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2024-08-04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共18篇)(共18篇)

1.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篇一

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第2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自己课堂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认识自己,并且领悟认识自己的途径,从而在学习、家庭、生活中,有更多方面的自我的认知和成长。

2、课堂之中有更多的问题和认识自己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多地自我认识体验,从而让学生清晰地构建知识结构,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的结合。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自己的途径:实践的检验、别人的态度、多重的比较、自我的观察和内省。

在这4个途径中,皆有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2个有具体案例来支持和解释概念,让学生生动地理解认识自己的途径。

2、认识自己的三个活动:“三个我”、“长处和短处”、“我的素描”。

三个课堂活动,都可以引发学生对自我的探讨,理论结合实际的体现学生自己的反映,使得学生的自我成长。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实例(有关认识自己的文章)来教学,并且叫分别叫学生上讲台来朗诵这些文章。

2、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发表个人看法。

3、用具体的课堂活动,如“三个我”、“长处和短处”等,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对自我实现了一次内心的追问。

四、教学过程

首先,引入“你了解自己吗?”这篇哲理短文,并且叫学生来讲台朗读,顺势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了解自己。

你对自己了解吗?接着,让学生回到教材P31的“想一想”,思考两个问题: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自己的呢?有哪些途径来了解自己呢?(P37~P39)学生认真思考和讨论,让同学们来回答,正面的都给予积极的反馈,然后就进入教材的黑体字内容,即认识自己的四个途径。

(10分钟+9分钟+1分钟=20分钟)

分别让同学们来思考每个认识自己途径的提出的有关问题:怎样理解“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地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呢?如何理解“在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在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应该注意什么?怎样理解“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呢?在比较的过程中,怎样比较,是只看到他人的优点,还是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呢?

并且还结合具体的实例,如“瓦拉赫效应”、“上帝没有看轻卑微”、“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13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53分钟)在学生的回答中,大都会回归到教材的一些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好的见解、好的观点。最后便是进入三个课堂活动,分别是“三个我”、“长处和短处”、“我的素描”,让每个同学都仔细填写,仔细思考,独立地完成。随后,便叫几个下课、上课都非常活跃的、不太爱学习的同学来朗读自己写的,教师则根据所回答的内容,不断地提问,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以及更加地热爱学习,能够努力地学习。

(10分钟+8分钟+12分钟=20分钟)

20分钟+53分钟+20分钟=93分钟。2节课可以完成“认识自我”课程的学习。

五、教学反思 课堂中,学生纪律会比较难以控制,“认识自我”这门课堂知识的传授性强,所以决定运用具体的实例生动地教学,同时管好学生的纪律,小组讨论时,小声议论。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时,叫多个学生上讲台朗读相关的案例,并且有许多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去小组讨论和思考。为了做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后面的三个关于认识自我的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自主地发言,把认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

2.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篇二

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位初一学生的妈妈最近抱怨说:“孩子渐渐长大, 却变得很难沟通”。孩子经常用“你懂什么”来反驳她, 或者干脆说“没有共同语言”。与孩子的关系怎样才能融洽, 成了她最大的困惑。

当下, “90后”一代的孩子是在多媒体、多元素的包围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见识广, 有头脑, 爱思考, 个性强, 并且有着自己浓厚的“文化圈”。我们如果不“身临其境”的亲近他们的“文化”, 就很难走进他们的“圈子”, 没有共同语言, 谈何平等交流?所以, 我们应静下心, 抽出时间, 和孩子一起学习新东西、关注新事物, 这样才能免遭孩子的“冷遇”, 点燃孩子的热情。

例如, 和孩子讲“要学会坚强”时, 他们可能提不起精神, 但提起“隐形的翅膀”, 他们可能会竖起耳朵愿意倾听;当我们说“网络游戏不好”时, 孩子心里会嘀咕“你懂什么”, 而我们慨叹“虚拟的游戏币不如现实的人民币”, 他们可能会探究一番。如此看来, 若想真正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就要贴近孩子的心灵, 而要在孩子们的“文化圈”里争得发言权, 我们就要放下架子, 接受新事物。否则, 我们的“言传身教”就会在孩子“质疑”的目光里越走越远, 光有“呼喊”, 没有“响应”。

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是融洽亲子关系的起点, 更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

身教重于言教

最近, 我班学生小飞 (化名) 很是郁闷。原因就是他和妈妈的那次“公交车别扭”。一次和妈妈一起乘坐公交车, 小飞因为票务员落下了自己的车票, 要求妈妈帮他补票。妈妈碍于人多, 补票不便, 对小飞解释说“落下了票是票务员的失误, 不是我们的事”, 最终也没有补票, 小飞为此愤愤不平。

常言说, 身教重于言教。可我们做父母的对“良言相劝”信手拈来, 对“以身作则”却是不太在意。有些父母, 每天提醒孩子要勤奋学习, 自己却无所事事;告诉孩子要讲诚信, 自己却“言而无信”;让孩子搞好团结, 自己却和邻居摩擦不断……如此一来, 所有的说教只能给孩子烙上一个“双重道德”的印记, 孩子们不是质疑就是叛逆, 久而久之, 就会播下错误的种子, 收获失败的果实。

小到一张车票、一句话、一个眼神, 大到一个决定、一个行动, 做父母的都要铭记自己的“示范”角色, 认真做好, 做出榜样。在一定程度上说,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家长唯有以身作则,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当我们再遇到类似破坏规则的事情时, 要想一想:如此“蛮”教, 我们将以怎样的声音来召唤孩子呢?

你的名字是责任

我们的“清除白色垃圾, 构建洁净社区”的活动已经结束, 而轩轩 (化名) 同学的事情却让我陷入反思。在活动的当日, 轩轩和一位同学因为抢着收垃圾而不小心摔了一下, 手上有轻微的划伤。轩轩的妈妈当天就带着轩轩找到了我, 详细地了解了轩轩的“值日分工”, 并态度坚决地表示不能让轩轩再做类似有“安全隐患”的事情了。除此之外, 我还了解到, 轩轩妈妈对和轩轩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也要“亲自把关”, 这引起轩轩的很大不满。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很辛苦, 一方面, 父母要时刻提醒孩子远离危险, 给予他们关照和安全, 让他们健健康康地长大, 另一方面, 父母还要关注孩子的发展, 期望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未来。正是带着这样的期盼, 父母的爱有时会变得“过火”。其实, 我们应该认识到, 孩子终究是要走入社会的, 每个孩子的肩上都要担起责任, 学会承担与独立。父母应该担当起培养社会公民的责任, 并让这种社会责任感主导自己的言行, 而不是事事亲为, 处处袒护。

3.发现孩子,直面自己 篇三

刚刚闭幕的奥运会,无形当中又给才艺教育加了一把火。据说,凡是夺冠热门、又是适合从小培养的运动项目,也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这些培训班目前报名人数都呈现火爆局面。

