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说听力答案

2024-12-24

视听说听力答案(精选9篇)

1.视听说听力答案 篇一

视听说教学步骤

1.课前活动(Pre-class Activities)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第三和第五部分的语言要点(Language Focus A &B),初步了解本单元的重点功能语言,观察并总结身边所见所闻的各种产品推 介方式方法,为以后的小组讨论和课堂 提问做准备。

2.课堂活动(In-class Activities)(1)Warm-up Activities 学生分为4人一个小组,选取课本Part I 图中六种产品的任意一种,就其卖点(Selling points)展开讨论,时间为3分钟。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1-2名代表作总结发言,个人陈述或角色扮演都可以。每组发

言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学生发言时,教师可以适时提供一些有关词汇、句式或卖点的提示、建议,记录发言的要点以及出现的语病,最后给予评价。评价侧重于语言的专业性、流利度、正确率和说服力。(2)Listening Practice 学生听几段录音,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或老师另外布置的任务。通过这

些训练掌握一些描述产品规格及特点的词汇,提高捕捉细节、数字的能力。做 完练习后,教师应该帮学生归纳、补充此类功能语言,提高表述能力。另外,教 师还可以联系实际,适当加插一些课外 的听力材料,如新闻、财经报道、人物访 谈等。

举个例子,Par t I I I的Fol low-upPractice中有一段交易会展馆里买卖双方 的对话。做练习前,我启发学生联想与交易会相关的词汇、术语,然后,播放一则关于广交会易名的新闻,学生在练习听力的同时又可多了 解一些商务常识。(3)Video Analysis 这是课堂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其 目的有三:

● 整体把握语篇大意

● 了解产品推介的基本结构 ● 掌握产品推介的基本技巧

在完成课本中的填空、选择题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难度更高的情节复述

和语言功能分析。观看Video 1之后,学生尝试从旁观者角度复述买卖双方的所 言所行。这个任务可以锻炼笔录能力和语组织能力。观看Video 2后,学生分析 Presentation中每个语段的功能及肢体语言等。复述和分析有助于巩固单元知识,掌握交际技巧。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耐 心地作示范、启发、修正和补充。(4)Review & Presentation 教师总结单元要点(借助幻灯片),展示几个班的学生在“找卖点”练习中使用的描述性词句,对其中一些措词不当 或表达不够专业的反面例子提出修正意见,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我还从网 上下载了几个介绍同类产品的广告,学 生可以从中学到更精辟的描述语,更地 道的句式。提前让学生准备一段模拟商务场景

下的对话(2-3分钟),抽3-5组在课堂 上表演。学生可以自备道具,使用幻灯片 辅助表演。表演结束后,听众,包括教师 和同学,可以就对话的内容向表演者提 问。最后由教师给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整体设计编排、是否有说服力、是否有创 意、语言的专业性、流利度和正确率、肢 体语言的应用等。

这种练习与剑桥商务英语口语考试

对接,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商务工作者 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Further Discussion 教师用书的Tex t Ba n k提供了一 篇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短文“Somet imes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里面提到 坦诚相告才是最佳的推销策略,此说法 颇具争议性。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把 短文印发下去,让学生就其中的观点展开 小组讨论。

3.课后活动(After-class Activities)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上没有做的

练习,熟读语言要点栏目下的常用表达方 式和例句(可通过两周一次的单元小测 验来检查)。两人配合设计、排练模拟场 景下的对话。

作为商务英语视听说的授课老师,我们需要做很多的课前准备和课后分析。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依据学生实际 情况设计课堂活动,调整教学内容。因为 商务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学生在回答问 题或表演时有可能出现无话可说或严重 离题的情况。举个例子,在最后一个环 节—模拟场景对话中,有的学生没弄明

白Launch presentation的真正含意,于是对话时,两人一直在讨论如何调整新产品的配方、如何设计产品包装等这些属于产品开发阶段的工作内容。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特别注意评价的技巧,多鼓励,少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另外,由于高校层次、学生来源、教师资源、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差异,各学校 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视听说课程中注入商务元素是我 们的一个新尝试,教学效果好坏与否还 有待检验。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新视野商 务英语视听说》这套教材,还需要我们在 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__

2.英语视听说期末汇报题目 篇二

1.What do you think is fashion? Which aspect in fashion is most appealing to you?

2.What does true love mean to you?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things when looking for a partner?

3.Why do people travel? Wha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would you like to take when you travel? What types of accommodation do you like to stay in?

