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理教学故事

2024-10-12

我的地理教学故事(精选20篇)

1.我的地理教学故事 篇一

我的教学故事

房寨中学

霍增良

上课迟到,这是学生常常犯的一个毛病。尽管不是什么大的错误,但如果置之不理,长期下去,学生会逐渐养成一种坏的习惯,对班里的学习氛围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近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女生,总是上课几分钟后才能匆忙的赶到教室。询问她们原因,不是上厕所就是老师拖堂或者是自己去打水了„„各种不同的理由层出不穷。说教一番之后,也只能要求她们不要出现下一次。但是,效果却并没有那么好,她们几个还总是迟到,好像已经形成了习惯。于是我更加的发火,对她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了一些过分的话。结果大出所料,她们或者是对我的话置若罔闻或者是老师的不当言辞的反抗,迟到的现象更加的严重,有一次甚至上课20多分钟后才来的教室。学生上课迟到,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总是在心头萦绕去不能很好的解决。

偶然的一次机会,开班会的时候突然想到:“今后如果谁上课迟到正好遇见我,不能扭头就走,而要走到我的面前说老师,我迟到了。”

因为我的办公室在一楼,而教室在四楼,所以上课一定会经过那里。每次上课前后,我都走出办公室到外面站一会儿,看那些学生迟到了。当然,遇到最多的还是她们几个。刚开始例行公事般的说了就走,次数多了,渐渐变得脸红,不好意思开口„„

作为一位老师,有些事情并非一定要拳打脚踢或者大声呵斥才能解决问题。心与心的交流,彼此间的包容与理解,我们转换一下审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也许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学生都是一棵棵的小树苗,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去适当的修剪枝叶,但更需要阳光和雨露,更需要用心去呵护,用爱去浇灌。

2.我的地理教学故事 篇二

在此之后, 我开始压下骄傲的情绪, 踏踏实实地反思自己。备课, 是讲课之首要。俗话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只有在课前充分分析教材, 分析学情, 揣摩每个教学环节, 才能让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 在讲堂上游刃有余, 漂亮地打好每一仗。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认真备课的重要性之后, 我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参阅以前老师的教案, 翻看不同版本的教学参考, 逐渐分辨出对于不同类型的课, 应该如何备课。慢慢地我摸到了一些门路。可刚开始的备课教案中, 我只是写上每一环节干什么, 而没有预想到学生应该如何参与, 让哪个学生参与。后来我的辅导老师给我作了相应辅导。从他那里我知道了, 教案应该写详细些, 对单词教法、对话练习或课文理解等应采取什么样的具体上课方式。就在问与答, 教与学的过程中, 我的教案开始有了变化。另外, 学校检查也给了我很大帮助, 学校指出, 上完一节课, 要把反思落到实际, 不讲空话套话, 对课堂上好坏两方面, 甚至个别细节也可以记录, 并进行思考, 这才能给以后的课堂带来实际帮助。因此, 每堂课下来, 我都花几分钟的时间静静回放课堂的情景, 找出一些值得记录的地方, 然后写出反思, 比较重要的环节问题, 对教案作出修改。现在, 我的教案会受到一些表扬, 这些表扬让我又找回了信心和动力, 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提高的目标。

我发现, 课前备课教案问题虽然越来越少, 但是讲课却不是很顺利。不同的时期总出现不同的新问题。比如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 英语教研室领导来听课, 在给予了不少肯定的同时, 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不会讲课。领导老师指出, 我的课不是在给小学生讲, 面对小学生, 要蹲下身来, 从孩子的角度, 用孩子的话来教知识。那次听课之后, 我开始在网上找小学英语的示范课, 看看那些优秀教师是如何根据每堂课的不同类型, 来设计环节的。这一学习, 让我豁然开朗:小学生的英语应该是“玩中学”。因此, 我开始不断在自己的课堂上适当加入游戏, 让学生玩中学, 玩中练, 同时利用比赛和奖励机制来检测和鼓励学生。确实, 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活跃了, 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参与到英语课堂上来了。在上学期的汇报课上, 校领导对我的课堂给予肯定。

后来, 我又慢慢发现, 课堂形式的进步, 似乎与测验成绩并不成正比。问题又出在了哪里呢?经过考试分析会和有经验的老师指点, 我明白了, 孩子自主性差, 课堂表现活跃, 但是有一部分人不一定真的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或者说, 真的有所收获。因此不能只看表象, 老师要认真落实到每个人, 除了课堂有趣味的讲课, 还要有扎实的练习。对于个别学困生, 还要采取特别的笨方法, 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而且在课堂上, 对于特别重要的知识点, 要用简单通俗的语言, 放慢速度, 多遍重复, 不厌其烦, 学期末复习阶段的工作中, 我发现自己在讲课方面的改进确实取得了好的效果。学生们对于英语产生了兴趣, 而且考试成绩也有所提高。

3.我的教学相长故事 篇三

求轨迹问题,我出示了第一个例子:

例1,已知动点P(x,y)到定直线l:x=-3与定点M(1,0)的距离相等,求动点P(x,y)的轨迹方程。

这个题目有明确的几何等量关系,只要代入坐标运算就可以得到方程y=8(x+1),这是以点(-1,0)为顶点,2P=8,开口向右的抛物线。这种根据几何等式列出代数方程的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直接法。这个题目有没有别的方法呢,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动点的轨迹是抛物线,接下来,我从确定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准线、焦准距p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如果我们根据条件可以确定轨迹类型,再去求相关参数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定义法。

我们举了第二个例子。

例2,△ABC中,已知A(-2,0),B(2,0),且AC、AB、BC成等差数列,则点C的轨迹方程是 。

在提问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轨迹是椭圆,都在下面忙着写算,我巡视了一下,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是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进行运算,而不是应用定义法。

当学习习惯了一种方法时,不会主动寻求简捷的方法,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有现成的等量关系:AC+BC=2AB,即AC+BC=8,给出的等量关系,只要用坐标代入就可以算出,这一点对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有相同的表现。

分析其中的原因,表现在思维上的抽象层次不同,用定义求解,更多的要借助于心智技能,而坐标代入求解,则是操作技能为主,从题目所承载的知识类型来说,坐标代入计算是程序性知识,而定义法则是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要回答“是什么”,它通过网络化和结构性来表征观念(命题、表象、线性次序、图式)间的联系,反映事物的状况及其联系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激活的传播来完成,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速度较快,图式经历的时间稍长,命题往往在几秒钟内就被掌握,检验陈述性知识是通过看其能否被陈述、描述,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陈述性阶段才能进入程序性阶段。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陈述性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过程。练习与反馈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有助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方面,由于定义法求解,需要对相关概念、知识间的联系要综合运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定义法求解,通过练习后,能使学生在今后有意识地运用定义求解,掌握定义求解的一般程序,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加强综合分析能力。

我接下来又给出了下面一道题:

例3,与圆(x-1)2+y2=1外切,且与y轴相切的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方程是 。

我画出了示意图,给出了答案:y2=4x。正准备讲下面一题,一个女生提出了疑问:如果动圆画在y轴的左边呢?下面马上有同学附和,应该还有x轴,我立即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心里咯噔了一下,我重新画图,匆忙间,画出的动圆与定圆内切了,学生马上说画错了,我连忙擦去,又重新在左边画出动圆,显然还应该有x轴的负半轴,答案应该是y2=4x(x≠0)或y=0(x<0)。我说,如果将与定圆“外切”改为“相切”呢?那么轨迹就应该还有x轴的正半轴。

下面的故事发生在晚自习上。

题目:已知动点P(x,y)到定直线l:x=-3与定点M(-1,0)的距离相等,

(1) 求P(x,y)动点的轨迹方程。

(2) 记定直线l:x=-3与x轴的交点为B,基问题(1)中的轨迹上两点A、C满足条件:|MA|,|MB|,|MC|成等差数列,求弦AC中点的横坐标。

(3) 设问题(2)中弦AC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kx+m,求m的取值范围。

前两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比较顺利,第3个问题学生运用:联立方程、韦达定理、中点公式、中点在抛物线内部等知识也可以得出结果。这个问题一般性解决采用三字诀“中、垂、交”,以前也分析过,现在学生能顺利解决,说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已不存在什么问题,我很高兴和满意。

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熟练掌握,譬如黄俊情同学,他在这个题上已经花费了很长时间了,还是没有弄出来,过来问我,我没好气地说:“根据条件表示将k用m表示,利用中点在抛物线内部的条件就可以求出m的范 围了。”“不是啊,老师,你看……”他边说,边在乱七八糟的图形上继续重复画着线条,我说估计不行吧,他回到座位上,他和石磊又叫我过去,又解释了一会,还是说不出具体的理由,我有点不满地说:“别在浪费时间了,还是用原来的两种方法解吧。”

回到办公室,两人又跟过来了,还有蒋佳骏。蒋佳骏向来数学很好,脑子也灵,反应快,他说:“老师,这种做法对的。”于是他向我解释起来。过中点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D、E两点,过这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法线,两条法线的纵截距分别为t1,t2,则t1

这个问题对一般的椭圆适用吗?这是我们他们提出的一个疑问,几个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适用。”

我用几何画板通过演示,发现他们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这种解法的依据是什么呢?如何说明以(x0,y0)为中点,当x0不变,y0变化时,m值一定介于t1与t2之间呢?

