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2024-10-12

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17篇)

1.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一

暑假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建湖县沿河初中虞立宏

今年暑假,上级安排了为期五天的教师培训,学习期间使我深深认识到: 教师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先接受教育,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方能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主义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对当今教师的道德修养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师德如何,直接影响到青年一代的成长,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影响千秋万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身要为学生和社会作现表率,必须要做到: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承担责任。从事教育事业,走上三尺讲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强烈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业,是我最愿意从事的事业。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一个群体,始终要注意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

第二,谦虚好学,刻苦钻研。记得刚毕业工作时,对教育不熟悉,教学经验近乎于零,我把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前人学习,向老教师学习作为自己奋飞的起点。通过学习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和敬业精神,来丰富自己的认识、知识及才能。同时我常静坐独思己过,剖析自己的不足,以加以改进。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总之,不要让学生怀疑自己的学问。但是,如果学生的怀疑涉及到教师的道德方面,那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教师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学术品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为祖国而学,自己必须为祖国而教;教师要求学生要有事业心、热爱自己的专业,自己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师要求学生关心他人,自己必须关心他人,爱护学生。现代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学习、观察与思考。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以言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树立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和严格的学习纪律,更主要的是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校风校纪规范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你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2.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二

一、教育理念大解放

在培训中我知道了“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幼儿园发展为本”是中幼的办园宗旨, 中华路幼儿园教职工坚持以“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的精神, 以“关注、接纳、尊重、信任”为教育依据, 将不懈追求幼儿的“快乐生活、智慧发展”。因此, 在组织幼儿时“游戏中学数学, 生活中学数学”, 不断彰显“快乐数学”的办园特色, 促帮助幼儿自主、好奇、健康、快乐的发展。

二、专家指导眼界开

严园长的讲座《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仍历历在目。严园长, 33年如一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她以爱为舟, 辛勤耕耘在幼教讲坛, 正是“师情沐浴催桃李, 落红喜作护花泥”, 她的爱心伴随着幼儿园全体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严园长指出绘本是图片配有文字的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连环画, 绘本给孩子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又在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包涵着一个深刻道理。而且, 通过绘本孩子们不但可以看图猜测故事内容, 还可以对文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组织绘本教学时, (一) 教师要挖掘绘本的内涵, 引导幼儿参加讨论, 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二) 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 起点在一问。”《新纲要》中明确提出:“进行适当的疑问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于老师的设定目标, 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进一步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 幼儿教师合理的提问是进行绘本研读活动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案例时就要仔细斟酌, 提出发散性、指向性的问题, 其关键一环是要激发幼儿的思维, 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阅读。 (三) 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人, 在与教师的互动和引领中, 逐渐的感悟绘本。幼儿在观察画面后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画面中的明亮色彩、动物的丰富表情、很可笑的动作, 还有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节等。这些感兴趣的地方, 幼儿就会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幼儿理解程度并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还要更大胆的要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在绘本教学, 我们与幼儿共同享受绘本的过程中, 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很多的。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一定要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人, 让幼儿真正的走进绘本, 理解绘本, 并在绘本学习中获得成长。

学习聆听了谈亦文教授关于《在音乐活动中常见学习障碍的诊断与调适》的讲座。我满怀求助、求知、求进步的心态参与聆听整场讲座。谈教授的讲座艺术氛围浓厚、充分彰显个性、她的魅力使让我由衷地感觉:参加幼儿教师培训受益匪浅!东西部幼儿教师交流更加重要。整个讲座案例丰富充实, 浅显易懂、贴近每个参训教师教师的工作实际。例如:谈教授以小班歌曲《懒惰虫》为例, 引导培训教师处理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活动首先开始“点兵点将“的游戏。 (点兵点将, 点到谁, 谁是孙悟空、花仙子等好听、好汉的名字, 幼儿表现积极, 情绪高, ……) 接下来新授歌曲《懒惰虫》, 还是以“点兵点将“游戏开始, 进行方法迁移, 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落到那个孩子的身上他就是“懒惰虫”。全班孩子对“懒惰虫”哄笑, 被称为“懒惰虫”的孩子的心理肯定委屈、不开心, 这时课堂陷于混乱。紧接着, 谈教授提出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指向教师自己,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诱导,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变。

这是一个显得很简单的活动中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但这个教学策略的调整, 体现了幼儿教师去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 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 及时改变不恰当的教学行为, 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真正为孩子们的提高和发展着想, 是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谈教授在讲座中说到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歌唱, 提高音乐能力, 培养音乐素养, 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谈教授的讲座中,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她是个富有很强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知性文人, 综合素质在她本人身上就体现很强。她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很高雅文质;她唱出的一首首儿童歌曲娓娓动听、声情并茂;一言一行都显现出她精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技巧。我深知, 她所流露出的精确的教学语言、得体的教学行为、现代的教育理念, 不是一朝一夕获得, 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勤奋加努力、学习加苦练点滴积累而来的。她是教授, 但她没有高高在上俯视幼儿园、俯视教学、俯视教师, 而是把自己经常身居一线, 融入园所, 投入研究, 所以才获得丰富的教学案例, 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 了解教师的心声, 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在讲座中才能自如地歌唱、自如地表演、自如地分析, 由点及面, 由表及里, 深入浅出, 身体力行地引导教师们接受正确地认识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常见的学习障碍。如教学案例《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中, 教师要求孩子学习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其中一个小男孩在活动中出现了多次失误, 教师在言行、表情给予了不当的表现, 谈教授指出:教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失误, 想办法让孩子的紧张压力得以缓解, 引导孩子们一起总结、体会。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 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认识到:引起一些孩子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并非都在孩子, 也有教师的部分责任。

三、树立信心从头越

3.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乡村英语;赴港学习;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38-01

在2014年12月5日到12月10,来自不同省份的30名乡村英语老师在魏老师和陈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由清华伟新杯组织的乡村英语教师赴港学习活动,很荣幸的获得了赴港学习机会,在有着东方之珠美称的香港学习生活了六天。在这紧张、充实而又快乐的六天里,培训的内容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帮助,听了香港名师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如何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我们还学到了英语教师有待提高的东西,包括教法,授课方式,以及评价学生等等,都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感受和成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首先,香港学习期间,各位教师们的英语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水平深深地触动了我,他们的尽职与敬业感染了我,从他们每位老师的身上都能感受到温暖和热情,这给我们三十个学员中的每一个学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一步一个脚印。她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英语口语的使用环境,让我们认识到自身水平的差距,通过观看优秀的教学片断,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相信下学期我会将之用于教学之中的

