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共10篇)
1.高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高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渐趋不同,这种变化在高中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现在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高中生作为中学生的主流,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消费方向又如何?影响的因素又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通过政治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了对本校高一年级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通过对本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字:高中生 消费观念 学校教育
一、调查结论:
1.高中学生的消费自主程度高
据统计:74.1%的学生对自己的零用钱有绝对的支配权
2.消费结构不合理,但消费趋向多元化
目前,二中有近30%的学生拥有手机,话费超过60元的占了61%。而且将15%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网的学生也近3成。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了绝对的优势。精神消费却反而更少。文具和书刊的消费每年只在80元左右。(参考书籍除外)
3.鞋类消费注重品牌和款式:我们学校都有统一的着装,因此鞋子似乎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调查显示:有49.7%的学生购鞋的价位在100~300元之间,300元以上的占4.5%,100元以下的占45.8%;有50.8%的学生在买鞋的时候首选专卖店;74.2%的学生购买过名牌鞋。买名牌鞋的前两个原因是:自己喜欢(88.9%)和受社会潮流影响(5.1%);买某种鞋的主要因素是质量(48.6%)和款式(31.2%)所占的比重最大。
4.寄宿生的消费水平远不如通学生。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寄宿生独身子女的人数远大于通学生,而且家庭的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月生活费多在400元左右。扣除了平常的各项消费,剩下的零用钱不多,减低了乱消费的机会。再加上大多数的寄宿生都来自乡下,消费观念多数都很朴实。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就我校高中生的消费状况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
首先,部分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其次,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合适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于他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说明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已经“一无所有”了。
2、攀比现象严重
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是十分严重的。这种不好的现象会使中学生的消费走向歧路,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另外,要注意的是94.4%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过攀比会使中学生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满足这些中学生的虚荣心,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只得一再尽力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自省,若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变得歪曲,消费很难再正常化,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
3、家长对于中学生的理财教育不够到位
据调查结果显示,约38.9%的中学生家长不经常甚至从不对其进行理财教育,这也是中学生的消费有片面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第九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6.1%的中学生认为需要对自己进行理财教育,这体现了对中学生对理财教育的渴望。
二、成因分析
㈠主观因素:
⒈高中生消费意识仍较差,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在意别人的看法。吃、穿、用、行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漂亮,更显档次,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
2.从众心理在作怪。同学之间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别人有名牌鞋,我也要;别人吃的好,我也要„„因而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
⒊求异心理的影响。现在面临着强大的学习压力,也许因为学习上的不如别人,心理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想在别的方面寻找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是想要张显个性。于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心态便对高中升的消费趋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㈡客观因素:
⒈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变迁,于是出现了出手阔绰的“贵族”,为了“面子”不惜付出高代价。而且认清消费也越来越中。广告中生过早的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向大人看齐,贵重物品的“礼尚往来”便造成了消费的错误观念。
2.父母和长辈过分溺爱。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小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论孩子的消费是否正当都予以满足。有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有的学生的“压岁钱”更 是多的数不胜数,家长给了又给,亲戚也给不少.而作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有钱话到没钱止,而他们花钱的地方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于是,这部分“多余”的钱就用来买手机等高价格消费品。这样就等于纵容他们步入消费的误区。
⒊学校教育的不足。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各校的成绩的竞争,为了满足高考需要,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和知识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
三、如何通过政治教学培养中学生合理消费习惯
1、首先,要在当代中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攀比,不过分追求名牌,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消费前沿,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费信息,所以,对于社会上的新兴事物要学会辨别好坏是非,增强消费意识,提高自主消费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说得少了,浪费现象由此滋生。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能亏着孩子,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对孩子过分宠爱,使他们过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学生中攀比、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当小康生活向我们招手之际,当太平盛世向我们走来之时,我们更须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惟有如此,方可民族兴盛,大业有成。为此,希望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常抓,这样中学生才能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尊重和珍惜大人们的劳动成果、不追求奢侈、不贪图享乐的正确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2、其次,教师应积极联系中学生的家长,配合家长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告诫家长不要过度溺爱子女,严防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化,要经常作适当的引导,做好中学生合理消费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学生把零花钱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庭理财。
3、再次,对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合理消费习惯,建议学校多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理财教育是热门的话题。他们根据孩子年龄不同的特点,学校和家长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理财教育。面向新世纪,我国却加入世贸组织,外国人可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才和我们赛跑。如果还意识不到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后果不难想象。所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中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合理消费习惯的养成,才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然而当今,大部分中学生的消费都很偏激,所以,希望中学生能调整一下自己在各方面的消费比例,比如说把不应用的钱,用到学习方面,尽量少吃零食,不要再有攀比现象,买音像制品、送礼要有个适度,要注意家庭条件来支配你的消费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首先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超前消费、崇洋消费,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物质消费,用以保持人的生理健康,精神消费可以增进人的精神健康,购买各类书籍开发人的智力,经常参加锻炼,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等,都是精神消费的表现。第三,要提高消费的科学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古人说:“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患。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反之,没有正确的消费观,热衷于吃喝玩乐,在生活上挥霍浪费的人是不会有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我们要时刻记住我国的国情和奋斗目标,作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有为青年。
此外,社会也应加强和完善秩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高中生进行合理消费,增加适宜的消费项目,使高中生消费适得其所。
总之,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的建立,离不开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2.高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 而作为90后的我们在享受丰厚物质生活的情况下, 消费习惯与理财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欧美等国学生从小开始自己挣取、管理零花钱不一样, 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钱就要的我们, 缺乏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和基本的理财观念。高中生作为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群体, 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 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 同时也处于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消费习惯、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的改善等方面产生影响。为真实了解高中生的消费习惯、把握高中生的理财观念, 我们以深圳高中生为样本, 开展了以“高中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二、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 调查的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 旨在对当代高中生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有全面、客观的了解, 发现高中生在消费和理财方面的存在的问题, 为相关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以帮助高中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树立基本的理财观念。同时, 也可以给我们自己起到一些提醒作用, 使得我们意识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的重要性。
(二) 调查的内容
1、深圳高中生的经济来源及消费水平;
2、深圳高中生的基本消费情况与消费方向;
3、深圳高中生的理财观念和相关知识水平;
4、深圳高中生对消费习惯与理财观念的理解与看法。
(三) 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 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 从高一、高二、高三在校生中按人数比例进行抽样, 采取进入自习室和宿舍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同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咨询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 以期得到一份较完善、具有说服力的调研报告, 为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依据。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 生活费和压岁钱收入情况
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 高中生大多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 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补给。每月生活费在500元及以下的有40%, 500~800元的有30%, 800~1000元的有20%, 而1000元以上的也有10%。而每年压岁钱收入500元以下的有20%, 500~1000元的占了60%, 剩下的20%则集中在1000元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现在的高中生生活费用普遍较高, 但是也存在一定差距。
(二) 高中生的月开销情况
虽然高中生的生活费用普遍较高, 但当我们调查到每月结余的生活费时, 将近50%的同学的答案是0, 还有30%的是100元以内, 剩下20%的同学的答案是不清楚。同时, 我们也发现, 平时零花钱多也就是收入多, 或者压岁钱多也就是预期收入多的学生, 更加容易将钱花在不必要的娱乐项目上, 往往所剩余的钱也较少甚至没有。这凸显出了一个问题, 也是我们调查的出发点, 或许对于一些生活费不多的同学而言, 每月除去日常必需开支确实所剩无几, 但是, 对于那些每个月生活费七八百甚至1000多的同学而言, 那些本应被他们存入自己梦想基金的钱就这么不翼而飞了。谁, 动了这些钱呢?
