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2024-09-29

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精选12篇)

1.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一

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面对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给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市场竞争和需求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必须建设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党员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共产党员,又是人民教师,是教师中的先进和表率,他们能否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对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先进性教育的重大意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弘扬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以先进性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位哲人说过,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这充分说明了“为师先修德”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党员教师,其人格品行具有强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对教师师德的最好写照。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要素。作为教师应以“教人先教己”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我们是塑造灵魂的特种工程师,那么我们首先应该是榜样、是示范;首先应该教己正己,然后才是教人育人。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优秀的人格、良好的形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样才能自觉抵制经济大潮带来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冲击,默默地在教育战线上勤奋工作,用自己的言行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先进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弘扬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奉献精神是指为了维护社会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个人能够自觉地让渡、舍弃自身利益的一种高尚品格。心中始终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和境界的体现。自我放得越大的人,心灵就越小;达到无我境界的人,胸怀就越广阔。先进模范人物之所以先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把个人的名利地位待遇看得很淡。作为共产党人,要正确对待名利、权位,讲奉献不讲索取,问耕耘不问报偿,始终保持不为名所困,不为利所惑的高尚情操。事实证明,那些只为了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巧取豪夺、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的败类,只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成为千古罪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职业注定了教师在物质上应甘于“清贫”,淡于“富贵”,而在精神上应不奢求富贵,不贪图安逸,不追名逐利,不沽名钓誉,使灵魂在默默的追求中臻于完美,使精神在无私的奉献得以升华。做教师很辛苦,做党员教师更辛苦,因为你应该比别人付出更多,奉献更多,牺牲更多。因此牢固要树立“俯首甘为孺子牛、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坚持敬业为本,奉献为荣,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立足平凡的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默默耕耘,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三、恪守勤奋教学的敬业态度

要勤奋务实,兢兢业业,严谨施教,精心育人,一丝不苟地对待教学的每个过程和育人的每个环节。要始终坚持爱学校、爱工作、爱学生。“爱学校”,就是要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加强集体意识,集体观念的培养教育,顾全大局,统筹兼顾。要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安排和管理,始终和学校班子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要关心学校的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关注学校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通过多种渠道向组织反映对于学校各项制度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推动和促进学校的发展。“爱工作”,就是要珍惜岗位,爱岗位敬业,立足本职,多做贡献。“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尽心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是不能称之为“教师”的,不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是不能称之为“好教师”的。因此,必须认真仔细,诲人不倦,充满热情,扎实工作。“爱学生”,就是要以慈母般的心对待学生。他是“爱学校”、“爱工作”的落脚点。教师教给学生的是他们以后谋生和发展手段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教给学生以后用得着的真知识、真本领,教师就必须博大的爱心和无私的精神将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那么“教师之爱学生,必为之计将来。”这是一种更深情、更珍贵的爱。受教育者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的气质、兴趣、性格、智能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因人、因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努力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应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只有深深的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做到严格要求但不刁难,真心爱护但不讨好。只要学生有困难,都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满腔的热情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下尽快成长,尽快成材。

四、发扬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俗话说得好“根深才能枝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广大党员教师必须坚持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知识水平,才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人才。要切实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以广博的知识启迪学生。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精深的学业,才能使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作为教师,面对当前教育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吸收和补充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带头投身教学改革,破除陈旧观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大胆突破前规,科学设计,精心组织,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采用上课讲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创造,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立足讲台,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古人云:“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都是从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和持之以恒的默默奉献累积而成的。因此,必须从本职岗位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事业”。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自身良好形象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教师保持先进性的最终体现。党员教师要甘为人梯,默默奉献,为学生的进步提供支撑,要甘做“蜡烛”,燃烧自己,为学生的进步照亮前程。站在讲台上,面对求知的眼睛,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神圣的职责,作为每一名老师,都必须为人师表,以德立教,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做好教师崇高的事业。

2.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二

一、创设情境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 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 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 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 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合作精神, 养成探究学习习惯,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 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讨论会引起大家的学生热情, 是因为观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 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是思想的碰撞, 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 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或者仅仅把讨论当做是一种形式的话, 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 那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从何谈起呢?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因此,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和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有效的整合。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课的时候, 发现许多同学对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并不了解, 所以他们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和如何走现代农业之路等知识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 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按自愿原则分成几个课题小组, 让他们围绕家乡农业发展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 制订研究计划。有的小组以《家乡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为课题, 有的小组以《家乡农业资源利用状况研究及对策》为课题。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他们就会迸发出强烈的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极高的创造热情。

当然, 由于研究学习的时间太长以及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其他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都不尽如人意。然而, 与他们的研究过程比起来, 研究结果是否理想就反而不重要了。因为在研究过程中, 他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获得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可能获得的能力, 这将对他们今后终身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也许这才是我们新的课堂教学取得的最大收获吧。

3.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三

一、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自问、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强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为了培养学生浓厚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思考,师生共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二、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巧妙地以“提问”代替解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许许多多的教师都不厌其烦地、毫无保留地给学生讲授知识,解答问题,不仅教会学生怎样做,甚至还给出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配角,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少学生对整个思维过程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马上给予解答,而是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反过来向学生提问,促使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思考并回答;然后教师再提问,学生再思考、回答……在一系列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而且还经历了思考、理解、回答、再思考、再理解、再回答的全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掌握了當前的学习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达成的,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互相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归纳和整理中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去理解数学概念、获取数学结论、应用数学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1)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依照教学内容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引导学生提高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自主地学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提问、检查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探究情况,针对重点难点和学生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和相互交流讨论得出探究的结论;(4)针对学生探究的结论适当做一些关键的点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帮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评价。这样,学生不但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而且从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不仅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探索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信、大胆、主动、合作的精神。

四、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辨析错误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对问题的错误理解或错误解法是难免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些错误,指导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以后不再重犯以前的错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全面的、自我反省的思维能力和不怕失败的心理品质。

4.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本辖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组织与村委会是党的领导与民主自治的关系,要通过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来促进村级组织不断完善。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乡党委把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高度重视,认真筹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此次换届选举,大桥头乡党委政府提前谋划,精心安排,并在县工作指导组的大力协助下,强化要素保障,确保换届选举平稳有序进行,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一、夯实基础,选前把好“四个关”

