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2025-01-02

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精选10篇)

1.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篇一

2021 年基于城市智慧党建课题调研报告及 2021 年党建工作要点参考2 篇

篇一:2021 年基于城市智慧党建课题调研报告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党建新载体,正在塑造着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如何运用智慧手段加强对“互联网+”新形势下的城市基层党组织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调研组通过剖析×区、×区,就党建信息化工作,详细了解目前城市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情况、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基本做法

我市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已初具规模,在市级层面,市委组织部设立了“×党建网”、“×组工”微信群,并大力推广省委组织部创办的“×党建”微信公众号;在县市区层面,各地都设立了党建网、手机报、党建 QQ 群、党建微信群等,有的县市区还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如×区的“×党建”微信公众号;乡镇、街道、社区层面,也普遍创设了党建信息化载体,如,××街道设立了“E 心向党×驿站”,××街道××社区设立了“××微家园”等。总体而言,我市的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情况可以概括为:信息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沟通无隙化。

信息网络化一“印刷体”变为“多媒体”。市、县两级都建立了党建网、党政门户网等,及时上传上级和本级文件,及时更新工作动态,发布重要信息等,党员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阅读文章、下载资料、发表意见和建议等。此外,特别是×区在×党建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党建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全区党员推送党建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事迹等,不仅扩大了党建宣传的口径,也让党员能够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在“×党建”上,更多地基层党员也通过“学习园地”栏目,收看党课、了解政策法规、接受警示教育,截至目前,×区的学习排行位居全省第×位,×区的学习排行位居全省第×位。

管理数字化一海量信息转为大数据。为将党务工作的海量信息数据化、系统化,由市委组织部主导,党建网格化管理,搜集了大量信息。近年来,×区依托互联网建设“党建+综治信息平台”,正逐步将党建信息转化为党建大数据。平台按照按照“统一编码、逐级授权、分级维护”的原则,给予各级党支部不同的管理维护权限,就党建基础资料而言,社区基层党支部,可以将本支部的组织生活纪实、党员作用纪实等上传到平台上,形成数据化的日常基础信息;按照“一个支部一个网络阵地、一个党员一个电子档案”的思路,以党员身份证号为统一识别码,为每名党员自动生成《党员电子活动证》,客观记录党员基本情况、党务活动等信息,方便党组织对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进行定性定量统计分析,能够实现对党员的实时动态精确管理;利用网络视频系统,不仅方便了流动党员参加网上视频组织生活,而且能够实时查看社区工作人员值班坐班情况。

沟通无隙化一“面对面”加“键对键”。在互联网技术覆盖基层党组织之前,以往的党组织召集党员开会、传达上级精神等;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工作情况等,基本上是“面对面”的形式,但由于个人时间安排与集体实践安排不同步(时间错位)、个人所在地点与组织活动地点不一致(空间错位),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外出党员、流动党员,传统的方式不尽方便。对此,全市在基层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党建QQ群、党建微信群,普遍实现了“网联络”、“微沟通”。如×区××街道××社区,××展示了他搭建的党建微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坚持每天推送学习资料,分享精彩党课,传达上级精神,同也方便一些流动党员汇报情况,缴纳党费;社区党员也能通过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的形式上传学习心得,并和其他党员一起进行学习讨论。从此,社区党员不用担心错过精彩的党课分享,是对集中学习一个较好的补充,弥补了时间上和效果上的不足,其社区的老党员××,长期在 xx 住院治疗,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仍然坚持通过党建微信群向支部发送学习心得。

二、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智慧化”、信息化是深化和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需求,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地对此进行了一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党建工作“智慧化”、信息化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一是管理机制不顺。各级各类党建 QQ 群、微信群数量繁多,但在管理上却相对滞后。如市委组织部层面,“×党建网”属党员教育中

心管理,“×组工”属办公室管理,“党统平台”由组织科录入相关信息;县市区委组织部层面,党建网站、党建微信群、党建 QQ 群也是归属不一、“个吹个的号”。这样既不利于信息共享,也不利于科学管理。

二是增值服务不优。当前的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还存在网络“单行道”的情况,即上级对下级、组织对党员的科层式供给,如传达上级精神、交办任务事项给下级、党员;为了方便管理和考评,将党员基础信息采集收集等。党员利用网络仅局限于收看党课、向组织汇报等简单事项。这种“单向”的模式不是完整的网络生态,必须是共建共享的“共向”模式才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生态。如深圳市×区的“智慧×”,其不仅有“智慧管理”(党员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智慧教育”(党课资料),更有“智慧服务”、“智慧互动”和“智慧问政”。党组织不仅可以通过“智慧管理”和“智慧教育”自上而下进行管理,党员也能通过“智慧服务”来咨询党代表、参加志愿活动,通过“智慧问政”聚焦民生问题、为发展献计献策,实现从下而上的联系;同级党组织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也可以通过“智慧互动”社交式沟通交流,实现横向的联络。

三是应用能力不强。一是表现在不会用网。相当一部分基层党员属于高龄党员,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存在不懂计算机或不会用网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在以党建工作信息化推动“智慧党建”方面,对这批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往往力不从心。二是表现在不深入用网。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基层党员没有上网的意识和习惯,运用网络仍停留在浏览网页、即时通信、传送文件等层面,与党务工作有机结合不深,导致基

层党组织不能将党建信息化推进纵深,增添功能。三是表现在不善用网。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运用网络信息手段管理党员、引导舆论、组织活动的能力不强,不善于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建工作。

四是工作队伍不足。区级层面,党建口存在的人少事多的情况,完成日常工作已是疲于应付,对于党建信息化、“智慧党建”工作力难从心。如×区党建网已有一段时间停止运营,“×党建微信公众号”8 月起已没有更新内容。在社区层面,基层党组织普遍运用 QQ、微信等平台,由于人才与技术的短缺,在推进党建信息化的系统发展、综合发展上难以深入,既懂网络又懂党建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三、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管理,站在全局高度推进“智慧党建”。建议以市级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抓紧研究制定“智慧党建”建设总体规划,在整体布局、目标定位、实施步骤、建设规范、管理机制、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具有战略价值的指导性意见。组织部门要成立“智慧党建”领导小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建设管理和推广运用等工作;要整合政法委、电子政务、经科信、法制、政务服务等部门的管理资源、建设要素,将网格管理、政务门户网、远程教育网等资源整合,搭建贯通各级组织部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智慧党建”载体,为推动党员广泛参与使用的“智慧党建”系统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搭建增值模块,立足服务角度推进“智慧党建”。一方面,搭建网上党务平台,发挥网络办公优势,推动业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

将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监督、党组织活动管理监督、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实时视频教育、组织工作、积分管理、党员交流谈心、现场视频会议等多项功能全部纳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在线办理。另一方面,建立志愿服务、党员资政、互动论坛、党内互助等模块。志愿服务模块,让党员能网上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党员资政模块,让党员能在网上反馈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问题、献计献策;互动论坛模块,让党员能实现互动式交流;党内互助模块,能实现对困难党员的网上帮扶,如众筹帮扶。通过设立相关服务模块,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是完善机制保障,基于前瞻维度推进“智慧党建”。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根据本地实际财力,适当加大对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争取将党建信息化建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形成以财政为主,党费、社会筹措等为辅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党建信息部分涉及机密,必须制定分级管理办法,根据党建工作的性质、原则、范围、保密程度等综合考虑保密与公开的边界和措施。建立健全专职工作队伍建设。尽快建立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精通信息技术的新型党务管理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要搞好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培训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更多的党务干部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其他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舆情应对能力。

