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观后感

2024-10-03

马克思主义观后感(共12篇)

1.马克思主义观后感 篇一

《宇宙与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手机 授课教师

(2013年4月)

宇宙与人

宇宙与人,人的产生与宇宙有什么关系呢?宇宙有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从人类有意识研究人类的生

存以来就一直试图触摸宇宙,想弄清楚宇宙到底是什么模样。但是由于人类是慢慢向前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的思想不可能一下子就发展到足以研究清楚这个的地步。因此直到今天,这个人类思想高度解放,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才真正有所突破。宇宙与人,以科学研究新成果,系统地证明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正确性,证明了宇宙的起源演化,万物的生灭,都是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各种歪理邪说纯属无稽之谈,在科学面前不攻自破。影片对普及大众的科学知识,提高人们识破伪科学的能力,防止各种形式的歪理邪说的侵蚀,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积极作用。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宇宙与人》正好验证了这个原理了,它讲述的是地球的诞生与人类的进化,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而这又正好验证了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进化,人类是如何来的。宇宙是一个生命体,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宇宙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数目上的不同就造就了不同的宇宙万物。

世界的物质性,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终有一天,科学将会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宇宙与人》”它讲述的是地球的诞生与人类的进化,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

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进行操作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坚决排斥附加和主观臆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鉴于这些事实,我们坚信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剩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看完经典科教大片《宇宙与人》,给我的最深刻感受还是宇宙是生命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而且,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万物,大至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只不过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至今科学尚未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2.马克思主义观后感 篇二

关键词:教育目的,生长,课程

约翰·杜威是世界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被称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在世界教育史上, 不乏伟大的教育家, 但是像杜威这样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又有切身的实践经验, 而又恰当地把教育理论和实践贯穿起来的教育家, 可是屈指可数的。在历史的不同时期, 他的教育理论虽然也曾遭到过非议, 但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改造美国旧教育, 建立新教育的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对亚洲好多国家, 如中国、日本、土尔其等国的教育改革, 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杜威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而他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我认为, 要真正地理解杜威的思想, 就必须认识到他提出“教育无目的”的目的。其实, 杜威并不是倡导教育无目的, 他的教育其实是有目的的, 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他以生长为教育目的, 认为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发展要促进社会的民主和谐。杜威非常注重儿童和青年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的培养。杜威认为, 在教育上有三种错误: (1) 不考虑儿童的本能和先天的能力; (2) 不发展儿童应付环境的首创精神; (2) 过份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 牺牲个人的理解力, 以养成机械的技能。这三种错误, 都是把成人的环境与标准强加给儿童, 其后果不堪设想。就我对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理解, 杜威是一个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的教育论者。

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教育即生活。所谓教育即生活, 显然这种生活是儿童的生活, 它能比较大地吸引儿童的兴趣, 是儿童取向的;学校即社会, 是将现实社会净化, 放进学校以塑造儿童的心灵, 这又有社会取向的因素。教学做统一就是通过主动作业, 将净化的活动作为儿童的课程和生活的内容。分开论述, 只是为了认识得方便, 这显然打破了杜威思想的整体性。他对“教育是什么”的诠释, 是把社会和儿童统一起来的。

二.杜威的课程论和教学论

杜威根据儿童认知和情感的特殊情况, 主张主要从社会需要和儿童的心理两个因素来设置课程。这种课程就是主动作业。主动作业改变了以往的课程把整个的知识分成碎片, 远离儿童生活的情况, 有利于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同时这种主动作业是精选的, 是将社会上曾存在过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引进学校的。可以看出, 他有一个社会的目的。通过活动, 儿童之间相互沟通理解, 富有同情心等是民主主义社会所看中的优良品质。对杜威教育思想不足的估计杜威在对历史上各种教育理论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 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建立了庞大的教育理论体系。杜威理论在整体上是严密的, 但是我认为至少有一点值得我们讨论。即杜威对当时社会是否真正地具备建立民主主义的社会条件估计不足。杜威认为, 由于工业的发展, 人民闲暇时间的普遍增多等等因素, 为消除个人与世界, 劳动阶级和贵族阶级以及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等等对立创造了条件。但是人与人, 团体和团体, 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隔阂和冲突就那么容易消除吗?二次世界大战证明他对当时世界形势估计的错误。现在的世界和人类的现状也说明他期望的条件还没有至少没有完全到来。

