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06-21

山中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共5篇)

1.山中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一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古诗简介

《山中寄诸弟妹》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实写了诗人在山中的隐居生活;后两句则是虚写,乃诗人从其亲人们的角度,写他们经常向他隐居的方向遥望,写亲人们惦念自己,实际上也表明了自己一直也在想念亲人。全诗清丽绝俗,明白如话,立意精巧,妙语绝伦。

翻译/译文

终南山中多参禅修道的僧侣,坐禅诵经时自然相聚集为群。

你们如在城邑里遥遥而望的话,应该只能看见天上的白云了。

注释

1.山中:终南山中,作者隐居之所。弟妹:弟弟和妹妹。王维出生于当时的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下面还有四个兄弟,王缙、王繟、王纮、王紞,另外还有两个妹妹。

2.法侣:僧侣。

3.禅诵:谓坐禅诵经。如《陈书》:“吴郡陆庆筑室屏居,以禅诵为事。”

4.城郭:城邑,指弟弟和妹妹的住处。

5.唯:单单,只。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至天宝三年(744年)之间,王维曾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这首诗即是诗人于终南山中寄给城内弟弟与妹妹的。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的题目虽然说是写给弟弟妹妹的,其实内容却与亲情关系不大,而是描述自己在山中的修行生活。对于潜心向佛的王维来说,他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就是去拜访那些方外高人,并且与意气相投的道友们共同修行,这些情形也都反映在他的诗作中。这首《山中寄诸弟妹》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生活场景,表达了在山中与一班道友结缘共修时的欣悦之情。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纲。“这两句是实写,点出了山中隐居生活,友人相伴、共同生活的场景,一方面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的情趣,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弟弟妹妹们,自己在山中生活得很好,并不孤单,自然而然地透出让亲人放心、不必牵挂自己的意思。

后两句是虚写,诗人的思绪回到了故乡的家中,想来亲人们也一定在惦念着,会经常向他隐居的方向遥望。然而他们是无法体会自己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的。明里写亲人们惦念自己,实际上也表明了自己一直也在想念亲人。这种写法与诗人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小诗清丽绝俗,明白如话,如同白描一般,可以称之为“水墨不着色画”,“淡”是最突出的特征这种“淡”,不仅是语言色泽上的“淡”,更多的是创作主体心境的“淡”,虽然也抒发了淡淡的思念之情,但更多的是悠然自得的情绪。

诗人住在清静而又僻远的大山之中,远离了尘世的喧闹,周围是美丽脱俗的山水,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自己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了,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就分外浓厚。从山外的城里远远地向山中眺望,别说只能看到一片云雾迷茫,就算是看到了修行的诗人,诗人也是这大自然的一部分了。“云”在这首诗中有特别的意涵。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云的姿态变化多端,颜色洁白如雪,又高处于天边,其安详闲适、高洁清秀之处,正是诗人自己品格的写照。

名家点评

清代文学家张谦宜《絸斋诗谈》:“身在山中,却从山外人眼中想出,妙语绝伦。”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

2.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 篇二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

山中夜坐原文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翻译

悠悠天地之间,草木呈献出干奇百怪。

老来独坐在蒲团上,觉得山中特别逍遥自在。

注释

悠悠:寥廓,深远。

献:呈现。

奇怪:奇形怪状,隐喻宋亡后的种种怪事。

投老:到老,临老。

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垫子,僧人打坐或跪拜时用。

赏析

德祐初(即1275年),文及翁曾任参知政事,宋亡不仕,闭门著书。这首诗就是写他在山中的隐居生活的。

诗题为《山中夜坐》,山中景色。已属清幽,加之时当夜晚,蒲团静坐,气氛更为恬静淡泊,定下了诗的基调。

开头两句写山中景色。悠悠,状天地的寥廓,景象开阔深远。献,奉献,这里将草木拟人化,即在浩瀚的宇宙中,草木都有了知觉,竞相呈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这句隐喻宋亡后世态翻覆,种种怪事不堪入目。

后两句承“奇怪”而来,由写景转而写心境。在草木争奇斗怪的热闹场合中插入“蒲团”,本来是不协调的。加之是“投老”,坐一辈子,直到生命终结,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但面对社会现实而富于正义感的诗人,既不能力挽狂澜,又不甘心依附元朝,除终老蒲团外别无他途。“自在”而冠以“大”,似乎诗人对这种归隐生活,是十分喜爱和赞赏的。

据李有《古杭杂记》记载,文及翁及第后,与同科进士游览西湖,即席赋《贺新郎》一首。词中说:“余生自负澄清志。”又说:“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可见文及翁本来是一个胸有大志、一心图谋恢复的有为之士,从他对林处士的讥诮,也可看出他对那些自命风雅、不问国事的所谓“高人隐士”是如何深恶痛绝了。这样一位血性男儿,要在寂静的山林里孤坐蒲团以了残生,这里头当蕴含多少难言的隐痛。平和的外表下深藏着的,是亡国的哀痛和愤激,外表越是恬淡和闲适,内心的痛苦也就越是深切和沉重。应该说,这种“自在”的归隐生活,是作为社会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对现实的抗争。

南宋末年的词人刘辰翁有一首《柳梢青》词,其中写道:“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在清冷的山中夜晚,青灯独坐,念念不能忘情的,仍然是旧君故国,前朝父老。文及翁和刘辰翁的身世和心境,完全相通。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译文:

我辈的大道怎么会走到尽头,就像寒山还在细雨中巍然耸立一样。

孩子们都对读书有一种惰性,贪玩得把树上的果实都快摘完了。

我们的言论要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文章要能体现国风的标准。

(我辈的学识)在太平丰足之世还是有用的,不应该(因为乱世而)丢掉报国之心。

注释:

(1)李处士:疑为李昭象。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2)关时务: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关:牵连,涉及。

(3)国风:《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称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大抵是周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作了广阔的反映,有些作品直接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

(4)升平:太平丰足之世。

(5)废:废弃。

赏析:

诗人身处唐末乱世,社会**。唐帝国到了懿宗、僖宗的时候,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藩镇割据,拥兵自大,“专务聚财积粟,峻法树威”(《旧唐书·韩弘传》),相互间的兼并和掠夺愈演愈烈。而王室的生活则越来越奢侈糜烂,上行下效,各级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中饱私囊;藩镇牙兵凶残暴戾、强敲豪夺、逾法犯令,任意为非作歹。百姓们在这层层的勒索和压榨下,处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境地。