篇 二 :最新 1 2021 年党建工作要点参考

一、紧紧扭住党的政治建设,坚决筑牢忠诚根基。

二、着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 始终守住思想防线。

三、加强正风肃纪纵深推进,持续传 导压力压势。

四、标本兼 治抓好综合治理,严密构建反腐体系。

五、着眼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打造坚强纪律队伍。

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责任实施政治监督,纯正政治生态狠抓纠风除弊,持续加强体系治理,不断深化标本兼治,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各项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

一、紧紧扭住党的政治建设,坚决筑牢忠诚根基。

着眼 2021 年政治要求高的背景,必须以政治意识担起抓党风廉政建设政治责任,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强化政治忠诚。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根本性建设的重要位置,旗帜鲜明讲政治,服从大局抓引领,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地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强化政治监督。聚焦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指示批示作为监督的首要任务,强化对党员干部践行“四个意识”、贯彻党章和其他法规的监督,突出对深化政治引|领、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方面督查,坚决纠正执行决策指示不严格不到底的问题。三是强化政治纪律。严明政治纪律和 政治规矩,常态化开展《准则》《条例》 学习贯彻,深入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坚持“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加强党组 织锤炼,从严抓好党员培训锻炼,狠抓“三会一 一课“ 规范化落实,提高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二、着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 始终守住思想防线。

坚持把针对性的教育作为正风肃纪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思想弓|领打造干净、纯洁、高尚、担当的党员干部思想阵地。一是以理论清醒促进政治清醒。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抓好党员干部个人自学,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在历次中纪委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思想理论的铁篱笆筑得牢不可破,有力构建起抵御一一切诱惑考验的铜墙铁壁。二是以警示教育促进守纪自觉。利用党日活动、党支部会和党小组组织生活,引导广大党员反复学xxx中纪委和上级纪委的问题、案件通报, 从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中举一反 3 E 查找教训,借锤敲钟强化震慑,切实把别人的问题当自己的问题,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警自省的活教材,从思想深处挖根除弊。三是以廉政文化促进约束规范。着眼 大

力涵养海晏河清、固本开新的廉政文化,深度培植一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健康土壤,常态化落实廉政风险预警提示,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纪念馆,组织重温入党誓词、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潜移默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加强正风肃纪纵深推进,持续传 导压力压势。

清醒研判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形势,始终斗争力度不减、惩治手腕不松、问责压势不降,以更大力度推动正风肃纪一严到底。一是盯住重点问题持续用力。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层面公正用权,重点纠治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特权思想等问题;针对规划建设集中完成的实际,重点纠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搭车报销、捞取好处、违规招标等问题;针对“四风”隐形变异,紧盯重大节日、会议活动,重点纠治公款请吃、收授高价礼品等问题;针对基层腐败现象,直达末端开展督查检查,从严纠治小官大贪问题。二是盯住整改整治反复用力。针对上级巡视巡查发现问题,坚持盯住源头、体系治理、深挖积弊,逐条拉单列项,明确责任时限,从严立整立改。通过查找问题剖析深层根源,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健全监督网络、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健全监督体系。对存在问题要开展专题动员教育,统一抓整改的思想认识,确保整改事事清零、项项见底。三是盯住常态督察深入用力。在上级巡视巡察的同时,各级纪检监察系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盯住问题频发多发领导、盯住廉政风险较高的行业、盯住容易失管失控的部位,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构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严密网络,把监督监管抓得紧而又紧。

四、标本兼 治抓好综合治理,严密构建反腐体系。

着眼一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正向用力、反向问责、建章立制、全程监管上构建完整体系和工作格局。一是严防四风问题反弹。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和上级党委关于作风建设指示要求贯彻落实,结合党委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党员干部经常查找”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深入剖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变异表现,从组织会议、活动、发文、作决策等环节严起抓起,坚决纠治脱离实际乱作为、脱离群众假作为、脱离工作不作为等问题,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真正做到越往后越严。二是加大信访举报反查。对容易发生廉政风险的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重点岗位,更透明更便捷通报信访举报的途径,对行政管理、权力运行、大宗采购、工程建设等问题,在借助巡视、审计、督查、执纪等多重手段基础上,全方位加强监督制约,对信访举报问题落实“三个必查”,加大力度抓苗头、抓隐患、抓线索,前推反腐斗争关口。三是编紧扎密制度笼子。坚持在建章立制的长远性、根本性、综合性工程上下功夫,对发现的问题既从严抓好调查、执纪、问责,也要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制度机制,找准失管失控的薄弱环节、查出发生问题的制约漏洞、纠治“擦边球”量体裁衣的制度缺失,真正把权力运行、纪律监管的制度机制抓健全抓完善,彻底铲除违规违纪问题滋生的土壤。四是落实党委主任责任。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把党管党员、党管干部落到实处。通过严肃认真的党组织生活,定期要求党委书记讲评班子成员,与党员干部逐个谈心谈话,对出现问题苗头、上级移

交问题线索的,要开展提醒式谈话,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严肃的批评教育。加大对党委书记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出现问题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党委领导责任,层层压实责任链条。

五、着眼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打造坚强纪律队伍。

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全力锻造成熟可靠、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纪律部队。一是大力抓好学习教育。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熟知掌握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论述,开展“锤炼政治品格,忠诚担当干事,敢于斗争奉献”主题教育,打牢纪检监察队伍思想基础。严把队伍选拔关、使用关、任职关,从忠诚可靠、勤奋敬业、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中选拔纪检监察干部,定期进行考核考察,以过硬队伍抓出过硬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大力抓好能力培养。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参加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重点学习办案执纪、调查督导等实用技能,选送优秀人才参加上级巡视组、巡查组,接受更高层次的岗位实践锻炼。采取案例剖析、专家辅导、经验交流等形式,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实施有针对性的能力锻造,大力缩短人才成长周期。三是大力抓好作风建设。纪检监察干部首先是作风过硬、严于律己的干部,要严格贯彻执纪执法相关规则、规定,建立运行通报讲评制度,采取问卷调查、群众反馈、明察暗访等形式,定期对办案执法、督导执纪问题进行测评,对知法犯法、知纪违纪、失职渎职的干部,要采取约谈、谈话提醒等手段及时处理,对不合格的要调离纪检监察岗位。年底前,评选表彰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2.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篇二

为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我校制定了“以科研促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十五”期间, 我校申请并完成了《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网络资源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两个国家级课题。“十一五”期间, 学校添置了远程教学系统, 并为每间教室配备了包括电子交互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在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使学校的硬件水平走在了全国和全市的前列。为了配合学校的硬件建设, 我校又申报了国家级重点课题《远程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参与了北京市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成效的研究》, 并确立了子课题《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践》。

那么, 如何以课题研究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呢?

