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2024-10-01

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共14篇)

1.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一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郑献波 横街碓头小学 33470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学设备的先进性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科学地运用好该技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训练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教学, 课程整合、教学资源、网络资源, 能力培养

正文: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信息文明不知不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理念和行为习惯,同时也引起了小学英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设备——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渗入我们的英语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把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等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功能相结合,产生出图文并茂的、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形式。这一显著特点对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能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不再死气沉沉,这也是目前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是必要的,是可行的.一、优势化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重要特征是数字化及人际交往能力。它将计算机与表演艺术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因戏剧效果的加入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多媒体可以表示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可以模拟仿真,可以实现虚拟的世界,FLASH动画可以制作让学生喜欢的可爱、生动的动画和动画教学游戏。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标志是信息技术。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得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我国公民具备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何克抗教授在他专著的《创造性思维理论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中指出: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表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语概念也是来自与具体事物的表象。因此,英语单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相结合则难以表达单词的意义。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所以,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表象,使得小学英语教学更为形象、生动、逼真,易于学生接受,易于唤起师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现在的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小学生比较擅长于形象思维,他们更喜欢看童话、动画、科幻和战争方面的电影电视,因为这种立体与动感画面更能吸引他们,这就是直接兴趣。兴趣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因之显著提高。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能使学生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色彩鲜艳、图像逼真等特点,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具体的视听形象,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多角度轻松舒畅地接受内容,并使其记忆长久。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人机对话,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计算机还能接受学习者的回答或询问,并及时对之作出判断、评价或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而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师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的。这种交互式教学既能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英语BOOK1 Lesson41 的对话“Can I help you ?”时,通过计算机设计了几个情景:

⑴在公交车上,一个小学生为一位老奶奶让位。⑵小熊猫帮小猪整理房间.⑶一个外地人在路边问路。

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 ?”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什么时候说),它所表达的意思(怎么说),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基于情景的教学中,学生既要考虑所处的场合,又要使所表达的内容前后连贯,也就是要把符合环境要求的一些句子组织在上下连贯、前后呼应的语篇中。在学习“Can I help you ?”句型时,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我们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自动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如“Thank you./Thanks.”和“You are welcome./My pleasure.”等句型和单词,并将它们用到现在的情景对话中。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将基于相同主题的学生现场表演与计算机虚拟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使课堂成为真实的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场所,调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他们投入自然、自由的语言交际氛围,使学生理解的快,学得快,运用的快.也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2、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传授式的英语教学方式,一节课老师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各种对话、重点句式、重点单词,很繁琐、很费力、更耗时。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要把课堂上准备在黑板上书写的知识,在课前绘制成图片、录像、光盘,借助计算机网络教学,课堂上按照教学程度,得心应手地把影像呈现在视屏上,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加大了课堂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在教学dog,cat,mouse,elephant四个动物名称时,放一些关于这些动物的FLASH动画。让学生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再看看、说说、演演中,学生便可以很快掌握这些单词.3、加强学生评价,增强教学实效性。

通常.学生在课堂上的有好的表现,教师常用一些赞扬或激励性的语言、可爱的卡通贴纸和画五角星等方式来进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评价少了新鲜感,评价所起的作用也逐步在消失。有了多媒体,评价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例如:采用动画游戏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同样是小组竞赛,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动画游戏看哪个小组能率先登上“神州六号”飞船飞向太空。这样的方式很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主动进行自学英语的实践,突破课堂教学和规定教材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语境化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变被动灌输者为积极参与者,完善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走上一个新台阶。

4,培养了学生交际能力

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图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感觉“有滋有味”,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例如,在教授“Cross the road”这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每个小组所创造的路线可以在媒体上以箭头呈现,最后再与教材中学生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媒体呈现本校、本地区的地理情况,让学生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Go to the classroom”,有的“Go to the bookshop”,还有的“Go to the toilet”,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有图可循,有景可入,并且他们的劳动成果在媒体上也可以及时、充分地得以体现,从而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栩栩如生,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教学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科技进步的主要标志。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也使得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成为必然的趋势。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等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它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和高效性等特征,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

6,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此,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计算机,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的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Where is the„„?这一句型时,有许多关于方向的词语left, right, straight ahead, opposite, next to.我呈现给学生一副图,上面有学生已经学过的地点police station, post office, hospital, park, train station, museum, tourist office, church, bus stop.同时图上用箭头标出表示方向的词语,用flash做两个动漫小人来完成对话A:Excuse me, where’s the police station? B: It’s behind the park.A: Where’s the park?

B: The park? That’s easy.Go straight ahead.Then turn left.A: Thank you.B: That’s OK.待学生上口后,我就让动漫小人走别的线路,以进行替换练习,句型替代成功了,屏幕上会出现一张卡通笑脸同时伴随着阵阵的掌声。如果替代错误了,屏幕上会出现一张卡通哭脸同时发出阵阵的哭声。这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用英语去做事情,提高了语言的实践能力。

7, 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好习惯。

积极性被信息技术的形象化、直观化调动起来后,也有利于养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当学生被信息技术的声、色、形、景深深地吸引,就会投入地学习,在课堂上,他们会认真听讲,用心回答问题,自觉完成任务,尤其在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情景中去使用英语,从而获得学习英语的好方法,并且在获得使用英语的快乐后,更加促进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起来,更有利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意义

1、教师方面:

(1)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2).教师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英语学科教学影响的重要性(3)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的模式,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

(5)形成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策略。

(6)探索并形成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

2、学生方面

(1)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2)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4)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的方便.认识到休息技术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以上点滴体会是我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肤浅认识。我们深深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相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明天会飞得更高更远!【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2] 何克抗 《创造性思维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何克抗 李克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届“四结合”教改试验优秀论文集

[4] 李克东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目标和方法》

[5] 何克抗教授在他专著的《创造性思维理论模型的建构与论证》 [6] 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2001(1、2).[7] 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育,2000,(9).

