭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一、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方相互推卸,谁也不愿用心教育孩子,结果造成孩子成绩的下降和价值观的偏废,甚至误入歧途

(二)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没时间没精力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待问题严重时才追悔不已

(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四)部分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过度溺爱,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单亲家庭,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讲,都是属于有缺憾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成员会遇到的问题,如情感的创伤、经济的负担、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前夫或者前妻关系的处理以及孩子的教育等,而在这一系列问题中孩子所受到的心理伤害和调适是最棘手的。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往往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等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好的习惯。

三、如何解决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

(一)用爱心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1.时时刻刻地关爱孩子,及时引导和帮助,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人们每时每刻都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共同关注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合理需求。

2.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闪光点时,家长和教师则要及时地捕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呵护。对单亲家庭孩子应该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关爱,少一分冷漠。

3.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学生独立坚强的人格

1.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

2.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我的班级有一个单亲学生,他跟爷爷、奶奶和父亲一起生活,母亲生下他就离开了家,至今从未看过孩子一次。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而父亲本人的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孩子奶奶是一个朴实的家庭妇女,遗憾的是,爷爷奶奶都没读过书,这样,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享受不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也得不到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家庭温暖。因此,他的心灵深处受到了重创,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孩子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情绪、性格孤僻、缺乏乐观、对同学嫉妒、不友好、虚荣心强等负面心理。作为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遭遇感到十分惋惜和同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需要做的是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经常和孩子聊天,走进他的心,关心他,爱护他,尽自己一切所能去帮助他,时常自己掏腰包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当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一种牢固的互信关系的时候,我告诉他,可以把我当做他的妈妈,我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他更多的关爱。慢慢的孩子喜欢和我分享他开心的事,他与同学相处时遇到的困难,他也会将他的小心事告诉我,问我应该做何处理。通过一年的相处和陪伴,这个孩子和同学的相处也融洽很多,消极心理慢慢消退。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平常事情也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就应及时主动找孩子谈心,及时进行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3.扩大孩子接触面。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都应摆正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位置,不但应该尽量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使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还要让孩子尽量多与其他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4.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正确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形成了消极的思想,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异常极端表现。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这些孩子往往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从而明知故犯,不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对班级中的学生影响极坏。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师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特别是要拿出真心与他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会慢慢地被老师的诚意所感动,和老师做朋友,他就会把他心里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我才可以针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坚持下来,孩子也慢慢地改变很多。

班级里面有一个小男孩,长得很帅气大方,也很聪明可爱;不足之处是行为粗暴,“君子动口不动手。”来校的第一天,就遭到很多小朋友的投诉,他动手打了很多小朋友,原因也很简单“他抢别人的橡皮,同学不给,所以打了人家;他想玩滑梯,前面有排队的小朋友,他就把人家推倒……”由于他的行为和班级里其他孩子相比,略有异常,通过和他的家长沟通得知,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没有工作,母子依靠父亲的赡养费生活,母亲希望孩子可以成才,但文化程度不高,过于急躁没有耐心。孩子的一点小过错,她对孩子都是大打出手,并不与孩子交流应该如何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学习与人交流的机会,性格变得粗暴、自私,和同学无法正常相处。经过多次沟通,把孩子妈妈当朋友,设身处地为她和孩子着想,不抛弃不放弃。慢慢的,孩子接受了我,喜欢我,听我话,对老师有敬畏之心,对同学有友爱之情。回首改变他的这一年,道路充满艰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孩子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孩子虽小,但也都有着上进心和自尊心。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对于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要反复抓,抓反复。由于家庭缺乏温暖和正确的引导,这类孩子进步的过程一定是充满了反复,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反复的现象,不要因为他反复了、后退了,就灰心、气馁,应当认识到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进退皆在自己理解之中,便容易控制自己的理智与感情,在反复中帮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当然,想要帮助这些单亲孩子真正地走出“心理健康”的阴影,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谢朝艳.单亲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

9.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辅导案例 篇九

——仙居中学 杨明文

家庭,本应是幸福的港湾,本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然而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欲望需求、人际关系极度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发生裂变,走向解体。“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心理学家李·索克语),这种心理伤害甚至影响一生,心理阴影很难抹去。更有甚者,危及生命的事时有发生(自杀和他杀)。因此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辅导十分重要。

近几年,我对由于父母婚变(指“闹离婚”和“已离婚”)造成心理伤害的学生做了心理辅导的探索工作。对我校初中学生做调查,其有44名学生的父母离异,占相当大的比例。我先后为其中的15名学生做了多次心理辅导,并取得明显成效。现仅举3例典型进行分析。