(三) 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的初步调查
在调查问卷的第二个部分, 我们开始进入正题。首先我们调查了同学们的初步理财观念, 较为乐观的是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了将剩余的钱存入银行而不是花掉的观念, 但还是有近一半的同学表示有了闲置的钱会毫不犹豫地花掉。
随后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 统计了同学们的主要消费方式, 如下表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 有将近30%的同学会将零花钱花在购买书籍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这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更多的零花钱被花在了外出聚餐、唱k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上。
身为一名高中生, 我知道大家平时周末放假喜欢和同学一起出去唱唱k、吃吃饭, 也可以理解一些同学把这些娱乐活动看成日常社交的关键部分。但每次出去玩都得花掉好几百, 对于还没有挣钱能力的我们而言, 用爸妈辛苦赚得的钱换取几个小时的热闹, 这是一种不正确、不理智的消费习惯。我们现在还处于学生阶段, 可以向父母伸手要钱, 可一旦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以后进入社会便不能平衡消费欲望与自己所能承担的消费能力, 陷入一手拿到工资一手还款的恶性循环中。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没有良好的消费观念, 又何来的财可以理呢!
(四) 对于品牌的基本概念
人们总会面临权衡取舍, 但收入总是有限的, 因而消费习惯的重要性由此体现了出来, 这其中对于品牌的概念是影响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接着我们调查了同学们对于品牌的观念。虽然大家都会说购物时优先考虑大众品牌, 但是随后发现在购买服饰、鞋包、电子产品等时, 同学们还是会倾向于名牌。而在更加深入的了解同学们在购买物品时的消费心理之后, 我们对于这件事情有了更加客观、全面的理解。
只有约29%的同学是因为产品本身的性能选择了一些名牌商品, 剩余的71%中约40%是因为款式和包装或者服务态度、售后保障倾向于名牌的产品, 更有约31%的同学只是因为觉得使用一些比较知名、潮流的品牌, 会很有面子、很时尚。比如说手机这种换代十分迅速的电子产品, 其实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打电话、发短信, 但随着技术的革新, 智能手机已变得十分普及, 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与享受外也带来了很多困扰, 助长了攀比的风气。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这些都说明, 在选择商品时, 我们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理性, 从自己的真实需求出发。虽然现在有父母给我们买单, 一部新手机、一个新包包不会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父母也会对我们的花费有所限制, 可这些一定程度上会对我们消费习惯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诚然, 我们总受求异或从众的心理影响, 总希望可以成为光鲜亮丽的时尚达人, 但养成一个从自己需求出发、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我们今后更好的管理好自己有限的收入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 也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家长的购物习惯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家长本身就是一个追逐潮流和品牌的人, 他们的孩子也很难做到节俭。因此,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平时的消费习惯, 不要让孩子对品牌产生不正确的消费观念。
(五) 理财知识大调查
随后, 我们对同学们知道的理财产品的种类进行了调查, 发现基本上所有的人对股票、基金、定存储蓄等基本理财产品都很熟悉, 但对于期货、结构性产品和外汇买卖等一些更加细化专业的理财产品了解不够。调查结果显示, 同学们最感兴趣的理财产品, 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同学们还是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 但知识面较为狭窄, 作为一群即将步入大学生活、走向社会的高中生,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更加全面化、专业化的理财知识, 因为不管以后是否从事相关工作, 理财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同时, 我们也调查了同学们对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的认知, 65%的同学都选对了, 虽然可能存在乱蒙的偶然性, 但这也从一方面说明高中生是具有一些金融的基本概念。
(六) 谁动了你的钱?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平时的花销, 我们设计了一个小的计算题, 假设一个学年有10个月, 每月的生活费除去吃饭剩余的钱X 10+压岁钱, 应该是每个同学本应该剩下的钱, 拿这个数字与我们现在身上剩余的钱进行比较, 你有那么多钱么?又是谁, 动了你的钱?!
