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4-12-11

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共11篇)

1.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一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辽宁 凌源 ●杨晓红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让人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进入一种美的境界,表现一种美的情怀。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让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热爱美,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这是作为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反复诵读,激发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反复诵读,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味出作品的奇妙之处,感受到它的韵律美和抒情美。诵读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方法,但我们的散文教学离不开它。因为没有了诵读,散文的美感就找不到源泉。我认为这种诵读一方面是学生对散文的朗读与品读,学生通过对散文中的优美文字的语感体验,进而接受和了解形象的内涵,唤起学生对作品本身的体验,这是很重要的。现当代散文是更需要反复诵读的,一定要给学生诵读文章的时间,因为作为散文本身,它生动的语言不需要教师做太多的分析,这样会破坏散文原有的意境,而通过反复诵读,散文中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含义自然而然地就表达了出来。学生的诵读为课堂教学拉开了情感和审美的序幕,达到了散文对学生美感传递的第一步。

教师的精美范读也很重要。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来朗读散文中情感丰富的语段,用极富美感的语调来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进散文的美丽世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境界,从而走进散文中,也走近了作者。教师的范读要比磁带和课件中的录音更具感染力,教师的优美范读能让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从而达到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而现在课堂上的散文教学多数都缺失了这一环节,或者是象征性地做做,这是课堂教学中美育的一大缺失。

二、体味意境,开拓学生的审美想象

品味语言、鉴赏语言,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去体味和感悟其中的情感。现代著名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是一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秀散文。文中写道“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朵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里的蓝天、雪峰、白云、雪水、溪流、浪花虽是天山最常见的景物,但被作者注入了热爱美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着重写出了天山雄伟秀丽的特点,并采用了三个连续的美丽动人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神奇的、绚丽夺目的风景画面,其中几个动词的运用更给人以“画中动态”之感。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极富美感的一篇名作,文中叠词的运用极尽绘情状物之能,非常富有发现力。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田田”二字,把荷叶那种肩并肩紧密地挨着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又如“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叠字“粒粒”,把含苞待放的荷花那种“晶莹剔透”的形象跃然纸上;“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脉脉”一词赋予了荷塘流水如情窦初开那样的少女般的情怀;“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其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在表现出树多的同时,把这些树高低错落、连绵成片以及层次分明的景致送进了读者的眼帘。这篇散文所用的字语虽然寻常,作用却实为瑰妙。深入文章,发掘语言的内涵,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师在讲授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时,要让学生体会散文中蕴涵的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天山景物记》是一篇具有浓郁诗情的散文。在讲授“迷人的夏季牧场”这一段,我先让学生朗读,然后点拨他们:作者笔下的迷人夏季牧场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请你们用最精炼、准确的语言形容出它的不同角度的美?经过启发点拨,学生概括出了夏日牧场的静态美,牧群的色彩美,牧女歌唱的形象美和音乐美,雨后牧场的情景美,牧民的别致晚餐的情趣美,牧民喝奶的生活美,草原之夜的自然美等。优美的散文语言是诗化的语言,犹如行云流水,姿态万千,一泻千里。写景状物,使人身临其景,抒情言态,令人血气俱动。散文的语言是作者心灵自然地流淌,犹如长江源头,百川争流汇于一江春水,给人永恒的美感。学生体味出了语言上的美感,就会深刻地感受和领悟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意境,就会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设情入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散文注重的是意境的描写,讲究的是情感上的渗透,因此许多散文的美感往往是内蕴的。在教学散文时,辅以情感和内涵相近的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联系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嗅觉等器官,让散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所倾吐的情意,不断和学生的心灵碰撞,从而引起共鸣,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了审美情操。我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特意选取了名曲《春江花月夜》,并配以荷塘月色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幽雅、静谧的意境深深陶醉了学生,叩击了他们的心灵,营造了心境,引起了强烈的审美共鸣,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走进课文的内容。学生不断体会到月色的飘逸美、如梦境般的童话美,月色的朦胧美、神秘美、和谐美;感受到荷香的清淡幽雅,若有若无的音乐美;体会到荷叶、荷花的姿态美,领悟到荷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品质和那叶子底下流水的脉脉含情。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与文字语言的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调动潜力,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散文中的情感广博深邃,学生受阅历、接受水平等限制,对文章中的情感往往体验不深。教学中配以恰当的音乐,在传递思想感情的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这样的表达比文字更深刻、更丰富。音乐的感情和作品的情感二者有机结合,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力量,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从而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内容地把握理解,在教学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可以播放《聆听地球的回音》来感受大自然的清静,渲染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意境,揣摩作者那颗热爱故都、向往北国之秋的眷眷之心。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可以播放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来表现文中那种超然物外的,孑立独行的人格情怀。这样会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深层审美体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刻体会作者极尽笔墨描写他的“空中楼阁”是为了表达他热爱大自然,向往独立、安静、幸福的生活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散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是在充分挖掘散文自身的审美因素的同时,把散文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发展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建立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散文教学中的美育,可以多方面、多方法进行,教师在平时要指导学生多参加、多观察、多体验各种自然、社会和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和逐渐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2.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二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但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要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节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 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教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教师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 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 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在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加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3.浅析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三

