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2024-09-09

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精选14篇)

1.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一

试析中医之现状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衍生和发展的一门伟大的系统的古老学科,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自西医引入中国,中医的主导地位逐渐为西医所取代。

相对于西医而言, 目前中医学在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均处于次要、辅助地位。在从业人数、院校数量、在校学生数、床位比、床位周转率、科技成果获奖等各个层面, 中医都与西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临床所治疗的疾病看, 中医多局限于疑难杂症、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预防保健领域。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年轻的中医医师对中医学术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 他们更热衷于学习掌握西医知识, 而中医水平却代代下降。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而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

1.中医的传承困境

据统计【1】,1920 年全国中医从业人员约80万人,1949年约50 万人, 降至25. 3万人, 占医师总数的11. 7%, 而目前全国名老中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人减少至现在不足500 人,可见中医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1.1中医传承的内部困境

1.1.1中医队伍自身的迷茫

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了疗效,其存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中医的疗效在于“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此即为中医的灵魂。而也正是中医与“哪痛治哪”的西医的最大分别。

然而随着西医的蓬勃发展和诊疗技术的日益更新,许多人提出“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先进的诊疗设备作为诊病的根据之一,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且不知这使得很大部分的中医在临证之时,不知不觉就陷入了西医的僵化思维模式,哪里不好就治哪里,有炎症了就用清凉的药物清热解毒。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 的做法,完全脱离了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的精髓丧失殆尽,空有其形而已。

这其实体现了许多中医的迷茫、不自信,若他们能坚持辩证论治的根本原则,使先进的诊疗手段为己所用,对临床疗效未尝没有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养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那么适当的结合西医,才可能是有利的,否则就只会是未得其利,先获其弊。

1.1.2中医教育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是师承教育,主要通过父传子、师授徒承的方式。而现代师承教育主要体现为遴选有丰富学术经验和技术特长的名老中医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学术继承人,展开针对性的培养【2】。师承教育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在生动、直观的临证过程中还原为具体的形象,保存和继承了各家的理论,但是其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临床大规模的人才输出。其次,师承教育容易造成思维局限,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创新【3】。同时,另一种主要的中医教育模式就是院校教育,虽然院校教育能够满足临床大规模的人才输出,但由于教学规模较大,无法就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对加强中医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导致学生临床水平不高。

1.1.3中医自身的难度

中医辨证具有灵活性和思辨性。由于它的依据是病人的主诉、体征及医生的主观感觉判断, 如舌、脉诊断, 较笼统和主观, 缺少统一的规范化、量化的标准, 不利于学习、继承和推广。【4】同时,中医在治疗的时候运用不同的指导思想,该分析的时候分析,

该综合的时候综合统筹兼顾全面考虑而不是顾此失彼、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中医学这种思维方法更适合于解决多因素、多层次的慢性及复杂性疾病的治疗问题。然而这也造成了中医的学习难度,易学难精,不利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

1.2中医传承的外部困境

1.2.1中医文化的环境的丧失

中医作为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语言皆采用文言文,其中的文字也都是繁体字,而我国现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白话文,书写简体字。因此,对于文言功底不好的人来说,中医的典籍、药方不啻于天书,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缺失及错误。这种中医文化传承的弱化,必将会影响中医的传承。

2.中药制剂的落后限制中医的发展

说起喝中药,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它那苦涩的味道,就不禁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老病号,长期喝中药都喝怕了,一提起中药就叫苦不迭。同时,中药多为方剂,需要煎服,过程繁琐,十分不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远离繁琐的家务,开始注重享受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治病总是希望治疗方法越简单越好、见效越快越好。而中药味道苦涩难咽、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成为一个致命的弱点。许多人都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却不愿服用中药。这种认可中医却又拒绝中药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中药是中医最常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却偏偏在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脱离了患者的需求,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3.普通民众对中医的信任危机

3.1中医的一些理论依据无法得到科学验证

有人说中医不科学,甚至还有人说中医是最大的伪科学!因为中医所说的“ 气” 是虚无的;中医所说的经络在解剖学中是找不到实体的;中医的五行学说牵强附会;中医历千载而不变是僵化的;中医只不过是历史经验积累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到了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现代医学如此发达,有没有中医已经是无关紧要了!【5】

3.2中医的“名医效应”

部分人认可中医的疗效,也承认中医在疑难杂症、慢性疾病、术后康复、养生保健方面有独到的优势,然而他们却只认可知名的老中医,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医不屑一顾。名中医一号难求提前一夜排队的现象司空见惯,甚至有的预约专家号己排到几个月以后。而与此相对的是那些相对年轻的中医却无人问津,少有人相信他们。这种现象也体现了一些人对中医的缺乏信任,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壮大。

4. 中医管理机制的僵化

中医之衰落,与其僵化的管理机制有莫大的关系。在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即整个地区的中医产业还不如一所西医医院!中医医院、诊所则寥寥无几。医者无立足之地,医术又何以宏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方面,中医医疗机构严重不足,业务萧条,又无法申请行医执照,以致大批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人,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另一方面,许多无医疗技术的江湖骗子长期挂靠医院门诊非法行医,虽经整治,屡禁不止。【5】多年来,中医之管理松紧失度:该严格把关的地方不严格,该放宽限制的地方不放宽。许多酷爱中医之士欲以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竟然所学无用武之地,实在令人沮丧!

中医的前景如何,与相关政策休戚相关。如果政策适当,给中医适当的发展空间,中医就能够得到巨大的发展,最终受惠的还是人民群众。反之,如果政策失当,该紧的地方松,该松的地方紧,对中医的发展不促反抑,造成巨大的损失。

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现在处于艰难处境, 可谓内忧外患兼而有之。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医药困难中孕育着突破, 绝境中包含着生机。应戒骄戒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求真务实,身体力行。这样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使中医能在不远的将来以崭新的形象服务于中国,服务于世界,成为我们的骄傲。

参考文献:

【1】 陶艳.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5( 6) :7

-8.

【2】 汤少梁 沈爱琴 从隐性知识管理角度解读当代中医传承困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

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2. 南京中医药大学 级硕士研究生, 江苏 南京 210046)

【3】 孙涛, 樊新荣. 澄省与致远: 中西医并存下的中医学思索[M]. 北京: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2009:182.

【4】 陈四文 中医现状反思与展望之我见 中医药通报 6月 第 5卷

【5】 袁维舟 试析中医现状与发展 中国科技信息 第 10期

2.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二

关键词:传统中医,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传统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在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基础上发

展出来的对疾病、养生的独特理论体系, 是支持和促进整个传统医学发展的根源。该文通过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 从而保持中医文化拥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1 中医文化的传承现状及问题

1.1 中医文化的根源和发展

当今“文化”概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中国文化从炎帝始上下五千年, 中医文化从有文字记载至今, 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可谓源远流长。中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理论的传统医学, 是“致中和” (讲究阴阳气血平衡) 的医学, 是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医学, 是治未病的医学[1]。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源头, 中医的发展如果缺少了文化源头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2]。岐黄文化是现代中医的根和源。内容直接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心灵、人与自然的和谐, 且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作为岐黄文化的核心巨著, 集中对天、地、人三者统一和谐的整体思想进行了阐述, 是中医学传承千古的不朽之作, 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后世张仲景等各医家均以《黄帝内经》的治疗思想和时间养生为基础, 将中医文化充分融入到临床中去, 使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极大地提高了。

中医药传播的物质基础就本草学, 是运用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古人认为“五谷为养、五蔬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几千年来, 这些原则一直指导着中华民族的膳食结构, 在全民族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的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从老庄道家那里接受了养生思想, 养生文化继而迅速发展成为中医整体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神养、居养、气养、形养、药养、食养、术养等多种方法, 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 成为中国老百姓生活中自觉不自觉采用的保健手段。

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和医药文化, 都是中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至今还指导着中医临床。

1.2 中医文化的研究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中医生存的土壤和思想方法的源泉, 割裂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学将不复存在。目前, 对于中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研究较多, 主要集中在中医文化的根源、中医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医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等领域;对中医古籍的整理和校勘工作也有较大的发展, 但这些研究大多是文、史、哲学者所做, 真正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工作者, 就中医文化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 造成了研究内容和临床实践相脱节, 无法使这些基础研究真正的推动和指导临床的发展。脱离中医临床谈中医文化、脱离现代文化发展谈中医文化、脱离时代发展、人类健康事业谈中医文化, 难免导致理论和实践的分离, 影响中医文化的系统化研究价值。

1.3 中医文化现代传承的几个问题

1.3.1 传承重点不明确

近20多年来的中医临床及科学研究, 使得中医学已被分解为中医、中药、针灸、养生保健、中医文化等各自传习运行的“体系”, 在中医、中药领域又细分为各个临床亚专业如中医妇科、中医外科等。大部分临床中医师注重的是各自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争取实现专业上的突破, 对于专业以外的知识涉及极少。中医专业的不懂中药、针灸, 针灸专业的不懂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针灸都不甚了解中医文化, 业界早已司空见惯。整体观念是中医临床的思维基础, 对中医文化的分解直接造成了这个基础的丢失, 使得现代中医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更偏向于西方医学。

