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2024-10-23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精选8篇)

1.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篇一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

一、目的意义: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新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着重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创新的物理小制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物理、数学等学科抽象原理的问题生动、形象地再现。

2、丰富课余生活,为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3、为物理,数学等学科教学提供实用的教学工具;

4、创造灵活、轻便、美观的仪器;体现仪器在知识运用过程中直接、实用的特点。

二、课程特点:

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加深。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是课程实施的重点。

4、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5、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活动安排活动课题:

自制土电话、橡皮筋吉他和小孔成像仪。

活动方式:

(一)在讲授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即可布置学生思考并准备各种材料。在活动课上利用学生准备的纸杯和细线(金属丝)等材料制作土电话。在制作之前,师生共同探讨土电话的原理,由此分析利用哪些材料及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使土电话的传音效果更好。形式可以是个人制作也可以是小组制作,但教师需对小组制作的情况进行重点监控,以防止部分学生不投入活动中而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

利用学生做好的土电话进行游戏,根据传声效果好坏和是否有新意等因素进行评价。

(二)即布置学生根据教材思考如何制作橡皮筋吉它,并积极进行材料的准备。在活动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橡皮筋吉它发出不同音调的原理,从而共同得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如何使发音效果更好等。之后,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盒和橡皮筋等材料制作橡皮筋吉它。

学生做好后,进行弹奏,比较发音效果,并进行考核评比。

(三)学了光沿直线传播后,即布置学生根据教材思考如何制作小孔成像仪。在活动课上先由师生进行讨论:小孔成像仪成像的原理,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使其成像更清晰等,并得出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盒、针、蜡烛和火柴制作小孔成像仪。教师注意过程监控。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并写出活动报告。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更有效地提升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尽早地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实践中体验,探究中创新,拓展知识和技能,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实践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激发和养成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成为一个有素养、有能力的现代中学生。

二、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题性原则

传统的课程类型既包含有知识,又包含有经验,并按照知识和经验的系统结构组织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尽管也包含有知识和经验,但它是以知识和经验的现实主题为中心进行组织,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实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也不是活动课程,而是综合了各种课程优点达到了优势互补的,以主题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

2.生活性原则

长期以来,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将人类迫切要求解决的现实问题与人类生活的课题置之度外,结果导致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生活常识。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学校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未来与现实的统一。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避免学术性、学问化,多选取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家庭、环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设等问题。

3.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综合,决定了其教学组织形式在时间、空间上应该是开放的,而非限制于教室和课堂45分钟,教师应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引导他们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4.全面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系统,也要内化个体的心理因素,发展他们的非认知系统。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知识、能力,而且要关注学习方法和过程,关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的实施

(一)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内容指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确定,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直接经验;第二,旨在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经验和素材;第三,在整体背景和视野中形成的态度与情感。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在寻求人的发展的前提下,从文化领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虑,认为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应包括:

(1)发展思维能力;

(2)培养读书的兴趣和读书习惯;

(3)认识社会问题;

(4)发展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5)从事劳动与技术活动;

(6)搜集信息;

(7)促进身心健康;

(8)展示个人才华。

从上述八个方面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不仅可以克服活动主义和经验主义课程的弊端,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已有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四)、活动主题

书香伴我成长

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内容

初一:

三月份:苦难伴我成长

《童年》导读

读书活动及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四月份:勇敢、顽强让我成功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

读书活动及《成功故事》故事会

五月份:母爱

《母爱故事》系列读书活动

“好妈妈”征文评选及活动

六月份:昆虫王国探秘

《昆虫记》导读

读书活动及《科学小品》综合性学习

初二:

三月份:

《海底两万里》导读

读书活动及综合性学习

四月份:

《名人传》导读

读书活动及综合性学习

五月份:

《母爱伴我成长》系列读书活动

“好妈妈”征文评选及活动

六月份:

读书活动及综合性学习

初三:名著促我成功

三月份:

七年级名著导读

四月份:

八年级名著导读

五月份:

九年级名著导读

六月份:

名著综合阅读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精神为指导,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组本学期工作思路,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本学期工作,围绕“稳步推进课改和提升教学质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课堂为阵地,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

努力提高全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

2、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平台功能。

3、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建立全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档案。

4、配合普教科,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5、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6、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健全学生评价体系。

7、组织好教师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8、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9、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各项教研工作目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学习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

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再学习、再认识,组织一次有代表性的学科骨干教师参入的以“再学习课改理论,再反思课改行为”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深入反思前一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现状,再次深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科学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稳步、高效地推进。

2、建立学科信息交流的平台,健全学科教研网

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平台功能。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健全全区学科教研网。

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和驱动力,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和专题研究活动,建立骨干教师发展档案,成立区级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现有的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骨干教师定目标、分任务、给机会、搭舞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发现和发展一批新的骨干教师,组建相对自由的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沟通信息,共同发展。

3、配合普教科,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范和创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要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指导学校正确的实施。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配备,高度支持教师活动的参入,高度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本学期将对全区所有初中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查,并以此撰写专题,向相关部门汇报。

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努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创新素质实践行”紧密结合的新形式。

4、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月”活动

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稳步推进课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12月份,作为全区“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一部分,区教研员将在区中心教研组研讨的基础上,在吴家山第三中学试讲一节研讨课,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①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导向作用;

②教与学方式的适时选择;

③课堂教学的评价。

5、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各校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积累学生活动中的各类原始资料。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6、组织好教师活动方案(案例、论文)的评比活动和学生的技能创新大赛

教学评优活动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各校教师要积极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论文,于20_年1月10日前交区教研室。

全市中学生技能创新大赛。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一次大型活动,各校要认真对待这项竞赛,结合此项活动搞好课外活动和培优工作。区级选拔赛于10月13日前报名,10月16日举行(地点另行通知)。市级竞赛10月29日进行。

7、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

重新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会员进行登记,发展一批新的会员。筹备、召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会。作好专业委员会活动的的宣传工作。

四、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1、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的指导、交流平台功能。

2、积极参加市编《劳动与技术》教材的修订工作。

3、撰写一篇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调研报告。

4、建立和完善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4

一、实验研究目标

在三年级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围绕“美化校园”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园绿化。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实验研究内容

(一)课程特征

1、通过“校园绿化”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知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

在校内外分别设绿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搞各类调查活动,做到校内外紧密结合,强调语文,数学,自然,美术,劳动等学间的渗透与整合。

运用调查,研究,观察,积累等各种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实际栽种,规划设计等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3、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学期“校园绿化”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三个方面来开展:

1、专题研究:本学期开展两次专题研究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践在老师帮助下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校园绿化的研究专题。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文献研究,到花圃内进行实地的调查和行动研究,小组合作。

2、操作实践:

春天来临了,调查适合野外栽种的花木,买花种在校内,外,花圃里栽种,定期养护。

2、学生小组合作,并在美术老师指导下为绿地进行花圃设计,选出一两套较好的花圃设计图,按图纸进行实地花圃种植。

3、植树节前后,组织一次植树活动。

4、在各合作小组之间或班级之间进行盆花栽种比赛。

5、进行市场热销花木调查,调查热销花木名称,热销原因,养护方法,写出调查报告。

(三)课程实施

1、课时:

每周二课时,安排在周四下午第一、二节。

2、课型:

⑴方案设计型——学生在学习了简单园艺知识及美术图案知识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花圃设计,校园绿化总体规划设计等,要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自主设计和民主交流。