4.In what ways is life on earth being threatened? Which environmental problem concerns you the most? Why?

5.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make a successful businessperson or manager? Which o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y?

6.What role does culture play in business and economy? What cultural conflicts will occur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o you know the way to solve them?

7.What do you consider the most impressive events in the rec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w has it changed our life? Do you like the changes?

3.别具一格的英语视听说课 篇三

作为兼职教学督导员,同时也抱着去学习的态度,笔者去听了王国聚老师给12级商务翻译1班学生上的英语视听说课。

首先是学生上台演讲,内容自定,学生可将内容做成PPT以提示演讲内容。一般情况,台下的学生都不会认真听演讲,觉得不关自己的事。可是在这堂课上我感觉学生们个个都很认真,原来王老师要求台下的学生听完演讲后复述演讲内容,并根据演讲内容给演讲的学生提三个问题,然后老师点评、打分。接着,王老师自己演讲,学生针对王老师的演讲内容提三个问题,老师回答问题。最后学生听英文材料,复述主要内容,再将主要内容用中文翻译出来。

王老师的英语视听说课方式独特,对学生和老师都具有挑战性。传统的视听说课,通常是只注重听的训练,而忽视了说的锻炼,即使是说也是听了之后回答问题,再模仿着说,教学内容基本拘于书本,虽然有时也补充些课外听力材料。王老师的视听说课,注重对学生听说两种能力的培养,以说促听,以听促说,不拘于书本,并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效果好,值得借鉴。此外,结合翻译专业的特点,王老师除了要求学生复述所听内容,并且将内容翻译成中文,培养了学生的翻译能力。

总之,王老师的英语视听说课有一定的改革创新之处,值得其他老师学习。其实每个老师都有他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此老师之间,特别是上同一门课的老师之间可以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视听说听力答案 篇四

摘 要 英语视听说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技能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视听说课程应以培养通识型英语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拓展课程内涵,改进相关教学环节,更好地利用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将人文素养的培育有机地渗入语言教学中去。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视听说课;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12-02

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在英语专业学生进入高年级后,为继续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设置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快速的理解和较为牢靠、准确的记忆。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教学资源的日趋丰富,以及国内高校外语专业对人文教育本位的逐渐回归,视听说课程也像其他英语专业课程一样,亟需内涵上的提升与蜕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对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既是相关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同时也是进一步改革英语专业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英语视听说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注重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和全面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外语人材的迫切需求。在新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一表述与众多学者所提出的英语专业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学科改革方向是不谋而合的。综合来看,新时期的英语视听说课程应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课程,任课教师要善于在语言与文化的契合处找到着力点,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英语专业特色的通识教育,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目前,在多数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开课时间一般集中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上学期。该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两个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在脱离了听力等基础性课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没有练耳练口的习惯,听说水平普遍不高;二是大部分学生人文知识极度匮乏,且已成为其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

结合上述情况,在现有课程体系下,作为一门以视听动感材料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英语视听说更有利于在磨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人文素养。因此,英语视听说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向学生输入生动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吸收所学内容,提高其口头输出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视听材料的选择

由于视听说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对于材料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课程质量的高低。当前国内流行的英语视听说课程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影视材料为主,以经典英语电影选段为学习重点,如王镇平主编的《高级英语视听说》,以及黄际英主编的《博学英语?英美影视欣赏》等;另一类以情境交际为主,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引入知识点,如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品的《走遍美国》和卢志鸿主编的《英语视听说教程》。这两类教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需要,但均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前者缺乏足够的广度,容易使学生误将视听说课混同于影视欣赏课;后者的编排多为英语初学者着想,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而言则显得过于简单。

针对这一现状,有学者认为,现行的英语视听说课程教材已远远滞后于课程本身建设。他们进一步指出,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准确把握现代语言、同时提升其文化敏感性的新型课程,形式上的不落窠臼是视听说课程的一大特色,不指定固定教材反倒可以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选用合理的视听材料,用丰富灵活的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当然,这种颇具创新意味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较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教师选取材料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首先,选择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材料时要突出“视”的特点。“视”既是这一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标志,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在国内较早开展视听说课程的俄语专业教学中,研究者发现,对所学材料,学习者单凭视觉能记住70%左右,如视听兼用则能记住85%。此外,经过一段时间后,学习者单凭视觉或听觉所获记忆的留存度仅有15%和35%,而视听兼用的记忆留存度则可达75%[2]。由此可见,视频材料能以其直观性、生动性和情境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记忆”,使之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从而对语言及非语言信息形成良好的识记。

