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下习题

2024-09-26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习题(共9篇)

1.初中数学九年级下习题 篇一

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题及答案

习题21.2第1题答案(1)36x2-1=0,移项,得36x2=1,直接开平方,得6x=±1,,6x=1或6x=-1,∴原方程的解是x1=1/6,x2=-1/6

(2)4x2=81,直接开平方,得2=±9,,2x=9或2x=-9,∴原方程的解是x1=9/2,x2=-9/2

(3)(x+5)2=25,直接开平方,得x+5=±5,∴+5=5或x+5=-5,∴原方程的解是x1=0,x2=-10

(4)x2+2x+1=4,原方程化为(x+1)2=4,直接开平方,得x+1=±2,∴x+1=2或x+1=-2,∴原方程的解是x1=1,x2=-3

习题21.2第2题答案(1)9;3

(2)1/4;1/2

(3)1;1

(4)1/25;1/5

习题21.2第3题答案(1)x2+10x+16=0,移项,得x2+10x=-16,配方,得x2+10x+52=-16+52,即(x+5)2=9,开平方,得x+5=±3,∴+5=3或x+5=-3,∴原方程的解为x1=-2,x2=-8

(2)x2-x-3/4=0,移项,得x2-x=3/4,配方,得x2-x=3/4,配方,得x2-x+1/4=3/4+1/4,即(x-1/2)2=1,开平方,得x-1/2=±1,∴原方程的解为x1=3/2,x2=-1/2

(3)3x2+6x-5=0,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2x-5/3=0,移项,得x2+2x=5/3,配方,得x2+2x+1=5/3+1,即(x+1)2=8/3,(4)4x2-x-9=0,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1/4x-9/4=0,移项,得x2-1/4 x= 9/4,配方,得x2-1/4x+1/64=9/4+1/64,即(x-1/8)2=145/64,习题21.2第4题答案(1)因为△=(-3)2-4×2×(-3/2)=21>0,所以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因为△=(-24)2-4×16×9=0,所以与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因为△=

-4×1×9=-4<0,因为△=(-8)2-4×10=24>0,所以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习题21.2第5题答案(1)x2+x-12=0,∵a=1,b=1,c=-12,∴b2-4ac=1-4×1×(-12)=49>0,∴原方程的根为x1=-4,x2=3.∴b2-4ac=2-4×1×(-1/4)=3>0,(3)x2+4x+8=2x+11,原方程化为x2+2x-3=0,∵a=1,b=2,c=-3,∴b2-4ac=22-4×1×(-3)=16>0,∴原方程的根为x1=-3,x2=1.(4)x(x-4)=2-8x,原方程化为x2+4x-2=0,∵a=1,b=4,c=-2,∴b2-4ac=42-4×1×(-2)=24>0,(5)x2+2x=0,∵a=1,b=2,c=0,∴b2-4ac=22-4×1×0=4>0,∴原方程的根为x1=0,x2=-2.(6)x2+2

x+10=0,∵a=1,b=2,c=10,∴b2-4ac=(2)2-4×1×10=-20<0,∴原方程无实数根

习题21.2第6题答案(1)3x2-12x=-12,原方程可化为x2-4x+4=0,即(x-2)2=0,∴原方程的根为x1=x2=2

(2)4x2-144=0,原方程可化为4(x+6)(x-6),∴x+6=0或x-6=0,∴原方程的根为x1=-6,x2=6.(3)3x(x-1)=2(x-1),原方程可化为(x-1)?(3x-2)=0

∴x-1=0或3x-2=0

∴原方程的根为x1=1,x2=2/3

(4)(2x-1)2=(3-x)2,原方程可化为[(2x-1)+(3-x)][(2x-1)-(3-x)]=0,即(x+2)(3x-4)=0,∴x+2=0或3x-4=0

∴原方程的根为x1=-2,x2=4/3

习题21.2第7题答案设原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

(1)原方程可化为x2-3x-8=0,所以x1+x2=3,x1·x2=-8

(2)x1+x2=-1/5,x1·x2=-1

(3)原方程可化为x2-4x-6=0,所以x1+x2=4,x1·x2=-6

(4)原方程可化为7x2-x-13=0,所以x1+x2=1/7,x1·x2=-13/7

习题21.2第8题答案解: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 x cm,则较长直角边长为(x+5)cm,根据题意得:

1/2 x(x+5)=7,所以x2+5x-14=0,解得x1=-7,x2=2,因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

答: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为

cm

习题21.2第9题答案解:设共有x家公司参加商品交易会,由题意可知:(x-1)+(x-2)+(x-3)+…+3+2+1=45,即x(x-1)/2=45,∴x2-x-90=0,即(x-10)(x+9)=0,∴x-10=0或x+9=0,∴x1=10,x2=-9,∵x必须是正整数,∴x=-9不符合题意,舍去

∴x=10

答:共有10家公司参加商品交易会

习题21.2第10题答案解法1:(公式法)原方程可化为3x2-14x+16=0,∵a=3,b=-14,c=16,∴b2-4ac=(-14)2-4×3×16=4>0,∴x=[-(-14)±

]/(2×3)=(14±2)/6,∴原方程的根为x1=2,x2=8/3

解法2:(因式分解法)原方程可化为[(x-3)+(5-2x)][(x-3)-(5-2x)]=0,即(2-x)(3x-8)=0,∴2-x=0或3x-8=0,∴原方程的根为x1=2,x2=8/3

习题21.2第11题答案解:设这个矩形的一边长为x m,则与其相邻的一边长为(20/2-x)m,根据题意得:

x(20/2-x)=24,整理,得x2-10x+24=0,解得x1=4,x2=6.当x=4时,20/2-x=10-4=6

当x=6时,20/2-x=10-6=4.故这个矩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4m和6m,即可围城一个面积为24 m2 的矩形

习题21.2第12题答案解设:这个凸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题意可知:1/2n(n-3)=20

解得n=8或n=-5

因为凸多边形的变数不能为负数

所以n=-5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n=8

所以这个凸多边形是八边形

假设存在有18条对角线的多边形,设其边数为x,由题意得:1/2 x(x-3)=18

解得x=(3±)/2

因为x的值必须是正整数

所以这个方程不存在符合题意的解

故不存在有18条对角线的凸多边形

习题21.2第13题答案解:无论p取何值,方程(x-3)(x-2)-p2=0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理由如下:

原方程可以化为:x2-5x+6-p2=0

△=b2-4ac

=(-5)2-4×1×(6-p2)

=25-24+4p2=1+4p2

∵p2≥0,,1+4p2>0

∴△=1+4p2>0

∴无论P取何值,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习题22.1第1题答案解:设宽为x,面积为y,则y=2x2

习题22.1第2题答案y=2(1-x)2

习题22.1第3题答案列表:

x...-2-1012...y=4x2...1640416...y=-4x2...-16-40-4-16...y=(1/4)x2...11/401/41...