2.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二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 极性, 实现快乐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刺激学生的阅读渴望, 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新知识, 实现快乐学习。这些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 必须研究教学方法, 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改变教学模式, 通过展示形式多样的素材, 丰富阅读内容, 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资源保障。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 为学生提供了引人入胜、惟妙惟肖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 眼前一亮, 从而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比如, 在进行阅读交流指导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时, 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图文兼备、声像并茂的课件资源, 教学形式上体现了趣味性, 教学内容上体现了丰富性和生动性, 教学方法上体现了多样性。尤其是课件中插入的体现文章主旨的精美图片, 通过对深夜色彩和凋落树叶的场景展现, 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小女孩的孤苦, 感受到小女孩的无助, 使学生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再有, 课件中插入了特定的背景音乐, 极大地渲染了小女孩卖火柴的氛围, 那样寒冷、漆黑的夜晚, 又是一个圣诞夜, 一个孤独无助的小女孩为了生计, 流浪街头卖火柴。这样的情境设置, 使学生融入特定的氛围中, 切实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无助。通过音乐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理解, 满足了学生对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追求,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实现了快乐阅读。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阅读途径, 培 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让阅读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种习惯,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通过阅读, 在主动思考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从而得到启迪, 享受美文的乐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电脑, 很多家长的手机都开通了上网功能, 尤其是智能手机的问世, 使手机上网一触即可, 学生可以便捷地查询相关信息, 也可以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比如, 在新浪读书网、腾讯读书网、作文网上, 都有很多优质图书资源, 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 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高效阅读, 加 强沟通与交流,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是“监管”关系, 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学生想办法逃避教师的管理和责罚, 师生之间很难做到友好相处, 缺少沟通和交流, 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这样教学很难落实新课程理念, 很难达成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处理各种图片、声音,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的互动效果进行教学, 组建班级网络平台, 不定期分享教学课件、视频资料、课堂训练、专家讲座、名师微课等资源。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另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 使阅读感悟过程延伸到家庭, 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 在进行《失物招领》的阅读教学中, 笔者利用班级博客发布学习任务, 让学生自己阅读, 理解文章含义, 再以小组为单位, 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寻找“失物”, 看谁“招领”得多, 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与实践能力。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四、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 突破写作教学难点

阅读教学离不开写作, 写作是阅读成果的检验, 对小学生来说是个教学难点。一般的写作过程分确定主题—习作训练—作品评改三步。在每一步中, 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逐步完成教学目标。在给学生介绍写作素材、写作技巧等知识时, 可以结合具体案例, 利用PPT课件进行图文展示, 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 给学生以启迪, 使学生乐写、会写。

比如, 要求学生以“感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感恩这个主题, 写作时要突出这一主题, 范围可以扩大, 体现大情怀。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视频资料, 有感恩亲人的, 有感恩教师的, 还有感恩社会的。学生通过对图片、文字和视频的阅读感悟, 获得思维启迪和创作灵感。

讲评前, 用多媒体出示作文的具体要求, 让学生再次阅读初稿, 对照作文要求评价、修改作文。为了教给学生点评、修改作文的方法, 笔者首先结合学生习作, 利用实物展台共读一个学生的作品, 并对作品进行讲评、修改, 让学生体会方法。为了拓展学生思维, 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阿甘的生活视频, 让学生感受阿甘的艰难生活, 体验阿甘的命运与那份执著、那份大情怀—感恩挫折。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 对感恩的理解升华了。这样教学, 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五、巧用阅读资源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笔者设计了很多主题阅读活动。在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之前,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 介绍主题阅读的有关书籍, 以便学生在借阅或者网络查询时提高效率。通过主题性阅读,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综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比如, 在五月的主题阅读活动中, 布置的是“环保知识有问必答”“营造一个清凉世界”“城市环保先锋行”等环保主题阅读活动。教师利用PPT课件为学生介绍相关书籍, 或者为学生推荐电子书。很多学生非常喜欢阅读这类书籍, 一个月读了好几本, 并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环保知识。有的学生在书本的启发下, 利用网络进行拓展阅读, 查阅相关信息, 对书本上的资料进行补充。还有的学生从电视上看到了环保主题讲座, 通过中央电视台十套专题节目了解了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从而深深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阅读、交流和感悟, 学生们纷纷表示, 环保要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争当环保小卫士, 当好环保小标兵。

六、结束语

我们应加大力度整合图书文献、网络信息等课程资源, 积极开展阅读教学研究工作, 以阅读教学活动为载体, 充分利用优质阅读资源, 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实践技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3.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三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合理整合

一、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尤其是正处于爱动、爱闹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非常无趣的。而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小学课堂,能与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如,教师在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把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进行整合,把涉及的分数加减问题运用多媒体的课件进行生动的展示,利用日常生活中事物的增多和减少来进行分数加减法的教学,“ - =?”问题,老师可以利用一个苹果切去半个苹果,用刀切去个给一个小朋友,问这个小朋友还有多少苹果?这样的视频来进行教学,既可以把单调的等式生动的表达出来,又可以让学生进行直观的学习。

二、把多媒体与教师授课的过程进行整合

课堂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过程。如果授课过程过于无聊,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进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授课。而把教师的授课过程与多媒体进行整合,运用多媒体中声音、图片、视频等技术进行授课,一定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如,教师在对应用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把一道应用题用视频的方式把题目的意思表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讲解“小明与小丽相距50米,小明每分钟走6米,小丽每分钟走5米,问多长时间二人相遇?”这样的问题时,把授课的过程变成多媒体的展示过程,先让学生进行理解,再由教师进行解答,一定可以提升教学效率。

总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合理整合对小学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是一種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方法,应该在教学中得到推广。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州东中心校烈军属子弟小学)

4.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篇四

成 果 目 录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课题组

一、方案报告

1、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报告

3、课题工作报告

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学习课件设计脚本 三、二千多个网络多媒体教学和学习课件

四、典型课例

1、语文:练春春老师执教的《春笋》;徐颖老师执教的《春雨的色彩》;吴影老师执教的《小熊住山洞》;陈小云老师执教的《雪地里的小画家》、《笋芽儿》;石禹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徐颖老师执教的《耳朵上的绿星星》;肖力老师执教的《一面五星红旗》;潘德梁老师执教的《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是小小推销员》。

2、数学:郭娅娟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设计包装箱》;王波老师执教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和复习》;张帝老师执教的《数学乐园》;杨玲老师执教的《巧妙测量》;王燕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

