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大作业

2024-11-16

千斤顶大作业(精选9篇)

1.随机信号大作业 篇一

设有随机初相信号X(t)=5cos(t+),其中相位是在区间(0,2)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1)试用Matlab编程产生其三个样本函数。(2)产生t=0时的10000个样本,并画出直方图 估计P(x)画出图形。

解:

(1)由Matlab产生的三个样本函数如下图所示:

程序源代码:

clc clear m=unifrnd(0,2*pi,1,10);for k=1:3 t=1:0.1:10;X=5*cos(t+m(k));plot(t,X);hold on end xlabel('t');ylabel('X(t)');grid on;axis tight;(2)产生t=0时的10000个样本,并画出直方图估计P(x)的概率密度并画出图形。

源程序代码:

clear;clc;=2*pi*rand(10000,1);x=5*cos();figure(2),hist(x,20);hold on;第二章上机题:

利用Matlab程序设计一正弦型信号加高斯白噪声的复合信号。

(1)分析复合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幅度分布的特性;

(2)分析复合信号通过RC积分电路后的功率谱密度和相应的幅度分布特性;

(3)分析复合信号通过理想低通系统后的功率谱密度和相应的幅度分布特性。

解:

设正弦信号的频率为10HZ,抽样频率为100HZ x=sin(2*pi*fc*t)正弦曲线图:

程序块代码:

clear all;fs=100;fc=10;n=201;t=0:1/fs:2;x=sin(2*pi*fc*t);y=awgn(x,10);m=50;i=-0.49:1/fs:0.49;for j=1:m R(j)=sum(y(1:n-j-1).*y(j:199),2)/(n-j);Ry(49+j)=R(j);Ry(51-j)=R(j);end subplot(5,2,1);plot(t,x,'r');title('正弦信号曲线');ylabel('x');xlabel('t/20pi');grid;(1)正弦信号加上高斯白噪声产生复合信号y:

y=awgn(x,10)对复合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变换:

Y(jw)=fft(y)复合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函数为:

G(w)=Y(jw).*conj(Y(jw)/length(Y(jw)))复合信号的曲线图,频谱图和功率谱图:

程序块代码:

plot(t,y,'r');title('复合信号曲线');ylabel('y');xlabel('t/20pi');grid;程序块代码:

FY=fft(y);FY1=fftshift(FY);f=(0:200)*fs/n-fs/2;plot(f,abs(FY1),'r');title('复合信号频谱图');ylabel('F(jw)');xlabel('w');grid;程序块代码:

P=FY1.*conj(FY1)/length(FY1);plot(f,P,'r');title('复合信号功率谱密度图');ylabel('G(w)');xlabel('w');grid;(2)正弦曲线的复合信号通过RC积分电路后得到信号为:

通过卷积计算可以得到y2 即:y2= conv2(y,b*pi^-b*t)y2的幅度分布特性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Y2(jw)=fft(y2)y2的功率谱密度G2(w)=Y2(jw).*conj(Y2(jw)/length(Y2(jw)))复合信号通过RC积分电路后的曲线频谱图和功率谱图:

程序块代码:

b=10;y2=conv2(y,b*pi^-b*t);Fy2=fftshift(fft(y2));f=(0:400)*fs/n-fs/2;plot(f,abs(Fy2),'r');title('复合信号通过RC系统后频谱图');ylabel('Fy2(jw)');xlabel('w');grid;程序代码:

P2=Fy2.*conj(Fy2)/length(Fy2);plot(f,P2,'r');title('复合信号通过RC系统后功率密度图');ylabel('Gy2(w)');xlabel('w');grid;(3)复合信号 y通过理想滤波器电路后得到信号y3 通过卷积计算可以得到y3 即:y3=conv2(y,sin(10*t)/(pi*t))y3的幅度分布特性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 Y3(jw)=fft(y3),y3的功率谱密度 G3(w)=Y3(jw).*conj(Y3(jw)/length(Y3(jw)))复合信号通过理想滤波器后的频谱图和功率密度图:

程序块代码:

y3=conv2(y,sin(10*t)/(pi*t));Fy3=fftshift(fft(y3));f3=(0:200)*fs/n-fs/2;plot(f3,abs(Fy3),'r');title('复合信号通过理想滤波器频谱图');ylabel('Fy3(jw)');xlabel('w');grid;程序块代码:

2.大国崛起大作业 篇二

大作业

国际语言文化学部 英语(国际商务)

15英本3

巨炳

*** 浅谈“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影响”

很久之前,我就想从深处剖析一下日本崛起的原因,毕竟一个环境闭塞的小岛国却给我们泱泱大国带来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被欺压被凌辱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怎样才能快速发展,振兴我国的大国梦?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日本崛起之迅速则代表着它必定有着值得中国去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遭到了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日本却借助这次历史契机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一批批有志之士的崛起,推翻了幕府统治,并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走进了传奇而又令人钦佩的明治维新时期,使自己成为东方第一个摆脱西方欺凌并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就在这时,我们遭受到由英国发动的侵华鸦片战争,中国清政府仍然夜郎自大,为了一己私利牺牲我千千万万个爱国将士,向侵略者妥协而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今天,这个人多地狭的岛国仍然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而与日本毗邻的中国却没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机遇一次次错过,使得中国人与西方,日本的差距越来越大,直到今天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明治维新时期的代表人物大久保利通让我很是钦佩,他们远大的志向,敏锐的思维还有坚定的意志,最终带领日本走向富强。但是明治维新的成功更多的要归功于明治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日本人谦卑学习强者的态度,这正是我们清政府所缺少的。

就当我们中国的皇帝还在紫禁城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而日本最让我看中的一点也就是它非常善于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且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日本岛国闭塞的地理位置在此时偏偏成为它最大的助力,使其团结一致,帮助其传播新知识新思想,中国有句老话讲,“读书使人明智”。通过教育可改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发展,使科学技术及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可改变人的收入分配。日本,原先比欧美国家落后,现在不但赶上,而且还超过了欧美国家,连续十多年来一直保持是最大的债权国,其原因就是日本注重国民的文化教育,使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到了极致。另外,日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其获得了大批高技术人才,不管战争对其硬件条件的摧残有多大都不能抹掉这种人才资源的优势,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再者日本民族的厉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他们做事公瑾认真,哪怕一件小事都带着信仰。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一个日本人这样评价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之例比比皆是。我之前曾大量购入日本的一款创可贴,因其质量好,防水透气性能高而被人们所青睐,每处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其产品质量可见一斑。

创新精神是日本崛起过程中又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依靠自主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早已成为日本全社会的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每年新增专利近20万件,新增专利数连续十多年高居全球三甲,以政府为主导,学术机构和企业为主体的日本自主创新体系可谓硕果累累。而中国在这方面显然做得不够,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的技术创新少之又少,打得响的自主品牌更是凤毛麟角,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人的忍耐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借鉴。首先,面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和挑刺在政治上要学会忍耐,必要时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在当前一段时间内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次,在生产上,面临能源,环境,人口的压力时,应该及时向能源节约型社会转变利用外部压力与刺激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最后在社会生后上,国民应该朴素生活,戒奢从简。利用休息时间学习进修。尊重劳动,消灭投机性。

人类五百年的历史是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在这五百年中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日本的工业生产师承德国及欧洲的发展国家,经济体制亦如是。经济体制与技术相辅相成再加上日本民族的优秀品质,使这弹丸之地跻身成为世界列强也并非难事。

3.plc大作业 篇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气 控 制 及 P L C

电气控制与PLC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开设本课程旨在工程应用技术,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气控制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机械电气控制的技术及应用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常用电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作用及其选择,掌握基本控制线路环节工作原理,了解控制线路绘制的方法,能独立设计控制线路,能独立分析典型控制线路,分析排除常见故障。了解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PLC基本指令,编制简单的实时控制程序。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1.低压电器:指使用在交流额定电压1200V、直流额定电压1500V及以下的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设备。

2.低压电器的分类:

1.按用途和控制对象不同,可分配电电器、控制电器。在电路中主要起控制、转换作用。

2.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自动电器、手动电器。3.按工作原理,可分非电量控制电器、电磁式电器。教学内容:概述、常用控制类电器、常用保护类电器

重 点:掌握常用低压控制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对应的图形文字符号及其工业环境要求的选择原则。

难 点:理解各低压电器,尤其是交直流接触器的特点、分类及其选择原则。

第二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教学内容:电路图的基本概念及绘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与正反转控制电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控制电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电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有级变速控制电路、电液组合控制电路、其他功能控制电路

