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奥数(精选11篇)
1.三年级数学下奥数 篇一
21、 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解析】10000÷25=400,所以减400次差是0
22、 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零)加上除数和商的积,得到的和,除以被除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解析】因为被除数÷除数=商,即被除数=除数×商
所以[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1+1=2
23、 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计算的结果应是多少?
【解析】被除数=12×32+6=390 花花计算的结果是:390÷15=26
24、 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几只?
【解析】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时每棵树上的只数为24÷3=8只;
所以第二棵原有的只数为:8-4+5=9只。
25、 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解析】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多的比少的多了84-20=64粒;
当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时,拿动的粒数为64÷2=32粒,也就是每袋有20+32=52粒;
每次拿出8粒一共需要的次数为:32÷8=4次
26、 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解析】简单逻辑推理题,因为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所以小强只能是第三高的,小红是第二高的;而小玲不比大家高,说明小玲最矮,此外就是小清最高;即从高到矮的顺序为:小清、小红、小强、小玲。
27、 用0、6、7、8、9这五个数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解析】两位数由个位和十位组成,而十位上一定不能为0,所以可能有6、7、8、9中的4种情况;
而个位上除掉十位上的数字以外,还有4种可能,所以根据乘法原理可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
位数共有4×4=16个。
28、 五个同学参加乒乓球赛,每两人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解析】排列组合,一共需要赛的场次为1+2+3+4=10次
29、2把小刀与3本笔记本的价钱相等,3本笔记本与6支铅笔的价钱相等,一把小刀1角8分,一支铅笔多少钱?
【解析】因为2把小刀与3本笔记本的价钱相等,3本笔记本与6支铅笔的价钱相等;
所以2把小刀与6支铅笔的价钱相等,即1把小刀与3支铅笔的价钱相等;
因为一把小刀1角8分,所以一支铅笔3角24分,即5角4分
30、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
【解析】和差问题,第一筐重量为(124+8)÷2=66千克,第二筐重量为(124-8)÷2=58千克
31、梨树比苹果树多78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梨树、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差倍问题,因为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所以梨树比苹果树多3倍的苹果树棵数;
所以苹果树棵数为78÷3=26棵,梨树棵数为78+26=104棵。
32、姐姐和妹妹共有书39本,如果姐姐给妹妹7本后就比妹妹少3本,那么姐姐和妹妹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解析】因为姐姐给妹妹7本后就比妹妹少3本,所以姐姐比妹妹原来多7+7-3=11本;
这时候就转化成了和差问题,所以姐姐原有书的本数为:(39+11)÷2=25本;
妹妹原有书的本数为:(39-11)÷2=14本;
33、甲、乙、丙三个数,甲、乙的和比丙多59,乙、丙的和比甲多49,甲、丙的和比乙多85,求这三个数。
【解析】甲+乙=丙+59....(1) 乙+丙=甲+49....(2) 甲+丙=乙+85.....(3)
相加得到:甲+乙+丙=59+49+85=193......(4)
(4)-(1)得:丙=134-丙,解得丙=67;
(4)-(2)得:甲=144-甲,解得甲=72;
(4)-(3)得:乙=108-乙,解得乙=54
34、小明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英语比语文多9分,求三门功课各多少分?
【解析】数学=语文+6,英语=语文+9,数学+语文+英语=3×95=285
3×语文+6+9=285,解得:语文=90 所以数学为90+6=96分,英语为90+9=99分
35、小军一家四口的年龄之和是129岁,小军7岁,妈妈30岁,小军与爷爷的年龄之和比他父母之和大5岁,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几岁?
【解析】(7+爷爷)-(爸爸+30)=5,化简为:爷爷-爸爸=28......(1)
又因为7+30+爷爷+爸爸=129,化简为:爷爷+爸爸=92...............(2)
(1)+(2)得:爷爷=60,(2)-(1)得:爸爸=32
所以爷爷年龄是60岁,爸爸年龄是32岁。
36、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10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10段要多少分钟?
【解析】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锯2次,也就是说锯1次需要的时间是5分钟;
那么锯成10段需要锯9次,所以需要的时间是5×9=45分钟。
37、食堂买了一批大米,第一次吃了全部的一半少10千克,第二次吃了余下的一半多10千克,这时还剩20千克,这批
大米共有多少千克?
【解析】倒推法,最后剩下了20千克,因为第二次吃了余下的一半多10千克,所以第二次吃之前剩下的重量为:2×(20+10)=60千克;
又因为第一次吃了全部的一半少10千克,所以这批大米共有2×(60-10)=100千克。
38、将被除数个位的0去掉与除数相等,被除数与除数和为374,则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解析】将被除数个位的0去掉与除数相等,说明被除数是除数的10倍;
所以被除数与除数和等于11倍的除数,所以除数等于374÷11=34,被除数等于340
39、鸡和兔共有34只,鸡比兔的2倍多4只。鸡、兔各有几只?
【解析】因为鸡比兔的2倍多4只,所以鸡和兔共有兔的3倍多4只;
所以兔只数为:(34-4)÷3=10只,鸡只数为:2×10+4=24只。
40、合唱队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46人,而且男生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4人,问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男生人数=女生人数+46........(1)
男生人数=2×女生人数-4...............(2)
(2)-(1)得:女生人数=50人,所以男生人数为50+46=96人
2.三年级数学下奥数 篇二
一、奥数与数学兴趣的内涵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 真正意义上的“奥数”是指: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其始于1934年和1935年, 最早由匈牙利发起;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时, 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它“既不是大学数学, 因为它的内容一般不超出中学或中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也不是中学数学, 因为它有许多高等数学的背景, 采用了许多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中间数学’”。
数学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数学知识, 并经常参与数学活动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有了数学兴趣就会对数学或数学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 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对数学有兴趣的人, 会主动地关注有关数学方面的信息, 乐于从事数学活动。
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 必须使他们亲自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无限魅力。奥林匹克数学问题从题目本身到解法都充满着趣味和艺术魅力, 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伟大的创造力, 它吸引人们积极探索, 给学生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学习情境和体验数学思辨力量的机会。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精神, 是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如果数学教学与训练工作不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 长时间高难问题的训练会产生消极作用, 产生疲劳情绪, 甚至导致思维混乱变成学生的沉重负担, 有可能导致厌学。因此, 教师在进行奥数培训时, 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选择、组合、协调、重构,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奥数教学与数学兴趣的培养
1. 通过介绍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有关情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奥林匹克如同体育奥林匹克一样将公平竞争、重在参与的精神引进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之中, 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这对中小学生学好数学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将激发青少年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2. 通过故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来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如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石头代替了大象, 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曹冲称象就是把一个困难、复杂的问题, 变成熟悉、简单的问题来解。这样的方法运用到数学解题中会使题目简化易解。
如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 在A、B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15公里小时, 乙车的速度是35公里小时, 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00公里, 那么两地相距多少公里?[1]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相遇问题, 但, 不停地往返, 使问题变得相当复杂。如果按照一般处理相遇问题的方法求解, 那么其求解的过程必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根据行程问题中, 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以及相遇问题的特点, 同时出发, 到相遇两车所行时间相同等。由甲、乙两车的速度可知, 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15/35, 即3/7。由此, 把两地等分为十等份 (如图) , 则在相同的时间里, 甲行驶3等份, 乙行驶7等份。这样, 只需要数一数等份就可以得知, 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间隔4等份, 所以, 两地的距离是:100÷4/10=250公里。
这个比较复杂的相遇问题, 通过巧妙地利用速度比, 变成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数数问题。这不仅仅体现了解法的创造性, 同时, 也让人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3. 利用日常生活的趣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虽然他们也想努力学好数学, 但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愉悦的体验, 认为数学等同于枯燥、等同于繁难。奥数中的一些趣题来自日常生活, 所用的数学基础知识也不多。因此, 教师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奥数培训时, 让学生做这样类型的题, 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尝试、探讨, 使他们在“心理自由”的前提下积极动手、动脑, 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以此来改变他们对数学原有的想法。
如一个西瓜切四刀, 切成九块小西瓜, 吃完西瓜后, 要有十块西瓜皮, 问怎样切?
切西瓜是生活上经常会碰到的, 让学生没想到切西瓜也有数学问题, 从而引起学生的跃跃欲试, 提起兴趣。
教师让学生画图尝试后, 出现很如下情况:
切一刀可以分成两块;
切两刀可以分成三块或四块;
切三刀可以分成三块、四块、五块、六块、七块、八块:
(照图切2刀, 再侧切一刀成8块)
切完后, 学生发挥想象照图吃完西瓜, 这时会剩下几块西瓜皮?并作上记录, 同时注意有没有特殊的地方?特殊在哪里?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仔细观察发现:三刀切成七块中的中间一块西瓜形状比较特殊, 把西瓜吃完后, 发现变成了两块西瓜皮。
如此,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解决了要解决的问题。生活中的切西瓜演化出如此多的切法。它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 却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4. 通过奥数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奥数强调的是思维训练, 重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现有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奥数中蕴含着许多简朴的思想方法, 如:枚举与筛选、观察与实验、假设与调整以及比较、猜想、田忌赛马 (对策问题) 、从最坏结果出发 (抽屉原理) 等。渗透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化归原则、关系映射反演原则、变换原则、简单化原则及特殊化原则以及消元法、图解法、特殊值等, 这些是中小学数学教材所缺乏的, 而“奥数”恰好弥补了它的不足。让学生从小受到这些思想方法的熏陶, 并把这些思想方法, 运用到分析、处理、解决问题中去, 能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创新能力。
5. 在奥数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如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对数学很感兴趣, 曾经编过这样一道题:一组割草人要把两块草地上的草割完, 大块是小块的两倍。上午人们都在大块地上割, 午后人们对半分开, 一半仍留在大块地上, 到傍晚恰好把草割完;另一半人到小块地上去割, 到傍晚还剩下一小块, 这一小块一个人一整天可以割完。问这组割草人有多少?