不过杜威对当时条件估计的不足, 恰恰说明了他的理论的伟大。杜威的理论是有一些理想的成分的。或许把他的书更名为理想国也不是很不恰当。但是, 杜威的理想不是空中楼阁, 他不像许多教育学者, 仅仅谈理想, 没有教育的起点, 没有可操作的途径。杜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提出教育理想, 而且提出教育的起点和过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他的理论又是很现实的。也许这种现实的基础还没有来到。

在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 杜威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当时传统的教育脱离儿童, 脱离日常经验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在此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与改造、教育无目的”等著名的教育思想。下面就“教育无目的”论发表一点浅薄的见解。

杜威说, 教育是无目的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教育, 目的存在于过程之中。因此他的课程论、教学论、方法论、德育论等理论都是围绕这一理论展开的。杜威一再指责不顾儿童的生长实际制定了不切实际的教育目的。这种由外部强加给儿童的所谓教育目的是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 是超出他们的理解的, 这样制定的教育目的使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的苦差事, 教学变成了“为满足成人的需求而施于儿童的虐待”;教师只是把接受下来的上级机关的命令施加给儿童, 其智力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完全违背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理。他对当时流行的教育目的理论“生活准备说”、“形式训练说”、“复演说”等逐一进行批判和分析, 反对单纯的把自然发展、社会效率、文化的传递作为教育的目的, 以此来证明“教育无目的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当然杜威对这种教育目的的批评是有合理性的, 因为这些教育目的的提出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都是为了应对各个时代发展的不同要求提出的, 在当时曾是起到过一定的作用的, 但是它们只是照顾到教育的某些方面, 而忽视了别的方面。正如杜威所说的“在一定的时期或一定的世代, 在有意识的规划中, 往往只强调实际上最缺乏的东西”。在专制统治时代, 自由成了人们主要的追求目的;在一个自由散漫的时代, 社会控制也是必要的手段;在只注重金钱与利益的社会, 强调一下文化修养是有效的举措。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 在教育目的的制定中, 当然不能不考虑社会发展的这种客观需要。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当然也是应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 杜威所处的时代是工业发展但并未高度发达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要求不需要高度发达的文化和个人的发展, 只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就可以进行机械的操作,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固定在一种职业或者是一种操作上, 人的智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人的创造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社会追求的是生产的物质产品, 全然不顾生产产品的人, 杜威的理论就是针对这种单纯的职业培训的社会现象提出的。这种理论在重视人的身心发展上不光在当时起过重要作用, 而且在今天我们这个看重分数和升学率的形势下, 也是一个提示, 一个告诫, 即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条件下, 人的发展是最主要的。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 目的是应该有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 否则就成了本能的冲动或盲目的行动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内心已有一明确的目的。马克思说“ (最绌略的工匠强于蜜蜂, ) 就是因为工匠在行动之前在心目中已有房子的形象”这个目的可以起导向、激励、检验行为过程的作用, 教育目的也是如此。杜威在教育目的一章中也说“任何目的, 只要能进时时刻刻帮助我们观察、选择和计划, 使我们的活动行以顺利进行, 这就是有价值的目的”。腾大春在给《民主主义与教育》所作的序言中说:“实际上, 在杜威的心目中, 教育是有目的的。祁尔德说那就是‘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马克思主义观后感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 关系

作为千年哲人,马克思及其创建的马克思主义在深层次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了世界革命的进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指针的政党,在多年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指引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获得了政治上的翻身解放;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繁荣昌盛。当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已经成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说,今后,马克思主义必将永远在思想领域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以强大的精神支持、智力保障,它将永远是推动我们国家不断前进的思想之基、力量之源、精神之魂。

尽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在100多年的历史中,马克思主义却在不断接受着来自其他思想领域非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所谓非马克思主义,就是指这样一些思想,由于其观察世界角度的不同,因而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上,表现出与马克思主义不相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其实,在西方现代哲学发展史中,这些思想一直长期存在,有些思想甚至在国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当今,随着中西方文化、思想彼此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也被传播到我们国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群体,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对于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我们又当如何处理它和马克思主义两者之间的关系呢?笔者以为,对待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绝不能抱着一棍子打死的态度,而应以批判的态度,吸收其合理的内核,摒弃其不科学的糟粕。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严格分析批判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评的基础上的,这就从源头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也曾经多次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当作僵死的理论,他只不过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方法罢了。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史,也说明了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的关系问题。如二十世纪初刚刚建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国家苏联,爆发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短期内就为国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并靠着强大的物质积累,最终战胜了野蛮的德国法西斯,获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综观苏联在前期取得巨大成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在于前期的苏联对于当时思想领域存在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没有采取完全禁绝的态度,而是执行了一套比较宽容的政策。但二战之后的苏联,随着国家实力的进一步增强,逐渐强化了在思想领域的控制,对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都采取了极端的政策路线,甚至发展到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人士残酷迫害的程度,逐渐导致了非马克思主义在其国内思想领域的彻底消失,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唯一思想,在随后的时期内不断走向封闭、僵化,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最终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并最终导致了苏联1989年的解体。而对于中国来说,在处理马克思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上,也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并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思想领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走了一条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相互并存的道路,因而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敌人,最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国后,我们党在思想领域坚持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建国后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双繁荣,但之后,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其他持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士相继被打成右派,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也逐渐在中国绝迹,单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也逐渐走上了一条僵化、教条、缺乏创新的道路上来,并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正是在危急关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廓清了人们思想和认识的误区,再一次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并创造性地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指导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大步前进。

