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2024-12-1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共19篇)(共19篇)

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一

美术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

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美术课程的终极目标。本节课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充满情感气息的课堂,像使学生在有趣的内容和无拘无束的创作中受到美的感染,体会设计创意活动的愉悦性。

二、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

现代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建构,任何脱离学生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施教者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不单纯以美术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追求所谓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使知识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从导入时的“找影子”游戏,到探影子、画影子和赏影子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的探究环节,学生在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下,逐步了解并获得创作要素知识;教师采取适时指导、分层指导,共性问题整体指导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还以“流动”组员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及时对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手影构成问题,构图中存在的过空现象、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等。教师不仅对基础较佳、创造力发挥较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引导,更关注少数动手表现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共同突破难点。

四、关注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在这节课中,教师还尝试了以全班学生作为小评委评价作品的方法。学生把完成的作品送到灯箱上之前,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对作品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学生用语言自评、互评,教师简要的点评,使学生不仅能充分肯定自己,并且能在他人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评价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插曲。几位同学在把他们认为最棒的作品送到灯箱上后,满脸自信、大胆地送上了自己的作品,单是从他们喜笑颜开的表情,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通过这节课获得的那种成功的自信。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实现评价给予学生的激励作用,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从课堂情况和学生作品来看,学生确实从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中获得了积极的创造动力。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二

反思:“计算教学很难上!”从上课老师的反映我们一方面看到了教者是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教学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计算正确熟练的标准;另一方面看到施教者的课程观的转变, 已经把追求有利于学生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 计算教学目标更多地关注多元目标的整合, 基于此重新认识“计算教学”的课堂功能, 提高教学效率, 关注人的发展, 发展数学思维, 还学生一个充满意趣的新课堂势在必行.

一、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乐于参与, 感悟计算学习价值

计算教学的成功与否, 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 在同一层次参与还是不同层次上参与, 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只有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交流的广度、深度、效度, 才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才能使学生在计算教学的课堂感悟到趣味和学习价值.

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 是学生个体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催化剂,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必须创造条件, 从培养兴趣入手.

1. 设计新颖教法, 激发参与欲望

培养兴趣采用新颖的教法, 不但能引起学生兴奋感和愉快感, 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常用教法有自学辅导法、故事引入法、预习质疑法、情景导入法、比赛法等, 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教学效果.如比赛法, 它是把比赛的形式引入教学过程中, 运用竞争的心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的效果比加大题目训练量好得多.如在口算训练时,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比一比谁的口算本领强, 有信心和我比吗?”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 学生的情绪容易被调动, 而且注意力很集中.另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多种教学形式, 如用情景导入法.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时, 预先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或邻居家前两个月交电话费的情况, 并记录下来一上课让学生进行汇报调查结果, 教师在黑板一角简单记录根据学生提供的调查数据, 选其中一名同学汇报的两个数个位相加满十的, 让大家帮他算算两个月共交电话费多少钱通过学生试算发现问题, 提出遇到的困难, 这时引入新课, 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一起研究解决.这一情境设计, 制造了悬念, 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也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总之, 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利于全员参与学习过程.

2. 利用电教媒体, 诱发参与欲望

在教学实践中,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行之有效地培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活动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成为课堂的真正的建构者.

二、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乐于思考, 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实践表明, 只有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两者和谐统一, 才能使计算教学课堂充满价值.

1. 创设生活的情境激发思考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 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境, 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计算课堂教学中, 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 较为完整的感情材料.给学生创设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和机会.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乐于思考如:231-198=231-200+2=33, 学生对多减要加, 普遍感到难理解.如果我们将这个算式放在一个商店买卖情境中, 某人口袋现有231元, 买了一些东西后花去198元付给了营业员200元.营业员一定会找2元, 这样没有一名学生不理解了.当然, 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明白以上创设情境不只是为了理解算理, 它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价值,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等等.

2. 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思考

计算法则和算理属于抽象的知识, 而学生的思维则以形象思维为主, 如何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之间的矛盾?就让学生动手操作, 参与活动过程.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 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所以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样既使学生的思维随着动手操作活动而展开, 又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形象直观的生活常识.如, 在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9根小棒, 右边摆4根小棒, 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怎样摆才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多少?在操作过程中, 放手让学生自己摆, 说过程, 然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演示一遍, 这样不但培养了动手能力, 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提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激发思考

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算法多样化, 并不是“一定要算法多样化”, 提倡的目的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敢于创新, 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独立地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和比较各种算法,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 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在分数乘分数的教学中, 我通过 (1) 让学生操作、观察、讨论探究计算法则,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并能较熟练进行计算, 同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2)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 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 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交流能力.整个教学过程, 既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也较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三

一、学会预习,做学习的领路人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重头戏就是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了乘法口诀关键是要计算,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孩子没有预习的过程,要孩子在短时间内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即使上课时对口诀的意义讲得很透彻,但由于口诀句数太多,即使学生当时是理解了,过一段时间后也很容易记错。特别有几句比较难记的口诀,如四七二十八,七八五十六,四九三十六等。因此在一年级的暑假里,老师们就布置孩子预习乘法口诀的任务。本学期接手二年级,刚开学,孩子们就能熟背乘法口诀,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口算正确率。但这样做也有局限性,孩子不明白每句口诀的意义。正如上面所说,这些隐藏型知识孩子似懂非懂,因此,在教学时,我重点让孩子们感受口诀的含义,如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表示1个7是7,二七十四表示2个7是14,让学生多说多思多练。这样一来,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又巩固了乘法口诀,记忆时更加方便了。孩子在预习的过程中积攒问题,在上课时解决问题,课堂围绕学生,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主,体现了民主的课堂教学。

二、实物操作,做学习的探索者

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一课中,有分圆片的过程,首先拿出6个小圆片,摆放在桌上,第一次就是随便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明白后,开始操作。通过交流不同摆法,得出每份分得同样多,才叫平均分。有了第一次的体验,第二次操作提高要求,请孩子们把8个圆片平均分,通过动一动想一想得出可以平均分成2堆,每堆4个或平均分成4堆,每堆2个,也可以平均分成8堆,每堆1个。这个动手分圆片的过程体现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如果省了这一步骤,让学生来想象,那就太抽象了,跟二年级学生的学情不符,还不利于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于是,在动手摆、动眼看、动口说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建立了表象,理解了分的过程,从而获取了知识。

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时,例题为每盒水彩笔48枝,2盒一共有多少枝?学生列出算式:48×2。根据乘法的算理,写成48+48,从旧知迁移到新知,每个数位上计算过程都很清晰,有数字的直观,这样是不是能节约一点教学时间呢?所以在试教时,我没有请学生用小棒演示,课堂上学生很活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算理说得头头是道。但作业效果却不令人满意,比如算26×3,个位上没什么大问题,十位上的算法就多了,有用2+1=3的,有(1+3)×2=8的,有2+3=5的,有2+3+1=6的。从作业反映的情况来看,有些学生对十位上如何算,为什么这样算不明白。他只是记住了要加上进位的数,怎么加?先算什么还是印象不深刻。看来,直观手段不但需要,而且很有必要。于是在最后教学时,我还是让孩子们摆小棒了,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直观地看到每一行有几捆有几根,如何把这些小棒合起来,先把捆与捆合起来,单根与单根合起来。由10根变成一捆,再演示捆与捆合起来的过程,让学生对乘法竖式里十位上要“先乘后加”理解得较为深刻。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是有效的,学生的作业中只有1个人错。

