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2024-08-04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9篇)

1.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篇一

风絮飘残以化零,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独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纳兰性德

总忘不了的是安娜那双忧伤迷离满是剪不断理还乱莫名情思的眼睛。也从此知道,额前留头帘的女子一定要有一双大而不空洞的眼睛。所以当安娜倒向铁轨的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她褐色的眼睛里有一种绝望随着睫毛的抖动而向四周扩散,就像沾了水的旧信笺,蔓延的不可抑制。

那是一种对爱情的绝望。

罗曼罗兰说,爱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别人喜欢你,你又不喜欢别人;两个人互相喜欢又未必能在一起。可是,最无奈的莫过于,红地毯已经走过,乐曲也已经奏罢,两情相悦的王子公主终于牵了手,日后的生活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童话般美妙。

安娜纵是铁了心,不要名誉,不要富贵,抛夫别子,甘受千夫所指;渥沦斯基即便豁出去,不要前途,不要门当户对,可是当两个人真的住在了一起过起了貌似夫妻的生活,曾经的山盟海誓的爱却刹时成了伤人的利器,彼此中伤,彼此误会,甚至彼此厌恶。

也许他们真的后悔了。发现除了爱情,除了身边这个女人,身边这个男人,生活中还有那么多诱惑,那么多欲望,得到的东西毕竟是最不值得珍重的东西。亦或着爱真的是有极限的,“人到情多情转薄”,取一个最大值后就只能规律的陷入低谷?

也许爱情真如流星,开始总会冲破黑暗闪耀于天野,最后又重新坠入黑暗,成为废墟中的瓦砾。从天上到地下,从星星到石头,大概是爱情潮起潮落的过程。

爱比恋更冷。这个译名告诉我们情爱原是一种温度,燃烧到顶点结局也只是灰烬。想起另一部电影---《爱的蹦极》,爱把我们逼至悬崖,又逼至我们纵身跃下,形成一个令人心上的弧度。

有个词组叫做fade out ,逐渐淡出。一个日本女作家用它来形容男女之间退色的关系,准确无比,一语中的。所有的颜色都会退色,但红色最能显现退却的程度,因为它是极致的绚烂鲜 艳,稍有差池便失去色泽,“每到红处便成灰,”红色原是最经不起摔打的颜色。爱情就是红色,玫瑰的红,血红,浓烈的那么容易颓败而灰头土脸。

而彼时的爱情和曾经的炽热已经让他们骑虎难下,过去的刻骨铭心成为一种束缚,若是分开,别人会说爱不过是他放浪形骸的借口,不过是她难耐寂寞的掩饰。他们必须在一起,以次证明这是段爱情而不是众人口中的通奸,只是,在一起又真的痛苦。

要是安娜没有自杀,而是沉溺于酒精或鸦片直至焦虑而死,渥沦斯基只会耗尽了爱意,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埋葬了她,然后继续莺莺燕燕,歌舞升平,信步周旋于淑女名媛之间,但安娜死去的方式让他良心上的愧疚弥补了爱情上的缺陷,于是,一个人死去了,另一个人在追悔中了却残生,难道爱情一定要以悲 剧来升华?而这又真的是爱吗?也许仅仅是对失去的东西人人固有的痛彻肺腑的追悼?如果不爱那么深,结局是不是就不会那么伤人?曾经情深几许,到最后,竟只能“独个悔多情”。

也只好,“又到断肠回首处,累偷零”。哭那一地的落红,哭那曾经水分和阳光充足的爱情。

当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台第一次相见时,“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下面显得 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留意地盯着他的脸、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一见钟情固然以悲剧结尾,可浪漫的邂逅却让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静的境界中。赛马场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们的恋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宁的宗教宽容让安娜感谢又愤怒,安娜与渥伦斯基出国了,又回来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 庭的抛弃,而渥伦斯基却重新踏进社交圈,醉心于自己美好的前途,悬而未决的离婚协议、肝肠寸断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爱情独占心理,这一切既让安娜体会到 了八年的无爱婚姻里丧失已久,又让她平静的心灵经历了一场喜怒哀怨的风暴。而我也随着安娜的故事沉浮时而兴奋,时而忧伤,时而挣扎。尤其到了后面,安娜被 孤独与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没有人倾述、没有人理解时,我终于能稍微明白为什么安娜选择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摆脱一切。

渥伦斯基 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往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熟悉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 以他觉得以前就似乎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眼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由于“她除了聪明、文雅、美 丽之外,她还非常老实„”我也爱安娜,从书中瞥见她的第一眼,我便爱上了这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 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而她鼓起勇气与情人远走高飞时,我更是不可抑止的迷恋上了她,这种迷恋不在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喜欢 她、欣赏她,我甚至想自己就化身为她,让我能分享她生命力的一切迷人品质。

可爱的安娜还是自杀了,当看到她在自我折磨中苦度人生时,我 甚至希看她早点结束生命。她的死亡始终是一个悲剧,吉蒂获得了幸福,多丽依旧安稳度日,卡列宁照样平步青云,可只有安娜,由于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勇敢,最后却不得不死亡,她违反了贵族社会的游戏规则,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由于“我只是想活,除了自己,不会伤害任何人,我有权利这 样”。这是她的咎由自取吗?这是她成为一个所谓的堕落的贵族妇女而理应遭到的报应吗?安娜在姑母的安排下,嫁给了年长的、迂腐的、虚伪的卡列宁,八年时间 里,他压抑了她一切的热情和生气,当我们知道排除了爱情以权力地位为基础的婚姻是不公道的,分歧人性的,当我们肯定了个人追求自由与幸福的价值,又有何权 利指责她的选择呢?

然而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这并非由于她道德败坏,自私善妒,只是由于她是女人,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 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假如她是多丽,忠信老实地守着家庭,在怀孕生子,再怀孕生子中耗费青春,而且 不得不苦咽下风骚丈夫到处拈花惹草带来的痛苦,她就会继续如困兽般维系无聊的婚姻,假如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荡荒淫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会在赛马 场上失声而起,而且随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或者假如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她就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爱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 人。但她的命运注定她无法生存。

电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托尔斯泰,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同性格的人。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死时还没懂得爱的真谛,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或 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然而,俯观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过的日子,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到后来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爱的追求的精 神,这是一股为爱牺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而且是自杀,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

身是愚昧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却逼得她去死,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但只能从她追求爱情方面来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爱的方式确实很另类,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觉得在追求爱情这个问题上,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 接受,当然,安娜也不会接受,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爱情。关键是她选对了,却没有做对,她是以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爱情,当了别人的情妇,红杏 出墙,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对爱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甚至怀疑自己的情人,跟伏伦斯基没有很 好的沟通,便断绝了自己的出路。

总体上来说,安娜是一个可敬又可怜、勇敢有冲动的女人,她的性格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

伏伦斯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伏伦斯基的一生证实了这句话。一个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旦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夜夜不能 眠,这种情况确实很容易断送他的一生。然而,伏伦斯基豁了出去,为了安娜,他确实曾经放下一切。伏伦斯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样单 纯,他想拥有安娜,也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跟安娜仅仅拥有爱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安娜的婚姻问 题。

伏伦斯基给了我希望,我一直以为结局会很完满,只要安娜等着离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简单一切就柳暗花明,转机可是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 死的话。可是安娜却断掉了我的希望,也断送了伏伦斯基的一生。伏伦斯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我认为安娜真爱他就不应该怀疑他,真爱他就应该在背后默 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体现。用伏伦斯基的话来说,安娜确实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个好女人,我却不会爱上这种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应该快快乐乐的,而安娜却追求烂漫和昙花一现,甚至为此牺牲性命,实在是太无知了。你 看,以安娜的做法面对人生,身边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没了妻子,孩子没了母亲,情人没有了活着意义,那岂是她一个人的事,一死了之还真是自私。安娜常 常让我惋惜,伏伦斯基却一直让我感动,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样。

卡列宁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是很传统的人,脚踏实地,事业有成,应该是个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怀疑这个人,可能是日久见人心吧。我在想,也许 是他伪装得太好的缘故,所以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人会不让一个想见孩子想得痛彻心扉的母亲见见自己的孩子?一个好人会让一个自 己爱着的女人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答案是,不会。

所以,由此至终,卡列宁把自己包装起来,满口经文信仰,在基督信徒的伪装面具下展开他劣质的行为,他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别人幸福;他无情,所以折磨妻子,他无义,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直搞不懂卡列宁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 不爱享受生活,难道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真为这样的人感到可悲。

看完电影我才发觉生活中我们也有他们的影子,为人处事存在他们的痕迹,我只希望不要有人重复他们走过的路,快快乐乐活在当下不是更好吗?

