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复习提纲(共12篇)
1.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一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1 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
(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3)哲学的功能
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哲学的任务:
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考点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
区 别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
系
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提示】哲学上讲的“关系”,一般包括“区别”与“联系”两方面。(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 别
(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联
系
(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3)小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提示】“统一”不同于“总和”。
考点3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 别
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
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1
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提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 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经典辨析题示例】
1、辨析: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1)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一门能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题目的说法有其正确的一面。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错误的、非科学的哲学,不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使我们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
2、辨析: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答:题目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因此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3、辨析: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是具体知识的基础。
答:题目错误表达了二者的联系,并且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总和。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才是哲学的基础。故题目认为“哲学是具体知识的基础”是错误的。③认为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但是,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的作用。
4、辨析: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答:题目只看到二者的联系,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①二者的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
②二者存在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因为: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提示】:A、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本原
先后
决定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 ,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B)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②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唯心史观
【扩展】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认识论根源
总体评价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倚赖于人的感觉 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夸大为脱离了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不结果实”:是说唯心主义的缺陷:在世界观上是根本错误的;“花”是说唯心主义的可取之处: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推动了人的认识发展,发展某些辩证法思想。【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 3
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各种封建迷信活动
【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2)为什么: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重在理解)
①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前一“对子”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展开斗争,后一“对子”围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展开斗争。
②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原因是:
从哲学研究来看: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决定了解决世界状态怎样问题上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从哲学发展史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要么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最终归属于这两大阵营。
(3)小结: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 基本派别 区别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联系
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经典辨析题示例】
1、辨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①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②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的多样性。
③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
④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所以题中看法是片面的,只看到其中一个缺陷。
2、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1)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因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而非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 4
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3)这种观点混淆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界限。
3、辨析: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2)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虽然根本上是正确,但带有明显的缺陷:(略)。
(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有其进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绝对地认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4、辨析: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一致的。
①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哲学中这“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②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考点1 哲学和时代的关系(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
①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具有批判性: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性: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考点2 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的产生à马哲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马哲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可以论证自然界的唯物辩证性质。马哲是对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马哲是以往哲学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等同于问:为什么说马哲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三个统一: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以实践为目的,指导人类追求解放。(4)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
以前的哲学只着力于解释世界,马哲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哲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考察和认识世界,才得以全面地、正确地解决了全部哲学命题,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哲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就克服了以往哲学的种种不足,因此,马哲不仅是真正的哲学,也是科学的哲学。