重 点:掌握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各典型控制环节线路实现方法的工作原理、控制分类和线路中的保护环节及特点。

难 点:对已有的控制环节线路进行分析的能力和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线路中。

第三章 典型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电路

重 点:掌握卧式车床、组合机床控制环节线路实现方法的工作原理、控制分类和线路中的保护环节及特点

难 点:对已有的控制环节线路进行分析的能力和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线路中。

第四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器(PLC)基本原理

接触器KM:按驱动方式不同可分为电磁式、永磁式、气动式和液压式;按触点电流性质不同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互锁控制电路: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由于各台设备所起的作用不同,必须按一定条件工作,才能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这个要求反映在电气控制上称互锁。

多地控制电路的特征:

1、所有启动按钮的常开触点并联在自锁环节两端。

2、所有停止按按钮的常闭触点串联在电路中。

顺序控制规律电路的特征:

1、当要求加工作后已工作,则乙电路中串入甲动合点。

2、当要求乙断后允许甲并联在甲的停止按钮两端。

教学内容: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电动机的选择、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 重 点: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

难 点:电动机的选择

第五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基本原理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1、循环扫描

PLC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这个工作过程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内部处理、与编程器等的通信处理、输入扫描、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处理。当PLC方式开关置于RUN(运行)时,执行所有阶段;当方式开关置于STOP(停止)时,不执行后3个阶段,此时可进行通信处理,如对PLC联机或离线编程。

对于不同型号的PLC,图中的扫描过程中各步的顺序可能不同,这是由PLC内部系统程序决定的。1)内部处理

在这一阶段,CPU检测主机硬件,同时也检查所有的I/O模块的状态。在RUN模式下,还检测用户程序存储器。如果发现异常,则停机并显示出错。若自诊断正常继续向下扫描。2)处理通信请求 在CPU扫描周期的信息处理阶段,CPU自动检测并处理各通信端口接收到的任何信息。即检查是否有编程器、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若有则进行相应处理,在这一阶段完成数据通信任务。3)输入处理

在这一阶段,对各数字量输入点的当前状态进行输入扫描,并将各扫描结果分别写入对应的映像寄存器中。4)执行用户程序

在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顺序存放。在这一阶段,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顺序取指令并执行,直到最后一条指令结束。执行指令时从映像寄存器中读取各输入点的状态,每条指令的执行是对各数据进行自述或逻辑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送到输出映像寄存器中。执行用户程序的过程与计算机基本相同。5)输出处理

在这一阶段,CPU用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几乎同时集中对输出点进行刷新,通过输出部件转换成被控设备的所能接受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以驱动被控设备。

教学内容:概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构成及工作原理

重 点:掌握PLC的基本工作状态,扫描工作方式、过程及扫描周期;I/O模块等。难 点:理解PLC采用的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及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形式。

第六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程序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际上是工业专用控制器,也称工控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如下特点:

可靠性高、很好的柔性、编程简单、组合灵活、实现联网运行。可编程序控制器分类: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单机控制系统、多级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构成及工作原理:电源组件、微处理器CPU及存储器组件、输入及输出组件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工作过程、诊断阶段、联机通信阶段、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

2、信息刷新方式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程序: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1、梯形图编程。

2、指令编程。

3、功能图编程。

4、逻辑图编程。

教学内容:编程概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指令系统、功能图、步进梯形图及步进指令、功能指令的应用 重 点:功能图、步进梯形图及步进指令 难 点:功能指令的应用

PLC心得体会与学习总结

本学期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PLC。短暂的十二周课程

里,经过老师的讲解、指导和自己的练习,我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本专业的知识。

在没有接触到这门课之前,也曾经和自动化专业的同学在交流时听说过PLC这个词,并且从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已经了解到PLC控制是当今自动化控制的主流,目前自动化机床控制大多采用PLC控制。但当时并未清楚的了解它,以及怎样的运用。

4.有限元大作业 篇四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车辆四班 龙恒 20110402415 2014年8月30日

一、问题描述

桦木板凳材料参数如图

形状参数:长40mm,宽30mm,高45mm(其他详细参数见零件图)

通过施加垂直于板凳上表面的均匀载荷600N,分析板凳的应变和应力?