三、学会合作,做学习的小主人

在教学方块统计图时,要统计小组里喜欢动画片的情况,我先指定了每组的组长,然后请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有负责收集数据的,负责记录的,负责核对统计结果的,每个成员都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切都那么的井然有序。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每组喜欢动画片的情况都一目了然,如喜欢哪一部的人数最多,哪一部人数最少等。在合作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动手、动脑的机会,这样平时上课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也有事做,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孩子在一次次合作中学会了分工,懂得了操作活动的有序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思想。数学教学活动再也不能只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四、学会交流,做学习的发言人

一节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如果光有老师在不停地讲学,那绝对是不完美的,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有自由发表想法的权利,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不要因为怕学生说不好而老师抢着说,这样只会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差。当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利时,老师要引导孩子该怎么说;当学生回答问题没在点上时,老师可以把机会留给其他孩子;当孩子回答很具体很到位时,老师要及时表扬孩子。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发表看法,并能在说的过程中理清思路。特别是到每节课的结尾,小结的时候,要让多个孩子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又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孩子们觉得学得很充实。

一节活泼灵动的课,一节生趣盎然的课,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放心。学习数学的关键是要会运用,鼓励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学习过程,掌握打开数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让孩子在思维的训练中提升,在文化的浸润中品味,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得活,用得实,让数学课堂活而高效。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的一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均衡的学习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从而达到个体与集体学习的统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并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从而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业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互动;作为学习方式:为共同完成任务,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语文教学也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与合作精神的人,作为教师,要树立一种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语文学习要突出学科实践性特点,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尝试性学习机会,让他们的个性在尝试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在竞争中求发展。我们可以把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氛围,放飞学生的思维。

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校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大班额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的研究课题。在实施中,情况却不容乐观: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却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该有的效果,或者是指导不当,使合作处于无序状态。

要使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实施,我认为三个问题不容忽视。

一、关注合作开始前。

合作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并对合作的操作程序加以说明。为防止合作中,出现有些学生“合而不作”,滥竽充数的不良现象,教师应给小组成员编号,如:1号,报告员;2号,记录员;3号,激励员;4号,组长。小组成员在完成大任务的前提下,各有主要职责,如:组长主要进行任务分配,调控任务进度,记录员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记录讨论成果,报告员负责在成果展示时向小组或全班进行汇报,激励员主要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鼓励成员取得更多的收获。当然,角色要进行轮换,让每个学生尝试不同的角色,得到不同的锻炼。

二、关注合作进行时。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合作时机,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的格局。下面谈谈我们是怎样把握时机有效地开展小组讨论的。把握时机,激发学习兴趣,提供说的空间,让学生敢说、会说,说好,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1、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在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可采用先放后扶的方法,来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放手让他们去思考想办法,从而推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并对假设和答案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检验、补充甚至修改,直至解决问题。

2、提出合作学习的可行任务。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在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再加上教师的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路茅塞顿开。

浙教版小语第五册课文《燕子过海》,体会燕子过海的不易。

3、创造合作学习的开放空间。在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时组织讨论,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可以在多种答案中找出最好的结论和思路。教师把握时机创造开放空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通过合作,总结出了结论,理解掌握了教学重点,解决突破了教学难点,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浙教版小语第四册课文《乌鸦喝水》是一篇同生活有关系的童话,聪明的乌鸦想出办法喝到了水,那么,除了放小石子使水升高可以喝到水,还有什么办法能喝到“水不多,瓶口又小”条件下的水呢?孩子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把瓶口打破;有的说,把大象找来,叫它把瓶子用长鼻子卷起来,倒进乌鸦嘴里;有的说,把树叶卷成吸管……在鼓励孩子们大胆设想和表扬他们标新立异的同时,我让大家分组讨论:这些办法怎样?你们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一下,班里的学生像炸开了锅,热烈地讨论了起来……直到下课,有的孩子仍沉浸其中。

三、关注合作结束后。

组织成功的合作学习,不应只在合作过程中轰轰烈烈,还应当给学生展示成果的机会。合作成果的展示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反馈机会。为鼓励学生下次积极参与学习,尽量让更多的小组充分展示其成果,让更多的小组成员尝到合作学习的甜头。展示时,教师及时对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必须注意的是,肯定的评价不是只对报告员的,这种肯定的评价强调的是全组成员。

关于合作后的评价,还应该注意的是,由教师一个人给学生作评价,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精神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群体活动的功能,让学生参与评定自己成绩、他人成绩的过程,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分析。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别人代替的。学生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说话,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能力,感受“我能读,我能想,我能说,我能做……”的快乐,进而在学习中自由地寻找伙伴进行交流,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在同小伙伴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

由于教师的注意力有限,大班额课堂容易陷入混乱无序、难以调控的状态。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它不但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还能培养起团结互助的凝聚精神。

注:

参考资料《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各科教与学》

5.关注高中留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 篇五

在学习上,高中留学生遇到的困难在以下几点:

1.不适应纯英语教学环境。很多留学生反映,由于语言障碍,他们在课堂上常常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甚至在老师再次讲解后,仍然听不明白,但又不好意思请求老师再次讲解。对于这点,慧谷建议:小留学生们应该树立自信心,明白这是大家都存在的问题,而不仅限于自己。应该很清楚地告诉老师:“对不起,我仍然不明白,是否可以再讲解一遍?或者课后我能否请教您?”

2.2.美国历史,地理,宗教等科目有困难。慧谷建议,留学生在出国前就应及早了解留学意向国的文化和历史,一方面对未来学习这些科目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能尽早融入这个陌生国度的生活;

3.3.语言考试及升学无规划。国外高中一般都有国际生advisor,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升学进行指导。建议留学生让advisor做出一个大致的考试规划,制定目标,并且在暑假回国的时候可以在TOEFL和SAT培训机构进行强化培训。

在生活上,小留学生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困难:

4.1.与寄宿家庭关系不融洽。许多小留学生在入学一年内会要求更换寄宿家庭,理由基本上无外乎几点:寄宿家庭主人很冷淡,不如开始时那样热情;洗澡时间规定太苛刻;总是督促留学生打扫房间卫生;食物不合胃口;不能每日坚持接送上学。

5.慧谷建议,应该尊重寄宿家庭的生活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和良好作息规律。西方国家的午餐通常很简单,可能只是一个汉堡和沙拉,这让家庭优越的留学生们无限怀念家乡的美食。然而,即使食物不合胃口也不要浪费食物,因为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尊重他们的行为。另外,尝试主动积极地和寄宿家庭沟通,和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建立感情,相互信任,相信在坚持一段时间后,一定会看到明显成效。

6.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六

陈海煌

学习了陈芝财老师的《关注学生心灵,提高育人实效》,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最后所提出的的无痕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在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

