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专家指导心得体会 篇一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
“心得体会”
本书为“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教材”之一,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作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分上下两篇,内容包括:上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操练方法”,共四章二十七小结。下篇“有效改变教学行为的教学策略和技能”,共十二章。其中包括:教学观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桥梁和纽带,课堂教学行为操练的基本原则,教学口语技能,教态技能,课堂提问的策略及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及技能、课堂提问的策略及技能、教学反馈矫正的策略及技能、面向全体的策略及技能、情境创设的策略及技能、学法指导的策略及技能、激励的策略及技能、变化的策略及技能等。本书对推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水平具有很强的作用。
通过读《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这本书,并结合对新教材的使用,使我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指导性的新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个人想法。只有对教材理解了才能确定我们的教学行为,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都十分重视和体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特点。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生活材料与环境。教材内容的安排、所选素材进量符合儿童实际。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因此,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解并结合 “4+4N” 课堂教学模式,还有我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重点谈一谈关于情景创设这一方面的个人认识。
一、创设亲身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4+4N”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操作策略里对情境引入——是这样描述-----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什莫意义呢: 2007年《承德县教育局工作要点》:情境是学习的火把。情境主要是问题情境。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问题意识,促进探究进行。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原有认识的失衡。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例如,新教材一年级第9页中长短的情景图,教学时可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感知出物体有长短,从而抽象出长短的概念。然后通过操作探究出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方法,让他们比一比两人的手掌,比比身体的某一部位。也可让他们比一比每步有多长,谁跳的远。或者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长短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长短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捂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观察图好得多。
此外,教师还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
二、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就是指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种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新教材教学思想正是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地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如新教材在编排“9加几”的计算时,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为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是学校开运动会的场景,通过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给学生创设求异情景。先出示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同学听。然后在感知情景图的基础上,教师即使提出问题:“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你会算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使用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数法,有的用“凑十法”,有的甚至会想出三种以上的计算方法。但不管什么算法,教师都要给予评价和保护。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然后通过“9+4”重点说明“凑十”的思维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当然,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是很多的。手段不尽相同。但无论什么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适应教学形式的发展。
以上只是我读《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这本书并结合 “4+4N” 课堂教学模式还有我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关于情景创设这一小小方面的个人认识。关于情景创设只是这本书的沧海一粟,再加之个人的粗浅理解,不免有些地方说的有错误或不足。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其实就这本书而言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地方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谢谢大家。
2.专家指导心得体会 篇二
低年级学生, 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期, 求知欲强, 又善于形象思维, 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根据儿童这一特点, 提倡提前作文, 如果再施以合理的教育, 把观察、思维、语言结合起来, 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将会收到良好效果。
一、研究儿童观察特点, 培养儿童观察兴趣
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因此, 要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开发儿童的智力。
1. 研究儿童的观察特点。
儿童的好奇心强, 爱动爱看爱问, 但看什么都不仔细, 往往浮光掠影, 针对这个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 我尽量将观察目的贯串在学生喜爱的活动中, 调动他们多种感官, 启发思维, 为说话、写话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兴趣是通向理想的金桥, 无论何人, 一旦对事物产生了兴趣, 则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发现、去创造。古往今来, 多少志士仁人的成功能和他们对事业的最初兴趣分开呢?小学生追求新奇, 富于幻想, 善于想象, 如果恰当地引导他们, 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 则对作文水平的提高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方面, 我进行过尝试, 春天来了, 我引导他们观察气候变化及大自然的变化;夏天, 观察下雨前后万物景象;秋天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观察雪景。
二、教给儿童观察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因此, 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 要逐渐教给他们观察方法。
1. 要有顺序地观察。
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 还是静的, 虽然错综复杂, 但都有序, 因此, 在观察时也要有序, 从上到下, 从远到近等, 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 逐渐培养儿童说话条理清晰, 言之有序。我曾把一盆菊花放到教室让学生观察, 先让他们看花的整体形态、颜色。有一个总体感受, 然后再让他们看看有几根枝条、几朵花, 再进一步让他们看每朵花的形态, 花瓣的形态及组合形式、颜色的不同层次等, 最后总观这盆花,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个练习,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序的概念。
2. 启迪思维。
为进一步打开儿童思维路子, 展开想象, 我便画了春、夏、秋、冬一年四个季节的彩色挂图, 让其通过仔细观察, 想象四个季节的特色美景。例如, 挂上“夏季”一幅图,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这幅图是什么季节?”学生说:“夏季。”“你怎么知道是夏季?”学生说:“夏季, 马路两旁树木枝叶茂密。”然后, 我指着图上的电光乌云, 让学生观察夏季自然特点。有的说:“夏天, 晴空万里, 烈日高照, 一会儿乌云翻滚, 下起大雨。”另一个学生说:“夏天, 阳光似火烤着大地, 忽然, 电光闪闪, 雷声隆隆, 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又一个学生说:“夏天多变, 忽然狂风呼啸, 一道闪电, 一声雷响, 小学生背着书包, 打着雨伞, 按时到学校上学去。”
3. 抓事物特点观察。
特点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相区别的最显著的标志, 也是写出事物个性和作文练习中的基础。
4. 运用对比。
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我让学生观察上学路上的街景, 引导他们进行前后对比, 问他们过去看到的是什么样, 现在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从而启发他们从一条街认识国家的大好形势, 使学生把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 把观察的东西作为信息储存入大脑, 引起思维活动, 产生认识的飞跃, 由表及里, 以小见大, 既提高了观察能力, 又开发了智力, 扩展了思路。