目前全国在“ 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 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 。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 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 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 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 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 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 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 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 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 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

我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 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如 :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 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 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 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

2.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 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 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 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 多方位地展开。 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 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 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 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 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 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 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 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 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 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們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 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 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 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 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4.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四

巨宝中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其任务就是在向学生普及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媾合物,由两者的本质所决定。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其人格结构。施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重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抓住美育特征、遵循美育原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其人格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首先,创设情境,欣赏感受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循境入文,理解鉴赏美;最后,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和表现美。

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教学大纲关于阅读的要求中也有“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可见,整个语文教育界已经普遍开始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他们感情丰富,有追求美的强烈愿望。如果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影响、激励他们特别是在学习、生活中挖掘一些好的典型来感染、教育他们,他们的道德情操就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辨别是非的教育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操,使他们成为感情丰富、热爱生活、具有坚定意志行为的人。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在语文学科中提倡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这是广大语文教育者长期实践和理论探索的概括与总结,更是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责任与挑战,已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中学众多的基础学科中,“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二是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影响到个体知识、智力、能力整体结构体系的形成与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发展。毫无疑问,语文学科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头戏。在中学阶段切实抓好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正是借助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以期达到完善人格、陶冶情感、发展智力,促进人的各种潜能全面发

展的目的。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其工具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为目的,其人文性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感生命为指归。语文学科“熔德育、智育、美育为一炉”,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是形成学生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十分丰富,这是整个教学中极其活跃的因素。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这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要求,并不是外加的任务,而是要以此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素质发展的潜能,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往往是重思想轻情感、重智力轻审美、重实在轻想象。目前,相当多的中小学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种现象。且不说在一些着重传授专业知识的非美育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审美素质的培养;单就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及语文(主要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也往往是被开成了非美育课程,即偏重于对这些艺术作品中的主题思想的分析、偏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与培养。而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这些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则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这种施教方式似乎仍未脱出应试教育之窠臼。就非美育课程而言,因忽视了“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之手段的运用,这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因此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就美育课程而言,因忽视了对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则欣赏艺术所需要的特殊能力――审美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因为审美能力特别需要想象力、直觉力,它是直接诉诸于情感而非诉诸于知识的,所以一个人懂得了

关于艺术的知识,并不表明他具备了欣赏艺术的能力。正如鲁迅所说:“诗歌不能仰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那么如何树立学生初步的审美观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形式多样性。

1、我们应该紧扣教材,挖掘出各种课型里美的因素,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美的范式:有无产阶级光辉思想的美有崇高思想境界的美,有艺术形象的美,有文章结构的美,有语言形式的美,还有题材新颖的美等。

2、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美育的形象功能,创设美的情境,给予学生美的体验。

3、通过欣赏课,让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形式的美。

二、循境入文,理解鉴赏美。

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情感教育,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

⒈体会写景类文章的境界美。

这类文章的美是最易显形的,往往意境优美,诗情浓郁。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授课一开始就展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挂图、幻灯、录像,让学生入课就感受到那份美的意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⒉写人的文章,体会人物性格,感悟人物人格美。除此之外,表演课也是在学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之后,表现美的一种形式。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学过的课文编成课本剧,把生活中美的事件编成小品演绎出来,并请大家来参与审定、评议。如教小说《变色龙》时,可以把课文改编成一个独幕短剧,和学生一起扮演剧中角色。学生都很有兴趣去满足一下他们的表演欲望,通过表演让学生们充分显露了他们的创造才华,并且品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学生不仅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课程,还有了很好表现自己的机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5.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五

审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审美能力是人对美的事物的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重要的目的。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人在审美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感同身受地体会艺术作品的意味。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人的本能,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把物品拟人化,赋予它生命和人类的情感,就像诗词歌赋中对某种自然物的讴歌。原始部落会用动物的形象做部落的图腾,以它的某种特性作为精神象征。不仅是物品,某种情境也会令人触景生情,产生无数遐想:秋风萧瑟的荒凉、烟雨朦胧的江南、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伤感。人会不自觉地把这些与自己的情感进行类比,找到契合点,产生共鸣。审美主体把自己的体会带入审美对象,在审美中找到了契合点,产生了共鸣,便有了美感。这个美感可以是愉快之感,但也可能并不是愉快的,如,悲剧给人带来的就不是愉快之感,但是悲剧也能让人产生共鸣。另外,李煜的亡国之恨、江州司马的潸然泪下都不是愉快的,但是它们都是艺术性极高的,这种忧愁、忧心、悲凉、悲愤之感是可以产生共鸣的,也会给人带来情感上的宣泄。再如,蒙克的《呐喊》中粗犷的线条、压抑的色调,这种悲凉的气氛也给读者带来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也是一种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并不仅是要学生判断出作品的好坏,而且要能读懂艺术品的精神内涵,体味到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够从中欣赏到美,并且感到愉快。

