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

2024-06-09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共11篇)(共11篇)

1.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培养学生正确迅速输入文字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问、探索的品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网络教学以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情入境

1、教师简介地表的分布情况,提问:蔚蓝色的海洋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2、学生回忆并概括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3、小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在望洋兴叹,这是为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认真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概括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

4、交流相机板书。

(三)利用网源,精读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个方面进行学习。要求:先读读课文内容,想想读懂了什么;在结合相关的网上资料学习,想想有还了解到哪些知识。

2、结合课文内容、网络提供的图片、文字、影片资料交流、谈体会,各抒己见。

(四)课外拓展,自主创新

1、学生学完了课文,在头脑中产生了保护海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设计一条保护海洋的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2、学生把设计的宣传口号输入BROG版块并在课堂上交流。

四、板书设计

2.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 篇二

大量西方的舞蹈传入中国, 其中还包括交谊舞。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国人——尤其是男女之间——在肢体上的束缚。随之, 一批舞蹈传习所被创办。这时, 还出现了一位不论在舞蹈界还是在音乐界都颇有声望的人——黎锦晖, 他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可怜的秋香》等在中国广受欢迎。与裕容龄相比, 我们可以认为他是中国民间歌舞文化的典型代表。

这是百年之前的中国, 一个世纪的轮回之后, 历史又重演。有人称21世纪初中国舞蹈的发展是一个“进取与回归”的时代, 有舞蹈《也许要飞翔》、《士兵与枪》;也有原生态的《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大量舞剧也在涌现:《大红灯笼高高挂》、《洛神赋》等是影响较大的作品。相似于20世纪初的舞蹈发展, 这是不是人们通常讲到的“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被我们讲说, 我们自身又把过往重复。但应当看到的是, “走出去”“奠基人”“进取与回归”这样的字眼都太正义。让我们暂且抛开局内人的迷惑, 试想一下几个问题。

一、古典舞的历史能否覆盖芭蕾的盛行?

这个标题提出的动机绝非狭隘的民族情结。中国古典舞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体现和复兴, 而芭蕾从产生到发展、兴盛不过几百余年。中国古典舞的界定至今不是太清晰, 还有各个流派的代表一直在争在抢, 到底谁更“根正苗红”。与此比较, 芭蕾甚至已经被“程式化”了, 也许我们在这里可以把“芭蕾的程式化”看成一个褒义的评价——有了完整的体系, 才会有程式;程式束缚人, 才会有米歇尔·福金对芭蕾的改革和伊莎多拉·邓肯对自由的追求。古典舞悠长的历史, 能否覆盖芭蕾的盛行?一个舞种只有成熟、完善起来, 并且经历长久的存在, 人们才会对其产生倦怠, 从而孕育出新的舞蹈形式。所以中国古典舞蹈走的路不长, 但步伐很慢。

二、中国的舞台能否留住演员的脚步?

现在能够波及世界每个国家的舞蹈是芭蕾, 而芭蕾国际著名比赛, 例如“洛桑舞蹈大赛”、“赫尔辛其舞蹈大赛”几乎成了芭蕾演员签约会。各国名团纷纷簇拥在比赛现场, 获奖的选手在比赛结束后会被立马签下。而中国的演员因为基础打得牢固, 通常都会拿奖。这样中国舞蹈界就在无形中失去了很多人才。“还有什么比一份像样的工作更具吸引力呢?”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赵汝蘅感慨。中国的舞台能否留住演员的脚步?不是每个演员都可以为自己热爱的艺术献身, 而且为艺术献身也不一定非在本国的舞台上——这是对于一个舞者个体的发展来说的。而对于一个国家, 在它发展之初, 人才流失是必经的伤痛。

三、面对困阻我们该束手吗?

