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试卷(精选8篇)
1.多重耐药菌试卷 篇一
多部门共同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合作制度
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医院设立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多部门协作小组,由分管院长负责,成员为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检验科、药剂科及主要临床科室主任组成。本着加强各部门间在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工作时的统筹运作和协调联动,医院制定了此协作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多部门协作工作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由医务科统一协调管理。
二、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工作中,检验科、院感科、临床、药剂科各自职责明确。发现耐药菌感染,检验科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和相关的临床科室,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后再发出;院感科做好记录并到临床科室与科主任和护士长沟通,指导临床科室落实防控措施;药剂科指导合理用药。
三、临床科室: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 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臵在 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在患者的医嘱中也注明多重耐药菌,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4、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 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 耐药菌感染。
6、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7、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 管理,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8、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 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9、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每月对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 改措施,有落实情况记录,体现持续改进。
四、药剂科
1、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组织与制度;有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
2、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3、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统计分析(细菌室 协助完成)。
4、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微生物检测种类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
5、各种形式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分级使用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记录详实。
6、每季度公布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有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考核机制。
7、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规定并落实;有I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8、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五、细菌室:
1、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临床科室和感染办(并有记录),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2、有细菌耐药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
3、每季度公布ICU、呼吸科、儿科等重点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和耐药率。
4、每季度对各科室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5、每季度有细菌耐药监测变化趋势图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六、医院感染办公室:
1、接到细菌室的报告后随机到科室督查耐药菌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2、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甚至处罚,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落实,体现持续改进。
3、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包括围手术期)、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4、制定培训计划,并不定期以各种形式对全院医护人员和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预防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及控制措施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有追踪总结,通过耐药菌感染率体现防控的有效性,资料详实。
5、每半年召开一次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多部门协作联席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医院病原体检出与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医院感染病人的微生物检测情况;药剂科根据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指标提出不同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预警、警告、限制等;院感科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防控改进建议等;临床科室提出具体执行环节的困难和建议等。
6、通过多科室的共同协作,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大同县医院感染办
2013年6月
2.多重耐药菌试卷 篇二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耐药性,监测
临床上发生病原菌多重耐药甚至是泛耐药, 是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所面临的难题和最大的挑战, 目前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的病原菌, 已有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报道,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 为临床提供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 分离出的MDROs进行统计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液、血液、脓液等分泌物样本做细菌培养。
