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色(精选9篇)
1.我国特色 篇一
发展我国的特色果树-欧李
王有信 晋城市果树研究所
欧李(Cerasus humilis(Bge)Sok)是蔷薇科樱桃属落叶小灌木果树,广泛分布于我国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干旱、寒冷地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古老野生树种。80年代中后期,逐渐被引起重视。引领欧李产业正常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从而在国内外有一定市场份额,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现将欧李科研、生产、进入市场作一简要介绍。
1.欧李研究概况与最近取得的进展
欧李作为果树研究时间很短,参与研究的单位并不多,同其它果树相比较仅二十年左右。欧李具有多样化、高营养、保健强、无污染、抗性强的特点,人们称“第三代时尚水果”;它的果实中钙含量是目前水果中最高的,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又被称“天然绿色钙粉”,从而进一步引起消费者的需求,经科研人员艰苦努力,欧李己成为新的人工栽培“树种”。2004年王有信、何卫军编著的我国第一部欧李专著《欧李栽培与开发利用》一书出版发行,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标志着欧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5年由王有信主持的《欧李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课题通过省级专家鉴定,并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8月欧李首次入选奥运推荐果品。2008年合办在郑州召开《全国首届欧李产学研论坛》会,进一步推动了欧李科研与产业开发。2009年选育的第一个鲜食良种“欧李鲜食一号”通过省级审定。目前,国内通过审定的欧李品种主要有:内蒙古农牧学院 “内蒙大欧李”;山西农业大学 “农大钙果3号”、“农大钙果4号”品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燕山1号”品种。山东济南的“早熟欧李”,这些品种都是从野生欧李中筛选出,为加工或加工兼鲜食品种;在欧李种内杂交、远缘杂交培育成功的品种还未见报道。我们选育欧李鲜食品种的目标是:果实艳丽、风味独特、欧李香型浓厚、甜酸适口、无涩味。经多年筛选以鲜食为主体的早、中、晚熟品系欧鲜1号、欧鲜2号、欧鲜3号、欧鲜4号正在示范推广。
从近几年报道情况看,一些企业、公司开展了欧李深加工研究,试制成功了欧李冰洒、果酒、果汁、果脯、钙茶等。这是科研人员与企业结合的结果、共同努力的结晶。
2.欧李未能有效推广的原因分析
欧李作为我国特有的矮生果树,是新型的第三代时尚水果,但为什么经多年推广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欧李研究20年,从野生到半栽培状态(其实最早上世纪50年代农民就在地埂边采摘食用)再到栽培状态(现在大面积栽培),为何一直没有进入市场呢?为什么欧李前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引种进入高潮而后又低落呢?可以说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2.1如何开发利用的导向问题
欧李含钙量特高,受到人们关注。但由于野生欧李的适口性差,所以,从开发伊始,人 1 们就把重点放在了加工上。然而,这样做要求环节多,在科研人员、生产者、企业等没有形成共识之前难以操作,这条路还是漫长的。过去所选的优良品种多数是加工兼鲜食型,并非真正的鲜食品种,一些农民引种推广后,鲜食口感很差而觉得上当受骗,所以欧李的鲜食品种选育是关系到快步走入超市、进入餐桌的前提。
2.2商家盲目炒作,脱离市场规律
研究单位研发出新品种后,一些商家过度炒作,将苗木价位定的过高,脱离市场规律,这样炒作不仅使一般种植者感到失望,也让某些企业感到投资风险较大。
2.3缺少配套管理栽培技术
欧李是一种新型而古老的果树,栽培管理需一套技术,尤其是果实管理,如疏花疏果,增加一级果,果实的采收期与预冷保鲜等等,都有一定规程,引种苗木必须与栽培技术配套,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4苗木良莠不分,引种者上当
欧李苗木种类多,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将实生苗当作良种苗木出售,说什么是“混合类群”良种,有的称远缘杂交组合新品种、有的称‘太空’育种新成果等等,对欧李的推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实,欧李种苗有野生归圃苗、种子抪种实生苗、扦插苗、组培苗等,不论是何种苗木,如果不是真正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苗木后代(包插括扦插、组培苗木)均不能称之为优良品种苗。
3.欧李鲜食果进入市场还有多远
从欧李的野生资源调查到优良品种选育,到示范栽培,到引种推广,到市场营销,即消费者审验,如能得到消费者认可,则会有较快发展,否则还需改进。对于果农种植者来讲,必须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否则没利的事情果农则不认可,二者的统一促进了果业的大发展、市场的大繁荣、消费者的大喜欢。要达到上述三大目标,关键是要选择好适宜鲜食的丰产优良品种。
3.1选择适宜鲜食的丰产优质良种,品种是关键
欧李具有多样化、高营养、保健强、无污染、抗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它的果实中钙含量是目前水果中最高的,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人们称“天然绿色钙粉”,从而进一步引起消费者的需求。欧李是新的人工栽培“树种”,正如果树专家张加延先生所说:“经科研人员努力,才使昔日隐藏在荒山野岭中的这个珍宝加入到人工栽培的果树行列,开始了园艺化栽培种植,其鲜果加工制品走进了人们的消费市场,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第501种野生植物资源。”欧李刚刚被投入到果树市场中,与其它果树相比在树体特征、果实特征、风味特征、营养特征、市场占有等方面会有极大的不同。欧李不仅在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尤其它是我国的特有果树,在国际市场中也会有极大的竞争力,将会以一种完全新型的果树树种投入到国际大市场中去。
