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中学教科研阶段工作汇报

2024-08-09

城郊中学教科研阶段工作汇报(共3篇)(共3篇)

1.城郊中学教科研阶段工作汇报 篇一

高举创造教育旗帜 全面培育创新人才——武穴市教科所创造教育研究阶段性工作汇报 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自1998年以来,我市就着手探索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教育。六年来,我市创造教育由点到面、由横到纵、由浅入深地逐步开展,具体工作概括为“六抓”。

一、抓基础,加强理论研究

高举创造教育旗帜全面培育创新人才——武穴市教科所创造教育研究阶段性工作汇报

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自1998年以来,我市就着手探索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教育。六年来,我市创造教育由点到面、由横到纵、由浅入深地逐步开展,具体工作概括为“六抓”。

一、抓基础,加强理论研究

为了能及时有效地指导全市的创造教育研究,我市教科所《创造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工作。首先是界定了“创造”、“创造教育”等概念,形成了创造教育的概念系统。其次是确立了创造教育的基本思想。实施创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层次,创造教育不仅“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什么样子,教育学生会认知”,还“引导学生理解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教育学生会思考”,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如何改造世界,教会学生创造”,从而造就一大批能够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创造性人才。最后是建立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初步模型。我们对创造性人才的各种外在表现和个性特征,特别是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细化,归纳出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特征。

二、抓设计,构建实验体系

我市设计的创造教育,是从预定的教育目标出发,通过选择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教育手段,最后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闭合的教育系统。这种系统,简称为“五体合一”的创造教育体系。

一是构建目标体系。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目标是形成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分别对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内涵进行具体细化:把“创造意识”细化成为具有不满足现状的心理,不断追求良好的愿望,爱挑剔、好怀疑的习惯等;把“创造精神”细化成为远大的志向、持久的恒心、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耐挫力、敢于冒险的勇敢精神、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勇于承担的负责精神等;把“创造能力”细化成为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我们又把这三种能力进一步细化,把“认知能力”细化成为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获取信息能力;把“思维能力”细化成为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把“实践能力”细化成为完成某项实践活动所需要的设计能力、绘图能力、工具使用能力、物品制作能力、实验考察能力等。这些具体细化出来的内容就构成了创造教育的目标体系。

二是构建内容体系。教育内容的设置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围绕“开发中小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胚芽”这一培养目标,我们着手构建 “纵向上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推进,横向上从五条途径推行”的创造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出了创造教育的学科渗透课程、创造思维课程、创造技法课程、创造活动课程、创造环境课程共五种形态的课程。学科渗透课程主要渗透四个方面的创造教育的目标内容:①科学技术发展史;②创造实例;③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点和思维特点;④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对待学习问题,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解决学习问题。创造思维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①通过顺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的交叉训练来打破思维定势,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独特性;②通过发散思维、限时思维的训练来打破思维局限,使思维具有多向性和流畅性;③通过手脚的协调运动来开发左右脑功能,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配合进行。创造技法课程包括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①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究欲;②学习制作工具的选用方法;③学习发明课题的选题方法和发明技法;④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和科研方法;⑤学习某一种工农业产品,从市场调查到设计开发,最后进入市场应用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⑥学习专利申报、专利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创造活动课程包括五类小型的创新实验活动:①科技制作活动;②科学幻想绘画活动;③创新方案设计活动;④技术发明活动;⑤撰写科学小论文活动,我们把这五类小型的创造实践活动简称为“五小”活动。创造环境课程属于隐性课程,它包括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与要求: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校园环境,包括与创造教育相关的室外标语口号,室内名人名言,校内宣传橱窗,校报校刊等;②提供发明创造的条件,包括解放学生的时空,开放功能教室,提供科技信息,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等;③养成发明创造的风气,包括设置“金问号信箱”和“金点子信箱”,出版《奇思妙想》和《创造萌芽》等师生创新作品,开展 “点子大王”、“小小科学家”、“小小发明家”等单项评比活动,举办“五小”成果展评和科学讨论会等;④培养创造性的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是构建方法体系。我们根据创造教育中不同的课程形态和课程内容,选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在学科渗透课程中,我们遵守“有意、有序、有机、有效地渗透创造教育”的教学原则,把课本上涉及到的创造教育的目标内容作为渗透点,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环境和课后作业之中,并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来组织教学。在创造思维课程中,我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把有关的训练内容编成训练题,每天上午或下午在某一节课的课前训练1—2题,操练5—10分钟,因此,我们又把它称为智力软操。所谓“软操”是指看不见的大脑活动与可见的手指头、左右脚的配合训练,象课间操那样,每人每天都要操练一次。创造技法课程,一般纳入到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其教学方式是技法课与活动课结合进行。

