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项目建设

2024-09-16

民生项目建设(精选11篇)

1.民生项目建设 篇一

2011年新鑫矿业阜康冶炼厂民生建设年

工作情况总结

2011年是自治区党委确定的“民生建设年”,在两级公司的领导下,新鑫矿业阜康冶炼厂认真贯彻落实“民生建设年”各项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2011年民生建设年的各项政策,集中精力改善和解决了冶炼厂一些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通过改造员工作业环境,新老设备设施的更换、添置等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为企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冶炼厂各项民生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制度健全

为全面抓好冶炼厂民生建设年各项工作落实,阜冶结合上级公司下发的关于做好民生建设年的相关文件和单位工作职能,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明确了人员责任,为全面贯彻落实阜冶全年民生建设年的各项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阜冶民生建设工作完成的基本情况

(一)、环境治理,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阜冶立足我厂实际,继续建设花园式工厂。根据年初绿化要求,增加绿化范围,种植花卉、草坪等,同时对原有的绿化进行有效的维护,确保成活率,全年厂区绿化23200平方,共计费用107万元;对全厂厂区进行采暖改造,加热采暖循环水,节约能源,总投资392万元;对车间厂房进行烟气治理,重新设计改造治理烟气污染,投资22.06万元;今年车队新购置上下班通勤车一辆50万元;在个别车间

噪音大、有粉尘、作业环境狭促的车间为员工搭建隔音、防尘的操作间、休息室9个。一些特殊岗位和休息室里还安装了空调、新挂了窗帘,摆放了绿色植物,添置了20多组更衣柜。而且,阜冶对各生产系统原有通风管道材料重新进行了考察、选型,改造、更换了更先进、性能更环保的材质和设施,共有5个车间的600余名一线员工的作业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阜冶还出资65.4万元对职工食堂、大澡堂进行彻底改造。并在职工食堂大厅安装大型过滤水装置,保证员工在就餐时能喝到安全的热水,后堂也全部用上了优质的纯净水,彻底告别了直接饮用地下水的历史。对职工食堂以及小会议室近600平米的供暖设施和地沟管路进行了初步的改造,员工打饭窗口换上了干净卫生、全封闭式的不锈钢窗户,近期还将进一步对室内老式供暖气包进行整体调换,进入冬季后,员工的进餐、学习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为了改善办公条件,阜冶为基层车间及职能科室共添置电子办公设施达20余台次,配套文件柜、办公桌椅100余套,改善了员工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阜冶通过设备改进降低大大减低了员工工作强度,阜冶每年的进厂入库原料都要进行人工取样,因产能的扩大,进厂原料大量增加,也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今年正式用不锈钢取样机械替代人工取样,同时使用自动缩分机替代人工缩分样品,大大地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为厂区各单位配备电磁炉,解决中午馏饭难的问题;为职工购置自行车,电动车,使职工在厂区运输使用方便快捷的工具受到职工好评等等一系列措施。

(二)全员培训 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2011年培训工作目标是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两会提出的“全员培训年”的工作要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全方位开展员工技能等级培训,使员工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从年初开始实施员工技能等级培训,从冶炼、化验分析、仪表计量、热动力仪表、汽车维修、机械维修等工种的培训工作,共培训岗位员工732人,并完成冶炼中级工的培训432人。从安全、设备的公共课程,对镍、钴、铜、贵金属的冶炼分别又做了专业课理论知识的培训,共培训2196人次。我厂现有工程技术人员 149人,其中已有52名具有工程师以上资质的人员申请了内部讲师,并有26名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审核。

(三)关心员工

帮扶弱势群体

阜冶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今年冬季走访慰问了25户困难员工,慰问帮扶金11000元,夏季阜冶为员工购置了冰柜、西瓜及各类防暑药品共计10167元。年初为全厂员工投保补充了医疗保险15.02万元;仅2011年全年厂里医疗救助23人,为困难员工借款17.3万元;以帮扶弱势群体为载体全厂员工为达吾江一次性爱心捐款13745元;为“爱心女童”捐款7985元;对常年帮扶的在校学生徐扬等,及时进行家访和校访,为其缴纳书杂费、补课费、慰问等;并扶住空巢老人,定期探望和慰问;端午节、中秋节慰问各岗员工、各类先进等30000元,在冶炼厂在民生建设工作中,阜冶结合阜冶实际,创新提升、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帮扶工作方式、努力丰富帮扶工作内涵,全方位打造帮扶工作平台,有效提升了帮扶工作整体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热闹,不能只列概念、喊口号,而要说实话、办真事,要一抓到底。阜冶将继续大力抓好民生建设年其他各项工作,不断促进民生工程建设。标本兼治、关注民生,努力探索长效帮扶机制,要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企业建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逐步把企业员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又要“坚持不懈”,把民生工作作为一项动态的、永不完结的工程,全力办好民生工程,让全体员工共享和谐发展的成果,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阜冶党委工作部 2011-12-1 4

2.民生项目建设 篇二

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善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针对那坡县部分边民存在用电难、行路难、饮水难等实际困难,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取14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主要包括:一是加大边境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年投入资金解决那坡县距边境线0~3公里9个特困村屯水、电、路、学校、沼气池、茅草(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加强边境地区交通、卫生、防疫设施建设。二是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将距边境0~3公里范围内的农村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提高每人每月补助标准,并确保边境3~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困难家庭全部应保尽保;提高边境0~3公里村干部的待遇。三是着力解决较少少数民族适龄儿童读书问题。在百色市或那坡县城举办“较少民族班”,帮助边境苗、瑶等人口较少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四是加大地质勘探力度,确保边境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安全。五是对边境地区生产项目给予扶持,等等。