同学们对于这个答案感到十分吃惊, 按照计算不少同学应该早已是万元户了, 但是没有一个同学现在剩余这么多钱。这些钱就是被我们平时不经意间花在了一些零碎的事情上, 如假期和朋友的聚会上, 或是满足自己一时的购物冲动买来却又闲置的物品上。或许会有人对此表示质疑, 认为消费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 这种观念放在有能力的成年人身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问题在于我们是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高中生, 现在就养成不节俭的消费习惯是不合适的, 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或是培养自己的兴趣上。
(七) 同学们对于理财的看法和经历
最后, 我们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题目, 调查了同学们对于理财的看法和经历。以下是我们截取的一些回答:
“消费前考虑消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有一定初资才可以理财, 平时一点钱觉得谈不上理财。”
“作为一名高中生, 我并没有太清晰的理财观念。但我明白金钱流入我们手中的不易, 对于我们得到的父母给的这些财富, 我们应该给予其更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不论是生活费还是零花钱, 能省就省不挥霍, 用在真正有用的地方才是明智的。”
“每天记帐, 记下自己的支出和余额, 一段时间后进行总结, 这样钱数不会混淆, 有利于将来理财, 也不会陷入没钱的窘况。”
“小时候, 对于理财没什么概念钱到了手上就花掉, 但随着年龄增长, 我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 正所谓要给自己留点粮食, 所以要养成更加精明的消费, 并开始存钱将来用于理财投资或是防止一些急事的发生。”
“理财在现在社会十分重要, 虽然作为中学生在理财方面没有太多了解和实践, 但可以从对家人的观察中看出家庭理财的必要, 用合适的理财手段也会增加收入, 但还是认为理财会有点麻烦。”
“投资股票基金, 赚钱, 去买镜头。”
从同学们对于理财的看法和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 不少同学已经意识到了培养理财观念、了解金融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俗话说“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生活在21世纪这个大数据时代的我们, 要紧跟上世界发展的飞速步伐。一方面, 既不要走的太慢, 有多少花多少, 没什么存款或者只是把它们永远放在定存的账号中;另一方面, 也不要因为一下子接触信用卡, 光顾着享受一些超出自己承受能力之外的物质生活而跑得太快, 让欠款跟着你跑。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 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才能够让我们在成年之后, 可以有一笔可供自己支配的第一桶金。
四、引导高中生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的建议
当代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 引导他们建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行为, 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 加强对高中生健康的理财观念的培养与塑造, 在当前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高中生养成正确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加强对高中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调查研究
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高中生消费状况的关注, 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行为与理财观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当然, 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
(二) 教育学生要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行为
引导高中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 科学规划安排, 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情况相适应。当然,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 但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 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行为是十分有害的。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现象,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 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 培养和加强高中生的理财观念
现代社会中, 理财已成为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而优质的理财, 不仅包括如何合理地支配金钱, 更包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因此对于理财, 应当像儿童识字一样自然, 贵在适时而行, 掌握尺度。良好的理财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 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 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帮助高中生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五、结论
3.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调查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对石家庄市10所高校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和学习消费的相关状况进行专题调查。先后抽取了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女子学院、邮电职业学院、法商学院等高等学校的大学生,针对其日常消费状况和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指标体系
本次调查研究使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进行分析,大学生消费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一级指标五个,分别为饮食消费、形象消费、休闲娱乐消费、社交消费以及学习消费。其中饮食消费又包括正餐支出和零食支出两个方面,形象消费包括服装支出和美化支出两个方面,休闲娱乐消费包括旅游支出、上网支出以及体育支出三个方面,社交消费包括通讯支出和交际支出两个方面,学习消费主要包括考研支出、考证支出以及辅助学习支出三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
总体来讲,大学生年均消费为4764元,饮食消费是大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体消费的60%以上,形象消费和交际消费次之,娱乐消费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0%。男女生平均消费存在差异,女生年均消费为4525元,而男生偏高为5150元。各年级之间也存在差异,从大一到大四消费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
各指标调查结果如下:1.正餐支出方面各年级综合消费基本持平,而年均消费男生比女生多500元左右。在零食支出方面,各年级综合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另外女生对零食的要求要远远大于男生。2.各年级学生在服装支出方面相对稳定,就性别而言,女生花费略高于男生。在美化支出上,男生较稳定,而女生比男生花费大且呈逐年级上升趋势。3.各年级在旅游支出上基本持平。上网支出在学生日常消费中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生支出明显多于女生。此外,男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支出明显高出女生,而总体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4.学生在通讯方面的支出逐年级增加。交际聚餐支出逐年级下降,但临近毕业则陡然升高。5.考研支出人均为1100元,总体差异不大。而考证方面支出存在差异,主要为男生逐年级减少,而女生相反。在辅助学习支出方面,男生对辅助学习电子产品的消费高于女生,总体上看电子产品在大学生中普及程度较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不缺少消费的需求,但往往缺少消费的理性,因而常常出现盲目跟风、消费不合理的现象,具体的问题如下:
(一)大一新生对考证比较热心。考证热的直接原因就是就业压力大,而2009年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已经不堪重负的大学生雪上加霜。因此往往希望通过多拿证书来增加未来求职的竞争力。同时这种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目前针对大学生的考证需求,培训机构在校园内的宣传力度也增大了,进而致使大多数学生误认为在应聘时自己的证书越多越有优势。
(二)大一整体日常消费偏低。大一新生日常消费整体低于其他年级,尤其是在休闲娱乐和形象消费方面。由于高中时期学生的消费一般是由家长控制,在消费理念上多以节俭为主。学生在思想上尚未形成独立生活的意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以前的消费观念,在面对一个独立自主的环境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
(三)大三、大四学生考研热。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选择考研,人数明显多于往年,这主要是因为本科教育在我国已日渐普及,在教育层次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大多数学生为了追求更高层次水平的教育,选择了考研。此外,国家政策放宽、就业压力的增加,都推动了大学生的考研。加之各考研辅导机构在校园大力宣传研究生的优势,考研在学校逐渐形成风尚。
(四)体育消费偏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没有足够的设备、场地提供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体育锻炼的要求相对宽松,体育活动组织较少,致使参与率低,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在大学期间几乎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生活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视不够,健康观念比较淡薄。
四、完善对策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首先,社会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和新闻媒介等宣传手段,以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年大学生。社会的不健康消费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广泛而深刻的,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其次,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开设关于消费理念指导方面的课程。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勤俭节约的健康消费行为,班集体内应该倡导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加强理财知识和消费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理财能力。
再次,家庭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和决策有时起到支配的作用,因此家庭是指导大学生正确、合理的消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应更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指引他们理性消费,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使其进行合理消费。
4.高中生消费调查论文 篇四
我国目前高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高学生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在高学生消费高有许多问题,足以引起高学生朋友和家长们的重视。零点公司调查:7300万高学生消费什么?
我国目前有7300万高学生,因此,他们的消费趋向及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力是市场走势的重要参数。最近,零点调查公司和北汽福田公司对北京、保定、上海、苏州、广州、佛山6市的1589名初一到高三的高学生进行了消费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高学生每年的零花钱人均为8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包装食品和饮料)和文化用品(文具、书报、磁带、VCD);男生乐于去运动场所和书店,女生则是书店和商店;对体育用品的名牌印象集高,购买自己的衣服、零食、自行车、杂志、VCD、录像带和卫生用品基本自主,晚餐、看电影和出外游玩对家长有较大影响力;读报方面,以晚报和电视节目报接触率高;高学生印象深刻的广告则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尤其是冷漠、酷的女影星。
高学生“人情消费”知多少?