现在人们爱用一个词, 叫“甜蜜的忧伤”, 这也是我们这个步履匆匆的时代特定的产物。人们手中握着幸福, 却又惟恐幸福太短暂。中国在发展, 舞蹈在发展, 并且发展得不慢。我们在跟着前行的大潮往未来赶的时候, 要经常回头看看有没有因为走得太急丢失什么。

面对困阻我们该束手吗?中国舞蹈发展面临的问题只是社会的缩影, 为什么我们会不满?因为有人发出不满的声音。只要有不满的声音发出, 就证明我们的生活还算得上美好——我们庆幸, 同龄人中有韩寒。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整天地不满, 我们听他的抱怨听得津津有味;我们庆幸, 当在经济学界还有一定威信的郎咸平企图为郭美美母女平反的时候, 有人站出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失败的采访, 而且弄巧成拙。郭美美可以毁掉红十字会, 但她拯救不了红十字会, 这是一个装饰得艳若桃花的创口, 让我们看到整个肌体的腐烂。”我们庆幸, 有人在关心为何百姓买到的大白菜1块多1斤, 而山东的菜农还因菜价太贱而自杀;我们最终庆幸, 有这么一块领地, 让我们激愤, 让我们抱怨, 也给了我们空间, 去修葺中国过快的发展。

对于中国舞蹈的发展, 我们该去展望吗?还是自己暗地里悄悄地希望一下就好。展望是领袖们干的事情, 我坚信这样的人是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希望是我们干的事情, 有改变社会的念想, 就先改善自己, 因为自己才是构成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只能做到, 很多人却做不到的, 如此而已。

摘要:回顾中国近代舞蹈发展史, 是融合与蜕变的过程, 在迂回辗转中曲折前进。受西方芭蕾和古典舞蹈意识形态的影响, 中国舞蹈未来的发展究竟该何去何从?是随波逐流还是浴火重生, 这是一个问题!

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 篇三

[关键词]科普说明文 课堂教学 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8

在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把握这类课文教学的要领,致使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低下。其实,说明文同样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同样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如能精心选择教学点,照样可以使说明文教学精彩起来。笔者主要以《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感悟文本情感——凸显“读”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教材中能够凸显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者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真情实感,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味,只有这样,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才能更加深刻。

师:提到海洋,许多人自然会想到蔚蓝色的大海,或者阳光、沙滩、海湾……在同学们的眼中,海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生1:我感受到了海洋的大和波涛汹涌。

生2:我感受到了海洋的变化莫测,刚刚还风平浪静,转眼就可能波涛汹涌。

生3:海洋既给人们带来了资源,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师:海洋是不可预测的,海水是不可斗量的,那么面对海洋,人们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大家读第三段。(生读“千百年来……只能望洋兴叹”)

师:什么是“望洋兴叹”?怎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海洋的特点进行朗读,并且注重对学生朗读效果的评价与指导。就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下,学生逐渐读出了人们“热爱海洋,畏惧海洋,对海洋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如此一来,在朗读中,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受也更加深刻了。

二、关注语言特点——注重“品”

说明文具有用词准确、讲究、严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为了体现说明文的文体特征,除了让学生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以外,还要让学生从具体语言的描述中,品味到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升语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出示“不过人们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请大家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开发、利用、保护、珍惜”。

师:这些词语有什么用?

生2:这些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了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要注重开发,又要注重利用,既要注重保护海洋资源,还要珍惜海洋资源。在这里,这些词语既互相促进,又互相补充,对如何对待海洋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极力挖掘文本中有效的语言资源,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这样教学不仅使科普说明文增添了魅力,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语用能力。

三、注重文本拓展——适当说

在课堂教学时,结合教材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说,使学生在说中拓宽视野,增长科学见识,达到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目的。

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海洋的信息,以及人们在开发和利用海洋上已经做出的贡献,那么,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你们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的?你们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上又有哪些奇思妙想?