自治区党委、政府从促进边民富裕、边疆稳定和边防巩固的大局出发,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为动力,全力加快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切实保障边境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危房和茅草房改造,切实解决边民吃饭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边民看病难问题。二是千方百计增加边境群众的经济收入。加强边境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鼓励更多的边民开展边境小额贸易,帮助边境贫困村屯选好农业开发项目,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力度。三是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今年开展的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确保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初,边境0~3公里范围内建制村全部通公路,20户以上或边民居住比较集中的自然村基本通路;基本解决边民用电、饮水安全问题;沼气入户率达到40%以上;基本实现乡乡有合格卫生院、村村有合格卫生室、屯屯通广播电视;按“普九”要求建设和维修好校舍。2009年全面开展边境3~20公里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自治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四是扶持边境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强化公共服务、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思路,加大对边境县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力度,加快特色优势产业、服务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推进边境县出省出边高等级公路建设,扶持发展社会事业。

3.抓民生工程,建精品项目 篇三

公司运作项目主要分为六类:

“两改”项目

保兒村、孤山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已完成,居民已顺利回迁。宜阳路59号片区改造项目是2010年市“两改”项目,计划2012年12月交付使用。

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项目

洛阳路片保障性住房项目一期进展顺利,现全部楼座已封顶,建设手续已全部完成;房屋预售工作已开展。二期项目已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基坑开挖。

片区土地整理项目

在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筒子楼改造、企业搬迁以及企业居民混合区域的开发模式和运作路径,积极参与四方区土地片区整理,以宜阳路59号及瑞昌路187号片区项目为例,理顺了整理项目的工作路径和办理流程,促进了四方区“大储备、大开发、大建设”步伐。瑞昌路187号片区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并确定了建设单位。拜泉路片区、窑厂宿舍片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土地招拍挂的前期手续。

社会公益类项目

已完成人民路、重庆南路综合整治项目。孤山、保儿学校目前正在进行土石方施工,计划2012年交付使用。

重大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220KV高压线迁移、长沙路以南35KV高压线下地、地铁沿线拆迁项目都已完成。

异地安置房的储备

4.民生建设年宣传口号 篇四

民生建设年宣传口号

1、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基础

2、民生连着民心 民生凝聚民力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也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结合点、着力点

4、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着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5、用改善民生这把钥匙开启百姓心门,为各族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6、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保障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7、责无旁贷抓发展 真情实意谋民生

8、民生小项目政府大事情

9、新居落成千家喜 爱民政策万家传

10、民族团结建新村、富民安居感党恩

11、治国兴邦开新宇 强化民生促发展

12、民生工程 德政之举

13、统一思想不争论、着眼发展朝前看、正视差距不气馁、食不甘味抓落实

14、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

15、作风就是凝聚力,作风就是创造力,作风就是战斗

16、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17、建一流队伍,育一流作风,强一流效能,创一流业绩

18、作风就是生产力,效率就是执行力

19、干好每一天、拼搏每一年

20、同心协力抓效能,凝心聚力促发展

21、行政提速,工作提效,服务优质,环境优良

22、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都是投资形象

23、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权力就是责任

24、自我加压、负重拼搏、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科学跨越、赶超进位

25、加快步伐往前赶,只争朝夕朝前追

26、公务员就是服务员

27、作风关系成败,效能决定兴衰

28、不计荣辱、拼命苦干、跨越发展、为各族人民造福

5.民生建设工作总结 篇五

衡阳是一个传统工业城市。过去,其城市规划建设也曾迷失:一方面城市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东拆西补,杂乱无章;一方面过度开发的房地产令城区建筑密度过大,城市负荷沉重。

城市面貌改善如何与市民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滤布?衡阳市在制定城市改造规划时,政府部门深入街区,倾听民声。他们将市民反映强烈的建筑密度大、交通状况差、绿化面积小、文化特色淡等问题,作为城市规划建设调整的重点。

在衡阳市建设局副局长谢卜生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衡阳整体城市规划图:原来49平方公里的城区,重新规划后扩大了一倍;构筑起了城区大“压滤机滤布田”字形道路骨架和“三纵三横三环”城市交通网络;片片绿地点缀在城市中间。

据介绍,20xx年至20xx年,衡阳市从旧城区“建筑丛林”中拆出来的广场就有6个,改造拓宽大道10条。如今,衡阳市区的公园休闲广场有20多处,不论住在哪个社区,市民在离家不足一公里的地方就能找到一片绿荫覆盖的公园休闲广场。近5年来,衡阳市新的城市交通网络把条条坦途送到了市民的家门口。

20xx年以来,衡阳市连续4年改造背街小巷201条,原先路不平、沟不通、灯不亮的社区如今面貌焕然一新。

家住雁峰区胜利山小区的朱金娥今年83岁了。记者见到她时,老人正戴着红袖章在社区义务巡逻。朱金娥告诉记者,在政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行动的感召下,老百姓也都积极加入到了净化美化身边环境的工作中来。社区里的树木都是由居民分区域领养维护的,还有的居民主动掏钱为社区添置了阅报栏。如今的胜利山小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居住环境改善了,居民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衡阳是农耕文化、火文化、纸文化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优势,就能够提升衡阳的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个性和文化特色。”衡阳市市长彭崇谷说。

在城市建设中,衡阳市政府把保护文物古迹摆在了突出位置。唐宋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市政府组织社会各界募捐数千万元进行彻底修复,使其重放光彩。

6.乡镇民生建设工作总结 篇六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按照中央、省、市、县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大镇”的目标,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城乡统筹、民本民生等重点工作,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开拓创新,加压苦干,奋力拼搏,较好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镇实现gdp5.6亿元,增长7.69%;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5亿元,增长23.91%;财政收入预计达1797万元,增长18.07%,其中烟叶税完成10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8940元,增长15%。