陈××,女,七年级(4)班,年龄为12岁。

性格特征:外向型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公益活动,爱交往。

问题出现:初二上学期,一向活跃的该同学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还常发呆,对班级事务也提不起兴趣(她是我班劳动委员)。上课听讲走神,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原因分析:父母离异消息带来心理震动和打击。父母离异时,她很小,对此事全然不知,误以为继父为生父,大人们也一直瞒着他,本意是怕她受伤害。直到有一天他生父打电话告诉她“我才是你父亲”时,她大惊,犹如晴天霹雳,把她打得晕头转向,心理难以承爱。当她向我叙述此事时,说:“那个晚上我睡不着。”这件事像阴影罩着她,使她惴惴不安,处于紧张状态,心理焦虑。问她为何到学校来这种心情还不能缓解?他说:“我最怕同学知道这件事,我觉得自己不如人,低人一等。”

辅导方法:1.心理矫治——放松

在一个比较优雅、安静的环境,我亲切与她交谈,使她尽量说出心里话。并适时用自己亲身经历对她的心态表示理解。并告诉她,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个方面,意外打击令人痛苦,但它也可使人冲出心理低谷,达到成功的顶点。在她询问解脱方法时,向她提供参考意见:①对人倾诉;②转移注意力;③前两者无效时找心理医生。她说与我交流感到轻松,无压抑感。

2.帮助她恢复自信心理

该生以前对自己担任的劳动委员工作积极主动,同学们戏称她“爱出风头”。我对“爱出风头”的诠释是:展示自己,从而体现人生价值。向她说明,这其实反映了她的一种自尊心理,暗示她要恢复这种心理状态。同时又提醒她不要忘记自己在集体中承担责任——管好清洁卫生等工作。

3.严格为她保密,以消除其心理顾虑。

辅导效果:经过一系列辅导,基本消除了她的心理障碍。又开始在班上风风火火地干工作,学习比以前更努力了,成绩好起来了。但“阴影”完全消除似乎不可能,心灵上的创伤需要学校、家庭的治疗。

丁×,女,原七年级(2)班学生。

性格特征:活泼好动,坐不住,喜欢与人交往,爱做主张,好骂人,好打架。

问题现象:初一下学期该生被老师视为女生中之“差生”,有时不守校纪班规,上课讲话,传条子,抄作业,考试作弊。情绪不稳定,时与同学发生冲突。初二上学期则与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被小于她的学生(主要初一女生)称为“大姐大”,基本不与本班同学来往,偶尔还在“小姐妹”家过夜。

原因分析:父母闹离婚,使她失去了基本需要之一——爱。

父母闹离婚,常大吵大闹,大打出手,两人忙于交战,无暇顾及她,父亲还常不归家。父母不仅不管她,还逼她参与父母是非中去,特别是其母,执意要她站在自己的一边,共同斥责其父,她对我哭诉:“这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其母有时把自己的痛苦发泄在她身上,说:“滚!这是我的房子,不准邱家的人进来!”该生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出现感情饥饿。她无心学习,只有寻求家庭外的刺激,与“姐们”,“哥们”在一起,有温暖感。

辅导方法:1.拉她到集体中来。①鼓励她参加校舞蹈队。

根据她能歌善舞的特点,动员她参加学校舞蹈队。这是她的兴趣爱好所在,在舞曲中翩翩起舞,她感到轻松愉快,与大家步调一致,培养了她团结协作精神。

②发挥她在班集体中的作用。

让她和另一女生负责班级文娱活动,以便发挥她的特长,鼓励她为集体服务。在排练、表演、联欢中,她与集体融为一体,感到自己进入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满足了她归属需要。同时,又请一位团员多与她接触,关心她,帮她学习,她真正体会到温暖,减少孤独感,增强自信心。

2.争取家长的配合。

我分别请她爸爸、妈妈到学校来,讲清道德,规劝他们多关心自己的亲骨肉。告诉他们孩子目前情况及危险程度,若不及时抢救,会坠入深渊。我说:“你们离婚与否,我不管,也管不了。但你们不管孩子,我是坚决不答应的。”这一着挺灵,他们暂时停止“战斗”,一致关心孩子。该同学高兴地对我说:“我爸、妈找我谈心了。”

3.个别辅导

我多次与她进行交流,对她表示同情和理解,告诉她人生道路不会是平坦的,要面对现实,勇敢闯过去。她经常向我“控诉”其父母之“罪状”,以减轻她心理压力,还不断咨询学习方面的有关问题。

辅导效果:经过一系列辅导,再也看不到她与外面人混在一起的身影,看到的是她和同学一起学习,活动的情景。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中考一次性合格,顺利毕业,现在读中专。

李××,女,八年级(3)班学生

性格特征:内向性格,少言语,不喜交往,孤僻,怪异。

问题现象:该生守纪,学习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不差,但不乐意与同学接触,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如班上开展“生日赠言”活动,班集体为自己过生日,是学生们求之不得的事,可她竟主动提出不参加。科任老师对她善意的批评,她认为是与她过不去,耿耿于怀。我提出去她家家访,她拒绝。其不良性格渐已形成。