生1:我想把海水变成淡水,让出海打渔的人有水喝。

生2:我想在海洋建大桥,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在海里行驶被海浪打翻了。

生3:现在陆地上住宅这么紧张,我想让人们移居到海底,海底一样有阳光,有新鲜的空气,人们照样可以快乐地生活。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主要以教材为媒介,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想象是创新的基础,虽然学生在海洋开发和利用上的想法还很稚嫩,还不成熟,但是,这无疑打开了科学探索的大门,使学生迈出走进科学的第一步,这也是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科普说明文上得有滋有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使学生在充满快乐、趣味的阅读课堂中演绎出说明文教学的无限精彩。

4.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篇四

一、引导感悟海洋。

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一部分时,抓住“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这个中心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人们为什么热爱又敬畏海洋?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的写出了人们热爱又警卫海洋的原因?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人们对海洋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促进学习语言。

5.《海洋21世纪的希望》作业答案 篇五

1、《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之所以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因为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可以从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的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_。文中望洋兴叹的原因是:由于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还不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它的喜怒无常无可奈何。海洋是个聚宝盆,聚宝盆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说海洋是聚宝盆,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矿产资源,请为保护海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①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②蓝色的海洋,生命的摇篮。

2、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海洋给人提供航行便利,给予人类食盐;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掀毁船只,冲垮堤岸,毁灭城镇,给人类带来灾灾难。文章中是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开拓人类生存空间这5个方面来说明未来海洋的开发。

3、蔚蓝色的海洋,______,_______。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__________,它慷慨地给予人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6.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篇六

它告诉了我,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们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人类的餐桌上,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逐步由幻想变为事实。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便利。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为各族儿女供上他们所需的一切,但海洋也可能会枯竭,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哦。

7.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 篇七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1]。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落实和推进这项国家重大战略[2,3,4,5,6]。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给海洋科技领域提供了新机遇。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海洋科技领域开放性发展,实现海洋科技全方位对外合作;有利于我国海洋领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全球合作,促进海洋产业协作升级;有利于我国海洋产业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也为科技兴海工作提供了新天地[7]。

海洋科技领域需要根据建设海洋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自身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目标与任务,科学制定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统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科技兴海基地等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科技支撑实施主体,积极与沿线国家建立海洋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合作发展,做好海洋科技领域创新品牌培育,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跨国企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2 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做好海洋科技支撑

2.1 构建沿线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

与沿线国家建立友好海洋合作关系,开展海洋科技创新政策对话,面向海洋基础前沿科学领域,深入开展科技项目合作与联合研究;实现海洋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开展现代海洋科学仪器装备的合作开发与应用,促进重大海洋科研基础设施的深度开放;建立海洋领域科学家交流机制,探索海洋技术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扩大沿线国家间海洋科技人员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形式,不断实施双边及多边参与的区域间海洋科学研究计划,着力解决沿线国家间的跨区域海洋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已经构建起来的海洋合作中心及观测平台的作用,加快构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中斯海洋与海岸带联合研究中心及其联合观测站、中巴联合海洋研究中心、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中印尼海洋气候中心及其联合海洋观测站等海洋科技合作平台,不断形成沿线区域的海洋科技合作网络体系[8]。

加强与沿线国家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加强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观测、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对珊瑚礁群生态系统的影响、海岛保护与管理、海岸带侵蚀整治与修复、海啸早期预警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分享在海洋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沿海城市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与海岸带灾害预报与应急处置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的威胁,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2.2 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合作发展

《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产业经济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海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增强[9]。其中,海洋渔业稳步增长,海水养殖业发展态势良好,远洋渔业增长较快;海洋矿业保持有序增长态势;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持续较快发展;海水利用产业的技术推广与应用逐步加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可以围绕海洋渔业、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等技术优势明显的海洋产业,积极开拓沿线国家海洋市场,促进国内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依托我国与沿线国家已建成的经贸合作园区,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领域的优势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建厂;鼓励船舶制造、海洋渔业、海水养殖等龙头企业,到市场潜力较大且资源丰富的沿线国家建设生产基地,带动我国海洋产业向沿线国家拓展,延展海洋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大海洋经济领域的投资合作力度,为深化区域合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8]。

