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热胀冷缩》教案(精选4篇)
1.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热胀冷缩》教案 篇一
第七课刮风了
教学目的: 理解空气受热上升是产生风的原因;并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释海陆风的成因.会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完成实验;能够对产生风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并想办法验证自己的假设;通过自己的探究,认识到自然界中刮风的现象并不神秘,而是有科学规律的.教学准备: 蜡烛,钟罩,风车,火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小风车,问学生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风车转动.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风是风车转动的条件.再出示蜡烛,告诉学生有一种新的方法让风车转动.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二、新课:
(一)探究钟罩内产生风的直接原因 蜡烛“吹”风车实验: 老师派发实验用品,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引进行实验(如右图).学生分组实验.问:哪些小组成功了 学生举手
问:风车转动了,风是从钟罩里吹出来的吗 生:钟罩里吹出来的.问:为什么判断是钟罩里吹出来的(不是外面的风)生:风车只有在钟罩口才转动.(赞扬学生知道找证据)问:钟罩里的风的产生和实验中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蜡烛,钟罩底部的空隙(假设).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学生分组实验,汇报自己的验证结果.(点燃蜡烛和熄灭蜡烛对比,有空隙和没有空隙对比)
让学生小结:实验中风的产生和蜡烛的燃烧及钟罩底部空隙有关.(二)探究钟罩内风流动的规律: 问:钟罩里的风是怎样流动的呢 出示投影请学生回答.(学生用电子教鞭指示说明)问: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呢 怎样做(提示可以用烟的方法.)提供蚊香,学生实验.报告发现:风都是从钟罩下面进入,从上面吹出.(发现规律)问:对上面发现的规律,你怎么解释呢 请小组讨论,然后回答.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释(可能的原因).教师补充和解释(动画演示):蜡烛燃烧让火焰周围的空气变热,变热的空气会上升,然后周围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教师演示实验:热空气上升实验
要求学生把实验中风形成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在描述下来.(三)知识的运用:海陆风成因: ①自然界风形成的规律也是和空气受冷,受热有关.比如在海边常常会有一种很有规律的风——海陆风.短片介绍海陆风的现象.②展示海陆风示意图,请学生依据刚才学到的知识,解释海陆风的成因.学生小结课题:刮风了
2.粤教版四年级科学彩虹教案 篇二
3、彩
虹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2.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为断发展的。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设计意图:
彩虹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本课以此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通过引导学生造彩虹,找彩虹等实验,最终了解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本课主要是组织学生通过对彩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交流信息的过程中丰富对光的认识;在实验的研究上学会分析、推理和归纳,从而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
本课以研究彩虹的相关知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三)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动手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迁移应用。
(四)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了解阳光与彩虹的关系,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准备:
任务驱动页图片;彩虹图片、制作彩虹的演示及分组材料。
(七)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本课驱动页由一幅图构成。图中反映了在一个开阔的原野里,有一条美丽的彩虹挂在天边,四位主题人物奔跑着去看彩虹,他们对彩虹很感兴趣,正在讨论有关彩虹的话题,“为什么雨过天晴后,会出现彩虹呢?”“彩虹太美了!”“我们也可以做彩虹吗?”这些问题不单是主题人物感兴趣,我们很多学生同样也在思考着这些问题,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通过任务的驱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二、活动一:再现彩虹
很多同学应该都见过彩虹,对彩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天空中有一道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边,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然而,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彩虹的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这个活动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做彩虹,了解彩虹是怎样得到的。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彩虹的活动,了解彩虹。1.引申的问题: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光看起来好像没有颜色,我们通常叫太阳光为白光,但它实际上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我们看到的彩虹,实际上是白光透过了无数个雨、雾的水滴(或水珠),经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
白光是由彩虹中各种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混合成的。当白光穿过雨滴时,发生折射,改变了传播方向。各种颜色的光改变的方向大小不同,于是白光就分散成各种颜色的光。2.导入:课本任务驱动页的图片。
3.提问:为什么雨过天晴后会出现彩虹呢?我们也可能做彩虹吗?
4.引导: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彩虹。5.目的:引出问题,让学生知道所要研究的内容。6.导入:利用喷壶制造彩虹或出示该活动的图片。7.提问:彩虹大家都见过,你知道它的出现与什么有关吗? 8.介绍: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在有阳光,空气中有较多小水滴的情况下,在适当的方向就能看到彩虹。9.观察
要全面的了解彩虹,我们可以自己再现一条彩虹,找出它更多的特点。
10.讨论:再现彩虹要有什么条件?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人造彩虹”的三个必要条件:(1).背对太阳。(2).顺着太阳光的方向看。(3).向空中喷充足的水雾。
11.活动:做再现彩虹实验。
12.交流:学生介绍实验结果。小组交流后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处。
13.拓展: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见到彩虹。
三、活动二:阳光是彩色的吗?
把装满清水的杯子放在阳光下,阳光透过杯子后,就可以看到透过杯子射出来的光是彩色的,颜色排列的顺序也跟彩虹一样,也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如果我们用东西挡住阳光,刚才有颜色的光就不见了。我们再看看阳光的颜色是白色的,水和杯子都是透明的。当阳光透过透明的清水后,我们把白色的太阳光(科学上称为复色光)通过透明的媒质以后变成有颜色的光(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上面做的活动其实就是一个光的色散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求杯子的杯口直径要比杯底的直径大。1.引申的问题
白色的光能够分散为七种颜色的光,那么七种颜色的光又能否合成。
2.导入:出示一杯水和一张白纸。
3.问题:阳光穿过这杯水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4.演示:按照课本图提示进行。把装满水的杯子放在阳光照着的窗台边上,在杯子下方的地面放一张白纸,让阳光透过杯子照在白纸上,调整杯子的位置,让学生看到彩虹现象。5.出示:一盆水,一面镜子,一张白纸。6.演示
将室外射进的阳光反射到纸板上,光线通过水后在纸板上形成了彩虹。
7.问题: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8.讨论:这个实验包括什么条件?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9.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10.汇报:学生汇报发现:挡住阳光就没有了彩虹,没有水也没有彩虹。
11.归纳:“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彩色的光混合而成的。阳光穿过水或水雾时会被分解为各种单色光,这时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彩虹。
12.拓展:你还能通过哪些方法验证你的结论。13.媒体:
播放《彩虹》视频。
资料:
光的色散:让一束白光穿过狭缝,射到一个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棱镜另一侧的白纸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它的颜色总是这样排列的:靠近棱镜顶角的一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做光谱。可见,白光经过棱镜折射以后会分解成各种不同的色光来。
如果在屏幕上有颜色光带的地方开一条狭缝,让任何一种颜色光通过狭缝,射到狭缝后面的棱镜上,将会发现,这种光经过棱镜的折射以后,只会发生偏折,不能再从中发解出其他色光来,这表明:每一种颜色的光只含有一种成分,不能再分解开来。光谱中的每一种色光,我们称它为单色光。如果在棱镜和白屏之间再放一个凸透镜(会聚透镜),那么原来被棱镜分解开来的彩色光带,经过凸透镜的折射以后又会聚拢了,在屏上形成一条狭长的白光带。从白光分解的实验和各处被分解成的色光又复合成白光的实验表明: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白光)。把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虹
3.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热胀冷缩》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根的形态。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呢?
