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4-12-07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篇)

1.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一

布罗茨基曾经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错,读书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就像我,读书对我而言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我如影随行。

记得以前,我十分不喜欢读书,可每当我看到课堂上老师提起某本书,和同学们谈的热烈时,我就像听天书一样,什么也听不懂,总认为自己被人遗忘了,也许这就是对我不读书的惩罚吧!

我下定决心,即使不喜欢看书,也不能当一个孤陋寡闻的小丑。 我想那时我捧起的第一本书是《格列夫游记》,刚看几眼,就被那些活灵活现的而又维妙维肖的故事所吸引了,我被它那强大的引力所吸住了,变得不能自拔。每当我捧起它,那时间就像奔腾的流水快速飞过!对,就是那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现在,我的生活就好像被切成了几份,正常的生活学习加上不可缺少的读书,读书使我受益匪浅。现在,在课上总能听到我与老师讨论书的内容;在课间,总能看见我手捧一本书,一坐一个课间。 读书给我带来了丰厚的知识,就说那次把,老师说了一句话,问我们是谁的.,当时全班都愣住了,我迟疑了一下,便高高举起手说:“是泰戈尔的《飞鸟集》里的。”

老师笑了。看这就是读书代给我的无穷的好处。 也许在平常的生活中,你会感到很无聊,不过当你捧起一本书,,你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起来,当你发现你会自信地回答出别人不会的问题时,你会感到骄傲地说,我读的书比你多! 莎士比亚参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何乐而不为那?

2.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二

学习,成为每一位教师自觉的、快乐的、无言的行为,再加上有意识地学习吸纳先进文化,打造催生崇尚学习、善于学习、习惯学习的独特校园文化,更会使我们的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魅力。而文化的濡染和稳固性,又反过来会推动学校团队学习力的提升,学习力的提升又反过来会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创新力、文化力,推动学校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样循环往复,学习力的提高就有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持久的场作用。

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不等于有了这种本能,人们的学习就会自觉而又自然的发生,学习后的效率和程度也会彼此相同。恰恰相反,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对学习的态度、效率、结果都是千差万别的,而所以造成这种差异,归根结底是由组织个人的学习力的差异造成的。影响学习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组织而言,其学习力是与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各种内外信息的认知能力与反应速度密不可分的;就个人而言,其学习力是受个体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制约的。教师提高的根本在文化素养的提高。我们不少的教师,自己不会读,不会写,又懒于读,懒于写,这种状况亟待改善。当然,扎扎实实下真功夫提高自己,是要有一种动力的,这种动力,也是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与事业心。因而,在创造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除了强调环境与机制的构建外,必须解决组织和个人提升学习力的内因问题,不然将是事倍功半。而组织和个人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力的提升必须消除和克服主观动机格调不高、视野狭窄、信息闭塞、思想僵化、怀疑自己和别人、片面主观等诸多负面影响,而改变这种状态最行之有效的法宝和金钥匙:一是进行基本素质修炼;二是搭建多种信息平台。以下是点滴体会,希望与同仁们共勉。

1、在学习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近年来,学校开展了群众性读书活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学校教导处每学期下发推荐书目供教师选择,期末每位教师上交一份读书心得。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进行精彩的学习交流汇报,把教师再一次的带进名著,走进名家,让全体教师同读者一同感受和领略书带给人们的震撼。

2、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最前沿成果,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开展名师观摩课、骨干教师引路课、年轻教师研讨课的教研活动,旨在加强做好新教师、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继续发扬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精神。

4、上联高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专业支持。提升各个组内教师学习的质量。大大增强了团队学习力和团队凝聚力。

5、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各教研组在抓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特色活动。

在探索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活动中,我们对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

(1)以德正身。用优秀的人格感染学生,以高尚的师德爱护学生,用自觉的行动教育学生,用崇高的精神带动学生。

(2)以才示范。树立一个目标:终生学习,终生提高。确立两个途径: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搭建三个平台: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发展平台。达到四个优化: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成就优化。突出五种能力:育人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执教能力;运用现代化手段能力。实现六个优化: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评价优化。

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团队学习,不能漫不经心,更不能只做做样子。在这一点上,实践比理论更重要。因而,团队学习力提高的实实在在的途径,不是别的,就是大家积极参与,不断实践,保持积极的心态,让学习动力自主生成,达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想境地。与此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团队学习的导航系统,形成教师团队学习的组织保障,使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减少资源的浪费,对学习的状况和工作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建立尽可能宽泛的,快速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平台,产生行之有效的激励效应。这些都是提高学习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让“志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三

当奥运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志愿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赛会志愿者报名突破100万人,城市志愿者报名达到120万。

数字增长的原因,有人解释:这来自参与者的“愿动力”。这个词可以分为“愿”和“动力”两个方面。“愿”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志愿服务不是强制,是一种自觉行为;“动力”来源于志愿者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能收获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能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愉悦。

人之初,性本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积淀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见义勇为等,这些美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为了他人”,这与志愿服务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同时,这种“愿动力”还来自于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扎实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志愿服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都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愿动力”来自传统,来自文化,来自心底,这些都将让微笑的北京,微笑的中国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重要的是“愿动力”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地域。

北京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是一位103岁高龄的老人,从退休到现在,已经在社区做了43年的治安巡逻志愿者。而年龄最小的志愿者是6岁的五胞胎,他们近日刚被志愿者协会授予“志愿小使者”的称号。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希望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志愿者就是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智力、经验。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的人是志愿者;出于自愿的献血、捐献骨髓、捐款捐物的人,也是志愿者;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同样也是志愿者。

百年奥运,中华圆梦。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奥运会是全面推动北京志愿服务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很好机会。奥运会的筹办使得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种关注、参与和支持是前所未有的。

4.让安全成为一种生活工作态度 篇四

安全是幸福之源,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是一种严肃的生活、工作态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安全要从点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

安全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安全条例是我们每个员工必须要履行的责任义务,是检验执行力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一项制度,而且是一种文化,更是一份人性化的关怀和呵护。我们勤奋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没有安全保障,生活中会事故不断,只能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沉重和负担。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是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据报道,目前所有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有违章造成的,也就是一切事故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不严,凡事掉以轻心,这些问题依旧是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安全生产,其实就是抓人的思想工作,以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每年我们公司都要组织开展安全知识比赛,安全演讲竞赛以及安全隐患自查等活动,无不在提醒我们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