1.3.2 传承模式变化

目前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规模, 各大中医药院校招生人数大大增加, 中医药队伍不断壮大。但在这种教育模式中, 对于中医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从课程数量上看, 临床类课程比例大大超出中医经典教学;从课程安排上看, 与中医文化学习相关的古文基础、医史、医理等课程实质上已处于可有可无状态;从教学方式上看, 大班、大课的教学使中医经典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教学, 无法深入体悟。相比传统的师带徒模式, 这些现代教学模式使从未接触过中医的青年学生根本无法深入了解中医文化, 将中医文化融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更无从谈起。

1.3.3 西方医学模式的影响

在中医文化普遍不被重视的过程中, 西方医学模式在国内发展迅猛,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其规模已大大超出传统医学。在西方文化对国人的冲击下, 西医思维方法对中医院校学生的影响巨大。在中、西医知识同时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现代教育模型的转化, 数理化模式的影响, 西方医学实证思维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继而在学生中成为既定思维模式, 传统思维方式对初学者不容易掌握理解, 想要再成为中医药学生思维模式中主导模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青年中医其临床思维其实是西方医学而非传统中医, 再谈什么中医文化传承对其无法形成共鸣, 文化对临床的推动也失去了实质意义。

2 新形势下如何传承中医文化

2.1 树立中医人的责任意识

当代中医人应以传承中医文化为己任, 把中医事业传承

发展下去。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医有过辉煌, 也有过挫折。新文化运动后, 中医作为“伪科学、旧文化”一度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以西方医学为标尺对中医科学性的否定第一次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形成了中医药现代性、科学性以及存废之争和中西医结合展开论战的历史根源。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政府使打击消灭中医药的错误路线得到了纠正, 中医药事业有所恢复, 在有识之士的努力下, 使中医药文化从濒临灭亡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尤其是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之后, 民众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中医药[4]。在历经沉浮之中, 传统中医的功绩是无法磨灭的, 中医药向前发展的脚步仍将继续, 但这个脚步如何走, 走的快慢都取决于当代中医人的努力。当代中医人是今后中医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因此, 在政府支持、人民认可、中医事业欣欣向荣的今天, 正确认清时代发展需要, 树立传承中医文化、发展中医事业的大志是中医人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2.2 中、西医学并重

中、西医学从理论、思想、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不同, 而文化起源的差异是两者差异根源。清朝末年, 西方医学大量涌入中国, 传统中医承受巨大的挑战, 同时尝试中西医结合新思维也在国人中开始出现。西医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 基因工程、器官移植、生物医学材料和人工器官的研究与应用, 影像技术的发展等等, 已经创造出了无数医学奇迹。然而, 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的许多理论至今难以做出合理的阐释, 如药物配伍、经络理论等。两大医学体系至今还难以沟通和融合, 中西医汇通的路走过, 中西医结合的路走过, 甚至对中医采取“废医存药”的极端手法的事也干过, 中西医学至今未能统一, 而且两种医学在各自的理论体系里都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和极强的生命力。因此、既不能用狭隘的民族主义去排斥西医, 也不能用民族虚无主义去否定中医, 而要客观、全面、准确地从文化源头上认识两种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不仅仅局限在技术上、方法上的研究, 而且要实现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和沟通结合, 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研究, 找出两种医学的根本不同点[5], 从文化来源不同点中寻找真正能够有联系的东西。

3 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医学由于其自身的文化特点、社会制度、经济利益、文化观念等原因[4], 使其传承和发展成为目前棘手的问题。

3.1 深入理解中医文化和临床

世界上哪一个传统医学有2500年的历史, 哪一个传统医学能被30多个国家所运用?只有中医。因为她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存在, 这个理论是什么?很简单, 气血阴阳, 阴阳气血。不需要西医的细胞、基因、蛋白、夸克、因子、粒子,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语言系统, 我们自身的理论架构[6]。作为当代中医人应该有这种自豪感, 对中医的自豪, 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自豪, 也只有这样才能自觉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 不为外界各种因素所干扰。临床是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临床的基础。把握基础, 自觉学习中医经典, 汲取精华、实践创新、融合升华[7], 将中医文化吃透, 我们的临床、科研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3.2 发掘中医特色提升服务能力

中医是而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的一门医学科学, 是完全独立于西方医学的。与西医比较, 可谓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中医的发展应基于自身的优势, 摒弃不足与短处, 充分发挥在诊治慢性病、疑难杂病等方面的优势, 使自己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如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扶正祛邪治疗肿瘤 (尤其是晚期肿瘤) , 以整体观治疗肝病等是西医不及的。中医的保健养生, 中医的针灸康复, 中医的骨伤科, 儿科、妇科诊疗都具有一定特色。只有从特色入手, 从小处做大, 才能使中医的整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8]。

2.3结合现代科技, 发展中医事业

中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发展, 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是现代医学特有的借鉴手段, 中医一样可以拿来使用。现代科技可以解释或印证中医文化中一些未解的问题, 使中医药更容易被理解接受, 有利于在现代教育模式下传播中医文化;另外像经络作用机制等问题等还未解的难题亦需要通过科技的发展来进一步探索, 掌握这些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可以更好的推动中医文化和临床的发展。

3结语

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灵魂, 是中医人不可缺少的精神, 当代中医应该用新的思维、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自觉的去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 使之枝繁叶茂、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于学芬.论中医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核心内容[J].江西中医药, 2012, 43 (6) :3-4.

[2]郑晓红.中医文化研究的时代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7 (10) :1152-1154.

[3]杨赦.论岐黄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中医学报, 2011, 11 (26) :1304-1305.

[4]蔡慧贤.中医药文化传承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 2011, 9 (11) :529-531.

[5]冯泽永.中西医学比较[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6]王琦.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的“五个度”[J].天津中医药, 2012, 29 (2) :109-111.

[7]杨鸣, 周亚夫.关于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医院文化结合的思考[J].江苏中医药, 2012, 44 (8) :65-67.

3.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三

【关键词】日本 汉方医学 中医药 启示

近些年来,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有了重新认识,中医诊疗也逐渐的得到认可,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中医药地位还是处于一定的辅助位置。邻国日本上世纪面对同样遭遇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冲突的问题时,适时的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巧妙的处理好了吸收外来文化和保护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于我国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状况

在日本,中医药学大多被人们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就像中医学在中国被称为“传统医学”或“东方医学”一样,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其实,中医学与日本汉方医学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中医药传入日本后,逐步形成了独自的日本中医学体系,并得到了很大发展。汉方药则是在其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明治以后,西洋崇拜的新思潮成为主流,汉方医学遭受到了重大的冲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临床医学过度的分科现象的产生以及对于辅助检查的日益重视,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日益疏远,更由于现代医药使用过程中常常可见严重的药物副反应以及在慢性病临床治疗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西医的弊端,把目光转向传统中医上来,有识之士开始思考慢性病及疑难杂症彻底治疗的有效方法,以此为契机迎来了汉方医学的全面复苏。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汉方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投入大量经费鼓励发展汉方医学。他们重视中药的本质、提高中药质量,支持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制定汉方制剂质量标准和规范化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有效地提高了日本汉方制剂的管理水平。日本企业也重视海外专利申请以占领国外市场。目前在中国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最多的也是日本企业。加上日本民众对汉方医药的认可和支持,日本汉方医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我国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1.我国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现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但是辛亥革命以来,在西方文化和西医模式的冲击和影响下,中医文化的传承却陷入了困境。虽然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和医药文化,都是中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至今还指导着中医临床,但是现代中医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更偏向于西方医学。保护、传播、传承与振兴中医药文化迫在眉睫。“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我国蕴含的丰富的养生保健思想和中医药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思维角度与方法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我国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兴起,加上党和各级政府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宣传,使得中医药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电视台中医养生栏目的开播,使得普通老百姓对中医药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很多人从一向信赖依赖西医的观念逐步转到了利用中医养生上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学习与使用中医,中医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已经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另外,中医也属于自然国学的一员,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也给中医的复兴提供了历史机遇。

三、日本汉方医学对我国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启示

中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我国具有弘扬中医药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保护、振兴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处理好吸收外来文化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关系,要向日本学习,善于把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加以改进,转化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为自己所用。在发展中医药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西医两种医学结合的研究,寻找实现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的方法,扩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使得中医药取得和西医的同等地位上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在发展中药学方面,要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要重视中药的本质和质量,加强科学技术在中药方面的应用,引导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强专利意识和文化主体意识,拓宽中药材的世界市场。同时要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文化在群众当中的教育和宣传,使得中医药在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中不断壮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仝选甫.从日本中医药发展现状探讨未来国际问发展与合作领域[J].国际中医药,2006.1,14(1).

[2]胡琴,汤军.日本汉方药的发展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启示[J].中国医药指南,2011.5,9(15).

[3]郑红斌,陈咸.中医学对日本汉方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3,27(2).