原因分析:小时候父母就已离异,其父再婚,其母与人同居。她无处去(她判给母亲,但母亲与人同居的地方太小,只有一间房),只得在外婆家生活,她觉得自己是被人遗忘的“角落”。长期与老人在一起,缺少正常的父母之爱,她与老人年龄悬殊,很难有共同语言,交流少,故而形成孤僻、怪异的性格。

辅导方法:寻找契机是教育的关键。这一例情况较复杂,辅导难度较大,需要一个好的契机。而且抓住了契机教育,将会使学生有一个较大的教育。

初三上学期,该生主动找我说:“面临毕业,要抓紧时间学习,但家距校太远,路上时间太长,不知怎么办?”我回答她:“我考虑考虑。”事后,我马上与其母联系,其母说:“她生父家距校近,他又很喜欢她,早就希望她能住到他那儿。”我快速将此信息告诉她,征求她的意见,这回是她说要“考虑考虑。”信息反馈很快,第二天她回话说:“可以”。我又马上和其父通话,请他注意保护孩子受伤的心理。同时我借助个别心理辅导推进转化工作。我用事实说话,对她说:“你不是被遗忘的‘角落’。你看,你妈关心你,家长会必到;外婆外公疼爱你,关心你的饮食、冷暖;你爸在你将初中毕业这关键时刻,满腔热情地接你,而且对你特别好。这么多人爱你,多好!”她连连点头。我又说:“当然,家庭中与人思想交流的人不多,但你还有同学,老师可以弥补呀!为什么不可以多与同学接触呢?同龄人之间交流不是更顺畅么?你应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她听了我的话陷入了沉思中。最后,她提醒我不要泄露她的秘密。

辅导效果:这以后,她渐渐地与同学接触多了,教室里也能听到她的欢声笑语,还能高兴地参加集体活动。

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对由于父母婚变造成心理伤害的学生做心理辅导,对他们心理健康大有益处,应坚持下去。

2.把握住住两点:①尊重学生的隐私权。这三位同学乃至其他九位学生都再三要求我为他们保密。其中有的对我保密,如某女生不告诉我她父母离异,而只说自己的心理问题,要我对她进行心理辅导。②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

3.集体和集体活动对矫治心理障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人是不能离开群体的,尤其是少年期。

10.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

利通区十二小 梁 艳

在班级中有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单亲家庭的孩子。一些专家指出:“单亲家庭教育是失衡的教育。”因为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父亲会给孩子以安全感、坚强、勇敢、权威等方面的影响,母亲会给孩子以关爱、体贴、细心、温和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两者只宜互相补充而不能互相代替。

那么,如何让这种失衡的教育重新取得平衡呢?教师,就成了沟通孩子与家长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

我班有一名小女孩,父母亲因感情不合而离异了。女孩跟父亲过。不久,父亲又结婚了。虽然,她的父亲对女孩宠爱有加,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生活上、学习上从不缺少什么。但女孩却一直郁郁寡欢,非常孤僻。很少与班中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学习成绩也一直处在下游。我一直为这事苦恼不已,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帮助她。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她的母亲。自从孩子判给父亲之后,由于以前日积月累的生活琐事产生分歧,在离婚后仍不能互谅互让,以至于孩子自父母离婚后,从未见过母亲。虽然她的母亲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由于女孩父亲的缘故,一直也未曾来看望过女孩。我本想,这次女孩的母亲来看她,对她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但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女孩拒绝见她的母亲。对此,我难以理解。一个只有11岁的孩子为何会拒绝见自己的亲生母亲?

从她母亲对我的哭诉中,我逐渐了解了一点有关于他们家的事情。女孩的父母亲离异后,又各自组合了自己的家庭。或许作父亲的往往会粗枝大叶一些,而且由于对女孩的母亲积怨较深,在平时对女孩的教育中,就时常流露出不许女孩见母亲的怨言。单纯的女孩受了父亲的影响,在她小小的心灵中,竟也埋下了痛恨母亲的种子。认为母亲弃她而去,是不爱她了,不要她了。以至于,当她的母亲来看她的时候,她倔强的不肯与自己的母亲相见。其实当她的母亲向我哭诉的时候,我隐隐感觉到女孩眼中晶莹的泪花。毕竟只是孩子,对母亲的恨能有多深啊!