问题 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 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 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 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 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 视频。
归纳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 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 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 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 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分组讨论实验方案。交流 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实验 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交流 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归纳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 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 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 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七、小结
教学反思
《根里的“抽水机”》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一开始,我先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根的形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植物根的作用,最终发现根是植物的“抽水机”,它把植物所需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的。主要包括观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征;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测量根系的长度,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运用简单的模型、观察根尖形态,从而了解根的作用。
在“根里的‘抽水机’”一课教学中,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教学开始中,我先创设了学生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情景,引出问题“根这么重要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想了解根有什么特点,它在泥土里是怎样分布的。在观察、比较和测量了根系以后,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根这样分布有什么作用呢?因此,教材又安排学生开展一个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根深扎土壤是为了能固定植株。根还有其它作用吗?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观察“毛绒绒的根尖”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分析中得出,根还有吸收并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总体来说,本课教学还是比较流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 茎里的“运输网”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茎的形态。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3.探究茎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
2.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
2.能尝试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神。重点难点:通过了解茎的形态和一般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教学准备:变色花及其制作视频、不同形态的茎的图片、有断枝的图片、有关记录树干枝条的观察表。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插图。
问题 波波发现了什么?彬彬认为茎里流出来的汁液是根吸收来的水分,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二、活动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导入 出示课前老师做的“变色花”(或课本图)。
猜想 花的红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观察 切开茎部,观察横截面。思考并记录。
引导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重点会放在花是否变色的现象上。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交流 各组汇报自己的看法。
媒体 播放“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视频。归纳 茎能运输水分。
引申 你会做一枝两色花吗?回家试做一朵两色花。
三、活动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
导入 出示一些不同形态茎一 二 三 四 的图片。
讨论 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 大风吹植物不倒的图片。归纳 茎还有支持作用。
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树怕剥皮”呢? 阅读 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
讨论 如果有的树皮被环割了一圈,割得不太深,树皮会怎么样呢?割得不宽,又会怎么样呢?割得太宽,树皮又会怎么样呢? 归纳 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
引申 莲藕的茎是哪个部分?长在地下的茎有什么作用呢?
四、拓展: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五、小结 教学反思
《茎里的“运输网”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以及观察茎的形态特征,从而认识到茎就是植物的“运输网”。
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了解茎的形态与作用时,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茎的各种形态,分析和推理出茎的作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观察被染色花的茎,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能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还能尝试推理,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教材的驱动页教学中,利用卡通人物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引出“茎是不是输送根吸收来的水分呢?”。再通过白花染色实验,让学生剪切染色花的茎进行观察、分析探究茎的输导作用。那茎究竟还有哪些作用呢?教材中又安排了“探究茎的其它作用”的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茎来认识植物茎的各种形态,再根据观察的结果,比较、推理出茎有支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第三课 叶里的“加工厂”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培养1.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叶的作用,尝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初步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2.认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叶和探究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教学准备
有关森林的照片、叶片不同排列的照片、光合作用的视频。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二、活动:观察叶片的排列情况 导入 出示课前拍摄的叶片排列照片。
问题 这些叶片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交流 说说寻找到的叶片排列特点。讨论 叶片互相不遮蔽的意义。
三、拓展:绿叶的作用
导入 植物没有叶片会怎么样呢?长期没有阳光照射,植物会怎么样? 媒体 播放“光合作用的过程” 视频。
讨论 光合作用的水分、二氧化碳从何而来? 阳光有什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营养物质会输送到哪里?
交流 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放出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思考 有了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越来越多?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本科教学采取提问——观察、描述——分析、推理——交流——观察——分析、判断——交流的教学流程。
《叶里的“加工厂”》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通过对叶子接受光的诀窍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认识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本课的主要任务还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里的“加工厂”》一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他们的细致观察中,分析了解叶片的排列规律;然后在认识“叶片排列规律的意义”上,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探究叶片为什么要吸收阳光,以及阳光对植物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任务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茂密的森林里,阳光能照到每一片叶子吗?”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直接观察叶片排列,寻找植物叶片排列的规律,从而找出“叶片这种排列规律的意义”。据此,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植物为什么要吸收阳光呢?”从而引出了“绿叶的作用”这个活动。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中可能对光合作用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不一定了解和说得清楚,所以,教学中通过虚拟的叶片内部“加工厂”的工作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和推测出植物叶片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分制造氧气、营养物质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基本能够达到教学要求。
第四课 花里“育婴房”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花的结构。2.探究花的作用。3.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能力培养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2.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尝试对观察和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3.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花,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动手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3.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推理能力。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视频、桃花模型、“花的构造”视频、鲜花、镊子、“花的档案”样例。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 二 三 四。说说花的名称。
问题 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
二、活动一:解剖花
导入 要更完整地认识植物的花,我们可以用解剖的方法去观察花的内部。怎样解剖一朵花呢?
演示 出示一朵桃花模型。介绍解剖桃花的方法,提示要点,出示记录表格。在解剖前,教师应示范怎样使用镊子,怎样解剖白菜花(可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实验 按要求解剖白菜花和其他2~3种花,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交流 对花的解剖结果进行归纳,了解花的结构。媒体 播放“花的结构”的 视频。
思考 认识什么是完全花,什么是不完全花。找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区别。拓展 分辨常见的花,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
三、活动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 导入 出示几种不同的花的实物。
问题 这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让学生指出来)
交流 在解剖花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雄蕊和雌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媒体 出示有关雄蕊、雌蕊的图片。
实验 剥开雄蕊的花药,剖开雌蕊的子房,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媒体 播放“开花的过程” 视频。
归纳 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婴房。植物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育成长的。
四、拓展:给花建档案
导入 教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几种“花的档案”。问题 你喜欢哪份“花的档案”呢?为什么? 交流 “花的档案”一般应有哪些内容?