[4]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

4.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四

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在使用中医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约有1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中药,我国药品市场近十年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几次金融危机中,全球医药产业都能独善其身,未受较大影响。经过十年努力,我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较好较快发展,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势和机遇

(一)条件得天独厚。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xxxx、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是xxxx市规划建设的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之一,药品销售市场前景看好。境内药用植物种类有1270余种,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约有268种,重点药材有银花、白术、玄参、天冬、杜仲、骨碎补、黄姜、黄精、续断等品种,其中银花、白术量大质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材资源。

(二)产业初具雏形。截至目前,我县以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超过35万亩(银花30.1万亩、白术3万亩左右、天冬6000余亩、黄精3000余亩、青蒿8000余亩、百合2000余亩,另试种了白芨、重楼等名贵中药材),药农户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中药饮片、绿原酸提取和植物中间体提取、金银花凉茶生产线已经投产。与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xxxx银花成分分析和药理、药效、毒理等基础研究,开发试制了包括银天颗粒在内的一批新产品。“xxxx银花”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和GAp基地认证,“药食同源”认证在国家卫计委网站完成公示。依托中药材天地网建立了首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中药材买卖通”等电商交易平台运行良好。成功举办两届武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xxxx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着提高。

(三)扶持政策给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单节列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xxxx银花、白术等纳入特色中药材基地规划。全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xxxx-2020年)》将xxxx银花作为“五园七基地”之一进行布局。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中药材“1211”的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中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并从今年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二、问题和挑战

(一)外部竞争激烈。近年来,外资医药企业争先恐后地加大在华投资,国内各大医院进口药、合资企业药和国产药大约各占1/3,技术领先、资本雄厚的外资医药企业基本上垄断了高端药物市场,传统的中医药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就渝东南地区而言,各区县中药材资源都比较富足,发展思路大同小异,且大多各自为阵,缺乏统筹规划和差异化发展,甚至存在恶性竞争。

(二)资源欠缺管理。部分中药材品种受市场、病害等客观原因影响严重,产量差异极大。如银花产业因受市场低迷、《药典》分离等因素影响,群众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目前很多中药材种植基地养护、管理不到位,自生自灭现象普遍存在。对稀有药材还未形成系统管理,乱采乱摘现象仍然存在,破坏十分严重。

(三)产业结构失衡。虽然我县明确提出打造100亿级的中药材产业的战略目标,但我县企业仍然集中于简单的种植和加工等生产环节,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等行业仍处于“零”起步阶段。以祥华生物、红星中药材为主的我县中药材企业,在化工原料、制剂和制药等方面研发投入不够,生产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如不能引入大型制药企业落户,产业集群将很难形成。

(四)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县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成立了专门的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但与中医药专业相关的人才几乎没有,既缺乏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缺乏专门从事医药产业评估、市场运作的产业化人才。而在产业开发方面,虽然与xxxx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发了一些科研产品,但仍未成规模开发、生产,利用效率太低。

三、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产业支撑,构建发展体系。继续加大对药材示范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对种植典型户建档立册,跟踪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药材发展种植过程中的种子、技术、销售等困难,确保已成规模的药材基地不因外部因素受到破坏。加大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建议由县中药材办公室抽调专人对全县范围内中药材资源开展一次资源普查,并建档管理,对稀有药材进行跟踪保护。同时,要抓紧制订我县中医药产业中长期规划,避免产业结构重复、产品项目雷同等现象,既要确保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发展,又要制订大型医药企业引入规划,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项目、人才、技术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投入为放大的医药产业投入支撑体系,使相关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大招商力度,推进集群发展。结合我县中药材产业基础、地域特点、自然环境和市场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中医药产业错位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努力形成差别化竞争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发展布局,重点要依靠招商引资来增加产业投入和新品开发。在我县出台的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尤其要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从企业落地、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加以扶持。继续加大对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力争引入1-2家具有影响力的世界500强医药企业落户园区。向上争取国家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投入和国家扶持农业的多种专项资金,打捆使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着力构建一个地区级医药产业集群,把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5.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政策 篇五

发展医药产业,符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政策,也符合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加快发展医药产业,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相关优惠政策提出以下建议。

一、资金扶持政策

设立医药发展专项资金。2011年到2015年,每年省级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重大创新药物和技术研发成果奖励和新药产业化、优势产品提升、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项目补助。

(一)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对研发能力强、成果储备多、在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研发上成效显著的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给予一定数额资金扶持。对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的研发基地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资金扶持,对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资金扶持,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次性给予50万元资金扶持。

(二)支持创新药成果研发。对一类新药、二类新药、三类新药、中药六类及以上产品给予一定数额资金奖励。对开发二类以上新药企业给予500万元扶持资金,开发二类以下新药企业给予200万元扶持资金,每获得一项技术专利给予30万元扶持资金;对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每项给予100万元扶持资金。

(三)支持医药产业化和优势产品的提升。对医药产业化和优势产品提升的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助。对管理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年产值超5亿元的医药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对单品种过亿元的中药产品,鼓励、支持进行二次开发,提升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疗效,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年产值超过1亿元奖励100万元,达到2亿元以上奖励200万元,达到3亿元以上奖励500万元。支持省 1

内品牌医药企业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园区,创建研发基地,加大创新力度,承接创新成果,大力提升产业规模。对面积达500亩以上的产业园区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资金扶持。

(四)支持中药材生产GAP基地建设。对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中药材基地,给予适当资金补助。不断提高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提升中药材科技水平、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形成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对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二、其他扶持政策

(一)集中招标采购中给予省内品牌医药企业以政策倾斜。切实贯彻“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优先选择质量记录良好的品牌企业产品,在基本药物和医保药品招标时让省内优质产品直接入围并单独定价。在招标时避免唯价格论,杜绝超低价劣质药品进入招标程序。

(二)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提高对医药企业授信额度,积极为符合条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对医药产业实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原则上不得上浮。支持医药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加速集约化进程,进一步增强省内医药产业的整体实力。对收购小公司的知名医药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其银行贷款给予利息补贴。

(三)土地优惠政策。对列入省知名医药企业的重点项目,如需要新征土地,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同时保证建设用地需求并优先办理用地手续。

(四)税费优惠政策。对年工业总产值达4亿元以上的医药企业进行税务大检查需通报省级政府部门。对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五)大力引进生物医药领域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凡

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服务于我省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到豫入户不受限制,并给予一定津贴补助。

6.医药产业发展趋势与未来机遇论文 篇六

摘要:医药产业关于未来的发展注定是不同凡响的,近几年来,我国关于医药产业也出台制定了很多政策,突出说明了我国对这方面的重视,当然江西省也不例外,深刻贯彻落实了国务院的纲要,初步制定了针对自己省份的规划政策。关于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一方面说明了江西省的医药产业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更加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另一方面还说明了,江西省想发展潜在的医药产业,突出说明了医药产业的发展必不可挡,未来的机遇也是非常多的。

关键词:医药发展;本省特色;创新

不论什么时候,医药总是不断地更新,医药产业的趋势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但是又不是那么的风平浪静,由于药物对人们是有治愈功能,在人们受伤、生病的时候,都会通过药物来处理伤口,缓解疼痛,如果是用对了就有效,如果用错了,或者是药物本身出问题了,就会酿成大错,甚至会让人们丧失生命。所以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是受限的。下面就从多个角度来探析一下江西省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医药产业的发展问题、不足之处

(一)药价过高

医药发展不仅是单纯地给人开药、治病,关键在于药价要适当,毕竟看病的很多都是老百姓,药价的制定要尽量适中,不要订的太高,导致人们吃不起药、看不起病。例如近年来大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一出让大家也是十分震惊,而且这是一部根据原型案例改编制作的电影,讲的就是由于药价过高有人从外国偷偷买低价药,是具有同样功效但国家不认同的药,带低价药去医院卖给负担不起高额药费的人,这部电影的原型就是因为药价过高很多人买不起,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揭露了一些厂家故意抬高价格一次来获取更大的利益的现象。这世上有很多患有癌症、白血病等类似绝症的病,家人通常是通过药物控制来维持病人的生命,往往就有的商家看重了机会,趁机提高药价、垄断市场,让百姓不得不买高价药。这一点其实很限制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是发展未来道路上的一大坎。相信这部电影反映的现实案例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江西政府也要注意药价过高的问题,同时注意是否有暗中抬高药价的商家出现,一经发现立刻处理。

(二)人才缺失

不论是哪个省,人才市场最重要的,人才就代表着创新,代表着发展,尤其是在医药领域,需要有高端人士,懂得很多技术的人,来发现产业之中的不足,分析问题,进而解决不足之中的问题。医学方面也需要有更多的人才,来发明创造一些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药物,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病情的发展。近年来,有太多的人去往“北上广深”,导致江西省大量的人才流出,这也是江西省医药发展受限的原因之一,缺少了人才,使得一些先进的技术,关于医药方面的研究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就不能继续加以探索,从而使得病人的症状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是阻碍发展的重大问题。江西省应该考虑如何留住本省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同时做好如何吸引人才过来,如果人才留住了,医药的发展也会非常好,未来的机遇也会非常多的。

(三)缺乏管理、有效计划现如今江西省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比如缺乏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系统并且高效的发展计划,医药的系统体系不全面,中途的环节有缺失等。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都很快,而且每行业之间可能都会关联着,医药产业也要和市场挂钩,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经常会有一些不法商贩来钻取法律或者是其他管理调控的空子,这些现象的发生都在妨碍着江西省产业的发展。

