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口

2024-07-04

地理人口(共13篇)(共13篇)

1.地理人口 篇一

(一)人口增长过快

(1)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甚至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等生活用品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

(2)解决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经济水平;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

(二)人口增长过慢

(1)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人退休、养老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上孤单等。

(2)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建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三)人口迁移

1、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

(1)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2)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地价昂贵。

2、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1)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

(2)加强了该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

(3)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缓解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4)同时也会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3、人口迁出对对迁入地

(1)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的不足,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

(2)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2.地理人口 篇二

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它是地理教材的主体。[1]课文系统比较主要从课文内容选择、课文内容组织、课文表述等方面进行。

一、课文内容选择的比较

从课文知识点的选取看,四种版本的教材都注意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即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来选取教材知识点,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四种版本的教材都选取了相同的知识点:人口迁移概念与分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同内容标准“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相契合。但四种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点选取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都侧重于阐述人口迁移概念与分类知识,关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方面的内容较少,尤其是鲁教版,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带而过,而对人口移动的效应却笔墨特别多,这样做就有主次不分、偏题之嫌,进而导致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不是特别高。而湘教版用于人口迁移概念与分类的篇幅较少,重点阐述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样突出了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提高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

从课文素材的选取看,四种版本的教材都注意丰富性。如表2所示,各版本的素材都很丰富,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分别选取了7个、10个、11个、7个素材(例子或案例),其中中图版的最丰富,达11个之多。丰富的素材有力地诠释与印证了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增强了教材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除了丰富性之外,各版本教材还注意素材选取的时代性。如四个版本的教材都选取了我国的“民工流”这一素材,紧跟社会生活的前进步伐,反映我国人口迁移的最新变化。

二、课文内容组织的比较

从课文的编排顺序看,四种版本的教材内容组织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为它们都是按照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既符合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顺序:从知道什么到理解为什么。

从课文的弹性看,四种版本的教材内容组织都具有很强的弹性。因为它们都安排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如人教版安排有“案例”栏目:“美国的人口迁移”,湘教版安排有“阅读”栏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迁移,为了远离旱灾”、“三峡工程大移民”、“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中图版安排有“阅读”栏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几个特点”、“美国老年人口的迁移”,鲁教版安排有“知识窗”栏目:“国际难民与环境移民”、“外籍劳工”、“我国的国际人口迁移”、“巴西的足球文化”。这些阅读材料的设计既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具有层次和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要求[2],同时也增加了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课文表述的比较

从课文的表述形式看,除了正文外,四种版本的教材都安排了阅读材料。如人教版的“案例”栏目、湘教版的“阅读”栏目、中图版的“阅读”栏目以及鲁教版的“知识窗”栏目。

不同的是,中图版安排了教学指导语——“学习指南”,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主要针对本节教材的具体内容,列出本节的重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对学习方法做出提示。而其他三种版本未设计教学指导语,虽然有丰富的阅读材料,但与中图版相比较仍显单调。

从课文的表述方式看,四种版本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教材在讲述国际人口迁移时,人教版例举了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的事例,湘教版例举出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以及当前在我国有一定数量的外籍工人的事例,中图版例举出新大陆发现后的欧洲殖民者迁移、非洲黑人迁移、亚洲劳工迁移和二战后中国、印度、菲律宾等国的优秀人才移民到欧美发达国家的事例,鲁教版例举出近代从亚、欧、非向美洲和大洋洲的移民、二战后东欧国家重新划定国界引起的人口迁移、印巴分治引起的政治移民、非洲殖民者被遣返回国以及阿富汗、巴勒斯坦、波黑、中部非洲的难民迁移等事例。

从课文导入方式看,中图版和鲁教版在课文开始前分别安排了“探索”栏目和“情境问题”栏目,给学生一个与教科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以及通过问题驱动构建学习探究的平台。人教版和湘教版未设计课文导入语,直接切入到正文,使教材缺乏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从课文的概念表述看,四种版本的教材各不相同,如表3所示。

关于“人口迁移”的概念,地理学著作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居住地发生变化和人口迁移是一种人口移动行为(人口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形式)。所以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人口迁移”定义也应该主要突出这两点。

人教版在定义时强调了人口迁移是指居住地的改变,但没有指出它是一种人口移动行为,概念表述还不全面。另外,在课文中第9页的“活动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中提到了“移动”一词,这里的“移动”应该和“迁移”是一个概念,一个范围。但这样的混用可能会让学生以为“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是一个概念,出现这种问题,体现了教材的不严谨。[3]

湘教版在定义时明确指出“人口迁移”是属于“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也强调了居住地发生变化,但还说它是“空间流动行为”。显然,这里的“空间流动行为”即为“人口流动”。而我们知道,人口移动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形式,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是一组并列关系的概念,是范围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湘教版在概念陈述上出现了包含关系上的逻辑错误。

中图版的定义比较准确,但提到“按照不同的标准,人口迁移可分为多种。例如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显然,“人口迁移”是一种改变定居地的、相对永久的行为,所以不应该是“季节性”的,季节移动应该属于“人口流动”。这里的分类和前面的概念自相矛盾。

鲁教版是四种版本中对这一概念表述最清楚准确的。但课文中将外籍劳工现象和我国的“民工流”作为人口流动例证似乎不妥,因为外籍劳工和我国的民工也相对长时期地离开了居住地,应该属于人口移动。

从课文的原理表述看,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关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表述基本相同,都明确指出了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而鲁教版对此表述比较笼统,不易为学生掌握。

综合以上对现行四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在课文内容选择、课文内容组织、课文表述三方面的比较可知,不同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在课文系统设计方面各有特色、各有优劣。因此,在运用地理教材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地理教材“一纲多本”的优势,将四种版本综合使用,扬长避短,最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

摘要:地理教材分析既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运用地理教材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对不同版本教材的课文作系统的比较是地理教材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课文系统比较主要从课文内容选择、课文内容组织、课文表述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课文系统,内容选择,内容组织,课文表述

参考文献

[1]赫兴无.中学地理教材课文系统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2]王静.四种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中课文栏目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8).