制作 每组设计一份“花的档案卡”,并制作出来。
展示 出示做好的“花的档案卡”,生生与师生之间相互点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花里的“育婴房”》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4课。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解剖花”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等活动,驱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花的构造;通过寻找花朵里的“育婴房”,进一步探究花在植物繁殖所起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系统的记录方法,鼓励学生建立花朵的档案库,以便学生在课余时进行观察记录,积累更多的植物信息。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探究花的作用。主要包括解剖、观察一朵常见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再根据雌蕊、雄蕊的特点,推测出雌、雄蕊对植物繁殖所起的重要作用。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中学主要通过解剖花、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观察和实验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探究出花的作用。同时,在这一个过程中,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在教学开始环节,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花朵里面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寻找植物孕育新生命的奥秘。所以,安排了第一个活动解剖花。让学生通过正确的解剖方法,观察、比较,发现花的结构,并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在对花的构造有一个基本了解后,教材又提供了另一个专题活动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引导学生细致地进行观察雌蕊、雄蕊的外表和子房,并让学生根据实验和观察的结果,推理出雌蕊、雄蕊的功能。通过本课教学,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花的结构,学生兴趣浓厚。
第五课 果实里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果实的结构。2.探究果实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2.通过探究果实的作用,尝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2.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的作用,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和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一些常见植物开花结果的图片、“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视频、苹果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果实、小刀、“寻找果实”计划表。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 问题 植物的果实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活动一:观察结果的过程
导入 出示一些植物由开花到结果的图片(图片已排好序)。
问题 能说说这些植物的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猜测 猜测雌蕊、子房的作用。
交流 说出植物的花在结果过程中的变化。
归纳 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三、活动二:果实里藏着什么?
导入 出示桃、姜、萝卜的实物。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吗?外形相似吗?内部构造一样吗? 指导 介绍解剖桃的方法(横切、纵切)。在演示解剖方法时,要强调用刀安全。实验 学生按要求解剖桃、姜、萝卜,并观察内部构造。
交流 汇报实验观察的结果。桃、姜、萝卜哪个是植物的果实,哪个不是?说说你的依据。归纳 果实是由种皮和种子构成的。
资料 有关香蕉和无籽西瓜的资料。思考 荸荠、萝卜、甘薯是植物的果实吗?
四、活动三:寻找植物的果实
导入 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实? 活动 到社区或郊外寻找植物的果实。
指导 当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多时,本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如果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少时,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
计划 分组制定一个简单的“寻找果实”计划。提示学生计划应包括准备什么(如观察记录表、笔、工具);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如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纪律要求)。活动前要提醒学生不能随意品尝果实,以免中毒。
调查 寻找植物的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
交流 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各组汇报计划,教师点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采取观察——提问——观察——实验——交流——运用——调查,这一教学流程。《果实里的新生命》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五课。学生可以探究发现果实里蕴藏着新生命—种子。同时,通过寻找校园植物果实的活动,比较不同植物的果实,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了解植物的果实是千姿百态的,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果实的形成与它的构造。主要包括观察、分析不同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得出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成的,然后通过解剖果实,分析、归纳出果实的基本构造。
在《果实里的新生命》一课教学中,我是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通过解剖不同的果实,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在这些过程中,希望学生能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他们探究兴趣和欲望;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在本课的驱动页中,卡通人物都对丝瓜架下的小丝瓜产生了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其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植物开花后结果并不陌生。因此,教学活动中的活动1“观察结果的过程”,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他们对果实形成过程
作出猜想,再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当学生了解了果实的形成后,他们可能会想到,果实的外形、气味、颜色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叫果实呢?活动2“果实里藏着什么?”,就是提供条件,指导学生去解剖常见的果实,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然后发现果实的构造基本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在了解常见果实的构造后,教材又安排了第3个活动“寻找植物的果实”。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果实,然后通过对找到的果实进行对比观察后,发现果实的共同构造。
教学后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果实的基本结构,并且,对这部分内容原先有所了解,因此,教学过程还比较顺利。
第六课 酸奶的秘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了解细菌的形态。2.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4.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能力培养1.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2.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2.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重点难点
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酸菌)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学生自己准备)。
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问题 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活动一:动手制酸奶(回家做)导入 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问题 酸奶是怎样做的呢?
演示 向学生讲述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媒体 出示课本图。
观察 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
讨论 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
猜测 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交流 各小组互相品尝课间餐的酸奶,说说酸奶的味道。
讨论 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其他添加物等。)
设计 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交流 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
目的 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再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
三、拓展:细菌的模样
媒体 出示细菌示意图。
指导 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里、水中、空气中、家里、食物中。
介绍 简要介绍细菌的特点。(如分布广泛,体积微小,身体结构简单,但繁殖很快。对人类来说有些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是有害的。)目的 了解细菌的特点。
四、活动二:观察细菌的外形
媒体 出示乳酸菌等多幅典型细菌 一 二 三 的图片。
指导 小小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到了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就能清晰地看到了。
观察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每种细菌的形态。讨论 从形态上看,可以把这些细菌进行分类吗? 交流 小组汇报自已如何分类,说明分类的理由。
归纳 按基本形态分,细菌大致分为杆菌、螺旋菌和球菌3种。媒体 播放“细菌和病毒” 视频。讨论 细菌的样子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按照问题——实验——交流——对比实验——交流——结论的流程进行。《酸奶的秘密》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学生较为熟悉的酸奶入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所在——添加新鲜酸奶,接着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理解是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究本质。最后系统地了解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点及形态。
本课教学从学生熟悉的酸奶入手,让学生自已用身边的材料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找到牛奶变在酸奶的关键所在。接着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地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猜想,理解是细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本质。学生学习过程兴趣浓厚,发言积极,基本能达到教学要求。
第七课 发面的学问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2.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能力培养1.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2.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3.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建立大胆设想、大胆推理的信心。2.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教学准备
1、面粉,酵母菌,碗,筷子,尺子等发面团材料及工具;
2、酵母菌、霉菌、真菌的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你见过发酵后的面团吗?(引导学生描述事实)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活动一:发面团
导入 出示发面团的制作材料。问题 怎样发面团呢?
演示 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观察 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讨论 制作过程中,你认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原来是酵母菌的使面团发了起来。
三、拓展:认识酵母菌
媒体 出示酵母菌实物(酵母粉)。
指导 这是发面时添加在面粉里的酵母菌,仔细观察,并描述。
观察 分小组观察酵母菌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气味)。
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引导 引导学生留意发酵后的面团有酵母菌的气味。
讲述 酵母菌是怎样使面团发起来的呢?出示酵母菌放大图。它是真菌的一种,和细菌一样,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发酵现象。
问题 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请根据发面团实验及酵母菌的作用进行分析。
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结果填写在课本中。
交流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
目的 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发面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霉菌生长的环境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这些橘子和柿子发霉了。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这些 “霉”是什么样子的? 讲述 出示一组霉菌的放大图片,简要介绍霉菌的特点。
问题 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讨论 分小组设计调查报告,设计实验。课后展开调查。交流 各小组展示调查报告。
小结 在高温、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问题 关于真菌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媒体 播放“真菌” 视频。
上网 登陆“小学科学网”或其他可信度较高的网站,搜集有关资料,并整理信息。交流 把自已整理好的图文资料传送到“小学科学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五、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过程中,采取问题——假设——猜想——对比实验——分析——结论。
《发面的学问》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以生活中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的问题。教学中设计了“面团发酵条件”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了酵母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发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接着,课文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本课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很容易掌握。大部分学生只懂得细菌的不利的一面,对好处认识不够。
第八课 电路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认识简单电路。2.知道开关的作用。
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4.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能力培养1.经历用电线、电池、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的闭合回路的活动过程,学会画电路的连接装置图。
2.学会用简单电路图做实验记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录、整理、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2.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重点难点:经历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比较等的研究,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准备:小开关,电池盒, 大号电池, 小灯泡,灯座,导线,PP胶片,不干胶,铜销钉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图片。
问题 如果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让灯亮起来
导入 出示实物:1节电池连电池盒、2个灯泡连灯座、4段导线。
问题 如果用1节电池让1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怎样用导线连接?怎样画图表示?如果用1节电池让2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实验 各小组按步骤互相配合设计并制作电路,探究出现现象的原因。观察 不同的连接方法,出现了哪些不同的现象?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进行记录。
引导 电路图的绘制要点。区别使用2个灯泡的串联、并联电路。
三、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
导入 出示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2个开关装置、多条导线。
问题 在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中,加几个开关才能分别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思考 开关加在哪里更好?