我用几何画板作图,却很难作出以给定点为中点的弦来,所以无法用几何画板实现随机动态演示。

我想将问题进行先进行一般化,设抛物线y2=2px上两点为A(x1,y1),B(x2,y2),其中点横坐标为x=x0,如果弦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kx+m,求m的取值范围。为计算方便,取p=2, x0=1进行验证,求得m的取值范围(m1,m2)。

接下来将问题转化为,如果弦AB的中点横坐标为x=x0,证明AB的垂直平分线的纵截距的范围是(m1,m2),且正好是过A、B的抛物线的法线的纵截距。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不通过计算而说明AB的垂直平分线的纵截距介于过A、B的抛物线的法线的纵截距之间呢?

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这就为今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捷径。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面的问题:第一, 教师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如何应对呢?如果学生指出来了,如何面对自己事先并未察觉的错误,并充分运用错误资源呢?

第二, 学生提供了一种独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作为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思维的创新,难免自以为是,否定学生,如何避免因自己的无知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呢?

第三, 如何选择一个适当的视角反思师生双方各自的价值取向呢?譬如,从习惯的角度省思学生的思维启动的动力,或教师应对此类问题发生的一般解决方案,是否合适?

4.我的教学故事 篇四

我有一帮可爱的学生。

在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从他们班的任课老师一下子转变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很快适应了,但是学生有部分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刚开始他们对我的要求难以严格的遵守,经常在班级德育考核这块扣分,甚至导致在期中考试之后,我们班成为期中整风班级。课堂纪律、胸卡佩戴、上课迟到早退、仪容仪表、寝室内务(锁门)等这么几大块地方经常扣分,我苦口婆心地强调这些,效果不大,那时候特别苦恼.……

后来,我发现真的言传不如身教,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仪容仪表,我自己每天精神百倍投入工作,自己理了短发在把那几个留长发的学生叫出来做思想工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自己在课堂上时刻注意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提早到教室,不早退,那么学生也会更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提早到教室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课前深入到学生当中谈心,拉进师生距离;寝室内务,每天晚上查寝的时候和学生谈心,经常提醒该注意的东西,久而久之,寝室工作也会更好做;胸卡佩戴,则班级内通报批评加谈话教育解决。

学校比赛活动务必尽心尽力参与,带领班级全力以赴是最好的选择。我接手班主任之后,年级辩论赛,我们班拿了第一名,还代表年级参加全校比赛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班里一名辩手还荣获校级“最佳辩手”称号。年级合唱比赛,我们班获得第一名,代表年级参加全校合唱比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比赛之后,很多学生觉得因为没有拿到第一名而失落,这时候我采用奖励和鼓励的办法,召开了一次班会,消除了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失望气氛,取而代之的是更强的班级凝聚力。在这过程中我做的事情很简单,指导、组织、引导、鼓劲加油、心理辅导,让学生们觉得,我一直和他们在一起努力!最后的结果不重要,过程最重要。在这个参赛过程当中,班级凝聚力有了质的提升。文理分科后新组建的一个班集体,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成为了一个凝聚力比较强的班集体。

2014年的元旦,是我的生日,我的学生让我很惊喜。他们给我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爱心便当——热气腾腾的饺子,77个,代表着班级77个学生对我的祝福,我十分感动和欣慰。元旦那天,我把我们班没回家的住校生以及父母不在身边的走读生叫到住的地方,一起吃了顿火锅……气氛很好!

5.我的教学故事 篇五

一个老师社会地位足够平凡,一个老师教学经历足够丰富,平常的教学有着伟大的收获。从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多年,下面我想将分享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两件平凡小事。

心得体会一: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在课堂教学上,我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一堂课上,几乎每一个学生我都为他们纠正过错误。当时班上有几名男生,由于接受能力弱一点,纠正的次数甚至达到四、五次。有时候心里一焦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怎么气氛越来越沉闷。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学生谈话后才知道原因:是我过分“周到”的纠错挫伤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信心。试想,若是自己在学习时,老师也是不停地打断、纠正,那怎么不会感到气馁和受伤呢?那怎么还能积极愉快地学习呢?比如说,如果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他们所学的知识是不会被吸进大脑,而所做的反复练习会被“过滤”掉。相反,当你的心理压力小,学习的效果就好了。在痛心我的教学失误后我不禁思索着补救的方法。最后总结到,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任何尝试,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 从那以后,完学生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积极。现在,从学生们渴望上物理课的期望中,从课堂发言积极热烈和表演会话争先恐后的活跃气氛中,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这是发生在我课堂教学上的一个真实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这样存进了我的记忆库,每一个时刻,每一处细节,都觉得有保存的价值。心得体会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在进行语文新课程教学以后, 我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我喜欢那具有创新精神的男生,也喜欢那愿意大胆质疑的女生。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对语文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但光有兴趣也不够,因为仅仅靠反复地做讲评和练习,必然会陷入“应试语文教学”的困境,学生会出现只会做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很差的局面。我想,平时上课应多注意知识的延伸,更好地开放课堂,让学生自由些、宽松些,多让学生多动脑筋,自主学习。我喜欢自主学习的这种形式教学,但这种课堂往往容易乱。优秀的老师应该注意处理好课堂上的秩序,避免出现“大乱”现象,尽可能做到活而不乱。

在每堂语文的课中,我都会经历一些教育事件。我觉得从每一个事件中所感悟到的将是今后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和学习,我感悟到课堂应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虽然同时也感到教学压力比以前大了,但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们展示教学的魅力机会,给我们提高专业水平的机会,给我们和学生共同品味教学过程喜悦的机会。俗话说:为了给学生一杯有价值的水,自己要努力开凿“一眼泉”。我们要坚持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我相信,只要真情地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我也认同——教育是一门艺术。试想,有了充满人性的教育,再加上爱的抚摩,那是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

我的高中语文教学故事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期间,通过自己的学习摸索及向他人的借鉴,这学期有一些有趣的教学故事,现在此讲一讲:高中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培养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为主展开,主要让孩子们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感受简单的语文,并尝试着用简单的语文口语进行日常的交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例如借助图片、玩具等引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如喜欢什么食物、喜欢什么颜色等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听听说说、读读认认、唱唱玩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形式多样的竞赛和游戏激发情景。游戏也迎合高中生爱玩的天性,寓教于乐;竞赛则永远是一剂课堂的兴奋剂,培养他们合作协调能力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意识。如本学期针对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我推出了人人争做小明星的竞赛项目,具体有:朗读小明星—培养他们正确的语音语调;词汇无敌星—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多才多艺星—训练他们创造语文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诗歌天王星—培养他们学语文、说语文的兴趣。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单项竞赛中这些学生心里充满成就感,更自信,也就更喜欢语文了。

在语文课堂中我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效果很好。所谓多样化活动教学就是把小故事,歌曲,笑话,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使语文课真正活起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在课前,我是以歌曲导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歌曲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语文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歌都编了简单的动作,例如“Please,stand up.”(动作示范)等等,尽管有些动作很简单,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我也曾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意思自己编动作,孩子们更是喜欢,甚至有些孩子编的动作比我编的还要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利用英文歌曲,加上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形成较好的课堂组织教学形式了。对于游戏,孩子们也是乐此不疲的。