其次,虽然视听材料种类繁多,但长度适宜、同时具有较强知识性的却比较有限。从课堂实践看,时长5~10分钟的视听材料教学效果最佳;此外,材料形式上应以新闻、访谈以及纪录片等为主,以便从多层面展示英语国家人士的表达习惯以及人文信息,让学生在领受鲜活语言的同时充分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最后,教师要注意把握视听材料的难度。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即经由接触大量有意义的、可融会的语言材料而达到的。考虑到视听说课程要求学生不是通过阅读,而是通过视听来理解并接受新知识的,因此,材料内容及语言的适合性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在视听说课程中不宜采用语速过快、内容过难的材料,否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与兴趣;但材料也不能过于简单,要保证每一篇材料中都有新的语言与文化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所追求,有所提高。

课程教学方式设计

视听说课程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自主学习为辅,并以“视听”和“说”为主要课堂活动。

对视听说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言,内容的编排非常重要。每次授课应确立一个中心话题,先做好文化知识和词汇导入,然后合理规划视听材料,同时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这种专题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话题形成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时数有限,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学生必须在课后对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因此,课外自主学习也是视听说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选取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听力练习方法和实用的资源搜索技巧,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就视听说课程的主要课堂活动来说,“视听”与“说”是分别针对学生两方面的能力而设计的。“视听”侧重于听力基本功的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可在播放完视听材料后,通过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检测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说”则以锻炼学生的会话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为目的。在对材料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复述相关信息,或结合话题安排小组讨论,在较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目前的问题

在众多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视听说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今后这门课程的改进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地理解视听内容,学习效果差。因此,如何在满足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照顾到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将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尽相同的学生有效地整合起来,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学生的诉求,做到因材施教,让他们对视听说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是今后教学工作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其次,虽然不设固定教材的专题化教学方式优势明显,但教师为获取适宜的教学材料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所以在有限的时间之内选定和编排适当的教学材料是十分重要的。此外,教师在备课时还要针对材料列出词汇表,设定各类练习题,查找相关背景知识,等等,这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所以,如何不断开发和利用优质的视听资源,使材料在兼具时效性的同时形成相对固定的教材,这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

最后,要逐步摸索出视听说课程的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之间的合理比重,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听说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人文浸润应注意适度的原则,不能把视听说这门以“练”为主的语言实践课变成以“讲”为主的文化知识课;另一方面,也不可将人文知识传输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内容。毕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英语人才是当代英语学科的发展潮流。正如胡文仲等人所指出的:“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谓通用型英语人才是指英语技能熟练全面、人文素养深厚、知识面宽广、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较快适应各种工作的专业人才。”[3]因此,在视听说课程建设中应努力使学生既有语言能力上的进步,也有人文精神上的升华。只有这样,视听说课程才能实现语言技能训练与人文素质培育的“双赢”,与造就通识型、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学科改革目标契合得更为紧密。■

参考文献

5.视听说听力答案 篇五

电影在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如何将电影应用于英语视听说课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影视欣赏能力成为从事视听说教学工作者所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影视作片的特点,探讨了如何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加工影片并组织课堂教学;并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试探性地总结该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和途径.

作 者:王虹亮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公共外语部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7)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电影 视听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

6.视听说听力答案 篇六

摘  要本文分析语言环境对于儿童英语语言学习的作用,认为英语动画片在各种教学资源中能够提供相对全方位的三维语言环境,有利于儿童的英语语感的形成和初步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者提出基于课本+录音带的听说课堂教学模式(text-based audio-lingual classroom model)和基于英语动画片的听说课堂教学模式(cartoon-watching based audio-lingual classroom model)的概念,并且认为英语动画片将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语言环境    英语动画片      听力沉浸   语言孵化

On Cartoon-watching based Audio-Lingu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for Primary School English

1Liang Wenwu ,  2Wu Chunfu (Faculty of Busi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s,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 Taiyuan,Shanxi, 030006 China; The 3rd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 Taiyuan,Shanxi, 03000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teaching young English learners. It maintains that instead of text-based audio-lingu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 more efficient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cartoon-watching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room as one of best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ources. Key words: Language environment; English Cartoons; Listening immersion; Language hatching

引言

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而这个语言学习关键时期的关键又取决于儿童所能够接触到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的质量决定了儿童语言交际能力生成的结果。