1.2 菌株鉴定与药敏检测
细菌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3版) 进行, 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英国先德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
1.3 MDROs判定标准
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病原菌。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分布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分离出MDROs195株, 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9株, 占14.87%;革兰氏阴性菌166株, 占85.13%。在革兰氏阳性菌中, MASA占100%。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氏菌占61.45%, 克雷伯氏菌占23.49%, 鲍氏不动杆菌7.23%, 假单胞菌占0.60%, 其他占4.82%结果见表1。MDROs可见于各种临床标本, 包括痰、尿液、分泌物、血液等。主要部位:分布在呼吸道、泌尿道及各种分泌物中。科室分布:其中ESBLs141株, MA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29株,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2株, 多重耐药假单胞菌5株, 其他 (阴沟肠杆菌、摩根氏摩根菌) 8株。
2.2 药敏试验结果
大部分MDROs耐受>10种常用抗菌药物, 革兰氏阴性MDROs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见表2, 革兰氏阳性MDROs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见表3。
2.3 MDROs临床情况和易感因素
195株MDROs感染者中, 156例住院>2周, 119例使用>2种广谱抗菌药物7d。114例接受过气管插管, 49例应用呼吸机, 42例有静脉留置注射针或导管, 6例死亡。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 多重耐药菌株195例, 其中革兰氏阳性多重耐药菌占14.87%;革兰氏阴性菌占85.13%, 革兰氏阴性菌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是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MRSA和多重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 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1]。这类常见耐药菌分布来看, 主要为泌尿外科、普外科、内分泌科。这些病区的患者大多使用了广谱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多、免疫力低下, 易并发感染。长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或多次、多联、频繁更换抗菌药物, 诱导产酶菌株的产生[2]。
从多重耐药菌分布来看,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是检出率最高的革兰氏阴性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次之, 从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两种细菌对三代头孢耐药率达74%以上。据有关文献报道, 一旦确定为产ESBLs菌株, 应立即停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 及单环酰胺类抗生素 (氨曲南) 进行治疗。对付产ESBLs菌株, 目前最有效的抗生素为碳青霉烯类 (泰能) , 其次, 头孢西丁及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剂、氨基糖甙类部分有效。对泌尿道感染可选用呋喃妥因。ESBLs的基因位点位于质粒上, 具有水平转移的传播能力, 可加大ES-BL细菌的扩散。会在患者和医院之间及不同菌株间相互传播, 导致临床高死亡率及高比率持续性定殖, 应重视产ESBLs的监测, 控制其在医院内扩散与流行[2]。
鲍氏不动杆菌在我院分离的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中居第二位, 它属于条件致病菌, 具有很强的医院内流行病学特性, 从统计资料来看, 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氨曲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达100%, 其耐药形势非常严峻。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高度敏感, 耐药率为0, 但是对四环素、呋喃妥因、诺氟沙星耐药率有所上升也达20%。与其他文献报道有所不同[2], 可能与我院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不同所致。碳青酶烯类药物是治疗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首选药物, 然而, 对碳青酶烯类不敏感的鲍氏不动杆菌也开始出现, 其多药耐药和全耐药的问题, 使临床感染控制工作十分棘手, 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十分有限, 如何通过合理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 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多重耐药菌中重要的致病菌, 我院3年来革兰氏阳性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14.87%, MRSA占100.00%, 与其他文献报道有所不同。从统计资料来看MRSA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诺氟沙星高度敏感, 耐药率为0, 对氯霉素、加替沙星、奎奴普汀、利福平的耐药率<28%, 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均>57%,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临床情况选用这些药物。若盲目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不仅会延误患者治疗而且易造成耐药基因在细菌间传播、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扩散。本组实验资料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 说明目前万古霉素仍是治疗MRSA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 但为避免或延迟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的出现, 临床上应严格控制使用万古霉素, 而不应把万古霉素作为预防和常规治疗葡萄球菌属感染的首选药。
本调查表明, MDROs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 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表明其传播的速度令人震惊, 治疗上已成为棘手的问题。MDROs感染易感因素主要有住院时间>15d、年龄大、使用各种抗菌药物>7d、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各种有创操作及留置导管等。提示在医疗活动中尽量减少易感因素的使用, 特别是抗菌药物的慎重使用, 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限制使用, 重视病原学检测, 建立多重耐药监测, 耐药菌预警机制等, 对MDROs感染者和定植者实行隔离措施, 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可以明显减缓MDROs菌的扩散和流行。
参考文献
[1]刘小华, 温善华, 吕志英, 等.2009-2010年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染学杂志, 2010, 21 (23) :5080-5082.