一、突出产业培育升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传统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一是现代烟草农业不断优化。在烟叶生产和销售连续三年不景气的情况下,我镇在烟叶生产阶段想方设法落实面积、精心服务,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在烟叶收购阶段,采取精准预约,严控烟源,平衡收购眼光等措施,确保了烟叶收购超额完成任务。全年种植烟叶1.2万亩,收购烟叶33400担,完成烟税1068万元,其中,超收烟叶400担、超税收160万元,取得了收购担数和税收双超的喜人成绩,担数完成率排全县第二。烟农实现烟叶收入5500万元,真正达到了烟农增收、烟企增效、财政增税的目标。二是特色种养业发展不断壮大。进一步规范生猪养殖业,目前,我镇规模生猪养殖场主要有“新湘农”和“好运来”,年生猪出栏达8万多头,产值近亿元。按照全面规范养殖业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养殖企业进行环境整治,对污染物无序、无组织排放的养殖企业进行限期整改,确保排放达标,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新湘农”今年投入380万元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2套,目前已经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确保了排放达标,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与周边村组群众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环境。进一步做强做优菖蒲脐橙,今年,引进江西老板投资入股,利用其成熟的种植技术、完善的销售网络,扩大品牌效应,脐橙种植效益突显。目前,原滞销的脐橙现已是“皇帝女儿不愁嫁”,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250万斤,产值近千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菖蒲脐橙初显品牌效应。目前该项目正加速土地流转,扩大脐橙种植规模,力争达到一万亩以上。在巩固脐橙、生猪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壮大蔬菜、油茶、名贵花卉苗木种植及甲鱼和中华鲟养殖等特色产业。一年来,共建规模特色农业示范点4个,发展蔬菜基地3000余亩,其中,丰加经营的“宏达蔬菜合作社”理事长肖建芳在今年全县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第三名;何家香猪、深村甲鱼、深塘杜仲鸡等特色养殖场逐渐壮大,年产值可达500余万元。

(二)现代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一是现代观光农业发展来势喜人。今年,成功引进台湾樱花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山海天现代农庄和郡浩农业生态项目。其中,山海天农庄项目占地1000余亩,今年已投资500余万元种植樱花600余亩,发展樱花育苗基地100余亩,每年可提供优质樱花苗20万株;郡浩生态农业项目占地1100余亩,目前已相继投资600余万元种植了樱花、桂花、红叶石楠等苗木。台湾樱花红有限公司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3000万元将两个基地建设成以樱花种植为特色,集苗木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观光项目,打造湖南省最大的樱花基地,准备2017年在xx举办湖南省樱花节。二是中药材种植发展迅速。积极响XX县委、县政府号召,大力宣传中药材种植的综合效益,正确引导群众依托xx丰富的山林资源适度种植中药材,打造继烟叶之后的又一个农业支柱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引进深圳人投资在下桥村建设桂阳名贵中药材项目,该项目占地1200余亩,今年已投资500余万元种植400余亩玄参和玉竹,已被列入了全县中药材种植的重要基地。投资商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2500万元发展以牡丹花和中药材种植为主的农业生态项目。

(三)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按照政策关闭了产能低下的古隆下煤矿,并对采矿区进行了全面复绿。规范宝岭煤矿开采,督促企业按照现代采矿企业要求进行技术改造,确保企业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结合本地特色资源,依托山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家庭农庄等特色旅游、餐饮服务业。目前,全镇家庭农庄或农场形式的休闲服务场所已达到5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阿里巴巴集团在桂阳建设农村淘宝网的机遇,建立一个镇级代办点,充分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畅通流通渠道,推动脐橙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形成品牌效应。

二、突出城乡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一)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一是调优镇区总体规划。抢抓衡武高速公路舂陵江互通口至桂阳连接线建设的大好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xx镇镇区总体规划》,从区域发展的高度考虑镇区的空间布局,将镇区发展方向调整为主要向东、北靠近连接线区域发展,主动对接县城发展,为融入县城10分钟经济圈打下了基础。二是完善村镇详细规划。制定镇区提质改造详细规划,并按照“三有三无”的要求,已完成部分旧房拆除、临街房屋加层建设等前期工作,争取为申报2016年示范镇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投资20余万元对在桂阳至舂陵江互通连接线沿线的菖蒲村、xx村栗山自然村、板桥自然村进行了地形图测绘和规划设计。三是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框架,争取政策将老圩场与连接线之间的连接道路纳入公租房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争取中央专项资金160余万元,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前期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费用。

(二)农村村民建房逐渐规范。一是规范建房意识增强。以宣传引导,打击开路,规范审批、跟踪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规范农村建房工作力度,悬挂宣传横幅120条,发放传单3000余份,大力宣传规范农村建房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广大群众强化规范建房意识和依法依规审批意识。目前,普遍形成了审批后建房的意识,并且要求集中连片建房的村组越来越多,今年有菖蒲、元山、xx三个村按照城乡统筹的标准和要求开展集中连片建房。二是行政审批进一步规范。审批时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和建新拆旧原则,统一新建房屋的造型、风格和色彩,确保按标准规划,照图纸施工,形成布局协调,特色鲜明的农村建筑群体。今年,我镇已经审批建房58户,建成高标准样板房10户。三是监督检查和打击处理常态化。镇村两级强化日常监督,对未批先建或违反规划许可条件进行建设的行为及时进行从严打击和处理,全年我镇联合春陵江国土所、仁义派出所先后开展专项整治大行动3次,拆除违规建房20余栋,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有效地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

(三)农村环境整治继续巩固。继续坚持大清扫,重管理,严考核,抓好了农村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和序化工作,尤其是在绿化、净化和亮化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一是镇区环境卫生进一步改观。投入4万元聘请专人加强对镇区环境卫生的清扫和保洁。同时,要求镇干部带头投入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全年组织干部职工开展镇区卫生清洁行动40余次,极大地改善了镇区卫生状况,得到群众一致认可。二是村庄卫生保洁进一步加强。今年,我镇又投入近10万元,采购户用垃圾桶500个,新建垃圾填埋场3个,为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提供必要的设施。同时,要求各自然村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聘请专人负责村内环境卫生的清扫,定期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涌现出了元山、菖蒲、鲤鱼、深塘一大批等环境卫生先进村。

