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2024-11-16

家长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共16篇)(共16篇)

1.家长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篇一

五寨三中家长培训会计划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家庭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对精神文明建设与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也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所重视。在此背景下,我校开办家长培训会,为少年儿童享受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创设条件。

为了更好地推进家庭和学校教育,结合贯彻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教学计划,以遵循教育规律,科学施教,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家庭的教育职能。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深入贯彻精神文明建设,《德育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1、定时间、定内容,对家长进行家长学校讲座,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

2、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3、传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指导家长科学教子的方法。

4、帮助家长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培训对象

家长学校旨在依靠家庭教育来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因此,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原则上招收每一位在校学生的家长做为教学对象。分批分阶段进行培训,以收到更好的社会效益。

四、工作措施

1.改进家长学校授课方式,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作用,为更多的家长提供教子服务。

2.每学期每班召开一次以上家长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改革家长会的形式,期末每班必须面向家长召开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会。3.每学期召集每个年级家长委员会成员讨论学校工作一次;并请家长委员会部分成员参与学校部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4.及时接待家长,由学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承担接待任务,专门为家长解决教子问题、提供教育方法、进行多方疏导等。

5、力争让每一位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并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与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推进教育的社会化。

6、最大限度地提供直观形象的培训手段及丰富的案例,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咨询与讲座相结合。教学要尽量适合成人特点,运用以交流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自学,提倡学员发表心得及体会,摸索规律,探寻热点问题的解决途径,真正为家长分忧,为学校减负,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办学经验,并积极推广。

7、培训中重视灌输“全面发展”思想,让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投资,建立良好的教育心态,以平等、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摒弃望子成龙的狭隘、短期的行为。向广大学生家庭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推广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学生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把学生家长望子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8、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作为家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9、培训方式上采用家长自学,教师个别家访交流,每学期参加班级召开家长会,填写有关住处表等方式,相互沟通,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五、具体安排

九月:起始年级学生家长培训;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活动。十月:各年级家长、学生、教师互动课堂研讨活动。

十一月:

1、各年级召开期中家长会;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家庭教育交流活动。

十二月:学校管理、授课、师德师风问卷调查;

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三月:制定家长学校活动计划与家长委员会成员取得联系,确定本学期活动安排。四月: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研究如何办好家长学校。五月:各班召开期中家长会。六月:中考冲刺动员会 七月:学年总结

家庭是精神文明的摇篮,教育下一代必须先从家庭做起。家长学校的教学服务于家庭教育,也必然会在家庭教育这棵树上开放出文明之花。

2.家长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篇二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回顾,展望

一、概述

1999年以来, 我国中等职业教师培训研究主要围绕如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及创新;二是教师培训相关政策的研究;三是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及完善情况;四是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五是国外教师培训经验介绍及借鉴。职教师资基地的完善、教师培训课程的开发、兼职教师的选聘及管理等处于未来中职教师培训研究热点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 一些学者以全球教育发展的视野, 运用比较的方法, 重新审视我国中职师资培训问题, 在借鉴国外的经验、成果和教训的基础上, 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职师资培训理论构建与实施路径。

近年来, 虽然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的数量依然少于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关研究, 但在研究内容上, 已从相对的单一化、一般化、经验化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可操作化、理论化;在研究范围上,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领域, 中职教师理论与实践素质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对教师“人性化”的关注, 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工程。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说:“这次中央财政为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建设而投入的5亿元资金, 超过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央财政用于这项工作的经费总和, 力度之大是空前的。”[1]随着此项工程的不断推进, 一批针对中职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模式、经验、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陆续涌现, 为探索我国中等职教师资培训乃至培养开辟了更宽广的道路。

二、研究成果

(一)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研究。 研究者对中职师资队伍的关注度日隆。一批调研资料描述了我国中等职教师资的整体情况, 分析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应对措施, 以期打造更为完善且能够满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师资队伍。

1.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整体性研究。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十五”期间着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已取得了显著成果, 职教师资整体水平较“九五”期间得到普遍提升:一是在学历层次方面。2000年, 中职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仅占职业教师总人数的24.43%;2005年, 中等职业学校 (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 专任教师已达75万人, 具有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提高到71.84%。二是高职称师资数量有所提高。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的比例为17.9%, 其中普通中专为23.11%, 职业高中为13.1%, 分别比1996年提高8和6个百分点。三是兼职、外聘教师比例稳步增加。外聘兼职任教人员占专兼职教师总数的比例, 由2000年的不足9%增加到2005年的超过12%[2]。随着“十一五”期间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特聘教师支持计划的推进, 特聘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在中职师资队伍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2.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共性问题的研究。 与中职教育的发展速度相比, 师资队伍的建设仍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应现象。武春霞指出, 教师数量不足是师资队伍存在的首要问题。2005年, 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超过了21∶1, 而这个比例在2000年是16∶1, 2003年也不到18∶1, 五年来生师比逐年增高。但据测算, 即使按照现在的生师比21∶1计算, 也还有很大的缺口。其次是“双师型”教师匮乏。新兴专业课教师、实践指导教师比例偏少。再次是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比例为1∶0.6, 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1的要求相距尚远[3]。武文军、向晋文系统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总体状况, 分析了中职师资在学历构成、来源渠道、稳定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4]。徐肇杰等学者在多处文献中表示, 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匮乏、培训力度与针对性不足、职教教师管理制度欠完善, 都是制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5]。

3.对现状研究背后的对策分析所体现的整体性关注点。 研究者既有对传统对策的解读、重构, 也有对调研资料的创生性阐释和梳理,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策的可行度及操控切入点。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对中职教育师资培训机制的探讨。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机制是构建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关键。该机制的创新是以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并在此基础上对中职师资培训的制度、组织、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改革。李华娟、崔晓静认为, 要具备战略意识;加快职教师资培训政策体系建设;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以重点建设师资培训基地为中心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系统;目标明确, 开发个性化特色培训;注重教师人文精神等[6]。

(2) 关于中职教育职教师资培训模式的探讨。多数文献均显示, 培训模式的创生性和内聚力才能使培训工作更富有成效, 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具备强盛的生长姿态和欣欣向荣的总体图景。培训应以学员为基本中心, 以社会为导向, 从需求与能力入手。我国自“十一五”规划以来, 中等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无论从国家到地方都体现出这样一些原则:一是改革指导思想, 更新培训理念;二是培训方案的修改和创新;三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构成;四是评估体系的确立和应用;五是其他方面的创新。

徐丽华提出了开放式师资培养的新模式。其模式的“开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资培养机构的开放, 实现师资培养机构的多元化;师资培养生源的开放, 即实现生源来源渠道的多元化;课程和学籍管理的开放, 主要体现在课程实现模块化和阶段化。其构建的开放式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多元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机构, 力求提高师资培养质量;二是拓宽生源渠道, 培养多层次、多类别的职教师资, 以满足职业教育对师资的多样化需求。其实, 具有创生性和内聚力的新模式, 不是单一的、排外的, 而是混合多样、独有兼容性的[7]。