2.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篇二

自身思想上的不成熟性也造成了安娜的悲剧, 她的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困惑和意愿。安娜热情真挚, 有正义感和自尊心, 当她觉醒并决定追求真爱时, 她表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激情, 爱渥伦斯基不爱丈夫, 敢于明言, 公然与渥伦斯基同居, 公然与所属的上流社会对抗, 为了与渥伦斯基相爱失去了名誉和儿子。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 安娜坦白善良, 强烈的母爱使她不忍心抛弃儿子而投奔情人, 在国外, 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 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 她丢弃母亲的天职, 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 然而安娜又是复杂矛盾的, 有浓厚的迷信意识, 她和渥伦斯基相遇后有一种负罪感, 她想昂起骄傲的头, 宣称自己是幸福的女人, 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意识, 她的灵魂一直爱到折磨, 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当渥伦斯基明显表现出对安娜的冷淡时, 失去一切的安娜绝望地想找回渥伦斯基最初的激情, 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 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了极为惨重的打击, 这使她对渥伦斯基的爱炽热真诚, 发狂到了极点。她的独特个性是她把爱当作生命, 她最终绝望, 在临终前满含怨恨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狂言、钱是欺骗、钱是罪恶。”以以死来维护人的尊严。

安娜的性格决定了她的爱情注定是没有结局的, 表面上看安娜所苦苦坚持的是与渥伦斯基长相厮守, 然而其实, 渥伦斯基不过是所谓爱情的一个依附体, 他是爱情的表达对象, 但不是爱情所能包含的一切, 安娜曾亲言她所在意的爱情有着“太多太重的意义”, 这不是渥伦斯基所能理解的, 当安娜不用为吃穿住行忙碌时, 当她因为与卡列宁的结合而不能按照自主意识安排自己的生活的时候, 渥伦斯基, 这个仿佛天外的来客, 在安娜沉睡的心灵里所激起的是爱情的火花, 也是对自由的渴望, 更有自己把握人生命运的奢望, 她对渥伦斯基的爱情是一种自由精神的体现, 是一种因为长久的束缚所产生的挣脱枷锁的暴戾。她是狂妄的, 因为她是非理性的, 同时深受宗法思想影响的, 她对自己的行为又矛盾, 毕竟她已是为人母、为人妻, 她徘徊、困惑、痛苦, 这更使她对渥伦斯基的爱认真到疯狂和神经质的地步。

安娜独特的个性使她不容于上流社会, 不是因为她爱上丈夫以外的男子, 而是她公开这种爱情,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上流社会的挑战, 她只身犯险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 上流社会弃绝她, 她于是偏执疯狂的爱渥伦斯基, 爱情破裂, 她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据, 上流社会通过渥伦斯基的手杀死了她, 爱情不是永远的激情, 它会随时间平静下来, 如何面对平静下来的激情, 能把平静中的爱情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上就是爱的归宿。她不愿过互相欺骗, 没有爱情的家庭生活, 她为自己的幸福离家出走, 这是为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所不容的。忠于封建操守和追求个人幸福这两种思想在她心里形成了激烈的冲突, 当上流社会弃绝她, 她只好全力去爱渥伦斯基, 以期在渥伦斯基那里获得独立、自由、平等的爱, 不甘心沦为精神奴隶, 结果她在“一切全是虚伪”的慨叹中, 在“上帝, 饶恕我的一切”的哀号中死去。

安娜既没有在她不自愿的丈夫那里获得爱情与平等, 同样也没有在她自愿的情人那里获得真正的爱情和自由。她成了上流社会虚伪道德和自私的牺牲品。也因为安娜追求的只是个人的幸福, 她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 失去爱情便失去一切。正如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写的:“她主要关心的, 仍然是她自己。关心她自己在渥伦斯基心中宝贵到什么程度, 对于她所留下的一切事能够替她做多少。”她以个人的力量去和整个上流社会抗争, 最终必然导致她走向悲剧。

3.《安娜.卡列尼娜》中之安娜新评 篇三

摘 要:安娜为了爱情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儿子,与情人渥伦斯基走到了一起,对丈夫来说他不是一个好妻子,对儿子来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同样,对情人渥伦斯基来说她也不是一个好情人。安娜对婚姻的背叛以及对爱情扭曲的追求最终导致了她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安娜 爱情 责任 道德

安娜是沙俄时代上流社会的一位贵族妇女,她漂亮迷人,个性突出,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但正是这样一位让人一见顿生爱慕之情的女人,卧轨自杀了。着实让很多读者为之震撼、同情,为之惋惜、声讨,痛斥导致安娜悲剧的一切因素,同时也下了一些不很恰当的结论,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安娜这个人物形象,纠正一些对她、对卡列宁乃至渥伦斯基的一些不恰当、不公正的评论,并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作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评说。

安娜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分析她的思想性格,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入手,即:安娜与丈夫、情人、儿女以及社会的关系,和安娜对这四种关系的行为态度。

一、对丈夫卡列宁

安娜在十八岁时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官僚卡列宁,他们之间虽然谈不上爱情,但生活也相对稳定。卡列宁是一个学识渊博、工作责任心很强的人,但生活上死板、僵硬、缺乏生气,并且年龄又大。所以,当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出现以后,安娜的爱情被唤醒了。从此开始了对丈夫的疏离与背叛。

开始时,由于伦理道德的关系,安娜曾试图压制白己的情感,但最后,她终于抛弃了作为妻子的责任,成了渥伦斯基的爱情俘虏,并对丈夫的人格、尊严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伤害。

安娜在赛马场上的失态,让丈夫卡列宁十分痛苦,可安娜却这样认为:“我是一个坏女人,我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我不爱撒谎,也不能容忍谎言……,他这个人还能有什么感情呢?如果他杀死我,杀死渥伦斯基,我倒还会尊敬他。”[1]这说明安娜并不了解丈夫的感情,不能为丈夫的情感无奈付以理解。当然,安娜是个勇敢的女人,她有真诚的、不虚伪的一面,她想要痛快的爱、自由的爱,于是她向卡列宁坦白了一切。但卡列宁做出了维持原状的决定,也许有人会随同安娜的意志认为卡列宁是在用虚伪无耻卑劣的手段糟蹋安娜。其实不然,卡列宁固然有虚伪的一面,但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这个决定也是合乎于现实的。卡列宁想问题是不会像安娜那样感性的,他想的问题远比安娜的思考更深入。处于一个上流社会,一个特定的环境,就必然会受到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他为了家庭的名誉,为了孩子的成长,同时也不乏是为了安娜本人,这个决定是无可非议的,虽然他心里难免有嫉恨,但也是一个丈夫应有的正常反应,我们不可妄加指责。