才艺究竟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才能和技艺。

我理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天赋:音乐中的听力、节奏感、嗓音条件;体育中的爆发力、耐久力、肢体条件;绘画中的色彩识别力、想象力、观察力……而技艺,是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指引和辅佐。就大多数人来说,将来的职业不一定与才艺直接有关,但童年时有过这些经历,会让他的生活更丰富、更有趣。当孩子对这些还处在懵懂状态时,唯有兴趣在引导着他们;因此,发现、保护、听从孩子的兴趣,是父母要时常提醒自己的。

从这期的本刊特别策划《交往,是技能训练,更是人格培养》中,我有一种感觉,交往,这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似乎成了某种负担:怕被别人欺负,又怕欺负了别人;见人就躲怕以后不开朗,自来熟怕不辨是非……当一个年轻妈妈很忧虑地问这个问题时,我反问了一句:你小时候被人欺负或欺负了别人,你现在还记得么?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她摇摇头笑了。

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够向“好”榜样学习,“规规矩矩”地长大。而《童书中的“另类”榜样》中那些“糊涂、调皮、捣蛋……”的榜样,却有着许多我们成年人常常看不到的可爱之处。其实,这才是真实的孩子。再看看关于交往的那篇文章,我们绷紧的神经是否可以放松一些?

4.发现自己 篇四

你了解自己吗?你发现过自己吗?曾经的我一点也不了解自己,甚至前一段时间里还走进了自己设下的阴影。你们肯定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不过听了我的故事你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几乎是班里的后等生,每次考试时都拉班级的后腿。我的母亲跟是着急,临时为我办了好多补习办,可我都是三分钟热度:前几天学的还不错,可时间一久就没心思学了,四年级刚开学,老师就让我们考试,结果我才考了76分,随后的几场考试我考的分数越来越低,有一次竟然考了68分。分数一下来,同学们就离我而去了。我去找同学玩时,他们都说:“我们不跟拖班级后腿的人玩!”听了这句话,我的眼泪扑簌簌的留了下来,因为我时在没想到我的好朋友能说出这么伤人的话。这句话深深的伤害了我幼小的心灵。从那以后,我时常不写作业还和老师犟嘴,那时后的我成天失魂落魄的,差不多对以后的`生活都绝望了。直道有一天......

“儿子!你过来一下!”。妈妈喊到,我来到了妈妈身边说:“有什么事?”“你是怎么了?学习成绩连续下降!我真是担心你。”妈妈说“妈妈......”我的眼泪不禁掉了下来“老师说我什么也干不了,同学也不理我了,我什么都不会......”说着,我便哭了起来。“孩子,你不是什么也不会,你是不肯用心学,你只要用心学,成绩一定会提高!”妈妈安慰我之后,我变发奋学习,期中考试时,我终于及格了!虽然只是及格,但对我来说,已经

算不错了。慢慢的,我用平时的成绩改变了老师同学对我的看发。我也开朗了许多。

5.发现自己作文 篇五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选美术班,可我的画想象力不够突出,最后落空了。我垂头丧气地走回了家,对妈妈说:“妈妈,我落选了。”妈妈摸了摸我的头,拍着我的肩笑着对我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其实你的口才不错,为什么不去参选朗诵班呢?”

妈妈的话让我重拾勇气,像花儿浇灌了水一样。第二天,我去参选朗诵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被选上了,还成了朗诵领读者,真是应了那句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是呀!人生不就是这样的吗?优点和缺点是人人都有的,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发挥自己所长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文中的黑人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人,不是没有长处,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勤奋起来为着目标努力,我们要扬长避短,努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持之以恒做得更好,当然,也要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6.发现自己作文 篇六

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整整齐齐把被子叠好,我心想,我会叠被子了,那我的特点是做家务或打扫卫生。很快,这个念头我便打消了。因为妈妈叫我扫地,扔垃圾的时候,我总有种不情愿。很快,我又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特点,我有耐心,凡是做一件事情,我总不急,爸爸妈妈总是催我,就像暑假作业,都快开学了,怎么还有这么多呢?明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很多啊!这算是我的特点吗?应该算吧!

我又跑到我的朋友家去,问我的朋友:“喂!你认为我的特点是什么啊?”我朋友回答道:”你聪明,细心,文静,就是有点儿小任性,也算是你的特点吧!“原来我有这么多特点啊!我说:“谢谢你!”

7.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篇七

心理学研究认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的形成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人的情感、行为甚至才能,往往与自我认识和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过高或过低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仅会影响个性的健全发展,也会由此带来心理问题。

自我认识过高的人,容易产生莫名的优越感,他们在对待和处理周围的人和事时往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不被人接受,从而产生出许多烦恼。相反,有些人把自己看得太低,认为自己无用或无能。他们把一些失误或失败都归咎于自己身体矮小、才能低劣,或强调自己笨、不灵活等等。这样的表现就属于自我矮化,同样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生活构成危害。

现实生活中真正属于自我扩大或自我矮化的人是少数。而处于心理成长过渡期的中学生,更多地表现为二者的交替。他们一会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切都很好;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很差劲,什么都很糟糕。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自我确立、自我同一的必由之路。

自我确立和自我同一是认识自我的核心,是指能比较真实地看待自己,包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智力、能力、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特征,还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等。

同时,这些自我的认识与他人的客观评判是基本一致的,自己也能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逐步学会自我教育,向成为理想中的人努力。以上所说,对于我们中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人格的成熟形成是必需的。

如何做到正确认识自我,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同学们参考。

一、与同伴作比较

这是从处世的方式、遇事的处理方法和情感态度的区别等方面跟同伴作比较,以此来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和自己的心理特征。但选择比较的对象十分重要,应该选择成长环境和心理条件相近的人来作比较。过于自信的人应避免和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自卑的人应避免以自己的缺点与别人作比较。

二、自我分析与反省

以平静、沉着的态度客观地观察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劣所在,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调整自我认识的偏差,重新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和身体机能状况等。

三、听取他人的评价

中学生其实非常看重也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正因为如此,往往会导致有些同学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对他的评价。通常的现象是,根据心理需要的不同,而只注意某一方面的评价,有的同学只听好话,有的同学则相反。

因此,全面而完整地听取他人的评价,对正确认识自我十分重要,同时,也能很好地反映自我认识的能力。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结果很相似,则表明你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强、较成熟;反之,则表明你在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调整。

四、总结生活经历

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性格或能力方面的一些特征,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很好地发现自己的一些性格特征或能力特点。

五、自我实践的反馈

对自己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性格、特长或才能优势,不妨寻找机会表现一番,从中可以体验出自我发展的某些优势。

8.发现属于自己的快乐 篇八

一位老者对青年说:“我出50万买你的一只手,你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啦!”青年人毫不犹豫地断然拒绝。

“那么,我用100万买你的一条腿,可以吗?”