一、要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

整个人类的审美历程可以高度浓缩到一个人的审美成长过程里。学生的审美成长也需要过程,从最开始稚嫩的卡通到渐渐接受成熟的色调、构图,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硬性灌输。

第一,古朴的形式美。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追问美的本质。毕达哥拉斯学派一直在寻找最完美的比例关系,如平衡、对称、变化、整齐等。人们在审美时,更接受有秩序的体验,不会接受杂乱无章。如,诗词写作不能脱离格律,否则就不是朗朗上口的诗词,而只是一篇普通的散文。绘画更是如此,人们在最初欣赏时更在意的是无差别地模仿自然的写实,或是完全遵循自然秩序的装饰风格。这是最简单、最单纯的感官体验,符合自然规则的写实主义与装饰效果,而要想获得这样的效果并不难,但这只是最基本的审美,甚至是最基本的.感官能力。

第二,人性的呼唤。艺术作品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承载历史,历史画、宗教画、青铜器等都在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见证历史、宣传教义还是震慑奴隶,我们都无法亲身经历当时的历史。但是即使过了几千年的时间,那斑驳的器物上奔放的狂野也足以让我们感到震撼。对于承载历史的作品,我们也能获得人文精神的体验。如,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充满慈爱的目光,是人文精神的觉醒,其实就是人性的觉醒。由此及人,审美者自身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性格、有缺点有优点的人。文艺复兴呼唤人性,显而易见是成功的,欧洲逐渐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很明显,艺术家做的事,哲学家无法通过概念分析完成。

第三,艺术的解放。画家在纸上创作,其实就是在分割空间。可能是模仿现实的空间,也可能是创造想象中的空间。古典主义绘画完全遵守透视学和光影效果,模拟现实的空间;自现代主义以来,艺术家追求精神,打破过去空间的限制,把多种空间视角的物体展现在同一视角内,这很接近国画中的散点透视原理。印象派的作品曾经在艺术沙龙里被人诟病――不是艺术,但是最终莫奈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不仅印象派从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且艺术作品也终于摆脱了历史、宗教、政治的藩篱,完全展示自我价值。莫奈用纯粹的色彩视角观察世界,其实色彩是随着时间、光影不断地变化的。

一年四季甚至一天之内,色彩瞬息万变。莫奈尝试完全用颜色记录这种变化的感觉,阴晴雨雪、冷暖温和。这样,绘画就完全成了色彩的体验,也是色彩变化的美。艺术家追求另外一种极致,那就是完全是色彩关系的作品。审美层次的提高,不仅仅是美术教学的问题,更是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共同问题,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美术教育要做引路人,指出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提高审美的方向前进。

二、要增加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

6.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六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授科学知识及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教育工作中最重要也是必须的工作,审美教育不仅传授审美知识,而且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所带来的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合规律有序的社会韵律,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同时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进一步要求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键字】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心理结构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审美的认识更应该深入地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因为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就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扣人心弦的情节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这些美的东西不会自己跳出来让人欣赏,这就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各种美,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有效地融入美育使得更多人受到美的熏陶,并引导去发现、感知、创造生活中的美。而在审美教育中,由于美的感受除了用语言表述,用图画和画面形象的表现,大多时候是靠文字传播出来的。大自然中存在着美,可谓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社会也是处处留心皆是美,宇宙是美的空间,生活是美的世界,能够发现美、表述美、鉴赏美、创造美都离不开语言文字,惟其如此,语文才会成为琳琅满目的美学世界。

只要语文教学活动美起来,学生就会很快的融入其中,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时又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最终有效的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仅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去欣赏一些美丽的句子,或仅仅停留在对文章中描写的景物美和形象美等客观、表层的欣赏上,而应当结合作家的个性与写作时特定的心境和社会背景,帮助学生深入发掘课文中的内在美点,揭示深层性的审美情趣,使得 学生不仅领略到美,而且深悟到这种“美”所隐含的高尚情趣。从而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思想、灵魂结合起来,使得审美教育确有成效,落到实处而不至于成为空架子。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达到目的。

第一,传授美育知识,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种善于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感觉上的能力,而且是一种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能力。美育不仅仅只是在传授美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品德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朱光潜:“美感起于形象直觉”③1,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其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也可以通过朗读,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然而美离不开形象,学生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阅读时就好像是人在画中行,身在景中游,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感觉。如果说智育启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例如,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一文就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叙述方式上,文章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到文章的第3段时,读者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再如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文章以小屋为中心,通过辐射式的笔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尽情地描绘着自己心爱的小屋及其周围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336页.的自然环境。先实后虚,由实而虚,虚实结合,将现实的自然景物融入诗一般的朦胧境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已很直观、形象的早春二月风光图,使学生感受到,此刻是多美啊,但我辞别以久得故乡又是如何呢?是不是一样让人迷醉?这样也就很好的理解了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了。也可以说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进一步进行审美的基础。