⑵知识普及型——鼓励学生上网,到图书馆吸取有关知识,教师也可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学生,要注重学生对普及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和运用。

⑶实践活动型——组织参观访问,实际练习栽种花草,进行花圃养护等活动。要关注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探究。

⑷专题研讨型——进行校内绿化情况的专题研讨,要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独立或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而民主的讨论。

⑸成果交流型——既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过程经验和失败过程教训的交流。对学生的发展来讲,成功过程的经验和失败过程的教训,是综合实践活动以后,学生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⑹论文答辩型——要提倡让学生组成“专家组”,对学生撰写的专题研究论文提问和答辩,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思辩能力和自信心理是让学生经历“答辩”过程的最终目的。

3、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研究小组,校长为实验研究组负责人。

三年级班主任及综合实践课老师、自然、劳动、音乐,美术、科技、体育组成课题小组成员。

(四)课程评价:

该课程评价由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三部分组成。

重点在评价学生在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评价标准应是“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校园绿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即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意识、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思维、方法。

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评价方式运用的先决条件是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在具体操作中,可运用“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教师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学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档案袋收集资料如下:

(1)学生成果:标本,校园绿化规划设计图,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等。

(2)获奖证书:

(3)各种评价:应以学生的自评为主,应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直至获得满意的他评为止。对教师的评价应由学校行政和学生评价两部分组成。

三、实验研究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1、九月

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组织学生到花卉种植基地参观。

老师上一节花圃设计指导课。

做好组织工作。

2、十月

学生画花圃设计图。

学生种植盆花。

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优秀花圃设计图评比。

开展一次花卉种植比赛。

各指导老师协助学生确定课题。

在学生中开展指导老师测评。

3、十一月

设计研究方案,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开展综合性研究学习。

写一份研究报告。

进行室内种植,定期养护。

在学生中开展指导老师测评。

4、十二月

植物知识智力竞赛。

花木市场热销花木调查,(热销花木名称,热销原因,养护方法)

在老师指导下再次确立一个研究课题。

做好两次活动的组织工作。

在学生中开展指导老师测评。

5、一月

在辅导老师指导下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综合实践性研究活动,写出研究报告。

整理材料袋。

做好总结工作。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5

一、课程目标

1、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2、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3、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4、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二、课程原则

(1)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3)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评价

1、评价的对象:由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三部分组成。

2、评价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

3、对课程的评价:学校行政、教师和学生三部分合成。

4、对学生评价: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为每一个学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存放:

(1)学习成果: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专题研究论文等;

(2)多元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直至获得满意的他评为止。

5、对教师的评价:由学校行政和学生评价两部分合成。

四、工作重点

(一)强化理论学习,贯彻听评课制度:

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的培训,鼓励任课老师根据各自学科开发出一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框架结构》等,通过学习、讨论、交流体会,使教师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通过教育观念的改变,使教师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培养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让其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参加各级课堂教学评比。

(二)根据实际,合理确定活动内容

1、从日常生活中生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原来爱吃肥肉,现在都偏爱吃瘦肉了;原来爱吃新鲜蔬菜,现在爱吃野菜了。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也都能成为活动主题。这些活动的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在易行。以往的活动脱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忽视了现实生活这宝贵的资源,使学生的生活“沙漠化”。

2、从学科中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学科完全分开、割裂,可以大胆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的学科领域的知识,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科领域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3、从中外节假日中生成。

一年四季中,有许多中外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此外还有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有特定意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都能成为一个活动主题。如愚人节到了,同学们也纷纷赶时髦,相互开开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但是,对愚人节的来历和意义却一无所知。据此可引申出一个活动主题。另外,也可让学生对中外的节日进行对比。

4、从生存环境中生成。

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我们应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

学生一旦确立了自己所关注的研究课题,只要环境许可,随时随地都能进入一种活动状态。它能激发学生主动生成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得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学生将伴着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做活动中去,会觉得快乐无比。

(三)教师备课与学生作业两手抓

教师做到无备课不准上课,备课要做到先周备,并且要详实可用,还要有活动记录、活动总结。作业设计要科学合理,要从拓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出发,全员参与,认真批改。作业每次都要设封面,封面上要有主题有时间、学校、班级、任课教师;每次作业纸张要统一,要有学生制定的活动计划,作业最后要有活动感受或是评价。

(四)确保活动时间,加强过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亲历过程,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自主构建,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我们要注重活动的过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为此,我们应选择“小而精”,简便易行的主题。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活动。

(五)评价制度

本学期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计划制定、活动实施、总结、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二、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挥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5、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整理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中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小组实验、研究、调查及制作等都能较好的配合。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具体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纲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现代化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5、结合《纲要》领会综合实践课的设计意图和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6、每一活动主题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和本校学生的实际,灵活取舍,创造性地使用。

7、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评价要用鼓励欣赏的语言。不要打消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8、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课程意识,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生活实践目标——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2.人生体验目标——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3.个别发展目标——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4学科整合目标——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三.工作重点

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深,所以工作重点有:

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 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四.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

1、针对学生特点研讨并制定研究计划。

2、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选题会、确定课题。

(二)、实施阶段:

1、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定时定地开展活动,做好记录,保留每次活动的各种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指导后阶段的活

3、各小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边实践边研究。

(三)、总结阶段:

1、学生整理好各自的资料,写好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及收获等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8

一、主题的确定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对生活中一些简单作物的栽培与管理缺乏一定的了解和实践,对社会基本运作方式缺乏认识,缺少社会生活经验。

绿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杂粮之一,绿豆的发芽,周期短,见效快,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适于在家庭或学校进行发芽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小豆芽》主题的`确立,就是从学生生活中最简单的绿豆发芽切入,通过学生实践种绿豆,体验营销过程,进而产生种植兴趣为线索,展开系列实验、调查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绿豆种植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尝试掌握种植小植物的基本技能;

2、了解“绿色食品”的加工制作及保鲜技术和一些农副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技术,进行绿豆芽销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通过绿色食品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和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究意识。

4、通过出售绿豆芽活动,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三、活动内容

本次主题活动共设计《种植绿豆》、《出售绿豆芽》、《绿色食品探密》、《绿色行动》等四个活动专题。其中《种植绿豆》是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掌握绿豆的种植方法,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出售绿豆芽》是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绿豆芽的营销方案,让学生在体验绿豆的销售过程中,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绿色食品探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方案,在调查、访问、上网查询资料等活动中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有关绿色食品及保鲜技术的相关知识,并能撰写出相关主题的调查报告;《绿色行动》是在学生已掌握种植绿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种植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花卉、蔬菜),在种植中了解一些家用工具及农用工具的使用与保养方法,知道安全操作。通过此项活动,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活动实施:

活动一:种植绿豆(2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绿豆种植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用“水生法”或“播种法”种植绿豆,初步了解种子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为掌握种植技术奠定基础;

2、了解对比实验所需要的条件,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及随时记录的学习习惯。

3、展示绿豆的发芽成果,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

活动过程:

教师讲解、演示“水生法”种植绿豆和“播种法”种植绿豆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教学建议:最好教师与学生都进行种植绿豆的对比实验,第一可以提供给教师最直接的实验结果,第二,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学生在家里进行对比种植绿豆实验;一个盆用“水生法”种植绿豆,一个盆用“播种法”种植绿豆。有条件的也可在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同一时间观察,这样,对比实验的可信度会大大增加。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两种实验的结果,如:出芽时间,芽叶的形状,根茎的形态等,并可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写出观察日记