分析:把大块草地看作一个长方形, 则小块草地就是它的一半 (如上图) 。本题通过阅读, 了解题中量之间的关系, 巧妙地利用图形来表示量之间的关系。
阅读数学材料也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正如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所言:“如果他 (指老师) 把分配给他的时间都用来让学生操练一些常规运算, 那么他就会扼杀他们的兴趣, 阻碍他们的智力发展, 从而错失他的良机。相反地, 如果他用和学生的知识相称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并用一些鼓励性的问题去帮助他们解答题目, 那么他就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 并教给他们某些方法。”
从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 奥数已逐渐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因此, 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手段等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3.三年级数学下奥数 篇三
三年级数学
EET国际教育三年级数学 第十讲 逆推问题
知识点,重点,难点
逆推问题还可称为还原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有后向前逆推计算。逆推问题还被称为逆推法,主要包含一下两层意思。
1.要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从最后一组数量关系逆推至第一组的数量关系,这就是逆推法中运算顺序的逆推含义。
2.原题相加,逆推用减;原题用减,逆推用加;原题相乘,逆推用除;原题用除,逆推用乘,这就是逆推法中计算方法的逆运算含义。
例1:某数如果先加上3,再乘以2,然后除以3,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
分析:我们用代替原数,则□经过一系列运算后是10,这一系列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1
观察图1可以发现,从最后结果10往回推,第第个横线上的数是12×3=36,第个横线上的数应该是10+2=12,个横线上的数应该是36÷2=18,则 就是18-3=15.例2:小明从家到学校去,先走了全场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路程的一半。这时离学校还有1千米,问小明家到学校共多少千米?
分析:如图2,采用倒退的方法,可以发现1千米是第一次剩下路程的一半,所以第一次剩下的路程就是1×2=2(千米),而第一次剩下路程2千米又是全程长的一半,所以全程长为2×2=4(千米)。
图2
例3: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一个同学把个位上的数6看是9,把十位上的数8看作3,结果得出和为123,问正确的和是多少? 分析:学生把个位上的数6看是9,使和增加了9-6=3,把十位上的数8看作3,使和减少了80-30=50,将多增加的部分去掉,加上少加的部分,就能得出原来的和。
另外,根据题意可知原来的加数应为86,而这个学生误认为是39,所以只要将错误的和123减去错误的加数,得出原来的另一个加数,再重新加上正确的加数 EET国际教育内部资料
三年级数学
86,也能得出正确之和。
例4:小朋友做一批纸花,第一天做个总数的一半多10朵,第二天又做了余下的一半多10个,还有25朵没有做,问这批纸花一共有多少朵?
图3 分析:按照题目中的条件与图3,可推出如下算式 25+10=35(朵),35×2=70(朵),70+10=80(朵),80×2=160(朵).例5:某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运进的苹果是原有苹果的一半,原有的西瓜卖掉一半以后,恰好和现在的苹果一样多。已知原有苹果800千克,问原有西瓜多少千克?
分析:如图4可一步步推算出运进苹果是800÷2=400(千克),现有苹果800+400=1200(千克),原有西瓜1200×2=2400(千克)。
图4
例6:小丽用4元钱买了一本《好儿童》,有用剩下的钱的一半买了一本《儿童画报》,买钢笔有用了剩下钱的一半多1元,最后还剩下4元钱,问小丽原来有多少钱?
图5 分析:如图5,用倒推法,第二次剩下的一半时4+1=5(元),第二次剩下5×2=10(元),第一次剩下10×2=20(元),原来有20+4=24(元)。
A 卷 EET国际教育内部资料
三年级数学
1.某数加上3,乘以5,再加上7,除以8,减去9,再用4乘,恰好等于100,这个数是?
2.1997是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年,张老师说:“把我的年龄乘以4减去17,再乘以10后加上7,正好等于1997.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今年几岁?
3.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运出150袋,第二天又运出了180袋,第三天又运进了220袋后仓库里还剩下310袋大米,仓库里原有大米多少袋?
4.百货商店出售彩色电视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又3台,下午售出余下又7台,还剩4台。商店里原来有电视机多少台?
5.有一袋苹果,甲取出其中的一半少1个,乙取出余下的一半多1个,丙又取出了余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1个。如果这袋苹果共5元,那么每个苹果多少钱?
6.一辆公共汽车出发时,车上有一些乘客。到了第一站,下去了2个乘客,上来了6个乘客;到了第二站,下去了3个乘客,上来了4个乘客。这时车上共有28个乘客,这辆公共汽车出发时车上有车上有几个乘客?
7.小亮在做一道两部计算题时,把乘以3误以为除以3,接着又把加上4错计算为减去4,这样得到的结果是1,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8.一袋糖用去一半多50克,还剩下200克,问原来这袋糖中多少克?
9.三个金鱼缸共有15条金鱼,如果从第一只缸里取出3只放到第二只缸,在从第二只缸中取出3条金鱼放入第三只缸中,那么三只金鱼缸里的金鱼条数一样多,原来第一只缸有金鱼几条?第二只缸有金鱼几条?第三只缸有金鱼几条? EET国际教育内部资料
三年级数学
10.商店里原来有煤若干吨,第一天上午运出总数的一半,下午运出5吨;第二天上运出余下煤的一半,下午也运出5吨;第三天又运出剩下煤的一半,下午运出5吨。这时仓库里的煤正好运完,这个仓库原有煤多少吨?
11.从第一堆梨中拿一半放入第二堆,拿35个放入第三堆,再拿出剩下的一半放入第四堆里,最后又吃掉第一堆中的2个梨,这时第一堆中还有48个,问原来第一堆中有梨多少个?
12.亮亮,宁宁,晶晶三人共带了30元钱,宁宁给亮亮2元,亮亮用去3元,晶晶给宁宁2元后三人的钱数正好相等,问原来亮亮有多少钱?宁宁有多少钱?晶晶有多少钱?
B 卷
1.某数加上8,除以8,除以8,结果还是8,这个数是几?
2.徒弟问师傅的年龄,师傅说:”把我的年龄加上5,除以3,再减去7就是你今年岁数的一半。“已知徒弟今年20岁,师傅今年多少岁?
3.芳芳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错写成6,又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写成1,最后得到的和是472,这时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
4.一桶油,第一次用去全部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还剩下12千克,这桶油原来重多少千克?
5.某人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数的一半还多30元,第二次取了余下数的一半还少10元。这时还剩115元,他原来存了多少钱?EET国际教育内部资料
三年级数学
6.有一捆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部的一半少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5米后绳子正好用完,原来这捆绳子长多少米?
7.妈妈买来一些橘子,小刚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一个,第三天吃掉第二天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一个橘子,妈妈买得橘子一共有多少个?
8.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95吨,从甲仓库调8吨粮食到乙仓库,又从乙仓库调35吨粮食支援灾区,这时甲仓存粮多少吨?义仓库存粮多少吨?
9.甲,乙两篮水果,个数不等,从甲篮里拿出一些苹果放到乙蓝里,使乙篮的苹果个数增加一倍;再从乙蓝拿出一些苹果放回甲蓝,使甲篮里的苹果个数都是20只,原来甲蓝里有苹果多少只,乙蓝里有苹果多少只?
10.从第一堆梨中拿一半放入第二堆,拿35个放入第三堆,再拿出剩下的一半放入第四堆里,最后又吃掉第一堆中的2个梨,这是第一堆中还有48个,原来第一堆中有梨多少个?
11.小朋友分一堆苹果,先分它的一半多3个给年龄较小的,然后把其余的一半多2个给年龄较大的。这时还剩4个苹果,问原来有苹果多少个?
12.甲,乙,丙三个同学共有铅笔30支,甲给乙6支,乙给丙5支,丙给甲2只。这时三人的苹果数相等,问他们各有铅笔多少只?
C 卷
1.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2,再用4除,然后减去15,再乘以10,恰好是100岁。”这位老爷爷现在又多少岁?EET国际教育内部资料
三年级数学
2.甲,乙,丙三个共有图书120本,乙向甲借3本后,又送给丙5本,结果三个人图书数相等,甲,乙,丙三人各有图书多少本?
3.植树节学校要栽102棵树苗,小强和小明两人挣着去栽。小强先拿了若干树苗,小明见小强拿的太多,就抢了10棵,小强不肯,用从小明那里抢回来6棵,这是小强拿的棵树是小明的2倍,最初小强拿了多少棵树苗?
4.百货商店出售彩色电视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20台,下午售出余下的一半多15台,还剩75台。店里原有彩色电视机多少台?
5.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有多少米?
6.今有苹果不知其数,如果把苹果数减去50,加上3,得数123,有多少个苹果?
7.有一个数除以4,再乘以5,减去35,加上10等于100,这个数是?
8.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的当做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8错误的当做3,所得的和是199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9.有砖26块,甲乙两人争着搬,甲看乙搬得太多,就抢过来一半,乙不服,又从甲哪儿抢走一半,甲不肯,乙只好再给甲5块,这时甲比乙多搬2块,问最初乙准备搬多少块?
10.有甲,乙两堆小球各若干个,按下面的规律挪动小球:第一次从甲堆拿出与乙堆同样多的小球放到乙堆,第二次从乙堆拿出与甲堆剩下的同样多的小球放到甲堆。。如此挪动4次后,甲,乙两堆的小球恰好都是16个,问甲,乙两堆小球最初各是多少个? EET国际教育内部资料
三年级数学
11.有三堆棋子共48颗,第一次从第一堆中拿出与第二堆颗数相同的棋子放入第二堆,第二次又从第二堆中拿出和第三堆相同的颗数放入第三队,第三次从第三堆中拿出和这时第一堆颗数相同的棋子放入第一堆。这时三堆棋子颗数相同,问原来每堆棋子各有多少颗?