(一)是把好村级财务清理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农村财务运转秩序,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

村级财务清理为重点,对村集体“三资”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在摸清家底,发现并解决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全乡14个行政村2008年1月1日至今的财务运行情况及资产、资源经营情况均列入本次清理规范的范围。对发现的重点问题可向前追溯,直至核查清楚存在的问题。在清理期间,冻结村级财务,直至清查结果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认定。清查结果一律向所在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并向群众作出反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组织力量认真查处,减少因财务不规范产生的信访问题。

通过对我乡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状况的分析,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的量化方法,健全完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以及合理分配等制度,切实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好换届时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是把好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关,消除对立不满情绪 通过分析各类矛盾纠纷情况,掌握各类纠纷的调处最佳时机,提前介入,化被动为主动,将其化解在最初的萌芽阶段。邻里之间因宅基地纠纷在各村发生率较高,由于农村建房宅基地稀缺,邻里恩怨积蓄,极易发生矛盾冲突,发生矛盾的双方有时会是长久不相往来的对头,调处难度较大,有时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调节,才能

达成协议。村民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因田地划界不明,一旦需要征用土地用于项目建设时,权属争议就会发生,为了既得利益,针锋相对,影响项目建设进展,对于这类纠纷就着重于寻找原始证据,提供凭证认定。农户对村干部有看法,存在私人冲突,进而因工作作风,及村务公开方面的不满,产生对立情绪,对村级各项工作进行阻挠,设置障碍。对牵涉到村干部自身的矛盾纠纷,我们采取回避制,迂回处理。

对矛盾较多又较为突出的村,进行细致排查,逐条梳理,认真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源和症结,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积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稳定群众情绪。对宗族派性明显的村,摸清各派的底子,找准关键人物,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说服教育,使他们摈弃狭隘的思想观念,从本村的长远发展出发,选好本村的带头人。同时,引导村级班子成员认真回顾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看哪些已经办好了,哪些还没办好,对没办好的,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如期完成,达到群众满意,真正把群众的情绪稳下来,为换届选举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把好突出信访事件化解关,构建信访维稳长效机制 信访工作是我乡的老大难问题,存在有越级上访、非法上访、重复上访等各类信访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在土地征用、建房纠纷中较多,在6件信访积案中,就有4件属于建房纠纷,在纠纷发生时,乡里组织人员进行司法调解、防止矛盾激化,对调解不能达成协议,也予以引导,要求他们可以通过法律算途径予以解决,但由于产生纠纷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双方积怨太深,很多合理的建议意见却不能得到双方认可,彼此都认为在理,向上级寻求诉求支持,想通过上访来实现自身意愿。

在化解信访事件中,我乡突出“五字”工作法,着力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体现一个“前”字: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班子成员联村包干,遇到突出信访问题率先垂范,身处第一线调查处理;保持一个“冷”字: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特别是在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过程中,更是时刻保持冷静,协调配合,合力解决;贯穿一个“实”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多分析研究,多到信访对象家中,摸清实情,理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信访案件果断决策,给信访人一个明确说法;胸怀一个“情”字:满怀对群众的深情去处理信访问题,多站在上访人角度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群众、相信群众、关心群众,对于确实无法在短期内化解的矛盾纠纷多从关心他们生产生活的角度,给予适当帮扶;把握一个“导”字:主动占领舆论阵地制高点,把握好政策导向,用正确的舆论氛围促使各种信访突出问题朝着“案结事了”的方向发展。在化解6件信访积案中,由主要领导负责,联系班子包案,逐一化解。除1件因涉及村级财务问题,需要上级

协助进一步核查外,其余5件全部得到信访人的签字息访。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维稳长效机制,改进了对信访工作的考核方式方法,加大了对初信初访和重信重访问题的考核权重,努力从源头上控制越级上访量。与村两委和联村干部分别签订信访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对因村级工作原因、干部工作失误、失职引起的重大信访事件,年终考核下降一个等次,并扣发年终考核奖金。

(四)是把好村情村况民意分析关,深入掌握群众思想动态 以掌握“村情”、了解“民情”、分析“官情”为重点,给各村排队分类,对可能产生的“村官”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从村级党员队伍情况、村两委班子协作情况、群众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特别是对支书、主任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从他们各自的工作方式、办事原则、家庭条件等方面入手,在党员、群众中的基础和影响力,完成工作能力等条件上进行评估,分析他们在组织换届中可能当选的机率,尽可能的多的去掌握好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一些排名靠后,工作不得力的村班子,注重于协调好村主职干部关系,改善工作方式方法,以推进工作为主,让群众在办事能力上进行公正评价。

物色选择合适竞选人员,培育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在村级后备干部中发现并培养一些能够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乐于

奉献,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能够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具有较强组织能力;能够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公道办事,受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坚持乡党委、政府对村级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在选人用人上严格组织原则,引导群众把真正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有群众威信的村民选进村两委干部中。

二、抓住细节,选中做好“三完善”

(一)完善选举程序。在整个选举过程中,乡村工作人员严格纪律严格按照选举办法进行选举。考虑到以往的选举,因为代写的问题容易引起纠纷,影响选举。在本次换届选举中,在县工作指导组的大力支持下,各村明确了代写员统一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安排,全乡69个投票站全部配备了部门工作人员担任专职代写员。代写员严格按照选民意愿进行代写,赢得了选民的一致认可。在全乡14个行政村,没有发生一起因为乡、村工作人员的工作影响选举,整个选举平稳有序,选出了好风气。

(二)完善选情分析。一天的选举结束后,乡党委政府都在当天召开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会议,每位班子都要交流总结一天选举的得失,注意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通过分析,共同研究寻求好的解决办法。对第二天选举的村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掌握的选情、民情进行排查解决,并做好工作人员的再培训。

(三)完善重点村工作安排

三、巩固成果,选后做好“两走访”