4、绿豆出芽后,以展览会或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及活动体验,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引导学生进行新的主题研究。

评价:评价方式可以以学生的与家长评价为主,也可以让每个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然后全班选出表现最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评价的侧重点应以学生种植绿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和观察记录为主。

设计意图:《种植绿豆》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是以种植绿豆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二:出售绿豆芽(2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绿豆芽的销售,了解销售的基本程序及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绿豆芽的销售方案,初步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2、通过销售绿豆芽,在和他人接触、交流中,体验销售过程,懂得尊重人、体谅人;

3、鼓励学生在体验销售过程中,产生求异设想与思路,增强探究欲望,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

活动过程:

1、销售活动前,教师可指导学生设计绿豆销售方案。

这个方案可以包括:销售的任务,公关项目(市场摆摊、向小商贩兜售或其他困难)人员分工、场合、地点、……

2、在销售过程中与人接触、交流,体验销售过程,并将这种体验及时作以记录。

3、销售后,教师组织学生将销售过程中的问题或体验进行交流,并将学生在销售中生成的其它问题引导学生他们展开思路,形成活动主题。这里应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的加工制作及保鲜技术和一些农副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技术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听讲和发言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提问,要重视培养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民主氛围。

评价:可以将学生在出售绿豆芽的过程记录和体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教师可对能产生求异设想与思路的学生给予口头或书面表扬,以此鼓励学生新的想法和创意,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热情,并在学习中积极实践、勇于实践创新。

设计意图: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对周围的世界已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出售绿豆芽》活动,就是要把学生认知为主的生活与体验为主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尝试、体验等各种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形成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

活动三:绿色食品探密(2课时)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学会用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方法来收集并整理绿色食品相关资料,通过问题探究,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并能自主地撰写有关绿色食品的研究报告,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信息整合的能力。

2、通过在探究绿色食品的活动中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汇报研究过程的体会与心得,大胆地向他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

活动过程:

1、可根据学生的选题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划分,选出组长,并根据小组成员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确立为小组的研究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教学建议:小组活动是综合初中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2、教师在学生对选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方法的简单培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法,调查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并要具体介绍一些主要的调查方法,如访谈、观察、测验等。对于访谈的方法,建议学生在访谈前,要注意做好相关知识的准备,对于有特定目标的访谈,要准备一份详细的采访提纲,要与计划采访的专家或单位取得联系,争取获得人员的协助和必要的资料,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在调查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礼貌,遵守被访者规定,做好访谈记录,填写“访谈记录表”。

3、教师要提示学生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问题。

4、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访问与调查,教师可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进行资料的查询。在研究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完成调查研究报告,还可以让学生以《我的收获》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5、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汇报程序。可以是个人自由发言,谈个人在整个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研究成果,还应该包括整个活动的过程,组员的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活动的收获等。在汇报时,尽量将本组所收集的各种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资料都向同学们展示,以供大家分享。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鼓励创新,既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体验。

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合作精神:是否乐于助人、主动与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为小组的学习做积极的贡献等;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进行评价:如: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事理材料、运用工具等方面。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表格式评价、等级评价等,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促进研究活动目标的达成。

设计意图:《绿色食品探密》活动的设计是在学生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绿色”进行研究,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习和掌握研究的方法。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活动四:绿色行动(1课时)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植物(花卉、蔬菜)的栽培技术,初步学会家用工具或农用工具的使用与保养方法,知道安全操作;

2、在种植花卉、或蔬菜活动中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收获期间,将种植成果服务家庭,奉献社会,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活动过程:

1、教师、家长或学校在活动前,为学生提供喜欢的植物或种子,让学生选种进行种植和管理。在这期间,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经验成果交流,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或师评。

3、学生学会了简单花卉或蔬菜的种植技术,服务于家庭或社会。

4、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小豆芽》活动过程及心得体验写一篇感想。

评价:可采用家长与相关人员(专家、技术员、服务人员)评价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绿色行动》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放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具体实施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五:活动评价

评价提示:

《小豆芽》的评价要在每个专题活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可将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取得的实践成果等,以有效的形式加以呈现。评价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实践方法的改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资料】

“生豆芽”步骤和方法

1、选豆:清水洗净,洗时注意将全部漂浮的绿豆全部去除,这些是未成熟或者已经变坏的豆子,它们的发芽率很低。

2、准备容器:托盘、缸或大塑料盒,或其他容器(材料无所谓,干净无油即可,底部可排水)。

3、种植:铺一层约5厘米厚度的干净沙子,将洗净并已泡至膨胀开裂的开口子在沙子上均匀地铺上一层。豆子上再均匀覆盖一层干净沙子,厚度约为1厘米即可。没有沙子的,可在豆芽上边放一块湿布,布上面放重物,越重越好,这样长出来的豆芽比较粗。

4、每天浇水数次,保持湿度。

5、数天后豆芽就会钻出来。在清水中将沙子洗去即可。

技术要点:

1、生豆芽的容器不能有油。

2、清洗时去掉坏豆。

3、要维持足够的湿度,容器排水状况要好,还要让豆子泡在水中。

4、豆子见阳光,马上就会变绿。覆盖沙子可以避免阳光,也可以用盖子盖住容器。

5、豆子发芽以后生长很快,因此,收获要及时。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活动内容

1.通过综合性学习,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五、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要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以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研究”,即形成以直接经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

让学生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初步的自主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往,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要采用弹性课时制,即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评价体系

1、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表现,及时评价将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

2、倡导评价的多样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就决定了评价的多样性。首先是评价的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

3、注重评价的宽容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宽容一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种以“突破文本、突破教师、突破课堂”为基本特征、以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为基本内涵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并在我区各个学校中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效果显著。本学期,为了继续开展好此项活动,让语文教育开放而有活力,我校在认真学习《市北区语文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主要内容,把学生在校内的语文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兴趣和需要紧密结合,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全面的、有益的发展。

二、活动重点:

1.更新一个理念——“大语文观”

笔者认为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之前,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更新理念,树立“大语文观”,应该非常明确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课标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可见语文实践活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必须熟知此活动开展的意义、目标、重点,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抓住两个重点——重视积累,强调运用

在过去强调课堂教学、阅读积累的同时,继续重视实践活动的运用,每一名实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积累是“入口”,运用是“出口”,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活动中要多方设法给学生提供“用语文”的机会,建立起有“进”有“出”、可以循环流通的运行机制。

3.实现“三个突破”:突破文本、突破教师、突破课堂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突破教师,突破书本,突破课堂,拓宽学习领域,开阔视野,主动求知,做学习的主人,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增强。

4.处理好四个关系——简单实践与科学实验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主动参与与减负的关系、单一突破与齐头并进的关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实验中正确处理好这四个关系,将能确保语文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1、立足教材,大胆突破教材,保障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实效性。

目前我们使用的三套教材版本中,人教版教材每册在“积累运用”中都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的内容,北师大版和苏教版的教材每册的每个主题单元中都安排了至少一次的实践活动内容。语文教师要很好的凭借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内容,以及本班的专题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充分组织好每周一次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使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落实好《语文课程标准》中量化的内容,重视积累。