果实的适口性是鲜食水果的第一要求。一种水果无论有多么丰富的营养,还是外观如何 艳丽,如果没有良好的适口性,消费者都难以接受。欧李的口味比较复杂,常常是以酸为主,涩、甜、苦、香融合在一起,形成多种类型不同的风味。其中,糖酸比合理,香味浓郁者为欧李果实中的上品,可以直接用来鲜食。
3.2欧鲜1号(乌兰T8—1)品种介绍(见图1)
2002年选出的优系。2003年起进行观察,并进行无性繁殖,2006年被评为奥运推荐果品。2009年通过国内品种审定。
其生物学特征:株高1—1.2m。叶披针形,株丛生。花粉白色,花芽多。平均果重6g,最大7g,果实扁圆形,纵横径比2∶2.2,颜色紫红,香气浓郁。果柄长1.2cm,果肉厚、果肉红色,口感酸、甜、脆、爽,多汁,无涩味,粘核,可溶性固形物(折光糖)15%,最高可达17%。是优良的鲜食品种。
该品种在北京地区3月下旬左右萌动,4月中下旬开花,7月下旬果实成熟,10月底落叶,植株生长中庸。建议扦插苗栽植株行距0.8×1m,管理好当年可抽出基生枝5—7条,座果率高,丰产,3—5年生平均株产达1.5-2kg;嫁接苗栽培行株距1.5×1m,丰产效果极佳,3—5年生株产可达5公斤以上(见图2)。
3.3欧李引种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欧李鲜果走向市场可分为企业开发和农户联合种植。不论何种方式种植,都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3.3.1以市场为导向定好位,选准销费市场。销售渠道是通过超市还是批发、零售;是针对大中城市、还是周边市区,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3.3.2选准销费对象。根据市场大小、和对象,根据欧李不同风味和酸甜度确立种植面积,以销定产。
3.3.3确立引种种植规模。以市场大小确立开发的规模,农户引种最好由小面积到大面积、由一户到联户经营,以免销售困难。企业开发,由小到大做成规模特色产业,必须具备四个关键条件。首先企业必须有龙头带动作用,具有开发市场创品牌的能力,走公司加农户之路;第二、必须建好鲜果基地,生产出高品质的果品;第三、选择优良品种,三位一体搞开发,即有科研院所的支持、有良好基地的产品、有企业的开发共同完成;第四、企业具有 现代化管理、营销技能,能否成功,关键在开发市场,有了良好的开端才能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⑴王有信,何卫平欧李栽培与开发利用,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⑵王有信,田志勤 欧李研究现状与产业化开发前景,农产品加工,2006(2),88—90(3)王有信,王建国 野生欧李研究开发利用现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野生果树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110—114(4)王有信,魏跃平观赏植物欧李种质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50—57(5)王有信,何卫平欧李杂交育种研究进展与新品种选育概况,山西果树,2007(1),40—41(6)王有信,何卫平欧李设施栽培技术初探,山西果树,2005(3),4—6(7)王有信 园林绿化新秀欧李种质资源类群与开发利用研究,中国园艺文摘,2005(4,5),9—10,105—107(8)王有信 欧李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园艺文摘,2005(3),4—6
作者简介 王有信,1944年12月生,原晋城市果树研究所、所长,推广研究员,现任晋城市果农合作协会会长。通讯地址: 山西省晋城市恒信大厦505室 邮编048026 电话、传真0356-2028889 邮箱:jcwyx123@163.com
2.我国特色 篇二
关键词:中国特色,公共产品理论,基础设施融资
1 中国农业水利融资背景
1.1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从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规模增加了20.5 倍, 人均收入跨过了高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 成为“世界工厂”、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1 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 年的近40 万亿元人民币。同时, 10 年来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和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3 年4.5%增加至2009 年的12.6%, 2001—2009 年平均贡献率为14.6%,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经济增长贡献国。
另一方面, 就国内而言, 一方面, 长期以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将渐渐消失;另一方面, 当前, 中国城乡、区域和人群之间的差距很大, 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与此同时, 虽然中国正处于社会建设大力推进时期,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较大进步, 但是受发展阶段和政策及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2 我国农业水利投融资新动向
(1) 从政策支持方面, 吹响大力建设农业水利的号角, 融资平台更宽广, 政府积极发挥资源配置的财政作用。①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公布, 中国政府从宏观层面提出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农村投入的优先领域, 把农田水利作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 “三农”问题逐步破解的重点任务。②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 要大力创新符合水利项目属性、模式和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
(2) 从农业科技方面, 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正应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012年9月发布了《关于印发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中对十二五水利发展改革提出了多项目标。目标强调, 在十二五期间, 要使得水利投融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水利建设领域全面开放。