3、英语:陈建国老师执教的英语课《Chinatown》、何雨蓓老师执教的英语课《Teaching Plan》。

4、科学:刘莹老师执教的《健康需要新鲜空气》,《雨的观测》

5、美术:吴倩老师执教的《发现吊脚楼》、《小丑》,文娱老师执教的《对话校园设计》,练春春老师执教的《窗口》

6、音乐:邓勤老师执教的《草原就是我的家》、《小乌鸦爱妈妈》

7、体育:黄剑老师执教的《龋齿》

8、品德与社会:叶茂老师执教的《向谁学》

五、研究论文

1、令狐林老师撰写的《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网络——数字时代学校的动力系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软件创新设计和制作》、《宽带网络教育与传统小学教育优势互补分》

2、张帝老师撰写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之行动研究》

3、王波老师撰写的《“试飞”后的几点思考》

4、练春春老师撰写的《浅谈一年级(苏教版)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发表在重庆教育2002年11期上)、《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实践》(发表在重庆教育2003年2期上)、《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网上咨询解心结》、《美术欣赏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5、程吉富老师撰写的《浅谈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浅谈网络时代儿童科技素质培养》

6、陈建国老师撰写的《尝试合作学习,整合英语教学》、《借助网络手段,介绍英语背景知识》

7、杨桂林老师撰写的《网络课堂与现实课堂的结合》

8、吴梦老师撰写的《学科课程整合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9、刘莹老师撰写的《谈改变促学生提高》、《关注科学课堂教学呈现的新特点》

10、叶茂老师撰写的《关于在德育课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11、邓勤老师撰写的《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教学方法》

12、文娱老师撰写的《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体会》

13、肖力老师撰写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14、曾世勇老师撰写的《建构学生自主参与的数学课堂》

15、郭娅娟老师撰写的《谈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之——设计包装箱》

六、课题获奖成果

1、练春春老师的多媒体电子教案说课《春笋》获重庆市特等奖;教案《会走路的树》获重庆市二等奖;论文《谈网上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获渝中区一等奖;

2、何岚、徐颖、张晓春、卓樱岚等制作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视频案例《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对生命生成性的关注》获全国一等奖;杨玲、李启琼、李永强、张帝等制作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视频案例《老师请闭上你的嘴——新课程下的数学学习》获全国一等奖;刘莹、张超、程吉富等制作的《在探究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三等奖;

3、刘景西老师的电子教案说课《葡萄沟》获重庆市一等奖;何岚老师的电子教案说 课《眼睛的苦恼》获重庆市二等奖;

4、令狐林老师的论文《宽带网络教育与传统小学教育优势互补分》获重庆市第四届电教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论文《网络——数字时代学校的动力系统》获重庆市第三届电教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并入选《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大会优秀论文集》;

5、王波、令狐林、程吉富、卓樱岚制作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和复习》获重庆市第四届电教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6、石禹老师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说课《只有一个地球》获重庆市二等奖;

7、邓勤老师执教的《草原就是我的家》获重庆市音乐新课程竞赛决赛一等奖;

8、程吉富老师的论文《浅谈网络时代儿童科技素质培养》获全国二等奖;论文《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信息技能培养》获重庆市一等奖;论文《浅谈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获重庆市二等奖;教案《竖排文本》获重庆市一等奖;制作的课件《小学课件集》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优秀奖;

9、吴倩老师执教的美术录像课《发现吊脚楼》获全国一等奖;论文《美术教学与本土文化研究》获重庆市一等奖;论文《挖掘本土文化

挥动创造翅膀》获全国二等奖;

5.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五

《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湖南省桂东县第一中学

《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组

执笔:钟为标

我们从2006年9月始申报《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经湖南省教育生产装备处批准,已一举成功地被列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究》子课题,课题编号为:XJK06AJJ025-103。

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通过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同时,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实践。现在结合近阶段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进展

1.实验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本课题在研究方案中设计了综合实验研究和微型实验研究。(1)综合实验研究

2006年12月10日正式立项,2006年12月16日成功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在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一阶段的研究计划,开始了实验探索的研究工作。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从而找到科学有效地提升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 的方法;其次我们从课堂入手,2007年上学期本校高中三个年级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化学课共 节(每年级各 节),从中提炼并论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多媒体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研究方案。2007年下学期开学之初,我们根据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要求、我校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现状的分析,结合我省轰轰烈的新教材课程改革之劲风,开始在高中一年级全年级进行进行了全方位的实验研究。

在总结前阶段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研究从2007年1月进入第二阶段——实验铺开阶段,通过全面实验研究,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更新了实验研究观念,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构建了三种现代多媒体技术环境下以实验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实验型、演示讲授型、网络合作探索型。

(2)微型实验研究

考虑到实验研究的广泛性,我们要求化学组课题成员人人参与微型实验研究,每个成员每学期上实验汇报课不少于2节(2006年下期不少于1节),课组成员基本完成了这一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素材。为实验研究的普及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培训

课题研究依靠的是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素质和敬业精神,其中科研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的水平与成败,为此,课题组积极组织研究成 《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

员参与校本培训,自开题以来共组织了5次集体培训:一是课题课题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培训,12人全员参加;二是幻灯片的制作培训,也是12人全员参加;三是电子教案制作培训;四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的心得交流全员12人全参加了(因工作变动,黄存飞老师退出,新加入熊铁平老师,下同);五是课件制作及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全员12人全部参加了。

同时积极参加县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有关培训:2007年5月13日,课题组组长钟为标老师参加了县电教馆组织的教育技术装备课题研究座谈会,对课题组的管理和课题的有效开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经常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

课题研究离不开学术研讨与交流合作,课题组十分重视并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学术研讨活动,2006年11月,学校便派遣钟为标老师参加了省课题申报指导会议,省教育院副院长黄宜锋做了有关课题研究的重要讲话,课题组领导李建新、唐东山做了开题报告,特邀专家:王沛清做了《如何做好实验教学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俊三做了《如何搞好教育科研》的专题讲座、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辉(中高)做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研究”课题评审分析报告》的精彩报告,这些都对本课题组起了很好的指 《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

导作用,他们的学术研究精神对课题组成员极大的鼓舞。

同时课题组坚持每学期召开两次研讨会,及时总结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都积极参加了讨论,这不仅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而且提高了整体研究水平。

二、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理论研究方面

我们从分析高中学生实验能力现状入手,研究了多媒体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实验能力的途径;从实验研究中提炼出了三种以培养实验能力为核心的多媒体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自主实验型、演示讲授型和网络合作探索型。