增强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落实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当我们选择了中国石化,“安全”意识便与我们形影不离,安全责任则时刻在肩;一个小小的错误、一点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是致命的;一次的麻痹疏忽,就可能给亲人带来无尽的伤痛,给社会、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做到不违章违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切实做到“严、勤、细、实”。在施工现场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只要始终带着这几颗“心”,“安全”就会始终伴随着我们。我们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只有真正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才能确保我们的企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5.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追求 篇五

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追求

林涓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做了系统阐述,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学习观,这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对人民的承诺,更是对全党的学习动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大兴学习之风,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追求。

“为学之道贵日新,日新者日进矣,不日新者必日退”。世界在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学习的不断推动,离不开实践的不断探索。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没有不断的学习实践,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不断学习实践,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不断学习实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丽的“中国梦”就只能成为痴人说梦的空中楼阁。学习和实践是我们党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制胜法宝。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知识经济时代不是农耕社会,“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情况早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当今社会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学习是固本之举,学习是源头活水。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和知道怎么加强学习,才会支撑起人生的精神支柱,激发前进的动力,才能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本领不是天生的,如果不重视学习,思维办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往往是时间没少花,力气没少出,但取得的效果却可能是南辕北辙,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尴尬局面。“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工作进步与否离不开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学习同样不能“纸上谈兵”,只有踏下身子,静下心来,明确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之处,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同时要切记不可“废实务虚”、“夸夸其谈”,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做到学以致用,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从事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6.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六

——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策略思考

淮安市车桥中学 苗慧 淮安市车桥中学教科室推荐

【摘要】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文学经典可以让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同时也可以找回忘却的梦想和沉寂的激情。然而,目前我们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试从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加以分析入手,对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进行探究,以便寻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关键词】农村高中生 课外阅读 经典阅读 语文素养

在如今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一线教师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问题 :“现在的高中生,仿佛就是个小学生,他们读课文语不成句,背课文缺言少语,写作文胡言乱语。”私下里感叹最多便是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问题。对于语文教学,教师是头痛,学生是越感沉重。究其原因是什么呢?读的少,积累的少,思考的少,自然也就形成不了语文高素养。

然而,抱怨是不解决问题的,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成长,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到:“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 而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如今缺乏的恰恰是这种心灵的的阅读。我们首先来分析现在的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吧。

如今的农村高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堪忧,呈现四种状况:“抛荒”、“低俗”、“繁芜”、“应付”。

(一)、所谓“抛荒”也就是没有课外阅读。高考的巨大压力在农村的孩子身上尤为明显,为了跳出“农门“,他们“拼死拼活”的学。农村的高中学校为了生存,功利性也很强。凡高考不需考的科目就一律是副课,是可有可无的,高考中分值高、见效快的学科自然也就得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格外青睐。课外阅读那是个长期,收效较慢的历程。在高考这样的形势下,拿出一定精力去搞课外阅读,相信很多农村学校都不愿意。再说,学生每天的时间都有很具体的安排,从早读到晚自修几乎每一时段都被各个学科瓜分殆尽。白天上课,晚自修完成作业。即便有早晚读的时间,学生拼的更多的是:读拼音、成语、背诵高考要考查的必背篇目。哪来“闲时”与“闲情”去阅读?

(二)、所谓“低俗”即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品味低俗。这种低俗阅读也就是相对于深层阅读而言的一种浅阅读。在阅读方式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愿意了解大意,追求趣味性,很少深入思考。他们的阅读是以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经典阅读少之甚少。正如有人说: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了解鲁迅的越来越少;知道七喜的越来越多,了解七夕的越来越少。读《三国演义》的越来越少,读《品三国》的越来越多;触碰《论语》的寥寥无几,而读《论语心得》的却不在少数。

(三)、所谓“繁芜”是指学生阅读的内容过多过杂。现实中,也有老师和学生认识到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为了短时间内卓显成效,采用“遍地开花”术,妄想能“移花接木”。人生是江湖,可学生未必能成“武林至尊”。

(四)、所谓“应付”那纯粹是因阅读主体缺乏参与的热情,被动应付而形成的。知道写作的重要,明白阅读对之的影响。那就读点作文选之类的吧。这类学生也是受高考功利性的影响。想用“他山之石”引出“一已之玉”,其结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人认为两大因素制约着。一为客观的高考体制与农村的阅读背景;二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人的主观意识问题。

(一)、客观因素。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笼罩着高中的教学。高考的指挥棒,是指到哪里,哪里开花。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的最主要、最权威的标准就是这所学校的升学率的高低,社会上群众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还是看你这所学校考上了几个。谁能敢冒“高考之大不韪”,全心去搞素质教育?更何况一份高考语文卷是否真的能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恐怕也没有定论。所以应试教育易搞又易出成效,何乐而不为?

农村相对于城市,还是濒于落后的。譬如我所在的这样一个镇区人口就有八万的大镇,却没有一个像样的书店。巨资兴建的镇及村的群众图书馆和阅读中心也是形同虚设,很少开放。“家无藏书”,更是普遍现象。在城里能见到在书店席地而坐的少年,可在农村所见更多的是“孜孜不倦”的“侠客”(玩网游的学生)。何来阅读?

(二)、主观因素。师生未形成正确的阅读观。语文这一学科有投资多见效慢的特点,在高考各学科中语文是最不受重视的,甚至有的教师也说:语文嘛,多一节课和少一节课有什么关系!自然,学生也是在最犯困的时候才看语文,既然认为课内阅读对提高分数并无多大的作用,对课外阅读加以重视当然就更不可能了。同时,家长的观念偏颇,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书籍是闲书,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孩子看课外书籍。哪怕是假日,家长关注更多的也是各类的辅导班,补课再补课。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高中阶段那更是遥不可及的幻想。

学生的课外阅读,究竟该往何处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究竟该怎样引导? 我想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必须回归语文学科的根本来谈。《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曾说: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文字语言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毋庸置疑,课外阅读对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其不可替代性。那么,如何指导?我想我们教师应站的更高点,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品位人生奠基。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用经典陪伴学生成长。

(一)、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不求“短效”“功利”而求“实效”“长效”。杜绝“快餐式”、“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时间紧,只是一种托词。教师、家长天天保证定时给学生一段开放、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应该还是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开设阅读课嘛。在繁重的课业和巨大的考试压力下,师生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坚持进行课外阅读。“偷得浮生半日闲”也不失为一种境界。我认为存在的困难也只不过是个“坚持”的问题。

