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概念简述

2024-06-15

德育的概念简述(10篇)

1.德育的概念简述 篇一

作者:廖雪峰 字体:[增加 减小] 类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简述Python中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面向对象编程是Python的重要特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程序设计思想,OOP把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一个对象包含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把计算机程序视为一系列的命令集合,即一组函数的顺序执行。为了简化程序设计,面向过程把函数继续切分为子函数,即把大块函数通过切割成小块函数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把计算机程序视为一组对象的集合,而每个对象都可以接收其他对象发过来的消息,并处理这些消息,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就是一系列消息在各个对象之间传递。

在Python中,所有数据类型都可以视为对象,当然也可以自定义对象。自定义的对象数据类型就是面向对象中的类(Class)的概念。

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在程序流程上的不同之处。

假设我们要处理学生的成绩表,为了表示一个学生的成绩,面向过程的程序可以用一个dict表示:

std1 = { ‘name‘: ‘Michael‘, ‘score‘: 98 }std2 = { ‘name‘: ‘Bob‘, ‘score‘: 81 }

而处理学生成绩可以通过函数实现,比如打印学生的成绩:

def print_score(std): print ‘%s: %s‘ % (std[‘name‘], std[‘score‘])

如果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我们首选思考的不是程序的执行流程,而是Student这种数据类型应该被视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拥有name和score这两个属性(Property),

如果要打印一个学生的成绩,首先必须创建出这个学生对应的对象,然后,给对象发一个print_score消息,让对象自己把自己的数据打印出来。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 print ‘%s: %s‘ % (self.name, self.score)

给对象发消息实际上就是调用对象对应的关联函数,我们称之为对象的方法(Method)。面向对象的程序写出来就像这样:

bart = Student(‘Bart Simpson‘, 59)lisa = Student(‘Lisa Simpson‘, 87)bart.print_scorelisa.print_score()

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从自然界中来的,因为在自然界中,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的概念是很自然的。Class是一种抽象概念,比如我们定义的Class――Student,是指学生这个概念,而实例(Instance)则是一个个具体的Student,比如,Bart Simpson和Lisa Simpson是两个具体的Student:

所以,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抽象出Class,根据Class创建Instance。

面向对象的抽象程度又比函数要高,因为一个Class既包含数据,又包含操作数据的方法。

小结

数据封装、继承和多态是面向对象的三大特点,我们后面会详细讲解。

2.从德育概念谈学校德育困境 篇二

摘要: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德育困境是当下德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目前德育教育也处于不断改革和探索之中,我们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又要能够符合中国当代教育实际,切实可行,符合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 缘起 特点 困境

一、德育概念的缘起

德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中国古代虽存在德育的事实,但却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词,往往用“教”、“学”、“德”、“道”等词语代替,我国的提法最早源自孔子。孔子在其《礼记》中《大学》开宗明义便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道德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

而孔子在当时确定了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的,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军事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西方,古希腊也很重视德育。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实践,并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德育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宗教倾向。他尊重儿童的天性,强调自然发展的法则。19世纪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认为,知识和行为之间,道德和理智之间不应分裂开来。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但是,西方康德时代以前虽存在德育的事实,却没有“德育”这个名词。18世纪70、80年代,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这是近代以来西方世界出现最早的“德育”一词;与康德同时代的裴斯泰洛齐也使用过“德育(道德教育)”一词;1860年英国学者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18世纪的卢梭、19世纪的赫尔巴特、20世纪的杜威等都先后提出他们的德育思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德育流派,如卢梭的“自然教育论”、赫尔巴特的“主智说”、杜威的“主行说”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现实社会所存在的各种弊病及当代社会对人精神品质的要求,西方各国更加强调德育,关心“德育投资”,往往把德育的改善与加强列入教育改革的基本方案,如美、日、英、德等国。不过,西方“德育”概念外延很小,限指道德教育;前苏联的教育也是把德育理解为道德教育。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人我国,最早出现在1904年,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中,提及“知育”、“美育”、“德育”三词;1906年,王国维在《世界教育》第56期上发表《论教育宗旨》一文,明确提出“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四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德育”概念在中国传播开来。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思想。此后“德育”一词成为教育界的普遍术语。近代,我们启用德育术语时,与西方世界的德育概念相一致,限指道德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等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受到本土社会意识的影响,德育在现代化过程中,概念被泛化,内涵不断膨胀,外延不断扩张,形成了“大德育”格局,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几乎涵盖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有内容。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毛泽东同志论述我国教育方针时,突出了教育的全面性。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强调提出教育从内容上包括“德、智、体”三方面,防止只重“文化学习”,忽视思想品德和健康体魄的教育,由此产生“三育”的概念。1982年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准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为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社会主义新时期德育教育有了纲领性目标。

社会主义德育本身是一个整体(包括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系列),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又构成一个整体,但同时又受社会经济政治和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同智育、体育、美育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德育内容包括五方面,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能力、价值追求、文明习惯等养成教育,后来又加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内容。

二、社会主义新时期德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中小学德育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上大致区分为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到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系统的要求。

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第二阶段:1988年-2000年以后。党中央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三)第三阶段:2001年以后,党中央制定《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中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依据。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德育发展的大致特点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

1. 增强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经过几年的试行,国家教委于1993年3月和1995年2月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从此中小学德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 加强德育改革,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近年来,德育方法扩大了德育的空间和影响。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同时加强了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3.逐步形成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目前对德育评测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及其方法原则方面达到某种共识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学生品德的考评方面,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设计出考评的途径与方式。

(二)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问题

1.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等思想冲击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学校工作有的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及随意性;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等。

2. 同时,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3. 从学校的工作方面来看,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的德育的重要性却被忽略,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但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因此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四、学校德育困境的生成