(1)开放“两室”,营造读书氛围,养成读书习惯。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语言文字的积累则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针对我校学生阅读量偏低的现状,重视积累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地当务之急。我校的图书室规模大,藏书量大,是一块丰富的资源。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书源及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调整、落实图书借阅制度,倡导集体借阅与个人借阅相结合,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努力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扬帆书海”的读书时间,由语文教师组织好此项活动。单周1、3、5年级,双周2、4、6年级为固定的班级集体借阅图书时间,反之,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带图书阅读。月末则要进行读书沙龙活动,如“好书推介”、“读书感悟”、“人物评析”、“精彩片断赏析”等。

(2)建立语文课外阅读考级制度。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读书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我校将建立语文课外阅读考级制度。《延二语文阅读考级方案》将发放给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求教师们认真阅读方案,明确考级目的,熟知考级内容,并督促班级学生进行阅读。考级方法将采用随时考与固定考相结合。本学期共进行三次固定考级活动,分别订于10、11、12月下旬。

(3)创设书香校园。每周二早上7:40——8:00为“快乐诵读”语文实践活动时间,各班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诵读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或诵读名家美文。旨在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朗读能力,加深文化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建立“文海泛舟”读书交流园地。每月一期,由3—6年级承办。主题分别是:9月份“勿忘国耻,爱我中华”、10月份“秋之韵”、11月份“走近科学”、12月份“名人名言伴我行”。

3、为了贯彻区教研室的精神,提高本校学生的书写水平,我校将于11月下旬举行“好娃娃杯”硬笔书法大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写出一篇作品,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4、讲故事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项活动。本学期我校将于12月上旬举行“好娃娃杯”讲故事大赛。活动分低、中、高三个组,内容可以是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寓言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等。届时将评选出“金牌故事大王”、“银牌故事大王”、“铜牌故事大王”,进行表彰。

四、活动评价:

语文实践活动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此评价将纳入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

五、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将语文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学期计划中,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活动。

2、加强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科教学始终。

3、讲求实效。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从班级到学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操作性强,将学生在实践中的收获作为活动的唯一目标,讲求实效。

4、合理地分配时间,避免造成负担。

5、校外的实践活动安排教师或家长的监护,确保学生的安全。

2.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篇二

一、安排好物理实验的目标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设置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 需要考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多方面的状况, 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观察, 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之后再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一定的难度, 但是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 尽最大的可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对于目标的设定不能够草草了事, 教师目标的设定之前, 需要对教学的要求进行一定的评估, 保证自己对于教学要求有一个较高的把握, 并且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活动设计, 减少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困难等等。

例如, 我在教学生《杠杆原理》的时候, 我事先会考虑到这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杠杆原理的内在含义, 掌握本堂课杠杆的使用, 但是我想到学生仅仅通过视频上实验的展示很难真正的掌握杠杆原理的实质, 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 将物理实验进入到活动中来, 我想让学生搬动一个重物, 学生花了很大的劲才将重物提起, 然后我让学生使用我提供他们的杠杆在进行重复的操作, 学生花了较小的劲就将重物抬起, 纷纷惊叹杠杆原理的神奇, 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了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使用, 同时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 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变得更加深刻, 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教学目标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掌握实验的核心内容, 重视实验过程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是将实验的原理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将实验完成, 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实验结果最后的成功与否, 很少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这样的实验教学在最后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对于实验进行的原理了解的也不会很透彻。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前需要仔细的考虑实验的核心内容, 这是一整堂课的关键点, 同时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本质的知识点, 同时教师应该把关注更多地放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 观察学生在实验环节中产生的错误并且进行及时地纠正,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知道自己试验不成功的原因所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需要围绕着这一点,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够脱离实验本质, 要紧紧的依靠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活动的环节也要一步步地进行斟酌和优化, 尽可能地完善。

例如, 我在教学生《浮力》这章时, 我会在课前想好本堂课的内容是“浮力”这个关键点, 是整堂课的本质核心, 通过对这个关键点的把握, 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浮力”的小活动, 我在每个学生的课桌放了一杯水, 再放了一块小木头, 让学生通过浮力的使用进行对于小木块重量的测量, 我在实验的过程中时刻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 及时地纠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学生对于这样的实验充满了好奇心, 实践活动也能够较为顺利地进行, 物理实验在实践活动的一步步深入中很好地完成。掌握实验的核心内容, 能够更好的帮助综合实验活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进行。

三、优化实践活动的细节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对于实践活动不断地进行优化。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固然是重要的,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实践过程中潜在的物理实验理论, 让他们体会到物理的魅力所在, 成功的喜悦也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教师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要合理地布置教学任务,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尽可能地符合教学的要求。初中生进入学校后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物理实验, 所以对物理实验充满了陌生感, 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物理实验对他们而言都会充满了难点, 不知道从何下手,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恐惧感, 从而打击他们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个小的板块, 在这样一个个小的板块中进行细节上的优化, 最后再整合起来, 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物理实验教学变得更加完整, 学生对于课堂的投入度也变得更高, 教师也能够更加轻松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当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也值得老师们的重视, 它能帮助提升课堂效率, 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满足了当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措施, 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其他教育工作者。

摘要: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 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是每门学科都需要重视的环节, 所以老师的关注也随之不断增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更好地弥补教育过程中的不足, 并且能够增加教学课堂上的趣味性,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物理实验教学变得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周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样与学科课程整合[J].陕西教育 (教学版) , 2010 (Z1) .

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教育部在2011年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对现阶段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此次课改进程中,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设立科目,并且增加一些综合性的课程和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小学到高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综合性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程范畴内,增加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的连贯和互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和运用知识。

一、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

初中开设综合性实践活动不仅仅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现阶段,我国有部分初中英语教师自发的在课堂上进行综合性教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且这些教师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然而,由于我国现阶段没有成熟教学体系和科学的指导,使得教师们难以构建完整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从而出现教学混乱的现象。钟启泉等学者认为:“综合性实践活动和各个学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教学的实施

1.有针对性的制定主题性活动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设实践活动课程时,以探究性和问题性的方式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对活动的主题类型进行选择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甄选,不仅仅需要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还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起来。教师在选定活动主题时,以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有机的整合起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不同类型的节日,教师可以根据节日的内容制定相应的主题,学生自由、欢快的在活动中进行交流和沟通,畅谈自身对节日的看法,并且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学生在进行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不仅仅可以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充分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合理定位师生的角色

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课程中,需要融入学生中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需要师生积极的参与其中,有效的进行互动和交流。在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锻炼自己。教师还需要对各个小组的进展程度进行实时监督,学生需要按时对教师进行学习汇报,教师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初中学生在学习单词时,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借助制作单词卡片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对单词卡片进行讲解和展示。各个小组之间的成员可以与其他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双方进行答疑解惑,对单词的发音、应用等进行交流和探讨。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中,可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进行检查。

3.充分利用其他教学资源

在综合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充分的运用现代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成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来丰富教学内容。此外,英语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有效的将各个领域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比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播放西方经典的电影,学生观看完成之后,需要写观后感。学生可以在电影中学习西方文化,灵活的运用外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提高活动过程的计划性

在开展实践活动课程之前,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需要具有全局意识,全方位的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运用情况,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充分的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于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校运动会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举办“You are the best one”主题活动,学生根据运动会项目的进展情况来进行讲解,教师也需要积极的融入活动中去,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成果。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全体参与到活动中,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还可以纽学生采用肢体语言来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让学生的思维及意识都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

三、结语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我国现阶段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也是一线教师的智慧结晶,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目前,我国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获得业界的重视,也没有融入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但是,在部分院校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永军,罗晓杰.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背景下的语言项目学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王旭,杨冬青.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7).