二、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将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发现香港老师是把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放在首位。他们会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并且特别注重小组合作,这点是最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我以及我们地方的大多数英语教师是把对学生的语言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摆在了首位,这也导致年级越高学生学习起英语感觉越困难。因此,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汲取香港教师们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参加香港教师的英语课程教学的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品质,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要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三、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听香港妇女会中学教师的一节精彩授课以及她耐心的指导,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英语课应该以语言为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就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总体目标上注意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技能,这给英语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让我开了眼界。老师课堂教学技巧娴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的环境和条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做了煎鸡蛋,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愉悦了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提高

通过专家教师的精心讲解,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教学,我们的英语教学法让学生有较沉重的压力,而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事实上每一项能力的教学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优秀教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是因为没有安全的语言环境。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在安全的语言环境中,教师注重交流的内容而不是词汇和语法的正确性。利用自我纠错能力,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就能提高听说能力了。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口语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

五、注重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我们不仅是一位英语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各授课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注意发展情意和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多用英语激励性语言,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在课堂结束时利用作业、调查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升华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效果突出明显

六、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提高

这次培训,领导、老师根据我们学员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安排的一些提高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课程,让我们学习了以前未用过的教学方法;还有辩论课,外教准确的发音让我们佩服,他对每个教学方法的应用让我们对领会在心,让我们感受了标准的英语教学活动,掌握的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这一周里,我们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能,都有了很大进步。

4.教师暑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一、要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挫折。

张丽老师和张云杰老师在报告中都提到了自己有些坎坷的教学经历,谈到这些,他们没有抱怨,而是认为,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才让自己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张云杰老师说:“不要抱怨生活对你的不公,坎坷也是一种财富。”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失意是难免的。在教师的工作中更会经常遇到挫折和困难。如需要不能满足,动机不能实现,教育学生的方法受挫,管理班级的效果不佳,课堂教学不如人意,所教学生成绩不理想,在教学考核中得分不高,评先晋职中未能入围……如果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想办法悦纳自己的职业,就能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出精神的低谷。这两位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你把教师职业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是一个饭碗,把教育岗位当作一种创造性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而不是一种负担,那么我们从工作中得到的就会是欢乐,而不是烦恼和悲伤。

二、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现今的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存在费时多,收效却不高,教师辛苦,学生乏味,老师讲得多,学生读书少,语文学习实效差,最终形成“课内损失课外补,老师学生都辛苦”的现象。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所以,张云杰提出:“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回归本位。”“要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这里所讲的“真”,即语文教学的本质。那么,如何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呢?

首先,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已经做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

其次,重视模仿,强调创新。

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多是以模仿起步。《朱子语类》上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即久,自然纯熟”。可贵的是,古人不但重视模仿,而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今读韩文,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今读欧文,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所谓师其神,不见其貌,此最为文之真诀”。由此可以推测,古代的语文教学重视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再次,注重文道统一,提倡文以载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在这里讲的虽然是诗歌的教化作用,但也可以推测,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把“文”和“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道统一”的确是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5.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五

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举办了全体教师暑假政治集中学习。本次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教育法规、教育政策的宣传与解读,也有教学方法的指导,还有教师专业成长的分享。通过为期四天的政治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需要解放思想,脚踏实地,确实对我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新时代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化。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基本政治活动、社会治理活动和基层公共生活等

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学校优秀教师分享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很大的鼓舞,让我懂得什么是教育,怎么去了解不同的学生,让我懂得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深刻道理。“双减”政策提出,更是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更是对我们教师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学识高的老师很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教师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锻炼的,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己。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身作则,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在教育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培养学生;其次是要继续努力学习,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教师只用简单说教去规范学生,是不会收到效果。应以德为先,以爱为本,以理服人,把自由与民主之风真正带入班级,把尊重与关爱毫无保留地带给学生

6.暑假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 篇六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去深化对师德建设的认识,拓展师德建设的内涵,更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那么,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其主要内涵体现是什么?我认为应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本。

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那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什么?教师应当怎样对待学生呢?这是师德建设首先面对的问题。过去的中国一直是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我们往往将本来对“师道”的尊重片面理解成师生之间服从与被服从的等级关系,教师的“尊严”、“权威”至上,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其结果往往是使得教育在许多方面成为一种压抑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精神的活动。因此,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质上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本,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最重要的体现应当是对学生的理解、帮助、关爱和尊重。

作为人民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对学生注入无限的爱。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用纯真的爱去培养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也要用对学生的民主、平等去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与自重。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代新人。这是以人为本师德建设的核心要求。

第二,以人为本要以“教师”为本。

师德建设上的以“教师”为本,首先表现在教师自身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但 1 教师在塑造自身高尚品格与情操的同时,又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让人民教师很好地展示“德福一致”的道德情操,展示积极和优雅的美好人生。让道德生活的美好、道德智慧的绚丽去以身立教。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很高的期待与要求,将教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这当然是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但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还应包含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我们不应当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师德。教师应当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教师也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做积极师德的践行者。

第三,以人为本要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

高尚师德的养成,既决定于教师自律的觉悟,又受环境的影响。学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影响学校以及整个教育发展进步的核心问题,又是影响教师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当前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影响,教育的某些方面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一些学校在管理理念和制度上出现了偏差;一些教师忘记了学术至上、真理神圣的真谛。这种制度的缺陷和心态的浮躁催生了学术泡沫与腐败,健康进步的大学精神面临严峻考验。

7.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七

新东方作为一个民办教育科技集团, 其发展速度是让人惊叹和佩服的。虽然其民办教育的现状目前还有很多的争议, 但是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共鸣:集团生存的民办性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以社会的需求为准则, 其应聘教师的工资收入是与学生的评价严格挂钩, 而教师的生存残酷又要求教师专业成长,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才能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 不被淘汰。而且民办教师还有可以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等方式看到职业的前景。压力和希望带来了动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强烈内驱力和主动性, 其教育产业的发展活力四射。二者在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我认为这不是某个教育部门管理或者某个学校办学理念的问题。这个内驱力的增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 而是一个必须和整个人事制度的真正改革为主, 辅以教育部门的打造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关于教师内驱力的增强, 笔者有几点认识:

