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鉴赏第二课(12篇)
1.高一美术鉴赏第二课 篇一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教学目标:
这一单元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在学生初步学会了用审美的眼光去看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和美术相关的事和物后,本课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了解美术作品的不同的形态特征,并针对不同形态的美术作品初步掌握不同的欣赏方法。
教学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媒体播放工具。
把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术作品所展现的主要内容就是图像,也就是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的各种形象。形象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辩别这些形象以帮助我们欣赏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图像与眼睛)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
提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特点?对于这一类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出示:具象美术作品
出示图片:《重屏会棋图》、《刘胡兰就义图》
提问:这三件作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欣赏图片:《韩熙载夜宴图》、《父亲》、《教皇》
请同学们思考:美术除了能够表现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还能表现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
2、出示图片塞尚的 《圣维克多山》和夏加尔的《生日》
提问:
1、你从作品中观察到了什么?
2、你觉得艺术家要表现什么内容?
3、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受到这些形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继续分组讨论:我们欣赏意象美术作品能否用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方法来欣赏,为什么?
教师总结意象美术作品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欣赏图片:《李白行吟图》、《荷石水禽图》、《恋人》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这三幅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手法?
3、出示图片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讲授抽象美术作品。
学生讨论并回答:你们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这些作品令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抽象美术作品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是多方面的,不能用“像不像”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即便是具象美术作品也不能等同于照片,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2.高一美术鉴赏第二课 篇二
第二课堂,又称“美术活动课堂”。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贯彻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开展的兴趣活动课堂。是实现素质教育以及全面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有效课堂。然而纸本身作为易粉碎、种类多、便于塑造等诸多特性的材料,为美术第二课堂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1. 剪纸与折纸艺术。2. 有色彩纸裁剪拼接成的美丽图画。3. 多样的废旧纸张有序重组粘贴呈现出的艺术展示品(物体模型、艺术服饰)等。可见,纸在美术活动课堂中已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但多数创作都是建立在纸材料表面形态上传统塑造,然而将纸掺水粉碎成沫后,纸张又将展现出另外一种形态 -----“纸浆”。从而为更加奇特的艺术表现提供更多可能性。
二、纸浆艺术与第二课堂
(一)纸浆艺术在第二课堂的创新性运用构想。美术第二课堂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纸浆艺术是纸材料形态的转换和延伸,在以兴趣为主导形成的美术活动课程中突破传统认识。首先更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意识的形成。其次,由于纸浆艺术存在于生活中,制作工艺流程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材料收集更加便捷,这为纸浆艺术在活动课堂中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能性和有力保证。另外,由于纸浆艺术作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制作过程中,需要明确分工,加强合作交流和积极配合。这无形中增强了活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纸浆艺术在美术活动课堂的表现形态。纸浆艺术作为综合材料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当代综合造型艺术中可表现为三种类型:平面造型、立体造型和空间塑造等。
1. 平面造型(纸浆画)
纸浆画又称“彩泥彩”,是以纸浆作为主要材料进行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它是表现在物体表面的绘制平面造型艺术。实践中将纸碎成纸浆后,在金属、三合板、瓷具等多种不吸水的硬性平面材料上进行拼贴、染色、堆积等,同时在纸浆中可加入麦草、花草植物等多种纤维,做出肌理效果, 风干后便做成品。然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若美术活动课堂中引入了这种纸浆画艺术形式,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纸浆画呈现类型由简单到复杂,体现立体层次性。同时,纸浆画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可调制的色彩丰富多样, 并且表现的物象没有明显界定,主题范围更加广阔,所以适合学生选择自我喜欢的各类形象,如:卡通人物、动物和风景等。从而使学生在制作中寻找乐趣,在手脑眼并用创作的作品中,有效的增强自我成就感和自信心。
2. 立体造型(装饰工艺品)
立体造型,顾名思义是将纸浆建立在一定的形体结构上进行塑造,或者直接用纸浆层层堆积、反复垒积等方法进行立体空间创造。在活动课堂中,学生寻找废旧容器和物品相对容易,另外从回收过来的废弃材料进行联想、再创造,为学生提供艺术创造的广阔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发散性思维。在立体多规则的废弃物结构中,学生可以触摸并观察形体轮廓,将纸浆进行填充覆盖,经过多次推敲和修改, 直至做出自我理想的艺术工艺品,同样这种低成本高价值的装饰品可以作为学生间友好关系的礼物互换,意义会更加珍贵。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节约资源、废物再利用的价值取向。