事后,我单独抽了一个时间,找女孩谈心。询问为何不肯见自己母亲的原因。起先,女孩的防线始终不能为我所攻破,不管我如何的苦口婆心,她就是不为所动。后来,当我说到:“世上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时,女孩流泪了。她抽泣着向我哭诉,自父母离异之后,母亲从未看过她,也从未给过她任何温暖,她恨她的母亲,恨她为什么不来看她。从一个11岁的孩子口中流露出这种话语,我也有些诧异。或许父亲对她的影响太大了。我只有耐心地为她分析父母离异的原因,并为她解释母亲为何从未来看过她的原因。虽然,这次谈话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发现女孩对我有了更多的信任。

借着这股东风,我时常找女孩谈心,友好的谈她的父亲,也谈她的母亲,但谈的更多的还是她的学习。其实女孩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由于家庭的缘故,使她格外的孤僻,不愿与人为伴,时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一呆就是半天。自从我与她谈心之后,女孩渐渐开朗,她觉得老师很关心她,很重视她,因此,她对我也特别的友好和信任。时常会主动找我谈心。日子久了,我欣喜地发现,她慢慢地开朗了,下了课,也能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做做游戏了。但是,我也发现她的情绪波动较大,有时会非常的开朗,但有时又会半天不声不响。于是,我就想找他父亲谈谈。

那天女孩的父亲来接她,我婉转地向他转述了我的想法,并且与他进行了一次较长时间的谈话。从女孩的父亲口中,我又听到一种与她母亲截然不同的说法。但我最关心地并不是这个,我只想知道女孩在家中所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女孩的父亲性格比较直爽,也比较健谈,按理说,女孩不应该会是一个孤僻的孩子。但我也发现女孩的父亲在断断续续地述说中,仍充满了对女孩母亲的怨恨之情。或许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争对这个情况,我委婉地向她的父亲转达了我的看法:大人之间的不快,似乎不应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一番交谈后那天,女孩的父亲亲口答应我,以后不会在孩子面前流露任何怨言,让孩子在一个安详、温欣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11.让师爱走进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灵 篇十一

单亲家庭的孩子,主要有四个特征:(1)情绪不稳定,心理容易自卑。(2)情感较淡漠,性格大都孤僻。(3)脾气较执拗,比较容易冲动。(4)学习兴趣不高,成绩往往靠后。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分居、有的是父亲或母亲因病而故,他们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爱,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正是由于单亲家庭孩子数量的增多以及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急切需要教师给予更多关注、更多关爱。

【案例描述】

开学初,我发现我班的小×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不专心,时常走神,成绩也退步了。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了,我对于她现在的表现很着急。她性格很内向,不爱说话,所以我想单独和她谈谈。当我问及她父母的时候,她竟然哭了,她告诉我,她父母半年前离婚了。这让我非常吃惊,为了帮助她走出家庭破裂的阴影、重塑健康身心,我认为有必要做一次家访,并做深入了解。

我决定下午下班后去她家做一次家访。小×的妈妈心酸地说道,小×从小跟着外婆长大,自己和丈夫经常吵架,去年俩人因为经济问题大吵起来,她爸爸还打了她,所以,一气之下就回娘家住了,后来就办了离婚手续。

我不解地问:“为了孩子,难道就不考虑复合了吗?”

她妈妈说:“小×爸爸迷上了赌博,现在一直以此为业。”

我追问道:“他爸爸现在对小×怎么样?”

妈妈含着泪说道:“刚离婚时还打电话问问她的学习,谈不上疼爱孩子。现在,连个电话也没有了。”

小×被无情的父亲抛弃了,如果不走进她的家里,我永远都无法切身感受到她家凄凉的故事,永远都走不进她的心灵深处。

【案例处理】

在思考一段时间后,我决定根据小×的家庭实际以及她的性格特征,从老师和同学两方面帮助她:

一、用信任帮助她克服自卑

在对小×进行心理辅导时,我特别信任她、尊重她,甚至“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她的才能。比如,让她参加班级、学科管理,并给予她心理上的巨大支持。在她管理失误或不理想时, 以坚信的口吻鼓舞她,在她成功时,以真诚的态度祝贺她,努力带给她心理上的安全感,帮助她树立自信心。

二、用爱心帮助她抚慰创伤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学生。”为此,我给予了小×特别多的关注,主动询问学习情况,甚至主动和她一起走路散步。

三、用友情弥补亲情缺失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受到他所处心理环境的影响,也就是群体心理气氛的影响。为此,我积极引导班级其他学生,多与小×交往,帮助她走出低谷。比如,我特意安排几个平时与她比较好的同学坐在她旁边,在督促她们认真学习的同时,引导她们课间多交流多沟通,这让小×心情开朗了很多,也获得了珍贵的友情。

经过一段时间,小弦上课变得喜欢举手发言了,思维越来越活跃了,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她精彩的发言,而且声音特别洪亮,字也比以前写得端正多了,结交了不少朋友。

【案例总结】

从小弦的案例可以看出,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学生不仅要有爱,更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单亲家庭学生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作为老师,在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时,应该有合适的教育对策。

一、建立学生档案

从入学起,教师就应当着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跟踪,并详加记载。对他们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在生活上进行关照,在行为上进行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孩子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二、倾注更多爱心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亲情,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家庭的温暖和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更需要教师用无私的爱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亲切的关怀,让他们感受父母般的疼爱和温暖。同时,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多与孩子谈心,多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使孩子重新享受失而复得的温暖与快乐。

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他们对自己的未来非常迷茫,对学习、生活失去了信心。我们要帮助这些孩子找到自我,恰当运用奖惩手段,多一些肯定,多一些鼓励,为他们的点滴进步喝彩,与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进而点燃孩子心灵自信的火焰。

四、适当给予惩戒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极易导致这些孩子品德行为的偏差,再加上缺乏家长的有效监督,因此,孩子对是非对错失去了判断和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丧失最基本的道德品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细致观察他们的品行,即时发现问题,给予相应惩戒,及时引导纠正。

参考文献:

[1]王莉.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障碍及教育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2]张媛.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吉林教育,2011(27).