3.多重耐药菌试卷 篇三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16-01
多重耐药菌(MDROs)是指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被认为是一种微生物对3类或3类以上的抗生素同时耐药[1]。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耐药细菌株也不断增加,使得患者身体内部菌群出现失调,引起免疫力下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也构成了新世纪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新挑战[2]。因此,了解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分布和对其实施干预处理措施是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传播和感染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住院部6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病因学标本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相关的处理措施,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细菌株来源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住院部收6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其中男性49例、女性16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64.1岁;患者住院时间为19-300d,平均住院时间35d。感染患者送检的标本主要为血液、痰液及尿液等体液标本,标本的采集均由临床医护人员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集,并送检验科。
1.2 细菌耐药菌的分离和鉴定
所有患者标本均由各科室医患人员负责采集,送检。检验科检验人员根据标本的种类对送检标本进行常规分离和培养,采用西门子公司(德国)生产的Micoroscan AUTO4微生物鉴定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
1.3 药敏试验
采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本院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选择K-B药敏试纸,试纸购置于英国Oxoid生物公司。采用梅里埃(法国)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定根据卫生部公布的《临床检验中心指定的标准》执行。
1.4 统计学分析
将从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住院部65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分离得到的86株耐药菌株按照菌株种类、标本分布、科室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细菌种类
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住院部8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分离得到的菌株主要包括47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8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其它3株。
2.2 多重耐药菌株的科室分布情况
多重耐药杆菌在临床各科室的比例:综合ICU 25株(29.1%)、呼吸内科19株(23.2%)、神经外科17(19.8%)、神经内科14株(16.3%)、消化内科10株(11.6%)见表1。
2.3 多重耐药菌的所在标本分布
多重耐药菌所在标本的分布情况为在痰液中分离得到的菌株29株、检出率为34.2%;在尿液中分离菌株20株,检出率为23.3%;在分泌物中分离菌株15株,检出率为17.6%,在脓液中分离得到菌株11株,检测率为12.7%;在血液中分离得到菌株11株,检出率为12.9%。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发应用,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内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能通过病患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或者由于人工呼吸机等医疗器械引起传播,往往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泌尿道、腹腔等感染[3]。目前多重耐药菌检查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引起医疗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本文的监测结果显示,临床科室送检的痰液、尿液及分泌物等标本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菌达到 74.4%,说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泌尿道及创面感染 。多重耐药菌分布的临床科室主要為综合ICU、呼吸内科,比例共占52.3%,因此临床医生应对综合ICU、呼吸内科等易感部位进行检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需加强上述重点科室的感染监测,有效地的预防和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布很广,在医院中MRSA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4]。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MRSA的检出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MRSA的耐药机制为通过产生修饰酶改变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及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因此MRSA可对甲氧西林或与其结构相同、或者与β内酰胺类结构相似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MRAS是引起深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如肺部感染、皮肤或皮肤结构感染、创伤感染等。本院的多重耐药性感染主要以MRSA为主,共分离得到的MRSA菌株47株,占55.3%,分离得到该菌的主要科室为综合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
由于医师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使得多重耐药菌种类日益增多,尤其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因此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控就变得极其的重要,医院感染科及时对细菌耐药率、耐药谱、耐药趋势等进行总结,及时告知各临床科室,提高各科室临床医师防范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意识,指导制定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并执行,以便降低细菌耐药性,有效地控制医院多种耐药菌的感染。
另外,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还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手卫生,要求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服务时严格注意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因手卫生而引起的耐药菌感染;②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进行单间隔离、单独配备体温计和血压计,使用后还需做好终末处理,同时医务人员在诊疗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在接触病人体液、血液或分泌物时应佩戴好手套;③加强病房的清洁和消毒,科室及病房应定时通风和进行空气消毒,对患者常接触的物体和设备表明进行消毒;④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健康宣教,定期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专题讲座。
综上所述,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密切观察多重耐药菌易感科室,严格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同时医院感染科应及时对细菌耐药率、耐药谱、耐药趋势等进行总结,并及时告知各临床科室,而临床各科室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规范的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日益严重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上还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其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多重性耐药菌感染的关键。希望通过上述这些努力,进一步减少医院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延长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时间。
参考文献
[1] 嵇晓红,刘春湘,陈嫣红.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 重庆医学. 2013, 42(19): 2254-2256.
[2] 熊小玲,劳志刚,赵艳群,等. 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应用效果[J]. 广东医学. 2013, 34(15): 2426-2428.
[3] 何健,赖富华,曾荣芳. 某基层医院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效果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12): 1246.