3、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③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哲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②活的灵魂(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②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③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科学发展观 ①含义:②主题: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要义:发展;☉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质核心:以人为本;☉主旨:更好的发展;☉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注意: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扩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①从唯物论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从认识论看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③从辩证法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辨析题经典示例】
1、辨析:真正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
①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总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先进思想.②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哲学现在看来都有其局限性,但它们都是自己时代的真正的哲学。
2、辨析: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①文化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因此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时代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面。②面对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既可能是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也可能是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反映,而只有那些能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能真正称其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因此该观点的讲法不够科学。【
四、真题再现】
1、(07山东2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作用的知识,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李振声的观点说明了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 6
作用,D正确;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错误;哲学是整个世界普遍规律的概括,B错误;只有正确的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错误。答案
D
2、(09上海15)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B)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3、(09上海4)古希腊哲学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答案】D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解析】本题考查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题中观点认为“水是万物的基础,水是万物的本源”,即将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所以是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选D。
4、(09江苏卷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项。
5、(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答案】A 【解析】我国借助于国际力量的帮助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方法,体现了人们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故A项正确;B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或消灭,故C项错误;意识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项错误。
6、(09广东14)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答案】A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的原因是由于当地没有这种动物,所以他们没有相应的意识。选A.7、(09江苏卷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w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其他的哲学也是这样。故③的说法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的,排除含③的选项,本题选B项。
8、(2010江苏卷)“双百”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地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答案】C 【解析】本题为综合考查。《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结合。AD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表述错误;BC从哲学角度分析,考查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能级要求理解。
9、(2010四川卷)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基本派别的认识,考查了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材料《吕氏春秋·自知》中的“得钟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项和D项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而C项属于不可知论。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应该是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材料和四个选项所蕴含的哲理。
(2010新课标卷、辽宁卷、湖南卷、陕西卷)
10、(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哲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哲学是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正是反映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②④正确,①错误。③材料未反映。
1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A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D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
12、(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A 本题以儿歌歌词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知识。歌词的改动反映了“星辰闪耀”“常春藤缠绕”是上帝还是科学,故①③说法正确。②④与题意无关。
13、(2010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解析】C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是不可知论。
14、(2010年高考·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解析】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故A正确。
2.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二
1. 在自主整理的基础上, 分类复习易错生字词语, 做到读写正确。积累并在语境中运用ABB式、ABCC式、AABB式词语。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回顾课文内容, 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
3. 重读单元习作中自己编写的童话, 进行片段修改, 提高自我修改能力。
【课前准备】
1. 学生自主完成第三单元自主复习单。
(自主复习单帮助学生整理容易出错的词语、梳理童话故事的人物和作者, 引导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喜欢童话人物的理由, 并生动地讲述童话故事)
2. 教师制作复习课件, 设计课堂复习单。
【教学过程】
一、梳理生字词语, 巩固字词练习
(一) 字词过关
1. 巩固本单元的易读错生字及易写错词语。
脸颊 铁锹 树杈 一副 彼此 拽住
隆冬 凝视 覆盖 冷酷 拆除 伐木 告示牌
草翠花开
(1) 读准生字, 读对词语。
(2) 提醒关键笔画并书空。
2. 完成复习单1、2小题 , 并校对。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打“√”。
(2) 看拼音, 写词语。
(设计意图:对接学生的复习起点, 了解学生本单元容易写错的字词, 以避免在课堂中出现“炒热饭”的现象, 可提高复习的效率。通过自主复习单的完成,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复习的意识, 便于促进学生在复习阶段养成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二) 词语运用
1. 聚焦盘点ABB、AABB、ABCC的词语。
火辣辣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2. 联系童话人物, 用好这些词语。
3. 小结:用上这些词语可以使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更生动、更形象。
4. 积累同一类型的词语, 并选择一个造句, 描写人物的特点。
慢吞吞——奶奶做起事来, 总是慢吞吞的。
乐滋滋——今天我考了一百分, 心里乐滋滋的。
认认真真——上课时, 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听讲。
议论纷纷——老师在上面讲课时, 总有一些同学在下面议论纷纷。