四是构建评价体系。我们十分注意在评价思想和评价活动上创新,形成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功能上,改单一的检查、选拔功能为检查、选拔功能与激励、教育、导向功能的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展现才华,得到鼓励,受到教育,明确长处和不足。在评价内容上,改单一的知识技能考试为包含知识技能、创造性习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品格在内的综合评价,特别是心理素质和学生潜能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改以学科知识为主的单一笔试为知识考试、能力考核、品格考察相结合的多样性评价,改严肃紧张的考试为活泼愉快的展示,改期末集中考试为过程考察和分散考试。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小学改以便于横向排队的百分制评定为难于横向精细比较的等级制评价,中小学改用分数表达的学生成绩通知单为素质发展状况的报告书,创新成果展示、汇报情况的记录袋等等。

五是构建管理体系。我们十分注意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上创新,形成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思想上改一刀切、齐步走的管理为异步式的分类分层管理,在管理方法上改统死管死为民主性开放性管理,在管理效果上改追求短期效果为长短结合的效益。对教师的管理强调长远教学效果的考察,包括对学生的学习适应力和发展潜力的考察,让高一级学校去评价低一级学校所教的学生,促使老师对学生潜能的培养。对学生的管理强调在时间空间上解放学生,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自己管自己。对教学设置的管理强调为学生学习服务,图书室、实验室、劳技室等功能教室增加对学生开放的时间,同时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校内外实践活动。

三、抓培训,武装实验骨干

只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较好的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九年来,我们对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一直没有间断。首先是请专家来武穴帮助培训。省教科所的领导、专家多次来武穴举办教育科研方法讲座,中央教科所华处长来武穴进行创新教育讲座,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老师为实验老师作专题指导报告,号称小发明之父的洪景春老师为科技辅导员作如何指导开展小发明活动的专题报告。其次是自已办班培训。我市创造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或巡回到各乡镇场、市直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我们先后举办校长培训班四期,科技辅导员培训班三期,到乡镇巡回讲座二十五次。第三是派人到外地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我们组织参加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创新教育培训,还组织参观了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等等,并对每次外出学习的各种资料整理成《创造教育参考》或制成光盘分发到各校,使大家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

四、抓活动,广泛开展实验

为了促使广大实验研究人员不断落实创造教育的研究任务,我们以活动促研究,以活动促实验。我们先后在田镇小学举行了学科渗透创造教育及创造技法教学的现场观摩研究活动,在大法寺中学和李边小学举行了运用活动课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活动的现场观摩研究活动,在武师附小举行了全市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讨活动,在花桥中学举行了全市初中创造教育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在学科渗透创造教育专题方面,除在全市多次举行创造教育四种课型优质课、优质教案、优质活动方案评比活动外,还成立了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四个探究性学习研究协作体,每半月举行一次活动。在创造活动方面,全市举办了七届中小学创造教育“五小”活动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举办了三次中小学生科学讨论会。在全市展评的基础上,还将获奖的优秀成果上报到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加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的评选活动。