德育困境是当下德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报告,提出“学会生存”的口号,对全球教育改革起了重要指导作用。“学会生存”主要是从知识和能力提出来的,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风靡80年代。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最后得出一致结论,21世纪教育的共同指导思想,应当是教育青少年从只关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集中到四个字——“学会关心”。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

公民教育(包括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公民教育一般都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置特定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一是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道德教育。国外开展的“公民教育课”上对公民教育教材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十分注重,大力加强并重视生活教育和公民知识的传授,强调传统道德教育、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视行为实践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近年来,德育内容和方法都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由于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原则渗透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美国形成了传统方法(即理论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方法(通过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传递文化仅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功能,教育更主要的功能是塑造学生的人格,让受教育者有美好的心灵。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它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方面。

1982年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准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为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受社会经济政治和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同智育、体育、美育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我国目前德育教育仍处于不断改革和探索之中。“知行统一”是国外教育最大的的特色,重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知行统一”也是目前德育改革及课改的基本要求,必然也是德育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一点必须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并能不断发展,使之真正符合我国德育教育要求。

3.简述社会主义概念来源及其发展 篇三

摘要:社会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贪婪掠夺、唯我的个人主义而提出的,是一种对个人与社会正当关系的肯定,是对和谐、理性、平等社会制度的向往。所以 ,它取意于同伙的、同志的、同伴的,或是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它的具体内容如此不确定,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又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的话题,其结果是,不仅空想社会主义自诩为社会主义,而且又出现了众多的社会主义流派 ,如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封建贵族社会主义,以及魏特林的平均主义社会主义、克利盖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等等。

关键词:社会主义起源社会主义者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可是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是怎么起源的呢?早在16世纪的欧洲,当资本主义国家处在原始积累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贫困和灾难。一些志士仁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企望能建立一个可以使劳动人民得到解脱的新的社会制度,并对此作了种种的设想和描绘。1 5 1 6 年 ,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出版了《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即我们通常简称之《乌托邦》一书。书中明确指出:“假使私有制度存在,假使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以为国事的进行就不可能公正顺利。”、“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的公平分配就不可能,人类就不可能获得幸福。”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便构想出一个铲除私有制的社会蓝图:乌托邦。尽管他认为乌托邦将由英明的、创造历史的天才“乌托普王 来建立但他毕竟为人民描绘了一块公有制的圣土。

这种思潮因现实生活的严酷而传播开来。莫尔的乌托邦在希腊语中是实际不存在的地方。那么写于1 6 0 1年出版于1 62 3年的意大利人托马斯·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则指出是光明的地方、阳光照耀的地方了。而1 6 1 9 年德国人约翰·凡勒丁·安德里亚出版的《 基督城》,则把家庭、科技、人才放在 了更重要的位置 ,并且着重讲述了宗教信仰的必要性。《乌托邦》、《太阳城 》、《 基督城 》 被人们称之为正面乌托邦三部曲。这里提出的一个共性的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7 世纪英国人杰拉德 ·温斯坦莱于1 6 5 1 年著成《自由法 》一书。这本书的全名是《以纲领形式叙述的自由法 ,或恢复了的真正管理制度》。他宣称:“无论哪里的人民,只要他们被生活资料的公有制联合起来,哪里就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因为他们将会像一个人一样保卫自己的遗产。”土地、劳动产品都实行共有共享,人人都要劳动,人人管理社会显然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绘深刻到了关注上层建筑的内容及实现形式了。

那么对这样一种理想的新的社会制度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1 9 世纪法国人克劳德·昂利·圣西门于18 2 1 年出版的《论实业体系》,把未来的社会称之为“实业制度”。另一位法国人沙利·傅立叶在他的《全世界和谐》(1 8 0 3 年)中称未来社会为“和谐制度”。英国人罗伯特·欧文则称之为“理性社会”。1 8 4 0 年出版的法国人埃蒂耶纳·卡贝的《 伊加利亚旅行记 》,则把未来社会叫做“平等社会制度”,就是说,从 1 9 世纪以前出版的众多的对未来社会做出这样或那样描述的著作中,我们通常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品中,却找不出“社会主义”这个词语。这些著作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试图提供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 9 世纪初一个名词被人提出来并且获得了公认和传播,这个词语就是“社会主义”(英文Socialiam ,法文 Socialisme,德文Sozialismus)。说来有趣 ,依据现在查找到的资料 ,“社会主义者”一词的出现早于“社会主义”一词。据欧洲研究者的考证,早在1 7 5 3 年,德国的一位本笃派(又译为本及迪克派)教士安塞尔姆 ·德辛曾在与人论战中使用了“社会主义者”一词,所指是注重人的社会性的人,因此这个词与后来出现的“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者”并不相干。同样的情形还有 ,例如,18 0 3 年意大利传教士贾科莫 ·朱利安尼出版了《 驳斥反社会主义》一书,他在书中不仅使用了“社会主义者”,还使用了“社会主义”的词语。可是 ,他把社会主义解释为上帝安排好的传统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者也正是维

护传统社会制度反对个人主义和个人主义者人。显然 ,这都是和我们今天考察的“社会主义”概念搭不上边的。

社会主义是作为与资本主义相对立并用以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提出来的。1 8 2 7 年欧文的合作学说的信徒在《 合作杂志》上发表文章,曾有“公有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话。