描点、连线,如下图所示:

习题22.1第4题答案解:抛物线y=5x2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是(0,0)

抛物线y=-1/5x2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是(0,0)

习题22.1第5题答案提示:图像略

(1)对称轴都是y轴,顶点依次是(0,3)(0,-2)

(2)对称轴依次是x=-2,x=1,顶点依次是(-2,-2)(1,2)

习题22.1第6题答案(1)∵a=-3,b=12,c=-3

∴-b/2a=-12/(2×(-3))=2,(4ac-b2)/4a=(4×(-3)×(-3)-122)/(4×(-3))=9

∴ 抛物线y=-3x2+12x-3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坐标是(2,9)

(2)∵a=4,b=-24,c=26

∴-b/2a=-(-24)/(2×4)=3,(4ac-b2)/4a=(4×4×26-(-24)2)/(4×4)=-10

∴抛物线y=4x2-24x+26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3,顶点坐标是(3,-10)

(3)∵a=2,b=8,c=-6

∴-b/2a=-8/(2×2)=-2,(4ac-b2)/4a=(4×2×(-6)-82)/(4×2)=-14

∴抛物线y=2x2 +8x-6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2,顶点坐标为(-2,-14)

(4)∵a=1/2,b =-2,c=-1

∴-b/2a=-(-2)/(2×1/2)=2,(4ac-b2)/4a=(4×1/2×(-1)-(-2)2)/(4×1/2)=-3

∴抛物线y=1/2x2-2x-1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2,顶点坐标是(2,-3).图略

习题22.1第7题答案(1)-1;-1

(2)1/4;1/4

习题22.1第8题答案解:由题意,可知S=1/2×(12-2t)×4t=4t(6-t)

∴S=-4t2+24t,即△PBQ的面积S与出发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是S=-4t2+24t

又∵线段的长度只能为正数

∴0

习题22.1第9题答案解:∵s=9t+1/2t2

∴当t=12时,s=9×12+1/2×122=180,即经过12s汽车行驶了180m

当s=380时,380=9t+1/2t2

∴t1=20,t2=-38(不合题意,舍去),即行驶380m需要20s

习题22.1第10题答案(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1)/2=0,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k(a≠0)

将点(1,3)(2,6)代入得

∴函数解析式为y=x2+2

(2)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a≠0),将点(-1,-1)(0,-2)(1,1)代入得

∴函数解析式为y=2x2+x-2

(3)设函数解析式为y=a(x+1)(x-3)(a≠0),将点(1,-5)代入,得-5=a(1+1)(1-3)

解得a=5/4

∴函数解析式为y=5/4(x+1)(x-3),即y=5/4x2-5/2x-15/4

(4)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 bx+c(a≠0),将点(1,2)(3,0)(-2,20)代入得

∴函数解析式为y=x2-5x+6

习题22.1第11题答案解:把(-1,-22)(0,-8)(2,8)分别代入y=ax2+bx+c,得a=-2,b=12, c=-8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12x-8

将解析式配方,得y=-2(x-3)2+10

又a=-2<0

所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3,顶点坐标为(3,10)

习题22.1第12题答案(1)由已知vt=v0+at=0+1.5t=1.5t,s=vt=(v0+vt)/2t=1.5t/2t=3/4t2,即s=3/4t2

(2)把s=3代入s=3/4t2中,得t=2(t=-2舍去),即钢球从斜面顶端滚到底端用2s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题及答案

2.初中数学九年级下习题 篇二

命题教学在数学课中常见且重要, 数学大厦中的概念、定义等元素正是依赖一个个数学命题相互联系、形成需要证伪或证明的数学事实.数学命题教学是使学生认识命题的条件、结论, 掌握数学命题的内容和表达形式, 掌握命题的推理过程和证明方法, 对命题的呈现形式进行辨析, 运用命题进行计算、推理或论证,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特别是通过数学命题教学, 学生可以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把学过的知识点系统化, 形成结构紧密的知识体系.

我们组建了“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数学命题教学研究”的课例研究小组, 试图以目标导向为基点来研究数学命题的教学, 使目标导向贯穿于命题教学的各个阶段, 并对命题应用水平层次进行明确的划分, 从而有效地提升命题教学的效果.本次课例研究的载体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圆的轴对称性”第1课时, 内容是确认圆的轴对称性和探索并应用垂径定理.安排了同一位教师在3个平行班3次进行施教, 按照“同一内容、同一教师、连续改进”的方式进行研究, 研究过程按“施教—研讨—改进”循环进行.

为正确厘定本节课学习目标, 我们把圆的知识在不同学段的呈现加以考察和分析, 同时学习并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与圆有关的内容标准, 期望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制订置于前后连贯一致的认识中, 如图1所示.

同时, 考察本节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 以获得本课学习的认知基础:圆的轴对称性涉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勾股定理.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在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原则下, 将“圆的轴对称性”的第1课时目标确定为3个:

学习目标1:经历圆的轴对称性的探索过程.

学习目标2:通过探索、猜想、概括、证明活动习得垂径定理.

学习目标3:应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分为3个层次: (1) 已知两个元素利用勾股定理求第3个元素时, 添半径或弦心距构造标准图形; (2) 已知弓高和半弦、半径、弦心距中的一个量, 通过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其余两个量; (3) 利用垂径定理进行推理论证或与垂径定理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2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教学改进过程

2.1 从教学时间分配角度, 凸显重点学习目标

从厘定的学习目标可以看出, 目标3是属于问题解决的高层次目标, 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应得以保证和凸显.

研究组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观察, 并记录了3次课各环节所使用的时间, 将教学主要环节在3次课中所用时间用统计图作比较, 如图2所示.