夏谷鸣通过一个生活在以色列的中英混血

7.听力课教学说课稿 篇七

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听力教学。整个说课我将从六个板块进行阐述:即听力材料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一、听力材料分析

1、听力材料的作用

本节课选取的听力材料来源于《学业测评》,有利于学生当堂练兵,为英语听力测试保驾护航。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听的策略和能力,使学生在听力测试中顺利完成答题任务,拿得高分,让学生体验听的快乐与成功。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听力技巧的掌握。(2)难点:运用听力技巧答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是乡村中学的较一般的班级,一部分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掌握了一定的目标语,了解了一些相关的听力策略和技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听力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由于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加上面临考试压力较大,因此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生动活泼,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听英语的热情和自信。

三、教学方法

在本节听力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归纳总结、实战演练的方式展开听力教学,同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听说读写训练。为了近一步落实和巩固当堂所学,我会使用听力必考的四大题型加以锤炼。

四、学习方法

先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进行技巧梳理,最后进行考试实战演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五、教学流程 1.各抒己见: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在听力测试中应具备哪些听力技巧? 2.技巧梳理:

(1)调整心态,进入状态 考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要排除对听力测试的恐惧感,坦然放松,集中精力,静心聆听。不能因为一个单词或一句话没听清楚而急躁慌乱,影响后面内容的聆听和答题。(2)抢读试题,做好准备

聪明的考生一旦拿到试卷,立即写完考号、姓名后,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抢读问题和选项,适当地做一些标记,并预测听力内容及答案,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捕捉关键信息,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度,这是考试听力测试中拿到高分乃至满分的关键。(3)抓关键词,重引导词

听力的重点要放在关键词上,注意力要放在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词上,在so、however、but等起导向作用的词后面的内容必须留心。听独白时要重视首句,因为首句常常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

(4)紧跟思路,跳过糊涂

做听力时要紧跟说话人的思路,有些考生一有听不懂的单词就停下来,总想弄清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后再往下听,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听到不懂的词或有听不清的地方很正常,出现这种情况,要毫不犹豫地跳过去。(5)置身语境,明白意图

有些对话的答语似乎是答非所问,设置的问题也不够直接,这就要求考生在听录音时,必须要自己想象,置身语境,推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6)边听边记,防止遗忘

听力测试,尤其是听短文时,听清或者听懂全部内容比较难,完全准确地记住全部信息也不容易,因此适当记录很有必要。速记时要使用自己能够看明白的最简便、最迅速的方法。

(7)眼耳并用,听读结合

听录音时,要养成眼耳并用的习惯,做到听与思考记忆相结合,捕捉信息与选择答案相结合。3.实战演练: I.听句子选择图片:

建议考生听前快速浏览六幅图片明白其主旨,并预测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通常应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正确率。II.听对话回答问题:

这一大题属于情景会话题,常考核考生对于对话细节的捕捉,内容包括对话地点、人物职业、时间、价格、数字、电话号码、颜色、天气、国家、活动等,但通过读题,考生可以缩小答题的范围,锁定听力句子中的关键词,并可适当作些记录。同时注意答案多在第二个人的回答上体现。III.听短文选择答案:

考生应抓紧时间快速浏览五个问题和选项,预测听力内容及答案,以便带着问题有所侧重去听,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重点信息。听短文时要注意整体理解,不要把思维停留在个别没听清楚的词句上。要相信第一感觉,当机立断。IV.听短文填写表格:(1)顺序呈现原则

考试听力填词通常是按顺序出题的,考生只需一一等待并捕捉相关信息,答题即可。(2)格式统一原则

观察表格前后,上下相关信息的格式。如所填单词或词组的首字母是否大写、价格前是否需要加上¥或$等。(3)语法精确原则

如可数名词单复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过去式等。(4)单词过关原则

这些词汇常包括人名、国家、国籍、职业、学科、兴趣爱好、活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对考生的单词拼写要求是相当高的。

六、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和掌握一些必要的重点词汇,把“听短文填写表格”这一题的答案板书到黑板上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

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听力技能。据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语言输入就不会有语言习得。可见,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要培养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听力感兴趣的学生,课堂上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听力效果必然好;相反,对听力不感兴趣的学生则会产生消极、抵触的情趣。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沮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趣闻等,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二、要建立学生“听英语”的自信心