第二,培养审美想象、联想的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审美的传达,在欣赏文学作品中体味文学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在阅读教材中感受作者的审美理想、道德追求及生活情趣;在感知与体验中,培养审美想象、联想的能力。联想和想象,是两种奇妙的心理功能,它们能由此物联及彼物、由彼物及此物,或者随意改造事物的表象、性质、数量,可以无限自由地伸缩展开;而审美的联想想象,除了要由此物联及彼物、改造事物外,还必须伴随着形象的联翩、情感的活跃、美感的享受等。审美想象、联想为主体在美感世界里遨游插上了翅膀。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在头脑里改造记忆表象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在本文倾力描写的儿时生活的乐园——百草园。儿时生活的真实感受,不同于成人的审美角度,童稚般的幻想和联想,配之以层次分明的描写,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是那样活泼生动,童趣盎然,摇曳多姿。而这些景物描写又最贴切初一学生的生活实际,最能引起学生的“勾联”、“嫁接”,是指导和提示学生想象和联想,进行描景画物的理想训练台阶,在审美上,使学生得到生发想象和扩展联想 3 的实践锻炼。

第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挞落后,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予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便于更好的理解课文,让更多更丰富的美从死板的字眼中跳出来。如: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看,太守左手牵着黄色的猎犬,右肩架着善于捕捉鸟兽的苍鹰,真是威风凛凛!随从武士们身穿华丽的猎裘,千骑竟逐,似一阵狂风卷过山岗原野,声势多么浩大!“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显示了苏轼那英武豪迈的气概,保卫祖国边境的信心和力量。可见情感性是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陆机在《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鲁迅也常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④2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深挚的情感只有与作者融注在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主旨。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生动活泼的文字加上美妙动听的音乐,双重的熏陶让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沉醉于美的愉悦中,在自我陶醉中自然而然就对文章有了深刻而又独到的理解。如果你读到“斑竹一枝千滴泪”的诗句时,不知道娥皇、女英哭舜帝的典故,就会产生竹和眼泪是风马牛不相及之感;如果在欣赏西方宗教艺术时不懂得百合花象征着玛丽的童贞、羊羔象征着信徒,那么在看到这些事物时同样会产生莫名其妙之感。审美理解是对直观事物本质的理解,是积淀在感性中的理性。

2010年,笔者作为师范生进行了五个月之久的实习,在实习期间让我感触最深。在教学条件相当差,教学资源相当匮乏,师资力量相当薄弱的藏区,学生知识的获得仅从老师的讲述中死板的接受,更别说是在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但那一节课我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作为实习生到岗之后就开始了工作,由于语言的不通工作很难,每次上课就好像是在自言自语,没一个人理会,渐渐地大家就都打成了一片,但上课时还是那样,因此我就想改变一下课堂教学方式。

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6页.我找了早春清晨有鸟叫、水流声充满生机的音乐,一幅水彩画,带着学生进入了《荷花》这一课,当我一挂起画让他们猜是什么花时,教室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虽然有的回答不搭边但至少都发言了。之后的表现更让我出乎意料,当手机播完音乐,让他们说说听到了什么及自己的感受时,说的太精彩了,虽然都没见过真正的荷花但文中那活灵活现的画面时时刻刻都浮现在眼前,“荷叶挨挨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露出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阵微风吹来,就翩翩起舞。”就好像身临其境各个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节课虽然没完成任务但目标达到了,最起码这节课让学生学会了语文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只有与她有感应了才能读懂她,理解她。课后的作业百分之八十的都做得非常好,课文背诵也是比平时好。

总之是因为在美育的协助下完完全全理解了课文。之后的每节课(如:《翠鸟》、《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画杨桃》、《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等等)我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让他们都置身在课文中作为文章的主人翁,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融入课文中但全班至少三分之二的都能做到(牧区的学生听不懂汉语)。果然期末检测时比平行班级的好很多。实习之前我们开了这样一门课,但当时根本就没重视过,更没想过自己会将此运用在具体教学中,却是这次实习让我在实践中看到了审美教育的作用、意义及其重要性。让我发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优美的语言文字,而且是对美景的欣赏,对美的生活的感受,对美的精神的感悟。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进行着改革,但还是未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的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结语】

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情感、理解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美的介绍,5 和美的体验,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象、联想,用丰富审美对象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得学生去更好的领悟其中的美。

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且也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同时达到了新世纪教育的要求。在我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时候,如何把提高素质落实到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美的体验是我国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作为美的载体的语言文学,对美的感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感受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高尚情操。【参考文献】

1.张乐天 邓银成 范安平著.《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王启帆著.《语文审美教育概论》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3.张永昊等著.《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朱烧禹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苏霍姆斯.《给教育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6.贾明强.《语文学刊》,《审美心理的总体特征》,1994年第6期.7.《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8.谭虎主编,《素质教育65题》,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注释】