再将3次课中分别针对3个目标教学的用时用折线统计图作如下比较, 如图3所示.

由上两图可以看出:3次课在垂径定理应用环节的用时均在20分钟以上, 从第1次课到第3次课针对目标1与目标2的教学用时逐渐减少, 目标3的教学用时不断增加, 高层次的目标3逐步成为课堂教学之重心.

2.2 从例题习题选择角度, 匹配各层学习目标

厘定了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后, 例习题的选择应与之匹配, 例题的教学和习题的演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目标3———会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上文已将其分解为4个子目标.施教中, 第1次课的一例题属于下一课时的内容, 无对应的本课时学习目标;同时, 没有选择与目标3 (3) 匹配的例题与习题, 因此缺少了针对目标3 (3) 的应用, 使本节课的教学产生缺陷;还有, 例习题应用水平层次也不甚清晰, 应用水平层次高的前置, 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 课堂上学生频频出现冷场的现象.第3次课的例习题既考虑到目标3的所有子目标, 而且应用水平层次也理顺, 层层递进, 为学生的思维逐级上升搭设了有效的脚手架.比较第1次与第3次课的例习题使用, 例习题的选择与学习目标越来越匹配.

2.3 从命题教学环节角度, 协同达成学习目标

在本次课例研究中, 通过对3次课的结构梳理, 我们将命题教学分为4个阶段:命题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垂径定理的必要性.命题的获得———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猜想垂径定理的结论, 并用3种语言表述, 然后对定理进行证明.命题的辨析———让学生对符合垂径定理表述及图形模式的辨别.命题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垂径定理的应用, 并把应用水平划分为领会水平、简单运用水平、综合运用水平、问题解决水平.

2.3.1 命题的引入:激起学生探究垂径定理的学习欲望

第1、第2次课情境显得平淡, 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垂径定理的必要性.第3次课的情境是:某地下管道因受损需维修, 由于管道的横截面很大 (配有图, 略) , 施工人员无法直接测量管道的半径, 维修需调换一段管道, 施工人员如何获得适配的管道呢?问题让学生迫切想知道解决的办法, 学生对学习垂径定理的有强烈的要求和期盼, 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3.2 命题的获得:由纠结到顺畅, 由模糊到清晰

施教者给出问题, 试图通过探究, 猜想垂径定理的结论.

第1、第2次课给出两个问题, 问题1就让学生产生了歧义, 探究的过程中显得有点绕弯子.问题2的指向也不明确, 受问题1的思维限制, 学生不知从猜想结论的方向思考, 与预设相差很远, 磕磕绊绊, 很不顺畅.

第3次课删除了问题1, 保留了问题2, 限制了获得结论的条件, 并将提问改为指向较明确的表述.学生很清楚需要猜想的是由条件获得的结论, 在既开放又指向明确下进行思考, 从而获得猜想.

在处理垂径定理证明时, 第1、第2次课施教者的引导含糊且纠结, 第3次课上, 施教者思路清晰、分析到位、证明顺畅, 促进了目标2的达成.

2.3.3 命题的辨析:明确了命题的标准范式和非标准范式

命题的辨析是通过对命题的语言、符号、图形呈现相似, 易混淆的形式的辨认, 确认命题的标准范式, 知晓命题的非标准范式, 为应用做好准备.施教者对垂径定理的适用图形进行了辨析, 3次均用的图形如图4所示.

图4中的 (1) 为应用垂径定理的标准图形, (2) (3) (4) 为非标准图形, 但均适用垂径定理.第1次课还用了图5中的 (5) , 因与目标不符, 第2次课被删去.这样使用的图形均含有“垂直”和“过圆心”两个要素, 缺一要素的图形缺少, 因此, 第2次课增加了图5中的 (6) , 第3次课还增加了图5中的 (7) , 这两个图均不适用垂径定理.通过辨析, 学生弄清了适用垂径定理的图形和易混淆的图形, 便于在应用时正确使用, 从而推动学习目标的达成.

2.3.4 命题的应用:完成对子目标的覆盖, 厘清了应用水平层次

前面已对垂径定理的应用所选择的例习题进行了分析, 现再将这一阶段使用的教学任务及其针对的子目标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第1次课子目标覆盖不全, 应用水平跳跃性大、层次比较混乱, 学习目标达成很有限;第2次课子目标中的应用层级性逐步递进, 但缺乏挑战性的高认知水平应用目标;第3次课子目标覆盖全面, 层次清晰, 对学生的挑战循序渐进, 学习目标顺利达成.

3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授课效果在课后作业中的体现

这种学习目标导向下的命题教学课效果如何呢?我们通过课后作业进行了比较, 发现教学效果也不断处在提升之中.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我们编制了用时25分钟课后作业, 作业题不仅全覆盖学习目标, 也涵盖了垂径定理应用的4个层次, 正确率统计情况如表2.

从表2看出, 整体上来说,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授课效果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 越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提高幅度越大.特别是针对学习目标3的高层次目标, 效果提升更为显著.

4 研究获得的认识和结论

命题教学要厘清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目标实施, 特别是学习目标的层级设置直接指向了命题教学的效果.通过本次课例研究中我们得到以下的认识.

4.1 学习目标厘定需置于数学知识体系的前后关联之中

命题是由一些概念相互联结而构成的, 因此教学的学习目标厘定应根据所教学的命题内容, 将它置于前后关联的知识体系中, 考察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及各阶段所需解决的问题一致考虑.孤立的考虑不利于知识的建构和所需解决问题的正确定位.同时学习目标的确定还应横向考虑与其它知识的关联, 沟通知识间的相互串接.对抽象的学习目标应进行分解, 尽可能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陈述学习目标, 用外在的行为反应内在的能力变化.

4.2 命题教学的过程可以通过4个阶段由浅至深逐步达成

命题课的教学可分为4个阶段:命题的引入、命题的获得、命题的辨析、命题的应用, 将每一个阶段赋予相对应的教学任务.命题的引入应当由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命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命题的获得应通过观察归纳、提出猜想、完善猜想、证明猜想而完成.命题的证明受到学生是否具备与新命题相关的旧知识以及提取旧知识能力的影响, 也会受到学生能否将条件和结论进行匹配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所要证明命题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和指导, 来解决命题证明的难关.命题的辨析是指对符合命题表述模式的辨别, 通过对命题的语言、符号、图形呈现相似, 易混淆的形式的辨认, 确认命题的标准范式和非标准范式, 为命题的应用打下基础.命题的应用是通过利用命题进行计算证明等, 加深对命题的记忆理解, 以备有效提取而进行的命题教学阶段.命题应用的层次应由浅入深, 逐步提高对应用的要求.