三、在认真细致观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 大胆说话、写话
1. 观察图画, 指导写话。
我的教学步骤是:看、想、说、写。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启发思维。再进行说话训练, 最后再把看到的、想到的有条理地写下来。
2. 启发感情, 力求真实。
我常指导学生写“即兴作文”, 把学生感兴趣、有情感的事情指定为写作的素材, 像看过一场精彩的表演, 老师的衣着发式的变化、喜降春雨等。从人物散记、事实描述, 到读书心得都属习作之列。在教学中我努力捕捉瞬间闪现的智慧, 让它点燃学生写作的火花。
3.医学专家的保健心得 篇三
胃肠病学专家从不吃方便食品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症状,不当的饮食习惯是引发它的重要原因。英国胃肠病学专家尼克·里德博士表示,油腻性的食物是引起消化不良的一大隐患,它们会延缓胃部排空的过程,造成肠道下端的收缩。为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他在生活中不吃红肉和方便食品,在餐馆就餐时也非常谨慎。里德说:“我通常会选择一两份开胃菜,因为餐厅的主菜太油腻。在工作繁忙的时候,更要避免外出就餐,因为压力会造成胃部生成过多的胃酸,引起烧心。”为了缓解夜间排气和胃胀气,里德还经常轻轻拍打腹部右侧,因为那里是大肠容纳气体的部位。
免疫学专家骑车治感冒很多人患感冒后会选择静养,但英国免疫学专家希拉里·朗赫斯特博士认为,解决感冒的有效方法是运动。力道轻柔的锻炼有助于消除鼻腔里的黏性物质,因为鼻腔被堵塞时,人们只能用胸部的上方进行呼吸。而进行一些锻炼时,如骑自行车时,就会用整个胸部去呼吸。这时咳出黏液,就能使气道得到清理。锻炼还能让大脑释放出具有镇痛作用的内啡肽,消除感冒的不适症状。
睡眠专家营造睡眠环境对付失眠很多因素都会引起失眠。英国伦敦西区睡眠诊所的临床主任盖伊·梅多斯博士常在夜间突然清醒。但他发现当把注意力集中在目前的某一情境上,如自己的呼吸运动,碰到脚趾的床单或是身体能够感知到的任何事物,就可以安然入睡。此外,就寝时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比如確保寝室的光线昏暗,床铺舒适,用多床的薄被子和毛毯取代羽绒被。梅多斯说:“盖多床薄被子,可以方便地通过增减数量快速根据需要调节就寝温度。”
神经专家调整饮食。提高记忆力大脑中存在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数量越多,记忆力就越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神经与心理健康实验室主任桑德琳·蒂雷博士表示,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上的调整,可以生成更多的这类神经元,进而提高记忆力。蒂雷博士会选择吃鱼,因为它们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或是吃含有类黄酮的新鲜蓝莓。此外,体育锻炼对这类神经元的增长也有促进作用。
妇科专家经期不喝含咖啡因饮料很多女性会被经期胃痉挛和烦躁所困扰。英国妇科医生德罗尼·哈庞伽玛发现,胃胀气通常与经前综合征相关。她会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食用大量的蔬菜有助于使肠道蠕动更有规律。哈庞伽玛还会避免在这段时间喝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因为它们会造成脱水,减少肠道蠕动。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妇科学家维吉尼亚·贝克特也会用食物来应对每个月的情绪波动。她选择喝大量的水、有规律地饮食等,这些都有助于经期的情绪稳定。
口腔专家两把牙刷轮着用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最重要的是养成生活习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牙科研究所的安德鲁·埃德教授保护牙齿和牙龈的方法是每天两把牙刷轮换使用。一次刷牙时用手动牙刷,另一次用电动牙刷。埃德表示,尽管电动牙刷的振动功能能有效清除牙菌斑,但手动牙刷的小手柄和牙刷头部更容易接近电动牙刷难以到达的隐匿部位。
足病专家不穿硬底鞋英国足病医生彼得·克里斯特建议人们少穿皮革底的硬底鞋。因为硬底鞋穿起来很不舒服,走路时的压力和摩擦会造成脚底皮肤表皮硬化、疼痛。所以克里斯特在生活中更倾向于穿软底、带有气垫鞋底的鞋子。
栗子桂圆粥
原料:栗子10个(去壳),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制法:粟子切成小碎块,与米同煮,如常法做粥,粥熟后放入桂圆肉,食时加入白糖少许。
4.名师指导心得体会 篇四
本周三教育局对师大实习教师进行听评课指导,对于这次听课我们每位实习生都非常重视,每个人都认真备课,但我认为本次的讲授还有极大地进步空间,即使我已经认真备课,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分层情况,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中途掉队,没有充分的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名师李老师课后针对我的讲授做出了详细认真的指导。
首先,李老师对我的努力做出了肯定,表扬我教态大方,备课充分,能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做出合适的`讲解,针对春招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堂内容,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多度依赖多媒体,板书部分欠缺,分配不太合理,练习题的层次分配不合理,应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李老师对我的指导使我受益颇多,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5.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篇五
在骄阳似火的八月,我有幸在二高的礼堂聆听三位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交流报告。专家的报告就像一场甘霖使酷暑顿时退去,使我顿时明白,原来班主任也可以这样做。原来解决麻烦的办法,也可以这样有趣。
听了桂贤娣老师的报告,让我明白了农村老师也可以做到如此的优秀。人要成长,就要经历风雨,在风雨的洗礼中心态决定了成败。桂老师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哪怕是再糟糕的状况,只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一样会拨开乌云见月明。想想自己以前每当遇到一点挫折的时候,或者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总是思想消极,从来都是想不好的方面,越想心里越难受,觉得天都变得灰暗了。今天听了桂老师的报告,心里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了很多,我们完全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换一种角度来想事情,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快乐一些,更自信一些。为什么非要和自己过不去呢?从现在开始我要
学会改变。王文英老师是我见过的老师中最潮一位。那么个性,那么张扬,那么活力四射。做为老师,作为班主任,也可以如此精彩,洒脱,最重要的是王老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我们的事业需要爱,更需要智慧。尤其是对那些让人头疼的,让老师们直摇头,被公认是无可救药,没有前途,甚至会走进监狱的孩子。王老师也碰到了,她没有被吓倒,打垮,反而征服了他们。用的是什么?是智慧。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运用的智慧。王老师所讲的案例都会让我们感到好笑,是的,王老
师就是在幽默和智慧之中将一个个“顽固分子”征服,转化,让他们
成为有用的人。王老师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告诉我们,没有无可救药的孩子,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是老师,是孩子人生的领路人。
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我们没有理由和权力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放
弃一个家庭所以的希望。智慧是产生在爱的基础上的。田丽霞老师说的好,对待每一个孩
子都要一样。众生平等,尤其是学困生和调皮捣蛋的孩子不要轻视,讽刺,冷落,更应该发现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的老师要相信每一根木头都可以塑造成佛像,每个学
生都能撑起一蓝天。
最后,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像这三位老师一样,成为孩子生
命中最重要的人,最值得感谢的人。
心 得 体 会
6.指导员心得体会 篇六
我是宁洱县委组织部派驻宁洱县磨黑镇秀柏村的新农村指导员李韶祥。接到指导员工作任务时,我既怀有期盼更感到压力。同时,更感到这是一次挑战,自己虽然是农村人,但接触农村工作少,对农民的了解较少,担心会因工作方式的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问题。3月1日,认真聆听了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李正昌部长的鼓励和张军副书记的动员讲话后,我深受启发,对开展指导员工作建立起了信心,决心从零起步,虚心学习。在秀柏村的半年多时间,我感受到了县、镇两级领导对我们指导员的关心、支持,使我对指导员工作充满了信心。
一、秀柏村基本情况
秀柏村位于宁洱县磨黑镇东南面,距镇政府驻地52公里,距离县城74公里。东邻墨江县通关镇,南邻勐先乡,西邻曼见村,北邻上胜村。辖布拉河、龙箐、柏山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06户,有乡村人口844人,其中农业人口844人,劳动力49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96人。
全村国土面积48.53平方公里,海拔1150米,年平均气温24℃,年平均水量142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230亩,人均耕地2.64亩,林地52847亩。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6元。粮食总产量49.6万公斤,人均有粮388公斤,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林业为主。
二、驻村后开展的主要工作