认识一、实现公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的提升, 事业的需求为精神感召先行。教师自身要有专业成长的理念和意识, 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建立专业责任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公办教师更是如此。人一旦有了精神的支撑, 就会对工作学习达到忘我的状态。这种精神可以描述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勤奋好学、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观念超前、步子扎实的实干精神;知识共享、资源共用的团队精神。教师要树立并弘扬“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学校还必须加强学校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教师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 耳濡目染、精神向上, 努力拼搏, 为学校的进步努力提升自己, 感到自己在这样的集体骄傲, 努力去学习, 争取在这样的大集体做出更多的贡献。凭心而论, 在我们的教师中, 那种真正对工作无所谓, 主观上想把工作做差的人几乎没有, 大家都还在尽力而为。

认识二、实现公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的提升, 常规的打造途径为辅。教育部门或者学校按照常规的培训途径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教育部门或学校通过提供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等培训活动, 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通过岗上培训, 离岗培训, 听课、评课、赛课、读书、外出参观学习等的办法渗透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 诱导一定的内驱力产生。教师如果抓住这些对自己成长有利的机会实行自我加压、自我逼迫、督促成长, 成长是明显的。这条途径只能是辅助办法, 学校可以组织很多活动、提出很具体的工作要求、制定很严格的奖惩制度。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认识和需求, 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很多东西最终只能是形式而已, 有的甚至还有相反的作用。

8.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八

暑假一开始,大多数家长为了让子女补充落后科目的学习,制定了紧密的学习计划表和课外辅导时间表。

但不少韩国家长也认为,学生只是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落伍,也不能被称为“优秀”,学生还应在唱歌、舞蹈、运动、乐器等方面都有所专长。所以,放假期间,除了学习以外,游泳、吉他、架子鼓等在学校不易接触的文体活动也广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考虑到只是往返于培训机构就不像是放假,因此不少教育机构开发了“夏令营”,既可以让学生放松,又能进行现场体验学习,积累经验。韩国的夏令营正以多样化的方式在发展。

最近,横穿国土或海兵队短期训练等夏令营活动大受欢迎。此外,利用暑假前往加拿大、菲律宾、新西兰、美国等英语国家进行语言熏陶和进修的夏令营也不少。

据韩国“最想去的夏令营”调查结果,体验大自然夏令营(25.6%)占据首位;其次是英语夏令营(19.4%)、科技夏令营(14.4%)、体验农村夏令营(10.4%)、体验传统夏令营(6%)、体验文化夏令营(4.7%)、历史夏令营(4.3%)、经济夏令营(2.7%)、礼节教育夏令营(2.7%)……

博客地址:http://www.jyb.cn/world/hwsj/201007/t20100731_379155.html

9.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九

殷玲

暑期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一年一度为期5天的暑假学习班的学习。与往年一样,此次的培训依然是在学校进行,由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培训在原则上、内容上、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也正因为改变而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通过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条文及规定,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一、要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

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10.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十

为了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根据县教育局和片区督导员的精神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出发点的暑期教师政治业务学习。

这次学习,我首先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端正学习态度,再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学习任务。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权力。更加清楚了自己肩上的担子的分量。继而不断提高自己政治素质,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为此我更加积极主动地认真进行业务学习,特别地对小学数学新课标(修订稿)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解读。系统地把握了其设计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实施建议等等,进一步熟悉了各学段的目标任务,以及各学段教学重难点等等。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打了扎实的基础。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校实际以及自身实际进一步学习了他人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有效课堂的意义——素质教育的坚实脚步》,《探讨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等等。相信通过这些学习,我一定能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在此我要深深感谢县教育局和片区督导员 给予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为此我将用有限的生命服务于无限的人民教育事业。唯有如此才不愧为人师啊!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以及此后的教学工作补充了新鲜血液。为自己增添了更多的信心、补充了更多的精神能量。因此我已经准备好信心百倍,精神饱满地投入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11.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一、费曼·内姆斯“连续统一的教师学习论”

根据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的理论, 笔者认为她对教师学习的认识可归纳为“连续统一的教师学习论”。这一归纳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费曼·内姆斯对学习中的经验与外部互动的重视。她在论著中提到, 理解教师如何学习的核心是“教师认知与外部学习情境之间的互动”, 也就是教师的前见、经验与外在环境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另一方面, 她在其论著中表现出对杜威 (Dewey, J) 思想的喜好, 并作为其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杜威“相互依赖、相互联系”[1]的方法论深深影响了费曼·内姆斯, 在她对教师学习进行论述时凸显了此种思维方式。

费曼·内姆斯“连续统一的教师学习论”包含两层意思。首先, 费曼·内姆斯极其强调教师学习 (或专业学习) 必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这是教师学习的核心问题。这种连续统一体包括学习经验的联系、学习内容的连续及学习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其中, 教师学习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联互动关系、新手教师的前见与入职后经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体现了浓厚的“互依”“互联”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因此, 费曼·内姆斯的学习观可以归纳为“连续统一”, 它既是作者核心的学习观, 也是其看待教师学习的方法论。其次, 教师学习既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结果。实际上, 教学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 难以用教师提前习得的知识或预设的原理来应对变化中的教育教学情境。因此, “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 需要给新手教师提供的是———允许他们用自己的理智、敏感来觉察困境, 并作出深思熟虑、明智的决策从而指导自身的教学行动”。[2]由于教学的特性, 教师更需要主动、持续地学习, 教师作为学习者是长久的存在状态, 同时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专业身份。费曼·内姆斯提出学习教学就是要“学习像教师一样思维 (think) ”, “学习像教师一样认知 (know) ”, “学习像教师一样感受 (feel) ”, “学习像教师一样行动 (act) ”。思维、认知、感受、行动是教师学习、形成专业身份不可分割的部分, 任何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 它们在教师学习中是连续统一的。

二、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过程论

“教师学习”、“学习教学”的概念贯穿在费曼·内姆斯的研究之中, 她对职前和入职时期教师学习过程的论述可概括为“学习五阶段说”。

(一) 师范生学习教学五阶段说

好教师不是天生的, 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 其职前准备期的学习过程可称为“师范生学习教学五阶段说”。这个理论是以师范生自身的学习过程为核心 (即内圈) , 以职前培养阶段给予的支持帮助为辅 (即外围) , 如右图1。