5. 同桌互相评价, 推荐好句。
(设计意图:不同学段对于ABB等类型的词语的掌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已经积累的基础上, 能够创设语境, 学会运用是第二学段词语学习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童话故事中人物特点的描写, 灵活运用这些类型的词语, 可帮助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二、回顾课文, 理解童话特点
1. 围绕自主复习单, 小组交流最喜欢的童话人物, 并说说理由。
2. 教师小结: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超常的魔力, 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3. 围绕童话人物, 朗读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 体会童话语言的丰富性。
(1) 巨人行为前后变化的句子。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 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 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2) 小木偶诉说“脑袋疼”的句子。
小木偶突然觉得脑袋很疼, 只好抱着脑袋蹲下来。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笑嘻嘻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小木偶的头疼得越来越厉害了。现在, 他真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
3. 小结:童话故事中的对话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
4. 再次出示童话故事, 小组交流童话故事的启示。
5. 梳理故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小结童话故事的特点:得到启示。
1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 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
2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老木匠说得没错, 笑是很重要的。不过, 要是只会笑, 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6. 小结童话的特点:想象力丰富、故事引人入胜、给人有所启示。
(设计意图:单元导读中要求学生要“了解童话的内容, 品味童话的语言, 体会童话的特点”, 而童话的特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仍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结合课文内容, 以童话人物为线索, 进行小组合作, 运用“评价、朗读、说理”的学习方式自主梳理, 进而明晰童话的特点, 巩固对童话故事的理解。)
三、习作修改, 互相评价
1. 梳理自己写的童话内容, 填写表格。
2. 对照童话特点, 自我评价。
书写端正 ( ) 语句通顺 ( ) 好词佳句 ( )
想象丰富 ( ) 情节精彩 ( ) 有所启示 ( )
3. 修改自己编写的童话中的一个片段, 伙伴评价, 教师点评。
修改1 :童话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修改2 :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想法
修改3 :童话故事中揭示的启发
3.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三
“不过据有关资料显示,扑克的最早起源是我们中国。相传早在秦末楚汉争斗时期,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因为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所以被称为‘叶子戏。到了我国宋代时,‘叶子戏在民间就流行起来。”“既然扑克牌的最早雏形在我们中国,那么为什么会在14世纪的欧洲完善和定型呢?”学生陷入沉思。“马可·波罗!”有人嚷了出来。“对啊!请依据课本讲出理由。”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说:“13世纪,马可·波罗一行到达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每到一处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扑克牌的玩法就可能被他学会了。马可·波罗回国后,就把扑克牌的玩法带到了欧洲。”“很好,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扑克牌在中国产生,通过马可·波罗传播,最终在欧洲完善和定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六、七、八三节课。”
“刚才扑克牌传播的方式是古代文明交往的哪种方式?”“和平交流。”“另外一种方式是?”“暴力冲突。”“举例。”“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希波战争的时间、作战双方、结果、马拉松比赛的由来……”
“这是哪张牌?”“梅花K!”学生齐声答道。“K是king的缩写,皇帝的意思。梅花K是哪位著名的皇帝?”扑克常见,可这个问题鲜有人注意过,教室里一片哑然。我提醒到:“我们第二课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就被他占据其中三个。这位皇帝要求自己的战士要把世界作为自己的故乡。”“亚历山大大帝。”学生齐声说。“请你背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间及过程。”……
“这是哪张牌?”“方块K。”“方块K是谁?”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乱猜了。我提示说:“是我们第三课学到的,他公元前49年夺取了罗马政权。”“恺撒。”学生又异口同声地回答。“由于恺撒在罗马帝国硬币上的画像是侧面像,因此他也是四个K中唯一的侧面像,”我扬了扬手中的牌,“同时恺撒并不是罗马帝国的真正皇帝,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是?”“屋大维。”生答。“哪一年称帝?”“公元前27年。”“恺撒虽然不是罗马帝国真正的皇帝,但他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凯撒的外甥屋大维开创的罗马帝国疆域图,并与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疆域图相比较……”
“罗马帝国成立后的最初二百年是帝国的黄金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东汉时期。”“当时中国称它为……”“大秦。”“凯撒非常喜欢穿中国的丝绸。丝绸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呢?”“丝绸之路。”“对,请你再说说阿拉伯人在这条路上,给东方和西方各带来哪些物品、意义?”……
“这是什么数字?”我手捻开从1到10的任一组牌。生答:“阿拉伯数字。”“创始人?”“印度人。”“什么时候阿拉伯数字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16世纪。”
“马可·波罗来华后记述东方经历和见闻的书名以及意义?”生答……归纳一下,和平交流的事例有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
“这是什么文字?”我手指着任意的JQK。“英文字母。”生答。“对啊,请看书第47页的图表,英文字母属于拉丁语,什么文字为欧洲这种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生答:“腓尼基文字。”“很好,据考证,腓尼基字母主要又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制定的。请问古埃及图画文字名称、形成的时间、意义?”“还有一种古老的文字也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它的名称、创造者、意义?”“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这是哪张牌?”学生齐声说:“黑桃K。”“他是传说中所罗门的父亲David,《圣经》上记载耶稣就是David的后代,他善于用竖琴演奏,并在《圣经》上写了许多赞美诗,所以这张牌上经常有竖琴图样。说到耶稣,我们就会想到……”“基督教。”学生集体答。“对啊,下面我们共同填写表格——三大宗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主要教义、经典和共同点。”……“我们同学都知道牌的四个花色是按照‘黑红草方的顺序,黑桃最大。K中最大的是谁?”“黑桃K——David。”“一个传说中耶稣的先人,就排在所有的皇帝前面,这说明了什么?”我进一步追问道。很快有学生回答道:“说明了在欧洲当时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全班满堂掌声。
我举起扑克牌说:“这是一副牌,也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部日历。四种花色代表一年四个季节,12张花牌代表一年12个月。每个花色从1加到13等于91,四个季节就是364,加上大王等于365,就是一年,闰年再加小王366。今天我们离中考还有280天,就让我们在未来的280天内,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志在四方、开拓进取;像马可·波罗一样善于学习、不畏艰辛;像古代印度人一样勤于思考、勇于创造,我们一定会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
上好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上好历史复习课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量大、琐碎、知识的时代性又不强。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读、背、默、做、练、讲,学生很快就会“活来死去、以史为死”,唯恐避之不及。因此,上课时既要充分利用书本的文字和图片,用活课本,还要加入表格、归纳、小结对知识进行条目化和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高于课本,尽可能多地使用教材以外的资源,以增强课堂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张力。
扑克牌大家司空见惯,可是很少有人关注它背后的相关知识,本课就是运用扑克牌取得许多出其不意的效果。首先,历史课堂上亮出扑克牌,学生觉得惊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也贴近了学生生活,贴近了社会,把遥远的历史与现实生活靠近,这既符合学生的天性又符合教学和学习的规律。第二,以扑克牌为线索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既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和阿拉伯数字,又从方块K恺撒引出屋大维、罗马帝国的疆域图;从KQJ英文字母引出腓尼基文字,再引出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从扑克牌由来引出马可·波罗,再到《马可·波罗行纪》的意义;从黑桃KDavid引出耶稣再引出三大宗教比较的表格。三课的知识点完全为一线所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扩大了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加强了学科知识的实践性,扩展了历史教学的外延和深度,当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三,最重要的是以身边常见的扑克牌为例,使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学会观察生活和关注生活,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为探究性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就要在历史课上设法“诱惑”他,让他要盼上、乐上历史课。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多多观察生活,多多想些点子,多多迈出挖掘乡土教材的步子,多多注重历史课堂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那么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多么有趣、鲜活和高效。