4.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篇四

家乡小导游

一、活动理论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既要结合校情,又要关注学情,既要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又要体现办学特色。学生通过实践,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究和创新精神、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是一个管理者、引导者和指导者。

学生情况分析:初中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所需资源。但是基于多种原因所致,许多学生对家乡的旅游资源了解甚少,学校图书室关于家乡旅游资源的书籍不多,加上多数学生都是住校生,只

能利用周末时间开展活动,给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多困难。

活动价值分析:由于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家乡正在进行经济建设、开发的契机,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神州大地所焕发的勃勃生机。同时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家乡的不足,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以自己的视角审视家乡的建设,能提出合理的建议,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开阔心胸,增长知识,陶治情操,挑战自我。学生走进社会,走近自然,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和乡土风情文化特色。通过活动懂得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自己、肯定自我的价值。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要获取信息,首先要从分析问题开始,确定需求信息。让学生体验在网上搜索、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整理资料的过程和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鉴别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总结提高。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兴凯湖的由来、自然资源、文化底蕴,设计兴凯湖的旅游方案。

2、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网络、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活动预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具有自我认识的能力,确立自信,积极进取,养成负责任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经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之后,自我价值能得到体验。发展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2)通过旅游方案设计,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风光,秀美的家乡图片感受生活,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的美德。

五、活动方式、时间

采取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开展活动,并借助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家乡旅游方案”。提出设想,解决旅行过程中有关出发、住宿、租车、吃饭及费用等问题。小组分工建议由小组长协调,组员自荐的方式进行。

采取课外分散和课堂集中的两种形式结合,合理利用,合理分配。对信息进行分散采集和集中处理。

三、活动实施方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第一节课堂上展示预先准备好的北掌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所知道的北掌的旅游资源。

2、把旅游资源进行类别划分,按照班级学生的六个小组进行分工,教师说明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制订活动计划。

(二)收集信息,整理资料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考察进行拍摄、上网搜寻、查找相关图书资料、访问家乡老人等多途径收集北掌旅游资源。

2、各小组按照计划把各自所负责的版块内容进行筛选,归类整理,确保图片与描述内容一致。

(三)汇报核实,制订方案

1、第二节课堂上各小组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汇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教师予以指导,确保材料准确精炼。

2、对北掌旅游景点划分几条线路,每个小组设计一份游览家乡胜景的方案。

(四)展示成果,交流反馈

第三节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借助大屏幕播放图片由学生按小组进行交流反馈。

(五)总结评价

5.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篇五

《新课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研究性学习2.劳动与技术教育 3.自主学习

4.“任务驱动”教学法 5.信息技术教育 6. 综合实践活动

二、简答题

1.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哪三个阶段的指导? 2.“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为什么要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5.为什么劳动技术课要从“动手做”转向“动脑做”? 6.你认为信息技术案例的设计应包括哪些方面?

二、辨析题

1.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要统一,不要随意更动。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必修的内容。

3.信息技术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不用介绍计算机的原理。

四、观点论述

1.你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怎样的课程?它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

2.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指定领域的划分你有什么想法?你是如何理解四方面的融合的? 3.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你如何理解“授人以‘鱼’,授人以‘渔’”这句话?

五、案例分析:

1.请分析“网上交个好朋友”教学案例,p21。

案例: “网上交个好朋友”

[背景分析]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生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精神。在《网上交个好朋友》(浙江省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中,我充分利用初一学生对 信息技术课的浓厚兴趣,通过学生相互访问好友的文件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尝试通过好友合作完成操作,在学习中互相帮助,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相互之间信息沟通和表达的能力,通过合作来完成 学习任务。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个片段: [活动实录]

片段一:情境激趣,引入课题

师:播放一段精彩的Flash动画,但只播放一部分。生:怎么没有了? 师:大家想不想把Flash动画欣赏完整?

生:想。

师:在教师机上有这个动画,大家可以怎样把它取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去与朋友共同慢慢欣赏呢?

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网上邻居”设置共享,再将文件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师:在教师机上设置了共享才能让大家访问。(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flash,但只播放一部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趁势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把文件取到自己的电脑慢慢欣赏。通过情境激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新知,利用学生分组讨论得出解决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设置共享文件夹,在网上交个好朋友”。

片段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过程一:新建文件夹

师:要设置共享首先要建立一个存放共享文件的文件夹。

生:能力好的一个学生演示“新建文件夹Folder”,并表达出操作过程。

师:大家可以把新建文件夹命名成自己喜欢的名字,并把上节课的作业“自我介绍”复制到此文件夹。

全体学生动手实践“新建文件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上节课作业“自我介绍”复制到要建立共享的文件夹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面的网上交朋友做好 铺垫。

过程二:共享文件夹

师:为了能让你的好朋友共享你的资料就需要将文件夹设置成共享。

教师演示“共享文件夹”。

师: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求助:①查阅教材②与临近的同学商量③向老师求助。好了,开始行动吧!

学生实践操作,在操作工程中遇到困难通过能力好的学生帮助或两个学生合作探讨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扫清学习障碍。培养学生协同学习的精神,同时加深操作的印象。

过程三:相互访问

师:大家已经设置好了共享,并且文件夹中有了相应的文件,接下来请大家根据教材的指导去访问其他同学的资料。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将老师提供的在线网站中的FLASH、图片等文件下载到共享文件夹

供其他同学欣赏。看谁先设置成功并访问到其他同学的文件。

学生自主探究,依靠教材完成共享设置。有能力的学生利用在线网站下载更多内容进行共享。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发现可以设置三种共享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让学生根据任务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的本领,教师的讲解为自主探究的学生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利用下载其他精美Flash、图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四:特别交流

师:通过上面的操作大家,发现了设置共享有三种方式,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的区别? 生:发现了。

学生尝试回答其中的区别。

师:为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区别,请同学们两个人一组,设置不同的共享方式。并利用其中的某些方式进行个别访问。最先将三种共享设置好并正确说出区别的小组将得到“最佳拍档奖”。

学生分组探索实践,归纳总结。

利用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实践尝试一实践验证”的学习方法。

片段三:拓展延伸,知识升华

师:大家除了利用网络共享实现交流外,Windows系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传递短讯的小程序Winpopup。通过Winpopup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网上的另一种交流方式。

教师演示。

学生实践利用Winpopup交流。

通过一个有趣的小程序实现即时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对信息技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片段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引导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感想和体会。师:利用随堂练习3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知识,汇报交流,深化提高。利用自我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进行评测,兼起课内复习小结的作用。

2.请分析案例“关于肺结核的研究”,并阐述你的看法。

案例: “关于肺结核的研究”

[活动主题]

一个学生发现他所住的社区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他们患有肺结核,常常咳嗽,而且他还发现肺结核可通过空气传染。为了帮助这些人,同时了为了引起人们对肺结核的关注,这个学生将肺结核作为他 的研究项目。他证明了社区中肺结核的发病率在上升,并对肺结核的传染性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告诫人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决心将这一研究落实到实际行动 中去,他准备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支持专业机构进一步进行肺结核的研究,希望能够研制出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药物。这类社区研究方案既可独立进行研究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这个案例是由一个学生 独立完成的,花了八个多星期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外,只是在最初全班同学帮助他为方案的计划编制了一些问题。[活动步骤]