4.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 篇四
召开2014年下半年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
为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促进MDRO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并于2014年11月11日(星期二下午)下午召开首次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会议由金晓副院长主持,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药剂科、ICU、新生儿科、感染性疾病科、综合内科、脑外科等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准时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金晓副院长对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进行诠释,金副院长认为:目前超级细菌的泛滥,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首要病原菌,希望大家通过此次的讨论,达成共识,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工作。接着检验科曹玉风主任对2014年下半年全院细菌药菌情况、多重耐药菌的构成比、各重点科室病原菌耐药趋势分析等进行汇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现阶段我院多重耐药现状及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情况。之后大家对以下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是否将多重耐药菌纳入危急值管理?
2、ICU多重耐药菌患者怎样防控?
3、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意识?
4、如何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
经金院长提议及大家深入讨论达成共识:
1、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应参照危急值处理,及时报告临床科室。
2、大家确认排除了ICU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但ICU要注重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各临床科室也要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存在问题,认真按照医院感染科设计的多重耐药菌监测反馈表、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自查表、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督查表及时进行自查、整改。
3、各临床科室应尽量参照药敏结果规范用药。
最后,金院长总结: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药剂科、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希望加强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培训,通过多科室的共同协作,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0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扎旗人民医院
召开2014年上半年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
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医院成立了“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多部门协作小组”,由黄院长任主任委员,成员为金晓副院长、医务科、院感科、检验科、药剂科及主要临床科室主任组成。本着加强各部门间在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工作时的统筹运作和协调联动,于7月8日下午,我院在门诊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了2014年医院上半年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会议由金晓副院长主持,黄院长及全体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院感科周淑琴主任从以下几方面对2014年上半年全院多重耐药菌情况进行汇报:全院常见耐药菌感染部位及感染科室分布情况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的构成比、各重点科室常见病原菌耐药率以及临床科室微生物标本送检中存在的问题等;之后大家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1.如何正确送检微生物标本?
2、微生物室发现多重耐药菌如何在第一时间报告临床科室?
3、微生物室及时开展真菌培养及药敏鉴定。
金院长指出:
1、各临床科室应做好加大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并提高送检合格率。
2、各临床科室对院感科反馈的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整改。
3、检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应参照危急值处理,及时报告临床科室。
4、各临床科室应尽量参照药敏结果规范用药。
最后,黄院长总结,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药剂科、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希望各相关科室认真负责的做好此项工作,尤其是院感科和微生物室应加强沟通,对于如何正确的送检标本以及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要加强培训,希望通过多科室的共同协作,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0一四年七月八日
扎旗人民医院
召开2013年下半年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本着加强各部门间在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工作时的统筹运作和协调联动,于11月12日下午,我院在门诊楼四楼小会议室召开了2013年下半年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会议由金院长主持,黄院长及全体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院感科周淑琴主任从以下几方面对2013年下半年全院多重耐药菌情况进行汇报:全院常见耐药菌感染部位及感染科室分布情况分布情况和各重点科室常见病原菌耐药率以及临床科室微生物标本送检中存在的问题等;之后大家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检验科主任曹玉风提出:如何正确按规范采集标本、送检微生物标本。
普外科主任李国东提出:
1、微生物室发现多重耐药菌如何在第一时间报告临床科室?