激动网讯据哈尔滨日报道,在调查高记者发现,在高学校园里,没有送过礼的同学很少。男生多采取是清吃饭,而女生则以送小饰品、小工艺品、小玩具为主。每个学生一年用在“人情消费”至少几十元,有的甚至要花几百元。据了解,这些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向父母要。
学生:这是“礼尚往来”,没办法。
一位初二女同学说,自从上了高学之后,“人情消费”比从前多多了。好朋友过生日,过节什么的,不送礼物,就会被同学瞧不起,还容易“伤感情”。一位高高生告诉记者,他们班里同学送礼物都分关系好的送贵重一点的,关系一般送差一点的。有的同学经常为了买礼物发愁,既要买得有新意,又要让对方喜欢,时间长了心里觉得挺累的,但也没办法“礼尚往来”嘛。“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
一些学生反映,他们的“人情消费”是跟大人学的。
某高高生晓妍16岁生日,班上凡是和她要好的同学都送了她礼物,还将生日小礼品送到小妍家,小妍的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还礼”,花了几百元钱在饭店订了单间,把和小妍要好的同学都请了来。第二年,小妍过生日就主动要求在饭店招待同学。
家长:孩子不该背上人情债。
一个姓刘的家长说,平时也给孩子不少零花钱,孩子大多也都用在校园“交际”上了。没想到现在的高学生也这么讲“人际关系”。
另一位家长认为,孩子重视友情是对的,但是应该教育孩子,友谊不是可以用钱买的。回想我们的高学时代,那时候同学之间也没互相送礼物,可那时的同学友谊相当纯洁,相当深厚。她认为,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是间接影响孩子背上人情债的原因。
谁来为孩子卸下“人情包袱”。
有关专家认为,十几岁的高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辩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下,难免会模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会对孩子人格的塑造产生影响。
如何消除不良影响,家长和学校都要做出努力。首先,在学校里,老师要从正面教育学生,什么样的校园人际关系才是正常的,过分的“人情消费”。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要在学生面前做个榜样,已正才能正人。
校园“人情风”该刹了!
学生追名牌,是耶?非耶?
青少年的心目高崇拜各类偶像——影星、歌星、运动明星……在追逐和攀比高,他(她)们有意地装扮自己,在名牌运动服饰的消费上,他(她)们是极具购买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阶层。
曾有人就《高学生零花钱消费现状》这一问题,对北京的71所学校高的187名高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多种消费情况。
在月消费金额一项,约有40%的学生消费在100——300元之间,年消费额高有31%的学生在2000——5000元之间。
现在我们青少年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这些人出门打的士,穿名牌,吃的要贵,用的要高级,他们只讲铺张浪费,不注意勤俭节约。我认为:这是极不适宜的。
高消费不符合国情。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但是,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边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没钱上学。在这种情况下,高消费是行不通的。据国家统计,一年里国人用于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钱,能承办两届奥运会。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
高消费是一种腐蚀剂。它使青少年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有些青少年为了要一双“耐克”苦求爹妈,这对那些拿工资的家长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在学校
中上课是不创造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珍惜别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条件。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最适宜播种理想的时候,切莫沉醉于追求物质享受,折断自己理想的翅膀。香港的“船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亿万富翁,买一辆小汽车又算什么,何至于“抠门儿”到这个地步?其实他并不是吝惜那几个钱,而是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俭以养德”。方志敏烈士有这样一句话:“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由此可见,事业离不开俭朴。物质生活像一面镜子,悬挂在每个青年的面前。它可以映出胸怀大志,情趣高尚者的英姿,也可以显出贪图安逸,浑噩庸碌者的身影。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过:“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也就飞不起来了”。我们个人的事业想有所成就,我们的国家想要强大,我们的社会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提倡俭朴。尤其是中学生,应该反对高消费。
在高学生消费倾向的调查高,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食品、服装、学生用品。
在对校服满意程度一项高,有35%的学生认为不满意,有32%的学生认为一般,有12%的学生填上了“死都不想穿”和“宁死也不穿”。
在服装类高,高学生拥有名牌运动服的前三位分别是:阿迪达斯、耐克和李宁牌,占53%。购买时主要考虑样式的占31%,考虑价格的占23%,考虑质量的占22%,在休闲系列高,拥有最多的是真维斯,其次是堡狮龙和班尼路,购买牛仔系列前三名的名牌是:派、LEE、LEELOOPER,占其比例的40%。
有关部门在对北京、广州两地少儿消费状况的调查高表明,名牌对孩子们的影响极深,有75.8%的孩子表示,他们买东西主要看是不是名牌,此外,还有33%的孩子认为价格高就是好东西,就是名牌。孩子们的购买欲望有30%来源于广告宣传的诱惑,更多的是来源于商品直观外表(42.5%),还有24.3%的孩子是出于攀比心态。
那么,处在名牌运动服饰包围高的工薪族们,对名牌又有什么体验呢?在调查高走访了不同职业的不少人,尽管他们的月收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大多数却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属于工薪族,只是因经济实力不同,而购买能力不同而已,自然他们消费名牌的心态与经历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
惊人地一致,在对孩子用名牌的选择是几乎都曾经给予认可并购买过,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作为学习奖励品。
二、条件还可以,不必考虑太多。
三、过去自己没条件,如今自己好了,所以……。
四、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而且他又喜欢。
五、怕孩子在同学高丢面子而产生自卑感。
六、穿什么都是穿,只要不惹事就行……。
此外,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追名牌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要是穿着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时,便会生邪念,不择手段地得到它,追名牌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是学生不务正业的一种表现。不可否认,名牌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不光是孩子、家长、学校都面临着如何正视它的问题,纵容、回避与压制并不是好办法,有效的途径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探讨。
5.高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五
今天是世界节俭日
历时一年,10名八中学生推出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
今天,是世界节俭日。如今的90后学生,还愿意节俭吗?他们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又有怎样的特性?
日前,重庆八中高级17班的10名高中生,走访做出了一份城市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有人手机话费月均300元,一成学生出行必打车;部分学生聚餐选择团购,大家不追求名牌但都会抵制山寨;近半住读生月消费达800元,64%的学生承诺长大后会还钱给父母……
调查700高中生
一度登上央视
这份调研课题的出炉,源于新课改的指引。
从前年起,重庆八中统一安排指导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从进校起便自由选择各自关注的社会热点、学科话题,组团开展“研究学习”这项学习,如同大学生进行专业课题研究报告,每项课题历时1年,旨在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升级,调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2014级学生成了该校高中课改创新、研究学习的第二批吃螃蟹者。课题组长陈云柯,是学校记者团团长,他向记者介绍了拟定“高中生消费调查与分析”作为课题调研的初衷。在月光族、负产阶级、拼爹时代等社会现象日益突出的当下,不少90后学生没有正确的消费观,以致学习及生活开销常常陷入窘境。于是,他决定利用这次自主调研学习的机会,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陈云柯的想法得到了同学程睿智、李思言、金萧、李孟锴、周欣、庞艺、裴灵熹、郭渝、唐俊义等9人的支持和响应。在老师黄娅的指导下,他们10人去年底拟定了调查问卷,在校内或走上街头以及肯德基等场所,向沙坪坝区的700余名高中生进行了走访调查(其中,八中校内集中发放问卷300份;街头走访问卷400份)。
寒假中,他们的街头调研活动,还一度登上了央视新闻。最终,通过梳理和统计,他们在今秋十月交出了报告内容。
女生更爱打车
购物拒绝山寨
组长陈云柯介绍,除了大件购物、旅游开销以及父母需要特别“追加付费”外,团队还调查了男女生生活费的主要开销项目:
男生开销项目前五名:
日常伙食、节假日聚餐、网络电子游戏、零食购物、手机话费。
女生开销项目前五名:
日常伙食、护肤品购买、节假日聚餐、手机话费、交通出行。
为此,团队得出了一个男女生消费的“顺口溜”结论:男生偏冲动,女生花费高;男生多游戏,女生爱化妆。另外,还有两个数据值得一提:
其一,在日常交通出行方面,面对公交、地铁、打车、步行这个选项,有13%的高中生选择了“打车”,其中,女生比例占该选项总人数的2/3;其理由多半为公交地铁太挤、步行太累、打车节约时间。
其二,针对品牌状况,9成以上的男女生均表示:无论是手机、数码电器还是运动服饰,可以不用名牌,可以支持国产,但绝对抵制山寨,因为容易被嘲笑。
父母每月会给你多少生活费?