五、抓氛围,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深入的开展创造教育研究,在市教委(教育局)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形成了创造教育研究的良好大气候。首先确定了市创造教育研究课题组长和首批创造教育实验学校,明确规定创造教育研究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市课题组由教委主任(教育局长)负总责,各实验学校课题组由校长负总责,要求相关的一把手明确创造教育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步骤,定期研究创造教育工作,及时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并且由市教委(教育局)领导、市教科所所长、首批实验学校校长签订三方责任状和奖惩合同,以保障创造教育研究各项任务的落实。第二,实行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对各级教科研人员和实验老师都制定了具体责任和考核标准,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上,将创造教育研究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在学生升学、教师评优(包括明星教师、骨干教师、教师职称评定上)都有创造教育研究的要求。第三,为了激励校长、教师积极开展创造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局还专门筹集了武穴市教育科研奖励基金,其中创造教育研究成果属重点奖励对象。

六、抓成效,形成教育特色

在各级领导、科研专家的政策支持和正确指导下,我们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构起了创造教育的实验框架,又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创造教育分类办点的第一轮实验,建立了创造教育体系,取得了初步的实验经验和创新成果。

一是取得了推进创造教育实验的有效策略。首先是细化具体化的策略。我们对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进行细化和具体化,赋予这些概念的丰富内涵,并对它们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理解;对创造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管理进行逐级细化,尽可能地具体到可操作的层面上;对实验活动过程进行考察和学习,抓过程指导和环节工作落实。其次是协作整合的策略。我们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协作研究体,在各协作体成员完成研究与实验任务之后,再进行完成。这种作法,既可以使研究与实验的力量整合,又可以把研究与实验的成果整合,大大节约了研究与实验的时间。第三是用活动推动的策略。在研究与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断设计并制造活动,促进研究与实验活动不断深化。如我们把每年展评一次的“五小”活动,分解成为“金问号”比赛活动、“金点子”比赛活动、“金方案”比赛活动、“金成果”展示活动,以及“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小设计师”、“小画家”、“小能手”评比活动,这些作法不仅改变了过去学校临时应付,教师包办代替的作法,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扩大了创造活动的学生参与面,指导了创造活动的全过程。

二是取得了“五力合一”的推动策略。推动创造教育实验更要设计出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是由以下五种力合成的。一是内动力,它来自于实验人员的自我觉悟和内在需要,来自于对创造教育含义和意义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创造教育实验的兴趣和爱好;二是适应力,它来自于实验人员对创造教育培养目标的把握、课程内容的熟悉和教学方式的运用,来自于对创造教育实验设计的理解和课程开发要求的学习;三是吸引力,它来自于上级对创造教育实验强有力的领导,来自于为创造教育实验制定的优惠政策,来自于创造教育实验所带来的精神慰籍和物质奖励;四是抗阻力,它来自于上级排除实验过程中的阻力,排除对创造教育实验的干扰力,降低改革实验的风险;五是外压力,它来自于上级的硬性要求和单位的制度制约,来自于领导者的目标刚性管理。我们运用这种动力理论,采取种种措施来激发内动力、提高适应力、增强吸引力、加大抗阻力和外压力,就形成了一种推动创造教育实验的合力,简称为“五力合一”的创造教育推动模式。

三是取得了创造教育研究的丰硕成果。在学科渗透课程的教学方面,我们拿出了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渗透纲要》和《渗透教学课例》;我们组成了“探究性学习研究协作体”,认真开展实验研究的研究,形成了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模式群。在创造思维、创造技法两类课程的教学实验方面,我们开发出了五个版本的试验教材,并纳入学校课程,坚持开课实验。在创造活动课程的教学方面,我们让“五小”活动进课堂,形成了创造活动经常化的管理经验和以少年科学院为基地开展“五小”活动等实验作法。在创造环境的营造方面,市教育局不仅把创造教育列为武穴市的特色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把创造教育的实验研究和学生创新实践成绩纳入中小学综合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内容,连续举办七届“五小”成果展评,共展出学生创新作品8122件。从XX年至XX年七年间,我市学生参加全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亿利达发明奖、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比,共获国家级奖18项、省级奖260项,并连续二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领导人的颁奖。还有一批学生的发明可以申报国家专利,仅XX年我市组织的申报活动中就有36获得国家专利。我市的创造教育已经引起了全市上下,乃至省教育厅、省科协、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市政府已把《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创造教育课程的建议案》交给有关职能部门处理。为了坚持培育创造性人才,深入持久地开展创造教育实验,市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加强了市教科所的研究力量,改善了市教科所的研究条件,并要求我们在总结第一轮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全市力量,开发和完善创造教育的系列课程,开展创造教育的第二轮实验,使创造教育真正成为我市的特色教育。