结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视角来透析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进而进行借鉴、批判和汲取, 来深化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培训的研究。石美珊通过借鉴澳大利亚的职教经验, 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具体为:以社会、行业、学校的需求作为培训导向, 以培养培训学员掌握通识技能和专业技能、方法为本位;在教学及其管理中以学员为中心;在课堂内外的讲授和活动中师生实现互动;教学过程的监测、评估围绕培训目标进行。实施效果非常明显, 2002 年和2003 年培训班学员的满意率为80%-90% , 并逐步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8]。

(3) 关于健全现有培训体系的探讨。建立和完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之举。对培训体系阐述比较详细的是王子原[9], 他将完备的师资培训体系分成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两类。其中非学历教育含“双师型”师资培、“校本培训”、“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实践教师的师资培训、职教师资的自我学习等五种模式。学历教育则包含职教师资“专升本”培训和职教师资的“研究生”学位培训两种。各类培训在教师职前和职后、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宫雪在比较了丹麦、西班牙及英联邦等国家所采用的培训方式之后, 针对我国职教师资的现状提出要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一是要加大专业带头人的培训, 二是要鼓励获得硕士学位[10]。

(4) 关于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现状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教育部先后选定了54个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同时依托大型企业建立了36个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 且建成130多个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各基地学校积极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成绩显著。

刘丹在对我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发展现状的研究中指出, 基地还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教学研究、实践能力水平不高;二是大部分基地还未形成一整套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培训模式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三是许多基地实验设备陈旧、实习场地不足影响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四是职业教育中一些新专业、短线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亟待加强;五是现有基地整体功能发挥不够, 整体的资源利用不足[11]。

应对培训基地现存问题的对策, 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二是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工作开展评估;三是促进基地与基地之间、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四是鼓励基地建设与国际接轨, 从而推动我国职教师资培训总体水平的提高。

(二)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有效实施路径的研究。

1.构建中职师资培训体系模式的保障机制。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明确角色定位, 全方位为职教师资培训的发展铺平道路。政府支持, 法规健全, 保障培训体系健康发展;及时制订或修订职教师资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营造有利于师资发展的和谐环境;拓宽师资培训的资金来源渠道等。

2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黄侃、凌云在研究部分国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 推进职教师资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即凡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 将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 同时将具备教师资格的优秀人员补充进来[12]。

3.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教师标准体系, 围绕这一标准体系进行师资培训和评聘, 充分实现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资格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四、展望

(一) 关于兼职教师的选聘的标准、已聘任教师的分配、管理等后续工作的开展, 如何将已聘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转化成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形式教授, 均成为日后关注的重点。

(二) “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等培训结束之后, 对于各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所进行的投入及由此产生的变化, 如有益的培训模式探索、成功的经验等, 都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三) 参训教师培训效果是反映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指标。培训成果的转化及衍生、效果的检验、评价方法的选用等方面的内容, 也将成为未来职教师资培训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3.谈学校师资管理 篇三

威·亚历山大曾说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常言道:“人格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联合国为周恩来降半旗也正是说明了人格魅力的影响力。校长是师建队伍的领头羊,学校校长“人格”的优劣,是决定教师向背的关键因素。校长要对教师实施有效的指挥,就必须修炼良好的“人格”。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行不正,虽令不行。”为政于知识分子云集的学校,立志修炼身心,磨练众人仰慕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做到法纪观念强烈,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举止文明,生活作风正派,具有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健康的情绪,才能影响和凝聚你周围的教师。

现在也有不少校长,在家大声吆喝,不干实事,外出大吃大喝,作风浮夸;有的甚至打牌赌博,违法乱纪。不注重自己的形象,致使在教师群中缺少号召力、凝聚力。“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不能不成体统,也不能表里不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树立校长的品德、学识、风范,做到“形神兼美”。

二、用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教师

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公正”二字,说来容易,做来难,现实中,万事都是相对的,没有谁会做到绝对公正,但这不应该开脱私心的借口。相反,公正应是是我们发展的方向。但此处所说的“公正”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待遇上的公正。待遇包括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对待教师,政治上要平等,无论是入党提干、评职评先、进修学习,乃至会议上的表扬、批评,都要以无私的政治眼光对待每一位教师。不可任人唯亲,随心所欲。学校利益分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的心理平衡度。“心理平衡”一词可谓是中国人独创的心理学术语。中国人对这种心理平衡度的要求很高。如果在失衡的情况下,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利益的分配的原则应坚持科学平等、公平兼顾效率、民主决策信息透明,这样不但奖励了多劳者而且也间接的督促个别偷奸耍滑现象。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消除惰性。

此外,校长不要老大自居,宁可负己,不可负人,方能赢得民心。利益,荣誉面前往后站。要由甘为他人做嫁衣的思想。这样才能赢得教师的尊重。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二是教师使用上要公正、科学、恰当。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质,所以科学、公正地使用教师是一门学问,也直接显示校长的管理水平。首先校长要全面地了解每一位教师,从教师的家庭状况到个人生活,从学识水平到性格气质,从组织能力到教学水平。其次要知人善用,不要因偏信和陈见而用错人。教学讲因材施教,学校管理也应因人而用。一是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忌求全责备。二是量才而用,用当其才,合理安排,扬长避短,不拘小节,敢于用人,忌不用比已强的人。清人顾嗣协写过这样的一首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生动地说明了人才使用贵在量才而用、用当其才的道理。另外,还要善于使用那些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刘邦能得天下,是因为有张良的谋略,萧何的内助,韩信的善战,刘备没有因为诸葛亮超过自己而不加以重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更是善用比他强的人,他死后有人为他刻的墓碑碑文:“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而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于此。”所以每期的教学人员安排,校长必须把关。不可不管。公正、合理地使用教师是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是情感分配上一视同仁体现公正。

人是感性动物,看重的是情感上的抚慰。尊重、信任教師,关心、爱护教师,和教师交朋友,是校长的一项基本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一个学校管理者,在尊重的前提下不断褒奖和要求自己的下属,下属才能有激励奋进的勇气,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反思中不断地鞭策自己,完善自己。无论是随机的、常态的赏识,还是定期的、自觉的激励,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了教师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的精神需求和愿望。这样,教师的成功就不仅是某种外力的引导和鞭策,而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某种感动和报效。作为校长要以同样的态度,同样的热情,同样的行动对待每一位教师。济贫助困、嘘寒问暖要一视同仁。

