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经典诵读诗歌(精选12篇)
1.五上经典诵读诗歌 篇一
一、巧用教学手段使学生乐读
(一)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一首好的诗歌可以海纳百川, 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诗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天地。这里有“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的无限亲情;也有“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咽”的凄美爱情;也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浓浓乡情;也有“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拳拳友情。这里有“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丽;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奔放;也有“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壮;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等等, 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或是将诗歌的内容, 结合时代背景, 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或是以诗化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渲染, 不仅填补了诗文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 更造成一种特有的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 真切地感受到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深邃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
(二) 现代传媒的形象性
中国自古有“看景不如听景”一说。“听”可以引发学生无限遐想, 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强化学生的感悟力。所以恰当的、适合情景的音乐是诗歌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歌美妙的境界。在一曲《秋日的私语》中感悟《再别康桥》那淡淡别离的忧伤;在一曲班德瑞的《蓝色天际》中感受《纸船》那厚重博大的母爱。每篇诗歌都是一幅含而不露的中国画。诗中一组组优美的意象构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美丽图画。《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彩虹、长篙、星辉让学生浮想联翩。多媒体课件图画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走进诗歌, 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 可观可触可感, 也能够使课堂趣味横生。此外, 学生听声情并茂的朗诵能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的艺术魅力。如在《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中, 我在屏幕上先后放了几张切合诗境的图画, 有喷薄的日出、蔚蓝的大海、茂密的森林, 再加上富有激情的朗诵, 整首诗不用讲, 感情一泻千里, 学生听完之后感情把握得很到位, 并且受到一种爱国热情的艺术熏陶。
(三) 模仿练读, 读出韵味
欣赏诗歌一定要让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课堂响起来。学生一遍一遍地读, 教师加以指导。朱熹先生曾说:“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朗读应注意重音、语调、节奏、感情。重音处理的好, 才能准确地表达情意。高音显得响亮, 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深, 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 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升降, 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再别康桥》“轻轻的”应平淡、柔和, 能够走进那种轻柔、淡淡的离别氛围中。读《纸船》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累叠的”这句应深沉, 充满激情。许多学生读到这儿, 眼中噙满泪花, 母爱的伟大让人潸然泪下。诵读的节奏应着眼于全篇。感情轻快的用快节奏, 感情忧郁的用慢节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诗歌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宣泄, 情绪的抒发。读者要欣赏理解它, 只能用“心”去聆听, 去感受。总之, 读诗应做到“两多两少”。多一些诵读, 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情感投入, 少一些冷眼旁观。这样读诗多了, 就会逐渐积累对诗歌的感性认识, 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二、运用各种形式使学生乐学
(一) 开展活动, 寓教于乐
学习诗歌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提不起兴趣。教师应开展一些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诗歌单元结束后开展诗歌朗诵赛。许多学生赛前精心准备, 赛时或激昂, 或哀怨, 或惆怅, 感情把握很到位。整个过程学生表现出来的高涨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二) 鼓励学生创作诗歌
诗歌教学应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 让学生用笔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灵。当学生用或稚嫩或成熟的笔触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对问题的见解时, 当内心的诗篇写成之后, 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而这种成就感、满足感自然会进一步激励学生产生朗读诗歌、学习诗歌的愿望。
三、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乐背
(一) 持之以恒, 使学生想背
背诵诗歌对学生而言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 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为他们创造诗歌诵读的时间、空间。每次早读学生读并赏析一首诗, 教师加以指导。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争先竞背的好习惯。
(二) 变换形式, 使学生易背
教师采用多种方法, 如限时背、接龙背、据意背、据画背、抄写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 灵活而富有变化。只要运用得当, 一定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背诵的乐趣。有些诗文, 学生虽然当时背下来, 但并不懂, 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以及知识的丰富, 学生慢慢也就懂了, 诗歌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诗歌乃中华文化之瑰宝,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 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水平, 一定要让朗朗的读书声重回课堂。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赵仲才.诗歌写作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2.经典诵读诵出“经典” 篇二
一、诵读课堂凸显“五重”
(一)重诵读轻分析
经典诵读是对典范性、权威性并经过历史结晶的最有价值的典籍的诵读。它重在“诵”。“诵”,意为“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念”。日本加藤荣一教授研究了我国唐代的吟诵方法之后提出了“素读法”,就是对经典读物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读的方法。