创造教育研究与实验是一项长期而复杂但又十分富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将在各级组织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执着的精神、坚韧的毅力、蓬勃的朝气,扎扎实实地开展实验,把我市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茶棚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篇二

研究工作汇报

我校于2006年6月申报教育部《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基地校,承担《初中学科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研究工作始于当年9月,目前正处在中期论证阶段。该课题研究工作在我校的开展,提高了教师创新课堂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下面把我们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涉及的教师人数很多,他们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参差不齐。同时我们认为,要想真正落实一项研究工作,没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支撑是难以完成的。搞好教师培训是开展研究的首要工作。

1、理论知识培训。课题组组织了教育科研方法培训。重点学习教育科研的实施过程和常用研究方法。组织收看关文信教授的《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系列专题讲座,不仅认识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还学到了课堂创新教学的操作方法。专门购置《创造教育全书》、《创新教法与专题理论评析》、《学科小课题研究》等图书供教研组学习和教师借阅。下载并安装电子图书阅读软件,供教师进行网上学习。这些工作为教师初步了解和掌握教科研知识和创新理论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2、创新方法培训。该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要在课堂上完成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要掌握设计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和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课题组对教师进行了创新题目设计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设计创新题目,并用教师自己设计的创新题目上创新活动课,参与的对象是全体教师,让教师亲身体验创新课,以引起教师的参与意识,加深对创新课的印象,从而有效掌握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方法和创新课堂的组织形式。

3、专题研讨。课题组还把外出参加培训时录制的优秀创新课放给教师观看,供大家研讨。不仅要求教师提出可借鉴的方法,找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还要依照现有课堂教学操作模式,提出改进措施,形成更完善和更具有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这项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有意义,因为具体的实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参照性,也为创新课堂教学提供了方向。

二、做好调查分析,了解教学现状

了解现状是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掌握的信息有利于研究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我们主要从课堂教学现状、学生创新品质现状和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三个方面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并设计课堂观察表,对研究课进行跟踪观察。

1、课堂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该问卷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活动和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设计问题,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对问卷的分析,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策略单一,不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善于利用多种学生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善于使用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的显现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调整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学生创新品质问卷调查。该问卷主要从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态度,个性品质表现方面设计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做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态度受教师的影响非常大,相当数量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其次是同学,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同学所占的比例在10%以下。尤其是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时,采用“多思多想找窍门”、“想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就更少了,选择“用老师的方法”解决的则占了绝大多数。这首先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包办代替的程度很深,没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缺乏挖掘和发扬学生个性的意识和行为。其次,表现出学生在长期的“思维管束”之下,缺乏个性思维和行为训练,导致思维僵化,不敢或基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这样的调查结果,让我们认识到开展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也更坚定了我们搞好创新教学的信念。

3、学生创新能力检测。为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积累实验数据,课题组设计了学生创新能力检测试卷,并把全体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检测。从检测结果分析,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较高强度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差,而对于那些一般性数学推理,表现得较好。从整体情况看,优秀率为零,良好率为5.8%,一般和较差则占到了明显的比例。说明我们开展创新活动努力的空间还很大,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下去。

4、课堂观察。课题组根据既定学科创新教学模式的需要,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包括《学生活动量表》、《教师行为量表》、《师生互动量表》和《学生活动记录表》。要求各教研组对所有研究教师的研究课进行跟踪观察,认真填写课堂观察量表,掌握研究教师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际情况,为开展研究积累资料,为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提供佐证。