7.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篇七

高中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求知欲强,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学习新知识。这时,审美教育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来说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对高中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带动学生独立地去认识美,有选择地接受新的观念。笔者在美术授课时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笔者选择优秀的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赏析教育。上课时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在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的。与之同化的是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既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会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甚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体现的恰是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

艺术家的优良品质无非是智慧、专心、真挚、意志。我们应该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这种美的力量。一个朦胧中的少女有着自己的梦想,这与中学生多梦的性格是如此的接近,这种心灵的沟通和激发,如电流通过全身,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忽然间犹如脱胎换骨,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觉地接受了罗丹的高尚艺术品格,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但这种教育的深刻性是永远不能泯灭的。

8.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八

美是熏陶、是启发,它不仅可以撞击学生的灵魂,还影响他们的情感、精神、品格等。美的意境更能迅速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美感,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涤。这些意境也就是美术教师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的审美形式创设审美情境。

我们的学生渴望“美”,甚至希望创造“美”。那么,什么是美?美在何处,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去引导、去发掘,师生共处于美的陶冶之中。

一、认真备课,体会真情

“情”是美术教学的灵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想通过审美教育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一个“情”字。深入专研教材,深刻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使自己与画家同休戚,共哀乐,思想感情融为一体。美术教科书中有 许多好的绘画作品,如欣赏课,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主要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波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从《开国大典》中 ,可感受到画家通过构图、构思和色彩,表现了中国人民永远站起来的信心和气魄。让学生树立起豪迈的爱国之情,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用心专研,体会绘画作品,充分认真备好课,就有可能上出一堂生动感人的课。

二、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视听,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感知

如何引导学生审美感知作为审美客体的美术作品是教學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根据所教授的作品内容的特点,科学的设置情境,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1.我是从以下两方面培养学生的感知的:

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

在课堂上,提供意境,用多媒体教学,直到学生认真观察,洞悉直观的视觉形象。例如:学习周思冲先生的肖像画《老矿工》,颇为生动的刻画了一位从旧社会生活过来的老矿工的形象,通过对人物的观察,在老矿工布满斑痕的脸上,可以看到这位煤矿工人艰苦劳动的一生。然而,他又是那样的善良、淳朴和憨厚。美术课并不是以“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为评价标准,教师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感受、想象与思考,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

美术绘画课的教学除了学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色彩和构图等艺术,还要学习临摹、写生和创作等艺术表现手法。例如:一堂景物写生课,不管是一盆沐浴着阳光,摆在窗前的鲜花,还是随意堆在桌上的的肥硕水果;不管是一组闪耀光泽的玻璃器皿,还是刚买回来的新鲜蔬菜。那生意盎然的色彩,情趣横生的形态,都能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2.利用音乐艺术调动联想,创设审美情境。

音乐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它可以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刺激人的感官,引起人的注意和共鸣。通过对音乐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例如:欣赏齐白石老人的国画《却教蜂蝶为花忙》,一边让学生倾听欢快的乐曲,一边观看蜜蜂在艳丽的风险花旁飞舞采蜜的忙碌情意,喻意颂扬勤奋劳动的精神。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鉴赏,激发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慕。

心理学认为,情景具有对人的刺激作用。当教师创设的图画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创景生情,情在创景,情景交融。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亲自发现美,感知美,体味美,从而获得审美的真体验。同时,审美情境的设置,丰富美术教学形式,创设了一个适于学生求知的环境,提高了教学的艺术性,开拓了学生更为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真正实现了审美的直观效应。

三、积极参与开拓,创造美

审美教育不光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创造美”美的创造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只要不断实践,大胆开拓,具有创造美的意识,就能创造美。如在绘画小制作过程中,怎样把画画得漂亮、工艺品制作的美观,这就是美的创造。

在创造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胆怯,对自己缺乏信心等不良的心理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贵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勇气。如在手工课上让学生把一张纸折叠成各种各样的小工艺品,学生折出美丽的千纸鹤,蹦跳的青蛙,美丽的孔雀……只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就能在参与创造美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创造美的激情,从而创造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