3. 空间塑造造型(纸浆装置艺术)等
说到装置艺术,杜尚的“小便池”便是典型代表,这种艺术形式从最初的反传统美学的意象外象征物,转化为一种如今人人可体验的新的艺术语言,然而纸浆作为特定材料, 将环境中的光影结合到空间造型中去,从而打破传统的原始空间和材料观念,正是因为空间装置艺术表达的抽象性,使其美术课堂中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联想和疑惑,同时直观的纸浆装置造型艺术可以为学生的疑惑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所以这将打破学生对艺术表达只停留在二维空间的认知偏差,并将平凡的纸浆材料发挥无限可能性。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纸浆艺术在第二课堂中运用的意义
(一)使纸材料在活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元呈现。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的四个学习领域里,其中,设计与运用的教学建议中显示要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对竹木、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 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同时综合与探索阶段学习建议提出要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所以纸浆艺术作为废旧材料艺术的典型代表,安全、简易的表现方式为第二课堂的学习形式提供有力借鉴与支撑, 从而使纸材料在艺术表现中多元呈现、灵 活运用。并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美术课堂的课程开展形式,进而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二)内化为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美术课程特有的人文性价值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有效课程,充分体现着情感性和文化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人文素养。在纸浆材料运用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探索并延伸到生活中,能够传递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责任感, 环保材料(纸)在经过打碎、加工、重组等过程,再次成为有价值的物品,将废弃物转型升值。使资源的“循环再生”观念在美术课堂中深入人心,从而培养学生环保节约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活的责任意识,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有效创设动手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纸浆艺术创作课的开展,使学生从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因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进行学习互动。同时,纸浆实践课是学生在初步审美感觉的基础上对艺术的深入认知和把握。比如,在欣赏欣一的纸浆作品《捕思》时,若不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学生很难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如果了解创作者以蜘蛛捕食落网蝴蝶的情景为灵感而作,体现捕获思绪与灵感的过程。那他传递给我们的不只是纸浆表面物象,而是要求我们不要忽略美的存在, 应学会在生活中敢于尝试新材料并体会材料表达的真善美。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升审美认知,并勇敢想象和尝试, 同时在纸浆艺术实践中,体味同种材料的多种运用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现力,更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结语
3.关于美术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心得 篇三
关键词:美术班;团队意识;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75-02
什么是幸福人生?我认为首先就是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或工作),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或者说是天赋。让个人拥有幸福的人生,就要从小发现学生的天赋,鼓励他们在成长中不断发挥天赋,根据自己的天赋选择自己喜爱的、擅长的工作和事业。大多名垂青史的巨人都是从事了自己喜爱和擅长的工作,而这种工作倾向的喜好性无不与他们小时候与众不同的秉性有关,如达尔文从小就爱观察动物和植物,爱迪生从小就爱搞实验,毕加索从小就爱画画,爱因斯坦从小就喜欢思考“奇怪”的问题,拿破仑从小就喜欢研究打仗,巴菲特从小就喜欢琢磨挣钱等。
什么是天赋呢?我认为天赋就是当你开始做某方面的事情时,世界突然一下子安静下来,你的心平静而喜悦,而且只要你稍稍一做就远远超过了身边的普通人,并且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时自己总能才思不断,总有好多想法,这就是天赋,就是孩子的特长。一个人只有在做符合自己天赋的工作时他才是轻松的、快乐的,自信的,充满热情的,创新不断的,这样最终往往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一、通过设计比赛,让学生发现自己设计的天赋
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内组织了多次设计比赛,比如自行车设计比赛、滑板设计比赛,圆珠笔设计比赛,铅笔袋设计比赛等。通过这些比赛,逐渐认识到有的同学擅长创意设计,有的同学擅长绘画,可以说一部分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天赋,而其他同学则从比赛中体会到设计的乐趣,开拓了视野和思维角度,提高了审美水平,知道美术不仅是绘画还包括设计,体会到美术设计对于产品的重要性。而对于具有绘画或设计天赋的学生,通过多次比赛他们清晰地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发现了自己的卓越才能,增加了对自己的认可和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道路打开了一扇窗户。
二、通过评奖活动,找回不同天赋的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每次征集完作品后,我和同事们都认真仔细筛选比较,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力争让有创意的作品都能获奖。除了买些小奖品外,我们对获奖的作品都颁发了奖状,由校长在全校大会上为这些学生颁发,而这些奖状都会作为班级的荣誉张贴在自己的班内。所有的获奖作品都将在校内宣传栏内长期展出。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获奖学生及所在班级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大大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在一次颁奖过程中,其中一个男孩获奖了,颁奖的时候他哇的一声哭了,发言的时候说道,他成绩不好,爸爸、妈妈在家老骂他废物,他特别自卑,今天他终于认识到自己不是废物,他也能获奖,自己原来也是很优秀的人!听着孩子的发言,我的眼睛也开始湿润了,发现孩子的天赋多么重要,它可以让一个“废物”变成天才!