所谓“师范生学习教学五阶段说”分别是:第一阶段, 师范生在入校前通过课堂中长期的师徒观察形成了对教师、教学的既有经验和认识, 并带入到教师培养项目中, 这种经验既是师范生学习的起点, 也对其产生重大影响;此时教师教育者记录、分析师范生固有的经验, 从而对师范生的基础、需求和关注点具备初步的把握。第二阶段, 师范生既有的经验、认识对学习教学可能有促进作用, 也可能误导、限制他/她对教学的思考, 因此要经过批判性反思;教师教育者在前期判断的基础上, 针对师范生的教学行为提供评估和反馈, 帮助他们成为具有“改革思想” (reform-minded) 的实践者。第三阶段, 师范生不仅需审视、反思先前形成的经验和观点, 也要自觉“转变”阻碍学习教学的观念, 即概念转变;为了促进师范生发生概念转变, 应为其提供专业知识, 并进行解释, 给予有说服力的、可供选择的其他方案。在概念转变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性模型”认为, 学生就像科学家一样, 会坚持当前的观点, 除非有更好的理由来否定它们。[3]第四阶段, 经历概念转化, 逐渐培养师范生从教育的角度而非单纯经验、常识的角度考量问题, 做出判断;此时就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研究能力, 提升其理性思维意识。第五阶段, 教师的教育思维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适应;教师培养阶段能提供的最好实践机会就是教学实习, 它是理论与实践互动、师范生专业反思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 职前学习五阶段突出了教师教育思维的形成和完善, 不论是师范生的学习还是外在教师教育的辅助, 都以培养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指向。

(二) 新手教师学习教学五阶段说

费曼·内姆斯尤为关注新手教师学习教学, 她认为新手教师的独特性是从事教学和学习教学必须同时进行。在美国, 新手教师流失率很高。“据调查, 在美国, 15%的教师在第一年教学后即离开学校, 15%的教师在第二年结束时离任, 超过50%的初任教师在工作7年内放弃教师职业”。[4]因此, 对新手教师学习教学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教学主要发生在工作场中, 工作最初的5~7年间可以说是新手教师学习教学的阶段。作为新手教师, 入职第一年是他们开始迈入课堂、面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真正学习教学的时期;第一年的教学是紧张的、不断发现和适应教学的时期;[5]是从职前向实践转变, 从学生向教师转变的时期。此时初任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获得学生、课堂和学校情境的地方知识;设计回应性课程和教学;创设课堂学习共同体;形成专业身份;从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6]可见, 不论是获得地方知识还是设计教学, 新手教师都聚焦于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如何教学。初始教学提供了一条自然路径, 新手教师的学习将注重于核心教学的任务———计划、教学、评估学生学习、反思教学等, [7]在此过程逐渐形成教师的专业身份和专业实践。具体如下图2所示。

图2中显示了初任教师学习教学的五阶段:第一, 教学过程的计划。计划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目标、学生、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系统规划;在此过程中初任教师要学习做计划, 做决策。第二, 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学习, 此过程就如同探究, 教师产生疑惑, 形成问题, 尝试对策, 采取行动, 培养开放的态度, 拓展对教学的认识, 逐渐形成改善教学的技能和素养。第三, 评估。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目标的达成程度等评估学生的学习, 从而获得对自身课堂教学的反馈。第四, 反思。教师以评估的结果为依据, 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改进的方法。第五, 教学理解。教师对学生、教学内容、自我三角关系的理解, 教学理解的层次不同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要学习用教育的思维理解教学, 形成专业身份。新手教师在所有这些活动中的学习, 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是形成专业实践、专业身份;就教师学习型组织而言, 这一过程更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 (a process of enculturation) 。不论职前职后, 费曼·内姆斯都重视教师学习中教育思维能力的养成。

三、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影响因素论

未来教师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如教师教育项目的连续性、学校是否提供教师学习的条件、教师候选人的信念等。本文重点分析以下几项影响因素。

(一) 共享身份假设 (presumption of shared identity) 的阻碍

所谓“共享身份假设”, 特指教师以自我的立场、经验、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想当然地推测他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过程中, 这种假设表现为教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个性发展, 以自身经验为尺度衡量学生。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学生, 现代社会呼吁教师要具备超越“共享身份假设”的意识和能力, 真正形成教育思维, 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因此, 费曼·内姆斯提出“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帮助教师候选人克服‘共享身份假设’, 以便学习关注其他人的思维和行动”。[8]为了搭建学生与学科之间的桥梁, 教师需要知道他们的学生在学习什么、如何思考, 关注其他人的思维意味着尝试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但是像大多数人一样, 教师通常假定共享与自己相同语言和文化的学生, 具有与自身相同的经验。[9]正因为此, 师范生和教师时常会以自己为出发点来审视学生, 面对学校中日趋多样化的学生和文化, 未来教师保守、同一化的教育教学思想就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共享身份假设”之所以是未来教师学习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两点原因。首先, 未来教师“狭隘的经验框架”对学习教学的影响。研究者认为, 教师个体在接受正规教师教育之前所形成的各种有关教师职业的个体经验, 是影响教师社会化的重要因素。[10]个体的有限经验与学生快速发展的多样化间的差距是未来教师在面对教学实践时的一项复杂难题。也正因为教师经验的顽固性, 他们易于固步自封。加之教师教育项目“提供与民族上、文化上不同与己的人接触的机会有限, 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也很少思考其他人可能的不同学习方式、理解方式和体验方式”。[11]于是, 未来教师不仅在审视、开展课堂教学时会无意识地使用以前自己学生时代教师所用的方式, 也会不经意间视他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己相同。如此, 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狭隘的经验框架会阻碍教师换位思考和从教学中学习并拓展视野。其次, 美国学生日益多样化, “近来人口的变化加速了我们的思考, 虽然学校的学生更加多元化, 但教师并没有如此多样化。因此,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学生, 教师评估运动与教师教育改革似乎加强了趋同化的教学力量”。[12]学生不同的文化、学习风格、行为习惯等都要求教师学习关注多样化, 具备多元文化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差异, 从而能真正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开展教学。但是, 由于绝大部分未来教师缺少多样化的经验, 所以个体经验对教学发挥着主要影响;还有些教师认为学习教学是一个独立的“试误”过程, 故缺乏教育思维和思考教育问题的理论自觉意识。研究者琳恩·佩 (Lynn Paine) 提供了“多样化”的四种取向来分析未来教师的多元意识。它们分别是:个体差异取向、类型差异取向、情境差异取向和教育差异取向。所谓“个体差异取向”, 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多样化。类型差异是以个体共有的某种显著特征分类, 归属类型有社会阶级、种族、性别等。情境差异建立在第一、第二种差异的基础上, 强调个体间的差异存在于与社会情境, 或更广阔、动态的情境相连的不同行为模式中。教育差异指教与学的差异。以四种多样化取向为分析框架, 研究发现, 未来教师的观点是理想化的, 仅停留于思想层面而不贯穿于具体实践;他们/她们的差异性主要是心理取向关注个体差异;其次是类型差异。[13]显然, 研究的结果表明:未来教师多元文化意识、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他们/她们很少关注情境差异性和教育差异性。相应地, 当未来教师缺乏“多样化”的意识, 就意味着他们/她们很少真正关注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 在多元的社会中“共享身份假设”是未来教师学习成为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重要阻碍因素。