《英国社会主义史》一书的作者比尔据此认为“社会主义这一名词必然是在这些辩论中创造出来的”,可是却拿不出实际的凭据。这样,首次使用“社会主义”的这份“殊荣”便落到法国人头上了。在1 8 3 2 年2 月1 3日的《环球》 杂志上 ,法国圣西门派的戎西埃雷在一篇文章中写了这样的话:“我们不愿意为社会主义而牺牲个人 ,也不愿意为个人而牺牲社会主义。”1 8 3 3 年, 国欧文派的刊物《贫民卫报》 上也使用了社会主义这个词 ,毕竟略晚了一步。何况 ,法国圣西门派继戎西埃雷之后,于 1 8 3 4 年比埃尔 ·勒鲁发表了《 论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 的文章,这样就使社会主义较早地流行于法国。英国的欧文派则是在 1 8 3 6 年欧文的《新道德世界书》 中称未来社会为“理性社会制度”的,到了 1 8 4 0 年欧文出版了《 社会主义或理性社会制度》,18 41 年欧文又发表了《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欧文同布林德利的公开论战》,此后,欧文的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一词才流行于英国。

是从法国传人英国?是英法两国几乎同时使用这个词语?还是从英国最先使用的“社会主义者”演变 出“社会主义”又传人法国?英法的研究者曾各执己见。总之 ,1 9 世纪 4 0 年代,“社会主义”一词 ,成为一个新的时髦的名词流行起来了。

社会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贪婪掠夺、唯我的个人主义而提出的,是一种对个人与社会正当关系的肯定,是对和谐、理性、平等社会制度的向往。所以 ,它取意于同伙的、同志的、同伴的,或是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它的具体内容如此不确定,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又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的话题 ,其结果是 ,不仅空想社会主义自诩为社会主义,而且又出现了众多的社会主义流派 ,如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封建贵族社会主义,以及魏特林的平均主义社会主义、克利盖的真正的社会主义 ,等等。18 7 3 年 1 月,恩格斯在《 再论蒲鲁东和住宅问题》 一文中,使 用了“德国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概念,马克思在《巴枯宁 <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1 8 7 4 一1 8 7 5 年初)也使用 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两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几乎同时把 自己的理论称之为“科学的社会主义”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8 8 0 年恩格斯出版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书。于是,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就不一定对社会主义均加上“科学”的界定 ,而只通称社会主义了。这里的社会主义与以前众多的社会主义派别不可等同和混淆。我们说的社会主义,从广义上说就是全部的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

“社会主义”是怎样传到中国的呢? 通常我们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就十月革命的巨大历史影响而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也涉及到社会主义这个词语)传到 中国,要早于 1 9 1 7 年。“社会主义”是从日本移植过来的。在此之 前,我国译过西方著作,一直是把“社会”(Society)译为“人群”。“社会主义”(Socialiam),也有时直接音译为“索昔阿利司” ,如1 8 7 8 年《西洋杂志 》 黎庶 昌的文章 中采用了上述音译。而 18 9 8 年《 万国公报》 上所载英人领德著、李提摩泰译、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 》 就把社 会主义译 为“安民新学”、“养 民学”。康有为、梁启超在 1 90 1一1 9 0 2 年也曾把它译为“人群主义”、“人群之说”。

最先使用社会主义这 4 个汉字的是日本人。1 8 6 8 年,日本的加藤弘之出版一本译著集《 真正政府的原理》。在这本书中,他译“socialism ”时,用的是日文片假名。其后旧本才用了“社会主义”的汉字组合。据说,现在查找到的日文第一次使用 社会主义 汉字组合的文章,是 1 8 7 8 年 6 月 6 日的《 东京每日新闻》,上面刊登了福地源一郎的《邪说之危害》。虽然他使用了社会主义这个词语 ,但他并不信仰社会主义,也不是为了宣传社会主义。

到了 1 9 世纪末,日本出版的介绍欧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书刊就比较多了。我国赴日本的留学生对这些书刊不仅热心阅读而且时有评价。如幸德秋水的《 社会主义神髓》,出版于 1 9 0 3 年7 月。我国在1 9 0 3 年 9 月,仅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出版了达识译社的中译本。其后 1 90 6 年、1 90 7 年又分别出版了蜀魂译和创生译的两种译本。只是流传不广,数量较少。因此,人们一提到“社会主义”传到中国,通常还是习惯提到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 的“麦喀士、社会主义之鼻祖” ,及“社会主义者 ,近百年来世界之特产物也。概括其最要之义 ,不过土地归公、资本归公、走以劳力为万物价值之源泉”。这是我国知识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时间是在 1 9 0 3 年。其后不久 ,1 9 0 6年,朱执信又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介绍,指出:“自马尔克以来,学说皆变 ,渐趋实行,世称“学社会主义。” “前乎马尔克,言社会主义而攻击资本者亦大有人在。然能言其毒害之所由来 ,与谋所去之之道何自者,盖未有闻也。故空言无所禅。其既也,资本家因汕笑之 ,以为乌托邦固空想 ,未可得薪至也。是亦社会革命家 自为计未审之过也。夫马尔克之为也 ,异于是。”这是最早对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作了界定。

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对社会主义更认真,更有兴趣。一些人还试着进行充分一些的研究 ,如马君武的《 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1 9 0 3 年)等。

在李大钊著作中首次提到社会主义是1 9 1 7 年 4 月的《政治的离心力与向心力》一文。该文表明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接受是由于他正建立起社会历史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确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致力于探索人类自身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能动性的途径。可见李大钊的社会主义研究是一个前所未曾达到的高度。所以,1 9 2 1 年蓝公武曾著文《 社会主义与中国》,指出:“社会主义这个名词输人中国将近有二十年了。„„ 但是 中国真正有人研究社会主义 ,却在最近的两年中。”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影响深远,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了舆论准备。李大钊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文是真正研究社会主义的代表作。陈独秀首次提到社会主义是年月发表在《 新青年》(当时名《青年杂志》)创刊号上的《 法兰西与近世文明》 一文。随后毛泽东等人都对社会主义有了研究,社会主义一词在逐渐流行发展开来,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大改造,我国终于在1957年建议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呈现了新局面。