一、建立一支肯于探索和奉献的科研队伍

2 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要想实现“以科研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有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

为此, 在全员参与的同时, 根据教师自己的申请和学校确认, 我校成立了由副校长亲自主抓和管理, 教学主任和业务骨干为主体的实验小组。实验小组兼顾了学科、年龄、性别、职称等多种因素, 便于实验的开展。这样既发挥了不同教师的特长, 又可以观察他们在实验中的成长历程, 以便考查科研的有效性。

二、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为了鼓励科研组的教师积极参与实验, 学校制

/李西刚

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 (1) 科研组的教师参加与课题有关的课例、教学资源的评比和发表论文的费用由学校承担, 根据获奖的等级和发表的级别给予重复奖励。 (2) 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优先参加。 (3) 每年为课题组每位教师提供2 0 0元的报刊费。 (4) 在骨干教师的推荐、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课题组教师。奖励机制的建立激发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保障了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重在研究中的有效管理和指导

为了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 学校领导深入到教研组和教师中间, 了解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难点问题和教师的困惑, 同实验教师一起针对问题, 制定科研计划和研究方案, 并认真组织实施, 使科研工作扎实有效。

每进行一节实验课, 校领导和课题组的教师都要共同深入钻研教材, 确定教学框架, 设计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资源。实验课后, 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找到问题症结, 调整实验方案, 确定下节课的计划并组织实施。经过计划——实验——总结反思——修改方案——再实验的往复过程, 将课题研究逐步引向深入。

1. 学习相关理论是开展科研的前提

“十五”期间, 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了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整合方面的理论, 使“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每位教师心中。在此基础上, 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现状和学校的教学实际, 找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切入点,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环境。先后进行了基于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教学模式、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与学生网络评价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

“十一五”期间, 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 又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远程教育理论、互动反馈技术理论的培训, 为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 以科研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 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此, 我们对全体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交互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的使用等相关培训。

培训采取讲练结合、教师互帮互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我们适时组织各种竞赛活动, 激发教师的创意, 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教学设备, 为课题研究创造条件。

3. 在课题实验中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问题

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校领导和实验教师共同分析教材, 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 确定信息技术的使用手段、内容、程度和时机,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如在网络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试讲中, 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 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没想到许多学生边看边笑。课下问那几位同学为什么笑, 他们说:“当时的人怎么那么傻, 又不是自己家人干嘛哭得那么伤心呀!”学生的回答深深地触动了每位实验教师。原来我们只重视了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时机, 却忽视了学生的原认知。于是, 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浏览《伟人周恩来》专题网站, 着重从总理忘我工作、生活俭朴、鞠躬尽瘁几个方面了解总理, 然后在天空教室讨论区中进行“你眼中的周总理是怎样一个人”的讨论。同时, 我们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 将送别总理的录像改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播放。学生通过浏览网络资料和分析课文, 对总理肃然起敬, 这时再播这段录像时, 学生们的眼里噙满了泪花, 有的学生甚至失声痛哭。

4. 以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题研究时, 我们始终强调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依据教材设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 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过程的空间, 在互动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发展。

互动反馈技术和电子交互白板为我们了解学生的原认知提供了条件, 也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进程, 拓展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如教师在讲授植树问题时, 出示了这样的题目:我们要在一条长2 0米的小路一侧种一排树, 相邻2棵树之间的间隔是4米, 可以植几棵树?给学生几种选择答案:A.4棵, B.5棵, C.6棵, D.以上3种都可能。通过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得到了学生的反馈信息:选择A的学生3人, 选择B的学生2 1人, 选择C和D的学生各8人。教师又利用交互白板的优势让每一选项的学生到白板上实际摆一摆, 学生们清楚地看到了多种植树方法。之后,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各种树形式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从中归纳出不同的解法, 实现了数形的统一, 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数学概念的形成。

又如在三年级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首先设计了学校购买图书的情境,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技术选择图书类型进行统计, 并根据统计结果填写统计表。在绘制统计图时, 教师充分发挥了交互白板的功能, 让学生到交互白板上利用矩形工具和填充工具绘制出条形统计图。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在互动中使学生学会了知识, 使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成果与反思

几年来的课题研究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稳步前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验研究, 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也使一批年轻教师通过课题实验逐步成长起来。教师的课例、论文、教学课件多次在国家级和市级评比中取得佳绩。尤其是互动反馈技术与电子交互白板, 虽然在我校的推广运用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 却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然而, 课题研究中一些问题还亟待解决。如课题研究的规范与科研时间的问题、教师参与面的适度问题、科研成果推广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使课题研究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3.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篇三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把理论研究作为促进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应用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按照融入中心、进入管理、立足应用、指导实践的思路,以理论研究指导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中推动理论探索,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不断探索新时期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和途径,并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工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挥了政研会的参谋助手作用。我们认为企业政研课题研究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坚持政研会工作、课题研究制度化,是工作取得成果的根本保证。下面就结合集团课题研究情况作一简要总结,仅供企业交流和参考。

坚持从实践中来

使企业课题研究扎根于丰富的土壤

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源泉,离开实践去开展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党宝贵的财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也一样,只有扎根于企业经营改革发展的各项实践,研究出的成果才有意义和价值。自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有三项成果获国资委政研会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五项成果获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政研会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三项成果获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政研会二等奖,五项成果获三等奖,两项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政研会课题研究成果特别奖。这些成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研究课题的选题全部来自于实际需求,完全立足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比如,随着公司“一军两车”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公司先后完成了对重庆铁马、石家庄华柴、山东蓬莱汽车、新疆天山汽车等企业的整合重组,由过去封闭在一个大院中的企业演变为跨地域、产权多元化企业。在整合重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融合以及用文化增强跨地域企业的管控能力成为摆在集团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公司政研会组织开展了跨地域企业集团文化融合问题的研究,形成了《融合三地文化,特色促进发展》的研究成果,获2008~2009年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政研成果一等奖。再如,作为一个地处边疆地区老牌的国家特大型军工企业,公司在向市场转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尤其是如何从思想上把2万多名职工凝聚起来,如何在企业改制、技术创新、流程再造、产品结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利益结构调整过程中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在企业的改革改制实践中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公司党委经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组织公司各级党委开展了以做好新形势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形成《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构建实效型政工新格局,为经营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研究成果,构建起以做实功、办实事、求实效为基本内涵,融入经营、融入实际、融入群众为基本思路的实效型政工新体系,这一研究成果获2005~2006中央企业政研会政研成果一等奖,并得到中国政研会高度评价。实效型政工新体系也在兵器系统内得到全面推广。

从以上介绍的两个例子情况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扎根于丰富的实践土壤,公司的政研课题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坚持到实践中去

使研究成果成为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

如果说课题的选题是来源于实际工作的需求,那么成果只有应用于实践才是开展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因为企业是搞实际工作的,如果纯粹搞理论研究而不立足于实践,我们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况且,如果我们的研究成果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久而久之,研究工作和政研会工作既不会得到领导的认可,也不会得到职工群众的支持。

我们获得本次政研成果一等奖的《大型国有企业党组织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成果,以落实两个见实效、坚持三个原则、做到四个融合、建立四个机制、发挥五种优势、提升五种能力为内涵,回答了如何将党组织的各项职能、制度规则与企业治理结构有机融合、协调运转,充分发挥党组织参与决策、主导用人、带头执行、有效监督的体制机制和方法途径等若干问题。该成果既是一个大的成果,也是若干小成果的集成。这些成果我们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中。

比如,我们把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公司实际工作中,提出了在体制上把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治理结构有机融合的思路,在实践中形成了“两个合署、三个融合、三位一体大监督体系”的公司治理新体制新机制。一是在组织机构上,搭建起党委和董事会主体融合、纪委和监事会全面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框架,实现董事会综合部与党委工作部合署办公,董事会提名薪酬考核委员会与组织部合署办公,监事会监督委员会与纪委监督部合署办公,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与审计部合署办公。二是在领导体制上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董事长兼任党委书记,党委常委与董事会、经营层人员交叉任职,使党组织的意志在多数决策表决和监督表决中具有主导权,在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利润分配、清产核资、公司变更等决策事项中具有相对主导权。三是在干部配置上落实“两个融合”。董事会四个专门委员会主任都由党委常委兼任,使各个委员会及办公室在领导决策参谋、决策形成过程、决策推动落实和执行过程监督上发挥具体职能作用。