(二) 女性学习独特性的忽视

费曼·内姆斯通过分析“未来教师是谁”表明在教师学习的过程中对女性的认知方式重视不足。“典型的教师候选人是女性, 75%的中学教师候选人和93%的小学教师候选人是女性”。[14]显然, 未来教师群体中绝大部分是女性, 但是“未来教师作为女性的经验”[15]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女性学习具有何种独特性?

首先, “关心”取向女性经验的分析。对女性经验展开研究, 就是试图追问女性是否具有不同于男性的独特经验。20世纪80年代, 吉利根 (Gilligan) 在《道德方向与道德发展》一文中, 借助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说明了女性道德选择和行为的独特性。[16]女性的经验不同于男性, 但长期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而是把男性的道德衡量标准强加到对女性的衡量中。吉利根批判以往研究中对女性经验的忽视, 呼吁要重视女性的声音, 肯定女性独特的道德体验———关心、关系、母性关怀。而关怀的本质是一种关系, 女性正是在关系中认识自我。自我是一个联系的自我, 一个人不是越与他人分离就越有自我, 而是越与他人联系就越有自我。自我处于人际关系网络的中心向四周发散, 网络的范围越大, 自我就越有价值。[17]因此, 女性的自我是体验的自我, 是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给予彼此尊重、关怀和自由。相应地, 女性的认知就带有性别色彩, 正如诺丁斯在基于女性经验提出的道德处理模式中所指出的:“关心者的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直觉的 (intuitive) 或接受的 (receptive) 模式, 有点神秘、内在和非连续性。”[18]正因为此, “许多职前教师, 尤其是那些女性, 选择教学是因为它养育和关心的特性。在一个400多名小学教师候选人的调查中, 布克、布尔斯 (Book, Byers) 等人发现许多人把教学视为养育孩子的拓展形式, 教师依赖本能与直觉从经验中学习”。[19]

其次, 女性的认知方式分析。费曼·内姆斯在分析女性认知方式时多次引用贝兰基 (Mary F.Belenky) 的研究。贝兰基以《女性的认知方式:自我、声音和思维的发展》 (Women's ways of knowing: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 一书闻名, 此书针对女性如何学习提出了独到的观点。贝兰基的思想建立在对威廉·佩里 (William Perry) 于1970年主要依据男性的采访数据提出大学生发展阶段理论的批判基础上形成。贝兰基发表了女性的认知方式的观点, 勾勒了一个不同于男性的理智发展体系, 更加精确地反映了女性的经验, 如沉默 (silence) 。女性认为语言是不可信任的, 它既不能表达内心的自我也不能准确地传达外部的信息;接受性认知 (received knowing) , 女性认为权威是真理的源泉、有传播力, 一个人可以理解、回答每一个问题, 但是作为接受性认知者的女性不相信自己有创造答案的能力, 因此往往只是响应权威的声音而不是坚持自己的声音等观点。[20]贝兰基的理智发展理论与威廉·佩里的观点争锋相对。贝兰基唤醒了人们对大学生中不同于男性的女性认知方式的关注。因此, 在绝对以女性为主的教师群体中, 教师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女性教师学习的不同特征。

最后, 学习取向分析。许多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具有勤奋、认真的学习特点。她们成长在一个期望赢得奖赏、被动、服从而不是自我导向的学习体系中。师范生获知教师和教材是权威知识的来源, 而很少被鼓励建构自己的知识、重视自己的观点和疑惑。[21]如此, 她们/他们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认识, 学习是接受的、被动的、沉闷的, 没有创造力。这些大学的学习经历直接影响未来教师学习教学的状态, 影响她们/他们对教学的认识, 甚至对自身作为学习者的认识。不仅如此, 此种学习取向也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及发展, 甚至会一代代延续。

总之, 面对女性为主的教师群体, 由于她们关心取向的经验、接受性为主的认知方式、被动服从的学习倾向给教师教育者形成了挑战———如何在教师学习过程中关注女性学习的独特性, 给予她们发展理性的自信, 加强她们的理智、逻辑思维、推理等能力, 从而让学生在一个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三) 新老教师的文化壁垒