xx年3月2日,磨黑镇党委、政府召开了欢迎第四批新农村指导员欢迎会,xx年3月9日秀柏村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秀柏村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xx年4月9日召开了秀柏村第四届村民选举大会,通过选举,选出了秀柏村第四届村主任、副主任、村民委员。秀柏村干旱最严重的时候有206户,844人,1000多亩农田受灾,人畜饮水困难,森林防火严重。我和村领导一起深入农户调查、了解旱情,帮助群众抗旱救灾,找水源、修沟渠,确保人民群众有饭吃、有水喝。xx年10月11月参加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并认真完成了本普查小区的普查工作。协助村领导理清村经济发展思路。多渠道推动村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秀柏村的面貌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三、驻村工作的几点体会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新农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我与村两委一道克服种种困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一年的驻村工作,我掌握了做好农村工作的方法,积累了一些的农村工作经验,增进了与农村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我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要学知识。一是向书本学。省里给我们新农村工作指导员配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手册》,包括了相关政策文件、工作部署、工作须知、安全常识等,我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向基层干部学。近期,抗旱保春耕、村两委换届、护林防火、人口普查等重点和紧迫的工作任务较多,镇、村干部都坚持在一线工作,没有休息、没有抱怨,认认真真地把上级的一项项要求和部署逐一落到实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工作作风,学习村干部简洁有效的村务管理办法、乡镇干部高效有序的处事技巧等,都不是书上或是机关里所能完全学到的。
(二)要摸清情况。深入细致地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是农村工作指导员的首要任务。驻村后,我首先是深入村、组、农户、走访调查,在调研中,主要是了解秀柏村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前重点工作的情况,还参加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相关会议,参与护林防火工作,在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我都在逐步熟悉和了解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节奏。了解其他村新农村工作队员开展工作情况,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我常驻在村上,投入到村上各项工作中认真开展工作,使村两委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要干实事。要按照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主制度监督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的要求,紧紧围绕这六大员去开展工作,就是牵住了农村指导员工作的牛鼻子。当前,要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一是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抓好农村最迫切的小麦、玉米、水稻、咖啡、橡胶种植和适应当地发展的农作物种植,确保农民今年有个好的收成。二是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的契机,在磨黑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把群众拥护、信任的人才推选到村两委班子。待新班子产生后,加强沟通,促进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和干群之间的团结。三是群众对村内各项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帮助,采取有力的工作,同时积极协调上级的扶持,努力为秀柏村公共设施建设做一些实事。
(四)要树好形象。驻村指导员在农村第一线工作,直接面对群众,直接与村民朋友打交道。一方面做人处事要公平、公正,这关系到在所驻村能不能立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带头遵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村规民约,严格遵守新农村工作指导员五不准的纪律规定,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7.试析初中作文指导的经验与体会 篇七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写作充满浓厚的兴趣, 才会做出积极努力和研究, 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作, 鼓励学生自己向校广播站、办刊杂志社投稿, 对于学生写出来的文章, 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这样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即使学生写的并不太理想, 也不要责备学生, 使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二是教师可定期组织开展作文比赛, 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具有的写作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三是教师可经常在班级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 请同学们畅谈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及想法, 交流彼此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此外教师在讲评作文的过程中, 可适时夸大优秀作文的亮点, 并向同学们指出它好在哪里, 请同学们借鉴和学习, 对于写的不太理想的作文, 也要在鼓励的基础之上, 指出其缺陷所在, 有助于今后引以为戒, 教师要积极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起写作文的信心, 让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二、引导学生加强对素材的积累
没有素材, 写作就犹如无泉之水、无木之本, 根本无法顺利完成, 因此加强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势在必行。首先引导学生注意对生活进行观察,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 是积累素材的最佳渠道,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体会生活, 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敏感的心灵去感受生活, 进而从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显得无病呻吟, 苍白无力;其次注意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电视、上网等方式中获得积累, 这些先进的传媒技术为我们获取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 一旦发现好的素材, 要及时记录下来, 经过长期的坚持, 一定可以积累大量的丰富素材, 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文题都能信手拈来, 文思泉涌, 轻松应对;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课本资源, 对其中优秀的段落和篇章加以背诵, 如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春》, 描写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层次分明、绘声绘色, 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的浓浓情意, 学生可摘抄出来熟练进行背诵, 这样经过不断积累, 在以后写到类似文章时, 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三、培养学生练笔的习惯
坚持练笔, 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探索写作技巧的根本举措, 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平时练笔的习惯, 要求学生平时要写日记, 当然日记可以不是每天都写, 但是一旦有感悟和想法了就要及时记录下来, 此外学生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 要注意写写读书心得, 教师也可向学生传授一些名人读书、记笔记的方法, 并多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书籍。
四、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
真正打动人心的文章永远是那些充满作者真情实感的文章, 因此教导学生写好文章, 首先就要求他们说真话、说老实话, 绝不弄虚作假, 但是当前很多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不切实际、盲目跟风的现象, 比如学生一写到雷锋行为, 就开始描述自己曾经搀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 且不说学生叙述功底怎么样, 关键是有没有这回事, 是不是学生为了应付作文杜撰出来的, 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在其中, 文章就会很容易显得矫情, 没有一点新意可言, 出现一大堆空话、套话等, 使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和念头, 为了有效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 教师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真实感受, 做到笔下所落皆是心中所思。
五、教师要做好作文的评讲工作
作文评讲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因此教师要切实把握好评讲机会, 争取让学生受益匪浅, 教师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在评讲过程中, 要注意抓住作文中的闪光点, 比如有的学生开篇写的不错, 但是收尾却不尽理想, 有的过渡巧妙, 不着痕迹, 有的语言流畅, 层次分明, 针对这些优秀之处, 教师要敏锐捕捉出来,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并向同学们指出这些闪光点好在哪儿, 请同学们借鉴和学习;二是教师要注意总结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通病, 在作文评讲课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于存在许多欠缺的文章, 教师在进行点评时, 要注意方式方法, 尽量委婉一点, 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让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修正错误, 克服缺点, 进而不断取得进步。
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拟提纲的习惯