青年人又坚决地摇了摇头。

老者笑了:“年青人,你现在不是已经拥有150万了吗?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青年人怔了片刻,会心地笑了。因为他悟出了幸福的真正含义,那就是用心地珍惜并把握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有位盲人,一生中从事着一件工作:种花。因为他父亲是远近闻名的花匠,子承父业,他别无选择。他天生是个盲者,从不知道花是什么样子。别人告诉他“花是美丽的”,他便用自己的手指细细地触摸,从心灵到颤抖的指尖,真切地体会美丽的含义;有人告诉他“花是香的”,他便俯下身去用鼻尖小心地嗅出另一种芳香来。几十年过去了,盲者像对待亲人那样侍奉着花儿,他种出的花,据说是小城最为美妙的。

盲人种了一辈子花,却从来没见过花是什么样子,然而盲人是快乐的,因为制造美丽比欣赏美丽更为有趣。

一个出家不久的小和尚,师父每天都让他下山化缘。小和尚每天往返一条长而坎坷的山路,时间一长难免脸有难色。师父问他有何感悟,小和尚答道:“行路难!”师父又问:“缘能化到吗?”“缘倒是能化到。”师父轻叹一声,说道:“既然能化到缘,路难行又有何妨?如果你处于荒山野岭之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路可行,那才叫真难!”小和尚顿有所悟,从此不再抱怨,终成得道的高僧。

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有句名言:“如果你的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才对,幸亏它不是扎在眼睛里。”

“闷闷地,我丢了一双鞋,走上街头,却发现别人失去了一双脚……”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封闭自己的小屋,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属于自己的快乐而已。

9.发现自己作文 篇九

我有了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晨起床后,我能自己整理房间,叠好被子;平时我学会了做饭烧菜,并学会了洗衣。一天,爸爸出差,妈妈加班,我一人在家,做了一次“小鬼当家”。我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一个人上菜场买了肉、鱼和蔬菜,回来拣好洗净,烧了自己喜欢吃的红烧肉、妈妈最爱吃的糖醋鱼、青椒炒土豆丝、香菇炒毛豆、蕃茄蛋汤,等妈妈回来品尝。妈妈加班回到家,看看家里清清爽爽,吃着我烧的饭菜,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连连夸我:“小翼长大了!”

我懂得了克己让人。乘车的时候,我能主动给妇女儿童、老弱病残让座;在学校里,同学中有谁不舒服,我会主动扶他去卫生室;小孩、老人过马路时,我会主动上前搀他们过去。-------

10.发现自己作文650字 篇十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发现自己作文65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长路上,我们会经历风雨,也会收获成长。在这其中,我们会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也能够最终成功地发现自己。

记得刚上学时,每天早晨我都要早早起来上学,爸妈也只好每天清早轮流送我去上学。因为年龄太小,不只是爸妈不放心而我也实在没有那个勇气独自一人上学、放学。就如刚出生的小鸟,不敢独自觅食一样,每天只能依偎在窝里等待着爸爸妈妈叼着食物来喂。

不久之后,爸妈认为我应该尝试自己一人去上学了,便对我说道:“思其,爸爸妈妈也送你上学这么久了,相信你也应该记得怎样坐车到学校了吧?所以,我们打算明天让你自己独自上学和放学,你觉得怎么样呀?”我听了之后十分惊讶:“啊!我要自己一个人去上学?我还这么小,你们放心让我一个人去?爸爸妈妈,你们还是继续陪着我去吧!”爸爸听完之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思其啊,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长大,就像每只小鸟最终都要学会独自飞翔,独自去寻找食物一样。爸爸相信我们的`思其也能够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听到爸爸对我说的这段话,我便鼓足勇气对爸爸说:“好的,爸爸,其实我也应该要尝试一下。”在大鸟的劝说下,小鸟终于答应要自己独自飞翔到广阔的蓝天中去。

第二天早晨,我背上书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出了家门。我沿着平时爸爸妈妈带我走过的那条路,坐着熟悉的那辆车,最终顺利到达了学校。下午放学了,我便自信满满回到家中,很自豪地向爸爸妈妈讲述了我的经历。而这时,小鸟也试飞成功,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1.在批评中发现自己 篇十一

罗小凤,笔名罗雨,1980年出生,湖南武冈人,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百余篇论文发表于《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方文坛》《文艺争鸣》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数百篇(首)作品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文艺报》等各种报刊;作品入选各种权威选本。已出版专著《新世纪广西诗歌观察》《空心人》,参与编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新文学史导读》,并有专著《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晚唐诗热现象研究——以“再发现”派为例》即将出版。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

李健吾曾指出:“一个批评家,要明白他的使命不是摧毁,不是和人作战,而是建设,而是和自己作战。”其实,批评不仅仅是和自己作战,更是在和自己的作战中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审美眼光、审美志趣、知识结构、人生阅历、阅读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独特的批评姿态和风格。

我从事文学批评是从2003年考上研究生开始的,至今已十二年。这些年,我一直在批评中不断跟自己作战,在批评中一点点地发现自己。我发表的第一篇评论文章是关于电视剧《归途如虹》的一个影评,刊于《南疆影视》。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后,我便写了大量的小说、影视、 散文、诗歌等评论,相继发表于各种报刊。不过,虽然这些评论让我在批评的路上发现了自己对于文学批评的兴趣,但方向上却一直处于懵懂状态,我像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2005年《女子诗报》主编晓音邀请我做她们的理论版编辑,我写了研究女性诗歌的系列文章,并每年给《女子诗报年鉴》写序,让我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文学批评方向。2008年我考上博士后,批评的主要方向开始聚焦于诗歌领域,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追求,发现了自己的批评兴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批评姿态、批评志趣和批评风格。

我边缘,故我自由

当下的文学批评界充斥着大量的“红包批评”、“人情批评”、“捧角批评”、“吹鼓批评”、“酷评”、“骂评”、“捧杀”、“棒杀”等各种“批评泡沫”,批评家们纷纷出场于各种活动,看似热闹、风光,实则令人堪忧。其实,真正的批评应该与文学现场保持一定距离。朱光潜曾把世间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热衷于在生活中演戏的,一类是宁愿置身台下看戏的。批评家应该属于这两类人之外,“介入”现场但不“演戏”,“看戏”但不只是观众,而是以一种“边缘”的姿态旁观台上台下的“演戏”者与“看戏”者,既关注文学界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对新涌现的好作家、好作品、文学现象作出反应,但又与文坛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方能保持一种独立、客观、自由的批评姿态。“心理距离”是20世纪心理学美学代表人物布洛的核心主张之一,他主张在审美过程中要保持“心理距离”,他曾喻举海上遇雾的著名例子说明“心理距离”的含义,即海上行船时遇见了大雾,当大家都烦闷、焦虑、紧张、恐惧时,而“你”却摆脱上述情境,发现海雾的奇异的美,这便是在“你”与海雾之间插入了“心理距离”。布洛强调在审美活动中要注重“距离”的介入、“距离极限”的保持、不能失之于“距离太近”或“距离太远”等原则。在他看来,距离太近,容易使审美主体产生功利欲望,破坏审美的非功利性质,从而使审美变质;而距离太远,则主客体之间因缺乏理解与情感的契合,无法达到审美共鸣,从而难以建立起审美关系。文学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文学批评家即使身在文学现场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能失之于“距离太远”,也不能“距离太近”,尤其是要与政治化、商业化等功利倾向保持距离,如此方能建立起有效的文学批评和批评的独立品格与风骨。与文坛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一种“边缘”姿态,在人人冒充批评家的众声喧哗时代,或许,越“边缘”,就越自由越独立,越能发出真实的声音。