2、微生物室细菌培养及药敏鉴定的时间能不能再缩短一下时间。
金院长提出整改措施:指出:
1、各临床科室应做好加大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并提高送检合格率。
2、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药剂科、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3、各临床科室对院感科反馈的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整改。
4、各临床科室应尽量参照药敏结果规范用药。
最后,希望各相关科室认真负责的做好此项工作,尤其是院感科和微生物室应加强沟通,对于如何正确的送检标本以及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要加强培训,希望通过多科室的共同协作,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0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扎旗人民医院
召开2013年上半年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
近日,扎旗人民医院召开2013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会议就如何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讨论,与会代表还就三个方面内容达成了共识。
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药剂科、ICU、神内、神外、新生儿科等科室和部门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
加强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人民医院感染科将2013的工作重心确定为各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预防控制。从2013年1月开始,医院感染科工作人员每天对微生物实验室报告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临床。此外,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还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而本次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则是为促进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随着超级细菌在21世纪的泛滥,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首要病原菌。”金院长在会上表示,希望大家通过此次讨论,逐步达成共识,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周淑琴主任对本院2013年1至6月的细菌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构成比、各重点科室病原菌耐药趋势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反馈了各科室监测过程中的问题及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情况。随后,与会代表就如何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
本次会议经过深入讨论,就三方面内容达成了共识:一是各临床科室要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自查自身存在问题,认真按照多重耐药菌监测反馈表、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自查表、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督查表及时进行自查、整改;二是各病区保洁员工进行统一培训,必须了解病区卫生的洁污分流、床单元处置方法、多重耐药菌的消毒及终末消毒方法;三是医院感染科将今年各病区多重耐药菌分离情况进行每月排名反馈临床各科室。金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药剂科、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希望与会代表加强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培训,通过多科室的共同协作,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5.多重耐药菌病人隔离措施要求 篇五
1、接触隔离措施,单间隔离(床旁隔离):
2、在住院病人病例上贴有“MDRO”蓝色的隔离标识:
3、在病人床头挂标有“MDRO”蓝色小牌的隔离标识:
4、病人床边备快速手消毒剂:
5、病人床边备隔离衣:
6、可复用的医疗器械(体温表、血压计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
7、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每天清洁消毒:
8、对病人及家属宣教:
9、转诊或行检查前通知接诊、检查科室:
10、诊疗或接触该病人前后进行手卫生:
11、感染病人的生活垃圾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6.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总结分析范文 篇六
2012年1----6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195例次,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72例次,占比为37%。医院感染为134例次,属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为21例次,占比为15.7 %。
医院病原菌情况
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分析 2012年1月-6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95例次。其中多药耐药菌感染72例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或耐第三、第四代头孢类)肠杆菌科细菌38株,占比52.8%。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占比为36.1%。检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3例,其中1例耐碳青酶烯类,检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4例。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泛耐药鲍曼、铜绿假单胞菌。1---6月共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21例次。分布在外科、内科、肿瘤科等。
多重耐药菌感染科室:以五病区(外科)最高为33.3%,其次内科为22.2%。肿瘤内科15.3%,放疗科等科室。
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高,这与我国医院感染构成主要部位一致。其次为手术部位,这些部位的标本主要来自引流液、伤口分泌物,这与外科近半年收治患者大多为晚期肿瘤病人,均曾经或正在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为其采取了姑息性手术方案,以延缓生命的方法有关。尚有数例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在手术过程中留取脓性分泌物培养等。鉴于此在平时工作中,这些病房的环境卫生、手卫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建立抗菌药物预警机制、对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等是我们必须多加关注。
7.多重耐药菌试卷 篇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烧伤科1 526例病人向微生物室送检的创面分泌物、血液、痰液等各种培养标本累计3 987份。共培养出病原体多重耐药菌株68株,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 0株, 占7 3.5 3%, 革兰阳性球菌1 8株, 占26.47%。
1.2 多重耐药菌的部位分析
68株多重耐药菌来源于烧伤病人的不同部位, 其中创面分泌物33株, 占48.53%, 痰液26株, 占38.24%, 血液7株, 占10.29%, 导管1株, 占1.47%, 其他1株, 占1.47%。
2 护理管理措施
2.1 执行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对多重耐药菌实施目标性监测,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每天对烧伤病人进行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监测, 特别是对新入院烧伤病人及时留取细菌培养标本, 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和定植病人, 预防多重耐药菌株引起医院交叉感染[2]。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 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3]。