通过近两年的实验研究,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把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通过设置探索性问题的情景,提倡质疑,引导学生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一步步把问题引向深入,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探究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态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2.实践方面

《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

一是课题组成员通过积极参与课题实验研究活动,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课题组成员中的许多教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升华。

化学新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注重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我们把探究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作为课题组研究的突破口,也是新课改的突破口。课题组成员共撰写了 篇优秀论文,其中 获三等奖;自制课件 个,其中 老师制作的电子课件 在省电教馆于2007年 课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荣获 等奖。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化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加强了化学实验的趣味化、生活化、清洁化和安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化学特长生,拓展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浓化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品质;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更强了,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方式开始步入信息时代,动手实践能力大大增强。

《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

三、进一步的思考和下阶段工作的重点

1.关于模式问题。虽然通过论讨实践,达成了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一些设想,构建了三种辅助化学实验教学常用模式:自主实验型、演示讲授型和网络合作探索型,但是这三种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验证,这将是下阶段我们关注的重点。

2.关于方式问题。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有很多方式,模式的多元化及学生思维发展的多元化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如何以理论体现?

3.关于评价问题。学生的实验能力等的发展是多元的,这也必然带来评价的多元,其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量化的,可能是感性的隐性的,也就是说非理性非表面化的,那么到底如何评价研究的得失,又是一个重要问题。

4.关于实验室等硬件建设问题。实验室的陈旧落后和实验教学资源的紧缺与不足,制约了课题研究的开展,离新课改的要求也相去甚远。我县是全国榜上有名的边、远、穷贫困小县,财政十分困难,筹措资金举步维艰,而急迫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既是课题研究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5.关于专题网站问题。要建立自己的化学学习网站,以便学生课余时间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时得到切实有效的辅助,从而发挥网络在培养包括实验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的作用。

以上是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代教育技术与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

6.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六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促进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如果按信息技术类型及主要使用者分类,可将教学方式大致分成4类:教师演示为主型、学生应用工具软件为主型、学生应用网络学习为主型、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为主型。

(1)教师演示为主型。这种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方式是在现有教学方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学生一般通过大屏幕观看。

(2)学生应用工具软件学习为主型。这种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软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后的新“亮点”,也是正在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教学方式。

(3)学生应用网络学习为主型。网络化教学方式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通过实时传递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电子课件和教师板书等教学要素,使师生进行双向视听、生生之间协作学习、共同探究,充分共享教育资源,真正做到了充分满足个性化的学习要求。网络化教学方式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可以使教学活动时时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进度;可以随时与教师、同学探讨问题,进行交流。

(4)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为主型。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者利用传感设备,或键盘、鼠标等设备进入虚拟空间,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在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研究、探索、体验的教学结构形式。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多数还是以教师演示为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师制作技术的日趋成熟,教师制作的课件日趋完美,越来越好地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也有一些教师开始尝试指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软件上机操作进行学习,并逐步向引导学生应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目标努力。

“方向与位置”一课的课件。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认识了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会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还学会了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在此基础上,将确定方向、测量角度和按给定的比例计算出实际距离等结合起来,使之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表述物体所在的方位,即能够看图说出某个物体在参照物的哪个方向偏多少度以及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这样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教学设计是在学习例题之后的一节练习课,是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是在机房通过上机操作进行学习的。

教学流程

看图识别方向 计算实际距离 综合应用

谈话、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识别8个方向 根据给定比例测量计算距离 观察(奖励 套圈)操作

进一步识别方向并估测度数 解决问题 设计、介绍心目中的游乐园(项目、方位)

(一)创设情境,识别8个方向

1.首先创设情境:几个小朋友想去游乐园玩,约好在游乐园门口集合,可是他们现在不太清楚游乐园在什么方向,你能做个向导帮帮他们吗? 2.出示课件:8个同学出现在游乐园不同的方位,说出游乐园在什么方向。

(二)出示游乐项目课件,说出各个游乐项目所在的 方位

大门的正北方向有哪些游乐项目?观览车的正南方向有什么项目? 旋转木马的东北方向有哪些游乐项目?

(三)“激流勇进”和“快艇”都在“旋转木马”的东北方向,为了更准确地说出所在位置,需要测量度数。

估计一下“激流勇进”和“快艇”在“旋转木马”的东北方向约多少度。然后利用电脑课件中的量角器进行测量。

(“激流勇进”在东偏北40°,“快艇”在东偏北60°)再看看“旋转木马”的西偏北30°是什么游乐项目? “旋转木马”的西偏南45°是什么游乐项目?

(四)运用按比例计算实际距离的知识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王朋想玩跳伞,小丽想玩过山车,比比谁先到达地点?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速度、路程)2.出示信息

有关速度:小丽2米/每秒,王朋3米/每秒 有关路程: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米。将图印在纸上让学生用尺子进行实际测量 3.解决问题

(四)综合应用(综合运用有关方向、度数与实际距离的知识解决问题)1. 解决第一个问题(观察为主)

(1)提出问题:他们9个人分散活动1小时后,约好到观览车的西偏南45°大约120米远的一个游乐项目去玩,你知道他们要一起玩什么游戏吗?猜中有奖。2.套圈游戏(运用数对表示位置)问:现在被套住的小动物在什么位置? 你能套住位置在(3,5)的小动物吗? 它是什么动物?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学生分组:两名同学一组,一人指定位置一人套,一人套一人说套的动物所在的位置)

3.解决第二个问题(动手操作)

玩过套圈,小丽他们要去游乐园里的一个凉亭吃午饭,看看你们的图纸上有凉亭吗?(没有)如果凉亭在旋转木 马的东偏北50°、40米远的地方,你能在图上找到凉亭的位置吗? 请你用小图标贴出来。(利用鼠标拖动)4.设计心目中的游乐园