1.制定计划;2.收集信息;3.制作模型;4.调查研究:

5.撰写报告;6.编宣传册;7.张贴海报;8.社区服务。

[活动实录]

一、制定活动计划

计划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原因、注意事项和评价标准等。

二、查找有关肺结核的资料

(一)通过图书馆、因特网、打“1800美国之肺”,“美国肺病协会”的电话等途径来收集信息。(二)向医生咨询肺结核是如何破坏肺组织的,并请某医生修改其方案。

三、制作和展示模型。(图略)上图向人们展示了肺组织与肋骨的关系 下面是学生制作肺模型的具体过程: 肺模型的制作

1.收集材料:几块橡木牌子和一个金属的盒子,卷尺和剪刀。2.查阅医学书籍,发现了一个标明有肺及肋骨位置的图片。3,剪一个中心柱和一些矩形的金属带,其中一条比其他的要宽些。4.把每条金属带包住中心柱上,每边缠四条。

5.用宽的那条金属带包住中心柱同时夹住这八条金属带。6.用橡木牌子做成肋骨壮。7.再把铝箔将肋骨包好。

8.把肺画在橡木牌子上,开始制作肺。9.改了部分并画下其轮廓,再次作了修改。10.将每叶肺模型钉住,并将报纸塞在里面。11.最后一步就是肺涂成桔红色。

四、设计调查问卷

学生为了完成研究任务,调查许多人对肺结核的了解程度,在选择调查对象时学生考虑到了抽样问题,他选择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作为调查对象,因为只有小学高年级学生才学习了有关部门疾病的方面的知识,而低年级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背景。但是问卷本身有些问题是有局限的,因为这些问题并不能真正彻底地调查出被调查对象的知识状况。

这是学生在调查前的考虑:

1.看看人们对你的主题有多少了解。

2.样本要足够的大。

3.社区包括学校、参加研究的学生、父母、仓库、俱乐部以及建筑物。

4.调查目的是看看你是否知道人们所想的、所做的、所努力的、所吃的、所学的、所爱的和所恨的等等,以及组织,设计新系统,改善系统。

5.创造的部分:问题是清楚的,这些问题会向你提供你想要信息。友好地、按顺序开展调查,限定问题的数量(9—12个)。

下面是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核病调查

1.你知道什么是结核病吗?()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2.它对肺、大脑和生殖器器官有什么影响吗?()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3.它是如何传染的?

()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4.在美国它是一个超级杀手吗?()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5.什么是MDR结搁病?()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6.常用来治疗结核病人的体检叫什么?()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7.用来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的名字是什么?()知道

()基本知道 8.结核病的症状是什么样的?()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9.任何人都会得此病吗?()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感谢您做这份问卷。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请参看我的小册子。

五、进行问卷调查

六、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学生总共收回了有效问卷42份,通过统计分析,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发现有些人知道肺结核是什么,却不知道它是会传染的,而且还是一个超级杀手。他们也不了解肺结核的症状。所调查的42 人中约有一半的人有一个患肺结核的朋友。

七、写研究报告

学生的报告写明了他进行这项研究的原因、研究的大致计划、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中的收获和碰到的问题、最终的研究结果、继续进行研究的决心以及如何评价研究等方方面面。尽管表面看来,这个研究报告比较零散,但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研究过程,他确实是很努力在做这项研究,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下面就是研究报告的摘录:

社区探究

需要注意些什么?人们不要在大街上吐痰,因为肺结核无处不在。有太多的人在大街上吐痰,尤其是那些需要药物治疗的无家可归的人。我们该如何做?我们可以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做一次免费的体检,并鼓励人们把痰吐在纸巾上。先要了解些什么?我认为先要知道能否治疗无家可归的人,还要知道有多少人还没意识到他们会传染肺结核。

我必需做的:写研究报告、调查、访谈和观察。

我的系统设计了些什么?我会张贴一些海报,并向人们展示一些模型,如肺模型以及一个栓图示。

肺结核是如何破坏肺的:这可以通过小册子来向大家展示。你知道吗?我会在相关的说明中告诉你。

评估——如何知道我的设计是否是成功的你?如果人们向我提一些有关肺结核方面的问题,并想知道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那我就知道我的设计是成功的了。

我以肺结核作为我研究的主题是由于我所住的街区的缘故。在我所在的街区里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而且他们常常咳嗽。因为我们的研究要以社区的问题为基础,而肺结核就是一个问题它还通过空气 传染。

亲爱的__________先生:

我很愿意把我所做的告诉您,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收集到了四条信息。其中的一条就是我有十四个地方可以做调查。但我还需要调查一些无家可归的人,问他们是否做了免费体检。我还要去向医生咨询 有关肺结核是如何破坏肺组织的问题。我已经设计了一个肺模型。制作时需要用到的有:粘土、金属薄片和管子。要检验肺结核的影响还要用到一个栓。

如果我能在周四完成这个模型。那么我就有一个好的开始了。

我给肺及其组织设计了一个模型。我准备设计一个洞来告诉人们肺结核是如何破坏肺功能的。在设计方案完成的时候,我将在肺模型上钻个洞,并用栓堵住。这样可以向人们展示各个方面的情况。

在说明中,我已经准备向医生求助,还请________先生修改我所做的方案。我在家中用录像带把谈话内容录下来。然后,通常是在诊所,我会展示给大家看肺结核是如何破坏肺组织的。最后就是分发我 的小册子,并告诉大家我将在两周后发放问卷。

不幸的是,由于妈妈和秘书的缘故,我不得不取消我在私人医生诊所里要做的口头报告了。现在我打算到另一家诊所去做一次展示,以便得到校方对该方案的批准。

在我看来,评估自己方案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我谈论肺结核时人们是否会向我提些问题。这样我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否对我所讲的感兴趣。如果人们想要我的小册子而且很认真地做问卷,那我就知道他 们真正理解了我所写的以及我想要说的。最后,如果人们都停下手头的活来看我的海报,那就说明我的海报是吸引人。

我已经向少年和成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42个人填写。之所以在少年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是因为我调查的内容是高年级才有的,如六年级及以上就有了有关疾病及其缩写形式的学习内容。既然他们 学了这方面的知识,我要看看他们学习了多少有关结核病的知识。而且这会让我明白他们的了解程度。

在调查中,我发现有些人知道肺结核是什么,却不知道它是会传染的,而且还是一个超级杀手。他们也不了解肺结核的症状。所调查的42人中约有一半的人有一个患肺结核的朋友。

我也上了几次网,查找这方面的资料。但它们大多是相同的,这使我不得不仔细检查,以便发现不同的东西,也是为了防止记下相同的内容。当我找到独特的主题时,我会把它写下来,或提供给同学作 参考资料。

在我的图书馆里,有一台计算机可上因特网。它用起来相当简单,你只要用鼠标点击网页就可以了。你只要键入“肺结核”这个词,点击“搜索”,在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有关肺结核的目录,还有一个提示:“更多的内容:肺结核”。