(四)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按照示范引领的原则,选定菖蒲村为城乡统筹示范村,元山村和xx村甘溪自然村为集中连片建房示范点。在继续推进元山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重点打造菖蒲城乡统筹示范村和元山、甘溪两个集中连片建房示范点,通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质生态绿化、整修村容村貌,打造出一批有产业、有特色、有魅力的新农村建设样榜村。目前,菖蒲示范村建设完成拆除旧房140余栋,修建环村公路3.6公里,并对村前的广场进行了扩建、整修和提质,房屋立面改造、集中建房和工具房建设等大部分已进入扫尾阶段,共完成投资近500万元,提质改造效果显现。元山集中连片建房示范点已完成总体规划、选址、定户型、基础平整等前期工作,马上进入招投标程序。甘溪集中连片建房已确定28户建房户主,正在抓紧办理总体规划和证件审批工作。

(五)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一是城乡绿化攻坚全面完成。始终将绿化攻坚工作作为一件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超额完成全年绿化攻坚任务,共完成绿化造林5023亩,占总任务的167%,大大超额完XX县分配的3000亩造林任务,完成率排在全县各乡镇前5名。二是森林防火扎实有效。在全面增强全民防火的主动意识的前提下,创新森林防火工作管理模式,整合人员和资金,采取劳务外包的形式,向社会公开选聘了11名专业护林防火员,防火员分片包干负责。全面推行“镇、村、组、防火员”四级gps定位联动模式,在电子图上全程实时定位防火员位置和查询运行轨迹,增强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实效,确保了巡查不留死角,扑救及时有效。今年,全镇基本无烧山林现象,更无一例重大火灾事故,得到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三是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今年我镇积极开展重金属耕地污染应急性修复工作,联合县农业局对涉及重金属污染耕地的xx、元山、鲤鱼等3村2960亩耕进行了应急性修复,通过施有机肥、撒生石灰、种植绿肥等措施大大改良了土质,有效阻断了农作物对土壤有害成分的吸收。同时,积极组织耕地污染防治培训,提高农民耕地治理意识,全年累计培训5次,参训人员总数达450余人,集中治理7次,耕地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严格督促新湘农养殖场按要求加强对污水的治理,该公司投资380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从源头治理了污水乱排行为,避免了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结合陶家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完成了沿线三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结合植树造林工作,完成了邓家1200亩石漠化治理。

(六)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乡村交通日益便捷,先后投资210万元硬化深村大长江通村公路2公里、xx太平村通村公路1.8公里、下愁通村公路2.2公里及扩宽甘溪至深村公路;完善s232线xx境内及下桥至幕庭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安装,加强境内69公里县、乡、村道的管护,确保通行安全。水利设施大力改善,投入50万元及时对木凉亭水库主坝外体滑坡险情处置,消除隐患,新建下桥、何家、菖蒲3座30千瓦的电排,安装灌溉管道1200米;新修山塘3座,渠道9800米,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问题。

三、突出和谐社会建设,民本民生持续改善

(一)民生保障水平稳定提升。一是民生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近500万元的xx集中供水管网扩建工程及陶家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幕庭、下桥、飘塘村分散供水已全面完工,入户后可解决15个行政村1.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50万元建设的30套xx卫生院公租房已主体完工;鲤鱼村留守儿童之家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危房改造32户,发放危房改造补贴资金31万元;投资19万元完善、更新敬老院设施设备,为全市敬老院现场会的召开提供了很好的观摩现场。积极推行政务网上服务,确保政务服务大厅入驻事项公开、便民并服务到位,截止目前,网上政务办件量达12000件,办件量排各乡镇前列。二是民生保障面进一步扩大。统筹做好新农合和新农保工作,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稳定新农合参合率,扩大受益面。截止11月底全镇新农合参合人数为18649,参合率达97.41%,在12月底确保全面完XX县分配任务;新农保参保人数达8659人,参保率达108.12%,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完成率排全县前5名。三是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对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了核实,共清理78户,252人不符合贫困户要求的对象,做到了精准识贫;组织全镇干部职工进行“一进二访”结对帮扶活动,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个帮扶对象,并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帮扶措施,真正做到精准扶贫。2015年完成帮扶脱贫178人,精准识贫建档1167人,分三年完成帮扶脱贫。切实关注弱势群体,扎实做好城乡低保扩面工作。至2015年12月底,我镇低保户已达956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68200元。

(二)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发展。一是计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进一步夯实计生工作基础,完善人口信息库,加大乡、村两级及计生对象的宣传培训力度,投入12万元加强了计生政策宣传、阵地建设和对计生困难家庭的扶助。全年全镇共出生263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76.5%,已婚育龄妇女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6%,人口自然增长率7‰,顺利通过计生市、县检查,计生工作有望实现保类进位。二是科教文卫共青妇工作均衡推进。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投资50万元新建中学厕所一栋,投资60万元对邓家等村小进行改造,中学办公大楼及中心校教学楼外墙改造、修善等均改善了教学条件,教学硬件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积极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改革,让广大群众共享医疗卫生改革成果。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完成了全镇19个行政村农家书屋读物的补充、农村广播村村响的安装调试。积极参加县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认真完成交办的各项文化工作任务。在县民间百剧团大汇演中代表我镇参演的舞蹈队节目《今日xx美如画》荣获三等奖。关爱关心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之家投入使用。

(三)社会秩序平安稳定。一是社会大局稳定。坚决落实综治维稳工作责任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联防体系,高度重视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坚持领导坐班接访制,建设村级便民服务点,矛盾纠纷隐患每日排查上报,做到对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化了。全年共排查出各类纠纷隐患45起,调处隐患纠纷45起。妥善处置幕庭与肖家镇新坠村山林权属纠纷,及时处理新湘农养殖场涉嫌污染村民饮用水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重视民调走访工作,共制作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0份,悬挂宣传横幅145条,书写固定标语95条,使民调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镇上下营造了良好氛围。民调走访共收集意见和建议310条,及时处理和回访310条,真心实意的解决了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民意调查效果好,下半年排全市第73位,全年民调工作排全市93位,政法综治工作排全县前5名。二是安全生产平安。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提升年”活动,积极推进落实“十大战役”相关工作措施,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及时建立隐患台帐并整治到位。全年共排查出各类隐患107起,整治107起,整治率100%。全年共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10余次,组织联合检查执法8次,下达执法文书30余份,处理违法人员5人,取缔非法倒充液化气点4个,督促邓家满满加油站4月份关闭,督促境内4家幼儿园购置标准化校车,强制责停邓家优德幼儿园2台不合格车辆接送学生的行为,依法取缔丰加村谢国清无证经营药店。一年来,我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四、突出政治文明建设,执政水平明显提升