可见,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对待非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一味粗暴对待,甚至视其为“反革命的毒草”,而加以剿杀的行径,绝对无益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而应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此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相处中,还应避免出现另一种倾向,就是全盘接受的思想。无疑,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更多地却是一些错误的、极端的思想,如自由主义思想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否认党和政府的领导,追求一种脱离社会秩序的极端个人自由,如果任由发展,绝对是对社会有害的,此外,还有普世价值观念,追求一种脱离国家、民族的普遍价值,而其本质其实是西方资产阶级妄图对我发动颜色革命的思想工具等,对于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则是我们在意识领域一定要加强斗争的对象。

总之,在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我们一定要秉持科学合理的态度,这是建党91年来我国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少走弯路,多取得成就。

4.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 篇四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

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 篇五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今年又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这是中国历史上惠民最多的一次改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载入史册”的最成功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活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三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候,萧灼基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出版,对我们学习和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经济危机的征兆频繁出现,并向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一事实,宣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已经破产。与此相反,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又骤然热销,据《环球时报》2008年11月12日的报道,2008年《资本论》在德国柏林的销售量是前一年的3倍、1990年的100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曾经有人瞧不起这部经典著作的意义,认为《资本论》所作的分析已经过时、甚至认为改革必须摆脱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视为阻挠彻底改革的“绳索”。而现在,西方人都重新研究《资本论》,难道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人,可以不要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了吗?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后感 篇六

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老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时,深入浅出,语言幽默,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加以阐述,这种讲课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并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进行分析。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在大学中系统学习了这门课后,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感谢老师的认真讲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与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矛盾的观点,联系的、发展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的相关方法论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给予指导,有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光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当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

对基继承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和中国共产党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家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就要从平常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实用主义的方法,从自己的主观需要出发,把严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割成互不相关的只言片语,然后根据主观需要决定取舍,生搬硬套地强加到实际上面去,这样既违背了科学理论,也歪曲了客观实际。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背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防止和反对的。总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和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期,才能有大作为。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实际上,客观地正视思想文化、价值趋向多样化的现实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书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

作为青年学生装的行动指南,坚持提倡先进文化、先进思想道德的必要性和很需要性。因为只有统一的代表团先进事迹文化教育前进方向盘的思想感情来凝聚人心,才能使人明荣知耻,民挥其“导向”作用。胡锦涛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性里,要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这看起来简单朴实的字眼,却是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体现,是优秀民族文化精髓的凝练。

7.马克思主义观后感 篇七

实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汇通和融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两者如何实现共同发展以及中西互补。目前学术界对两者的探讨总体上都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定义层面上的延伸,本文研究的是从互动层面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现实融合以及会通的不可或缺性。

第一,我们在研究两者之间的融合和会通的过程中,可以真真切切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特殊性指的是中国的实际国情,很多学者提出这种特殊性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相违背的,实际上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之间是没有冲突的,强调特殊性只是为了突出其在中国化之后所体现出的特点,这种个性化的特征正是一种恰当的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特殊性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具备的普遍性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之上的。每个国家的国情都相差甚远,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将其和自己国家的实践活动建立起恰当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经过穿上“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个外衣后自然会展现出特殊性。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普遍性的内涵基础上研究其特殊性,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一种宝贵的实践经验,具有历史节点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想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必须建立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已有的理论成果上,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主要取决于西方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和流传之中。在我们国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讨论和认识之前西方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比如,西方人探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对辨证论的探索和质疑等,正是有了这些个探讨我们才开始慢慢了解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在思维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也开始生产变化。从理论层次上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约等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是,因为不同理论依据和内容,我们一定要有所差别的对待。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哲学要想加强中国化后的效果,必须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借鉴。我们可以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去了解和把握现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获得与其进行沟通协调的思想指导。与此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我国学术界的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利于我们抓住现阶段的问题,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最有力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时代精神,在对不同国家的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统领全局,现实快速发展。