三、通过座谈会实现去功利化,重塑学生成长观
我利用美术第二课堂多次召开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我们一起讨论了中外名人成功经验以及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我们探讨了爱因斯坦,他小时候喜欢数学,父母发现了他的数学天赋以后为他买了很多数学方面的书籍,在父母的呵护下,爱因斯坦的天赋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为科学大师。我们又探讨爱迪生,爱迪生喜欢做实验来解决他心中的难题。尽管家里拮据,他的母亲一直支持儿子的爱好,很早就创立了他的实验室,爱迪生的天赋得到发展,最终成为“发明大王”。如果他们的父母不对孩子进行细心观察,没有肯定孩子的天赋,没有支持孩子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想必也就没有了这些科学巨人。
座谈会中我们也讨论当前教育思路的功利化倾向,当前唯考试分数论,相比考试分数其他都是次要的,这种唯分数论的教育倾向非常可怕,评价标准太单一,它让教育偏离了方向,教育首先应该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天赋,从而努力去做好那个与众不同的自己,然后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今后发展需要的各种优良素质,如感恩、团队协作精神、善良、乐于助人等,这是根本。
通过在美术第二课堂上开展多次座谈会,学生和家长们逐渐有了新的认识,一颗崭新的种子开始在他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家长们通过座谈讨论也开始更新成长观。
4.美术第二课堂 篇四
发表于 2008-9-21 8:54:00 美术第二课堂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的教育,比较注重主要科目的教学,所以美术教育在这个阶段所要发挥的作用便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对审美的 因此现阶段的教育,比较注重主要科目的教学,所以美术教育在这个阶段所要发挥的作用便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审美文化素质
一、以美为主线,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
1.发掘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育内容进行美育。在绘画教学中要选择造型优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引导和教育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对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感受和认识能力,使学生热爱生活。在工艺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变化、统一、对称、调和、对比等形式美的原理法则,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让他们感受艺术和劳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使他们具有区别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什么健康的,什么颓废的能力。引导他们理解壮美、优美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使他们热爱、维护、创造美好的东西,憎恨、摒弃、改造丑恶的东西。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2.创造一个“审美世界”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教育。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极有利于开阔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我力求改变把自己审美感受直接灌输给学生的简单做法。而是让学生经过完整的审美过程,积极地进行艺术思维,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美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第二课堂教育促进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才能的发展。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特定的作用,对儿童未来的成就有深远的影响。
三、在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使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钻其所爱,展其所长
5.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总结 篇五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期有计划的开展美术第二课堂活动,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第二课堂的学生学习分为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首先训练学生的构图、比例、线条知识基础能力,主要是训练学生对绘画形体的练习.第二阶段训练染色,让学生体会色彩关系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无穷变化。通过这短短的几个月训练与学习,有一部分学生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慢慢的开始喜欢上了这一门艺术。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美术的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通过这几个月的努力学习后,对美术技巧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审美意识也得到加强了.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学生想参加兴趣小组特别是七、八年级学生尤为突出。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 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6.第二课堂美术兴趣小组计划 篇六
美术不仅是一门技能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美术兴趣小组,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的:
对美术方面有一定天赋的学生,将这些学生组织起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技能、技巧训练,让他们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针对美术课堂学习内容,增开比较简便易学的幼儿绘画课程。希望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专业技能。
活动内容:
本学期学生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计划招收25名学生。