再比如,我们研究形成了党组织参与决策的“五段式决策法”。 一是充分准备。在决策前组织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党委与决策相关的人员对决策议题进行广泛调研、深入学习讨论,为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明确议题。由董事长、党委书记提出议题,与总部党委和治理结构领导班子成员个别酝酿、充分交换意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三是形成意见。对已有共识的议题,提交董事会办公会讨论;对一时未达成共识的议题,进一步沟通酝酿;对上会讨论的议题,由董事会成员就有关情况进行充分讨论,党委成员的董事代表组织表明党组织意志。对不同类型的议题分别安排有关监事会、经营层和职能部门人员列席会议,共同讨论,综合与会人员发言形成决策意见。四是依法决策。按照《公司章程》,不需要进一步召开董事会决策的事项,形成决策意见后交由经营层进行落实;需要董事会决策的事项,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决策。五是宣传落实。将形成的决策落实到年度工作会议、职代会所确定的经营目标和重点工作上,并广泛宣传发动,推动决策落实。这些东西虽然是来源于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但我们通过研究成果把它固化下来,形成了制度,这就对实际工作具有了指导作用。我公司发展战略的形成就是这一成果在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在公司战略形成过程中,我们首先开展了几十次的内外部调研,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进行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形成了五个报告。由董事长、党委书记与监事会、经营层、工会主要领导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并组织中心组学习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兵器工业集团发展战略要求、行业发展规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进行了研讨,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经董事会办公会讨论形成意见,按《公司章程》在董事会上进行决策。随着形势变化,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从而形成了以打造重型车辆领域行业领先者共同愿景为目标,以重型车辆为主、业务有限相关、各业务单元专业化发展的相关多元专业化战略。这一战略成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路线图。

应该说这些成果的应用,使公司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在新形势下得到巩固,在参与决策、主导用人、带头执行、有效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通过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制度化、具体化,使党组织各种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使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重点更加突出,保证了整体经营实现了快速发展。

坚持完善程序和制度

推动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课题研究在企业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认为它对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战略思维能力和企业经验、教训、知识、能力等软实力的积累和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和体会。但一般情况下,随着问题处理的结束,我们或者像熊瞎子掰棒子一样,时间久了这些东西就忘了,经验和体会没有转化为能力;或者即使转化成了能力也只是个人的能力,没有成为别人可学习、借鉴的知识,这是普遍的现象。而课题研究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将自己的经验、教训、体会和思考固化下来,形成知识。因此我们认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课题研究有时也难免枯燥乏味,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作保障,有时会坚持不下去。我们的课题研究之所以能长期坚持并不断出成果,严格的制度和程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公司就建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建政研会,作为公司党建工作的常设机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的党建政研会已经形成了从集团政研会到54个基层党组织政研分会的网络体系。各级政研会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有具体的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成为政研会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的运行程序。围绕公司政研会的运行和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公司制定了《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政研会章程》《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政研课题研究指导意见》《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政研课题研究立项和评奖办法》等制度和程序,从提出参考课题、组织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组到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课题评审、表彰、宣传,再到成果推广转化,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使政研会有效运行和课题研究活动有效开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搭建了一个活跃的交流平台。立足政研成果的交流和学习,公司创办了《学习》杂志作为研究会的会刊,以杂志这个平台,全面展示研究成果,交流经验,宣传公司经营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探索、新举措、新经验、新成就,固化公司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体会,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者交流思想、借鉴经验、探讨思考的重要平台。

形成了一套成果转化应用的机制。公司通过建立立项课题审批,课题研究必须有调研和实际案例做支撑,课题评价必须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普通党员、职工群众推荐意见,实施效果必须有有力的证据等一整套机制,保证课题必须来源于实践、立足于实际,注重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问题,使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开展研究的必然结果。

(作者系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党委常委、党委工作部部长)

4.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篇四

调 研 报 告 大 纲

上海国资党校课题组

前言: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历届中央全会,都将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摆在显要位置。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党的阶级基础集中之地,企业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党的执政能力重要体现。近几年来,理论工作者和各级党务干部撰写了大量关于加强企业党建的各类调研报告和论文,国资党校企业党建研究课题组也对非公经济、国有经济等各类不同性质的党建工作作过几次大的调研。从调研所反映的资料看,企业党建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原因很多,从理论层面分析,诸如党建工作与企业现代企业体制的冲突、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不够明确等等。然而,从操作层面看,对于第一线的企业党务工作者来说,他们遇到的最直接最棘手的问题是有效资源不足——开展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资源支持。其中,纯国有企业虽然也有资源不足的问题,但纯国资的性质基本上保障了企业党建工作组织资源的延续性。而对于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来说,有效资源不足,已成为他们开展党建工作的主要瓶颈。

在对部分样板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调动一切资源的角度,为国资相对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提供借鉴。

一、上海国资委系统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上海国资委系统企业资产属性的基本情况

1、上海国资委系统国企资产改革的大致过程

这部分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上海纺织、仪电试点改革为起点,围绕“国退民进”主线写。

2、上海国资委系统国企改革的方向、趋势和目标

这部分要依据国资委的有关文件,说明“国资相对不控股”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

3、上海国资委系统企业资产属性现状及分类

这部分主要按照国资份额分类。如全资、绝对控股、相对控股、相对不控股等。一般来说,目前上海控股公司一级,基本上是国有全资,第二层面以上市公司为主(国资相对控股),而第三层面则以国资相对不控股居多。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第三层面。

(二)上海国资委系统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1、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与企业“出身”关系密切

(1)由内部人接盘的企业(经营者持股/股份合作制)——这类企业基本上都还能依照惯性开展工作,如自仪公司的转制企业。(2)由外部人收购的企业(取决于收购者国别/身份与党务工作干部的意识和能力)——如先进半导体公司。

(3)国资参股企业(指国资主动参股非公企业)——即使有外力推动也很难开展工作,除非私营业主主动/极少数。

2、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及大致分类:(1)与时俱进型(主动争取领导、开掘资源,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实效。被控股方视作“自己人”,受员工拥护。)(2)惯性推动型(或被动型,在外力推动下,尚能运作)(3)基本停顿型(即使有上级党组织推动,党建工作依然无法正常开展)

这一部分的关键是:总的基调是不尽人意、要用恰当的语言作总体评价、要有相关典型支持)

二、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建工作瓶颈问题分析

缺乏有效的资源支持是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建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主要和共性的原因。

(一)政策法律资源缺位——没有专门法律,现有条文不明朗、操作性不强

(二)上级组织资源乏力——力度不够、渠道不畅、若即若离靠不住

(三)时间空间资源稀缺——工作时间内基本不可能,工作时间外又很难集中(翻班,工作强度高、班车问题)

(四)财力物力资源稀少——没有预算内资金,党费太少,只能和工会经费打统仗

(五)专业人力资源紧缺——基本上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者,现有兼职者年龄偏大,面临后继无人状态。