我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猜一猜”、“传话筒”、“模仿秀”、“猜一猜”等游戏都是常做的。我在设计游戏时还要考虑到游戏的难度及适用度,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竞赛性的游戏,孩子们更是喜欢。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在教授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删除添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者推后。比如说,在语文课上,我不是急着要学生记单词、学句子,而是把课文中的小诗编成一首顺口的儿歌,学生熟悉了这首有节奏的韵律诗,也就学会了课文中的新单词,这样就降低了学习课的难度。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语文原来是如此地有趣。还有在高年级的学生学习了描述人感觉的单词后,我尝试让学生利用这六个单词进行讲故事比赛,只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描述一个故事,然后评出最佳讲故事能手,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举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保持高中生们学习语文的持久兴趣,在语文课上,我把他们所学的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音乐,画画,甚至还可以结合比赛、游戏等等。

6.我的教学故事 篇六

可是,我的梦刚起了个头就遇到了让我束手无策的障碍——朱成玮。Wendy是班级中一个十分“活泼”的孩子。圆圆的脑袋转动灵活得像个波浪鼓,只是每次转动的时候总是忘了朝黑板所在的前方停留片刻;大大的眼睛总是在你准备批评他时眨巴出单纯无辜的神情;嘴巴的两大功能——“吃”、“说”,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唯一可惜的是,不高的身材让他的一举一动尽在我的眼底。一提起Wendy,我就能如数家珍般倒出一箩筐的缺点。直到那天……

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准备开始新一堂的英语课教学。Wendy是在班长一声“Standup!”后从桌子底下探出脑袋,拔出身子来的。我压下了欲喷涌而出的火气,因为我清楚此时我的任务是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好。本节课我教学的主题是Myclassroom,要求教会学生几样教室里特有的事物的名称。当教到“picture”一词时,我用学生已经学过的颜色、动物等单词对“picture”进行描述,请学生们在我的描述中猜测“picture”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我不断地重复着“picture”的发音并环视教室,期望能在一张张正苦思冥想的脸上找到我想要的答案。可我等到的第一只举起的手却是Wendy。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忽然间我想到Wendy一向是班级中一个被大家打上了标签的孩子,如果这次他能够解答问题,或许能让大家(也包括我)对他改观,他也能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对,这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好,让我们来听听Wendy的想法吧!”可之后发生的事就是我始料未及的了。“‘picture’就是桃子被教师吃掉了!”说完了他还一脸期待地看着我,等待着我的表扬。一瞬间,我的愤怒战胜了我的理智——桃子被教师吃掉了,这简直就是对我的挑衅,我再也没有办法容忍了。“你说什么?你知不明白此刻是在上课?上课不注意听讲,还胡说

八道,下课以后跟我到办公室去,此刻你给我闭嘴,不许再说一句话!”我怒不可遏地发泄了一通。

下课铃一响,Wendy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我走进了办公室。我不想再多说什么了,而他依旧是那一副无辜的表情看着我。我们就这么僵持了好一会儿,我的情绪开始平静下来。说真的,我还真想他这么说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之后我听到的那句才几十字的话对我心灵撞击的力度直到此刻也还是沉重的。“桃子是peach,教师是teacher,教师把桃子吃掉就是picture。”我想我明白Wendy的意思了:教师和桃子的英语发音各取一半拼在一齐就是picture的发音了。这是十分巧妙的记单词发音的方法,这一点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也正是我的“没想到”而误会了Wendy。尽管他回答的不是picture的中文意思,在是否仔细听课上有待商榷,但他不是挑衅这一点是肯定的。那时的我真是无地自容,我为我的无知而惭愧,为我的冲动而惭愧,更我自我作为教师的失德而惭愧。我翻然醒悟后立马向Wendy道歉,并且在全班学生面前承认了自我的错误,肯定了他的联想记单词法,并鼓励他上课要专心听讲,进取动脑。Wendy依旧是那抹单纯的神情,只是这次我真的觉得“纯”了。在他的眼神里,我仿佛能看到钻石的光芒。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让我十分习惯一厢情愿地把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总期望我教的学生都是优等生,而不是细细地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不足并加以引导。“真正的水晶在放大镜下是能够看到杂质的。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的水晶纯到了玻璃一样,那它就是玻璃了”。我开始意识到自我对学生的要求太高了,总期望学生一个个本来就是钻石,自我只需要做一个剥去包在钻石外面的膜的人。爱孩子就爱孩子的一切,我觉得我应当让自我比较全面地去看待我的学生了:其实学生本来就是一颗颗的钻石,只是有了一些小小的杂质,我的职责是如何让这些小钻石更好地映射出太阳的光芒。

7.让沟通从心开始——我的教学故事 篇七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它需要将心唤醒, 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 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 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 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收到奇妙效果。因此, 在班级管理中, 和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是管理好学生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送走自己带了三年的2010届学生, 心中有很多的不舍,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一幕幕常在心头萦绕, 有一位叫N的学生让我记忆犹深。

N来自农村, 在校住宿, 是一个腼腆、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说话的他却经常箭步在篮球场, 课堂上也总能看到他收获知识后的喜悦。在初一学年, 刻苦好学的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保持着前十的优势。由于学习上的积极主动, 又从不给班上添乱, 平时我没有过多的关注他。

暑假结束后, 初二开学初, 发现N像变了一个人。眼里透着忧郁, 不与其他同学交往, 课堂上萎靡不振, 经常一个人发呆, 我再也看不到他那获取知识后的满足的笑容, 也看不到球场上那如飞的身影。

为什么会这样?通过多方了解, 我得知了他家最近有些变故:爸爸因迷恋赌博, 无心工作, 家里欠下巨额债务, 妈妈一气之下离开了家, 留下一个智障的哥哥和他。没有亲人的关心, 没有家庭的温暖, 又不喜欢与人沟通, 他选择了逃避。自此, 他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网络游戏。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接下来我给他开出了一副方子。一方面, 我与N的父亲取得联系, 告诉他孩子问题的严重性, 他父亲深感自责, 并狠下决心要戒赌, 共同拯救这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与此同时, 我在班上召开了一个以“远离网吧”为主题的班会;并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网络妈妈》, 要求每位学生写一份观后感, 并挑了一些同学的观后感在课堂上宣读, 包括的, 收效非常不错;另外, 我在班上组建了一支篮球队, 并委任N做篮球队队长, 他很感兴趣, 也做得不错, 在学校的篮球赛中, 我们班还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还和N一起制订了一份上网时间递减目标。平时在教学之余, 我经常找N谈心, 谈父母的不易, 谈儿女的职责, 谈人生展望和理想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N慢慢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脸上又重绽往昔的笑容与自信。在2013年的中考中, N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重点高中。

8.我的故事,我的歌 篇八

大二那年,我在市区的小学实习。满怀激情,踌躇满志,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对自己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毕业后,我就被平沙实验小学聘任了,担任四(3)班语文课兼班主任。这里的学生全是农场职工的孩子,真实的现状让我惊讶:孩子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去过市区玩,连电脑都没有见过……照理农村的孩子更渴望读书,更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我错了,孩子们体会不到知识的重要,更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我在市区学校的教学理念无法在这里实施。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明显存在差距。一时间,我手足无措,仿佛在茫茫的大海上失去了方向,脑海里翻腾着—个个疑问。

我应该体罚学生吗?

开学第一天,叶伟权的爸爸便找到了我,反复强调他的儿子非常调皮,老师要严格管教他,我答应了。家长临走的时候,再一次叮嘱我:叶伟权不听话,就给我狠狠地打他。我在家,他敢不听话。我吊着他打,打到他跪地求饶!我望着声色惧厉的家长,毛骨悚然,这是教育吗?在外国是要被控诉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通过电访、家访、约见等方式和家长沟通,共商教育策略,让我吃惊的是:家长们都要求老师严格管教他的小孩,不听话就狠狠地打,不用手下留情。我听见了,但我没有这样做。可是。我却在家长会上被家长责怪,说我没有管好他的孩子,对学生太仁慈,太宽容了。难道我不打学生也错了吗?家长朋友是否知道老师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他们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教育孩子非得动手打孩子,让孩子在淫威下屈服吗?在家长面前,我的说理是那么软弱无力,我只怨自己还没有经验,没有教育好学生,才让家长着急、埋怨。

感动的教育力量有多大?