诗人一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对劳动人民和现实生活有广泛的接触,思想感情与劳动人民相通。他忧国忧民,理解百姓的灾难,同情他们的疾苦。诗人面对现实,喷发出对荼毒生灵的统治者的有力控诉和抨击,把揭露屠夫民贼贪婪残暴和恤悯人民的悲惨厄运,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所以所作的诗篇中大多体现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这首诗也是杜荀鹤反映社会现实,希望通过自己的“主箴刺”之文,来讽谕和裨补社会的弊废阙失,挽救世人的风骨。

首联以“吾辈”开头,“吾辈”即是“我们”,开篇便点明诗作主体,先入为主,给予读者一种对诗歌的认同感。接下来所书的“道何穷”便体现了“吾辈”的现状,若说这一句只是平平无奇,那么接下来第二句的“寒山细雨”则是将第一句中朴实的语言一下子升华,“吾辈”之道正是如处“寒山细雨”之中,凄冷悲凉,却又屹立不倒,诗人用客观景象来对“道”的形势作出一种生动的描述。

颔联则是列举了几个常见的意象,如“儿童”,“果栗树”,但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意象,却最富有代表性。“儿童”是国家未来之希望,却从小将大道放之一旁,不以读书为业,反而去玩耍嬉戏,荒废时间,就连“果栗树”也即将被他们摘空。诗人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这些意象列举出来,而是通过这种写实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道深深地担忧。

颈联则是以教育式的语气来为读者提出要求。两句工整相对,“言论”对“篇章”,“时务”对“国风”,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期望。杜荀鹤正是在这两句诗中明确向读者宣告了自己创作诗歌的根本目的,表明了他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鲜明态度。杜荀鹤将自己的诗集名为《唐风集》,其用意,即以“唐风”继“国风”,用他那“主箴刺”之文,来讽谕和裨补社会的弊废阙失。

尾联则是对颈联内容的一种补充,颈联提出了具体要求,尾联则是为达到这个要求坚定信心。“犹”,是“还,仍然”的意思,在这里,这个字用的恰到好处,世人都以为学识毫无作用,可诗人诗风在这个“犹”字上一转,立刻体现出一种警示的语气,他要提醒世人,他们的想法是荒谬的。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想法的肯定,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用呼告的语气告诫人们不要荒废学问,因为学问在这个太平年代是有很大用武之地的。[3] “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道理”。古之人,不言文学则罢,言文学则必要把“道”摆在首位,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功利观和用世精神。这种心态,也可说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已凝冻在诗歌里,难以剔除,成为表达上必有的一种“程式”。反之,缺失了倒觉得极不舒服,便是所谓“离经叛道”吧。故哪怕是言不由衷,心不在焉,用来作点缀,装饰,也是不可或缺的。这首诗便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化加牢骚”的程式。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3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古诗简介

《山中寄诸弟妹》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实写了诗人在山中的隐居生活;后两句则是虚写,乃诗人从其亲人们的角度,写他们经常向他隐居的方向遥望,写亲人们惦念自己,实际上也表明了自己一直也在想念亲人。全诗清丽绝俗,明白如话,立意精巧,妙语绝伦。

翻译/译文

终南山中多参禅修道的僧侣,坐禅诵经时自然相聚集为群。

你们如在城邑里遥遥而望的话,应该只能看见天上的白云了。

注释

1.山中:终南山中,作者隐居之所。弟妹:弟弟和妹妹。王维出生于当时的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下面还有四个兄弟,王缙、王繟、王纮、王紞,另外还有两个妹妹。

2.法侣:僧侣。

3.禅诵:谓坐禅诵经。如《陈书》:“吴郡陆庆筑室屏居,以禅诵为事。”

4.城郭:城邑,指弟弟和妹妹的住处。

5.唯:单单,只。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至天宝三年(744年)之间,王维曾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这首诗即是诗人于终南山中寄给城内弟弟与妹妹的。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的题目虽然说是写给弟弟妹妹的,其实内容却与亲情关系不大,而是描述自己在山中的修行生活。对于潜心向佛的王维来说,他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就是去拜访那些方外高人,并且与意气相投的道友们共同修行,这些情形也都反映在他的诗作中。这首《山中寄诸弟妹》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生活场景,表达了在山中与一班道友结缘共修时的欣悦之情。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纲。“这两句是实写,点出了山中隐居生活,友人相伴、共同生活的场景,一方面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的情趣,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弟弟妹妹们,自己在山中生活得很好,并不孤单,自然而然地透出让亲人放心、不必牵挂自己的意思。

后两句是虚写,诗人的思绪回到了故乡的家中,想来亲人们也一定在惦念着,会经常向他隐居的方向遥望。然而他们是无法体会自己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的。明里写亲人们惦念自己,实际上也表明了自己一直也在想念亲人。这种写法与诗人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小诗清丽绝俗,明白如话,如同白描一般,可以称之为“水墨不着色画”,“淡”是最突出的特征这种“淡”,不仅是语言色泽上的“淡”,更多的是创作主体心境的“淡”,虽然也抒发了淡淡的思念之情,但更多的是悠然自得的情绪。

诗人住在清静而又僻远的大山之中,远离了尘世的喧闹,周围是美丽脱俗的山水,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自己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了,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就分外浓厚。从山外的城里远远地向山中眺望,别说只能看到一片云雾迷茫,就算是看到了修行的诗人,诗人也是这大自然的一部分了。“云”在这首诗中有特别的意涵。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云的姿态变化多端,颜色洁白如雪,又高处于天边,其安详闲适、高洁清秀之处,正是诗人自己品格的写照。

名家点评

清代文学家张谦宜《絸斋诗谈》:“身在山中,却从山外人眼中想出,妙语绝伦。”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译文

梅子熟了,从青色变成了黄色,地里的菜和麦子也都成熟了,又到了忙着养蚕缫丝的时节。

山寺里悠闲自在的僧人,烹煮着老茶树的茶汤,村里的姑娘站在酒垆边煮酒,酒香四溢。

注释

当垆:对着酒垆;在酒垆前。

赏析

祝枝山(字允明)的《首夏山中行吟》所写苏州西郊一带村女当垆煮酒的景象,让人读起来像吴语一般,轻快闲谈,很具姑苏特色。他的“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表达了那份满足,那份陶醉,一切功名利禄、人世烦恼,在诗酒风流前,烟消云散。这首酒诗反映了诗人人性的.自由复归的愿望,重新发现自我,找到人生真正的归宿。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5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这句是说,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寻常、一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