4.三年级奥数活动总结 篇四
三年级:杨清
林明
这个学期的奥数小组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许多学生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并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了小组学习。通过本学期学校的组织,我很快认识到组建兴趣小组的重要性,以下就近期的心得作如下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输入了数学的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很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了语文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5.三年级奥数学习方法 篇五
数学可以锻炼人的思维,更是可以激发无限的潜力。尤其小学生,更应该积极开启思维的大门,为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不仅如此,对于奥数的学习,还可以很好的促进学校数学课本的学习,这样就能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2、计算是开启数学学习的第一扇窗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有了一个好的计算基础之后,解决其他问题才能够游刃有余。针对这一点,三年级课本系统地介绍了四则运算及其巧算,关于数的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它同时也是学好奥数的基础,是历次竞赛或选拔比赛中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三年级正好是大家夯实计算基础的时机,一定不要错过!通过以往的实践证明,在二、三年级打下良好运算基础的同学,一方面促使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另一方面,在高年级竞赛或选拔中往往会有相当大的优势。
3、应用题——思维的结晶、智慧的闪耀
应用题是整个小学学习阶段最重要也是类型最繁多的一项,学生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许多五六年级同学奥数水平提高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三年级的奥数专题知识掌握的不牢靠。因此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要敢于争先、勇往直前!
4、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学会解决一道题目很容易,但要学会如何去思考并总结这些题目中的知识和内在联系,这就需要同学们下功夫,而这个功夫就要体现在大家的学习方法上。在良好的计算基础上,三年级秋季将进行各类应用题深入学习,比如和差倍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简单图形问题等奥数知识,面对突然增大的奥数信息量,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复习,总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培养自己的奥数学习方法的最好时间。在三年级接触学习大量奥数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今后的奥数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三年级奥数重点
运用运算定律及性质。速算与巧算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知识,也是学好奥数的基础。能否又快又准的算出答案,是历年数学竞赛考察的一个基本点。在三年级,主要学习了加法与乘法运算定律,其中应用乘法分配率是竞赛中考察巧算的一大重点;除此之外,竞赛中还时常考察带符号搬家与添括号/去括号这两种通过改变运算顺序进而简便运算的思路。
学习假设思想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源于我国15前左右的伟大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其中记载的31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平均数应用题。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
和差倍应用题。和差倍问题是由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三类问题组成的。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一般可应用公 式:数量和÷对应的倍数和=1倍量;差倍问题就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一般可应用公式:数量差÷对应的倍数 差=1倍量;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一般可应用公式:大数=(数量和+数量差)÷2,小数=(数量和-数量 差)÷2。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以线段的相对长度来表示两种量间的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6.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奥数热的利与弊 篇六
一、“奥数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造成“奥数热”出现的原因有很多, 最主要的有三点.
第一, 教育的不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 但是当前的教育却并非这样, 仍然有许多学校存在着重点初中以及重点班级. 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
第二, 家长盲目跟风.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越来越肯在教育上投入, 他们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奥数培训班. 他们重视教育非常正确, 但是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 只是盲目跟风, 将孩子送去参加奥数培训班, 提高孩子进入重点初中的可能性.
第三, 择校机制. 它可说是导致“奥数热”的直接原因. 经过调查所得, 家长们之所以会不顾一切地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 是因为都希望孩子可以进入重点初中. 而现今的择校机制凸显了奥数在择校时的重要性, 这就让家长们格外重视奥数的学习.
二、“奥数热”的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 “奥数热”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低龄化和全面化.
据统计, 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参加奥数学习的有60%~70%, 五年级学生中有90%参加了奥数学习. 甚者 , 有的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去参加奥数培训.
随着“奥数热”的越演越烈,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2003年的小学中有半数以上的小学生参加了奥数学习. 突然之间, 不论是数学特长生还是数学学习一般者或是数学学习困难户都开始了奥数学习.
三、奥数训练带来的好处
奥数是肯定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好处的, 它的思维方式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 让他们更善于动脑, 乐于动脑. 奥数的学习除了在孩子们的小学时期就能带来很多好处外, 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畅通无阻.
奥数训练能够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解题能力, 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 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 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成绩. 对数学的理解是学好数学的真谛, 这不是任何技巧能代替的. 对小学生而言, 数学能力的提高才是他们在以后数学学习生涯中的重中之重.
通过一系列数学题的练习, 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解题决策技巧, 也可以看作是在新的情境下的数学思维, 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 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而不仅限于获得新技巧.这能够为小学生们在初中学习函数时打下基础.
据调查发现, 奥数学得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基本都很好. 学习奥数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学生在习惯上的可塑性比较大, 即使有不好的习惯也来得及改, 因此, 在小学时代让孩子们学习奥数是非常适合的.
四、“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
学习奥数的好处毋庸置疑, 但是同时奥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 它的危害不仅影响到了小学生们, 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父母、家庭.
很多国家开设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 为了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 为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 但是在中国, “奥数”的本质却彻底被歪曲, 与其真正的主旨背道而驰.
许多学生在一年级起就被家长逼着参加奥数班, 他们表示自己就是去那里坐着, 其实什么也没有学进去. 学生难以领悟到学习奥数的乐趣, 学习奥数对他们而言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对家长而言, 参加奥数班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给孩子报了三四个奥数班. 每逢周末, 就是家长带着孩子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各个奥数班之间的时候, 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 都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简单的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研究, 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首先, 它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 , 他认为他不行, 他很笨, 这个对孩子的发展是很大的伤害. ”
小学生们过早地涉及奥数这个与他们素质、能力都相距甚远的东西, 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 反倒很可能会抹杀掉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将一直学习数学, 现在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让他们参加奥数训练, 虽然成绩可能一时有提高, 但是非常不利于他们将来数学的学习, 会影响他们的中考、高考, 甚至是他们的人生, 这不是“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吗?
奥数其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问题, 通过学习奥数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理解能力, 活跃数学思维. 但是, 随着“奥数热”的升温, 它更多的是与教育公平、择校相联系, 成为进入重点初中的砝码. 笔者认为, 奥数教育应该及早回归其本身, 重新拥有属于它的数学之美, 活跃学生思维, 让学生们通过奥数燃起对数学的好奇与兴趣之火.
参考文献
[1]徐韶峰, 霍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6) .
[2]袁新民.“奥数热”的反思[J].理论导报, 2012 (9) .
7.三年级“小数学家”奥数比赛试题 篇七
班级:
姓名:
1.填字游戏(6分)
谜 字 谜
+ 数 字 谜 字 谜
谜=()字=()数=()
2.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6分)
3.小明的妈妈把白棋子○和黑棋子●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在桌面上。
●○○●●●○○○○●○○●●●○○○○●○○●●●○○○○……
她问小明:你要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再摆下去,那么第69个棋子是()颜色。(6分)
4.找出下面数列的生成规律,并填空。(8分)
1,4,9,16,25,(),(),64,81,100。
5.园林工人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棵树苗。(8分)
6.兄弟二人的年龄之和是25岁,四年后,哥哥比弟弟大5岁,今年哥哥()岁。(8分)
7.小明心中想到三个数,这三个数的和等于这三个数的积,你知道小明想的三个数是()、()、()。(9分)
8.12米长的头平均分成6段,每锯1段要2分钟,锯完要()分钟,每段长()米。(10分)
9.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有()棵,杏树有()棵。(10分)
10.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兔足数共248只,笼中鸡有()只,兔有()只。(10分)
11.甲乙两个仓库共存货物960吨,已知甲仓库所存货物是乙仓库的2倍,甲仓存货物()吨,乙存货物()吨。(10分)
12.从甲地到乙地全程60千米,小明骑自行车去时每小时行15千米。原路返回每小时行10千米,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千米。(10分)三年级“小数学家”奥数比赛试题
班级:
姓名:
1.填字游戏(6分)
谜 字 谜
+ 数 字 谜 字 谜
谜=(5)字=(9)数=(2)
2.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61)(6分)
3.小明的妈妈把白棋子○和黑棋子●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在桌面上。
●○○●●●○○○○●○○●●●○○○○●○○●●●○○○○……
她问小明:你要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再摆下去,那么第69个棋子是(白)颜色。(6分)
4.找出下面数列的生成规律,并填空。(8分)
1,4,9,16,25,(36),(49),64,81,100。
5.园林工人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21)棵树苗。(8分)6.兄弟二人的年龄之和是25岁,四年后,哥哥比弟弟大5岁,今年哥哥(15)岁。(8分)
7.小明心中想到三个数,这三个数的和等于这三个数的积,你知道小明想的三个数是(1)、(2)、(3)。(9分)
8.12米长的头平均分成6段,每锯1段要2分钟,锯完要(10)分钟,每段长(2)米。(10分)
9.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有(135)棵,杏树有(45)棵。(10分)
10.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兔足数共248只,笼中鸡有(76)只,兔有(24)只。(10分)
11.甲乙两个仓库共存货物960吨,已知甲仓库所存货物是乙仓库的2倍,甲仓存货物(640)吨,乙存货物(320)吨。(10分)
12.从甲地到乙地全程60千米,小明骑自行车去时每小时行20千米。原路返回每小时行12千米,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15)千米。(10分)
谜
字 谜 + 数 字 谜 字 谜
谜=(5)字=(9)数=(2)
找出下面数列的生成规律,并填空。(8分)
1,4,9,16,25,(36),(49),64,81,100。
兄弟二人的年龄之和是25岁,四年后,哥哥比弟弟大5岁,今年哥哥()岁。解:25-5=20(岁)20÷2=10(岁)10+5=15(岁)园林工人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解:100÷5+1=21(棵)
12米长的头平均分成6段,每锯1段要2分钟,锯完要()分钟,每段长()米。
解:(6-1)×2=10(分)
12÷6=2米
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解:杏树棵数:90÷(3-1)=45(棵)桃树棵数:45×3=135(棵)。
7.甲乙两个仓库共存货物960吨,已知甲仓库所存货物是乙仓库的2倍,甲仓存货物(640)吨,乙存货物(320)吨。解:乙960÷(1+2)=320(吨)甲960-320=640(吨)
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兔足数共248只,笼中鸡有()只,兔有()只。
解:鸡(100×4-248)÷(4-2)=76(只)
兔 100-76=24(只)
8.三年级趣味奥数综合训练题 篇八
一、
1、梨树比苹果树多78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梨树、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2、合唱队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46人,而且男生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4人,问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3、甲布比乙布长12米,丙布比甲布长28米,丙布的长是乙布的3倍,问甲、乙、丙布各长多少米?