实验 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探究,并记录连接的方法。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 如何使一个灯泡断路而另一个灯泡保持通路?多用几条导线试一试。如果先画个电路图会更显而易见。你还见过哪些种类的开关?
四、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材料
导入 出示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以及一些身边的小物品(如橡皮擦、铅笔杆等)。问题 把这些物品连接到电路里,灯泡会继续发光吗?
思考 怎样利用这个简单电路判断身边的小物品容不容易导电?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
实验 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并按照设计的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并记录对各种物品的检测结果。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归纳总结。
五、制作数学游戏机
准备 准备制作数学游戏机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媒体 出示课本图。
问题 数学游戏机里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思考 数学游戏机背面应该怎样连接线路,才能让它能正常使用? 设计 根据电路原理和公式的连接需要,设计连接方式。制作 小组合作,根据设计进行制作,并尝试进行游戏。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交流连接方法。
延伸 你还希望模仿这部数学游戏机,设计、制作什么游戏机呢? 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电路的研究》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从学生生活的常见现象、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在本课里,先从“奇妙的电”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电的理性认识。通过孩子们在观察“小铁环闯关”游戏机时提出了“为什么小铁环一碰到铁丝,灯就亮了呢?”和“小铁环能顺利通过铁丝吗?”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一个闭合的简单电路”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所以教材安排了活动一“怎样让灯泡起来?”、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物体”及拓展“制作数学游戏机”。最后形成了有关电的知识。
第九课 有趣的磁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3.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能力培养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2.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磁性强弱”、“磁铁的两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回型针,线,U形磁铁等。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 引导:里面是不是有磁铁?
目的: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活动一 活动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导入:我们都知道磁铁有磁性。磁铁能吸起什么物体呢? 问题:研究一下能被磁铁吸起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交流结论。
目的:通过实验操作,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铁。活动二 活动二: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
引申的问题:把一条磁铁截断,是否还会有两个磁极? 导入:出示条形磁铁、一盘回形针。
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磁铁哪个部分的磁性最强?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法。
交流:交流实验方法,思考其他小组的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汇报:实验后总结得出结论,分组汇报。
目的:通过实验,知道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活动三:两块磁铁的探究
引申的问题:如何判断生活中一些没有标记磁极的磁铁的两极? 导入:我们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叫什么?(南极和北极)
问题:当两条磁铁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会出现什么现象?
讨论:分组讨论。有多少种磁极靠近的方式?在实验记录中进行记录。实验:根据各种磁铁组合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讨论: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引导:通过实验和讨论,找到磁铁靠近时出现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磁铁同性极互相排斥、异性极互相吸引。拓展:擦窗器的结构
导入:出示实物(擦窗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问题:分析擦窗器用到了磁铁的哪些特性?里面可能有几块磁铁?能根据分析,把里面的构造画出来吗?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交流:汇报讨论结果,交流各组意见。
演示:教师打开擦窗器,展示内部结构,并归纳总结。延伸 :设计能更好地吸住、不易掉下来的擦窗器。活动四:隔物吸铁的探究
引申的问题:在纸(或木板、布块……)与纸(木板、布块……)之间隔开一定距离,还能不能吸铁?隔开多少距离就吸不住了呢?想一想为什么?
导入:磁铁隔着物体也能起作用吗?准备磁铁、回形针、不同材料做的薄板等实验材料。问题: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隔着什么物体吸铁,记录实验结果。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进行交流。
延伸: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有区别吗?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
交流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交流。拓展:研究磁力的大小
活动指引:在这个拓展环节中的实验设计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导,在活动四的实验设计时同时进行。(教师在指导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定性实验到定量实验的过渡。指导学生观察磁铁在隔着某些材料吸引铁质物体,磁力的大小是不是会改变时,可以用数吸引回形针个数的方法,因为此法最为简单易行。)
引申的问题:磁铁可以隔着多厚的纸(或木板、布块……)吸铁?想一想为什么再厚些就吸不住了呢?
问题: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相同吗?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你的猜想。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
交流:汇报设计方案,交流后归纳出较合理的方法。
实验:根据归纳出的方法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活动五:哪里应用了磁?
活动指引: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关于磁铁性质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哪里利用了磁?磁的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电冰箱门封、磁性跳棋、塑料笔盒的盒盖、箱包的磁吸锁、铁皮黑板上压图片的小磁铁、打靶玩具中的磁性飞镖、门后防风磁吸、冰箱磁铁装饰、皮包或钱包上的磁铁扣、扬声器里的磁铁、磁性擦窗器、磁性胸针等。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将调查结果分为几类,如文具类、家电类、生活用品类,或生活中、工业上、农业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磁铁、磁现象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有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这是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磁?
调查:观察日常生活用品,记录应用磁的物品名称及其部位。交流:汇报调查结果,了解磁的广泛用途。拓展:磁铁游戏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你能仿照波波的设计,也设计一个利用磁铁的游戏用具吗?
你的磁铁游戏是怎样玩的呢?你用了哪些材料、怎样制作?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材料制作呢?