2.2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请感染办专家为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培训, 加强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视;掌握相关的消毒、隔离、防护及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的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
2.3 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2.3.1 隔离
(1) 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采取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体感染收治一室, 条件限制时实施床边隔离。不应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安置在同一房间。加强探视与陪护的控制和教育工作。 (2) 在病人一览表、病历夹内面、床头卡粘贴蓝色隔离标识, 至少一处。 (3) 烧伤病人的护理重点应放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烧伤创面护理时, 避免污染, 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接触隔离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在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穿隔离衣, 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 时戴标准外科口罩和护目镜[2]。 (4) 实施分组诊疗、护理, 一般诊疗物品固定专用;使用后的可重复用器械置于双层包装袋内, 贴好警示标识, 密闭容器放置, 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处理。规范处置所有医疗废物。 (5) 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 尽量减少外出, 确需外出检查, 应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防护与消毒工作;转运时落实隔离与防护措施。 (6) 如病人需手术, 医生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 以防手术中病原菌传播。 (7) 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应及时送检相应标本连续3次 (间隔时间大于24h) 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2.3.2 消毒
(1) 加强清洁、消毒工作:病人周围环境、地面每班消毒。物品、使用的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 每日消毒1次。诊疗器械用后及时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2) 使用后的口罩、护目镜、帽子、隔离衣, 手套等, 弃置于双层医疗废物包装袋内, 有警示标识, 密闭封口后转运。循环使用的护目镜可用酒精擦拭消毒, 悬挂晾干, 如明确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 则用1 000mg/L含氯制剂浸泡30min~60min, 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3) 对于用过的被单、衣物, 放于黄色的专用袋内扎口, 袋外贴多重耐药菌蓝色标识, 送洗衣房先消毒再清洗。 (4) 如病人出院、转科等, 科室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2.3.3 洗手
医护人员的手是导致多重耐药菌在病人-医护人员-病人之间流行的重要因素[4]。为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我科使用洗手液代替传统的肥皂洗手, 保护了医护人员手部皮肤, 也更好地防止了接触传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病床旁配备了手消毒剂, 每一辆治疗车上也配备了手消毒剂。洗手池旁张贴7步洗手法宣传画, 规范洗手方法。医护人员在直接接触病人前后、对病人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病人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病人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都应当进行手部消毒。医护人员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5]。
2.4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严格遵循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在还未取得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时, 医生可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 并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 定时使用抗生素, 使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达到100%。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后, 根据药物敏感情况, 有针对性的应用抗菌药物, 避免盲目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引起菌群失调而造成多重耐药菌的感染[6]。
2.5 导管的管理
拔除不必要的导管, 感染主要来自导管 (静脉导管、导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等) [7]。定期对带导管病人进行评估, 减少带管时间。随着留置导管的时间延长, 医院感染发病率随之升高。泌尿系感染与插管及尿管有直接关系, 且留置时间越长, 感染率越高, 限制导管留置时间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8]。
2.6 病人营养的管理
烧伤后病人处于高代谢、高应激、高消耗状态, 正确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 要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能量要足够, 注意营养的供给。避免缺乏营养而引起的免疫能力下降。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 小结
烧伤病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是导致病人死亡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烧伤病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在于改善、避免环境因素和防治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诸多环节[9]。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从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临床检验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才能有效控制烧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感染。
摘要:[目的]总结烧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烧伤病区发生的6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50株, 革兰阳性球菌18株;创面分泌物33株, 痰液26株, 血液7株, 导管1株, 其他1株;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结论]加强烧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烧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感染。
关键词:烧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
参考文献
[1]于波, 汤淼, 于欣, 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13, 27 (6C) :1831-1832.
[2]唐平.烧伤病人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7A) :1823-1824.
[3]张静涛, 高媛, 王立新, 等.重症烧伤层流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4) :315-316.
[4]王婧, 赵应兰, 杨爱芝.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9) :860-861.
[5]王晓青.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 (5B) :753-755.