武夷山中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古诗简介

《武夷山中》是宋末元初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遗民诗。这首诗作于南宋亡后,谢枋得隐居在武夷山中,但国破家亡的哀痛始终不能忘叹,眼见祖国河山沦入敌手,反抗的呼声早已沉寂,诗人深深感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凄清寂寞,孤苦无依。可是他还是用严寒、抗冰雪的梅花来激励自己,表示永远要坚持民族气节,决不向敌人屈膝。

翻译/译文

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

注释

1.武夷山:在福建崇安西南,群峰林立,溪流回湍,是著名风景区。

2.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3.青峰:苍翠的山峰。

4.几生:何年何月,几时。

赏析/鉴赏

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指抗元兵败的十年间从未还家。这里不说“未还家”,却说“无梦得还家”,简直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可见其决绝之情。另方面,古代前朝的遗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总是逃入深山以表示不臣服新朝政权。他的“无梦得还家”,正是表明前此十年之志:抗节隐居。这一句领起下文。决绝到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栖息山间也就怡然自得了。

“独立青峰野水涯”,“独立”使诗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是诗人直冲云霄的气节,是诗人不可一世的风骨。“青峰野水涯”是眼前景, 奇峰挺秀,野水悠悠,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但这又不是纯写武夷奇观,当年宋朝的河山,空旷,寂静,没有着落;独立于此,诗人的心情,有些悲怆孤独,有些若有所失。没有人烟,脚底的青峰是稀稀朗朗的春草,只知道一味的“缭乱逐春生”;不见渔舟,眼前只是烟波浩淼的野水,中间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巍然挺立的青峰,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写照。

第三句一转,“天地寂寥山雨歇”,天地寂寥,淅淅沥沥的春雨在这寂寥之中也不知什么时候停住了,田野清旷,冻云黯淡,有青草的气息,有天地的空旷,有黄昏的寂寞。简直辨不清是真在写沉寂的山中气象,还是在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

末句“几生修得到梅花” ?梅花向来被人们赋予了高洁坚贞的品质,如王安石写寒士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写高士的梅:“零落成尘碾做泥,只有香如故”;还有苏轼写的梅:“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梅花在数九隆冬这样最寒冷的日子里开放,百花之中,一枝独秀。到次年春来草长,在群芳之中,依然默默无语,卓尔不群。人要几生几世才能修得到梅花这样的境界啊!诗人忽然提到独立世外,傲霜吐艳的山中梅花,并深致仰慕之情,无疑他要以梅格自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自置于青峰野水之间,以梅花品格相期许。诗风自然朴素不加雕饰,清旷之中已带着几分苍凉沉郁,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深远绵长,发人深省。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7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译文及注释

懒摇白羽扇,裸袒(tǎn)青林中。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

裸袒:裸,赤身。袒,露臂。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将解下的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脱巾:摘下头巾。露顶:露出头顶。松风:松树间吹过的凉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披散头发悠然自得的呆在苍翠树林中。

将解下的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注释

裸袒(tǎn):裸,赤身。袒,露臂。

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

脱巾:摘下头巾。

露顶:露出头顶。

松风:松树间吹过的凉风。

鉴赏

《夏日山中》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的夏日中生活的场景,真实、贴切地展现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在山中,天气更凉爽所以有扇而懒得摇。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诗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句中通 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闹情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袒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8

原文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翻译

雪花打在竹丛和树枝上,不时发出沙沙响声;浓密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聚集在地面上。

岭头的梅花已经凋谢,现在又好像重新开放了;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却又结成寒冰。

要把驯养的小鹿栓牢,严防它们乱跑而被雪天打猎的人捉去;将煮茶的壶水添满,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尝、吟诗。

可以将春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春雪过后,松间小路上的莓苔,将会更加浓密。

注释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无声。

散:飘散,指空中的雪。

凝:凝结、凝聚,指飘落后的雪。

重妆蕊:指雪凝结在花谢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开放了一样。

岩水: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

鹿儿:驯养的小鹿。

猎客:打猎的人。

鼎:古时一种炊器,多为三足两耳的青铜制品。

僧:和尚。

雨:滋润土地的雨水。

功力:功能,功劳。

莓:植物名,果实小,花托球形。

苔:植物名,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生在潮湿的地方。

赏析

这首咏雪诗,紧扣诗题中的“春日“、“山中”描绘,点明了时间地点与环境状况,形成了一幅别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图。

首联第一句写春雪落竹丛,“无声”之中仿佛“有声“,把春雪的那种温柔,缠绵和细密,写的惟妙惟肖,韵昧很浓。首联第二句写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态,把雪花密而无声的那种状态写的十分逼真,“散”和“凝”这一组反义词同时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从状态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点,矛盾而又统一,这样的雪才富有特色。

颔联,第三句中的“重妆蕊“,“妆蕊”本就是用来描写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对的却是雪白洁净的雪花,冬天刚刚过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这里点睛一笔,生动地再现了春雪缀满枝头,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千古名句有异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却结冰”,写出了春雪带来的春寒,连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结冰,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为当时景色的大环境坐下了铺垫,不得不说,作者在词语的拿捏,内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颈联,第五、六两句则是平铺直叙地描写了春雪中的人事活动:系鹿防猎客、添茶候吟僧。看似普普通通的乡家活动,却在这里赋予了雪景的一种动感,动静结合,从朴实中见真感情,使整篇诗欣赏起来更富有真实感,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充分体现了山村农家的特点,诗中所描绘的这幅春日雪景也因这生动的农家描写而显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联写春雪滋润万物的功力可以与春雨相等,给山间松径带来一片生机。春雨素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赞美,而此处,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个字将春雪对大地做的贡献直接提升到了与春雨等价的高度,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无尽喜爱与赞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径”和“莓苔”两个意象将春雪所作的贡献具体化,正是因为春雪的滋润,这两种植物才会“又一层”,更加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在此处,也可见作者逻辑之严谨,思维之紧密。全诗以写景为主,虽无华丽之辞藻,却有真实之感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春雪之后山村所特有的清新、闲适、淡泊的特色,全诗读来朗朗上口,读者细细品味之时,脑袋中就能浮现出那样一番雪景,雪景无限风光,着实令人神往。

创作背景

诗人身处唐末乱世,王室的生活则越来越奢侈糜。.百姓们处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境地。诗人一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对劳动人民和现实生活有广泛的接触。他作此诗,实际上是借此乡村美景,反衬乱世不平,从中可以品味出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译文

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弯曲的山路上原本没有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就要润湿了人的衣裳一样。

注释

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参见《水经注·渭水》《长安志》卷一六。一作“溪清”。

红叶: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元:原,本来。

“空翠”句:形容山中翠色浓重,似欲流出,使人有湿衣之感。空翠:指山间青色的潮湿的雾气。

赏析: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0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古诗简介