(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六五”普法学习、考试,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和驾驭基层工作的能力。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了8次,支部集中学习20余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了“五•四”篮球友谊赛、“七•一”登山、重温入党誓词、爱国卫生等活动,激发了活力,凝聚了人心。严格党员管理,纯洁党员队伍。今年来,各支部呈报发展对象17人,通过党委审查,支部党员大会票决,符合条件批准11人,因计划生育影响暂缓发展3人,因程序未到位或不符合条件3人。坚持实施镇村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信息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专项负责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完善财务开支、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廉政效能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先后两次对支村两委成员进行民主测评,依法依纪严肃查处群众反映有问题的党员干部1名。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党政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杜绝了“一言堂”。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严格依法行政,聘请法律顾问,对政府公文及相关文书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行政合法,全年无违法违纪行为,没有一起被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

(二)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进。以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对菖蒲村和元山村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进行提质,完善设施设备、党务公开,充实内容,树立典型,然后再以点带面,推动其它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利用省、市委组织部组织的交叉检查的机会,由党委书记及组织委员带队,按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对各支部的资料规范情况、支部活动室的布置及整洁、党务村务公开情况等进行了督查,促进了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抓好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对三合、大留两个软弱涣散党支部根据情况制定了整顿措施,分别投资5万元、3万元改建大留村、三合村支部活动室,完善设施设备,并由党委派出第一书记,开展“两进两访”,帮助村里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严格执行“村帐镇管”制度,加强对村级财务和村级集体经济的监督,确保资金安全。针对干部“慵懒散”、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我镇推行作风效能考核,对村组干部是否如实参加会议、工作落实情况等纳入绩效考核,从而提高了工作积极性,确保了政令畅通。

(三)人大、政协、武装等工作全面加强。积极支持政协、统战、武装等工作,积极保证经费投入,充实人财物,在经费、工作支持协调上予以充分保障。积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地方权力机关的作用,依法召开了xx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顺利实现县人大代表在xx选区的补选工作,同时组织人大代表对xx镇卫生院依法进行了工作评议。邀请驻镇的县政协委员参加镇内各重大会议,积极答复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作用。建立了党外人士联系台账,积极号召党外优秀人士筹资筹款建设家乡。多次组织民兵干部及民兵进行时事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对民兵营长、预备役人员进行理想信念和党性、党风教育。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完善基层武装部办公设施和其它硬件建设,积极参加专武干部集训,全面完成了县人武部分配的各项任务。

7.文化民生建设的路径探索 篇七

关键词:民生,文化民生,文化建设路径

现阶段,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出现了诸多根本性变革, 其中, 最为显著的趋势就是经济社会向文化发展转变。为适应新的形势, 改善民生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转变结合起来, 即关注文化民生建设。民生, 是人民的生计;文化民生, 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 它着力解决的是精神、意识、灵魂等方面的民生问题。在我国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中, 文化建设绝不能忽视文化民生。坚持文化民生建设的导向, 在与文化建设紧密相关的同时, 还决定着未来我国能否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 发挥文化的渗透效应把整个社会引导至和谐健康发展路径上来。因此, 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是时代的呼唤。

一、文化民生的内涵及意义

1. 文化是民生之魂

每个历史阶段, 民生的意义和范畴不同, 在温饱和安全没有获取时, 民生关注的重点是物质需求的满足。在这个阶段, 文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个奢侈品, 文化与民生关系不大。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物质需求逐步被满足,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高涨。这时的民生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物质层面, 它还应包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应该拓展民生建设的内涵, 将民生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即关注文化民生。强调文化民生, 就是让人民群众能广泛享受到优秀的文化成果, 使文化提升人的思想认识和人生境界。如何满足广大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工作面临的新的民生课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根基, 是一个民族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国民之魂, 文以化之;国家之神, 文以铸之。”文化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 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又是关系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1]。社会越发展, 优秀文化在启迪心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方面的作用越是重要。如果没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文化方面丰盈, 人们不可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况且, 文化元素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即便是最普通的衣食住行, 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可以说, 文化在人民生活中, 是民生的根本需求和灵魂。

2. 文化民生是人民的文化权益

当人们生活富足之后, 民生问题就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2]。从消费需求来看,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是文化民生发展的原动力。现阶段, 精神需求已经成为人民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 文化民生是人们必须得到的权益, 即文化权益。物质生活的富足实现了人们的生存权, 文化权益的保障是人民发展权不能缺少的部分。发展权能给让人全面发展, 生活丰富多彩, 素质提升。因此, 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与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一样, 是社会主义人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该论述既指出了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 又明确了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化民生作为人民的“精神生存”基础, 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 也涵盖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益就是人民自由平等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 并能充分公平地享受社会文化成果, 人民在文化生产和创造上有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的权利, 人们通过脑力劳动生产出各种内容与形式的文化成果时受到保护和享受利益。概括来讲, 文化权益就是文化消费、文化创造、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批评等方面的权利。而文化消费的权利是基础和关键, 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3]。可以说, 文化权益已经发展成为体现“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指标。

3. 文化民生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导向

文化民生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宗旨。文化民生同样离不开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民生的路径。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 同时也是文化成果的享有者和受益者。文化建设的成效以文化民生为检验标准。文化民生与广大人民的精神追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想认识、生活品质和幸福水平息息相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方面, 文化民生的目的是疏通民生的脉络, 让人们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处处沉浸在和谐的生活氛围和艺术熏陶环境中。只要文化建设自觉地安放在民生的本位上就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从长期看, 把文化民生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对国家和民族产生的影响, 比经济与政治更深刻、更持久。现阶段,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为根本任务。在国家和人民富裕以后, 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 文化建设已经放到了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位置,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现在的主要矛盾, 反映了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深刻的以人为本理念。