教师究竟在何种文化氛围中成长对其专业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艾瑞克森 (Erikeson) 解释到“凭借文化, 人类共享经过定义的意义系统, 并且在一个实践行为的特定领域中人们似乎已经创造了相似的意义解释方式”。[22]新手教师进入到教师群体, 就要经过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 就要学习一种不同于己的新文化, 而学习一种新文化会使新手教师把自身置于熟悉的意义系统之外。在学习时, 新手教师也许会发现自身熟悉的意义解释系统和行为是不可信的。与此同时, 其他的意义解释系统和行为方式又不能即刻完全习得。因此, 学习一种新的文化意味着开始分享其他的理解方式, 而不是受益于彼此共享的历史。[23]也就是说, 新手教师在学习新文化的过程中要学会分享、理解经验丰富的教师形成的文化。当然, 学习一种文化并不是要新手教师放弃自己的文化, 全盘采取他人的理解方式、行为方式, 而是学会更多意义解释的方式。在一所学校中只有新手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之间保持文化开放的态度, 相互理解与接纳、批判性地吸收, 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文化环境和一个有助于教师专业学习的沃土。费曼·内姆斯的研究归纳出了几种阻碍新手教师学习的文化。第一, 新手教师的“文化孤岛”生活。很多新手教师认为教学是一个可以完全靠自己, 通过不断地尝试、出现错误、纠正错误而习得如何教学的过程。她们/他们由于担心被外界视为教学无能或需经受外界评价的压力, 而不愿公开、分享自身在学习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因此, 新手教师认为不需要或更确切地说不愿意寻求外在帮助、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在她们/他们的选择排序中, 待在自己的舒适地带和维持与其他人的和谐关系比在学习教学中发现问题、寻求证据、解决问题更具有优先性。因此, 新手教师就如生活在一座孤岛上默默地独自煎熬, 逐渐封闭自我。第二, 经验丰富教师为导向的文化。一些新手教师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以经验丰富教师为导向的文化中, 在这里经验丰富的教师以牺牲集体互动交流为代价, 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从而使新手教师感到孤独和无援。[24]在此种文化中, 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以“长者”自居, 不轻易接受新人的思想、观点、行为, 甚至排斥新手教师以免自己的权利受到影响, 新手教师同样处于独自摸索的情形中。第三, 新手教师为导向的文化。这是与经验丰富教师为导向的文化相对。一些教师发现所在学校是以新手教师为导向的文化, 在这种文化导向的学校中充盈着高度的热情和理想, 但是没有人为新手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25]在此种文化情境中, 经验丰富的教师既对学校的发展漠不关心, 也不愿承担帮助新手教师成长的责任。新手教师作为一股新鲜血液注入学校, 带着满腔热情学习教学, 他们/她们之间相互交流摸索、自主探究。从以上几种文化可见, 它们都不利于新手教师学习教学, 会阻隔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只有新手教师文化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文化相互敞开, 相互交流, 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持续的专业学习, 新手教师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实, 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新手教师学习, 也有利于新手教师身份的形成。“学习不仅仅是成为成员的条件, 它本身就是成员身份的演变形式, 自我、认知和社会成员身份都彼此需要”。[26]在教师最有可能流失的初任期间, 给予新手教师提供有益的学习环境, 是她们/他们将来继续从事教师职业,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前提条件, 也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经验丰富的教师易于固守经验, 形成对教育教学的刻板认识, 而新手教师的文化对促进教师反思自身文化、完善自身经验具有积极作用。

概括而言, 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的思想从观念上重视经验及其与外部的互动;从过程上凸显职前职后教育思维的养成;从因素上重视教师的思维习惯、女性学习的独特性及教师文化壁垒的影响。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 这些思想对我国思考教师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玲.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的观点——杜威教育哲学方法论的核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2) :10.

[2]S Wassermann.Shazam!You’re a Teacher:Facing the Illusory Quest for Certainty in Classroom Practice.The Phi Delta Kappan, 1999, 80 (6) :466.

[3]R·基思·索耶主编.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徐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321~313.

[4]李拉.美国初任教师支持体系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8, (5) :58.

[5][6][7][24][25]Sharon Feiman-Nemser.Teacher as Leaners.Harvard Education Press, 2012.119.120~122.154.158.158.

[8][9][11][14][15][19][21]Sharon Feiman-Nemser&Janine Remillard.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to Teach.education.msu.edu, 1995.8.8.8.6.7.6.6.

[10]欧路莎.实习教师社会化过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15.

[12][13]Lynn Paine.Orientations towards Diversity:What Do Prospective Teachers Bring?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April, 1988-02-20.

[16][17]肖巍.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80.65.

[18]郭芳.20世纪下半叶美国教师哲学思想研究——基于本体论视角的考察[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3, 100.

[20]Janis Tedesco.Women's Ways of Knowing/Women's Ways of Composing.Rhetoric Review, 1991-Taylor&Francis.Spring, 1991, 9 (2) :248~250.

12.教师暑假学习计划 篇十二

一、名优师及教育管理干部培训:

7月3-4日全县的所有骨干教师及全县教育管理干部在县电影院进行集中培训。

二、分学段、分学科教材通研

7月12日,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历史。通过集中培训,7月13日音乐、体育教师集中培训。7月14日,美术三个学段的美术教师集中培训。达到以下目的: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编排体例;了解教材的编者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知识结构;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掌握各单元的训练点;整合教材前后的相关知识;提出教材处理的合理化建议;掌握高效课堂模式。

三、教师自修:

研读新学期教材、备考。时间贯穿整个假期。

四、学科专业知识测试:

测试方法:集中考试。 测试时间:8月24-26日。

测试内容: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结构(知识树或知识框图)、教材分析及处理、高效课堂模式等。具体紧扣以下要求: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或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落实;本套(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本套教材包括的知识和逻辑线索(画出知识树);本套(册)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本套(册)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如果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如何处理这套教材;能够熟练掌握高效课堂有关理论及模式;初中教师应掌握近三年的中考试题。

五、省级远程研修。

8月1-11日,组织全体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教师和未参加省级远程研修的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参加省级远程研修。

13.关于教师暑假学习计划 篇十三

1、教师应坚持每单周五下午的政治学习。

2、学校在确定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步骤、方式的前提下,有目的地组织政治学习。政治学习活动的内容要认真准备,会议要准时召开,教职工要按时参加。

3、全校政治学习时间,教职工必须按时出席,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要事先向校长请假,根据有关规定办理请假手续。无故不参加政治学习者,按旷工处理。

4、学习期间,应集中精力,关掉手机,不讲话、不交头接耳、不看报、不批改作业、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不中途离开会场;做好学习记录。

5、每次学习采取学(文件),议(分组议论),看(影视、展览),听(辅导报告),讲(宣讲文件),布(布置临时任务),写(心得体会)等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6、为使政治学习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学校将政治学习情况纳入学年考核和继续教育课时计算中。

二、业务学习活动

1、每双周五下午进行业务学习活动。

2、按每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按时参加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3、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理论知识。

4、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要注重本学科以外各科知识的学习。

5、要积极参与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并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6、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7、加强常规教学各环节的研究,提高各个教学环节的科学性、高效性。

14.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教师 篇十四

一、以校本研训构建学习型组织

校本研训简单来讲是以校为本, 立足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训。由于决策在学校, 研训内容源自本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 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效的研训改革不仅需要依赖于外部程序, 并且要有全体教师参加, 学校负责研训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方式的确定和教师的组织, 研训的目标是解决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中的教师由于都处于一个相同的环境中, 面对着同样的受教育者, 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务。尽管教师个体间存在差异, 但是这些教师必然会遇到相似的问题, 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就成了校本研训中的最主要的形式。同事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 是每个教师成长中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同事间的相互了解, 有利于相互间的扬长避短和共同提高。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教师的实际需求, 通过合理组织, 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训, 加强了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联系, 通过经验交流、案例教学、集体备课、示范教学、协作教研等方法、发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引导教师间合作学习, 提高教学专业能力, 培养学习型教师, 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能够促进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