《山中》由王勃创作,作于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原题《思归》。

起句“长江悲已滞”不同凡响,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万里念将归”,是紧承首句具体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的。第三句转为写物候,承接上两句含义,在深秋寒风飒飒之夜令人感伤不已。结句“山山黄叶飞”写深秋的景象,强调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突现了人物的形象和心情。这首五言绝句语言洗练,而意象十分丰富,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

翻译/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更何况秋风风寒。黄叶在漫山飘飞。

注释

①滞:停滞,不流通。

②万里:形容归程之长。

③属:恰逢,正当。

④高风:秋风。

赏析/鉴赏

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是王勃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2)漫游巴蜀时写的。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古代诗人往往借江水来抒发羁旅愁情。王勃的艺术独创性在于;他不仅借大江起兴,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诗人客居巴蜀.一颗心为归思缠绕而无法排解,因此,当他在山上俯瞰长江时,竟感到这条浩浩奔流的大江,也为自己的长期淹留而伤心悲痛,以至它的水流也迟滞不畅了。这新奇的想象,既缘于诗人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实感。人在山上望长江,由于距离远,看不清它的滚滚奔腾的波涛,往往会感到江水是凝滞不动的。所以,这句诗中长江悲伤滞留的形象,也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直觉感受。悲愁的长江与悲愁的诗人相互感发、契合、共鸣,强烈地感染了读者的情绪。诗一开篇,境界便很悲凉浑壮。

诗人在创造了长江悲滞的新奇意象之后,才在第二句“万里念将归”中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巳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此诗所要抒写的,就是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

紧接着,诗人紧紧抓住眼前的环境和景色,写出了“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两句。从字面上看,这两句纯是写景,写他遇着晚秋的风吹起来了,把每一座山上的黄叶刮得零落乱飞.这里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我们却强烈地感到,在这一幅秋风萧瑟、千山万岭黄叶纷飞的画面上,渗透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兴”之意。从“兴”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从“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不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吗了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

王绩有一首出色的田园诗《野望》:“东郊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勃《山中》的后半篇,从炼句取意,都可以看出是受了其叔祖《野望》诗中第二联的影响。但这两首诗在艺术结构上明显不同。《野望》是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采取情——景——情的结构方式,而《山中》却是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更含蓄,更耐人寻味。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1

山中雪后

[清代]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及注释: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熘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有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有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有深深的感叹。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熘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有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有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有深深的感叹。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2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注释

(1)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2)怡悦:取悦;喜悦。

译文

你问我我山中有什么。

那我就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我拥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

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赏析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是的,山中能有什麼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在迷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麼;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赠一样。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诗人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3

山中四咏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

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行吟屐齿肥,树色丽四野。

我爱山中秋,黄云稻正稠。

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

我爱山中冬,冰澌叠乱封。

地炉无品字,一榻冷千峰。

注释

苍崖:因林木葱茂而显得苍翠的山崖。

桃花源:简称桃源。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土。其地人人丰衣足食,怡然自乐,不知世间有祸乱忧患。后因称这种理想境界为世外桃源。

问津:问路。津为渡口。

空冥:犹言空中。冥为暗昧深远意,用以形容天空。

行吟句:谓穿着大登山鞋,吟着诗。

丽:光彩照耀,作动词。

黄云句:谓秋季稻熟,黄澄澄地稠密地一大片,有如金黄的云彩。

铎:铃。寺庙中以铃铎声召众出坡劳作。刈(yì):割。

冰澌:即冰。澌本指解冻时流动的冰块。此句谓冬天山上到处都被冰雪叠覆封闭,主要是指冰雪覆盖山头。

品字:指木柴。木柴劈开后往往将之架叠起来以备使用,其架叠之形极似品字,故称,并以之代指木柴。

鉴赏

鹏公咏云居山之诗多达数十首,大多收入《云居山新志》。此选其咏云居山春、夏、秋、冬绝句一组。本诗以各个季节的典型风物、典型事件来直接反映鹏公及云居山真如禅寺僧众的禅隐生活。诗写得很精炼,很生动,简捷有力,诗味隽永,是鹏公咏云居山大量诗篇中的代表作。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4

山中雪后

清代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这句是说,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寻常、一般。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创作背景

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给他的心灵带来严重创伤,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山中雪后》就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5

原文: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译文

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

注释

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赏析:

赏析

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指抗元兵败的十年间从未还家。这里不说“未还家”,却说“无梦得还家”,简直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可见其决绝之情。另方面,古代前朝的遗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总是逃入深山以表示不臣服新朝政权。他的“无梦得还家”,正是表明前此十年之志:抗节隐居。这一句领起下文。决绝到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栖息山间也就怡然自得了。

“独立青峰野水涯”,“独立”使诗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是诗人直冲云霄的气节,是诗人不可一世的风骨。“青峰野水涯”是眼前景,奇峰挺秀,野水悠悠,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但这又不是纯写武夷奇观,当年宋朝的河山,空旷,寂静,没有着落;独立于此,诗人的心情,有些悲怆孤独,有些若有所失。没有人烟,脚底的青峰是稀稀朗朗的春草,只知道一味的“缭乱逐春生”;不见渔舟,眼前只是烟波浩淼的野水,中间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巍然挺立的青峰,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写照。

第三句一转,“天地寂寥山雨歇”,天地寂寥,淅淅沥沥的春雨在这寂寥之中也不知什么时候停住了,田野清旷,冻云黯淡,有青草的气息,有天地的空旷,有黄昏的寂寞。简直辨不清是真在写沉寂的山中气象,还是在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

末句“几生修得到梅花”?梅花向来被人们赋予了高洁坚贞的品质,如王安石写寒士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写高士的梅:“零落成尘碾做泥,只有香如故”;还有苏轼写的梅:“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梅花在数九隆冬这样最寒冷的日子里开放,百花之中,一枝独秀。到次年春来草长,在群芳之中,依然默默无语,卓尔不群。人要几生几世才能修得到梅花这样的境界啊!诗人忽然提到独立世外,傲霜吐艳的山中梅花,并深致仰慕之情,无疑他要以梅格自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自置于青峰野水之间,以梅花品格相期许。诗风自然朴素不加雕饰,清旷之中已带着几分苍凉沉郁,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深远绵长,发人深省。