三、挖掘教材创新点,以课堂为主渠道,实施创新教学

创新的课堂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它以创新问题设计为切入点,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框架。

课题组鼓励教师进行教材创新,让他们发觉教材中的创新点,设计出答案不唯一的创新问题。创新问题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重点,给学生充分的创新空间,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创新问题中培养创新能力。展开实践研究以来,我们已积累9个学科共130多个较为成熟的创新问题。教师实施创新教学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活动课,一种是模式课。活动课是以一个创新问题为中心,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解题任务。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与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模式课是在课堂教学模式中设置“探究”、“拓展”、“迁移”或“创新”等环节,通过开放性问题实现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模式课的实施使创新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常态化,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趋向稳定,课堂教学也逐渐走向成熟。今年3月我们上报的12项成果中,有四项上报到省教科所,参加创新成果评选,均获奖。

四、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的手脑创新能力。

课题组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2007年5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实践创新竞赛活动。竞赛采用的题目是长期题《创新组合》、《运水装置》和课题组自编的即兴题。竞赛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班级选拔赛。学校成立评委会,帮助各班在每个项目中选拔出两组参加学校竞赛的学生。然后是学校竞赛,每班每个项目的前两名参加学校竞赛,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和确定参加县级竞赛的人选。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提升了学生的手脑创新能力。在2007年的秦皇岛市第五届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检测竞赛中,我校获得了运水装置的一等奖和三等奖,创新展台的二等奖,两个项目的创新奖。这一成果的取得充分说明,课堂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2007年12月,课题组自编实践创新题目——快乐纸箱车,举行第二次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快乐纸箱车》的题目设计相对较难,他要求学生利用限定的6公斤纸板(厚度不超过0.5厘米)、一卷透明宽胶带和一条3米长的麻绳三种材料,制作一辆小车。小车必须承载三名队员中的一人(全部重量在车上),在长度为15米的跑道上做3分钟往返运动,每次必须拿一个篮球,到终点时投球到指定的篮筐内,往返次数和进球数量单独计分,得分最高者为优胜。这个创新题目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次考验,虽然成功的作品不多,但在成功的作品中却有几个非常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经过试验,平均承载70公斤重量,持续运行100米未发生明显变形。它们在结构设计和连接设计都是独树一帜,没有相似和雷同的,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这使我们前期实践的教师都刮目相看。这次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得到省教科所刘仲春主任的高度评价,并被认定为一次省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这是对我校创新活动的肯定,它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

五、收获

1.学校形成了关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题的科研氛围

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实践发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低,教育教学观念相对滞后,但我们可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样会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更重要的是这一课题吸引了我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广泛参与,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探索了创新型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

我们以“ 引导——创新——评价”创新教学模式作为各学科进行课堂创新教学实践共同遵循的总模式。各子课题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科特色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模式,逐步探索出了各自的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3、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

4、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得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他们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六、问题与措施

1、教师理论水平低,研究能力差,是研究工作最大的难题。加强理论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由于教学任务重,学习效果很难保证,所以要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法,便于教师理解和接受。

2、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差异,影响创新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要通过课例分析等培训形式加强对教师的指导,提高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能力。

3、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参差不齐,有些教师在设计创新问题和创新题目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也要加强训练和指导。

总之,这项课题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会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坚持行动研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3.城郊中学教科研阶段工作汇报 篇三

调研汇报

区纪委:

根据区纪委办公室《关于对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调研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近阶段,城郊管委会纪委、财经办、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人员对辖区内的11个管理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行调研。

多年来,城郊党委、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对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城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具体体现

1、“三资”有关组织机构建立

城郊党委、管委会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工作重点,在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成立了以纪委书记刘培辉为组长,常务副主任段瑶为副组长的“三资”管理工作的监督小组,制定了城郊“三资”管理监督领导小组职责、资金监督工作流程、资产资源监督工作流程、招投标工作流程等制度。