3.地理人口 篇三

人口,一般用于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量,如中国人口众多、南亚地区人口密度大、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等。在这里,人口指一般的人,是就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量来说的,它既包括劳动力,也包括非劳动力;既包括普通人口,也包括高精尖的人才。

当某个国家或地区遭受某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致使人员、财产受到损失时,常用人口这个词。一般来说,人口数量众多或人口密集的区域,往往比人口少或人口密度小的区域遭受的损失更严重一些,这里遭受损失的对象,强调的就是一般的人口,而不能用劳动力或人才来代替。

再如,分析城市发展问题的过程中,会提到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环境问题,究其原因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职能过于集中,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这里用到人口稠密,而不能用劳动力或人才来代替。

劳动力,狭义上的劳动力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提到劳动力,时常会涉及人口红利这一概念。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为了便于分析,人们将总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小于50%称为人口红利时期,进入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打开,退出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关闭。而人口总抚养比超过60%时则为人口负债时期。简言之,人口红利就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即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在人口红利时期,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储蓄和投资不断增长,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发展后劲强劲,对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在分析工农业区位条件时,我们会经常使用“劳动力”这个术语。例如,我们在分析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时,其中的一个社会经济条件是劳动力丰富,有利于应对繁重的生产劳作,达到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因为水稻种植过程中,劳动过程复杂,劳动强度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来精耕细作,这里强调的是劳动力充足,而不是人口众多。

另外,水稻种植业作为一种自给农业,其商品率较低,其成因主要是人口多,自身消耗量大,此时就不能从劳动力丰富来分析,因为消耗粮食,普通人口就可以消费,而繁重的水稻种植过程,非劳动力就不能胜任了。所以,涉及商品率时应强调人口众多,而涉及劳动过程时则强调劳动力丰富。

4.地理课《人口》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新课标:

解析“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和计算的能力。

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能力目标:解析“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和计算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认识我国人口国情与国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价值观。

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

人口增长过快、基数过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进度

1课时

自测题整合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开展分层递进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望青年教师参考应用的时,对所提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板书设计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东多西少

[引入]人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么我国的人口数量有多少?谁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重点是数据掌握]

[板书]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教师指导读图[1.9 我国人口的增长],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由曲线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1949—1982的33年中增长4.9亿,82—90的8年中增长1.3亿,最后三年就增长0.6亿。

(2)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达到12.95亿,占世界的1/5。

2、课堂活动--交流讨论: [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敢于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变缓,主要原因是什么?

(4)通过[1.10 ]图,进一步理解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举例分析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环境、经济的影响?说明人口增长必须要与环境、经济发展相适应 > [递进式研讨,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 我国人口的特点是:增长速度快、数量大。那么人口的分布式不是均匀的?

[启发学生回答,递进式的交流补充,就能使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有着深刻的影响]

[板书]

二、人口东多西少

1、课堂活动 [活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彻底完成,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

根据图1.12,完成图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人口密度的计算,并运用人口密度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状况?例举我国人口稠密省区与人口稀疏省区。

2、读图[1.11 我国人口密度图]: [指导学生看图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

(1)牢记东、西部划分界线,比较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大小,学会运用数据说明我国的人口分布情况?

(2)运用人口增长的理论分析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比西部地区大的原因?[参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小结] [本课内容较少、结构简单,可由学生自我总结一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5.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篇五

高中地理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对于这个标准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能够粗略了解这两个概念提出的背景。

第二,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提出的意义。

近两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经达到了65亿,在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21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为了估算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指标来衡量。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环境能够容纳、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也称为适度人口,它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理论于19世纪中期以后形成并流行于西方世界,尤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尤为盛行,研究者们旨在寻求一种处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状态之间的理想人口状态。

由于人口合理容量的系列理论最初都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创造和宣扬的,并且还被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诸种现象,因而有掩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嫌。有许多学者对人口合理容量的理论实质产生了怀疑。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人口合理容量是有可取之处的。尤其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探求人口合理容量和适度增长率无疑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1)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 所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人口合理容量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人口合理容量确定也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已远远超过其人口合理容量。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的人口合理容量,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进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这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第三,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四,学生能够分析、比较、交流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明确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五,学生能够体会这两个概念所蕴涵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等方面。

第六,学生能够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

必修《地理 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人口的基本过程之后,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这两个问题的精确答案。但是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材最后安排了一个“活动”意在使学生领悟到人口剧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知道个人应担负的责任。

本节知识结构框架图:

EMBED PBrush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讨论我国东西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事例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以及探讨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教学难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小组辩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给地球带来的种.种问题。(2)学生收集有关地球能够容纳最多的人口数据和地球最适宜容纳的人口数据。

【读图提问】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如果人类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大值将是多少人?

【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当然人类如果再这样繁衍下去,将是自我毁灭。如果在这个图中添加上资源数量曲线,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数量这条曲线将如何变化?

