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协会工作计划

2024-08-07

大学科技协会工作计划(精选15篇)

1.大学科技协会工作计划 篇一

本学期,科协工作将继续以课外学术活动为主题,协助团委做好挑战杯的宣传与组织工作,组织系列学术沙龙活动,并致力于加强同各院系科协分会的联系。

一、整体工作计划

1、“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初赛结果拟于十一月中下旬公布。届时,科协将组织“挑战杯”经验交流会及组队沙龙活动。邀请老师及历届获奖同学对参赛人员进行面对面指导。

2、11月至12月,科协将推出面向全校同学的知识沙龙活动,旨在为兴趣相投的同学建立交流平台,创造一个更好的相互学习机会。主要包括“挑战杯”经验交流与组队沙龙活动、数学建模经验交流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沙龙活动、电脑与互联网知识沙龙活动。

3、10月底至学期末,校科协科普部组织针对科协成员的内部培训活动。主要涉及情商与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素养、科研基本技能、电脑基础应用、科研常用软件与网络应用等。

4、10月至11上旬,科协将致力于加强各院系之间的联系,以便为更多的同学服务。

5、校科协拟定于12初进行本学年第二次纳新工作,欢迎对科协工作感兴趣的同学积极报名。

二、具体工作安排:

10~11月上旬

1.确定各院系与校科协合作的负责人名单及联系方式,并进行步交流。由赛务部副部长樊宪钢负责与各院系进行沟通联系,保证通畅的联系渠道,以便于日后深入各院系进行挑战杯的宣传。

预期效果:要有各院系的具体负责人、合作人员的有效联系方式,保证活动时不断联系。

2.由王飞负责对科协新干事进行培训,主要是教授一些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态度。期间可穿插一些由本部人员做得学术讲座。预期效果:使新生明白他在做什么事,怎么做这件事及他们想要得到什么。

3.举办数学建模竞赛经验交流会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沙龙活动。由推广部副部长史峰总负责,注意联系数学建模及挑战杯竞赛参与者。王飞负责联系指导老师。

预期效果:(1)为数学建模爱好者建立交流平台,并提升科协在该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2)引导“挑战杯”参与者关注数学建模,注意将建立模型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挑战杯”作品中,提升作品的质量。

4、由推广部负责在生活区举办电脑问题互助活动。

11月中下旬

1.预计十一月下旬,公布创业计划竞赛进入复赛作品名单,同时“大挑”国赛成绩也将公布。由宣传部与赛务部主要负责在校园内进行挑战杯成果展示。发动新生关注“大挑”竞赛,为明年的“大挑”积累群众基础。

2.进入复赛名单公布后,立即与各院系及项目组成员取得联系,并由赛务部负责在2009年12月收缴复赛阶段的项目作品。

3.在公布结果后组织2~3次经验交流会,赛务部部长陈海红总负责,赛务部副部长樊宪钢负责与院系联系,主席团杨洁坤负责联系评委老师,将之前准备的学术课题以沙龙形式穿插其中。

12月上旬

1.举办一个电脑爱好者交流会,由推广部部长郑燕森整体负责,宣传部负责宣传,秘书处负责申请教室,各部共同参与。(初步定在十一月初)

预期效果:(1)为电脑爱好者建立交流平台,并提升科协在该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2)引导创业计划竞赛参与者关注网络创业,注意与互联网结合,提升作品的质量。

2.做好进入复赛阶段挑战杯作品的收交工作。

3.进行第二次纳新。主要面向在“挑战杯”、数学建模、创新实验、电脑沙龙等课外学术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同学。

12月下旬至学期末

1.注意做好新成员的培训工作。

2.进行半年总结,并制定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三、主要活动策划书

见附件。

注:挑战杯经验交流暨组队沙龙活动、电脑爱好者沙龙活动均采用数学建模交流活动的模式。详细策划在数学建模交流活动结束以后,根据前期活动的情况撰写。

2.大学科技协会工作计划 篇二

首先,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其次,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对学校科学研究具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为科学研究培养后备人才。参加过科技创新实践的学生, 经历了科学精神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和体验, 能够更快地进入角色, 为科学研究提供原始创意或原始样机, 能够产生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 如专利、论文等。第三,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有助于师生的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民,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产生许多着眼解决一些事关民生的作品和方案。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与原则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但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创新与实践不足, 而课外创新活动则是一种重要补充, 两者构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与课堂教学体系相平行且起到互补作用的, 发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 要坚持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要持大学生个性化培养与常规教育的结合, 要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中, 坚持“给通才定规则, 给天才留空间”, 确保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从中受益。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的主要内容

做好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要确保六要素到位, 即, 要做到有地可去、有事可做、有人来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这六个要素要构成生态系统, 形成良性互动, 实现系统最优。

(一) 构建完备的服务体系,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地可去

“地”包括:开展创新实践必备的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1.公共服务体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公共服务体系中重点要建设好图书馆和实验室。首先, 大学的管理者要在如何让学生方便、廉价地使用图书馆资源上多下工夫, 改进图书馆的工作设施和服务。教师、实验室、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情报中心、学习资源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图书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 大学管理者要积极推动学科专业实验室开放。实质性地做到开放学校专业实验室, 实现大学实验设备与仪器资源的共享与使用最优化, 让广大学生能自由、充分地利用实验室。

2.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于形成自由、多样、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1]。营造创新文化环境, 需要师生共同参与, 具体措施包括:举行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学术交流等。其中, 学生社团活动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立足校园, 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 依照法律, 按照一定的章程, 自愿结成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内容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 也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德育工作领域的重要载体。

(二) 设计合适的活动载体,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事可做

“事”指实践, 实践造就人才。开展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学生科研立项、学术科技竞赛、学生创业实践等。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进行一种科学研究。他们在参与竞赛时会遇到很多科学和非科学的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能促使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 学会正确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培养与导师、同学合作协调的人际关系能力,

(三) 规划合理的用人机制,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人来做

“人”的因素在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系统中作用十分重要, “人”具体包括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1.组织者。组织者指的是参与管理的各类人员。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 从全校范围组织开展学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并统筹处理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相关日常事务, 定期研究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从而统一思想, 形成合力。学生创新实践的组织管理工作如同科研工作的管理, 其目标是实现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

2.指导者。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的指导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负责组织各类评审、业务指导工作, 确保工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这部分工作, 通常要聘请工作时间充裕、工作积极性高的知名专家担任。这部分专家, 除了在职教师外, 也可以是离退休老专家。学校要针对这部分专家成立专家库, 分门别类地开展评审工作。二是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某项作品、项目或竞赛工作, 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及早参加科研及工程实践活动[2]。