(二)、有效的方法指导。

课外阅读因其“课外”,在阅读选择、阅读时间、阅读方法的运用诸方面容易失控,这就更需要教师的同步或跟进阅读指导,以保证课外阅读的有效、高效。比如可以以学期为单位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形成系统化的阅读教学。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探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教师可鼓励学生写阅读感悟来对阅读文本作深层次的探究,适时再开个读书汇报会,为他们的独特见解提供展示的机会,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活动,并予以表扬他们的创新之处。这样有计划地实施课外阅读教学,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这样激情的活动中得到提升。教师也大可不必担忧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事实上,此种做法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三)、引入经典阅读,让经典滋润心灵。

一本好书,一生幸福。做好课外书阅读书目的推荐意义非凡。推荐的书目不仅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更要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这样的阅读效益才是全方位的效益。文学经典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也找回了忘却的梦想和沉寂的激情。诸如,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塞外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这些经典著作。还有像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郭沫若、鲁迅、普希金、泰戈尔、朱自清、曹禺、老舍、莎士比亚、卡夫卡、王蒙、刘心武、余秋雨、贾平凹这些文学大师的作品也可让学生涉猎。

有人说,经典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让学生走近经典,领悟到经典中的文字之美、情节之美,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去思考经典中人物和故事背后的东西,经典便发挥出经典的作用。何愁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负有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的一生打好“精神底子”的重任。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因此,引导学生沉潜于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农村是个广阔的地方,它有万般可能。让我们教育者做一个心灵的摆渡人。将学生引领入阅读的天地,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走近经典,它可以使人的心灵总能行走在高原大漠,无论进退都海阔天空。让我们的农村也弥漫着书香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3.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

4.《中学生名著阅读亟待加强指导》苏卫兵、陈大中(《语文学习》2001—

7.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快乐享受 篇七

关键词:语文,学习,快乐

快乐语文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而不是一种模式, 所以, 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来实现“语文学习快乐化”这一目标。

一、创设快乐情境, 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期待

要实现快乐语文课堂, 首先语文教师要是一个快乐人, 要善于创设快乐情境, 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快乐的期待。心理学研究表明, 教师身心是否健康, 心情是否愉快, 思想是否端正, 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 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要以自己阳光的心态去影响并感染学生。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愉快情境, 让学生觉得语文课堂中有许多“朋友”可交, 有许多活动可玩, 有许多知识可学, 语文学习有趣好玩, 语文课堂轻松快乐, 语文教师和蔼可亲……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期待。语文课上我常用的快乐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故事性情境。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孩子爱听故事, 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中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作家的小故事, 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 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 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如在教学课文《死海不死》时, 我给学生讲述一个有关死海的故事, 这就迅速引起学生对死海不死之谜的学习兴趣。结合教材内容和学习需要适时穿插一些简短故事, 能增加教学诱因, 强化学生感受, 有趣的故事情节能使学生情绪迅速调动起来, 让学生更爱语文课, 更爱学习语文。

2、音乐性情境。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体会感情, 感受意境。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艺术, 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互有长短,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在有的时侯利用音乐的长处与文字的优势, 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本,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而且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更多妙趣。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 课前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 学生们凝神屏息地听着, 他们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美妙的琴声上。这时, 老师望着学生用庄重而舒缓的语调说:“同学们, 一百多年前, 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 叫贝多芬。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音乐只应该为劳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 该是多么幸福’, 他的一生谱写了许多曲子。我们现在听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叫《月光曲》。”片刻, 老师把音量放小, 接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写出来的呢?”美妙的琴声和教师动情的讲述, 叩响了学生的情感之弦, 营造了一个和谐的, 富有暗示性的美好情境, 也为课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取得了好的导课效果, 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3、游戏性情境。学生爱动爱玩, 且最爱玩游戏, 语文课上的小游戏激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激励性情境。创造激励性情境, 能更好地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因为真正的愉快自于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来抵消学习中的紧张和疲劳。此外课堂上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评语, 都会渗入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运用幽默语言, 让学生陶醉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中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气氛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 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一个具有幽默感的语文老师一定更受学生的欢迎, 他的语文课一定更多智慧, 更多趣味, 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更集中, 学习一定会更有效果。语文教师如果能通过一些机警的妙言、警句、格言, 以及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制造出幽默的效果, 配以眼神、表情的变化, 适时的做出一些比较夸张的动作, 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从而陶醉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中。在教学《背影》一文时, 有的同学在处理新生字词过程中, 举手提问:“老师, ‘蹒跚’一词的意思我有些不理解, 既然腿脚走路缓慢, 为什么还会摇摆?”面对这么简单、机械的提问, 我灵机一动, 大声回答说:“这位同学在学习生字词时, 能认真思考, 开动脑筋, 值得表扬。其实, 大家想想, 腿脚走路缓慢, 为什么就不会摇摆呢?鸭子走路的姿势是怎样的?”提问的同学会心的笑了。接着, 我又因势利导幽默地说:“作者朱自清也真是的, 为啥说自己的父亲走路像鸭子似的蹒跚, 而不说像虎豹一样身手矫健, 雄赳赳、气昂昂呢?既然腿脚已经蹒跚了, 为什么还花那么多的笔墨写父亲吃力的爬过月台的狼狈样呢, 这有什么作用或目的?”随着提问的出现, 学生思路活跃了, 课堂气氛活泼了, 就在轻松、幽默的情境中, 他们既掌握了知识, 又受到了鼓励, 听课更带劲了, 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语文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富有感染力的幽默艺术的语言, 能带给学生更多快乐的体验, 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开展有效提问, 让语文课堂更多精彩更有趣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某种教学提示, 引领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 获取知识, 形成技能的一种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是有效课堂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催生学生智慧, 触动学生灵魂, 点燃学生创新火花, 让语文课堂更多精彩更有趣。我认为有效提问要注意三点:

1、注意层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都可用到提问, 但提问是有时间层次的。一般说来, 大概有:开讲时提问引入新课, 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过渡或转折时提问, 将教材结构和知识系统联系起来;小结归纳时提问, 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在关键处提问, 将兴趣和知识重难点结合起来;总结规律时提问, 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具体讲授过程中, 不宜边讲边问, 边问边讲, 一问到底。

2、注意停顿。教师提问后, 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学生只有经过充分思考, 才能回答所提问题。提问结束即要学生回答, 学生来不及思考, 既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又容易形成畏惧心理。

3、注意整体。提问仅仅是教学方法之一, 它只有同其他教法有机配合, 才能显示整体功能。哪些地方需要提问, 提问什么, 怎样问, 抽那类学生答问, 什么时间提问, 等等, 都应同其他教法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事先设计好。