4、甲袋盐的重量是乙袋盐的3倍,如果从甲袋中取出15千克盐倒入乙袋中,那么两袋盐的重量就相等了,问两袋盐有重量多少千克?
5、两堆煤重量相等,现从甲堆运走24吨煤,乙堆又运入8吨,这时乙堆煤的重量是甲堆的3倍,问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煤?
二、
1.找规律填后面的数:
①1,4,9,16,( ),36……
②2,3,5,8,( ),21……
2.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5米的跑道,两端已插了二面彩旗,体育老师要求在这条跑道上每5米隔再插一面彩旗,还需要彩旗( )面。
3.一条毛毛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0天能长到10厘米,长到20厘米时要( )天。
4. A B AB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学,A=( )B=( )
5.下图中小格都是正方形,图中共有( )正方形。
6.王勤同学的储蓄箱内有2分和5分的.硬币20个,总计人民币7角6分,其中2分硬币有( )个。
7.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现在有8把钥匙和8把锁被搞乱了,要把它们重新配对,最多试( )次,最少( )次。
8.哥哥5年前的年龄和妹妹3年后的年龄相等,当哥哥( )岁时,正好是妹妹年龄的3倍。
9.从午夜零时到中午12时,时针和分针共重叠( )次。
10.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锯完一段休息2分,全部锯完需要( )分。
11.王冬有存款50元,张华有存款30元,张华想赶上王冬。王冬每月存5元,张华每月存9元,( )个月后才能赶上王冬。
12.三年级有164名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共有28人,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人数的2倍,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是音乐小组的2倍,如果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兴趣小组,最多只能参加两项兴趣小组活动,那么参加两项至少有( )人。
13.张三、李四、王五三位同学中有一个人在别人不在时为集体做好事,事后老师问谁做的好事,张三说是李四,李四说不是他,王五说也不是他。它们三人中有一个说了真话,做好事的是( )。
14.一本故事书,李明12天可以看完,而王芳要比李明多2天看完,李明每天比王芳多看4页。这本故事书有( )页。
9.三年级数学下奥数 篇九
一、引导自主学习, 让良好习惯引领学习风尚
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要发展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同时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鼓励学生自主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 学生也要调整学法.学生要勇敢做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与教师一起寻找最佳的学习方式, 还要能够积极动脑思考, 像数学家那样把思考数学作为一种习惯, 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多年来, 笔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下, 很多学生都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并且自主解决问题.例如:一次“五一”假期过后, 班上的一个女生就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五一”陪妈妈逛商场, 发现商场里有两种优惠活动, 一种是满98元减51元现金, 另一种是直接打5.1折.妈妈买了一件原价659元的衣服, 她选择了第二种优惠方式, 请问:这样是不是更划算呢?这真是一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女孩, 她的这一个问题不仅得到我的赞赏, 而且立刻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大家纷纷帮她计算起来.按照第一种方式:98659≈6, 659-6×51=353 (元) ;而按照第二种优惠方式:659×0.51=336 (元) .所以经过大家的探索, 第一种优惠方式要付款353元, 而第二种优惠方式只要付款336元, 当然第二种方式更优惠了.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 但是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 班上另一名男同学立刻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么买多少钱的商品两种优惠方式相同呢?这个问题真可谓是更加深入, 学生探索的热情又一次飙升, 他们立刻想到了刚刚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 边讨论边计算, 好不热闹.这个课堂的插曲将生活上的问题巧妙地与数学相联系, 它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绝佳例证, 由生活问题导入, 巧妙应用数学知识, 自主寻找解决方案.
二、兼顾学生差异, 让分层教学增进教学效果
所有的一线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进入初中阶段后, 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的差异性明显加大, 学习成绩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层现象.对于这种现象, 教师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如果教师不能处理好这种情况, 仍是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统一模式的教学, 学生的整体成绩都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甚至连那些数学优秀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 整体教学效果难有提高.
针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分层的现象, 笔者认为, 要兼顾学生间的差异, 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应该果断采取分层教学策略.所谓的分层教学并不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而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做到因材施教.在我的眼里, 没有差生, 只有差异, 承认和接受差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首先, 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的规定内容是基础, 在此之上, 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 教师应提高要求, 要他们进行一定难度和强度的课外练习, 时刻保持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而对于那些能力稍差的学生, 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加强基础训练, 保持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其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兼顾课堂的公平性和梯度性.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 并且给每名学生均等的发言和表现的机会.绝对不能歧视后进生, 要保护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每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最后, 要完善多元教学评价机制.以往以分数论成败的评价机制导致很多学生永远被打上了“差生”的印记, 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改的热潮中, 成绩再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了,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学习态度, 将学生的努力程度也作为评价的一个标准, 此外,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综合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样多元的评价机制能够给后进生更多获得优秀的机会, 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三、谨防一错再错, 让防错机制巩固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难发现, 即便是反复做过几遍的题、强调过多次的问题, 再次遇到, 学生仍然会做错.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原因: (1) 数学中本身就有些很复杂的题目, 超出了大部分初中生能够掌握的范围, 学生对这类难懂的问题不感兴趣, 老师讲解也不注意听, 客观造成了一错再错的现象; (2) 数学中一些问题就是针对学生的定式思维所设计的, 只要学生稍一大意, 照搬平时的做题习惯, 不认真审题便动笔做, 很容易就出错了; (3) 教师的讲解本身晦涩难懂, 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没能根本弄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了防止这种一错再错的现象的蔓延, 笔者在自己的学生中建立了两位一体的防错机制: (1) 建立错题集.要求每名学生将自己做错的题整理在一个专用笔记本上, 不仅要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写清楚, 还要写明自己出错的原因, 时常督促学生将错题集拿出来回顾、钻研, 每两周我还会抽查学生的错题集, 关注他们的进步, 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2) 老题再做、新做.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我将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都进行了总结, 一段时间后我便将这些题汇总, 作为一张试卷再次给学生们测试, 然后将错误率仍旧很高的题继续留到下一次的测试, 直到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掌握了解题技巧.几乎每次测试都能够发现新的错误类型, 这不仅是学生思维偏差的一个绝佳的反应, 也是对我在教学中出现的疏漏的提醒.我及时根据错误反映出来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久而久之, 我与学生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 课堂气氛越来越融洽, 错误也越来越少.
10.三年级奥数3月21日二题 篇十
1、计算19+199+1999+19999+1999992、四根长都是8厘米的绳子,把它们打结连在一起,成为一根长绳,打结处每根绳用去1厘米,绳结长度不计,现在这根长绳长多少厘米?
解答:
1、19+199+1999+19999+199999
=(20+200+2000+20000+200000)-(1+1+1+1+1)
=222220-5
=2222152、分析:因为第一根和第四根只有一头打结,第二根和第三根有两头打结,所以一共要用去6个1厘米。4x8-6=26(厘米)
答:现在这根长绳长26厘米.三年级奥数3月22日一题(差倍问题)
1.两堆煤重量相等,现从甲堆运走24吨煤,乙堆又运入8吨,这时乙堆煤的重量是甲堆的3倍,问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煤?
解析:原来两堆重量相等,甲运走24吨煤,乙堆又运入8吨,可以得出现在乙堆比甲堆多了24+8=32(吨);这时乙堆煤的重量是甲堆的3倍,可以得出乙堆比甲堆多出2份,也就是说多出2份就多了32吨,因此一份就是32÷2=16(吨),现在的甲堆就有16吨,原来的甲堆有16+24=40(吨),乙堆就有40吨。
三年级奥数3月23日二题(重叠问题)
1、张老师出了两道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8人,每人至少都做对一题,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2、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如果每块木板长25厘米,中间钉在一起的长5厘米,现在长木板有多长?
解析:
1、两道题都做对的有8人,说明这8人既做对了第一题也做对了第二题,每人至少都做对一题,因此全班有13+22-8=27(人)。
2、中间钉在一起的长5厘米,因此两块木板的分别有5厘米重叠,最终重叠部分是5厘米,所以现在的木板长度是25+25-5=45(厘米)。
三年级奥数3月24日一题(和倍问题)
1、甲、乙一共有144本书,如果乙再给甲50本,那么甲是乙的3倍,那么甲原有多少本?
解析:
1、已知两个数的和,又知道乙给了甲50本就有倍数关系,分析得出这道题是和倍关系的应用题,乙给甲以后,甲是3份数,乙是1份数,和起来是4份数,4份的和是144本,所以求1份就要用144÷4=36(本),现在乙就是36本,原来乙有36+50=86(本),原来甲有144-86=58(本)。
三年级奥数3月26日二题1、569+388+147-328-167-529=?
2、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多少名?