我把海报贴在第33街、第2大道以及一些车站旁边。但是在我站在那儿时海报还在,等我回来时被撕毁了。

我用的栓有点像肺结核病菌,这是因为,为了生存,结核病菌必须进入到肺内,于是形成了洞,而我能找到堵住洞的最好的东西就是栓。

我的论文中有些内容显示出呼吸时空气得通过胸部和头部。

当有些人得肺结核病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传染上的,因为你不是经常与病人接触,也不是每次都与他呼吸一样的空气。

如果呼吸了同样的空气,也不要担心,因为(这将在第10个问题中提出)在你不得不接触一个病人,而且呼人他呼出的带有肺结核病菌的空气时,你的免疫系统会形成一面防护墙来抵抗病菌。

结核病菌尤其会影,向肺是因为肺阴冷和潮湿,很适合细菌的生长。它还会影响到大脑、生殖器官、淋巴结等等。

我亲身经历了一个困难,那就是我很难确定哪些信息应该保留舍弃。因为因特网上的内容很相似,我很记住哪一页上的内容是已经记下来了哪些还没有。

最近,我向“美国之肺”求助,以弄清我怎样才能筹集资金支持肺结核的研究和开发研制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他们告诉我,我需要为他们的一些特殊研究寻找赞助。我必须做更多的调查和宣传肺结核的危害。我已经落后了,我得加油干。

八、写有关肺结核的宣传小册子。

学生在经过查找资料和调查获得了很多有关肺结核的知识,他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了小册子。结核病

1.产生的原因:真菌性结核菌导致。

2.会攻击身体的很多部分,尤其是肺部。

3.肺结核在美国曾经可以致死。

4.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任何人都可能患肺结核病。5.肺结核是通过空气来传染的。

6.肺、咽喉、肾、脊椎和大脑都可能感染结核病菌。7.它还能通过血液来传播。8.通过交谈、咳嗽和打喷嚏来扩散。

9.患肺结核病的人会把它传染给家人、朋友和同事。大多数免疫系统能控制肺结核病。10.肺结核细菌的复制就像白血病一样。11.肺结核细菌很活跃。12.三月二日国际肺结核病日。

肺的结构

1.主要部分:气管、支气管、毛细血管、肺泡、左肺和右肺等等。肺有很多支干,且由不透明的空腔构成。

2.呼吸时的空气通道:咽—喉—通气孔—气管—细支气管—细支气管末端—呼吸组织—肺泡—肺部毛细血管—换气

九、张贴海报

学生通过张贴海报告诉人们肺结核的危害,但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是当他在大街上和车站旁贴上这些 海报后,等他从别处回来时,海报早已被撕掉了。

十、在诊所里做口头报告

3.请分析案例“《航模与车模》-------《电动模型》”,p62.。

案例:

“《航模与车模》——《电动模型》”

[背景分析]

在机械化逐步代替手工劳动的今天,电动机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机器之一。自从有了电动机,就实现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途径。学生对电动机虽然很熟悉,但对它的工作原理总是觉得讳莫如深。我们如果把已学过的知识与生活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在劳动与技术课上让学生制作电动机模型,他们学得的知识就会与生活很贴近,对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劳动与技术课的目标与一般的学科教育目标相比,它更强调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它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认识上、情感意志和精神境界等方面获得升华。劳动与技术教育要求学生经过劳动实践过程,获得亲身体验,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习与人沟通和合作,培养社会责任感。

1.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实践,了解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通过观察、访问、调查、仿制模型等,让他们以发现者的姿态进入角色,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喜获知识的欢乐,进而激发学生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会分享与合作。经过学生的直接参与,形成一种开放的环境,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现代的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合作,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学生利用人与人的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活动实录]

中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过程,基本上没有从探究角度思考问题的经验,还不会独立地选择课题,因此需要由导师代替挑选一个合适的课题供他们选择。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查相关资料的方向,由他们进行资料收集。

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制作实验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电动机的分类,电动机的使用及工作原理和结构,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同学们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能力。调查、上网查询、访问、收集、制作,合作设计、品味体验、交流。具体活动进程:

1.活动准备

(1)了解电动机的分类,基本构造及原理,了解电动机发展前景。

(2)对机电师傅、老师访问,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电动机的用途 动机信息,并对工作原理要详细了解。

(3)根据了解的电动机结构,自由组合(4人一组)进行方案设计,并对所需的器材进行准备。

2.活动实施

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有非常大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参与者,学生则由单纯接受传授间接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大量获取直接经验的学习主体。

(1)资料的收集

当课题及探究方向确定后,各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环境分头行动。一般来说采用综合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的对象是各机械厂和机械维修部门,进行实地观察。对工人师傅和维修技师进行访谈。

预想的问题:

① 电动机的分类及型号?

② 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7

③ 电动机有哪些用途? ④电动机发展趋势如何?

⑤各类电动机的优缺点?

⑥访谈时要注意的问题?

⑦询问、交谈要有礼貌,要有中学生应有的素养。

⑧访谈时要准确,快速地记录访谈的内容(包括问题和回答的内容)。

⑨每个组员要有团队精神,各司其职,不要发生意外。

(2)方案设计

经过二个星期左右课余时间搜集、访问,学生对电动机有了初步认识,这样可以着手方案设计。电动机可以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两类,工作原理相同,都是由于通电的线圈由于受到磁场力矩的作用而发生转动,从而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技术问题:线圈必须能连续转动,线圈套受到逆时针力矩,使线圈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当转动中性面(即与磁场方向垂直位置)时,力矩为零。可以依靠惯性继续转动,但过中性面时力矩变为顺时针方向,将阻碍线圈转动。如何才能使线圈继续转动?

方法有两种:

①使电流方向及时变化,使力矩始终为逆时针方向;

②电流方向不变时,依靠惯性连续转动。

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

经过资料收集,访问,对电流方向的变化,可采用交流电即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采用直流电供给,要使电流方向变化,需采用换向器,如不采用换向器,当从竖直面转过1800后,线圈就会反转,设计时可使引线保留半个柱面,使电路不通,因此线圈不出现反转,依靠惯性经过半周后再次通电,从而使线圈继续转动。

方案实施:

制作方法一:

①④⑤转子的制作:用直径0.3左右毫米的漆包线在长方木板的边沿上密绕100匝取下,用细线将线圈的四个边扎紧,成一长方形线圈。用木线轴做换向器的骨架,剪两片薄铜片在铅笔上弯折成瓦状,用橡皮筋或绝缘胶布固定在木线轴两侧,同时将长方形线圈的两个线头表面的漆皮刮光分别压紧在两个铜片的下面,做成换向器。

把一个小螺栓紧压人木线轴上方的孔里,再把长方形线圈用尼龙线绑扎在木线轴上,截取一段废圆珠笔管,将较粗的一端插进木线轴中间的孔内制成转子。

在木箱顶面上中心部位钻一个小孔,将一段上端磨尖的自行车辐条竖直插入小孔中做转轴,将制好的转子套在转轴上。

②定子的制作:用两块同样大小的木块将条形磁铁垫高,摆放在长方形线圈的两侧。

③电刷的制作:取一块宽度跟换向器外径相同的小木块,用绝缘螺钉将两块薄铜片固定在小木块两侧制成电刷。将两电刷夹在换向器上,用螺钉将小木块固定在底板上,这样给线圈通上电流,拨动线圈,就可以转动了。

制作方法二:

①用裸铜线做2个支架,固定在底板上,在支架间放上小磁铁,使磁铁的一个极向上。

②用漆包线制作一个约10匝的矩形线圈,使导线两端沿线圈的中轴线方向引出。

⑧用剪刀刃按图将线圈引线半个柱面上的漆刮去。

④将线圈放在支架上,用导线将干电池的两极与两支架相连,用手指轻轻拨动线圈,如果没有故障,可以看到线圈会连续转动起来。

3.活动总结

制作方法l:是一个一般电动机的模型,各部件较完备,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在老师和师傅的指导下完成它困难不是很大。

6.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六

安全伴我行

目的

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确保自己的安全。

引导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或灾害时,能够采取正确、妥善的措施。

通过活动,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具体行动,让安全意识伴随学生们一起成长,更好地推动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全体同学人人讲安全,个个懂安全的良好氛围。

设想与构思

通过学有关安全的有关知识,教会学生们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交通意识。教会学生们如何防灾自救。让学生们在学中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懂得生命高于一切。

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对于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吗? 对,那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对于我们中学生非常重要。

二、过程:

1、让学生们讨论安全都包括那些方面?