【学生作图回答】随着人类对资源的消费,资源逐渐减少。

【教师评点】人类生活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那么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投影展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案例分析】如果人类的人口增长不考虑环境承载力,会有什么后果呢?阅读复活节岛的悲剧一文,我们从中能吸取到什么教训?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l17平方千米,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千米,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

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丰饶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人。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使用资源。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为了补充蛋白质拉帕努伊人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 年左右,历经饥馑、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学生总结教训】

【教师点评】

在叹惜复活节岛的悲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因为复活节岛就是地球的缩影。就象复活节岛一样,我们的地球也是茫茫宇宙中一个孤独的岛屿, 而我们也在一点一点地、越来越快地破坏着地球的资源。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为了估算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指标来衡量。那么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

【投影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案例分析】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一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之下,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疆,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

(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生活习惯,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

【案例分析】深圳25年前是一个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至末,户籍人口165万,居住一年以上的有432万,还有居住一年以下、三天以上的有470多万,加起来深圳有统计的人口总共是1071万,还有一些流动的,加起来管理人口称1200万。

(1)深圳依赖自己的耕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能养活25年一下子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吗?

(2)深圳是如何养活这多出来的1000多万人口?

【学生回答】

【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别什么?

3、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归纳】根据上述定义和同学们的讨论可以看出,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其影响最大。

(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5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生理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总是相对应一定的生活消费水平而言的,相同的环境对于不同生活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不同的。例如,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种消费水平,都有与它们相对应的环境人口容量。

(4)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

【问题讨论】

(1)如果让你估算未来内南京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你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2) 未来20年内南京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会是多少呢?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师生讨论】

【教师总结】

从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估计环境人口容量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因素。但各种制约因素是不确定的。比如现有的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费水平都在不断变化。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然发生变化,造成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

6.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篇六

【课表解读】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标准”的前提。二是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三是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分布。

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 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 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 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不同国家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教学方法】

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理解。

采用比较法,通过比较,认真分析不同国家人口问题及其应对的对策。

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下,可以多进行调查,研究本地的人口增长模式,学以致用,深刻理解本节课内容。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说明 导入新课 投影课本“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为中国第13亿小公民颁发证书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孩子的出生备受社会关注? 思考回答问题。 图片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当今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 板书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 ? 探究活动

自学讨论

7.地理人口 篇七

2006年12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中发22号文) 。这是自2000年六年来的首份人口政策文件。尽管它明确宣布:至2010年, 中国现行的“限制二胎”人口政策不变, 但人口学界一致认为“中发22号文”不再单纯强调“控制人口数量”, 而是着眼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意味着中国人口政策重心已发生战略转移。

为什么中国经济能持续保持高增长?从人口学家的角度考虑, 人口其中主要是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是有贡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 人不仅仅是消费者, 也是生产者。蔡昉解释说:人口学家所谓的“人口红利”的名义即是,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不断提高带来的高生产率、高储蓄率所导致的较高资本积累。以“总抚养比”做人口年龄结构指标进行研究, 蔡昉的结论是:1983年至2000年中国总抚养比下降对人均GDP增长贡献率在26.8%;蔡昉的研究同时还表明, 抚养比每下降一个百分点, 中国人均GDP则上升0.116个百分点, 反之相同。

蔡昉研究认为, 按照现有的人口发展变化曲线看, 中国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为:人口总量2030年达高峰为14.06亿;劳动人口在2020年左右达顶点为9.23亿, 而劳动适龄人口已开始以极快的速度下降, 并一直下降到2013年。而劳动人口平均增长率并不象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高, 今后一段时间内, 甚至不如发展中国家的1.1%, 而仅仅是0.4%。蔡昉说, 到2050年, 中国的年龄结构接近倒金字塔形, 中国会成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社会。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课题, 而解决这一难题就在于大力提升人口竞争力。

一、提升人口竞争力在人口数量方面做文章

为了避免“未富先老”的中国, 外国学者提出两方面的解决方案:一是改变生育政策, 将现有1.8%的生育率提高到2.2%;二是提高老年人的经济参与率。前一点显然现阶段不可行;而针对后者, 全国政协委员张俐娜建议:而对老龄化大潮, 大型厂矿、科研院所和大学应当制定“弹性退休年龄”政策。目前身体健康、业务水平高的优秀老年人约占退休人员的5%, 应当充许他们70至75岁退休。她同时建议积极开发老年人才市场, 建立国家老年人才信息数据库, 促进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实现再就业。

二、狠抓人口质量,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

从20世纪50年代起, 舒尔茨在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中, 就注意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 并进一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 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 由教育、保健、人口迁移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力的增长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都是资本的一种形式。他根据经验统计资料进行的计算, 所得到的结论是:同样的投资, 用在教育上, 要比用在其他方面的收益率更高。他相信, 用于“改善人口素质的投资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提高穷人的福利”。

当前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把提升劳动适龄人口职业技术技能列入工作重点, 为解决劳动者技能偏低这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瓶颈问题作出贡献,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 制订“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每个行业都要进行职业教育, 同时也要求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