一是走访落选的自荐人。对落选的自荐人安排合适的人员进行谈话安抚,特别是对落选的村主职干部及时安抚,了解其思想动态,引导化解其可能因选举造成的误解和对立情绪,消除换届选举的后遗症,缓解新任班子后续的工作压力。

5.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五

情感,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内心世界对客观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是由人们的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相应的心理反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的执教者,应该怎样能动而又科学地使用充分体现情感色彩的苏教版小学教材,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作了一点尝试:

一、深刻体会课文内容,促进良好情感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良好情感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情感一旦养成又会反作用于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从事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老师,所面临的语文教学任务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了,还就包括促进学生良好情感养成这一内容。对此我们必须做到:发挥小学语文教材的优势,促进学生良好感情的发展。苏教版第十二册上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通过彭德怀在长征途中为了红三军团的同志们能够战胜饥饿,走出草地,不顾他个人的安全,命令杀掉大黑骡的故事,表现了彭德怀同志崇高的无产阶级情操。教学过程中,教者只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就能体会课文的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崇高而深厚的感情。必须对学生情感起了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明确课文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

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而在达到这一目标的整个过程中,时刻都伴随着由情感而产生的效应。因此,要想实现人文素质这一目标,就有必要跳动的情感因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这一方面为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开辟了很好的渠道。如十一册的《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的度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在约旦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可谓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之外,还要学习渴望做着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方法,最后还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和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学作文《给抗洪战士的一封信》。要完成这些教学目标,首先就得发动学生联系课文中所描述的几个生动而又感人的场面,重点研究和体会课文中的人物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选定写信的对象,确定写信的内容和角度。由于教者紧紧扣住了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热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顺应了这种教学和训练需要而产生的。同时教育教学的实践还表明,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调动,学习和训练热情的提高,必然要受到一定的氛围的作用和制约,这种氛围的营造除了与执教者,教育对象、教学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外,还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关系。例苏教版小学第九册练习3的第七题,题目要求“通过合理想象。补画第2幅图,然后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讲给同学们听。”对此,教者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个人?他们是什么人?分明给他们取名?(2)三幅图(1、3、4、)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3)第二幅图的内容和什么有关?(4)分组讨论:小刚拍下了什么照片,他们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由于教者设计的问题环环扣紧,富于情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注重因材施教,把握开启情感之门的钥匙

由于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比较复杂,在语文教学与训练中情感的表现形式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试图用一种方法能把所有学生的情感都调动起来,事实上是难以办到的,在语文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怎么样面对性格,特点各异的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教育,启发和诱导的方式方法,并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苏教版中的那些生动活泼而充满积极情感的课文,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教材。例如,第十册的《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辞》这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演讲者是一位从大洋彼岸回来的游子。在和昔日的同学们一起看望他们小学时代的老师时,在团聚会上演讲了那一番话。课文充满了对老师的尊敬、感激、自豪和良好的祝愿之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由于我恰当地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情感大门,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和尊敬老师,努力学习和刻苦训练的积极情感。

五、坚持有的放矢,深化情感的教育和训练

苏教版小语教材贴近现实生活,在教学中也就更具有针对性,更利于对学生进行深化情感的教育和训练。所谓“有的放矢”就是指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针对具体的教育对象和相应的教育教学与训练的目标,选取适当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实现教学目标。第十册的《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就是通过一位默默无闻地在天游峰上下一千八百多级石阶上扫了几十年路的老人的语言和行动,刻画了一个高尚的对小学生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劳动者的形象。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阅读和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的同时,结合同学中存在的一

6.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六

科:音

位:平谷区第二小学

名:于 艳 光

摘 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通过声音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在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不少欣赏曲目(尤其是器乐曲)如果只是借助音响和教师的分析,这对于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这一困难已迎刃而解——电化教学走进了音乐课堂。音乐教师可以利用音响、图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地渲染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共鸣器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充分而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而且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充分 利用

音乐欣赏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能力 形象 直观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教媒体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如录音、录象、投影、计算机等这些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灵活性和交互性,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教媒体。它们的进入,使音乐教育朝现代化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具体化、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结构,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启迪学生的想象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的想象是靠语言、情境来激发的,而情境的再现则是通过电教媒体来实现的,一段视听结合、声像契合紧密的音乐动画可以让学生在音画编织成的良好氛围中去感受、触摸音乐的美,使学生进入忘我之境,进入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二年级欣赏曲《玩具兵进行曲》是一首含有童话意境的乐曲,乐曲的创作背景是作曲家童年时做了一个有趣的梦,长大后他根据自己的梦境创作了这首乐曲。乐曲中描绘了一群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玩具兵形象。在上这课前我感到这首乐曲很有感染力,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篇幅太长,而且又是器乐曲,要学生只凭音响和老师的讲解听下来,就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不仅形式单调枯燥,而且乐曲中生动形象的玩具兵形象学生也不能深入地体会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充分利用了先进的电教技术,与业务精通的信息老师合作,根据乐曲创作背景为学生设计了一段音画结合的动画片。由于动画中玩具兵的形象与音乐十分贴和,而且是在学生简单了解了创作背景和音乐主题的前提下,我给学生们播放了带音响的自制动画,想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表演欲望。正如想象的,学生们在看到这段动画时象被磁石吸引了一样,全神贯注地观看。一曲终了,学生们获得了丰富的想象启发,立刻活跃起来纷纷向我、向同学相互说着自己的想法„„想象的火花擦亮了,也燃起了学生们对音乐的热情之火,后面的表演当然也很有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表现了非常有个性的玩具兵形象。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 “乐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整合所带来的美的感受。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学生要听懂一段音乐不仅仅只是创设情境、想象音乐意境就够了,要想进一步深入地理解音乐,更重要的是感知它的音乐语言——即音乐基本要素(速度、情绪、力度、节拍、节奏、结构、旋律等)、创作背景等。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使学生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还要联系其他一些相关知识,如乐曲的体裁、风格、流派等等,只有这样才算做到了深入地理解音乐,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会欣赏音乐。不过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绝非易事,那么怎样做到既能深入音乐又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除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外,电教技术手段仍然起到重要作用。又如欣赏乐曲《玩具兵进行曲》,虽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了解其中的音乐语言一样可以做到。比如在自制动画片中,动画的情节与乐曲的三个乐段紧密结合,并且随乐段变化而变化,还有每一个玩具兵的出现以及组合活动都与乐句变化相吻合,学生通过边听边看,加上教师适度的指导,学生可以非常明了地了解乐曲,深入体会音乐要素对于表达音乐形象的作用。如乐曲第一乐段表现了玩具兵出场时好奇而高兴的形象,而乐曲结尾则表现了怕主人发现而惊慌逃走的形象,此时音乐力度很强,表现了惊恐的音乐情绪,这些在我们的动画短片中都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看动画来感知这些音乐要素,同时形象地理解这样的音乐变化所表现的不同形象。