9.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九

在中、小学教育中,一说到审美教育,人们就会联想到音乐、美术课程,其实,语文和审美教育,尤其是语文课程中文学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重要的环节。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感情和高尚情操的美育工作者。
语文课程中有许多文学作品。文学可以是某种政治思想和倾向的传者,但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否则,文学作品就成了某一抽象的政治概念的演绎,成了缺乏生气的,没有血肉的冰冷的“论文”,死的图式或比喻,而不是表现现实的活生生的镜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讲文学当然要将语言,但决不能因此而离开作品本身的剖析,孤立地讲字词句。否则,将变成枯燥的说教,乏味的条条,支离破碎的知识。
就现代中学生而言,我感到他们对文学懂得太少了。拿一篇他们学过作品,让他们分析,他们就背书似的讲开了,一时代背景,二主题思想,三段落大意,四写作特色------,问他们有何艺术上的感受呢?不清楚,理由是老师没讲过!我并不反对这样“一、二、三、四”,问题是这个“一、二、三、四”成了一个“套数”、“模式”,这样就把文学作品的味道和独创性抹煞了。
文学是感情的领域。文学只所以美,主要就在“情”字上,净化人的感情,培养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性灵,美化人的灵魂和情操,这些应是文学作为美的教育可以达到的基本方面。
文学的功能,主要是凭借界艺术形象以情感人,文学的美,渗透于它独具的“诗意动情力”之中。文学“增人感”,也能“启人思”。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生总有新观察,新的体验,新的发现,然而这一切是由“增人感”来实现的。而我们的文学教学中,重在说“理”,很少言“情‘,甚至“情”“理”分家,有“理”无“情”。殊不知,不言“情”,不能触及人的感情世界,是无以谈文学的,也就不可能通过文学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
看来,文学的美感教育,应当是通过艺术欣赏的途径,教人鉴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喜,什么是悲?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什么是和谐,什么是矫揉。
因此,语言文学教学,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我以为,要达到着一目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学生带进作品的艺术境界里去。
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读者通过艺术欣赏,在思想感情上和作者得到交流,发生共鸣,使作者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得到补充和发展。宋朝著名山水画家郭熙很讲究意境,要求画中的山水使人觉得它是可行的,可望的,可游的,可居的。但绘画创造的是视觉形象,而文学是语言艺术,它需要通过语言的媒介来创造形象的。为此,语文教师讲作品就得通过语言的分析,设身处地,甚至“梦魂神游”地把作者所构想的形象,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参加到作品所写的生活中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仅从思想上、理智上,而且主要从感情上、情绪上接受作者借作品所体现的审美感情,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邪正、是非、得失的观念。
诗贵意境。意与境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境下有意,意中有境。讲诗的意境,就应当首先找到展开意境的思路或线索,让学生循着这条线索,一步一步走进诗的境界中去。比如杜甫《石壕吏》中说:“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看来这里的“听”字,是构成全篇的线索,可以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到老妪的悲苦、愤激,领会作者同情人民、指斥小吏的爱憎感情,得到美感教育。对于叙事性文艺作品,应当引导学生从作品展开的鲜明、真实的生活画面中,抓细节、抓矛盾、抓人物,让学生脑中浮现出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从而引起学生和作品中人物思想情绪上的共鸣,关心人物的命运,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鲁迅在《故乡》里塑造闰土这个淳朴善良而又辛苦麻木的农民形象,主要通过回忆中和眼前的闰土的截然不同的神态和语言,以及“母亲”的补充和“我”的感想,激起读者对农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反动统治的满腔仇恨。因此,讲闰土这个形象,当从他现在和过去在形貌、心灵、性格上的鲜明对照中,让学生感到,正是旧社会的生活重担压弯了闰土,扭曲了他的灵魂,造成了他和“我”之间的隔阂,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感情波澜。
这里还谈一下文学作品中反面人物的美学意义问题。我认为,从反面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也可以进行美的教育。俄国著名讽刺作家果戈里就这个问题说过一段精粹的话,他说:“难道正面的和反面的不能为同一目的服务?难道喜剧和悲剧不能表达同样的崇高思想?难道剖析无耻之徒的心灵不有助于勾画仁人志士的形象?难道所有这一切违法乱纪,丑行污秽不能告诉我们法律、职责和正义又该是何物?”(《剧院门前》)作家写反面人物,是为了撕去其假面,暴露其丑恶灵魂,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同样显示了作者的崇高的思想。如鲁迅作品中的鲁四爷、赵大爷、假洋鬼子等反面人物就是作者给我们提供的一面面照妖镜,使我们从中看到生活本身就是美与丑的尖锐对立,体现到作者对丑的事物的憎恨、否定,对美和崇高的肯定。
杨朔的《荔枝蜜》不只是赞扬蜜蜂的辛勤劳动,而是着力写了蜜蜂短寿而又不给人添麻烦这一特点,以蜜蜂的可贵品质,咏赞“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崇高情操。教这样的课文,如能把学生引进蜜蜂世界,随着作者感情的变化,由不喜欢蜜蜂,到自己想“变成一只小蜜蜂”。这样,也就能培养学社美好的情操,树立他们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去酿造生活的蜜的高尚品质。
即使在教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样应该注意这方面的教育。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怀,不能不是一种美好的奋发、进取的情操。尽管有其时代的局限,但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美好情操,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此外,好的作品总是情文并茂的。语文课教学,当然要讲语言的美。当语言能够准确、生动、鲜明地表现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时,就是具有一种语言的美感。宋代诗人姜白石谈诗作,一方面要求“句中无余字,篇外无剩语”,另方面又要求“句中有余味,篇外有余意”。这里讲的两“无”、“两有”,把文学创作中练字、练句和练意结合了起来。既反对了离开语言地讲“意”,也反对了离开“意”支离破碎地去讲语言。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是极为精辟的意见。
但是,在我们的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往往脱离意境、作家的风格孤立地讲语言,这样,也就谈不上给学生以语言美的教育了。
如何通过语言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需要继续探索的一个课题,它涉及面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应该成为文学教学贯彻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