提到无痕教育,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问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又是一次考试。这一次孩子考了十七名。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灵。但她知道,如果说了,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仍没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母亲为此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后来,儿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母校请他给同学们及家长们作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他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的起飞,他们拍两三下翅膀就飞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他们从沙滩上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他们。”这个报告是很多母亲流下了泪,其中也包括他的母亲。

这种教育艺术就是教育无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不留痕迹,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这里的“痕”作“痕迹”理解。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放下家长的架子,以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这就是“教育无痕”的基本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不是没有教育意图,而是不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教育意图。孩子从家长隐蔽了意图的教育中受到启发、感染,达到了教育目的,实现了教育意图。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1

教育为本》一文中也说道:“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叶老的原话说的是教学,教学的目的是达到用不着“教”。怎样才是达到用不着“教”?一是孩子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没有家长的教,孩子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二是孩子掌握了学习的要领和方法,家长没有教,孩子也能学会。其实,“教是为了不教”,对于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是适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样是“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里的用不着“教”,指的是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在没有家长教育的时候,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也能通过自我教育调整改善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修养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作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我们首先要以宝贝的视角和思维,解读其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要以倾听的态度和行为,关注行为背后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从教育的视角解读宝贝行为背后的发展需求,最后以敏锐的直觉和判断,满足行为背后的个性化需求。

教育无痕需要以身示教。如宝贝不小心掉落的玩具,我们顺手将它捡起放到玩具筐里,孩子看到了,这个行为会在他的头脑中留下印记,以后也会主动地收拾杂乱的玩具放到指定的位置,即学会了主动地爱惜玩具,又养成了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并帮助保持了室内的整洁。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

教育无痕需要简单含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把自己的小内衣扎在裤子里,扎好的小朋友兴冲冲地跑到我的跟前撩起上衣给我看,我高兴地伸出双手和他击掌,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孩子们幸福了好久,教师由衷地爱抚,充满爱意的目光,意味深长的一笑,都会在孩子心中荡起层层涟漪,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教育无痕需要永葆童心。在面对孩子时,我们往往对自己的孩童时期非常健忘,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的世界,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尊重。我班的一个小男孩子来园哭闹,非常执拗,怎么也哄不好,这时我发现他嘴角上有巧克力的痕迹,我就猜他在路上吃了是么?并佯装责怪他不够意思,只顾自己吃了没给小朋友带来,结果他破涕为笑说“忘了,嘿嘿……”。当我们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时我们一定会有崭新的发现,可以共同享受孩子成长的快乐。

教育无痕需要宽容尊重,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常常以正确自居,习惯于说教,娴熟于灌输。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我们需要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孩子们一同探索,善用启发,善用激励,善用表扬与欣赏,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之处。

教育需要无痕。我想,无痕教育是关注学生心灵的一种高境界。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要真正实现“教育无痕”是对自身素质的一个挑战,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检验中成长的,让我们成为一个智慧型的家长、智慧型的教师吧!

7.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七

一、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和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 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被动的和以机械练习为主的方式, 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也能像数学家那样去“研究数学”, 在观察、实验、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促进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

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时候我是这样操作的:先让学生描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再让学生用尺子围一围、量一量长方形的周长, 发现这根绳子有多长, 围成的图形周长就有多长.接着我让学生把绳子拿开, 只准他们用尺子量出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在量的时候, 只能一段一段地量, 量好后再把所得的长度合并起来, 而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量绳子就可以了.于是我提出两个问题:

(1) 你量出来的一段一段的长度是谁的长度?

(2) 你在把这一段一段的长度合并起来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一段一段的长度实际就是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当他们在把这一段一段的长度合并起来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求长方形的周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汇报时方法各式各样, 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 把量得的四个长度加在了一起;

(2) 把长边的长度乘以2, 把短边的长度乘以2, 最后把乘得的结果相加;

(3) 先求出一个长加宽的和, 然后乘以2.

几种方法分别摆在了学生的面前, 学生很明显就能看出来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 这样就得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并且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正方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可以水到渠成地推出:边长×4.

反思这一教学活动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在描、围、量、算等各项操作活动中自己摸索出来的, 在“描”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周长”的概念, “围”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量”的过程是让学生理解长和宽与周长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算”的过程发现规律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整个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 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真正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在实践检验中形成正确概念

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属性, 鼓励学生去感受、发现、猜想、探索、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获得新概念.

如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 提供给学生许多生活中物体, 让其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 让学生从红领巾、小三角形、房架等实物或实物图中, 舍去非本质特征, 如颜色、质地等等, 只留下它们的形状, 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三角形的表象.紧接着询问: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和语言表述, 再进行小组合作寻求其猜想的证据, 并进行证明其猜想的成立.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 适时举些反例 (如下图)

为使学生的思维严密, 在辩论中学生会体会到三角形首先是它有三条线段, 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不是三角形 (如图1) , 有三个角的图形也不一定是三角形 (如图2) .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还是从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上思考, 引导学生概括: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如图3) .那什么叫“围成”?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围一围, 理解“围成”其实就是“首尾相连”和“封闭”的意思, 图4虽然也是由三条线段组成, 但它没有首尾相连, 不是封闭图形, 所以不是围成, 那也就不是三角形了.概念教学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三、借助多媒体, 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笔者听过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比例尺”时是这样设计的:新课伊始, 以多媒体展示“神舟”5号飞船升空的场景为背景, 出示三个场景:

(1) 当飞船飞到第七圈时, 杨利伟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并展示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一面联合国国旗 (画外音:旗宽都是10厘米) ;

(2) “神舟”5号飞船发射升空时, 在湛蓝的天空中画出一条美丽的弧线, 飞速奔向太空;

(3) 当飞船在离地球300千米左右的太空中翱翔时, 拍摄到我们美丽的地球.

教者巧妙地组织材料,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再让学生体验以下三个层次:首先画一条10厘米的线段, 学生按1∶1画图, 图上的10厘米就是实际的长度;然后画出飞船在太空中画出的一条弧线的轨迹, 学生在纸上画出的只是形状;最后, 请学生在纸上画出300千米的距离, 学生不能画出, 造成认知冲突, 就自然引出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等概念.在这种冲突中学生对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8.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 篇八

一、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同样的,低年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智慧仍处于初生期,动手操作是他们思维的源泉与起点。通过动手操作,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知识,是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

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片段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将学生每4人分成一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数目不同的小棒,让小组成员合作将小棒搭成字母V,并重复搭,直到小棒不够搭为止;同时让组员把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最后向教师汇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那些算式,询问他们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会发现除数都是2,有的学生发现余数都是1。然后问:“为什么余数不可能是2、3、4、5……?”再问:“如果我们重复搭三角形,余数可能是多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尝试摆小棒验证一下。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重复摆正方形或者五角星,观察余数、除数的变化,互相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从而可以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新知。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也降低了知识理解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设计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或是他们经历过的,或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愿意接受的情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使他们在情境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将学生每两人分成一小组,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放置一个一个信封,里面放着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纸币,也有硬币。每组的信封就是一个“小银行”,让每个同学从“小银行”里取出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向同组同学介绍,说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是几元(或几角)的,自己又是怎么记住它的。