2.3 做好海洋科技领域创新品牌培育

面向沿线国家提供海上公共服务和技术产品,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新挑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另外一项重要目标[8]。近些年来,我国海洋调查显著增强,调查范围已经由近浅海向深远海、极地海域挺近;海洋观测能力显著提高,发展了“海洋”系列卫星,自主研制的高频地波雷达、海底观测设备投入使用,形成了空中、水上、水面、水下的海洋立体综合观测体系;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了7000米级深潜海试;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制取得突破,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0];海洋生物医药在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海洋能发电技术开始进入应用示范阶段,海上风能发电实现商业化运营[11]。

可以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作,挖掘我国海洋科技领域的优势技术与产品,依靠市场驱动和科技驱动两大力量,搭建海上丝绸之路创新品牌培育平台,引领海上丝绸之路产业发展。通过创新品牌培育,可有效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推进海洋领域一、二、三产业融合,走出一条“品牌引领—科技聚集—产业升级—经济跨越”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亮点工程”,促进蓝色经济绿色发展[2]。

3 结束语

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工作必须要有新作为[1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开始铺就,海洋技术领域需要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线,以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着力点,优化发展环境和资源配置,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和应用链的协同创新,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积极推动科技兴海工作新局面,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EB/OL].(2013-10-03)[2014-12-01].http://www.xinhuanet.com/world/xjpynghyj/index.htm.

[2]贾婧.科技部等4部门举办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N].科技日报,2014-09-18(1).

[3]王安涛.在两国元首见证下中马签署海洋领域合作文件[EB/OL].(2014-09-15)[2014-12-01].http://www.soa.gov.cn/xw/hyyw_90/201409/t20140915_33619.html.

[4]王安涛.在两国元首见证下中斯签署海洋领域合作文件[EB/OL].(2014-09-17)[2014-12-01].http://www.soa.gov.cn/xw/hyyw_90/201409/t20140917_33628.html.

[5]倪铭娅.商务部:四方面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EB/OL].(2014-07-22)[2014-12-01].http://www.cs.com.cn/sylm/jsbd/201407/t20140722_4455469.html

[6]王毅.两条“丝绸之路”为亚洲整体振兴插上翅膀[EB/OL].(2014-03-18)[2014-12-01].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3-08/5926863.shtml.

[7]刘赐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开创科技兴海工作新局面[N].中国海洋报,2014-12-30(1).

[8]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4(4):1-8.

[9]国家海洋局.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2014.

[10]余建斌.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N].人民日报,2015-01-10(1).

[11]编者.中国海洋科技要做“领跑者”[N].中国海洋报,2014-08-25(3).

8.海洋21世纪希望教学反思 篇八

近日我执教了一堂《海洋——21世纪的希望》,虽然这堂课上的并不算成功,但是作为课题研讨课,我从中还是获益匪浅的。

首先,在课前第一次备课之后,听到了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修改意见,从这些意见和建议中,我获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教学设计中有些过程性的东西不能大而化之,应该进一步细化;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环节的设计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等等。从老师们中肯的建议中,我自觉自己对于如何设计好一堂课在认识上有了质的变化。

其次,在课后的与专家面对面中,又使我收获良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时,不光要指导学生一些整合的方法,同时自己也要合理整合材料,使材料能更好地为文本服务。第二,整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服务的,所以整合的材料要更多地体现语文的东西,体现文本,返回文本,为学生的理解铺路。第三,`语文教学应该明确几个教学重点,既要让学生了解书中所透露出的信息,如海洋这一课所涉及到的一些海洋的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资源、水力发电资源、水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等等就是学生需要获取的信息;又要让学生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如海洋一课中对海洋带来的灾难的描写、海洋的“喜怒无常”、海洋是个“聚宝盆”等等,都应该通过体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品味能力;再就是要对文体进行研究,对于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的要进行渗透,为学生自己运用语言文字打基础。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 篇九