第三,我们提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精神本质上而言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没有任何冲突和矛盾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对其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要接收和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是建立在众说纷纭的特殊时期,再好的东西也不能避免零瑕疵,不假思索的效仿不仅不会促进我国国情的发展,甚至还能误导我国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者在研究时只有把中国的国情融入进去才能正确的把握在中国化进程中的含义和方向,在立场正确的前提下,研究才有价值。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我们之所以进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对其进行中国化,为我国的建设实践添砖添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一切研究都应致力于如何更好的实现中国化,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切记要注重不同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众多观点和思想流派中找到适应我国发展的新坐标。

简而言之,要想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发展的思想力量,一定要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以及会通的关键点所在,我们不仅仅要在新时代发展中推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我们更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思想动力,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要在研究其普遍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耀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苏振芳著.道德教育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苏振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马克思主义观后感 篇八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李大钊同志在深刻认知马克思主义正确性、先进性的基础上,将其作为救国救民的唯一武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在人民大众中形成燎原之势。李大钊不仅作为中国率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驱。

一、树立坚定的思想根基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首先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这是基本的认知方向问题。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坚信马克思主义,更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

1.研究、推崇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捷报传到中国后,李大钊潜心对十月革命、中西文化進行研究,并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见解整理成文,逐步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

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第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认为“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

2.与非(反)马克思主义进行论战。在早期探索时,李大钊曾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一些影响。在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初期,他成为最早在思想上与黄凌霜、区声白代表的无政府主义划清界线、坚持与其斗争的党内领导人。

此外,李大钊还参与了1919-1923年间马克思主义与非(反)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其余两次论战。1919年7月,代表实验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的胡适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适用性。对此,李大钊以《再论问题与主义》驳斥胡适的观点,“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社会主义)作工具,去驱除这一般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另一次是与梁启超、张东荪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展开论战,他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及其实行方法的考察》、《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等文章,论证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通过公开论战,李大钊有力地驳斥了各种错误论调,表明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态度。

二、多渠道吸收大众马克思主义者

1.培养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骨干。正如李大钊1922年2月在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上演讲时指出的,“使中国将来能够产出几位真正能够了解马克思学说的,真正能够在中国放点光彩的,这实在是我最大的希望”,他始终在为培养马克思主义接班人奋斗。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向斯诺回忆时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1949年毛泽东进入北平后回忆30年前在北京的经历时曾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

2.结合工农革命群众。1919年2月,李大钊在《青年农村》一文中指出:“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1920年1月,他在《知识阶级的胜利》中明确地说道:“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

在李大钊的号召下,大批知识分子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参与到革命实际斗争中去。他通过指导青年办劳动补习学校,组建铁路工人夜校、工人俱乐部和工会等方式,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此外,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基础,也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劳工阶级的结合。他派遣大批共产党员深入农村建立党小组或支部,组织农民协会、培养农村干部,用通俗的语言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深入工人内部、了解工人疾苦,与他们打成一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李大钊作为早期优秀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之一,为开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祥超.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讨及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

[2]朱文通,把增强.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网,2011-10-9.

[3]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1-07-11.

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篇九

姓名:李沁颖 老师:胡志远

学号:120505010

4班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班

联系电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

——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有感

摘要: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世界突然遭受了金融海啸的席卷,资本主义出现了种种诟病,显露出了资本主义的腐败,而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负责人的力量”,在金融海啸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者特里·伊格尔顿用“申辩”的形式,通过对十个当今最常见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的反驳,理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当下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唯物主义

正文:

作者在书中反驳了马克思主义批评者的十个观点,以下我将对其中的几个观点进行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结束了,在今天这个阶级分化日益淡化,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后工业化西方社会里,绝对没有一点用武之地。

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由此可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在西方,普遍的政治无力感是让马克思主义失去大众信任的主要原因,而让马克思主义者失去信心的并非资本主义制度的改头换面,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按照以前的方式运行,社会主义被边缘化。可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财富分配不均大大加深,在未来有可能因为争夺资源而频繁交战,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只要有利可图,即便反社会也在所不惜,而这意味着将有许多人死于非命,所以正如弗雷