三、创造优良的环境吸引教师

欧文曾说过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在好的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心情会越好。那么对老师来讲也是一样。优良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每一个教师所向往的,也是工作在这里的老师的骄傲。所以改善环境是校长管理教师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太差,人心不向,教师的有序管理就无从谈起。

一所学校,从现在的形势看,一般来说,经费都不是很宽裕,作为学校的指挥者,在考虑教师的个人利益的同时,一定要花气力,花资金,尽力改善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一是学校硬件的建设,二是校园文化的建设,三是学校教学氛围的营造。三者缺一不可。

学校品位的提升,环境的改变,固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只有学校的每一位指挥者都能有所认识,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大凡名校只要你一踏进他们的校门,就会感受到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就会被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所吸引,有谁又不想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呢?作为校长,要想笼住教师,就必须在改善环境上做文章。

四、制定科学的制度规范教师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健康良好的发展,必须制定科学严格的制度规范。以此作为教师行为准绳。作为校长,在制订制度前,要有全盘的考虑,全面的了解,广泛征求意见。制订的规章既要科学又要严格。此处所说的科学,就是要符合党的政策,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更要符合本校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所谓严格,就是要行为规范到位,奖罚制度落实,扬抑条款分明。不可统而言之,要没有随意性。更要做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4.学校教师培训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学区将围绕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发展要求,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的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继续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结合县教体局“一年有突破、三年上台阶、五年争上游、十年创名县”的工作思路,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培训内容

(一)师德教育方面:

经常性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要求。引导教师在追求和享受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好职责和义务。加强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努力成为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真正做到“ 一言一行为人师表,一举一动堪称楷模 ”。

利用学校“师德标兵”评选、考核等平台,让先进教师的模范事迹成为师德培训的生动材料,典型引路,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增强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理念培训

开展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学区让每个学校定期选择相关教育理论书籍,指定教师阅读,增加理论素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论述和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增加文化修养。让教师写出研读心得,并纳入教师考核。

(三)业务培训

1.教材教法培训。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开展学科教材教法培训,帮助教师解读教材,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对优秀课堂实录、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材料的研读,增强教师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案、实施教学的水平,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教研能力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贴近教学实际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以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如何进行研究信息的搜集整理,并进行总结、深化和提升,使教研教科研真正成为教师提高自己的自觉行为。

3.教学基本功培训。继续做好学校名师评选活动,进行教师赛课、说课比赛,同时开展写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体艺技能、信息技术、等各项基本功培训,增强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感染力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三、培训措施:

(一)集中辅导

根据教师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辅导,或根据突发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即时辅导。分学科的或按不同的分工进行学习辅导,各学科带头人,负责本学科的集中辅导工作。每学年为新任的学科教师进行“入门”辅导。

(二)专家讲座

学区将安排校长、教师参加教体局邀请的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员进行理论讲座地培训,对教师进行方向引领,引导教师拓宽知识视野,厚实知识背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

(三)研讨交流

学区继续发挥各学校集体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等各种研讨交流的平台的基础作用,把研讨交流随时随地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使研讨交流成为校园内、办公室的主流话语。

其次,我们要利用集体备课构筑研讨交流的机制,引导教师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前的个体准备——吃透教材,优选教法,进而带着思想和问题参加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时要充分发挥研讨交流的优势,集思广益,让所有人都能提高备课质量。

此外,通过组织复式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研讨交流;要充分发挥电子备课室的作用,专人辅导,让全体教师受益。(四)加强名师队伍建设

名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带头人,名师是高质量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名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名师是教师群体发展的专业引领者,名师是教师发展学校的促进者。因此本学期我学区继续加强名师的队伍建设。主要从三方面做起:

1、加强管理保障名师队伍建设质量

本学期组织名师进一步加强学习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发展计划。由杨永平主任主抓这项工作,学校教导处、政教处紧密结合,成立名师考核小组,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2、搭建舞台充分发挥名师作用

要求名师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积极参与好各项教科研活动,乐于完成上级及学校指派的开课、听课、评课、讲座、师徒结对、新课程培训、科研指导等任务,广泛深入地参与新课程师资培训等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定目标、定任务定向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坚持参加学习名师论坛暨名师巡回讲学活动,提高教学点教师的整体素质。

3.坚持优秀教师开放课堂

5.家长培训教学计划 篇五

1、开展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本学期将结合不同年级开展一些小型多样的家长学校活动,努力使家长学校起到统一家校教育思想和行为的目的。

2、开展主动与家长沟通的活动。新学期规定,家访1/3以上的学生,提倡科任教师联合家访,家访前备好课,做好准备,让我们的家访真正起到实效。

3、通过家长培训的教学形式,使广大家长明确党的教育方针,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了解学校教育规律、办学思想、思路和校规校纪;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作用,增强家庭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与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4、做到考勤制度化、管理科学化、参与全员化、评选优选化。

5、充实校网站开辟家教栏目内容,以扩大家教知识的传播力度,不断完善家教策略,提高家教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6.永新学校培训计划 篇六

为全面贯彻落实塔城地区人社字[2013]456号文件精神,提高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发展为前提,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高素质工程。沙湾县永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

一、学校概括:

1、学校地处城区,办公室3间,会议室1间,占地面积 300平方米。

2、建校以来,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学校有稳定的兼专职教师队伍,教学经验丰富。

3、学校与各乡镇之间合作态势良好,联系密切。

二、注重培训工作

根据下乡调研,结合农民需求和实际,2014年我校开设管工、机锈工、工艺编结工、装饰装修工等工种。计划在安集海镇开班6个,每班50人。采取技能培训下乡,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三、培训思路

7.家长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篇七

一、抓好在职硕士学位提升

依据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要求, 高度重视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在职教师报考硕士学位, 积极创造条件, 组织教师报考,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解决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学矛盾, 解除教师后顾之忧。

二、创新专业带头人培养模式

为加快各专业的建设步伐, 提升学校办学能力, 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学校相关部门要按照个人自愿申报, 学校择优聘用的原则, 开展校级专业带头人选拔和培养, 经选拔聘用的专业带头人, 要充分发挥本人在专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推动学校专业建设, 提高科研水平。学校对专业带头人实行动态管理, 聘期二年, 按年度考核, 考核合格者给予专项奖励, 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引进或培养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校内外专业带头人10~15人, 培养在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校内外德育带头人3~5名。

三、加快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紧密围绕学校的专业建设, 结合学校专业建设规划, 围绕学校积极德育、积极教学、积极实践三维互动的人才培养途径, 加快团队建设步伐。通过校企深度融合, 建立校企共同培养培训教师的工作机制。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兄弟院校优秀人才加盟, 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与技术的需求, 通过产学研合作, 开展技术应用和服务, 组建15~20个由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家组成的名师工作室或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 以重点专业为牵引, 以名教师为引领, 积极创建省市级名师工作室3~5个。