二、使用inventor进行建模及应力分析

1、通过inventor建立板凳3D模型

利用草图拉伸等方法建立与零件图中尺寸一致的三维立体板凳模型

2、点选环境下的应力分析开始对板凳进行应力分析

3、根据所给条件设置材料等参数、将安全系数设为屈服强度,因为板凳主要受压变形

点开“木材(桦木)”根据前面所给参数对其进行参数设置

4、固定约束

如图板凳的4个脚底面设置为固定约束,使得板凳受载后,脚底面不会沿垂直方向位移,模拟真实情况

5、施加载荷

在板凳上表面施加大小为600N的垂直均布载荷(这里是模拟一个成人坐上去的重力)

6、划分网格

通过设置网格的尺寸参数来划分出5种不同网格数量,从而得出5种不同网格数划分得出的应力应变分布图,最后分析划分不同网格数对结果的影响。(1)网格最大

(2)网格较大

(3)网格一般大小

(4)网格较小

(5)网格最小

7、求解得出结果

得出5组不同网格数所得数据(应力云图,应变云图,所有结果数据)(1)网格数1437

根据应力云图可知,红色地方所受的应力最大,最大应力为:15.48Mpa 根据应变云图可知,红色地方的应变最大,最大应变为:0.001434μl

(2)网格数8651

根据应力云图可知,红色地方所受的应力最大,最大应力为:18.88Mpa 根据应变云图可知,红色地方的应变最大,最大应变为:0.001755μl

(3)网格数20484

根据应力云图可知,红色地方所受的应力最大,最大应力为:22.62Mpa 根据应变云图可知,红色地方的应变最大,最大应变为:0.002103μl

(4)网格数41578

根据应力云图可知,红色地方所受的应力最大,最大应力为:23.76Mpa 根据应变云图可知,红色地方的应变最大,最大应变为:0.002206μl

(5)网格数68788

根据应力云图可知,红色地方所受的应力最大,最大应力为:25.97Mpa 根据应变云图可知,红色地方的应变最大,最大应变为:0.002454μl

综合上述5种请况可知

随着网格的细分,所得的应变以及应力的结果是收敛的。最大应力约为:26Mpa 最大应变约为:0.0025μl

三、结果分析

(1)通过上述5种划分的越来越小的网格所得的结果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格越小所得结果越趋于稳定变化越小,计算精度提高了,结果也是个收敛的值。但是随着网格数的增加,计算速度降低,成本增加了(当我继续细分网格的时候,计算机运行很久没有响应,直接卡机了)。

(2)对板凳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后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板凳承受应力集中作用,板面与凳腿连接处应力最大最大应力约为:26Mpa最大应变约为:0.0025μl,如图

因此在实际设计制造中我们可以在此处增加三角肋板,以此消除应力集中,提高板凳的使用寿命。

(3)通过屈服极限安全系数云图我们可以发现:最小安全系数为2.17左右,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减少板凳的材料,减轻质量,节约成本,使最小安全系数保持一个合适的值(大于1.1即可),如图

(4)由最大位移云图可以清楚的看到,板凳上表面位移最大,约为0.05224mm。由于这个值非常小,所以不会对人坐上去的舒适性以及整个板凳的外形有较大影响,如图

(5)通过inventor这款软件可以将建模与应力分析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利用计算机划分网格和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能够精确的掌握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为理论设计和实际制造提供数据依据,也能更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计算难度,减小设计成本与设计时间。

四、总结

通过这次的利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有限元的思想。有限元分析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还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就像我所得出的结果一样,它是一个收敛的结果,随着网格的细分,其结果不断的逼近真实值。

而这次使用inventor这款软件对板凳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可以将建模与应力分析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利用计算机划分网格和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能够精确的掌握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为理论设计和实际制造提供数据依据,也能更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计算难度,减小设计成本与设计时间。这也更让我深入学习了利用计算机软件如何解决有限元问题计算困难的问题,对于我们部分不太擅长数学计算的机械类学生,利用好计算机解决问题更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技能。就如我之前遇到的问题一样,当网格细分数量增加之后,计算机处理起来也变的十分缓慢,这说明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不可能把网格无限的划分,应该结合成本与精确度,得出一个合适的网格划分,这样才能最大化提高效益。

5.公共关系学大作业 篇五

1、您的职业是()

2、居住区域是()