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并讨论设计的合理性。
交流:学生汇报设计方案,其他组的学生可以置疑,以便设计组改良自己的设计。制作:学生分组按改良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教师及其他组同学可以共同参与评价。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先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擦窗器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磁铁有磁性、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磁铁隔着不同材料的物体吸铁时,磁性的大小也不同。“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有趣的磁现象”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理性认识;而前课“电路的研究”已经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了对电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擦窗器时提出的“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磁铁能吸起什么?”、“磁铁中哪个部分磁性最强?”、“两块磁铁的研究”、“隔物吸铁的探究”、“哪里应用了磁”等知识的学习,最后形成了有关磁的系统理论知识。
第十课 指南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2.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3.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能力培养1.通过研究磁化现象,培养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和概括的能力。3.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2.能倾听他人意见,积极表达个人见解。3.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能准确使用磁性、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示南北方向等词汇来表述;培养解决怎样使磁铁沿着水平方向转动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准备塑料水槽、缝衣针、厚纸片、大头针、磁铁等。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讲述彬彬他们郊游的故事。问题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 目的引入活动主题。活动一:小磁船的探究
活动指引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磁铁有指示方向的特性。
妍妍在想:“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是不是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当然不会出现同样的现象)这段话的目的,不但是通过比较突出只有磁铁才有指示方向的特性,还是为下一活动 “铁可以被磁化,而磁化的铁才能指示方向”作铺垫。
取一个指南针,比较指南针与磁铁磁极所指的方向,将发现它们指示的方向是一致的。磁铁与指南针指向南方的都是南极(S),指向北方的都是北极(N)。
“我的结论”参考答案:普通的铁不能指示方向;磁铁能指示方向;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制成的。
导入出示制作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问题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制作指南针? 引导引导学生合理地设计制作的方法。
按教师帮忙归纳的制作方法,各组分别制作指南针。评价
利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找出自己的家所在的大致方向。活动二:制作指南针
自制指南针还有一些其他的简易办法:(1)加热铁丝法
材料:针、蜡烛、铁丝、冷水,透明塑料瓶、铁锥、细木棒。
制作方法:①用铁丝缠住缝衣针,然后放入火中烧红,之后马上放入冷水中冷却。你要记住了,浸入水中的时候一定要使针成南北方向,这样针才能变成小磁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别烫着!
②把塑料瓶剪去口,用铁锥在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孔,然后把细线一端拴在小磁针的中部,再把线从孔中穿过。倒立塑料瓶,使小磁针吊在瓶的中部。使小磁针慢慢静止,这时你会发现,小磁针的一端指向的是南方,一端指的是北方。(2)扣子指南针
材料:钢针2根,子母扣的子扣(揿钮的子扣),有塑料顶帽的图钉,永磁铁。
制作方法:①
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
②
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并行地穿过子母扣的子扣上的四个孔中。
③将塑料顶帽的图钉的针尖向上,把穿好钢针的子扣顶在图钉的尖端上,钢针可随子母扣一起灵活地转动。
注意事项: ①图钉尖端要磨圆滑些,以保证转动灵活。把子母扣子扣的边沿弄成向凹面弯一些,以便穿针方便些。
②钢针的重心位置要调整到使指针能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为止。(3)浮力支承式指南针
材料:钢针,永磁铁,泡沫塑料一小块,刀片,碗,水。
制作方法:①
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
②
把一小块2厘米×2厘米×2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底面呈一个正方形(2厘米×2厘米),上一半用刀片切成棱锥状,把磁化好的钢针水平地穿在棱锥上。③在碗里盛满水,然后把做好的装置放在水面上。钢针和硬泡沫塑料就能在水面上自由转动,当它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泡沫塑料块可以用塑料瓶盖或软木塞代替。也可用玉米秆的芯制作。(4)悬挂式指南针
材料:钢针,泡沫塑料块,圆珠笔芯,书,线,小纸片(4厘米 × 5厘米),永磁铁。
制作方法:①
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平行穿在黄豆大小的硬泡沫塑料块上。
②在塑料块上穿一根细线,悬挂在圆珠笔芯的一端。圆珠笔芯的另一端用对折的小纸片夹紧,纸片插在竖立的书的装订线一侧,紧贴装订线,作为支架。使塑料块连同钢针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钢针在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准备 大小不同的几块条形磁铁、发泡塑料块、水槽、指南针、铁条等。导入
出示课本图。按课本中的方法做成多艘“磁船”。将“磁船”放入水槽中的水面上。问题:用手拨动各艘“磁船”,待其静止下来后,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思考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重复做此实验,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吗? 用指南针与“磁船”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实验学生分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交流各组汇报和交流实验结论。
目的知道指南针利用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资料:指南针 小结
教学反思
第10课“指南针”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先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做小磁铁的活动,以及探究怎样使小磁铁的磁性更强,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设法使磁铁能沿着水平方向自由转动,从而制成简易指南针;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
“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能指示方向的指南针”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进一步理性认识;而本单元第一课“电路的研究”已经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了对电的理性认识,第二课“有趣的磁现象”已经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了初步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第十一课 神奇的电磁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电能产生磁。2.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4.了解电磁铁的应用。5.学会制作电磁铁。
6.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能力培养1.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2.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和能力。教学准备钉、电线、大头针、电池等。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电磁起重机图片。
问题看了这张图片后,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目的学生提问题,导入后续活动主题。活动一: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 引申的问题电能产生磁,磁能产生电吗?
导入先出示图片(电磁起重机的内部装置);再出示材料(干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钉等。)
“介绍电磁起重机”。
问题电磁起重机的内部有哪些装置?
你能利用电池、导线、铁钉这些材料做个模拟电磁起重机吗?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电磁起重机,并尝试用它吸起铁制的大头针。交流各组讨论、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并记录电磁起重机能吸铁的原因。引导老师适当引导导线缠绕方法及小技巧。目的知道电磁起重机通电产生磁性,所以可以吸铁。活动二:电磁铁与磁铁
导入出示磁铁和电磁铁。电磁铁与磁铁一样,都能吸引铁。问题电磁铁是否也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 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是否也有磁极。媒体出示课本图。
交流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发现填写在课本的实验记录表里。小结像磁铁一样,电磁铁也具有磁极。
如果把导线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两端互换,电磁铁的极性也会改变。磁铁的磁极不能改变。活动三: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 活动指引
本活动用了“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这一任务驱动学生设计和实施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有些学生可能设想要把多节干电池串联使用,或者是把线圈绕成多层重叠,教师应及时肯定,并用备用的电池和导线帮助他们解决材料不足的困难。活动完成后,教
师要选择下列三种类型的设计进行总结:1.用增加线圈匝数的方法来增强磁性的。2.用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的。
3.既增加线圈匝数、又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的。让学生评议一下,哪一种设计效果最好? 导入铁能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有多大?
活动出示电磁铁、一盒回形针。观察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回形针。问题如果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你有什么办法? 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实验尝试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强磁性。尝试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
尝试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
小结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
教学反思本课“神奇的电磁铁”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先从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制作——应用”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本课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学会制作电磁铁;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在本课教学里,从“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入手,对之前学习到的电与磁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综合及拓展;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通过孩子们在观察“电磁起重机”工作时所提出的问题“这台起重机是磁铁做的吗?”、“它除了能吸铁,还能吸其他的什么材料吗?”等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电磁铁与磁铁”、“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等活动,最后形成系统知识。课题 第十二课 能量极其形式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力培养1.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的能力。2.通过各种思考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等例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经历观察、实验记录、整理信息、逆向思考等的研究,建立“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概念。
教学准备气球、橡皮筋、木板小车等实验材料、视频影片等,有关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同学们,很多美丽的小村庄里有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水车,大家知道水车为什么会转动吗?