12.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篇十二

单亲家庭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

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存在诸如自责、自卑、嫉妒、逆反仇视等心理,要保证单亲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就要做到:切忌溺爱,切忌简单粗暴;淡化单亲家庭阴影,融入社会,积极乐观地生活;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减少、避免孩子由于单亲家庭所带来的心理问题。

现在的单亲家庭日渐增多,笔者的一熟人离婚时,我们劝他考虑对孩子的伤害,他居然振振有词地说,都是你们夸大了对孩子的影响,现在的孩子见的多了!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这个熟人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一个社会学家曾经说过,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仅次于父母死亡。不管现在的孩子如何见多识广,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灵的伤害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也许一时不明显,但对孩子的一生都是一个阴影。

破裂家庭往往是孩子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前些年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的两个中学生案犯不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吗?有调查显示,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不少是学校中的双差生,心灵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很容易带来行为上的偏差。他们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近年来青少年离家出走和自杀现象日益增多,重要原因之一即是父母分离、家庭破裂。

随着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一社会现象的日渐增多,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笔者时有接待在这方面求助的家长。

小旭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抛弃了他和母亲。他情绪波动很大,有时抑郁悲伤,有时因一点儿小事就大发脾气。他从不谈论自己的父母,甚至反感别人谈论家庭的幸福感受。他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并且毫无理由地拒绝别人的要求,谁的话也不愿听,公然地与家长、老师顶撞,有时还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他长理直气壮地说:“反正也没有人关心我,我才不去关心别人呢!”妈妈经常被他气得唉声叹气。

一般而言,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如下一些心理特点:

恐惧自责心理。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父母情感破裂过程中,常常处于恐惧、紧张不安状态,加之心理不成熟,他们总觉得父母感情的不和是他(她)的某些错误行为造成的,因此,常常自责,于是影响了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另外,对拥有的情感或物品,表现出强烈的恐惧不安感,总担心失去或损坏。

自卑、多疑、嫉妒心理。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因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缺少一个精神支柱,或因家庭经济状况,或因父母离异过程中,对孩子的抚养有相互推诿的行为,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孩子的自卑心理得不到及时得正确得引导,就会发展为多疑心理和嫉妒心理。这些心理问题使得单亲孩子很难与别人和谐相处,在人际关系上产生种种麻烦。

第 1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逆反仇视心理。单亲家庭的孩子丧失了温暖的家庭环境,他们脆弱的心灵难以接受这重大的打击,于是他们指责不顾自己的感受而离异的父母,甚至迁怒社会,对任何人都持不满、冷酷、仇恨的态度。形成强烈的逆反仇视心理。由于逆反仇视心理,他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抑郁冷漠、自私、封闭、暴躁易怒。

补偿心理。大多数单亲孩子对“归属和爱”的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常常会在感情上、物质上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希望以此得到补偿。不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他们会不择手段地占有他们想得到的东西,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会在“感情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发生“早恋”,盲目地向异性求爱,甚至轻率地发生性关系。

总体上讲,单亲家庭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只顾追求自己所谓的幸福,对孩子不管不顾,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温暖;另一种是在婚姻失败后,将孩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施以过多的压力,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或多或少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有关。因此,要把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成为人格健全社会认可的栋梁之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切忌溺爱,切忌简单粗暴

如果离异已经发生了,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心灵世界的完整,不要因为家庭的残缺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从而过度溺爱孩子,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变成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冷血动物”。也不要因此让孩子失去对人的信任,变得自卑甚至自闭,更不能把孩子视作累赘、包袱,莫不甘心,甚至歧视和粗暴虐待。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很多单亲家庭的父母都是对孩子怜爱有余磨练不足。其实,任何家境里的孩子都必须树立独立意识,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可以从培养基本的自理技能开始,逐渐培养家庭责任感,进而树立独立意识,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淡化单亲家庭阴影,融入社会,积极乐观地生活

“单亲”的阴影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交往。所以,家长应有意的淡化这阴影。首先,家长的生活态度应是乐观向上的,社会交往应是正常开放的,让孩子感受到单亲家庭并不缺少友情和亲情。其次,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参与社会活动,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四、用现实的榜样激励孩子

告诉孩子,单亲家庭一样可以堂堂正正的,十分优秀的人。如克林顿,早年随母亲改嫁,11岁时差一 第 2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点被酗酒回来的继父开枪打死;青少年偶像周杰伦。很小就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单亲家庭的现实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乐观阳光的文艺天才;混血歌唱家费翔、能歌善舞的孙悦,都是在单亲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成功人士......让孩子明白,客观面对现实,乐观面对生活,在挫折中奋起,才是生活的强者。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作为家长能尽快地从“婚变”的阴影中走出来,积极乐观地投入生活,客观、平和地面对自己失败了的婚姻,必将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五、我们可以帮助您什么?