3、文化程度是()

4、您对自来水公司总体形象评价如何?()1很满意;2比较满意;3基本满意;4不满意。

5、自来水公司在您心目中印象如何?()1党领导下的人民水业;2任劳任怨的老黄牛;3文明诚信行业;4垄断行业的暴利者。

6、您认为现在自来水公司服务质量如何?()1很满意;2比较满意;3基本满意;4不满意。

7、您觉得今后无锡市自来水供给和居民需求如何变化?()1无锡水源较多,不会产生水短缺;2无锡市水污染严重,水源越来越短缺;3不清楚。

8、您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有所了解吗?()1很了解;2基本了解;3不清楚。

9、您认为目前生活用水的水质情况是?()1很好;2基本合格;3不合格;4不清楚。

10、您遇到停水情况的频率是?()

12、3月一次;2半年一次;3偶尔;4其他。

11、您认为造成停水的原因是?()1欠费停水;2因爆管导致无法正常供水;3其他。

12、您认为自来水公司维修检修城市供水管是否及时?()1及时;2基本及时;3不及时。

13、对于无锡现在的水价,您觉得合理吗?()1非常合理;2比较合理3基本合理;4不合理。

14、您认为水价上涨的原因是?()1水资源紧缺;2提倡节约用水,保障服务;3相关单位资金贫乏;4政府政策走向5其他。

15、您对无锡市目前推行的阶梯式水价有什么看法?()1很好;2一般;3不清楚;4其他。

16、您认为未来水价会如何变化?()1上升;2保持不变;3降价。

17、您知道跟无锡市自来水公司沟通都有哪些方式么?()1热线电话;2电子邮件等互联网;3对外窗口服务;4信件。

18、您对这些沟通方式满意吗?()1很满意;2基本满意;3不满意。

19、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的投诉或建议的反馈情况?()1很好;2一般;3较差;4不清楚。

6.大作业说明及其要求 篇六

A4正文小四字,附页码,封面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doc”;

除附录不少于 8 页,否则影响成绩;报告正文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课程设计内容概述——目的、任务

(2)程序实现的基本思想——包括问题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编程环境及工具说明等

(3)系统流程图——重要处理过程的程序流程图

(4)系统各部分的UML 类图——要体现类中的数据成员和函数成员情况,要体现类与类(接口)之间的继承、依赖等关联关系。(5)容器层次结构树——如果是非GUI 编程,这部分可以省略(6)运行结果及分析——给出详细的程序运行情况截图,并附加说明及结果分析

(7)总结——对这次课程设计做的过程进行总结,做了一个什么课程设计,实现了什么功能,还存在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些什么心得体会等。

(8)参考文献及其网址

注意:源程序不要放在纸版报告里!注:课程设计报告着重说明个人所做工作、成果和体会(要求不少8 页),报告不得与他人雷同,否则影响成绩,严重者无成绩!

评分标准:

(1)代码质量及其作业难度系数(60%)

(2)文档撰写(40%)

温馨提示:

该大作业占平时成绩的80%,随机考核占平时成绩的20% 卷面分和平时成绩比例4:6(待定)

后附参考题目

题目1:绘图应用程序。利用学过的GUI 方法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绘图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选择要画的图形(如线,椭圆,圆,矩形,弧,圆角,矩形,多边形,折线等等),选择画笔颜色和画笔粗度,用鼠标单击和拖拽等动作绘图。参考界面:

题目二:

音乐播放器,功能自由发挥 参考界面:

题目三: 网络聊天室

参考扣扣,尽量提出新功能

题目四: 穿越迷宫

设计并实现图形版的穿越迷宫问题。每次随机生成迷宫,系统先计算好路径,允许玩家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在迷宫中移动,在穿越过程中,通过对话框或其他界面提示给予玩家一定的帮助,直到成功到达迷宫出口。

参考界面:

题目五: 扣扣斗地主

完成洗牌算法,只需完成发牌即可

题目6:

百玩不厌的**管理系统:

题目7:

设计并实现一个求解Hanoi 塔问题的图形版程序。允许用户设置解题所使用的圆盘数。用户应当能以两种主要的方式与程序交互。一是可以在程序确认合法的情况下用鼠标将圆盘从一个塔座移到另一个塔座。二是可以用暂停/继续按钮观看解题过程的动画,并且允许用户控制动画速度。