3.参与者。参与者主要是学生, 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充足的参与时间。首先, 学校要设置学生参与的准入门槛。如大一新生一般不鼓励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因其尚处于角色转换之中, 基础课程尚未完成, 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很难开展有创新的实践活动。其次, 学校要鼓励学生创新团队建设。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不仅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而且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与团结意识。

(四) 确立运行保障机制,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法可依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规模较小, 可以凭借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责任心来维系, 但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 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良好的工作机制能够凝聚着智慧与创造力,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建立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工作的运行是否良好, 运行保障机制尤为重要。对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要有一定经费保障。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各类科技竞赛等创新平台, 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是难以完成的。学校从大层面来协调, 每年拨出相应的款项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金, 来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2.建立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在科研工作中知识产权是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同样要建立学校、院系、个人的互惠共赢机制, 确保三方在今后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受益, 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3.建立三级联动运行机制。在实际工作中, 学校、院系、基层要找准定位, 三级联动, 三者要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学校的定位是:整合全校资源, 构建大平台, 依托招投标机制, 将学校整体目标分解, 交由相关院系承办。院系的定位是:结合自身实际, 承办学校交给的一些具体工作。基层的定位是: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力, 做到百花齐放。这里基层包括班级、支部、社团、团队和个人。

4.建立激励评价保障体系。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不完全一样, 不能简单地套用课堂教学的激励评价方法, 如学分、学时等, 要建立相应的激励评价保障体系。对学生, 主要激励方式有创新学分、创新奖学金和创新保研等。对教师, 主要激励方式有学时及工作量认定、职称评定的政策倾斜和奖金等。对院系, 主要评价方法是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到院系绩效考核的整体中进行考虑。

(五) 推广新的方法、思维,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

“章”是指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的方法, 比如:头脑风暴法、金字塔原理、TRIZ理论、项目管理、六顶思考帽、水平思考、思维导图法等。不同的思维工具用途不同, 这些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创新活动的效果、质量与层次。在组织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中, 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从一种简单的方法入手, 让学生熟悉、运用, 逐渐掌握各类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方法, 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六) 坚持长远的工作目标, 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的放矢

人才培养是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学校在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 始终坚持实现这一目的。要对这一目的进行不断分析、研究, 使之逐渐清晰形成具体、明确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人才培养这一目的分解为结构性目标和功能性目标, 以便更有利于工作的具体开展。

参考文献

[1]樊丽明, 王仁卿.开放、综合、研究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山东大学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1) .

3.大学科技协会工作计划 篇三

一、目的和意义

一方面,实践经验短缺是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传统的招聘方式(笔试、面试)由于受到时间、考核方法等因素的制约,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毕业生、选拔理想员工的要求。“大学生预就业实习生计划”将通过准毕业生到合作企业的预就业实习,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需求。

二、计划主体

“大学生预就业实习生计划”的主体分为三个:北京科技大学、实习单位、学生。三方主要权利义务如下:

(一)北京科技大学

1.联系和选择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

2.采用企业实习生招聘宣讲会、网络宣传、实习生招聘手册等方式加强对合作企业及实习生岗位的宣传;

3.协助用人单位选拔实习生;

4.引导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对学生实习情况跟踪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

6.为学生购买短期人身伤害保险。

(二)实习单位

1.具备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及用人理念,能够为实习生提供实际岗位(不少于5人);

2.能够有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能够为学生提供餐、宿、交通等基本费用;

4.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校沟通;

5.实习期满后为每位实习生出具实习鉴定;

6.在每年的应届毕业生选聘中优先选聘实习表现优秀的毕业生。

(三)学生

1.学生要本着诚信、积极、学习、合作的态度参与实习计划;

2.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并保守合作单位商业秘密;

3.注重将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实践技能;

4.积极与负责老师或单位负责人沟通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实习结束,要撰写合格的实习报告,及时总结,反馈学校。

三、具体程序

1.参加“北京科技大学预就业实习计划”的学生包括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冶金、机械、信息、土木、经管、外语、文法、应用等近40个专业的2万多在校生。

2.学生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研一暑假。用人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协商具体实习时间,但应与学生协调好实习时间,避免与学校教学活动冲突。

3.为了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选聘与应聘活动,学校可于当年6月30日前随时组织安排实习生招聘专场宣讲会。

具体事项请联系

电话:010-82386573,时伟老师

网址:Http://job.ustb.edu.cn

电子信箱:jyzx@ustb.edu.cn

4.大学社团桥牌协会工作计划 篇四

新学期桥牌协会迎来了成长与发展的大好时期,新的时期新的机遇,对于新学期的桥牌协会来说,应继续延续上学期的良好工作态度,不断完善加强管理,使桥牌协会在新的学期里达到更高更新的水平,造福会员学员们。

回顾过去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将在这学期改正,使社团越办越好!以下是本学期的计划:

一、狠抓组织建设。

立足于本协会实际情况及自身发展需要,本年度积极调整、优化部门设置,修订《桥牌协会章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式,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努力开创桥协工作新局面、树立新形象。

二、创新内部考核制度。

将工作成效量化,在通过自我评定、上下级互评、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听取广大会员的反馈意见,来确定桥协内部成员的考评成绩,责任到人,推广先进,奖惩分明。

三、加强干部的能力建设。

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学生干部培训班考察调研等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社团干部综合素质。同时推行工作反馈会制度,所有成员定期写下工作心得感悟并在工作反馈会上交流。

四、全力加强宣传力度。

宣传是窗口、是咽喉、是关键,正所谓任何工作、活动的开展中,得宣传者得天下。为此,必须在抓牢原有的宣传阵地不断完善的同时集思广益发掘新的宣传媒介。充分利用好《孝感学院报》、孝感学院广播台等官方媒体,合理利用宣传栏、流动展板等传统宣传载体进行宣传,同时做好学院网上相关网站的更新工作。

五、合理利用优势,扩大影响

我协会是孝感市大学生桥牌基地,定期有孝感市的桥牌高手来我校指导,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所以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经常与市桥协沟通,并邀请各骨干人员为我们讲解桥牌心得,在平时多参加市桥协举办的各种赛事,从中学习、运用各种桥牌技巧,为以后桥协的参赛奖励带来保证。