三、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如何发掘党建工作资源问题的探索

(一)关于如何用好用足组织资源(执政资源)的问题

1、上级党组织资源——系十分主要和重要的资源,要主动争取,获取国资投资方党组织和地区党组织的引导和指导。

2、各类群众组织资源——也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企业党组织要牢牢占据对群众组织(工会、团委、社团组织)的领导地位。

3、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党校、团校、工会学校等——对非公企业来说,这是一种新的资源,但也非常有效,无论是请党校老师来企业授课,帮助做课题,还是将包括老板在内的各类经营管理干部送到党校培训,都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4、内部党组织资源——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组织建制,安排合适的党员担任基层党务工作者(联络员等)。

5、各类政策、法规资源——要认真学习宪法、公司法、党章,领会精神,要善于运用法律法规武器。

(二)关于如何善用利用管理资源的问题

1、要研究企业文化——主动争取党组织对创建企业文化的领导权,通过文化建设的渠道传播先进理念,开展党建工作。

2、要渗透管理系统——要顺应、利用企业原有的管理渠道,如各类沟通系统,各种行政会议及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

3、要依托职能部门——尤其是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等。

4、要学习管理理念——善于将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先进理念变通运用到党建工作中去。如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创新问题。

(三)关于如何开拓开掘各类社会资源的问题

1、行业资源——主要是各类非行政性的行业协会,在行政性的上级公司逐渐淡出后,行业协会可能会成为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沙龙。

2、社区资源——主要是企业所在地,包括各类开发区和现行的社区党工委。这里需要加强两方面工作,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一是社区党工委,二是企业本身。

3、文化资源(节日、习俗、流行、沙龙、体育、健身活动)

(四)关于如何借鉴借用信息资源的问题

1、网络资源——专题网站、QQ、局域网、博客

2、通信资源——手机短信、留言、各类贺卡

3、媒体资源——电视栏目、电视广播

4、声像资源——被动型和主动型

(五)关于如何依托依靠员工资源的问题

1、企业党组织要研究员工多层次的需求,在指导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解除员工后顾之忧上下工夫

2、企业党组织要激发起员工参与党务活动、热衷党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员工为党务工作提供各种资源

四、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建工作规律探索

(一)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既要坚持继承和创新,又要善于反思和扬弃

要对原来主要依靠组织资源开展企业党建的做法要进行梳理和反思,哪些是合情合理合法,需要坚持和进一步发扬的,哪些虽然合情合理但与法有违,要纠正的等等。如:

1、企业党务工作能否列入预算,用企业资金?

2、合资企业将工会经费挪作党的经费对不对?

3、工作时间或过多占用党员私人时间开展党的活动行不行?

4、党员

(二)社区(地区)党工委要主动支持,引导和关心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的党建工作

1、要加强社区党工委力量(数量)

2、要提高社区党务工作素质和能力

3、要主动出击,尽可能做到全覆盖

(三)要以追求和谐为目标,重视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务工作者“情商”素质

1、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务工作干部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打造和谐企业做贡献。

2、在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里,党务工作者的“情商”指数是党建工作有效与否的主要因素。

3、要对党务工作者进行“情商”培训,提高他们的情商指数。

(四)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务工作者,应尝试走职业化道路。

1、党务工作者职业化道路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

2、党务工作者职业化道路的基本实践和初步成果

3、体制内兼职化,体制外职业化是党务工作者的发展趋势 附件:

一、上海国资系统国资相对不控股企业党建工作典型介绍(2—3篇)

5.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篇五

——2010-2012区级党建课题研究总结会交流材料

良乡第三小学党支部

党建研究是新时期学校党支部创新工作和科学化建设的有效抓手,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利举措。我校党支部把坚持党建研究作为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我们开始进行“学校党组织引领教师提升服务意识的实践研究”。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找准方向——选题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学校精神文化内涵丰富,选什么样的课题是课题研究之前第一个思考的问题。

服务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发展“十二五”初期,学校在教育形势的需求、学校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倡导的教育及服务理念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专家和干部的论证研讨形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教师对教育的认识统一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高度。教师的服务意识,就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也就是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欲望。服务意识正是新时期服务赋予师德的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的坚强基石,是师能发展的动力。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尤其是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新的师德要求,让教职工牢固树立为学生成长服务的理念。经支委和干部的数次研讨论证,我们形成共识: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最佳切入点,与学校的办学特色“服务教育”相结合,并落位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师服务意识提升的实践研究上。

这样的选题与正在进行的学校办学特色的深化相一致,一方面把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紧密融合,克服了研究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确保课题研究不空、不虚,扎扎实实地进行。另一方面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增强了动力,提供了思想和组织的保障。

二、强化主体——研究中以党支部自身建设为重点

我们认为:党建课题有别于一般的课题研究,党建姓“党”,要有党味。党建课题研究要抓住党支部自身建设的重点。支部委员、党员和党支部的制度建设都是开展课题研究的有利抓手,都可以成为党支部引领的主体。

(一)明确引领的主体

提升教师服务意识,学校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支委策划、引领的作用。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领导班子。支部委员不仅是党组织的领导者,更要成为党组织的服务者,可以发挥他们在教师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提升教师服务意识,学校党支部要抓住党员这支队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凝成的政治核心是难得的宝贵政治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党员在学校教职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提升教师服务意识,学校党支部要不断健全落实相关制度与机制。教师的服务意识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党支部立足服务教育,建立多项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创设教师落实服务行为的氛围与工作环境。

(二)抓实引领载体

1.发挥支委思想引领作用,帮助教师明确服务意识

学校党支部坚持要求支委以“一线工作法”引领教师明确服务意识。即:在一线体现服务,在一线了解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融合情感。学校党支部制定了《干部服务教师细则》,要求支委“树立一个意识,做好三项工作,坚持四个深入”。支委根据分管工作,充分发挥个人作用,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活动,开展子课题研究。

强化学习宣传。书记、副书记、宣传委员(工会主席)解读国家政策法规、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服务教育”的办学特色、解读教师服务意识,纪检委员(教学副校长)解读《如何打造服务型课堂》,组织委员(德育副校长)解读《服务教育实施细则》,使教师们了解服务意识是时代的需要,是教师角色转变、教学工作中心转变的需要,是自我发展的需要。

强化子课题研究。德育副校长组织开展《学校服务教育实施细则》标准的研究,教学副校长组织开展“服务型课堂”的研究,工会主席组织开展服务型工会的研究,书记、副书记组织开展“服务型党支部”的研究。各项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每个子课题无不是自上而下,充分调动干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研讨,反复提炼而诞生。这些子课题的研究过程就是让教师明确服务意识的一个很好的过程。

强化活动跟进。党支部与工会联合组织教师开展“落实服务意识,师德建设自查自纠”等活动,教师们对照《教师服务细则》,对每天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地反思。党支部组织教师开展了“读名著,书名句,做名师活动”,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为主题,启动了“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活动,增进教师间的了解,促进教师们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2.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教师树立服务意识

专项手册强学习,党员成为思想上的“引导者”

按照年度教育主题,党支部编印内部党员学习材料,便于党员比较系统、有针对性地学习。如:《党员创先争优学习手册》、《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庆祝建党90周年学习手册》。党支部采用干部领学、测试考学、微型党课等有效方法,达到“内化、结合、转化”的目的。每位党员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撰写了学习体会。同时,以会前党员论坛的形式巩固学习成果,展示党员风采。通过学习,党员教师们的服务意识不仅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而且成为落实服务意识的火种,影响了群众,感染了群众,带领群众不断取得进步。