10.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的环节,对其进行积极的追问和探寻,是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凸现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发掘阅读对象的艺术美,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中孜孜以求的境界。我们的先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乐在其中”,流连怡情于课堂,才是施教的成功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诱导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揣摩语言,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语文课本及读本中收入了不少“语言美”的古今诗文。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放飘逸,《雨霖铃》的缠绵悱恻,《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犀利、深刻,《荷花淀》的清新、质朴,《荷塘月色》的高雅、隽永,《都江堰》的大气、壮美等等,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美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不同风格作品的语言的美,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阅读欣赏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品味句中的关键词语的内在意蕴,敏锐地把握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味和美学情趣。

二、激发情感,感受美

“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别林斯基说过:“艺术并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根据文学的特点,运用这种“激情”“热情”,去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抓住文章内在的“情”,往往便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智慧与情感去趋进、贴合文章,发掘文章的美,进入情境。然后,按照“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情感传递轨迹打动学生的审美情弦,激起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味,自然地进入审美境界,进行充分地欣赏。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如《听听那冷雨》,全文体现的是游子怀旧思乡之情,只要用这一人间美好的情感去激发学生,使之把自我情感置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那深刻清晰如烙印般的记忆上,则不难体会到文中所表现的乡愁的深沉与悲怆的情感美。《荷花淀》是一曲反映抗日根据地人民战斗生活的颂歌。若能通过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感人细节的分析,以激发学生体会农村青年妇女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崇高品质,那么也就体会到了课文所表现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崇高的情感之美。可见,只有把握课文内在的“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反之,“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倘若教师语调冰冷,感情淡漠,则正如沈德潜所云“以无情之语而欲动人之情,难矣”,根本无法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真谛。

三、抓住形象,体悟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形象性是美的首要特征。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是崇高、滑稽、优美,都不能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优秀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先进,心灵高尚。在阅读欣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激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一文,记叙了母亲在乡下将儿子寄来的钱塞在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梅李熟了,一直给儿子留着留到腐烂;冒着风雪去看生病的儿子等生活琐事表现儿子面对母亲的付出而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展开身临其境的想象,使母亲这一平凡而朴素的形象在头脑中鲜活地树立起来,从而激起同学们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艺术形象都是有审美价值的。在艺术审美实践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经过提炼、概括、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就具有批判丑、揭露丑的不合理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就肯定和表现它的反面,即作者要求改变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美好生活的美学理想。这也是一种艺术美,是寓肯定于否定之中,寓美于丑的艺术哲理。《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自私、伪善、专横的人物,是丑的化身,但在艺术却是美的。作者运用化丑为美的艺术手法,把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上的美,一方面揭露了丑,引起读者的憎恨、厌恶、嘲笑,从而间接地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采取夸张、讽刺、对比等艺术手法,对丑的事物进行了艺术加工,从而使丑的形象变成了美的艺术。又如屠岸贾的残忍,鲁四老爷的虚伪,葛朗台的吝啬等等,都能使人通过对这些性格的憎恶而产生对与之相反的美好性格的追求,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文学形象的内在美不仅表现于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于自然现象。大自然中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风云雷电,经过艺术加工,同样成为一种文学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细细体会这些景象的美,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把握意境,联想美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是作家创造的可以看得见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与作家在他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一幅可以看得见、感得到的生活画面:诗人离家已一个多月了,现正行进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望着再圆的明月,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幅生活画面,作者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凄凉寂寞之感,思乡怀亲之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全篇无一字提到思乡,但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使人联想到思乡。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引导学生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出来,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五、潜移默化,升华美

审美情感是在摆脱了直接实用功利的束缚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它超越了纯粹的感性和理性,使情感理性化,对人的心灵进行陶冶和塑造,使人的七情六欲这些自然的东西获得丰富的理性内容,达到情感的“净化”。这种经验一旦在内心巩固下来,就会强化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使道德的他律转化为道德的自律。所谓的升华,就是这样一种在审美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奋发向上的感情。在多次的审美体验中,渐渐感到自己的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审美对象,或者辨清审美对象的卑劣、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要想达到美的升华这一境界,要有个过程。教师除了一以贯之加强审美教育外,还要善于把握学生感情共鸣的极点,抓住时机,促成升华。如在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时,教师应以自身的经历,或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件为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把文章所体现的美,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成学生情感的“净化”,达到“化美为善”、升华灵魂的效果。

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强化审美意识,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应该承担起这一重大使命,为了国家,为了学生,为了自己,将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11.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一

首先,要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步骤:

1、课文朗读先声夺人。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在讲授柳永的词《雨霖铃》一课时,开篇即开始放录音带,录音带中那种依依不舍、缠绵悱恻、似泣如诉的背景音乐加上那凄楚、感伤情调,一下子把我们拉入一种悲凉、凄清的离别氛围中。那暮色的长亭、骤雨乍晴、寒蝉哀鸣等自然景物的渲染惹动离愁的情绪,揭开离别的场面,然后由景及人,一对恋人无心饯别、依依不舍,此时舟子偏又催发。“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又细致地刻画了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情态。最后两句想到一叶扁舟起程之后,越行越远,周围只剩下沉沉暮霭,烟波千里不胜惆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出?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后将是天各一方,杨柳残月又令人添愁。“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又与何人说。”又推想久别期间的抑郁不欢情状,作家仕途的坎坷、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再加上自然景物的渲染,那别恨、那离愁、那感伤、那难言、那愁丝、那苦楚,“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的心理、忧伤描摹得丝丝入扣、令人沉醉。

2、感受入手,渐入情境。

语文课不同于鉴赏批评。有着自身的规律及要求,这就要求教者应善于捕捉信息,从感受入手,使学生直接入情入境。

《故乡的榕树》一文,是一篇抒发乡愁的佳作。文章由住所左边的两棵榕树,联想到故乡的榕树,由故乡的榕树联想到可爱的故乡和淳朴的故乡人。老榕树苍虬多筋的树干,使作者想到儿时的缤纷之梦,老榕树那世世代代讲不完的传说,勾起作者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情思。讲授本课时,先用思乡这个容易惹动人们情感的话题入手,引起同学们对家乡的回忆往事的思念,于此入题,一下子就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读着它,我们仿佛看到老祖母那慈祥的身影,听到了农人们那充满原野风味的粗犷小曲。感受到浓蔚的绿荫里飕飕的凉意……

故乡的榕树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故乡的人们,远离故乡的游子怎不怀念故乡的榕树……。“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时,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落,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摇篮曲,催人在夜色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湿润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世滩上……”

文中的我与星星交谈、看嫦娥的清影、摇篮曲的甜蜜、朦胧的睡意,似梦境、似仙境,情思如泉、欲醉欲痴,这是怎样一幅诗化的意境啊!作者却又天外飞来一笔,一觉醒来,枕头却失落桥下溪水里,且吸饱了水,涨鼓鼓的,真是妙趣天成,令人叫绝。于极其平凡的生活琐事中,侵润着作者思乡的情感,让人怎不牵肠挂肚,魂牵梦萦。

3、适时点拨,把握内涵。

美的内涵丰富多彩。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好的课文不但有完美的形式,更有其内在的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适时点拔,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学生们可能一时搞不清文章的思路,抓不住文章的内涵,我就从鲁迅的性格,文章的社会背景方面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出对方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且发展着自欺力,接着通过证明“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而反驳对方的观点。鲁迅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揭示出对方以反动统治阶级代替全体中国人的逻辑错误,指出失掉自信力的只是这“一部分”中国人,“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最后明确指出,要论中国人必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铮铮誓言。文章不但思路清晰而且富有教育意义。

其次,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即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内容,使德育以情感为引导,智育以形象为先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由于现行的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佳作,其中除考虑到语文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以外,许多课文本身就具有鉴赏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应该指出的是中专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要求,因而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与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见“缝”插针,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什么是丑的事物,什么是积极健康的情感内容,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三、多种媒体的运用。

作家将让其产生审美体验的世间万物,万般情感表现出来,内容包涵之广,情感体验之丰富,无所不及。这些我们都不可能一一真实体验,不可能同处作者的境界去感受。传统的教学媒体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所兴起的电教媒体的结合发挥,给学生创设出了各种相同、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更容易有真切的感觉去体验这一切。

1、语言的感染。

书面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平面静止的,而当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被人读出来时,便赋予了生命、情感。因此无论是教师的讲课还是录音的范读,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那喜怒哀乐的表情都是给学生一种情感的体验,审美的感受。如教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时,介绍完背景,放录音朗读时,播音员那抑扬顿挫、感情真挚的声音,使学生情绪激动起来,有的热泪盈眶,收到了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最大效应。

2、图画、录像的感同深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老师边读,边随手画出那清峻、幽深的境界,很能触动审美情感,耐人寻味。诗人又把自己的情趣,人生的意义倾注在所描写的雪景中,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景、体验情,领悟冷峻、孤寂的美。

3、音乐创设情境,产生共鸣。

乐有情,语亦有情,让乐情带出语情,产生共鸣。古诗《春江花月夜》讲完诗的大致内容后,让学生听同名古曲,曲中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中所塑造的鲜明深动的音乐形象,展示的一幅幅妩媚诱人的画图,同诗中明月高悬、宇宙辽阔、江流婉转、月色迷朦的壮阔景色浑为一体,学生在乐中体会到语境、语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学习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注意课外的积累,美的创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二课教学设计下一篇:公益林管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