我一直在高校学习和工作的身份角色,为我提供了便利的“边缘”位置,让我既可以“入乎其内”地看看“演戏”者们的“表演”和“看戏”者的反应,又可以“出乎其外”地作出独立、客观的分析、判断。王光明非常欣赏高校这种“边缘”位置,他认为高校“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的意识,不必迎合浮浅低俗的社会潮流”、“赢得了沉思的空间和自由思考的时间,使人有可能反思生存的时代,寻找自我的身份,追求精神的归属”。高校这个特殊的机构,可以不像作协那样卷入文学现场无法脱身,可以避免霍俊明所说的“沦落于欲望和金钱的风尘,成了官僚诗人、商人诗人的抬轿者和令人肉麻的吹鼓手”,可以避免中心意识形态话语威权和商品经济大潮的裹挟,也不像网络、媒体那样为点击率、关注度所催压,可以避免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以制造轰动效应的扭曲化追求。

批评是一项需要安静、平和、客观、冷静的心态才能完成的工程,与文坛保持一定距离的边缘位置,更有利于这种心态的养成。批评家只有不凑热闹,不抢占山头,不被传媒、网络绑架,不被经济利益、人情牵着鼻子走,不趋附逢迎,不为利益、权势、名利、人情所诱惑,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其批评才能真正具有公信力、有效性。

从问题出发

如果说我2008年前的文章大多是对作者、作品、作家群体、现象进行评论,那么2008年之后,我的批评便开始转向学术化批评,主要从问题出发,发现文学发展中的问题,梳理、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王光明先生非常强调做学问要从问题出发,他认为批评“不是你个人做出一种主观判断,而是把问题梳理清楚,给出一种说法”,“我们现代人都要知道,我们自己都是有局限的,所以你的主观判断就不一定非常正确。避免主观判断的方式就是你应该少下好坏的简单结论,而是应该多重视现象,从现象里面梳理问题、分析问题。”因此他从不轻易下判断,而是从基本材料入手,提出和澄清一两个有意义的问题。我受这种“问题诗学”的影响很大,开始从以前的跟踪文学现象、评论个别作家作品,转向对重要文学现象和问题的思考。

nlc202309040424

古典诗传统与新诗的关系是我思考与研究的最主要的一个诗学问题。这一问题自新诗以降便聚讼纷纭,但一直以来,新诗与传统的关系均被阐释为继承与被继承的线性延续关系,众多学者或致力于探究新诗与传统之间是承续还是断裂的关系,或钩沉史实、勾连诗例以梳理二者之间的承续脉络。但事实上,二者的关系实质并非如此,而是如艾略特诗学观所认为的传统是继承不到的,新诗只能重新认识与重新发现传统,即言之,是新诗对传统进行重新认识与重新阐释而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从而形成传统的新面貌与新秩序,形成新诗对传统的“再发现”。对此学界鲜有触及,惟王家新、臧棣、冷霜等学者有所阐述,但他们均未做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的博士论文和教育部课题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学术化的批评与研究。相关的成果有两篇发表在《文学评论》,分别是《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1930年代新诗的一种倾向》和《诗言感觉——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发表后,《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外诗歌研究》等都纷纷转载,且同时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文章还有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从非个人化到“感觉”——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中“感觉”的再发现》,发表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的《姿态美学的建构——何其芳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发表在《山西大学学报》的《节奏的魅力——林庚新格律诗实验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发表在《学术论坛》的《废名话语系统中“诗的内容”新解》,发表在《广西社会科学》的《亲切和暗示——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以及《晚唐诗热现象的意义探析》《晚唐诗热现象的发生探因》《晚唐诗热:1930年代新诗的独特现象》《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废名对“含蓄”传统的再发现》《寻找“尺八”: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的态度》等文章,形成了探讨新诗与传统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系列,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程光炜认为“为重新认识新诗与传统的关系实质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野”,张清华认为“在探索三十年代中国新诗的深化和发展这一命题上打开一个新的学术空间”,廖华认为“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观点”、“使人们对于1930年代的诗歌发展状貌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对中国新诗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我对当代诗歌发展中的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批评与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如发表在《南方文坛》《民族文学研究》《文艺争鸣》等重要刊物上的《新世纪以来的“生态诗”景观透视》《灵魂话语缺失的迷途——当下诗歌病症之浅窥》《70后诗歌的重量》《“80后”诗歌写作的精神脉象》《边缘之边缘的突围——新世纪以来散文诗发展态势探察与反思》《代际命名视野下“80后”与中生代诗人的比较》《诗意的诗歌批评何处去》等在学术界与诗歌界产生不小影响的文章,都是对当代诗歌创作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探究,形成了一个当代诗歌研究系列。尤其是对灵魂话语缺失问题的思考与批评,是对当下诗歌缺少“灵魂”,缺少深度、高度、密度等诗之为诗的关键质素问题的思考。当我在全国高端文学论坛、中国第三届诗学论坛等研讨会上谈及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时,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共鸣与认可,许多前辈和专家给予了高度肯定,会后还跟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我都是从诗歌的实际问题出发,试图就一些重要的现象与理论话题做较为深入的探讨。我力图在每篇文章中都有自己的“发现”和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对此谢冕先生颇为赞赏地指出我“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诗性与理性齐飞

我身居高校,显然属于所谓的“学院派批评”阵营。但我一直认为,批评应该既具有理性,也具有诗性,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

然而,当前中国的文学批评却不容乐观,“三分天下”的专业批评、媒体批评、网络批评格局已经危机重重:专业批评擅长于生搬硬套西方理论话语对文本进行肢解,堆砌半生不熟的西方学术名词故作高深状,导致了批评的艰涩化、程式化;媒体批评与市场合谋,将批评沦为“捧角”,其推销、炒作的策略,导致了批评的商业化、庸俗化、泡沫化;网络批评则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平台的普泛化而导致了批评的随意性、琐碎化。