学生在刚刚开始写作的过程中, 肯定都会面临不知从何下手的状况, 鉴于这种情况, 教师可引导学生草拟一个简要的提纲, 或者是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大致的轮廓, 这样学生在真正开始着手写作的时候, 就会有一个清晰的层次在头脑中, 不但有效避免了文章写作的杂乱无章, 还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七、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可知,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 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注意总结和探索, 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加强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 总之教师要做出积极努力, 切实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摘要: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写作就愁眉紧锁, 不知从何下手, 似乎写出一篇好文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究其原因就在于其缺乏一定的语言积累及写作技巧, 本文主要根据自身实践经验, 浅谈了在作文指导中应该着重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作文指导,体会,经验
参考文献
[1]李位圣.浅谈“四步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阅读与鉴赏 (教研版) , 2008 (07) .
[2]覃敏学.初中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积累[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 (29) .
[3]谢华南.初中作文训练中的想象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 (10) .
[4]史绍典.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 (一) 生活世界:初中作文训练的不倦追求[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02) .
8.作文指导教学实践与体会 篇八
学生作文质量的好坏通常是衡量其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从一篇文章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方面的状况。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许多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尝试,在此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指导学生阅读,加强知识储备
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从根本上说的,一个人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而大多数来自间接的东西。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阅读材料。学生读了文章消化了,吸收了,在作文中就能作为自己的经验表述出来。从阅读中可以学习语言和表达方法。阅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写什么”上,而且表现在“怎样写”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可以从中学习规范的语言,领悟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例如可以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可以扩大生活视野,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增加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文学素养等等。
二、指导观察方法,训练观察能力
(1)观察前,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即观察事物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如颜色、气味、形状、特点等,指导学生从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中主动选择自己所要了解的对象,进而提高观察效果。(2)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时,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观察,注意引导学生抓事物的重点、特点。(3)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即由看到的想象出看不到的。(4)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只有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观察能力。
三、指导条理说话,训练表达能力
(1)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对学生回答问题或看图说话中常出现的毛病,教师应启发学生自悟自改并经常布置一些补充句子的练习,提高学生说话的完整性。(2)指导学生准确用词。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词语应用到说话中去,从而激发学生掌握丰富词语并恰当运用词语的积极性。(3)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说话。教师应要求学生说话前先想一想,想好了再说;注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把一个意思说完整,再说另一个意思。并经常对学生进行乱句组段的口头训练,领悟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意思表达清楚。(4)运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表达的技巧,逐步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指导审题立意,力求写出新意
(1)要弄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是选材的主要依据。如写作《我爱家乡酸杨梅》一文时,我提出如下要求:以爱我家乡为前提,写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以此突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不少同学围绕题目要求,对素材进行了严格筛选,并写得非常出色。(2)要写出新意。好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角度新,有一定的深度。比如写一个场面的文章,不乏这样的内容:劳动场面,体育运动会场面,繁华的街市……有的学生写的索然无味,千篇一律。于是,我就让学生选一个自己经历过的,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找出一个新奇的闪光点,着重描写,这样文章就精彩多了。
五、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
9.就业指导--心得体会 篇九
教育信息技术系10级1班
在大三,即将面临着实习、找工作的时候,就业指导课带给我们很多东西。这门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印象深刻。结束后从这堂课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仅仅是理论部分,现在想想,让我们记住的是那些老师向我们讲的身边实际经历的事情,身边的事情总是最真实、最具震撼力、最让人有一种与社会接触的感觉。尤其是学姐们与我们分享实习经验以及面试经历等,结合老师讲的理论知识,我们就已经在求职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大学,一个从理想世界到残酷社会的跳板,让我们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残酷的一面。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知识分子的象征,应该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面临着就业危机,应当视危机为挑战,努力让自己脱颖而出。
在听了大四学姐们分享的面试和简历技巧以及老师的专业指导之后,收获诸多。以下是个人总结的一些技巧:
1、初步印象和最后印象。最初和最后的五分钟是面试中最关键的,在这段时间里决定了你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和临别印象以及主考人是否欣赏你。最初的五分钟内应当主动沟通,离开的时候,要确定你已经被记住了。
2、带多几份简历前往面试,带多几份简历,面试你的人可能不止一个,预先料到这一点并准备好会显得你做事正规、细致。简历是你与雇主沟通的第一步,因此一份精美的简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尤其是简历的封面要精美别致,让精美的简历封面给你带来好运。
3、留心你自己的身体语言,尽量显得精警、有活力、对主考人全神贯注。用眼神交流,在不言之中,你会展现出对对方的兴趣。
4、完整地填妥公司的表格--即使你已经有简历。即使你带了简历来,很多公司都会要求你填一张表。你愿意并且有始有终地填完这张表,会传达出你做事正规、做事善始善终的信息。
5、谨记每次面试的目的都是获聘。你必须突出地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和专业能力以获得聘请。面试尾声时,要确保你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和雇主什么时候会做决断。
6、清楚雇主的需要,表现出自己对公司的价值,展现你适应环境的能力。
7、要确保你有适当的技能,知道你的优势。要正规稳重,也要表现你的精力和兴趣。谈些你知道怎么做得十分出色的事情,那是你找下一份工作的关键。
8、将你所有的优势推销出去,其实找工作无疑是在推销自己,营销自己十分重要,包括你的技术资格,一般能力和性格优点,雇主只在乎两点:你的资历凭证、你的个人性格。
9、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10.就业指导心得体会 篇十
姓名:管慧霜
学号:20100501421 学院:美术学院
班级:艺术设计二班 指导老师:杨晏清
心得会体
大学,一个从理想世界到残酷社会的跳板,让我们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残酷的一面。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正好为我们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制系统中完成学习任务,完毕学业。并在此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预备求职。
上完杨晏清老师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很有感触。似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到那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才发觉,现实不如理想般美好,我们也不能太过安逸松懈。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实渴求什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现实是有着不可越过的鸿沟。