4.3 命题的应用阶段需根据学习目标和进度注意多级水平的合理搭配

命题的应用水平可分为4个层次:领会水平、简单运用水平、综合运用水平、问题解决水平, 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进度适当搭配, 不宜盲目拔高或游离学习目标之外.命题的领会水平是指能对所学命题的进行复述和再现, 简单运用水平是指能提取所学命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综合运用水平是指能与其它命题进行关联, 综合进行计算和推理, 问题解决水平是指能熟练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 根据所学命题, 对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付之于实施, 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命题应用的过程中, 针对学习目标, 设置不同水平层次的例习题, 使学生一步一步跨上台阶, 不但可以提高命题的应用能力, 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8) :72-76, 82.

[2]杨玉东.教研, 要抓住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J].人民教育, 2009, (01) :48-49.

[3]L.W.安德森编著, 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初中数学九年级下习题 篇三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习题 探究

数学就是习题加思考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的中考试题有较多的题目源于“课本习题”,甚至全国中学数学竞赛也如此。为此,我们教学应紧扣教材。有的放矢,否则不是“无所适从”,就是“误入歧途”,难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认真的研究教材,深化和改造课本习题,才能培养起同学们驾驶课本知识的能力。因为课本上的习题,具有典型性,简明扼要,难度适当,编排合理,面向大多数学生,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检查对课本知识掌握好坏的良好的尺度。若对课本习题再进行反思、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对于数学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抓好课本习题,巩固“三基”捷径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课本习题学生一定要认真去做,才能对学过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起着巩固和消化的作用。为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及其数学思想,必须要经过训练,而课本上的习题,是训练的最好的内容。通过训练学生对知识才会进行感知、理解、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促进学生的认识结构的内化,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重庆市2010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在突出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尤其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试卷(1)、(5)、(11)、(12)等试题均要求吃透概念方可作答;(2)、(17)要对基本公式非常熟悉。13个试题(3)、(4)、(6)、(8)、(9)、(10)、(14)、(15)、(18)、(19)、(20)、(21)、(22)涉及数学思想,占整卷试题的一半以上。因此,从整卷看试题非常突出对“三基”的考核。所以巩固“三基”是教学中的重要一个环节。

课本习题的所有题目均注重“三基”,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就不可能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切实抓好“三基”,而抓好“三基”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认真去做课本习题,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网络结构,使中学数学知识在头脑中有个清晰的认识。

二、训练典型习题,培养解题能力

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并非一定要课外另找大量题目训练,课本中的一些典型练习、习题只要重视解剖、深入探究,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特别是几何,课本中把一些次要定义、定理等安排在课本的练习、习题中,这就更要组织学生学习。现行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的初中数学教材,每小節课文都配备了练习,每小单元配备了习题,每章后还有复习参考题,题数较多范围较广,类型齐全,有易有难的,比较适合大多数学生程度,基本上能满足和巩固“三基”和培养能力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演算这些习题,要一一过手,精心安排给学生练习,并适当组织“习题分析课”与学生共同讨论解题方法,思维路径,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三、重视一题多解,锻炼思维广度

课本中有不少习题,可有多种解法,因而解完一道题后,应反思一下是否还有其它解法或者其它更好的解法。一题多解是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在中学阶段,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对于二次三项式x2-10x+36,小明同学得到如下结论:无论x取何值,它的值都不可能是10.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请说明理由。

解法一(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取值求解):同意

理由:当原式的值为10时,有

x2-10x+36=10

即x2-10x+26=0

△=(-10)2-4*1*26=-4<0

此方程无实数根

所以,无论x取何值,它的值都不可能是10。

解法二(利用偶次方的非负性求解):同意

原式=x2-10x+25+11

=(x-5)2+11

因为(x-5)2≥0

所以(x-5)2+11≥11

即无论x取何值x2-10x+36≥11

所以,无论x取何值,它的值都不可能是10。

四、重视一题多变,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课本习题的“一题多变”,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结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题多变主要通过变换问题中条件与结论,或舍去若干个条件(结论),或增加附加条件(结论)等方法,使问题更加开放与灵活,并可准确地推理出一系列深刻的结果。为多数学生寻求这种方法,并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程的各部分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创新,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复习课,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对课本典型例题,习题进行合理变形,把一些常见的题凝聚成题链。启发学生类比联想,加强知识纵横联系,培养创造性思维。将结论一般化、特殊化,培养辩证思想,通过互逆命题的研究,培养逆向思维;通过猜想论证,培养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能使学生从题海中摆脱出来,逐步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五、建模应用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有些学生一提起解数学应用题,就会认为它有固定的套路或公式,照教师方式模仿就行。这样的学生只会“按部就班”的解题,缺少对问题的探索,与当今提出的素质型人才相去甚远。学生在解应用题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去分析、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可将问题延伸,开放问题的结论,让学生去讨论、猜想、尝试、探索其结论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今后的应用。数学习题中的应用题与社会经济领域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联系,如有关利润、利息、股票、贷款、人口、环境等与数学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了解数学在当今社会、科技与生活中的种种用途。因此,通过习题中的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建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4.初中数学九年级下习题 篇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B.新经济政策实施 C.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D.苏德战争爆发

()3.百度是全球最大的搜索网站,能让我们便捷地获取信息。在百度网站上输入“中国问题”“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关键词,我们可以查到的文件是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4.“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A.罗斯福新政

B.新经济政策

C.法西斯专政

D.杜鲁门主义()5.整理笔记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王强同学的笔记内容主要反映的是

(1)制造:“国会纵火案”(2)解散工会,强化专政机器(3)加强思想控制(4)掀起反犹狂潮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协约国的暴行

()6.国际会议往往成为大国利益角逐的特殊战场。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 ①彻底解决了大国之间的矛盾 ②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③都推动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④都是少数国家操纵的会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一现象直接来自于

A.欧元的发行

B.欧盟的成立 C.欧盟的扩张

D.欧共体的组建()8.苏联解体是苏联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场悲剧,其标志是

A.赫鲁晓夫下台

B.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 C.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D.“八一九”事件