有效的提问, 巧设的疑问一定会让语文课上有更多的智慧生成, 更多的精彩展现。

四、实施激励性评价, 让语文课堂充满温情阳光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在传授, 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激励性评价, 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每天生活中无比向往的精神享受。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更要注重艺术的使用激励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真切地使用一些赞美、激励、启发性语言,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刺激学生中枢神经, 强化学生的行为,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温情和阳光。

1、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应尊重学生

语文课堂上, 真正的激励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 对精神的唤醒, 对行动的鼓舞。真实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 给予实事求是地分析, 恰如其分地描述;肯定该肯定的, 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引导该引导的, 对出现的错误进行价值引导。这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真正尊重。

2、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应有时效性

人都有喜欢听别人赞扬自己的话, 孩子的这种心理更加急切, 语文课堂上的赞赏、激励性的评价, 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激发上进心。如果教师及时适时肯定孩子回答中的闪光点, 说得激情满怀, 且语言真诚、语调亲切, 让学生感到你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赏, 那么, 孩子会爱上语文课, 爱上语文学习。

3、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应认真倾听学生

在课堂上, 教师首先要仔细倾听孩子们的发言, 对于孩子们的发言与表现要适时适当而且正确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不能错用乱用。我觉得语文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可以这样去做:在学生缺乏信心时:“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 不要害怕出错, 因为你举手就说明你是聪明的孩子”;在学生取得成功时:“说的真好, 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在学生迷茫时:“还有不同的吗?展示你的不同, 展示你的精彩”;在学生答错时:“真好, 你读得声音响亮, 口齿清楚, 只是有一个字你读错了”。教师的这些动情的话语, 真正让语文课堂充满温情和阳光。

8.让数学成为一种生活 篇八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34-01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也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已成为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即,小学数学教学要“生活化”,让数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

一、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出生活中的常识和经验,即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展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凡是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素材,都让他们在生活的“舞台”中去感悟。

比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之前,我让学生搜集、记录生活中的有关百分数的信息。学生们兴致勃勃,十分投入,搜集了很多涉及生活各方面的百分数信息:有关于祖国人口、经济、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百分数,有产品如每天吃的牛奶等食品的含量标签,还有空气的成分、海洋和陆地的比例等等。学生搜集之后,在课前就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当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有了这诸多现实材料的支撑,学习起来便是轻松愉悦了。像这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教材中有很多,如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万(亿)以内的数的认识、长度重量、时间单位的认识等等,教师要认真研究分析教材,找到与生活的联系点,做出引导,再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沟通和配合,在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生活,积累数学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中感悟数学的“生活化”。加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适时创设生活情景,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教师要善于寻找联系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精选出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连接到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上,使课堂上的学生也“生活化”起来,让学生解决空洞、枯燥的数学问题也如同生活一般轻松自如。

例如,枯燥的计算教学,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经验的支撑,许多算理学生都难于理解。像加减法的简算,类似a+199 = a+200-1,a+203 = a+200+3,a-199 = a-200 + 1,a-203 = a-200-3,即“多加几就减几,少加几再加几,多减几就加几,少减几再减几”等简算的算理和方法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和接受,很容易混淆。《标准》指出:“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在教学简算这部分内容时,先开展了模拟生活情景——买卖商品的活动:兰兰有28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件198元的上衣,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兰兰一般会怎么付钱?学生通过活动,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不难得出兰兰给了售货员2张100元的人民币,所以兰兰现在还有280–200=80(元),而售货员还应找给兰兰2元,兰兰最后还剩80+2=82(元)。所以我们把减去198看成减去200,就多减了2,那么就应该再加上2。这样,通过模拟买卖活动,巧妙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枯燥的计算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活气息,抽象的数学运算获得了具体生活经验的支持,学生不仅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简便运算,而且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数学指导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

《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把新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龙水湖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将学生从接受者提高到实践者、探索者和策划者的地位,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是在所学数学知识的指导引领下完成的,学生们不但学会了合作,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了数学的魅力,同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求解生活的钥匙,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是一种生活;真正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实用性和生活化”;真正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9.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九

一年级新课程的内容多、知识面广,但又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显得很零碎,不扎实。所以我总是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轻松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

一、趣味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本学期要求学生认识550个字,会写250个字。在教学中我把生字教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生字教学是每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我又遵循认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对于要求会认的生字,我引导学生找到识字方法,以便能快速地识记。现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好的识字方法。我在教学的时候有意让学生利用熟字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方法,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味。并且学习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根据不同的生字选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学生识记生字后,我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让生字复现在学生眼前。如:教学生字“清、晴、睛、情、请”时,我首先出现学过的生字“青”然后就是加一加,接着换一换,然后再出现顺口溜“有水河水清,有日天气晴,有目大眼睛,有言说声请,有心好心情”,这样一来,学生学起字来容易,掌握区分也容易。又如:教学“光”时我让学生猜迷语:“小字不像小,端根登子坐到,一只脚伸直,一只脚弯起”,学生在猜字的愉快中学会了“光”字,并且记忆深刻。在学习生字后,我还想尽一切办法让生字重复出现,让学生对生字能牢牢记住。比如在学了一些字后,我会故意出现一些以前学过的形近字,让学生在对比中记住了生字。

二、找到自信,让学生写好生字

学生在记住生字的同时一部分生字要求正确书写,在书写的时候我让学生先观察,在写一写,在学生的书写当中我心量根据学生的要求,在给他写得好的地方画上笑脸或笑苹果,当然学生看到笑脸或笑苹果的时候,脸上绽开了自信的笑容,于是他有信心写好后的字了。后来逐步让学生自己觉得写好了就给自己画上喜欢的笑苹果或笑脸,他们往往为了得到笑苹果或笑脸,会自觉把生字写好。

三、情感朗读,提高感悟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如:在教学课文《瓜娃娃打电话》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瓜娃对母亲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爱母亲、爱亲人的情感。我引导学生充满感情读瓜娃娃对妈妈说的几句话,并且要求在朗读时,学生大声的深情的喊出“妈妈”,当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情感被激发出来的。当我问到你准备怎样爱自己的亲人时,孩子们一下子都打开了话闸子,对亲人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很自然地提高了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四、演课本剧,让学生理解课文

一年级的很多文章都充满了趣味,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也为了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轻松愉快,我经常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如:在教学《青蛙搬家》时,我就让孩子们把课文内容演出来,由于孩子们天真烂漫,演起来无拘无束,大家在笑声中,担心青蛙的命运,也在笑声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总之,我觉得要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是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学得轻松。当然要让学生学得轻松,需要老师做出大量的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方法,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等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认认真真地学习,让快乐伴随着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真正的快乐。

10.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十

[情景说明]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一篇识字课文。本课有九个词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学习目标是认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片断1:

(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围坐,每三人为一小组, 每大组中间摆上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红色、白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课伊始,播放音乐课件《买菜》,学生齐唱歌曲。

师:你们说这些可爱的蔬菜长在哪里?