安娜对卡列宁的决定非但不领情,还拼命寻找背叛的理由。她谴责丈夫虚伪、冷酷,并对渥伦斯基这样说:“他不是个男子汉……,要是我换了他,我早就把这种妻子杀掉,撕成一块块……,他不是人,他是一架做官机器。”[1]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安娜对丈夫理解的偏颇,以及因为爱情而导致的对丈夫缺乏理智的恨。很多读者认同安娜,认为卡列宁是一架做官机器,毫无情感可言,其实这是没有站在卡列宁的角度想问题,而是在情感上一味迁就安娜的错误表现,是对卡列宁这个人物认识得不够。的确,卡列宁是一个缺乏生气和感情变化的人,但他并非毫无情感可言。他的出身、性格、学识、年龄,使他将年轻人的热情压下,并且看似僵硬,而从政的工作又使他沉稳有加。但是,卡列宁为官确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的。他自幼便成孤儿,对于一个孤儿而言,为官不但可以提高社会地位,也是一种高收入的来源,这样,他的家庭就可得到保障,经济上也会相对稳定。所以,我们不可以把卡列宁为官单纯地看作是一种权利欲的驱使,他严肃认真,正直从政,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政治工作狂,但却不能单纯地把因为生存而热衷于自己工作的卡列宁当成一架做官机器来看。

安娜在家会见情人,这是对卡列宁尊严的公然蔑视和人格的侮辱。任何一个正直的头脑清醒的丈夫都不会容忍自己的妻子存有外遇,更何况在家里接待情人。于是卡列宁做出了离婚的决定。但当他得知妻子病危的消息时,还是马上回到了妻子身边,去尽一个丈夫的责任。在这里,曾有人指责卡列宁的虚伪,因为他明明想她死。但请站到卡列宁的立场,站到我们自己的立场,恐怕我们连这份虚伪的责任都尽不到。卡列宁所表现的,自始至终都证明着他良好的道德和修养。濒死前的安娜一反常态,对丈夫大加赞美,并成了真正了解丈夫的人,死神的临近,让她记起了丈夫的好:“阿历克赛不会拒绝我,……,只有我了解,……。他这个人真好,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这个人有多好。”[1]当安娜见到丈夫后还不断地请求丈夫的饶恕,与以前骂丈夫不是人,声称自己无罪恰恰相反。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种反应,为什么安娜前后的反应如此悬殊呢?这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她明白丈夫是个好丈夫,只是以前自己不愿意承认罢了,所以现在只有得到宽恕,她内心才会平静,她不能带罪去见上帝,对基督教义合理婚姻的破坏,使她惧怕在上帝面前受到惩罚,同时,也可以看出安娜对丈夫内心深处的依赖。

但病好后的安娜,却又恨起了丈夫,恨他的宽宏大量,尽管她知道自己抵不上他的一个小指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安娜对丈夫的宽容和仁慈非但不报任何感激和尊重,还又站到了与丈夫对立的一面,这不能不说安娜的自私和残忍。同时,到国外后,也不愿想丈夫的痛苦,甚至“丈夫的痛苦又使她太幸福,她这一点也不后悔”[1],这都反映了安娜的冷酷与绝情以及掺有自私和虚假善良的本性。所以,对于一个尽到责任的丈夫,一个希望挽救妻子的丈夫,我们不能再苛求于卡列宁,否则,那就成了一种无情的索取,一种自私的共鸣。所以说,安娜非但不是一个好妻子,更在人性上存有问题。

二、对情人渥伦斯基

渥伦斯基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一个公子哥,在他身上既有优秀青年的一面,又有贵族公子哥的劣根性,按奥勃朗斯基公爵所说,他是彼得堡花花公子中的一个最好的标本。他聪明、勇敢、温文尔雅,内心也不乏真情实感。在遇到安娜之前,也曾过着奢侈、放荡的享乐生活。他随意玩弄女孩子的感情,却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毫不忸怩地沉迷于任何一种欲望,而嘲笑其他的一切,这不难看出渥伦斯基的享乐主义和自我主义。

渥伦斯基遇上安娜后,安娜深刻热情的付出与纯真爱情的力量提升了他的心灵,使渥伦斯基结束了他原有的生活,并在情感上、爱情上趋于严肃认真。他尊重安娜,深爱安娜,他认为安娜应获得他合法妻子的地位,和更多的尊重。为了安娜,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功名前程,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说,渥伦斯基对安娜的爱也是真诚的。

有些读者认为安娜错爱了渥伦斯基,因为他经不住上流社会的诱惑,重返了社交界,并且开始对安娜表现出了冷淡的态度。这里我们就要重点分析一下了。渥伦斯基的确是深爱安娜的,只是人并不是能够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只要活在人类社会当中,就不可能脱离社会各种条件的诱惑和制约。同时,男人也不同于女人,尤其是一个上流社会的男人,他不可能使自己长期局限于两个人的世界,这不仅是他们存在性别的差异,更有性格和趣味的差异。安娜所要的是与渥伦斯基寸步不离的厮守,一个完全的理想中的二人世界,但渥伦斯基的性格和兴趣爱好,使他不仅需要爱情,也需要丰富的交际生活,而且处于一个世俗的社会,处于“一家之主”的地位,渥伦斯基也是不可能完全没有交际的,重返社交界是他的必然。所以,对有些读者所认为的,渥伦斯基厌倦了安娜,不再爱安娜的观点,笔者认为是不成立的。渥伦斯基重返社交界,使安娜产生了失去他的恐惧心理。她怕他在外面找别的女人而抛弃她。为了“挽回”渥伦斯基,她刻意打扮自己,凡是渥伦斯基喜欢的,她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甚至为了刺激渥伦斯基的醋意而故意与别的男子调情。但是,正如托尔斯泰指出的:“她最关心的毕竟还是她自己,关心怎样博得渥伦斯基的欢心,而且曲意奉承他。”[1]她甚至对列文也进行了女性的诱惑,尽管她知道列文是个正派的人,并且是吉娣的丈夫。罗曼·罗兰曾说过:“无法抑制的情欲蛀蚀着这个高傲的女子的精神大厦,她身上优秀的东西,她的勇敢真诚的心灵瓦解了,毁灭了,她没有力量去对抗上流社会的虚荣心,她的生活除取悦她的情人再没有别的目标……,嫉妒折磨着她,征服了的肉欲迫使她的举止、声音、眼神中处处弄虚作假,她堕落到要使任何男子都为之着迷的女人之列。”[2]而安娜越是想网住渥伦斯基,越是要支配他,他便越会保持他所认为的男子汉的独立性,并慢慢地不能忍受安娜对其自由的干涉,进而冷淡于她。于是,安娜的精神支柱也就崩溃了,导致这场悲刷的直接因素也就出现了。

我们不能骂渥伦斯基无情,因为他对安娜的爱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只是安娜将爱情等同于生活,将爱情看作全部生活要义的做法,非但无法拴住情人,反而使渥伦斯基与她越走越远。可以看出,安娜悲剧的重要原因在于她自身性格的偏狭和斤斤计较的气质。她的生活情趣只有单一的甚至畸形的爱情,最终,她的爱情也只能成为一种盲目的性爱以及自私的理由和情欲的象征。

三、对儿女

谢辽查是安娜与丈夫卡列宁的儿子,由于卡列宁的事务缠身和缺乏生气,活泼可爱的儿子便成了安娜最幸福的源泉,在安娜与卡列宁平静的生活中,儿子给安娜带来快乐和安慰,是她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支持。安娜与情人在一起后,心里也是由儿子的事而耿耿于怀,放心不下,一心想要回儿子,当遭到拒绝后,更是痛苦矛盾。她回国的目的之一就是看望儿子,并且在儿子生日那天不顾一切地去看望儿子,这说明安娜是非常爱儿子的,失去儿子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但安娜毕竟抛弃了儿子随情人走了,当母爱与情爱发生冲突时,她选择了情爱,甚至蜜月之初,更是幸福的想不到儿子的存在,即使偶尔想到儿子,也是因为生了渥伦斯基的气,或者有了什么别的苦恼。可见,安娜虽然爱儿子,为失去儿子这份支持而痛苦,但她更爱渥伦斯基,更爱她自己,儿子的地位总是低于情人渥伦斯基的。