因此,这堂课的效果我并不担心,接下来进行目标检测,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做得很好。
4.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四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
“我”和“我们”
1.集体生活对个人发展的作用(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① 集体有温暖(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② 集体有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③ 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④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第一节 集体生活邀请我
1.什么是集体?(集体的含义):
①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2.如何感受集体的温暖?(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① 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人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② 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彼此传递关爱与温暖。
③ 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3.集体的力量强大的表现?
①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集体力量的来源)② 我们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③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4.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
①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②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③ 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5.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生活对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①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 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③ 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第二节 集体生活成就我
1.集体生活对涵养品格的作用:
①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我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2.集体生活对发展个性有什么作用?
① 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②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③ 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3.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①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 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③ 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二节 节奏与旋律
1.保持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和谐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① 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② 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节奏。③ 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2.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怎样让自己更好的融入集体):
① 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人物的紧迫程度等。
② 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三、如何看待集体中的小群体?
1.形成原因: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2.积极作用:
① 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② 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互相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4.小团体的实质:
① 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了江湖义气(哥们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至上,沦为小团体主义,只讲友情,不讲纪律。
5.如何面对小团体主义与集体生活的矛盾冲突?
① 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明辨是非,坚持正确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② 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出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6.在集体中解决矛盾冲突的意义:
① 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第二节
我与集体共成长
1.怎样建设美好集体(在共建中尽责的要求):
总:集体的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① 我们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② 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人。
③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④ 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2.“自治”的表现:
①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③自觉维护集体荣誉。3.如何在担当中成长(怎样为建设美好集体努力)(如何承担建设集体的责任): 总: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① 为集体出力,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② 集体的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③ 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④ 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4.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① 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 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的做事,提高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
③ 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的机会。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节 生活需要法律
1.(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2.假如我们的生活没有法律:我们不可能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3.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4.调整生活矛盾和纠纷的途径: ①道德②亲情③友情④法律 5.法律的产生:
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6.法律的本质: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③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7.法治的内涵:
①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8.法治的意义(作用):
①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9.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①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0.现代国家,法治代替了人治。
第二节 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道德、纪律共同特征(作用):
① 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②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的特征:
①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③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是自然形成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道德则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4.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
①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权利。②每个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法律的作用:(1.规范作用,2.保护作用)
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6.法律规范作用的表现?