父母每月
会给你多少生活费?
住读生比走读生更节约一些
报告分析:高中生家长习惯每周发放生活开支,生活费普遍涵盖日常伙食、交通出行、节假日同学聚餐、手机每月话费等常规项目。除开数百元的伙食费用,住读生在开销方面更为节约一些。在多数中学生心目中,走读生月生活费超过1000元者,即属于“偏高消费成员”,其比例约为1/4,其中不乏月生活费达元者,每周都会去星巴克或哈根达斯以及电影院消费1~2次。 每月手机话费有多少?
每月手机话费有多少?
60%学生每月话费不到50元
报告分析:高中生正常手机话费通常在50元以下,约占60%。超过50元者,则意味着手机上网的情况相对较多。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被调查学生中,有一名高中生的月均话费达300元,其长途电话费占据了大半。据了解,该同学的母亲是全职太太,父亲在外挣钱;但这名同学的其他消费并不离谱。 每学期的护肤品及形象打扮费用是多少?
每学期的护肤品
及形象打扮费用是多少?
高中男生也买香水护肤液
报告分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花季少女?护肤品的购买,已成为了90后女生除生活费外的最大常规消费项目。此外,这本来是一项针对高中女生的问卷设置,但也有男生主动参与进来,男士香水、男士护肤液以及ㄠ水,成为不少爱美男生的首选。 同学间聚餐选择怎样的买单方式?
同学间聚餐
选择怎样的买单方式?
AA制占74% 流行团购
报告分析:AA制已成绝大多数90后学生的消费共识;选择一人请客,大多是少数几个好朋友常常聚会、轮流坐庄;只有少数学生是因为家庭条件实在优越、喜欢大手花钱和结交朋友的缘故。另外,选择蹭饭族的全部是男同学。值得一提的是,中学生节假日或生日聚餐,大家逐渐学会了节俭,通常选择预约团购的方式,能总体节省50~70%的开支,“吃饭+唱歌(或电玩)”的.打包价通常在60~80元/人;若未团购,价格至少翻番。 消费购物心态是怎么样的?
消费购物心态是怎么样的?
近6成男生冲动消费
报告分析:在购物心理调查中,男女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其中,在“冲动消费”中,男生占比接近6成;而在“请父母参考并定夺中”,男女占比则又恰好颠倒过来,由此可见在中学生时代,男生的消费习惯和心态相对女生更冲动。 父母给钱,你是何感觉?
父母给钱,你是何感觉?
6成以上有感恩心和责任感
报告分析:因为高中生都是无产者,又因为年龄和学习压力等因素,无法打工挣钱,因此心怀愧疚又无可奈何是大家的真实心态;同时,6成以上的同学表态“以后会偿还”,则表明了大多数的90后学生同样具备感恩心和责任感,同样是有责任意识的一代;而认为“理所当然”或者“没有想法”的同学,显然还有待正确引导其价值观和消费观的确立。 压岁钱有多少?
压岁钱有多少?
5000元以上占8% 个别人上万
报告分析:由于身处沙坪坝商圈,周边一、三、八中等名校相对集中,不少高中生的家庭条件不错,因此压岁钱金额不菲,不乏单年压岁钱过万者(其中也有兑现奖励的因素)。但同样也有部分来自区县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压岁钱在500元以下,“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客观存在。 压岁钱怎么处理?
压岁钱怎么处理?
65%同学将压岁钱储存或上缴
6.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篇六
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1
权威发布大学生消费情况的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更多大学生消费情况的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相关信息请访问。
调查过程里,首先发现的就是是存在的问题。问题有许多,包括课余时间充裕,但没有效利用,不会安排课余时间,没正确认识课余时间,课余时间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多,课余生活脱离社会,没有经验上的提高。其次是成因。之所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的安排会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是有他不可忽视的因素的。包括了各种主观、客观的条件,在我们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在自我的反省,反省自身是否也存在着结果里的不良习惯,当然,我们也是存在着许多陋习的。所以我们在调研的同时,也在虚心学习,改正。
所以通过这次时间报告给我们感受很深,其一就是了解到实践中每一件事都不可小看,它不比我们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习中所遇见的问题通过几个公式,几个概念,总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而实际中则不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也许只是个小问题,但也足够阻挡我们完成这件事的脚步,还有要办成这件事,会有多种途径多种办法,我们还要从这些方法中选出最便捷最合理的。
在这期间,我们也都意识到了一个东西的重要性,那就是团队意识,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很难能够做到完全靠自己去完成一件事,就算做到了,那也不知道得付出多少汗水,而且得到的未必是最佳的方案。但虽说都知道团队意识的概念,但做起来就并非那么简单了,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可能会一致的相同,而大家都会有捍卫自己的想法的心理,于是便会出现争执,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最需要的是平心静气的大家和和气气的讨论,这次实践的组员还都是同学朋友,大家关系都还好,和和气气的讨论还好办到,但日后工作中总会遇到和陌生人合作的时候,所以随时都应该抱有一颗虚心求教的心,客观冷静的去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方法,即便是自己的方法要好一些,也要平和的组织好语言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切不可急躁,也不能瞧不起别人的想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团队意识尤为重要,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我的老师,正所谓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知识、道理。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当然,说到团队合作,既然是团队,自然也就离不开交流,交流人人都会,但要做好却不那么容易了,要适时的适当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那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那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习,还有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不只是我们发问卷,我们也收到了别人的问卷,说实话,虽说帮忙填一下问卷只是举手之劳,但有时候做着自己的事却被别人打断心中也会有些不愿意,所以将心比心,在找人帮忙填问卷,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多用一些礼貌用语就显得十分必要,所以我们也还在问卷末尾加上一个笑脸,说一声谢谢,那样别人帮了忙心里也会觉得舒服一些。
我们的收获很多,虽不能玩玩全全用文字留在我们的报告里,但我们会把它作为一份宝贵了的财富收藏起来,并以此激励自身往后继续学习,在工作中去具体实践,在实践中继续锻炼自己!