二、文化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

现实中,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文化产业问题,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社会转型和社会管理中的文化心态问题以及多元、多样、多变的精神需求中的文化引领问题和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中的文化创新问题等, 倡导的都是文化民生问题。所以, 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遵循文化民生建设的理念和发展路径去探索。如何使“文化民生”惠及人民群众, 提升全社会的发展水平?建设文化民生建设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权益作为一项基本权利, 是和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一样重要的公民权利。实现人们文化民生,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体现, 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内涵丰富, 无论是文化生产与创造, 还是文化消费与享受, 都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所应触及的界域和所应指向的对象[4]。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同时是种发展权, 每个人都有更高水平的文化追求, 并着力去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 这一过程与个人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提升是同步的。

2. 坚持以民为本的文化发展路线

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顺应人民群众意愿推进文化建设, 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 更好地实现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要坚持贴近大众,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增加面向普通群众的文化产品供给, 努力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食粮。同时, 要坚持重心下移, 把更多资源投向基层, 把更多项目放在基层, 把更多服务延伸到基层, 打牢文化建设深厚的群众根基。尊重、接受和引导大众的文化趣味。当前社会急速转型, 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多元性。文化生活中甚至存在很多低俗, 甚至价值观扭曲的东西, 这就要发挥好导向作用。

3. 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在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 必然充分发挥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创造力[5]。要坚持共建共享,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激发群众创造热情, 让人民参与进来, 享受其中。任何社会, 不管其发展程度有多高、文化底蕴有多深, 都离不开众多的普通群众的积极创造。因此, 促进我国文化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必须广泛深入走向民间, 挖掘整理文化资源;运用民营资本投入,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同时, 注重提升民众的文化消费水平, 用文化体验来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同时, 推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要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 从人们最关心的具体事情抓起。要让文化从学术界走向大众生活, 让文化从小团体走向老百姓, 创作要使普通民众能欣赏、能把握, 让文化彻底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路径探索

1. 保障文化权利推动文化民生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部署“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时提出, 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法律, 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保障公民文化权利, 实现公民文化权利、保障法治化意义重大。

文化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础性权利, 以政府之力主导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公民实现文化权益的根本保证。一段时间以来,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太少,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分布不均, 有些地方出现严重匮乏的情况, 甚至出现“空心化”“荒漠化”。一些地方在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提供文化服务方面缺规划、缺思路、缺资金、缺人才, 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几乎一片空白, 大量粗鄙低俗、“乱力怪神”或封建糟粕趁虚而入, 污染了群众包括青少年的心灵, 败坏了社会公德和社会风气。这种局面亟待改变。因此, 文化权利不能光停留在理论上, 而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其实现的途径, 尤其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在文化权利拥有宽松社会氛围的同时, 文化权利应受到完全的尊重和法律保护。但文化权利的实现不能违背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 也不应妨碍别人的文化权利。现阶段, 我国应着手建立完善、系统的文化权益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包括文化投入、文化规划、知识产权、文化资源保护等一系列内容。

2. 以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民生建设

文化产业与老百姓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对文化建设和人民幸福起着重要作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必然途径。文化产业是大众文化的衍生品, 处处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水平和价值观念, 蕴含着国家的“软实力”。没有文化产业的文化民生是不完整的民生, 是不健康的民生。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改善与提高文化民生水平, 也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文化资源加工对象。向市场生产文化意义产品, 对自然资源需求率低, 需求弹性比较大, 产品附加值高, 价值链长, 是典型的生态经济, 有助于给人们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同时, 发展文化产业能从经济上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一是文化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 尤其是作为中间产品和服务的部分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 对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产生一定的关联带动效应。技术的创新与使用增加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使文化商品和相关服务的经济价值凸现出来, 并产生了大量新的文化业态, 如互联网文化、网络游戏、新媒体、动漫等,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现阶段, 文化产业与旅游、农业、工业、金融业等国民经济产业正走向深度融合, 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内在价值、信息化和集约化水平, 逐步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核心、关联度日益紧密的庞大产业链。由于文化产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 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非常有助于就业,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就业是保障收入的基础, 也是保障民生的关键。因此, 我国现阶段应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尤其是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 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民生导向, 这对推动文化民生建设的意义非凡。

3.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民生建设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是一项具有普惠性的重要工作,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也是保障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最终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多元化, 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公共文化管理的运行和保障机制逐渐完善, 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格局。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同时, 需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立法,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和范式;建立群众反馈机制, 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资源, 建设功能完备、覆盖广泛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 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政府要切实履行投入保障责任, 把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成不折不扣的民生保障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也要引入竞争机制, 借助市场化手段, 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公共文化服务立法需要明确, 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财政应给予补贴或部分资金投入。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兴办的文化单位, 也可以既与国有文化单位“分享”公共文化服务市场, “分享”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投入, 同时也向社会提供市场化、营利性公共文化服务, 包括一些高精尖、“高大上”的文化活动和演出赛事。

参考文献

[1]缪志红.以文化人, 造福民生[J].群众, 2011 (6) .

[2]薛岳.怎样理解文化也是民生[J].红旗文稿, 2010 (18) .

[3]陈连生.要更加重视文化民生建设[J].世纪行, 2008 (2) .

[4]张可, 栾戈平.人文情怀, 文化民生——当代中国建设“文化民生”的现实途径[J].艺术百家, 2010 (S1) .