这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在收集信息中体验数学

信息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在我们的苏教版教材在低年级阶段删除了原有的应用题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一个个配有图画的信息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有时也要针对教材特点,布置学生课前或课后收集有关新知的背景、生活实例、应用范围信息,使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拓展知识,开阔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调查是收集信息的基本渠道。比如在教学“时、分”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调查对方在1分钟内可以写几个字、跳几下绳、口算几道算式等。又比如统计收集。统计是收集信息的另一条重要渠道,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统计。在学会了简单的统计后,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统计自己组内成员喜欢参加的课外兴趣小组的情况。再比如查询收集。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咨询家长、查图书,甚至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收集信息。学生经常有这样的训练,便能很好形成找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学生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是体验新知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

四、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人的最高需要层次是自我实现。不单是成人,哪怕是小学生,就学习而言,一节课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所学的知识画上了句号。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数学、展示数学成就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更是对学生数学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如在教学第一册的“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新闻联播、少儿动画、大风车的播放时间。学生喜欢看这些节目,也就乐于去观察这些节目的播放时间,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积累了整时与半时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总之,学生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刨根问底”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进步。这样,学生就绝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充满无限快乐的生活。◆(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第二小学)

9.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篇九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河南省宜阳县柳泉镇中心小学 丁继锋

一、提供具体目标,指导学生达到此目标的方法、途径

教师引导有目标。即:让学生达到学会及学到什么程度,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有了目标,同时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某课某一方面要指导与点拨,哪一方面是重难点,让学生弄懂学好课文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得到预期的目的,使学生感到有路可循,而不是无所适从。

二、给学生积蓄知识的时空

课堂是小学生有效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堂上小学生能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给小学生提出轻重适中、难易适度的问题,如背诵、理解、认识思考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生感到人人能起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是教师“点石”的作用,要阶段性检查学习成果,让小学生有积蓄知识的过程。

三、培养有意识地学会无兴趣的课题

这就是教师营造学习氛围问题,对无兴趣的课题,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感知,认可能力,做好学生知识的铺垫,对以后知识的连贯不可缺少,这也是扎实学生功底必不可少的一步,需要教师的耐力,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当时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不可忽视对此项的付出。那是一种锲而不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奉献。那种育人的高尚,无人能比。高楼大厦耀眼夺目,可一块块的砖,一片片的瓦是不起眼的,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克服畏难情绪,使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学会、学懂。

四、排除干扰,为学生拓宽心理环境

每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优、中、差的体现,即使一个班全是优等生,时间久了,又会出现优、中、差的大致等级,不管怎样,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对比中,苦恼不找自来,如攀比、自卑、妒忌均是心理障碍,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循循善诱,解决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良心理状态,拓宽小学生的心理环境,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心理体验,唤起内在的智力潜能,产生强烈的认知需要,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有积极的影响。这样,师生间沟通尤为重要,正确引导,排除干扰,成为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五、创造成功的机会

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造成理解能力、认识问题的差异,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分清层次,把信任、鼓励给予每位小学生,使其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改变偏优、偏差造成的等级。只有整体提高,尝试成功,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六、在挫折、成绩面前正确对待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给学生踏踏实实的学习作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才能进步。小学生在小学期间,心理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学生思维尚不成熟,揭示学习规律,是教师“点石”的重要一步。

七、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完成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甜美的果实在于辛勤汗水的`浇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无声无息,一步一个脚印,无捷径可言。自主学习,需要学生自己无怨无悔地投入思考,加强应变能力,切实理解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发挥其作用,小学生学习目标需分步骤进行,需要教师系统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帮助学生对分散的知识梳辫子。(www.FWsiR.com)使小学生一步一步地达到会学,完成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10.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

师:“剪坏了是吗?m小朋友只试了三次,上次老师可是试了五次,第六次才成功呢!这样吧,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你仔细看看墙上小树的剪法,是从哪一边剪才不会断开了”(2)m小朋友又开始第四次尝试,她先是走到墙边,把图示翻开看了看,再回到座位,拿起了剪刀。纸张在m小朋友手里不停地翻转,她似

乎无法确定应从哪一边入手。终于,她动手剪了,这次,是从对折纸开口的一边剪的,这也就意味着她的小树不再一分为二了,只是在树顶上出现了一个小缺口。表面看来她已经接近成功,她自己也显得非常意外,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师:“真棒!只有一个小缺口了,m小朋友再试一次,连小缺口也没有行不行?”“行!”她非常肯定地回答。(3)这一次m小朋友的动作特别迅速,很快就剪完了。可是打开一看,傻眼了,又变成两半了。此时可以想像m小朋友的心情,既有意料之外的失望,也有莫明的困惑。最后,她用大眼睛望着老师寻求帮助。

师:“没关系,我们把两张拼起来看看,瞧,两张拼起来就是一棵完整的大树了。”m小朋友立刻说:“我去拿玻璃胶!”m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将大树粘了起来。(4)师:“剪出来的大树中间是不能分开的。你可以把墙上的样子拿下来仔细看看。”

m小朋友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将墙上的图示拿下来仔细研究,还把对折的图示打开看看。

她看了一会似乎有些明白了,于是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这次m小朋友非常小心地画轮廓,非常小心地剪„„“我剪出来了!”她兴奋地向老师报喜。“太好了!”“我想再剪一棵。好的。(5)尝到成功滋味的m小朋友,心情好得很。这次,她下手的速度又快了,剪刀“咔嚓”飞舞起来,而就在即将剪完最后一刀时,她突然意识到手中的大树又被一分为二了。于是,她马上刹车──

这回她所剪的树成了顶端一线相连的大树。当时,老师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6)m小朋友又拿了一张纸重试。这次她找准了方位,特别小心地剪下了第一刀。结果当然是剪出了一棵完整的大树。

师:“真了不起!你又剪出了一棵完整的大树。想不想用一张漂亮的纸来剪呢?” m:“好的。”(7)m小朋友最后用彩纸剪出一棵大树。完成得非常流畅,这棵树的外形比前面任何一棵都要棒。可以看出她完成作品时是相当认真的。

在传统的纸工活动中,普遍采用的是集体示范讲解法,教师教一步,幼儿剪一步。幼儿的学习是在接受直接传授或教的过程中发生的,是被动的;幼儿获得的只是剪纸的技能,但绝不是智慧。或者,这样的学习对一部分幼儿而言,是乏味而没有意义的。

现代心理学认为:智慧及认知结构起源于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儿童在主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主动地、自主地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发生学习。幼儿对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与好奇,让他们自主学习既能满足幼儿探索、了解环境的愿望,又能在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这种学习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的智慧发展。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来获得经验做出理解的,这种理解是富有创造性的,所以自主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学习。

自立学习的过程也是儿童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希望幼儿成为一个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最好的途径就是让他(她)有大量的机会做他(她)愿意做并感兴趣的事情,去解决他们想解决的问题,去自主地获得智慧的发展。上面所描述的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案例。

我们强调以幼儿为中心,但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幼儿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只是对幼儿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该案例所指定的目标就是剪出一棵小树。由于材料(环境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接替了教学,那么教师干什么呢? 三

在上述(l)中,当m小朋友反复了三次都没有成功,而且犯的是同样的错误时,她显得烦躁不安,甚至于发起了脾气。m小朋友被困惑、挫折的情感体验所困扰,很有可能会放弃。

教师此时的策略是:用话语给m小朋友以及时的鼓励。老师的话语是:老师都剪了五次才成功的,你才剪了三次,再试试看一定能行。同时,提醒她寻找错误的原因,确定疑难究意在什么地方,避免徒劳的尝试。