[6]张素萍, 李雪梅, 赵志红, 等.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分析[J].护理研究, 2012, 26 (12C) :3412.
[7]赵红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 2009, 7 (8A) :2023.
[8]戚少云, 马兴好, 闵建珍, 等.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20) :2476-2478.
8.多重耐药菌试卷 篇八
作者简介:王海燕(1971- ),女,汉族,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科护士长。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和护理防控措施,为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提供参考经验。方法对2011—2012年住院患者中出现的2301例多重耐药菌(MRB)感染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搜集2年以来MRB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的种类、科室来源及标本种类;调查各科室多重耐药菌护理管理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结果该院2011-2012年MRB感染患者所在科室集中在小儿内科、综合ICU、神经外科,分离标本主要为痰液、分泌物、尿液和血液,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皮肤科、康复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多重耐药菌菌株构成比有所下降。对策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规范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严格执行规范化护理操作规范,加强病人和病房的环境管理,加强MRB感染患者的监测、分析,并采取重点防控的策略,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感染控制;护理干预Abstract: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MRB) infection, illustrate the nursing prevention Methods .The aim is to develope specialized prevention interventions for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management.Methods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2301 patients who had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from 2011 to 2012 ,collecting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species, department and specimen species and inquiry th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nursing care measures.Resultsthe study showed the MRB patients concentrated in pediatric medicine, ICU, neurosurgery, the separate specimen mainly for the sputum, secretion, urine and blood,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mainly consisted of escherichia coli, A.baumanii bacteria, klebsiella pneumoniae. Through effective nursing meatures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the dermatology department, rehabilitation and nerv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declined.Conclusion s It is vital to establish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can reduce the MRB infection.In addition, obey the standardized nursing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strengthen patients and war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monitor and analysis patients of MRB, take ke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are also good to fall the occurrence rate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MRB infection.
Key words: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The Hospital Infection; Infection Control; Nursing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40-02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峻,医院感染已成为各级医院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发现,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RB)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1,2]。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保障病人和工作人员安全,我院针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等各个环节制定了多种预防措施和病人护理管理规范,加以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收集了2011-2012年我院收治患者中发生MRB感染的23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调查MRB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的种类、科室来源分布及标本种类。调查各科室多重耐药菌护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调查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进行专家咨询并对临床护士进行访谈。
1.3统计学处理
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MRB感染患者科室分布
MRB感染患者所在科室居前3位的为小儿内科、综合ICU、神经外科。将2012年与2011年的MRB感染患者进行比较发现,皮肤科、康复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干部病房、胸外科的感染患者有所减少,综合ICU、呼吸内科、普外科、肾病内科、烧伤科、内分泌科有所增加(见表1)。
表1某院2011-2012年多重耐药菌株科室分布情况
科室2011年2012年例数构成比(%)例数构成比(%)小儿内科22819.90 23120.00 综合ICU17315.10 20517.75 神经外科817.07 847.27 呼吸内科736.37 927.97 普外科645.58 847.27 胸外科595.15 353.03 肝胆外科564.89 524.50 骨科403.49 413.55 干部病房373.23 141.21 泌尿外科373.23 252.16 神经内科322.79 231.99 皮肤科302.62 60.52 血液科282.44 292.51 妇产科272.36 262.25 消化内科262.27 292.51 肾病内科232.01 353.03 烧伤科201.75 363.12 眼耳鼻喉科191.66 161.39 心血管内科181.57 191.65 儿外科161.40 191.65 风湿免疫科141.22 121.04 内分泌科100.87 151.30 肿瘤科100.87 70.61 脊柱外科100.87 90.78 中医科70.61 70.61 康复科70.61 00.00 乳腺外科10.09 40.35 合计1146100.00 1155100.00 2.2MRB感染标本分布
【多重耐药菌试卷】推荐阅读: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参考答案09-18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10-22
我院首次召开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07-19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07-15
浅谈秘书角色的多重性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