2、让学生们说出有关安全事故的新闻或事件.

3、了解溺水知识及预防措施.

4、学有关火灾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5、学有关煤气中毒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6、学有关地震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7、让学生们说说有关地震的新闻或事件.

8、学有关触电的知识及有效方法.

9、学有关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及其预防.

10、学有关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

三、班主任总结:

7.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 篇七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具有“社会生活化”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上, 它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 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 因而, 它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 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活动课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 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 往往是以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 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如何更好地落实并达成《课标》中有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呢?下面结合笔者在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实践探究以及对学生的指导, 举例如下:

1、课外阅读。

帮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的主要任务为指导方法、推荐读物和组织交流。指导方法包括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目的和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一般来说, 读书目的大致分类有四种: (1) 增长知识, 扩大视野; (2) 提高修养, 激励意志; (3) 发展专长, 研究问题; (4) 休息娱乐, 丰富生活。中学生的读书目的主要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读书方法受读书目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等的制约, 方法不能强求一律。因此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是指从实际出发, 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最佳读书方法。适合中学生的读书方法主要有: (1) 浏览。浏览的长处是快速而覆盖面广, 但不求甚解, 容易导致读了许多而脑子里什么也没留下。 (2) 通读。通读要求获得总体印象, 帮助锻炼快速阅读。 (3) 精读。要求边读边思考, 对内容有较透彻的理解。这三种方法各有长短, 可以结合使用。

2、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难度较大的一项活动, 对于初中生来说, 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主要是结合课外古诗词的熟读、背诵、吟诵等形式来逐步进行诗词鉴赏。这项活动主要是通过兴趣小组来进行, 在诗词鉴赏的基础上积累千古名句, 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3、剪报、贴报。

教会学生选择报纸阅读, 指导学生剪报、贴报, 学会收集资料, 分类整理。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交流信息, 互相传阅, 使收集的信息资料发挥更大作用。

4、创办小字报。

小字报可以说是学生文学书法兴趣的发源地, 也是学生舞文弄墨的“用武之地”。教师要呵护学生的习作热情, 为学生办好校刊、班刊提供物质上的便利和方法上的指导。

5、课外练笔。

练笔包括写各种读书笔记、随笔、日记、周记等。这种写作实践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练笔, 养成较好的动笔习惯。课外练笔的内容大多与读书活动有关。例如做读书卡片, 边读书边择要摘抄。读书卡片短小精悍, 信息量大, 分类整理便于查找, 经常翻阅有助于记忆知识条目。再比如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有助于巩固读书收获, 整理思想, 探讨问题, 也有益于提高写作能力。对课外练笔, 教师要定期检查和组织好交流, 使学生感到自己写的东西受到了重视, 从而坚持练笔活动。课外练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它。

6、书法培训。

现如今的学生书写能力大大减弱, 而电脑打字的水平却迅速提高。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设“书法培训”兴趣活动小组很有必要, 尤其是硬笔书法培训。书法作为一门艺术, 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体会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加强书法培训, 或者说加强习字训练指导, 对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甚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可惜的是许多学生对此兴趣不大, 甚至有的学生认为现在都电脑打字了, 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习字训练。针对这种情况变化,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激发起对中华文字、中国书法的兴趣来。

7、影视评论。

影视评论开展得好, 不仅吸引学生, 而且富有思想教育意义。教师对这项活动的指导, 主要是介绍一般的影视知识和及时推荐好作品, 让学生的兴趣热点与社会大众的脉搏跳跃更接近些, 充分利用影视的现实性, 学会欣赏和评论。特别是现如今一些不太健康、格调不高的影视作品流行中小学生当中, 甚至有泛滥成灾的趋势, 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影视评论的指导和经典影视的引导推荐, 显得极为必要。

8、演讲、辩论。

开展这项活动, 要注意与说话能力训练结合, 注意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可以从课前一分钟讲话开始, 讲故事, 介绍名人名言等等, 逐步发展为专题演讲、即席演讲、辩论答辩。这项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如增强自信心, 克服腼腆, 也有极大的帮助。

9、演课本剧。

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课文进行再创作, 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语文的综合能力。这项活动,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干, 只要为他们的演出组织好基本的观众和安排时间观看就行了。从初中低年级开始, 教师从锻炼学生语文能力出发, 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1 0、采访、调查。

让学生走出教室, 到社会中去接触了解现实很有必要, 有了这种实践经验, 今后离开学校也不至于因为面对复杂的社会而不知所措。采访先进人物, 革命前辈, 也是好的思想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调查是一种学习性调查, 未必是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父母、邻居, 都可以作为调查对象和调查课题。但是相对来说, 调查采访总是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般不宜经常开展。这项活动比较适宜在双休日及寒暑假进行, 而且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不宜单独行动。

1 1、小课题研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 研究性学习越来越被教师和学生重视。再加上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发达, 信息越来越畅通, 因此, 进行小课题研究对培养学生能力素养极有帮助。《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七到九年级阶段“综合性学习”这一块内容也提出了目标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 共同讨论, 选出研究主题, 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 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 讨论分析问题, 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也正是综合性学习或者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 研究性学习即小课题研究是他们必不可少的选修课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还可以从更小的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比如, 时文推荐、每周一诗、成语接龙、IQ无限、猜谜语等, 这些在课堂内外都可进行。

当然,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真正取得实效, 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 笔者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 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 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 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 相机行事, 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 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 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 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 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 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在组织活动时, 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 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 适当分工, 适当轮换, 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 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8.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是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的印象,实践活动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给学生营造了一种一边学习,一边娱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初中课堂教学实现实践探索活动,进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中,关于平移、旋转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图形,比如,学生在课下准备的三角形或者四边形,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下载不同的图片,利用这些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将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经过多次操作使学生发現平移和旋转的特征,进而总结规律。通过实践活动的应用,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也增强了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考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中,关于学习角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角的活动,通过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学生找到了很多角的存在。通过这些角的分析和总结,学生会发现有些角是钝角,有些是锐角。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总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数学技巧的应用是最为重要的。要培养学生懂得观察事物本身以及提出问题,并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多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的评价话语,加强学生自身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为迎合新课改实施标准,做出了巨大的教学理念的改变。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教学,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教学,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的实用性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缪建新,陆军.试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J].当代教育论坛,2013(09).

上一篇:会计专业工匠精神下一篇:商业承兑加银行保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