4.简述价格的职能 篇四

完成垄断的价格机制:垄断企业不再是一个价格接受者而是价格制定者对完成垄断的价格机制的评价:弊端 产出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水平;从消费者的观点来看,商品的价格高于完成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商品价格,所以消费者受了“剥削”;垄断企业以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而取得长久的超额利润,这是不公正的;由于缺乏竞争,往往使得垄断企业效率低下;为了巩固其垄断地位,垄断企业会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排挤新的竞争者方面,这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优点:垄断企业往往会做出长远规划,垄断企业的规模比较大,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垄断的大型企业有能力进行一些耗资巨大的开发性研究项目,而小型企业对此无能为力;垄断有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11新产品定价策略: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满意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现金折扣,数量折扣,功能折扣,季节折扣,折让心理定价策略:零头折扣,声望折扣,习惯定价,招徕定价,分档定价地区定价策略:原产地定价,统一定价,分区定价,基点定价,运费免受定价差别定价策略:顾客差别定价,产品形式差别定价,产品部位差别定价,销售时间差别定价2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即由于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而导致的价格上涨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即在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提高引起的价格总水平的上涨3)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即在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因素发生变化,相应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的危害:使市场信号失真,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误导作用;扰乱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秩序,使既定的经济计划,合同难以实现;破坏正常的债权债务关系,使债权人蒙受损失;造成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使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方式的人员收入差距拉大各国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支持价格?农产品支持价格的运用稳定了农业生产,缓解了价格波动对农业的冲击。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价格支持,还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另外由于农产品价格风险降低,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加大农业投资,由此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农产品支持价格一般采取的形式有哪些?缓冲库存法,稳定基金法,差价补贴制度,收入支持政策,农产品进出口调节政策等价格管制的作用: 价格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对价格鼻息进行管理2一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重要性或特殊性决定了政府管理的必要性3)流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格问题,需要对价格加强管理4)对外竞争需要加强对价格进行管理。

5)价格本身的缺陷,需要通过加强管理来弥补其不足 我国现行的物价检查监督方法。国家发改委和各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所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物价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建立对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度。建立家恶搞监督检查基层工作联席制度,国家发改委及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直接联席的基层单位,加大对价格检查监督行为的指导力度。消费者组织,职工价格监督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以及消费者,对价格行为进行社会监督。新闻单位进行加分舆论监督。企事业单位自我监督,逐步形成内部价格监督约束机制。我国在价格管理中实施的价格政策?1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政策2逐步缩小工农产品就爱个剪刀差政策3稳定农产品价格政策4平抑部分生活消费品的市场价格政策5抑制部分基本工业品的市场价格政策6)政府福利和优惠价格政策7)公平交易价格政策 价格管理的直接方式1直接实行政府定价2限价3差率控制4提价声报制度5冻结物价 保持价格总水

5.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篇五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1.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A)(P25)

A.发展基础教育 B.发展中等教育 C.发展普通教育 D.发展农村教育 2.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D)(P26)

A.国家统一管理 B.各省统一管理 C.各县、乡自行管理 D.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3.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C)(P20)A.为升入中学打基础 B.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C.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 D.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精神产婆术”的提出者是(B)(P12)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洛克 D.亚里斯多德

5.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第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D)(P57)A.受教育化 B.具有主体性的受教育者 C.社会公民 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B)(P81)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使他们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帮助他们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P104)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直观性原则 8.教师不向学生讲课,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学习一个阶段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察。考察通过者,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C)(P114)

A.分组教学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程序教学

9.柯尔伯格揭示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反映了个体发展的(A)(P40)A.顺序性 B.互补性 C.稳定性 D.可塑性 10.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A)(P5)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日期是(B)(P24)A.1981年 B.1986年 C.1991年 D.1996年

1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成为乞丐、盗贼„„”。这个说法强调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B)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实践

13.集中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D)(P13)A.《政治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理想国》 1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D)(P27)A.普及性、科学性、基础性 B.普及性、科学性、强制性 C.科学性、基础性、强制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15.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因为学生享有(C)(P59)

A.身心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隐私权

16.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说明孔子十分讲究德育中的(B)(P153)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连贯性原则

17.教师在讲授新内容之前,常常要进行摸底测验,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新内容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摸底测验属于(C)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8.“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B)(P46)A.苏霍姆林斯基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9.“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出自的教育家是(B)A.叶圣陶 B.陶行知 C.蔡元培 D.陈鹤琴 20.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属于(B)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基础课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21.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称为 学校课程。(P76)

22.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它由 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因素构成。P51 23.人的身心发展在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或训练最为有效,错过了这个时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这个时期称为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P41)

2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就是维护儿童社会权利的主体地位。(P56)

25.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 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P47)

26. 教育目的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依据。(P29)27.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 发展性。(P85)

2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 学生身心发展 的过程。(P94)2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P117)30.讲授法通常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讲述、讲解与讲演。(P110)31.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 道德教育 的总称。(P123)3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教育者。(P143)

3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方法称为 说服法。(P139)34.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最常用方法是观察法和 谈话法。(P145)35.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 群众 组织。(P138)

36. 1898 年,清政府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这可以看作现代小学的开始。(P21)37.社会、知识和 儿童 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P73)

38.1897年,盛宣怀 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P21)39.小学以感知为主的常用教学方法有 演示法 和实验法。(P112)40.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P131)

2)小学阶段课性质的特点有哪些

6.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篇六

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代表作品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论课程与教学。杜威主张以活动经验、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即活动课程。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7.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 篇七