8.坚持共享发展 推进民生建设 篇八

一、“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新常态”下更好地惠及民生的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十三五”建议规划从始至终贯穿了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的一条主线,那就是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有所不同的是,“十三五”的发展相对于以往的“发展”具有“新境界”,它是在深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向新态势,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是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体现统筹兼顾、更好地惠及民生的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蕴涵着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突出前瞻性和引领性,既勾勒蓝图又要绘制施工图,是全面的民生发展宣言。

1、共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共享,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的与时俱进,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当下最生动的实践。

2、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由于每个人天赋和能力的差异、对机会的把握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贫富分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发展的成果普惠到每一个中国人,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

3、共享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鲜明体现。我们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来自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满足感,是执政为民这一理念最鲜活的体现。

4、共享发展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发展内容的全面、发展主体的全面,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共享永远都是我们最明亮的主题。

二、“共享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主体地位,增进人民福祉的民生发展

“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紧紧围绕民生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和发展行动来谋划和布局,紧紧围绕着民生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来着力。“十三五”的民生发展,是确保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民生发展,是协调、绿色的民生发展,是创新、和谐的民生发展,更是补短板、抓脱贫的民生发展。

1.全面小康来自人民,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小康,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建议》提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舉措。这些举措体现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原则,必将调动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万众创业新局面。

2.全面小康依靠人民,是亿万群众共同创造的事业。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回首改革历程,从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开,到万众创业的蓬勃兴起,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勇敢探索,推动中国改革发展步步向前。当前,要推动制度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凝心聚力、集思广益,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近年来,尽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比如,就资源来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就环境来说,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就生态状况来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3.全面小康为了人民,是人人共享的幸福社会。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新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这些目标要求,十几亿人民将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主人翁姿态,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建议》提出,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比如,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比如,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比如,在收入分配上,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比如,在社会保障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制度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比如,在人口政策上,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可以预期,随着这些重大举措的落实,人们所追求的平等机会、健康生活、安定社会环境等美好愿景将加速实现,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将有更多获得感,社会将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

三、“共享发展”是充分体现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的生动和形象体现

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根本宗旨要求。“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建议》提出,要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須充分发扬民主。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人民主人翁精神的充分发挥,是全面小康取得决胜的不竭动力。要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议》特别强调,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等,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相信,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举措的落实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必将极大地惠及民生、富民强国。

9.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篇九

主讲人:李培林

主讲人简介

李培林,著名社会学家,1955年生,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第七届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3年赴法留学,1987获巴黎第一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为2012年第一、二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所做的专题报告。李培林所长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这一主题,结合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背景,即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过大、从低成本劳动到产业结构升级、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到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从就业与劳动关系、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消费、“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社会保障与社会改革、社会与社区建设以及价值观念、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六大方面,对社会管理领域涉及的重大问题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作了全面剖析,以翔实的数据资料阐释了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李培林所长指出,社会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部署,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创新,还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得到解决,即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得以解决。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各司其职、多方并进。

课程提纲

导言: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概念

一、就业与劳动关系

1.城镇登记失业率

2.实际需就业人员

3.当前就业市场的特点

二、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消费

1.国内消费拉动经济依然乏力?

2.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难以扭转

3.中产阶级比重仍然较小

4.社会经济地位认同普遍偏下的情况值得警惕

三、“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

四、社会保障和社会改革

1.社会保障与消费预期的关系

2.制度碎片化和全国统筹的矛盾

3.经济周期性波动和福利刚性增长的矛盾

4.养老和就业矛盾

五、社会管理与社区建设

10.建设新农村就要致力改善民生 篇十

一、附城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做法

——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大力拓展兴村富民新产业。

近两年来,他们结合村情实际,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全面实施了支柱产业做法强做大,民营个体上档升级战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两委充分利用上级关小改中建大的产业政策,对煤矿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落实了资源整合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上交了资源价款和安全风险抵押资金,扩大了煤炭储量和煤田面积,增强了支柱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采取集体搭台,群众唱戏的办法,积极引导,大胆启用能人,努力创新一社一企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全村8个分社,已发展了6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好的集体企业,其中包括两化工厂、两个铸造厂和两个免烧砖厂。全村新增个体经营户50多户。在个体企业发展方面,围绕做强做大“附城牛肉丸”这一传统产品,给予大力引导和扶持发展,培育了一批大户,开拓了农民增收的新空间。

——以实施三项工程为突破,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新水平。

凤山寄宿制小学建设工程。原先的村小学是在一座破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村两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建设新农村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项上马修建全县第一、晋城一流的凤山小学。工程于XX年10月规划立项,总投资700多万元,新建三栋三层办公楼、教学楼、住宿楼共三栋160间,总建筑面积5457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名教职员工和学生。工程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建设,于XX年8月竣工剪彩投入使用。同时他们还立足于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新修建了凤山人民剧场,创建了德育教育基地和农民培训中心,为人才兴村、丰富人民群众文体生活、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活动场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老西街拆迁拓宽改造工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大力度投入的思路和要求,共拆迁单位和农户81个,房屋296间,厕所38个,拆迁面积3100平方米,补偿资金130余万元。总投资745万元,新建房屋412间,安排个体工商户169户,改造硬化街道和道路9公里,铺建下水道500米。改造后的街道设计新颖美观;街道宽阔整洁,基础设施配套,美化镇容村貌,扩大了商贸场所,成为了富民强村的商贸产业街。

新建路开发建设工程。该路地处附城集镇西街与晋陵一级路接轨地段,全长500米,宽34米,工程经过城建部门的合理规划,总投资1100万元,建成三层单面楼280间,经过两年多的施工,目前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硬化、亮化、美化、绿化配套工程也已基本完成。新建路的开发与建设,必将成为全村甚至全镇对外经济交流的平台,大大提升招商引资的外部环境。