(1)打开课件2,试着自己设计。(2)学生展示和介绍设计成果,要求清楚 地表述游乐园里各个游乐项目的方位。

7.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七

结合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要求, 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资源, 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创造声像并茂、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极大地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做好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新课程的整合会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哪些促进作用呢?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把有关的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本等多种信息载体合成于一体, 更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 有了真实感, 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注意力高度集中, 激发学生兴趣,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合理利用大量信息技术资源, 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图、文、声、色并茂, 字幕与动画巧妙使用, 使音、形、义有机结合,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信息技术手段所呈现的情景和示范材料为学生创造了逼真的语言环境, 从而加快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过程, 提高了听的能力。以前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 往往对所运用材料的相关背景进行介绍, 基于课堂时间因素, 不可能非常详细, 学生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 现在运用信息技术从网上提取众多相关信息, 供学生快速阅读, 促进了学生对目的任务的进一步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相互间的交流, 一改以往任务式的写作训练,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意义, 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在上课时, 我根据教学内容, 班级特点, 学生学习情况等制作不同的多媒体课件, 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感到“易”、“趣“、“活”,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使自己的认知更深刻、更准确、与其他学生产生共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学习习惯, 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真正把英语用于实际生活中, 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然而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 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并非易事, 它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更新理念, 敢于开拓创新

首先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领会课堂改革的精神实质, 更新教育理念。另外博采众长,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思想与方法, 积极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 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 摆正应试与素质教育的正确关系, 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翅膀。

2. 强化课堂管理, 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 学生参与活动, 成为活动的主体, 必然会产生学生个体与群体活动的次数增多, 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课堂纪律, 这就要我们精心设计与实施课堂活动, 注意各个环节的过渡,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防止出现课堂混乱, 学生活动与教学目的偏离或仍然是教师一言堂教学的怪圈。

3. 认真选材, 合理利用, 宁缺勿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信息技术的运用, 课件材料的选择, 必须紧扣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实际、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教学服务的, 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更为生动的教学模式或手段, 绝不能为使用而使用。在选择材料时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 不能盲目采用, 课堂要给师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4. 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关系

不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 应清楚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局限性, 如多媒体课件必须经常更新, 教师的备课量大, 教师自身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直接影响其运用效果等, 因而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关系, 也是做好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关键。

总而言之, 信息技术作为刚走进课堂不久的新型教学手段, 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作为教育者应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从而达到“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目标。

8.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八

新的教学大纲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实在。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这更是我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在现代教育电现代媒体技术为我们的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在这里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实现新教材教学与现代媒体的整合。

一、现代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

1.再现功能

就拿历史学科来说,历史学科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过去性,都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甚至大部分年代久远。但是历史又是具体的,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还有人物的语言、思想、心理活动等,所以情境性很强。如何实现历史情境的再现呢?

现代化媒体技术可以为我们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感染力强等特点。

2.信息调用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的功能

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受资源、媒体等因素限制,常常会被一些与教学内容并无直接关系的事情占去不少时间,比如板书、挂图等过程,影响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则具有容量大,传播速度快,预设性能好等优点,从而避免宝贵的课堂时间被无谓占用,尤其是计算机,它存储的信息容量大,可以将大量必需的文字、图像资料等带进课堂教学之中,而且计算机调用资料速度快、随意性强,满足了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上课的时候,需要板书或示地图和音像材料的时候,教师只要一按鼠标,所需的的内容就会被调用并投影到大屏幕上。既可省时间,也可使学生通过多种媒体接收教學信息,眼、耳、脑多种器官参与教学活动。所以这种高效率和高密度的教学方式.毫无疑问增大了课堂的信息容量。

3.启发、引导功能

传统教学重视启发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是,重在点拔,给予学生方法的格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启迪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化解难点和掌握重点,从而锻炼和培养学毕独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如何启迪学生的呢?现代化技术表现出来的事物能以比较自然的方法与人交流,通过多媒体模拟,可将历史事件的变化发展过程直接逼真地展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人的认知过程接近自然。利用现代化手段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结合在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达到突破教学难点激发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功能的作用。

4.发挥历史的美育功能

历史温藏丰富的美,有雄伟壮阔万里长城的自然美;有美仑美焕的敦煌壁画的艺术美;有甲午中日战争时冲向敌旗舰与其同归于尽的悲壮美,更有如虎门销烟的壮烈美,这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单凭教师口述是难以收到最佳效果的。恰当地采用电子白板、配乐录音、电影剪辑等创设情景,让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通过教师语言的启迪和引导,进行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历史的美育功能。这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又一大功能。

二、现新教材与现代媒体技术的整合

1.利用现代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再现功能和美育功能达到思想教育目标

教学大纲把中国近代史作为重点加以讲述,目的是学生了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报国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国以来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这些认识首先体现在感性认识上面,只有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了解客观史实,才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在现代教学理念之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重现情景,再加上教师充满激情的描述,达到完美的教育效果。

2.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的信息量大和启发引导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综合现代化媒体技术多种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探究的精神。据此,计安排了一节的活动课,形式是讨论问题。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题材调查报告鼓励学生制作历史音像评算机课件等。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让这些活动进一步拓展充实,取得更大的成就。

9.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九

府谷县第二小学

一、软硬件简介

府谷县第二小学,现有计算机房2个每个机房可容纳40人同时上机,学校2006年接入10M光纤,供全校师生共同上网,有24个教室全部装有多媒体设备,网线也接入,在教室就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学校还装有校校通设备。有一个多媒体教室现有教学光盘,数字图书系统1个,笔记本1台。摄像机1部,VCD25台,DVD3台,录音机6个,电视机30台,移动投影3台。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取得了许多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初步建构起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实现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这对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并锻炼了许多教师,很多青年教师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等,并能在日常教学中很好地实践,其工作能力和教学能力逐渐提高,目前,这些老师已经成为学校骨干教师、地区骨干教师。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已有意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指导日常的教学,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能很好地概括总结实践中的优秀经

验,把经验概括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在概括总结的过程中,老师们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3)在学科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在对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认真探索的基础上,写出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和专著,为进一步建立符合我国教育教学规律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打下了基础。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素养服务,因此,教师要力求整合策略的优化。目前,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中,有一些影响整合效果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现象一:喧宾夺主

一位教师在教学《葡萄沟》时,教师让学生一会儿在网上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阅葡萄干的生产工艺,忙活了半天,唯独忽略了学生对文本本身的理解感悟,整节课因技术的应用而支离破碎。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中,这种信息技术喧宾夺主,语文课程却成了技术和资源展示的载体的现象不在少数。如此,在整合过程中,教学目标便出现了偏移,没有突出语文学科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本身的目标便被忽视。

在语文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要习得、内化的始终是属于语文课程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中,教师首先要确立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理