AP0601620

余亮宗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五卷上。这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酝酿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民主“与”科学“口号,促进了一部分有识之士思想上的觉悟。正当旧社会中的封建陈旧观念与新兴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之际,鲁迅响应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在钱玄同的邀请下,他为《新青年》写了一系列文章,其中第一篇便是《狂人日记》。于是中国新文学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就此诞生。

《狂人日记》的创作与当时的特定思想氛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革命”提出摒弃文言文外,还提出要用现代的新兴的思想,也就是反对儒家三纲,主张人人人格独立、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用陈独秀的原话来说:“今日’国家‘、’民族‘、’家庭‘、’婚姻‘等观念,皆野蛮时代狭隘所遗漏”①;李大钊也谈到:“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个性解放自由的我,和一个人人相爱的世界。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国家、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②。《狂人日记》无疑响应了时代的号召,为个性独立解放,用文字化作锋利的矛头猛然指向封建宗祖观念。毫无掩饰地揭露“仁义道德”就是“吃人”,劝大家不要再吃人,做“真的人”,呼吁“救救孩子”,这便是其意味深长的主题。

小说文本中狂人的日记是以白话文的进行记叙,而文本开头“撮录者“的说明则采用文言文的形式出现。两者文体形式呈现出格格不入状态,暗示了在文本中的“我”与称“我”为“疯子”而想把我吃了的人们思想上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为什么会被认为“疯子”或是“迫害狂”从文本中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我“每时每刻都感到害怕,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这种的对人的猜忌演变成了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而“我”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逻辑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他”指的某人还是月光?文本没有言明。指月光的话,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倘若指人的话,“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我”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不能被人理解的逻辑关系。而且“我”是一个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就这样别人称’我”为“疯子”,然而在“我”却称自己是”狂人”(《狂人日记》这个题目,是“本人愈后所题”)。“狂人”有两个意思,一指疯子,一指狂妄的人,不是指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不同留俗的一种个性。就如李白自称:“清平三曲动明星,四海知名李白狂。”小说极力刻画狂人的心理,他对周围世界的感受,他对别人言语、行为含义与动机的猜测。狂人用另类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得出与平常人的结论。其实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1)“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对传统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是成为启蒙者的先决条件,为下文认识到血淋淋的封建传统宗族观念本质奠定了思想的基础。(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叶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拨开“仁义道德”的迷雾之后,看到的是令人不寒而粟的文化本性,正如有学者所说“它给整个中国历史带来了颤粟,是绝不过分的,因为它展示了鲜血淋漓的东方沉沦。”③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又有学者云“狂人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悲观性的诊断,尖锐地击中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之非人性的要害所在。”④(4)从活生生的吃人的历史事实中,狂人陷入了思考,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结论如:既然古代能够“易子而食”,现实中狼子村能够吃人,为什么自己的大哥不可能吃自己;又如他们是人,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5)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6)“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从狂人对大哥和青年乃至围观他的人进行窥全规劝中,可以看出狂人思想觉悟超出的平常人,他想到了不进行意识的转变将会带来可怕的效果。(7)然而思想犀利的狂人,对人吃人的现象没有冷眼旁观,也没有天下皆恶,唯有我的思想纯洁和高傲。鲁迅赋予狂人一颗勇敢的心,勇敢地承认“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这是出于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这也透视出鲁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8)文本最后启蒙者狂人意识到自己并不能摆脱“吃人”或”被吃“的命运。世界上难得见到“真的人”。为渴望拯救个性独立摆脱封建观念的“真的人”,狂人用最大力气发出最真诚的呼喊----“救救孩子”。这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现实中的人,文化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以挽救我们之间的人吃人后出现的可怕后果。

纵观整个文本,狂人“疯子”般的言行思维间,蕴含清醒的思想,清醒得如平常人一样,然而当狂人对众人进行善意的劝转时,却因众人思想上的麻木性、滞后性而被指责这是非理性的行为。理性与非理性间互相颠倒,引发读者们的对“仁义道德”教条和理性的思考,进而呼唤人们思想上的觉醒,挣脱“仁义道德”的精神枷锁。做一个个性独立的人。就如《伤逝》中子君所说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总之,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狂人的启蒙行动失败了,这是由社会滞后性、被启蒙对象的麻木性,以及文化习俗的惯性力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文本中笼罩着悲剧色彩。这是一种无法言明沉重的、无奈的哀伤。然而文本最后留给我们一丝丝的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鲁迅没有给我们确切的答案,但也不能抹杀其可能性。就好象《呐喊》自序中的“铁屋子”理论-----“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参考文献:

①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7 第90页 ②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7 第90页 ③ 徐麟 :《鲁迅中期思想研究》出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简述重组企业的文化融合 篇八

作者:吴殿信 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重组企业 企业文化 融合

论文摘要:国有大型企业的联合与重组,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焦点。在强强联合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融合成为重组企业得以生存与健康发展的关键点之一。通过对企业文化本质的阐述,在对其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重组企业的文化融合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当前,国有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产业联合与重组成为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然而,纵观历史上的企业并购重组,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究其原因,双方企业文化能不能很好融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1]。随着更高层次、更高水平重组工作的继续推进,我们冷静地反思过去,理性地分析未来,会发现在重组过程中彼此间必然存在着“能否放弃自我,融人你我”的问题。企业的文化融合已经成为重组企业建立后的新课题。

企业文化融合潜在并强有力地影响着企业发展绩效的方方面面,也是决定重组企业在规模做大以后,能否继续做强的内在因素[2]。本文结合我国近两年国企重组的工作实践谈一些认识和观点,和大家一起探讨企业文化融合应从何人手,该怎样推进。

一、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特点

何谓文化?何谓企业文化?国内外的学者与企业家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习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实践和提炼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是指导现代企业步人市场,走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之路的管理理论。既是理论,那么,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企业文化应该是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和完善的一种学科门类。