生(齐):菜园里

师:(板书:菜园里)现在,我们来到了“菜园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蔬菜,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跟小组同学说说这些蔬菜的名称、特点,好吗?

生:好!(兴奋、齐声)

(同学们纷纷看、摸、闻各种蔬菜,并与小组同学议论。)

师:下面,老师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找出写有它名称的卡片,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老师首先举起黄瓜,学生们迅速在摆放的卡片中找出“黄瓜”卡片。)

生:黄瓜、黄瓜……

(简评:生活化的情景,儿童化的歌曲,引发学生对菜场的回忆。将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课文中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孩子们急于认识的朋友。

“看实物,找卡片、读词语”这一环节,激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课堂活跃起来,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室,学生们在这样充分自主的活动中,牢牢记住生词。)

片断2:

师:把你刚才观察到的蔬菜说一说,愿意说哪一样,就说哪一样。

生1:我刚才摸了茄子,它的皮很光滑,它是紫色的。

生2:我发现卷心菜的叶子一层一层地卷着,像卷发。

生3:辣椒有红的,还有绿的。

生4:我尝了一口西红柿,甜甜的,酸酸的。

生5:豆角长长的,像绳子。

……

(简评:学生通过看、闻、摸,加强生活体验,自然明白了蔬菜的特点,这是学生们独自研究的伟大成果,他们沉浸在自主探究的惊喜与自豪中,学习兴趣浓厚,语言也在认识和研究中得到发展,为下一步学习儿歌作了很好的铺垫。)

片断3:

(通读儿歌后,学生质疑)……

生1:“萝卜地下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师:(课件展示:菜园里,农民拔萝卜。)仔细看,谁能发现秘密?

生2:(急切地)我知道了,萝卜长在地下,我们看不见,农民伯伯把它拔出来,看看见了,就像它在和我们玩捉迷藏。

师:你观察真仔细。那萝卡这么顽皮,该怎么读这一句呢?

生3:萝卜地下捉迷藏(读得顽皮可爱)

师:真顽皮,大家学着他读一读。

生(齐):萝卜地下捉迷藏。

……

(简评:许多城里孩子没有见过实地生长的萝卜,没有实际经验,就没有感知,一切枯燥的讲解都抵不上多媒体展示生活的文本,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句子的意思,感悟了课文。)

片断4:

师:我们认识的这些蔬菜还能做成许多小朋友爱吃的菜肴呢!

(出示菜单:西红柿炒鸡蛋、萝卜烧排骨、酸辣、白菜……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

师: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菜名,说说你看爱吃哪几道菜?

(学生兴奋地念菜名,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名,高兴地与同桌交流。)

生1: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

生2;我喜欢酸辣白菜,酸酸辣辣的,很好吃。

生3:我喜欢吃炒菠菜,菠菜有营养,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力气大。

师:是吗?那以后老师也要多吃蔬菜。

……

(简评: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字,学以致用,学生兴奋、自豪,巩固了知识,活跃了气氛,发展了语言,还受到了健康教育,学习语文联系生活,一举多得。)

片断5: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一些蔬菜,记住了一些蔬菜的名称,学习了一首关于蔬菜的儿歌。课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去菜市场,学会认识更多的蔬菜,用彩笔画下来,再写上名称,还可以编几句儿歌,然后我们一起在教室布置一个“蔬菜瓜果园”好不好?

生(齐):好!

第二天,这项作业学生完成较好,大家都认真画了蔬菜,有的配了儿歌,且看作品。

(作品一)西红柿(图)

西红柿,红又圆,

吃在嘴里酸又甜,

营养丰富人人爱。

(作品二)黄瓜(图)

黄瓜,黄瓜,

身穿绿衣裳,

为什么名字叫黄瓜?

(作品三)萝卜(图)

萝卜进了城,

药铺关了门。

……

(简评:课已完,兴犹浓。他们渴望将心中涌动的情感爆发出来,老师开渠引源,让他们用彩笔去画,用心灵去写,用饱满的热情去实践。尽管作品幼稚,有的生字用拼音代替,有的还有家长帮助的痕迹,这没关系,重要的是孩子们去观察了,去探索了,去创新了,他们体验到了观察与创作的乐趣。)

[教学反思]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也做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生活是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个支点。《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在《菜园里》教学设计中,我试图将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机。片断1中,将菜园搬进教室,创设生活化情景,将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构建一个开放自主的课堂,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具体的材料,经验性的知识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注意力,人人跃跃欲试,个个争先恐后,在这种心态下识字,事半功倍。

二、调动多种感官,联系生活感悟。

学生在认识和发展上是用“形象和声音来思维的”,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关注生活,关注经验,在片断2、片断3中,教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自主感知,探究发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体验成功中飞扬了个性,明确了事理,发展了语言,感悟了课文。

三、拓展实践活动,回归生活运用。

新课程理念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可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员,接触更多的是生活世界,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育理应回归生活。片断4中,将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菜谱纳入课堂,让学生认读、巩固生字,片断5中,引导学生观察蔬菜,画蔬菜,创作儿歌,将知识与经验,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开辟空间,这些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有帮助的。

总之,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生活,应该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专家点评]

“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与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既是这节课中渗透给学生的关于读书方法的指导,也是郑老师指导学生读书的一种理念。激活生活积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去领悟语言是其具体的做法。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课文中提到的蔬菜已经非常熟悉,看过其形,听过其名,尝过其味,这为他们认识蔬菜名称中的生字提供了先决条件。而《菜园里》对蔬菜特点的生动描述,又为唤起回忆,加深感受提供了依附。郑老师把学生引入“菜园”,引进“菜市场”,一是把识字的四要素:图象、声音、符号、语文整合输送给学生,利于识记,提高了识字效率;二是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课文语言发生了联系,就激发了情思,形成了“人生体验--言语活动--新的体验”这样的良性循环,结果是阅读的感受和收获都那么真切和丰富。(李庆明)

作者邮箱: 465801020@qq.com

11.让优秀成为一种工作方式 篇十一

优秀往往被当作一种工作成就,一种企业品牌。笔者认为,优秀是一种人生信念,是一种工作理念。有了优秀这种信念,才会想方设法追求工作高质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有了这种信念,才会时时刻刻思考怎么让自己优秀,怎么让团队优秀,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出色。