(二) 中央一级设立协调委员会, 下面在经济和教育系统、企业和学校之间层层设立相应机构。

均有各方面代表参加, 共同协商措施。

(三) 为保证教育质量, 中央一级及经济和教育部门设立专

门研究机构, 研究全国统一的培训大纲、教学计划、考题, 还要研究大政方针、规章制度等。

(四) 为了调动企业兴办开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给予一定的照顾。

如充许企业把职教费用计入生产费用, 税收给予减免, 或计入价格 (在产品售出后收回) 等。

三、优化人口结构, 实施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

从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结构竞争力的研究中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谭远发、陈明立西南财经大学) 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首先, 东部地区人口经济结构 (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乡收入差距) 较为合理;其次, 东部地区人口社会结构 (社会保障、职业结构、产业结构) 具有明显优势;最后, 东部地区性别比例失调和老龄化程度相对中西部地区更加严重。这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其它区位优势, 中西部地区人口和资源向东部地区的积聚 (见该文四:三大区域人口分布和迁移竞争力) , 从而产生“人口红利”现象。否则东部地区不可能在人口自然结构和自然资源处于劣势下, 还取得前两方面的优势。因此, 为平衡区域人口的不平衡 (包括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以及人口与生态环境) ,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还应从国家政策、相关制度和发展战略上给予足够重视, 需要人口政策、生育政策、产业政策、国土资源环境政策、人口资源开发政策等配套政策的支持。应继续强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优势, 促进我国人口竞争力的提升,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四、积极应对“刘易斯转折”, 实现增长方式转变

从早期的发展经济学来看, 劳力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 是发展阶段变化的根本性转折;因为这一单一指标转折同时引起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即“刘易斯转折”, 是引起转折的转折。

一旦劳动力供给性质发生变化, 特别是当一种要素出现整体短缺趋势的时候, 其中的优势部分会格外缺乏, 即“民工荒”将更多表现为“技工荒”, 资本报酬递减的现象就会发生 (劳动力供给有限, 继续加大资本的积累和投入就会产生) 。意味着传统的依靠资本积累扩张型的增长方式即将走到它的尽头, 政策的转向是重视劳动积累, 保护和解放劳动, 确保“人口红利”继续推进中国经济增长。

8.“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专题 篇八

二、考点层析

考点1:人口自然增长

【图释考点】人口增长模式(如图1)

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三种模式之间的转换是一个“渐变”过程,故在分析每一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时,要从总体趋势加以分析。

【疑难突破】

1.人口自然增长的衡量标准: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表2)

3.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表3)

考点2:人口迁移

【图释考点】(如图2)

【疑难突破】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称为推力因素),有些来自迁入地,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素(称为拉力因素)。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抓主要,即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二是重具体,即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可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不一样,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地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现象,不仅与人口迁出地有关系,与人口迁入地的关系更密切。因此,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应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考虑(表4)。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在人口迁移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以升级调整,城市功能区发生布局改变,如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从而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考点3:人口问题

【图释考点】(如图3)

【疑难突破】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过多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因为我国自然增长率虽然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数量较多。解决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不是控制人口老龄化,因此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它不合理问题(表5)。

三、图像突破

【图型解读】

1.人口金字塔图

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它是一种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塔状条形统计图。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中间部分代表青壮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横条长度表示某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百分比)。它直观地反映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根据某区域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可分析其人口增长模式,进而推测该地区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人口金字塔图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如图4所示。

【判读方法】

图A——年轻型(扩张型):上窄下宽,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未来,这种类型的人口增长特点必定是出生率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趋势必将迅速增长,其人口增长模式体现为传统型。

图B——成年型(静止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人口总规模继续增长。

图C——老年型(收缩型):上宽下窄,说明人口结构中儿童、青少年的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缩减,人口增长模式体现为现代型。

以图5为例,分析人口金字塔图的年龄、性别结构,推测其产生的原因:①处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可能是因为计划生育、重大灾害、人口大量外迁等原因导致;②处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可能是因为就业人口或升学人口大量迁入导致;③处男女比例明显失调,可能是因为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纺织等轻工业对职工的性别要求导致。

2.曲(折)线图

曲(折)线图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分配规律,能直观反映同一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

【判读方法】

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量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明显的转折点。若曲线表示人口数随时间的变化,则高峰(低谷)代表人口数量达到最多(最少)的时间、转折点代表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发生改变、曲线斜率代表人口变化的速度;若曲线表示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则高峰代表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快的时候、自然增长率大于零(小于零)表示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减少)、自然增长率等于零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大或者最小。

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时要注意,递减段表示纵坐标要素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则相反;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 图6中假设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图6中③处人口总量最大,①处人口总量最小,②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④处人口减少速度最快,⑤处人口数量再次开始增长。

3.三角形坐标统计图

三角形统计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现三项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判读方法】

读图的关键是确定原点和坐标轴,通常用平行法判读某点坐标:注意每条坐标轴的原点(都为0)与其它坐标轴100%的坐标点相交,要读取某点在某条坐标轴上的数值,先过该点作与该坐标轴原点相交的那条坐标轴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相交的那个点所反映出的数据即为该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数值。读取图7丙点在65岁以上坐标轴上的数值,过丙点作与65岁以上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另外一条坐标轴即0~14岁坐标轴的平行线(如图中虚线),与65岁以上坐标轴交于一点,该交点坐标即为丙点在65岁以上坐标轴上的数值(约5%),即丙点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

4.柱状(条形)图

柱状图通常以横坐标表示时间、地点或类别,以纵坐标表示人口数量或比例,根据条柱的高度可以比较事物的数量或比例的变化。水平条形图是柱状图的横排形式,通常纵坐标表示时间、地点或事物类别,横坐标表示人口数量或比例,根据条带的长度可以看出数量或比例的变化(如图8)。