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③法律也为我们批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7.法律保护作用的表现:
①在生活中,我们即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一节
法律为我们护航 1.未成年人定义: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①自身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②国家原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进步的应有之义。
3.我国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如何给予未成年人关爱): ①我国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法律。我国为未成年人还颁布了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等专门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②家庭保护(基础)、学校保护(重要作用)、社会保护(不可缺少部分)和司法保护(重要保障)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4.在法律的特殊保护下,我们该怎么做:(启发、感受)
①宪法和法律给予我们收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 1.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对我们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 ①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③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通过法治方式(1.诉讼方式2.非诉讼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⑤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4.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应该怎么做):
①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5.法治时代是否需要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性):
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6.遵守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关系:
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7.当自己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应怎么做:
5.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篇五
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
1. 文艺复兴开始的国家?答:意大利
2. 文艺复兴为什么从意大利兴起(背景)?答:14世纪前后,意大利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3. 文艺复兴的实质?答: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4. 文艺复兴的前提?答: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5. 文艺复兴得主要内容?答:反封建,反教会。
6. 文艺复兴得核心?答:人文主义
7. “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句话反应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普遍看法。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说明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8. 文艺复兴开始于于意大利,(但丁)是文艺复兴得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他创作的长诗是(神曲)。
9. 文艺复兴时期得著名人物有(意大利)的(达芬•奇),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还有英国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10. 人文主义的指导思想?答: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11. 文艺复兴的影响?答: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得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答:(1)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根本原因:(2)《马可•波罗行纪》引起欧洲人去东方发财的梦想。(3)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了东西方的贸易发展。
2.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答:客观条件:(1)天文、地理知识有了进步了,地圆学说流行,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有了雄厚的物资基础。主观条件(2)航海家必须具有冒险精神。
3.
航海家 国别 航行时间 资助国家 到达地区
哥伦布 意大利 1492年 西班牙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年 葡萄牙 到达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14 葡萄牙 到达印度
麦哲伦 葡萄牙 1519-1522年 西班牙 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的意义?答: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得开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6.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六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2、只有……才:
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只有讲卫生 ,才能不生病 。
只有勤动脑 ,才能有创造。
3、一……就……: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上课铃一响,我们就马上回到教室里。
4、既……又……:
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7.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七
1. Clean-Up Day 清洁日
2. an old people’s home 养老院
3. help out with sth. 帮助解决困难
4. used to 曾经… 过去_
5. care for 关心;照顾
6. the look of joy 快乐的表情
7.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8.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
9. 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振雀
10. give out 分发;散发
11.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
12. make a plan 制订计划
13. make some notices 做些公告牌
14. try out 试用;试行
15. work for 为…工作;为…. 效力
16. put up 建造;举起;张贴
17. hand out 分发;散发;发给
18. call up 打电话;召集
19. put off 推迟;延迟
20. for example 比如;例如
21. raise money 筹钱;募捐
22. take after 与......相像;像
23. give away 赠送;捐赠
24. fix up 修理;修补;解决
25. be similar to 与……相似
26. set up 建立;设立
27. disabled people 残疾人
28. make a difference 影响;有作用
29. be able to 能够
8.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八
1.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的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3)秦始皇死后,继位的秦二世更加残暴。秦二世为巩固帝位,凶残地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他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
2.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公元前2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2)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就灭亡了。
9.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九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
1、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2、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1、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思考: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
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
10.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十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唯一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和离子。2.分子很小,用肉眼以及光学显微镜是无法看到的
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如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会小于他们各自的体积之和)4.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种类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中
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的原因,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 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分子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中有空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5.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6.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千克、克、毫克。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质量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的,一个铁块压扁之后,形状改变,体积和质量都不变,一杯水结成冰,或变成水蒸气,状态改变,质量都不变 7.在实验室,称量质量工具是托盘天平8.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2、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3、按左物右码的原则,将物体放在左盘上