创作背景

3.冰心《山中杂记》原文及赏析 篇三

冰心是“大海的女儿”。她爱海,爱到了痴迷的程度。本文就淋漓尽致 地抒发了她对大海的这种爱恋。作品用扬此抑彼的对比手法,写出了海的神 韵与风采,在众多写海的篇什中卓然不群,翻出新意。

本文前半部分先泛泛地将书本、城市、湖光、山色与大海相对照,得出 了大海胜过这一切的结论,然后重点抑山扬海,多侧面、多角度地将山与海 做了种种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的对比。在视野方面,山不及海宽阔:在山间 看到的是一线天光,在山顶也看不到整齐的地平线,而在海上看到的却是一 望无际,海阔天空。在色彩方面,山不及海高雅:山的黄色、绿色浅显,不 够大方,而海的蓝色、灰色淡远庄严。为了说明海的颜色胜山一筹,作者甚 至将“天子”着装的黄色与“天”的蓝色对比,用“天”与“天子”的关系 来证明蓝高于黄。在形态方面,山不及海活泼:山是固定的,病牛一般不动, 海是运动的,波涛滚滚浪花变化万千。在光景方面,山不及海妩媚:山石杂 乱无章,臃肿、僵冷,而海水却碧波万里,遥远、璀璨。在神韵方面,山不 及海的透明、引人遐想:山的东西都摆在表面,一览无余,而海的东西却藏 在水底,易引发人们的神秘向往之情。

作品语言清丽自然,多为冰心特有的生动口语,又将古人的诗句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作品中。文章风格蕴藉雅致、新鲜活泼、清淡而又绚丽。

4.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四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

宋代 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译文

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的柳条随风飘扬。前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直扑鼻子,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

这使我常常梦见故乡江南,那里的苦笋、鲥鱼味道很鲜美。苏州城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晚风轻轻吹来,使人感到很惬意。河汊中的归舟慢慢落下风帆。

注释

九曲池头:据考察,苏州并无九曲池。《建康志》裁,九曲池在台城东宫城内,粱昭明太子所凿。长安有曲江池.,为都中第一胜景,开元、天宝年间上巳日(三月初三)游人云集,盛况空前。建康又有九曲池,蜀中有所谓龙池九曲,贺词中的“九曲池”可能指的是京都汴京的游览胜地,并非实指。五代后蜀花蕊夫人宫词云:“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花蕊夫人写的是蜀中指汴京供皇帝游乐与士庶纵赏的金明池等一带河塘。《越绝书》中云:“胥门外有九曲路,闺庐造以游姑苏之台,以望太湖。”

三月三:阴历三月三日。魏晋以后固定这一天为上巳节,人们都到水边嬉游采兰或洗沐,以示驱除不祥,名叫“修禊”。

毵毵(sān sān):枝条细长的样子。

衔(xián):马嚼子。

涴(wǎn):污染。

鲥(shí)鱼:生活在海中,五六月间入淡水产卵时,脂肪肥厚,味最鲜美,中国沿海各大河流中都有。

阊(chāng)门:苏州城的西门。

创作背景

北宋末期词坛名家贺铸,本是一位怀有济世大志与治事才能之人。因性情刚介,任侠尚气,为当轴者所忌,虽为后族宗婿,终不得重用。一生久沉下僚,悒悒不得志,遂有归隐山湖之愿。他的不少词作,反映了这两种思想的交替和矛盾。这首词是他中年时在苏州客居后,再次去汴京谋职时所作。

赏析

这首小词的结构是独特的。上片语言绚丽,写京都春景,下片语言淡雅,写江南春景。作者对两处春景都有着一份爱意,这之中的感情是含蓄、复杂而又微妙的。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杜甫《丽人行》描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文学作品中常有以少总多的效果,在这里贺铸用“九曲池头三月三”这样的词句,调遣着杜诗所铺叙极写的曲江水边丽人踏青的壮观。借着读者的联想,贺铸轻而易举地将杜诗的意境拽到了读者面前,柳丝摇曳,美女如云。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仍未直接写人,但士女如云,帝城春游的场面,却从一个侧面被渲染出来了。照说,通过香尘来写游人之多,也是较常见的写法。但“香尘扑马喷金衔”一句,却颇能造成气氛。《东京梦华录》云:“妓女旧日多乘驴,宣、政间惟乘马,披凉衫,将盖头背系冠子上。少年狎客,往往随后,亦跨马轻衫小帽。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谓之‘花褪马’,用短缰促马头,刺地而行,谓之‘鞅缰’,呵喝驰骤,竟逞骏逸。”贺铸曾居汴京,于都人行乐场景自寓于目而记于心,故能绘声绘色,生动地写出了境界。经过这样渲染后,再接上“沆春衫”三字,这春便有十二分的浓腻。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下片写江南春景。苦笋、鲥鱼乃江南美味,佐酒佳肴。王安石《后元丰行》诗云:“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欧阳修《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诗云:“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这美味佳肴足以引起人对江南的怀念。这种怀念又让人想起晋代的张翰。时政混乱,翰为避祸,急欲南归,于是托词见秋风起,思故乡菰菜、蓴羹、鲈鱼脍,辞官归吴。贺铸于“梦江南”中透露着的也是思归的情愫。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结句将这种情愫表达得更为清晰。“君到姑苏去,人家尽枕河。”门巷对着烟水,春日将暮,晚风恬静,点点归舟,缓缓地驶来,悠悠地落下白帆。“晚风恬”的“恬”字,极其准确地把握江南日暮晚风的特点。风恬,烟水更美,归帆落得更悠闲。“恬”,不仅是风给人的印象,也是词人此刻想到江南烟水时的情绪表现。“落归帆”三字,用语淡淡,造景淡淡,心绪似也淡淡,然而于淡淡之中分明有着一份浓浓的乡思。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湔裙谁独上渔矶。

翻译

五月的江南,未收的小麦稀疏错落。恰逢梅雨时节,小雨霏霏,在屋檐下静坐,看成年的燕子教雏燕学习飞翔。

堤岸上绿荫深浓,远远看去就像浓墨泼出来的山水画,烟雨消散,山峰又秀色如初。那在水边石矶上浣洗衣裙的女子是谁呢?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麦已稀:意即麦子大部分已经收割,所剩稀少。