针对学生的特点,主要对他们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素描、简笔画、手工。
1、素描主要是对他们进行造型能力的训练,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首先辅导学生写生石膏,以便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再辅导学生静物写生素描,目标达到造型形神兼备。还应该主张让学生多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体会素描的趣味,了解素描技巧的运用。
2、开展简笔画活动,这是为了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的一个好办法,也就是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
3、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一些物品。根据学生的特点主要让学生认识工艺美术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
生动、活泼、丰富。(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无特殊情况每周二、四组织两次,时间为下午5:30至6:30,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本学期将认真开展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技能、技巧训练,让他们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文章录入:教务处 责任编辑:教务处
石龙中心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美术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然而,由于其有较大的“弹性”,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它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美术兴趣小姐,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应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善于调动学生的极积性,将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使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学生学习艺术的乐园。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活动要固定,通常每周一次,活动制度化。遇到有特殊情况择日进行,不轻易暂停。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
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小组活动主要有三方面:(1)重视基础训练,对素描、色彩、速写、工艺美术,抓住难点强化训练,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问题。(2)指导学生参加与校园环境布置,重点辅导学生设计艺术节、运动会的徽标,设计海报、黑板报、墙报,学习布置会场、美术展览等等,边学边实践,边干边提高。(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观察与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较高艺术品味的作品来。
二、经常开设美术知识讲座
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于学生在认识上、思想教育上、审美能力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日益突出,缺乏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现代人,将不可避免出现困惑和缺憾。通过美术鉴赏和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通过一系列的鉴赏评析,加深了同学们对杰作的热爱,唤起了对美术的高涨热情,使兴趣小组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定期举办美术展览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绘制,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组织观摩活动。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美展,有时还带队去参观博物馆和大型美展,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边画。条件允许我们还请主办者来校与学生见面交谈,或当场示范作画,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同学们得益颇多。
五、举行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计划组织兴趣组参加石龙镇书签设计比赛、参加市科幻绘画比赛、市电子贺卡设计比赛、市青春网络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九届电脑绘画、电脑动画比赛等,通过训练比赛,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要作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美术兴趣小组开始训练。
2、组织兴趣组参加石龙镇书签设计比赛、参加市科幻绘画比赛、市电子贺卡设计比赛、市青春网络比赛等。十月份:
1、上送石龙镇书签设计比赛作品
2、上送市青春网络比赛作品 十一月份:
参加市电子贺卡现场比赛石龙选拔赛 十二月份:
上交参加市科幻绘画比赛的作品 元月份:
1、撰写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7.美术五年级第二课教案 篇七
美术五年级第二课教案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下册 课题 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 授课人 宋爱秋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组织画面。 2、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存在性,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课前准备 几何形体、各种图片等。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自我评价8.高一美术鉴赏第二课 篇八
课
题:第2课
重重复复
课
时:1课时
领
域: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三年美术(下)第二课 重重复复 教案。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
二、引导阶段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有一家大商场要印制一批新的包装袋,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商场,你们说好吗?