学习了《就业指导》,它使我了解了现在就业的激烈竞争现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中国本来人口就多,就业职位紧缺,所以我们应该知危而进,好好学习,做好人生规划,抓住机遇,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光辉明天。
同时,也一定要抓住机遇,把握机会,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所以我们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把握恰当的机会。就业要取得别人的欣赏、信任,要“成才”,要让工作找你而不是你找工作。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只要你自己有能力,能向别人证明你的能力,那么担心与忧虑将不属于你。莫泊桑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得那么糟!无论我们在哪儿工作,在哪个行业工作,都应当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态度来面对今后的人生。再次,在求职的过程中要有执著的精神、败而不馁的意志。自信在求职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只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而把优点掩埋。
如何才能更好的就业,学习完这门课程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心中要有个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要经过不断地修正,努力去实现。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在择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2)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3)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在招聘工作中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名校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4)不要被一时、一地的热门职业所迷惑,盲日地去追求、高攀或低就热门职业,进而影响自己才能的发挥,影响自己的美好前程。对冷门职业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要轻易放弃,在许多求职者都在热衷丁追求热门职业的时候,不妨选择有发展前景的暂时处于冷门的职业就业,这样当然也容易获得求职的成功。(5)不要一味的最求高薪高待遇的职位,不要眼高手低!因该放低自己的眼光,从企业底层做起,累积经验,逐步成长。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把它做好,做一行爱一行另外。(6)为了适应未来职业的变化,毕业生还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提
11.小学生作文指导研究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写作习惯 写作材料 真情实感 日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及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高低的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认为,只有学生心中有想法,情感有寄托,才能够创作出佳作。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创作出好文章,除了平时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写作方法以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融入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写真实的人或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还应指导他们写出内心的真实想法,真正体现自己的个性。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进行作文指导方面的一些经验。
一、养成每日写日记的习惯
多数学生对于每日一记表现出应付了事的态度,针对这个现象,我采取“三步走”策略,从根本上让学生对写日记感兴趣。首先是讲,让学生了解每日一记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和个人思想素养的好处;其次是读,即提供一些佳作让学生品味,指引他们从中借鉴,进而慢慢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再次是写,鼓励学生动笔,把自己每日的所看、所想和所经历的事情如实地以文章的形式写出来。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写的日记精简、真实和具体,然后逐步提高要求。此外,考虑到有的学生起点低,写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允许他们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章,但引用的部分必须在文中标明,而且不允许超过全文篇幅的三分之一。
二、激发兴趣,写出真情实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使他们积极思考,产生喜欢动笔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他们最喜爱的活动引入作文教学之中,把传统的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真实体验,让他们乐学、悟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我的作文教学方案就是让学生每人选取一种自己最喜欢且熟悉的动物或植物,进行连续一段时间的观察活动,并要求他们写观察日记,最后形成一篇连续的观察作文。此外,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生观察某一物以后,鼓励他们多动脑,在观察中融入自己的想象,使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练习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开展这样的写作活动,因为学生观察的是自己最喜爱和熟悉的物体,对观察物体的感情自然比其他物体要深,所以把观察到的物体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欲望也更强烈,写作时会变得更主动。这样的作文内容便真实、生动,融入自身的情感。
三、调整学生的心理,引导全身心融入写作
许多写作起点低的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从而影响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畏难情绪,让他们理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内涵——只要勤奋、努力写作,全身心融入写作中,就能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作文是个人的一项综合技能,只有勤于练习才会取得进步。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是个人长时间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积累。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引和导向作用
教师的指导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教师的指导不应该是传统的“满堂灌”,而是要真正起到指点和疏导的作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把自己的写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呢?这主要是由教师的指点和疏导作用决定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通常是按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的:首先,在学生刚拿到作文题目不知如何是好时,教师应把自己所具有的丰富的写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为他们指明方向;其次,在写作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分析难点所在,为他们解决难题;最后,教师要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自由发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指点和疏导的作用,才能使学生慢慢进入写作的状态,发挥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时间对文章的精读、多思、勤练相交融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教师只有巧妙地指点和疏导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写作之中,并坚持读与练相结合的训练,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得到提高。
12.专家指导心得体会 篇十二
笔者担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已经有了一些年头, 学科负责人的职责以及实际参与众多博士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更促使自己超出熟悉的领域并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进行思考:我们究竟如何才能从总体上不断提高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准?与此相对照, 这又是我们所应直面的一个事实: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如果不能在这一方面作出自觉的努力, 博士生培养水准的下降似乎很难避免, 更不用说滥竽充数、敷衍了事、甚至公然抄袭、权益交易等现象也时有所闻。
本文将主要从学术角度、并以南京大学科技哲学专业近年来所经常出现的一些选题为背景提出自己关于如何撰写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 这也就是说, 本文所关注的主要是“想做、却又不知道如何去做好”这样一个问题, 至于如何才能彻底杜绝所提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则实在超出了笔者的能力范围。希望自己的这些想法也能激发各位同行、特别是广大博士研究生的进一步思考。
1.如何能对某一学科、特别是某些前沿学科 (如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等) 的整体发展趋势与内在线索作出具体分析显然是一类十分有意义的选题, 因为, 这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科技哲学研究应当立足于实际的科技活动这样一个基本立场, 而且也清楚地表明了科技哲学对于实际科技活动的促进意义。正因为此, 尽管此类题目有较大难度, 却始终较为热门, 甚至经常出现同一类型的题目年复一年地反复出现, 撞车、重复 (尽管只是就局部而言) 的现象也很难避免。例如, 南京大学在近三年内每年都有博士研究生选择“系统科学 (思想) 的发展”这样一个题目, 尽管他们的基本论点并不完全相同, 但作为“第一反应”, 自己在今年的预答辩会上还是忍不住发表了这样一个意见:“此类题目今后几年都不能再作了!”