黄梅时节:指春夏时节黄淮流域连绵阴雨天气,此时梅子黄熟,故云。

霏微:雾气、细雨等弥漫的样子。

罨画:色彩鲜明的图画,常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美丽如画。

湔裙:古代风俗,谓女子妊娠后,欲产子易,则于产前到河边洗裙,这里借指水边的女子。

矶: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大石。

赏析

上片词人点明了时间和节令。即“五月”与“黄梅时节”。然后,他以“分镜头”的形式描写了“麦” “雨” “燕子”等富有节令特点的事物。“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在五月,水墨江南里,青绿的小麦稀疏错落在阡陌间,刚好是梅雨时节,雨丝绵绵地飘落下来,一派大自然的美景。“闲看燕子教雏飞”,纳兰怀着一份闲心静坐窗前,看着屋檐下的雏燕学飞,扑打着稚小的双翅,此时才明白生命之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景色是安定平和的。

下片将景色概括为“罨画”,又将目光转向了水边的美丽女子。“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烟渡流水如同浓墨泼出来的山水画,静谧的山峦间隐约流露着雨过天睛的阳光。纳兰娓娓道来,一幅泼墨山水田园画就慢慢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沉醉其中,浮想联翩。颜色深处,是云青青兮欲雨;墨色淡处,是永澹澹兮生烟。“溅裙谁独上渔矶”,水边的布衣女子赤脚踩着鱼矶石,木槌轻举,捣衣声回荡在这寂静的田园里。这是原本一幅寂静的国画,捣衣女霎那间就打破了寂静,令画面变得生动鲜明起来。末尾一句,只用了一个“独”字,就为整首词笼上了深重的失落情绪。

这首词读来颇有《诗经》的清雅之趣,所描写的景象也颇具田园风格,原来幸福的彼岸并非功名利禄,而是内心的安定与平和。全词清新明丽,显示了纳兰词的又一风格。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梦江南·兰烬落

唐代: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译文: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兰膏的灯花已经残落,屏风上的红蕉变得暗淡幽茫。闲来梦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黄梅成熟的时光。夜晚的小船上吹着笛子,细雨儿正轻轻地作响,有人悄语在驿站小桥旁。

注释:

兰烬(jìn)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yì)边桥。

兰烬:指烛的余烬。古人用泽兰炼油点灯,称兰膏。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莫辨。梅熟日:指江南夏初黄梅时节,时阴雨连绵。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驿:馆驿。古代官吏住宿、换马之处。驿边有桥称驿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客思乡之作。

先写旅邸的夜景,然后转入梦境,通过对梦中江南暮春夜景绘声绘色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景物背后,诗情含而不露,情景交融。落笔之处,尽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兰烬”,兰膏燃烧的余烬。起二句八字写夜深人静,室内昏暗,灯花已经残落,画屏上鲜红的美人蕉,在微弱的灯光下,颜色也已显得暗淡,这正是入睡的时刻。这是一个寂寞的夜晚,隐约地透出人的黯然心情,经过这一铺垫,下面便转入了梦境的描写。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后三句进入梦境,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梦中的江南,情调清朗,色彩明丽,梅子正熟,风景绝佳。恰在这时,夜雨轻飘,船泊泽国,笛声悠扬;人语驿桥,春水碧波。这里,有景,有情,有色彩,有声音,还有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梦里梦外,都是夜景,但现实的夜如此凄清、冷寂,蕴涵着丝丝哀怨;而梦中江南的夜,却是那样欢乐、愉快、醉人。今昔对比,作者对江南故乡怀念的深情,隐约可见。

全词从室内屏风上的人工画面、写到室外江南水乡真实的自然图景,由绘色(红蕉、黄梅)到绘声(吹笛、人语、夜雨潇潇),亦即从视觉到听觉,构思新奇,意境清幽,动静兼备。全篇通过叙述一个轻柔恬美的梦境,描绘了江南初夏迷人的景致,亲切温和,意蕴无尽。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4

忆江南·歌起处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注释

篙:竹篙。

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

耐:宜,适宜。

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

五湖:指太湖。

注释

篙:竹篙。

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

耐:宜,适宜。

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

五湖:指太湖。

鉴赏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短歌。起句以悠扬的歌声,抓住读者的听觉,先声夺人,引出明丽的画面:斜日半江红。斜日正是落日,落日的晚霞洒在江面上,碧绿的江水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诗)的瑰丽画面。接着词人又以“柔绿的竹篙”和“黄梅细雨”点缀画面,夕阳之下,细雨,江水新涨,着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撑船之人更需奋力,情绪渐渐高涨,推出词中的主人公:穿着淡黄衣衫撑篙的舟子。他那随藕丝般微风飘动的黄色衣衫,不仅给画面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给画面增添了生气。“藕丝风”三字把无形之风写得富有质感,“藕”字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造成优美的视觉效果。最后,以“家在五湖东”收尾。这是舟子的家乡,也是词人的家乡太仓的所在地,轻描淡写的陈述句式,却有十分丰富的意蕴,首先是说明家乡之所在,其次点《忆江南》之题,洋溢着舟子,也是词人对家乡的热爱。

全词写景如画,色彩和谐,折射出词人心灵的平静。境界的开阔和景物的明丽,又透露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摹景抒情,诗中有画,表现了诗与画的同步造诣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唐代诗人“诗中画趣”的优美境界。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译文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一起来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酒杯前。只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重见青天的时候。

注释

(1)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阳人。(2)袂(mèi):衣袖。(3)裛(yì):沾湿。(4)颦(pín):皱眉。(5)尊:同“樽”,酒杯。

赏析:

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第一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该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引第二首词写的是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开篇发出了“共惜艳阳年”的感慨;其后写作者见到春天已过、桃花飘落在流水上的情景,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后两句写借酒消愁,不惜醉倒在酒杯前,却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词中既有伤春之意,又表现了作者珍惜流年的情怀。这两首词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价说:“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春去也’云云,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近代学者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提到:“作伤春词者,多从送春人着想。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柳飘离袂,兰浥啼痕,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春犹如此,人何以堪!”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让游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彩绘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

江南酒垆边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卖酒时撩袖盛酒时,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在老之前不要回到故乡,不然回到家乡后会因为家乡战乱而悔断肚肠。

注释

①选自李一氓《花间集校》。

②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

③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

④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当垆。”

⑤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须:必定,肯定。

赏析: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鑪”。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赏析: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本诗其第一首,作者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

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

花发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区别。洛阳有洛水、伊水,离黄河也不远。但即使春天已经来临,这些水也不可能像江南春水那样碧绿。因此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词虽收束,而余情摇漾,凌空远去,自然引出第二首和第三首。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8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注释】:

1.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2.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4.皆:副词,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5.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6.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O;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7.洲:水边陆地。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朗读节奏划分】: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写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翻译】:

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翻译二】: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简析】:

词中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真挚感人。望江楼上悄然独立,只为能找寻心上人的归踪。夕阳西下,万舟驶过,仍没有爱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缓缓东流。心中的爱与恨,相思与失望交织一起,怎不令人黯然神伤!