双向谈心重沟通,党员成为干群间的“凝聚者”

学校党支部把党员谈话制度作为沟通思想、凝聚智慧、促进发展的有效抓手。采取个别谈心、双向互动、分级递进的方式进行。除了支委、干

部和党员、群众谈心外,党员也要与责任区的群众进行谈话,坚持七个必谈。党员谈心活动增进了干部、党员与教师的沟通与联系,也畅通了教师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形成了从谈心到知心,从知心到同心合力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党性锻炼建平台,党员成为行动中的“激励者”

学校党支部找准教师所需、支部所能的结合点,创设载体、设立主题、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全校党员服务师生的作用。

围绕“育人做模范,岗位当先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党支部设置了干部安保先锋岗、党员教学示范岗,使全体党员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创先争优作表率,以身作则当先锋。每名党员教师都要完成年度党员践诺“六个一”。即:负责好一个责任区、联系好一位群众、作一节高水平的展示课、上一节优秀的复习课、辅导一名学困生提高成绩、为学校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活动。发挥8名市区党员骨干教师作用,建立帮扶对子,在骨干教师的培养带动下,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党员干部“五带头”的带动下,全体教师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帮助,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意识,促进教师不断地成长、进步。

3.发挥制度引领作用,强化教师落实服务行为

多项评价强化落实

党支部充分发挥导向与监督的作用,将意识层面的服务落位于行为层面的服务。通过评比、评价等机制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的落实。学校“求实杯”课堂教学评优大赛中,“为学生服务”的评价指标要素定为50%;全校主题班会评比中,“教师服务学生”占据了20%的权重。通过月考核、党员民主测评等措施强化教师工作中的服务行为。在各级骨干的推选及职称评定中,党支部也是有效地引导、督促考评组坚持标准,把服务态度和工作实绩放在首要位置,使评出来的先进教师真正成为全体教师学习的榜样,成为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动力。

表彰宣传巩固提高

坚持年度各项评优评先制度,党支部将评选出的优秀教师通过“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宣讲、校刊《心语》和橱窗宣传他们的事迹,激励全体教师整体服务意识的提高。

(三)收获引领实效 1.构建了两个体系

一是标准体系

形成了以“服务意识”为内容的价值标准体系,构建出被学校成员广泛认同并自觉践行的《学校服务教育实施细则》。

领导班子合力界定了服务型课堂的概念,提出了服务型课堂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了以“尊重为核心,以互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目标”的服务型课堂教学理念。

这两项研究成果让教师的服务意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落脚点。

2.形成了一些机制和制度

形成了提升学校党组织、党员形象、教师师德方面的一些制度规范和构建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

学习培训机制。健全、完善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安排》、《中层以上干部月汇报制度》等。

党员责任机制。健全、完善了《党员谈心日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责任区工作要求》等。

表彰奖励机制。建立了《服务型教师评比办法》,完善了《优秀党员评比制度》、《十佳教师评比制度》等。

3.实现了全体教师的价值认同

教师们已将服务意识很好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涌现出了许多师德楷模。一名党员教师荣获了北京市师德标兵,两名党员教师在北京市教学评优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好成绩,两名党员教师在北京市空中课堂授课,一名党员教师“带着孩子去支教”的感人故事整版刊登在了2011年4月6日的《京郊日报》上。服务教育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受到了市区专家的肯定与好评,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三、总结提升——研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为追求

在本课题研究中坚持研究为现实服务,将实践研究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同时,又注重把总结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的思路和办法充分运用于工作实践中,边研究边总结,边实践边提高。通过研究,我们归纳出党支部在引领教师提升服务意识的实践探索经验,即:抓好 “四个”结合,坚持“四个”原则。

抓好四个结合:一是提升教师服务意识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相结合;二是提升教师服务意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三是提升教师服务意识与学校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四是提升教师服务意识与解决学校改革发展实际问题相结合。

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重点突破的原则

始终坚持“先统一思想,再工作部署”,让教师知道为什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通过学习、反思、讨论等活动引导教师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认知——教师服务意识,激发教师的高位追求。

二是支部搭台的原则

提升教师的服务意识,领导干部要给教师落实服务行为搭建平台,如:组织教师课堂教学评优,各项活动的评比,搭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等都能让教师将意识与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是情感管理的原则

提升教师的服务意识,必须关注教育对象的感受,关注教师情感的唤醒与激励,引发教师价值体现的自我构建。开展谈心活动以及人文关怀的措施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是标准明确的原则

提升意识的最终落脚点是将意识落实在教育教学行为上。党支部和行政班子研究出台的《干部服务教师细则》、《服务教育实施细则》、《服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和《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标准》,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服务意识有了明确的落脚点。同时,通过各项评优表彰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向服务行为的不断转化。

6.召开党建课题研讨会的通知 篇六

为进一步推进机关党建研究工作,部署机关党建学会近期重点工作任务,深入探讨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等重大课题,切实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决定召开xx市机关党建学会课题研讨会。

一、时间地点

4月17日(星期三)下午3:00;市行政中心25楼机关党员活动中心,会期半天。

二、出席对象

xx市机关党建学会部分会员(名单附后)

三、相关要求

1、请与会人员根据《关于下达xx市机关党建学会20xx年重点调研课题的通知》要求,拟定20xx年度机关党建工作课题,并对机关党建学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请与会人员提前10分钟到达会场,如有特殊情况需履行请假手续。

联系人:徐xx,电话:xxxxxxxxxxxx。

附:参会人员名单

xx市机关党建学会

7.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篇七

从患者方面看,由于国家、社会缺乏对民众的健康宣教,大多数民众缺乏医学常识,所知道的往往是一些传统的养生保健知识,而这些有限的知识中又有某些是片面、陈旧甚至错误的,因此诸如张悟本之流所谓“神医”能够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这恰恰反映了民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而社会上又缺乏提供正确健康知识的途径。案例1中,乙型肝炎在目前医学水平下不能完全治愈,是医学常识,而患者母亲缺乏这种常识,对治疗期望值过高,从而导致纠纷。案例2中,患者本人为老年女性,绝经后人体内分泌环境改变,雌激素水平下降,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很大,而单纯注射一支地塞米松出现骨质疏松的几率很小,也正是患者对自身机体的衰老和变化缺乏基本的认知,导致误解。

从医务人员方面看,两个案例中表面上是护士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回答过于简单,导致患者产生错误的、片面的认识,继而引发对医生治疗的不满,但是从深层次上看,医务人员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意识、技巧和精力才是导致上述医患纠纷的诱因。患者来医院就诊,不单单要医治其身体上的疾病,许多患者还希冀从医生、护士这里获得对其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全方面的解答,甚至部分情绪不佳的患者还有从医务人员处获得心灵慰藉的实际需求。反观我们的医务人员,由于日常繁重的医疗活动,医护人员往往只能利用查房的时间与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短暂的沟通,门诊病人与医生的交流时间更少。另外,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经常有不耐烦、不屑等不良情绪,也为医患之间的沟通造成了巨大的鸿沟。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除技术服务以外,医院为患者提供的人文服务也越来越为社会、民众所重视,医生、护士不单纯要凭借其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和药物为患者服务,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成为医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口头沟通,特殊情况下可以书面沟通;普通患者可以由管床医师沟通,身份特殊或有纠纷的患者应当由上级医师进行沟通,必要时还可以请医院医疗行政人员参加;普通患者在交班时可以进行床旁单独沟通,遇到疑难危重、病情复杂或对治疗有疑义的患者,还可以专门组织整个治疗小组以及科室主任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沟通。