优秀也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能力,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不能取法乎上,就不能得乎其中,若只能取乎其中,必得其下。所以,很多人都事与愿违,结果与希望相差甚远,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究其原因,是他的标准定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低了。

怎么才能让优秀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呢?笔者认为,要让优秀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必须践行以下六點。

第一,要有与众不同的目标。常言道:有了目标才有方向。只有与众不同的目标,才有与众不同的行动,才会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就。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目标和志向,才不计较个人得失,才不会被繁琐杂事束缚,才会心无旁骛地做好每件事,才会矢志不渝地朝目标奋进。否则成天忙忙碌碌,却落得碌碌无为。

第二,要有周到细致的谋划。有了与众不同的目标,还得有与众不同的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谋划,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则反。笔者认为,谋划应该分“谋”和“划”两部分,“谋”是指谋略,是对未来的谋定和策略,是指导方针,是方向,是目标;“划”是指计划,是安排,是对策略的一种细分。缺少谋略,就缺少方向指引,谋略好不好,就是方向对不对;缺少计划和安排,做起事来就会杂乱无章,遇到紧急情况就会手忙脚乱,计划安排得好不好,周不周全,细不细致,也事关成功与否。所以,不论大事小事都得有策略,有计划安排,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成功才会水到渠成。

第三,要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民间有言:事非经过不知难。虽然哲理很朴素,但阐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磨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阐述了人要想担当大任,必须经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磨炼。然而,有些人成天就想吃什么,喝什么,到哪玩,不愿把自己置身于事实中锤炼,怎能担当重任?又何谈优秀?

第四,要有坚定的意志力。有一个道理讲得很深刻: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有的人做事急于求成,然而一遇到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自己的初衷,缺乏坚韧的意志力,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表面上看,他们在追求高效率,追求高速度,却常常半途而废,欲速则不达,一切从头开始,费心费力又费财,得不偿失。所以,做事不论大小,还是难易,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胆识,没有卧薪尝胆的意志力,攻坚克难将是一句空话。愿读者谨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第五,要有不断否定自我的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要想让优秀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必须常常研究新常态,找准对策,否定自我,重塑自我,才能保证一个长青的自我,才能使自己脱胎换骨,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才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要想让优秀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必须加强自我否定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自我鞭策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企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如果以不变的方式应对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对变化中的常态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我们就会在常态中遭遇到“温水煮青蛙”的死局。

第六,要及时充实自我,提高实力。没有实力就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就没有持之以恒的定力。所以及时充实自我,提升业务实力非常必要。一些老前辈常常教导我们说:“年轻人要干一行爱一行,到头来才有所收获。”确实如此,既要边学边干,又要边干边学,才能提升能力。学得多了,做得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多了,遇到新问题才能临危不乱,面对新事物才能处变不惊,信心十足。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其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只有将优秀当作一种工作理念,把优秀当成一种工作方式,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达到“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效果。

(责任编辑:罗志荣)

12.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篇十二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它不仅要求每个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还要求学生养成主动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为此,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一、用心观察生活, 把看到的事物说出来

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直观形象化的知识, 有表达自己所见所闻的主观意愿, 因此, 要注重借助图画,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的能力。

比如:学习单韵母“a” (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让学生观察)

师:图上画的是谁和谁?

生:女医生和小女孩。

师:她们在干什么?

生:医生在给小女孩检查嗓子。

师:检查嗓子时, 医生会让你怎样?

生:发“啊”的音。

师:发“啊”的音时, 嘴巴什么样?

生:嘴巴张得大大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 我要求大家把这些内容用“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按照这种句式, 自选内容说话, 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生活实际, 说得准确而流利。

二、用心体味生活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学中, 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既引导学生多读、多听、多背, 增强语言积累, 又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灵活应用, 使积累的语言活起来, 把字、词、句的训练融为一体。

如:教学生字“学”

学学生我是小学生。

学学习小学生爱学习。

学学校学校里有许多老师和同学。

学同学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

学小学我正在读小学。

学大学我将来想读大学。

这样的教学气氛民主、表达自由,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 进而推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用心演绎生活, 把自己的发现的说出来

课文, 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个事物, 讲解了一个个故事, 说明了一个个道理。但课文永远只是一个引子, 如果我们能真正“走进去, ”身临其境, 读文、悟情、生情, 就能不断突破, 让语文教学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比如, 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 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大胆地让学生“走进图境”:请一位学生扮演司马光, 一部分同学扮演别的小朋友, 其余的学生扮演观众。同时引导学生抓住“举起、使劲砸”等词语, 通过做动作来体会人物心情。再启发学生想想、说说, 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后一致认为:只有司马光的“砸缸”办法最有创意、最简单易行、切实有效。大家对司马光的办法做了改进, 使之“锦上添花”。组织小朋友一起砸缸, 使掉进缸里的小朋友, 能尽快地得救。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而且使每个学生走进课文发挥了主体作用, 增强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用心表现生活, 把创新的过程说出来

又比如教学《我会拼图》时, 先观察书中图画, 再观察老师示范拼图, 然后自己拼图。课上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大小不容、颜色各异的圆纸片拼出了小动物、植物、玩具、食物、建筑等各式各样的事物, 充满童心、童趣。学生动手拼图之后, 笔者引导大家根据拼图的方法和过程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学生经历了拼图的过程, 说出是怎样拼成的就不难了。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引导大家说出拼成后的图形的样子, 并在全班展示作品, 相互质疑答疑, 评价、推介, 这样由做到说, 环环紧扣, 步步递进, 不仅扩展了口语交际的内容, 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

五、用心延展生活, 把积累的知识串起来

教材大部分课后练习都编有“读句子”或“读句子, 说句子”一类的题目。这些要求读和说的句子, 多为课文中的佳句, 多读、多记、多用, 可让学生的语言更丰富、更规范、更有感染力。

如第二册第三课后练习: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大熊猫的样子多么可爱。

学生反复读例句, 反复体会“多么”的用法, 然后再练习用“多么”说话, 就可事半功倍, 使学习更轻松、更愉悦。

13.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篇十三

文明,一种道德自律,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这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