二、医药产业的发展优势、机遇战略

(一)根据本省优势、体现本省特色

由于江西省还不是中西药特别厉害的.省,所以它的未来发展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江西省可以借鉴其他医药产业强省的发展战略,吸取他们在发展过程之中的教训,这样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也是一件好事。由于每个省的地域条件、温度气候、文化不同,可能人们出现病情症状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使用的药物之类的也就不同,就可以规划属于自己的医药产业。江西省还可以根据自省的条件优势,根据出台有自己特色的医药政策、规划,可以将江西省的本土风情、精神与中国特色相结合,规划并完善属于自己的医药体系,这种发展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才会充分体现江西省的精神面貌。

(二)创新发展

不论是什么产业,创新很重要。江西省在药物创新方面出台了一些措施,通过提升医药水平,比如一些原料的供给,药物种植,或者是预防人生病的药物等。不仅是中西医药材方面的创新发展,江西省还制定了一些政策,将互联网与中西医结合起来,人们可以通过上网,在正规的网站或者是商家买到放心药、平价药,还可以在网上进行看病,现实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的实例:网上有值班的医生,通过与病人的沟通,给比较忙没时间去医院的人带去了福利,不过由于是网上了解病情,可能就不是特别的方便,医生可以给予最基本的建议,解决病人的当前之急,这样一方面是省去了人们在医院排队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跟紧了现如今互联网的时代需求。此外,江西省还大力发展社区爱心活动,举个例子:每周或者每月在社区,免费进行给居民测血压、量体温、免费义诊等等活动,在社区宣传教育大家养生保健,多去旅游活动,这样不仅是强身健体,同时也会给旅游业带来发展,实在是一举两得。

(三)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

针对医药产业的发展,肯定有好多家医药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不仅要创新,关键在于管理。就拿某一制药公司举例:它的业务流程非常好,采用多组织框架,从药品的生产、检验、入库、质检等一系列的地方都有监控,完美的把握好每一关,不只是生产方面,还有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等,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无论是哪个流程中,都精细化,并且全面严格的把握住,让业务一体化。江西省中的医药产业也应该这样,借鉴这些做的优秀的企业,不仅应该根据自己的人民需求,制造出好药,还应该有一套自己管理工厂的体系,如果管理到位了,每个环节都牢牢盯紧,不要出任何的差错,老百姓会将这些都看在眼里,企业自然就会提高了大家的可信度,百姓肯定会去自己信赖的地方买药,这样的话,医药产业也就会逐步发展了。

(四)与国际接轨

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之上,江西省要想发展医药产业,不光要紧盯国内的发展趋势,还应该关注国外的医药产业发展,在重视自身问题的同时,也应该了解一下国际上的动态,结合实际问题,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制度,将本省的管理与国外的管理相结合起来,并且采取适当的战略,也可以选择合适药品等来进行投资,引进一些外国的药品、保健品等,这时候就需要,江西省抓住机遇,结合自身的条件,充分做好准备,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把握未来,才能不断的提升自省的竞争力。江西省在不断发展自己医药产业,并且积极和国际相接轨,在不断的完善自身制度的同时,就是抓住未来的机遇,正所谓是,最好的机遇就是一直在为机遇做准备。总体看来,江西省医药产业的发展虽然面临的挑战有很多,并且还有些管理做得不够好,但是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可以多听取民意,做些调查,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就可以逐步的战胜困难,而且江西省的特色发展也有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坚持创新发展,就会走出属于自省特色的医药产业道路。

参考文献:

[1]吴赣英.江西省医药行业改革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10):33-35.

[2]虞文霞.江西医药产业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2015,(12):128-131.

[3]李晓.浅谈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机遇[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6):345-346.

[4]勾磊.浅谈医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J].大陆桥视野,,(02):47-52.

7.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七

Htffl mm&j£^r昏:, �f爱平局长带队查看药材基地_-‘·-?., L-�、f f·、-, 、;…ni·BBHHHHI依托丰富的中焉妨资源大力发展If!医药产业f!‘、、十.·:么:叙鳴;^SH本刊记者汪小琳王丽芬岷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山脉接壤区, 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 适宜多种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生长, 更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先决条件。岷县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 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 盛产当归、黄芪、红艽、党参、丹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 尤以当归种植历史悠久, 质量最佳, 产量第一而闻名于世。吼县当归又称“成归”, 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被欧洲人誉为“妇科人参”, 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和1700多年的药用历史。近年来, 岷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目标,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 按照建设“五大基地” (即:建设甘肃南部较大的以当归为主的优质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中药提取物生产基地、现代中药制药基地和现代物流仓储基地) 的目标定位, 在药源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仓储、品牌营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形成了集种子种苗、药材种植、加工和商贸物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 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由1995年的5万亩发展到目前的35万亩, 其中当归15万亩, 黄 (红) 芪11.6万亩、党参8.3万亩, 其它中药材0.1万亩;2013年, 中药材总产量达6万吨, 其中当归2万吨, 其它中药材4万吨, 全县中药材总产值达到19.8亿元, 农民人均药材纯收入达到2211元, 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 中医药产业

8.对土家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土家族医药;传承;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004-02

土家族是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土家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了自己的民族医药。近现代土家族医药学时期,土家族医药发展较快,完成了从“口承”到“文传”的过渡,土家族医药理论形成并得到逐渐完善。基本摸清了土家族医药人员的本底资料,对土家族医药“口碑”或“文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并出版了一系列土家医药学书籍,使土家族医药成为文传的民族医药学。但处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土家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冲击,如何趋利避害,顺时发展成为了土家族医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1 土家族医药学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1 “口耳相传”的传统传承方式古代土家族主要通过“家族世袭相传制”,“跟师、从师”,“民间流传”三种方式对本民族的医药进行传承。这些传承方式为历代土家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药匠”,不但传承了大量简便、行之有效的药物和方法,还创造了很多新的防治经验和手段。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再愿意去传承这些土方法,关于土家医药的一些民间传说和故事也不再人人皆知,很难再找到专业的药匠。而且家族世袭相传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民间许多土家医,特别是年老的土家医仍受祖传思想的束缚,不愿意把流传下来的经验方法或是方药公众于世,出现“老不愿授,小不愿学”的局面。许多宝贵的方药方法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失掉了,这给土家族医药文献收集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些传承方式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等特点,许多方法与方药在流传中也不再完整或是与原本产生了偏差,其疗效也有所变化。这对所收集的部分疗法、方药都需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1.2 高校教育的现代传承方式

1.2.1 理论体系的规范与完善目前土家族医学已建立起以认识观、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7个学术支点所构造的基础理论体系。在临床诊治方面也有本民族的特色,应该说作为一种独立的、为人所认可的民族医药,具备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但在这个医药体系框架中,有很多内容是不系统的,如没有土家族医药理论专著,大部分理论论述是“口承”的,或散落在各种古籍中,虽然有关学者进行了整理、总结。但仍不够。而已总结出的“土家族医药学”,还不是真正完整的医药体系,表现在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无紧密联系,有脱节现象。土家药物的收集整理基本完成,并出版了《土家族药物志》等著作,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许多药物出现多名、多效、多用的现象,其药物来源、命名都还需进一步规范;药物的功效与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考证。散落在土家地区的很多药物也仍没有完全被发掘和研究。

1.2.2 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纳入高校教学,师资建设是首要问题。就目前开设土家医药学的几所高校来看,有专门从事土家医药学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如鄂西的赵敬华、湘西的田华咏等,但像他们这样的专家数量太少,不能满足专业教学工作的需求,教学质量上得不到保证。从教学要求来看,土家医药学只纳入到五年制的中医本科专业必修课及其他医学专业的选修课中,教学面比较窄,学时分配也叫少。同时受特殊文化背景的影响,土家族医药学教学方法的完善与创新,也成为了土家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1.2.3 科研与临床实践基的建设土家医药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科研人才的培养、科研机构的建设、高校教育的后期临床教学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实施临床教学,离不开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就土家族医药设立的专门机构来看,尽管土家族地区很多医药和机构长期致力于本民族医药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但毕竟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土家族医院(或研究院所)”,造成长期以来缺乏对土家族医药进行系统地研究,成为土家药没有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其他因素

2.1 主流医药学的影响中医学以汉文化为形成的文化背景,且我国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中医中药被广泛应用。土家医药在药物资源、指导用药的理论、发展历史等方面与中医学有许多交叉和相似之处,在土家地区许多人认为土家医就是中医,或者土家医只是中医的一部分。在思想观念上人们更依就中医而忽略了本民族的土家医学。再加上西方医学的流入与渗透,土家医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2 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科学界与政府部门对土家医药的重视力度有限,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土家医学的研究与发展,导致土家医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市场化与产业化,限制了土家医药“走出大山”与国际接轨。

2.3从业资格的认证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妥善解决中以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仅在2008年对1989年12月31日前,经县级以上(含县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但未取得医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民族医从业人员,提供了唯一的一次医师资格认定机会。目前仍有部分具有专长的老土家医没有参加或是没有通过这次从业资格的认定。根据2007年2月1日起施行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可申请参加师承医师资格考试而取得从业资格。目前土家族地区对此“办法”的实施力度不足,许多具备条件的土家医师承人员仍没有取得从业资格的认证。