()9.2013年,习近平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物,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的形成。”习主席的这段话表明今天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方向是

A.“一超多强” B.多极化 C.全球化 D.两极对峙

()10.“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的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中国2001年加入该组织。该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11.以下有关美苏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冷战政策的对象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B.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

C.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成为美苏冷战的开始信号 D.冷战时期成立的华约组织现在还存在

()12.近年来,我国“神舟”“天宫”系列飞行器连续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计算机领域

B.原子能领域

C.航天技术领域

D.生物工程领域

()13.近几年,我国上映了《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疯狂动物城》等一系列美国电影。这些经典影片诞生于美国电影业中心 A.纽约

B.费城 C.华盛顿

D.好莱坞

()14.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这个军事行动是

A.科索沃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中东战争 D.海湾战争

()15.15.大众汽车的部件来自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西门子5万多个产品的部件来自130多个国家;雀巢公司所属的分公司遍及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跨国公司

B.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

D.区域经济集团

二、综合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8年9月,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的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

试卷第1页,总2页 材料二:在战争年代中,配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 材料三:右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二天,重庆人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材料四:2014年我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枉费了心机”。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请写出照片中一个重要外国领导人的名字。结合材料四谈谈我国把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有何现实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的和解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

材料二:“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

材料三: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材料四:“法德轴心推动欧洲整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盛顿会议得以和解的最主要矛盾是什么?会后出现怎样的世界格局?

(2)材料二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指的是什么?造成“20世纪30年代的萧条”的原因是什么?为摆脱萧条,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的办法之一是建立了什么专政?

(3)材料三中,造成欧洲成为“瓦砾”、“藏骸所”、“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的事件是什么?此事件后形成了怎样的格局?它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法德轴心推动欧洲整合”最终形成了什么组织?欧洲整合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什么趋势?

(5)当前,面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应该怎么办?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18.历史证明,制度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创新与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罗斯福

材料二 “东方红,太阳长,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材料三 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生物工程、电脑、原子弹等。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为应对材料一中的局面罗斯福实行新政。请写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核心措施。

(2)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为实现国家富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中国又有何创新?

(3)请你将材料三中所列的科技成就按类别填入下面相应横线中。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4)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变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请举一例。

(5)201l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l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你知道这一技术运用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试卷第2页,总2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C

3.C

4.A

5.C

6.D

7.D

8.C

9.B

10.D

11.B

12.C

13.D

14.A 15.A

二、综合题

16.(1)绥靖政策

行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避免战争的愿望落空

(2)转变:由纵容德国侵略变为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侵略。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1945年.

斯大林

罗斯福

丘吉尔

现实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17.(1)美日矛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和约》;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法西斯专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4)欧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

(5)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培养人才;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定防范风险措施,融入全球化潮流中去(言之有理即可)

18.(1)目的:为了使经济尽快恢复。核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2)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3)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火车、轮船。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飞机、电报电话。(说明:答错一项或漏答一项均不得分)(4)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

(5)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技术。

5.初中九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 篇五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的是()

(A)y=- +3 (B)y=(C)y=(D)y=

2、下列函数中,当x>0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y=x B. y=2x﹣1 C. y= D. y=x2

3、直线y=kx+b不经过第四象限,则 ()

A.k>0 b>0B.k<0 b>0 C. k>0 b≥0 D. k<0b≥0

4、关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经过点(1,1) B. 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C. 两个分支关于x轴成轴对称 D.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x、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1 0 1 2 3

y 5 1 -1 -1 1

则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

A.y轴 B.直线x= C.直线x=2D.直线x=

6、5月10日上午,小华同学接到通知,她的作文通过了《我的中国梦》征文选拔,需尽快上交该作文的电子文稿.接到通知后,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稿,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过了一会儿,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到录入完成.设从录入文稿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为x,录入字数为y,下面能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7、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8、点 , 是直线 上的两点,则 0(填“”或“”).

9、如图已知函数 与函数 的图像交于点P,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10、抛物线 经过点A(-3,0),对称轴是直线 ,则.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到x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到原点O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则经过点P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12、一次函数 ,当 时, ,则 的值是 .

三、解答题 (共4题,52分)

13、(本题12分)已知:如图,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交于点A(1,4)、点B(﹣4,n).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OAB的面积;

(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4、(本题12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A(2,0),B(0,-1)和C(4,5)三点.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求点D的坐标;

(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直线y=x+1,并写出当x在什么范围内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二次函数的值.

15、(本题1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 BC=6cm,点P从A出发,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出发,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两点中任一点到达终点后两点就停止运动,则何时△PBQ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解析式。

16、(本题14分)某体育用品商店试销一款成本为50元的排球,规定试销期间单价不低于成本价,且获利不得高于40%.经试销发现,销售量y(个)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

(1)试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体育用品商店试销的这款排球所获得的利润Q元,试写出利润Q(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试销单价定为多少元时,该商店可获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6.初中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练习题 篇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果水库的水位高于正常水位1m时,记作+1m,那么低于正常水位2m时,应记作( )

A.+2mB.2mC.+mD.m

2.3的绝对值是( )

A.3B.3C.D.

3.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总长约为6700000m,若将6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7×10n(n是正整数),则n的值为( )

A.5B.6C.7D.8

4.下列各式中不是单项式的是( )

A.B.C.0D.

5.在(4),|1|,|0|,(2)3这四个数中非负数共有( )个.

A.1B.4C.2D.3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是一次单项式

B.多项式3πa3+4a28的次数是4

C.x的系数和次数都是1

D.单项式4×104x2的系数是4

7.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同类项的是( )

A.6zy2和2y2zB.m2n和mn2C.x2和3xD.0.5a和0.5b

8.两个有理数相除,其商是负数,则这两个有理数( )

A.都是负数B.都是正数

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D.有一个是零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在3,1,0,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10.列式表示:p与2的差的是 .

11.在数轴上表示点A的数是3,则与点A相距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12.在近似数6.48中,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

13.多项式4x2y5x3y2+7xy3是 次 项式.

14.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

15.若4x4yn+1与5xmy2是同类项,则m+n= .

三、计算题(16题6分,17题24分,共30分)

16.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5,3.5,,,4,0,2.5.