企业文化具有特殊性、层次性、系统性等特点。企业文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没有现成的内容可以套用,适用于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不一定适合其他企业,不能照抄照搬。否则,即使形式上建立了企业文化,不论语言听起来多美好,用词看起来多华丽,也只能是表面文章。企业文化之所以有层次性,是因为它看似无形,实则有形,外围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是制度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系统性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单点,而是一个稳定的、系统的统一体。从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来看,每个层次取得的成果有高有低,发展不够平衡,如果顾此失彼,难免偏颇;只有协同,才能发展。同时,企业文化还具有过程性的特点,即先有条文或实物,再经引导和推进,最终形成习惯。基于这些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力戒以下四种倾向:(1)企业文化的孤立化。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建设,如果脱离完善的制度,片面地就文化谈文化,企业文化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企业文化的形式化。有的企业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词铿锵的标语口号,如“求实”、“拼搏”、“奉献”、“创新”、“一流”等,这本无可非议,但关键在于能不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理念,能不能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3)企业文化的文体化。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并规定活动的次数,将这些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客观来说,这些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它能增进友谊、沟通感情、凝聚整体人心,但仅有此还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4)企业文化的急功近利化。企业文化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是长期和艰巨的工程,而不是一个—蹴而就的动作时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不能建立完整的、系统的企业文化。

二、正确对待重组企业的文化差异

正如人的个性一样,不同的企业文化相异,同一个企业的不同历史阶段其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核心内涵与个性特征。企业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但这绝不意味着两个企业重组后,就会自然形成一个文化优秀的企业。所以,企业重组后,随着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原辅材料采购、销售等技术层面的问题的解决,原来若隐若现的企业文化差异性就不知不觉地显现出来。

正确对待重组企业的文化差异,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尊重现实与历史、求同存异是企业文化融合的基础。重组前的每个企业员工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与价值取向都不相同,既然走到一起了,就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将重组前不同的文化共性特征提炼成为重组后企业的文化外形。(2)完善制度建设是建立企业文化的桥梁。随着重组的深入,企业会有更多的问题浮出水面,譬如由于思想的隔阂、认识的不统一、观念的碰撞、制度的不衔接、地域标签而产生的问题等,都会对企业实施协同管理产生负面影响。其中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度来解决,如果能进一步强化认识,企业的管理水平就会得到大幅提升。(3)不断创新、增同减异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关键。随着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职工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关键时期内,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鲜血液,才能增加相同性,减少差异性。(4)与时俱进、全同灭异是建立新型重组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要充分信任并教育引导职工,倡导“命运共同体”,让各种环境要素与企业内部的设备、制度及组织机构等有效地连接起来,进而达到新的平衡,最终通过企业文化与环境、管理各要素的有机结合,带动企业发展战略顺利实现。

三、重组企业的文化融合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所谓融合,就是指不同思想文化、不同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逐步统一,是对原有文化的扬弃,是在去劣存优基础上,对企业新文化的一次催生再造。这并不是双方原有文化的简单叠加,不是吞并、代替,也不是全部推倒重来。

重组中的文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在企业文化的融合创新中实现重组企业的文化对接和超越,应当坚持取长补短、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整合文化资源,尽快形成一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适应新的企业特点的文化体系,促进企业新一轮的发展。

(一)统一的品牌认知是企业文化融合的前提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接桥梁是品牌,支撑这一对接的是晶牌背后不断强化的技术精度和文化向度。如果说文化是企业的意识,那么品牌就是企业的物质。根据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企业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上,它的融合需要载体,作为工业企业,最好的载体就是品牌。

企业重组难免涉及晶牌整合。在市场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品牌要想生存并发展,就必须妥善处理好企业战略性品牌与一般品牌之间的关系,避免品牌间的自相竞争而导致企业资源分散。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日益加剧,重组企业的品牌梳理在所难免。对此要端正一个认识,即重组后企业的品牌是不带地域性的(也即品牌所有权问题)。对原企业或者原品牌的眷恋是可以理解的,而一旦将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中,就往往会产生极端化或者非理性化的结果。如果我们死抱着老品牌不放,人为地延长产品寿命周期,不仅会模糊消费者认知、压抑创新动力,而且会导致品牌价值各个链条之间由于受力不均而出现断裂现象,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也应当看到,品牌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统一协调、共同参与。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就不能做出品牌发展的正确抉择。只有坚持“先立后破”、“破立结合”,进一步提高晶牌资源的使用效率,切实有效地防止企业各品牌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伤耗,才能带来品牌的强大与发展[3]。而品牌定位的准确以及由此带来的品牌强大,也为凝聚职工提供了巨大的现实支持。

(二)明确的发展目标是企业文化融合的基础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是毫无前途可言的。联合重组之后,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这种看得见的数字增长使得表面上联合重组后的企业并没有产生过多的文化摩擦和冲突。但没有显现出来的摩擦并不表明其不存在,实际上,恰恰是联合重组后企业发展目标的明确以及由此获得的发展,将这些可能产生的摩擦降低到了最小程度。如果没有共同的、明确的企业日标,甚至保持重组前彼此独立的目标,则势必导致重组后的企业各个分支仍各自为政的状态,难以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达不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当然,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要尽量避免出现不够清晰、没有量化的现象。要明确长远目标,细化中短期目标,做到长短期目标相统一,强调长远有方向,近期要具体。如果企业目标只是口号式或理想的表述,如“三年做大、六年做强”或“争创——流”,而没有对目标提出具体的量化评价标准,同时也缺乏目标的阶段性分解,企业目标与工作目标之间缺乏联系,不能相互支持,发展战略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三)协同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融合的保障