由此我们不难感到电教手段可以非常直观、形象地把繁难的乐曲以一种学生乐于接受且喜爱的方式呈现给他们,使他们可以轻松地学习、感受与理解。这就是现代电化教育的优势。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利用电教手段把音乐与画面结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一种引导性的联想作用,但对于有一定联想思维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这种过于直观的教学方式,有时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用多媒体计算机把音乐家们的现场演出再现于音乐课堂,使学生在听赏音乐的同时,通过观看音乐艺术家们的群体演奏,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去认识和理解音乐。用音乐艺术家们那充满激情的演奏,有效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开启、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同时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例如我在上三年级欣赏课《天鹅》时,在备课过程中,我先就教学内容仔细进行了分析:这是经典的外国乐曲,很有欣赏价值。但是乐曲略显得抽象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现代电教媒体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视听结合的形象空间,可以帮助学生生动地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表达的情感,同时让他们了解各种版本的不同表现来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天鹅图片、天鹅歌舞图片以及有关乐曲各种版本的音频、视频片断,然后制作成生动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的音乐作品,如大提琴演奏视频、管弦乐队现场演奏版等,学生通过这些真实的演奏更深入地细致地了解这首乐曲。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形体语言创造表演表现天鹅。为了使抽象的思维形象化,我为学生提供了一段芭蕾舞视频表演,并且挑选几个简单的芭蕾舞动作图片来启发学生的想象。我给学生一点创造的时间,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每组推选出创编好的同学表现天鹅,并启发其他学生可以用四肢及身体来表现碧波荡漾的水面。最后,在完整的音乐声中学生分组按音乐的段落来表演。大家在优雅娴静的音乐氛围中表现了一个个生动多姿的天鹅形象,那景象美不胜收。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欣赏能力,另外对于电脑知识也初步具备,因此,为了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针对学生的情况让他们自愿结成小组,在课前给他们布置一些独立学习任务,让他们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来搜集信息,然后整理成学习需要的资料。在上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通过小组交流与教师的引导来学习,这种形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除此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电影、广播等宣传媒体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面,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比如在欣赏完一些经典的乐曲后,我经常会提示学生在某某频道观看视频演出或观看相关的影片来了解作品背景等。然后在课上以说写感受与学习收获的形式互相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同时促进学生独立欣赏音乐的能力。

7.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自主参与教学,学习氛围,参与机会

与机会

自主参与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向导,学生进行尝试、探究、发现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学习的培养,学生能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发挥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交流、敢于表达的前提是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宽泛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本位”观念,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感受,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需要,熟悉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民主平等、相互交流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激励、鼓舞、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探索和创造,让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唱、敢演,敢于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二、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机会

要实现音乐自主参与教学,教师必须预设自主参与的机会,留给学生参与的时间。

1.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思维参与,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师生情感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迪与教育,使其掌握复习所学知识的技能,对新知识进行探讨,同时推进、引导教学过程。

例如在三年级《共同拥有一个家》这一课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说说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你会怎样做?(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歌曲的速度如何?(4)找出歌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5)用怎样的气息来演唱?(6)歌曲中最感人的是哪一句?(7)你还有哪一句觉得有困难,需要共同学习?学生由听到唱、由被动到主动、由感受到鉴赏、由模仿到有感情地演唱,在师生的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歌曲,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2. 面同全体学生

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自主在与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要因人而异,想办法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主动性,对知识基础差、能力不强的学生要降低问题的难度,让他们也能品尝到参与的甜头;对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则要用一定的形式让学生产生不断深入探求研究的热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样,学生就会保持高昂持久的参与热情,将自主参与活动引向深入。

3.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自主参与让学生主动学习并相互合作,把学生自在的资源财富、智慧汇集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懂得合作与尊重别人,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集体,不断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且在相互学习中培养团结互助的协助精神。如在欣赏歌曲《雨天等妈妈》这首歌时,我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表演,挑选一人让其选择角色,再让她挑选一人演自己的妈妈或孩子,对此,学生兴趣高涨,自主设计动作和情节,如女儿打电话给妈妈,为妈妈送伞,回家后,帮妈妈擦去脸上的雨珠,给妈妈倒茶。学生在自主合作表演中得到了乐趣,学会了做人。

4. 重视综合性学习

音乐中的综合性学习是音乐不同教学领域的综合、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综合。音乐不同教学领域的综合,就是学生在感知鉴赏的基础上产生表现音乐的愿望,在表现音乐时融入创造因素等,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让音乐伴随人生。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综合是指把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审美功能上寻找契合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寻找开辟广阔的空间。

三、建立有效调控和合理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但不能放任自流;引导,但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全体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研究的思路。音乐课程评价不能局限于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真正参与到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踏实的学习作风。

在音乐学习评价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对音乐成绩进行形成性评价,建立学生课堂学习记录册,根据学生平时学习音乐的态度,对欣赏感受、唱歌、演奏、创造、歌表演等活动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8.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地位;学习积极性;学校效果