——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目的,实现环境卫生状况新改善。

附城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一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在“村容整洁”上为全镇做出示范。为此,他们首先是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动员农民群众开展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各级沼气建设扶持政策,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短短5个月时间,全村就有200余户用上沼气这一清洁能源。其次是建立了一支专门的环境卫生清洁队伍,并组建了一支由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环境卫生监督队伍,常年对集镇环境卫生进行治理和管理,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干净、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第三是突出治理乱堆乱放乱设摊点的不良习惯,设立了40个高标准的垃圾池,配备了10辆三轮车,做到了主要街道天天扫,小街小巷三六九,较好的实现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道路畅通、村容整洁的目标。第四是强化制度,规范了村民的生活行为,开展了“爱我家乡,建我附城”的文明创建活动,新建了村民活动中心和门球场,配备了20套健身器材,并种植了多种花卉,突出展示了新农村的新形象新气息。

二、基本经验及几点启示

附城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既有令人鼓舞的成绩,也不乏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新农村建设要有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在旧街拆迁过程中,涉及面广,利益重,政策强,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全体成员分兵把口,和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零距离的接触,公开公正操作,为了拆迁不拆心,做好群众的工作最重要。在修建学校过程中,他们又发动群众举行了“家乡情感功德之旅”的捐资建校活动,仅短短十天时间收到捐款210余万元,捐款人员广泛,气氛热烈动人,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是必须要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建设新农村是一具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千头万绪都需要干,但从哪里取得突破呢?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附城村选准修建学校作为突破就选对了,经济发展要靠人才,谁家的子弟都要上学,所以,群众就非常拥护。

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无论是在修建新小学的过程,还是在开发新建路施工中,大大小小的工程现场,都能够体会到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三项工程”(修建学校、西街改造、新建路开发)领导,他们成立了强有力的工程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两委干部部分包工程,老干部负责质量监工。在七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村两委一班人同舟共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了友谊,锻炼了班子,经受了考验,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附城村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二是对农村及农业的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附城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等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也还存在着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五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政策要求,附城村乃至全附城镇的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等方面做好文章,下足功夫。

——农业产业化方面,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保障社会化方面,要全面深化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村镇文明化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1.关于民生档案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民生档案;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民生档案是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与经济建设密切相连的问题记录在册,并将这些现实利益汇总记录。这种关于民生民情的系统性档案,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信息记录,也是国家五年规划后的核查依据,更是能够通过问题反馈和现实解决方案向对比来更好服务民众,解决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民生档案关系民生,因此对于其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但对民生档案的管理工作现阶段才得以重视,管理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1.1民生档案记录内容的内涵界定模糊

关于民生档案的内涵界定,主要是民生问题涉及的范围,但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档案记录方面也没有详细规定。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却众说纷纭,主要是以下几个观点占据主流趋势。学者认为民生档案主要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农业方面的土地承包、农村经济方面的税费、农民工问题、住房拆迁问题、婚姻问题、户籍变动问题、高考问题等等,应该是涉及不同领域的不同类型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民生问题应该是以主题进行划分,包括民生政治;社会保障福利薪酬;教育类、医疗卫生类、食品安全类、交通出行类、住房建筑类、环境保护等主题的档案记录。但其实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应该与百姓生活相关,那么各个问题都属于民生问题,这种概念下民生档案的记录内容则具有很大的兼容性,缺乏统一明确的主题分类和限定,容易造成民生档案记录内容混乱和无序。

1.2民生档案缺乏明确管理规范

由于民生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其档案部门数量也较多,分管业务也较为复杂。整体档案管理部门有一定的制度规范,但各个部门由于其涉及的领域不同,其规范和制度只能是普适性的一般规范,因此各个部门对于自己的业务管理则缺乏更为明晰的规范。这种情况则直接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较差,不利于部门的整体性管理。

1.3民生档案管理权责不清晰

民生档案管理各部门不仅是缺乏详细的管理规范,同时各部门间的权责也并不清晰,管理权限也较为分散。在民生档案管理方面,不同类型的档案分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但管理部门内部也包含各种团体,包括党政放面、企业方面以及相关的第三方组织。这种管理体制容易造成权力的分散,任务分散,同时档案记录留存也会较为混录,为人们查找相关信息造成困扰。

2.民生档案管理方面的改进举措

2.1民生档案记录内容的内涵界定

民生档案的管理前提在于民生档案收录内容的内涵明晰化、范围的限定性以及种类的确定性。由于经济发展的迅猛性,人们生活中的问题大大小小层出不穷,为了更加明晰人们的需求,为国家政策出台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就要求民生档案记录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加以把握。根据民生档案的服务对象和记录内容,民生档案应该是政府、社会或者个人形成的组织机构以记录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和问题,以成为国家政策制定的原始依据,也是百姓维权的真实记录。

2.2民生档案管理的制度性规范以及清晰的权责体系

民生档案管理目前分散性的管理氛围和粗略的管理制度,必须向规范化、精细化和明晰化方面改进。民生档案存在的重要意义要求其必须依法管理,管理部门应该在接受主管部门领导的同时也接受档案部门的管理,双重领导不仅是保证行业信息的记录准确性,也应接受档案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以保证其规范性和责任明晰化。

3.民生档案信息的整合化和资源共享化

民生档案主要是记录民生问题,应该对民众进行负责,让民众有一定的知情权。但由于民生档案的分类较为分散,种类也繁多,因而整合化和模块化的信息查询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民生档案应该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分类分模块建立信息门户,形成民生问题查询的主要媒介,同时也可以形成“民生信息查询APP”,让人民能够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更好的发表社情民意,更好更全面了解社会中的民生问题。

4.民生档案管理的法制性

民生档案的管理在让人民享受信息带来便捷性同时,也应该以法制管理的形式让其更为规范,更能为人民服务。民生档案的类型复杂,同时人民关于档案管理的法治意识也较为缺乏,因此对于民生档案的管理在法制化的道路上也较为漫长的,因此民生档案应该是社会服务部门与立法部门相结合,制定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使其更具备公信力。

5.小结

关于民生档案的管理和建设,首先是民生档案记录内容的内涵界定,其次是实现管理的制度性规范以及清晰的权责体系,同时整合民生档案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性,也应该推动民生档案管理的法治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柳.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管理与利用服务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陆庆华.民生档案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探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2,06:84-86.

上一篇:初二环保作文: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下一篇:地球爷爷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