5.济南大学陶艺协会工作计划 篇五

陶艺协会成立已经一年多了,在学办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协会会员的共同努力下,陶艺协会正蓬勃发展,并且已经初具规模,济南大学陶艺协会工作计划。经过去年的换届,陶艺协会又纳入了新鲜血液,我们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经过老师的指导和我们大家的共同摸索,制作出的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还是新颖度,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作为美工部,我们也将不断致力于陶艺作品的艺术造型的创新,绘饰花纹的施釉等方面技艺的培养,运用我们的美术功底对陶艺作品进一步的加工完善。也使协会每个人的陶艺审美、品鉴方面进入更高的层次。为了展现陶艺的魅力,丰富社团文化,扩大协会在同学们中的影响,以及内部人员的制作陶艺的技能,我们部在本学期计划展开以下活动:技能与实践指导通过几次参观特殊教育学校,他们制作的陶艺作品确实水平很高,既然我们也有很完善的设备,就更应该抓住资源,向他们取经。基于上次请的刘文江老师为我们指导后,大家的建议和想法。我们初步设想先邀请他的一俩个学生在周末的时候过来给我们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更好些,可以手把手的教一些更实用的技能,我们学的也快些。以后我们也可以派一俩个学生去他们那学习,平时经常联系,交流一些经验等。至于指导报酬以后也是可以考虑的。陶艺知识竞赛作为材料学院的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更多关于陶瓷乃至陶艺的知识,工作计划《济南大学陶艺协会工作计划》。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活动、拓展知识面,我们可以举办一次陶艺知识竞赛。以烤了个人照片的陶瓷杯作为奖品,为获奖的同学颁发奖状,以此来鼓励同学们的参与。面向对象为大一全体同学,各班同学自由参加,报名人数不限,最后根据具体的报名人数来分组组织比赛。首先我们自己准备一份涵盖陶瓷文化,陶艺发展,以及现代陶瓷等内容丰富的材料,放在陶艺协会的邮箱里,想参加的同学自己去邮箱里下载。70%的题目会从里面出,其余就是范围之外的,考察选手的知识面和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初试根据分数的高低排出名次,并列出进入复试的名单。复试时题目的难度加大,同时增加一个三分钟的观点阐述,围绕陶文化,陶瓷发展,最新科技动向等等。初试时,如果参赛人数过多,防止分数太密集,可以通过答对加分答错减分的方式,增加风险和难度。这样可以避免,一个问题同时有多人举手时主持人难于辨别先后,而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和选手之间的不良情绪。陶艺展览及现场制作为了增加陶艺协会在同学们之间的影响力,对陶艺协会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可以组织一次在八食堂广场的展览,从去年的一次类似的活动看出,同学的对造型精巧的陶艺作品还是很感兴趣的,并且想体验一下制陶的过程。下次展览时,除了带各种陶艺作品,还可以带上几套工具,釉色,甚至拉坯机。我们现场制作,或者邀请特教的一些学生加入我们的制作现场。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对于制作的好的,可以留下联系方式,一星期后领取烧好的成品。省博物馆参观为了提升自身的陶艺修养,认识我国陶文化的渊源于博大,组织内部成员去参观省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陶艺的知识,同时作为一次出游也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对于增强协会的凝聚力也是很有帮助的。只有大家更熟悉,更亲密,才能为以后相互合作,组织好每一个活动打下基础。现在陶艺协会已经是第二届,我们都在摸索着前进,推敲策划组织合适的活动,逐渐把好的活动注册入案,也为以后开展活动提供了参考,让陶艺协会的发展也步入正轨。策划人:戴砚超2011年3月2日

6.大学生科技协会活动计划书 篇六

社团文化节

大学生科技协会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华电科技文化节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为活跃校园气氛,培养同学们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我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交流。

三、举办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大学生科技协会

三、活动细则

按活动时间顺序排列:

(一)、华电校科技协会与北航校科技协会联合举办的航模知识讲座及航模表演活动(主打活动)

1、活动简介:携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航模知识讲座,并进行航模表演

2、活动意义:浓厚我校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促使众多的同学对学科技用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3、活动时间:2011年4月1日下午2:00~6:004、活动地点:科学会堂(室内)、操场(室外)

5、组织部门:华电科技协会负责总体整体、北航科协负责航模表演

6、活动内容:具体活动形式及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将面向全校同学,分为两部分。

(1)1日2:30左右于科学会堂开展航模知识讲座,主讲人为北航科协会长或部长(未定)

会场布置:各个部到位。办公室、科普部主要负责布置会场,包括座椅摆放,主持人位置,嘉宾与观众席;项目部负责放映幻灯片,其余部员负责活跃会场气氛。

讲座主题:未定

主讲人:未定

(2)4:00左右于大操场进行航模表演

7、具体活动安排

 活动前期的宣传工作(由科普部负责)

1)制作活动喷绘,横幅及宣传单。张贴喷绘,横幅。

2)在4月1日中午时,在人流流动量大处,分发宣传单。 知识讲座

1)接待工作

4月1日,由项目部(或其他)抽出一部分成员,在与北航同学约定的时间负责北航同学的接待事宜。

2)会场布置

13:45(具体时间请部长斟酌)左右,办公室,科普部成员到达科学会堂,开始布置会场工作。

3)幻灯片放映

14:15左右项目部相关成员到达科学会堂,准备幻灯片的放映工作。

4)讲座阶段

科协其他成员在14:30之前到达会场,准时聆听讲座。期间,积极活跃现场气氛,增加声势。

5)收尾工作

讲座完毕,相关人员发表结束语。办公室、项目部成员负责整理会场,处理后续工作。

 航模表演

1)准备期

知识讲座完毕时,由负责接待的成员引导愿意观看航模表演的同学有序到达操场;负责接待的项目部成员负责帮助北航同学模型仪器的处理搬运工作。其他人员(清理科学会堂的科协成员)工作完毕后,有一观看的,迅速到达操场。

2)进行期

安全第一。除可能会帮北航同学的科协成员外,其他成员留意整个航模期间的安全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3)收尾期

相关人员发表结束语,感谢北航同学为华电带来的精彩表演。前期负责接待的科协成员为北航同学送行,其他外联,项目部科协成员清理操场。表演正式结束。

8(二)、科普之旅(普通活动)

1、活动简介:外出参观

2、活动目的及意义:旨在让会员们感受当今科学技术的力量,开拓视野,从一个大学

生的角度来观察瞬息万变的现代科技。

3、活动时间

4、活动地点:中国科学技术馆

5、人员组成: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协会部分会员。人数:预计20人

6、组织部门: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协会。

7、活动流程

8、经费预算

门票学生票:20元/人

7.大学科技协会工作计划 篇七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复杂环境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和2008年9月首批“90后”大学生的出现, 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 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经济意识, 但由于年纪轻, 政治素质不高, 理论知识薄弱, 意志不够坚定, 参加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 由于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使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功利化, 更加注重实惠, 把“入党”作为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和取得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面对这些新情况, 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必须做细、做深、做全。