8.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篇八

一、化学教育科研的研究过程

1.选定课题

课题的选定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首发环节,它决定研究的价值、意义,影响研究的效果。

选题要注意课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实效性和科学性。选题内容一般来自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主要包括化学课程与教材的研究;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化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研究;化学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化学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化学课外活动的研究;现代化学教学手段的研究等。

2.制定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工作的统筹性规划,制定研究方案就是提出对研究活动的可操作性计划。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查阅,了解前人对该课题作过哪些研究,有那些科学理论根据;研究者将在何时、何地、运用何方法进行研究活动。查文献时最好普查文献索引或目录,可查《全国报刊索引》(月刊)哲学版的文化教育类G部分(上海图书馆主办),或查《中学化学教育》(双月刊)复印报刊资料(人民大学主办)等。

3.实施方案

这是研究工作的主体落实阶段。研究者采用调查、实验、观察或其它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的实践活动,从中搜集有关问题和资料。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要不断记录研究中需要运用的资料以及自己对具体资料的分析意见和结果;要对资料分类和系统化以便于资料的系统保存和调用;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加以核对、考证,淘汰一些不必要和不真实的资料。对一些零乱的数据资料可以进行统计加工,使资料内含的规律能一目了然。

4.分析资料

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搜集来的大量资料只是一些具体的研究事實或数据,须经过自己思考和集体讨论,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从而发掘有关规律,掌握事物的本质。分析的方法有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两种。在具体的研究中往往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以某一分析为主,或者两种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当分析、综合、概括出研究结论后,还需要到变化的实践中加以检验。

5.撰写论文

教学研究的结果要用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一是总结,二是交流和推广。

二、化学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

1.文献法。其操作有四个步骤:一是文献检索,二是文献收集,三是文献鉴别,四是文献的研究与运用。

2.观察法。观察的方式有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两种。观察的要求是: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观察前要阅读有关的基本理论和经验总结等文献资料;观察者要作实事求是的、全面的、详细的记录;观察后要及时整理观察资料。

3.实验法。实验法的一般步骤是:首先是提出问题、订立计划;然后进行实验,再从理论上加以探讨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撰写论文。

其基本要求是:实验必须周密设计,系统进行,精确测量,反复进行;广泛参考、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新理论,采用新方法。

4.调查法。调查的一般步骤为:一确定调查课题,制定调查计划。二搜集材料,这是调查的关键环节。三整理材料。四撰写调查报告。

在调查过程中要求调查目的明确、选样方法科学、收集手段多样、统计方法合理。

三、化学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

1.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和关键词。

题目要求醒目、新颖、具有科学性。作者及单位填写详实。关键词字数一般控制在4个以内。摘要需用最简洁、精练的词语表达出论文研究的问题、方法、意义等,字数一般不超过论文总字数的5%。

2.绪论

绪论要求简明扼要,有吸引力。主要用以说明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及方法。

3.本论

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要说明研究的过程、方法、样本和所使用的测量方法。用调查法或实验法研究的课题,要列出和研究密切有关的数据、表格和图表等等。

4.结论

主要论述研究结论,特别说明有创见的论点。

5.参考文献

一般论文习惯于把参考文献列在最后,有时把引用的文句在脚注中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著录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一般格式如下。

图书著作:主要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期刊杂志:作者.刊名,卷或年(期).起始页码。

报纸文献:作者.论文题目.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网络文献:网址.题名,下载年.月.日。

9.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篇九

为了不断加强我校党建理论研究工作,积极鼓励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研究,不断提高我校党建研究水平,现将基层组织建设从五个方面的选题,主要包括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研究、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基层组织建设活动机制的创新研究、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基层组织建设特殊规律研究。下发给各党总支(其他单位可任意选题)望各单位搞好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成果请于9月底上交党委组织部。我们将组织评选,并给予奖励。

1、选题的依据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做好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

当前,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一是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存在的覆盖不到位的现象,给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带来困难;二是学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单一,质量不高,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三是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入党动机的多样化,一些人申请入党动机不纯,功利色彩明显;四是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兼职者多,工作量大,加之有关待遇不落实,使支部书记的选配比较困难。另外从组织指导工作的层面来看,也还存在着指导思想

不够明确,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检查落实不够扎实,工作方法不够适应,探索创新力度不大等问题。因此,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十分必要。

民族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大连民族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中有5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师生有其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领域和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复杂多样,妥善处理好各民族师生之间的民族关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使各民族师生从思想上向党靠拢,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民族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创新民族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

(1)民族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研究

制度建设具有特定的时空背景,这就决定了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制度必须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一个具有生命力的长效的制度体系,其组成的各项制度,划分要“科学化”、内容要“具体化”、安排要“合理化”、要求要“可行化”。本研究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研究、建立和实践党员学习培训和经常性教育、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党员管理与监督、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党建工作责任和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形成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制度体系。(单位:经管、土木)

(2)民族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学校党的建设工作量化评估体系》,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提高”的原则, 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增强广大党务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单位:机电、文法)

(3)民族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机制的创新研究

探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在“把握”中心和紧紧“围绕”上下功夫,使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效落实到中心工作之中。探索在学科调整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情况下,党支部设置的新的有效形式,以利于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支部作用;探索在高校党员队伍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党员管理的新的措施,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使党组织工作没有空白点;探索在基层党支部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时间安排紧张的情况下,组织活动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生命、理学院)

(4)民族高校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

在健全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机制、完善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和程序、作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实现“低年级有党小组、中高年级有支部”的组织建设目标的基础上,针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构建学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机制。如:探讨党员班导师工作与学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机制,探究学生社团、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等基层党建工作延伸性载体对党员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摸索在完全学分制下,基层党建工作的体制、思路和模式等。(外语)

(5)民族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特殊规律研究(计算机)

3.研究方法

采取理论研究、实际调查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研、理论研究,总结并提出制度、措施、方案。

4.学术(研究)价值

本研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贴近高校工作实际,即有一般规律的研究,也有特殊规律的探讨,针对性强,实效性强,其成果必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5.研究基础

学校党委历来十分重视学校的党建工作,近年来,学校相继荣获“大连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高校系统先进党委”等称号。2006年12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会议通过了“关于按照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建设的决定”,为学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党委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各级党组织将把这一“决定”提出的要求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目标,这也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多次受到辽宁省教育厅的表彰;班导师制度建设经验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以教育部信息简报形式面向全国进行经验推广;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质量受到大连市高校工委的表彰,都将为本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组 织 部

10.课题机关党建业务工作 篇十

青年是每个单位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青年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单位事业发展的未来。青年作为一个单位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单位的现在和将来。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技术不断加快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青年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标准。单位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青年是基础,人才形成离不开青年人才成长的过程,加强青年人才培养间接地决定着单位未来的为农服务水平。所以说,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是一项事关单位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和任务,必须积极探寻青年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党支部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支部工作的重点,更是将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制定系列举措,积极引导青年职工从自身岗位实际出发,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促进青年技术骨干快速成长,使其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为“三农”事业发展储备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高素质人才。

一、本单位青年员工现状与特点

(一)青年员工基本情况

单位现有在编员工 人,40岁以下青年员工共 人,其中女性 人,男性 人;80后 人,90后为 人,占单位总员工数的 %,全部处在工作第一线,发挥着主力军和生力军的作用。