德里克曾提到的“马克思主义必将重现人间”。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资本主义制度至今表现出来的缺陷,证明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批判仍有道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学说等等,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蕴含了颇有价值的立场、观点、方法。只要没有思想偏见,只要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只要本着理性的态度,他就不会漠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而马克思主义也是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发展的,中国在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今天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不会结束。

二、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看也许还有些道理,不过一旦将其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对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来说,与马克思有关必然意味着饥荒、困苦、折磨、强制劳动、支离破碎的经济以及具有可怕压制力的国家机器。

作者认为,那些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功业,在西方有很多狂热的信徒,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就是奴隶制、大屠杀、暴力和剥削的产物,资本主义也是在无数人的血泪中造就的。实行共产主义的前苏联和前东德都基本实现了为普通民众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平等,而且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不比欧洲其他国家要差。资本主义虽然也能为一部分人带来富足,但是牺牲了更多人的利益所换来的。而且马克思从来没有设想过会在穷国实现社会主义,因为在社会财富本来就不多的时候,根本没法重新分配社会财富,以使所有人都受益。他也没想过社会主义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实现,因为马克思主义运动的精髓就在于它的国际性,这是冷静的唯物主义的认识。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宣称马克思本人就是市场社会主义的支持者,至少他坚信,在社会主义革命后的过渡阶段市场会继续存在,他还认为市场即具有剥削性,也具有解放性,能把人从对地主和雇主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新制度的建立都要经过对旧制度的斗争来完成,在斗争的过程中,流血和牺牲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政权都是建立在无数人的牺牲上的,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成功,共产主义者就必须要斗争。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早已意识到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由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的中国,物质和财富的要求还没到达共产主义的水平,我们唯有努力地发展才能向共产主义靠近,只有不断地坚持才能到达共产主义,我们要相信共产主义必将会实。所以,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不能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完成,所以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向社会主义转型的过程中,结合对经济的集中计划发挥市场的作用是必要的。市场可以弥补计划的不足,增加经济计划的合理性,所以在中国,市场经济是必要的。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不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实现,是因为在共产主义国家中生产专业分工明确,如果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就无法消除物质匮乏而必须依赖的全球性资源,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被孤立的国家是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的。所以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先在少数的国家中发生,从而带动其他的国家革命。

三、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他认为除了物质,什么都不存在。他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认为意识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完全无视人性中最可贵的东西,将人简化为被动的受客观环境所左右的物质材料。

作者认为,马克思大胆驳斥了中产阶级唯物主义所宣扬的被动的人类这一说法,并创造性地强调了人类的能动性,人类通过改变周围物质环境而实现自我的改造,他们并非历史、物质,抑或精神的附庸,而是具有自主能动性,能够创造自身历史的生物。这意味着,相比于启蒙时期的知识精英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民主的。只有通过大多数人的实践活动,才有可能改变那些支配我们生活思想观念,因为这些思想根植于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在马克思看来,我们的思想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是由我们的身体需要所决定的物质必须,意识是人类自身和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人的意识需要大量的物质铺垫,这一点往往是那些一人的意识为出发点的哲学研究所忽略的,这势必引发很多问题。它忽略了那些与人类思想的产生直接相关的社会条件、人类感情、权力斗争,以及操纵这些思想的物质需要。所以马克思认为,我们的理想思考与物质生活紧密相连,实践显然是物质的,但不可分割的一面,它也是有意义、有价值、有目标、有主观动机的。

在我看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能够脱离客观事物而单独存在的,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而人的意识又具有创造性,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还能在头脑中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所以决定人有意识产生的是客观事物,而人类史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出发点是人类的真实属性,而大多数人的集体实践活动,能够改变支配我们生活的思想观念,因为这些思想已经深植与我们的实际行动之中。人类在实践中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能动飞跃,而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需要正确的理论进行指导,而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辩证法可以给我们指引。我们只有承认物质的客观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认识和实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高。

总结:

本书中,作者很少提到中国。从某些层面来讲,中国虽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奉行者,但并不合适作为例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仍然在继续中,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并未完全得到国际社会的完全认可。从书中作者的观点来看,我们一直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立足于马克思哲学核心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唯有如此,才是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至于马克思主义创立者们说过的具体观点乃至个别理论主张,则是容许也需要根据实践中的新情况做出发展、调整、补充、完善乃至放弃。唯有如此,才是科学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文献: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10.马克思主义观后感 篇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群众观点的一点体会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概论》读后感。深刻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及其历史实践活动的意义,明确指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群众路线理论基础就是唯物史观,具体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正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因此,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首先得有衣、食、住、用等物质生活资料。这是由劳动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还是从事社会其他活动的前提;人们不首先取得生活资料,就不可能从事政治及科学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在生产活动中,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读后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概论》读后感》。人民群众的生话和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自然科学是从人民群众生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还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伟大作品,一般都是依据劳动人民创造的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和提高而成的。人民群众不仅是精神生产的源泉,而且直接创造了科学文化成果。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劳动群众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劳动强度.不断地改革生产工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就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以至于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然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不是自发实现的,必颔靠人民群众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由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所以,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时期表现了极大的主动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呢?这是因为:

一是,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二是,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也就是总书记在提到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三是,群众路线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

11.马克思主义和学派问题 篇十一

不久,马林科夫下台,“马恩列斯马”自然没有人提了;“马恩列斯毛”的提法逐渐在我们国家取得了公认。到“文化大革命”中,在“九大”党章上规定了继承人以后,又似乎有一种苗头:今后可能要提“马恩列斯毛林”了。不过,后来就出现了“九·一三事件”,末尾那个“林”在飞机坠落的烟焰中消失了。

现在,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再也没有一个活着的最高理论权威。这可能使某些习惯于“唯上”“唯书”的同志感到无所适从:现在谁是导师呢?谁的理论文章是经典著作呢?韩愈在《原道》中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否“不得其传”了呢?

当然不是。问题是我们要改变那种只有圣人或天才才能继承“道统”,而圣人或天才在每一代只能出现一个这样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一九八○年十月,我在天津的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作过一次发言,其中说:过去我们是从俄国人那里学马克思主义,总有个正统观念,马恩列斯毛是正统,其他都是异端,是修正主义。只能马恩列斯毛一条线下来。其实这几十年,马克思主义在其他国家也有发展。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派。当然,是最伟大的、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但也只是一个学派。

这个发言后来被整理成文字。在发表前,我作了一些修改,把说“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派”的话删去了。没有料到,两年以后,这几句话还是被找了出来,作为批评的材料。我对这种作法无法接受。尽管如此,我还承认那段话是我的思想,而且我不认为有什么错。

我为什么提出“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派”呢?这不是凭空提出的,是根据近几十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文化大革命”中,我们把“毛泽东思想”(注意:那时说的“毛泽东思想”的内涵比现在的解释要广泛得多)作为唯一的真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凡是赞成“毛泽东思想”的就是左派,否则就是“修正主义”。毛泽东本人并不赞成别的国家的共产党教条主义地对待他的思想,比如说他认为“农村包围城市”就不适用于日本这样的国家,因此他赞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提法。毛泽东思想是继承了列宁主义的,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有自己的创造。“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的独特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但是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那么,列宁主义又怎样呢?西欧的一些共产党讲“欧洲共产主义”,他们的党纲里只提马克思主义,不提列宁主义,但他们并不否定列宁主义的历史地位。他们认为,列宁主义对本世纪初的俄国条件来说是正确的,对某些发展中国家也可能是正确的,但它不适用于当代条件下的西欧,西欧不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党中央是什么态度呢?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八○年五月就说过:“一个党评论外国兄弟党的是非,往往根据的是已有的公式或者某些定型的方案,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就算你用的公式是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也难免犯错误。中国革命就没有按照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去进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既然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去进行革命,更不应该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中国的模式。当然,也不能要求这些国家都采取俄国的模式。”“欧洲共产主义是对还是错,也不应该由别人来判断,不应该由别人写文章来肯定或者否定,而只能由那里的党、那里的人民,归根到底由他们的实践做出回答。”(《邓小平文选》第278—279页)

邓小平同志这个谈话十分重要,也十分正确。我认为,既然各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不同的模式,那么,就理论而言,就应当承认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学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的国家总认为他们的一套是唯一正确的、正统的,要把自己的公式、自己的模式强加给各国共产党,谁不听就是“修正主义”,就是“反列宁主义”。“文革”中我们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叫做“唯我独‘马’”。现在我们已经和这些党恢复关系,不能再说他们是修正主义了。那么怎么办呢?承认他们也是在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至于结合得好不好,对不对,我们无权去作裁判。实际上,这就是承认他们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学派。按照对等的原则,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学派。

真理只有一个,怎么出现了那么多的学派啊?是的,基本理论是一个,但是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了,与不同国家的实际结合了,就可以出现不同的理论。这些不同的理论之间不一定要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可能是一致百虑,殊途同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互相尊重,而不是说,你是异端,我是正统。我们只能说,我们的这一套对我们国家是适用的,至于别的国家有别的国家的情况。当然,这并不排斥相互借鉴的可能性。