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形成的文明之光,灿烂耀眼,源远流长。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共处的平等,它能使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幸福生活得到保证。更能使我们国家和集体的公序良俗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进而使我们生活的周围变成一个欢声笑语、鸟语花香的“大花园”,在这样的大花园里,每天都会呈现一幅幅美好感动的画面,一幕幕“微笑,团结,礼让,仁爱”的美丽场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礼仪文明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文明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人生百态,世间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与人的思维意识也是参差不齐,各具特点。尽管一直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可是我们生存中的各个角落,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行为:“随地扔垃圾,公众场合抽烟,言语粗浅,行为随便,不按规定排队乘车,生活铺张浪费、制造噪音深夜扰民等等”,试想如果那些不文明行为一直延伸下去,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形象,还会影响到我们生存的集体,严重的,更会使我们的周围戾气泛滥,百害而无一利。

《礼记》有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要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观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做到真诚学习提高,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习惯和修养就培养起来了。而要真正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首先就要对文明的高尚性和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以足够的诚意让“文明点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约束力与自己的行为意识相溶,在努力进取中培养自己的文化教养和道德素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文明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重在细微处入手。平日里,我们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维,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以其坏习惯的微小而为之,那怕扔一个纸片,说一句脏话,折一枝花草。更不能以其善行的微小而不为,为小善而至千里,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正其身,慎其行,一声谢谢,一个微笑,一次搀扶,一句问候就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传递温暖于千里,随手捡起的一片香蕉皮,可能使过路的人免于受到摔倒的危险,随手捡起一个烟头,就可以使环卫工人少一点辛苦,这是举手之劳,却也是一份免于他人受苦的善念。

养成文明的习惯,要着眼于细节,衣着得体,谈吐儒雅,文明礼貌。还要注重心灵素养,宽厚仁慈,心怀感恩,尊重他人,传递爱心。犹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一名年轻人因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在他焦急无助的时候,偶遇一位中年男子正巧经过,见此情景,男子二话没说,便就近找了家具等帮他把车拉到镇上,年轻人拿出钞票对中年男子表示感谢,中年人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我不要钱,只要你一个承诺,你要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尽力帮助他人”,在后来的日子,年青人主动去帮助了很多人,并且从来不忘向他人转述那句同样的话。许多年后,年轻人又因一次意外被困在了孤岛上,一个少年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他感谢那位少年,少年也对他说着同样的话:“我不要你的感谢,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尽力去帮助他人,传递爱心”,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强大的暖流,原来传递的力量如此这般大,我做的所有好事最终都会回报在自己的身上。

14.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篇十四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的确,不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认真都是我们应具有的品质。

我们要做学问,只有认真才能出成果。何为认真?认真就是实事求是,人这就是一丝不苟。任何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工作上的巨大成就都是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中取得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齐白石 先生为了画好虾,在案头自己养了青虾,认真观察,勤于动笔,创造了精妙绝伦活灵活现的“白石虾”。而相反,粗心马虎得过且过则是做学问的大忌。化学家利比息在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的实验时,把母液中沉着的未知液体想当然地认作是氯化碘,因而与一种新的元素——溴——擦肩而过。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又常带来更多的启示。牛顿的万有定力定律从一个掉落的苹果开始,瓦特的蒸汽机由一个被蒸汽顶起的壶盖开始,雅各布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意想不到效率的“碎花瓶”理论是从一个打碎的花瓶开始的。可见,认真是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乃至有所成就的前提和基础。

不光是做学问,做什么事都需要认真。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时的无用的玩物。这也就是说我们要认真做事。认真做事,就是遇事都要把事情完全弄清楚,不要一知半解就过。同时要坚持真实,坚持到底。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很多过失都是由于不过认真造成的,而目标的达到则往往是认真的结果;而有时对于同样的工作,认真和不认真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认真不光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应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一种人应具有的品质。认真的人,不是凡事较真得人,不是一个爱钻牛角尖或是认死理的人,而是一个认真对待人生的人。认真的有一个认真的对待人生的态度,认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真地学习。这样的人会自省、会反思,会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认真的人也会认真的对待别人,真诚地与人交往,珍惜亲情的可贵,尊重别人的情谊。在生活的洪流中,我们也应有时静下心来想想,目标在何方,路在哪里,又要怎么走,想想看我们的态度是不是够认真?

15.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篇十五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我们一直习惯性地认真做事,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将每一件简单的事都认真做好、做优秀, 那么, 优秀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个优秀的人是缘于习惯的优秀, 一个个优秀的习惯便成就了一个优秀的人。

优秀的习惯使我们向气质、风度、胸襟、学识俱佳的高素质人才靠近, 因此要走向成功获得幸福, 不仅要具备丰富而有用的知识, 更要养成优秀的习惯和优良的品行。优秀其实就是你做得比别人好一点, 比别人多一点爱心与责任, 比别人多一点耐心与细致, 比别人多一点付出与奉献。有时, 是一点点的差距, 就有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的结果。优秀就是一种坚持, 成功需要积淀, 需要经过量变才能到质变。坚持读书, 你的内涵和气质就与别人不同;坚持写作, 你就会笔力大进, 落笔成文;坚持钻研, 你的工作必然创意迭出, 成绩斐然。优秀就是创造性思考, 要保持积极思考的习惯, 保持思维的独立性与前瞻性。优秀是一种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如果你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去学习、去生活, 想不优秀都难。

16.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篇十六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78-01

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还不够健全,让他们去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厌学。因此掌握儿童的心理,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创设情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数学课堂,很多的情境都是来自于学生的身边,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服务。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3、设疑激趣,利用多媒体快乐教学

以前单一制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一节课教师激动的“满头大汗”、整整喊了40分钟。而学生却一言不发,整个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学生在很被动、很无奈的接受知识。而现在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各种各样。更加注重教师传授与共同探究的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取代了单向传输。数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课本知识设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就此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并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使大家进入开心、舒畅和兴奋的状态,这样一方面学生很主动、很乐意的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很和谐。

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用脑去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3、会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激励教育”以爱“激”学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的学而变为“主动”的学。这恰恰是老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以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树立起坚强的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战胜困难,才能不断进步。

17.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篇十七

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让它滋润;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那么我们感恩什么呢?感恩父母,因为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是我们成长中的启明星;感恩伤害和帮助我们的人,因为是他们的伤害才可以让我们自省,因为他们的帮助可以让我们走得更稳更坚实,所以让感恩的行为伴随我们左右,让感恩成为我们做人的一种习惯吧!