4、估计物体的大致质量,将适量的砝码用镊子夹取,轻放在右盘上。砝码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取放。
5、算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是左盘被测物体的质量。
6、称量完毕后,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游码移回到“0”刻度线
9.怎样测量1滴水的质量。写出实验过程和计算结果,并设计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答:用天平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在烧杯中滴入100滴水,称出总质量记为m2,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除以100就是一滴水的质量,(m2 — m1)÷100 10.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11.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 克/厘米3)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12.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13.密度的测量
(1)实验原理:ρ=m/v(2)测量固体的密度(石块)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刻度值V1 3.用细线将小石块拴住,缓缓放入量筒中的水里,并使之完全浸入,记下水面刻度值V2 4.计算密度 ρ=m/(V2-V1)(3)测液体的密度(盐水)
1.将适量盐水倒入玻璃杯,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m1 2.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计算密度 ρ=(m1-m2)/v 14.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用Q表示
15.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还有千焦,符号KJ 16.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并不相同。科学上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
17.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吸收热量)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放出热量)
晶体: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18.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收热量)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放出热量)
19、汽化分为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0、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并且不剧烈。
2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 ②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④对于不同的液体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22.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23.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24、水沸腾时的现象:水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沸点)保持不变。
25、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一般气压越高,沸点也随着增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26.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只要温度降低到足够低),2、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27.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收热量)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出热量)
28.几种常见自然现象的解释: 云、雪、雨、雾、露、霜 说明:它们基本上都是空气中水蒸汽形成的
云:高空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聚集在一起形成云
雪:高空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或有些小水珠凝固而成的小冰晶从空中落下来就是雪。
雨:云中的小水珠越积越大,最后从天空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雾:低空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或灰尘上就形成了雾。露: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搭在地面上的植物或草丛上就形成了露。霜: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搭在地面上的植物或草丛上就形成了霜。
29、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别的物质的变化。一般来讲:物态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30、化学变化:生成了别的物质的变化,一般来讲:燃烧、腐烂、变质、生锈等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生成了别的物质(或新的物质)
31、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可燃性、腐蚀性、毒性、氧化性、酸碱性等属化学性质。
3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延展性、可溶性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说明:性质与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变化要体现一个过程,而性质则表示无只具有某一特点,具有某种能力。
11.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十一
熟读背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复习提纲
姓名
【一】分类知识点
(一)时间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4.我知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但我感觉(快乐)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不高兴)的时候,时间过得慢。平时我们觉得时间有快有慢,那是感觉在起作用。
6.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7.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8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10.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11.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12)个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
12.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
每个时辰是现在的_两_小时,从夜间十一时起算,_23_时至_凌晨
1__时为子时;一时至三时为_丑_时。午时三刻是正午前后。
(二)日晷
1.日晷是我国古代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2.日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
3.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4.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
(三)水钟
1.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又叫刻漏,古代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等类型。
2.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3.水钟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4.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5.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6.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7.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8.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9.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要解决(水流速度)。
(四)摆钟
1.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2,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4.在一条细绳的下面挂上一个重物,就做成一个简易的摆。
★5.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快慢是不一样的。
★6.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7.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8.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即是:摆绳长度和摆锤长度】有关;与(摆幅)和(摆重)无关。
★9.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0.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或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1.(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12.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分钟的次数都是相同的。
13.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14.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
15.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16.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的。
17.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以树为例,每一年都会增加一个新的年轮,我们可以从树干的横切面中清晰地看出它的成长记录。
18.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时间计量单位也变得更小更精细了,不仅用分、秒来计算,而且划分出千_秒、毫_秒、_微_秒、_纳_秒等更小的计量单位。
★19.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