在这里有几个问题,即难道身为人母,就必须以母爱为主吗?就必须放弃自己的爱情追求?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要看我们以什么为重要了。有的人看重儿女,儿女是自己的最大的幸福。而有的人更看重自己的快乐。那么这两种母亲应该怎样评价呢?恐怕这需要从她的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对子女的影响上来看待这个问题。毕竟孩子是无罪的,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有照顾子女的责任,都要为子女的成长、幸福担负一定的义务。否则,他(她)就不是好的父母,更不要说给孩子带来伤害了。

10世纪的沙俄时代,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时代,当时的人们由于传统观念和宗教原因并不主张离婚。一个离婚的家庭,不仅是夫妻双方感情的破裂,也是一种宗教合理婚姻的破坏。在社会上,这会给家庭成员带来耻辱。卡列宁不愿离婚,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不仅是为了自己家庭的荣誉和脸面,也是为了孩子。他希望孩子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成长,并给他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他不希望给孩子带来伤害,也不希望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家庭悲剧的阴影,但所有这些,安娜不会想到,也不会去想,在她眼里,爱情是至高无上的,谁也阻挡不了的,所以说,对儿子谢辽查,安娜非但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慢慢成长的儿子带来心灵上的阴影。

安妮是安娜与情人渥伦斯基所生的女儿,是一个没有得到多少母爱的孩子,尽管在国外时受到过母亲的宠爱,但很快,随着父母回到国内,她也便失去了母爱。从陶丽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娜、奶妈、保姆和婴儿之间很少接触,母亲难得到育儿室来。安娜想给孩子找一种玩具,可是找不到……,最使人惊奇的是,问到婴孩有几颗牙齿,安娜答错了。她根本不知道她最近长出的两颗牙。”[1]而安娜本人甚至觉得她在育儿室是个多余人。如此一个母亲,可以想象她对安妮的关心程度有多低,她的心思已经全部转移到如何拴住情人了。同样,将安妮与谢辽查相比,安娜的母爱也是不公平的。不仅如此,她对女儿的未来同样漠不关心。安妮是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女儿,按说应该姓渥伦斯基的姓氏,继承渥伦斯基的财产,应该有一个合法的家庭,但安娜在法律上并未与卡列宁离婚,所以安妮名义上就是卡列宁的女儿,但事实上她得不到合理的法律上的承认。渥伦斯基常常觉得这是他的一块心病,而安娜则不会关心这些。安娜临死前虽认为有没有谢辽查也照样过,但毕竟还想到了儿子,而对幼小的安妮,她是连想都想不起来的,可见安妮在母亲心目中是几乎不存在的了。

安娜在与渥伦斯基的一次争吵时曾骂渥伦斯基的母亲说:“一个母亲不懂得什么是儿子的幸福和名誉,就是没有心肝。”[1]而她对自己的孩子又怎样呢?其实,她更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

四、对于上流社会

安娜虽然是俄国上层社会的贵族妇女,但却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感染,她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当遇到渥伦斯基后,更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爱情,最后与心爱的人远走高飞。安娜鄙视上流社会中一些贵族男女的堕落虚伪生活,她能够不顾一切地向传统道德观念挑战,而且,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安娜始终不悔于追求个人幸福的选择,认为“即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由此可以看出安娜勇敢和执着的个性。

但是,人终究是一个社会中人,安娜从小便是在典型的俄国贵族教育和宗教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上流社会的一切在她身上留下了不可消除的影响。她虽然敢于与情人私奔,但内心也是矛盾重重,她无力摆脱传统道德对她自身的束缚。她对自己既是妻子又是母亲的身份去追求爱情有着一种精神上的痛苦。同时,社会荣誉和地位的丧失,更加重了她的苦恼和心理负担。当陶丽来看她时,她不止一次问陶丽,对她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这件事的看法,这说明安娜很在乎别人的眼光的,她希望通过陶丽的肯定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减轻心理的压力。再者,面对社交界,安娜虽表现的很勇敢,但内心却很虚弱、矛盾。她盛装看戏,对自己的出现所引起的不满虽表现的镇定自若,可内心却感受像被钉在耻辱柱上示众的人。如果她确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无可非议的话,她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

大多数人认为上流社会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因素,不错,上流社会的确给安娜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且通过安娜的自身弱点直接影响到她的内心,使其充满了痛苦和矛盾。但是,在当时的年代,无论安娜在哪个社会阶层都是不被允许和承认的,哪怕是放到今天,我们也不会提倡婚外恋的。所以,我们不要一味谴责那个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同时,作为一个社会,都有其一定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这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又是一种促成社会稳定的砝码。毕竟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理性的世界,而非蛮荒的原始世界。如果人人率性而为,那社会必将陷入混乱,而我们今天的第三者也应该名正言顺,而不是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一致的谴责。我们赞成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但要遵从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来合理解决。安娜的爱情追求虽然勇敢执著、轰轰烈烈,但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为自己的情爱而抛弃一切责任的做法,就导致了她必然成为渥伦斯基,也是她自己的无条件的奴隶。正如杨正先先生所说:“安娜的死是她内心矛盾和只关心自己的必然的结果,是爱情破灭后无可奈何的选择。”[3]

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安娜既不是一个好妻子,也不是一个好情人,既没有尽到母亲的义务,又违背着社会的道德,她虽然有勇敢真诚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因为她的美丽和对爱情执著追求的个性而忽略她更多的不足。她的悲剧是由她自己一手造成的。人不可以独立于社会,也不可能脱离于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勇敢的叛逆和改革,但并不代表着不顾一切的毫无原则。托翁的“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思想虽然看起来还很遥远,但却是我们可以找到的最好的出路。

注释:

[1][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62页、第447页、第508页、第507页、第790页、第760页、第918页。

[2]刘桂荣:《矛盾的心灵历程——安娜悲剧命运的分析》,太原: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1期,第42页。

[3]杨正先:《对安娜形象的再认识》,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7期,第85页。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王群.安娜和苔丝悲剧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90,(8).

[3]刘桂荣.矛盾的心灵历程——安娜悲剧命运的分析[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1).

[4]杨正先.对安娜形象的再认识[J].外国文学研究,1991,(7).

[5]杨宏,王永奇.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对安娜悲剧的再审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5).

4.《安娜卡列尼娜》 篇四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事实,成功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形象,她是 1 9世纪 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她勇敢争取个性解放,勇敢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压迫 ,敢于离经叛道,但最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她选择卧轨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短暂的生命,究竟是什么造成安娜的悲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原因了。十九世纪的俄国还处于现实和思想以及宗教混乱的时代,一方面,安娜追求爱情,追求内心的渴望是合乎人性的,但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又是不被世俗所容忍的,她为了那种被上流社会视为‘不名誉’的爱情而背弃了自己的丈夫,又为了爱情而离开了爱子,这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属于离经叛道,是不可能被祝福的。要爱,就爱得真挚;要爱,就爱得大胆;要爱,就得敢于向世俗挑战。这,当然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悲剧的帷幕由此拉开。

其次是因为出身和性格不同为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确实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象一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安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以的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而二人性格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也为后来安娜爱上浪漫英俊的渥伦斯基的相遇相爱埋下伏笔。

主观因素方面,安娜自身原因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原因。在贵族妇女中,安娜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

渥论斯基的出现,他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她渴望投向他的怀抱,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两个人的爱情上,于是,她背弃丈夫,抛弃儿子,毅然选择了渥沦斯基。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也产生了那种因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使得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的有点神经质了,她总要渥伦斯基保证他还象从前一样爱她,只要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爱情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5.《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五

夏洛蒂·勃朗特·C.(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入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1]。

著名对白

“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向上帝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 ”

“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情的机器。”

“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

罗彻斯特:“你很沉着。像你这样身份低微的孤儿,哪来的这种沉着?”