【分类号】G623.5

一、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教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做,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过于单一僵化,这样教学似然能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效进行,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也不能得以体现,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更多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权威之下的被动学习,这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出发点就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观,有意识的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可以和自己平等对话交往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其次,教师也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实践中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构建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哥的课堂参与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起到积极地作用。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情景,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真诚去唤醒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体验到教师是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从而树立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信心,进而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一特点,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并且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比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发现问题,再通过合作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引导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良好的課堂氛围还需要教师精心的营造,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尊心都比较强,通常情况下当学生感觉到自己被教师看作是什么样的,他们逐渐也就会变成那样,这也就是所谓的“罗森塔尔效应”,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课下,甚至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应该对学生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可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渐走上自我学习、自主探索,不断发展的道路,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革新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做,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过于单一僵化,这样教学似然能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效进行,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也不能得以体现,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更多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权威之下的被动学习,这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在小学政治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出发点就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观,有意识的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可以和自己平等对话交往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其次,教师也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实践中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最重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能够不断学习,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为此,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比如说,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又比如依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分组,让不同学生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还可以设计不同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自己所能完成难度的学习,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同时获得自主提高、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

五、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陶行知的教育观点中,他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最根本的也就是服务于个人。在他的观点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受教育者才是教育的主人。首先,教师要树立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为此,学生学习状态就需要这个组织者的时刻关注,进而时刻调整引导的方向,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小主人”都能找到理想的掌握知识的途径。其次,教师还要改变自己是知识的权威的观念,树立知识无止境,坚持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这样不仅可以拓宽自己和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而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向明才.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读写算,2013(01)

9.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九

——年级组内“班级之星”德育功能的发挥和拓展

丘北县树皮中学 龚继昌

【内容摘要】:德育工作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向德育要质量”是我校从2005年以来的工作思路。对学生而言,“学”胜过“教”,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在年级组的管理中,现在推行“班级之星”的推选应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亮点。我们通过设立并完善“班级之星”评选条件、精心设计并公开展示“班级之星”事迹材料、围绕“班级之星”举行特定交流活动、提供特定展示“班级之星”风采平台、通过在“班级之星”中评选“年级之星”精益求精等策略来深入挖掘这些优秀学生的德育功能。并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规范年级组学生的品行。现在,在“两基”迎国检的背景下,每个班级都设置“班级之星”栏目,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共同参与,及时做好 “班级之星”的推选。并通过开展“我们都是一家人”、“‘我爱我家’主题班会”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 键 词】:班级之星 年级之星 反思 活动 德育 模范 推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如何发挥好年级组内一些品德、学习等表现皆优的同学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在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我校是一所庞大的农村中学,住校生1800多人,拥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家长行为约束和教育的留守儿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在学校里的10天中,在缺少亲情关心指导的情况下,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可供他们作为行为参考的模范。同时,对于年级组的德育工作来说,也需要一个可以持续发挥导向功能的活动。“班级之星”推选工作正是为了将这部分优秀的学生挑选出来,展示他们优秀的品行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供其它同学效仿,并带动班级乃至年级组内的学生相互竞争更快更好地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众所周知,认识、体验和感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体验和感悟也是 1 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一个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会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而且体验、感悟是知识后而更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可能是挫折、失败.也可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都与学生认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成长必然要求。

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班级之星”推选工作的流程及细则。并期待通过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活动的开展,在年级组内筛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模范。通过不同侧重面的“班级之星”推选,去做好一段时期的专项主题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德育导向功能。最后,能在“班级之星”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推选出“年级之星”。在学生选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学学生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激励和自我激励来营造适度的竞争氛围,带动年级组德育工作向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课题研究过程的一些困难

(一)推选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班级之星”是一个展示优秀学生的平台,什么样的学生才算是优秀的?

2、班主任如何扮演在班级推选工作中的角色?对于推选上来的学生是否具有一票否决权?

3、“班级之星”的推选工作中,任课教师的评价功能如何发挥,学生意见和老师意见如何协调一致?

4、“班级之星”的推选周期的设定,以及申报制度的制定。

5、“班级之星”的奖励及展示平台的设置。

(二)“班级之星”德育功能赋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班级之星”的再评价。极个别的同学把“班级之星”当成一次性的荣誉称号,本身缺乏自己是班级模范的意识。假如已经被推选为“班级之星”的同学出了问题,又该如何处理?

2、除了公开展示其事迹外,如何拓展其模范作用的平台?

3、如何将“班级之星”与年级组的活动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4、如何将“班级之星”推选的主题意义再次升华?

四、解决问题的五个途径简述:

解决途径一:完善“班级之星”评比制度,设立一些硬性条件,如未受学校处分或处分已经撤消一个月以上等。建立在自我申请的基础上由教师评议后挑选符合评选条件的同学,然后由学生进行民主评议,最后推选优秀同学代表。

解决途径二:定期举行“班级之星”座谈会,汇集学生对此项活动的意见及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及建议。赋予“班级之星”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到年级组管理中来。

解决途径三:不定期举行班主任座谈会,征求对此项活动的看法,及探寻此活动与班级工作更好融合的方法。利用每周班团课发挥“班级之星”的作用。

解决途径四:提升“班级之星”示范功能,在“班级之星”内推选“年级之星”,乃至“学校之星”,通过提升其档次来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给“班级之星”佩以标志,通过自我约束及同学监督来更好地发挥其示范作用。

解决途径五:细化“班级之星”评比条件,适时评出一批“专业之星”,如“体育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爱心之星”等,通过点的扩大,来扩大德育面。深化德育功能。

五、课题研究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在整个活动组织过程中,虽然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但一定要在年级组框架内整体把握。包括统一主题,统一组织和推选办法、统一推选进度、统一展示平台及监督机制等。

2、和谐性原则: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及活泼、生动、和谐的民主的德育氛围,是做好“班级之星”推选工作的前提。学生只有在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3 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学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格的陶冶,自我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诸如相互挖苦、揭短等不和谐现象的发生。

3、以人为本原则:

每个被推选出来的学生,都不可能是全面优秀的人。在活动过程中,应该集中展示其值得同学学习的某个或某些方面,对于他的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期待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我修复,做到扬长补短。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讲,通过该活动,能锻炼并提高学习内容的甄别,学会公正合理地去评论身边的同学。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过程(一)“班级之星”评选制度的设立

通过班主任的交流与征询,年级组建立并完善“班级之星”评选制度。制度内容如下:

为进一步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年级组将开展评比“班级之星”活动。

一、“班级之星”评比条件

1.能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

2.能主动维护社会公德,遵守校规校纪,热爱集体,团结同学,敢于并善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