1、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

2、讨论发现“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内容的纲目与条理。

3、品味体会文本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表达。

〔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的说明方法与语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纪的希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知识要点,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虽然这篇说明文文体简洁、通俗易懂,但同样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感悟形象、晓悟情趣,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

一、生字词引文本,感对比说明

1、课文预习了吗?出示三个生字:“慷”“蕴”“胁”,指名读读,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注意提醒学生“慷”下面不是“水”。

2、这三个字课文中是怎么组词的? (威胁 慷慨地给予 蕴藏 )

3、预习了课文,你能联系文本内容,用其中的一个词说说话吗?适机指导学生读读相关段落。

预设一:人们受到生态环境恶化、食物的匮乏的威胁,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高蛋白食品。适机理解“匮乏”

预设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预设三:人类受到电力缺乏的威胁,海洋蕴藏着海浪、潮汐等的无穷无尽的能量,

预设四:海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资源,可以慷慨地给予人类以空间。

[设计意图]从词语入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慷慨地给予、蕴藏”是从海洋这一方面讲的,而“威胁”却是从人类现状方面说的,海洋“慷慨地给予我们了什么?它蕴藏了什么?人类的现状受到了什么威胁?这两个问题涵盖了文章内容的全方面,在这样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三个词的意思,还进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类面临的困境威胁,“慷慨地给予、蕴藏”突显了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关键句析段落 明文本结构

1、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文本的内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的。

预设一: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组合在一起。

预设二:将各段内容合理组合。

2、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读一读,在文本中找到与之相呼应的句段,师生对话交流,明确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中心句总起、过渡段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同于别的学科,既有语言内容的学习,也需语言形式的掌握。本板块训练学生概括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明晰概括归纳的方法:可以逐段叠加整理段意,可以找出文章中关键句段。在读思议的基础上,文本的内容与框架便可以了然于心。

三、表达中品情感 悟语言特色

㈠、读“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段落,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

读读文章的1—3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达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的,找出的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一:从内容上谈。作者从两方面来说明这关系的密切。海洋对人类的利与弊,人类对海洋的敬与畏。引导学生读好关键短语:“航行的便利、丰富水产、不可缺的食盐、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城镇。”(出示与短语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二:从形式上关注。

1、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但是课文的语言特别的生动有趣,试着找一找。

2、在找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句子: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3)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关注加横线的字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的体会。(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海洋就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海洋的形象一下子丰满、鲜活了起来。)

3、适机理解“望洋兴叹”及引号的用法。

(1)请课前查过字典的同学说说“望洋兴叹”的意思或者老师出示故事:

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现在看来我是多么渺小。” 典故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我们课文中的“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叹什么?为什么还加上双引号呢?

(2)课文中还有一些加上双引号的句子,看看它们又隐含着什么秘密。

A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水球”。

B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点,一点一得。引导学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以及关注引号的用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说明的语言表达上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说明不是干涩的无情物,人有情,物亦有情。把这些精彩之处聚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悟读,实现一课一得。

㈡、读“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从语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自由读文章的5-8自然,每一段都尝试填一填。

海洋是个 ,人类 。

预设一: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1、你从聚宝盆看出了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们在致力开发海洋?

2、比较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如今,一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3、小结:作者将海洋比作“聚宝盆”,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海洋内矿产资源的无穷无尽。你能像作者这样形象地表达吗?读读其它的段落,试一试。

预设二:海洋是个“食物柜”,人类向海洋索取高蛋白的食品。

预设三:海洋是个“能源站”,人类可以向海洋索取价格低廉。

预设四:海洋是个“家园”,人类可以在海底拓展生存空间。

预设五:海洋是个“淡水库”,人类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解决水荒。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还要让自己的语言美起来。课文中形象的表述海洋是一个聚宝盆,本环节利用文本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创新的模仿,海洋是个“食物柜”、海洋是个“能源站”、海洋是个“家园”、海洋是个“淡水库”,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

4、学到这儿,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你还想抛什么问题给大家思考?