二、以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教师

“学习型组织”所指的学习不同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学习。在日常用语中, 学习主要指吸收知识, 或者是获得信息, 然而, 这与真正的学习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真正的学习, 涉及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意义的核心。通过学习, 我们重新塑造自我;通过学习, 我们能够做到以前未做到的事情, 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 以及获得创造未来的能量。事实上, 你我都渴望这种真正的学习, 因为这种学习能创造出生命的真正价值。

那么,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呢?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将其简单概括为一句话, “学习型组织”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 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在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 要求全体教师怀着崇高而正确的职业理想、道德观念和神圣的使命, 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 不断创新, 脚踏实地, 勇于挑战极限和过去的成功经验, 不为眼前近利所诱。同时, 以学校的共同远景为目标, 团队团结协作, 充分发挥教师的内在潜能和个性优势, 创造学校发展的优异成果, 培养学习型教师, 让教师在真正的学习中体悟工作的意义, 追求生命的价值, 实现自我, 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并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对于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的教师, 工作已不再是教师单纯的谋生手段, 而是一种目的, 工作的意义在于追求自己的内在价值。通过工作, 教师体会人生, 不断学习, 自我否定, 自我创新, 探求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 培养学习型教师, 才能使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持久的优势, 教师才有可能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更具有竞争力, 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三、以学习型教师促进学校发展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 保持开放的心态, 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 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 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 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能力, 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个体性, 但个体的成功需要在群体中孕育。因此, 教师之间应该是合作的伙伴关系, 而非彼此隔膜的陌生人。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和成功, 要打破在课堂上和学校中存在的隔离状态, 需要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 互相支持, 互相启发, 集思广益, 发挥集体智慧。

15.教师暑假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五

听很多老师说每年的培训很累,但在累之余我们又获得了什么?所以我要说:累并不是根本,而是从中我们学到了促进成长的教育知识。无休止的“洗脑”不能说不累,但至少下一年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路,有了新的教育方式。

所以我乐于接受这种“累”。

尽管有时学到的东西不能很快付诸于实践,但它将激发你试图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或者是一名桃李满天的的名师。我想,没有老师不憧憬自己像于丹一样在媒体面前谈古论今,潇洒自如,运筹帷幄的景象。但我们在佩服和赞叹的同时为什么不想想于丹的一次访谈是需要多大的准备而获得成功的。这些不仅仅依靠的是丰富的学识,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过人的胆识。

老师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总是想着教育家为什么那么优秀,而把自己永远定位在山脚下的那块石头。

不敢想的老师肯定不敢做,不敢做的老师肯定成不了教育家。

所以,我佩服高金英。

高金英老师打破了我心目中许久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家几乎都是语文老师?但培训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把她看成我心目中所认为的“苏霍姆林斯基”。尽管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非语文学科的教育家。一个同样文采飞扬,融贯中西,对历史人物如数家珍的形象征服了我。所以我想一个教物理的老师能滔滔不绝,彷若悬河怎能不让我们这些老师汗颜。

不敢说,绝对养不成敢说的心态。但敢于说不代表说得好,有时演讲的时间规定10分钟,而演讲者仍旧在激情四射的一遍遍的重复着没有一点自己思想的情景时,我想没有一个老师不在心里说:下来吧,已经严重超时了。

所以,我要说:时间是什么?时间等于观念,有时演讲不是个人表演的舞台,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能在拖延时间中来证明自己的。

孔子的思想集中在《论语》中,几千字如果去读一个小时估计差不多了,但解释一下就很复杂了。从读论语所用的时间来看,我们能说老孔不厉害吗?

一个没时间观念的人怎么去教育别人?

高金英,于丹都是老师。余秋雨呢?可以说是老师也可以说是文化名人,《千年一叹》使人读懂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给人增添了那敦煌无尽的哀怨。东西方文化在余秋雨的语言中上升到初中老师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但归根结底是希腊文明和大河文明的碰撞,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现代文明都离不开文化的内涵。可见,余秋雨对历史的了解是很透彻的。

16.暑假教师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十六

2021暑假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转眼间,这次的幼儿园教师即将结束,我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学习的机会,这次的培训充实而意义非凡,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养,此次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丰富多样,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在樊老师的讲座中,我了解了幼儿一日常规的要求,樊老师的讲座内容非常详细,分别对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班级管理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指导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指导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家长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在一天的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樊老师的讲座针对幼儿园的育人环境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还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区域活动等等。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幼儿教育,热爱孩子是第一位的。幼儿不同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美丽动人。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积极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幼儿教师要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他们的应该是最美好,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中,听到了各位同行前辈的经验之谈,我倍感荣幸,在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将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2021暑假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二篇

今年暑假,我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学习,这次的学习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既有理论的学习,也有课堂教学的备课的商讨学习,还有优质课的观摩,对一名教师来说,我觉得这就是一次工作、业务的盛餐。对于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于这次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做好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做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本职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忠于才能职守,爱岗才会敬业。

做为教师首先必须对教育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感情,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用知识培育一批又一批学生,用辛勤换来收获,用汗水哺育新苗。其次要博爱施教,每位学生的可塑性都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多爱护,他们都会变成很有用的人材。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寓教于乐。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只要方法得当了,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最后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动向,坚持用知识就是生产力的观点给同学正确的引导。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现代知识迅速扩张的时候,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当下仍有少数教师家长作风盛行,视学生为敌,幺喝、训斥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大打出手,伤害学生的感情,损害老师的形象,这些都是与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铲除。我也常会关心和善意地“训”学生几句,这样学生往往会带着笑容乐意接受

(四)刻苦研究业务,加强自身本领。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得扎扎实实的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这一标准给各个年级各个学段作了明确的规定,既有层次性,又有连续性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模式是

我们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准绳,只有吃透课标,才能活学活用课标,因此,我觉得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二、注重网络教学,加强教学研讨;

教研室朱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如何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的课,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网络大集体备课的重要性,知道了集体备课的内容、范围及基本程序。这对于以后的集体备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同时也知道了集体备课应树立的三种意识:合作、超前、反思,集体备课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这对于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知识信息年代的教师来说是必备的业务能力,也是写作精神的具体体现。几节专家型老师的课堂实录更是精彩纷呈,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课题上老师设计思路清晰,富有情趣,就像一位导游不知不觉中带领所有学生到达语文的圣地,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思想不时碰撞出美妙的火花,心底定会掀起阵阵涟漪这不正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吗?这也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我必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来规范。