英语听力是很多同学惧怕的,所以老师应该注意要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自信心。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多鼓励、多表扬,对于学生所取得的任何细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对听力训练的信心。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常常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对非母语的语言听力学习存有害怕心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应试前的心理准备,克服焦虑的情绪,保持平稳的心态。例如,让学生在听录音材料之前,先给学生一分钟浏览所有的听力题,把握题型,做到心中有底,这样有助于减轻焦虑程度。同时,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有耐心,在听的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上,不要因为个别词汇或句子不理解而停下来。因此,教师要弄清楚各种心理制约因素产生的原因,找到相应的方法,进行适量的听力训练,培养学生临场不乱的心理素质。

三、要教给学生“听英语”的技巧

要想迅速提高听力水平,除了让学生多听、认真听以外,我们还要教给学生“听英语”的技巧,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仅仅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精听和泛听,并且要以精听为主,泛昕为辅。

精听要高度集中思想,力图听懂每个词语、句子,捕捉信息.训练的方法是先把录音文章听一遍,通晓大意,然后再重放,一句一句地听,遇到听不懂的词语、句子,就利用录音机、复读机的倒放功能,倒了再听,一遍不行两遍,甚至三遍。直至听懂为止.然后再下一句。等到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再把全文从头至尾放一遍,的确全听懂了。这样,精听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泛听只求听着,量的增加与积累.不求听懂每个甸子。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余,听些英语磁带、英语新闻、听听英语广播,让自己沉浸在英语氛围中,使自己尽可能增加“听”的输入量。听的量增加了,有些语言情景与单词短语反复听,很自然就能听懂了,英语听的能力也会提高。

四、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我们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录像、图片或简笔画等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尤其以采用视听结合、简笔画或图片辅助听觉的听力训练方法为主。

1.视听结合。听力训练中难免遇到难度较大的文章,学生在听力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听力训练,学生通过图像和声音,增强学习的兴趣,把握具体的词汇语句信息,提高听力训练的有效性。

2.简笔画或图片辅助听觉。通过简笔画或图片能将文章大意粗略描绘出来,降低听力训练的难度,从中获取有关听力材料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

四、有效利用课外时间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

这可以说是课堂听力的辅助,如果能与课堂听力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将会发挥无比重大的作用。教师在其中起着指导与监督的作用。如何利用课外时间,调动学生听力的兴趣与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听的能力,具体要从以下几点来做起:

1.教师要求学生在家里要多听课文录音带。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课文录音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能力购买。学生通过多听,熟能生巧,既可以熟悉课文内容,还可以多模仿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从而提高听力。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家长了解这个情况,以监督学生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2.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听力作业。教师可以去购买或自己录制一些与课文难易程度相同的录音磁带,交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轮流着听。但要注意一定要布置一些有助于听力理解的题目,(比如说选择题、判断题及填入所缺的词等)并适时地核对答案,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听力。

3.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朗读比赛。比赛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促使学生多听多模仿英美人士的示范朗读。比赛方式应该是人人动口,让学生互相评比,以此提高学生分辨正确的语音语调能力。所选的朗读材料不一定要统一,可以各人自选,这样学生们可以听到多种题材内容的语音语调,可以开阔眼界,增广见闻。如果教师能作示范性朗读,则效果更佳。

4.组织学生听英文故事。教师选择一个有趣的英文短篇故事,尽可能适合学生水平,每天大声给学生读一段或一章,学生只需要听故事,教师随时写下学生听不懂的词语。这一活动深受中学生喜爱,他们通常希望听到日常生活故事,因为会产生像看电视连续剧时所产生的兴奋。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听力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英语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材与课外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进行恰当的听力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并形成技能。

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方法和多媒体的运用

胡青忠 2014.6.23

六年级(1)班卫生整治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与健康的关系,从小养成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卫生与健康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习惯。教具准备:标题、图片、课件、录音带。活动过程:

一、发动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家园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保护环境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的校园是美丽而整洁的,她给我们带来了温馨和舒适,犹如家的感觉,然而我们也不时地清醒地看到与这优美环境极不相称的现象,那就是随时出现在草坪上、楼道上、水泥地面上、操场上,有我们随意乱扔的易拉罐、塑料袋、烟头等杂物。这种行为既污染了环境,又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素质很低。我们感到维护学校的优美环境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为此我们班响应学校组织的,“你仍,我捡”的环保活动,同时我们也借此机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号召全校师生增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开始,不乱扔杂物,维护我们的校园,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使我们的师生可以一直沉浸在温馨的舒适的优美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和工作。

二、欣赏美景,激发情感

甲:敬爱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甲:习习的凉风吹走夏日的燥热 乙:绵绵的细雨润红秋季的硕果

甲: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乙: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我们的校园更美了。让我们一起走一走,看一看„„(学生观看校园环境图片)

甲:同学们觉得我们的校园美不美? 齐:美!甲:这么美丽的校园,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护它呢?