事后自己意识到这一表态过于简单了, 因为, 一个更为恰当的提法显然在于:今后如果还是要选择这一题目, 究竟应当怎样去做才是合适的 (或者说, 是可以接受的) , 什么样做法又是不能接受的?
例如, 以下就是关于后一问题的一些具体解答:为了从整体上理清发展的线索, 一个必要的前提即是成为相关学科的真正内行;为了避免重复, 我们又应首先了解这一方面的已有工作, 特别是, 即应深入地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 (乃至“超越”) , 而不只是玩弄“概念游戏”, 实质上却仍然是重复、甚至是抄袭?
另外, 李曙华教授也曾就这一主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如果在今后仍然要选择“系统科学”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 就一定要找出一些新的切入点或研究视角, 如怎样去填补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始终未能得到深入研究的“空白点” (如怀特海相关思想的研究) , 或是更加突出系统思想的应用 (如系统思想在教育领域或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或是主要集中于系统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联系, 等等。
再者, 就所有的相关研究, 特别是关于学科发展线索的梳理而言, 笔者以为, 我们又应经常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相关的论文究竟是写给谁看的?给导师 (或者说, 仅仅是为了获得学位) 、给同行、还是相关领域中的实际科学工作者?容易看出, 这一问题事实上也就直接关系到了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恰当定位与基本意义, 又由于博士研究生必将成为这一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力量, 因此有必要从一开始就予以特别强调;我们还应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写作博士论文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长远发展设定一个“大目标”, 如最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 也即能在国外同行中得到一定的反响或认同——客观地说, 此类选题相对于其他一些题目而言在这一方面也应说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2.本学科、以及各个相关学科中的重要学术人物, 由于其对于学科历史发展的特殊贡献、以及对于现实研究的可能意义, 也常常成为博士论文的直接选题。由于此类研究很少具有真正的空白点, 因此, 这方面的工作就其性质而言就是一种“再研究”, 我们并应从后一角度深入地去思考究竟如何去从事此类题材的研究。例如, 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 如果只是笼统声称自己的研究比先前的相关工作“更系统、更全面”, 显然就是过于空泛了, 甚至更可被看成相关工作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一个直接表现。
与此相对照, 在从事此类题目的研究时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真正作出新意”这样一个关键。例如, 您是否提供了某些新的素材, 或是采取了某种新的研究视角, 或是将研究放到了一个新的背景之上, 或是达到了更大的分析深度, 等等。
由于在现实中大部分选择此类题目的博士论文主要都立足于后面两点, 我们也将主要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并以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为例作出进一步的论述。
首先, 作为历史人物的研究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无一遗漏, 而必定有一个选择的过程, 另外, 所说的研究显然也不应是单纯的介绍而不包含任何的评论, 从而, 从整体上说, 我们也就应当明确肯定此类工作的建构性质。当然, 所说的建构又不应是一种随意的“创造”, 而应反映相关人物的本来“面貌”, 这样, 如何能从总体上很好地去把握对象也就有着特别的重要性。例如, 作为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研究, 我们就不应停留于对其主要内容 (如“默顿命题”、“默顿规范”等) 的概括, 而应清楚地说明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 也即为什么可以将这些内容看成默顿科学社会学的主要内容;另外, 我们也不应将所说的内容看成互不相干的, 而应对它们的内在关系作出进一步的分析:这既是指动态的研究, 即如具体地指明默顿在这一方面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也是指如何能从逻辑的角度清楚地指明相关理论的整体性结构, 包括主要的研究问题、研究的基本立场、主要的研究方法, 等等。
其次, 作为历史人物的评价, 我们显然又应跳出默顿本人而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分析, 特别是, 我们既应清楚地指明科学社会学研究得以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同时也应指明默顿的相关工作的历史局限性。例如, 正是从后一角度去分析, 在当前我们也就应当特别关注科学知识社会学 (SSK) 与后现代主义的相关工作, 因为, 后者即可被看成为深入研究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背景, 特别是, 就只有通过横向的比较, 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究竟什么是“默顿式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乃至更为一般的“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应当强调的是, 后者事实上也可被看成从一个角度表明了相关研究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切实按照默顿的研究范式在科学社会学方面作出具体工作, 这无疑将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真正融入国际学术大家庭提供一个可能的切入点。
3.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在中国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人们更由已过去几十年中的亲身体验深切感受到了这一方面认识的深化, 因此, 如果在今天仍有人“拉大旗作虎皮”以维护自己 (而不是马克思主义) 在科技哲学领域中某一观点的正确性 (甚至是权威性) , 往往就会使自己处于非常可笑的地步。当然, 由以下的实例又可看出, 如何才能很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于科学技术哲学具体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而不是采取各种简单化的作法或教条主义的态度, 仍然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具体地说, 正如人们所普遍了解的, 所谓的“实践转向”正是科学哲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此并可见以下的讨论) , 由于坚持立足于实践也正是马克思最为基本的一个理论主张, 因此, 在现今的科学哲学研究中出现如下想法就十分自然了:我们可以、而且应当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指导去解决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包括西方现代科学观念的分析与批判, 乃至科学观在整体上的重建。
上述的立场应当说十分合理;但如果就因此而将相关的工作简单地理解成依据马克思的论述直接去断言合理的科学观必须是什么什么样的, 也即只是唯一地依据马克思的论点去进行推论, 而完全不考虑科学本身的发展情况及其所体现的“事物固有的辩证法”, 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与此相对照, 笔者以为, 即使从马克思主义研究 (而不是科学哲学) 的角度看, 这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即是如何依据科学本身的发展 (以及科学哲学的现代研究) 更为具体地去指明经典观点的合理性及其指导作用, 因为, 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 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 我们并可具体地去指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哲学研究之间所存在的如下区别:尽管关于马克思本人、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的研究在这两个领域中都应被看成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但就后一领域中的相关工作而言, 我们又应十分关注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 也即应当切实立足于科学实践, 并以此作为判断科学观正确与否的主要标准;与此相对照, 如果相关的研究仅仅局限于经典著作的解读, 则就主要地只能被看成属于前一领域、而并非科技哲学的研究。
最后, 以下的问题或许也可促使人们更为深刻地去进行思考:尽管科学哲学的现代发展表现出了“实践转向”, 但这又是在与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论述很不相同的语境之中逐步形成的, 从而也就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图 (目标) 。显然, 按照这样的分析, 我们就不应“想当然式”地去论及马克思实践观念的指导作用, 而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特别是, 在这两者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共同点,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甚至是否有直接的冲突?当然, 上面的论述并不应被理解成对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性的否定;恰恰相反, 这正是相关工作更为重要的一个目标, 即是具体地指明经典观点对于我们深入开展科学哲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4.由于政策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此类选题在科技哲学的博士论文中也常常占有较大的比例;但是, 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却又不能不说是相关研究所经常暴露出来的一个弊病, 特别是, 有关的建议往往缺乏可操作性, 相应的分析也未能达到应有的理论深度, (1) 从而总的来说也就未能真正达到促进实际工作的目标,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还可以说, 论文的作者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论文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而是学位到手, 万事大吉。