一个大思想家逝世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学说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形成不同的学派,这是思想史上的正常现象。《韩非子》说:“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这是说儒家和墨家都分成了好几个学派。在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死后,除了柏拉图以外,还出现了三个“小苏格拉底学派”;近代德国的黑格尔死后,他的门徒分成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那么,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内部出现不同的学派,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承认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不同的道路和模式,同承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上可以有不同的学派,这两件事是不可能分开的。我认为,我们的党中央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一套创造性的方针、政策,包括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一国两制、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这也就意味着正在形成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学派,这个好得很。死抱教条,不结合实际,不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出路的。至于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观点,那是完全正常的。

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应该是既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争鸣,也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内部的争鸣。我们过去的错误就在:如果争论双方都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那么一定有一方是修正主义;如果争论的一方是非马克思主义,那么他一定是完全错误的。总之,不是“香花”,就是“毒草”。我不否认争论双方可能是一方错另一方对,但错的一方不一定就是“毒草”,而且双方也可能是相反相成,互相补充。生物学中的争论,过去说摩尔根派是“资产阶级的”,现在看来这个学派是正确的。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就肯定不是简单的一方战胜另一方,而是可以同时并存,将来也许融合为一个新的学派。巴甫洛夫有他的重要贡献,但过去学苏联,不是把巴甫洛夫学说当成一个学派来适当肯定它的地位,而是当成唯一的真理,连中国的针灸都用巴甫洛夫学说解释,抛弃了中国自己的经络学说,这就不对。戏剧表演理论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本来也是一个学派,过去我们也是跟着外国把他的学说看成唯一的,于是德国的布莱希特学派和中国戏曲的表演理论都没有地位了。“文化大革命”中,又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批得一钱不值。这都是形而上学的正统观念作祟,不承认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

其实,即使在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绝对对立的。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到哲学上的两条路线,但是同一个列宁又在《哲学笔记》中批评了把唯心主义简单地看成“不过是胡说”的观点,说唯心主义“无疑地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就是说,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生长在同一棵人类的认识之树上的。我想还可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不结果实的花,德国古典哲学就结出了果实,这个果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德国古典哲学这朵唯心主义之花,就不会结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果。这就是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终结”亦可译为“结果”)一书里所说明的意思。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于把形而上学的方法看成是应当绝对排斥的,可是恩格斯认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日常活动范围内,在相当广泛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只是超出一定界限就不行了(见《反杜林论》)。

不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学派,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派,而且马克思主义也是整个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学派。学派不是宗派。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但没有丝毫宗派主义的东西,它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最有价值的成果。现在我们还需要实行“拿来主义”,因为我们不能说当代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者创立的学说统统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既不能结束真理也不能垄断真理。它向所有的真理开放,但不认为自己是包罗万象的。

12.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倾向 篇十二

首先, 我们应该承认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是具有极大差异的:无论是数学、物理学还是化学, 没有人会否认其科学地位, 因为“科学”就是从这些具体学科中产生的;反观社科领域,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 甚至带有些许自然科学烙印的经济学, 无不面临着或面临过其是否可称之为“科学”的质疑。但是, 我们仍然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 并不是说它像自然科学一样可以通过实验、推导来进行验证, 甚至可以在已知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得出结论、预测未来, 而是说它具有浓烈的科学精神。

一、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对于科学精神向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追求认识的真理性, 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 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

科学精神绝不是机械论或宿命论, 当量子力学的出现使传统物理学面临挑战时, 丝毫不会有损物理学的科学精神。而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会导致集权、专制、扼杀人性, 我们可以做一番实证分析, 甚至可以通过训诂学的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却不能动摇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试图打破独断论的市场, 通过实际的考察和天才的设想, 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综合分析, 并试图为人类解放寻求道路, 正如我们不可能通过考证当年的某些数据的偏差来推翻马克思主义, 我们也不可能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色彩来推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一种“乌托邦精神”

尽管开篇就是一番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阐述, 但本文的主旨却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倾向。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其实已经做出了很深入的研究, 而绝大多数的西马学者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建立自己的学说。学者们的先驱算是卢卡奇的话, 理论的开端就当是“物化”或者“异化”。