简:“它来自我的头脑,先生。”

罗彻斯特:“是我看到的,你肩膀上的那个?”

简:“是的,先生。”

罗彻斯特:“你头脑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东西?”

简:“我想它样样具备,先生。”

(她所受过的教育和经历使她拥有一个富有智慧、善良敏感、坚强独立的高贵灵魂,在这一点上,她与主人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使其有时感到惭愧。)

“如果大家老是对残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就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这样也就永远也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回击。”

一段简被置于台上示众时自己的想法:“一位姑娘走上前来,从我身边经过。她在走过时抬起了眼睛。那双眼睛闪着奇怪的光芒!那道光芒使我充满了一种多么异乎寻常的感觉!这种新感觉给予我多大的支持!仿佛一位殉道者、一个英雄走过一个奴隶或者是牺牲者的身边,刹那之间把力量传给了他。我控制住了正待发作的歇斯底里,抬起头来,坚定地站在凳子上。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时,再次走过我,对我微微一笑。多好的微笑啊!我至今还记得,而且知道,这是睿智和真正的勇气的流露,它像天使脸上的反光一样,照亮了她富有特征的面容、削瘦的脸庞和深陷的灰眼睛。”那位姑娘就是海伦•彭斯——她最好的朋友。

(正是海伦•彭斯对简•爱所说的话和她的一举一动,使她豁然开朗,不再产生受辱后的报复念头。简决定从头努力,决心排除万难披荆斩棘地前进。用心学习法文、绘画、钢琴,从普通班一下子升到了高班。她重新获得了伙伴们的友爱,博得了老师们的欢心,赢来了校长的喜爱。)

读后感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在现代的社会中,很少有人会象简爱一样,为爱情,为人格而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追求的全心付出,而且纯净的犹如一杯冰水.......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也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闪亮和美丽。

6.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篇六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两本书,简直可以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套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她如同芜草丛中的奇葩,她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热烈真挚,一种妩媚却真诚,充满活力而且轻盈,聪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热情感性,八年不懂爱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爱时可以不顾一切,断然放弃名誉家庭甚至儿子。安娜,她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正直不放荡。当她一经接受弗龙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 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也曾对弗龙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诚单纯的,爱变爱的轰轰烈烈,无所遮掩,宁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骗。

卡列宁,这个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

这么一个冷酷的政界高官,一个从小便是孤儿不懂得爱只会追逐名利的人,一个让安娜八年后想起便会哆嗦的丈夫!他是现实卑劣的,为了前程娶下毫无感情基础的妻子,冷漠对待安娜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无疑不能给安娜带来她所心心念念的爱情。他和安娜的结

合,在我看来,自始至终都是个错误。安娜心中对爱情的渴求与可列宁的冷酷无情完全无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后才会如飞蛾扑火式的深爱弗龙斯基,因为他能带给她所谓的爱情。

我想在我看来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丽的头。性格自身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她曾对弗龙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弗龙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弗龙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可是后来弗龙斯基对她的爱已愈走愈远。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弗龙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安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龙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运,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7.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篇七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叛逆,悲剧结局,扭曲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19世纪70年代俄国上流社会的贵妇形象, 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 但随着写作的深入, 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 而到1873年托尔斯泰才开始动笔。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 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 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 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 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 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 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 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形象, 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因为安娜对自由和情感的认识, 远远超出于当时同阶层的贵妇人, 而对真诚爱情的追求, 使她成为了这个阶级的叛逆者由于这种叛逆的性格和悲剧的结局引起无数评论者的兴趣, 大多数都是从安娜悲剧结局的必然性角度分析社会、家庭、情人对她的伤害与背弃, 认为安娜是一个被罪恶的贵族上流社会推上悲剧道路的女性形象。她的死是对“黑暗王国”的一种反抗。就笔者看来, 安娜的死固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 但从安娜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这个具体过程的来看, 她的悲剧命运的形成轨迹以及在人物心里历程中所折射出的人性境遇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也都是值得探析的。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安娜的身份, 彼得堡大官僚卡列宁的妻子、奥布良斯基的妹妹, 颇受社交界的青睐, 听到的多为赞许之词, 当然, 嫉妒她的人也就很多, 特别是女人。在这种环境之下生活的安娜的性格必然会多了一味孤傲, “孤”是因为很难找到与其心心相通, 相互了解的女伴, “傲”则是多半因为面对那些因嫉妒而伤她的女人们的不予计较, 不予理睬。在这部小说中, 上流社会的女人大致被分为三种:一种是如安娜、吉娣、陶丽一样善良、单纯、内心充满活力, 涉世不深;另一种以培特西公爵夫人为代表的把丈夫、妻子互相欺骗, 在婚外寻找刺激, 私情视为常事, 却不给妇女按人的本性去爱的堕落贵妇;还有一种如李迪雅伯爵夫人之流, 以“彼得堡的良心”为招牌, 实际却追逐金钱、淫欲、权利, 虚伪是其本性。与后两种女人相比, 安娜身上的纯真与对真爱的追求无疑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而与陶丽不同的是陶丽终归屈从于自己的家庭, 逆来顺受, 而安娜则敢于冲破束缚自己的枷锁, 过自己认为幸福的生活。由上的各种比较, 我们会发现, 在这时的俄国贵族社会的女性中, 安娜是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惹人注目, 而正是这种太大的不同与差异, 使安娜不能为这个阶层所容纳, 埋下了她悲剧命运的伏笔。同时, 也正是这种难以理解的性格使她在生与死的最关键的时刻找不到一个人来倾诉, 而别人对她的态度也只能让她理解成同情与怜悯, 加速了她的崩溃。

再看看安娜身边的男人, 她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冷酷僵化、感情贫乏, 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 一心追求功名利禄, 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在同政敌的角逐、周旋中深通韬略、精于权术, 是惯于弄权谋私的行家里手;对安娜的关系却是以官场升迁的需要为转移——“如何才能去掉由于她的堕落而溅在他身上的污泥”, “要达到这个目的, 如何做才是最好最得体, 最于自己不利, 因而也是最正当的”他考虑过决斗, 但是立马被否定, 他怕死;离婚和分居?他怕政敌和攻击。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 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 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 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 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 “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因而他决定与安娜保持夫妻关系。“只有这么办, 我才是依照宗教行事”。尽管他事先根本没有想到过寻求宗教的指引, 只有当安娜得产褥热徘徊于生死之前乞求他完完全全的宽恕时, 他的心里才充满了他终生竭力遵循的基督教教义的饶恕的爱仇敌的快乐。“他乐于在虚伪里游泳, 正像鱼在水里游泳一样。”与这样的人作夫妻, 难怪安娜精神上非常痛苦, 对自由爱情、个性的渴望日积月累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直到渥伦斯基的出现。渥伦斯基是典型的花花公子形象, 不能简单的说追求安娜完全是为了满足他的情欲和虚荣心, 在安娜身上, 他确实感受到了一种真挚的爱:他第一次把爱情与婚姻联系起来, 认识到过去他生活的空虚、放浪;安娜的死对他的影响很大, 他也曾为安娜自杀, 可以说他对安娜的感情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 在渥伦斯基身上彼得堡奢侈放荡的生活经历, 贵族青年对贵妇追求获取乐趣的观念, 英俊、聪明、有教养、有钱、交友广等等条件已造就了他风流、自由的个性, 和这样的人成了情人, 对于放弃了一切, 将他视为自己生命支柱之一的安娜而言无疑是痛苦的, 以至于与他在一起时, 她要紧紧抓牢她为之失去一切尊严、亲情和名誉的爱情, 这是她生的追求和希望, 而当这种感情过于强烈时, 在无意识中就变成了一张无处不在的透明的网牢牢的把他和自己束缚住。其实, 不仅是安娜, 这是所有人在面对相同境况下的一个共通的反应,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这一境况, 安娜需要的是支持和爱, 但这些, 我们发现, 一样都没有。她的举止对于渥伦斯基而言, 妨碍了他的“自由”和“作为男子汉的独立自主”, 而更重要的是, 安娜成为了他进入上流社会的绊脚石。于是, 昔日甜蜜的誓言变成了今朝冥冥的毒咒。表面上看, 是安娜对爱的索取造成了她自身的悲剧, 而实质上, 渥伦斯基的那种与安娜的寻求真爱的行为相比显得懦弱、消极并且是缺乏勇气和责任感的态度更是一双无形的手推着安娜走向死亡。可见, 是他对情感的不敢负责迫使安娜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神经兮兮的状态。而作为安娜生命另一支柱的谢辽沙则是安娜彻底被拒绝于上流社会之外时摧折的。她为了渥伦斯基选择了离婚, 也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曾支撑他走过那一段不幸婚姻的谢辽沙, 她的孤注一掷却下错了注。她已经成了一个孤魂野鬼, 不被社会接纳, 又失去了她为之而生的爱情, 她已无路可走。