3讨论

3.1 坚持特设与创新并重打破陈旧落后的传承与发展模式,发扬土家医药的特色,对民间思想比较保守的老一辈土家医要进行思想上的开导,尽量把他们所传承的或是自创的土家医学知识财富收集起来。既要鼓励对低文化层次的年轻人的“口耳相传”,又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既要学习与传承传统的土家医药文化知识又要在此基础上创新出现代化的土家族医药学。解决老土家医生及师承人员的从业资格认证问题。

3.2 加大挖掘力度,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据有关资料表明,至今发掘出的土家族医药文献大约有近百种,而大量的土家族医药知识和医籍广散于民间,是形成土家族医药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文献发掘方面,我们还加大力度,进一步补充和丰富现有土家族医药学理论体系。对原有的理论或技术、方法、手段进行完善和创新。

3.3 加强土家医药学的高校教育土家族医学的传承走高等教育之路虽已实现。但这条路比较窄,还需加宽;要力求建设起一支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吸纳长期从事土家族医药研究并卓有成就的专家进行讲学。鼓励专业学生以“跟师、从师”的方式跟着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土家族民间医生学习原汁原味的土家族医药精华。要加大土家医药学的开设范围,无论从高等到中等教育、从专业到非专业、从学校到临床、从临床到民间都可以组织学习土家族医药学。在高校教育中不但要加紧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适当增加课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土家医学与本民族文化的特点,重视对相关医籍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3.4 加大投入、加强科研基地与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当前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发展,也投放了大量的资金。但多偏向于中医药的发展,对民族医药的重视不够。我们应当呼吁对相关部门加大对土家医药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三者兼备的基础上,加大科研基地硬件与软件设施的建设;在加大教学机构,科研机构的同时还要加大临床实践基地的建设,力求在每个土家地区的省、市、县甚至到乡镇,都建立有土家医药的实践基地或是土家医药特色诊疗医院或科室。不但要传承与发展土家医药,持续培养工作于教学、科研与临床的土家医药专业人才,还要把土家医药真正的服务于人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9.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九

发布时间: 2012-03-01|作者:项铮

http:// 2012年03月01日来源:科技日报作者:项铮本报记者项铮

如何让金融与科技结合,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一直是产业界的难题。目前中国的投资环境、投资机制没有欧美等国家完善,民间资本大多倾向于能看出“好苗头”的企业或项目,“雪中送炭”的机构少之又少。为此,北京G20工程推出了金融激励政策,为银行和北京中小生物医药企业牵线搭桥,着力提高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支持首都产业机构深度调整。

北京银行副行长许宁跃2月28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要保证存款人的资金安全,银行的投资回报也是固定利率的回报,这一特性决定银行要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相比其他领域,中小型生物医药领域专业性更强,投资风险更大。加入“金融激励试点方案”就是由担保公司、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团队牵线,帮助银行识别风险、降低风险,向北京的中小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资金贷款的帮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种双赢的模式不仅促进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时丰富了银行的贷款渠道。

据悉,“金融激励试点方案”于2010年启动,是北京G20(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的重要配套政策,由工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中关村担保等17家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参与。

截至目前,北京生物医药行业贷款总额由2009年实施前的9.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4.2亿元,平均增幅达到了128%,两年累计发放61亿元贷款,先后共支持了172家生物医药企业,为“G20工程”2010年突破500亿,2011年达到700亿的产业目标给予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充分体现了科技“信号源”,金融“放大器”的作用。

数字显示,同仁堂集团、天坛生物、修正制药等30余家G20企业获得贷款共计45.3亿元,占到累计发放贷款总额的74%,有力支持了同仁堂集团中药产业化基地建设、双鹤(北京)工业园新固体制剂车间建设、天坛生物疫苗产业化基地建设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预计可实现新增产能超过100亿元。通过商业银行、信用评估机构联动,加强了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融资能力,为企业提供以信用等级为依据的信用贷款共计34.5亿元,占到发放贷款总额的56.5%,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其中,斯利安药业、因科瑞斯等70余家小微企业两年共获得13.2亿元贷款支持,占到累计发放贷款总额的21.6%。推动了高盛、联想投资、德福资本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向甘李药业、凯因科技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直接投入逾9亿元资金;同时,推动了以舒泰神、利德曼生物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创新型企业纷纷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登陆,使得“北京医药板块”上市企业增加到20家,市值突破1000亿元,先后从资本市场融资突破100亿元,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科技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科技网|

10.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十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材料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自20世纪60年代起,海洋生物资源便成为医药界关注的新热点,各国竞相投入巨资进行海洋医药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沿海国家都把利用海洋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经成为医药行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领域。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从政府层面大力推动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我国在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已发现了一批新型抗肿瘤、抗艾滋病、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海洋药物,并相继进入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国内已经有数十家海洋药物研究单位和几百家开发和生产企业。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001-2010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增加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33.04%。2011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99亿元,较上年增长15.7%。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地纷纷加大了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将其作为蓝色经济的增长点加速推动。

2012年5月,财政部、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通知,支持山东、广东、浙江等示范地区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明确提出以海产养殖、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生物产业为重点,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支持海洋生物创新医药、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和材料及相关中药研发等。这是继2011年公布《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之后,海洋生物医药再次被提上国家战略层面。海洋生物创新医药作为生物产业重点,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前景趋势分析:

未来,海洋生物医药研究将着重于海洋抗癌药物、海洋心血管药物、海洋消化系统药物等九大领域,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材料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定义、分类、研究重点、研究领域等,接着分析了海洋生物医药的产业环境,并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报告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做了海洋药物研发分析、海洋药物应用领域市场分析、海洋保健品发展分析、重点地区发展分析、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分析、重点企业与研发机构经营分析。随后,报告对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做了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最后介绍了各省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11.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十一

1998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一次私下的交流会上,一位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医学者谈到,源自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中医正被西方医学界所诟病,西方医学界人士甚至表示,中医西用的水平已经超过中国水平,更有一些西方人士叫嚣中医的始祖在西方……这一番言论对于在会的很多中医药大学学生来说,或许就是一场茶余饭后的谈资,左耳进、右耳出,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然而却激怒并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 迹,这个人就是正值大二的针灸专业学生刘久桢。

祖上三代行医 医缘颇深

当朋友告诉我,成都有一名中医收藏大家的时候,在我的想象中,他一定是一名老中医。但是朋友告诉我,他才30多岁,我惊诧,简直不敢相信,甚至打消了采访的念头。朋友后来告诉我,刘久桢虽然年轻,但是收藏年龄并不短,他本人有颗非常纯正的收藏之心,而且中医收藏已成体系。

刘久桢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祖籍山东,父母早年支援三线后安家攀枝花。

刘久桢告诉记者,虽然父母没有从事医药行业,但是从他爷爷一代往前,三代行医,也算得上是医药世家。受到祖上医药世家家风的熏陶,刘久桢自小也喜欢听大人们讲中医的故事,研读中医方面的书籍。

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一位要好的同班同学腹泻不止,刘久桢便尝试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给同学配药服用,竟然神奇地止住了同学的腹泻。自此以后,刘久桢更加喜爱医学,并立志要当一名现代化的中医,重振医药世家的美名。1996年,高考结束后,刘久桢果断地填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并顺利进入该所大学的针灸专业。

现存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原为18卷,其中9卷名为《素问》,另外9卷自唐代以后名为《灵枢》,而汉晋时被称为《针经》,专门阐述针灸的传世巨作。《黄帝内经》将针灸所用的针分为9大类,而刘久桢的名字“久桢”竟然神奇地与其谐音,这在后来还闹出不少趣事来。大学时,老师讲课说到“黄帝从南方来,带9针……”同学们就转过头去,看着他笑……他并不记得父母给他取名的用意,他风趣地说或许这就是天意吧,冥冥中自有上天安排要他从事中医!