师:但是商场要求很严格,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们有哪些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点击课件)
①老师点击鼠标,鸟儿向左重复连续排列。
②点击鼠标,鸟儿向右重复连续排列。
③点击鼠标,鸟儿向上重复连续排列。
④点击鼠标,鸟儿向下重复连续排列。
2.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教案《三年美术(下)第二课 重重复复 教案》。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三、发展阶段
1.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进行重负排列。
教师随着学生演示完毕,逐步把骨式图贴于黑板上。
引导学生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发挥学生的想象里在一次让学生摆出不同的重复形式。
师:除了这几种排列外,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
同学再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有多种重复排
列的方式,待学生操作完毕,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四、自由想象,小组创作,进行课堂练习。
1.结合课本范图诱导启发,拓展创作的题材与空间。
师:除了我们手中的
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同时让学生举例说说,使学生明确画的内容之多、之广。
2.讲解作画步骤。
①先请学生说说作画步骤。
②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再归纳。
3.自由想象,绘画图案。
接下来,各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收集的东西摆一摆.4.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自由想象,讨论、设计、绘画。
五、展评习作
1.举办小型作品展览,让学生先自我评价,教师、同学辅以点评。
2.联系生活,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那里可以见到重复图案。
课堂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教学反思:
9.高一美术鉴赏第二课 篇九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领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方 法 与过程目标
尝试用中国画工具、材料,体验画梅的过程与乐趣。
情 感 与态度目标
通过梅花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生活、大自然以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二、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
教学难点:怎样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 备
教具: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带有大量梅花摄影图片和中国画名家构图简洁的梅花作品)。
学具:稍大的宣纸和中国画的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用课件出示毛泽东的《咏梅》诗句(不出示诗的题目和作者)同时播放《梅花三弄》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和红梅的摄影作品。
师问:谁能诵读一下这首诗? 并说出题目和作者。学生:诵读,并回答问题。师问:从这首诗中你能领会到梅花有怎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2、教师评价小结:傲骨凌雪的坚强意志,高洁挺拔的不屈精神。这是诗人用文字语言的魅力表现出了梅花的高尚品质和人格精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学习的高贵品质。
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运用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来画梅花。表现梅花的这种精神。板书课题:《梅竹言志》之梅的画法 媒体课件播放《梅花三弄》古琴曲
二、识梅:
欣赏梅花图片,观察其特点。
三、名家画梅作品赏析:
1、欣赏齐白石的《红梅》和吴昌硕的《寻梅》(多媒体课件同时出示)。教师问: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一种什么精神?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有哪些不同?请同学们欣赏讨论并准备回答问题。
2、学生自主欣赏,体会笔墨的韵味,从而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评价小结:
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手法: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点、线为主的造型手段。不同:一个是白梅又叫圈梅(勾花),一个是红梅又叫点梅(点花)。
四、画梅:
下面我们学习梅的画法。
1、学习用笔用墨: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并总结、演示用笔用墨方法:
用笔:一般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皴、擦、点、染等。
用墨:一般分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等(加水的多少而定)。用墨的方法有蘸墨法、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等,水墨画中即以墨代色,故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彩墨画中,仍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
2、学生自由体验笔墨韵味。(学生通过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自由探究、交流)
3、教师示范(以点梅为例):(多媒体出示教师画梅的步骤图)教师演示:边画边讲(画主干—画旁枝—画花—点蕊调整画面)
要求学生:观察作画的顺序和笔墨的运用方法,看有没有用到刚才老师示范的笔墨方法。
4、学生临摹:
课件出示现代画家齐白石构图简洁的作品《红梅》播放背景音乐《梅花三弄》古琴曲。学生临摹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结合,并给予用笔、用墨等较好的学生和其作品及时的表扬和展示。
学生作业完成后,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五、展评作品:
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画梅花的认识和了解进行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师评指出学生的不足。媒体课件
六、课堂小结:
1、请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2、教师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作画情况。并告诉学生要课下多看有关梅花的优秀作品,不断地临摹和学习。才能更好地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梅花的精神。
3、布置下一节课需要同学们准备中国画竹子的学习图片和资料。
教学回顾与反思
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活动一”安排学生临摹梅花作品,学习和运用笔墨技法,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韵味。