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如果没有企业制度的整合,重组后的企业仍实行两套以上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以及特殊制度,就很难使员工在思想观念上达成一致。

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非难事,难的是让制度为自身所有、为自身所用。重组企业的工作重点是实施“企业再造”,也即进行管理流程再造。那么,怎样能实现流程再造呢?那就是必须以市场与效率为核心,彻底摒弃原有不合理的功能性组织与思维障碍,针对客户需要进行重新思考,将企业内部与市场连接成一个全新的流程,进而达到企业效率、质量、效益、个性化需求相统一的整合目标。当前,在实施流程冉造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要认识到丢弃的不全是不好的、无效的。重组后企业以往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之所以要“再造”,不是流程不好了,而是不适应了,所以要“再造”。(2)研究、制订覆盖重组企业的制度流程体系时,要充分注意到分支作为一个生产点的新变化。(3)认真组织好宣传、实施,确保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执行,真正发挥制度的管理作用。

(四)规范的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融合的关键

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有多长,更取决于木桶有无漏水的缝隙。同样,制度决定了木桶的长短,行为准则则是缝隙。如果说制度让员工这么做而不那么做,那么行为准则就是让员工做得更好。

行为准则的融合更多体现在个人上。如果说企业的行为准则是通过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承担的是对社会的责任,那么,个人的行为准则就是个人对企业的责任。当然,不同企业以及企业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职工的行为准则可以也应当不一样,但这属具体操作层面的范畴,大的指导原则必须加以统一和规范。这个指导原则笔者认为有四条:(1)是否适应社会公德;(2)是否有利于企业形象、企业发展和产品质量提升;(3)是否能在自我和超我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即当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该怎么办;(4)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个人资源,使本岗位具有不可替代性。

(五)畅通的信息交流是企业文化融合的桥梁

交流沟通的作用在于使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做到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用适当的方法,传给适当的人,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缺乏沟通与信息交流,将导致决策不能完整准确地落实,影响决策和规划的科学性,影响绩效考核和个人评价的公正性。

重组企业会存在各个分支在不同地域的问题,尽管现在信息传送比以前快捷,但一些有效信息仍保存在不同分支生产点的各部门中,决策层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管理不透明、监督服务工作难以到位,影响了决策和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整合信息孤岛的基础靠沟通,关键在于执行,核心是职责和流程的界定。因为如果企业业务流程不能事先理顺,不能事先优化,就盲目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即便一些部门内部的流程可以运转起来,部门间的流程还是无法衔接。

(六)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企业文化融合的最高境界

一般认为,企业的价值取向就是生产更多的产品,追求更多的利润,然而,这一价值取向往往会偏离方向,导致企业不顾质量与诚信经营,出现企业与品牌辉煌的短暂性,使企业与品牌在造成市场轰动效应后很快便销声匿迹。

企业追求的不仅是合理的利润,更应该是价值最大化;不仅要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应该使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的维护和落实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这些归根到底要靠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发展了,国有资产才能保值增值,国家利益才能维护;也只有企业发展了,产品质量提高了,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对重组后的企业来讲,应以准确的发展目标推动企业各项工作。也只有这样,职工才能真正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融人到企业价值中去,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凝聚到企业的共同愿景上来。这些合起来足以使理念转变成可以接受的习惯,当习惯养成时,文化也就自然形成了。

9.大部制改革的简述[推荐] 篇九

(1)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我国长期留存下来的官本位价值取向,是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主要原因。从官本位过度到权力本位,所谓“学而优则士”,人们追求行政级别,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人员分流触及到了部门和人员的切身利益,再加上中国传统人情观念的影响,使得改革阻力巨大。各地方机构的部门设置,人员编制还要繁杂,这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地方政府机构职能上,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机构之间互相扯皮,是影响行政效率的一大顽症。“三不管”事件层出不穷,“三不管”地带众多,往往是有利益一起插手,无利益谁也不管。行事要牵扯到各个相关部门,难以提高效率。

因此,此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突出问题,不断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积极探索明确和强化责任的途径及方法。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2、大部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公共管理思想指导下的西方政府改革实践主要有三种类型;以英美为代表的新公共管理的改革、以德法为代表的渐进主义改革和以意大利希腊为代表的争取行政合法性或强制性制度化的改革,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改革,都穿插着对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对我们当前的地方政府机构的大部制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机构设置方面。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新公共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公共部门精简,主要目的是寻求更少的政府开支,它的方法就是目标直率,假设政府有极大地浪费因此必须削减。正如波利特所说,大多数评论者都偏好专门化的、经受的、扁平的、资质的组织形式,而不是规模庞大的、多功能的等级官僚制组织。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实现机构精简:

①根据各层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合理调整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在中央确定的限额内,需要统一设置的机构应当上下对口,其他机构因地制宜设置。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②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不再保留的,任务交由职能部门承担。今后要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确需设立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一般不设实体性的办事机构。

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2)管理方法方面。

①对决策、执行、监督进行分离与协调。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授权、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认为以一种分权化的管理环境来取代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结构,在这种分权化的管理环境中,关于资源分配与服务提供的决策更接近于服务提供点,二这种服务提供点既可以提供更多的有用的相关信息,又可以为顾客和其他利益团体提供反馈机会。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更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做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

目前我国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不分现象突出,监督流于形式,使决策部门普遍受到执行利益的干扰,导致行政问责更加困难,国家利益部门化。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探索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行政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我们认为,建立不同层面的适度分离机制是可供考虑的思路。即:既要在政府部门的整体层面上构建决策、执行、监督适度分离的组织架构,也要在部门内部建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机制,将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执行职能分离出来,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避免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的弊端。有些职权的分工与制约,还需要从与人大、司法部门的关系上来考虑。