3.学习兴趣广泛,乐于探索,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科技等活动。4.学习成绩优良,处于班级中上游。是共青团员。

5.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开朗乐观,不怕困难,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二、“班级之星”评选周期

“班级之星”每个月评选一期,每期每班推荐一名同学。

三、“班级之星”评选表彰办法

1、每期“班级之星”的推荐时间为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周一班团课。由全班同学民主推荐产生。每次推荐两个同学至班主任处,并由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商 议后确定一个同学报至年级组。

2、年级组审核通过后,各“班级之星”将事迹说明材料电子版上交至年级组,并由年级组组织拍照留档。

3、由年级组统一制作当期“班级之星”宣传展示材料并公示。

4、年级组统一发放证书表彰。并通过短信通知家长。

(二)“班级之星”展示平台的搭建

1、年级组内主题德育班会的开设

为了更好地展示“班级之星”的风采,锻炼“班级之星”的组织、主持能力,年级组应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的活动。计划一个学期,在“班级之星”的组织下,应开展八次主题班会。

主题德育班会的开设,是“班级之星”综合素质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各班班风的一次集中展示。各班为了展示一个良好的班级风貌都应进行精心的准备。这类准备工作主要体现在环境的布置、主题内容的选择及安排上。每班开展之后,应把材料上交年级组长处。

在最后的总结会议上,年级组长对班会“班级之星”的表现进行点评。各位“班级之星”也就自己的优缺点进行了表述,并对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展开相关讨论。作为活动的总结和反馈,年级组应专门组织活动剪影照片展。主题班会参考主题如下: 1.我爱你,中国 2.运动与生活 3.我爱我班

4.我爱您尊敬的老师 5.停止抱怨,学会感恩 6.团结就是力量 7.青春风采

8.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9.我们都是一家人 10.生命与爱

2、班级介绍的设计

班级的设计活动,是年级组为了体现“班级之星”个人素质,营造“班级是我家,前进靠大家”氛围,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进班内同学团结协助精神而组织的活动。在“班级之星”的引领下,通过班级活动设计,各班应确定自己的班级口号。年级组在最后将设计好的班级活动制作成小板块,固定在各班教室门口。以时刻提醒各班同学,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时刻不忘为班级出力,维护班级荣誉。

3、“班级之星”互动活动

“班级之星”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有一个特别的活动或者说有“门槛”的活动来激励他们。通过年级组的筹划,确定了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互动活动。整个活动分成三个部分:首先由年级组长集中“班级之星”进行工作回顾,总结了他们的表现,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勉励他们通过实际表现来证明自己不负“班级之星”称号。其次,各“班级之星”用自己的一句名言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并用书面形式向班主任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最后,由年级组长组织各“班级之星”,共同探讨双方感兴趣的话题。

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上进心,让这些优秀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班级之星”的来之不易。

4、组织开展书画比赛及优秀作业评比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班级之星”的才能,在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举行硬笔书法、美术作品比赛以及优秀作业的评比。特别是作业评比,通过展示优秀学生的作业,给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板。字迹端正,打满优秀评价的作业展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肯定。不少同学在观看了优秀作业后,都表示将在以后的学生中,用更认真和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作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在比赛中,让“班级之星”充分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作品的评选中来。用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赢得了大家的肯定。比赛结果在校园公开,并于书面形式通知学生家长,让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5、精心设计展示材料

每一期的“班级之星”,都要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事迹介绍。年级组要求统一上交电子版以供打印。在通过年级组审核后,由年级组统一组织“班级之星”拍照。展示作品用A4纸打印,图文混排。页面设计由年级组长亲自动手。统一的样式包括页面边框、页眉设计、左上角及右下角的装饰物、水印“今天我是明星”。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页眉的环线设计。精美的展示材料每次在校园内展出时都吸引了大批学生的驻足参观。对于学生来说,在校园中的材料展示是一次难得的在师生中宣传自己的机会。除了让学生自己心生自豪感外,更能激励其他同学努力成为校园之星的决心。材料的公开展示也让“班级之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不断鞭策学生积极进取,天天向上。(部分展示材料见附件4)

6、加强师生联系,发挥好“班级之星”桥梁作用

“班级之星”的作用不仅仅是给全班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学习榜样,还可以是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组织者、监督者和推行者。在班风建设上,利用“班级之星”群体的带动和影响能力,班主任可以成功且方便地引导某一段时期班级风气建设方向。同时,充分利用好“班级之星”的监督功能使得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拥有了一双双无处不在的“眼睛”。

7、加强引导,成立帮带小组,充分发挥“班级之星”在班级管理上的作用

在第二次班主任交流会上,各班的“班级之星”都对本班同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每个班都总结了一部分平时表现欠缺的同学。在总结材料中,他们不仅仅较全面地总结了班级近期表现,还对那部分容易犯错的同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帮带小组的设想。在班主任及年级组的指引下,利用“班级之星”实现了学生管学生、学生带学生的新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开展“年级之星”评比活动,提升“班级之星”活动主题

为了提升“班级之星”活动主题,年级组应举行“年级之星”的公开评选活动。经过班级推荐,年级组全科素质考核,向全年级师生推荐8位“年级之星”候选人,并举行集会,进行公开选拔。8位候选人应写好自己的事迹材料。最后,经过投票,选举产生了5名“年级之星”。所选“年级之星”报给学校德育处给 7 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分管校长和德育主任到场为“年级之星”挂牌和颁发了证书。“年级之星”的规范评选,引起年级组内师生的激烈讨论。并由此营造出了浓厚的向先进学习的氛围。活动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活动的本身。

七、课题实践与反思

(一)关注学生的进步—“班级之星”的再成长

一项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不能简单地用活动结束后评出了几个优秀或先进来衡量。活动的意义更多地是通过活动过程去展现和挖掘。在“班级之星”评选活动过程中,非常多的同学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愿望。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限制,还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优秀或进步快速的同学没有获得这个荣誉称号。随着活动的告一段落,这个结果也许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同样因为活动的结束,也使得一些已经获得“班级之星”称号的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把“班级之星”当成一种一次性的荣誉,而忽略了它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一方面,我们应该通过活动,让该进步的进步,该表彰的表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在活动过后,通过一些教师和年级组后续的行为,时刻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是“班级之星”,是班级里优秀学生的代表。千万不能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让他们把荣誉当动力,主动自觉地做好班级表率。