念。课堂上,一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手段、资源等的使用,都要紧紧围绕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上述案例中,无论是哪一项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活动,都要立足《葡萄沟》这一具体的文本,立足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需要,而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冷落了文本,忘记了文本意图,让学生误入歧途。课堂上,葡萄沟的风光要不要欣赏,少数民族歌曲要不要听,葡萄干的制作工艺要不要查阅,这些都要视“语文”的学习需要而定。如果学生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认识不是来自于走进文本、亲近文本,而是来自于对风光和歌曲的欣赏、葡萄干制作工艺的了解,那就走错路了。

结合《葡萄沟》的文本特性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凸显“语文”要素的教学课件不需要那么热闹。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展示几张反映葡萄沟特色及地理位置的图片,而课件的主体内容应该是有利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来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文字或图片。例如,在理解感悟葡萄的“五光十色”而非“五颜六色”时,引导学生观察有关葡萄的图片就很有必要。

现象二:网络迷航

一位教师在教学《鲸》时,发现了一个“好”网站,上面提供了很多相关资源,有鲸的进化史,有鲸繁殖和生长过程的介绍,有鲸在海洋中生活情形的描述,有人们对鲸的捕杀与保护等等。他便在教学设计中大量应用了这些网络资源,结果,课堂上学生竟无从下手,不知该从哪些资源中获取课文学习需要的内容。

毕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信息的

甄别、选择和科学运用的能力有限,还不足以有效地应对与课文相关的所有铺天盖地的学习资源。所以,网络学习资源虽然丰富,但它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却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使用不当,会使学生出现信息迷航或信息过载的现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案例中出现的现象,语文教师要反思:网络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中该如何帮助学生选择有利于语文学习的资源呢?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是零敲碎打的行为,而应该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规划,要有明确的目标,找到整合实践点,形成一套比较全面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使课程整合有效进行和持久发展。首先,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从文本的特性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考虑需要补充的学习资源。接着,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结合学习的具体目标,精心选择网络资源。然后,教师还要从课堂对话的需要出发,合理呈现和使用网络资源,以促进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并习得表达方法。

就《鲸》的教学而言,认识鲸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从文本的结构线索、具体语言文字中就能获得比较完整的认知。即使不补充网络资源,也可以达成这一学习目标。只是在习得和内化表达方法的学习目标上,需要学生了解更多有关鲸的资料,所以,教师可有的放矢地在学习表达的教学环节引入网络资源,指导学生选择相关资料练习表达。

10.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十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已成为当前创新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就是通过小学数学课把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视、听、交互功能合众为一,产生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随时可以反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随时抽取播出;可以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能把极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生在学习的内动力,这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了多种感官的刺激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一课时,用课件出示:明明家买了一套新房子,他的爸爸准备用长3dm,宽2dm的墙转装饰厨房的墙。如果用这样的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都是整块)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多少分米吗?最小是多少分米呢?这节课以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把数学融入生活,从而给枯燥的数学增添了色彩,学生和知识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被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被启开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和应用的不竭源泉,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为学生自主研究性的学习提供了一片沃土。具体形象的事物能让学生激动、兴奋,注意力集中。如果在教学课件中插入一段录像,或让重点内容闪烁几下,或具有动画效果,都可以引起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定向运动的录像,让学生观察人物的行动路线,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对分类结果的注意与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已尽,趣犹在”的境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以此为契机,抓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适时恰当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并持续下去,定会为数学教学增添更多精彩。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协同利用起来,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其产生兴趣,就能很好的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重难点地理解,从而能够帮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一课时,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由于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已经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比较熟悉,所以本节课教学把一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时并没有让学生操作,而是计算机演示分的过程,让学生理解1张饼的 就是 张(课件演示)。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多少张饼,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用除法计算,但计算结果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这时用多媒体出示:把3块饼叠在一起,即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4,再通过演示,使一个1/4 变成3个1/4 块,再把3个1/4 块拼成一个圆饼的3/4(课件演示)。通过学生操作经验的积累巧妙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把重点知识、难点内容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有目标,学得有信心,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而且把更多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加大课堂学习密度,节省许多传统方法浪费的时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上《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可以播放经过处理的某一电视剧或电影中车水马龙的场景,或者拍摄一段校门口车流录像,制成课件,让学生统计各种车辆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镜头的总量。这样可以免去实地调查这一环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课时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小朋友的一天的生活,每个时间段小朋友在干什么(起床、吃饭、上课、做操、游戏、写作业、睡觉等),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很形象的感受到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在教学1时=60分时,可通过动态课件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最后,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60分钟,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这个教学片段通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达到了最优化的境界,这光靠教师的讲解靠传统的教育媒体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的。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数学知识是从现实中抽象、概括得到的,而儿童的思维则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我们只有将一些数学中的抽象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转化为学生看的见、摸的着又易于理解的内容,才能便于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如:我们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能将割补、平移、翻折、变形等各种解题方法均能在电脑中灵活运用,将组合图形分析个清晰、透彻。再如,在求组合图形的周长时,看起来长长短短,十分复杂,但只要在电脑中将一些线段稍作平移,学生便会恍然大悟,很快求出答案。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认识过程包括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创设思维情境,促使学生独立、深刻、灵活、由浅入深地表去探索、去思维,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尝到掌握真知的乐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的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少走弯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五、巩固练习中的运用效果。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有针对性的练习课件、系统复习课件来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突出,是传统方法所无可比拟的。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它的最大最大优势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再加上生动的画面,灵活的交互性,使学生把做题当作一中乐趣而乐此不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中系统整理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的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题游戏题《看谁先到夺红旗》,让学生完成。学生学得积极,理解得透彻,激发出了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11.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现代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课程

前言:教育生态学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从生物学角度渗透到教育领域。我国教育生态学理念出现于1980年左右,基于我国长期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与实施教育事业改革的需要,由此掀起了一场研究热潮。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生态化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整合,促进英语课程的发展,使其课程向着多元生态化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概述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是发展现代化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信息技术能够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当中,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做出了重要铺垫,充分尊重了学生群体,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师生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以自主、探究、合作作为特征,本质上重新确立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大学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相互整合,重点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等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其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依据实际,因人而异,对学习策略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促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应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作用,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教育生态学理念角度来讲,信息技术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来说是一种教学活动的工具手段,在大学英语课程这个大范围的教育生态环境中,信息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因子,为课程生态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了其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状况分析