2、搭建公共资源交易站的平台

管委会对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出让、集体土地、山林、滩涂、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了市场化配置,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制度,加强对各级单位的廉政监管和廉洁施工责任的工作力度。政府购置资产、处置大宗物资采购,均进行阳关交易,各管理处资产、资源处置以及5000元以上交易必须在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交易。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管委会对各管理处的财务工作多年来实行了“村帐乡代理”的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下发了《城郊管委会各管理处财务开支实施方案》,成立了帐务代理室,全面代理各管理处的会计事务,建立健全了财务审批制度,按照规定执行财务审批程序和权限,实行财务支出“双签双审”制度,要求各管理处必须使用统一印制的票据,并建立财务公开栏,每个季度公开一次财务。各管理处还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充分发挥理财作用。

4、落实财务人员培训制度

每年,管委会都积极组织管委会、管理处两级的农村会计人员和理财小组人员参加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农村会计人员全部实行持证上岗。

5、实行审计监督

管委会审计室在每一届村委班子换届前都要进行离任审计,对审计的问题都做出了处理,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6、稳定承包关系,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 按照区纪委文件精神,我管委会认真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换发工作。城郊对辖区内的井冲和里善管理处开展了二轮延包换证工作。流万、东星、汪公潭、后埠、青坪、北桥、长兴馆、山下、略下9个管理处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土地被国家征购,人均土地占有量非常少,而仅有的少量土地也已纳入城市规划,这9个管理处的土地维持一轮承包原状,未换发二轮延包土地证。井冲和里善两个管理处共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农户有1120户,证书到户率为100%,共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120份,合同到户率100%,证书、合同填写规范完整,农户承包土地保持30年不变,承包关系得到进一步稳定。

7、合理合法开展土地流转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土地流转,流转方与转包方签订合同,名级组织无包办代替或截留流转收益的现象,无强迫流转现象,近三年未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信访案件。

二、城郊农村集体“三资”制度具体内容

1、集体资金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银行帐号、银行存款、现金、债权债务、票价使用和档案管理,健全财务预决算、开支审批、审计监督和村民民主理财等制度,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基础上,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财务制

度。

2、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拍卖、联营、股份合作、中外合资和合作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1)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采取招标、投标或其他公开方式,按市场原则确定经营者;(2)深化改革,积极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按照稳健经营、确保收益的原则,建立并落实股权代表人制度;

(3)实行自主经营的,制定村集体资产保值和增值经营目标,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接受村民监督。

(4)土地及荒地等资源性资产的经营方式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规定执行。

(5)资产经营方式不得改变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性质。

3、集体资源管理制度

集体土地、滩涂、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投标制度。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政策,加大对农村土地征收征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征地程序、补偿标准、土地补偿费的管理使用。

(1)管理处严格把关。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的管理制度,做好征地补偿费的管理、指导、检查、监督、协调和服务等项工作。

(2)有关征地补偿费的分配方案、青苗补偿费与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的分配方案、土地补偿费的有偿使用方案、安置补助费的分配标准与分配方案、土地补偿费收益的分配方案等必须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意见,交村民代表会议认定,报管委会审批。

(3)享有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人员的资格,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民主讨论决定,并报管委会备案。

(4)征地补偿费的核算要列入村帐乡管工作程序,在银行专户储存,单独建帐,实行规范管理。

(5)征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及时将批准征地机关、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向村民予以公告。

三、城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具体措施

(一)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加强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重要方面。集体经济组织的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年度收益分配方案,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经营方式的确定及变更,购置或者处分重要固定资产,重大投资项目或举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其他有关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重大事项,都要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履行民主程序。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定期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资金、资产、资源运营情况,听取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或者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事项进行监督,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维护和收益分配不当的提出整改意见。

(二)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要稳妥推进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 的有效实现形式。有条件但还未开展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地方,要加强调查研究,有计划地开展试点工作;已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健全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经营管理制度,确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三)发展农民新的联合与合作

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入股、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形式,与承包大户、技术能人、企业、技术服务机构等进行联合和合作,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

(四)完善会计委托代理制

上一篇:小学作文可爱的小狗汪汪下一篇:爱尔兰学生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