海洋还是个 ,人类 。

[设计意图]读出理解是收获,读出问题也是收获。读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是收获。此环节,旨在训练学生处理、概括信息的能力。

5、深入思考:海洋对于人类来说,是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但引导学生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应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探索海洋的奥秘,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作业中重迁移 达读写目标

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与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短文,用上“慷慨地给予、蕴藏、威胁”等词。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此处是读写结合,与开篇理解前后呼应。意在趁热打铁,积累运用,把语言训练做得更扎实、有效。

板书设计: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聚宝盆——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柜——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源站——利用海洋发电

淡水库——淡化海水

10.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件 篇十

1.通过预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这一中心问题的。

3.借助文本练习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那蓝色部分就是——海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海洋的课文,看看海洋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齐读课题。

2.你觉得这个课题应该怎么来读?指名读,评,(这里的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我们在读时要注意停顿)再齐读课题。

3.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4.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相信大家学完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我们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认真地预习,相信大家一定预习的很好。现在老师想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2.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回眸 慷慨 望洋兴叹 蕴藏 匮乏 低廉 威胁

①这些词语都比较难读,谁先来读?(指名读、齐读)突出“眸”“兴”“藏”三个字的读音。

② 在这些词语中,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预设:

蕴,左右结构。

或者慷:最下面的笔画

③词语会读了,字也会写了,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有没有不理解的?(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如果没有,教师接下去说:“真的都懂了吗,这么有自信?老师来考考大家。”)

“回眸”什么意思呢?(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哪个字代表眼睛?(眸)你们看,我们只要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就能理解整个词的意思了。

“匮乏”是什么意思?(缺乏、贫乏的意思。)这位同学很会学习,通过找近义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就是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这个词我们就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望着海洋发出感叹。

(评:看来大家课前都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词语都难不倒大家,下面老师要提高难度了。)

3.理清脉络

①我想请三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海洋的?如果你能用上书上的词句就更好了。学生自学,划出相关词句。教师巡视。

②指名生交流。

(出示文字)

热爱海洋,敬畏海洋

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师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写了人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第二部分写了人们是如何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第三部分号召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三、学习2、3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请大家自由的读读2、3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为什么又敬畏海洋?你可以在书上划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

热爱海洋

谁来说,人类为什么热爱海洋?

①生说:“因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②“慷慨”是什么意思?(大方,不吝啬)丰富的水产品有哪些?(虾、鱼、蟹……)

③是啊,海洋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从来也不求回报,她用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航行的便利。人们怎能不热爱她呢?请你带着热爱的情感读读这一句话。(自由读,齐读)

敬畏海洋

那人类为什么又敬畏海洋呢?你找的是哪一句?

①指名读“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②海洋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可怕的灾难?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

(出示海啸图片)同学们,你们看,海啸发生时,海面上掀起滔天巨浪,船只被毁,房屋倒塌。

还有谁来说?(海洋还会发生赤潮现象。)是的,你们看,(出示图片)赤潮生物死亡后,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会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3.正因为如此,所以,(引读)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4.人们会感叹什么呢?(海洋令人又爱又恨)

5.此时,人们内心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爱恨交加。请大家带着这种复杂的心理再读这段话。(出示句子)

6.同学们,你们看,这段话共有三句话,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

7.生交流。

①先总后分

②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8.师小结:作者先总写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再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关系是如何密切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我们说话写作中经常会用到。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更要学会运用,学会表达,这样我们的能力才会提高。

9.想想看,人类还与哪些事物关系密切呢?(生交流,教师补充。如:风、雪、长江、大自然、动物、植物……)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事物也用这样的结构形式练一练吗?