解析:
1、解原式=(569-529)+(388-328)+(147-167)=40+60-20=80 凑整的方法。
2、先求3名工人1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90÷5=18(个),在求1人1小时加多少个零件:18÷3=6(个),所以10小时加工540个零件,每小时就要加工540÷10=54(个),需要的工人:54÷6=9(人)。
三年级奥数3月27日一题
1、用一个杯子向空瓶倒水,如果倒5杯水连瓶共重500千克,如果倒进7杯水,连瓶共重660千克,求一杯
水和空瓶各重多少千克 ?
解析:
杯子从加入5杯水,到加7杯水,多加入了2杯水,总重量就增加了160千克,所以可以求出1杯水的重量是160÷2=80(千克),由此可以算出5杯水重:5x80=400(千克),那么空瓶重:500-400=100(千克)
三年级奥数3月28日一题
1、有10个小朋友,每2个人照一张合影,一共要照多少张照片?
解析:
此题可以转化为数线段问题,10个人为10个点,第1个人可以和其余的9人照相,第2个人只需要与其余8个人照相,因为第1个人与第2个人照相,也就是第2个人与第1个人也一起照相,所以以次类推:9+8+7+6+5+4+3+2+1=45(张)
三年级奥数3月29日一题
1、下面数列的每一项由3个数组成的数组表示,它们依次是;(1,4,9),(2,8,18),(3,12,27)那么第50个数组内三个数是(,)。
解析:
先看每一组的第1个数发现规律是:依次加1,由此得出第50组数的第1个是50,在看每一组的第2个数发现规律是:依次加4,或者是4乘几,得出第50组数的第2个是200,最后看每一组的第3个数发现规律是:依次加9,或者是9乘几,得出第50组数第3个是450。得出应该填(50,200,450)。
三年级奥数3月30日一题
1、桌上有10支点燃的蜡烛。风从窗户吹进来,吹灭了2支蜡烛,过了一会儿,又有一支蜡烛被吹灭。把
窗关起来,再没有蜡烛被吹灭,第二天早上还剩几支蜡烛?
解析:
由题目可知道桌子上点燃的10支蜡烛,共有3支蜡烛被吹灭,其余7支会一直燃烧下去,直到燃尽为止。所以最后剩下的蜡烛就是被风吹灭的3支蜡烛。
三年级奥数3月31日一题
1、昨天是9日,今天是星期三,29日是星期几?
分析:昨天是9日,今天就是10日(星期三),再过1个星期、2个星期、3个星期6都是星期三。从10日再过19天就是29日,所以,要看19天中有多少个7天,还余几天。
解:29-10=19(天)
19=7×2+5(或19÷7=2„„5)
星期三再过5天就是星期一,因此29日是星期一。
三年级奥数4月1日一题
1.新华书店第一天卖书460本,第二天卖书的本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卖书540本。第二天比第三天多卖书多少本?
解析:460×2-540=920-540=380(本)答:第二天比第三天多卖380本。
三年级奥数4月2日一题(乘法应用题)
1、学校开运动会,三年级有86人报名参加单项比赛,其他年级参加单项比赛的人数是三年级的4倍少5人。全校参加单项比赛的人数有多少人?
分析:先求出其他年级参赛人数,86×4-5=339(人),再加上三年级参赛人数,就可求出全校参赛人数。
解:(86×4-5)+86=425(人)。答:全校参赛425人。
本题中全校参赛人数也可以看成是三年级参赛人数的5倍少5人,所以可列式为86×5-5=425(人)。
三年级奥数4月3日一题(除法应用题)
1、工厂装配四轮推车,1个车身要配4个车轮。现在有40个车身,70个车轮。问:装配出多少辆四轮推车后,剩下的车身和车轮的数量相等?
分析:1个车身配4个车轮,即每装配出一辆四轮推车,用的车轮数比车身数多4-1=3(个)。现在车轮比车身多70-40=30(个),要把这30个车轮“消耗掉”,需装配30÷3=10(辆)四轮车。
解:(70-40)÷(4-1)=10(辆)。答:需装配出10辆四轮推车。
三年级奥数4月4日一题
1、三年级一班选举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比其他两人都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那么甲最少再得到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解答:17+16+11=44(人)(52-44)÷2=4(票)剩下的8票都平分给甲乙,这样甲就肯定比乙多一张。答:甲最少再得到4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三年级奥数4月5日一题(周期问题)
1、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解析:这道题我们只考虑积的个位数字的排列规律。1个3,积的个位是3;2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9;3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7;4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1;5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3„„可以发现,积的个位数字分别以3、9、7、1不断重复出现,即每4个3积的个位数字为一周期。100÷4=25(个),因此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第25个周期中的最后一个,即是1。
三年级奥数4月6日一题(重叠问题)
1、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
解析:小明的位置从左数第4个,右数第3个,说明横行有4+3-1=6个人;从前数第5个,从后数第6个,说明竖行有5+6-1=10人,所以做操的同学共有:6×10=60人。
三年级奥数4月7日一题(植树问题)
1、小朋友们植树,先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已经植了9棵,第一棵和第九棵相距多少米? 解析:根据“已经植了9棵”,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棵树和第九棵树之间的间隔是9-1=8个,每个间隔是3米,所以第一棵和第九棵相距3×8=24米。
三年级奥数4月8日一题(面积问题)
1、把一张长为4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木板,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要使剪成的正方形面积最大,就要使它的边长最长,那么只能选原来的长方形宽为边长,即正方形的边长是3米。正方形的面积:3×3=9米。
三年级奥数4月9日一题(还原问题)
1、一个减24加上15,再乘8得432,求这个数。
解析: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432出发倒着推想。最后是乘8得432,如果不乘8,那应该是432÷8=54;如果不加上15,应该是54-15=39;如果不减去24,那应该是39+24=63。因此,这个数是63。
三年级奥数4月10日一题(平均数问题)
1、英文测验,小明前三次平均分是88分,要想平均分达到90分,他第四次最少要得几分?
解析:
方法一首先算出前三次的总分88×3=264(分),在算四次的总分90×4=360(分)再用360-264=96(分)方法二第四次后的平均成绩是90分,前三次后的平均成绩是88分,第四次只有超过90分并给前面的三次每次2分才能达到平均成绩,所以第四次最少要得96分,90+(90-88)×3=96(分)
三年级奥数4月11日四题(数字趣谈)
1、在0到100中,5的倍数有多少个?
2、在10到100中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
3、从到100,数字“5”出现过几次?
4、从1写到100,一共写了多少个数字“1”?
解析:
1、20个2、30个
3、出现了20次数字“5”
4、出现了20次“1”。
三年级奥数4月12日一题
1、计算:1993+1992—1991—1990+1989+1988—1987-1986+„+5+4—3—2+1
解析:原式=(1993+1992—1991—1990)+(1989+1988—1987—1986)+„+(5+4—3—2)+1
=4×498+1
=199
3三年级奥数4月13日一题(正归一问题)
1、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速度1小时爬行多少米?
解析:先求小蜗牛一分钟行多少?12÷6=2(分米),在求1小时行多少?2×60=120(分米)=12(米)
三年级奥数4月14日-4月17日(年龄问题)
1、3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今年小明12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2、2年前,奶奶的年龄是孙子的8倍,奶奶今年66岁。孙子今年多少岁?
3、父亲今年36岁,儿子今年6岁,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4、爸爸今年35岁,妈妈今年31岁。当爸爸和妈妈的年龄之和等于98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各是多少岁? 解析:
1、(12-3)×4+3=39(岁)
2、(66-2)÷8+2=10(岁)
3、(36-6)÷(4-1)-6=4(年)
4、爸爸的年龄:[98+(35-31)]÷2=51(岁)妈妈的年龄:51-4=47(岁)
三年级奥数4月18日(和差问题)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
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分析:和差基本问题,和1127米,差2270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解:铁路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11270-2270)/2=4500米。
三年级奥数4月19日(和差问题)
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分析:这是一个和倍问题。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被减数就是差的4倍,所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就是差的8倍,应该等于120,所以差=120÷8=15。
解:120÷(1+3+1+2)=15答:差等于15。
三年级奥数4月20日(智巧趣题)
1、用数字1,1,2,2,3,3拼凑出一个六位数,使两个1之间有1个数字,两个2之间有2个数字,两个3之间有3个数字。
11.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十一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100道
0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 )个。
【解析】分给一班后还剩下40-20=20个梨,因为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所以二班分到20÷2=10个。
02、7年前,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 )岁。
【解析】年龄问题,7年前,儿子年龄为12-7=5岁,而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所以妈妈七年前的年龄为5×6=30
岁,那么妈妈今年37岁。
0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 )人
【解析】站队问题,要注意不要忽略本身。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说明她前面有5-1=4个人,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说明她后面有3-1=2人,所以这一行的人数为4+2+1=7人,所以这个班的人数为7×6=42人。
0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 )颜色。
【解析】周期循环问题,以2+3+4=9个一循环,600÷9=66....6,余数为6,所以第600颗是黄颜色。
0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 )厘米,绳子长( )厘米。
【解析】绕树三圈余30厘米,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所以树的周长为30+40=70厘米,绳子长为3×70+30=240厘米。
0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 )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解析】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相当于每小时向上爬了1米,那么7小时后,蜗牛向上爬了7米,离井口还差3米,所以只需要再1小时,蜗牛就可爬出井口,因此需要的总时间为8小时。
0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分钟。
【解析】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只需要锯4次,每次要2分钟,所以一共需要4×2=8分钟。
0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 ) 只。
【解析】事情发生的同时性,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说明1只猫1天吃了1只老鼠,所以9只猫9天能吃9只。
09、┖┴┴┴┴┴┴┴┴┴┚图中共有( )条线段。
【解析】几何计数,数线段,直接利用公式,这条线段分成了10份,所以图中线段的总条数为:
1+2+3+4+5+6+7+8+9+10=55条
10、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多少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解析】抽屉原理,考虑最不利的情况,第一把最多尝试9次,第二把最多尝试8次,以此类推,得出最多需要尝试的次数为:1+2+3+4+5+6+7+8+9=45次。
11、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
【解析】还剩下的本数为4×25=100本,所以卖出去的本数为600-100=500本。
12、三年级同学种树80颗,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解析】四、五年级种的棵树为:2×80+14=174棵,所以三个年级共种树的棵数为:80+174=254棵。
1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解析】学校有808个同学,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那么还剩下的人数为:808-128=680人,而剩下的这些人被平分到了5辆车上,所以最后的一辆车有680÷5=136个同学。
1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解析】因为舞蹈队有24人,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所以器乐队有24+8=32人;又因为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所以合唱队的人数是32×3=96人。
15、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解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5×67+5=1010
因为1010÷76=13....22,所以正确的商为13
1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解析】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时每层书架有书的本数为:270÷3=90本;
说明原来第二层有90-20-17=53本,第一层有90+20=110本,第三层有90+17=107本。
1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解析】原来5只箱里个数的和-5×60=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 所以原来3只箱里个数的和=300;
所以原来每只箱里有300÷3=100个铅笔盒
1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解析】男同学=女同学+2;女同学=男同学÷2+2;
所以男同学=男同学÷2+2+2; 所以男同学的人数等于2×(2+2)=8人, 女同学的人数为6人
1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解析】设块布原来长x米所以x-20=3×(x-32),解得x=38米
2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
所以,解得x=25厘米
因此正方形的周长为25×4=100厘米
21、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解析】10000÷25=400,所以减400次差是0
22、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零)加上除数和商的积,得到的和,除以被除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解析】因为被除数÷除数=商,即被除数=除数×商
所以[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1+1=2
23、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计算的结果应是多少?