今天的四堂课,教师们非常注重学生对经典韵文的吟诵,课堂上有自由诵、拍手诵、变换节奏诵、师生对诵、拍桌子诵、摇头晃脑诵,甚至吟唱,变换着各种方式吟诵,让学生意犹未尽,乐在其中。教师很少分析语义语境,很少讲解缘由典故,真正将经典诵读课上成诵读经典课。
(二)重记忆轻理解
科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是人记忆的黄金时期,此时将大量的经典储存于大脑中,日后随着理解力的提高或生活经验的积累,自然会有“活用”之时。今天的几位教师都将记忆作为诵读的主要目标,很好。在诵读过程中,教师们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朗读,有变化节奏读、变换音调诵,有敲打节拍吟、观图视像诵、聆听古韵跟着读,有激发兴趣情感投入吟等等,帮助学生记忆,以达到背诵的目的。大家知道,图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等媒介有助于人的记忆,今天的这四堂课教师都很重视记忆的方法选择,而轻解释理解。
(三)重情趣轻机械
经典诵读追求一个“趣”字。让学生在趣中学,趣中诵,才能让学生喜欢上经典诵读。今天的四位教师都很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如《弟子规·信》一课,教师用动画演示呈现“信”字,让学生知道信就是“一个人所说的话,要诚信”,随后又通过学生表演来理解疑难句子,学生觉得十分有趣。《笠翁对韵·六鱼》一课,当教师一连用了六七个版本让学生变化着读,在学生读得情趣盎然之后,教师提出:“要不要再换一个版本?”学生都说“要”,教师戛然而止——“没了”,引起全体师生哄然大笑。当教师讲述了有趣的“王屋山”故事之后,用课件将下面的韵文都显红了,说:“这里这里这里都藏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想不想听?”学生齐声喊“想”,教师又一次戛然而止——“讲不完”,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无形放大。《三字经》一课,教师让学生拍着书桌吟诵;《百善孝为先》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变换着节奏吟诵,甚至教师跟着配乐吟唱,学生都觉得很有趣。这四节课教师紧紧围绕一个“趣”字组织教学,学生一点也不觉得枯燥,达到了“趣味横生”之境界。
(四)重导行轻说教
《弟子规》主要列举了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行为规范教材。《三字经》包括历史、天文、伦理、民间故事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这样的经典诵读课有别于文学欣赏课,有别于思想品德课。几位教师都能准确地把准这一特点,思想道德教育适度。如《弟子规·信》一课,教师采用让学生看动画片《狼来了》《曾子杀猪》,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讲诚信的重要性,然后再让学生谈谈生活中是怎么讲信用的。《三字经》一课,教师让学生看了故事人物图片后说说“最佩服谁”“你平时学习犯困时是用什么方法克服的”。《百善孝为先》一课,教师安排了看漫画读一读等环节,达到了重导行轻说教的目的。
(五)重鼓励轻催促
由于历史久远,很多经典典故已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对经典有陌生感,因此经典诵读课上好不容易激发起的点点兴趣,应倍加珍护。如《笠翁对韵·六鱼》一课,当学生流利地读出繁体字的《笠翁对韵》书名时,教师毫不吝啬地献上一句:“张老师平时可不服人,今天我真服了你了。”《百善孝为先》一课,当学生读错了自我纠正时,教师一句“改得好”,温暖了学生紧张的心。类似这样的鼓励、褒奖的语言随时可听见。在整个诵读、背诵过程中,教师从不催促和逼迫,学生在课堂中显得舒适、愉悦,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引发。只要学生对经典有兴趣了,钟爱经典、无师自通就不远了。
二、特色课堂显尽“特色”
这四堂诵读课有相通之处,更有独特之处。每节课都特色鲜明,风格迥异。
(一)《弟子规·信》 ——故事解疑的趣诵课
《弟子规》一课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师用了一个个既经典又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解惑。她播放浅显的《狼来了》的视频故事,让学生明白“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播放《曾子杀猪》的录像,让学生知道“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借助故事解答了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几句话,让学生学以致用。
这又是一节趣味诵读课。动画播放“信”的由来及意义,课前课后的三鞠躬,像古人一样摇头晃脑地读背等等,都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当然,在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背的情况下,教师能多花时间指导学生诵出意味,诵出韵味,诵出情味,将会更好。
(二)《笠翁对韵·六鱼》 ——层层推进的吟诵课
《笠翁对韵·六鱼》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将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不会背到逐渐会背这一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揭题之后,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准字音,然后去拼音读,去标点读,竖排读,繁体字读,最后去掉部分句子背诵,变换着各种形式的读旨在让学生觉得诵读过程不枯燥甚至挺好玩的,同时又能增加诵读次数,层层推进,扎实有效。
在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从《一东》《三江》《六鱼》中发现押韵取题的规律,师生对对子反复诵读,读出韵律,最后师生吟唱,唱出情趣,整个过程层层推进,达到诵出韵味、诵出情味的目的。
整堂课安排了大部分时间吟诵,只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借助注释自己理解韵文,要求学生读懂多少算多少,代表性地讲解“王屋山”的典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诵读为主、理解为辅的教学特点非常鲜明。
(三)《三字经》 ——好玩有趣的唱读课
《三字经》一课课后学生“很好玩”的表白说明了他们对这堂课的喜欢程度,教师和学生在玩中诵读,在诵读中玩,甚至分不清什么时候是诵读,什么时候在玩耍。
课伊始,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教师读半句,学生读半句;教师读一字,学生接着读;教师都不读,学生全部读,好玩、有趣。稍有理解之后,教师又带领学生拍手读,节奏有快快慢,快慢慢,快慢快,快快快,越来越快,学生总是意想不到,在拍手诵读中享受着快乐。更有趣的是,教师居然带领学生拍着桌子吟诵,学生更来劲了,拍着读着,读着拍着,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背了。最后教师直接给他们配乐吟唱,直到下课了,学生还沉浸在欢快的吟唱之中,意犹未尽,真是一节欢快好玩的唱读课。假如我是学生,也希望天天这样上课。
(四)《百善孝为先》 ——孝道专题的诵读课
《百善孝为先》一课紧扣“孝道”选择材料,从猜字迎“孝”,反复诵读记忆《弟子规》中“入则孝”章节,到《孝经》《礼记》《论语》有关孝道名句对应诵读,最后推荐阅读《论语》《三字经》《孝子》《孟子》,紧紧围绕“孝道”专题进行诵读,以一篇带多篇拓宽诵读的面,达到以一带十的效果。
诵读《弟子规》中“入则孝”章节时教师带领学生变化着节奏读,学生特别感兴趣,变换着停顿读、配乐吟唱更激发了学生吟诵的兴趣,诵读过程是学生玩乐的过程,教师引得巧妙,学生读得精彩。
3.中华经典诗歌诵读比赛方案 篇三
长城中心小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载体,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语文素质,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为繁荣和发展社会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一、指导思想
根据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工作要求,在我县科技文化艺术节期间大力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广大师生的人文底蕴和道德修养,促进师生成长进步,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吴起教育特色的“诵读之乡”。
二、活动原则