四、推进名特优工程建设

按“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五层目标的培养方向, 推进名师工程建设。要明确目标, 落实举措。指导学校各层级的名特优教师, 对照条件, 制订个性化成长方案和年度计划, 并按计划分步落实。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各种机会, 优先送培, 优先安排名特优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生产实践研究。引领示范, 共同进步。有效开展“四个一”工程, 即每名特优教师要建好一个资源库, 每年上好一节示范课, 开好一次名师讲堂, 带好一名徒弟, 使他们在引领别人进步的同时, 促进自身的发展, 实现教学相长。

五、精心培育青年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学校将构建科学规范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注重对青年教师实施有计划的系统性培养。

继续开展名师“一对一”工程, 充分利用名特优教师资源, 发挥名特优教师的领头作用, 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工程”“青蓝结对工程”;在坚持以老带新的同时, 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尽量为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好课评比等活动,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校内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

六、实施“双师”素质建设工程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 既能讲、又能做的师资队伍。加强我校双师型队伍建设, 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入手。从质上讲, 要对照江苏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专业“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要求, 提高我校专业教师核心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拥有率。从量上来说, 要积极拓展渠道、全方位、多途径促进培养双师型队伍建设, 如教师挂职锻炼、产学研项目合作、指导学生实习、社会调研和学术实践等,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要根据学校的实际, 完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 科学设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目的与任务、方法与要求、规范检查与考核办法, 精心组织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避免到企业“走马观花”, 将企业实践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 通过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 推进定点企业实践基地建设, 建立教师定点实践锻炼制度,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设计, 从实践中获取新信息、了解新需求、形成新认识、把握新方向。

七、实施兼职教师建设工程

聘请企业行业兼职教师授课, 是中职学校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需要, 是为企业行业和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需要。我校兼职教师队伍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严格录用标准。各系部要根据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严格执行《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 对照《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择优聘用优秀人才来我校任教。第二, 拓宽聘用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与潜力, 面向企业公开招聘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 实现兼职教师的常态化。第三, 创新聘用管理办法。探索引进、培养与流转退出相结合的兼职教师建设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出”的兼职教师遴选机制。第四, 完善储备制度。学校充实兼职教师数据库, 汇集学校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资料;各系、部要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充分挖掘地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资源, 建设好“专业兼职教师人才库”。

八、结语

师资培养是一项繁重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还必须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工作重点, 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在我国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期, 建设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 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是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8.中职学校教师在职培训调查 篇八

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培训对象的期待

从调查结果来看,54%的教师认为此次培训提供的相对最多的是本专业的前沿理论,36%的教师则认为是职业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论知识。然而,希望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作为培训内容重点的教师却有66%,只有7%的教师希望将重点放在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上,24%的教师则更期待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面有所提高。同时,教师们普遍比较看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实际操作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培训内容的课程编排总体来说是合理且令人满意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参训教师原基础与知识专攻方向的不同,导致课程编排难度增加,从而使课程编排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要求。通过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统计,我们发现,此次培训的“入口”筛选不够合理,中职学校在对参训教师的筛选上,未能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下发的指导意见上报和选送参训教师。

半天理论半天实践最受欢迎

在前期培训过程中,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以“前半程集中理论培训,后半程集中实践培训”的方式开展培训,占72%,“前半天理论培训,后半天实践培训占15%,前半天集中实践培训后半天理论提高占8%”。而参训学员期望的最理想的培训模式主要集中在“前半天理论培训,后半天实践培训”的方式上。

此次调研的6所培训机构,3所设在理工类院校,2所设在综合性大学,1所设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根据走访意见,学员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在全国专业技能较强的对口学校或者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培训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专业知识提升与开阔眼界是最大收获

在培训中,29%的教师认为所学知识脱离实际,30%的教师觉得所学与期望存在偏差,同时39%的教师对培训当地日常生活不习惯。不过,他们对此次培训的总体评价,持满意态度的占到了55%,18%的教师给予了非常满意的评价。调查表明,他们承认经过此次培训得到的收获较多,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有所提高,79%的教师认为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9.家长学校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 篇九

家长是儿童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家校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学年,我们计划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做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使家长对其有更深的认识。通过家校联系栏向家长介绍近段各平行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与操作方法,使他们主动地配合学校的教育。通过家访,了解小学生在家的真实表现,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小学生的科学方法。教师与家长通过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探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巩固和促进了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活动安排时间:20012年10月、2013年4月

活动对象:全体家长

活动内容:

1、心理健康讲座:怎样提高小学生自理能力

10.学校师德师风培训计划 篇十

大洼区东风学校中学部

2018年3月

学校师德师风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继续完善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从而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为力求师德培训工作组织精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师德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

1、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并明确教师在当前应明确理想、目标、任务,在日常工作中要在思想政治方面如何加强。

2、深入开展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的专题培训活动,针对当前我校教师队伍中一些师德现象,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和专题讨论,通过自查自纠等形式,杜绝违规行为,提高师德修养,增强为学生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3、围绕‚转变工作作风,密切服务群众‛主题,深入开展‚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争优创先活动,通过对各类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先进事迹的学习,着力强化党员教师及教职工的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做好学校服务学生和家长、教育服务社会工作。

4、以学习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主题,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杜绝‚三乱‛,严于律己,形成用制度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5、加强教育法制培训,重点提高广大教师的法制意识,做到依法治教,依法从教,形成用制度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

6、开展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师能建设系列活动(知识竞答、演讲、经验交流等),让全体教师在活动中普遍接受深刻的师德教育,从而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我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新突破,促进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

三、培训形式

专题培训从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出发,采用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1、突出主题教育。组织教师开展讨论,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

2、以集中学习为主。培训形式可采用专题讲座、录像、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要突出教师的参与和互动。

3、分散自学,撰写体会。分散培训可采用观摩、主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撰写师德学习体会。

4、参加社会实践。结合当前教育行风建设活动,继续组织教师开展‚进家庭、进学生心灵‛活动,走访学生家庭,进一步了解学生暑期学习、生活等情况,四、培训要求

1、严格请假制度,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

2、认真做好笔记,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按时保质完成培训任务。

3、严格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会议中途不随意走动。

4、严格会议纪律,不讲与会议内容无关的话,不做与会议内容无关的事。

5、要认真总结,不断反思。根据培训的内容和要求,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题为‚怎样才能做到‘四好’教师‛学习体会,相互交流。

五、成立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唐路柏 副组长:陈树清

11.怎样从培训计划中获益 篇十一

很多企业每年都要花费高达1,000亿美元的费用,来帮助员工掌握那些提高企业绩效所必需的技能——诸如沟通技能、销售技巧、绩效管理或精益运营等等。但有些时候,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使培训内容更恰当