【解析】被除数=12×32+6=390 花花计算的结果是:390÷15=26
24、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几只?
【解析】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时每棵树上的只数为24÷3=8只;
所以第二棵原有的只数为:8-4+5=9只。
25、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解析】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多的比少的多了84-20=64粒;
当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时,拿动的粒数为64÷2=32粒,也就是每袋有20+32=52粒;
每次拿出8粒一共需要的次数为:32÷8=4次
26、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解析】简单逻辑推理题,因为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所以小强只能是第三高的,小红是第二高的;而小玲不比大家高,说明小玲最矮,此外就是小清最高;即从高到矮的顺序为:小清、小红、小强、小玲。
27、用0、6、7、8、9这五个数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解析】两位数由个位和十位组成,而十位上一定不能为0,所以可能有6、7、8、9中的4种情况;
而个位上除掉十位上的数字以外,还有4种可能,所以根据乘法原理可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
位数共有4×4=16个。
28、五个同学参加乒乓球赛,每两人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解析】排列组合,一共需要赛的场次为1+2+3+4=10次
29、2把小刀与3本笔记本的价钱相等,3本笔记本与6支铅笔的价钱相等,一把小刀1角8分,一支铅笔多少钱?
【解析】因为2把小刀与3本笔记本的价钱相等,3本笔记本与6支铅笔的价钱相等;
所以2把小刀与6支铅笔的价钱相等,即1把小刀与3支铅笔的价钱相等;
因为一把小刀1角8分,所以一支铅笔3角24分,即5角4分
30、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
【解析】和差问题,第一筐重量为(124+8)÷2=66千克,第二筐重量为(124-8)÷2=58千克
31、梨树比苹果树多78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梨树、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差倍问题,因为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所以梨树比苹果树多3倍的苹果树棵数;
所以苹果树棵数为78÷3=26棵,梨树棵数为78+26=104棵。
32、姐姐和妹妹共有书39本,如果姐姐给妹妹7本后就比妹妹少3本,那么姐姐和妹妹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解析】因为姐姐给妹妹7本后就比妹妹少3本,所以姐姐比妹妹原来多7+7-3=11本;
这时候就转化成了和差问题,所以姐姐原有书的本数为:(39+11)÷2=25本;
妹妹原有书的本数为:(39-11)÷2=14本;
33、甲、乙、丙三个数,甲、乙的和比丙多59,乙、丙的和比甲多49,甲、丙的和比乙多85,求这三个数。
【解析】甲+乙=丙+59....(1) 乙+丙=甲+49....(2) 甲+丙=乙+85.....(3)
相加得到:甲+乙+丙=59+49+85=193......(4)
(4)-(1)得:丙=134-丙,解得丙=67;
(4)-(2)得:甲=144-甲,解得甲=72;
(4)-(3)得:乙=108-乙,解得乙=54
34、小明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英语比语文多9分,求三门功课各多少分?
【解析】数学=语文+6,英语=语文+9,数学+语文+英语=3×95=285
3×语文+6+9=285,解得:语文=90 所以数学为90+6=96分,英语为90+9=99分
35、小军一家四口的年龄之和是129岁,小军7岁,妈妈30岁,小军与爷爷的年龄之和比他父母之和大5岁,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几岁?
【解析】(7+爷爷)-(爸爸+30)=5,化简为:爷爷-爸爸=28......(1)
又因为7+30+爷爷+爸爸=129,化简为:爷爷+爸爸=92...............(2)
(1)+(2)得:爷爷=60,(2)-(1)得:爸爸=32
所以爷爷年龄是60岁,爸爸年龄是32岁。
36、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10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10段要多少分钟?
【解析】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锯2次,也就是说锯1次需要的时间是5分钟;
那么锯成10段需要锯9次,所以需要的时间是5×9=45分钟。
37、食堂买了一批大米,第一次吃了全部的一半少10千克,第二次吃了余下的一半多10千克,这时还剩20千克,这批
大米共有多少千克?
【解析】倒推法,最后剩下了20千克,因为第二次吃了余下的一半多10千克,所以第二次吃之前剩下的重量为:2×(20+10)=60千克;
又因为第一次吃了全部的一半少10千克,所以这批大米共有2×(60-10)=100千克。
38、将被除数个位的0去掉与除数相等,被除数与除数和为374,则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解析】将被除数个位的0去掉与除数相等,说明被除数是除数的10倍;
所以被除数与除数和等于11倍的除数,所以除数等于374÷11=34,被除数等于340
39、鸡和兔共有34只,鸡比兔的2倍多4只。鸡、兔各有几只?
【解析】因为鸡比兔的2倍多4只,所以鸡和兔共有兔的3倍多4只;
所以兔只数为:(34-4)÷3=10只,鸡只数为:2×10+4=24只。
40、合唱队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46人,而且男生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4人,问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男生人数=女生人数+46........(1)
男生人数=2×女生人数-4...............(2)
(2)-(1)得:女生人数=50人,所以男生人数为50+46=96人
41、甲布比乙布长12米,丙布比甲布长28米,丙布的长是乙布的3倍,问甲、乙、丙布各长多少米?
【解析】甲布-乙布=12.......(1)
丙布-甲布=28................(2)
丙布=3×乙布..................(3)
(1)+(2)得:丙布-乙布=40.......(4)
将(3)代人(4)中得:3×乙布-乙布=40,解得乙布=20米
所以甲布=12+乙布=12+20=32米,丙布=3×20=60米
42、甲袋盐的重量是乙袋盐的3倍,如果从甲袋中取出15千克盐倒入乙袋中,那么两袋盐的重量就相等了,问两袋盐有重量多少千克?
【解析】因为从甲袋中取出15千克盐倒入乙袋中,那么两袋盐的重量就相等了,说明甲袋盐的重量比乙袋多15×2=30千克,又因为甲袋盐的重量是乙袋盐的3倍,即甲袋比乙袋多2倍的乙袋盐,所以乙袋盐的重量为30÷2=15千克,甲袋盐的重量为15×3=45千克
43、两堆煤重量相等,现从甲堆运走24吨煤,乙堆又运入8吨,这时乙堆煤的重量是甲堆的3倍,问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煤?
【解析】设原来两堆煤重量都是x吨,那么甲堆运走24吨煤后剩下x-24吨,乙堆又运入8吨还有x+8吨,所以x+8=3×(x-24),解得x=40吨
44.找规律填后面的数:1,4,9,16,( ),36……
2,3,5,8,( ),21……
【解析】第一个:分别是1、2、3、4、...的平方数,所以处填5的平分,即25;
第二个: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所以()处填5和8的和,即13
45.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5米的跑道,两端已插了二面彩旗,体育老师要求在这条跑道上每5米隔再插一面彩旗,还需要彩旗( )面。
【解析】间隔问题,45÷5=9,所以包括两段有9+1=10个,那么还需要彩旗10-2=8面。
46.一条毛毛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0天能长到10厘米,长到20厘米时要( )天。
【解析】因为每天长一倍,所以当10天能长到10厘米,只需要再一天就能到20厘米,所以长到20厘米时要11天.