2021暑假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三篇

暑假到了,教师培训的高峰期也来了。可是很多教师都对培训持反感态度,这里面当然有对牺牲正常休息时间的抱怨,但更多的是因为很多培训既苦且累还不实用,实在看不到培训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有多大。

近期,笔者所在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需要,以“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为主题,邀请专家团队对本校全体专业课教师集中培训了一个星期。起初学校也很担心培训的效果,事先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召开了专门的动员会——说穿了就是带了点强制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员们很快就找到了状态,学习兴趣一天比一天浓厚。虽然学习强度很高,常常深更半夜还在做作业,但普遍感到学有所得,累有所值。谈起收获来个个喜笑颜开,不住点赞。很多教师主动跟我说:“校长,这样的培训还是可以多搞一点啦!”

事后总结,我们认为这次培训之所以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外,最关键的还是得益于专家团队“教学做合一”的培训方法。

“教学做合一”源自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主张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做”是核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一理论的关键就在“做”,教师不一味地把“讲”当作“教”,学生不一味地把“听”当作“学”,“讲”和“听”都统一到“做”上去了,教师和学生做的是同一件事,处于同一个动态系统当中,教、学、做不是处于分割状态,而是合而为一。

专家团队正是依靠“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开始前,就要求每位学员自带手提电脑。在“课程设计”、“微课制作”、“空间课堂建设”等培训课程中,培训专家带着学员一起在电脑上“做”,学员在做中学,不仅学会了技术、方法,而且体会到了这些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在跟学生上课,大家都知道要改革教学方法,不能搞“满堂灌”。培训教师时,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大多采用讲座式培训。大家似乎都认为成年人自制力强,只要培训专家“会讲就行”,以至于培训专家都只拼口才,不拼教法。实际上成年人已经没有听课的习惯了,听“满堂灌”的课比学生还痛苦。遇到真正口才好的培训专家,学员一开始还会激动一阵,但连续的“狂轰滥炸”,还是会让人疲惫不堪。遇到口才一般的培训专家那就等于活受罪了。而且那些理念性的东西听得再多也不见得就会,不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带不回去,根本就进不了实际操作程序,更无法在工作实践当中加以应用。这样的培训又怎么可能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呢?

17.论教师的终身学习 篇十七

关键词:终身学习,教师,重要意义

一、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 教师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1994年的罗马“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 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时, 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 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 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教师作为社会专门的教育职能技术人员, 担负着培养输送社会所需各类人才的重责, 更应用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培育学生, 做学习型社会的典范。教师, 就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选择了教师, 就意味着对学生的一份承诺, 意味着为社会做出一个表率, 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何以“学高为师”?唯有“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2. 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的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也许要变一变了。近几年来, 社会变革快速推进, 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也在迅猛发展, 在这信息化的时代,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远不止课堂教学一种形式了, 他们正在不断地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等途径来了解世界, 走进社会, 接受新东西, 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日趋多元化, 这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规则提出了严峻挑战, 孤陋寡闻、知识面狭窄的教师是不会培养出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的学生的。教师拥有“一桶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了, 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怎么办?教师唯有认真分析自己的现状, 加强学习, 迎头赶上, 不断提高自己, 以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已经提出终身学习的要求, 广大教师更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打折扣地贯彻和落实好这一要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 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3.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一是新课程理念下, 学科综合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 如文化课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等。新课程提倡各科知识要互相渗透, 只具有单学科知识能力的教师就很难胜任教学了。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拓宽知识面, 开发课程资源。二是课堂教学的即时生成和课下的师生交流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民主化、开放化, 学生可畅所欲言, 很多问题出现是无法预见的, 而课下的交流也会使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 要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们只有不断学习, 丰富自己, 充实自己, 才会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心应手。

4. 终身学习也是教师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也许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是教师继续学习的唯一重要理由。“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给学生既有的知识”, 这在过去是个真理, 现在的局面却全然不同。由于知识从量上裂变得“一日千里”到从质上不断趋向于活化,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 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 教师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然而, 教师的魅力正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而形成良好的品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读书后的人有了心灵与书的对话和感悟, 气质会变得优雅, 心里时刻充满阳光, 眼睛会因为读书而闪耀着智慧的光彩。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人会让人如浸润于美妙的大自然, 一个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教师会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魅力, 一个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开合自如、挥洒灵动的老师怎不让人如沐春风呢?

二、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

1. 学习书本知识, 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不但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 成为学科专家, 而且要熟悉相近学科的有关知识, 来辅助本学科的教学。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全面学习一门学科, 这主要包括学科历史、学科结构体系、学科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应用以及跨学科知识等。二是不断加强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信息科学的学习, 同时提高各学科的整合能力, 提高教学重量。三是加快教育理论、教学观念与教育技术的吸纳和更新, 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尽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提倡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和敢于超越的个性张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具有高容量的教育智慧,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学生的个性, 激发学生的潜能, 触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 学习学生, 努力完善师德。

学生既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他们具有独立人格。教师应从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 善于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去研究他们、了解他们, 并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实现自我, 做真正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 尊重和爱护他们。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 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

3. 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

现在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 正在深深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 它能加大课堂容量, 板书少用时间, 与学生的互动更充分从容;它能把书本上的平面而静态的东西转化成立体而动态的东西, 使教学更为生动, 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加深师生的交流,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 把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把网络知识、课本知识还有计算机知识相整合, 使教学多样化, 把抽象、深奥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容易理解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 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爱心和民主是教师重要的人文素养。教育源于爱, 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真正的民主, 就是对学生的爱, 也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用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多尔的话说,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身份扮演好教学活动过程的角色, 以满腔的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民主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尊重, 这要求教师应具备高品位的人文素养。

5. 学习与社会有关的生活知识。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 拥有各种社会知识是我们教师、也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发展和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必须学好的一门课程。不少学生由于年龄因素以及受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心理发育一般不够成熟, 在与社会交往中, 心理脆弱, 缺乏自信, 应变适应能力差, 个性差异较大。所以, 教师应当参与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向社会学习生存知识, 力求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后尽快适应之。

上一篇:教师竞聘上岗演讲稿参考下一篇:经典古诗文情景阅读填空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