大学毕业后,刘久桢先后在多家大医院的针灸科室工作。但他感觉不痛快,条条款款的束缚让他感到憋闷。“一天,一个农民大爷来看病,其实,稍有常识的医生都知道问题在哪儿,并不需要繁文缛节的例行检查就可以施治,但是……”他说。

于是,崇尚自由也崇尚理想的他从大医院辞职了,在社区开起了属于自己的针灸诊所——“久桢堂”。开始的时候,生意惨淡,因为很多人看到他名字,以为是一位老中医,但见到本人后,发现医生竟然如此年轻,基本都会将信将疑;但是扎实的针灸基本功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很多病患在他手下针到病除,逐渐地,他的名气开始远播。

实际上,在“医者越老越吃香”的传统观念依然占据着民众思想的大社会环境下,从医学科班出身的医生,大多数都进入了正规的大医院,而不会选择过早创业;即使要创业,往往也会等到退休或者在年龄较大时的行业背景下。相对而言,年轻的刘久桢无疑具备了相当的胆识与魄力。

真正的中医收藏家 只藏不卖

话题似乎扯得有点儿远,还是言归正传,我们来说说他的中医收藏。文章开头说到,海归医学者的话激怒并改变了刘久桢,说的就是刘久桢中医收藏的缘起。 “尽管国外在中医运用上,可能比我们高明,但中国几千年的中医传统,中医文化怎么可能是源起于外国?!!无耻啊!!” 血气方刚的他怒火中烧,他想做点什么,从小就喜爱收藏的他(以前收藏钱币),立即想到了收藏中医文化方面的藏品,只有收藏和保留并传承中医历史文化,才能留下中医是属于我们泱泱中华的铁证。

但是如何着手中医收藏,与刚开始收藏的人一样,他也是两眼一抹黑。不要紧,聪敏的他立即想到了参观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并向老中医们请教,启发收藏思路。很快,在他心中构建起了收藏框架体系——中医器械、中医善本、中医文史三大体系。

但是收藏这条路并不好走,是需要自己和家人的付出和牺牲。起初,是从收藏一些丹药瓶开始,由于不懂行情,他曾花800元收购了一个普通的丹药瓶,慢慢才开始懂得行情。他的收藏也是在节衣缩食的情况下展开的。“他收藏东西很大方,而且只收不卖,有时候家里经济很紧张,他仍然一意孤行坚持收购。本来嫁一个医生想日子好过些,没想到同时也嫁给了一个收藏家,也管不住他对收藏狂热的心。”他的爱人唐女士平静而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

“如果不是收藏,我的日子可以过得很舒坦。”刘久桢说。他看见好的中医藏品,即使口袋钱不够,也会想到使用分期付款的办法购买;由于他收藏的执着和大量的收藏,成都收藏圈的人也信任他,同意分期付款。而一些圈内人士见他如此真诚,也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卖给他一些中医藏品,比如蒋福元、孔路原等人就曾给予过他很大的帮助。当然也有一些商人知道他的爱好,而故意卖高价给他。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中秋节前的一天,听说刘久桢在家,于是我就赶了过去,要看看他收藏的中医宝贝。

推开刘久桢的家门,映入眼帘的几乎全部是琳瑯满目的各式中医藏品。墙壁上挂着清代明堂针灸全图等数幅清代针灸挂图;沙发左手边的案桌上排满了各式中医器械:包括旧石器时代的石针(别看是石头制成的,却锋利无比,用力一划,数张报纸顿时被划破);新石期时代出土于沙漠的骨针(别看看起来像木头,实际乃象牙制成);以及铁针,铜针等;唐朝的骨梳,唐代的药杵;宋朝的陶制药郎中像,瓷盏;清代的金银针,药匙,丹药瓶等;沙发右首靠窗平台上有排满了古籍善本,药秤等。

沙发对面的桌子上,居中的是一尊明代木制药王孙思邈坐虎针龙的塑像。他告诉记者,这是他从云南购得的一尊宝物。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从老虎口中拔出骨针,为苍龙针灸治病,为感恩,此后龙虎便成为药王的座驾。

桌子上则放满了丹药瓶,有明代的也有清代的。他拿起一个丹药瓶给记者解释。“你看这是一个清代的春药瓶,瓶正反两面分别绘制了精美的男女交合图,这也算是比较珍贵的丹药瓶了。”他又拿起一个歪嘴的丹药瓶,并告诉记者这也算是罕见的形态了。桌子左边则放满了中医文史类的纸品,比如民间药方,医药广告等。

如今刘久桢所收藏的中医器械数量达到500余件,套书100多套,残书200多本,文史类1000多件。他想建一个中医博物馆或者养生馆来传承中医文化,如果不能实现,那么他将捐出所有的藏品,回馈给社会。

看到刘久桢的收藏事迹,我不禁想到四川博物院一级美术师李江的话。她说当前我国文博事业上,存在青黄不接的人才缺失现象,甚至存在人才断代的危机。而年轻的刘久桢无疑已经走上了收藏的道路,这也算是收藏事业后继有人吧!我们祝福他一路顺风。

人物简介

12.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十二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标准,科研,同步发展模式

生物医药产品不同于其他一般的生物技术产品,更加强调其安全有效性。这就决定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从基础和应用成果的研究、实验室研制到中试和规模化生产再到产品投放上市,要经历漫长的产业化周期,是一个涉及多环节、多主体的复杂过程。因此,如何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化过程各个环节、各个主体间的有效衔接、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据权威人士估计,我国在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领域中“上游开发”仅比国际水平落后3~5年,而“下游工程”却至少相差15年以上。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研发阶段较少考虑产业化需求,产业化各阶段衔接不紧密,研发与生产脱节。主要表现在:研发工作只局限于实验室,较少考虑产业化生产需求,导致前期研究数据验证不足,使大生产无法实现;中试条件与大规模生产条件差距较大,导致延长中试生产周期和产业化生产周期。因此,实现从产品研发到产业化全过程各个环节、各个主体的广泛协调,是解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产研脱节,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本文尝试运用标准化方法,在生物医药产业化各阶段实现技术研究与标准研究同步并行,通过标准穿线,以标准引领、规范科研与生产,实现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最大限度实现产业化各阶段有效衔接,减少工作重复与重叠,解决产研脱节问题。

1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必要性

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进行研发可以促进研发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并有效地衔接产业化。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是加快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保障措施。科研与产业化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这个问题的存在是由于企业的研发阶段没有有效地运用标准化的手段进行引领和衔接产业化。

实现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需要解决标准在新产品形成全过程中的制定时机问题。这个问题对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生物医药企业的常规做法是在“中试”后形成标准。这种做法容易产生研发水平不高和科研与产业化脱节现象。

建立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即通过制定科研期标准,一方面提高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将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使上下游工程顺利过渡,减少工作重复。研究科研、标准、产业化同步发展模式对于提高研发水平和加快产业化进程是非常必要的。

1.2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可行性

生物医药产业化过程主要由3个阶段组成:实验室研制阶段,中试、临床试验、审批注册阶段,生产和销售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构成科研过程。各部分关系及工作内容如图1所示。

标准化是一种技术管理手段,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进行协调和统一,具有统一、简化、通用、组合等功能。其结果是通过形成规范性文件,解决共性或重复出现的问题。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标准的持续改进和标准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物医药产业化与标准化以共同的技术活动为基础。生物医药产业化过程周期长、环节多,技术活动贯穿始终。科研阶段从调研立项、基础研究开始,就将科学转化为技术,而后又通过实验/试验、临床阶段和生产加工阶段等各种技术实现某个产品的产业化。实验室阶段、中试阶段的试用标准,产品标准及以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的标准体系,都是技术活动与标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结果。生物医药标准化过程同样是一个技术过程。它以研发成果顺利产业化为前提,通过产业链各阶段的同步标准化,减少工作重复,缩短产业化周期,有效解决产研脱节。

生物医药产业产品研发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整个过程协调高效运转,顺利产业化。生物医药产业化中的标准化,目的是指导和规范研发过程和生产过程,保持研发与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和风险,保证相关各环节的有效衔接,顺利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到产业化过程与各阶段相关标准及标准体系的形成过程,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和目标指向,以及相同的更新提高过程。产品的研制同步介入标准研制能够降低研发的技术风险,增强研发动力,加速市场进程;同时标准研制过程同步进行产品研发,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够不断提高标准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科研、标准、产业具备同步发展的可行性。

2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1 概念界定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模式就是在生物医药产业从科研到产业化过程中,在充分考虑产业化需求前提下,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发并行,每一阶段都有标准的产生和带动,标准贯穿于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以标准为指南对生物医药产业产品开发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方式。

2.2 工作原理

同步模式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标准化过程在产业化过程之初和科研阶段之初就开始介入,同步并行,共同发展,贯穿始终。根据产业发展过程,每一阶段对应一套包含阶段产品标准和以保证核心标准实现的配套标准。这些标准都以高效产业化为总体目标,围绕各阶段分目标制定,既指导、规范本阶段的工作,又同时得到验证进入下一阶段。如此产生、验证不断循环,直到形成正式产业化阶段标准(标准体系),规范指导产业化生产。不仅如此,该模式还在生产和销售阶段,通过信息反馈环节,同时实现了可能的产品更新和标准更新。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使原本分离的科研阶段和规模化生产阶段通过标准连接起来,并在标准形成-实施-修订过程的推动引领下,实现了科研过程、标准化过程与产业化过程同步发展。

3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实践

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生物医药)课题的承担单位,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省标准研究院将标准化过程与产品的研发到产业化过程有机结合,共同开发应用了具有生物医药产业共性特征的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

新药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药品。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关键就是充分考虑产业化需求,按各阶段工作重点,以标准前后衔接,相互促进,贯穿始终。标准调研在产品立项调研阶段就已经开始,形成的实验室阶段试行标准,既指导、规范本阶段的技术攻关,同时又得到本阶段的技术验证而形成中试阶段试行标准,然后再去指导、规范中试阶段的技术研究,并得到技术验证。如此产生、验证不断循环,直至形成正式的产业化标准(产品标准体系)。各阶段主要工作及标准如下:

实验室研制阶段——通过调研立项、基础研究、实验室研制确定适合工业生产的工艺路线、处方组成、剂型等,用以指导中试工作。主要标准包括小试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原材料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处方标准、制剂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等。