47. AB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学,A=( )B=( )
A B
× 3
1 1 1
【解析】因为AB×3=111,根据积的个位是1,可得B=7,那么A=3
48. 下图中小格都是正方形,图中共有( )正方形。
【解析】有14个(9+4+1=14),分别是9个格子、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各1个、还有1个最大的外框。
49. 王勤同学的储蓄箱内有2分和5分的硬币20个,总计人民币7角6分,其中2分硬币有( )个。
【解析】假设其中2分硬币有x个,那么5分的硬币有20-x个
2x+5×(20-x)=76,解得x=8 所以其中2分硬币有8个
50. 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现在有8把钥匙和8把锁被搞乱了,要把它们重新配对,最多试( )次,最少( )次。
【解析】抽屉原理,首先考虑最不利的情况,第一把钥匙最多尝试7次,第二把钥匙最多尝试6次,以此类推,一共最多需要尝试1+2+3+4+5+6+7=28次;
其次考虑最有利的情况,也就是每次都是第一下就配对了,由于第7把配对完后,最后一把也就无需尝试了,所以最少只需要试7次即可。
51. 哥哥5年前的年龄和妹妹3年后的年龄相等,当哥哥( )岁时,正好是妹妹年龄的3倍。
【解析】因为哥哥5年前的年龄和妹妹3年后的年龄相等,得出哥哥比妹妹大5+3=8岁;
当哥哥正好是妹妹年龄的3倍时,哥哥比妹妹大妹妹年龄的2倍,即妹妹的年龄为8÷2=4岁,
那么哥哥此时的年龄是3×4=12岁。
52. 从午夜零时到中午12时,时针和分针共重叠( )次。
【解析】午夜零时第一次重叠开始,以后每过一小时重叠一次,即重叠12+1=13次。
53. 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锯完一段休息2分,全部锯完需要( )分。
【解析】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需要分成6段,锯5次
那么前4次锯完需要的时间为4×(3+2)=20分钟
第5次需要3分钟,所以全部锯完需要20+3=23分。
54. 王冬有存款50元,张华有存款30元,张华想赶上王冬。王冬每月存5元,张华每月存9元,( )个月后才能赶上王冬。
【解析】王冬每月存5元,张华每月存9元,说明张华每月比王冬多存9-5=4元
而最开始王冬有存款50元,张华有存款30元,可以知道张华有存款比王冬少50-30=20元
20÷4=5,所以得到5个月的时候两人存款一样,到6个月后才能赶上王冬。
55. 三年级有164名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共有28人,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人数的2倍,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是音乐小组的2倍,如果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兴趣小组,最多只能参加两项兴趣小组活动,那么参加两项至少有( )人。
【解析】因为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人数的2倍,所以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是28×2=56人;又因为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是音乐小组的2倍,所以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是56×2=112人;又因为三年级有164名学生。所以那么参加两项至少有28+56+112-164=32人
56. 张三、李四、王五三位同学中有一个人在别人不在时为集体做好事,事后老师问谁做的好事,张三说是李四,李四说不是他,王五说也不是他。它们三人中有一个说了真话,做好事的是( )。
【解析】如果“张三说是李四”只真话,那么“王五说也不是他”也是真话,所以不是李四;所以可以知道“李四说不是他”一定是真话,那么“王五说也不是他”一定是假话,也就是说做好事的是王五。
57. 一本故事书,李明12天可以看完,而王芳要比李明多2天看完,李明每天比王芳多看4页。这本故事书有( )页。
【解析】李明12天看完,王芳12+2=14天看完,而李明每天比王芳多看4页,所以李明12天比王芳多看4×12=48
页,也就是说王芳2天看了这48页,即王芳一天看48÷2=24页,所以这本故事书有24×14=336页。
58. 一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之和是15,百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如果把个位和百位数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
数的3倍少39。则原来的这个三位数是( )。
【解析】假设原来个位上是x,那么百位上是x-5,十位上为15-(x-5)-x=20-2x
100x+10×(20-2x)+x-5=3×[100×(x-5)+10×(20-2x)+x]-39
解得x=7,所以个位上是7,百位上是2,十位数是6,即原来的这个三位数是276
59. 今年父子的年龄和是48岁,再过四年父亲比儿子大24岁,今年父子各多少岁?
【解析】年龄问题,抓住年龄差不变,父亲比儿子大24岁,而父子的年龄和是48岁,根据和差关系可以得出:父亲年龄为(48+24)÷2=-36岁,儿子年龄为(48-24)÷2=12岁
60. 4年前父子年龄和是40岁,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的3倍,今年儿子多少岁?
【解析】因为4年前父子年龄和是40岁,所以今年父子年龄和是40+8=48岁;
而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的3倍,根据和倍关系可得:儿子的年龄为48÷(3+1)=12岁
61. 4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3倍,今年父亲比儿子大24岁,今年父子各多少岁?
【解析】因为4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3倍,今年父亲比儿子大24岁
根据差倍关系可得:4年前儿子的年龄为24÷(3-1)=12岁,所以儿子今年年龄为12+4=16岁,父亲年龄为16+24=40岁。
62. 父亲今年50岁,儿子今年26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
【解析】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差为50-26=24岁,当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年龄差为儿子的年龄即24岁,也就是说26-24=2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
63. 兄弟两今年的年龄和是60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的一半,哥哥今年几岁?
【解析】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的一半,也就是年龄差也是哥哥的一半,即现在弟弟年龄的一半,所以根据和差关系得:弟弟的年龄=(60-弟弟年龄的一半)÷2,解得弟弟年龄为24岁,哥哥为60-24=36岁。
64. 前父亲比儿子大24岁,10年后父子的年龄和是50岁,今年父子各多少岁?
【解析】10年后父子的年龄和是50岁,而年龄差是不变的,父亲比儿子大24岁;
根据和差关系可得:10年后父亲的年龄为(50+24)÷2=37岁,儿子年龄为(50-24)÷2=13岁
所以今年父亲的年龄为37-10=27岁,儿子的年龄为13-10=3岁。
65. 今年哥哥26岁,弟弟18岁.问:几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3倍?
【解析】哥哥年龄比弟弟年龄大26-18=8岁 而当哥哥年龄是弟弟年龄的3倍时,年龄差是弟弟年龄的2倍;
即弟弟年龄为8÷2=4岁,说明是18-4=前。
66. 一白头老翁有三个孙子,长孙22岁,次孙20岁,小孙15岁,25年后,这三个孙子的年龄之和比白头老翁那时的年
龄的2倍还少60岁,老翁现在多少岁?
【解析】25年后,这三个孙子的年龄之和为20+15+22+25×3=132
所以25年后白头老翁的年龄为(132+60)÷2=96岁,那么现在的年龄是96-25=71岁。
67. 计算: (1)6+11+16+…+501 (2)1+5+9+13+……+1989+1993
【解析】(1)首先观察这个数列,为首项6,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找准这个数列的项数为100,根据求和公式得:
原式=[n(A1+An)]/2 =[100×(6+501)]/2=25350
(2)首先观察这个数列,为首项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找准这个数列的项数为499,根据求和公式得:
原式=[n(A1+An)]/2 =[499×(1+1993)]/2=497503
68. 求从1~的自然数中,所有偶数之和与所有奇数之和的差。
【解析】给所有的奇数和偶数配对,(1、2)、(3、4)、.......(、2000),容易发现一共有2000÷2=1000对,而每对中的偶数与奇数的差为1,所以所有偶数之和与所有奇数之和的差就是1000
69. 下面的算式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那么,第100个算式的得数是多少?
4+2,5+8,6+14,7+20……
【解析】第1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为4,第2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为5,第3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为6,以此类推,
第100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为103;第1个算式的第二个加数为2,第2个算式的第二个加数为8,第3个算式的第二个加数为14,以此类推,第100个算式的第二个加数为6×(100-1)+2=596;
所以第100个算式的得数为103×596=61388
70. 建筑工地有一批砖,最上层两块砖,第2层6块砖,第3层10块砖……(如图),依次每层比其上一层多4块,已知
最下层有2106块砖,这堆砖共有多少块?
【解析】2+6+10+14+18+.....+2106,观察这个数列,容易发现为首项为2,公差为4,末项为2106的等差数列。
首先要计算此数列的项数,依次是4×0+2、4×1+2、4×2+2、....4×526+2,所以一共有527项。
再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原式=[n(A1+An)]/2 =[527×(2+2106)]/2=555458
71. 把100根小棒分成10堆,每堆小棒根数都是单数,且一堆比一堆少2根,应如何分?
【解析】等差数列,Sn=nA1+[n(n-1)d]/2 ,所以100=10A1+10×9×2/2,解得A1=1
所以分成的10堆数量依次是1、3、5、7、9、11、13、15、17、19
72. 100~200之间不是3的倍数的数之和是多少?
【解析】100~200之间数之和为[101×(100+200)]/2=15150
而100~200之间是3的倍数的数依次是102、105、108、.....195、198,它们的和为[33×(102+198)]/2=4950
所以100~200之间不是3的倍数的数之和是15150-4950=10200
73. 11~18是8个自然数的和再加上1992后所得的值恰好等于另外8个连续数的和,这另外8个连续自然数中的最小
数是多少?