很多企业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在制定培训计划都是根据“我们希望员工知道的事情”,而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行为”来定义自己的成功标准。同时,一些培训计划严重依赖于讲课,依赖于角色扮演以及“战争游戏”,这些方法通常无法传授任何实际技能。

与其不同的是,“太规模定制”则是利用技术来帮助学习者定制培训的重点以及自己的课程水平,也包括一些策略,比如允许不同的学员选择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或让他们参与设计自己的培训课程。

但往往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一些培训往往会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员工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有一家企业希望提高自己的产权总成本分析能力,因此对采购部门进行了这些技能的培训。然而,在开始使用这些技能后,采购人员可能很快就会面临来自其他部门同事的阻力,因为这些部门受到了采购部门决策的影响,而同事们并不了解采购人员为什么要改变工作方式,或如何去适应这些变革。

想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对那些从相关部门中选出的员工进行补充技能的再培训:在一项采购计划中,向产品开发人员以及为新产品寻找供应商的员工传授如何进行产权总成本分析的相应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制定新的规范。

提高学习欲望

通常情况下,在员工能够有效地掌握一项新技能之前,他们必须确信,该技能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组织的绩效,然后才实际选择学习这项技能。但是,大多数企业培训计划都忽视了这些先决条件,而只是假定员工“需要掌握它”。这种做法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它使怀疑论的正常模式变成了学习的障碍。为了避免出现这些结果,企业必须帮助员工适应变革的需要,培养获取技能的愿望。这就要求管理者们在前期需要让参训者或他们的同事参与决定变革需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为培训创建令人信服的使命。

以一家零售商为例。由于很清楚自己的客户服务和销售技能都相对欠缺,在进行提高时,由地区经理、客服代表和销售人员组成多个团队,帮助其了解自己目前的技能水平,并规划改进措施。这些团队参观考察了一些高绩效企业,并进行了神秘购物演练。除此之外,这些团队还对自己的客户进行了离店调查,将他们购物体验的质量与他们购物的多少、他们是否还打算再来这家商店购物联系起来。这些活动的结果都证明一点:就公司现状而言,变革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改进客户服务与销售,这些团队接着设计了新的流程和工具,包括各种销售指南,可以帮助销售人员将产品功能转变为购物者可能会关心的各种好处。他们还在几个商店进行客户服务改进试点。令人惊喜是,这种措施直接使转换率大幅跃升了两位数,一些零售经理们也都极力争取在他们商店开展培训的机会。

揭露有害的思维模式

很多情况下,即使员工们确实通过培训学会了一些技能,但却没有应用它。例如,一家拥有大型卖场的零售商一直试图提高其对客户的关注度:它投资数百万美元,向员工传授销售流程,并推出了电子学习计划。销售人员也都通过了每种规定的认证考试,但仍然无法在销售现场使用学到的新技能,客户反馈和商店业绩依然不见起色。

为了找出原因,这家公司采取了员工访谈、焦点小组和调查研究等组合措施。调查结果直接指向两种带来困扰的思维模式:销售人员大都认为,购物者的行为方式已经改变,他们现在只需要在商店里随意浏览就可以。同时,对消费者消费的问题上,销售人员仍然持有年龄、性别和一些种族的成见。

为了除去这两种错误思维,该公司重新开展了培训工作。在培训中,公司将重点放在大量引入事实,用事实来消除误解,并重新建立销售人员为客户服务的积极性,并教授给他们各种应对方法。于是,在一些试点商店中,这些技能很快推动转化率提高了150个基点,其净收入也增加了20%。

使领导人亲力亲为

为了确保学到的经验在培训结束后仍能持续发挥作用,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必须率先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这一点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事实却是:领导人只是原则上赞同培训计划的目标,并没有亲身参与进去,许多培训计划也因此而陷于停顿。

例如,一家工业企业注意到了提升其市场营销部门营销技能的需求。人力资源部门启动了一项精心制定的培训计划。同时,该公司还聘请了几名员工,他们拥有公司正试图培育的营销技能,并被认为会帮助自己的同事掌握这些技能。然而,在营销部门的员工完成了这项培训计划之后,领导仍然不满意。

经过分析才发现,新的营销技能并没有扎下根来,就是因为该公司没有对部门领导人进行培训,由于他们缺乏必需的技能,不能有效地充当角色楷模。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况。

因此,如果能让相关的管理者能亲自参与培训计划的设计与执行,并与自己的工作方式联系起来,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例如,公司要提高自己的市场营销技能,应该第一时间安排各个职能部门的高级经理们参与培训。然后,让这些领导人们作为临时“教师”,去对自己的职员讲授这个培训课程,将这种培训贯穿到底。

强化新技能

通常情况下,在很多培训计划临近结束时,都很少有参训员工完全做好了将新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准备。因此,强化和支持员工刚学会的各种新的行为规范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一家试图提高其糟糕的绩效管理技能的生物技术公司来说,这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这家公司努力进行改进,并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必需的技能。但是,当这些管理人员回到工作岗位后,他们根本抽不出时间将绩效考核融入自己的工作流程之中,而且也没有人帮助他们这样去做。因此,一切都似乎没有什么改变,那些管理人员学到的所有技能都已付之东流。

但为了表明这一次培训确实与之前不同,公司高管们坚持要进行一种“反馈对话”,他们甚至跟随这些主管下到车间,对每项遇到的问题都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一这些方案正是来源于之前的培训中。于是,主管们很快获得了利用新技能的信心,并开始见到成效。在仅仅两个月之内,劳动生产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所提高,这家工厂的产量也比过去增加了25%。

衡量培训的影响

衡量培训的影响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但大多数企业却根本没有这样做。这就意味着,许多企业是通过询问参训者是否喜欢这种培训,作为衡量培训效果的主要标准。这种评价方法的风险在于,它除了鼓励“寓教于乐”的形式重于强调实质性内容之外,还惩罚那些迫使参训员工跳出窠臼的培训计划。

12.地方培训学校办学思路探讨 篇十二

襄阳市小桔灯作文培训学校成立于2005年3月, 至今已有8年历史。自办学以来, 小桔灯一直坚守着:“认认真真做事, 诚诚恳恳做人, 以质量求生存, 以口碑求发展”的办学宗旨。一路风雨一路歌, 以迅猛之势5年内连续开办市区7所一级分校、6所地市二级分校, 先后为2万多名中小学生解决了“作文难、难作文”的困惑, 成为襄樊地区一盏明亮的作文导航灯, 它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 照亮了孩子们的写作道路, 更掀起了本地区中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热潮, 引领着襄阳地区的作文教学潮流。历经8年的蹒跚前行, 襄阳小桔灯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如今在襄阳市区拥有4个办学点, 在校学生4000多人, 而且办学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在优先发展作文培训的前提下, 兼顾其他各类文化学科的培训, 培训科目逐步走向综合化。襄阳小桔灯的品牌战略使学校勇立潮头, 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连续五年被襄阳市教育局授予“先进办学单位”, 并被荣膺为“襄阳市百强品牌”、“小桔灯明星学校”、“冰心杯青少年文学创作摇篮”等。