【判读方法】

判读和分析柱状图及水平条形图的步骤:首先认清图名、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及图例内容;其次根据柱子高矮或条形长短分析人口变化趋势。

读图时要注意人口要素随横坐标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减变化,进一步区分不同的发展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并对人口的峰、谷值及谷峰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出有关人口要素的变化规律。图8中两个统计图所展示的地理要素完全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对要素绝对值的判读和比较判断其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等。左图仅展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绝对值的对比,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均为1%左右,自然增长率小于0,可判断当前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老龄化等。右图所展示地理要素相对较复杂,展示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根据条形的长短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65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大,且2004年所占比重高达8.5%,0~14岁人口比重明显下降,推断该地当前正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现代型,面临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四、思维建模

【典例精析】

(2015年福建卷)图9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解析:(1)人口金字塔图直观反映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示人口性别差异不大,老年人以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差异,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其中a方案的少年儿童比重比c方案小得多。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a方案少年儿童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会过重;b方案老年人、青壮年和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都比较适合。

答案: (1)D (2)B

【以例得法】

1.分析角度

获取信息:关注图中每一个年龄组人口的比例和男女性别比例;知识应用:人口金字塔图主要有三种类型,根据形状可描述人口增长特点,推断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及人口增长模式。

2.以例建模(表6)

9.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篇九

知识要点:

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有: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起作用,环境反过来影响人口身体素质)

①遗传因素

②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是影响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

难点解析一:

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能力的变化

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在不断加强,所以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减弱。人口身体素质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难点解析二:

对人口身体素质起作用的自然环境主要有两种:

原生环境因素(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缺硒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硒过剩导致地方性硒中毒;碘异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次生环境因素(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物理方面,噪声影响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化学方面,化学物质会致癌变、致病变;生物方面,病毒、病菌、寄生虫卵使蚊子大量繁殖,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

难点解析三:

社会经济因素范围比经济因素广,经济因素从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文化素质高,资源观(资源利用充分、同时开发新的资源)、环境观(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保)、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先进,人口、环境、经济得以协调发展,呈现一种良性循环。

文化素质低,资源观(资源利用程度低,只能依靠现有资源,大量开采,必然造成资源压力)、环境观(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对环境造成破坏)、发展观(不可持续发展)落后,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呈现一种恶性循环。

例题分析: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环境大量索取资源,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问题的恶化;

②人口素质的低下,使得人口的环境意识淡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意环保。

难点解析:

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人口素质提高,生育率必然下降,人口数量就能得到控制,环保实现

10.地理人口 篇十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1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2自然资源(必须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的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3自然资源的分类:

一(1)矿产资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2)水资源:淡水储量只占世界总水量的2.535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储量只占淡水储量的0.03%左右。

(3)土地资源: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森林资源(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作用):森林的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二 无限性资源(一定时间内超越技术水平以上的)和有限性资源

有限性资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即可再生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若过度开发,可再生资源有可能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注:科技开发水平决定开发资源的数量 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资源的数量) 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5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佳人口数量)

注:重点阅读P14页,区分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含义,了解三者的联系即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6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1)与自然资源储量(首要因素)成正比

(2)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比(3)与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4)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

7分析地区人口容量需要考虑的因素:

(1)气候的两要素 气温影响农作物的热量,降水影响其水分(2)地形(3)经济,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费水平)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低的原因:(1)气候干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耕底面积小(2)深居内陆,对外开放程度低(3)经济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对人口容量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11.地理人口 篇十一

环境人口容量又称为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下,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多人口数,也称最大的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在满足人们最佳营养或消费水平的条件下,环境所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或理想人口规模。前者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后者强调的是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在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制约因素

1.资源丰富程度。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资源种类繁多,在进行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时往往主要考虑的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某一种或几种资源持续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2.科技发展水平。人类社会获得资源的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通过影响资源的开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发现新资源,探索资源的最新利用方法、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来说,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消费水平,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4.地区的开放程度。如果一地区是封闭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对外开放的地区,由于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得多。地区开放程度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5.环境的地域范围。一般地域范围大,区域内各类资源数量、种类相当丰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反之,则容纳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三、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不确定,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然发生变化,导致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从而使得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使它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但是在具体时期,假定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不变(实际上是变化不大),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称之为相对确定性,如根据与人们生活密切的基本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可大致估算出一定时期的环境人口容量值。

四、如何理解合理人口容量

首先,明确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合理人口容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次,理解地域的开放程度对合理人口的影响。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而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由于某种资源的匮乏会使得这一地域的人口容量大大降低。生产力愈发达、交通愈便利,人类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愈强,人口容量就愈大。第三,正确理解人口容量的相对性。

①环境一旦变化,则该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也将发生相应的波动。

②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减少人们对环境的依赖,提高合理人口容量;但另一方面因人们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消费需求也会不断提高,当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合理人口容量就会降低。

③一个地区短期内的人口容量会高于保证其长期发展的人口容量,因此短期内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未来人口合理容量的降低。

④不同的分配方式将导致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一个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人口合理容量无疑大于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

五、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12.地理人口 篇十二

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 “十三五”期间, 北京、上海分别还有约130万和75万的人口“增长空间”。而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除极少超大城市外, 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专家指出, 城市人口规模差别化调控的信号已经明确:特大城市严控人口规模, 中小城市加快放开落户制度。

这并非官方首次表态要“控人口”, 人口的增加若真让特大城市不堪重负, 那自然应该控制, 但问题是, 城市真有“人口天花板”吗?设定人口“天花板”能否挡住涌向特大城市的人流?这是否是个伪命题?