20世纪初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困境, 武装革命本当是真理般的道路, 却没有得到普遍适用, 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进行独立的探索, 希望找出一条不同于第二国际的道路。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出版于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之前, 却提出了与马克思“异化”概念几乎完全等同的“物化”概念, 提出了人在理性化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数字化”、“客体化”、“原子化”, 虽与马克思从劳动出发的探索路径不同, 但却同样显现出明显的人道主义精神, 也就是关注人本身的生存状况、尊重人的价值、寻求人类解放的理念。

希望哲学的代表布洛赫常使用的积极乌托邦, 指的是人的生存结构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超越现存的不合理显示的一种批评维度, 一种批评的精神。其哲学主题可以概括为:一人的存在方式能够作为基础, 唤醒人内在的乌托邦冲动, 从而使人作为希望的主体不断超越自己的文化—历史困境, 实现人的自我拯救与人类解放。而如今我们通常使用的“乌托邦”一次已经很少含有积极意味了, 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纯粹的逃避情绪或无来由的轻浮设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版跋中的一段名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简言之,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不崇拜事实, 历史辩证法总是批判既成事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变革和革命, 更多的正是表明一种人类改善自己生存状况的冲动而不是一种机械的忽视人的作用的客观进程, 我讲马克思主义蕴含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三、马克思从意识形态走向科学

被称作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阿尔都塞认为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科学是就真正的现实提出问题, 而意识形态只是就幻想中的现实提出问题。从意识形态必须经过质的飞跃才能达到科学, 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就是在与意识形态决裂的前提下形成起来的。

阿尔都塞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区分为1845年以前的意识形态阶段和以后的科学阶段, 这就是著名的“认识论断裂”, 标志断裂时期的著作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认为在这两篇著作中第一次出现了马克思的新的总问题。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根据他的断裂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有一个划分:一个是1845年以前的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一个是1845年以后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阿尔都塞称马克思的前期著作为意识形态阶段, 后期的著作称为科学的阶段。

阿尔都塞对于马克思“历史科学”的高度评价几乎可以拿来为马克思主义摇旗呐喊了, 我们可以轻易将之用来支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但是, 这种将“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完全割裂的做法也有很多人反对。我认为将意识形态与科学划分开来无疑是有必要的, 但是通常被归入意识形态领域的人道主义却需要分开来看。

四、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倾向是贯穿始终的

首先, 唯物史观与人道主义并非水火不容, 而且正是唯物史观使人道主义摆脱了抽象形态, 形成了现实的科学的形态。这种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历史发展并不能脱离人, 人既不外在于历史, 也不被动地承载历史, 而是历史的主体。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把人道主义的视野扩展到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中, 开始触及到人的社会历史本质, 强调人对象化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 从而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类学视野。马克思指出, 既然人的本质及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社会性, 所以社会是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真正的统一,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的了自然主义, 等于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

马克思认为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人们在分工的状态下通过共同的生产活动扩大了生产力, 但是这种自然形成的生产力不仅不能被人们驾驭, 人类反而要受到这种力量各个发展阶段的决定, 所以人们把这种力量不是当作自己的力量而是当作一种异己的强制力量, 这事实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要想消除这种状况, 只有一方面使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形成人们的普遍交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会加剧这种“异化”的状况使人类的大多数不能继续忍受这种状况,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 这个领域, 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3]但一旦进入生产领域, 就可以看到, 在这些过程中个人之间表面上的平等和自由消失了。因此, 雇佣关系掩盖的是资本主义实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 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 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4]

即使是在通篇讨论价值、商品、生产、流通的《资本论》, 我们也会注意到马克思对人的关注, 很多人也正是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归为自由主义。虽然这种归类有很多难以赞同的地方, 但单从其明确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来说, 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并非对立

如开篇所述, 马克思主义即使不能称作狭义的科学学科, 但仍不失其科学精神, 但这并不表明应该极力否定马克思主义同时具有人道主义倾向。

即使是自然科学也不能阻止哲学尤其是伦理学思想的渗入,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向往在于追求人的自由、自觉和全面发展, 而科学精神的目的在于如何才能为这样的自觉发展寻找到一条现实的、科学的、可能的实现途径。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重向度的完美统一。可以说, 目标是明确的, 道路却是曲折的, 没有一条现实的道路可以供我们按部就班的进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也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途径和一种实现它的最大可能性。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倾向一般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对象, 而在我国, 通常会认为是有损于其“科学地位”的说法, 而“人道主义”本身也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被当作是空想主义或“非科学”的东西。本文意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确具有人道主义倾向, 但这种人道主义并不是一种“伪善”, 而是与科学精神相结合, 可以被当作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维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乌托邦精神,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18.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77.

[3]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99.

上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下一篇:什么是造价员,造价员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