我班有一个家庭极其贫困,学习又有困难,纪律又相当差的学生,他叫何明,是村里的小霸王。他有一个脾气暴躁又抱怨生活的爸爸,每次他犯错,爸爸就对他拳打脚踢,妈妈坐视不理,因此,他恨透了爸爸,也不喜欢妈妈。我得知他的情况,想用关爱感动他,在他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双球鞋、一套衣服,他收到礼物,没有说话,低着头离开了。每天下午,我都挤出时间教他学习,他反倒心不在焉,外面一有动静便走神。有空的时候我找他谈心,他却不怎么说话,很难沟通。就这样教育了他三年,2005年7月,他小学毕业了,回头看看,这三年时间,他的成绩没多大进步,只是纪律稍微好了些。后来,他读了初中,再后来,同学说他违反校规,被处分了,不知去哪儿打工了。为什么我的努力事倍功半?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不可否认,何明曾经感动过,曾经受到教育,可是他没有彻底地改正。最后还是辍学了。

我是该放弃还是该继续努力?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这个问题我已经问过自己无数次了。然而,每次我都鼓励自己,要继续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就会看到希望。想想身边的榜样,想想身患癌症仍在支教讲台上坚持上课完最后一课的孟二冬老师,边上课边喝药的乡村教师豆洪波,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看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浓浓的爱。相比之下,我的付出太微不足道了,遇到些许的挫折便垂头丧气,我除了埋怨、彷徨、犹豫,还有什么呢?我想:是该反省自己了,我要抛开这些精神枷锁,勇敢、平静地面对我的学生。我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总有一天我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会为我的学生而骄傲!

休完产假,回到学校,我心中怀揣着希望,仿佛又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重新起航。

过去的五年是辛苦的,过去的五年也是值得的,没有坎坷,哪来甘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的教育,总要经过摸索、质疑、彷徨的过程。我是幸运的,我有机会在教学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教育会让学生终生受益,也会让自己的心灵找到归宿。

这便是我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辉煌的业绩,有的只是疑问、彷徨和梦想。

9.我的地理教学故事心得 篇九

从近几年教高三毕业班开始,我就有一个梦想:我的教学要走在高考的前面。一直以来,我们高中一线的地理教师都是走在高考的屁股后面,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啊转直到转晕为止。

我们不清楚高考到底会考什么?我们也不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努力?

但高考从来就是一个玩笑,我们的努力好像都是白费;很多教师都作如是想。厄尔尼诺现象从来就不是教材的重点,是被教师、学生忽视的内容。

但在一年高考中考了,于是乎,全中国的高中地理教师都把厄尔尼诺现象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系统、细致、深入的研究,期待高考时再出现。

但高考从来就是一个玩笑,我相信今后的50年内厄尔尼诺现象不会再考,否则就不是就不叫高考;可怎样走在高考的前面呢?

1、这似乎是我唯一能想到的做法。

2、这想法让我很是兴奋,也很是心累。我大量阅读各种报刊,走遍各种网络网站,收集命题的素材;还把大学的教材重温了好几遍,寻找命题的灵感。

在近几年,我教高三毕业班时,我的地理高考模拟试题,我的学生因为信任我支持我,也认真、严肃、活泼、细致地完成了做题工作。

我们师生共同期待高考时奇迹的产生。

但高考从来就不是奇迹,只是奇怪加痕迹。没有功劳,苦劳还是有的。

其一,那届毕业生没有因为我的徒劳损害他们的精神而抱怨,毕业后,他们都宽容地告诉我,我是他们所遇见过的最认真最负责的老师。对此,我只能说:苍天有眼啊!

其二,那时,我深入研究高考命题,根据前一年高考考等潜水位线这一信息,我原创了一组有关等承压水位线的试题,可以说(至少我这样认为)我是高中地理教师中第一个以此命题的人,后来很多类似的试题都是发源于此。我骄傲!其三,经历过原创地理试题这一过程,我对试题的问题设计和答案设计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到今天我给学生讲解问题时几乎不用看参考答案,而能够给出

比参考答案更完美更完整的答案。而现在我们许多地理教师一旦离开了参考答案就变得不会讲题啦。所以,我自豪!没有高考的奇迹,我并没有气馁。后来我经常抓住一些时事热点,原创出众多地理组题。

尤其是2008年“嫦娥一号”奔月成功,我在第一时间内原创出一组热点地理试题,并在第一时间里发布在天星教育网,后来天星教育编辑把其编入了《高考块递》丛书中。

但我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后来陆续有许多不良地理教师把这组热点试题发表在《高中地理》、《地理教育》等杂志上。作者不是我,而是他。

强烈要求维护知识版权,严厉打击抄袭!!

原创地理试题的个中滋味,还真是一言难尽。

我一直想走在高考的前面,但我一直没能与高考并肩而行。

要么是我走得太快,高考被我甩在了身后很远,我不能看清高考。

要么是我走得还不够快,高考总在我前面若隐若现,我难以看清高考。

10.我的作文教学故事 篇十

从事语文教学已有七年了,作文教学一直是个大难题,近几年来,个人经过摸索尝试,稍有一点收获,今天记下我的作文教学故事,与各位同仁交流,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结合课标,我对初三学生写作的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灵活的在写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一.学生写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部分学生的习作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却不少。例如:学生对作文有畏惧心理,自信心不足;习作中存在明显错误的字词句和标点;平时积累的语言在习作中不能准确运用;习作的重点不突出,存在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

纵观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些原因造成;人的语言表达天生有差异,一些学生的言语智能比较弱势,所以在书面表达方面会有所欠缺;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习作时一旦离开老师和家长的辅导,往往会寥寥数语应付了事。

在安全是天的教育时代,学生对野炊、春游等集体活动往往是望而兴叹。导致缺少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不能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灵感。

大班额的现状,造成教师有针对性的“面批”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困难,从而导致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对策及成效 1.走进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是我认识事物中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便诞生了。这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的真切体验。基于以上认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下雪天带领学生一起堆雪人、掷雪球……于是,习作课上,在我的具体指导下,一段段具有真挚情感的文字在学生笔下流淌。

2.读写结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上的。

(1).利用课文空白,设计练笔活动

在教材中,有些课文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空白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联想、去补充,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

(2)模仿课文写法,迁移写作技巧

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大量的文质优美的范文,这些范文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教师应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改写、续写……

11.我的地理教学故事 篇十一

征文要求

1.故事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创业梦想、自己亲身的创业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创业梦想、创业故事。

2.注重创业故事的生动性、创新性和传播性。

3.字数1000字左右。

评选方式

1.征集期间将投稿的故事发表在《创富指南》“创业者之窗”专栏。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2.2011年1月公布由《创富指南》杂志评选委员会选出的十佳创业故事。获奖名单将在2011年1月《创富指南》杂志中刊登。

奖励办法

1.由《创富指南》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一年《创富指南》杂志。

2.部分优秀创业者,免费吸收为创业无忧俱乐部会员。

来稿请寄:

地址:430071武汉市武昌武珞路558号C座合丰财富时代406室《创富指南》编辑部

或发送至邮箱cfzn2004@126.com

12.我的地理教学故事 篇十二

他真的走了,后来从学生那里得知支华震是家里的宝贝,班里谁不听他的就会被打,而且支华震早就不想上学了,又什么也听不懂只好捣乱。

现在班里再没有刺儿头的了,班里的风气很快就好转了。当时的我很是沾沾自喜。后来我也时常回想这件事我到底做得对不对?我获得的荣誉是不是建立在牺牲了一个学生继续学习的权利之上?为什么爱打架的支华震在我痛打他时没有还手?1998年我在车站看见了支华震。看到他,我的第一反应是被我打走的他会不会报复我,因为他现在是社会青年。但从他的眼神中没有看到一丝仇恨,只是淡淡的微笑。我没有说话只还了一个微笑,他是善良的,并没有记恨我,我的内心也好受了些。

13.我的国画教学故事 篇十三

大邹中心小学 胡金菊

郭沫若说过“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也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教师的调动和启发。一般农村的小学都没有国画这门课,去年学校组织了少年宫活动,开展了国画这门课,孩子们都带着好奇心走进了我的课堂,他们想看看国画课和他们平时上的美术课有什么区别。