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2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主人,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他们的视野比父辈们更为开阔,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使他们的消费更为超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社会对教育投资的重视,使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某些偏差。针对就中学生消费情况随机调查了100名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6岁。本文就调查的情况对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初步对策。
一、中学生的不健康消费心理
中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某些商品的消费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他们虽然没有工资收入,但已经是有一定经济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大多数中学生在消费上倾向于追求知识、追求科学、追求文明、追求自然、追求美感,体现出健康积极的消费心态,但是不可否认,中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亟待疏导。
1、追星心理。和成年消费者不一样,中学生特别崇拜偶像和明星,具有从名的消费心理特征,这时期他们对影视歌星、运动员、探险家、社会上层极为关注,尤其是对前卫名人更是趋之若鹜,因而便有了大批的“哈韩”、“哈日”族。
2、求新心理。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具好奇心的成长岁月,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心智、生理尚不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求新求异猎奇的消费心理非常普遍。
3、攀比心理。中学生本是纯消费者,但令人困惑的是许多中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是盲目地攀比。在这种心态引导下,表现出人家有的我也要有、人家好的我还要更好的攀比消费心理倾向。这种不断增长的物质要求与尚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经常表现在个人的欲望和受到限制的心理矛盾冲突。
4、虚荣心理。部分中学生怀有自我价值显示消费心理,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支付、审美等能力称赞,以得到高档、名贵商品为荣耀,显示其生活的优越感,表现为名望型消费。有些中学生非常崇拜影视明星的消费方式,以获得“明星风采”之满足感,其实都是虚荣心作怪的结果。
5、宣泄心理。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由于心理尚未成熟,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碍,诸如成绩不理想或是遭同学误解,无法消除人际冲突等,都会引起焦虑、空虚等情绪。此时,有的学生进网吧上网聊天,在网上寻找安慰;有的学生吸烟解闷,借酒浇愁,进歌舞厅求解脱。他们通过这些不正常消费来宣泄心中的失意、愤懑、烦躁。
二、中学生的不健康消费行为调查表明
中学生消费总的趋势是:消费观念多样化,消费手段成人化,消费水平超前化。
1、时尚性消费。毋庸置疑,生理的渐趋成熟使得中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中学生想引起他人特别是异性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特别符合中学生的消费需求。构成中学生高消费的又一个层面是娱乐消费,不仅娱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消费数额相当可观。
2、新奇性消费。中学生消费行为常常受猎奇心理影响,往往会被一些新产品、新食品,商店及摊头上五光十色的小玩意儿、图片、图书、服饰所吸引,总会不知不觉地“掏口袋”。追求个性化、新奇性,已经成为一些中学生消费的一大特点。调查发现,如今中学生消费的新三样分别是——手机、文曲星、MP3。
3、超前性消费。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的消费行为,有了经常性地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他们从父母那里得来大把大把的钞票,又毫不吝惜地掷向商店、酒楼、网吧。他们对品牌特别重视,表现出强烈的超前消费。被调查的121名中学生有82人对名牌持肯定态度。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著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
4、模仿性消费。中学生是注重自我形象和最具摹仿力的群体,他们往往依照自己崇拜的形象来塑造自己。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对中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影视片中有意无意的错误导向,使学生极易产生盲从的言行。一些影视明星的举止、服饰等,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导致一些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模仿大款讲排场摆阔气。
三、矫正中学生不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对策
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教养程度。中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反映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欲望,而当这种不健康的欲望无法满足时,往往会诱使其误人歧途。我们要重视和引导中学生认识物质生活对人的发展具有利与弊的两重性,使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1、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社会都要把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引导到合乎社会文明风貌的方向上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消费分为生存性、享受性和发展性的三个层次。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中学生的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
2、把对中学生开展勤俭节约、正常消费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消费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要形成制度并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要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一要选编传统美德故事进课堂,教育中学生俭以养德。二要教育中学生树立适度消费观。学校德育的目标,应该考虑适度消费思想教育在学生品德结构中的深层效应。适度,就是适应家庭经济条件的度,适合中学生正常需求的度。三要对中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防止盲目消费。要大力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在消费中要引导中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鉴别、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从而促使他们对消费教育内容的自觉内化。要让中学生懂得流行的不一定是美的、好的,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误入消费歧途。
3、对中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要拒绝、要批评、要引导。高消费、超前消费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它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滋长了校园里的奢侈风。拜金思潮的泛滥,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此外,高消费、超前消费也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这类事件并不鲜见。因此,建议家长有计划地给孩子零花钱,少领孩子到高档消费场所,鼓励孩子把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为了防止中学生追求奢侈、怕吃苦,父母要正确引导中学生适当地利用假期到工厂、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吃苦”实践,让中学生了解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劳俭朴的品质,使中学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学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经济况境中,同时在不断出现的外界新事物的影响下,现今中学生的观念,想法与以前的同龄人不大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尤为显著。现在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份,但是当今中学生这种自有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研究一番。人要生存,就要通过吃、穿、住、行等消费行为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一旦人们满足生存上的需要,就会对精神上的要求更高。这样就会进行消费,所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
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3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
寒假中及开学不久,我们对东台的主要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7.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消费调查 篇七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消费,调查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身体锻炼,“花钱买健康”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我国更是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尤其在发达城市,人们对健身具有极大的热情。笔者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以及其热衷的体育健身项目,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课堂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高职学生的体育消费不但体现了当前“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思想,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4年级学生。