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学生党员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加, 夯实了学生党建的基础, 同时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关键时刻的考验面前, 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在学生党员队伍、学生党支部建设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有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入党动机功利化;有的学生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党性修养欠缺;有的学生党员组织纪律性不强, 威信不高, 奉献精神缺乏;更有甚者存在两面性人格, 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不一样, 在老师、培养人面前和同学、群众面前表现不一样, 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不一致, 入党前与入党后颠倒。有的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不到位, 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 缺乏创新, 针对性差, 效果不理想;有的学生党支部“重发展轻培养”, 缺乏对党员的长效培养机制等等。

因此, 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

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1. 机制创新:构建关口前移、全方位的“三早”机制

“三早”, 即早启迪、早选苗、早培养, 把培养教育工作关口前移。早启迪主要是各级党组织及辅导员充分利用迎新、入学教育、军训等机会, 通过召开入党咨询会等形式对新生开展入党启蒙教育, 第一时间在最大范围内“播种”, 引导新生向党组织靠拢;早选苗就是完善与高中党组织的衔接。新生入校后, 辅导员、班主任全面审查学生的档案, 关注那些在高中阶段递交过入党申请书、获过各种奖励以及承担各种学生工作的同学, 通过个别谈话方式, 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 进行重点培养;早培养, 就是校院多管齐下对确定的重点培养对象压担子、给任务, 让他们在为同学服务中坚定入党决心和信心, 增强党性锻炼, 保持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 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和创新各项制度, 构建党建长效机制

(1) 坚持和完善团组织“推优”和党组织“接优”工作

党建带团建, 在学生中成立团校, 并与业余党校培养紧密结合, 逐步建立“团校打基础, 党校抓提高;团校重普及, 党校抓骨干”的新格局, 从而形成团组织主动“推”、党组织认真“接”的工作局面。与此同时, 团组织为确保党员质量, 制定了严格的“推优”标准, 即推优的团员必须品学兼优 (上一学年学习成绩无不及格科目, 无违纪违规现象等) ;以开座谈会的形式, 充分听取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民主评议;团支部组织团员进行无记名投票, 赞成票数达一半以上才能列为推优对象, 并进行公示;团总支汇总各方面情况后向党支部推荐。党组织“接优”, 是以学生党员为核心联系帮扶若干积极分子, 对积极分子的综合表现进行跟踪, 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教育, 及时向党支部汇报情况。

(2) 推行和完善“三级党校”教育网络

“三级党校”即通过党章学习小组、院系级党校和校级党校三级教育网络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宣传。党章学习小组一般由基层党支部组织学生通过集中政治学习、自主学习和观看革命影片等形式来普及党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扩大受教育的覆盖面;院系级党校由院系党总支组织实施, 主要针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 校级党校由组织部和学生工作部共同组织, 主要针对入党积极分子, 通过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 争取了更多的青年学生向党组织靠拢, 达到了“发展一个, 影响一面, 带动一片”的效果, 充分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能动性。

(3) 建立发展党员公开答辩制度

为严格把握预备党员的“入口关”, 为广大同学全面、客观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真实情况, 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 党组织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考察、审查、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 组织“党员公开答辩会”。答辩会由院系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正式党员代表组成评议答辩小组。除支部党员参加外, 张榜公布欢迎师生自愿参加。答辩人除了向与会人员汇报思想、阐明入党动机, 还要接受与会人员的提问。对未通过“答辩会”的入党积极分子, 党组织将延长培养期。实践证明, 通过答辩不仅可以更全面、更真实的考察同学的基本素质, 而且对广大青年学生也是一个鲜活的教育。

(4) 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和学生党员责任区制度

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和学生党员责任区制度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一项有力抓手, 是学生党建向公寓的延伸和辐射。凡是宿舍中有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 均在其宿舍挂牌“党员示范宿舍”, 此制度旨在督促学生党员要有明确的身份意识,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规范行为, 自觉接受同学们的监督, 在行动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党员责任区制度则以年级学生党支部为依托, 每位学生党员结对一定数量的学生寝室, 既发挥学生党员在责任区内开展课外学习、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搞好寝室文化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又能及时制止宿舍内的违纪行为和不良现象, 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和学生党员责任区制度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学风建设的带头作用、诚信文明的模范作用、寝室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和联系广大同学的纽带作用, 拓展了学生党建工作空间, 扎实推进了学生党建进公寓工作。

3. 载体创新:“党徽团徽双闪亮”工程,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针对大多数学生党员同样是共青团员的双重身份特点, 学校建立了党团“互动共发展模式”, 开展了“党徽团徽双闪亮”工程, 打破了党团传统的单向交往模式, 打通党支部和团支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的双维度或多维度联系渠道, 开展全方面的组织间互动, 取得多方的共赢。一方面, 把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团员意识教育结合起来, 把党支部会议作为开展团员意识教育的重要渠道, 提出“既要做好组织的党员, 也要做好个人的党员, 为身边的团员作出表率”,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奉献意识、忍耐意识”, 全体党员必须切实成为广大团员中的先进分子, 发挥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 加强党支部同团支部的联系和交流, 组织党员、团员一起开展活动, 通过“党团日”、“一个党员联系一个团支部”和“优秀党员上团课”等形式, 互相学习, 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这样既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又有利于提高党支部、党员在青年学生中的威信,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进而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党建工作实践, 提出了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视角。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吴巨慧, 傅方正.高校学生党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9 (1) :35-38.

[3]周必或, 卓奕像.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四个阵地建设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5) :43-44.

8.华中科技大学——中原科技雄鹰 篇八

漫步华中科大校园,除了浓郁的学风之外。你还会惊讶于学校90%以上的绿化率,学校也因此被称为“森林中的学校”。在葱茏的树冠后面,一座不起眼的四方小楼,也许就隐藏着蜚声学界的大师,或者,正在酝酿一个个重大发现。

华中科大前身是华中工学院,后以华中理工大学的姿态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重组。五十多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再到现在排名中国高校前十,华中科大以“三级跳”的发展速度,将其他同类科技院校远远甩开。

华中科大十分重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不断发展新兴学科方向和科学领域,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外都有影响的优势学科。学校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分别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前三甲。

华中科大的机械工程学院被称为重点高校的机械五虎之一,颇具实力。在机械电力方向也颇为突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物理电子学、热能工程等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华科大的王牌专业。该专业隶属于华科大7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之一的机械工程学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华中科大相继建成我国第一个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第一个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此催生出一批激光企业。如今武汉“光谷”地位的得来,华中科大功不可没。

华中科大不仅工科实力雄厚,校园美景也值得称赞。学校地处武汉之郊,东湖之滨。校域辽阔,郊而不偏,静而不僻,是学习极佳之地。东湖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33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拥有12个大小湖泊,120多个岛渚星罗,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0余亩山林林木葱郁,湖水镜映,山体如屏,山色如画。东湖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春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夏季水上泛舟,清爽宜人;秋季红叶满山,丹桂飘香;冬季踏雪赏梅,候鸟竞翔。