1.学校教育生态环境中的失衡现象。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整合一个重要的突出问题是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服务不完善,学校的制度不够规范,不能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绝大多数由于资金的不足等其他原因的限制,导致计算机数量较少,配置较低,对于设备管理缺乏有效的维护,这些都是在计算机设备为两者进行整合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学软件与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一致,致使教学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的现象;后勤保障的工作不到位也影响了整合质量,例如后勤的卫生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经常对计算机设备进行维护等,这些问题现状都大大影响了二者整合的进程,不能使信息技术在英语课程中广泛使用;还有一种情况是国内高校对于使用的教学软件的编制研发由出版社统一完成,而这些软件又存在着体系不完整,在系统操作方面交互性与兼容性较差,内容不能很好地衔接,致使学生不能自由选择,教师不能自由发挥;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教师信息素养较低,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滥竽充数、过度与低效使用的问题。

2.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中的失衡现象。第一,教学目标与教学范式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在坚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习惯,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促使其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便为我国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培养出专业的英语应用型人才。课堂教学的生态化环境需要在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中形成,但是大学四六级英语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生态化教育发展,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压力,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还存在着差异性。从以往的教学改革案例中可以看出,各级大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方面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高校信息技术设备齐全,在英语课程教学当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机整合。

第三,新课程理念与实际教学模式又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实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进行整合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的使用,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但是由于课时的减少,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精力不够充沛,还有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不利影响,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缺乏自主权,缺乏主观能动性,很难实现网络与课堂的有机结合。

结语: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目前还存在着学校教育生态环境中的失衡现象,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中的失衡现象等,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现状严重阻碍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如果二者能够实现有机整合,将会为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收获良好的效果,并能够大力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文君.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模式研究——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3,05:106-110+105+159.

[2]冯瑗.外语教育技术学初建背景下高校外语课程的机遇与挑战——2013第十届全国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述评[J].外语电化教学,2014,01:76-80.

12.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十二

笔者作为一名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年的实践者, 深刻体会到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优势有以下六方面:

1. 创设了多维化立体式的英语交际环境, 丰富了教学信息, 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刺激反应是语言学习必备的条件之一。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知的学习效果。多媒体的超文本技术和超媒体系统可以将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组成一体化的图文音像并茂的电子教材, 教师可将课堂教学内容立体式地展现在屏幕上, 形成对学习者的各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记忆的角度看, 人们对动画的记忆最强, 图片次之, 文字最弱。因此, 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影俱全的功能, 能将静止的图片设计成色彩明快、形象活泼、动作有趣、声音优美的动画, 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另外, 多媒体教学课件呈网状结构, 符合人类认知的联想记忆规律, 使学习者在认识过程中思路清楚, 记忆深刻, 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色彩、形象、动作、声音等是最容易引起学生本能兴趣的东西。皮亚杰认为, 个体对受刺激做出的反应是由于内部心理过程 (态度, 需要, 兴趣以及原有知识结构) 与外部条件 (文字材料, 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两方面相互作用, 通过建构方式达到更好反应。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 将文字, 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同步输出, 增强了动态模拟和人机对话双向交流功能, 并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轻松活跃的、立体式的接近真实的情境中, 积极参与互动的课堂活动, 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完成意义建构的同时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同时突出了教学个性化

Dickinson (1995) , Warschauer, Turbee&Robert (1996) 通过研究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提升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率。机助教学的模式不强求统一的学习进度、同样的学习内容、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和固定的教学时间, 给学习者充分的自主学习余地, 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兴趣、学习习惯等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任务、进度和方式, 与自主学习的要求相吻合。Paramskas (1999) 认为, 在机助教学模式下, 学习者可根据各自英语程度的需要, 制定学习计划, 决定自己投入的时间、完成的学习量及内容、采取的学习方式等, 并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确定哪些内容对自己更重要,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 布置各自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 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做到针对性的自主学习。

4. 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构建

图式理论重视图式 (schemata) 作为一种认知构架在理解和交际中的作用, 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 给预测提供依据。众所周知, 交际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 它需要一定的图式作为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 图式即背景知识, 其中文化因素是背景知识的重要方面。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 再加上网上资源的充分利用, 它能将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具体化, 从而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构建。

5. 节约了教学资源, 提高了教学效率

近年来,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大学生人数增多, 大学英语教学工作量增加, 教学任务加重, 大学英语教师不足的问题愈加突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在缓解英语师资紧缺、减少英语教师重复劳动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使大班授课辅导成为可能, 也因此能够减轻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负担, 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 可以帮助老师将大量的教学信息具体化、形象化传递给学生, 节省下了教师板书、擦黑板的时间, 教师能更加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学习效果。

6. 促使大学英语教师角色从“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外语教师是讲授型的, 而在多媒体网络时代,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 除了具备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技能外, 最主要的是必须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观察分析自己的教育行动、促成教学的反思, 最终完善自己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唯有如此, 外语教师才能跟上多媒体网络条件下外语教学的发展步伐,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便利, 使我们的外语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总之, 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设计出了全新的整体教学过程, 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 促使教学过程发生根本的变化, 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 促使大学英语教师角色从“传授型”向“学者型”转变, 形成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新组合, 对英语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我国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和普及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构建了良好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 优化了教与学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优势

参考文献

[1]Dickinson L.Autonomy and Motiva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J].1995

[2]Warschaure M, Turbee L&Roberts B.Computer Learning Networksand Student Empowerment[J].System, 1996

[3]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

[4]Paramskas D M.The Shap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A]

[5]娜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研究-对我国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状况的统计分析[J]2008 (1)

13.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十三

甘肃山丹马场三场学校 盛秀花 盛福明

摘要]以信息化整合英语教学,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宽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发展,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教学、课程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继续性、维持性学习”的教育模式。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当代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实践证明,以信息化整合英语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来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黑板+粉笔”呈现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单调、呆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能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变静为动的优势,创设出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将书本上固化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既活化了教学形式,又活化了教学内容。这些都不断刺激着学生的感官,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例如,在《What day is it today?》教学中,七个星期的单词发音又长又难记,而且容易混淆和发音不清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于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设计了一个八仙过海,路遇了七个“星期神”为难的闯关游戏,先请学生帮助过语音关、句子关、对话关,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得到“如来佛”的礼物,外加一段顺口溜,一首星期歌。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激烈的闯关游戏设计,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帮助“八仙”过海。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欲望得到激发和满足,不断的说单词、句子,达到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游戏强化了对英文单词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点燃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更生动的语言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生学好英语并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前提和关键。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动静结合,视听相兼,它所展现的信息既看得见,又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三部曲——复述、背诵、表演。针对儿童思维的特点,应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挖掘教材中的情境语言点,“活化教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的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