②重视追求效率。

首先,实行严格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与之签定绩效合同,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这是组织由过去的“规则驱动型”向“任务驱动型”转变。因此,地方政府机构应当做到:让公务员更多的参与决策管理,放松行政控制而推行严格的绩效目标制度;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反馈机制,并强调服务质量;将供给与需求决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共组织的生产绩效,才能够提高人员调配、开发、合格人才的招募以及绩效奖励等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其次,重视结果。传统的官僚主义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他们往往只会花掉预算分解的每个项目的资金,对结果和收益毫不关心。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关注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主张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做出主动、灵活、低成本、富有成效的反应。大部制改革也应当把注重业绩的企业家精神融入到政府部门当中去,根据效果的测定确定一项政策的的成功还是失败,进而从成功中获取奖励,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最后通过业绩来赢得公众的支持。

再次,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③ 明确和强化责任,强调权责一致。

官僚政府体制内部的授权可以通过不同层级之间权力关系的调整使各层级形成各自的“责任理念”,使各层级的官僚获得一种使命感和控制感,从而使政府对社会的动态需求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有利于大量减少政府内部的推诿行为,无论是在提高政府部门效率方面还是在改善政府形象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另一方面,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调整所产生的结果会使各层级的官员真正做到“权责统一”,从而使他们获得最大的工作满足感。

因此,要做到明确和强化责任,首先要做到政府实行机构内部的授权,其次是理清职责。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要求,国务院机构改革“三定”规定中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明确相应的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上坚持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建立健全各个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率。比如,明确人民银行承担综合协调并推进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研究并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等责任;明确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加强市场监管的责任;明确公安部负责治安、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承担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等责任;明确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承担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等责任。这样既集中解决和理顺了在宏观调控领域、环境资源领域、市场监管领域、文化卫生等社会管理领域的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问题,又做到了权力和责任对等的协调配置,明确和强化了部门责任,使有权必有责成为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原则之一;既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同时也为推行行政问责制、加强责任追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3)制度保障方面。①继续完善公务员制度。

新公共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亚1987年开始的大部制改革中通过的《高级公务人员法案》,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改革,这个法案将公务员制度进行重新组合设定,增强公务人员的流动性,强调发展管理技术,增强各部领导人使用和调遣公务人员的权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管理主义的方案中也要求提高人员调配的弹性,使管理者很容易的在职位和部门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形成对行政职务的认同性而不是对某一部门的认同性,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整体效率。

这对我们当前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具有启示意义,在地方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过程中,为了控制政府规模,人员编制不得突破现有规模是一条底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编制总额不得突破。虽然总额不得突破,但在同一层级内,可以根据职能的调整,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有减有增,优化结构;如需跨层级调整的,必须按程序报批,同时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通过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法。

②为大部制改革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新公共管理注重既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当前进行大部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想要得到良好的贯彻实施,就必须有配套的法律制度出台。

10.商务接待的礼仪简述 篇十

商务接待的礼仪简述

迎客

对于如约而来的客人,要表示热情、友好。

对贵客或远道而来的客人,要指派专人出面,提前到达双方约定的地点(或适当的地点),恭候客人的到来;接待人员要提前到达机场、码头或车站,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客人抵达后,若宾主双方早就认识,双方直接行见面礼,若是初次见面,一般是由礼宾人员或我方迎接人员中身份最高的,率先将己方迎接人员一一介绍给客人,再由客人中身份最高者将客人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给主人。

对于来自本地的客人,一般应该提前半小时在单位大门口或办公楼下迎候客人

待客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彼此往来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接待工作也应越来越规范。

要文明待客、礼貌待客、热情待客,接待工作在礼仪方面应做到严谨、热情、周到、细致。

1、文明待客

文明待客主要以主人的语言、举止和态度来体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2、礼貌待客

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问候语、请求语、感谢语、道歉语、道别语

3、热情待客

注意三个操作环节:

眼到:眼睛注视对方,且要平视,表示尊重。

口到:讲话内容要切合对方实际情况,明确表达心中所思,且须做到接待三声,准确把握对方的话题倾向,作出合理反应。

意到:讲话时意思明确,态度平和、友善,意会他人言中之意,反应迅速、准确。

☆一杯香茶暖人心

我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的传统礼仪,中国人在办公室、家里接待客人时,茶水是必备的。专门举行茶会招待里来宾也是商务活动中常见的。

茶杯:为客人沏茶之前,先洗手,并洗净茶杯;茶杯要无破损、无裂纹、无茶锈;茶杯以陶瓷制品为宜。

茶叶:沏茶前,可事先征求客人的意见。

泡茶:不要太浓或太淡,斟八成满即可。

上茶:主人向客人上茶时,应起立,并用双手把茶杯递给客人,然后说一声“请”。客人亦应起立,以双手接过茶杯,道以“谢谢”。

喝茶:喝茶时只宜小口仔细品尝,不可大口喝水,发出响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不可用手从杯中捞出,也不要吃茶叶。

送客

送客时的寒暄之辞:提醒客人的随身物品,对即将离去的客人说些客气的话,使客人愉快的离去。

基本原则:送到客人离开视线为止。和上司一起送客,要比上司稍后一步

☆商务见面后告别语的使用

1、主客之间的告别语

客人向主人告别时,常伴以“请回”、“请留步”等语言,主人则以“慢走”、“恕不相送”等语回应。如果客人是远行,可说“祝你一路顺风”、“一路平安”、“代问××好”等告别语。

2、熟人之间的告别语

可说“有空再来”、“有时间来坐坐”、“有空来喝茶”等,也可说“代问家人好”以示礼貌。

3、“再见”

上一篇:《时钟展览馆》教案下一篇:汽车驾驶员理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