从而, 我们在此也就应当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应是此类研究的一个恰当定位?具体地说, 笔者以为, 作为政府 (行政) 行为的必要补充, 理论研究的价值主要源自这种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从而就不应被等同于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咨询) 、学术 (理论) 性和批判性, 从而, 如何很好地发挥这些特性事实上也就应当被看成“政策研究”的关键所在。对于后者我们将以“科技跨越发展的政策选择”为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地说, 以下即是林德宏与王国聘教授参加这一论文答辩时所发表的一些意见, 即是认为要做好这一博士论文, 我们必须深入地去思考这样三个问题:第一, 尽管“跨越发展”正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主要追求, 但是, 作为一种理论研究, 我们又应认真地去思考这一目标是否可能实现, 或者说, 在什么意义上 (什么范围内) 是可能实现的, 在什么意义上 (和范围内) 又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就是指, 论文不应成为对于既定政策的简单辩护, 而应体现作者独立思考与分析。第二, 前一问题的解决显然也直接关系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理解所说的“跨越发展”?更为一般地说, 这事实上也就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即是应当对于各个相关概念作出深入的分析与必要的澄请。第三, 这也可被看成单纯的“政策辩护”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 即在肯定“跨越发展”的合理性的同时我们又应注意分析这一选择所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或消极作用。显然, 后者事实上也就应当被看成所谓的“政策选择”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并从又一角度更为清楚地表明了理论性的“政策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另外, 尽管所说的“政策研究”主要是一种理论性的工作, 但我们在此显然也应十分关注社会的现实情况, 不然的话, 相应的研究就很容易成为毫无意义的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例如, 如果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只是热衷于谈论究竟应当采取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 但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置之不理、熟视无睹, 这样的理论研究显然是不应提倡的。当然, 除去充分发挥理论对于实际活动的促进作用以外, 我们在此又应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点, 对于现实的关注事实上也为相关的理论主张提供了重要的检验手段。最后, 案例分析又不仅可以被看成为由理论向实际活动的过渡提供了重要渠道, 而且也最为清楚地表明了相关的对策或建议是否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从而, 在这样的意义上, 我们也就可以说, 没有案例的“政策研究”不是一篇好的博士论文。
5.相对于论题的选择而言, 以下的事实应当说更为清楚地表明中国的科技哲学研究确实具有自己特殊的研究范式或研究传统:尽管所讨论的问题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或范围, 如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环境伦理学等等, 但相关的研究又往往表现出了明显的共同点:这首先即是指对于国外最新发展的高度关注, 特别是, 清楚地指明在此存在两种互相对立的研究立场或研究范式;其次, 对于对立范式的介绍与评论就构成了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三,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就表现为这样一种观点的提出, 由于所说的对立范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因此, 真正的出路就是对立面的“辩证整合”, 而这往往也就标志着论文的结束, 但作者通常既没有对所说的整合是否可能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也没有具体地说明究竟如何才能实现所说的整合。
例如, 就科学哲学的研究而言, 在先前即有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必要整合, 现今则又往往会提及“传统科学哲学”与“科学的社会-文化研究”的直接对立。再例如, 在技术哲学领域中也有由“本质主义技术观”向“建构主义技术观”的重要转变;就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而言, 我们则可提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直接对立;等等。
但是, 这难道不就是相关领域的实际发展轨迹吗, 即是由两极对立逐步走向了辩证的整合, 对此例如由科学哲学中所谓的“实践转向”就可清楚地看出?这话确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笔者看来, 又只有通过深入的比较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出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特别是, “对立面的辩证整合”不应成为一种纯粹的言辞游戏 (例如, 环境伦理学研究中所提到的“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似乎就可被看成这样的一个实例, 因为, 这一提法从字面上看即已包含了明显的矛盾, 我们似乎也无法说清这一立场与“有中心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究竟有什么不同) , 而应续以这一方面的实际工作。
在此仍可以科学哲学的现代发展为例来进行说明。正如人们普遍认识到的, 如果说“科学知识社会学” (SSK) 即可被看成集中地体现了“科学的社会-文化研究”这样一种研究立场, 那么, 以皮克林等人为主要代表的“后SSK”就不仅明确地提出了“实践转向”这样一个口号, 而且也清楚地体现了这样一种自觉的选择, 即是认为应当努力实现对于传统科学哲学与SSK的必要整合。进而, 更加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后SSK所说的整合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口号, 而是在这一方向上做出了切实的工作。例如, 这就是皮克林的相关工作所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为了实现所说的整合, 我们不应局限于对立双方不同点的分析, 而应更为深入地去揭示它们的共同点 (这也正是两者相容性的具体表现) , 从而才可能通过超越后者实现真正的整合。具体地说, 按照皮克林的分析, 这正是传统科学哲学与SSK的一个共同点, 即其所采取的都是“表征主义的语言”;而又正是通过引入所谓的“操作主义语言”, 皮克林才可能在整合这一方向上迈出切实的一步, 特别是, “冲撞理论”的建构更可被看成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框架。 (2)
笔者相信, 如果我们也能在这些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 而不只是停留于空洞的口号, 那么, 在未来的国际学术舞台上我们也就必将可以更多地看到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身影。
注释
1 后者并直接关系到了相关研究是否具有足够的“哲学味”这样一个问题, 这也就是指, 论文的“哲学味”事实上并不取决于其中是否大量地用到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这样一些专门的哲学词语, 而主要是指相关的研究是否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
13.就业指导心得体会 篇十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进,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被摆在了首要位置。各大媒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进,现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的办法,因此,学校开设就业的指导课,帮助我们毕业生释疑解惑,调整好心理状态,使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我们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指导和帮助毕业学生完毕学业,并在此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预备求职。
2.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公道的择业观念 高校学生接受的是专业化教育,将来面临的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
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所学专业及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帮助学生树立公道的择业观念,使学生萌动的、安闲状态的求职期看,上升为实在的、自为状态的择业行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建设最需要人才的边远地区、县和乡的基层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出一番事业,达到人才资源的公道配置。
3.指导学生正确把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趋势,了解和熟悉国家、省市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就业的行动准则,它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各地,各部分也根据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地区、本部分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是择业求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4.指导毕业生把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 求职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面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招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来完成就业。
5.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目前,终身性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把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终身学习将成为社会的时尚。
二、就业指导的内容