(二)关注活动的可持续性—“班级之星”评选活动的功能拓展

“班级之星”评选活动的施行,是年级组管理上的一个新举措。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对于学生以及老师来说,“班级之星”、“年级之星”的推出,算得上是一个有成果的活动。但对于年级组来说,这个活动的结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恰好是其德育功能发挥的开始。如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发挥其德育功效是一个可以持续深入的课题。

对于这么一个较大的特定群体来说,因为其良好的素质,而使得其对一项活动的领悟能力和执行能力相对较高。我想,通过在平时工作中重点抓好这个群体的管理,肯定能将年级组的工作控制在一个相对平稳、相对较高的层面上。而且,通过开展一些特定主题的评选,如数学之星、英语达人、科学博士、文学明星、规范标兵、尊师模范、低碳卫士等等,可以在年级组内的一个特定时间段 8 内营造特定的德育或智育氛围。

参考文献:

1、《教师教育机智与教学反思探折》

2、《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3、《家庭教育的十二个话题》2005年8月

4、《学校德育工作指导》

5、《班主任工作漫谈》

10.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十

我们做班主任一般都是一带就是一轮儿——三年,和学生的感情应该说是很深厚了,可是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再好,感情再深厚有时难以和学生之间的那种感情相提并论,尤其是在班里关系走的特别近的学生。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这种正能量,而尽最大努力消除负能量给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例子,看一看在教育过程中孩子们自身所发挥的巨大能量。

第一件故事是发生在2007年的事情了,我们班有个叫王小红的女孩子,她学习上中等,个子不高,但是性格倔强,自己非常有主意。王小红家庭情况比较复杂,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弟弟,她认为继母对他不够关心,只对她亲生的儿子好。在初中最后一个学期,他们的矛盾升级了,在期中考试后的一天早晨,王小红的父亲来学校找我,来看一看是否王小红来上学了,他父亲告诉我昨天他女儿一晚上没有回家。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因为她想买一件比较贵的衣服,他没有同意,她就负气出走了。这一下我可着急了,王小红是我们班学习不错的学生,又马上面临着中考,这个时候离家出走,不是急死家长和老师吗?我给她打电话,她也不接。于是我就发动我们班的学生,问问他们是否知道王小红的下落。可是,班里的学生没有一个吱声的,我问王小红最好的朋友李霞是否知道她的下落,可是李霞说她一点都不知道。我从她的言辞和表情看出她似乎有难言之隐。下课后我把她悄悄带到办公室,问他到底知不知道王小红的下落,她开始还是不肯说,我给她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给她讲了厉害关系,她最后说,我确实不知道她具体呆的地方,好象是在一个外班的同学家,但是我可以和她通电话。李霞说,王小红要求我对她的情况要保密,不然朋友就没得做了。但是,我心里也很复杂,因为她说等她筹够了钱她要去南方闯荡了,因为家里没有温暖和爱。我没有再逼这个女孩子,我很诚恳地对李霞说,请你帮帮老师和王小红的父母吧,同时你也是在救王小红啊,她因为年龄小所做出的幼稚举动可能会毁了她的一生。李霞被我的真诚的话语感动了,她说,请老师放心吧,我会和她好好谈的,您和家长先不要介入,我起码先稳住她,不会叫她到远地方去。我告诉她一方面要稳住她,另一方面不要对老师有防范的心理,要接老师的电话。结果,第二天我给王小红打电话她接了,我通过电话给她讲了很多,后来我又和家长联系,经过做大量的工作,终于把王小红劝回了家。这个孩子后来不但考上了高中,还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她每次寒暑假回来都到我家里开看我,她说是老师给了她这么买好的前程,如果当时自己跑到外面去混,后果不堪设想。我则告诉她主要是李霞的功劳,我嘱咐她千万不要忘了这个好同学啊。

第二个故事是2009年的事了,我记得这届学生总体都表现的比较好,可是也有几个不爱学习的“混小子”,可以说是三天两头惹事。其中有一个叫王叶明的男孩子,总爱打架,而且下手还狠。有一次,邻班的一个叫高峰的男孩子,早晨在做值日的时候无意将水洒到了王叶明的身上,两个人发生了口角并发生了肢体冲突。我们两个班的班主任对他们都进行了批评,并相互承认了错误,我们觉得没事了。可是到了下午我一到学校,我班的苗丽就悄悄地来告诉我王叶明要从社会上纠集一帮人,想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对高峰实施报复并准备了刀具。我一听心里很着急,过了一会儿,我到班里把王叶明找到了办公室,我对他说:“我听别的班同学说,你还想不通,是不是还要报复高峰?”他装出一副十分无辜的样子说:“老师,没有的事儿,您别听他们胡说,我已经接受了您的教育,哪能还干这种没有法律意识的事情呢,老师,您放心吧。”我见他不说实话,我给他讲了一番道理以后,就叫他回去了。到第二节课的课间,我又悄悄地把苗丽叫来,叫她找几个和他关系好的同学继续做他的工作,并要告诉他打群架的危害,学校要给打群架的学生处分还可能影响他将来拿毕业证。到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班主任都到学校门口盯着,生怕出什么意外。过了很长时间,学校门口也没有出现校外人员,一场危险的冲突避免了。到了晚上吃晚饭的时候,苗丽给我打电话来了,她说他们经过反复摆事实,讲道理终于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放弃了报复高峰的念头。有时,学生在气头上,觉得自己在同学们中的面子很重要,所以听不进老师的话;但是同学们的劝说,一方面有了台阶和面子,另一方面,年龄相仿孩子的话也比较容易接受。