1、坚持以德为本、德智兼修的原则。通过开展诵读活动,使广大师生深刻领会经典的思想内涵,受到教育与感染,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美化生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合作,形成爱父母、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爱生命的思想感情,不断提升伦理道德和文明素养,提升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2、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的原则。诵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染力强,以引导师生健康发展为宗旨。要通过学科教学、专业学习、课外拓展、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组织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学习诵读。
3、坚持以实为本、注重常规的原则。各中小学校要明确开展诵读活动的最终目的,注重诵读活动的实效性。以经典诵读竞赛为契机,抓好常规诵读,精读细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注重从实际出发,挖掘本校优势,采取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并使其常态化,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三、参赛对象
长城中心小学在校全体学生。
四、诵读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经典的现代励志诗文等。
五、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安排
1、各班语文教师负责于5月19日上报所代班级诵读优秀学生(含组合)3-4名。
2、学校定于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节课集中在餐厅一楼进行初赛,选拨出11名学生(含组合)进行校内决赛;5月26日下午举行决赛,选3—5名(组合)参加全县的复赛。
(二)活动要求
1、紧扣主题。中华诗文诵读活动要紧扣“经典浸润人生”的主题,围绕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生命精彩等命题选择或创作诗文,古诗、现代诗不限。
2、形式创新。中华诗文诵读提倡形式创新,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师生可同台诵读,可个人诵读,也可集体诵读。
4.难忘的经典诗歌诵读比赛 篇四
班中“强哥”,穿着那一身白色道服便引来了无数人的眼光,这也不奇怪都看他嘛,也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白”,那些眼神也中夹杂着对我们班精彩表演的期待。
我们班是第四个出场的,按照彩排时候的队形,走向了阶台上去。刚开始上台转过身,就开始微笑,等待着前方几位家长演讲,起初便在想,一会儿会不会笑僵呢?后面笑没笑我貌似不记得了……
胡博臻爸爸的声音可真大,为我们带了一个好头,个个充满昂扬的气势。
随着葛雅南那清脆的声音,我们一同入了梦中。因为练习的也多了,这也自言而然的`在台上表演更加熟练。我自认为我们声音是很大的哦,而且读的很好呢。
我们都很期待强哥的出场,那太极……太潇洒啦。不过,最后貌似出了点小状况,强哥不知是归队还是站着不动,这让强哥很迷茫的转身向后看了看。
哇……真激动,看着台上宫校长开始公布成绩了。
青春靓丽奖:八年级二班。
书生朗朗奖:八年级二班。
最佳创意奖:八年级二班。
最佳表演奖:八年级二班。
一等奖:八年级二班。
5.幼儿园经典诵读诗歌篇目 篇五
小班上册6首
1.咏鹅 2.静夜思 3.锄禾 4.对韵歌 5.古朗月行 6.山村
小班下册6首
1.登幽州台歌 2.风 3.画
4.梅花 王安石 5.池上 6.寻隐者不遇
中班上册8首
1.春晓 2.草 3.华山 4.江雪
5.江上渔者 6.所见
7.游子吟 8.鹿柴
中班下册 8首
1.独坐敬亭山
2.绝句(迟日江山丽)3.夜宿山寺 4.登乐游原 5.鸟鸣涧
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登鹳雀楼 7.春夜喜雨
大班上册12首
1.长歌行 汉乐府 2.敕勒歌 3.忆江南 4.咏柳 5.鹿柴 6.竹里馆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望庐山瀑布 9.早发白帝城 10.绝句其二 11.枫桥夜泊 12.渔歌子
大班下册12首
1.江南 乐府民歌 2.赠汪伦 3.小儿垂钓 4.游园不值 5.山行 6.清明 7.蜂
8.惠崇春江晓景 9.小池 10.回乡偶书 11.绝句 杜甫 12.泊船瓜洲
小班上册6首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韵歌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山村 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小班下册6首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画 唐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中班上册8首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华山 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中班名言警句(上)
1.三人同行,必有我师。2.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3.读得少,只怕记不牢。4.“礼之用,和为贵。”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小班上册6首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韵歌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山村 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小班名言警句(上)
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中班下册 8首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大班上册12首
《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敕勒歌》 北朝·民歌 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绝句其二》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大班下册12首
6.五上经典诵读诗歌 篇六
一、呼唤:传统教育的回归
权威的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国民的阅读率在走低, 半数中国人不读书。人们对现代文化过于依恋, 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 甚至不屑一顾, 学生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差, 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农村, 每个班都有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 受家庭经济条件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近83.2%的学生除课本以外, 家里没有几本课外书, 缺乏读书的条件与氛围;学生缺乏有效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随手乱扔垃圾、不用礼貌用语等现象经常见到;校园“快餐文化”充斥, 漫画、科幻、武侠奇幻小说在学生中广为传阅……当今语文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呼唤一种回归, 一种对传统教育的回归———1998年,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2003年, “古诗文诵读百县计划”正式启动……农村中学的经典诵读热正悄然兴起, 方兴未艾。
经典诵读, 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经典诵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谚语云:“少小时学习如金子上的雕刻, 老大时学习如沙土上的记录”。诵读经典可以使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吸纳更优秀、更精粹的东西;可以使孩子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事实证明诵读经典, 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都会产生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
最后我想引用经典诵读的倡导人李振村先生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只看眼前的利益, 那就让孩子拼命做各种练习题吧;如果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 那就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吧。”
二、开发:适切的校本课程