一开始他们就发现国画用的是毛笔,在他们的印象中毛笔是用来写字的,应该和画画搭不上边吧?而且这纸怎么那么薄那么透明啊?学生一走进课堂就冒出了许多的疑问,他们在窃窃私语,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好奇心有了,兴趣还怕不上门吗? 我们就这样开始了对国画的敲门之旅,学生的笑声不断,激情高涨,欲欲跃试。真开始动手了,随之而来的问题出现了:孩子的手腕力量跟不上他们掌控不住手上的毛笔,所以有些孩子就两只手拿毛笔(右手抓毛笔,左手托住右手腕),他们无奈的说:手一直抖不停,根本画不起来,画出来的线条就像是小蝌蚪。还好孩子们坚持练习,现在已经没有这种现象了,他们进步的很快哦!练了一段时间的手腕力量以后我们就开始画作品了哦,还记得那天我们画的是只青蛙,刚开始大家都觉得简单,可是画出来以后,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们堆在一起拿着自己的作品讨论着,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出什么问题了,他们找不出原因,只知道他们的青蛙不对劲,在他们讨论的差不的时候我让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到作品墙上去,一一个都不怎么好意思,但还是硬着头皮贴上去了。他们的问题出在了两个地方1.前肢和后肢画的一样粗2.前肢和后肢的姿势不对,等我讲解了这两点之后,孩子们顿悟,迫不及待的重新拿起画笔,接下来的青蛙都不再像“怪物”了(孩子们就是用“怪物”来形容他们的第一幅青蛙的)。看着他们的进步我很欣慰。

在接下来的课堂上,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在这一年来,让人高兴的是看到孩子们在课堂里快乐地学习,与他们交流天真无邪的想法,一起完成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更让人高兴的是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中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成为他们的骄傲,我比他们自己更宝贝似地珍藏着这些充满着稚嫩的作品。

14.我的汉语教学故事 篇十四

只要用心去对待教育,教育就会点燃生命的火焰,教育就是一笔财富。“教无定法”,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教学环境,就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汉语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形式是丰富的,下面结合多年来的实践,自己的感受给各位同仁讲一个在汉语教学中的小故事谈谈我对教育智慧的理解。

在汉语教学中,教学每一篇课文前我先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该课单词学会且记住,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学习讨论,找出并归纳好不懂的地方,然后我在教学中着重讲学生不懂的知识点,然后又叫学生就本课知识点进行讨论学习。在小组内或扮演课文或拼单词或做练习或游戏等等。不管做什么一定要与本课知识有关,一定要用汉语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后我发觉学生汉语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听力和口语进步很快。而我的汉语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了,也不像以往哪样老师教学生就学老师不教学生就不学的满堂灌了,学生敢开口说汉语了且为了小组积分他们都抢着回答问题了。汉语教学课堂气氛特浓。通过这个教学故事我得到如下启示:

一、激发兴趣,使学习质量得以升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失去了学习兴趣,任何学习都不会长久。小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形影不离的伙伴,为永恒的动力。汉语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是词汇,而学生最头疼的就是记单词,背课文,学语法。记单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的课文不长久,语法教学更无聊,殊不知我们在小组内完全可以营造一个既轻松又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中记忆单词。而小组讨论更给学生建搭一个听,说,读,写汉语的平台。他们可以无拘无束的用汉语交流。二,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综合技能得以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像一个好助手,能帮助每一个孩子进行成功教育,做到老师在和老师不在一个样,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样,在小集体和在大社会一个样。学生若是想学好汉语,就必须掌握五大技能,即养成听、说、读、写、译的良好习惯。小组、大组、男女生比赛的形式强化了单词、课文、语法的学习。小组合作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了新知识,而且也增强了集体荣誉观,提高了学习效率。三,遵循语言的教学规律。

听,一位语言专家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可见,“听”是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小组学习中时刻用汉语刺激他们的耳朵,用汉语与他们对话,让听成为学习的核心。

说与读,汉语中最怕“哑巴汉语”。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小组学习要求学生坚持说汉语,持之以恒,做到这一点,就能使舌头听从大脑的指挥,说出一口流利的汉语。越说才会越要说,越说才会越说得好。另外,大量的课文再现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更能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写与译,汉语学习以听和读为前提,但要真正掌握汉语,形成综合能力,仅靠听和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说和写来检验和促进汉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形成。所以在小组内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多多少少地写一些东西,每天的练习都不能忘记让学生从学写句子,到片段,到写整篇文章,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不吝啬奖励,在不同角色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来增加积分,其实就是一种鼓励行为,这样就可以加强小组合作,加强学生之间友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15.我的教育故事 篇十五

课堂让我成就了自己

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成长, 都是从打磨一节节的语文课开始的。每一次打磨, 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打磨, 都有一次改变。对于改变自己人生的课, 我总有一份情感、一丝牵挂。多少年来, 只要一想起, 那情景就依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让你感觉是那样的亲切。从最初的战战兢兢, 到现在的从容不迫;从最初的被动上课, 到现在的主动体验, 我在公开课的课堂上, 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在课堂上, 我尽情地演绎着自己, 我尽情地享受着成长, 我尽情地释放着语文, 而语文也成就了我。

我上第一节公开课的年龄, 正好十八岁, 那时候我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接到通知要上课时, 我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 准确地说, 是对新教师的考评课。我选择的课文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一些具体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只记得是绘制了幻灯片———在玻璃片上涂上字画;录制了录音———用我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读;还准备了一张全国地图。怎么上完的不知道, 似乎是上课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 什么也没有想。只记得那天听课的教师不少, 因为没有事先在教室里放椅子, 不少教师是站在过道上听的。课上得如何我不好评说, 只知道听课的老师一边听一边笑, 我明白那是善意的笑容。课后, 教导主任在油印的校报上这样评价:一个年轻的教师, 领着一群山里的孩子, 走进了西沙群岛, 孩子们是那样的享受, 教师是那样的有才气, 连走廊上都站满了听课的教师。

我知道他说得有点夸张, 可是这样的夸张对我却是莫大的鼓舞。要知道, 这样的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 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用如此夸张的手法, 告诉我:做一名教师, 你行!这对我是多大的力量啊!后来我的那届同学陆陆续续地改行, 离开了教育, 而我一直坚守着, 不能不说与我的教导主任给我的鼓励有关。若干年后, 我的教导主任的女儿也当上了老师, 我去听她的课的时候, 遇到了已经退休的教导主任, 说起这件事时, 我曾开玩笑地问:那节课我真的那样有才气啊?

我的主任告诉我:年轻人有的是朝气!我瞬间明白了, 对于学长们来说, 眼里看到青年人的朝气, 就是看到了希望。

这份激励让我在1989年秋天收获了市级大赛的一等奖。那次比赛课我上的是郑振铎的《别了, 我爱的中国》。这次获奖, 我开始认识了自己, 我知道自己语文教学的优势在哪儿, 我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于是我确定了自己上课的风格:激情而睿智。

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学校的名师。我的学校有两位名师:模范教师彭惠娟老师的课上得严谨朴实, 细致周到, 声音甜美;教研组长周艾老师睿智洒脱, 不落俗套, 娓娓而谈。她们的不同风格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这份追求, 我幸运地赶上了第二届省教坛新星的评比。

成为省教坛新星后, 我开始进行一些研究与尝试。

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那一次我哭了》《照片中的故事》让学生开始信任我, 让教师开始信任我的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 《面对别人的成功》《生命的意义》让我认识了学科整合教育的意义, 语文原来是那样大;研究尊重教育和美的课堂, 《触摸春天》《“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让我的课堂具有了更多个性化的精彩。

作为语文人, 我开始享受自己的课堂。

女儿三年级的时候, 用的是苏教版教材, 当我看到那篇美丽的诗《长城与运河》时, 就想着要在课堂上演绎, 让我的女儿感受我的语文课。我向女儿的老师借课, 和女儿的同学一起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一次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出塞》, 我既为边塞诗的人性美所感动, 也勾起了对《出塞》异构的想法。于是自己又上了一节展示课, 还在同年的电大本科学习中, 撰写了毕业论文《唐朝边塞诗中的人性美》。我知道, 作为语文人, 我在享受着文学带给我的思考与理性。

2012年, 我曾经带过的学生毕业了, 我虽然只带过他们一年———我是他们一年级的启蒙老师, 但孩子们仍然记得我。他们毕业的时候邀请我与他们一起照毕业照———虽然我已经不在那所学校了。我感谢孩子们对我的邀请, 可是我因为出差, 错过了这次合影。出差回来后, 我决定送他们一个特别的礼物———再给他们上一节课。那天, 我给孩子们带去了冯梦龙的小说《活见鬼》, 并且现场指导学生用小古文写作, 那节课充满情趣, 不仅是语文的情结, 还有师生的情感。我相信他们会永远记得这节课, 永远记得他们的第一篇用小古文写的习作。事后, 我曾经的徒弟徐哲庭用小古文写了一篇《与师说》, 重温了我们在一起工作、研究、思考的故事;朋友常波写了篇听后感《玩转小古文》, 事后吴福雷老师看了这篇文章, 知道了这个故事, 也写了篇《做教育的玩家》。大家的意愿都是一样的:语文人爱语文, 用心去“玩”, 用情去“悟”。