除此之外,校内坐落有美丽的喻家山。此山不假修饰,任怪石嶙峋,任树木葱葱,顺其自然,因此更多了几分山之野趣。

最让人难忘的是学校的名人园,整个建筑为圆形。上面书写了国内外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名人,却于园中隔开,意为华科人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把名人园的空位补上,做时代有用之人。意境悠长,耐人寻味。

9.2011大学生轮滑协会工作计划 篇九

轮滑协会 2010-11-28院社团联合会

轮滑协会2011年工作计划

轮滑协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在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协会建立健全了组织工作体系,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同学们学习生活、喜闻乐见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轮滑协会成立至今,经过我们团队队员的不懈努力,协会已拥有一支卓越的团队、一支优秀的轮滑队。我们相信在学校团委正确的领导之下、在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支持下、在各兄弟协会无私的帮助下,自由轮滑协会一定会为工专学子开拓一片绚烂的天空。

轮滑运动是众多大学生的共同爱好,是当今社会年轻人们的潮流运动,它体现了我们大学生的活力。我们一定努力工作,让轮滑运动在我们学校更好的发展下去。

本学期至下学期,协会将计划更进一步的宣传活动,让更多同学了解和认识轮滑运动,活动主要包括:拓展训练、轮滑训练、表演队的训练与扩充,文化的宣传刷街、定期表演和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以及由我们协会内部举行的轮滑比赛;并与其他兄弟协会共同举办活动,以增加本社团在校的知名度。

努力练习新动作技术,刻苦学习,打造良好的技术素质。加强与外校轮滑社团的交流,以提高我社团的技术水平,为我校轮滑协会参加市区和各大高校间的联谊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至下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十二月份工作

本月工作重点是加强我们的队伍的实力,团队拓展训练,联系队员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1.每晚对参加训练的会员积极指导,尽快提高其技术。

2.每周五周六晚上安排训练全体教练教授会员轮滑的新动作和理论,帮助会员尽快提高技术。加强表演队的训练力度,让表演队实力更大更强!

3.每周六组织会员外出刷街训练,或去各校联络感情,切磋技术!

4.在十二月中旬左右组织社团会员去南京游玩。

二.三月份工作

三月份我们轮滑协会将要举办社团内最为重视的社团内部比赛,为比赛的顺利进行前期将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量将非常大。

1.出海报、宣传板,宣传单,制条幅等形式组织一系列活动,宣传轮滑大赛。

2.拉赞助,支持本次大赛的一切费用。完成赞助方的条件等。

3.采购,置办大赛必须用品,申请活动规章事例等。

4.邀请各校参赛,请评委,邀嘉宾等等。

三.五月份工作

在开展日常的轮滑训练基础上,组织会员参加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强与各兄弟协会之间友谊。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强调打造“雁的团队,鹰的精神”,因此本月工作重点将以提高协会全体成员的团结力来展开。

四.六月份工作

轮滑协会成员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参加各大高校举办的轮滑比赛,兼顾拓展训练营。组织协会全体成员进行城市徒步穿越活动。增加会员之间的感情,并搞一些轮滑趣味小活动,进行集体刷街,提高成员的轮滑技术。

五.其他工作

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办好社团内部比赛是重头!而努力发掘和培养下一届新的领导人是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由轮滑协会的发展壮大是所有成员的共同愿望,我们相信,轮滑协会在新的一学年里再接再励,为协会内的所有轮滑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为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出一份力,更将为学校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院社团联合会

自由轮滑协会

10.大学科技工作的总结 篇十

如何让学校与社会接轨,让社会得益于学校的科研成果,是我们一直关心的问题。

河南工业大学是以工为主、文、理、工、商、农互相渗透的多科性大学,正在由教学型大学过渡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由国内独立办学发展成为国际合作办学的开发性大学。

几年来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对外合作、技术推广等都以重实际、求实效为原则,继续保持特色,在科技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尤其是在粮食仓储基本建设、粮油加工、粮食机械等学科领域都保持着国内领先地位。为国家粮食行业的技术进步、人才培养等都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赞誉,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学校科技工作基本情况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应用化学,结构工程,产业经济学等独具特色的省级重点学科。并以这些特色学科为龙头,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建立了国内最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专业群,形成了突出的粮食深加工行业优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经过近50 年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培养粮油食品和磨料磨具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教育和科研基地。

二、“十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的5年中,我校科技工作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科研经费得到大幅度增长

在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国家高新技术(86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及滚动项目、国家农业丰产工程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58项。

2001~2005年,我校在承担河南省重大研究项目方面有所突破,其中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5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5项、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7项,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项、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4项;承担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科学、国际合作项目等面上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快速增长,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5年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70项,年均可支配科研经费2500万元。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学校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在积极争取校外科研的同时经费,仍拨出专款建立学校科研基金,学校年均投入与配套科研经费650万元,用于资助基础研究和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学校申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奠定了基础。

2、科技成果、科技奖励和学术论文取得优异成绩

2001-2005年,我校共有181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或结项,成果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共获得各类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7项,其中我校参加完成的“散粮储运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获得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授权专利32项;在CN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600余篇,被SCI、EI等国际“四

大检索系统”收录187篇;出版学术着作286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及被“四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较“九五”期间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3、积极推动粮食行业科技快速发展

学校高度关注和重视粮食行业的发展与建设,重视科研成果在粮食行业的应用与转化,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横向科研与开发项目600余项,各类工程设计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全国约70%的小麦加工企业、约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约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均采用我校提供的技术。

此外,“十五”期间中我校还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参与国家粮食局和河南省组织的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等研究报告的编写;学校作为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粮油储藏及物流技术工作组”的组长单位和其他三个专业组的副组长单位,积极地承担和参与国家粮油质量标准和行业设计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在国家粮食局的领导下,组织参与粮食行业大辞典与相关专着的编撰工作;河南工业大学作为一个教学研究机构积极参与承担了粮食行业职工的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

4、科技进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我校与国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区域性经济技术合作工作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力求争取更多的横向科研项目和经费,使其成为我校科技发展的新支柱,建立学校科技创收的新模式。我校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先后与河南莲花集团、双汇集团等国内40余家大中型企业,与河南省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有效的合作关系。目前,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25%以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5、科技平台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的建设。2006年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专家组的评审并批准建设;“物流研究中心”也已经入选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我校现在不仅是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基地、郑州超硬材料科技园区和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要成员之一,而且还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申报、获准建立了一批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和基地,如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另外,我们还拥有3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为我校科技工作搭建起辐射行业和区域的高层次平台,我校80%以上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在这些机构中从事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究、工程设计、科技开发和管理咨询工作,在各类项目研究中发挥出了团队精神和综合优势,科技平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有力地提升了我校学科建设和学术地位。