事实上,古代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都是充满诗意的。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严羽《沧浪诗话》、王夫之《姜斋诗话》、叶燮《原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或专门论诗,或涵盖对诗、赋、文各种文体之论,其中的诗歌批评都以赋或骈文甚至诗文的形式展开“批评”,将理性的读诗之“思”与华美感性的诗性语言、感悟式的体验相结合,建构起了一种诗性的批评话语,由此呈现文本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境外之情”。严羽在评论盛唐诗时指出:“故其妙处玲珑透彻,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这种诗意十足的语言、恣意驰骋的想象、言尽而意无穷的批评话语完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新的情境,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体味出诗的妙与美。古代的诗歌批评以至所有的文学批评其实都是这种风格,形成了诗性的批评传统。本来,中国人的思维就是偏向于感性的,属于形象思维,注重直观、体验、洞察,而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性则较为匮乏。然而,从“五四”时期开始中国的诗歌批评便已向理性批评发展,因为“五四”时期倡导科学民主中的“科学”并非指涉具体的科学技术,而是侧重与强调“现代理性”。如此理念倡导下的诗歌批评以至所有的文学批评都强调“现代理性”,理性思维明显匮乏的批评家们于是纷纷向西方文论寻求借鉴和援助,而西方文论注重逻辑、分析、辩论、判断、推理,因而以西方文论为“拐杖”的中国诗歌批评与文学批评都向理性批评发展,从而弱化了传统的感悟式批评话语。至于上世纪90年代学院派批评的出现,理性批评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评论家南帆便认为“学院派”批评本身就“意味了另一种理论语言:理性,严谨,引经据典”。过分的理论依赖与缠绕必然导向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因而导致了批评界对学院派批评的质疑,认为“学院派”批评“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枯燥、乏味,行文程式化、规整化、学究气浓厚、堆砌时髦的学术名词,却未击中要害,没有思想深度、没有锐气、没有鲜明的立场、没有独到的学术见解、没有对作品文本的针对性、行文空洞、沉闷。”归结而言,这些弊病最关键的症结便在于“诗性的缺失”。正如吴景明指出,理想的文学批评“本应理性与感性相统一,既有严谨科学的理性思辨,又有自由通达的审美体悟;既不为名利折腰,也不作帮忙与帮闲之文;关注一切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被时代压抑的人性,被生活湮没的心灵,被历史遮蔽的真实,和一切感动我们的审美品质;抵制赝品化和平面化,抵制意识形态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不做西方理论的跑马场,而是拥有独立自由思想的旅人,不是乏味的广告商,而是生动优美兼及批判锋芒的引导者,不是简单的发现和阐释,而是精神的审美和艺术的再创造”。只有将诗性与理性恰到好处地结合、辅成,将学院派批评与媒体批评、网络批评的各自优点进行多元整合,方能构建出一种独特的批评话语,形成独特的批评风度,建构一种理想化的诗歌批评范式。

我一直试图避免让我的批评文字陷入理论的捆绑之中,坚持理性与诗性的结合,这可能跟我一直以来坚持“两条腿走路”有关。我初中时开始写诗,但真正进入“诗坛”是2004年在桂林读研究生时结识了刘春、黄芳等诗人朋友,此后便一直写下来。而且正是因为写诗,让我确定了诗歌研究这一专业方向。在我的诗集《空心人》出版后,吴思敬先生专门打电话表示祝贺,并语重心长地说:“诗歌研究需要你这种既创作又批评的人,希望你能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或许正是因为保持创作,让我在批评中保留了“诗性”,让我没有被理论绑架,没有被学院派的枯涩之风所笼罩。容本镇先生在为我的书《新世纪广西诗歌观察》所作序言中指出:“她的诗歌批评将感性认知与理性提升相糅合,形成了感性与理性相和谐的批评风格”。

坚持边缘人的角色与位置,冷静、客观地观察、审视当下文坛内外,从问题出发做有学理、有深度的学术化批评,理性中不缺诗性,诗性中不忘提升理性,这便是我对自己批评姿态与风格的定位。只有在批评中继续与自己作战,不断发现自己,才能在未来的批评事业中保持这种批评姿态与风格,从而形成自己的批评话语体系和特点。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12.重新认识、发现儿童 篇十二

认识、发现儿童是大学问、真学问、难学问、深学问, 因为儿童是我们“熟悉的陌生者”。儿童, 我们既熟悉, 又陌生;有时候熟悉, 有时候陌生;有的方面熟悉, 有的方面陌生;对有的儿童熟悉, 对有的儿童陌生。与文艺理论上的陌生化理论不同的是, 我们重新去认识、发现儿童不是为了获得新鲜如初的审美体验, 更不是为了猎奇, 而是为了摆脱狭隘的日常关系和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 从而感受儿童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从某种角度说, 丰富性、生动性正是另一种复杂性。陶行知曾言“儿童社会充满简单之美”, 其深层含义是简单中有着不简单, 抑或说, 儿童有时用简单的方式, 表现了、表达了一些复杂性, 这样的美有时很神秘。所以, 对我们来说, 认识、发现儿童是永恒的课题。回到儿童的陌生处, 当下最为重要的仍然是回到儿童的本义和最伟大之处去。儿童的本义是自由。对儿童探究、游戏的天性, 哲学、艺术的创造性以及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我们认识仍然很不到位, 发现很不够。对儿童的可爱和伟大, 我们仍是有着多种不解和误解。这是当前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为此, 我们应当从根本上转变儿童观, 站到儿童立场上去, 否则, 教育注定在陈旧、落后的圈子里徘徊, 在徘徊中倒退, 在倒退中最终失败。因此, 我们必须重新发现儿童。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儿童教育还有另一个问题和倾向, 那就是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 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分离, 理论中的儿童是伟大的, 而实践中所发现的儿童却与理论上的发现不尽一致, 我们往往以理论遮蔽实践;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和分离, 现实中的儿童与理想中的儿童有着落差, 而我们往往以理想中的儿童代替现实中的儿童;对儿童可能性的认识与把握, 注重其积极的、光明的一面, 而忽略其消极的、灰色的一面。三个方面的脱节、分离, 既说明我们的理论需要修正, 又说明实践需要调整。完全可以说我们还没有发现真实的儿童, 导致教师的困惑和教育的不知所措, 有可能带来教育的失误和失职。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儿童。

问题还在成人。我们要从儿童完整的世界入手, 在完整性中重新发现儿童的真实性。儿童生活在三个世界中:现实的世界、理想的世界、虚拟化的世界, 三个世界中儿童的学习方式、生活状态、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常常发生猛烈的价值碰撞以至价值迷乱, 而价值困惑、迷乱又影响着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方式。况且, 随着时势的变迁, 当今儿童呈现着多侧面性, 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 混杂地体现在儿童身上。如果我们只关注某一方面, 就可能会遮蔽儿童的真实性。所谓重新发现儿童, 就是以完整的视野, 再次审视、更加准确地把握真实的儿童。

当然, 我们还得重申:重新发现儿童, 决不是对儿童可爱、伟大的否定, 恰恰是让他们更可爱、更伟大。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选自《人民教育》2014-11)

13.重新发现我们自己作文 篇十三

我想说:“重新发现我们自己!”