当前, “经典诵读”选材面不宽, 多局限于旧学中的启蒙读物;序列不清, 缺乏系统化、序列化, 难以形成校园特色文化。诵读内容不加选择, 不加辨析, 诵读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忽视学生年龄特点。
为此, 扬州市教研室在拟制定“初中经典诵读”的课程蓝本中提出:“ (选入) 经典中能体现对初中生产生道德引领、人格塑造、情怀培养、责任意识形成等积极作用而又不繁难艰深的名篇。经典阅读要融入扬州本土文化, 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关于“初中经典诵读”内容的选读建议:《诗经》、《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现当代诗歌》、《现当代散文》等。还特别强调“扬州文化源远流长, 楚汉、唐宋文化史上, 扬州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明清时代‘扬州学派’的发端, 王氏父子、‘扬州八怪’、朱自清、汪曾祺等, 一脉相承, 绵延至今, 是经典诵读课程不可或缺的本土元素。”扬州徐冬梅老师主持的“亲近母语”阅读实验在选材方面就做了有益的尝试, 青少年能从《亲近母语》丛书中接受古今经典美文的熏陶, 《亲近母语》丛书深受各地青少年的喜爱。
三、实施:与语文教学的联系和区别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而经典是文化之母, 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单依靠现行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是不可能完成时代赋予语文教学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
当然, “经典诵读”不同于“课堂教学”, 更不是“课堂教学”衍生品或附庸, “诵读”应避免“课堂化”、“表演化”, “经典诵读”要体现时令或具体情境变化。方法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教师不必过多讲解, 重在让学生感受和积累;还要通过评价促进“经典诵读”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在实践层面构建“经典诵读”的质量保障系统。可以通过“制作诵读卡, 实行学分制”, 建立“国学经典学习档案袋”, 对学生及时评价, 及时激励。
综上所述, “经典诵读”的开展中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为何读———让每一个青少年接受经典诵读教育,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潜移默化地变化其气质, 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 以维护人性光辉、提升人格品质;这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追求。二是读什么———读中国古代、近代与现当代的给人们来带来精神财富的“最有价值的书 (诗文) ”, 它们要贴近青少年的实际, 体现本土化的特点;精选内容便是夯实基础, 它决定着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三是怎么读———让经典诵读回归课堂教学, 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 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逐渐让经典诵读成为青少年自觉行动。解决好上述三个问题, 让经典诵读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徜徉在祖国历史文化长河中, 真正领略到经典诗文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是教育行政者以及所有教师、所有家长的责任!
摘要:自赵朴初、冰心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来, 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响应和推广, 但由于近现代教育观念的片面性及其影响, 仍有一些人还不太理解诵读经典的深刻意义及其合理性, 不易接受传统的诵读学习方式……影响了经典诵读的健康开展。本文就诵读意义、课程开发和活动实施阐述一点思考。
关键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回归语文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版) 》
[2]《小学语文教师》.2007.1
[3]《“经典诵读”夯实做人根基》.《北京教育 (普教版) 》
[4]《青少年经典诵读基本理论》.王财贵
[5]《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教育的负面影响》.杨莉君
[6]《关于“我市初中阶段国学经典诵读开展情况”的调研》.《扬州市教育科研》
[7]《苏教版初中语文“诵读欣赏”编辑意图》.谢媛
7.诗歌诵读教学中的“层次” 篇七
课例一:《诗人·领袖》诵读教学
这是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口一中杨爱彬老师,在“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东方班的培训活动中执教的一堂展示课。他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主要有:
导入(激情诵读《沁园春·雪》,创设情境)——诵读(第一次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准语气;第三次读要求读出情感)——品读(思考、讨论:①这首诗化用了毛泽东诗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发现吗?诗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毛泽东的诗人形象?②毛泽东有哪些伟大的历史功绩?诗中哪些句子对此有所体现?)——再读(把握情感,读出赞美之情)——拓展(找出毛泽东的其它诗作诵读、品味)
杨老师的教学重点放在诵读欣赏指导上,诵读指导凸显层次感,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新的体会。在读书中,杨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诗情,将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处。课堂结束了,笔者发现学生对诗歌的诵读“意犹未尽”,已经产生了好感。笔者想,虽然杨老师只是上了一堂课,但是学生学到的已经不是《诗人·领袖》一课,而可能是诗歌的诵读;虽然杨老师只是上了一堂课,但是影响学生的已经不是45分钟,而可能是学生的一生。
课例二:《口技》阅读教学
这是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南国兴中学方仁艳老师,在海南省首届中学语文教师“十佳教学能手”决赛课堂教学中执教的一堂课。方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主要有:
初读课文:第一次读,读得沸沸扬扬——自由读,标出不能确定读音的字(正音);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大声齐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断句、把握节奏);第三次读,读得流利顺畅——轻声读,对照注释和《童趣》的翻译方法读顺全文(翻译课文,理解、归类本课的重点词语);第四次读,大声地、自由地读一遍课文(理解后读)。
再读课文:第五次读,读出层次——第二至第四段有明显的层次,你发现了吗?(学生发现:都是先写声音后写宾客的反应,先正面描写后侧面描写)第六次读,读出缓急——第二段、第四段从内容和句式上可读出缓急,你找到了吗?(学生指出:内容上写了很多声音“一时齐发”,语速要快;句式上排比句也读得快;声音很远、很少的,要读得缓一些)第七次读,读出“善”来——从词句、结构、写法上可读出“善”,你试试!(学生读读并说说口技表演者的“善”)
方老师教学的重点也在诵读上,读中理解,理解后读,诵读很有层次感,正如她最后总结的学习方法一样:读出语感、读出意义、读出内容、读出妙处。
海南省特级教师苏盛葵老师在评课时说:“如何朗读?不能干读,读得骨肉分离。最好是读中理解,理解后读,读出语气、语调、情感。”
足够的诵读才有更深的感悟
由此笔者感到,诗歌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读出层次: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读出好感。只有读出诗歌的韵味意境、人文精神,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有效感悟,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音正句顺,读出语感 一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二要把握节奏,读出语气;三要读出意境,读出感情。可以先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再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表演读,带动大家反复读,是激发兴趣的好办法。