问题是什么让水车转动起来呢?(答河水)不流动的湖水也能够让水车转动起来吗? 目的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讨论:是什么使下图中的物体动起来的? 活动一让小车动起来 活动指引
本活动是要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物品,让小车动起来。可以有多种方法使小车动起来。例如利用帆架在车上,使车可以利用风能使小车动起来;把气球吹胀,放在车尾,然后把气球放气,气球吹出的气流形成的反冲的能量使小车向前运动;用钉子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另一头固定在车上,牵动小车,把橡皮筋拉长,放开手,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会使小车前进;把橡皮筋的一头固定在车上,另一头卷在车的车轴上,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也会使小车前进。
活动后,应让学生小结是利用了什么形式的能量使小车动起来,使之感受到使小车动起来的能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导入(展示实验用的小木车)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可以给这个小车一点能量让小车动起来吗?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讨论学生观察实验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实验设计。引导我们要注意每一种让小车动起来的办法有什么不一样。实验各小组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制作活动,观察并记录。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学生在观察中风、磁、电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 26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讨论:在下面的这些现象中,存在着哪些形式的能量? 讨论: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呢? 资料:核能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先从物体工作需要能量入手,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理解物体运动需要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出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并让学生思考能量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本课内容是认识能量和能量的形式。主要包括观察能量驱动物体的现象,整理信息,归纳得知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并且通过实验体验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思考能量与生活的联系。
在本课教学中,先从观察身边运动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工作的原因,继而对能量进行研究,并且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推理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科学逻辑推理思维的能力。在该课的唯一一个实验活动中,训练学生在制作和分析的基础上为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的科学认识;接着,在“有哪些形式的能量”的讨论中,教材及从正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的方法了解“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也从反方向激发学生思考、想象“假如缺少了某种能量,世界将会怎样?”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学生对“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的形成和再认识。
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思考空间中,利用气球、橡皮筋、纸板等结构性的材料,反复尝试,同时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小车动起来都需要能量,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据此,又自然地引出一个新问题“能量到底有多少不同的表现形式呢?”就此教材安排了关于能量的不同形式的讨论,进一步促使“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教材除了按这种人们惯常的思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以外,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第十三课 能量的转换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能力培养1.通过资料收集活动,培养学生查阅书刊、网络、及其他信息源的能力。2.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1.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重点难点经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观察、讨论、归纳、判断等研究,认识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教学准备关于课文配图以及有关发电站的视频影片、模型、图片等,并准备好两个活动的材料以及活动记录纸等。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在山上俯视一座水电站,观察到水流从高处飞泄下来后,由此产生了疑问:“水冲下来,怎么就能产生电呢?”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下面一系列的学习。
课文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见过水力发电站吗?你知道水力发电站里有哪些设备吗?”学生对水电站的发电设备了解比较少。课本出示了一张水力发电站的模拟结构图,包括主要的构成部分:涡轮机和发电机。
水力发电站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它是利用水位差(势能)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这个过程中能量被转化,水流的能量被传递给涡轮机里的涡轮机叶片,涡轮机叶片的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使发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使发电机发出电。
为了证实这个过程,课文又提出一个问题:“有了涡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就能发电了吗?”引出探究活动来。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水能不能使叶片转动,另一个是转子转动能不能发电。课本接着就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导入
问题他们在参观什么地方?为什么水冲下来就会产生电? 引导出示水电站的课本图,观察水电站的内部构造。
目的产生研究能量转换的兴趣,尝试制造水电站的小模型进行研究。活动一:让小水轮转起来 活动指引
制作一个小水轮所需要的材料包括一根轴、一个安装叶片的轮轴和六片叶片。安装小水轮的步骤如下:(1)把六片叶片分别插入轮轴中的凹槽中;(2)把轴穿过轮轴中间的小孔。这样一个小水轮就做成了。
如何用水流让小水轮转动起来?可以把做好的小水轮架在水槽上,用一个下部带孔的容器装上水,让水流在一侧的叶片上,小水轮就会转起来了。
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水流的能量可以使带有叶片的小水轮转动起来。活动中的小水轮就相当于水电站中涡轮机的叶片。水流冲击叶片,轮子就转动起来了。就是说,水流 的能量变成了小水轮转动的能量了。
然后,教材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这是一个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一个问题。影响小水轮转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水量、水位落差、水的冲击点。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等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
导入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小水轮装置。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小水轮转起来? 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和讨论。
引导我们可以借助水流的冲击,使小水车转动起来。引导让学生知道,水流的能量可以使带有叶片的小水轮转动起来。
活动中的小水轮相当于水电站中的涡轮机的叶片。水流冲击叶片,轮子就转动起来了。就是说,水流的能量转变成了小水轮转动的能量了。问题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引导可以从水量、水位落差、水的冲击点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实验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延伸在上面的活动中,说明了水流冲击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小水轮转动的能量。
引导考虑到学生组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此之前由老师预先组装好装置。在上课时,可直观地展示各种能让小水轮转动的方法,从而引导出水流的力量可以使小水轮转动的话题,吸引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通过各小组对“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的实践研究,体会到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等方法,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活动二:发电的实验 活动指引
仅仅是水轮转动,还是不能发电的。那水流的能量是怎样转换成电能的呢?这就需要通过一个重要的部件———发电机来进行转换。
水轮的转动,会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发电机转子转动起来就能产生电吗? 课本介绍了如何通过一个发电机进行发电:
(1)用一条较长的棉线紧紧地缠在小发电机的轴上。
(2)把发电机两端的接线口连接一个灯泡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发电机相当于简单电路里 的电池。
(3)固定好发电机整个装置。首先可以用手先转动一下发电机的轴,看是否能让灯泡亮起来;然后再快速地拉动棉线,使发电机的轴高速转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与用手转动轴时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这个活动说明,发电机轴的转动是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的,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快,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
学生完成活动后,应让学生结合活动1和活动,描述一下水电站中的涡轮机和发电机是如何协同工作,将水中具有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导入水流的能量是怎样转换成电能的呢?
水轮转动会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发电机转子旋转起来就能产生电吗? 演示教师利用手摇发电机装置演示发电过程。
问题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怎样可以使小电珠更亮?
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引导可以从转轴的转动速度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践,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交流各小组汇报与交流。
归纳发电机轴的转动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快,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灯泡就会越亮。
延伸 结合两个活动,尝试描述水电站将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践研究,体会发电机轴的转动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流。发电机轴转动的速度越大,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拓展其他形式的能是否也能互相转化?