17.计算

(1)6+145+22

(2)(+)×(12)

(3)23×(5)(3)÷

(4)(2)2+3×(2)1÷()2

(5)8aa3+a2+4a3a27a6

(6)(3)×(4)60÷(12)

四、解答题(18、19、20题各6分,21题7分共25分)

18.(1)用代数式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2)请你求出当a=2,b=5,h=4时,S的值.

19.若m、n互为相反数,p、q互为倒数,且|a|=3,求值.

20.若|m2|+|n5|=0,求(mn)2的值.

21.检修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为(单位:千米):+8,9,+4,+7,2,10,+18,3,+7,+5.

回答下列问题:

(1)收工时在A地的哪边距A地多少千米?

(2)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初中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练习题]

★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 学前班数学练习题

★ 初中极差练习题

★ 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

★ 五年级数学《鸡兔同笼》练习题

★ 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 五年级数学期中练习题

7.初中数学习题分层教学法探究 篇七

初中的数学习题教学中, 通过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数学习题对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的锻炼和强化。初中数学的习题的分层教学法大致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习题化, 也就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等形式, 将初中数学的知识点融入习题的教学中。围绕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实现对相关题型的讲解和扩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是习题的训练, 包括知识点的联系、数学解题技能的提高、数学课堂外探究, 通过层层深入的发展实现了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习题讲解模式, 习题的讲解建立了全体的习题训练, 通过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管理和巩固, 而实现了数学习题知识技能的提高, 建立层次分明的初中数学教学。

最后, 在确定了初中数学的教学后应建立初中数学的课堂效果的检测。初中数学检测实现了对学生能力的检测, 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 通过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的实现, 并及时记录习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从而建立改进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从而建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形式, 实现举一反三的系统教学, 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技巧。

二、初中数学习题分层教学措施

1.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技巧的教学,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习题的分层教学模式应建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模式, 通过数学习题的分层教学考察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通过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的运用和讲解, 使学生形成事半功倍的能力培养效果。具体的教学中应加强教学方法的指导。例如, 直角三角形的习题讲解时, 直角三角形ABC中∠C=90°, ∠A内角平分线与∠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点, 那么∠ADB=____。

若初中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推算习题结果, 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这时就应教导学生对不同的题型运用不同的解题技巧。若选择题或是填空题则可采取特值法, 只要分别赋予∠A、∠B一个具体的度数, 就能立刻解题。而在初中数学的动态问题时, 通过口诀的利用实现了数学解题的灵活运用:动态问题三要素, 起点方向和速度, 动点停在问题处, 等量关系找对路。按照总结的口诀, 初中数学的习题课就能以一个题型作为教学的中心和关键, 从而围绕这个题型设置相关问题, 一系列的提问形成学生的系统思考能力和创新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的习题教学训练学生的变通发展能力, 通过初中数学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运用, 建立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网络的构建, 建立各知识点的联系, 实现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模式, 从而通过一个题型实现对学生的能力扩展。在习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培养学生不同角度看待相关问题的思维模式, 并且在解题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关注初中数学题型变化规律, 实现有效教学

初中数学习题的教学应关注初中数学题型的变化规律, 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实际的数学习题教学都能在教材的教学中找到合适的原型。那么初中数学习题的教学应立足教材, 充分挖掘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的潜在功能和价值。初中数学教师应针对苏教版教材中的例题实现习题选择和教学, 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 在方程的应用习题课的教学中, 某动物园利用27米长的墙的一段为一边, 再用70米长的铁丝网遮拦另三边, 形成一个面积为528平方米的长方形孔雀园, 问孔雀园的长宽各是多少?那么在该习题的教学中应针对具体的习题设置相关的问题。

(1) 若墙长由27米延长为50米, 孔雀园的围法将如何变化?

(2) 若孔雀园的墙长设置为a米, 那么园子的围法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 面积为700平方米的孔雀园能否用70米长的铁丝网围起来?

(4) 70米的铁丝网将最大围成多大面积的孔雀园?

同样的初中数学的习题, 分层教学模式中可通过变化的角度、变化的题型层次、不同的题型背景等方式, 实现了一题多变的初中数学的教学。通过一个题型形成了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加深对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内化发展。从而建立系统化的初中数学知识。通过同一题型的变化和思考, 从而转变学生的思维定势, 建立发散的初中教学思维, 从而建立了灵活和创新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3.集中错题的教学, 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初中数学的教学应建立集中的错题集, 将学生平时联系和作业以及考试中的常犯错误集中起来, 从而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了解和掌握。通过错题的总结也实现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和反应,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教学, 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发展, 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应建立分层教学方式, 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习题的教学, 通过习题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模式。通过对习题的仔细选择、题型的转换、易错题地混搭巩固数学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 从而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主导, 实现了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教学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书华.初中数学习题分层教学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8) .

[2]黄永辉.分层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 2009, 29.

[3]闫永涛.对分层教学的一些实践和体会[J].教育艺术, 2009 (12) .

8.初中数学九年级下习题 篇八

Ⅰ. 听力。(略)

Ⅱ. 词汇测试。(20分)

A)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21. Can you tell me how to ______ (pronunciation) this word?

22. She has diamond ______(ear) in both ears.

23. He moved into the ______ (neighbor) many years ago, and now he is very popular here.

24. That kind of newspaper is a _____ (day) newspaper.

25. They must ask their boss for _____ (permit) before they do the work.

B) 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单词。

26. He is ______(自信的) enough to pass the exam easily.

27. He was very happy because he made few ______(错误) in his written test.

28. Three monkeys ______(逃脱) from the local zoo last night.

29. I have made an a______ with my dentist, for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one of my teeth.

30. She was too t______ to move when she saw a snake that day.

Ⅲ. 单项选择。(15分)

( )31. Ms Lang is a good teacher with ______ of teaching math.

A. many experiences B. much experience

C. a little experience

D. a few experiences

( )32. If I ______ her address, I ______ write to her.

A. know; would B. knew; will

C. would know; wroteD. knew; would

( )33. He was ill and the doctor advised him ______ a good rest at home.

A. have B. havingC. to haveD. had

( )34. —When are you going to have your hair ______?

—This afternoon.

A. cut B. to cutC. cuttingD. be cut

( )35. My parents wont allow me ______ out late.