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了解古代文人墨客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情怀的。为以后中国画的欣赏与学习打下基础。
《梅竹言志》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竹子的绘画方法及技巧。
方法与过程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毛笔体现竹子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欣赏——评述——练习。
情感与态度目标:
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情墨趣,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竹子的结构特征。
2、竹子的绘画步骤。
难点:
1、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
2、竹叶的浓淡变化。
三、教 具学具准备
教具:电脑、电脑课件、教科书。
学具:课本、美术作业纸、草稿纸、中国画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在讲课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有谁知道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师:宋朝一个人特别善于画竹子,当时苏轼说他所以画得好,是因为他在动笔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画成了的竹子模样,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说,后来以“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有了计划。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今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应先做到有一定的计划,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好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画竹子。
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竹子的图画,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描绘了竹子的哪几部分?(竹竿、竹枝、竹叶)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特征及画法。
二、精讲点拨:
1、画。竹竿:
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认真观察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越往上越长)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
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竹节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看成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容易了。
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教师边讲边演示,同时注意毛笔水分的控制及用笔(侧锋用笔画较粗的竹竿,出现墨色变化)
2、竹枝:
小竹枝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生长,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
3、竹叶:
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我们可以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这四组竹叶可以用“
一、八、个、介”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并给予它一定的动态,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来表现竹叶的结构及动态。表现茂密的竹叶时,开始要一组一组的话尽可能多画几组叶子片数多的而后在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时要注意浓——淡、密——稀的变化,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
4、绘画步骤的演示:
师:现在同学们一定想马上就动笔,要想画好除了了解竹竿、竹枝、竹叶的特征外,还需要我们对绘画过程的仔细观察。不管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准确的表现某个事物。
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观看竹子的绘画全过程。
问题:绘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通过以上的学习结合课本、大屏幕或生活中所见到的竹子描绘出你心中的竹子。
三、作业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同时纠正不足。
五、作业与课堂评价
今天,同学们对竹子的绘画完成的比较好,虽然有些同学还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但是请你不要灰心,相信通过你课下的努力一定回做到成竹在胸。如果这节课能够留给你一段记忆,或者一个思考,或者一个经验,甚至一个微笑的话,那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六、教学回顾与反思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们一直保持着热情的学习态度,由于我们北方没有竹子,所以学生们好奇心一直很强,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也都很认真,在学习绘画时部分同学有些落
后,但大多数同学都能完成作业,用笔的技巧上还有些欠功夫,水墨的控制个别同学掌握不好,但我相信同学们通过课后的练习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梅竹言志》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用笔墨来表现麻雀,了解笔墨与造型的关系,认知笔墨情趣在审美中的承载作用。方法与过程目标
欣赏——练习——评价——练习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麻雀的画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接受并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鸟类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一定的笔墨技巧,并能用笔墨来表达自己对花鸟的认知。
难点:在习作中运用笔墨,并体验笔墨情趣,创作出“活色活香”的花鸟画作品。
三、教具准备
教具:电脑、电脑课件、教科书。
学具:课本、美术作业纸、草稿纸、中国画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几分钟,教师拿出一幅已经准备好的花鸟画习作(习作中留有重要的画小鸟的位置,但是小鸟的形象还没有被画出来,留待上课时画。),粘贴在黑板上,以备上课时用。
设计问题与思考如下: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觉得在老师的这张花鸟画中,如果能够再在适当的构图位置上画上一些小鸟,画面会不会变的更有情趣些呢?(让学生讨论,教师聆听后总结学生的讨论。)(2)如果以麻雀为例,你们觉得麻雀应该画在画面的哪个位置上呢?画多少?(让学生讨论并思考。)