蜡烛钟、水钟、沙漏。
20.影响蜡烛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风、蜡烛芯的长短等。
21.滴漏是用
水
来计时的,沙漏则是用
沙
计时的。
(五)实验操作
1.“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
研究需要的材料:两个重量不同的摆、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铁架台。
研究的步骤:①将两个摆分别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2.“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吗”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
研究需要的材料:一个摆、三根长度不同的绳子、铁架台。
研究的步骤:①分三次分别用三根绳子将摆固定在铁架台上;②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就越少)。
3.我能设计一个一分种计时器。
①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剪开(一个取上半部,一个取下半部);②将瓶盖上钻一小孔;③将两个塑料瓶组装起来,标上刻度。(见课本56页)
(六)问答题——【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力求准确背诵】
1、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P51)
答: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的方法是用手表或钟表。如果计时不准,听广播报时进行校正。
2、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
答: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孔大,水滴漏出得快;孔小,水滴漏出得慢;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
3、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P57)
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4、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P62)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5、利用木条、金属圆片,我们能做成下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吗?金属圆片的位置如何调整?(P63)
答:我们可以调整摆长和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来实现。
6、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P63)
答:有影响。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越快。
7.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请至少写出三种办法。
答:1、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太阳钟);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和方向(光影计时);
3、植物开花的时间(花钟);
4、沙漏(沙钟);
5、滴漏(水钟)。
【二】本单元的科学概念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3、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4、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2.第4单元复习提纲 篇十二
第一节知识就是力量
一、知识改变生活
(1)印刷术、印刷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农耕时代)
(2)电话(工业时代)
(3)计算机──计算机技术(信息时代)
(4)水稻杂交技术──生物技术
(5)登月──航天技术(太空时代)
问题:
1、为什么叫“知识改变生活”,不叫“科技发展改变生活”?
科技的发展基于知识的掌握。
2、什么是“知识”’?
知识的含义:包括书本知识、实践知识、社会经验、人生感悟„„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又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
3、知识与发明创造、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技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发明:创造(新的事物和方法)。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
学习: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
上述几者的关系为:人通过“学习”活动掌握了“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明创造”,并经人类整体实践活动积累、整理、提升为“科学技术”。
4、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通过书本学习知识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知识传播和信息沟通手段的进步,广泛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2)电话的发明使人们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
3)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生活、联
系、学习、贸易等方式,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学习、网上聊天等)
4)杂交水稻技术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被认为是解决全人类吃饭问题的法宝。
5)人类登上月球表明人类突破了地球的束缚,开始探索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也说明了人类对科技和改善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
二、学习改变命运
海伦﹒凯勒:视听残疾者—→学习多种文字—→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
京郊农民:产量年年下降—→学习科学技术—→优质高产的绿色庄园
“知识就是力量”与“学习改变命运”
1、“知识就是力量”和“学习改变命运”之间是什么关系?
之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是因为一旦掌握了知识,就可以使人产生改造生活环境及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这是人们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客观陈述。而学习则是一个掌握知识并最终使用知识去改变自己命运的主观努力的活动过程。“学习改变命运”是人们通过主观努力得出的主观感受。
2、怎样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1)热爱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2)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不断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来学习
4)终身学习,不断改进和更新学习
3、我们的学习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有没有关系?
我们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可以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推动民族和国家的进步;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讲,也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三、学习化社会
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因为信息时代的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
2.终身学习是指自20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该惯穿在人的一生中进行,这是学习化社会的具体体现。
3.什么叫“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有什么特点?
学习化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每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
学习化社会的特点:终身学习(纵);学习方式多样(横)。
第一课主要知识点:
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改变
(印刷书籍—电话—网络—航天)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
学习改变弱者:海伦·凯勒—使弱者变为强者
学习带来富裕:农民种菜—使贫穷变成富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时代的面貌,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印刷、书籍、电话、网络、航天的变化展示人类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到太空时代的转变。
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个人生活的命运,可以使蒙昧变得文明。
知识的不断更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习手段的现代化,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二节大众传媒
一、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发展 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就是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传媒就是大众传媒。
(1)古老的传媒手段
事例介绍:马拉松战役、烽火戏诸侯、飞鸽传书、驿站。
(2)人类普遍使用的传媒手段
事例介绍:书籍、报纸、杂志。
(3)信息时代的传媒手段
事例介绍: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
现代社会的传媒方式又有哪些种类?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广播、短信、CD等等
2、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
1)、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
2)、娱乐功能。
3)、监督功能.4)、文化传承功能。
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解释:
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连续不断向受众传递大量信息。这一功能的作用是最基础的,表示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文化传承功能:传播知识、科技等,传承了文化遗产,教育大众,促进了社会化。 监督功能:它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
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
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3、传媒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人类信息的传播历程:
1)、亲身传播时代
2)、口语传播时代
3)、文字书写时代
4)、印刷传播时代
5)、电子传播时代
6)、网络传播时代
5、大众传媒的影响有哪些?