A. staying B. have stayed

C. stayD. to stay

( )36. He ______ the army when he was eighteen.

A. joinedB. took part in

C. has been inD. is in

( )37. My father ______ a soldier when he was young.

A. used to beB. used to being

C. is D. has been

( )38. It is a good way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______interesting stories in English.

A. read B. to read

C. by readingD. having read

( )39. Look! A lot of students are watching them ___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A. play B. playing C. to play D. played

( )40. These shoes are comfortable ______ pretty.

A. more thanB. instead

C. not only D. rather than

( )41. It seems very difficult to ______ the child crying. Please take him to his mother.

A. stopB. stopped

C. make D. have

( )42. It ______ me a lot of time ______ an English composition last time.

A. takes; to writeB. spends; to write

C. spent; writing D. took; to write

( )43. This book is very ______ and I am ______ in it.

A. interest; interest

B. interested; interesting

C. interested; interested

D. interesting; interested

( )44. —Do you think if he ______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us?

—I think he will come if he ______ free tomorrow.

A. comes; isB. comes; will be

C. will come; is D. will come; will be

( )45. —Betty passed the Chinese exam. What about Jack?

—______.

A. He did soB. So did he

C. So he didD. So did she

Ⅳ. 完形填空。(15分)

Now computer gam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many cities and towns. A lot of small shops along busy 46 have been changed into 47 game houses in order to get more money. These places are always crowded with 48 , especially young boys.

In the computer game houses, people 49 a lot of money competing with the machines. Its 50 for one to beat a computer, but one can make progress after 51 again and again. People have a kind of gambling psychology (赌博心理) when they play computer games. The more they 52 , the more they want to win. For school boys, they have no 53 for their lessons. When class is over, they run to the nearby computer game houses. Some of them can get enough money from their parents. But some of them are not 54 enough to get the money. They begin to take away other students money and 55 thieves.

( )46. A. rivers B. cities C. villages D. streets

( )47. A. small B. big C. computers D. sports

( )48. A. people B. person

C. womenD. girls

( )49. A. take B. winC. useD. spend

( )50. A. easyB. hard

C. important D. beautiful

( )51. A. drive B. to make

C. tryingD. ran

( )52. A. hope B. lose C. doD. make

( )53. A. differentB. secret C. mind D. duty

( )54. A. bad B. angry

C. difficult D. lucky

( )55. A. are B. look like

C. become D. like

Ⅴ. 阅读理解。(20分)

A

The undersea world is very beautiful. Now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dive in the water to find the secret there. Scuba diving is a new sport today. It can take you into a wonderful undersea world.

You will find many strange animals in the sea. Some are as large as a school bus. Many sea animals give out light in the dark and some have sharp teeth. During the day, there is enough light. Here, under the sea, everything is blue and green. When fish swim nearby, you can catch them with your hands. When you have bottles of air on your back, you can stay in deep water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you cant dive too deep. And you must be very careful when you dive in deep water.

The deep sea is not an easy place to live in. Its cold, and its dark, too. The deeper it is, the less sunlight there is. At about 3,000 feet, there is no light at all. It is very dark in the sea. Many fishes have no eyes. Some have big eyes. A few have eyes on one side.

Besides (除了)thecold and the darkness, deep-sea animals face a third danger—other animals.

Animals eat! They must find food to eat. Many animals eat plants. However, some animals eat meat. This means these sea animals have two big jobs. They need to find animals as food, and they have to try not to become other animals meal.

( )56. Why do people want to dive in the sea?

A. Because they want to catch fish.

B. Because they want to find the secrets of the undersea world.

C. Because the sea is deep.

D. Because there are all kinds of plants in the sea.

( )57. In the daytime, when you dive in the sea, you ______.

A. can see everything green and blue

B. cant be in danger

C. can catch nothing

D. cant see anything clearly

( )58. How many dangers will animals meet in the deep sea?

A. One.B. Two.C. Three. D. Four.

( )59. When you do scuba diving, you can ______.

A. stay in deep water for a long time

B. dive very deep

C. live in deep water easily

D. dive freely without any dangers

(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 One animal finds something to eat, and it may be eaten by others.

B. At the depth of 3,000 feet under the sea, many animals can find their way by hearing and feeling.

C. The deeper the sea is, the darker and colder it is.

D. At the depth of 3, 000 feet under the sea, all animals can find their way by seeing.

B

It was Mothers Day, but the young mother was a little unhappy, because she was 800 miles away from her parents. In the morning she phoned her mother to wish her a happy Mothers Day, and her mother told her about the beautiful lilacs (丁香) in the garden.

Later that day, when she told her husband about the lilacs, he said, “I know where we can find all that you want. Get the children and come on.” So they went, driving down the country roads.

There on a small hill, they saw a lot of beautiful purple lilacs. The young woman ran quickly to enjoy the flowers. Carefully, she picked a few here and a few there. On their way home there was a smile on her face.

When they were passing a nursing home(养老院), the young woman saw an old granny sitting in a chair. She had no children with her. They stopped the car and the young woman walked to the old woman, put the flowers in her hands, and smiled at her. The old granny thanked her again and again. She smiled happily, too.

When the young mother came back to her car, her children asked her, “Who is that old granny?Why did you give our flowers to her?”

“I dont know her,” their mother said, “But its Mothers Day, and she has no children. I have all of you, and I still have my mother. Just think how much those flowers meant to her.”

( )61. The young woman was a little unhappy on Mothers Day because ______.

A. she didnt have a present

B. she was a long way from her mother

C. she didnt know it was Mothers Day D. she wanted to see her father

( )62. There were many beautiful purple lilacs ______.

A. in her garden B. in the market

C. in her mothers garden

D. in the nursing home

( )63. The young woman had ______.

A. one child B. no child

C. more than one child

D. a boy and a girl

( )64. The young woman gave the flowers to the old granny because ______.

A. she was her mother

B. she didnt like those flowers

C.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do so

D. she wanted the old granny to be happy, too

(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young woman was kind.

B. The young woman was understanding.

C. The young woman was friendly.

D. The young woman was surprised.

Ⅵ. 阅读理解填词。(15分)

On the evening of June 21, 1992, a tall man with brown hair and blue eyes went into the beautiful hall of the Bell Tower Hotel in Van with his bicycle. The hotel workers

r66 him and telephoned the m67 , for they had n 68seen a bicycle in the hotel hall before t 69 they lived in the “kingdom of bicycles”.