讨论: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来发电,它能把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下面的发电站,是把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你知道更多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吗? 资料:抽水蓄能电站 活动指引
发电厂发出的电,如果没有被用户用完,那么剩余的电,会到达哪里?是继续循环利用,还是浪费了?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就是当发的电超过需要(用电低谷)时,利用多余的电力把处于低地势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地势的上水库里储存起来(把电能转化为势能);待需要增加发电量(用电高峰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的时候,再把上水库的水放出来进行发电(把势能转化为电能)。
请说说图中从光能开始,最终转换成声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能量形式的转换?下图中表现了从太阳能通过一系列的转换而变成声能的过程。这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一个综合应用。
讨论可以分两步进行:(1)先让学生说出这幅图中出现了哪些形式的能量(光能、化学能、生物能、动能、电能、热能、声能)。
(2)再讨论这些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整个过程应是:光能被植物转换成生物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生物能通过果实被孩子(波波)消化后转换成身体内的能源物质(如脂肪)储存起来。然后,脂肪释放出化学能,转换成物体运动的动能(踏脚踏车),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把动能转换成电能传给电热炉,电热炉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热能把水壶里的水烧开,水蒸气冲出水壶的壶嘴,转换成声能发出声音。
讨论:请说说课本77页的图中从光能开始,最终转换成声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能量形式的转换?网上学:太阳能利用的调查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电能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能量形式,而水电是我国积极发展的能源,所以教材选择水电站的工作原理作为本课的驱动。水能变为电能的过程是较复杂的,但可以通过对过程的分解来设计活动。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可以用小水轮来模拟,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以用玩具上的小马达来模拟,把这两个实验活动设计成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去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然后通过抽水蓄能电站能量转化(电能——水能——电能)的介绍,和一个有趣的能量转换事例,认识人类对能量的创造性利用,充分理解能量转化的同时,也进行了科学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课题 第十四课 大地的变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2.了解化石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对自然现象提出问题的训练,培养猜想与假设的能力。2.通过对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分析,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收集证据,并能根据事实证据作出判断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自然界有很多的奥秘。2.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通过一系列研究活动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猜测、分析、判断,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地表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收集证据,并能根据事实证据作出判断和推理。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化石标本、泥、沙、小石子、筷子、烧杯。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同学们,小伙伴们结伴去郊游,他们在哪里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认真观察。
问题 出示贝壳是镶嵌在岩石里的照片。
海里的贝壳怎么会出现在山上呢?原本就在那里的,还是后来才出现的?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有的学生也在爬山的时候发现过类似的贝壳,让其回忆贝壳是松散的还是镶嵌在岩石中的,由此可以排除后来出现的情况,得出猜测高山原本是海。
二、活动:探究海洋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化石标本。请大家认真观察。从图片或化石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山上为什么会有海底的物质?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年年长高呢?
媒体 播放“介绍地壳变化的现象”的视频。
目的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思考可能的形成过程,探究相关的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猜测。
三、阅读资料:漂移的大陆
四、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流程是提问——猜测——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并做出解释。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总领全单元,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借助主题人物提出的问题驱动学生分析成因,收集证据,根据事实做出推理判断,从而学会猜想与假设这一科学研究步骤,同时提高对问题给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在教学中借助一些现象及实物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然后收集证据、查找资料,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合理解释现象。学生还从中学会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在比较各类证据及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并正确解释为什么高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从而知道海洋与陆地的变化。
第十五课 大地的震动
标准内容了解地震的现象。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2.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能力培养1.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2.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2.培养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重点难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思考、统筹的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小木条、小信封、校园平面图。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大量地震后的图片。问题 地震后是怎么样?有哪些危害?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地震的现象及危害,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相关的应急措施。
二、活动一:地震有什么危害?
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 收集 收集地震资料,了解地震带来的影响。
问题 地震带来了什么灾害?你认为地震对灾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地震引发房屋倒塌。地震致使公路和铁路扭曲,变形。被震裂的大地。地震引发的海啸)媒体 播放“介绍地震和海啸的现象”的视频。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灾情,并表达感受。导入 给出多幅情景图(居室、商场、野外、马路等)。
问题 假设地震在这里发生,你会怎么样做,为什么?地震引起的海啸、山崩现象是怎样的?
目的 创设情景,了解学生前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情况,适时做出评价。
三、活动二:设计紧急避险方案
导入 人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当在学校上课时发生了地震,怎么办?
问题 有哪些求生用品?求生通道在哪里?逃生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 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工合作,调查了解学校及学校周边地形、环境、人员等在地震发生时影响撤离的各个条件因素,然后让学生画出有关地形的平面图,再设
计逃生的路线和方案。
演习防震演习(实地演练,适时指导)。
目的 提出问题,加深学生的日常防灾意识。课后结合校园实际,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四、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按照收集资料——观察——综合——分析——判断——设计的教学流程。
地震大多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地震危害以及逃生的学习,更进一步加深本单元变化的地表的认识还学会自救的方法。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灾害不畏惧的精神。
通过对地震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制定相应的求生方案。教学效果还是明显的。
第十六课 火山的喷发
标准内容了解地震的现象。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了解火山喷发的一些现象。
2.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能力培养1.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
2.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和合理应变的能力。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火山喷发前、中、后的大量图片。问题 火山喷发是怎么样?给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火山的现象及危害。
二、活动:火山喷发的过程
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关火山的新闻报道? 收集 收集火山喷发的资料,了解火山喷发带来的影响。
问题 火山喷发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过程?你认为火山喷发对周围有什么影响? 媒体 播放“介绍火山的形成和喷发过程”的视频。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实情,并表达感受。
三、阅读资料:火山的利与弊
四、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运用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结论的教学流程。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火山形成过程的探究以及对火山带来的利弊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及地壳的变动对地表的影响。
了解火山现象及其利弊,体会自然现象的两面性,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对火山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分辨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第十七课 地表物质的迁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2.知道流水具有搬运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
2.通过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细心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2.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通过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培养观察、分析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牛奶盒、泥沙和小石子、有棱有角的砖块、玻璃瓶、页岩、酒精灯、木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展示奇特地貌的图片(如澳大利亚西部海登城附近的波浪岩、台湾基隆野柳风景区的女王头覃岩等)。
问题 看看这些岩石像什么? 你还在那里看见有奇形怪状的岩石? 这些岩石为什么会这样?
目的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是谁造成这样奇特的景观。
二、活动一: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
导入 是什么原因让坚硬的岩石碎裂,逐渐分解呢?
实验 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模拟温度对岩石碎裂影响的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安全、快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材料上要选取较薄的页岩,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然后突然投入冷水中。但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岩石在酒精灯上不能加热得过久,以免炸裂!岩石在投进烧杯的冷水里时注意不能碰到烧杯壁,投放时应尽量轻一些。
问题 岩石为什么会裂开?请学生尝试讲述岩石裂开的过程。目的 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推测,探究岩石裂开的原因。
三、活动二: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
导入 在高山上,在一块很大,很光滑的崖壁上,竟然长着一棵千年古树。思考 石头上怎么会长树呢?还那么粗壮?
猜测 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常识,尝试解释石头长树木的自然现象。观察 观察课文图片。
问题 是什么因素导致岩石碎裂?
引导 物理风化作用(气温的变化、渗入岩缝的水在冬天结冰时体积增大使岩石胀裂)、生物风化作用(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使岩石破裂),以及化学风化等。
媒体 播放“介绍岩石的风化现象及其原因”的视频。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岩石风化的原因。
四、活动三:泥沙怎样“搬家”?