第一篇 理解父母

父母是人不是神,每一个做父母的成年人都是现实世俗生活中有喜怒哀乐的普通平凡的人,如何看待自己身为父母这一角色,对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策略的理解,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取向如何影响养育风格,当遇到不同意见时遇到逆境时怎样应对„„要好 好珍爱自己,才能真正爱孩子。

父母的压力管理; 父母的人生态度;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 第二篇 读懂孩子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如同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其阶段和规律。客观、清晰地了解孩子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相关常识,有助于家长真正解开心中困惑,切实学习掌握教养孩子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与语言能力发展; 孩子的多动、说谎、欺负、分享与害羞行为; 孩子的依恋和分离焦虑;

孩子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责任心、同情心、自信、抗挫能力的发展; 孩子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 第三篇 亲子互动

怎么爱孩子是符合孩子内心需求,是孩子喜欢和愿意接受又是家长稍作努力和调整可以做到的?怎样听,孩子才肯说?怎样说,孩子才肯听?孩子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怎样识别并有效鼓励?怎样恰当运用父母的权力去有效地解决沟通中的各种问题,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促进孩子形成良好品格和有价值的技能?

倾听和接受孩子;

第 3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有利于传递爱的语言; 正确的奖励和惩罚; 冲突的预防和解决; 家庭教育小工具。

京师博仁心众筹项目之亲子关系课程由国家级的白玉萍老师亲子授课,集多年从事学校教育与教育科研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融汇经典教育学与心理学科学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策略,借鉴吸纳当前流行的父母效能培训,正面管教课程以及动能教育的先进理念,融合了西方亲子教育的精髓,经过一系列的本土化的研发,使课程更有落地行,操作性,让孩子和家长更好地相处,让孩子更好的得到发展。

13.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障碍及教育策略 篇十三

擒薹:单亲宗庭子女是指家庭中只有父亲(琥母亲)的孩子.单亲家庭由于其宗窿构成的特殊性.会给孩子成长造成种种负面髟响t尤其在与孩子的心理成长方面.容易阻碍孩子的性格和情感发晨.近年来髓着单袭东窿的增多.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发晨障碍以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耍如何通过教育来改善这个问题.则需要社会、学校、索窿以及孩子自己的共同努力.

单亲家庭子女是指家庭中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孩子.由于其家庭构成的特殊性.会给孩子成长造成种种负面影响.尤其在孩子的心理成长方面.容易阻碍孩子的情感和性格发展.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近了公众的视线.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生活的孩子往往附带着各种各样的来自家庭、社会、学习方面的额外的压力.这也是单亲家庭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障碍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单亲家长、单亲子女、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的心理膏碍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孩子教育等诸多问题上也有特殊性.单亲家庭最大受害者就是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他们是弱小的.失去父受或母爱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是成年人难以想象的.有研究表明.他们中许多人在家庭变故几年之后.其心理创伤仍难以愈合.对于单亲家庭孩子这一特殊的群体.研究其情绪情感和个性心理发展障碍进行研究.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情绪情寡障碍

1.情绪不稳由于家庭的缺损.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产生一些心理偏差.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经常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比如。想摔东西.想离家出走.暴躁易怒.甚至想自杀等行为.这充分反映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的不良情绪是非常突出的.既然父母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关心.那么只能靠自己来寻求快乐.于是他们就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去寻找安慰.经常进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场所.

2.抑郁冷漠有的单亲家庭孩子对失去父爱或母爱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改变以及父母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经常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甚至见到别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自己心理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在自我这个。小社会”中.情感、意志、情绪脆弱.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索。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与集体不合.