人们为了看清自己的容貌,发明了镜子;为了了解自己的性格,找到了朋友;为了弄清自己的志向,打开了书籍……然而,这些年来,我们只通过镜子、他人、书籍看到自己表面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可是,那些是否就是自己灵魂的真正颜色呢?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重新发现我们自己。

重新发现我们自己,看清自己的优势,在更适合自己的领域自由翱翔。很多时候,我们的理想与现实冲突,目标与道路有悖,可能有人会劝你坚持,但为什么不重新审视自己呢?或许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兴趣,放弃现有道路,试着向更适合的领域进发,而非不顾一切地一条路走到黑!试想:倘若刘翔不重新审视自己,从跳高转为跨栏,或许至今无人能打破“黄种人跑不快”的言论;倘若达尔文不重新审视自己,从牧师转而研究生物,或许至今我们仍无法了解进化论……我们常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重新发现你自己,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是那只苦闷的鱼,而是一只鸟;或许你也并不是那只失意的鸟,而是一条鱼……

重新发现我们自己,锤炼自己的思想,以免人生的轨迹偏离了道德的道路。想起汪国真的《旅程》: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垂下头颅,不仅是为了扬起思想,更是要审视自己,看看思想的方向和脚下的道路是否还在正轨上。如果我们发现我们的思想肤浅而不坚定,道路歪斜而不正直,此时,我们就需要对自己做一些改变。不愿出现希特勒发动战争滥杀无辜的悲剧,不希望像《成长的烦恼》中说的那样——许多人长大后竟成为小时候内心深处最鄙夷的人。因此,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己,才可能让自己走在道德的正途。

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我们越是思考自身,越是能从中品味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越能抓住生命的绳索,也越能带给自己全新的感受。它甚至能让我们的缺点逐渐湮灭,让优点频频闪光,让人不再茫然,更加自信!而“重新”则是一个行“千里”的过程,因此认识自己需要我们不断地在这条路上探寻、摸索、体会、升华!

14.发现另一个自己作文 篇十四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人总是在渐渐改变,总发现不同的自己,我们就是在不断改变中成长的。在我的成长中,黑夜总是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混于其中。

记得那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一个人要独自度过那漫漫长夜。我本想赶快写完作业上床睡觉,可是我的心总是忐忑不安。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我紧张起来,通过猫眼向外望去,发现黑洞洞的,我又回来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我又听到了咚咚的敲门声,我更害怕了,我轻手轻脚的去看猫眼,原来是有人敲对面的门。

15.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篇十五

一、研究学生

当前, 许多教师只是凭着自己的一份感觉、一份“经验”来决定自己的教法, 而这些“经验”并不是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等“实证”的方法得到的, 信度不高, 缺乏科学的含量。当我们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我们的课堂教学能有怎样的针对性?因此, 我们需要改变。

我在教学中长期坚持做好几件事。

一是做好学生学情分析表。学情分析表, 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势所在、突出问题进行全面的记录, 从而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全面的分析, 为教学提供参考。以下是我对某位学生解题情况分析的一个记录:

有了这样的分析, 对学生的指导就会心中有底, 有的放矢。

二是做好学生训练题“资料库”。教学要求有一个难度控制的问题, 我们倡导让学生在学习上“跳一跳, 摘到桃”, 你就必须研究哪些问题适合什么程度的学生。比如:哪些问题是全班一半同学做错的题目?哪些问题是全班4/5以上同学做错的题目?教师要做好记录、分析。其实要做到这点并不难, 只要每次作业、考试后你对错题作个统计, 并把这些题目分门别类作好整理、归档就行了。只要你坚持积累, 不用多久, 你就能够形成对学生有很强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资料库”。有了这些“实证”研究的成果作保障, 你的教学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教学质量就一定比那些没有研究的教师高得多, 也更受学生欢迎。

三是做好课堂观察。有效的课堂观察是教师宏观了解学生状况的手段之一, 但这需要教师有明确的观察视角, 有清晰的观察目标。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把课堂观察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来完成。比如: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察, 你可以注意他的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流畅, 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 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 等等;而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其态度是否积极, 注意力是否集中等等。当你将观察到的这些现象集中起来加以分析, 就会对每个学生了解得更深入。

四是进行一定的实验分析。怎样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品质进行测量, 教育心理学有了很多研究成果, 只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实践, 我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研究学生的方法。

例如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可契创造的“画树测验”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方法。其做法是:请被测试者在纸上画一棵“树”, 不用考虑绘画技巧、树种和构图等各种因素, 只要求画一棵心目中的树。如有必要, 在完成后请被测试者介绍自己的画。然后按照卡尔可契提出的理论对被测试者画的树进行分析, 以此发现被测试者的人格特征。 (以下是一位学生的图画及我对他所作的分析)

分析: (1) 不同的果实结在同一棵树上, 表明有较多的欲望和目标, 但在欲望冲突时难以选择; (2) 树干被虫咬, 啄木鸟正在医治。

判断:该生基础不太好, 对自己有很多期望但潜意识又怀疑自己能否达成, 不能坚定信念、刻苦执着、克服困难。

指导策略:教师要不断鼓励, 并创造属于他的机会, 让他感受到成功的过程, 坚定信心。

只要坚持做到用“实证”的方法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 你就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就能给学生良好的建议、具体的要求、精心的指导, 你的教学工作就会更出色。

二、研究教学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拥有的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就是我们的教学感悟了。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为什么效果总与我们的期望相去甚远?自己感觉讲得很好的课, 为什么课后学生仍百思不解?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研究, 找出原因所在,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就能提高我们思辨的能力, 促进我们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研究教学我十分倡导做微型案例研究, 即:对你身边熟悉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 把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成效的过程记录下来, 加以提炼、总结, 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最有启发性。

有一次, 学生问了我一道数学题, 我认真为他作了解答。可是第二天, 他又拿这道题来问我, 我觉得很奇怪。他说, 老师, 我想请你看看我原来这样想为什么解不出来?结果我发现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了, 而且在转化的过程中出了差错。我指出他的问题后他恍然大悟, 高高兴兴地回去了。这件事给我很大震动, 在思考中我发现, 第一次学生问我问题时, 我忽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原有思路, 而是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盘托出, 我的答“疑”并没有帮助他解决他遇到的障碍, 反而成为一种新的“灌输”, 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由此, 我以教育心理学和数学教育学的原理为指导, 分析了这种教育行为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写下了“教师‘释疑’要与学生认知基础相协调”的教学感悟, 成为了我今后指导学生的一条重要法宝。

研究教学并不神秘。要上好一堂课, 首先就要有一个教学设计。这个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当这节课上下来后, 发现很多预想的教学目标都没有达到, 自认为是“亮点”的地方效果并不好, 这时, 就可以研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思考改进的方法,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研究。当你注重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上升到教育教学理论层面上去思考, 你对教学的理解就会提升一个层次, 你就会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你的教学就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研究他人的经验

人们常说“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个苹果, 但一种思想交换一种思想就收获了两种思想”, 这是对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必要性的最好诠释。每个人对教学的思考和感悟都是有区别的, 认真思考他人的真知灼见, 吸收他人闪光的思想和先进的做法, 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并在实践中去体会、发展, 这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渠道。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我们缩短与理想教师距离的有效途径。

我很喜欢去研究、学习学者们的经验、成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每次读像张奠宙、郑毓信等教授的文章, 我就会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有更深一步的认识;而读罗增儒教授的解题研究, 就会对我如何引领学生学习解题有很大的启发。在各地中学数学教学一线, 也有着一大批勤于思考、成果显著的教育改革与探索者, 他们总结出了很多有效、实用的经验, 在操作层面上也能给我们很多具体的帮助。

不仅对名家名师的经验要认真学习, 对身边优秀教师的经验更要留心观察, 虚心学习。我所在的南宁三中, 是广西著名的示范性高中, 拥有一大批优秀教师, 这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理解深刻, 教学的容量大, 教学风格灵活多变,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招数”多……且各具鲜明的特色。对于这些, 我在教学随笔中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同时, 我还把其他兄弟学校优秀教师教学上的长处, 当作自己丰富的学习资源。我觉得, 只要你拥有这种意识, 你就会细心观察, 认真总结你周围每一个人的特点, 努力学习他们的长处, 弥补自身的不足, 你就会迅速成长, 就可以在教学中少走弯路, 提高效益。

16.祝勇:好书必须自己去发现 篇十六

2012年1月11日,作家祝勇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他出版了两本关于辛亥的书:《辛亥年》和《血朝廷》。但这次和他以往接受的采访不太一样,话题主要是他去年的读书情况,而非写作。当然,这二者之间多多少少会有那么一点联系。

年读书单

望东方周刊》:2011年你读了哪些你认为有价值的书?