(一)

人口增长空间即将到头?

春节前的地方两会上,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均明确提出严控人口总量:北京市市长王安顺2 2日说, 北京在2020年的人口上限要控制在2300万以内;上海市市长杨雄2 4日表示, “十三五”期间, 上海将坚持综合施策,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500万以内;此前公布的广州“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也提出, 落实国家对特大城市人口控制政策, 适度控制人口规模。

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口的无序过快增长, 是北京“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 严重影响了首都核心功能的发挥。那么, 北京提出人口的“天花板”是2300万, 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曾表示, 水资源是制约北京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2300万人口主要是根据北京的水资源承载力算出来的。北京现在每年缺水的缺口是15亿立方米, 随着南水北调进京有所缓解, 但不能根本解决。水是制约北京城市运行的根本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 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人口压力偏大, 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 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公共安全问题等“城市病”日益严重。中国符合条件的特大城市有6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和重庆。其中, 北京和上海人口矛盾更突出。

在2000年至2012年的12年间, 北京流动人口增加517万, 每年增长4 3万;上海每年增长5 3万;广州每年增长4 3万;深圳则每年增长5 6万。而根据北京和上海的目标, 未来五年人口平均增速必须控制在2 6万和1 5万以内。

(二)

北京的人口规模已达极限?

这场规模宏大的人口疏解计划, 能否保住人口“天花板”?北上广这样的特大城市, 真的需要人口“天花板”吗?

对此, 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发起人、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黄文政表示, 城市的盛兴往往表现为人口增长, 而衰败才恰恰表现为人口萎缩。

北京的人口规模是不是太大了?黄文政认为, 从世界范围来看, 情况并非如此。根据可比的Demographia数据, 北京建成区 (指街区在空间上的连续区域, 不含隔断的郊区) 的人口规模1800多万, 在全球排在第1 1位。考虑到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口规模其实是偏小的。

如果把一个城市拥挤度定义为建成区的人口密度, 即建成区人口/建成区面积, 那么全球224个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聚集体中, 北京的拥挤度仅排在138位, 也只是中等偏轻水平。

自然承载力并未超负荷

由于外来人口的流入, 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如此多的“新居民”, 在当局看来, 会让城市不堪重负。北京提出人口控制在2300万, 其中一个主要依据便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承载力接近极限。由中国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市发改委等单位专家完成的《京津冀发展报告 (2013) ——承载力测度与对策》指出, 淡水资源是京津冀区域承载力的最大短板, 其中北京市人均水资源为119立方米, 甚至远达不到联合国设立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但是, 以水资源短缺来为北京等大城市控制人口论证是站不住脚的。首先, 城市人均土地面积摆在那里, 不仅北京人均水资源低, 世界无数生机勃勃的大城市人均水资源都低;其次, 水资源少是可以通过开发新水源、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等各种手段改善的。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倒数第二位的新加坡为例, 其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主要靠收集存储雨水、淡化海水、净化污水和从邻国进口来满足。

其实, 人均水资源都是用来衡量地区, 不是用来衡量城市的。同等气候条件下, 水资源基本与土地面积成正比。即便按行政区来看, 城市一般也属于人口密集地区, 人均水资源自然会非常低。

与国外其他城市相比也能看到这点。比如, 美国南加州地区的降雨量只有北京的70%, 用水量大的夏季几乎没有降雨, 但当地是美国第二大都会区, 最大城市洛杉矶用水的85%需要从外地调入。相比之下, 北京从外地调水大约是8%。如果北京因为水资源不足需要控制人口, 洛杉矶就不应该存在。

以土地或者其他自然资源来计算人口承载极限, 往往也是经不起推敲。

根据学者张京晶、王夏倩的数据, 国外大都市建设用地占城市陆域面积的比重一般都保持在20%~30%的水平上, 而目前上海建设用地占城市陆域面积的比重为42.1%, 从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看, 上海目前为122平方米, 远高于发达国家城市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 土地粗放利用显著。并且用地结构还不合理, 生产用地比例中, 上海工业用地2009年达到建设用地面积的25.6%, 占陆域面积的11%。而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工业用地一般占建设用地比重在5%以下。事实上, 这些国家都面对稀缺的土地资源和高昂的土地利用成本, 但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立体化”发展以及合理配置空间等措施来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三)

人口太多是公共服务不到位的替罪羊

部分学者指出,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应不足是资源配置的问题, 不应怪罪外来人口。

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突出, 上学难、看病也难。于是有些人认为外来人口进城会分享原有居民的福利, 特别是公共服务领域内的既得利益。但谁都知道, 公共福利在中国是与户籍制度严格绑定在一起的东西。以广州为例, 广州现常住人口大概有1355万, 但户籍人口不过794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 剩下来的这些在广州工作和纳税的500多万非户籍人口, 不仅没有挤占所谓“已到极限”的公共福利, 反而为现有的公共福利总量做出了巨大奉献。

事实上,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应不足是资源配置的问题。上学难不是因为孩子太多, 而是资源配置不当让托儿所和中小学校容量严重不足。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由于学龄人数减少, 北京曾大量裁并学校, 小学数量从2000年的近2000所降至2008年的1202所, 裁并措施到2010年才停止。由于规划和教育部门的失职, 孩子减少就大量裁并学校, 现在因为缺乏预见自然就无法给增加的孩子提供最基本的义务教育。至于看病难, 根源更是在行政化配置使得医疗资源不均衡, 而非外来人口增加。并且, 公共服务的总量也是可以改变的。