第三个故事就是今年中考前的一件事。我班的马三杰同学,学习也不是很好,考高中希望也不是很大。在中考前的两个月,有些同学就直接报中职了,不参加中考了。可是马三杰同学非要参加中考不可,于是我们就给他报了名。临到中考还有一个来月的时候,在一个星期一的早晨他妈妈来学校找我了,她告诉我说,由于昨天晚上马三杰回家特别晚,气的她把马三杰的书全部都撕了,马三杰也不来上学了。事后她也后悔了,问我怎么办?我告诉她叫他赶紧把能买到的书都赶紧给他买了,给儿子承认错误,起码要参加中考,拿上毕业证。她回去以后,做工作也没有做通。两天后,我打电话给马三杰的家长(他家离学校太远),叫他家孩子无论如何也要到学校一趟。当天下午马三杰来到了学校,我和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何老师一起做他的工作,告诉他如果他不参加考试,一方面他拿不上义务教育毕业证书,以后想上其它的学校都困难;另一方面各科都要算零分,会影响老师们和班级的整体成绩。虽然家长和你有误会,可是老师们对你还是不错的呀,希望你能参加中考,实在不行,也可以在家复习,直接参加中考,他最后愉快答应了我们的要求,答应直接参加中考。过了两天,我叫我们班的魏亮亮(马三杰的知己)给他送复习资料,第二天魏亮亮告诉说,马三杰不参加考试了,已经去西安伺候他住院的爷爷去了。我问他知不知道为什么他变卦,他告诉我据马三杰说,可能是在回家的路上碰见了一个教他的老师,说了他两句,嫌他折腾了。他一赌气决定毕业证也不要了,直接去西安了。我赶紧给他家打电话,请他们再做孩子的工作。我同时告诉魏亮亮,叫他经常给马同杰发短信劝一劝他,我相信有时同学的力量能超出老师和家长的力量。过了一段时间,魏亮亮告诉我他已经做通了马三杰的工作,等他爷爷刀口拆线后就回来。在中考的前两天,马三杰终于回到了家,并按时参加了考试,并顺利拿上了毕业证书。

11.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篇十一

一、营造适宜的参与环境,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相互尊重、理解、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情绪饱满,把轻松带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多鼓励学生,称赞学生的优点,比如,“Good!”“You did a good job!”“Excellent!”等。

二、让学生在成功的愉悦中促进其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不间断的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研究表明,成功动机强的学生比成功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更有成效。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和体验。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只不过这种体验有程度差别。有些学生获得的成功“大”些,有些“小”些。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要让学生十分清楚自己取得了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宽容态度,多鼓励,多表扬,只要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应给予较高的评价,并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们时时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鼓励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保持学习热情。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前苏联教育学家罗寥夫说:“有兴趣、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增加一半。”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感兴趣,他的学习成绩肯定会好。这种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是分不开的,许多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时兴趣很高,但随着知识的加深,如果教师不注意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不断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能渐渐淡化,有的学生甚至可能丧失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信心。而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学缺乏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上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趣味导入法。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很重要。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这样:

T:Present some pictures of students about tourist attractions.

T:Do you like traveling?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se picturesque places?

S:Yes.

T:Why do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to travel,even some of them traveling abroad?

S:People travel for different purposes: to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 to relax ourselves ...

T:OK,now let’s enjoy more pictures in the world.

2.任务导入法。任务型教学是指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提倡“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教学原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要求学习者通过完成任务,用目标语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老师不借助其它引导性材料,直接呈现课题,采用这种方法能很快的进入授课的主题。

3 . 交际活动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根据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参与形式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可以是问答、对话、辩论的形式,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在课堂上动起来。另外,还可利用电教手段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偷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思、爱问,对于所学的文章,可以交给学生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再到善问。学生的问题提出来,教师一般不宜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争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对于疑难问题,经讨论后,让己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更正。最后,教师需要适时地总结,统一大家的观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12.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论文 篇十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教学的一大难题。对于刚这作文的小学和一来说,如何审题立意,如何先村、剪材,如何布局谋篇,都离不开老师的经常指导,慢慢培养。《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句成段,连段成文,并注意前后联系。叶老也曾说:阅读得其法,写作能力高精尖随之增长。教材是最好的例子,这就给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朝着这个方向,我不断努力,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解题,指导学生审题

戏有戏眼,文有文眼。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写好作文,都得审好题。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分析作者是怎样立意,怎样紧扣题目来写的,从中学习审题的方法。

二、理解内容,指导学生选取村

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要指导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例《詹天佑》一课,围绕中心写了修筑京张铁路这一件典型事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詹天佑一生做过的事千千万万,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一事例,是因为在众多的材料中,通过分析比较,它最能表现詹天佑杰出爱国这一中心思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文要选择那此最能反映写作目的,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来写。

三、分析结构,指导布局谋取篇

一篇文章由好多个自然段构成,意思相同的几个自然段又可以合并为一个大段。阅读者教学中指导学生弄清课文的层次结构,详略得当,理解其好处。如《飞夺泸定桥》一课,共有九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大段: 1 险桥必夺;2 抢时间;3 攻天险;4 奔赴前线。其中 1、2 段的内容最能突出英勇顽强,奋不顾身这一中心,所以写得很祥细。 1、4 段的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就写得相对简略。通过分析,使学生懂得,作文就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哪些材料应该祥写,哪些材料就该略写,如何谋划文章的格局等。

四、体会段落关系,指导衔接过渡

在学生的作文中,往往出现层闪脱节或过渡不自然现象,主要原因是不会使用过渡名和过渡段。这个困难同样可以通过分析课文来解决。如《伟大的.友谊》一文中,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翔,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一过渡段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了下文,使文章上下文联系紧密,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懂得过渡段(句)在文章中的作用,逐眇学会作文的衔接过渡。

五、理解中心句,指导作文点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中心句。如《蚂蚁搬食》开头就点题,《养花》结尾点题,《伟大的友谊》中间点题,别了《我爱的中国》则多次点题。这样写文章的中心就比较突出,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同样是指导作文点题的良好时机,学生了解了中心句的点题作用以及不同的点题方式,并在作文中慢慢尝试,作文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另外,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课文的开头,结尾的写法,倏方法的运用等,从中也能学习表达的技巧。

上一篇:综治维稳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