二.小桔灯办学思路及办学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绝不是偶然的, 襄阳小桔灯之所以能够发展如此迅猛, 也自然有其深刻原因。一所培训学校能够在其他同类性质的培训机构中鹤立鸡群, 是因为他与其他培训机构存在着差异性, 且这种差异性能够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襄阳小桔灯正是从市场差异性出发, 抓住学生、家长的需求及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的不足, 提供学生想学的知识、家长想要的效果, 迎合义务教育的目标, 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 从学校自身教学方面上看, 襄阳小桔灯实行以作文培训为核心, 在特色科目的支撑下, 辅助发展物理、英语、数学、演讲与口才、精英领袖等课程, 这样可以促进课程的多元化,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 襄阳小桔灯一改义务教育的大班制, 实行小班教学, 每个班级人数控制在20-30人左右, 教学设备非常齐全, 教室配有多媒体、监控器等现代设备。小班教学便于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上保证每位同学都有均等的机会与老师进行交流。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生动地感受情境, 调动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而监控器与室外的视屏连为一体, 可以让等候在外的家长清楚地看到自己孩子在上课时的一举一动, 了解平时孩子不在身边时的现实表现, 便于家长在家里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好的表现进行及时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始终秉持“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注重对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培养, 每个班级都有一个极其嘹亮的口号和音调铿锵的班歌, 以此来鼓舞学生的斗志, 而且教师始终将“我们要快乐学习, 快乐成长”挂在嘴边, 几乎每个孩子对这句话都能倒背如流, 这样学生的潜意识里便植入了许多积极因素, 加之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与学生融为一体, 老师激情澎湃、抑扬顿挫的声调在教室里回旋, 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控制住, 可谓是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下学习, 效率自然比较高。在课程安排方面, 也是经过精心挑选, 将作文培训与阅读训练合二为一, 所选阅读篇目通过阅读课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能为学生写文章提供范例作用。每篇阅读教师都会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文章反映的某种精神等等, 并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与此类似的案例, 从而为写作积累素材。对于重点知识, 教师会反复强调, 直到教师在检测时学生能脱口而出为止;对于难点知识, 教师进行拓展性延伸, 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体会到他人创作时的思路, 思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启迪, 拓展了学生的创作视野。紧接着阅读课的结束, 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实战训练, 或阅读一篇相关文章, 或写一篇主题类似的作文, 让学生学以致用, 立刻消化所学知识, 及时温习、及时巩固,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认真批阅, 指出其优点及不足, 并挑选学生的优秀作品贴在墙壁上进行展示, 无疑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学生尽力向优秀作文迈进, 作品经常入选优秀作文行列的学生因此会受到大大激励, 提升其写作文的兴趣。优秀作品的展示也是学生之间的一种相互学习方式。此外, 襄阳小桔灯作文培训学校学生的作业本还需家长签名, 便于让家长了解孩子参加培训后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也具有良好的督促作用。每次课结束后, 教师都会针对学生当天表现给予等级评价, 按课堂表现授予学生勋章, 学生凭借勋章数目获得各种相应物质奖励, 为了获得各种小玩意儿, 学生都努力争取勋章, 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课堂之余, 学校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如作文大赛、演讲比赛、朗诵大赛、才艺展示等等, 既丰富了学生生活, 又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拥有一个展示的平台。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平时学校课堂中无法提供的, 与其他的一些机制僵化、盲目跟风、同质化严重的作文培训机构相比, 小桔灯似乎显得更加自然灵活。注重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 将快乐与学习交织在一起, 适量的教学内容与独特的教学模式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很好玩, 而不是被动学习, 这既兼顾了学习, 又关注到了儿童天真好玩的习性, 使学生不自觉地爱上学习。适量的教学内容, 很容易让学生掌握吸收, 加之小桔灯独特的阶梯式训练机制, 学生经过层级式的长久训练, 写作能力便会有所提升, 甚至是飞跃性发展, 学生不再害怕作文, 而是喜欢上了作文。家长将孩子送进小桔灯的课堂后, 一方面感受到了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看到的是孩子欢乐灿烂的笑容, 因而从心理上认可这所培训学校。而面对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 语文考试中作文是必考内容, 良好的写作能力能让学生夺得半壁江山, 作文高分的诱惑, 让家长和学生都会向课外的作文培训机构靠拢, 义务教育课堂上教学任务艰巨, 教师无力将太多精力置于作文讲解及训练上, 而这些培训机构适时地补充了义务教育课堂的不足, 因而倍受欢迎。

第二, 从学校争取市场方面看, 襄阳小桔灯合理的选址, 良好的服务, 大力度的宣传, 为学校吸引来了源源不断的学生。合理的选址恰似文章的一个好标题, 题好一文半, 好的选址为日后发展定下了基本格局。如今, 襄阳小桔灯在市区拥有5个办学点, 这些办学点都分布在居民密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地方。居民密集生源就会比较充足, 经济繁荣地带的家长有能力承受高昂的培训学费, 并且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更愿意花大量的资金让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 提升孩子能力, 拓展孩子视野。在占有地理优势的基础上, 小桔灯从自身内部建设出发, 完善服务机制, 提升社会信誉度。小桔灯的师资队伍都是全职教师, 周一至周五研究讲课内容、吃透教材, 进过精心准备后, 周末上课时会更加自然流畅, 能够有效把握课堂。优质的师资队伍, 是教学质量的坚实保证, 而好的教育质量是赢得社会认可的基础。在课外时间, 教师不定期地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沟通, 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也从家长口中了解学生尚且存在哪些不足, 询问家长希望孩子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关注每一位学生, 通过双向互动, 家长感觉到将孩子送进培训班非常可靠, 能让孩子接受个性化指导, 即使培训经费较其它地区高, 家长也认为这是物有所值。室外的监控设备给家长提供了了解课堂的视觉资料, 接送孩子时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招待、对孩子的细心叮嘱, 以及课后的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 让家长感受到培训班的确是在认真办学, 责任感强, 学生学得轻松, 家长也比较放心。此外, 襄阳小桔灯每学期还会给学生家长提供一期免费培训, 教给家长在家庭中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与这些“00”后孩子沟通, 帮助解除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学生、家长、学校三位一体, 如此使得整套服务体系十分到位。而市场上其他一些同性质的培训机构则在这些方面逊色不少, 据调查很多培训机构责任感低, 与家长沟通少, 招进学生后并未进行认真管理, 相形见绌, 市场渐渐趋向服务质量好的培训班, 小桔灯也就具有了相当的优势。作为培训机构, 其出售的产品就是服务, 能否保证服务质量, 让服务适应消费者需求, 是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小桔灯得天独厚的信誉优势对自身教育机制及内容进行了大力宣传。好的名声和信誉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 而这笔资产是要靠宣传才能被广大消费者了解接受。在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中, 教师了解到了各个学生的不足, 针对学生的劣势, 教师在学生上完一期培训班后将学生介绍进入另一期培训班学习。例如在学生参加完作文培训后将其介绍到演讲口才班继续学习新内容, 或者根据家长反映的孩子数学差的状况将学生介绍到数学培训班。同时, 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开设精英领袖班, 集中优秀师资队伍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中反复强调精英领袖班的优势和特点, 让学生产生兴趣, 并鼓励学生积极报名, 尽管价格昂贵, 通过老师的宣传、学生的要求, 家长也慢慢可以接受。市场变化灵敏, 小桔灯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了相应调整, 并将这些调整信息通过发放宣传单、课堂上向学生宣传、课后向家长口头宣传、制作网页等方式扩散出去, 融入小桔灯自身良好的口碑, 社会上了解此培训机构的人越来越多, 口耳相传, 隐形的市场就会不断扩大。