生:不乱扔废物、纸屑。生:不乱涂乱画。生:不破坏花草树木。生:不践踏草坪。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

三、观看小品,深刻体会

甲:同学们都知道怎样爱护我们的校园,但是在行动上做得怎么样呢? 请看小品《课间》(下课铃一响,一同学“天女散花”,同学们三三两两到包干区玩耍,有的同学若无其事,好象没看见,有的同学捡了自己班的,对其他班的纸不管,有的将自己班的纸踢到了相邻的别班清洁区。)乙:看完小品,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请大家畅所欲言。

生:有的同学根本不捡,只顾自己玩,不好,如果大家都这样,学校该多乱呀。生:有的同学赶紧跑过去捡废纸,非常好,能自觉保护环境。

生:有的同学捡了自己班的废纸是好的,但又将自己班的纸踢到了相邻的别班包干区,就又错了,不管哪个班,都是学校的环境,都应该保护。

生:有的同学捡了自己班的,说明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不管其它班,说明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

甲:同学们的发言非常好。做的好的行为,我们要学习;做得不好的行为,我们要引以为戒。瞧,听了同学们的话,他们知道怎么做了。(同学们捡干净纸)

乙:可是捡的捡,扔的继续扔,要捡到什么时候呢?请继续看小品《课间》(一同学还在“天女散花”,另一同学前去劝阻,将他说服,使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两人一起将纸捡掉。)

甲:这会儿大家又有什么感想呢? 生:只要有人扔废纸,永远都捡不完。

生:对,我们应该找到事情的根源,加以制止,这才有效。生:刚才那位同学劝阻的话说得太有道理了,我们心服口服。生:我们应该学习他,看到不正确的行为应该立即劝阻。生:劝阻时要注意说话的艺术,让别人乐于接受。

乙:看来这会儿大家的认识更进一步了,不愧是好学善思的少先队员。

甲:刚才的小品只反映了几个同学偶尔几次的行为,那么我们更多的同学在平时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课前大家做了一份调查问卷,我们来看一下统计结果。(出示:1.把自己的废纸怎么处理?()

A扔到班内回收箱 B扔到学校垃圾池 C随手扔到地上 2.看到我们班包干区有废纸怎么办?()A马上捡起来B告诉值日生去捡C没看见一样,走过去 3.看到我们班包干区以外有废纸怎么办?()A马上捡起来B告诉他们班值日生C跟我没关系,走过去 4.看到校外的路边有废纸怎样做?()A马上捡起来B如果没人看见就捡C跟我没关系,走过去 5.对学校的草坪()A偶尔去踩B从没踩过C经常去踩

6.对学校的墙壁()A很爱护,不涂抹 B经常乱涂乱画C偶尔涂抹 7.你认为自己在环境卫生方面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请写在下面。

四、献计献策,落实行动

甲:从选择题看,大家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但从最后一道题看,大家的行动力远远不够。可见一个人心里知道应该怎么做,可行动上不一定就能落实。请各小组献计献策,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的同学从行动上来保护校园的环境卫生呢?

生:我们创作了一些公益广告词,准备插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时刻提醒大家。

生:当你在校园里散步,为一件事准备穿越草坪的时候,你应当想到:青青的草,怕你的脚!脚步轻轻,草儿青青。

生:在你第一步走进校园的时候,就会看见一个美丽的花坛,你能否想到:“小草青青,小花如金。树木安静,请勿走近。”

生:当你站在学校的广播台上,当你望着那绿油油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时,你会发觉:眼中有绿色,心中才快乐!

生:你是否知道,你举手之劳就会为环保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你弯弯腰,动动手,我们的校园就会少一份白色的无奈,多一份绿色的希望。

生:只要你用双手种下一棵小树,撑起一片绿荫,校园将变得更加亮丽!绿化小队:我们是绿化队队员,创建美丽的、舒适的校园环境是我们的目标。生:我们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去维护校园的整洁和卫生。

生:我们监督班里、班外、包干区平时的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清理。生:我们会提醒大家把垃圾扔进垃圾筒。生:我们发现卫生死角,及时报告,处理

生:我们要从我做起,做到“两见两主动”,一、见到地上有杂物主动拾起,二、见到有人乱扔杂物主动制止。

生:人人从我做起来,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变废为宝小队小队的队员有新招,我们巧思、巧手,变废为宝,把一个个废品变成了一件件时装。请欣赏我们的环保时装表演。

五、签“你扔,我捡”承诺书

六、结语: 通过学习这一课,同学们懂得了要怎样维护公共场所卫生。除了自己要做到“五不”几点外,看到有违反的现象,我们也应该作出宣传,让他们也做好。让大家都能在美好的环境中娱乐,学习!