黑格尔讲过这样一段话:“爱情在女人面前显得最美, 因为她把全部的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为爱情, 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的到生命的支持力:如果她在爱情方面遭遇不幸, 她就会像一道火焰被第一阵风吹熄掉。”[1]公开的承认自是渥伦斯基的情妇, 在没有合法婚姻的前提下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 安娜的这种行为是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接纳的, 她的“我需要爱情, 需要生活”的宣言像火山一样暴发, 彻底熔化了裹了她八年的婚姻面具, 但她却从一个婚姻奴隶变成一个“除了你, 我一无所有……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 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的爱情奴隶。安娜所生活的那个社会充满了虚伪和欺骗, 如果不是安娜敢于破坏旧的家庭关系, 而只是像培特西夫人那样按照那个阶层的惯例暗地里找一个情人, 那么这个社会仅仅只会的多一个乐于被欺骗、假装看不见的丈夫, 而上流社会不仅不会指责和干涉她, 还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帮助她开展自己的

论审美活动中的情绪因素

于灵芝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语文教研室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审美活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 需要各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 其中情绪因素因其本身具有驱使、调配心理活动的功能, 以及其肯定或否定的性质所产生的增力或减力的作用, 能左右审美体验的效果。

关键词:情绪;心境;审美情绪;情绪体验

审美过程是一种高级精神享受过程, 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正是由于各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 审美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纵观一般性的艺术概论和美学原理, 各种心理因素常常被专章专节地予以论述, 惟有情绪因素未受到应有重视。在审美心理机制研究中, 论者往往将情绪混同于情感, 甚至避而不谈, 忽视了情绪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造成了审美研究方面的缺漏,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有机体的情绪波动与审美活动间的相互影响, 揭示情绪因素在审美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说, 情绪主要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包括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 因此一般被定义为“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括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1]情绪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是否得到满足的反应, 有机体根据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不同的情绪形式, 那些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情, 会引起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肯定的情绪;相反, 那些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 则会引起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否定的情绪。可以说, 情婚外情, 而安娜的公开的真诚的对纯洁爱情的追求恰恰就是对她们虚伪道德的挑战, 使她们感到恐慌, 她们容不得这层虚伪的面纱被揭开, 于是所有的压力和罪责便从四面八方袭来, 而卡列宁这个被羞辱的丈夫更如同被激怒的毒蛇, 当他看到安娜身上的污点已无法洗清时, 便动用了宗教、法律、地位甚至儿子等一切手段对安娜的背叛予以报复和惩罚。可以说“安娜在追求爱情的历程中, 一个贞淑妇女冲破礼法堤坝而未免的羞耻感, 一个女子因不忠实而扪心不安的负责感, 一种不敢面对谢廖沙用质问的眼观看着她的母亲的惭愧感始终纠缠着她。”[2]在卡列宁“她理当不幸”的无情谴责中, 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西蒙·波娃曾说:“即使选择了独立, 对大多数女人最有吸引力的也仍然是爱情这条道路。”[3]而安娜作为一个没有经济自主权的依附者,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吃“别人的面包”, 当她向卡列宁要钱时, “羞得满脸通红”, 即使在渥伦斯基的寓所里, 她仍然感到自己是个外人, 却依然矛盾却坚强的选择了这条路, 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祭奠了这份理想的爱情。不能不说安娜的选择是有勇气的, 甚至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在她身上我们感受到“渴望幸福并善于在别人身上激起这种渴望的特点是安娜性格的基础, 活跃的和优美高尚的激情是她的主要特征。”[4]但在这样一个没有真实可言的时代和环境下, 即使是生命本性的选择也免不了被扼杀的命运。

“现代心理学指出, 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人格角色应该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生命层次, 作为一个人要表现自然的生命力, 健康、蓬勃向上, 昂扬充满力量。如同罗丹的《投掷者》塑像。其次是社会层次, 作为存在的社会个体, 时代的观念、风尚, 体现出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也受到社会的选择。再次是异性审美层次, 人类世界的两性, 都应受到异性的选择。选择的标准应当不同但应是平等的。一个完整的人格角色应受到三个大的制约。”[5]但无论从哪一个层面上讲, 安娜的存在都是一种扭曲的状态, 她安娜的死是一个悲剧, 但在死的那一刹那, 她想到的是绪是衡量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一个指标。近年来的实验证明, 情绪不再是其他心理活动的伴随现象或副产品, 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在机制, 以情境事件对有机体发生意义, 通过体验快乐或悲伤、愤怒或恐怖等情绪形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动机驱动、组织调配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2]。情绪的作用在于“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 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3], 但是情绪形式是由有机体的需要能否满足决定的, 不确定的情境状况对情绪的动机功能产生增力或减力, 呈两极对立状态。一般来讲, “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肯定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 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 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4]情绪对人类各种活动的驱动、影响取决于主体当下呈现的肯定或否定的情绪状态, 如果处于积极情绪状态就会产生增力作用, 驱使事情快速、健康地发展;反之, 就会产生消极作用, 延缓事件继续发展, 甚至阻碍或使之朝相反方向发展。审美作为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一种, 当然也受主体情绪的影响。主体在获得审美体验过程中, 他的情绪状态对审美活动的持续性, 以及可能取得的预期效果都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 因此研究审美活动就不能抛开主体的情绪状态, 就不能忽视审美活动中的情绪因素。

人类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情绪。欣喜若狂、满腔怒火、悲痛欲绝是情绪在短时间内的强烈爆发, 这属于情绪状态分类中的激情。主体的激情容易使其丧失理智, 无法很好控制事件的发展, 但是激情持续的时间短促, 对事物的破坏影响只是短时间的。舒生, 她寻求的是上帝的饶恕, 与列文最后对“善”的领悟, 共同反映了作者向“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博爱”等宗教主张转变的倾向。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 (第二卷) 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2]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桑竹影;南洲译,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12

[3]何满子.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3-3

[4]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M.杨楠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8

[5]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6]Michel Foucault,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1, Trans John Hurley New York Random House1980

8.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篇八

关键词:安娜;爱情悲剧;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长篇巨著自问世以来,文学评论界就从未停止过对安娜这个悲剧形象的讨论,研究者虽然对这不名著的解读各有侧重,但无不对安娜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对安娜形象及其命运悲剧的关注也早已跨越了国界。安娜的悲剧诚然脱离不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但是也与其自身的性格因素有关,其悲剧正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我们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探讨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