第三, 从社会需求上看,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体制正处于变革期, 尚且还未发展完善, 培训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义务教育课堂的不足。对于家长来说, 将孩子送进一个可靠的培训班, 在孩子学有所长的同时, 能够让孩子接受家庭之外的世界, 这是他们十分乐意的。我国传统的义务教育模式是“教师教, 学生学;教师讲, 学生听”, 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 学生上课时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 久而久之, 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就被扼杀了。走进课堂, 一片死气沉沉;回到家里, 大批量的家庭作业压得学生无力呼吸。孩子长期受到压抑后, 性格逐渐变得内向, 不喜欢与人交往, 情况令家长担忧。虽然现在国家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 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由于根深蒂固, 难以一时完全扭转。大班教学, 让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学生偏科现象依旧存在。并且义务教育体制下, 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较多, 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的精力十分分散。譬如语文教学, 一方面教师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像作文这一类对学生能力有一定要求的版块, 教师很难投入过多精力, 以至于很多学生害怕作文, 面对作文不知如何下笔;另一方面, 国家实行的诸如中考、高考一类的选拔性考试, 作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孩子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顺利通过种种考试, 家长对一些课外培训机构非常青睐。小桔灯开设的一些课程几乎都能适应义务教育的要求, 对常规课堂内容的不足是一个极好的补充, 所以社会需求很高。究其原因, 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父母都忙于工作, 孩子只能委托爷爷奶奶照顾, 由于年龄、生长时代相差悬殊, 孩子很难与老人有共同语言。左邻右舍对于孩子交流的空间也极其狭小, 许多儿童周末只能在家看电视或上网, 时间长了, 孩子变得冷漠胆小, 沉默寡言, 有的儿童直接沉溺于网络游戏。小桔灯培训学校的火爆正是顺应了众多家长的愿望:让孩子有机会与同龄儿童交往, 并且在那些洋溢着激情的老师的带领下, 增进孩子生活的乐趣,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据调查, 很多家长并不在意培训课堂上老师讲授多少知识, 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孩子一种大方、自信的性格, 让孩子通过培训班举办的各种活动拓展孩子的视野, 让孩子不再拘泥于“家”这样一个局部范围。

第四, 从民办教育管理机构上看, 襄阳市民办培训管理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对那些凡是符合办学要求的培训机构都是比较支持的, 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小桔灯拥有上千万的雄厚办学资金, 购置了比较齐全的办学设备, 拥有足够的教学场地, 符合民办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其校长舒兴会毕业于襄阳师专, 自己也多年任教, 教学经验丰富, 业务能力相当强, 为人态度和蔼, 经常在各个校区之间视察教学情况, 与学生及家长进行平等交流, 深受学生及家长喜爱;此外, 该培训机构从广阔的人才市场中筛选出了一支富有童心、责任感强、善于沟通、热情大方、专业基础功底好的师资队伍, 采取优胜劣汰原则, 将那些经过培训而无大的改观的教师淘汰掉, 历经8年的大浪淘沙, 小桔灯现在已是拥有六七十人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学校。如今襄阳市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 襄阳市政府提出了创建“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口号, 小桔灯作为一个文化类培训机构, 可谓是为襄阳文化建设增砖添瓦。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不仅仅是表现在城市规模的扩大, 更多的是要看这座城市服务水平的承载能力, 因此, 各类培训机构在“四个”襄阳建设中的作用可以说是双重的, 他们既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 也有利于拉动都市经济的发展, 这对于小桔灯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契机。

小桔灯作文培训学校在很多方面是很成功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 一所培训机构要抢占一席之地, 就应该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调整专业设置, 扬长避短, 发挥其他培训学校不具备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是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要面向市场, 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并扩大宣传力度。此外, 培训机构还应该加强国家关于地方培训机构管理政策的学习, 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 并加大办学资金投入。总之, 提升实力和规范自身办学行为是地方培训机构抢占鳌头的根本之策。

参考文献

[1]窦桂梅.为生命奠基[M].

[2]郑美丽.我国中小城市民营英语培训机构的现状及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3) :80-81.

[3]张相乐, 郑传芹.教育学[M].河北大学出版社, 84-87.

[4]梁常勇, 罗建华.确立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竞争优势[J].山西科技, 2005 (2) :89-90.

13.学校食堂员工培训计划 篇十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校食品卫生的安全是关系到在校每一位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加强食堂工作管理,对于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经常性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也是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学校食品卫生管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训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文明、守纪、爱校、爱生、安全、卫生、有序、规范。尤其是:对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业务知识要加大培训力度,真正做好卫生工作、安全工作,应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让每一位师生吃的放心、舒心、开心,为我校的后勤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培训内容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业务知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三、培训安排

每学期开学前一个月安排一次培训学习。

1、及时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严防卫生事故的发生。

2、每学期进行一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问卷答题。

3、从业人员必须爱岗敬业,互帮互学,钻研业务技术,通过不断的苦练基本功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江口县第四中学

14.教师发展学校培训计划 篇十四

教师发展学校立足于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本学期得荣县教师发展学校在上学年三个研修班的工作基础上,根据上学期深入各学校的调研和教师的学习需求,继续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实践为核心,以教师自主学习、实践、反思、提升为主体,以城关小学“省教师培训基地”为依托,以得荣县教育局教育股、教研室和成都青羊区支教教师为组织促进者,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思想引领校长、教师自觉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程,聚焦新课堂,在新课程中成长、发展。