2 中国水利建设及融资发展的现状
2.1 中国水利建设及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 水利建设乃农业之命脉。水源工程的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发挥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 水利工程是农业综合开发和各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 小型农业水利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突显、矛盾渐趋尖锐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老化失修与功能退化现象严重等是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 地区之间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投资差异的客观存在也阻碍了农业水利的均衡扩深发展。
2.2 中国水利建设及融资的可能性分析
(1) 国家财政实力的增长和财政支出的可调配性。
自建国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毋庸置疑的, 因之而来, 财政实力也日渐雄厚。在过去的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其中, 1-12月累计, 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 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 增长24.8%。此外, 1-12月累计, 全国财政支出108930亿元, 比上年增加19056亿元, 增长21.2%。
(2) 宏观经济环境的条件允许。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逐步放缓、资源环境约束渐趋增强的现实, 但就全球范围而言, 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平稳增长的区间, 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同时, 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作用下, 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酝酿, 经济筑底企稳迹象已有所显现。
(3) 政府的积极的行政理念。
我国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而关于执行力的建设也一直在进行, 在以人为本的执政氛围下, 政府自然会急众之急。这也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接下来的农业水利发展过程中, 政府仍会继续发挥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的经济职能。
2.3 中国水利建设及融资存在的问题
(1) 政府对水利投资有限且效率偏低。
国家的投入大部分在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设方面, 而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大多要依靠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则较少。自20世纪70年代大兴水利开始, 我国相应的水利系统随即迅速膨胀, 而庞大的机构、众多的人员也牵制了大批所集合的资金。与此同时, 水利设施管理主体的不明确也进一步拖累了投融资资金整合的到位, 降低了效率。
(2) 小型水利农田水利的独特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是规模小且分散在田间地头, 维护和运营比较困难, 但其运行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大、见效慢、管理难、回报小、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抗旱、排涝等间接社会效益。
(3) 专业人才缺乏且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融资难度大。
农业水利设施公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商业银行以居民储蓄存款承担大量公共设施长期贷款, 隐藏着期限不匹配和流动性风险;而国内的资本市场发育比较落后, 在农业水利设施融资中的作用非常有限。再加上水利融资领域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缺乏, 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3 先进国家水利融资模式的比较
3.1 先进国家水利融资模式
从传统公共财政理论看, 基础设施为公共产品属性, 其投资源头或融资渠道都应来自政府。然而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经济发展中, 西方国家及亚洲“四小龙”选择在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问题上转换观念。采取市场化融资方式, 鼓励民间参与,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资模式, 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以美国、韩国模式较为突出。这都对中国的水利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韩国模式。
从政策方面看, 政府声明优惠政策吸引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私人投资的加入;银行将国外借款与国内吸收的存款根据国家确定的产业政策, 按低利率8%贷给基础设施企业, 利差有公共财政补贴;赋予公共设施投资者对于基础设施的使用和经营权。与此同时, 韩国模式凭借着独特切合本国实际的水利投融资政策成功吸引了近8万亿韩元私人资本, 用于各项基础设施项目, 对于韩国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美国模式。