在上述(2)中,老师当时并不能确定m小朋友的这次成功是否意味着她已经掌握,所以老师给予m小朋友一定的肯定,鼓励m小朋友再次尝试,巩固和完善这一新技能。老师的行为是再次观察等待。

在上述(3)中,m小朋友几乎是胸有成竹地进行这一次的尝试,她完全没有料到会失败,并且是前二次曾有过的错误。这次失败说明她前次的成功是偶然的,老师从m小朋友的停顿和反复揣摩中,判断出此时自信。已受到打击的她需要的仍然是肯定与鼓励。

此时老师的策略是:让m小朋友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进行弥补,缓解失败情绪,告诉她剪出来的是两个一半,只要将它们拼在一起就行了。同时老师也给她一个“脚手架”──暗示了中线的重要性,为她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

在上述(4)中,通过前一次的粘粘,她已有了中间不能剪断的经验,但对怎样连起来依然困惑,教师充分利用范例,不仅允许孩子看,还可以拿在手里,拆开研究。其策略是呈现相关范例,给小朋友进行有效的支持。很明显,这一次的成功给予她很大的鼓舞,她有强烈的再次体会成功的愿望。

在上述(5)中,孩子在练习时,即使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也会出现反复,m小朋友的及时刹车证明她已经领悟到这一技能的要领。老师并没有介入,而是将时空留给了m小朋友,让她自行纠错。

在上述(6)中,通过自我调整孩子会特别注意自己曾剪错的地方,这里正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孩子经验内化的关键环节,是反省的结果。能自己去选一张漂亮的彩纸无疑是对她多次尝试的一种奖励,同时也让幼儿知道学习的时候用报纸代替彩纸可以减少浪费。相信成功的经验会增加幼儿在今后探索过程中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适当的鼓励又使他们参与活动和挑战自己的意愿达成。

活动结束后的谈话中,m小朋友十分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和剪纸的经过,她告诉大家她剪了七次才成功。在自我学习中,孩子获得了自身整体能力和经验的增长,并体验着探索成功的愉悦。这种情感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观念的更新,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幼儿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很多还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把“让幼儿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理解为教师的“非指导”或者只限于“多给孩子提问题”、“多让孩子动动手”等,于是许多幼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半途而废”。教学理论及经验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幼儿在遭遇矛盾时不知所措;错误反复出现时,沮丧失望„„此时教师如能及时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帮助和支持,捕捉幼儿准备向学习跨出一步时的“微妙”,就会帮助幼儿超越问题的制高点,应用某个策略,使问题解决,获得成功。

事实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其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若想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以幼儿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交互的活动,那么这种教学必然是会失败的;幼儿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意义的建构也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又不得要领。

那么教师的支持应体现在那些方面呢?教师在幼儿自主学习过程中又应该有哪些策略呢? 1.寻找幼儿的知识固着点,搭建适当的“脚手架”。

作为一种问题解决的学习,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在问题情境中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促使幼儿积极介入。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固着点”,而和需要探索的新问题之间的“潜在距离”则构成了幼儿的问题冲突。“理论上说,问题解决需要一定的知识固着点,知识固着点与所解决问题的潜在距离的大小,会影响探究活动的难易难度”。有效的探究应该始终与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相连接,基于原有的知识与经验,而又高于原有的知识与经验。

问题解决需要知识固着点,当两者的潜在距离较大时,能力强的人可以借助其认知结构的同化功能,使之与新知识建立联系,而大多数幼儿则需要老师提供帮助他们继续“前进”的资源或“脚手架”。“脚下架”应该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而搭建,为幼儿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也是为发展幼儿的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他们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提高。但“脚手架”应该随着幼儿理解的深入而逐步拆除或重新组合。2.耐心观察,提供适时的情感支持。

我国古代教学中,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说。“愤”,是幼儿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教师对幼儿思考问题的方法给予适时的指导,帮助幼儿开启思路,这是“启”。“悱”,是幼儿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教师帮助幼儿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言行表达出来,这是“发”。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两种矛盾心理的深刻揭示。

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总是采取设置障碍等方法让幼儿面对适度的困难,让孩子在其中得到一定的锻炼,提高探究的兴趣。为了促成这种学习,教师应耐心观察,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使幼儿的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并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11.指导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指导学生;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08-01

学生如何学习好数学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想致力于去解决好的事情。因此,学生在进行数学教学学习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思考。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实际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内化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内化的全过程,才能实现知识增值的最大效益。教学中要在认知形成的各个环节上,让学生尝试,运用知识去增值求新。 学生对所获得知识不断加工、拓宽知识、加深知识、形成知识、应用知识。因此,需要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加以引导和指导,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更有效。具体指导情况有:

一、指导学生思考预习是否成有效

即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环节来检查预习的效果,本来认为很简单的,是否真的很简单;而原本自己没能理解的,是不是多数同学也不理解,是不是老师课堂上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索的重点内容?通过课前预习与课堂上的及时思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数学评判水平。

二、指导学生思考课堂学习是否到位

课堂教学做为落实课程标准的主战场,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教学思考的重点。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引导下,所参与的所有数学活动内容,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时把课堂上的缺漏补全,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轻易地获得较多、较系统的数学知识,了解、接受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指导学生思考数学作业是否完成到位

几乎每节数学课,老师都会布置作业。数学学习往往通过做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与数学能力。通过反思,可以解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错题分析、纠正错误解法、错误认识等,分析数学作业情况是学生进行自我纠错的最好体现,也是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指导学生思考数学复习是否有序高效

学习数学,不能只是停留于课堂上解决的“懂”的层面上,而应通过复习,达到“融会贯通”,可见,数学复习对学生数学素养能否得到提升起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对数学复习进行全面的思考,它包括思考每节课后的及时复习、思考阶段性的系统复习、思考针对缺漏的强化复习、针对重点、难点的专题复习以及思考考试前的全面复习。

五、指导学生思考数学评价是否客观全面

它包括思考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数学评价、同学间相互的数学评价和数学考试等方面。学生对来自老师、同学或自身的数学评价进行思考,可以为学生提供最为直接、真实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同时,学生在评价中常能得到认可或鼓励。因此通过教学思考,对于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都是有益的。

六、指导学生思考学习计划是否落实到位

多数学生都能制定出一份学习数学的计划,但计划本身的合理性,对计划的调整,计划的落实程度却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关注到的。这就需要进行思考,通过思考来调整计划,使之尽可能地合理;通过思考,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避免出现计划与行动的脱节,使学生不仅“说得到”更“做得到”。

七、指导学生思考学习方法有否优化有效

学习方法问题,是关系到学习成败的关键问题,而不同人需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需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同一个学习阶段的不同学习环节所需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思考,不断地探索出针对不同时期的而且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八、指导学生思考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正是在中学时期听他的数学老师介绍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引起他的极大好奇心和兴趣,激励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如痴如醉地学习和研究,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学习数学的动机、兴趣、意志、性格、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不断地调整,确保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