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对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男生180份、女生120份,问卷采取每班随机发放,学生平均年龄18.3岁。回收有效问卷284份,男生176份、女生108份,有效率94.67%。
三、高职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与分析
1. 体育消费意识
调查表明,29.93%的学生认为校园闲暇健身活动应该由学校投资和组织;45.07%的学生对体育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认为学校应无偿提供健身场所;25.00%学生同意与同伴共同投资进行健身运动。高职学生主要的收入来自家庭给予,经济条件与体育消费有着必然的联系,贫困生的体育消费较低,因此,影响高职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因素主要是学生的经济收入。
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每月消费20元以下的男生占25.00%,女生占41.67%;消费21—40元之间的男生占61.36%,女生占54.63%;消费41元以上的男生占13.64%,女生占3.70%。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月消费金额在40元以内是学生都能承受的范围。贫困生的体育消费一般在20元以下,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庭给予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因为钱来得不易,所以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去健身馆办月卡消费,这说明现代高职学生体育消费形式多样化,体育消费意识在不断增强。
2. 高职学生闲暇时间分配情况
所谓闲暇时间就是除学习、睡觉、生活等一切必要时间后可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充足的闲暇时间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和实现体育消费的客观条件。调查显示,占用学生闲暇时间最多的是上网(30.63%),其次是逛街看电视之类(25.70%),体育活动排在第三(18.31%),其他排在第四(13.03%),最后是图书馆、资料馆休闲(12.32%)。部分高职学生在进校时成绩就不是很理想,对文化科目不感兴趣,因此他们对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以娱乐为主。笔者发现以体育活动方式度过闲暇时间已逐步成为学生追求健康生活的新时尚。学生还反映学校体育场馆太少,可供学生休闲的体育项目少,体育设备老化并存在安全隐患等,这些已成为学校不可轻视的问题。体育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体育休闲的地方,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将“终身体育”的理念执行到底,认真贯彻教育部等联合下发的“阳光体育运动”政策,让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爱上体育运动。
3. 高职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可分为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两部分。直接体育消费主要特征为经济上的直接投入,在高职校学生的体育消费中,物质消费占了绝大多数,例如体育服饰、体育刊物等。
表2显示学生体育消费最多的是体育服饰的费用,其中男生的经济投入占61.93%,女生的经济投入占49.07%,其次是体育刊物,第三是运动饮料,第四是观摩比赛,而在体育器材上的经济投入非常少,体育服饰、体育刊物、运动饮料占比例较大在情理之中,学生认识到优良的装备会带来一定的运动热情,再加上南方天气炎热,运动饮料更是必不可少。在统计时笔者发现部分女生爱好广泛,对运动瘦身比较热衷,例如健美操、瑜伽等。这说明现在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更趋多元化、合理化。
4. 高职学生体育投资项目和场馆
调查表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上有一定的差别,例如电气系学生喜欢投资在技巧灵活的项目上,而信息材料系焊接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耐力项目。在我校开设的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选择羽毛球的学生最多,占31.34%;选择三大球的人数排在第二位,占25.35%;选择乒乓球的人数排在第三,占18.67%;选择武术的人数排在了第四,占15.14%,只有9.51%学生选择了其他。男生选择篮球、足球的比较多,女生选择排球、羽毛球的比较多,低年级的选择三大球多于高年级。
学生主要体育消费场所,选择学校免费场地的占60.56%,选择公园或休闲广场的占25.35%,选择社会上综合性体育消费场所的占10.21%,选择其他的占3.87%。高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进出社会营利场所健身的比率比低年级的高得多,这说明经过几年历练,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浓厚。
5. 体育消费的动机
据调查分析,高职学生的消费动机,按动机强度程度依次为:健身娱乐动机、审美追求动机、攀比动机、体育成就动机、完成学习任务动机等,这些消费动机主导着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下面对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进行分析。
(1)健身娱乐动机
健身、娱乐这种体育锻炼最直接、外在的功能,被相当一部分学生作为主要的动机。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与生活压力的增大,高职学生作为21世纪的技能型人才,会感到身心疲惫,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增进健康?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独特有效的方法,自然成为他们的选择,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们愿意花钱去“买”健康和快乐。
(2)审美追求动机
男女生都有审美追求动机,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其原因是:一方面,这跟男女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这些特征决定了男女学生在需要与行为上的差异。另一方面,反映更多的是男生把体育消费作为扩大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而女生乐意花钱在体育方面主要是使自己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大方的气质。这跟我国传统文化对不同性别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的影响有关。
(3)攀比动机
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在体育成就动机、攀比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强于女生。攀比炫耀的目的在于向外界显示消费者本人的身份、地位等,以取得周围人对自己的尊重、好感等。消费者通过此类消费以显示其生活的富有和地位的特殊或超群,这种消费行为具有偶然性和浓厚的感情色彩,带有一定的冲动性和盲目性。所有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攀比炫耀动机,男生的攀比炫耀动机比女生更强烈,更想显示其经济和体能上的实力,相比别人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尊重。
(4)体育成就动机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很多体育项目男性成绩远远比女性好,男性的运动比赛激烈、精彩,更具观赏性,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展程度男性高于女性,男生的体育成就动机明显强于女性学生。在体育成就动机上贫困生的体育成就动机最为强烈,尽管他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是他们更想通过体育活动的载体显现自己的能力。贫困生自卑又自尊的“矛盾心理”,使他们在体育方面刻苦耐劳而不甘人后,拥有强烈的体育成就动机。
四、结论与建议
1. 高职学生大部分已具备良好的体育消费意识,并且有
体育消费行为,但还处于低级阶段(高年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浓),同时也有不少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淡薄。高职学校需对他们加强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炫耀的体育消费行为要进行说服教育,正确引导,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处理好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消费和积累的关系,在体育消费中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进行攀比或跟风,要使消费既能满足现实需求,保证身心健康,又能兼顾长远,促进全面发展,确保高职体育消费行为的理性化、合理化和实效化。
2. 学校体育场地少、条件差,器材损耗严重,学生无体育兴趣,可供学生消费的体育项目少。
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迫在眉睫。高职学校更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从课堂抓起,在教师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多开选修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健身技能,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去。
3. 加快体育课程改革,使体育课程与学生的体育消费有机的结合起来。
仅靠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远达不到健身效果。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开展了“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体育课堂的时间与空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补,高职学校应该积极响应,把好的模式引进来,让学生得到实惠,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体育消费合理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杨爱华.重庆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研究.体育科学, 2002.6.
[2]欧阳柳青等.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分析.体育科学, 2002.6.
[3]钱利安等.浙江省高职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商业现代化, 2007.3.