感受共鸣,读出情感 读出情感这是诗歌诵读的较高层次。教师先要反复诵读,做好“范读”。教师还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只要学生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
入景入情,读出美感 诵读不仅要读懂原诗,读出画面,读透意境,还要学会赏析,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诵读时要体现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要达到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的完美统一。赏析的角度多样,可以针对风格、意境和思路做点评,也可以选取某句话进行字词品味。
意犹未尽,读出好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对诵读“意犹未尽”,产生好感,自己愿意在课外再接触。就像杨老师和方老师的课一样,学生不仅愿意在课堂上读,还愿意把这种习惯延伸到课外。但愿我们的诗歌教学能够达到他们这样的效果。
反观平时的诗歌教学,重字词解析,轻诵读感悟,学生诵读往往只有两三遍,学生没有足够的诵读,缺乏层次感,必然难以理解诗歌的意境,难以感悟诗中的情感,难以感受诗歌的魅力,必然导致学生诗歌诵读兴致不高。这不得不引起教学者的思考。
8.五上经典诵读诗歌 篇八
“语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端午节经典诵读展演诗稿
主持人: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男1: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女1: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2: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女2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男1: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女1:对话圣贤,我们感受经典文学蕴含的力量。男2: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2:诵读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
合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第二十二届经典诗文诵读汇报演出,现在开始。男1:起伏蜿蜒,雄奇险壮,这就是山,女1:涓涓细流,浊浪排空,这就是水,男2:山,站成一个参天的感叹号,抒写着一段青色的情感 女2:水,流淌成一个前行的省略号,描述着古往今来的颤动,男1:山和水就是江山,就是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男1:让我们走进山的世界,饱览山川的秀美,女1:让我们徜徉水的碧波,陶冶自然的情怀。
请听第一乐章《赞家乡颂祖国篇》 过渡:
女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景如画,随心挥洒,这样动人的自然写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理想中的社会美,我们共同的祖先生活如此美丽的地方,那里是我们梦中的家乡,也许只有王维才能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
下面请听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王维的《山居秋暝》。朗诵者:
过故人庄(女单)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女复合)
山居秋暝(男单)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男复合)
男1:这并不只是一首诗歌,而是一幅江山画卷、奇伟雄壮的祖国山水之画,这就是我的祖国,我朝气蓬勃的祖国。请听诗朗诵《我的祖国》
朗诵者:
《我的祖国 》
(女1)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
(男1)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激流勇进,洗刷百年污浊,惊涛骇浪 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
(合)我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美 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广袤(mào)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过渡:
女2:祖国如此美丽,江山如此多娇,无数中华儿女为她的魅力所折服,“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著名作家舒婷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赤子深情。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
请听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朗诵者: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过渡:
男2:壮丽的大好河山在诗人的笔下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或清幽秀丽、或波澜壮阔的画面其中的热爱之情喷薄而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不管外面如何使人流连忘返,家总是让人魂牵梦萦,于是我们文学世界里飘着浓浓的乡愁。
女2: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将乡愁寄予文字,留给后人一篇篇不朽的诗作。当我们在邓丽君的歌声中与十五的明月相伴之时,可曾想到千年前那位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能呢?
请听第二乐章《思家乡忆亲人篇》
男1:每至秋风萧瑟,夕阳西斜,候鸟归家之时,秋日萧条的景色总会勾起游子无尽的思乡之情;及至诗人望尽天涯,思乡断肠之时,也向我们重现了游子秋日思乡的凄美画面,游子秋日思乡的凄美画面也总会浮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天净沙·秋思》 朗诵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过渡:
女1:当清幽的笛声缓缓响起,我们同样感受到了诗人精致的乡愁。让我们走近席慕容,同她一起在思乡的惆怅中屏息凝神。朗诵者:
乡愁 席慕蓉
(女甲)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女乙)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女合)离别后,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女2:同是乡愁,余光中却又与席慕蓉的清幽秀丽不尽相同,也透射出诗人情系大陆的浓郁思乡之情。让我们一起在充斥着乡愁的海峡中,品味诗人别样的思乡之情。请听余光中的《乡愁》
朗诵者:
乡愁 余光中
(女单)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男单)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女单)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男女合)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过渡:
故乡之所以让人魂牵梦绕,因为那里有我们童年黄金似的梦,有我们血浓于水的情,让我们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去感受他浓烈而惆怅的思亲之情。
朗诵者:
水调歌头 苏轼
(男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女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齐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过渡:
男2:祖国美、家乡美、亲情美,为此古往今来有许多志士仁人都满怀报国之志。不管道路如何漫长,我们都要坚定信念;不管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要奋斗不息。让我们跟随苏轼、文天祥去发现他们困顿中的理想之火,去欣赏他们飘逸洒脱的非凡气度,去感受他们自信豁达的雄心壮志。
请听第三乐章《保家乡卫祖国篇》。
首先请听请听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
朗诵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齐复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过渡:
女1:曾几何时,多少爱国男儿为祖国兴盛义无反顾的献出满腔热血,曾几何时,周恩来总理坚定地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之声。回望古今,多少诗人作家寄情于笔下,让浩然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女2:本是一腔报国之声,却惨遭贬谪流落零丁,诗人面对这破碎的山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这样一首浩然正气的人生诗篇,让我们一起体验《过零丁洋》中沉郁悲壮的爱国之情。朗诵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全体复合)过渡:
男1:细数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爱国之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是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岳飞倾出肺腑的丹心碧血、满腔忠愤。请听岳飞的《满江红》(男齐)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齐复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过渡:
女1: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当我们的祖国饱受异族的践踏时,著名诗人艾青眼含热泪表达自己对祖**亲一腔深情——《我爱这土地》
下面就请欣赏诗歌《我爱这土地》(女齐诵)
《我爱这土地 》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全体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男:因为爱,所以很多有志气的热血男儿无时无刻不想自己家乡更加美丽,让自己的祖国更加强大。请听第四乐章《建家乡强祖国篇》
过渡:
女1: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面对新中国的建设欣然写下自己宏伟心愿,请听毛泽东词《水调歌头 游泳》
朗诵者: 《水调歌头 游泳》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过渡: 过渡:
男1:毛主席以他宏伟的气魄,给我们描绘了祖国的明天,到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63年,这期间祖国在逐步的强大接下来请听《祖国》
朗诵者: 《祖国》
你走过了不平凡的63年, 像一个婴儿长成了壮年,今日您正充满活力,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您有过磨难,也有过欢笑.历经了崎岖坎坷,明天将更加美好.63年来,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的人民日益富强.您的国力日益强大.你凝聚了天下炎黄子孙的心啊!
您赢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过渡:
男2:祖国继续强大的希望在于我们少年。我们是少年,朝气蓬勃;我们是少年,进取拼搏!让我们走近梁启超,走近《少年中国说》去感受他对少年中国热爱之情与热切期望,让我们共同期待,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请听齐诵《少年中国说》 齐诵: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复诵)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结束语:
男1: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女1:中华经典的千古风姿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2: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女2: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1: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女1: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男2: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万汇凭吞吐。女2:让古诗美文伴随我们茁壮成长。
男合: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女合:让我们捧读经典,继往开来,再创新时代的辉煌!
齐合:济宁市第十三中学第二十二届经典诗文诵读汇报展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明年再见!
9.诵读经典 幸福一生 篇九
那么,读什么书呢?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要“取法乎上”读书——阅读经典。走进经典,就走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精神殿堂;走进经典,就能够一以当十,拓宽你生命的维度;走进经典,就走进大师所创造的精神境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主任陈越光说,一个人,如果他从来不知道孔子、老子、孟子、庄子是何许人,从来没有读过或听过诗经、唐诗、宋词,如果他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一无所知的话,他就没有资格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无法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于是,我带领学生“取法乎上”阅读经典。
一、让经典诵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菜根谭》……这些经典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
怎么读呢?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博士说,诵读经典“方法越简越好”,不管理解与否,先得熟读成诵,一个字——读!
于是,每天的晨读时间,从我班教室里传出这样的声音: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着书的精华,陶冶着情操,吸取着智慧,享受着学习的快乐。琅琅书声传出教室,学生们一个个摇头晃脑,沉醉其中——这是一道极美的风景。
二、让制度成为经典诵读的后勤保障
为了保证经典诵读的实效,我们特制定了“四个落实”。
(1)时间落实:每天早自习前20分钟为经典诵读时间,每周一节诵读课。
(2)内容落实:在晨读和阅读课上,师生必须同读一本书。
(3)指导落实:诵读前,我(或学生)都对所诵读的部分做通俗易懂的讲解。有时还将有些部分编成节目,让学生在吟唱中感受经典的独特魅力。
(4)检查落实:每月对诵读的经典进行考核,先组长查,然后教师查。通过过关检查、试卷或竞赛等方式,评选“诵读之星”,颁发奖品、奖状。
三、让经典成为学生成长的发动机
1.诵读经典让“孝”字植根于学生心田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弟子规》在“总序”之后的第一部分就是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用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流畅的韵文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孩子们在朗朗的诵读中就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论语》中也有很多关于“孝道”的论述:“父母为其疾之忧。”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让学生在深刻的论述中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懂得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孝”。经过一段时间的吟诵,家长们反映孩子在家里听到后就马上答应,而且不逆反了,一些学生主动帮助家长来做家务了,晚上到家给长辈捶背、铺床。看来,经典就象一剂精神的良药,它驱走孩子内心的阴霾,让一个大大的“孝”字逐渐植根于的心田。
2.经典诵读让 学生成为谦谦君子
常听老师们这样评价:“孙老师教出的学生都彬彬有礼。”我知道,他们彬彬有礼的表现是与每天的诵读经典分不开的。我们的口号是“读圣贤书,行君子品,做有德人。”他们不会因小事而斤斤计较,因为他们懂得君子之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们彬彬有礼,是因为他们懂得做人之道,“不学礼,无以立”; 他们重视学习,更重视做人,是因为《弟子规》道出了学习的最佳程序“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班干部很有威信,是因为他们懂得了当班干部之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们互相谦让,与人为善,因为他们懂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经典中这如许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逐渐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习惯,经典文化的那份厚重与深远,使学生们成为品德高雅的少年君子。