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方法和多媒体的运用的总结

胡青忠 2014.6.23

听说是外语学习的各种知识与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说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在社会交际中,学生必须理解别人说什么,并能与别人进行成功的对话。教师应积极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在英语学习中也十分重要,如何有效的提高并强化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让教师十分头疼的事,根据我自己的教学体验,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强化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

1、训练听力要循序渐进,有浅入深。由于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受学习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英语听力水平普遍较低,英语语音很“汉语化”,学生在听听力时,容易产生畏惧、焦躁甚至厌烦心理。多媒体教室的外观造型及装饰的美观,适应学习气氛,这样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时有一种舒适、轻松、愉快的感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种功能的操作,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进行练习,由于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不仅有浓重的地方方言,而且有很重的“汉化式英语”的味道,发音不准,有许多音素混淆不清,平时实际的听、说的机会很少。多媒体的运用使这些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同学们通过多媒体可以系统的了解单、双音及辅音的发音原理,口型及如何正确使用好发音器官。通过单词发音,句子练习及发音比较来强化学生对语音、语调的训练,使学生很快熟悉正确的、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同时,通过多媒体也可以做各种对比练习,也可以模仿跟读,师生互动。如:让学生示范读音,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尽快的把自己的能力练好。突破了语音知识关,学生就掌握了听力的基本技能。

2、有时学生平时能正确发音的单词在句子中听到时,也不能正确分辨,从而影响对整体听力材料的理解,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一种连贯的语流。词在句中朗读时的弱读、重读、连读、语气的变化、语调的升降都会导致连贯语流中语音的变化:如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we could have been successful if we had been careful because……这样一句中us,that, have, had等都应该弱读,由于这些词的弱读导致了语流中的一些语音变化,学生若缺乏连贯的语流的能力,那么在听时会对全句的意思产生误解。

3、另外,听力材料往往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体育等等,由于学生知识面太窄,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的了解,所以往往听完一篇材料后对其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其所以然。

4、由于这个原因,听力训练应长期坚持,不能放松、间断,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不同类的英语教学网提供的大量原声的名人演讲、小故事、小幽默、名著节选和对话等,加以总结和汇编,录成磁带给学生,或在平时上课之前给学生读一篇从网上下载的听力材料,这样坚持不懈,学生既能扩大知识面,又能提高听力水平。

目前英语教材采取分单元教学方式,用教大的篇幅选编了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多样、多变的文字材料,涵盖了英美等国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等多个方面,所选阅读材料,既注重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又注重了语言的规范化和通俗化。但是,对于深山区的学生来说,单词、词组、短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听读能力有很大的进步,但就长句、短文、阅读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多媒体将能帮助学生和教师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比较长些的句子或短文时,学生们普遍反应不过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听到的长句或短文中习惯用语不熟,关键词没抓住;二是对语流、语调、连读、音的省略、弱化等方面知识欠缺和练习、模仿较少。针对此中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强化模仿。如摘录英语短语、诗歌、绕口令、英语故事、英语短剧等录制成磁带给学生们平时听,并且课上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讲一些读音规则,或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去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内容,补充知识的不足,反复模仿跟读,让学生主动去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体现了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8.托福听力真题及答案 篇八

holism和reductionism的区别(两个学术研究的不同角度)

用ants举例,先说D:每个ant有自己的task,每个小的part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教授下结论,看了individual的作用可以predict整体的作用。

再说H:解释整体的作用并不单纯个体作用的叠加,类似1+1>2。即整体作用更大。提到leader的作用。

再说蚁群有queen,但是queen主要是lay eggs而不是organize。

讲座2:植物学

botany 讨论动物觅食与物种多样性,整个文章对比polar region与tropical region的动物。

Polar:一个动物吃多种食物,而且还migration,就是因为可以吃的东西选择少,不diverse,这些动物可以被称为generalist,举例fox

Tropical:动物可以吃东西选择多,而且climate stable所以吃一种就行,这样避免了animals之间的competition。这些动物是specialist。举例黄毛的一个动物。