祝勇:学术和历史书读得比较多,文学书读得比较少。

印象比较深的是金观涛新出的一套学术作品,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探讨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持续2000多年,很有思想性的一本书,叫《兴盛与危机》,这本书特别好。这本书原来是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的,2006年我在美国时看到这本书,印象特别深。去年法律出版社出了简体字版,我就买了一本。这本书现在是学术界、思想界少有的思想性特别强的书。

另外读了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和三联书店出的北大陈来先生的一套学术著作集。还读了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回忆录也读得比较多,包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出的史景迁写的《太平天国》、《王室之死》等。

因为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我自己写了一本《辛亥年》,由三联书店出版,一直在排行榜上。我去年还出版了一本献给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长篇小说《血朝廷》。这几年历史方面的书读得比较多,其中也有大量辛亥革命的史料。

《望东方周刊》:这些书对你的生活和写作有没有影响?

祝勇:这些书本身没有对我产生什么直接的作用和影响,比如金观涛的《兴盛与危机》、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但我觉得这些书是我读书的一个盲点,有些东西自己不是特别明白。虽然对先秦诸子有一定的了解,对明清的学术也有一点了解,但对宋明理学的了解就非常少,不知道它的历史地位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些人都做了些什么事。读这些书填补了自己的知识空白,因为自己有些东西不懂,读起来就很新鲜,觉得特别有意思。

像金观涛的《兴盛与危机》能够引起我们去思考很多司空见惯的历史现象。原来通常以为就是约定俗成的,不去做深入的思考,但里面有很多问题。读这些书并不直接有用,比如可以用来写点什么东西,并不是这样,但它可以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所以我读起来津津有味。我现在读这些学术著作,丝丝入扣,比看小说还要有意思。

阅读史景迁、孔飞力的启发

望东方周刊》:对你写《辛亥年》和《血朝廷》也没有影响吗?

祝勇:很难说哪一本书有很具体的影响,实际上读书对写作的影响就是一个长期阅读、积累,慢慢发酵、领悟的过程。不是说读了哪本书突然一下子就有什么领悟,并不是这么直接为我所用。

比如说,我写《辛亥年》,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也受到了西方一些汉学家的影响,比如史景迁的作品。《辛亥年》是写历史的一本著作,不算是文学性很强的著作。中国人写历史著作,容易陷入八股文的形式,比如辛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政治经济情况,然后怎么成立的革命组织,不太会有板有眼地讲故事。其实史学著作也要引人入胜,也要讲故事,在这方面史景迁就是大师。他的那些作品非常引人入胜,比如《王氏之死》透过一个不知名的普通中国妇女之死来剖析整个中国社会,这种方法让我们就觉得特别新鲜。美国有位汉学家孔飞力,他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是一本历史学著作,视角很独特,牵连出的问题特别多。这种研究和描述历史的方法,对我的写作有影响。

我比较喜欢这种写法,不太喜欢八股文和一二三四的写法,要带着问题进入历史。一些中国学者写历史书,经常是带着结论进入历史,就是說在进入历史空间之前,都已经先入为主了。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更好,这样在叙述过程中就非常有悬念。

我写《辛亥年》更多是从社会学和社会转型的角度,中国怎么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革命者和封建王朝的斗争,这样视野一下就扩大了。服饰、风俗、思想、文化的变化,包括城市的变化,都纳入进来,空间一下就打开了,我们看历史的视角就变了,把自己给解放一下。

好书必须自己去发现

望东方周刊》:你既要写作,还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但你又读这么多书,怎么做到的?

祝勇:我家里书特别多,我曾经想不买书了,而且也有很多书都没有看,能够把家里的书看完就行了,但是看到这些新出来的好书,还是想看、想买,书越买越多,但的确有看不过来的问题。

我看书,不是一本书从头到尾看完,再看另一本,很多书都是交叉看的。比如一本书看了一部分,会觉得疲倦,那明天就可能不看这本书,去看另一本,那本书会引起你的兴趣。等那本书看得疲倦了,就再换一本,实际上很多书都是采用这样一种交叉的方式慢慢看完的。

我的茶几和床头上到处都是书。不必把看书当成是一个很严肃的功课,比如一两个小时必须看多少页、几天看一本书,不必这样。随手翻,拿起一本书就看,看完夹个条就放在那里。这样慢慢积累就会看很多书,很随意,就觉得不累。我觉得应该把看书融入自己的生活,不是一门功课,就跟看电视一样,很随便、很轻松的一件事。靠在沙发那里,可以拿起一本书看一下。

我还有一点特殊,我不开车,出门的时候挎包里永远背着一本书。出门之前会想一下带哪本书,当然不要太重、太厚的,要稍微轻便的。在地铁里一坐就是一个小时或者40分钟。在地铁里很无聊,地铁的人都很茫然,都在那里一站一站熬时间。捧一本书,时间就过得很快,无形中就会看很多书。

放一本书在包里,心里就会踏实,就不觉得浪费时间。比如有时约一个人谈事,在咖啡馆、三联书店或餐馆,如果这个人迟到,因为北京经常堵车,迟到一个小时你会非常焦虑,因为你觉得自己的时间被别人侵犯了,但如果包里有一本书,你就不会焦虑,等人的时间可以看书。

《望东方周刊》:你觉得怎样才能找到一本真正的好书?