【赏析一】:

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

“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O”为水草,O、水相依而生,O失水则死。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触景生情,能不伤怀?

诗贵含蓄,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

【赏析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来,匆匆梳洗后,独自倚在望江楼上眺望。从这了了的八个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DD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

④从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楼眺望展开一点,就应该还会想到,她的思念应该不会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产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长夜不眠,一夜相思,受尽煎熬;抑或昨夜她梦见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赶去望江楼。

⑤再进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来这江楼上盼归呢?

⑥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

“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船现影,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近而渐渐紧张,希望也渐渐高涨,可是船到楼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儿时,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这时的她还没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远方……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

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忆江南”。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护城河。

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咨嗟:叹息、慨叹。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

赏析: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0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翻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护城河。

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咨嗟:叹息、慨叹。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赏析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这首词为双调,比原来的单调的《望江南》增加了一叠。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景象,包括三个层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习习,吹起柳丝千条细。首先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意暮而未老。“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这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其次,三、四句直说,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烟雨暗千家。”五句是说,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

三个层次显示有一个特写镜头导入,再是大场面的铺叙,最后,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上片,写春景。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这首词从“春未老”说起,既是针对时令,谓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尚未老去,仍然充满春意,生机勃勃,同时也是针对自己老大无成而发的,所谓春未老而人空老,可见内心是不自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苏东坡实际上并不真能超然,这种似是非是的境界,真是苏东坡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1

原文:

江南弄

[唐代]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译文

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像高峻的山峰。

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

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斜视着南山的绿影。

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注释

江南弄:乐府诗清商曲辞题名。《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绿雾:青茫茫的雾气。团雾从碧绿的江波中升起,故称“绿雾”。宋苏轼《寿星院寒碧轩》诗:“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凉波:清凉的水面。宋晏殊《浣溪沙》词:“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叠巘(yǎn):本指层叠的山峦。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此形容晚霞。嵯峨(cuó é):山峰高峻貌。

“水风”句:言竹木与江水相连,仿佛风和云都是从竹林中生出来的。

“渚暝”句:写黄昏时渡口众多的帆船相连成片,如一幅图画。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暝:昏暗。蒲帆:指用蒲草织成的船帆。

鲈(lú)鱼:一种味道鲜美的鱼。江南鲈鱼自魏晋以来就为人所珍视。百斛(hú):泛指多斛。斛:量具名。古以十斗为斛,南宋末改为五斗。

酒中倒卧:饮酒中间就醉倒了。酒中:指酒喝到一半。倒卧:横卧,横倒。南山绿:此用陶渊明《饮酒》诗“悠然见南山”之意。

吴歈(yú)越吟:指江南地方歌曲。吴歈:即吴歌。越吟:越歌。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歈越吟。”

贴寒玉:喻初升之月映在江面上。寒玉: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此喻月。宋吕渭老《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

赏析:

此诗以夕阳黄昏的江天为观察点,敏锐地捕捉了大自然昼夜转换之际奇妙的景观。诗的一、二两句描绘出一幅壮美的图画,此时太阳刚好落山,平静的江面上,水气不断蒸发积聚,飘浮弥漫,使湛绿的江水更绿更暗,加上光线折射,成为一片朦胧的“绿雾”,向远处延伸。天西边,残余的阳光从地平线后面射入室中,将云彩照亮,形状是由宽而窄,向高处耸起,仿佛无数重叠的峰峦;颜色是浓紫鲜红,光怪陆离,大自然在如此广阔的范围急遽地变幻出奇异的景象,场面是伟大而壮观的。红的晚霞与绿的江水分割了整个画面,形成上红下绿异常饱满的两大色块。红与绿是两种互补的色彩,在一幅画面中交相辉映,显得酣畅淋漓。两句诗用了五个形容词,“绿雾”、“凉波”,状物十分形象,尤其第二句,“巘”比喻云霞,又连用“叠”、“红”、“嵯峨”三个形容词对其形状、色彩加以修饰,给人以无比丰富的视觉感受。与此诗相似的,有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吴融《江行》:“霞低水远碧翻红,一棹无边落照中。”两人写出了江水瞬息变化的奇丽景象,而场面的壮观似均不及李贺此诗。

三、四两句,对江上景物作细节的描写。风云随处皆有,因与江水相关,故称“水风浦云”。“生老竹”与前面“起凉波”句子形式完全一样,但前面所写是事实,这儿只是一种印象。李肇《国史补》下说:“杨子、钱塘二江者,则乘两潮发樛,舟船之盛,尽于江西。编蒲为帆,大者或数十幅。”傍晚天气转凉,而竹林给人的感觉是清寒的,所以说水上的微风,岸边的云霭,仿佛是从竹林里生出来的。天色渐暗,江中小洲笼罩在暮色苍茫之中,远望蒲帆,像是整幅一样。这里,诗人抓住主观感受上的错觉,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的某种变化,笔调相当细腻。

五、六两句写江南人民的生活。鲈鱼是江南名产,以产于松江者最佳。《吴郡志》载:“天下之鲈两腮,惟松江之鲈四腮。”晋代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吹起,想到家乡的菰菜羹、鲈鱼脍,便弃官而归,是有关鲈鱼的着名故事。“鲈鱼千头酒百斛”,凭藉着造物无私的奉献,南人过着富足安稳的日子。薄暮之中,酒半醉卧,苍翠的山峦宛然在目,非常悠闲自得。

最后两句,承五、六两句,谓人们在青山绿水之间,酒醉兴浓,不禁唱起歌来。“醉里吴音相媚好”(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这在生长于北方的诗人听来,一定很有情味。吟唱未终,不觉圆月已从江面升起,此情此景,物我俱化而难分彼此了。“江上团团贴寒玉”句,描写极为精确,“团团”指月轮的形状,“寒”指感觉,“玉”喻质地与颜色,着一“贴”字,形容月亮如同明玉粘附、镶嵌在天幕上。李贺写诗,很少用白描手法,而是借助想象强调事物多方面的性质,使画面变得更鲜明、凸出,具有立体的感觉。此句与孟浩然《宿建德江》中“江清月近人”对读,一则极力描摹,一则淡中有味,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情调。