1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二

一、找准起点,激发需求

建构主义认为: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逐步完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维。例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毫米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复习了学生已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厘米,让学生用直尺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接着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刚量一会儿,一个学生大声喊了起来:“数学书的厚度不够1厘米。”紧接着又有一个学生喊道:“数学书的厚度确实不到1厘米,不好量。”在他们的带动下,全班沸腾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老师微笑着说:“你们的困惑老师已经知道了,谁有办法?”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把1厘米再分一分。”第二个学生接着说:“用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去计量。”第三个学生说:“用毫米作单位。”……在量一量的活动中,不仅复习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迫切希望认识毫米的内心需求,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数学新知结构的建构。

二、充分感知,形成表象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将静止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动态的、直观形象的生成过程,让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感知,形成表象,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从而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先让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比较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接着让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转化成已学过的四边形;最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填写表格、观察表格,探究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推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学们在经历剪一剪、拼一拼、填一填、比一比等数学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充分感受到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既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又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计算,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是教师把现成的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知识产生的起因,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结构。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获得,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在经历三次自主探究活动后自主发现的。第一次活动是让学生同桌合作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在交流中自主发现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一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摆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再根据所用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确定长方形的面积。第二次活动是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量4×3的长方形面积和5×4的长方形面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自主发现长方形的长几厘米,一排就摆几个小正方形,宽几厘米竖着一排就摆几个小正方形,再次感知长方形的长、宽与每排摆的个数、排数之间的关系。第三次活动是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在头脑中想象操作后推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经历了三次动手操作活动、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后,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总结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头脑中自主建构了新的知识结构,同时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拓展练习,发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数学教学的归宿。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拓展练习,能使学生在巩固与深化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当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三次拿小棒的游戏,第一次是先在桌上摆9根小棒,再拿走小棒的1/3。学生操作后,教师提问:你拿走了几根小棒?是怎样想的?现在桌上还有几根小棒?待学生回答后,进行了第二次操作,即再拿走剩下(6根)的1/3,学生拿走2根小棒后,教师问:“同样是拿走小棒的1/3,为什么两次拿的根数却不同?”学生再次回答后,又进行了第三次操作,即拿走现在桌上小棒的1/2。教师紧接着问:“这次拿走了几根小棒?”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追问:“为什么第二次拿小棒的1/3,第三次拿小棒的1/2,却都是2根呢?”……在操作小棒的游戏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通过三次拿小棒使学生加深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1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三

陈平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第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现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就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让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在书上有不会做的题,带着疑问上课。

第二,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讨论和交流的机会,结合身边的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先对学,在小组合作,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第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坚持下来,“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第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多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良好习惯。

第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组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不爱检查的不好习惯。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第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学中,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1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四

我们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教师在一起或在教师的影响或支配下度过的。上课总是面带微笑、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课后能主动和学生聊天,知识渊博、性格开朗、很会开导人、具有幽默感的老师通常都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实践表明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生的态度,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大方的形象,最能感染和鼓舞学生。要成为教学上成功的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是严师,课后是朋友,是兄弟姐妹,真正做到像对待弟弟妹妹那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的困难,以自己人格和情感的力量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和课堂教学,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的条件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如开讲座,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名人;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影视作品;开展介绍学法的讲座,以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开展猜化学谜语,化学魔术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长知识等.实践表明,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一方面使同学们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化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随着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增长,知识视野也开阔了,学习方法也得到重视,因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实践表明,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长知识。

3改变教学模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多年来使用粉笔和教鞭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应用加上教师的及时讲解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4发挥实验的魅力,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且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利用好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各项能力。化学实验是维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纽带,是学生产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在教学过成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多开设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从中获得知识并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有趣生动的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在课堂上尽量安排一些有趣生动的实验,如:学到氨气的性质时,可以做“空中生烟”的实验,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出现“空中生烟”的奇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再比如说当学到乙醇的时候还可以再做“烧不坏的手帕”。学生的注意力分有意识注意和无意识注意,通过有趣的实验能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和将来面临的挑战,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15.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五

一、转换角色, 重新个体定位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交往、互动和协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调整以往对学生的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 重新认识学生, 重新自我定位.变“居高临下的权威”为课堂活动中“平等中的首席”;变传统教学方式上的“教师教, 学生学”为“师生间的互动式学习”.教师再不能只顾机械地执行课程计划或方案, 而要善于搭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并始终伴随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 不断地接受和了解学生, 自觉成为学生心目中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创设一个适合学生民主交流的平台, 构建一个有机的“师生学习的共同体”, 与学生一起共同开发教材、丰富课堂, 积极营造一种“平等教育, 民主管理, 关注全体”的和谐氛围,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

二、关注差异满足个体需求

差异是教育的基础, 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有个性, 有爱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激励“优等生”, 留意“中等生”, 善待“后进生”.尤其关注那些学习有差异的学生, 不断地认识、了解和关心他们, 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财富.例如, 在进行“分数问题的整理和复习”时, 教师精心组织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的过程, 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 师生共同回忆例题, 对分数乘除问题来一次再认识.从“例1”到“例9”逐一再现, 帮助全体学生把握各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接着,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自己去捕捉“和倍问题”与“分数”、“按比例分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对比、分析和整理中, 通过组内和组间的相互交流和补充, 不仅照顾了个别差异, 而且调动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了解不同学生的“学情”,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为学生扫除障碍平时也要利用好学生的优势, 让“优等生”推着“中等生”, 拉着“待进生”共同进步, 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教师必须接纳学习有差异的学生, 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拉着或推着他们一起进步.渴望成功是每个学生内在情感的需求, 成绩平平的学生也爱动脑筋, 也有自己的见解, 或许他们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或不合心意, 教师也不能忽略如:长方形、三角形有角, 圆有没有角?圆周率都一样大吗?教师就要巧妙地诱导他们走出困惑.此外, 教师还要有一颗宽阔的心, 善于包容和谅解学生的错误;善于挖掘学生可贵的潜质,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要让有差异的学生能体面的与他人平起平坐, 享受属于自己的权利, 也有机会获得学好数学的真情表露和体验.教师一句简单的赞语, 有时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会像春风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宽容的微笑, 赞许的目光, 夸奖的手势, 信任的眼神, 都将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差异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人文关怀”.

三、重视策略, 发展个体智能

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注重开发人的潜能, 从发展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和活动化的层面理解和处理好个性发展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我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 课前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硬纸圆片等分剪成8个、16个、32个……小扇形, 让学生拼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通过寻找联系, 推导出公式, 这时, 我别出心裁,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拼成近似长方形, 你们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这一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纷纷动手实验, 大胆求证, 拼出了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等等.尽管“三角形”、“梯形”只是剪拼好了, 面积公式一时半会儿推导不出来, 但教师绝不能规定学生一定要剪拼成“长方形”, 否则会泯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克服了思维的单一性, 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进而达到了对学生的灵活性人格的塑造.使教学环节更加宏观化, 变“喂给学生吃”为“学生自己吃”, 变小步子走为适当地大步走.课堂上减少了过细的提问, 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观察、思考和发现的时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剪剪———拼拼、联想———计算等活动, 获得了从事数学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圆”转化后的“三角形和梯形”能否推出公式, 则留给有兴趣的学生课后探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娱乐及展现自我的天地.要想活跃课堂气氛, 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就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新的呼唤.除此, 数学应赋予学生新的活力, 使学生自主地、有个性地参与学习.数学教学应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的活动过程.课堂上, 学生能做到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学生不会的教师要适时引导.课内、课外要多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空间, 多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承认差异, 但不回避差异, 把差异当做一种教学资源来珍惜和开发.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多方潜能, 满足学生个体参与学习的需求, 让不同的学生, 在数学上经历不同的体验, 获得不同的价值.