题目8:基于文件实现的个人通讯录系统

建立一个通讯录,要求通讯录中必须含有编号、姓名,性别、电话、地址、Email等等。实现该类并包含添加、删除、修改、按姓名查等几个方法。编写主程序测试。使用文件保存数据。

题目9:

五子棋、五彩连珠、连连看、打飞机等小游戏

7.数字地球导论大作业 篇七

姓名:李建美

学号:201010103132

年级:2010级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李建美(昆明理工大学)

中文摘要: 空间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空间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和模,本文重点研讨了空间数据挖掘的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空间数据挖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空间数据挖掘今后的理论发展趋势。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知识种类、分类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

Spatial Data Mining

Li Jianmei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wlgy)

Abstract:Spatial data mining is useful for knowledge discovery techniques and patterns from a large number of spatial data, the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spatial data mining,on the basis of spatial data mining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d the theory of spatial data mining future trends.Key words:Spatial data mining, knowledge types,classification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association rules, problems, trends 0 引言

8.2014年大作业要求 篇八

在课程教学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图像分割技术进行研究,结合给定的原始图像(见附件)进行仿真实验,并完成大作业报告。

具体要求如下:

1、综述性部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图像分割技术的基本

原理、方法和研究现状;

2、具体分析讨论2-3种处理算法;也可对某一种具体的算法进行改

进研究。

3、在此基础上,对所给的原始图像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要求提取目

标物是APC或Truck,并计算目标的形心位置和面积(设图像左上

角坐标为(0,0)),给出相应的仿真实验数据和处理结果图像;

4、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5、给出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凡是引用参考文献中的结论或结果应在大

作业报告中具体注明。

仿真实验用原始图像:APC.jpg(APC.tiff),Truck.jpg(Truck.tiff),评分标准:

1.完全达到具体要求中的5个方面,且仿真结果较为理想,报告书写规范,评为优秀(90分--);

2.部分达到具体要求中的5个方面,且仿真结果尚好,报告书写较为规范,评为良好(89分—80分);

3.部分达到具体要求中的5个方面,或仿真结果一般,且报告书写欠规范,评为及格(79分—60分);

4.未达到具体要求中的5个方面,且报告书写极不规范或有抄袭现象,评为不及格。

时间要求: 《研究生课程考

9.千斤顶课程设计 篇九

A08机械(2)庞健松 080401227 螺旋千斤顶主要零件:螺杆、螺母、托杯、手柄和底座。

设计的原始数据:最大起重F=45KN、最大升起高度H=250mm。

螺旋起重器的结构见图,螺杆7和螺母6是它的主要零件。螺母6用紧定螺钉5固定在底座8上。转动手柄4时,螺杆即转动并上下运动。托杯1直接顶住重物,不随螺杆转动。

安全板3防止托杯脱落,安全板9防止螺杆由螺母中全部脱出。

对这一装置的主要要求是:保证各零件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能自锁、稳定性合格等。

一、螺杆的设计与计算

1.螺纹的牙型

选用矩形螺纹,采用内径对中,配合选H8/h8,在计算强度时不考虑螺纹的径向间隙。

2.3.螺杆的材料

选用C45

螺杆直径

螺杆工作时,同时受压力与扭矩的作用,因此它的计算可近似按紧螺纹栓联接的计算公式估算出螺纹内径,即:

d15.2F

查式中螺杆的屈服极限s=255MPa,取安全因数n=2,得许用压应力=127.5MPa,取整数=130MPa。

将上述数据带入得螺杆的直径为d10.02764m,取d=30mm。

1千斤顶课程设计

A08机械(2)庞健松 080401227 根据经验公式pd14,得P=7.5mm。

p参考梯形螺纹标准,螺纹牙型高h=,得h=3.75mm。

2d圆整为整数后,取d1dp=38-7.5=30.5mm。

4.自锁验算

在考虑众多因素后,实际应满足的自锁条件为:

1

由tannp/(d2)

n=1,p=7.5mm,d2=得tan=0.07373

当量摩擦角=arctan ,在有润滑油情况下=0.1,得1=4.574 验证结束,左边小于右边,达到自锁条件。

2d1h2=32.375mm 5.结构

手柄孔径dK根据手柄直径dp决定,dkdp0.5mm。根据后面手柄部分的计算得到dp=26mm,所以dk=26.5mm。退刀槽的直径比d1小,取值为28mm。退刀槽的宽度取为1.5P=11.25mm。