3.经过经典的浸润,使学生幸福一生
当代社会,物质的富足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有些人甚至会产生无法摆脱的困惑和焦虑,或对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产生疑问,从而厌倦生命、质疑社会。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对学生读经典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他说:“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对文化的向往。”经过经典的涵养,学生们从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人生志向,从小懂得担当责任,懂得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每日诵读经典,经典中的语句有如涓涓细流,洗涤孩子们思想上的污垢,滋养孩子们的精神,使他们的思想健康,精神饱满,人格健全。每日诵读经典,是一生文化的储蓄,一生幸福的储蓄,经过中华经典文化的洗礼和浸润,学生的心灵就能“远离贫乏和平庸”,走进“高贵的精神殿堂”[3],从而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拥有一生的幸福。
参考文献:
[1][3]陶继新.空海法师.让幸福与经典同行[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10.诵读经典 拓宽人生 篇十
一.比赛引导,经典诵读走进校园
为提高广大师生对经典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引导大家诵读经典,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比赛活动:中小学生普通话美文朗诵比赛;“走向世界的青岛”普通话诗文朗诵、演讲、小品大赛;“2008百年奥运·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等比赛,以中小学学生为主要对象组织比赛;“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小学师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以中小学师生为对象;“庆祝建国60周年—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以《弟子归》《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论语》《老子》等为主要内容,参赛对象发展为全体学生;教师技能大练兵经典诵读比赛,诵读面扩展到教师;“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普通话大赛”,参赛形式为教师集体,诵读面为全体教师。
一系列比赛引导着广大师生去读经典、背经典、研究经典,经典诵读从学生到老师,从个体到集体,从一个点发展到一个面,一步步走进了校园。
二.特色引领,经典诵读走进师生
知其形容易,关键要会其意。为使经典诵读走进师生,我们提出将经典诵读与书香校园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经典诵读特色示范校,推动经典诵读深入开展。
(一)利用传统节日举行不同内容的诵读比赛,以比赛推动活动开展。如: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诵读比赛、端午节背古诗比赛,国庆节爱国主义朗诵比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朗诵比赛,推普周朗诵比赛等。
(二)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学校常规工作,每天固定早读或午读时间诵读10——20分钟。
(三)规定了经典诵读篇目。《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百家姓》《论语》《弟子规》等成为大多数学校的必读篇目。
(四)充分认识到环境氛围的重要性,有计划地创设经典诵读的校园环境。在校园内墙壁绘制经典古诗词等内容,既美化环境又创设了经典诵读的浓厚氛围。
(五)结合规范汉字书写开展写经典的活动。在开展规范汉字书写练习时将经典纳入书写范围,形成写经典的氛围。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读书有感征文、“品经典悟人生手抄报”、古诗词配画、古诗阅读卡、经典故事我来画、“经典古诗文名句默写积累”、“经典名句内容知多少知识竞赛等。形成经典诵、写、讲的热潮。
三.科研引路,经典诵读走进课堂
(一)召开全市经典诵读经验交流现场会
经典诵读特色学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经典诵读特色交流。灰埠小学的一听、二看、三抄、四赛,突出经典诵读与日常生活结合;实验小学的“三竞赛”、“六评比”,突出经典诵读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双语学校的“状元之赛”“榜眼之赛”“探花之赛”,突出经典诵读评价机制;厦门路小学的班级自查评比会、全校互评互比会、年终总结表彰会三个会,突出经典诵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大泽山小学的“文化熏陶,课程支撑、科研引领、活动推进、知行结合”特色教育模式,突出了经典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大疃小学的研读《弟子规》,探索学生自主化管理的模式,则凸显了经典诵读与学生发展相结合。
特色交流为全市经典诵读的开展提供了参考点和着眼点,使学有目标、做有方向,经典诵读得以扎实开展。
(二)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通过研讨总结近几年来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经验,指导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如何进行经典诵读教学设计,如何开发经典诵读资源,如何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展示。引导教师将自己在工作中开展经典诵读的做法、解决问题的对策、面临的困惑进行交流,智慧共享。
课题研讨的主要内容有:教师经典诵读观摩课、学生经典诵读成果展示课、学生经典诵读艺术成果展示、教师经典诵读经验沙龙、学校经典诵读情况交流及下一段工作要求。
通过课题研讨,经典诵读如何走进课堂得到了有效解决,至此,经典诵读走进校园、走进师生、走进课堂,在学校教育中延伸书香神韵,彰显育人特色,滋养心灵、拓宽人生。
11.五上经典诵读诗歌 篇十一
主持词
A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B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AB 大家下午好
C 诵读中华经典
D 弘扬民族精神
A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我们的骄傲,弘扬优秀传统文
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 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是中华文明中一颗颗璀璨的明
珠
B 中共中央十七大专门提出要诵读中华经典,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共同构建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园
A 去年6月,信阳市“诵读中华经典,传唱优秀童谣”活动启
动仪式在新县宏桥小学隆重举行
B 多年以来,新县各中小学在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引导青少年热爱国学,亲近经典,让儒家的经典:忠、廉、孝、爱、礼、智、信、让等理念变为自觉行为
C 唱诗文,画诗文,演诗文是我们共同的爱好
A 为了检验我县古诗文诵读成果,今天,新县文明办,新县教
体局特在此联合举行“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民族精神”诗歌专场表演
C 非常荣幸的是各位领导,社会各界同我们欢聚一堂
B 接下来我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
A 让我们用掌声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CD 谢谢你们(敬礼)
A 首先请欣赏由新县宏桥小学选送的《古诗新唱》
C 《紫禁城的昨天》
雄伟的故宫,广阔的天安门广场,历史的故事代代更迭,接下来请欣赏由明德小学选送的歌舞《紫禁城的昨天》
D 《七律·长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的奇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一代伟人毛泽东用诗歌满怀豪情的赞扬了这一奇迹,接下来请欣赏由福和希小选送的诗朗诵《七律·长征》
B 《鹅》
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春早,你知道“初唐四杰”吗?