摘要: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个独特的世界,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 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把学生个体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 我们要研究差异, 尊重差异, 利用差异, 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过程, 最大限度地关注不同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 向学生倾注人文关怀, 积极引领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活动, 学会自主参与数学活动.

16.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六

那么,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在猜测、验证中建立数学模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猜测是学习中的一种再创造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先对数学的结论进行猜测,再经历验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从而归纳出新的数学结论,即建立新的數学模型。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以直观形象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识,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不仅有效解决了圆的周长问题,还为后续学习圆的面积预留发展空间,做了研究方法上的准备。这种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交流、归纳的学习过程,有效构建数学模型的教学模式是科学、合理的。这种方法一般适用数学内容属“延伸发展性”新知识的教学,首先学生应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活动经验、学习方法,能验证猜想,并能进行独立或合作学习。其次要重视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因为学生验证后对所学知识虽然建立了表象,但其认知是零碎的、感性的,需引导学生从验证的结果找出共性,进行概括归纳,使他们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观察、思考中建立数学模型。观察、思考是人们发现探索客观世界中规律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生从已知的学习信息中进行观察和思考、发现交流、归纳概括数学规律、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基本途径之一。在“发现规律”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发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教学时,教师提供给学生观察思考的信息原型要直奔“建模”主题,尽可能在课堂中由师生共同生成,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进行归纳。

在尝试、交流中建立数学模型。尝试是人们了解、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尝试探究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再进行交流,达成共识,归纳出新知识的数学模型。在“求解周长”教学中,我把握好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尝试过程中,进行再创造学习,获得了新知,感受了成功的愉悦。学生在相互的合作与交流中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平移。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自然就会运用平移的思想方法来解答。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迫切寻求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探索学习,并注重学生尝试结果的归纳与升华。

在实践、体验中建立数学模型。体验包括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一个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内心体验是将行为体验进行升华和内化的过程。学习体验能让学生通过验证自主建构知识,变得乐学善思。在“百分数应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比较两家超市针对同一种商品的不同优惠措施。通过活动,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相关知识,建构了数学模型,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在教学中穿插建模,不仅可以将课本知识得以扩展,更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多种问题,而数学模型正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数学建模教学摆脱了许多传统教育的弊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尝试新的有意义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为将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 编辑吴君 ■

17.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并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可见,改变学习方式根本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改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采用学生喜欢的多种学习方式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参与学习过程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具体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领悟数学、感受乐。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新课开始前,用课件展示小朋友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谈谈:平时你买过什么东西?买东西要用什么?要注意什么?让小朋友谈出自己购物的感受。在已有的购物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间相互交流并介绍自己拿出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钱币,不知不觉认识1角,2角,5角,1元,2元……在练习中提出怎样付1元钱买一把直尺?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说付1元硬币或纸币,有的说付2个5角,还有的说付10个1角,也有说付5个2角等等。学生对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也就很清楚了。

“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问题。而学生对这些身边的物体比较熟悉,容易辨别,所以从生活入手,可以使学生很轻松的掌握所学的数学概念。如认识了“1千克”后,让学生猜想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1个西瓜大约重多少?再动手称一称,证实谁的猜想更精确些?由于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比较中,对1千克的实际重量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创设贴近生活的“找朋友――长方形”活动中,学生发现黑板、门、桌面、数学书等都是长方形。这时他们体会到原来“长方形”这个朋友就藏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身边,只要平时能做有心人,注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数学朋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既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又为学习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兴趣色彩,实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生活过程的数学化。

二、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亲历学习过程

实践活动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思考与策略自主探索再创造的学习过程。数学学习应强调实践性。数学的学习不能光靠背、记进行接受知识,而应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因为,通过探索与引导,能在自己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理解已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使探索性得到开拓,创新性得到发展。如学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后,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应用带好的测量工具,自选物体测量长度。活动过程:首先组内交流介绍测量工具,过程和测量结果,然后组间交流与众不同意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整个实践活动从选物体、选工具、选方法、选单位都让学生自主充分选择,人人参与,成了活动主人,既长了见识,丰富了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拓宽了使用领域,更重要的是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倡导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在交往中亲历学习过程

合作与交往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历程。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同学之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存在着差异。教学中如果善于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并营造合作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知识,情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到自己位置,获得自身价值的肯定,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评点他人观点,接受他人意见;还可以使每个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延伸学习过程,促进学法在“求异”中再“求佳”。

1、利用探究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数学学习是一个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而且能培养合作协调能力、合作互助精神。8的乘法口诀对学生来说是经过多次相同性质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试着采用生生合作学习的自由方式,把讲授之权下放,鼓励学生大胆自主探究。于是学生带着责任、带着兴趣、带着自信快乐地投入到了合作学习中。每个合作小组各显神通,互相配合,说说、想想、算算、填填,8的乘法口诀很快就在学生手中诞生。这时有的小组还不罢休,集体研究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记忆规律,还有的要求老师发动挑战性的竞赛,自动选择竞赛组,比比谁记的方法多,谁记得口诀熟!学生是真正的学习英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是不寻常的“乱”也带来了主体性的不寻常的.发挥,他使学生尽情享受了随之而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换来了合作能力的培养、群体凝聚力的增强、学习自信心的激发。

2、利用开放题训练进行合作学习。开放题除了具有形式、内容的开放外,还具有过程的开放、答题方法多样化与结果的开放、答案的不唯一性与知识点的开放。用不同的知识解决开放题的训练能够为学生充分想象和创造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合作常常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发现不同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表演的舞台,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相互合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如:先补条件再解答练习就是属于这类练习,可以根据不同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的解答方法,得到不同结果:“一个篮球18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有的同学根据足球个数的不同填出了许多不同条件,用乘法计算,甚至于填的个数扩展到10、100等,超出了乘法口诀计算范围,拓展了对乘法算理的理解;有的同学从球的不同种类角度想到了一个足球、一个排球的价钱等,用加法计算……学生们讨论热烈,方法众多,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合作氛围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接受、学会了创造!