如果说课堂给了我什么的话, 那就是在这些课中, 它告诉了我, 语文是什么, 我的梦是什么。

思考让我学会了享受

享受思考!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上课是一种实践, 而思考是一种升华。我本平庸, 但我唯一可以自豪的资本就是———思考。

如果说课堂让我感受到了语文传播者的力量、情趣, 那么这几年的思考和我养成的动笔习惯更让我在深层次理解了教育、认识了语文。正如于漪老师说的, 教师要能够“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我欣赏自己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大约是7年前吧, 我的朋友福雷告诉我, 说教育局开通了教师博客, 想给我申请一个博客。我说好啊, 说实话, 能够申请博客, 而且是在市教育局网站上, 这是足以让人引以为豪的。

那时候, 自己写得东西并不多, 也没有随想随记的习惯。其实自己原本也是这样的人, 性格有点散漫。所以发了几篇后, 电脑里就已经没有存文了, 可又不想让自己的博客草草结束。于是我就想, 不如动笔写一些吧。

那时我正在带一年级, 于是开始留心每天的工作, 把每天的教育记事写下来, 合成《一米阳光的故事》系列。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吧, 我尝到了写教育博客的甜头。

首先是我的博客吸引了很多家长, 博客成了我与家长互动的平台, 经常是我刚发了一篇故事, 就有家长留言, 给我鼓舞。同时, 也引起了我的教育同行的关注, 一时间, 我成了勤奋的代名词, 大家也给了我很多肯定与鼓励。而我自己在每天的记录中, 慢慢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思考也开始让我有所收益。于是写博客成了我的习惯, 我把它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七年多的时间, 我一下子写了300多篇教育博文, 约百余万字, 且都是原创。

从最初的虚荣, 到后来的励志, 再到现在的淡然。对于教育的思考, 对于教育的热爱, 已经让我超然自己, 思考已变成了我的一种幸福的享受。

岁月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青涩的青春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鬓色已改的成熟;懵懂的日子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顶发稀少的恬淡。但唯一没有变的是曾经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的这些故事。

16.我的读书故事 篇十六

小时候,我特爱听妈妈讲故事,每天晚上都要听半小时才能睡着。正因为我小时候爱听爱看故事,所以上幼儿园中班时就认识了几百个字。如今,书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有空,我就会拿起来如饥似渴地读。那童话多有趣,那诗歌多浪漫,那小说多感人啊!

我们家的书柜里、书桌上、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书的踪影。书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工具书、英语书、漫画书、故事书……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读《西游记》,因为从《西游记》中我知道了做人要勇敢、善良,要像孙大圣那样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克服困难,只要这样,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长大后,我更爱看书了,爱看书的程度简直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会儿书早已成了我的习惯,不看书,我就睡不着。有书不能读就好像有美味可口的点心放在眼前,可就是吃不着,心里痒痒的。妈妈要求我每天在9∶30分必须睡觉,可有时候功课较多,我要到9∶30分才能上床,就没时间看书了,那怎么办呢?我自有办法。我问妈妈:“我能不能看书啊?”她总会勉强地回答:“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只准看五分钟。”“看十分钟吧!”我跟妈妈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讨来了宝贵的十分钟。于是,我就乐颠颠地,飞一样地奔到床上,看起书来。可是,看书的时间过得总是太快,十分钟一晃就过去了,妈妈来催我睡觉,我正看得入迷,就软磨硬泡地求妈妈让我看完这一页。等这一页看完后,我还会“得寸进尺”,继续往后看。不等妈妈发出最后通牒,我决不罢休。现在功课越来越多,晚上能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妈妈心疼我,想让我早点休息。我呢,不想放弃看书,所以经常会和妈妈上演“时间争夺战”。

正如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还发现,从爱读书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17.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篇十七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十七个春秋了。回首这些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育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下面我想将自己在教育教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平凡小事与老师们分享。

做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去爱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洒向班里的每个学生,而不应仅对优秀生关怀备致,对后进生不闻不问。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往往对教师有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甚至恶言相向。古言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教师敞开。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用师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2008年我任教的那个班级有一位姓罗的男生,个子不大,但他和同学的交流沟通方式主要是拳头,多次教育但他依然如故。面对这么顽固的学生,我在关注着他,寻找突破口。一次早读课,我见他一个人坐在最后排在看书,就走过去和他谈心。问他最喜欢看什么电视剧,然后又问他喜欢看什么课外书,他回答了几个问题后记不耐烦的告诉我:老师你有什么话就明讲,不用这样拐弯抹角!当时我真的很生气,但我平静了一下心情之后,我平静地告诉他: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有爱用拳头说话的坏习惯吗?就是因为你看的电视剧、课外读物全是有暴力倾向的,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少看一些那样的宣扬武打、暴力的电视剧和课外读物吧,这样你不仅学习会进步,而且会更受同学欢迎。过后,这位学生找到我说:“老师,你是真心关心我,我以后不会再打架了,不会再看那些不利于我成长的东西了”。趁此机会,我鼓励他积极为班级、学校做事,努力把学习搞上去,将他的座位调到和一个文静的女生坐一起。以后,他果真有了很大变化,虽然有时还是受到诱惑,我始终关注他,有时间我还为他补补课,他的学习成绩在逐步提高。平时,风吹倒标语牌,他和同学一起修复;学校举行各种活动,他积极报名参加;班级劳动,他捡最脏最累的活干。他的转变再一次证明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做后进生的转变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讲科学。靠机械的说教、批评往往收效甚微,它需要教师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身上,找准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才会引起他们心灵的共振,行动上的回报。

18.我的教学故事 篇十八

以下的一个小故事是我教学中的点滴再现,虽然平凡,但很真实,正是因为有着一颗平常细腻之心,我才觉得跟孩子们在一齐,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三年级的一节英语课,教学资料是逛动物园。在准备活动后的一时间内,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我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

突然,一名学生举手对我说:教师,王一名一次练习都没做,还躲到后面玩铅笔。我一听十分生气,平时王一名经常不好好上课,在我印象里是十分顽皮的学生,顿时,我想立刻过去批评他一场,当我带着怒气走向他的时候,看着他那傲慢的眼神,我灵机一动,以前我也常批评他,但不是很有用,为何不改变一下方法,先听听他的心理话,然后再下决定?于是我把他叫到了身边,蹲下身子,温和地对他说:为什么不练习,还玩铅笔?你看他们多守纪律,学得多好。他说:“我不想做,因为我做得不好,他们还讥笑我!”又是一副无所谓的神情,说完后转身过去,背对着我。我愣了一下:“那好,此刻在上英语课,你想做什么?”

他唯唯诺诺地说,我也想表演动物,请同学们来猜,可是他们总是嘲笑我。哦,原先是这样呀!好了,同学们,我们请王一名来为大家表演动物,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正确的英语猜出来,然后,教师给予奖励。这时,王一名的兴致来了,表演一个又一个,给大家逗的乐翻了天,当时的课堂气氛异常热闹,同学们都热情高涨,他可得意了,并且王一名这节英语的资料完全掌握。

快下课了,但学生的兴趣依旧没减,个个都想在同学们和教师面前露一手。于是,我要求学生们利用课外时间,以优带差,互相帮忙,力争个个同学都能有特长,下次课再举行一场比赛。孩子们欢呼地散去了,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和欢蹦乱跳的样貌,一种当教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19.我的读书故事 篇十九

一天晚上,妈妈拿着一套《笑猫日记》说:“元元,这是你过生日,妈妈送你的生日礼物。”“哇!太好了,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一套书啊,真是太棒了!”我欢呼雀跃。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捧起书来,如饥如渴地读着那本书,就像是一匹恶狼,贪婪地吃着可口的食物。不知不觉中,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我仍然迷恋在书的海洋里。这时,妈妈干完家务后,却看到我的作业一个字也没有写。妈妈平和且严肃地说:“元元,读课外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也特别有助于学习。但是你应该正确利用好你的时间,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可是你……”妈妈没有再往下说,但是我已经领会了妈妈的意思。

书,你是我的启蒙老师;书,你是我的精神支柱;书,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在书的海洋里,我愿变成一只小船尽情地遨游。

(指导老师:林棉花)

20.我的戒烟故事 篇二十

我终于把烟戒了

王忠华

我30多岁开始吸烟,断断续续吸了26个年头。有记载。1992年起尝试戒烟,反反复复,14年间。小戒(戒烟1个月左右)数十次,大戒(半年左右)不下七八次,终于在2006年2月18日戒烟成功。

自编警句写“戒烟记”

年轻时,身体好,吸烟也稀,觉察不出吸姻对身体的危害。随着年龄、烟龄的增长,危害逐渐显现出来。主要症状是咽喉疼痛、咳嗽。这个时候。是劝自己不吸烟的最好时机。为了强化戒除烟瘾的念头,我就将当时的感受写下来。同时自编警句。现将我在1995年的“戒烟记”抄录如下:“连日来,胸闷喉疼,着实难受。白天是‘常客’(咳),晚上睡前咳,夜半起身咳,清晨接着咳,咳出眼泪、鼻涕。”“吸少了不过瘾,吸多了吃不消,干脆不吸的好!”“从10月2日2时起,戒烟!”“10月12日:戒烟10天,效果明显,夜里很少咳嗽。”“11月24日:这两天经受考验较多(多人敬烟、劝烟)顶住了,到了戒烟的关键时刻,务必坚持!”