6、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几年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校注重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和科技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0多所高等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每学期都聘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或进行学术交流。学校同联合国粮农组织、法国粮食行业联合会、美国谷物协会、加拿大小麦局及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管理和科研机构保持了经常的科技合作关系。

三、“十一五”的指导思想

一定要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二是必须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三是必须坚持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四是必须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四、“十一五”的科技发展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我校科技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培育和建立适应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科技体制;形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产业协调发展的科研机制。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人才群体,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以现有的粮油加工与储藏、超硬材料等优势学科为基础,有计划的重点建设两大学科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科研水平,在先进制造技术、土木建筑、超硬材料、磨料磨具、生物、化工、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经贸、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逐次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尽快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使学校的整体科技实力与水平明显提高。

五、我校科技发展战略措施

结合我校的实际,在“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1.构筑科技创新体系。按照“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先行一步”的工作方针,抓好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新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三个层面,突出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高水平成果、科研基地及成果转化平台四个重点,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2.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形成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科技开发和科技产业协调发展的科研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加强考核评估,设立科研奖励基金,扶持有前景、有特色的前期科研项目,设立科研编制,组建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协作,实现科技项目、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研究平台的一体化建设格局。

3.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人文社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并重,争取在基础研究方面实现较大突破,形成高新技术领域的特色。承担更多省级重大项目和国家级项目,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建成一批重点科研基地、大学科技园入园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实验

4.广泛开展对外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学校科技创收的新模式。加强横向联合,开展区域性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5.积极参与规划、促进行业发展。继续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参与国家粮食局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编写工作、国家粮油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以及国家粮食行业辞典与专着的编撰工作等等,为粮食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11.西南科技大学 篇十一

学校位于中国科技城一四川省绵阳市,占地4088亩。校址原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碧水环绕,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6万余人。设有18个院部。在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65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有4个专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联合培养博主研究生。学校所有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学校现有国防基础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防紧缺专业1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四川省精品课程25门;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校级科研机构20个。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0余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26人,有一批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学校以“艰苦奋斗,拼搏创新”为校园精神,坚持“青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努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办学。学校成立了有省、市政府和与学校同处一地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四川九洲集团公司、西南自动化研究所、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等参加的校董事会。学校从董事单位聘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教授、副教授,建立了一支高水平、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6个。学校充分利用董事单位丰富且优质的人才、实验设备和科研课题资源进行合作办学,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和办学水平的迅速提升,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特色。学校重视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开展学术活动,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每年,都有一批两院院士来校指导工作和进行学术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近20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合作科研、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形式的合作。

目前学校承担了田家“十五”攻关、国家“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部、省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00余项。已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奖励260余项。

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校近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学校机器人小组在2004年7月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和最佳技术奖,同年9月代表中国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夺得亚军和最佳技术奖。学校是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四川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和领导对学校非常关心和支持。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国务委员陈至立等先后来我校视察和指导工作。李岚清同志还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9年3月P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率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来我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并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希望。

12.大学科技协会工作计划 篇十二

一、服务外包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环境

服务外包不仅是一种商业工具, 更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思维。营销外包是企业将营销活动尤其是市场调查分析委托给一个拥有专门技能和经验的外部机构。

1. 国家有关服务外包政策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时代, 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实现形式, 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 (特别是大学生就业) 能力强等特点, 日益成为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2014年底,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支持高校依照服务外包人才相关标准, 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改革试点, 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鼓励高校和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积极开展互动式人才培养, 共建实践教育基地。

2. 江苏省有关服务外包政策

2015年9月, 江苏省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大力倡导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云计算所拓展的服务外包新业务, 支持高校调整优化服务外包人才结构, 形成全省服务外包人才定制化培养“升级版”, 着力打造以南通、泰州为主的“江苏沿江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集群”。

3. 泰州市有关服务外包环境

“互联网+”时代, 泰州市服务外包产业以其强大的融合力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泛, 初步形成泰州医药城医药外包集聚区、泰州数据产业园服务外包集聚区、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集聚区。2015年3月, 泰州市首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日前在泰州学院揭牌成立。目前, 泰州市大力扶持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三大类服务外包项目, 这为工作室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14年以来,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力开展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教育, 完成“一人一导师、一人一目标、一人一规划、一人一课表”的全面系统化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

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级院系建立相应工作小组。校院两级机构共同推进学校创新训练、创业引领计划。建立教务处为主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办公室和二级院系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学校层面, 面向全体学生引进或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共享课程。各专业层面, 引进或开发开设与专业培养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聘请知名研究人才、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 充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完善对创业学生及社团的全程指导和帮扶机制。

2. 建立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孵化体系。

构建教务、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和院系协同的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体系。推行以赛促学模式;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 同时, 推行项目训练模式;推行校、省、国家的多层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促进项目落地转化。推行实体 (模拟) 孵化模式, 争取政府部门支持, 成立以我校在校生为主体的泰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 遴选立足专业的创业项目, 以“工作室”等形式, 承接社会服务。这为我们组织大学生建立大学生工作室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供了场地和资金扶持。

三、服务外包大学生工作室模式的构建

1. 服务外包工作室模式的由来。

工作室模式由德国包豪斯学院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提出:强调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教育体系, 突出“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学环节, 组织学生参与工作全过程, 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学生以工作室为学习单位, 依托专业教师, 吸纳企业导师, 面向就业创业的实际需要, 通过承接社会项目为专业实践路径和要求, 真题实做, 实现产教融合。学校以开放的沟通平台为组织形式, 确保师生之间达到零距离接触, 通过面对面的研讨交流, 形成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依托专业优势, 结合泰州地方产业发展实际, 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合作企业, 并签订合作协议, 企业将相关业务外包给大学生工作室, 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以此带动学生工作室服务外包创新创业模式。

2. 几种常见的服务外包个性化工作室构建。

以房地产营销服务外包为例, 遵循“岗位导向、工学结合、岗课证赛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房地产营销课程》为教学背景, 在老师带领下, 通过大学生团队化实践运作, 对泰州市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查分析, 得出市场调查结论。在此基础上, 以泰州市中小型房地产公司、房地产销售公司以及物业公司的外包项目为载体, 以各项市场服务为业务范围组建房地产营销服务外包大学生工作室。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网络营销服务外包”大学生工作室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营销服务, 针对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服务, 分为网站优化、文案、美工、调研和运营五大模块, 以《网络营销》课程学习为基础, 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网络销售渠道及树立网上品牌形象。

以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项目为例, 在歌德电商、顺丰电商等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大力支持下, 以《电子商务》课程学习为基础, 设立大学生电子商务运营工作室, 下设网店运营组、视觉组、推广组、调查组、网站组和SEO组, 将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核心能力进行逐项分析, 对外承接泰州市各大公司的相关外包服务, 帮助相关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减少运营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服务外包大学生工作室以主体性个性化教育为理念, 设立个性化服务方向, 以课程为载体, 工学结合, 促进了大学生学习内容的“项目化”、学习情境的“职业化”、学习成果的“社会化”, 学生通过与专业服务外包机构的协作, 以应用技术根本, 以专业实践为基础, 面向各行业各地区的中小企业或个人, 提供各类专业化外包服务, 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 并通过这一系列的岗位实际, 必将有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 国家大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以服务外包大学生工作室为平台, 个性化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切合了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理念和特色, 激发了学生潜能, 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速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服务外包,大学生工作室,创新创业,主体性个性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梁竞敏.基于服务外包的工学合作工作室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2, 2 (1) :36-39.