我们应该感恩父母。我记得央视曾播过一篇感人的广告: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妈妈,洗脚!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时至今日,仍在热播。演员虽不是明星,但是它的感情动人心腑,不知感染了多少孩子人。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哪怕是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够了。

我们应该感恩老师。老师给我前进的动力,给我飞翔的翅膀;感恩老师,给我指明人生的方向;感恩老师,给我放眼世界的慧眼……老师就像是一支红烛,一点一点的融化我们心灵的冰川,走近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远离寂寞。我们的老师,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一支支粉笔是他们耕耘的犁头;三尺讲台是他们奉献的战场。他们的幸福,是桃李满天下,是学生唤他的一声“老师”。感恩老师,用优异的成绩,用可骄的成功,用你一点一滴的进步来告诉老师,“老师,我能行”。

18.让积累成为语文学习的一种习惯 篇十八

语文积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描述的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状态。语文积累也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作为语文老师同样也要注意随时学习和积累,否则很容易被时代的车轮抛在后面,到那时我们再想在讲台上站稳脚跟,不容易!作为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的就是让积累成为语文学习的一种习惯。大学时,我坚持跑了四年的步,朋友赞我毅力可嘉,我倒没觉得,我认为这纯是习惯使然。当它已成为一种习惯,潜移默化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时,它似乎就会与你血脉相依,不离不弃。学习也是如此,语文学习更应如此。我在读书时语文成绩不错,我认为完全得益于坚持积累,习惯积累。

需要注意的是,语文的积累不能等同于死记硬背,那样很容易导致片面、狭隘和枯燥的无血肉的语文。真正有效有趣的积累应是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四位一体的结晶。

那么语文学习积累什么呢?

至少有两大块,一是知识积累,包括字、词、句、篇,包括天文地理;二是人文积累,包括世间百态,人情冷暖。懂得其实,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前者启智,后者怡情,二者并举,不可偏废。具体怎么做呢?孔庆东如是说:“

一、每天写日记,要写那种不给任何人看的日记,每天就写100字,不多不少。写到一千回,下笔如有神。

二、大搞文字游戏,开玩笑,猜谜语,写对联,填诗词,给所有老师起外号。嬉笑怒骂,激扬文字,把语言玩得山穷水尽。到那时,看语文书上的课文如同老叟戏顽童,老牛吃嫩草,什么语文考试,作文竞赛,简直不堪一击。

三、进行背字词、背诗文比赛。电脑里存盘的资料多,可调用的东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东西,不用思索,“语文”就顺口而出了。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边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见影。以肚子里东西多为荣,君子耻一物之不知,连说一百个成语不重样„„明白了吗?”话有戏谑的味道,但确实道出一些实用有效地策略。怎样积累,或者说怎样让它成为一种习惯这才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一直记得苏格拉底的甩手故事。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手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手三百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几十名学生的手都哗哗地举了起来,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一周后,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一个月后,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柏拉图。

很多时候,我都不禁感叹古人所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语文的积累任务,要求我们要带着孩子们成为快乐的西西弗斯。坚持不懈。

19.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篇十九

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成因, 既有规则 (规章) 的失效、社会 (周围) 环境的影响, 又有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的因素。因此, 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 应从其成因进行综合分析,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培养全民良好的安全意识,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前提是安全有章可依。诚然,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与人员素质有很大关系, 但我们又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规则制度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些违章现象的发生。如信号灯的设置位置、时间不够合理;路口转弯车辆不能做到礼让行人、在人行道未减速慢行, 致使在绿灯时行人的路权仍然得不到充分保障等等。人员素质是一种相互影响的社会现象, 但同时也需要科学的制定现实可行的法律法规、规章来保障各方面的利益, 以人为本。同样,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 安全规章制度一定要切合企业实际, 制定前要经过充分调研, 切忌照搬照抄, 或纯粹“为定而定”。

关键是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人是社会各种关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一个人的习惯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 领导的行为会影响职工的行为、老师傅的行为会影响新员工的行为、家长及老师的行为会影响学生的行为等等。因此要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需要全员素质的提高, 需要领导、教师、家长的表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重点抓住主要负责人和基层班组长的管理, 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和班组安全氛围, 提高全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意识, 让安全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20.“乐考”,让学习成为一种期待 篇二十

这也意味着东城区65所小学,近两万名一、二年级学生告别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纸笔统一测试。

考试,也可以充满童趣

拎着塑料小篮,北京市崇文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张子初和小伙伴一同来到了学校“超市”,她的任务就是“购物”——以去超市购物的方式,完成二年级各项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

笔试并非是检测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超市购物”正是用超市的形式呈现各项考查内容。语文、数学、英语根据本学科特点分别设立不同的考查板块,每个板块设立一个购物区域,每个区域的考查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简单、中等、提高。依据超市的特点,这三个层次在“超市”中分别以“限时促销”“新品速递”“精选商品”呈现。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水平选取相应的内容,然后到各个板块区域进行考查。

“没有了期末复习时不可避免的题海战术,解放了孩子的眼睛。”新的测试形式也让北京市西中街小学二年级教师许淑芬有了新的感受,“可以近距离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了通过笔试了解不到的一些学生思维过程。”

“乐考”,如何评价学生

当“乐考”真正来临,一丝隐忧也同时显现。学生家长刘鹏担心:“‘乐考’也是考。变成单纯的游戏简单,变成有质量的快乐考试就需要设计。”的确,学生学业成果的呈现形式不同,是对教师、家长、教研部门如何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挑战。

在北京市史家小学,记者看到,学校用绘制“成长记录尺”(基础性评价)、培育“个人成长树”(过程性评价)、搭建“创意展示台”(展示性评价)三个尺度来考查学生。其实,这更像是一种分享与展示。

在史家小学副校长陈凤伟看来:“乐考”不单单是考试形式的变化,更是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的变化。“过去,孩子们在准备考试的时间段内,就是反反复复地做题。而现在,从关注一张考卷转向关注日常的学习,并以此为契机,从知识掌握转化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学习品质的形成。”

“乐考”,对师生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我们看到的乐学嘉年华,或者情景再现、口语展示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一系列有益尝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新课程研究院院长刘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试作为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必要的,但目前考试的内容、功能、形式等亟须变革。”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勇气做到‘乐学’‘乐教’‘乐考’,绝大多数的学校仍然将纸笔考试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手段。实际上,‘乐考’对学生的要求并不低,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如何使‘乐考’与评价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和科学有效,能够指向学生真正的综合素质,还有很大距离。”刘坚认为。

这也正是家长关注的。不少家长提出,还要考虑“乐考”的后期效果,即学生、家长对考试的认识。一时的快乐、鼓励不能成为松懈的借口。等级评定看不到细微的差距,孩子们有可能会产生自满情绪。因此,如何将“乐考”转化为“乐学”的动力尤为重要。

上一篇:小兔找太阳下一篇:体验科学探究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