观察 泥石流的图片。
问题 泥石流是由什么组成的?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 模拟“流水有搬运作用”的实验。
要求 用一个倾斜的木槽(木槽最好长一些),在一端堆放小石快、砂和泥土混合物,缓慢地用流水冲刷(最好利用一个废旧的塑料饮料瓶,在瓶盖扎出数个小孔,让水从小孔中成细线缓慢流出,这样才能得到明显的效果),使混合物在水的冲刷下分散停留在木槽的各个位置上,形成“山峰”、“山坡”、“山脚”的模拟状态。
观察 木板上的泥沙在不同位置上留有的物质有何特点。在自然界中,那些风化后的岩石、泥沙经历了流水的冲刷、搬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媒体 播放“介绍河流对卵石的冲刷作用”的视频。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流水的搬运作用。
五、拓展:石笋的形成
观察 天然石笋的图片。
问题 石笋是由什么组成的?石笋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 模拟“石笋形成”的实验。
要求 烧杯中的小石子的作用是拉住绳子。一只烧杯里盛清水,另一只烧杯里盛明矾溶液,由于两端的渗透压不同,棉线将在不同浓度的液体之间吸传液体。纱线中间打小结的目的,是让明矾溶液积聚在此处滴下,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实验现象纱线的小结和桌面上会形成仿似钟乳石或石笋的固体。观察 在棉线上留有的物质有何特点。
尝试利用模拟实验得到的启示,解释石笋是如何形成的?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石笋的形成。
六、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描述的是让地表瞬间发生改变的自然力量,后半部分则是认识其他自然力量对地壳的缓慢作用。如果说火山、地震等是大自然对地形地貌的大刀阔斧,那么本课所述说的力量则是精雕细琢。大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想像的,大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在奇特的地形面前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本教学中,通过对野外奇特岩石的观察,了解风化对岩石的影响,并在生活中收集岩石风化的证据;通过探究水流对土墩的影响,了解水流的搬运作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地表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培养细心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热胀冷缩》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36-43页。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实例。
2、认识动物的形态和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一幅松鹤延年图激活了对主题任务的思考:丹顶鹤能生活在松树林里吗?
二、新授:
(一)活动一:丹顶鹤适合生活在哪里?
1、引导学生认识沼泽地和松林的环境特点是什么。
2、仔细观察丹顶鹤标本,发现它有那些外形特片适合生活在环境中。
3、把丹顶鹤的外形特征与其他生活在该环境的动物进行对比。
(二)资料:有趣的鸟足。
运用实物投影将各种各样动物的足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不同的足主要有什么作用?这类动物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足?
(三)讨论:动物的外形特征、行为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1、教师提供不同的动物标本。
2、学生分小组观察与讨论,探寻这些动物有哪些身全特征、生活习性适应其生活环境。
(四)知动二:奇妙的身体特征与生活习性。
1、布置课前搜集资料获取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信息。
2、组织交流活动。
先小组交流自己的资料,小组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再组与组之间交流,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最后全班交流,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发表对动物生存本领的感想。
(五)网上学:动物的特殊本领。
教师指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
三、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用差异法判明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长方形扁纸盒2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若干条、干土、湿土。
2.挂图或投影片——热带草原上的动物、热带森林中的动物、南极动物、其他自然环境中的动物。
学生准备:捉蚯蚓。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在自然课里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动物?
(2)讲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动物的生活方面的知识。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1)看图:课本第4页插图。
(2)提问:
①图中有什么动物?
②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多在树林、草地、花丛)它多在白天活动还是夜里活动?
③蛾生活在什么地方?(树林、草地、稻田)它多在什么时间活动?
④鱼生活在什么地方?(水里)离开水鱼能生存吗?
⑤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沙漠)在高山、森林、海洋等自然环境中有骆驼吗?
⑥猴子多生活在什么地方?(树林)在草原、海洋、沙漠等自然环境中有猴子吗?
⑦白熊生活在什么地方?(北冰洋)北冰洋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在温带、热带的自然环境中有白熊吗?
(3)讨论: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蛾子多在夜间活动;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骆驼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呢?
(4)讲解:
以上事实说明,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等,其中有的是动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例如空气、水,离开这些条件动物就不能生存;有的对动物生活、分布等有很大影响。各种动物所需要的环境不完全相同,有的相差很大。例如,有的动物适宜生活在光线充足的白日,有的动物只在夜里出来活动,还有的终生生活在黑暗的地下;有的动物必须生活在水中,有的动物却可以生存在干旱的沙漠里;有的动物适宜生活在炎热的地方,有的动物适宜
生活在寒冷的地方。
2.指导学生认识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
(1)讲述:课前,同学们在野外捉了很多蚯蚓。下面,我们就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
(2)讨论:根据你以往的观察说一说,蚯蚓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3)讲解: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4)实验1——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
①讲解:首先研究蚯蚓是适宜生活在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怎样实验呢?如果想办法创设两个在某方面不同的环境——一个适宜蚯蚓生活,另一个不适宜蚯蚓生活,其他方面的环境条件相同,把蚯蚓放在两种不同环境的交界处,通常蚯蚓会爬向适宜它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就根据这个想法进行实验。具体方法是:
边平行的口;在桌面铺一块黑湿布,将纸盒底朝上扣在黑布上,使光能从右面的开口照进盒子。这样,盒内的温度和湿度基本相同,但亮度会有不同——左边较暗,右边较亮。
将盒子掀开,把5条蚯蚓放在湿布上,再用盒子扣上,使几条蚯蚓在盒的中间处。
过一会儿,把盒子掀开,观察爬向哪边的蚯蚓较多?
②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多数蚯蚓会爬向黑暗的一边。)
④讨论:以上实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⑤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5)实验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①讲述:下面,我们要用实验的方法,观察蚯蚓是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
②讨论:怎样实验才能达到上述实验目的?
③讲解:要观察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可以这样实验:
找一个长、扁的纸盒,在盒底铺一块塑料薄膜,在盆底左边放干土,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隔开一段距离,造成温度、亮度相同,干湿条件不同的环境。
把5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之间,用玻璃片盖在盒子上。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④分组实验。
⑤汇报实验结果:爬进干土的有几条?爬进湿土的有几条?(多数蚯蚓会爬进湿土中。)
③讨论:以上实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③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6)提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知道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
(7)总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8)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3.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1)讲解:因为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热带草原上的动物。
(3)提问:
①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热带草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②在热带草原生活着什么动物?除图中画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热带草原?
(4)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热带森林中的动物。
①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热带森林)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②在热带森林生活着什么动物?除图中画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热带森林?
(6)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南极洲上的企鹅。
(7)提问:
①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南极)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寒冷)
②在南极生活着什么动物?为什么在这里看不到海狮、海象、海豹等海洋动物?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动物生活与哪些环境条件有关系?举例说明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布置作业
1.观察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蚯蚓。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热胀冷缩》教案】推荐阅读: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07-25
科学五年级上册粤教版08-21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光与生活教学反思09-29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09-10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 太阳和影子08-31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10-22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11-01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6-27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09-26
一年级粤教版科学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