一、对安娜悲剧故事的探讨

(一)安娜悲剧故事的概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丈夫卡列宁的虚伪、情人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悲剧下场。小说中的安娜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女性,她不仅具有优雅的人格魅力,还有着崇高的人格追求,对真爱至死不渝,安娜将爱情等同于生命,也因为爱情最终选择了死亡。

安娜的悲剧在于当时的社会舆论和道德准则不允许她的追求,她本可以像当时的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地当别人的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但这不是她想要的,她想光明正大的追求自己的爱情,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从一开始选择死亡就足以表明她对爱情的拳拳之心,而死而复生后,更加坚定了她对爱情的追求,她抛下了一切,毅然决然地跟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圣彼得堡,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自己的儿子阿廖沙,当她在此回到圣彼得堡时,周围的人对她只有指责、挑剔,这些她都不在乎,有渥伦斯基在她身边就已足矣,然而她所托非人,最终渥伦斯基也离开了她,失去爱情的她即便不选择自杀,也已经等同于死亡。

(二)安娜悲剧故事的分析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将美好的事物加以毁灭,是艺术上凸显悲剧的深刻的主要手法,毋庸置疑,托尔斯泰将这一艺术手法运用的极为出色,他在《安娜·卡列尼娜》故事中塑造的安娜这一悲剧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为经典的女性形象之一。安娜那美丽动人、风姿绰约以及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悲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安娜爱情的悲剧,引发了人们的无限同情,关于安娜追求真爱的精神,也引发了人们的无限赞美,而对安娜悲剧的探讨,自从小说问世以来,就从未间断过。早期分析安娜形象及其悲剧成因的研究文章,大都采用了社会历史批判。80年代以后,人们往往是对安娜报以同情的态度予以赞美,认为安娜是追求母爱与情爱的统一,而酿成其悲剧的罪魁祸首主要是当时的社会,她的死是对罪恶社会的控诉,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的悲剧,这些研究将安娜悲剧集中解释为社会原因造成的,赋予了安娜形象以社会价值,极大地抬高了安娜这一形象。

90年代的研究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安娜悲剧的内在原因,甚至有些观点认为“安娜精神境界的自私,使她产生了偏狭和庸俗,爱情并没有在精神上提升了她,反而降低了她”,这类观点认为安娜应该进行自我反省,读者往往因同情安娜而忽略了她身上的自私和极端倾向。这些观点主要是从社会角度和从安娜自身角度来分析悲剧成因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种,安娜悲剧正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安娜悲剧的外在原因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这样写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对当时社会现状予以了高度概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人去做对的事,其结果也只能是错的。安娜悲剧的外在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道德沦丧、传统观念丑恶,没有爱情的婚姻普遍存在。安娜想要冲破上流社会强加给她的一切束缚,就只能使自己站到上流社会的对立面,与整个上流社会为敌,而这无异于自我毁灭。

(一)时代背景

安娜追求真爱没有错,只是她处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其结果只能以悲剧收场。安娜生活在资本主义扩张的时代,当时的俄国正在推行农奴制改革,正处于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旧的封建宗法习俗正在瓦解,人们开始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然而,处在这一时期的人依然无法摆脱宗教习俗的束缚,安娜的丈夫卡列宁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当他听到安娜与渥伦斯基的风言风语后,他立即向安娜讲述婚姻的宗教意义,而事实上,他并不在乎妻子与谁相好,只是周围人的注意迫使他不安。安娜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异常勇敢,可即便如此,在宗教面前她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堕落的女人”,她要为自己的“罪恶”而哭泣,甚至因存在负罪感而自杀。在上帝的意志下,婚姻不能以爱和不爱为依据,这就扼杀了女性的幸福。俄国当时的法律也不允许安娜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爱上丈夫以外的男人被认为是有罪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二)社会环境

安娜追求真爱没有错,只是她处在一个错误的地点,其结果只能以悲剧收场。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在彼得堡是一个地位显赫的人,安娜作为一个贵族夫人,生活在上流社会,而在上流社会,出轨行为是极为寻常的一件事,整个上流社会都是肮脏的、虚伪的、腐朽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婚后淫乱的生活都表现出上流社会的道德沦丧。安娜的婚姻就是没有爱情基础的,在渥伦斯基出现之前,她也不曾想过要去追求真爱,他的丈夫卡列宁给他提供的是财富和上流社会的浮华,而这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当她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她那沉睡已久的爱突然被唤醒,在渥伦斯基对其展开追求后,她认为自己遇到了有生以来的真爱,于是便奋不顾身地和渥伦斯基走在了一起,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偷情并不可耻,这是被上流社会默许的,但是公开示爱却是“不道德”的,備受上流社会唾弃,其原因就是打破了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这是在于众人为敌,与社会为敌,所以即便安娜遇到的是真爱,可在无力改变的充满虚伪道德和肮脏交易的社会里,她的“爱情”依然会迅速走向灭亡。

nlc202309020814

(三)遇人不淑

安娜追求真爱没有错,只是她遇到一个错误的人,其结果也只能以悲剧收场。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和情人渥伦斯基其实都是男权社会的代表,安娜与卡列宁的婚姻不过就是一场交易,安娜只不过是他仕途道路上的一个点缀,他为人虚伪,以宗教、道德的名义胁迫安娜,拒绝与其离婚,还利用安娜对儿子的爱来对她进行精神上的折磨。而当安娜被上流社会遗弃之后,安娜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渥伦斯基身上,渥伦斯基给了安娜海誓山盟、永不背弃的许诺,然而,这些许诺只有在两人都处在上流社会时才有效,安娜可以为了渥伦斯基毅然决然地离开上流社会,但是渥伦斯基却不能为了安娜与上流社会隔断往来,他也更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渥伦斯基虽然对爱情充满了幻想,总是以玩世不恭的行为来慰藉自己百无聊赖的心灵,他爱安娜,但他也爱功名,爱情无法占据他的整个世界,当爱情一旦阻碍他投入社会,妨碍他的独立,他就会把它抛到一边[1]。

三、安娜悲剧的内在原因

悲剧人物自身都存有自我毁灭的因子。安娜作为19世纪的一个贵妇人,除了爱情,安娜几乎拥有了全部,而安娜又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她想要追求个性解放,想要去追求真爱,以至于她可以放弃没有爱情的全部,也要毅然决然地去追求除了拥有爱情便一无所有的生活,赋予她新生命的是爱情,置他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有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其悲剧的发生也是有内在原因的。

(一)性格矛盾

安娜本是一位贵族小姐,在年少未尝愁滋味的时候便由姑妈做主嫁给了官位显赫的卡列宁,但是年轻的安娜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对幸福和自由充满了渴望,在与卡列宁八年的婚姻生活中,她逐渐尝到了愁滋味,也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不满,她曾愤愤地说道:“八年来他摧残了活在我身上的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或者的女人。”长期的情感压抑让她在内心深处积蓄着一股力量,终于在遇到渥伦斯基后爆发出来,使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充满勇气,她甚至将爱情视为接下来自己生活的全部,这就为她的爱情悲剧埋下了祸根。安娜的一切行为都受到了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共同支配,这让她在追求爱情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尖锐的矛盾,这让她感到极度的痛苦,这种来自性格的矛盾给她带来的压力最终从内部将她彻底击垮。

(二)利己意识

安娜是贵族女性,从小又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利己意识深深地根植在她的身体里,这种思想带入爱情当中,她对爱情表现出来的极度自私,对她而言无疑也是毁灭的,她说道:“我没有罪,上帝就这样造就了我,我要爱情。”安娜对爱情的想象过于完美,渥伦斯基给她的爱情也在一段时间里满足了她对爱情的渴望。然而,渥伦斯基并不能一直都能做到如她幻想的那样,渥伦斯基虽然爱着安娜,但是他也不能每天都陪在她身边,他需要社交,需要立足于上流社会,他不能整天都围着安娜转,而安娜正好相反,她生活的全部都是以渥伦斯基为中心,这种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直到双方都无法忍受对方时,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渥伦斯基最后一走了之。渥伦斯基的出走,对安娜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将一切都给了渥伦斯基,自己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或者说不是她想要的,这种打击让她无法承受,她决定以死来结束这一切,这种选择既是在惩罚自己,也是要惩罚她的情人渥伦斯基。