此诗从开头的江中绿雾到结尾的江上寒月,以江水为中心展开了一幅长的画卷,红霞与江水相接,远山是江边所见,南人在江畔宴饮,吃的是江中之鲈,水风浦云,洲诸蒲帆,无一不与江水相关。诗中景物颇为繁复,层次却十分清晰,时间上,从夕阳西坠至明月东升是一条线索。与此相关,一是气温降低,先说凉波、水风,又说寒玉,感觉越来越清楚。一是光线减弱,看天上红霞是鲜明的,看水中蒲帆已不甚分明,到月亮升起的时候,地上景物更模煳了。结构上,前四句描写景物,是第一条线;后四句叙述人事,是第二条线,但此时第一条线并未中断,而是若隐若显,起着照应与陪衬的作用,如第六句出现南山的景致,七、八两句写吟唱未终,江月照人,人与景融合为一,两条线索被巧妙地结合起来。黎简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李长吉集评》)此诗正是如此。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2

忆江南 唐朝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译文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忆江南》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忆江南》鉴赏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着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自,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自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自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说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自,可见江自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本诗其第一首,作者泛忆江自,兼包苏、杭,写染景。

季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自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自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自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染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染来”,互文见义。染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染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染景映衬江自染景。季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自染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自来,洛阳的染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染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在江自“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染意。

花发得比江自晚,水着有区别。洛阳有洛水、伊水,离黄河着不远。但即使染天已经来临,这些水着不可能像江自染水那样碧绿。因此作者竭力追忆江自染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自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自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自”的眷恋之情,收束季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自染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词虽收束,而余情摇漾,凌空远去,自然引出第二首和第三首。

《忆江南》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3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译文

衔着泥土的燕子,飞到装饰华丽的大堂前,占据着梁间安稳的地方,体态轻盈只有主人伶爱,好姻缘可堪羡慕。

注释

占得:占据。

杏梁:用杏树所做的屋梁,泛指优质木材所做的梁柱。

因缘:指双燕美好的结合。

赏析

这首词借物咏怀,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

暮春三月,繁花盛开,草木葱茏,一双燕子飞去飞回,匆匆忙忙的衔泥筑巢。它们将巢安安稳稳的筑在房屋的杏梁之上,终成就了美好的烟缘。而独处于闺中的女子勒?她看到了筑巢的燕子,它们双宿双飞的恩爱情态多么令她羡慕。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这三句写燕子筑巢,以动态咏物。“衔”、“飞”、“占”三个动作,便将燕子筑巢的全过程完整的写了出来,一气呵成。

“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这两句写闺中思妇的感叹。这首咏物词并非止于对燕子的描写,而是借物喻情,由燕及人。女主人公看到结伴而飞的燕子不禁感悟伤神她哀叹自己形单影只,无人怜爱,羡慕梁间燕子的美好烟缘。

这首小令仅仅二十七个字,却写得形神兼备,深隐含蓄,极富情致。语言通俗,感情真挚,带有浓郁的民间风味。

创作背景

乾符五年中进士,中进士两年后黄巢起义攻破长安,在光启二年(公元886年)为避襄王李媪之乱,先流落吴越,后寄寓巴蜀,过着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般的飘荡生活,这首词作正是那时所作。

牛峤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4

梦江南千万恨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古诗简介

《梦江南·千万恨》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通篇写恨,实际是以恨之切,衬爱之深,思之极。前二句纯用白描,并运用民歌的顶真格式,词句明快流畅;后三句触物生情,借物抒怀,以无情衬有情,词句流利宛转。全词以意境取胜,首尾一贯,率直而深婉,余味无穷。

翻译

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明月不知不觉地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注释

⑴梦江南: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名“望江南”,又名“忆江南”等。

⑵恨:离恨。

⑶天涯:天边。指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

⑷摇曳:犹言摇荡、动荡。碧云:青云。

赏析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满怀深情盼望丈夫归来的思妇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同时也寄寓着诗人遭受统治阶级排挤,不受重用的悲凉心情,也是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说“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事只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那个人久不归来。这是对全词的主旨作正面描写。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三、四两句,初读起来很是平淡,仔细玩味却觉得是妙手天成。这两句是从侧面阐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万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当然的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知”。“恨”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情绪,是难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词人却善于借景将它烘托出来:像风掠过水面时荡起的阵阵涟漪,像花儿随风落去时的缤纷缭乱,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摇曳时的飘忽迷离,这样一来,抽象的“恨”就变得形象、可感了,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体验到它的纷乱、动荡的状态,也增强了词的审美价值。

“摇曳碧云斜。”夜对山月,昼惜落花,在昼夜交替的黄昏,摇曳是程度不怎么明显的动荡,是轻轻移斜了角度的晃动。此句看似单纯写景,却状出了凝望暮色与碧云的女主人的百无聊赖之态,说明一天的光阴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不着“恨”字而“恨极”之意已和盘托出。

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5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韵译

辽阔的千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赏析

这首《江南春绝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绝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5.《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五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2

使至塞上 唐朝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译文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使至塞上》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使至塞上》赏析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3

塞上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

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注释

鸣骹(xiāo):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

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

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北宋初年,当时国家统一不久,国力渐长,主要对抗势力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等,作者当时怀着报效国家之志,创作此诗。

赏析

《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辽阔草原之上,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忽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伫立,昂首放目,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炽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电掣地刺入高空。《汉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习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写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晰、更加嘹亮、更加遥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一字传神。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然而下的形态,“干”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亦不尽妥帖。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这里,诗人扣着“鸣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画家顾恺之语)。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语调。“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眉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尽提金勒向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缰,抬起了望眼,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喧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鸣骹”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末二句,写“征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寄托,故而茫然“回首”,格调低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谓青出于蓝了。因为是一首绝句,字数有限,诗中就难以面面俱到地展开一个全过程。诗人恰能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宋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柳开生活在北宋初年,宋诗尚未形成铺陈直述,以议论说理见著的特色。同样的内容,在欧阳修诗里却是“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的质直表现。后来苏辙出使辽国时,在《虏帐》诗中也是“舂粮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钓鱼射鹅沧海东”,“弯弓射猎本天性”(《栾城集》卷十六)的夹叙夹议。比较起来,柳开此诗犹有唐人风韵,空灵蕴藉,情辞丰腴。在以意趣气骨、拗折瘦劲取胜的宋诗中,也应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而柳开曾经“部送军粮至涿州”,“使河北”,“知代州”,又“徙忻州刺史”,并且“善射”、“倜傥重义”(《宋史·柳开传》),则又表明《塞上》诗写得如此成功,乃是与诗人身历其境,具有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4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注释⑴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⑵萧关:宁夏古关塞名。⑶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查看全文...赏析

鉴赏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查看全文...作者介绍

王昌龄

上一篇:关于开展“三评”工作的实施方案下一篇:中国防雷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5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