讨论这两种情况呢的利弊:tropical只吃一个,要是被吃的那个消失了,就会导致extinction。说其实人类并不是extinction的主要原因,但是人类造成的harm也需要考虑,人类需要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对话2:学生服务场景

student和employee at theater的对话。

学生要买票,因为父母来了,要看看什么play可以看。Employee说可以看哈姆雷特,同时推荐了season ticket给她,并告诉她三个好处:

1. Cheep,因为有discount

2. 可以卖extra ticket,但不保证座位在一起,因为这两部分票是分开卖的,女生说没有关系。

3. have permission见performers,学生说这是个selling point。

学生问现在能不能买哈姆雷特的票,工作人员说不行,因为不是season ticket,所以不能提前买,得等到正式出售才行。学生说她在想想,工作人员说她走的时候可以拿flyer,上面有1. 所有play 的排期 2. 不同款票的折扣。说学生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讲座3: 天文学

讲大型动物的消失原因,说了两个:

1. climate change。原来冰川后来气温升高,再之后就慢慢extinction了。

2. 陨石撞击,讲BYD,说在下面的layer中有大型动物fossil遗留。但是在它上一层的layer中就没有。而且发现了陨石撞击时候的残留物,还有陨石撞击时从外太空带来的物质。

之后教授说了这个观点还是有问题的。这些物质后来被科学家发现是从一个远处的河流过来的沉积在这里的。

最后总结这两个原因都有问题,所以需要其他研究。

讲座4: 政治科学

participatory budget

老师讲了PB的三个好处:

1. 决策不再behind the door

2. 人民可以involve

3.平衡人民与政府意愿,了解人民的需求。

之后提出缺陷:

1. 学生说做决策需要专业知识和training。老师说对,但是不表示这不是最重要的。指出其实是因为要花很长的时间参与这个过程。一般人干不了这个。

2. 有时候决策了也不能实施implement,因为可能即使人民却是有这个意愿,但是政府没那么多budget预算,后来举了一个case。

9.新世纪视听说2-Unit3教案 篇九

Lesson A Foods We Like 1.Teaching Focuses:

1)Vocabulary link to describing foods.2)Foods-related activities.3)Expressions for offering and suggesting.4)Pronunciation: sentence stress and rhythm.2.Difficult Points:

Task 1: Foods of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Task 2: The slow food movements Task 3: Who eats What?

Task 4: Hot, hotter, hottest!Surprising facts about chili peppers Task 5: The health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Lesson B Eating out

1.Teaching Focuses:

1)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for Global Viewpoint: Favorite foods & International Foods

2)Interviews about foods 3)Video: The spicier the better

2.Difficult Points:

1)Everyday English expressions, such as “man”, “born and raised”, etc.2)Retelling the story.3)Specific information in the video and the summary.III.Teaching Approaches: topic-oriented, task-inducing,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V.Time Allotments Lesson A: 2 periods Lesson B: 2 periods V.Teaching Procedures:

Periods 1-2 Lesson A Foods We Like I.Warm-up Activities(10 minutes)1.Introduce the topic: food culture.2.Present the vocabulary.Have students fill in the space with the adj.from the box.3.Check answers.II.Listening Activities(40 minutes)Activity 1: Foods of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1.Pre-listening: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the new words.2.While-listening: First listening to match the picture;Second listening to get the very adjectives for foods.Activity 2: The slow food movements

Pre-listening: Have students read the useful expressions.1.While-listening: Listen twice to finish the exercises.2.After-listening: Guid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topic.Activity 3: Who eats What? 1.Pre-listening: Hav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ir favorite foods.2.While-listening: Hav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Activity 4: Hot, hotter, hottest!Surprising facts about chili peppers 1.Pre-listening: Have students read the new words.2.While-listening: Listen twice to finish the exercises.First listening to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table;second listen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s.3.After-listening: check answers.Activity 5: The health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1.Pre-listening: Have students read the new words.2.While-listening: Listen three times to finish the exercises.First listen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s;second listening to fill in the blanks;third listening to complete the summary.3.After-listening: check answers.III.Consolidation(15 minutes)1.Have the students think about the other expressions for describing foods.2.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ir favorite foods in their hometowns.IV.Summary(10minutes)V.Assignments(5 minutes)1.Review and finish all the remaining listening tasks in this unit.2.Preview Lesson B of Unit 3.Periods 3-4 Lesson B Eating out

上一篇:“学好用好民法典”观后感心得体会下一篇:驾校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