阻击人口流入甚至赶人离开还有一个直接理由, 就是交通拥堵。高峰期纹丝不动的车流、水泄不通的地铁, 人们的自然反应是抱怨人口太多因而认同人口控制, 毕竟春节期间, 由于大量外地人回乡过年, 北上广深的道路和地铁突然变得宽松了。

这些特大外来人口流入城市的交通严重拥堵不可否认, 以北京为例, 美国《外交政策》2010年评出世界五大交通拥堵城市, 北京名列榜首。但首“堵”并非因为人多:首先, 道路交通方面, 与国际上其他城市相比, 北京的汽车保有量不算太多, 事实上, 北京的拥堵与道路布局更相关。

而地铁方面, 根据学者黄文政、梁建章整理的数据, 如果把年客运量除以运营里程的比率作为拥挤指数, 北京地铁的拥挤度在全球10大地铁系统中排第8位, 只是由于城区的地铁密度不高, 才导致人口密度大的中心区相对拥挤。而人口减少将使得建设道路和地铁的需求和财力也相应减少, 那么减少人口对减缓交通拥挤的效应虽立竿见影却难持久。

至于治安恶化、房价高企等问题, 也非赶人可以解决。治安问题是城市发展的伴生因素, 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对立会使犯罪率增加。人口处于流动性的情况下, 治安问题可通过加强公共服务来解决, 一味的“赶人”适得其反;而房价除了受人口规模, 更受发展模式、分配机制、金融政策和经济周期影响。过去3 0多年, 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城市的人口虽然大幅增长, 但人均住宅面积也在不断攀升。与1980年相比, 北京城镇人口增加了数倍, 而人均住宅面积增长3倍以上。日本在1990年经济泡沫化以后, 东京和大阪等地人口还在增加, 但房价却下降一半以上。美国人口一直稳步增长, 但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 各地房价也经历了大幅下跌。

黄文政表示, 很多城市发展的经验都表明, 提升空气质量并不需要通过人口控制来实现。比如, 洛杉矶从1940到1980年代雾霾也比较严重, 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空气质量逐步改善。从1950年到2000年, 洛杉矶都市区的人口从425万增至1466万, 但一级污染天数从1977年的121天降到1989年的54天, 再降到1999年0天。

北京的空气污染有一定区域性因素, 部分原因是周边污染源所致。若整个区域污染得不到整治, 即使把北京人口减少一半, 雾霾天气也未必能得到根本性缓解。河北那些人口远少于北京的城市的污染其实比北京还严重。相反, 如果把控制人口的决心和力度用来治理污染, 对空气质量提升的效果要好得多。

控制人口反而会影响发展

黄文政指出, 北上广都是全国性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集中地, 在该地的需求和供给匹配能体现中国科技发展的人口规模优势。但严控人口规模的政策却能阻止这种具有全国性规模效应的供需匹配, 让很多潜在的创新创业机会消弭于无形。

此外, 产业聚集可以刺激创新、提升效率、促进创业, 带来更高薪的职位。比如, 中国许多电视剧在北京拍摄, 重要原因就是产业聚集导致专业分工更细、配套更全、成本更低。在各行业更专业化的同时, 不同行业之间的互动也会产生新的机会, 如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人口聚集的特大城市更容易促进行业间的互动。产业聚集伴随着人口聚集, 控制人口则在阻隔聚集力的作用, 消减各种潜在的经济机会。

如果一线城市成功实行了严控人口的政策, 很多高附加值的企业和高薪工作乃至相应的消费都会消失, 这种损失对迫切需要创新和创业的中国经济转型来说难以估量。同样的年轻人在不同环境会有不同机遇和成就。李彦宏回山西阳泉可能不会创办百度, 刘强东回江苏宿迁可能不会创办京东。

再说, 行业是否合适也应由市场判定, 所谓高低端行业是相辅相成的。金融和高科技行业离不开餐饮、保洁、安保等服务业的支撑。驱赶“低层”人口只会加大高端行业的成本并普遍降低本土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

不应为特大城市妄设“人口天花板”

人口压力不是一天形成的。一方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对流动人口的限制大为放松, 以前进京还需办介绍信, 现在我们想去哪里都可以, 虽然福利上依然与户籍捆绑, 但从行为上已经没有了束缚。另一方面, 由于发展不平衡, 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在就业岗位数量与层次, 以及公共服务供应上也都形成了巨大差距, 在中央集权制背景下首都的全方位优势只会越来越强, 这就导致了人口的自然趋利性流动。

面对这一难题, 过去大城市地方政府都纷纷采取了“堵”的方法, 人为设线画圈, 却一次次地被人口增长的强大现实所突破。1983年出台的《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把2000年的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 而1986年北京市总人口已达1000万;《规划 (1991—2010) 》要求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250万左右,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已达1382万人;《规划 (2004—2020) 》提出2020年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而2012已超两千万的。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上海、广州等城市。

事实证明, 采用高分准入和严格限制的办法, 非但没有起到有效控制的作用, 反而导致了合法性迁移资源的稀缺, 当地人与外地人的矛盾, 以及人口的恶性聚集。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直言城市承载力是个伪命题。

有这样一组数据:东京都市圈人口3700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28%;伦敦都市圈人口1400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22%;巴黎都市圈人口1200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18%……但这些国际大都市并没有设立人口上限, 而且它们的“大城市病”也没那么严重。但具体到北京, 即便以2300万的人口上限来看, 其所占的全国人口总量也不过就是1.7%左右, 还远不及上述国际大都市, 那么凭什么就北京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呢?