祝勇:现在好书还是很多的,因为经常有人——特别是普通读者——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或者认为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好书,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好书还是非常多,层出不穷,写得好的人也很多。可能普通读者很难去发现,无所适从。但好书必须自己去发现,别人是没办法去代劳的。

怎么发现好书呢?你只有读的书多了,你才能自己去发现,这是必须自己来完成的一个过程。你读的书多了,你才知道你想要什么书。到书店以后,你就会对好的书非常敏感,这种对好书的敏感是你通过读书培养起来的,不是别人告诉你的。是一个培养自己对书的敏感然后去主动发现的过程。

17.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篇十七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是她远远比一本书比一本秘籍复杂得多,如何做到认识自己别说是别人,好多时候连自己都不清楚,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反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只有透过学习才能不断的丰满自己的人格思想,坚强自己的意志。

在渐渐的时光累计的日子里认识了自己,就要想办法如何接纳自己,或许朋友们会反问说接纳自己太过于简单,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好的家庭好的环境,拥有骄人的容貌和过人的智慧,总会有那么大多数人处在一种为生计奔走的日子,在日以计日的繁琐岁月里,许多时候我们被生活压得喘但是气来,难免有厌恶自己,对自己不宽容,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如何在漫长的时光里都做好给自己加油鼓劲,给自己更好的空间,对自己更多的接纳是漫长的功课。

做好了足够的功课,认识了自己,也做到接纳自己,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控制自己。人的许多秉性真的是需要好好控制的,马虎不得。通常人都是容易冲动的,个性是年轻的时候肝火旺盛,不能很好的做到容纳别人的缺点,或者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时就容易失控,我们因该多多养心,心灵需要很好的安抚,需要我们自己很好的保护很好的对待,给予更多的爱平抚容易受伤的心。

随着时光的推移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周围圈子越来越复杂,我们就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接纳自己、如何控制自己。做一个有个性受人尊重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小孩,每一个阶段做好自己,理解成功的喜悦,对失败也能做到尽可能的承受。

18.香港书展:在阅读中发现自己 篇十八

香港书展从1990年首次举办,今年进入第21个年头。每届书展之后,香港贸易发展局(TDC)会公布一项数据。这项数据即刻成为香港各媒体的报道焦点,也肯定TDC作为书展主办方的水准。

这个数据便是当届书展的入场人次。2009年书展7天的入场人数为68万,2010年增长到92万,2011年超过百万人次已无悬念。对比香港本地700万的人口规模,书展吸引一百万人次,扣除重复入场和出版业内人士所占比例,这意味着每十位香港人中,至少有一位来到香港书展参观。

这十分之一决定了香港书展的定位。它是为市民服务的展览,是让读者花钱的超级图书市场。为吸引和留住读者,TDC在书展各项细节上费了不少心力,包括:每年书展在时间上一定跨越一个周末,方便上班族安排时间;周五、周六两天开设夜场,延长书展时间到夜间12点;设置儿童特别通道,方便小孩子入场;提供书籍速递服务,有各种物流方式减轻背书之苦等。今年我留心到一个新的贴心细节,从地铁站出来到香港会展中心之间,架设了一排排色彩明快的遮阳/遮雨伞,当观众太多、需要分流时,观众会在警察疏导下,利用这些特别通道等待入场,而不用担心暴晒在烈日下,或被夏季暴雨淋着。

两文三语

香港书展的吸引力,和香港的文化背景不无关系。香港是两文(中文、英文)三语(粤语、英语和普通话)杂糅之地,香港书展在参展商和参展书种方面,正体现了这一特别之处。参展品种方面,读者既可挑选香港本地话题图书,也接纳台湾的中文繁体字图书,而内地出版社的中文简体字版本,更成为书展大热门。

中文繁简体字版本图书在香港书展上的互动,成为一个有趣的现象。据统计,2010年参展观众中有超过1万名内地读者,今年可能超过1.5万人次,他们购买的图书类型,从以往政治类、揭秘类,逐渐向生活类、健康类、投资类和儿童类转变。而在内地出版物展台,香港读者的购买品种也趋于多元化。过去香港读者主要购买内地出版的经典类图书,包括中医类、辞书类、美术画册类等。随着内地图书品质的提升,和香港年轻一代对简体字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读者对内地图书的兴趣更个性化。

内地版本图书在香港书展热销,本质原因还在于香港对内地的认识热情,已从回归后的被动状态,变得越来越主动、深入。关注点也从政治、经济、政策等宏观层面,进入到社会、民生、公平等更深层次。

华文作家的密集亮相

2011年香港书展的主题是:在阅读中发现自己。这如果不是主办方的溢美之辞,它一定出自一位深谙香港今日社会思潮,又对香港未来抱持客观想象的人士。

香港书展近几年一直积极引入华文世界的作家到香港参与各种讲座、座谈,目的在于试图描绘出外部世界的真实面貌,让香港人从了解他者进入了解自己。今年,受邀请的作家包括于建嵘、李承鹏、阿来、宁财神、毕飞宇,李敖、施叔青、九把刀,西西、胡燕青、黄碧云等。

从历届书展邀请的内地作家名单,可捕捉到香港读者对内地的认知程度。三五年前,受邀内地作家多为公认的文学类型作家,如莫言、苏童等,近两年则越来越多是意见领袖。从2011年受邀作家来看,既有阿来这样的小说家,也有于建嵘这样的当代问题研究学者。当然,我无法据此贸然归纳,认为香港读者对内地的了解已深入到社会结构层面,但可以肯定的是,前两年香港作家的大举北上,不仅让内地读者获取了“常识”级别的阅读乐趣,也通过这些北上作家对内地的了解,反哺了香港的一般读者。

从“嫩模”到“地产霸权”

每年7月,香港媒体会很习惯性地留出版面给香港书展。对于展会众多的香港,这个书展并无特别之处,但媒体为何对其特别关注?

原因在于,近几年的香港书展不断为社会和媒体贡献很多特殊的文化现象和社会议题。2008年,某出版商出版一群年轻女孩的写真集,并安排她们穿着凸显身体线条的服装到书展现场签售,引起社会讨论,“嫩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书展进入大众视野,催生了媒体对香港新一代年轻人价值观的讨论。出版商也跟随这个话题,出版了一批思索香港80后、90后生存状态的图书,在次年香港书展受到读者关注。因为“嫩模”现象引发家长的不满,随后书展主办方决定,不再允许此类有碍书展形象的推销活动在书展上进行。

2010年香港书展上,一本名为《地产霸权》的书倍受关注。这本揭露香港地产业真相的书得到很多读者的共鸣。出版社安排作者接受多个访问,在媒体上讨论香港地产霸权的来龙去脉,很快将这本书带到畅销书排行榜首。在媒体的放大功效下,“地产霸权”成为香港2010年度词汇,“打倒地产霸权”成为社会共识,这督促香港政府在2010年下半年推出抑制香港炒楼风气的政策。

从一本书,到一个社会现象,到一项政策,这两个例子说明,香港图书出版行业在呼应社会议题、命名社会现象这一点上所具有的敏锐度。图书出版本应该承担梳理社会思潮、引领思索方向的功能,可惜,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图书出版将这个领地拱手让出,任由微博、博客等来担当大众舆论引导者。这些新媒体虽然鲜活伶俐,但毕竟流于碎片化。若图书行业能回归捕捉民意,与社会互动的功能,那么读者对阅读的认同会有更丰富的内容。

香港书展作为个案的价值

一个城市究竟需要怎样的书展?一个书展究竟应呈现什么样的气质?香港书展在平民阅读和文化品位之间,达到一种良好的互动。可观的人流使它成为公共事件,成为大家争相前往的一个市民生活的大聚会。同时,各项文化活动又满足了文学青年、文化爱好者与自己欣赏的作家近距离交流的乐趣。

上一篇:我的爱好五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小学作文清洁工老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