6.螺杆的强度校核

对C45进行压应力校核,C45许用弯曲应力 b=120MPa,从后面的计算中得到数值,如下公式:

224FTb3d20.2d3102MPa,符合该压力下的强度要求。

127.螺杆稳定性验算

计算螺杆柔度时,螺杆最大受压长度l可按将重物举到最大起升高度后,托杯底面到螺母中部的高度计算,即:

d

lHH/21.5

式中d为大径,d=34mm,得l=200+56.25/2+1.5X34=279mm 千斤顶课程设计

A08机械(2)庞健松 080401227 由稳定性验算公式Fcr2EIl2

查机械手册得C45的弹性模量E=200GPa,22dd1,得I=1.192105m4 由惯性矩公式I=64式中Fcr为满足条件的轴向压力

将上述数据带入公式得,Fcr=2.456105KN,满足条件,装置稳定

二、螺母的设计与计算

1.2.材料

螺母的材料选择 铸锡青铜56.25mm 螺纹圈数Z与高度H,螺母的圈数通常是根据螺纹牙间强度条件求出,即:

ZF

d2hp式中:螺纹中径d2=32.375mm,螺纹牙高度h=3.75mm 螺纹牙的强度计算

螺纹牙危险截面的抗剪强度条件为:F98MPa,得Z1.7 d1bZ6Flb400MPa,2d1bZ螺纹牙危险截面的抗弯强度条件为:b得Z0.12

对于矩形螺纹b=0.5P,在条件Z10的条件下,取Z=6。考虑到退刀槽的影响,实际螺纹圈数为:ZZ1.5=7.5 所以得到螺母的高度:HZP=56.25mm。

3.螺母其他尺寸(如图): 千斤顶课程设计

A08机械(2)庞健松 080401227

4.螺母与底座的配合

螺母压入底座上的孔内,圆柱面的配合采用H8/n7,为了方便安装,应在螺母下端和底座孔上端制出倒角,紧固螺钉的直径取M8。

三、手柄设计与计算

1.2.材料

选用A5 手柄长度Lp

扳动手柄的转矩KLP必须克服螺纹副的螺纹力矩M1和螺杆与托杯间的摩擦力矩M2,即:

LPM1M2 K

KLpM1M

2式中K为一个工人加于手柄上的臂力,间歇工作时约为150~250N,这里取K=250N。

dM1Ftg2

M2D4D2F

24在加润滑油的情况下,摩擦系数=0.06 千斤顶课程设计

A08机械(2)庞健松 080401227 将以上的数据带入公式得Lp0.71014m 手柄计算Lp是螺杆中心到人手施力点的距离。考虑杆头尺寸及人手握的长度,手柄的实际长度还应该加上为820mm。

D2100mm,最终得到千斤顶的手柄需要的长度23.手柄直径dp

把手柄看成一个悬臂梁,按弯曲强度确定直径dp,其强度条件为:

dp3KL

0.1b式中b为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对于A5手柄,b=120MPa。代入数据计算得dp25.8mm,取dp=26mm。

4.结构

手柄插入螺杆上端的孔中,为防止手柄从孔中滑出,在手柄两端应加上挡环(如图),并用螺钉或铆钉固定。

四、底座设计

底座这里选用HT100,铸件壁厚选用=10mm。为了增加底座的稳定性,底部尺寸应大些,因此,可按照1:5的锥度设计。

图中:

D74Fp2D6

式中p为底座下枕垫物的许用应力。对于木材,取p=2MPa。

将以上数据带入公式得D7=232.53mm,最终取D7=240mm。千斤顶课程设计

A08机械(2)庞健松 080401227 1D8D5H1295mm

5五、托杯的设计与计算

杯用来承托重物,此次计算选用ZG230-450,尺寸如图所示,为了使其与重物接触良好,防止重物滑动,在托杯表面制出切口和沟纹。直径D2的配合取H11/a11。

托杯的许用压强可取为P18MPa,由此可确定托杯直径D4,即:

【千斤顶大作业】推荐阅读:

液压千斤顶设计任务书08-16

上一篇:办公用品采购记录下一篇:2017武术协会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