①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②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③传承优秀文化④ 影响社会舆论⑤ 陶冶人的性情
二、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
1、报刊:
优点:便于携带,易于保存,分析事情深入,廉价方便,具有良好的传播信誉和社会影响力。
不足:形象表达功能欠佳,信息量有限。
2、广播:
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使用费用低,听众层次广泛,通俗易懂。
不足:有声无形,缺乏形象感,转瞬即逝。
3、电视:
优点:视听兼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感染力强,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
不足:观看节目受时间限制,不易记忆,查阅困难。
4、互联网:
优点:资源共享,超越时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实效性、交互性、大容量、信息流大的特点。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
不足:阅读不便;不良信息有了便利途径,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易使人成瘾,影响学习和工作。
5、互联网能否取代其他传媒?
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优点,各种传媒各有自己的受众,不会相互取代,它们共同筑起影响巨大的传媒世界。
三、正确对待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
大众传媒会对人民的生活所起的作用:
①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②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③传承优秀文化④ 影响社会舆论⑤陶冶人的性情
大众传媒带给我们的弊端:
1).虚假的广告、新闻
2).关于暴力、色情的内容
2、现代大众传媒如何改变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现代传媒为青少年掌握知识、了解世界提供了快速、便捷、形象的手段。
1)、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多种器官,表达书本、黑板上无法呈现的声音、图像信息。
2)、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使青少年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它赋予青少年积极的生活观念、广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生活色彩。
3、大众传媒如何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大众传媒在促进青少年社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借助大众传媒青少年突破了地域限制,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获得社会知识,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从而开阔眼界,提高实践能力,成为大众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小结:
一、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利有弊
二、合理运用大众传媒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传媒造福于人们是主要的,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能否掌握更多的信息并从信息中获得灵感成为成功的关键!身处这样的时代,同学们应该勇敢地投身于信息大潮中,提高分辨信息的能力,理性地运用传媒与人沟通,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传媒的优势!
第三节追求真善美
一、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思想的不懈追求者一般具有:
1.大胆怀疑的理性精神
2.勤于思考的探索精神
3.敢于尝试的实践精神
4.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认识人生的意义
教材以哲学小说《苏菲的世界》中涉及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样活着?)切入,以苏格拉底、林觉民、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可歌可泣的事例为典型,告诉我们古今中外的前辈们是如何用生命去探寻自身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并最终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的。
认识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实现人生意义的途径: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发掘美好情感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文学艺术的美在于它反映人类的思想情感,在于形式的多种多样,在于所塑造的时代精神,文艺作品的美来自生活。
发掘美好情感
1.优秀文艺作品的特点之一是能够体现人类共有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
2.优秀文艺作品的作用之一是开掘人们的美好情感,间接丰富人们的社会经验;塑造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3.“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举例说明这个观点。
不同的艺术作品可以表现不同的美。《江山如此多娇》表现了祖国山河的自然美。《掷铁饼者》表现了人体的阳刚美和力量爆发瞬间的动感美;《格尔尼卡》有力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
综合探究七实话实说话流行
▲流行风大盘点
流行音乐、流行穿名牌、流行电脑游戏、流行语、流行追星、流行染发、流行减肥、流行街舞、流行文化……
▲流行风大论坛
小结:
1、流行的原因:酷、有个性、轻松幽默、漂亮、帅、有活力……
2、流行与经典的关系:
3、怎样对待流行事物:
【第4单元复习提纲】推荐阅读: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08-29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01-12
2011届高考英语第一轮单元考点复习412-07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11-01
2016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必修3同步练习 第4单元 第10课.doc07-21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含答案)12-19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提纲(按单元) 简洁明了10-05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07-02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