二、培训各阶段安排:

1、学员自主学习阶段(时间:2011年3月)

主题:我读新课标

学习要求:校长研修班、骨干教师研修班、青年教师研修班的各位学员以《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为研修教材,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思想理念,重点学习第三章《新课程标准》、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五章《新课程评价》、第七章《课程资源》。边读书,边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做好学习笔记。每一位学员要选交两篇新课程学习随笔。

2、实践反思学习阶段(时间:2011年4月)

主题:实践新课程

学习要求:各位研修班学员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之上,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努力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改进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们可以《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聚焦课堂、有效研究、在实践中提升——青羊区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案例》为学习参考,潜心研究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提升自己的教学,同时在学校教学研究中发挥带头作用。要求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和青年教师研修班学员完成一个教学故事(实践新课程的教学故事)和一篇课堂教学案例(新课程理念指导的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案例)的写作。校长研修班学员思考新课程理念下学校文化和制度建设,将学校的办学思考撰写成文。

3、交流分享、集中培训、提升认识阶段(时间:2011年5、6月)

主题:聚焦新课堂

学习要求:各班次各位学员在认真完成前两个阶段学习任务的基础之上,由教育局组织各班次集中培训活动。培训活动不仅有专题讲座,更以学员的亲身实践、问题研讨、经验分享、课堂观摩、教学技能展示、思想碰撞、参观交流等形式,发挥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帮助学员实现自我成长。(各班次集中培训时间、内容、要求另行安排)

4、成果展示,深化实践阶段(时间:2011年7月)

主题:教师发展无止境

学习要求:教育局教研室将教师发展学校学员的学习过程、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将学员新课程学习随笔、教学故事、课堂教学案例或教学管理案例、校长办学思考等汇编成册,积累成果。发挥各研修班学员的辐射作用,扩大交流,资源共享、引领得荣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三、培训工作的过程管理:

1、核实各班次学员,规范学员管理。

2、各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学校,全县各中小学要为各研修班学员的学习实践营造氛围,提供学习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关心、支持教师发展。

3、县教育局教育股、教研室将组成培训调研指导组,深入各学校调研指导研修班学员学习实践研修情况,作用发挥情况,和学员共同研究学习实践中的问题,帮助学员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发现典型,及时推广。

4、各班次班主任及时了解学员学习工作动态,关心学员成长发展。收集学员学习成果。要求各班次学员完成的文章,与2011年5月8日前收齐。

5、县城关小学发挥省教师培训基地作用,提供优秀师资和优质资源。为培训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场地、器材支持。

15.家长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篇十五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计划从2008年开始对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进行集中的专业培训,在之后的5年中使约3000名基层体育教师得到培训。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第一次联合举办如此规模的体育师资培训活动,旨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拓参加培训教师的知识视野,学习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新项目,改进运动技能与教学训练方法,提高参加培训的教师的体育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

16.开展校本培训建立学习型学校 篇十六

一、构筑现代学习型学校的现实涵义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38个地区开始。随后,实验规模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于新课程实验之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所有的学校、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由此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终身培训是每个教师适应职业生活的最主要武器。

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规定,实施新课程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而随着实验范围的扩大,教师培训量大面广,而且后续培训更为关键,任务更加突出,仅靠专家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送教师外出学习,人力、物力都有困难,这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凸现出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必须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习型的学校,应成为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组织。在学习型学校中,全体教师将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一起探索如何共同有效地学习,以实现共同的事业目标。

二、实施校本培训,创建现代学习型学校

当前广大中小学校应该抓住新课程培训和广泛开展新课程标准培训这个时机,开展校本培训,并以此为平台构建学习型学校。

(一)校本培训的概念

教师培训一般可分为院本培训和校本培训两种主要形式。院本培训是指教师集中到师范进修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集中学习指定课程,完成教学计划。而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

(二)校本培训的主要特点

1、针对性。校本培训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它可以根据学校具体工作变动进行弹性设计,在内容上,可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而灵活应变。

2、多样性。既可以是经验交流,师带徒制,也可以是案例分析,问题研讨,行动研究。 3、整体性。以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本,有助于优化全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文化。

(三)校本培训的优势

1、从培训理念上看,淡化把教师集中到本校之外的某个培训机构,让他们重新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理念,让教师不必脱离工作岗位,转换角色,就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接受全面的培训。

2、从培训主体看,非校本培训的实施主体是大学和进修院校,由专门的培训机构决定培训的计划、内容、监控和考核。而校本培训中,中小学是培训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们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更为深切的体会。校本培训并不排除离职进修或学历培训,更不排除邀请培训机构、培训者参与校内教师的培训,但在培训中起主体作用的是学校自身。

3、从培训目的看,二者都是为了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非校本培训依据的通常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一般要求和本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校本培训的具体培训目标则源于本校的实际需要。

4、从培训内容看,非校本培训的内容较多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着眼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巩固,而校本培训内容则主要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管理、师生关系中的“问题解决”。

相对而言,各种较高层次的,具有综合性、前瞻性、学术性、研究性、学历性的培训,由专门培训机构担纲比较适宜;紧贴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全员培训,校本培训可能更有利于教师成长。在具备必要的条件的中小学中开展规范而开放的校本培训,比较符合我国教师数量大、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工学矛盾较大等实际情况,因而它可望成为一种与校外培训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

(四)校本培训的实施

实施校本培训要着重“五化”建设。

专门化。学校要设有专门负责培训的机构,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建立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并且要有一批骨干教师和一定的设备、经费支持。

研究化。新的观念是“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是值得推崇的模式。学校应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要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这样,教研就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这应当成为教研活动的新亮点。就当前来说,应当注意与新课改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

共享化。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学校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这就是教师通过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在以往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如今,在学习型社会和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社会化。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合作化。指中小学与高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机构合作,这样才能发挥两方面的优势,将理论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水平和效果。

(五)培训模式

英国谢费尔德大学教育学院曾设计了包括确定需要、谈判、协议、前期培训、主体培训和小结等环节的“六阶段培训模式”。借鉴他们的作法,根据“五化”的要求,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五阶段模式”:

提出培训课题。由中小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带有研究性的培训课题,以便围绕课题来确定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培训计划。这需要中小学和有关的高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共同研究决定,根据课题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

理论学习。相当于前期培训,时间—两天,可以在大学进行,也可以由大学派人到学校进行,主要是介绍有关理论和方法论动态,开拓视野,加强交流。

有指导的研究。大学教师深入中小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一起钻研教材,备课,设计教学方案,评价教学效果,完成有关课题研究。

评价。课题培训计划完成之后,教师培训告一段落,教师要对自己在课题培训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策略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大学指导教师也要进行评价,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参考。

上一篇:人力资源年度规划书下一篇:关于学习的古语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