中试、临床和审批阶段——主要工作是中试生产、临床前研究、质量验证、临床试验和审批。该阶段的药物安全评价活动应符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应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生产活动要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产品的质量和纯度要达到药用标准。中试标准是以中试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的有效组合,主要包括:中试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中间体及成品质量控制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相关的管理及工作标准。

生产和销售阶段——主要工作有工艺优化、大规模生产和产品销售。此阶段以规范、指导规模化生产,保证产品安全有效为目的,是以某一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的综合标准体系。该阶段标准包括:生产工艺标准、原材料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以及系列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等。

这些标准为产业化的实施奠定基础。形成了以单个产品标准为核心的产品标准体系,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通过体系的运行,确保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标准控制得以实现。

4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运行效果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通过标准化管理与技术研发相结合,以标准穿线,连接并规范了科研与产业化过程,尽可能地避免了研发与产业化脱节,对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1 加快产业化进程

建立科研、标准、产业化同步发展模式,用于规范产业化生产,可以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化的顺利过渡,从而提高我国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4.2 提高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标准穿线,使科研与产业化同步发展,保证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使产品提前上市,提前获得经济效益。

4.3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科研、标准、产业化同步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有效避免工艺验证不充分、工作交接不顺畅、工作重复、走回头路以及部门间扯皮失调现象,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企业的管理风险和运营成本。

4.4 提高企业研发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水平

制定项目科研期企业标准是主动地用标准引领科研,指导技术攻关,从而提高了研制项目的技术水平;通过建立原材料标准、工艺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加快了产业化的进程;通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与实施GMP质量管理紧密结合,使标准增强了适用性和有效性。为此,实施科研、标准、产业化同步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研发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整体水平。

5 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思考

首先,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关键在于两个内在推动机制,即工作流程推动(工作内容)和标准推动(标准化过程)。工作流程推动过程为:市场调研立项——科研攻关——小试研究——中试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生产与销售,每一阶段对应一套试用标准和经过验证的标准;标准推动过程为:每一阶段都有标准的产生——验证——修改过程(标准化过程),其内容随工作阶段变化,直至形成完善的产业化标准及体系。

其次,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不能自动完成,还需要如下保障措施: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良好的标准化人才培训制度、全面及时的标准信息系统建设、有效的奖励机制等。

13.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十三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发展回顾

(一)产业在快速增长中凸显效益优势

(二)结构在优化升级中突出高端支撑

(三)创新在引领驱动中培育成长潜力

(四)布局在南北两极呈现专业化集聚

(五)产业在节能降耗中推动绿色发展

二、发展形势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二)发展目标

四、重点发展领域

(一)以优化创新引领化学制药高端发展

(二)以继承创新加速推进中药品牌发展

(三)以突破创新实现生物制药快速发展

(四)以整合创新推动医疗器械多元发展

(五)以应用创新带动潜力领域突破发展

(六)以业态创新促进服务领域提升发展

五、重大实施专项

(一)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专项

(二)品牌通用名药产业化专项

(三)医疗器械提升与配套专项

(四)技术改造和品种培育专项

(五)研发和流通服务提升专项

(六)TOP10重点企业发展专项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做好规划组织落实

(二)创新机制,拓宽产业融资渠道

(三)统筹规划,提升基地承载能力

(四)培养引进,凝聚产业高端人才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中关村国

1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机遇期。生物和医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既是符合首都资源环境特点、充分发挥科技智力优势的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市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全价值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为促进北京生物和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我市“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总体部署,结合我市生物和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生物和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编制依据为:《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等。

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2015年。

一、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我市生物和医药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总体规模、经济效益、结构升级、研发创新、潜力领域、集聚发展、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产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产业在快速增长中凸显效益优势

“十一五”时期,北京生物和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06—2010年,全市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从204.3亿元增加到461.9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2%,占全市工业比重由2.5%上升到3.4%;医药流通业销售收入从247.9亿元增加到628.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6.2%。

在总量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生物和医药产业经济效益优势明显。2010年,生物医药工业增加值率约为40%、工业销售利润率为16%左右,流通业销售利润率达到3%左右,各项效益指标均在全国同行业以及全市工业中名列前茅。

(二)结构在优化升级中突出高端支撑

行业结构向高端深化调整。“十一五”时期,以生物技术为引领,生物制药工业总产值增速领跑各子行业,生物制药占全市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6年的不足8%提升到2010年11%以上;化学制药高端制剂所占比重显著提升;中药品牌优势进一步巩固;医疗器械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加快。

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形成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力大,临床应用广的“亿元品种”。目前全市生物医药“亿元品种”超过70个,销售总额约200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40%以上。

(三)创新在引领驱动中培育成长潜力

北京是全国重要的生物和医药原始创新及研发中心之一。“十一五”时期,我市相继建成一批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引进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生物和医药研发企业,建立了以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联盟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组织,成功吸引了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和尖端创业精英,涌现出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若干积极探索科研体制创新的先行机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特征进一步凸显。

在新药创制方面,相继诞生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内源性血管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成功实现了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抗注射液、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血管内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输送系统等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在新兴领域方面,研发外包服务年收入已近百亿元,生物农业行业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领域。

(四)布局在南北两极呈现专业化集聚

“十一五”时期,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已形成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创新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高端制造中心、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新兴研发和制造中心的互动发展格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充分利用“两区”行政和空间资源整合契机,提升基地对于创新资源的集聚力。

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了蛋白质药物、生物芯片和新型疫苗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接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了“国家北京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三大核心园区集聚了主要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7.9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58%。

(五)产业在节能降耗中推动绿色发展

“十一五”时期,北京生物和医药产业继续按照集约化模式快速发展,能耗和水耗占全市工业比重持续下降。2010年,生物医药以占全市工业能耗和水耗的0.7%和2.3%,贡献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和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0%。生物医药万元工业增加值的能耗和水耗分别相当于全市工业单耗水平的11%和34%,分别比“十五”末下降了54%和59%。

总体上看,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培育和发展,北京生物和医药产业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不到2%,产业总体规模亟需提升;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部分企业缺乏活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性研究不足,技术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创新优势需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国际化水平亟需提高,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还需提升。

二、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生物和医药产业进一步夯实基础和壮大规模的战略机遇期。

从需求层面看,(1)市场总量。未来五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需求将稳定增长,预计年均增长率为5%-8%;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新医改”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我国医药市场将不断扩容。(2)市场结构。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将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的格局,医药市场终端将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3)市场趋势。随着居民健康生活观念增强,医疗模式由“治疗型”向“治疗+保健型”转变,由“医院集中式”向“医院、社区和家庭分散式”过渡,医疗保健、健康咨询、家庭诊疗、远程医疗等新兴服务市场将加快发展,促进产业融合不断深化。

从供给层面看,(1)产业格局。全球医药市场由跨国制药巨头主导的格局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但随着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化和分层化趋势加剧,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市场地位将不断提高。(2)产业结构。未来5-10年内,生物技术重大突破、专利保护集中到期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等将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生物制药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品牌通用名药的市场地位将显著上升,医疗器械数字化、智能化和家庭化趋势将更加明显。(3)产业竞争。“十二五”时期,全国各地都在生物和医药领域积极布局,面对激烈的区域同质化竞争形势,我市生物和医药产业面临进一步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和实现高端发展的艰巨任务。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抓住实施“新医改”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创新驱动、聚焦高端、融合发展、服务民生”的主线,以整合创新资源为重点,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以高端制造和高端研发为支撑,提高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产业融合为导向,发展新兴服务业态,以重大实施专项为抓手,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规模提升,保障民生健康需求;将北京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和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全国高端制造基地、全国医药流通中心,推动生物和医药产业由先导产业向主导产业跨越。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生物和医药产业主要发展目标:

——总量规模进一步做大。到201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行业经济总量翻番。其中:生物医药实现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率24%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5%以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医药流通业实现销售收入翻番。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企业技术中心100个以上,推出国家一类新药2-3个,实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京产业化,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

——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到2015年,前20强企业产值占全市生物医药总产值的70%以上;亿元品种销售收入占全市生物医药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0%;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产值占全市生物医药总产值的比重接近70%。

——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积极开展园区生态建设,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到2015年,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能耗总量控制在55万吨标煤左右;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消耗新鲜水总量控制在1300万立方米左右。

四、重点发展领域

(一)以优化创新引领化学制药高端发展

在创新药物方面,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加快推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强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等新型制剂技术和新型辅料的应用研究,重点发展高效、速效、长效、靶向给药的新型药物制剂。

在通用名药方面,抓住全球通用名药市场快速增长和一批“重磅产品”专利集中到期的机遇,结合国内医疗市场需求,汇聚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资源,集中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发一批品牌通用名药。

同时,支持引进一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重量级新药及其制剂产品在京产业化。鼓励企业加强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适度发展高端化学原料药。

(二)以继承创新加速推进中药品牌发展

在品种开发方面,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积极推广提取、分离、纯化、制剂和过程质量控制等现代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加快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创新、名医名方的产业化开发和优质保健品的提升开发。重点开发和培育一批治疗效果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确、质量稳定可靠的中药新品种。积极发展配方颗粒药物等新型中药产品。