[2]杨燕群.工作室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与实践[J].前沿, 2014, 4 (357) :177-178.

13.华中科技大学记者团工作计划 篇十三

[团训、团徽和宗旨

团训:新闻立团,以情治团。以培养优秀新闻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团徽:由英文student和journalist的首写字母S和J组成的一团火焰,用明黄色到橙色到火红的渐变,表达记者团团员们年轻、热情、朝气蓬勃。承载火焰的“J”字弧形采用从浅蓝到深蓝色的渐变,表示理想、理性。J字,在英文里是记者

“Journalist”的首字母,而中文“记者”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也是“J”。“J”也是“Justice”的首字母,表达新闻记者作为无冕之王应该具有的公平和正义。温暖,热情,积极向上,这是做人;理性,公正,严谨,这是做事,表示记者团人坚持做人和做事并重。团徽的修改与变更由团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后讨论决定,须团部成员的3/4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

宗旨:培养一流人才。

[机构设置

团部是记者团的核心管理机构,实行团长负责制。团部由团长、副团长、记者部、网络部、秘书部、外宣部、外联部和视频组等常设部门组成。团(副团)长和各部部长为团部成员。确有必要时,可以增设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团长:全面负责记者团的各项工作,协调团内各项工作。制定任期内的工作纲要和实施计划,召集、主持记者团每周的例会和团部会议。综合考察并任免副团长和各部部长,指导、监督各部工作,对团内事务行使最终裁决权。团长由上届团长推荐并报编辑部考核同意后产生,任期半年,可以连任。

副团长:积极协助团长处理好各项事务,指导、督促所分管的各部工作及时完成。记者部:负责新闻线索的发现、收集和整理,主持记者团例会的报题并落实任务,同时,在会后必须及时催促接任务的团员按时完稿;负责新团员的业务培训及老带新制度的执行;管理助理编辑;积极开展新闻策划。

外宣部:负责对外宣传稿件的策划、任务分配、稿件审核和对外发布,并担负与校外新闻媒体联络事宜,同时承担起武汉晚报华中科技大学记者站、科学时报华中科技大学工作站等的日常新闻业务,联系团友寒暑假实习相关事宜。

秘书部:负责记录每周例会的出勤情况,记录团部会议的内容;记录团员的发稿情况,领取、发放团员的稿费;负责评选每月的发稿状元;整理保管记者团的各类资料;制作团员通讯录、生日贺卡等;管理按规定由秘书部负责的团内资金,负责购买

记者团所需各类物品,保管记者团的财物,对团内固定资产实行登记、监管。

外联部:负责记者团的对外宣传和联络,积极搞好与兄弟院校记者团的联谊;负责记者团活动的赞助;负责记者团内各活动的宣传工作;协助秘书部审核、评选记者团每月的发稿状元。

14.思想工作总结-山东科技大学 篇十四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姜岩

一、政治思想

任期内政治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深入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严于律己,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开拓创新进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主人翁的态度创造性的开展本科教学与管理工作,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和省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服从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安排,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与素质。

二、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

任期内科学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实施,为提高教学质量踏踏实实努力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各类实习课堂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大纲等重要教学文件的编写与修订工作。成功申报了“国家特色专业”和“山东省教学团队”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组织参与各类教改项目的培育、申请和研究工作,组织青年教师导航计划的实施与各类讲课比赛活动,指导大学生科技活动,多次参与大学生测绘大赛活动。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学与学科建设工作中,以科研促进教学,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提出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思路,(1)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也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不是简单的教学计划,而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蓝图和总体规划。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3)建设精品课程与教材: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等主干课程均按省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行建设,以科研促进学科发展,跟踪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编写特色专业核心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主干课程要求全部采用规划教材。(4)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开设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验证型、研究型、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建设好数字化测图基地、大地测量实习基地、工程测量实习基地、地下工程测量实习、毕业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5)改进教学方法和强化手段:实施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能力;改革作业、考试等规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目前学院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踏实有序进行,教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未发生任何教学事故。

三、教学情况

任职期间每学期都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主讲《地表沉陷工程学》、《开采沉陷专门问题》、《地表监测与控制》等课程,完成指导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同时承担硕士、博士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指导硕士9人,博士2人,参加完成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定单毕业实习指导书的修订工作,平均每年度完成教学工作量400余学时。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第2位),青岛市十一五教育创新成果奖(第2位),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四、科研项目情况

目前承担省级教改项目 “品牌专业建设”、“基础学科课程建设”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各一项,参加国家级特色专业(第2位)和山东省教学团队(第2位),2008-2011年共计独立或联合发表论文14篇,其中教学研究论文3篇。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约110万元。筹备组织中德第三、四届矿山开采沉陷学术研讨会的相关工作,协助学校和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出访德国。

五、其它工作

完成九三学社党派与省政协委员的相关工作,完成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开采损害鉴定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完成青岛市侨联、青岛欧美同学会、青岛知识分子联谊会、少数民族联谊会等其它组织安排的社会活动。