四、安娜悲剧的现实思考

(一)安娜悲剧的现实层次

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是对当时俄国社会的一些亟待解决问题的回答,安娜在临死时说出的“申冤在我,我必报应”这句话出自基督教的《圣经》,这说明宗教在安娜悲剧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安娜是一个真诚的女子,她对宗教的信仰是虔诚的,例如在调解兄嫂感情矛盾这一事件上,她曾多次向上帝做祷告,祈求主施以仁爱,宽恕哥哥的错误,而当兄嫂二人和好如初后,她立即就想到了感谢上帝。但是,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安娜又背叛了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这一矛盾始终贯穿于整个悲剧当中。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情问题也是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思考的社会问题,《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以爱情问题来反映社会问题,其悲剧的产生是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的,安娜对婚后生活的无比失望,才对爱情充满了希望,而最后渥伦斯基的离开,又让她变得绝望,是爱情让安娜选择了上流社会的决绝,但是也是爱情将她引向毁灭,正是身不由己的爱情酿成了安娜悲剧。鲁迅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安娜悲剧的产生就是因为安娜心中有梦,她要实现心中的梦,但是现实却包裹着她,安娜也在传统与反传统中挣扎,她本怀揣着梦,却无路可走,最终梦碎了,人也走向了死亡。时代早就了安娜,又亲手毁了安娜,这就是对安娜悲剧最好的诠释。

(二)安娜悲剧的现实启迪

安娜形象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在没有爱情的时候,她要忍受着无爱的苦痛,在有了爱情的时候,她还要饱受爱情的折磨,她那真挚的感情,蓬勃的生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不免与悲剧的命运又让人扼腕惋惜。在安娜悲剧中,我们看到,爱情是婚姻的前提,如果把婚姻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换,双方还有共同生活的基础,要是像商品一种进行等价交换,这样的婚姻不会持久,没有爱情的婚姻是造成家庭不幸的重要原因。安娜的不幸首先在于自己的婚姻是无爱的,而以其他形式,例如宗教强调的婚姻责任,并不能带给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安娜在抛家弃子之后,甘心做渥伦斯基的情人,也不过是在过着奴隶式的生活,两人之间的关系脱离的家庭的责任,最终注定也不会得到幸福。

如今,女性主义已经在现代社会有了存在的土壤,女性不仅要在思想上独立,还要在经济上独立,一个思想上独立的女人,在婚姻里就有了独立的灵魂,一个经济上独立的女人,在婚姻里就能够获得平等的地位,安娜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其实也是向封建贵族虚伪的一种挑战[2]。

结论:

综上所述,安娜悲剧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悲剧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现代爱情中,男女应该是平等的,爱情只有在双方独立、平等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它的神圣,不要想着依赖别人去得到什么,虔诚面对爱,爱才会赐予永恒。

参考文献:

[1]马秀丽,孙颖,刘凤丽.安娜·卡列尼娜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剖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

[2]祝捷.情理冲突与矛盾合力的“共谋”——关于安娜悲剧问题的再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

9.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篇九

她出身贵族,有高贵的身世;她容貌美丽,闭月羞花;她的丈夫卡列宁身居官场高层,位高权重,爱她如心肝。她若能正视自己的种种优势资源,珍惜别的女人打拼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东西,她会享尽人间最美的生活。

她身为贵族夫人,在家相夫教子,在外交往的是社会名流。一日三餐有厨师御做,家务有仆人打扫,儿子有家庭教师管教,出门有四驾马车伺候。这样优越的生活,并没有让安娜幸福满足,而是让她的心灵日渐寂寞空虚。

诚然,安娜与卡列宁之间年龄相差过于悬殊,心灵沟通会有障碍,安娜在卡列宁身上没有尝到爱情的滋味,这是她婚后的的遗憾。没什么就想什么,缺什么就想得到什么。这是人类的天性。安娜的生活里缺少爱情,那么爱情就会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神秘而美好。安娜体内的荷尔蒙让她内心躁动不安,她的人生中,即使不出现沃伦斯基,也会出现别的什么斯基。这是青春的宿命。爱情的故事注定要在安娜身上发生。如果安娜能适可而止,品尝到爱情的滋味之后,看穿爱情的真相,及时收手,保全卡列宁一个完好的面子,她还是有机会获得卡列宁的原谅的。只可惜她被爱情烧昏了头脑,置自己的家庭儿子于不顾,毅然与情夫远走国外,以为爱情可以满足她一切的需要。当激情退却,烧昏的头脑渐渐恢复理智,她才发现她赖以寄托的爱情也渐渐远去。开始时的美好变成了彼此的怨恨和指责。

同样的,《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爱玛虽说不像安娜那样出身名门贵族,但她的家境殷实,父亲是个农庄主,家有仆人和雇工。从小和安娜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都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幻想。用现在的话说,她们都属于有文化的文艺女青年,内心的欲望永远深不可测。爱玛嫁给了包法利这个乡村医生,婚后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家里也有女佣和仆人,爱玛也和安娜一样过着悠闲地相夫教子的生活。可她并不知足,她向往上流社会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浪漫生活,嫌弃包法利的平庸和无能。与包法利夫人相比,安娜所拥有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正是爱玛所艳羡的生活,但是安娜知足了吗?如果爱玛得知安娜的遭遇,她会怎么想?

安娜和爱玛,这两个女人内心共同缺乏的是爱情的滋润。她们都对爱情充满渴望和向往。当她们认为真正的爱情来临,她们选择的都是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的投入到情人的怀抱。只不过安娜比爱玛幸运,沃伦斯基是真心爱她,而罗多尔夫则是情场高手玩玩而已,根本不是真心爱爱玛。

不管怎样,既然人生只有一次,爱也就爱了。如果能够及时反省自己,不再继续玩火,可能命运会重新改写。

安娜和爱玛被内心的欲望所控,无法自拔。最后,安娜众叛亲离,爱玛债台高筑,已无力回天。

作家萧伯纳曾说:“人生有两大痛苦:第一是得不到;第二是已经失去。”

安娜的痛苦在于失去的痛苦,原本她随娘胎而来的荣华富贵,别人一生都无法得到的东西,她生来就有,财富美貌,地位名誉。为了得到爱情,她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名誉、失去了财富,失去了她原来所拥有的一切,同时爱情也变淡消失。爱玛的痛苦源于得不到的痛苦,她向往爱情,为情人不惜投掷大量金钱,租豪华宾馆,恣意享乐,以为得到了她向往的爱情。但是她却遇到了爱情的骗子。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那自称爱她的男人确离她远远。

她们的结局都一样,都选择了自杀。一个卧轨,一个服毒。是无度的欲望之火烧尽了她们的心灵,逼迫他们走向毁灭,走向死亡。

人活着不能没有欲望,因为欲望能使人不断进取,社会才会不断进步。人又不能完全被欲望所控,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应该是每一个人用智慧去思考的问题。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我想安娜和爱玛绝不会再为爱情赴汤蹈火,去用生命换取海市蜃楼般的爱情。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安娜一定会审慎处理与沃伦斯基的感情,尊重卡列宁的地位和荣誉,相夫教子,与卡列宁白头到老。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爱玛也不会为了几句甜言蜜语就相信一个男人,她一定会珍爱包法利给他提供的衣食无忧的生活,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推荐阅读:

读波莉安娜有感09-14

上一篇:工业工程改善实例下一篇:三轮取缔通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