“开设就业指导课旨在帮助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把握求职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题目,正确选择职业,为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说明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原则,帮助学生顺利择业求职的重要措施。也可以说,这既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也是对课程内容的基本规定。
1.就业思想教育
择业标准、择业方向是受人的支配的。就业的思想指导即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简单说是人们对职业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择业期看值,正确选择和对待职业,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倡导“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国家就业政策。基层也是成才地,在平凡的职业中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就业政策指导
政策指导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它系统地向学生先容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题目的宏观指导政策、劳动人事法规。通过具体的就业制度、政策、方针和有关劳动人事法规、个人在择业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国家关于毕业生分配的政策,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走出择业的误区。
3.就业心理教育
心理题目是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是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往应有的心理平衡。“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在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对很多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出现了攀比、盲目求高、自卑、自负、依靠等就业心理题目。就业指导课通过对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对在求职择业中常见心理题目的分析和自我调适等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自身素质和个性特征,树立正确面对现实,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择业的自信心。
4.就业技巧指导
就业技巧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应具备的技能与艺术。择业技巧的把握对大学生求职成功与否影响较大。通过讲授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目的是使学生把握应聘、就业的程序,把握机遇,顺利就业。通过对写求职信,参加供需见面会、口试的技巧、择业前的预备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自荐方式和口试的有关礼节,把握与人交谈时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学生避免由于方法不当而带来的求职择业障碍,使其在求职择业中保持主动地位。
5.就业信息指导
就业信息的获取是大学生进行自主择业的关键环节。获取信息量的多少,标志着选择就业机会的多或少。通过就业指导,一方面,学校通过各种形式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了解和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为大学生就业展路架桥。另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指导,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学会主动地搜集就业信息的方法,把握信息渠道,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择。
6.就业安全教育
刚从大学校门走出的毕业生,缺少对社会的熟悉和了解,面对形形色色的招聘会,他们会或多或少产生茫然、盲从,其中也有少数同学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损害了学生的亲身利益。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教育广大毕业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各种招聘会的分辨能力,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三、学习就业指导的体会
从指导课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大学生求职,实际就是求职信息传播,就是大学生通过书信、上网、登门或引荐等渠道,向可能的聘用单位,表达欲求任职的意愿。大学生怎样才能成功求职呢?从信息传播成功关键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自己首先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也就是,自己本身是有用之才。是才或非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无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是高或低,有无其他的如编程、会计、等任职资格证书或获奖证书。
2.是否具备较强的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精神,如为什么向贵单位求职。专业学习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如文章、论文、作品等。
3.是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有何特长爱好,当过学生干部没有,是否吃苦耐劳,是否是共产党员、三好学生等。
第二,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第三,写自荐书应该注意的方面:
1.写谋职信时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是你所求的工作在信中的以明析的表达。
2.写自荐书信时,尽量扬长避短,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以便引起阅读者的重视。
3.在简历中真实的写明自己的专业特长。
14.就业指导心得体会 篇十四
1.与其英语专业有关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英语专业作为一门语言类的专业,在外语逐渐成为工具的趋势下,而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及学生本人对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曾经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竞争加剧的形势。对于知识结构和就业面都相对单一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一职难求已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正不断增加。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济、法律、新闻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字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减少,而大量的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英语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备受市场青睐。
2.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根据媒体的一份调查表明: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平均只发挥了10%—30%的能力。而在日本,多数员工都能发挥60%—80%的能力。可见,我国的企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中国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是当务之急。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呢?第一、选择与决策,人生存的基本技能。第二、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第三.促进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
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倒闭、转业、兼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受其影响,职业的供给数量、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变化。另外,因择业者的才能、素质水平存在着差异,以及求职预期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择业者要想得到一份满意、适合自己的职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建议我们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求职预期与职业定位,提高自己在职业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3.如何锻造健康的心理素质?现在就业,用人单位把健康的心理素质看的越来越重。目前,有些单位在招聘前除了进行笔试面试,还会进行“心理测试”的环节,所以一个健康的心里素质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第一,自我肯定。我们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第二,抛弃自卑。自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二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自我评估偏颇。要抛弃自卑,首先要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评估。
第三,增强自信。
第四,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
【专家指导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审计师考试复习专家指导09-04
“开学家长第一课”专家指导意见01-15
专家指导:考研英语冲刺阶段如何规划复习10-08
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12-14
专家指导2012考研线性代数复习四点建议07-26
听专家报告心得11-08
数学专家听课心得体会06-26
读专家著作心得体会12-03
专家讲座学习心得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