15.大学科技协会工作计划 篇十五

一、突出科技优势, 不断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

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组织及其成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华南农业大学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组织及其成员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过程中, 非常重视突出专业优势, 坚持围绕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可持续发展、城镇建设和规划、环境保护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开展调研, 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以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基础, 既涉及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领域, 又涉及一些全局性的问题, 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现实性、针对性, 理据充足、内容详实、可行性强, 体现了大学高层次人才所具有的较高的科技素养和政治素养, 确保了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2004年初, 针对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华南农业大学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省政协委员陈永泉教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 向省政府提出了“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建议, 被省政府采纳。当年8月, 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厅、工商局、质监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15个部门组成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 作为省政府的常设议事机构, 负责领导、协调全省食品安全工作, 对增强广东省食品安全综合管理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提案者陈永泉教授本人被省政府任命为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2007年, 一位担任省政协委员的园艺学院教授向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对我省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基地污染调查与治理的建议》的提案, 被省政协列为当年5个重点提案之一。在2008年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 学校两位委员分别提交的《加快广东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审批速度,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提案同时被省政协评选为政协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十大优秀提案”。在2009年全省“三促进一保持”系列行动中, 华南农业大学4名党外人士受省委统战部邀请参与了对广东省“扩大内需”工作的联合调研和建言献策活动, 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对“三促进一保持”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由于在参政议政方面的突出表现, 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在统一战线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目前, 学校党外代表人士中有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人,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1人, 全国政协委员2人, 广东省政协委员7人, 省参事室参事2人, 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华南农业大学统一战线成员中的杰出代表, 对学校各项事业尤其是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着力搭建平台, 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在科技领域建功立业。

近十多年来, 随着高校连续扩招, 高校教师队伍迅速扩大, 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增长很快;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高校教师中留学归国人员增多并陆续成为统一战线的新成员, 这些人士大都学有所成, 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发挥着骨干作用, 普遍具有很强的事业心, 因此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在科技领域建功立业, 日益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成为检验高校统战工作成败的重要指标。同时, 在高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 也需要借助包括统一战线组织在内的各种力量, 推进内部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华南农业大学为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在科技工作领域建功立业, 着力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 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加强统战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

士联谊会、知识分子联谊会、政协联络组、侨联等统战组织在搭建沟通联络平台和学术平台方面的作用, 使统战组织在联系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学习教育、促进共同进步等方面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近年来, 学校统战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发展”的主题和“发展学术、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增强效益”的工作方针, 以支持各党派和团体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为抓手, 密切统一战线成员之间的联系。目前, 全校共有7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其中3个总支, 4各支部 (社) , 党派成员共326人;留学归国人员295人;具有高职称的党外知识分子、归侨侨眷、港澳台胞台属和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等统一战线成员共800多名, 包括2名“长江学者”、2名“珠江学者”。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 各统一战线组织大力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 在吸收新成员、开展活动和骨干力量培养等方面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 多个民主党派组织由于在组织建设方面成绩突出, 被所在党派的中央和省级组织授予“先进基层组织”、“先进集体”等荣誉。而统一战线组织建设的加强, 对密切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突破学科资源整合的瓶颈、打破学科之间的条块分割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还根据高层次人才中无党派人士占有较大比例的实际, 在广东高校率先成立无党派人士联谊会, 把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联系在一起, 对加强内部的横向联系, 对推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开展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在科技创新与校

务管理中的作用。科技创新与科研管理是高校校务管理的重点, 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在这个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为更好地调动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在科技创新及学校科研管理中的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在2007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中, 建立和规范了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重大情况通报及邀请参加相关会议、举荐优秀党外人士、发挥党外人士作用等一系列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 科技创新与科研管理被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发展总体规划, “211”工程建设, 本科教学评价、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文件的起草过程中, 都非常注重征求民主党派组织的意见。学校多个学院的院长或分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中, 不少都是由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担任。

3. 以产学研相结合和社会服务为平台, 促进党外知

识分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华南农业大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及其成员对外联系广、专业能力强的优势, 积极为各党派组织及其成员搭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平台。近年来, 我校大力开展服务“三农”工作, 建立了以“一个教授领一个团队, 联一个企业, 兴一个产业, 富一方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工程”, 创造了与地方政府联手搭台、专家和学生参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科技绿舟”模式, “十五”以来学校先后与3省14个市 (县) 建立了合作关系, 建立了6个省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高新技术成果直接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坚持为政府、企业、农民提供各类培训服务, 直接、间接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亿元, 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服务社会过程中, 各党派基层组织及其成员积极行动, 除接受学校的委派参与大量工作外, 还以党派组织为单位, 深入省内外各地开展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基地”、对农民和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农业科技下乡咨询活动, 既发挥了党外知识分子在服务社会方面的优势, 又有助于他们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民盟成员、广东省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毕英佐, 注重产学研相结合, 在解决大量家禽养殖方面的科学难题的同时,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 为创新完善“公司+高校+农户”的“温氏模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主持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学研科技创新模式与示范》项目获得200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其主持的“优质肉鸡产业化研究”项目, 以品种培育、饮料营养和生物安全为技术创新的核心, 建立了大规模优质肉鸡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 为广东优质肉鸡研发技术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他个人也获得了“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所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奖励。

三、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努力建设适应科技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党外人才队伍。

培养、选拔、使用、举荐高素质党外科技人才队伍, 既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又是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的内在要求。华南农业大学多年来大力加强建设适应科技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党外人才队伍, 促进了统战工作与科技工作的优势互补、双向服务。

1. 创新用人理念, 坚持德才兼备、五湖四海、注重实

绩的用人原则, 充分调动党外人才的积极性, 重点做好代表性人物的培养、选拔、举荐工作。如目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界唯一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罗必良教授,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生毕业后到华南农业大学工作, 他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 崇尚学术、关注现实、潜心科研、献身教育, 表现出优秀的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质, 治学、行事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华南农业大学, 他的发展一直受到学校各个方面的支持, 先后被学校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并被任命为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在华南农业大学这个平台上, 罗必良教授很快成长为享誉我国农业经济学界的经济学家, 同时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多次参加省政府组织的调研工作同, 受邀请参加每年两次的“省长专家座谈会”, 积极参与从中央部委到省、市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咨询, 作为省政协委员他所提出的多个议案获得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罗必良教授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学科带头人, 在凝炼学科方向、整合学术力量、加强团队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华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上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制定适合党外人才成长配套政策, 提升党外人才

政策的系统性和整合度。学校对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业绩较好、比较适合某一方面的领导工作的, 就大胆选拔、委以重任, 与党内人才一视同仁。目前, 现任校领导中有党外人士2人, 中层领导中有党外人士24人 (其中正职5人) , 占中层行政干部的26.3%。促成了一批优秀党外人士脱颖而出。2008年底广东省公推公选43名副厅级干部, 我校2名党外人士同时入选。党外人士人才辈出, 既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又反过来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促进了学校事业尤其是科技事业的发展。

3. 按照党外人才成长的规律推进党外人才队伍建

设。党外人才多是专业技术人才, 其政治思想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既需要自身的学习磨练, 更需要组织的关心、帮助和培养。学校建立健全了党外后备干部推荐、选拔、培养、管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党外后备干部名单, 实行动态管理;利用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党校、高校培训党外干部。近两年, 学校选派到地方挂职担任副县长以上职务的干部教师中, 党外人士占40%。

上一篇:培训第三周工作总结下一篇:智慧城市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