出示句式:

人与 关系密切, 给人类 , ,但是 ,也会 , 。

10.学生练习,同桌交流,反馈。

(评: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理解了课文,了解到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还掌握了用总分的结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以致用。)

四、学习4-8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人们是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的。默读课文4-8自然段,说说人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开发、利用海洋的?可以在旁边写写小标题。

2.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名交流,评。(你说的很全面,但是还不太符合小标题的要求,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再来说说的。)

3.师归纳出示文字:齐读。

①开发矿产

②索取食物

③提供电力

④淡化海水

⑤开拓空间

4.你知道人类为什么要开发、利用海洋吗?(因为人类面临着许多问题。)人类面临哪些问题呢?快速的到书上找一找。

交流:

能源危机

食物匮乏

能量浪费

出现水荒

生存空间狭小

5.出示资料。

有资料显示,21世纪人类将会遇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与环境恶化三大难题。一些重要陆上矿产资源濒临枯竭;全球有近20%的城市缺水;世界总人口已突破60亿,全球贫困人口已达13亿,约有8亿人缺粮。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相当严重,除南极洲大陆外,地球上没有遭到污染的“净土”很难寻觅。

6.倘若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痛苦、绝望)

7.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拥有海洋,它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高蛋白食物,充足的电力资源和淡水,还能拓展我们的生存空间,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啊。

8.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对海洋又有哪些新的人认识呢?(生交流)

9.总结: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作者首先告诉人们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然后从五个方面具体说明如今人类是如何来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最后号召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让我们一看就明白。但是,这篇课文中的有些语句却又与一般的说明文不一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感悟语言,练习表达

1.你们看这段句话: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2.指名读。

评:读完之后,你了解了什么?(如今,人们已经在海洋上开采石油了,人们也已经开始向大洋深处和深海领域进军了。)

3.你们看,我把它改一改,(出示句子)你再来读读看呢?

如今,

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

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4.指名读。你又有什么感受呢?(诗一般的语言,很美,给人一种遐想。)

5.齐读。

6.你能不能用上这样的句式,结合课文其他内容也来写几句呢?加上一个结尾就更完整了。(出示句式)

这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好的,试试看吧,相信自己。

7.生练笔

8.同桌互读,交流。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诗写得美,读得也很美。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对海洋的美好憧憬,我也感受到你们对海洋的那份浓浓的热情。同学们,21世纪是属于你们的时代,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重任就落在你们的肩上了。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这样的愿望的,因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引读题目)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配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有关海洋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将来写一写未来的海洋。

11.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篇十一

在未来,人类建设了海底城市,许多人就生活在那里。刚进去你会觉得仿佛踏进了水族馆,头顶上方几只巨大的海牛在游来游去,不时还会出现一群身穿彩色服装的热带鱼。居民区、娱乐设施、餐厅、旅馆……应有尽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堵车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大难题。而在未来,海上的交通工具不是有污染的游艇而是更加先进的电动水上磁悬浮列车,这种列车可到达海上的任何地方,车箱里播放着悠扬动听的音乐,窗外水平如镜,不时有几只海豚跳出海面,水天一色,一碧如洗,是多么令人向往啊!如果你去陆地上出差,怎样才能回到海底的家呢?那时的人们已经建了水上飞机场,你可以乘电动飞机飞到机场,海底城市就在下面,这样出行既便捷又环保,不仅如此人们还在海底建了很多智能雷达监测站,如果飞机偏离了航道,雷达就会及时发出警告,这样就不会再发生象“马航失联”的人间惨剧了。

现在人们餐桌上吃的海鲜都来自海洋,随着人类的乱捕烂杀,海鲜类食物越来越少了。而在未来,人们把海洋分成不同的区域,分别养殖各种海产品,如果你需要黄鱼,你就去黄鱼区捕捞;你需要大龙虾,就可以去龙虾区捕捞,这样人们不仅可以有吃不完的海产品,而且营养价值也会更高,可真是一举两得啊!

未来的电力来源不是烧煤,而是利用潮汐的力量来发电,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能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上一篇:二手房装修转让合同下一篇:肱二头肌拉伸方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