3、利用意见冲突进行合作学习。认知冲突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时侯会出现一定的意见分歧,此时的合作,会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学生自觉的针对问题要害进行质疑,反驳不同的意见,在思维不断碰撞过程中实现解题策略的统一。例如选问题解题“3辆卡车运18根电线杆。(1)用几辆车?(2)平均每辆运几根?”哪一个问题才是合适的?有的选(1)、有的选(2),意见明显不同,究竟选哪一个争论不休。这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各小组便顿时沸腾起来,人人激动的要抢先发表意见,阐明观点:题目条件已经知道用3辆卡车,就不用求用几辆车了;18根是3辆卡车运的,正好求平均每辆运几根……最终自然的从正反两个方面用理说服,辩明了道理,统一了意见。

18.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八

孔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提高效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是在三个阶段进行培养:即课前预习、上课过程中、课后复习巩固。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也一样,只有有了良好的合作习惯,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在一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培养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强化训练。

1.课前收集资料的习惯

收集资料是一个人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先教会学生利用手里的学习工具书,通过电脑、询问家长等形式,训练收集某种资料的技能,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让学生先查阅有关樟树的资料,特别提醒樟树的特别之处,再查阅有关宋庆龄的个人资料、革命故事等,了解她的品质,并养成整合资料的习惯。既能通过查资料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又能为小组学习解决“为什么作者写人却写樟树,人们为什么总爱在樟树前留影?”做好充分的积淀。这样,课堂上学生回答搜集的资料内容就和课文有关了。开始学生整合能力不强,喜欢大段的读,我就引导学生尽量不看资料,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所说的内容尽量为理解课文服务,这样学生在收集资料时就会注意相关的内容,逐步养成整合的资料的习惯。

2.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种常见的思维方法入手,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1)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针对课题提问,针对文中关键的句子提问?针对文中的词语、标点等提问,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比较提问。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从文章中描写的事物的异同点发现问题。(3)从结果出发,追溯到课文的内容,逐步推导出问题的结论。如:《黄河的主人》一文的教学,我就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他凭着勇敢、镇定、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再有此追溯到前面的课文,一一理解。

3.认真听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能力和习惯。听的关键是“听得准”,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理解所听内容的实质。这是在“听”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现。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听老师说,听组内同学说,听他组同学说。课堂上我不停地提醒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并尝试学着综合全组学生的发言内容,让学生在“自助、互动”中学习。当然小组长要监督易“开小差”,精神不集中、贪玩的组员,给予及时引导,从而帮其改正不良习惯。在其他组发言时更要认真倾听,听其正确观点,纠其错误观点,或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

4.大胆说的习惯。

小组合作中,让每位组员都说出自己的意见,说的关键是“说得清”,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能做到用词准确、词达意明、语言通顺、层次分明、修辞恰当、逻辑性强。课堂上,我的做法是没有像一般的小组合作那样组员有明确的分工、固定的任务(本学期只有小组长是固定的),就小组发言人的规定,我要求组内的成员依次轮流发言,不要求是哪一个人做固定发言人,尽可能地让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代表组内发表意见,要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感受成功的快感,感受到“我也行”。这样也就迫使他在倾听时做到认真听、仔细听。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发言时声音要清晰、响亮,说话要完整,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对回答的问题师生给予客观的评价。评价时善于肯定别人优点并敢于质疑。“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指导,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得更为主动、更为深刻。合作交流过程中往往是各抒已见,应鼓励学生愿意赞赏、欣赏他人独特的思维和创新的见解,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发扬师生、生生之间的民主,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更主要的是在一系列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说的习惯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从而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我出示了学习要求: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选一两处你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学思考小组交流后小手如林。紧接着开始了全班交流。学生们能抓住有关的重点词句并能初步体会出叶欣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对患者无私的爱心和对同事无微不至的关心,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我发觉自从推进了预习和小组合作后,课堂气氛也比原来活跃多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19.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十九

一、体育课堂上的学生伤害事件产生的原因与分析

体育课堂上的学生伤害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主观方面的因素, 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有的是学校教师方面的问题, 也有的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由于某种原因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 其本身就存在着较高的危险性。体育教学最重要的场所是在室外运动场上进行的, 是以肢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门特殊课程。如足球、篮球、跨栏、跳高、跳远等大多数体育活动项目对抗性激烈, 速度很高, 强度也较大, 有的项目甚至还需要借助体育器械等进行练习, 这就使体育教学本身就存在了很高的风险性、危险性, 很容易引发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第二, 教师对体育活动内容安排和教学的组织方式不科学、不合理。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心理适应特征、季节的变化及体育项目活动特性等因素, 严格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科学选择内容, 安排合理的组织形式、适当的组织方式来实施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不合理和组织方式不恰当、不正确都容易造成学生受伤害事件的出现, 比如常见的情况有:活动前准备活动不够充分, 要点讲解不到位、规则交代不清楚等, 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进行大负荷的活动内容训练习中发生运动伤害事件。

第三, 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缺乏安全意识, 保护措施实施不力。相对于室内的课堂教学来说, 体育教学过程组织和管理的难度更大, 且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致伤害危险性, 如果教师在体育课活动中安全意识不强, 重视程度不够, 或者疏忽大意, 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件的发生。比如标枪、铁饼等投掷项目进行训练时, 没有严肃强调纪律, 学生乱跑乱动;单杠、双杠、吊环等训练项目中保护措施不力等, 都很容易引发伤害事件。

第四,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意识淡薄。有很多情况下, 教师虽然对安全问题下了较大工夫, 但由于学生自身原因, 总认为老师话多, 对安全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而造成伤害事件。

另外, 还有些安全事件是由于运动场地、器械存在问题而引起的。如体育器材安装不规范、维护更换不及时、位置放置不合要求、场地不够平整、质量问题严重等因素, 都有可能引起伤害事件。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 因器材、场地等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引发的伤害事件高达的30%左右, 已成为造成学校体育伤害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体育伤害事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良影响

虽然体育运动伤害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不完全是学校或者教师的责任, 但对学校来说, 由此引起的社会影响是很严重的、长远的,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一些高致害体育项目产生恐惧心理而避而远之。有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借助于特定的场地、器材才能开展, 如跳高必须有跳高架, 跨栏需要有栏架等。因在进行这类具有一定难度且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训练时, 容易引起伤害事件的发生, 学生对这类体育项目必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参与性不强而产生抵触情绪。

二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降低, 青少年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学生体育伤害事件给学校和教师都带来很大的困惑, 再加上学习压力的不断升级, 不少体育教师为了避免体育伤害事件的发生, 尽量减少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尤其是难度大、风险高的运动项目, 再加上学生和家长的因素,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间越来越少。据《中国教育报》公布, 教育部在2004年对我国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第二次监测结果表明:本世纪以来, 我国在校学生在发胖率增速迅猛, 体质大幅下降。这样, 会使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方面更容易产生运动伤害事件,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被学校放弃, 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少学校把学校的社会评价视为生命, “安全第一”成为学校的共识。许多学校在制订体育课程设置时直接把具有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排除在外, 严防体育伤害事件的发生, 对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体育教学中对运动伤害事件的预防策略

对于学生体育伤害事件的危害后果, 无论对学校、对于教师或者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 但因噎废食、消极对待的做法也显然是不正确的。如何预防体育伤害事件的发生,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考虑的问题。

第一, 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增强责任心是关键。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体育运动的自身规律。应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做到认真、耐心、细心, 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伤害事件项目做到心中有数, 预防措施得力。

第二, 对于学校来说, 要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的资金投入, 不断改善运动条件, 对陈旧的体育器材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保证运动场地和器材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 要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不断增强师生的运动伤害防范能力。学校要经常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安全教育专题活动等多种渠道, 使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不断得到强化,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体育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 使学生不断成长并进而成才。

上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服务活动下一篇:儒家德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