正反典型勤“过电影”

每次戒烟前后,我都寻思,自己身边的张三李四王二,戒烟之后,是如何换了个人似的,牙齿、舌苔不黑了。浑身没有焦油味了。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了。他们能把烟戒了,我为什么就不能呢?暗暗发誓,向他们学习。报刊杂志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文章。我都留心。“曾在广告上扮演强壮的‘万宝路男人’的韦恩·麦克拉伦因患肺癌死去,他才活了51岁,麦克拉伦吸烟达25年之久。这个为‘万宝路’做了17年广告的好莱坞特技演员每天都要抽一包香烟。在广告中,他骑在马上吸着万宝路香烟,一副粗犷牛仔的高大形象,终于被他手中的香烟击倒了。临死前,麦克拉伦告诚人们‘吸烟会使你送命的,我就是个活证’。”这段描述我抄在本子上,戒烟期间经常重温,对我成功戒烟影响很大。

亲人怨言苦口良药

我最终得以戒除烟瘾,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与我爱人的埋怨、劝阻,甚至斥责分不开。当我香烟不离手,接二连三吸个不停的时候,当满屋里焦油味散不尽的时候。当我咳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爱人在旁边就说话了,说得很难听,大男子主义的我往往强词夺理,偶尔还发脾气。但冷静下来细思量,她也是关心我的健康啊。1998年7月,我在戒烟笔记里写道:“世界各国宣传戒烟,身体健康需要戒烟。算经济账必须戒烟,老婆孩子欢迎戒烟。”多管齐下,三年前我终于一举戒烟成功。

现在,我退休在家,香烟与我的缘分早就尽了。看书看报加体育活动成为我的爱好。平时的感觉就是4个字——心旷神怡。

我的戒烟“十字经”

朱金龙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75岁。13岁时被别人带着学会吸烟以后,整整抽了40年的烟。1988年4月7日是世界第一个无烟日,我下定决心戒烟,获得成功。至今没有吸过一口烟,现在,别人吸烟我都觉得反感。

我的戒烟就是靠“认识、信心、决心、方法、毅力”10个字。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吸烟等于慢性“自杀”,有害自己和别人的健康,要想长寿一点,必须戒烟。若意识不到吸烟的危害,可以去找几张吸烟者的肺x线片看看,想象一下,若干年以后自己的肺也会变黑、癌变,你还想吸烟吗?

其次要坚定信心。要明确吸烟的害处,要相信自己能成功戒烟,要有信心。

再次要下定决心,非戒不可,不怕别人引诱,不抽就是不抽。

然后,采取正确的戒烟方法。有些朋友在戒烟时,烟瘾犯了,喜欢用一些零食来代替香烟。这是一种方法,但成效不大,因为它只是用零食依赖暂时替代了烟草依赖,在某些条件下还有可能重新转为烟草依赖。烟民戒烟。建议使用以下方法:①转移注意力。多参加一些使你没机会抽烟的活动。或者做一些使两只手没有空闲的游戏,尽量让自己忘记抽烟。②远离吸烟人。从内心讲,吸烟人不愿意看到别人戒烟,他很可能会主动递过烟来并且说:“真的戒了?别开玩笑了,何必呢?抽吧!”同时,他还会讲出一大堆使你戒烟决心动摇的话来。信不信由你,戒烟后,你一定会遇到这样引诱你再次抽烟的人。③远离可能使你再次吸烟的场合。由于每个人吸烟的习惯不同。所以可能使你再次吸烟的场合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场合是被公认最容易使戒烟人再次吸烟的,这就是喝酒的时候。如果戒烟人喝酒的时候也能不想吸烟,那么他就真的戒烟了。

最后,还要靠毅力,坚持最后几分钟。研究发现,每次烟瘾气势汹汹地上来时,你只要坚持5~10分钟,它便会自动消退。而这几分钟正是考验你毅力的时候。戒烟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你能否挺过这几分钟。请千万记住,烟瘾每次仅仅只会持续几分钟。

有人说,烟戒掉了钱又不会多出来。我就将每月30元的烟钱单独存入银行,3年后就用这笔烟钱买了一台“上菱”冰箱,现在还在使用。

有了充分的认识、十足的信心、坚定的决心,并掌握了正确的戒烟方法,应该说戒烟就不难了。

“歧视”让我决心戒烟

黄增荣

我从小就学会了用永烟筒抽烟,上瘾却是参加工作以后。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矿山的工区当工人。尽管那时候工资非常低,还得寄钱回家,但毕竟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酌情买点劣质卷烟抽还是有条件的。况且当时受一种错误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抽烟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风度,同时也是社会上人际间交往的需要,于是每个月都买。抽烟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不知不觉地上了瘾。

人们通常都说烟酒不分家。尽管说得有点言过其实,但是如果当众抽烟,烟友间不互相敬递,总觉得有悖情理过意不去。班组同事在抽烟时礼尚往来成为惯例。

一年以后,我被安排到办公室工作,我还是本性不改。照理,办公室烟友也应该以礼还礼。但是,他们抽烟时,彼此互敬,却总是把我排除在外,熟视无睹。我受了奚落,心里很不好过。

我分析了被“歧视”的原因,办公室同事(吸烟者)大多参加工作较早,都获得了干部身份。而我当时依然还是工人,未能转干。那时,在企业里,干部与工人泾渭分明,等级森严,鸿沟很深。

别人看不起我,但我自己得捍卫尊严。你不敬,我也不敬。但是转念一想,此举不妥。然而,不能与人平起平坐,心里又实在难以承受。思量再三,唯

一可以选择的办法就是戒烟。

抽烟一旦上瘾,要想突然戒掉,确实并不容易。特别是看到别人抽烟时,自己那种急切的心情,恐怕就是“垂涎欲滴”了。但是一想到被歧视的情景,就增强了我戒烟的决心和毅力。

从此,烟瘾终于戒掉。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决心。

男人戒烟

来卫东

我的烟瘾很大。一天最少1包烟,花钱不说,整天弄得屋里烟雾缭绕的。也影响家里的环境和自己的健康。我的烟瘾是年轻时落下的。那时候充满幻想,为圆自己的作家梦,经常半夜爬起来写文章。写不出来挠头皮的时候,相信了文友们“文章无根。全凭烟熏”的鬼话,一来二去,烟瘾上了身,想戒可就难了。

结婚后,老婆为了吸烟的事没少和我闹别扭,可这吸烟和吸食毒品大概差不多,染上了再想戒就难了。怀孕前,在老婆的严格监督下,也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我咬牙戒了半年烟,等儿子一出生,忍不住又吸上了。老婆哭笑不得,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光阴荏苒,儿子慢慢长大了。

一天。吃完晚饭,我打开电视,坐在沙发上,悠闲地跷起二郎腿,点上一支烟,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看新闻联播。“爸爸,吸烟感觉很美吗?”5岁的儿子好奇地看着我。“当然了,俗话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爸爸一吸烟,就成了神仙了。”我美滋滋地说。“我看你是每天饭后一支烟,离见神仙的日子不远了。”老婆在一旁恨恨地说。“为什么呀,妈妈?”儿子听不明白。“孩子,你不知道,这烟里有尼古丁,是一种有毒有害的东西,吸烟不利于身体健康,会早死,早死了才能早见神仙啊!”老婆给儿子解释说。“妈妈,我也想吸烟,因为我很想看看神仙长什么样子!”儿子天真地说。“别听你妈妈胡说!”我把半截烟狠狠地掐灭在烟灰缸里,心想,这烟还是要少抽啊!