3.智力发展障碍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孩子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孩子.学习成绩也显著地差于完整家庭。而且这种差异在7--13岁的各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得十分显著.在智力表现表达等级及其条件的研究中。发现家庭关系的紧张度与儿童智力发展直接相关.即随智商降低。家庭关系呈现越来越差的趋势.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

(二)性格发展障碍案例:男同学小林.小学时候父母离异.父亲从此对他不闻不问.一向快乐活泼的小林从此像变了一个人.自卑.易怒.喜欢摔东西.在学校.除了和极少数的同学有交往外。一般也不主动和别人说话.有偷窃行为.一次趁同学自习做操时间潜入寝室.把整层楼的寝室都偷了个遍.理由就是.其它同学有的东西他为什么没有.既然老师上课都在强调人人平等.那为什么在食物上就这么不平等呢?案例可以反映出单亲家窿的孩子普遍存在的性格障碍有t 1.自卑自闭这样的孩子是很典型的自卑自闭情况.单亲家窿经济收状况的变化。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长期冷战或吵闹都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处在一个没有父爱或母爱的家庭里.孩子自然就没有优越感。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感觉不如别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不愿与人接触.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2.多疑嫉妒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往往不容易得到满足,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菱慕演变成妒忌、憎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就容易导致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由于家庭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 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家庭破裂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3.焦虑逆反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面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对象,孩子成天处在恐惧、担忧和焦虑中。没有安全感.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或抑郁、焦虑情绪或敌对情绪,对别人的关心表现的极为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应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如果不处理好,很容易走向极端.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或家人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4.暴躁易怒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受到父母离婚过程的影响.有的孩子通过砸东西.打人.赐门等行为来舒缓焦虑、抑郁的情绪.同时对人与入之同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表现为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同时由于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教育策略建议只有了解了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心理,我们才能。因材施教。.而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怎样才能通过教育使他们重新找回自己.乐观自信的迎接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是一个需要家长、孩子自身、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

(一)家长方面在孩子的教育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作用是不可能互相替代的.母亲是孩子的总设计师.父亲是孩子的偶像和伙伴.父母任一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大体上说来.父母对自我责任的认知程度.以及是否愿意付出心力在孩子身上.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只有父亲和母亲的通力合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那么即使是离异的双方.对于子女的抚养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1.摆正心态。调整不良心理情绪.家长是孩子生活的支柱,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家长由于离异.家庭贫苦等原因长期处于抑郁消沉悲痛的情绪之中.这将对子女的情绪产生同样消极的影响.因此.单亲家长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痛苦的现实中走出来.用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

2.采取爱抚有度.宽严并举的教育方式。在单亲家窿.家长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应根据子女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民主.开放式的教育方法,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尊重子女的感情和隐私,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教育以表扬为主.增强子女的自信心。注重培养子女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质量.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增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3.在孩子的生活方面给予爱的关怀.部分单亲家长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低.认为自己在子女的学习方面无法给予太多的帮助.这一现象在贫困单亲家庭中表现尤为明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老师”不止指学习上的老师.更是生活中的老师,教孩子为人处事的老师.所以父母尽管对孩子舶学习没有直接的帮助.但通过对孩子生活的无徽不至的关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这是同接的传达对孩子的鼓励,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的教育”.

4.培养单亲孩子的独立性。三人世界变成两人世界.家长更容易对孩子娇惯溺爱,对孩子关怀备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性格脆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独立生活能力差。通常单亲家长会有一种负疚心.总想为子女多付出来补偿.由于家庭缺憾而给孩子造成的某种损失或伤害.许多家长对单亲子女百般照顾.使单亲子女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依赖性较强,孩子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单亲子女一旦离开家长.便不知道如何去应付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因此.家长能为单亲子女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就是教会他们如何成为能独立生活的人.

5.尽职尽责,做好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单亲家庭的产生.究其原因.很多是由于夫妻的离异.特别是由于近年来社会离婚宰连年走高。这样因为夫妻离异而产生的单亲家庭增多.而夫妻的离异.受伤最深都无疑都是孩子。夫妻离异.孩子判给一方抚养(监护方).而没有获得抚养权(非监护方)往往就对孩子的关心就只剩下了部分的经济上的给予.没有了作为家长的关爱.这是单亲家庭孩子情感方面缺失的重要因素。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孕育的.夫妻离异解除的只是法律上的夫妻关系.而父母与孩子的血缘联系是无论怎么也解除不了的.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离异后.不管孩子是否归自己抚养.孩子始终都是自己的孩子.应该尽量给予孩子父亲、母亲的关爱.帮助孩子顺利走出父母离异的痛苦和阴影.早日面对新生活.(二)草素子女方面。

1.坚强面对现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单亲子女应该对生活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交朋友.遇到挫折多和朋友.老师沟通.以愉快的心情投人万方资料第25卷(增)邓东见,王泽燕,芏童。单亲家窿孩子心理障碍及教育策略·305·到学习和生活中去.遇事多与人交漉.这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的有效方法.

2.根据自己的兴趣,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就这而言它一方面陶冶了情操.另一方面也能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以及发展智力.激发兴趣等.能够让单亲子女在参与过程中通过交漉.合作等形式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情趣。转移不良情绪.发现自己.超越自己.(三)擘校方面

1.教育中要尊重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对未来发展的选择.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数都有自卑心理,但自尊心却很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要让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一定妥尊重孩子.用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的老师在平时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以孩子为友.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对他们多表扬.多肯定。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2.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一般不可能一,两次就达到顶期目的.这要求我们要有耐心.教育这些孩子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办法.才有较好的效果.我们要为他们的点滴成绩、微小进步而欢呼.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感.