【解析】分析1992,把它拆分成8个相等自然数的和,即1992÷8=249,
所以这另外8个连续自然数中的最小数是249+11=260
74、1+2+3+……+100=
【解析】原式=(100+1)×50=5050
75、从1到300一共用了( )个0。
【解析】一位数没有用到0,两位数中有10、20、30、.....90,一共用了9个0;
三位数中包括:100、101、.....109有11个,110、120、130、....190有9个,200、201、.....209有11个,
210、220、230、....290、300有11个,所以一共有11+9+11+11=42
所以一共用了9+42=51个
76、甲仓库存粮108吨,乙仓库存粮140吨,要使甲仓库存粮数是乙仓库的3倍,必须从乙仓库运出( )吨放入甲仓库。
【解析】甲仓库和乙仓库的总重量为108+140=248吨,当甲仓库存粮数是乙仓库的3倍时,乙仓库的存粮为248÷(1+3)=62吨,所以运给甲的重量为140-62=78吨
77、立新小学举行运动会,参加赛跑的人数是参加跳远的4倍,比参加跳远的多66人,参加赛跑的有 ( ) 人,参加跳
远的有( ) 人。
【解析】参加赛跑的人数是参加跳远的4倍,也就是比参加跳远的多参加跳远人数的3倍,又因为比参加跳远的多66人,所以参加跳远人数为66÷3=22人,参加赛跑的有22+66=88人。
78、鸡兔同笼,共100个头,320只脚,那么,鸡有 ( )只,兔有 ( )只。
【解析】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全部是鸡,那么就有脚100×2=200只,相比320只还少了120只,所以兔子的头数为120÷(4-2)=60只,所以鸡的头数为100-60=40只。
79、小明今年2岁,妈妈26岁,那么,( )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
【解析】妈妈与小明的年龄差为26-2=24岁,当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时,此时的年龄差为小明年龄的2倍,即小明年龄为24÷2=12岁,也就是12-2=10年后。
80、警方查询了三个可疑的人,这三个人中有一个是小偷,讲的全是假话。有一个人是从犯,说起话来真真假假,还有
一个人是好人,句句话都是真的,查询中问及三个人的职业,回答是:
甲:我是推销员,乙是司机,丙是美工设计师。
乙:我是医师,丙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甲呀,你要问他,他肯定说是推员。
丙:我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甲是美工设计师,乙是司机。
请问这三个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 。
【解析】逻辑推理题,关键是找到切入点,其中乙说的第三句话一定是真的,因为问甲甲的确是说自己是推销员,所以乙一定不是小偷,那么就分乙是从犯或好人两种情况来考虑,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甲是小偷。
81、小张、小王和小李练习投篮球,一共投了100次,有43次没投进,已知小 张和小王一共投进了32次,小王和小李一共投进了46次,小王投进了() 次。
【解析】小张、小王和小李练习投篮球,一共投了100次,有43次没投进,说明有100-43=57次投进。因为小张和小王一共投进了32次,所以小李一共投了57-32=25次,又因为小王和小李一共投进了46次,所以小张一共投了57-46=11次,所以小王一共投进了57-11-25=21次。
82、有不同的语文书5本,数学书6本,英语书3本,自然书2本。从中任取一本,共有( ) 种取法。
【解析】共有5+6+3+2=16种取法。
83、用7个7组成4数,加上运算符号使它结果等于100( )
【解析】777/7-77/7=100
84、学雷锋小组为学校搬砖,如果每人搬18块,还剩2块;如果每人搬20块,就有一位同学没砖可搬。共有( ) 块砖。
【解析】两种情况相比较,后者每人多搬了2块,最后比前者多20+2=22块,所以一共有22÷2=11人,即共有18×11+2=200块砖。
85、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要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现有一机帆船,速度每
小时12千米。这只机帆船往返两港要( )小时?
【解析】轮船往返两港需要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所以逆流航行的时间为(35+5)÷2=20小时,速度为360÷20=18千米/小时;顺流航行的时间为(35-5)÷2=15小时,速度为360÷15=24千米/小时。所以水流速度为(24-18)÷2=3千米/小时;
所以速度每小时12千米的帆船逆流航行的速度为12-3=9千米/小时,顺流航行速度为12+3=15千米/小时;所以需要的时间为360÷9+360÷15=40+24=64小时。
86、某列车通过342米的遂道用了23秒,接着通过234米的遂道用了17秒,这列火车与另一列长88米、速度为每秒
22米的列车错车而过,问需要( )秒钟?
【解析】342+车长=23×速度............(1)
234+车长=17×速度............(2)
(1)-(2)得:108=6×速度,解得,速度=108÷6=18米/秒,车长=23×18-342=72米
错车时间=(72+88)÷(22+18)=160÷40=4秒
87、填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 13 11 6=24 1 2 3 4 5=1
【解析】(1+13×11)÷6=24 [(1+2)÷3+4]÷5=1
88、按规律填数
(1) 1, 4, 7, 10, ( ), ( ), 19。
【解析】前一项比后一项差3,所以( )处填13、16
(2) 1, 2, 2, 4, 3, 8, ( ), ( )。
【解析】通过观察由两个数列组成,奇位上是1、2、3、4....偶位上是2、4、8、16....所以所以( )处填4、16
(3) 0, 1, 4, 9, ( ), 25, ( )。
【解析】数列分别是0、1、2、3、4...的平方数,所以( )处填16
(4) 0, 1, 1, 2, 3, 5, 8, ( )。
【解析】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所以( )处填13
(5) 2, 6, 18, 54, ( ), ( )。
【解析】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3倍,所以( )处填162、486
89、下面数列的每一项由3个数组成的数组表示,它们依次是;
(1,4,9 ),(2,8,18),(3,12,27)那么第50个数组内三个数是( , , )
【解析】( )的第一个数字依次是1、2、3、4....,所以第50个数组内第一个数字是50;
( )的第二个数字依次是4、8、12、16....,所以第50个数组内第二个数字是4×50=200;
( )的第三个数字依次是9、18、27、36....,所以第50个数组内第一个数字是9×50=450;
所以第50个数组内三个数是(50 ,200 ,450 )
90、计算下列各题
1+2+3+4+……+29+30 21+22+23+……30+31+32
【解析】原式=(1+30)×30÷2=465
【解析】原式=(21+32)×(32-21+1)÷2=318
5+10+15+……90+95+100 1+3+5+7+……47+49
【解析】原式=(100+5)×(100÷5)÷2=1050
【解析】原式=(1+49)×25÷2=625
91、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要走30个台阶,那么他从一楼走到五楼共要走多少个台阶?
【解析】从一楼走到三楼有2楼,走了30个台阶,说明每楼有30÷2=15个台阶;
那么他从一楼走到五楼有4楼,要走4×15=60个台阶。
92、在除法算式□÷7=5……□中,被除数最大是多少?
【解析】当余数最大的时候,被除数最大,而余数必须小于除数7,所以余数最大为6,所以被除数最大为5×7+6=41
93、先观察再填空
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2 3333×3334=( ) 33333×33334=( )
【解析】通过观察找规律,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2 3333×3334=(11112222)
33333×33334=( 1111122222 )
94、方方和圆圆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方方用12去除,圆圆用15去除,方方除得的商是32还余6。圆圆计算的结果应该
是多少?(8分)
【解析】被除数=12×32+6=390 圆圆计算的结果应该是390÷15=26
95、小红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比白鸡少18只。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白鸡、黄鸡、黑鸡一共有多
少只?(8分)
【解析】设黄鸡有x只,所以黑鸡有x-13只,白鸡有x+18只,又因为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所以x+18=2x,解得x=18.所以白鸡有18+18=36只,黑鸡有18-13=5只,一共有36+5+18=59只。
96、三年级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中,男同学获奖的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比男同学获奖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
女同学各有几人获奖?(8分)
【解析】设女同学有x人,那么男同学有x+2人,所以x= (x+2)+2,解得x=6人,所以男同学获奖人数为6+2=8人,女同学有6人获奖。
97、庆祝“六一”儿童节,5个女同学做纸花,平均每人做5朵,已知每个同学做的数量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个人做得
最快,她最多做多少朵?(简要说出算理)(10分)
【解析】5个女同学做纸花,平均每人做5朵,说明一共做了5×5=25朵。已知每个同学做的数量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个人做得最快,,当其他四个人分别做了1、2、3、4朵时,她做的最多为25-1-2-3-4=15朵。
98、一串珠子,按照3颗黑珠、2棵白珠,3颗黑珠、2颗白珠……的顺序排列。问:①第14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②第
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10分)
【解析】(1)周期循环,以3+2=5个为一周期,14÷5=2....4,所以第14颗珠子是白颜色的。
(2)1998÷5=399....3,所以第1998颗珠子是黑颜色的。
99、巧添符号。
(1)6○6○6○6=1 (2)6○6○6○6=2
(3)6○6○6○6=3 (4)6○6○6○6=4
【解析】(1)(6+6)/(6+6)=1 (2)(6/6)+(6/6)=2
(3)(6+6+6)/6=3 (4)6-(6+6)/6=4
100、想想、算算、填填。
(1)18乘516写作( ),还可以读作(),表示( )个( )连加的和是多少。
【解析】18×516=9288,写作9288,读作九千二百八十八。表示18个516连加的和。
(2)5□4×6≈3000,□里可以填()。3□91÷5≈700,□里可以填()。
【解析】5□4×6≈3000,□里可以填0,3□91÷5≈700,□里可以填4
(3)从197月1日中国GCD诞生,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了( )个月。
【解析】1921年还有6个月,1922-1948年有27年,有27×12=324个月,1949年有9个月,所以一个经过了6+324+9=339个月。
(4)新华书店上午9∶00开始营业,下午5∶30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小时( )分。
【解析】从上午9:00到下午的5:00有8小时,从下午5:00到5:30还有30分钟,所以全天营业时间是8小时30分。
(5)小冬买了20米长的铁丝,20米指的是铁丝的()。一块三合板2平方米,2平方米指的是三合板的( )。
【解析】长度、面积
(6)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的面积大。
【解析】正方形的面积大
(7)□×△=36,□÷△=4,□=( ),△=( )。
【解析】□÷△=4,所以□=4△,所以4△×△=36,所以△=3,□=12
(8)某年的9月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9月1日不是星期日,它是星期()。
【解析】星期六
(9)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3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2小时,那么,6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 )小时。
【解析】2小时
(10)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结果两队总分之和是100分,现在知道甲队加上7分,就比乙队多1分,那么甲队原
来得( )分,乙队得( )分。
【解析】甲队加上7分,就比乙队多1分,说明甲队比乙队少6分,根据和差关系可得甲队得分为(100-6)÷2=47分,乙对得分为(100+6)÷2=53分
【三年级数学下奥数】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广角09-20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11-23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总结10-19
小学五年级数学奥数竞赛试卷07-08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试卷分析08-13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人教新课标20109-04
三年级年级数学期末12-13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06-27
六年级下数学总结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