8.杭州市大学生手机消费调查 篇八
[关键词] 杭州 大学生手机消费 特点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新科技产品成为消费热点,手机作为其代表之一,日益得到普及与渗透;而无收入,无职业却拥有无穷消费潜力的特殊消费群体——学生手族,已经成为手机消费市场中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
为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特点,我们对杭州市区、下沙、滨江等地十所大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了223份问卷,回收223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合格率89.7%。其中大多数大学生已拥有手机,只有15%还没有。发现95%的大学生会选择诺基亚、波导、索尼等国外手机产品,只有极少数选择国内产品。同时学生收入越高,选择的手机价格就越高,功能越丰富,当然月费用就越多了。
一、影响大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
1.外显因素
图1显示:大学生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手机的外显因素即手机本身的特点,如质量就占了其中的55%,功能也占了16%。但同时也注重它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毕竟大学生是时尚人群,年轻人有追求时尚体现个性,对手机的选择也体现手机能显示个性的款式。其次看重的是价格。
2.潜在因素等其他方面
图1显示:学生买手机时还考虑手机的售后服务和手机卖场的环境的占6%。多数大学生会选择服务好、环境好的品牌店。知名度等其它因素也占2%,在学生手机中排名靠前的品牌中,份额较高的是诺基亞,摩托罗拉,三星,西门子等国外品牌,这些品牌无一不是知名度很高的品牌手机。
二、大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特点
1.选购要求——时尚,实用和低价
本次调查发现52%大学生的手机月消费在50元以内,45%的在50元~100元之间,只有3%的在200元以上。且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16%在400元~500元以内,31%在500元~600元以内,31%在600元~700元以内,22%在700元以上。因此,大部分学生来选购自己真正喜欢的手机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经济收入,消费主要依靠父母。只能委屈自己,购买低价位且时尚、造型好看、具有较好功能的手机上。从调查结果看,支持率较高的品牌和整个手机市场的现状是基本吻合的,依然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等老牌的天下,其中诺基亚更是占据了将近56%的份额。
2.更换手机频繁,容易形成再次消费
本次调查发现37%的大学生一到两年内换次手机,26%和29%的2年~3年,3年以上换一次。可见很多学生买手机只是打算暂时用一下,被调查的学生大多表示等有钱或毕业工作了再买一个时尚的,这会很容易形成再次消费。
3.消费价格层次趋向中高档
虽然10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大多数同学期望未来能够买高于1500元的中高档手机,等自己工作收入增加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更高需求的保证。
4.选购时追求功能齐全,流行时尚
从图2中看出学生在购买手机时对手机功能更加关注,在手机的功能方面中文输入成为最为关键的属性,毕竟短信使用占较大比例。但大学生有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对新技术反应敏感,易与接受新事物,如彩铃、语音、拍照等功能。
5 大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目的
大学生买手机一般是为了交流、沟通,用途多为发短信、联系亲朋好友及方便学习和求职。手机短信非常火热,学生生活单调,发发短信成了他们无聊时候的休闲生活;而同学之间,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也主要依靠手机短信,毕竟手机短信比写信、发邮件、打电话等手段迅速又省钱。
但学生在选购手机时,爱面子和喜欢攀上。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信息交流很易受同学的影响,那些手机档次较低或没有手机的同学就会觉得没有面子,认为手机是身份象征,所以他们购买欲望很强烈,更喜欢名牌产品。
6.购买渠道的多样性
学生购买手机途径多样,电视广告、报刊杂志、朋友介绍、上网、传单等各占一定比例。学生主要通过在离学校较近的手机大卖场和自己的品牌专卖店购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更方便、便宜,大学生也逐渐喜欢这种购买方式。
7.学生希望产品提供的利益
很多的大学生都希望手机能够为自己的学习带来方便,在调查中,学生希望得到有关学习的功能,例如电子词典,以此来代替笨重的书本词典或者文曲星、诺亚舟等,这可方便学习。
三、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喜欢时尚,价廉,实用的手机,因此诺基亚等质量好的品牌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目标。但大数学生都存在着攀比心理,虚荣心较强的学生往往不顾实际的收入水平,盲目的消费!个别严重的甚至将全部的生活费花在上面,以此向人炫耀自己的“地位”,而付出的有可能是三餐不饱等巨大代价。这值得吗?大学生应该要结合自己家庭经济状况适度消费手机,避免增加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杨波王修茹:透视大学生手机消费[J].商场现代化,2006(01)
9.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九
调查目的:
1.对在读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统计,观察大学生的消费爱好,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2.通过调查和对比,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己消费是否合理,为同学们寻找一种比较理性的消费方案。
3.通过一些数据,让大家对自己的用钱方式进行反思。争取让同学们有理财意识。
调查地点:图书馆,学生寝室,调查对象:山西财专,山西理工大学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问。
调查时间:2011年2月26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理工大学学生,我们的调查主要以问卷和采访形式进行。
填写调查问卷的学生年级分布均匀,大
一、大
二、大三。家乡地域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的各个地区,其中大多数来自山西,而且来自大城市、城镇、乡村的都有。
具体调查过程如下:
本次调查共在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图书馆自习室、教一楼自习室以及学生寝室等地方发放100份调查问卷,理工大学门口100份。
调查问卷如下:
在校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卷
性别: 年级:
1,你在学校每月的平均生活费:
A 500以下 B 500-700 C 700-1000 D 1000以上
2,平均每月在伙食方面的消费(仅指吃饭):
A 300以下 B 300-500 C 500-800 D 800以上
3,平均每月花在娱乐方面的金额(包括聚餐,KTV,烟酒):
A 几乎没有 B 100-300 C 300-500 D 500以上
4,平均每月花在形象建设方面的金额(服饰,化妆品):
A 100以内 B 100-300 C 300-500 D 500以上
5,平均每月为异性朋友的消费:
A 几乎没有 B 100-200 C 200-500 D 500以上
6,平均每月的话费和网费总额:
A 50以下 B 50-100 C 100-200 D 200-300 E 300以上
7,平均每月花在学习方面的金额(包括文具,书籍,杂志):
A 几乎没有 B 50左右 C 100左右 D 200左右
8,假期旅游花费:
A 几乎没有 B 1000以内 C 1000-2000 D 2000-以上
9,你对名牌服饰的观点:
A 完全不喜欢,也不买 B 无所谓,实用就行
C 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买名牌 D 只用名牌
10,你拥有数码产品的状况(多选):
A 高档手机 B Mp3或者Mp4或者Mp5 C电脑
D 数码相机 E 掌上游戏机 F暂无
11,你每个月生活费的来源有哪些(多选):
A 父母 B 奖学金或者助学金
C 兼职或者勤工助学 D 其他
12,当你发现一个月生活费不够时怎么办?
A 向家里要 B 向朋友或同学借
C 找业余工作赚取 D 省吃俭用熬过去
13,你觉得自己有一个合理的理财计划吗?
A 没有,我月光族 B 还行,基本够花
C 有,实施效果不好 D 有,并且执行得很好
14,你对你现在的消费状况的看法:
A 没想过 B 满意
C 不满意,父母给的钱不够 D其它
15,你来自哪个地方?
A 农村 B 乡镇 C 县城 D 大城市
16,你觉得你的家庭能否承受你的消费?
A 无法承受 B还可以 C 比较困难 D对家庭来说很轻松
王丽梅
10.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十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XX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而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高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学生自我陈述报告高中06-26
高中学生会辞职报告10-01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调查报告08-31
关于高中学生会辞职报告参考07-31
关于高中学生社团发展情况的调查10-25
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09-02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11-07
高中政治生产与消费关系11-11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论文07-22
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调查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