Robert Friedlander, an American, arrived in Van on his bicycle journey a 70Asia, which s 71last December in New Delhi, India.

When he was 11, he read the book Marco Polo and d 72to visit the Silk Road. Now, after 44 years, he was on the Silk Road in Van and his e 73dreams were coming true.

Robert Friendlanders n 74destinations(目的地) were Lanzhou, Dunhuang, Urumqi, etc. He will e 75his journey in Pakistan.

66. r______ 67. m______ 68. n______

69. t______ 70. a______ 71. s______

72. d______ 73. e______ 74. n______

75. e______

Ⅶ. 书面表达。(15分)

一些来自美国的学生到你们学校参观,老师安排了一些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与他们进行座谈,你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简述一下与他们交流的情况。要求不少于80词。下面的要点必须包括在内:

1. 在交谈中你如何从被动到主动与他们交谈;

2. 在听不懂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做的;

3. 此次交谈对你学英语有何启发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九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九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又要考虑下学期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的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注意时间的安排上,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虽有进步,但仍未达到学校下达的目标,与其它学科相比,普高上线率中仍处于劣势。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题海战术,应讲究教学方法以及知识方法的传授,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指导思想: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学期学科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本册书的4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的内容,其中第26章“二次函数”和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的内容,都是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然而,它们又分别与抛物线和直角三角形有密切关系,即这两章内容既涉及数量关系问题,又涉及图形问题,能够很好地反映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27章“相似”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其内容以相似三角形为核心,此外还包括了“位似”变换。在这一章的最后部分,安排了对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四种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进行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的问题。第29章“投影与视图”也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章是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它从“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两个方面,反映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对于培养空间想象力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除在各章的正文和习题部分注意安排适当内容之外,还采用了 “课题学习”“数学活动”等编排方式加强对数学应用的体现。第29章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2~3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来落实与本册内容关系密切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的要求。

五、各章节教学内容分析: 第26章 二次函数

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第26.1节“二次函数”首先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从中引发和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然后由函数 开始,逐步深入地、由特殊到一般地、数形结合地讨论图象和基本性质,最后安排了运用二次函数基本性质探究最大(小)值的问题。这些内容都是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它们为后面两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第26.2节“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从一个斜抛物体(例如高尔夫球)的飞行高度问题入手,以给出二次函数的函数值反过来求自变量的值的形式,用函数观点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种不同情况,最后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并介绍了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第26.3节“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安排了三个探究性问题,以商品价格、磁盘存储量和拱桥桥洞的有关问题为背景,运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

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即列出函数关系式,进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研究问题的解法。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从而提高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这些都是代数函数,即解析式中只涉及代数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函数。至此,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已告一段落。

第27章 相似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和位似变换等。此前学习的全等是图形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本章学习的相似是比全等更具一般性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全等可以被认为是特殊的相似(相似比为1),对于全等的认识是学习相似的重要基础。第27.1节“图形的相似”从学生熟悉的一些实际问题说起,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以及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性质等,使学生对相似先有一个一般性的认识。第27.2节“相似三角形”的内容是讨论最基本的多边形──三角形的相似关系,这是认识相似关系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首先安排了证明了“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截出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然后将其推广到更一般的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安排了三个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相似三角形的三种判定方法。教科书对于其中第一个问题进行了推导证明,另两个问题的推导证明安排学生自己完成。接着,教科书通过三个例题讨论在测量中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这些例题代表了测量中的常见典型问题。本节最后安排了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问题。第27.3节“位似”讨论一种图形变换──位似变换。位似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都交于一点(位似中心)”。教科书安排了利用坐标描述位似变换的内容,这是数形结合方法的体现。本套教科书中先后共出现了四种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本节最后安排了一幅包含这四种变换的图案,学生通过思考图案中的问题,可以对四种变换进行综合。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是自变量为锐角时的三角函数,即缩小了定义域的后的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是学习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勾股定理等内容也是解直角三角形时经常使用的数学结论,因此本章与第18章“勾股定理”和第27章“相似”有密切关系。第28.1节“锐角三角函数”中,教科书从沿山坡铺设水管的问题谈起,通过讨论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的比,使学生感受到锐角的大小确定后相应边的比也随之确定,而且不同的角度对应不同的比值,这种对应正是函数关系。教科书设置了“探究”栏目,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利用相似三角形得出结论,由此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比对正弦函数的讨论,得出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接着教科书讨论了“已知角的大小求它的三角函数值”和“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这两种问题,这样就从两个相反方向再次强调了锐角与其三角函数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现在计算器已经成为学习和运用三角函数的有力工具,教科书在本节最后介绍了如何使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以及如何由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角。第28.2节“解直角三角形”中,教科书借助实际问题背景,要求学生探讨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解直角三角形,并归纳出解直角三角形常用的知识和方法。接着教科书又结合四个实际问题介绍了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这些问题的已知条件分别属于几种不同类型,解决方法具有典型性,体现了正弦、余弦和正切这几个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本节最后通过对比测量大坝的高度与测量山的高度,直观形象地介绍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化曲为直,以直代曲”的数学基本思想。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投影和视图的基础知识,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全章分为三节。第29.1 节“投影”

中,首先从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说起,引出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然后以铁丝和正方形纸板的影子为例,讨论当直线和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归纳出其中蕴涵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讨论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的。第29.2节“三视图”讨论的重点是三视图,其中包括三视图的成像原理、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等,最后通过6道例题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包括了有关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包括了反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转化的内容,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有直接的关系。第29.3节“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中,安排了观察、想象、制作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这是动脑与动手并重的学习内容。进行这个课题学习既可以采用独立完成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式。应该把这个课题学习看作对前面学习的内容是否切实理解掌握以及能否灵活运用的一次联系实际的检验。

三、教学内容。

由于前期教学已经完成两章内容,对于二次函数假期已完成大部分教学内容,因此本学期开学初利用1至2周时间完成新课内容,后期进行全系统的复习,具体复习时间安排见复习计划表。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七、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导学反馈案,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落实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八、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老师间加强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7.在加强临界生的面辅和过关的同时,不放松对线上生的关注以及对线下生的鼓励和推进。

上一篇:小水镇中心完小幼儿园装修申请报告下一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