例如,教学“Can I help you ?”这一语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该语言知识,我设计了一些生活中可以运用该语言的不同生活场景和对话内容。如:商场购物的场景、饭店接待的场景、书店买书的场景及户外场所帮助他人的场景等。逼真的画面和动情的画外音感染了学生,在这种真实的语境中,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情景会话,使课堂真正成为他们的交际场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的设计,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但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薄弱的小学生来说,若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一则过于抽象,二则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与厌倦。然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合理运用,恰恰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轻易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Where’s Dad / Mum / Mike / Kate? He’s / She’s„”这一语言内容时,我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借助不同的声音创设情境,如打鼾声、炒菜声、流水声以及新闻联播等,不同的声音给学生以不同的信息刺激。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声音回答:“He’s / She’s in the bedroom / kitchen / bathroom / sitting-room.”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情境,既能避免明知故问的尴尬,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转变教学过程四要素关系。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环境教学下,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过程。它能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其它媒体,突破过去的以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跟读的旧教学模式;能改变过去只注重音标、语法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促使教学过程四要素的转变。即变教师“主讲”为“主导”,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媒体“教具”为“学具”,变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加生活”。通过转变,强化“学”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On the farm》这一课中,在句型的操练巩固部分,可以设计网上自测,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在查看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真正实现教学由教师的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换,媒体教具向学具的转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向教材加生活的转变。

实践证明,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确实使学生的信息主动性得到极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得到了参与,多种素质得到了培养,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个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教学实际,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博采众家之长,给学生提供更多具有发散性、开放性、实践性的语言实践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弥补教师个人在知识上和教学经验上的不足,真正做到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这样必然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在讲授Where are you from ? I’m from ┄.这一内容时,我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多个国家、地区及相应的国旗,之后让小朋友做自我介绍的场景: Hello!/Hi!I’m from America./ I’from Japan.┄ 引导学生情不自禁的说出:Hello!/Hi!I’m from China./I’m from Tian jin.┄ 这种高信息量、高效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眼、动脑、动口,对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较好的作用。

六、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是,而且也使得英语知识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联机互动,克服了实物教具不足的局限性。

例如,我们在学习Easter Day、Christmas Day、Thanksgiving Day等这些外国节日时,可以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做课前资料收集工作;在学习一些对话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让口语较好的学生作示范配音„„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七、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了评价的实效性。

以前,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常用一些赞扬或激励性的语言、可爱的卡通贴纸和画五角星等方式来进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评价少了新鲜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然而,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的整合,评价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了得到了激发。

例如:在小组竞赛闯关中,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CAI看哪个小组能率先能拿到“宝藏”的钥匙,第一个打开“宝藏”。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进而增强该评价的实效性。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的融合,不仅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2]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

[3] 孙亚风《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效益》

14.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新思考 篇十四

大厂回民中学 杨会伶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学科教改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高中政治课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需要。本文从问题的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注意问题等方面出发,并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信息技术手段

高中政治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验 教学效果 注意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思品教育和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学科理论体系,增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新课程的教材内容比较新、图文并茂、信息量比较大、需要扩展和链接的知识很多,单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难以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难以解决和突破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高级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须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科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资源,整合知识结构的能力。

多媒体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其在教学上的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要求。要实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目标,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因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创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和切实可行的道路。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与新课程的改革和实验发展相适应有效方法。现将近几年的使用总结如下:

一、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明显提高

思想政治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如果采用理论灌输方式,长此以往会令学生感到政治课无兴趣可言,而“生动活泼”就是对教学形式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例如,在讲商品的基本属性时,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然后播放视频“三鹿奶粉事件庭审实录”。使学生通过亲眼目睹的真实情景,深刻感受到只有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最终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等理念。这就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可视的感性材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刺激学生们的各种感官,促进思维活跃。使学习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手段、方法等全方位得到优化和拓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极大丰富了课堂内容,扩大练习容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设计的整合实验中,教师利用制作的各种课件。具有一般教学工具所达不到的理想的功能,具有快捷性、形象直观性、优美性、容量大、可反复演示再现情景。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完美的整合,融合它们各自的个性,交互她们优越的特性,让它们有机的结合,把教学的难点、抽象性形象地展现出来,借以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和学习情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产生良好的效应。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相似点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师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或口头念,既浪费时间,题目容量又不大,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思考,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增加了练习容量。同时,也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的素质。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学生具备了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及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了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这就为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这正好是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是竞争必胜法宝之一。

4、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学校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业务能力,会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对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等的培训。老师在课件制作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主动的寻求解决。通过种种方法和手段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有些教师也把自己撰写的心得体会、论文及课件等发表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成果卓然。

二、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

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要以此来一律地代替其他教学手段。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有些教学内容传统的朴素的教学方法也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又何必非用课件不可呢!例如,在讲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时,课本上有一幅题为相关的的漫画辅助教学,学生直接看书很好,而有些教师偏要把它弄到电脑中去再放出来,效果又不是很清晰,这种做法效果反而不好。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要为了赶时髦,一味的使用电脑,而书本上、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这种做法将会造成教学的失误。

2、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必须坚持现实性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知识性和时效性是都比较强的,但不论多深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现实依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选择的音像、图片等材料时,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选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要避免人为的编造材料。如有真实图片,应尽量少使用漫画,避免华而不实。二选择是典型的、时效的材料。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最近的或是最新的,而不能够使用那些陈旧而过时的材料,以免影响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因此,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必须坚持现实性原则。

3、紧扣教材重点,避免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信息技术的教学性原则主要表现为通过使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即要明确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要解决哪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选取那些理论性强,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或者选取教学要求比较高的、教材中没有讲清楚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以更好地解决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学中有利的辅助工具。因此,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必须坚持教学性原则。

上一篇:环创计划下一篇: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初中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