D 知道啊,杨炯,卢照龄,王勃,还有就是骆宾王,而且骆宾王在7岁的时候就写了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歌《咏鹅》
B 城关一小的同学们学了这首诗,还把它编成了舞蹈呢,接下来请欣赏舞蹈《鹅》
B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歌唱祖国》飘过60年而经久不衰,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热爱祖国,接下来请欣赏由启福小学选送的诗朗诵《歌唱祖国》
C 《读唐诗送金匾》
唐诗,是中华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唐诗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名人辈出,至今流传的约有5万多首,接下来请欣赏由新星小学选送的《读唐诗送金匾》
A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大家知道我诵读的是哪一部古书吗?接下来请欣赏由宏桥小学选送的《三字经》表演,掌声欢迎
B 《水调歌头》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一生坎坷,可他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一生乐观、开朗,在千年之前的一个中秋节,他填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月词《水调歌头》,赞颂了月亮的美丽,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接下来请欣赏由新县一中选送的诗词朗诵《水调歌头》
A《弟子规》
《弟子规》又名《训蒙文》,是清代文人李毓秀所著的著名教育文章,教育孩子和学生在家庭、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各种守则规范,是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典范,接下来请欣赏由新县二中为大家带来的《说唱弟子规》
C 《祖国在我心中》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辽阔的国土,有灿烂的文明,过去和现在都开创着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一代伟人邓小平就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接下来请欣赏由新县三中选送的配乐诗朗诵《祖国在我心中》
D 《游子吟》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母爱,是人世间最纯洁、最无私的爱,古往今来,歌颂母爱的诗词、歌曲不胜枚举,接下来请欣赏由新县高中为大家带来的诗歌表演《游子吟》
A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河南省名人,当代著名作家王怀让曾有著名的诗歌“三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光荣的名字:河南人》《中国人,不跪的人》,今天,新县高中分校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深情的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掌声欢迎
B 《回味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
我们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红城历史上,有多少戎马一生,血战疆场的英雄故事,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勇往直前、开拓创新,接下来请欣赏由新县职业高中为大家讲故事《回味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
B 《祖国 母语》
母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语言,是一种有形无形、有声无息的存在,接下来请欣赏由新县高中为大家选送的诗朗诵《祖
国 母语》
合唱《歌唱祖国》
C 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民族精神
D 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B 让我们用全心的爱歌唱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祖国,请欣赏由宏桥之声合唱团为大家带来的合唱《歌唱祖国》
结束词
A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B 老师们,同学们
C 传唱经典,做文明青少年
D 牢记经典,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A 新县文明办,新县教体局联合举行的“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民族精神”诗歌表演到这里就要接近尾声了
C 祝各位领导、来宾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D 祝全体同学们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B 祝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A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昌盛,繁荣富强,朋友们,再见(合再见)
12.经典诵读小达人 篇十二
乙:每日诵读好处多。
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乙:振奋精神壮志凌云。
甲: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乙:坚持阅读日日攀登。
甲:书是精神的灵魂,
乙:树观念立志向有长进。
甲:书是与时俱进的车轮,
乙:复兴中华自强发奋。
甲: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乙:博大精深取之不尽。
甲: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乙:国之瑰宝千秋传承。
甲: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精髓,
乙:诵读经典滋润真善美的心灵。
甲:拜读名著与大师谈心,
乙:感悟名言体会百味人情。
甲:营造一个书香家庭,
乙:书是家庭文化的根。
甲:父母的书橱又添新书,
乙:我的小书架芬芳清新。
甲:学校的小书屋魅力诱人,
乙:中队的文化角别开生面。
甲:立身以立学为先,
乙:立学以读书为本。
甲:经典书籍熟读而精思,
乙:读书之法循序而渐进。
甲:书卷多少似故人,
乙:晨昏犹乐每相亲。
甲:读书破万卷,
乙:下笔如有神。
甲:读书有三到,
乙:心到眼到口到。
甲:书籍是朋友,
乙:常翻常读要热情。
甲:读书为知己为社稷,
乙:读书养德怡情又修身。
甲:好书不厌百回读。
乙:下得功夫本领真。
甲:看,阅读聚会诵读赛开始,
乙:听,经典名篇朗读腔圆字正。
甲:铿锵的美,清亮的美,
乙:深深的情,悠悠的韵。
甲:这一字字透着一腔正气,
乙:这一声声品味成长的历程。
甲:诵读经典韵味,
乙:炼铸精彩人生。
甲:阳光中队,
乙:阳光少年。
甲:少年梦,
乙:中国梦。
甲:读书为苍生立命,
乙:读书为薪火相传。
甲:读书为中华民族传承,
乙:读书为学识扎根心灵。
甲:读古今书看天下事,
乙:想今天事求世間的真。
甲:涵养一个书香中国,
乙:从今天开始身体力行。
甲:每天进行20分钟阅读,
乙:功夫不负有心人。
合:这个倡议可行可信定可成!
【五上经典诵读诗歌】推荐阅读:
苏教版五上经典诵读11-06
经典诗歌集体诵读比赛方案09-03
我爱诵读经典10-15
中华经典诵读简报06-09
经典诵读的意义06-09
2022经典诵读总结06-20
经典诵读沁园春雪06-22
经典诵读方案总结07-06
诵读经典诗文范文09-06
中华经典诵读展示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