再来看一组数据对比:根据2015年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西城区常住人口密度最高, 为25767人/平方公里, 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953人/平方公里, 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2.9倍;但东京市核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却仅为5941人/平方公里。两相对比, 北京居然是东京的四倍!这意味着, 北京市的产业布局、资源分配等城市规划问题, 存在着巨大的失误。在这样的背景下, 吸收着其他地区的资源支撑, 再来设立人口“天花板”, 严格管控外来人口, 谁能说这是合理的呢?

地方政府为什么对这个伪命题念念不忘?事实上, 当大城市在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 恰恰是因为政府部门当初对于人口增长的趋势缺乏科学判断造成的。看病难的根源在行政化配置使得医疗资源不均衡。而交通拥堵的原因在于城市交通布局, 减少人口对减缓交通拥挤效果难持久。至于治安恶化、房价高企等问题, 也非赶人可以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增加城市的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而这些短时期内不可能取得成效。

13.地理人口 篇十三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上节内容的延伸,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的变化原因之一。在当今社会人口迁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该部分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知识内容教学难度不大。本节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人口迁移。通过案例和活动探究,帮助学生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分析,教师在讲授时,应该多列举身边的例子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

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结合地理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区域认知

结合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情况、特点和影响因素,并会分析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了解自己家乡人口迁移的情况,并分析迁移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通过学习,认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理解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经常的一种现象,是人与环境协调的一种体现。

教学重、难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影响

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每年的春运是全国大规模的人口移动,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了解什么是人口迁移。(展示2017年的春运场景图片)

图1.10

2017年的春运场景

一、人口迁移

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教师分析人口迁移要素:

空间:改变居住地、跨越行政区界线

时间:达一年以上

(承转)判断人口迁移要遵循上面几个要素,在生活中哪些案例属于人口迁移呢?

学生举例回答,教师点拨

(过渡)人口迁移会使得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的机械增长。

教师讲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设问)怎样来判断一个地区的人口是迁入还是迁出呢?

教师讲述:

人口机械增长率的概念和计算。

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为人口净迁入区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净迁出区

(过渡)当今社会是一个人口迁移日益频繁的时代,这样的迁移会对人口的迁入区和迁出区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探究活动: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图1.11)

1.11

人口迁移产生的不同影响举例

提示:从迁入地和迁出地,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来探究

(承转)从探究活动,我们认识到人口迁移会对人口的迁入区和迁出区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人们发生迁移呢?

教师板书: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承转)要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首先我们先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教师讲述和分析图1.12

图1.12

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示意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有哪些呢?学生举例,教师点评。

(讲解图1.13)

图1.13

主要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

(过渡)通过人口的推拉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人口迁移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教师讲述;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让学生了解自然因素由哪些要素组成,并且理解自然因素是基础因素,)

(设问)上面我们讲了人口的推拉理论,自然因素哪些要数是拉力因素,哪些是推力因素呢?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归纳

拉力因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

推力因素: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

(承转)接下来我们来看书本上一个案例,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看看自然因素中的一些要素变化如何对人口迁移产生重大的影响的,学生阅读教材P10的案例,教师点拨分析。

为纪念爱尔兰大饥荒150周年,1997年爱尔兰人在首都柏林街头修建了一系列逃荒者的雕像。图中痛苦的逃荒者无声地叙述着爱尔兰曾经的悲惨经历

图1.14

爱尔兰大饥荒纪念雕像

(过渡)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重大的影响,而人文因素则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下面一起来看看人文因素中哪些要素会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吧。

教师讲述:(2)人文因素

在人文因素中,经济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人口迁移的目的:为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的发展。

学生举例,教师点评(例如:深圳的发展,墨西哥人迁往美国等)

(承转)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除此之外,其他的人文因素也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生阅读课文P11,并分别举例说明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2011—2017年,饱受内战摧残的叙利亚,有400多万人逃离家园,约占该国总人口的1/5

图1.15

战争导致叙利亚人口外迁

教师举例补充说明。

活动探究;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图1.16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

图1.17

美国洛杉矶城市景观

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承转)通过活动探究,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世界和中国国内表现也是如此。

教师板书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P13和图1.18

15—19世纪人口向新大陆迁移方向,归纳国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教师点拨、小结

1.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口继续迁往美洲、大洋洲等地。

二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分析图1.19,注意与之前15—19世纪人口向新大陆迁移示意图的对比)

图1.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成为人口净迁入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教师指导学生月度分析P14案例,沙特阿拉伯外籍人口占比超三成。)

近年来,由于战乱,西亚和北非的大量难民迁往欧洲。

(承转)在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国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学生阅读P14—P15国内人口迁移,思考国内人口迁移有哪些时空特点

教师讲述:

2.国内人口迁移

(1)规律(可以分两个阶段)

工业化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工业化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过渡)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又有哪些规律和特点呢?

(2)

我国人口迁移

历史上:多次发生大规模的国内人口迁移

教师举例讲解(安史之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1949年—改革开放前,国家实施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教师举例: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劳动)

改革开放后: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沿海地区吸引大量内地人口迁入。(教师举例: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深圳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图1.20)

图1.20

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

安排学生活动(P15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

板书设计:

人口的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影响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情况、特点、迁移方向、原因)

上一篇:6月25日全国土地日领导的发言稿下一篇:玉米间作萝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