(二)青年员工自身特点

1、接受教育程度高,学习能力强。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其中硕士 人,本科 人。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知识结构优,理论基础扎实,单位整体文化程度得到提升。

2、新上海人占一定比例。名青年员工中有 位是新上海人,地域的不同使得脾气、秉性、习惯差异明显,各具个性特点。

3、个性比较突出,自主意识较强。比较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向往自由自在,不希望和不喜欢受到各种约束和束缚,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创新意识强、观念活跃超前。思维比较活跃,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加多元,对自身的价值和人生意义具有较高的期望和追求,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追求实现自我。

二、对激发青年人正能量的认识与分析

青年人创造性、可塑性强,青年人才是单位发展的关键,也是单位未来创新的核心力量,如何发扬他们自身的优点,克服和改变存在的不足,实现从生力军向主力军的角色转变,充分激发青春正能量,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时期单位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承担起社会赋予单位职责和使命责任,需要单位及领导认真思考和积极引导。

(一)青年人精神面貌好,建功愿望强烈

对刚刚毕业进入单位的青年人来说,经过学校的专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在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后,都满怀雄心壮志,希望能够得到单位的重视,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具有较强的成才意识,希望和期待通过一些机会或契机来表现自己,渴望在岗位上获得发展和成才的机会。相信通过自身努力会健康成长、快速成才;对已工作了一定年限、掌握关键技术的青年人才来说,工作上的经验积累和认真学习,使自身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力,渴望获得更加广阔的舞台以施展才华,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储备也有更高的要求。

(二)青年人发展潜力大,有较强的可塑性

青年人参加工作时间相对不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青年人思想解放、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对新生事物较为敏感,可塑性强,通过正确的思想宣传、良好的单位文化熏陶和大量正面的典型事例加以引导和培养,对今后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三、单位培养青年人才的措施办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培养青年人才所采取的办法和措施

1、落实“师徒带教”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结合具体情况和岗位实际,为刚进入单位工作的新人,针对性地安排责任心强、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以老带新,以优带新”,通过“面对面、一对一”专业技术工作思路、方法和经验的传授,促使新进人员各项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团队业务素质的整体提升。

2、挂靠业务科室,提高办公室青年人员业务水平

办公室的人员通常与业务上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出于单位发展需要及个人长远发展考虑,2016年开始,办公室青年人员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以挂靠业务科室为抓手,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参与到业务科室的具体工作中去。通过挂靠,使他们对单位的整体工作有个全面了解,推动办公室工作上新水平;同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实现自我的完善与提升。

3、强化培训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每年年初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制定目标明确的年度培训计划,从体系建设、技术推广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学习,并对每次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确保培训实效。鼓励青年人员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高级研修班、师资培训班等,保证每位青年员工每年至少参加1次,不断提高青年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4、大胆任用人才,给青年骨干压担子

为已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青年技术骨干提供舞台,大胆放到重要技术岗位,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激发他们的内在活力,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做到人尽其才。在今年的单位内设机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突破了传统框框,破除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大胆提拔任用年轻干部,名年轻干部中 名为80后,名为85后。

5、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增加青年员工走进基层走进农户的机会

今年党支部参加了基层党委的党建活动,成立了由青年党员和年轻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服务队,设立“坐诊”平台,现场开展政策、操作程序、新技术等咨询,面对面解答农户在实际生产中碰到的疑难问题。通过与农民的现场互动交流,让青年人员进一步了解基层工作,激发对三农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达到青年员工受教育、基层群众得实惠的双重目的。

6、成立青年突击队,鼓励岗位奉献、岗位成才

针对单位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党支部联合团支部,结合“微组织生活”在两年前组建了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立足岗位用心服务、主动服务,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学习”的青年突击队精神。支部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年人员每周2次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岗位职责,了解基层工作动态,不断熟悉业务,使其尽快转变角色,更好地立足本职工作。同时,在青年人员下基层过程中,主动将政策宣传下去,将基层问题反馈回来,减少农户往返奔波,充分发挥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好青年人员的生力军作用,切实把服务群众落实到实处。平时定期开展队员岗位经验交流活动,促进队员拓宽视野、开拓思路、丰富阅历,培养工作“多面手”,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满活力的科学用人机制。

(二)培养青年人才所取得的成效

1、思想作风明显改进 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青年人员总是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树立了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形象。单位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八小时之外的,例如“三夏”、“三秋”前早上七点多就要往镇里跑,今年开展的试验,早上五点多就要做试验,年轻人主动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2、综合能力水平普遍提高

单位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优势,不断研究新技术、拓展新项目,让年轻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指导他们撰写科技论文,快速提升了他们的业务水平。今年,多名年轻人参加了市举办的培训班,促进了年轻人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了单位为农服务工作整体水平。

3、年轻骨干作用逐渐突显

近几年,单位敢于给青年人员腾位子、压担子,今年 月,使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同时也为实现干部梯队培养夯实了基础,促进了干部队伍的“血液循环”。年轻干部及时转换角色,适应新的岗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有力有序开展。

四、培养青年人才的探索及思考

青年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代表着一个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可以说决定着一个组织长远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加强和改进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才能有效提高青年员工的总体素质,为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人才培养只有从提高青年综合素质入手,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青年人爱岗敬业的精神,乐于奉献,勇于担当 爱岗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一个单位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一个青年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会产生敬业的精神。要加强青年的教育和引导,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精神,增强青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青春的思想品质。努力把青年员工塑造成思想上的先行者、生活中的奉献者、工作中的佼佼者、实践中的开拓者。

(二)培养青年人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优化知识结构 推进青年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青年只有把学习当做工作和事业去追求,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学习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习要掌握好方法和途径,一是明确培养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青年人才目标,为青年学习搭建平台。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利用各种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青年的潜能潜力,掌握新政策、新技术和新技能,造就一支掌握先进技术,能解决攻坚克难的青年人才农机队伍。二是发挥单位和组织的优势,为青年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青年自觉学习业务技能知识,勇于竞争进取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能把个人的发展与单位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积极引导青年员工按照三农发展的要求和单位发展的需要制定和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方向,把个人的发展与单位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针对青年人的系列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营造积极、上进、团结的学习工作氛围,以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正面引导,增强青年员工对农机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励广大青年砥砺前行,立志成才。倡导“健康、积极、活跃”的青年文化氛围,培养青年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提升青年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青年员工的潜能潜力

根据单位青年的需求和成才愿望,有计划有重点的为他们提供锻炼、提高、展示自我的环境和平台,需要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和有效激励机制,以充分挖掘青年员工的潜力智力,激发青年员工的激情能量。一是要根据青年群体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跟踪培训培养计划,因人而异,因才施教,突出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内培与外培结合、短期学习与长期学习结合、平时与脱产学习结合等多途经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把每个有成才愿望的青年都能获得良好的培训,并培养成为农机领域的能手、技术骨干,甚至成为领军人才。二是要制定更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逐步打破按资排辈的晋升机制,要真正按能力和贡献进行评定和晋升,要进一步加大岗位量化考核的内容和力度,切实起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单位文化氛围,让青年人才早成长,让青年群体成为单位的主力军、生力军。“青年兴则单位兴,青年强则单位强”,青年员工不仅是单位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单位能够持续、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是单位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要重视和关注青年员工的发展,努力挖掘他们蕴藏着的巨大潜力,推动事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班级管理思考下一篇:2020年母亲节活动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