在品牌营销方面,充分发挥北京在中医药领域的品牌优势,弘扬中医文化,坚持中医与中药相结合、治已病与治未病相结合,以医带药、医药互动、协同发展。引导企业创新营销理念,拓展营销渠道,加快名优中药品种的市场推广和培育,重视在预防、保健等领域的市场开发。

(三)以突破创新实现生物制药快速发展

在生物技术药物方面,重点突破高通量的基因克隆表达技术、蛋白质改构和修饰技术、抗体人源化技术、大规模细胞培养与纯化技术等产业化关键技术。鼓励开发用于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治疗的重组蛋白质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支持研究开发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好、半衰期长、给药方便的新型生物制剂。

在新型疫苗方面,推动关键技术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疫苗产品整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鼓励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进提升现有疫苗产品,支持研制多联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蛋白结合疫苗、新型佐剂疫苗、治疗性疫苗等新型疫苗品种。重点开发和培育手足口病疫苗、宫颈癌疫苗、结核疫苗、戊型肝炎疫苗等一批新型疫苗产品。

(四)以整合创新推动医疗器械多元发展

整合北京在生命科学、新材料、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等领域的技术与产业资源,巩固北京在数字医学影像、肿瘤诊疗、生物医学材料、诊断试剂等领域的优势地位。

在诊疗设备方面,重点发展新型数字医学影像设备、新型放疗等高端诊疗整机设备,推进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核心部件自主生产,占领产业链高端环节。对接医疗市场终端向基层下沉带来的新需求,重点开发安全可靠的社区和农村基层应用的普及型医疗设备。积极发展远程医疗专用设备和数字化家庭诊疗及保健设备。

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鼓励发展微创介入、外科植入、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产品等材料和制品,支持实现人工关节、药物支架和齿科材料等高端产品的自主生产。

在诊断试剂方面,重点发展针对艾滋病、癌症、肝炎等重大疾病的诊断试剂,推动诊断试剂向方便、快捷、精确方向发展。鼓励研发诊断试剂用原料酶。支持生物芯片的产业化开发。

(五)以应用创新带动潜力领域突破发展

在生物农业方面,鼓励应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提升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航天搭载诱变技术以及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进行高效育种,重点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农作物新品种。推进优良畜禽新品种选育。鼓励开发新型兽用疫苗,研发兽用疾病诊断试剂盒。

在工业生物方面,加强酶工程、代谢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在相关领域推广应用。重点推广生物合成技术在医药原辅料和中间体合成、农化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加快新一代非粮生物燃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应用。加大生物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集成设备的开发和示范应用力度,推动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及城市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六)以业态创新促进服务领域提升发展

在研发外包方面,支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所的新型产业组织。鼓励发展横向合作、互为支撑、共享技术和装备的产业技术联盟。鼓励发展第三方检测中心、影像学判读中心、临床数据统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发展先导化合物合成和筛选、药物临床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研发外包服务业态。

在医药流通方面,支持医药流通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托管、参股和控股等多种方式做强做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经营。加快推进医药流通领域的物联网系统建设,推广射频识别技术在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城乡配送等方面的应用,促进现代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运转,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鼓励医药流通企业向上下游拓展和培育新的增值服务,并利用渠道优势发展药房托管、网上药店等服务业态,全面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五、重大实施专项

(一)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专项

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承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自主创新药物研发。推动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建设。推进蛋白质药物、中药复方(药物)开发、生物芯片、新型疫苗和病毒生物技术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建设新型制剂及工艺技术、高端化学原料药中试等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的建设。

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研发外包技术服务平台、生产外包技术支撑平台、实验动物平台等。推进建设生物医药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和优质籽种交易平台。发展和建设专业化孵化器,完善技术支撑、信息服务、投融资等服务功能,提升对创新型企业的孵化能力。

(二)品牌通用名药产业化专项

制定“品牌通用名药行动计划”。充分把握发展通用名药的重要机遇,加强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整合产学研资源,按照“民生需求、国际标准、品牌优先、规模发展”原则,加快推进一批品牌知名度高、治疗效果显著、临床需求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通用名药品种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我市品牌通用名药快起步、上水平、成规模。

保障“品牌通用名药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统筹各方资源,有组织、有计划的推进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建立以企业为主、院所配合的品牌通用名药开发模式。推动建设高端化学原料药基地,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中试研发和生产平台,加强对品牌通用名药开发的原料药保障。对接国家拟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在政府定价、集中采购、药品注册、医保报销等方面研究制定针对我市品牌通用名药的专项产业支持政策。

(三)医疗器械提升与配套专项

提升发展数字化诊疗设备。推动PET-CT、脑起搏器、经颅磁刺激仪、手术机器人等创新成果的本地转化,实现自主设计和生产。提升放疗设备、CT、数字X光机、核磁共振、生物芯片等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增强综合配套能力。整合产业资源,积极配合在京建立核医学、1.5T-3T超导核磁共振等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开发先进适用的基层医疗器械和家庭诊疗保健设备等产品,增强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水平的保障能力。

强化发展关键部件与高端生物医学材料。推动实施PET-CT环形探测器、核磁共振超导磁体及谱仪、双能加速器、数字X光机平板探测器及高频高压发生器、医学影像后处理与分析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提高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水平。加大对人工关节、药物支架和齿科材料等产业化项目支持力度,促进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实现双提升,提高高端生物医学材料自主生产能力。

(四)技术改造和品种培育专项

推动全行业技术改造升级。促进央企与地方企业重组后的整合,推动其在京布局重大项目,以拓展空间,带动研发整合和技术改造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分类指导和推进企业按照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对现有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促进生物制药创新品种产业化。培育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生物技术药物创新品种,重点支持单克隆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质多肽药物和新型疫苗等对于重大疾病治疗有突破潜力的产业化项目。推动优势品种进行国际专利申请和上市注册,促进其快速上市并形成一定规模。

培育和提升中药优势品种。推进中药集群建设,形成中药材生产加工、成药制剂研发生产以及成药配送销售密切配合的产业链条,做大中药优势品种的规模。推动“十病十药”方案的实施,推动一批中药新品种实现产业化。发挥中药在“治未病”方面的显著功效,做大品牌中药保健品。创新市场开发模式,以名院带名企、名医带名药培育具有地区特色和品牌优势的中药大品种。

(五)研发和流通服务提升专项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外包中心。推进开展国际临床研究合作以及具有国际标准的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和新药临床研究中心的建设,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试验)研究体系。鼓励研发外包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全面接轨。完善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功能。

打造全国生物医药流通中心。鼓励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和专业性的药品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加快形成若干以北京为中心的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药品流通枢纽。继续实施“用北京药放心”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鼓励大中型骨干医药流通企业向居民社区和农村延伸销售与配送网络,实现药品流通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有效覆盖。鼓励使用无线射频、全球卫星定位、无线通讯、温度传感等物联网技术,提升医药流通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六)TOP10重点企业发展专项

出台TOP10企业培育计划。以“创新能力强、规模效应明显、税收贡献突出、行业影响力大”为原则,对骨干企业进行优中选优。集中优势资源,聚焦重点企业,将TOP10企业打造为具有“资源集聚力、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领军企业,有力支撑产业跨越发展。

制定“一企一策”的扶优措施。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需求,统筹创新、资金、人才等资源,以“一企一策”的方式进行扶持,重点从承接国家重大专项、拓宽融资渠道、兼并重组、政府采购、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研究制定支持措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做好规划组织落实

加强与市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共同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在研发创新、政府定价、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方面促进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围绕重大实施专项,研究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切实推进规划落实。

(二)创新机制,拓宽产业融资渠道

创新政府资金的支持方式,通过股权投资、贴息、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支持重大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发挥我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产业。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股权、知识产权质押等信贷业务。支持发展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融资方式。

(三)统筹规划,提升基地承载能力

拓展生物和医药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北部创新中心、南部新兴研发和高端制造基地扩区建设,支持其他地区完善特色产业基地。协调相关部门,从规划、立项、土地等方面共同推动产业基地建设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严格执行项目在能耗、水耗和环保等方面的准入标准。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功能性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项目在产业基地集中建设,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

(四)培养引进,凝聚产业高端人才

以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为契机,结合“千人计划”、“高聚工程”、“海聚工程”等人才吸引计划的实施,重点引进一批高端技术团队、创业领军人物来京发展,汇集一批创业投资、科技中介等服务团队,完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培养高端研发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开展股权激励等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14.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十四

工作汇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便坚持无产主义,庄严的写下“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便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奋斗目标,便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使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断奋斗。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最初的50多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万,400多万个基层组织,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党,完全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品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十八大到十九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经济实力位于世界前列,医药化工产业也得到飞速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实现了第一个一百年计划,并承起而上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一百年”计划。中国的这五年改革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就给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

十八大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九大再次重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这是对管党治党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的深刻揭示,表达的是我们党的政治清醒、战略定力和坚强决心。从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是习主席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现今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要时刻警惕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加强党思想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打铁必须自身硬。”全体党员要有核心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政治意识。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十九大发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动员令,强调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这彰显了我们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是着眼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经过五年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我们要加强办公室党风廉政工作,首先要加强“党风”建设,重在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要掌握一个根本原则,那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职员尤其是干部的头脑,使全体成员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上一篇:新颖导游欢迎词欢送词下一篇:调岗调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