3.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组织各类适合单亲家庭孩子的活动.如快乐成长训练营.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其增进交往.接齄杜会.珍惜时间.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曰)社会方面

1.正确对待单亲家窿子女.社会应该加强道德修养.不歧视单亲子女.膏于爱心.帮助单亲家庭子女适应社会.在这方面.不应该只是单一的、短暂的经济性的援助、慰问,而首先应该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予长期性的帮助.在精神上不歧视.经济上的援助则可以采用帮助其就业等方式.

14.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篇十四

随着社会的进步,单亲家庭的学生数量在逐步增加。由于特殊的家庭和生活环境,这些学生与其他完整家庭的学生相比,存在着许多个性上的弱点和不足以及各种心理问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作为单亲学生的直接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改进自身的弱点,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矫正行为习惯,使他们与完整家庭的学生一样得到全面发展。我班有十多个同学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就本班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现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教育方法。

一、单亲家庭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

多数单亲家庭学生和重组家庭的学生都会感到自卑,往往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沉默寡言,整天生活在一个孤独的世界里。由于敏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的态度,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常为一些琐事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学习完全凭兴趣及自己的情绪,成绩极不稳定,波动较大,同时缺乏集体荣誉感。生活在无教育和无监管能力的单亲家庭的学生有的是父亲或是母亲随带的,后父不过问,或是后母不过问,形成了真空地带。养成无组织、无纪律的坏习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较差。还有的同祖辈一起生活,缺乏监管、教育能力,使孩子从小养成不良的习惯,事事处理都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长辈、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个别的由于择友不良,沾染不良习气,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教育的策略

1.心理疏导

学生对老师总是充满期待感,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亲情的残缺使他们格外向往,而老师却能给他们完整宽厚的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把他们当作学生,又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甚至当作平等的朋友。平时要多找机会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耐心和宽容。然而这些孩子大多有较强的戒备心理,起初找他们谈话,他们往往不想敞开心扉,不愿意和你讲真话。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地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寻找靠近他们生活的话题,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随着交谈次数的增多,所谈的话题可以逐渐扩展,内容也可随着不断深入。这样自然会出现许多走进他们心灵的契机,老师可适时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这些孩子矫正不良的心理状态,重新找回往日的快乐。

在和单亲家庭孩子谈心时,老师应尽可能地进行个别交流,小心地呵护他们敏感的自尊心。尤其注意在公众场合更要做到自然得体,既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是一种怜悯,又不能让老师的关爱成为他们放纵自己的借口。

2.尊重人格

人格上的尊重是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的突破口。这些孩子由于个性上的弱点曾经受到同学的歧视,因为得不到大家的尊重而变得孤僻。我们只有从人格上尊重他们,才能建立起老师与他们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确立交流的平台。比如在对杨某某同学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注意从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很少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以免刺激他。即使有时他做得非常不对,必须当着全班同学批评时,我也会特别注意措辞,就事论事,绝不对他进行人格上的伤害。这样一来,既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充分的尊重,又使他体会到老师对他和大家是一视同仁的,同时我又教育全班同学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

3.理解、关爱

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理解和真诚的关爱。由于父母离异,他们失去了部分的亲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弥补这失去的爱。首先是与单亲孩子沟通,取得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其次是取得任课老师的配合,通过与任课老师的合作,单亲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班主任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教育和帮助这些单亲子女离不开班干部。我们开展“一帮一”的助学活动,每一个单亲学生都有一个班干部,从学习和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同时经常召开班干部会议,了解单亲学生在班级里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八名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而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学生对学习有了信心,也不再感到自卑和孤独,他们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

4.鼓励、帮助

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应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当他们取得成绩,哪怕是非常小的成绩,我们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表扬。记得有一次上课,我叫杨某某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回答完之后,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当他们出现问题或有热情却未能做好时一定要鼓励,并且发动全班同学共同来帮助他,不歧视、不回避,并在人生观方面多给予正确指导,使他们知道老师是关心自己的,同学们是接纳自己的,使其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通过努力,杨某某同学学习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他曾经多次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人复习功课,经过努力,他的成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5.循序渐进,进行各项规范的引导

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改变,也会时常出现反复现象。或者改了这样的错误,又犯那样的错误,或者进步非常缓慢。因此,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必须详细分析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制定扬长避短的各项切实可行的计划,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珍惜每一点进步。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降低起点,分层要求,循序渐进。这样孩子们就会时常有成功的体验,而这种愉悦的心情又会有效地增强他们严格规范自身言行、积极追求上进的内驱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我们要用心做教育,让每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和幸福家庭的孩子一样,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祖国的花朵,成为祖国的栋梁。

上一篇: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一篇:小区保安门卫值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