儿子上小学后,一段时间学习成绩不理想。我分析是因为儿子没有毅力,不能每天坚持认真学习,为此狠狠教训了他一顿。谁料儿子却振振有词地对我说:“老爸,你不是老嫌我学习没毅力吗。这也是你遗传的结果!你一个大人连烟都戒不了,以后就别训我了。”听了这话,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因此郑重发誓,为了儿子,也一定要把烟戒掉。

经过一番努力,我的烟是真戒了,可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老婆高兴极了,开心地调侃我说:“你这10多年的毛病,我和你吵一千次嘴都没用,没想到却让儿子治了,看来还是儿子在你的眼中重要啊!”我笑呵呵地说:“老婆,你不要吃醋,这次戒烟,为了给儿子做个表率只是其一,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啊,你没发现这几年我咳嗽加重,记忆力在减退吗?”

不吸烟的感觉真好!更重要的是,这次戒烟的成功,让我找到了男人久违的自信。

烟友一句话让我戒了烟

李荣欣

我是36年前轻轻松松抽上第一口烟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烟瘾越抽越大,可5年前烟友的一句话却让我结束了多年的抽烟历史。

记得1973年的秋天。我从西藏高原部队回老家探亲,途经郑州去参观二七纪念塔。在塔中的展览室里,我看到正在出售的一种香烟包装很精美,是自己家乡所在的那个地区生产的,就忍不住买了几包,打算回到家里后招待客人。看着那精美的包装,我好奇的打开一包。抽出来一支,闻了闻,有一股清香。忽然就想起有人说的“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话,看着这香烟烟丝黄灿灿油滋滋的,忍不住点上就抽了一口,结果,嘴里有股奇香,挺舒服的。奇怪,别人第一次抽烟有呛的感觉,可我就没有。从此,我就开始抽上了烟,但量不是很大。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在办公室里,同事们互相递烟,出去办事也要给人家敬烟,一来二去,烟瘾就大了起来了。那时,我每天从早上睁开眼开始。一支接着一支地抽,晚上躺到床上还要抽,一天不抽个三四十支不罢休。直抽得满嘴烟臭气,饭菜没了味儿,咳嗽不停事儿,净吐老黏痰,终日乌嘴唇,衣服着了眼儿,被褥烧了洞儿。老婆孩子烦又烦,天天吵吵嚷嚷让戒烟。戒就戒呗,谁知道,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戒一会儿还可以,停上两钟头就受不了了。烟瘾来时,喉咙痒痒鼻涕流。就跟得了啥病一样,不得已,只有赶紧找来香烟再点上。后来,戒烟茶喝了,戒烟药贴了,花了好几百块钱,可就是不管用,烟瘾却是越弄越大,心想,这辈子要戒烟是难了。

5年前“十一”长假的前一天,我去本市的一家杂志社送稿子,我给熟识的一位编辑递烟,他坚决不接,说已戒掉三天了。我问他为啥戒。他说:“抽烟人身上老大怪味儿。惹人嫌,人见人躲,人前没面子!”他这句话竟刺痛了我,我也是个爱面子的人。我接过他的话说:“是的,碰到有人闻到咱们身上的烟味儿,往后头躲,就是很没面子。你戒我也戒。”从那天开始,我身上再也不带烟、不带火了,有人让烟也不接,烟瘾来了就用“人前没面子”来抑制自己。就这样,再也没抽过一口烟。

过去费那么大劲儿都没有戒掉,烟友一句话就让我戒了,你说怪不怪?!

吸烟往事

赵家耀

专业要求我经常得伏案于灯下苦思冥想写文章。常遇心中有、笔下无之窘境,每每要从条状物香烟中找灵感。家人每当闻到烟味便表现出反感以至出现拌嘴。无奈,我只得藏身洗手间避风头。如此这般,至于写作灵感是否能如期叩门,语言能否作狂欢状,只有天晓得。

然而,每当吞云吐雾一番过后,双眼颇觉不适,干涩、麻辣、流泪、视野模糊,咽喉干燥多痰,内火上涌。翌晨起床喉咙更是难受,咳嗽多痰以至于成为“痰派”。烟吸多了,导致饭菜无味。有人建议我吸薄荷烟或女士吸的细长的“莫尔”烟。但一时过后毫无效果。于是,又有人建议我含食那提神醒脑的薄荷糖、桉叶糖。然而糖吃个精光,香烟照吸不误,甚至变本加厉。各色戒烟糖非但不能消痰化痰,还吃得我的牙齿发黑生蛀。为润喉,又不断通过喝茶“息火”,淡茶难兴奋,便越饮越浓,绿茶、红茶等早晚不止,直搞得我胃穿孔、出血,深夜入院急诊抢救,闹得全家老小不得安宁,致使机体紊乱形成恶性循环,健康状况急转直下!

可要赶写那“急就章”,还得仰仗那烟草不断“催生”,为驱赶“瞌睡虫”,遂以咖啡代茶,引“雀巢”入室,于是发展为“香烟+咖啡”、“咖啡因+尼古丁”。“急就章”往往在云山雾罩殚精竭虑中搁笔。但越来越感到,文字、对白缺少“阳光”,想象有如铅重,遥望南窗神无主。

数年下来,我的体质急剧衰退,隔三差五大小毛病不断找上门来,胃疼、头晕、关节炎、脱发不一而足。于是赶去图书馆,翻找刊登有关戒烟信息的报刊。若为日后还能握笔,就要立即远离烟草,否则只能是“腾云驾雾”走下坡路!到头来体力、

智力、创新力俱衰。那可真是“文已暮,前程何处”!

偶然得知,中国每年有100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若不采取有效控烟措施,至2020年这个数字要上升至200万!于是,痛下决心,戒烟!原想将香烟以及造型精致的打火机送烟友,但又一想,这无异加害于人,索性将香烟撕碎,打火机踏扁倒入垃圾箱,从此与烟一刀两断!

多年同香烟难舍难离的我,后来虽说仍有病来找,但戒烟确实使我的生活出现了质的转机!至今难现胃病、头晕,生命进入相对稳定状态。虽说写作时仍不时落发,但大量脱发之势早已被遏制,全然用不着戴假发招摇过市。

与此同时,所写文字逐渐扬弃了以尼古丁、咖啡因做“催生剂”挤牙膏式的“速熟产品”,虽非每每文思泉涌振笔疾书,但却“回归”了“常温”状态下的真情实感,亦不乏“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时刻!

近日,得悉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上海所有室内公共场所都不可吸烟,笔者认为此乃喜事、幸事!全社会要尽快警醒,快快抑制吸烟!愿国运盛,百姓健!

戒烟先戒心

唐学丰

年轻时,我不染“烟”,看到同事抽烟咳嗽,或者好友相聚,房间里乌烟瘴气,十分讨厌,力劝戒烟。

时过境迁,谁会相信我这个主张戒烟者,也染上了抽烟的不良习气?而且一抽就是40个年头。

说实话,我沾上烟瘾有点无奈。那里我才24岁,在部队任通信班长,担当着前线指挥所的有线通讯保障任务,,这一年,班里来了几个湖南桃园的新兵,十六七岁,个个是“烟鬼”,值完夜班睡觉前,都要抽烟过瘾。就在这时,今天这个说“班长来一支”,明天那个说“抽上一口包你睡好觉”,有时一个递烟,一个给你点火,就这样破了规矩,我成了“瞎子下水——越陷越深”。

有时我嘴里叼着烟,心里在思忖,一个月16元的津贴,一半钱拿去买烟烧成灰。家里老母亲为了给我寄信,卖了鸡蛋,才能贴上8分钱邮票,圆了牵挂的梦。我几次决心戒烟,但总觉得手上一旦没有烟,心里就发慌。

有一次,我看到一则外国幽默故事,题目是《抽烟不会“老”》。说是“因为抽烟的人寿命会缩短,不等到老就要见上帝了!”抽烟死人,吓得我冷汗一身,决定先控烟后戒烟,甚至口袋里放一把糖果,想抽烟时口里含块糖,但心里总是憋得慌,控烟控不了,戒烟梦一场。

上一篇: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下一篇:化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