(3)请你到黑板前面来,帮助老师指出应该添加的位置和说出应该添加的数量,希望你不要拒绝,好吗?(请1到2名学生到画前指点应该添加的位置和应该添加的数量,教师用有颜色的粉笔点记。)
(4)教师小结:“非常感谢大家刚才的帮助,老师今天呢,想把小麻雀画在这个位置上(指出位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我的用笔,用墨,用色。(教师演示)
二、作业练习:
用课件出示有许多种不同姿态的麻雀的照片或绘画(写意花鸟画),供学生参阅;同时播放《鸟语花香》或《轻音乐》让学生一边感受音乐之美,一边完成作业。临习教材上的花鸟画作品或教师的花鸟画习作一幅。
三、课堂延伸:
在课外去收集一些名家,如潘天寿,李苦蝉等的花鸟画作品的图片,进行鉴赏并选择你所喜欢的作品的图片,自己动手制作成精美的相框,挂在你的卧室或者书房中,供你,你的朋友,家里人欣赏。
四、作业与课堂评价
画麻雀,让你的作品变得更美,更加有情趣。在你们的作业中,老师领略到了天真可爱,质朴稚拙的笔墨之美。老师的收获也很大。
五、教学回顾与反思
本课学习中国画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并了解国画技能技法,不同其它的绘画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鼓励学生尝试在宣纸上作画的勇气,并且让学生充分体验毛笔在宣纸上的笔墨变化(浓、淡、干、湿)。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画画艺术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生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怀,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画内容在小学设计中的环节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兴趣,通过这次教学我认为在以后的国画教学中更应从以下方面深入:
突出示范作用。中国画的技法丰富,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将整个教学过程显示清晰,步骤明确,学生就很容易在教师的示范下了解其中毛笔用色、用墨的方法。这样教学目标就容易达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技能、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10.美术鉴赏高一满分优秀作文 篇十
首先,我在脑子里构思小椅子的造型;接着,我又想了一下椅子的每一个部分该用什么颜色的纸……思考完之后,我就开始做了。我先把一张紫色的卡纸裁成四份,将其中的两份粘起来,再对折形成一个直角;然后,我把一张灰白色的彩纸裁成八份,选其中四份,将这四份分别卷起来,做椅子的四个支撑脚;接着,我又在黄色卡纸上裁下一条边,把这条细带子分成两份,分别做椅子的两个扶手;最后,我在椅子的扶手和椅背上分别做了一些小装饰。做完后,我顿觉轻松,同时我也明白了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我创作设计的热情。
接下来,我快乐地又拿出了几张白纸和绘画工具,在白纸上画了几张家具设计图,有时尚的、有古典的、有创新风格的、还有素雅风格的。我又想:能不能把时尚与古典相结合呢?其实古典也是一种时尚。于是,我静下心来画了一幅造型可爱、时尚风格的椅子;然后,我又在这把椅子上画了一些古代富人家俱上的花纹;最后,我在椅子上涂上既时尚又古典的枣红色,使我设计的这把椅子既有古典的风韵又有时尚的风格。
11.高一美术鉴赏第二课 篇十一
画家的调色板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绘画的颜色是“调和”出来的。2.能够简单的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
3.意识到颜色的变化需要多加练习。教学重难点: 1.学会简单调色; 2.增加对调色尝试的兴趣; 3.增加调色的理性认识。课前准备:
水彩颜色、调色盘、水彩笔、水彩纸。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颜色是不是都是从“商店”买来的?
① 找出油画风景作品给学生看,放大之后问学生某些特定的颜色是怎么来的?自己的画具里有没有这个颜色?
② 学生意识到画家的颜色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的,引出学生对于调色的兴趣。
③小结:综合第一节课颜色冷暖的只是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调色盘上试试调色,看看能不能调出自己心仪的颜色。
2、欣赏名家作品,观看塞尚等大师的风景油画作品,让孩子体会到不同光线下同一种事物的颜色的变化。
3、老师用自己的工具给孩子示范一些简单颜色的调节方法,告诉孩子理性认识颜色的变化。
二、创作阶段:
提出作画要求:
A、用不同颜色来表现画面。
B、用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C、结合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展示作品,引导评价。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上节课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这节课重点继续引导学生进入更高级的色彩领域。板书设计
12.美术二年级第二课教案 篇十二
美术二年级第二课教案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 课题 第二课 点、线、面 授课人 宋爱秋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 学会用点、线、面进行造型。 教学重点 点、线、面是美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 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幅画。 课前准备 色卡纸、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一.导入 1.通过屏幕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出示一幅画面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3.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师: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师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动画课件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 四.作业评价 把作业贴在展示板上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1、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2、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五.拓展 欣赏:名师名画 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 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 C、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自我评价
【高一美术鉴赏第二课】推荐阅读:
高一期中美术教学反思09-15
高一美术上册教学工作总结08-10
2018高一美术基础班教学计划06-18
高一年级美术欣赏教案 第十五课 园林建筑10-24
高一年级音乐鉴赏复习提纲10-02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07-01
《美术鉴赏》课程信息07-03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08-19
《美术鉴赏》课后体会08-25
大学美术鉴赏作业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