从政策方面看, 投资方面, 一是明确投资主体及其事权的划分, 二是按水利事权的划分实施投资主体的分摊投资;融资方面, 一是广辟融资渠道, 二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存。也正因为合理、有效的政策, 在美国广泛的投融资渠道和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既弥补政府财政收入的不足, 又给政府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的、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也为美国成为水利富足大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3.2 中国水利融资特殊性分析
(1) 政策方向的特殊性。
一方面, 我国在水利投融资政策领域的立法以及水利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够, 政策上给予的投资主体的权责划分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 对于公共产品 (基础设施) 的投融资政策仍倾向于政府为主体, 市场化导向仍不明朗。
(2) 经济体制的特殊性。
一方面,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质量和结构上仍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城乡差距客观存在,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处于不均衡的状态, 这些也是造成水利设施投融资资金少、效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 我国在所有制上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客观上给水利设施的市场化进程增加了难度。
(3) 国民环境的特殊性。
一方面, 国民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对于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意识强烈, 认为其应当由政府负责到底;另一方面, 国民对公共设施领域的关注度不高, 潜意识里没有将其纳为私人投资或经营的范畴。
4 对策与建议
4.1 公共财政角度
充分发挥和利用政府公共财政的作用, 增加财政投入;建立稳定有序的财政体系, 为水利融资打下“定心丸”;建立一个牢固的财政投入和补偿机制, 使得水利的财政性收入和财政投入的增长保持正比关系。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 使供水 (电) 收入达到弥补运行费用和水利设施投资的水平, 财政资金无偿投入与有偿使用相结合, 发展创新化水利财政支持机制。在机制运行到一定阶段后, 尝试实现改变财政补偿机制, 实现市场化, 最终形成以财政引导、财政补贴为基础的市场化融资方式。实现财政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村公共财政体系, 打破城乡公共产品二元供给的制度性障碍, 从而推进中国水利设施投融资改革的进程。除此之外, 增加公共财政投入, 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融资主体地位, 也是避免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不匹配而导致的财政投入主体缺位的良策。
4.2 法律法规和政府职能角度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细化规则, 使得水利融资有法可依, 推进水利融资的规范化、法制化和合理化, 规范和保障水利融资的高效率、稳定运行。加强立法建设, 尤其侧重水利投融资政策领域和水利建设与管理方面。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投资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项目法人主体和受益主体以及投资者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律的保障。与此同时, 在政府方面, 强化政府在融资中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也是必须的选择, 谨防政府宏观管理职能的缺位。政府在水利投融资方面可以发挥有效平衡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和经营性水利工程项目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管理投融资中介组织、加强法制建设的多个积极作用。
4.3 金融市场角度
深化和完善金融体系, 积极发展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体系;发展资本市场, 为水利融资的多元化渠道打下基础。积极发挥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作用, 加强商业银行与政策银行的深入合作, 使商业银行成为政策性银行的重要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 在不违背政策精神和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积极尝试利用外资,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BOT 等多种方式参与水利建设。除此之外, 在资本市场发展几近成熟后可考虑创新融资方式, 鼓励有实力的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债券, 扩大资本金和经营规模。同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的当今社会, 民间信贷组织也成为了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规范和支持民间信贷组织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可以通过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政府机构及银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 加强对民间借贷组织的监督管理, 规范金融服务, 防范信贷风险, 合理规避其不良影响, 发挥其在水利投融资方面的积极作用。
5 结语
水利投融资问题事关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而水利事业的发展则牵动着国民经济的未来。我们必须在借鉴外国先进融资模式的同时, 扎根于中国特色, 深入推进水利融资模式的改革, 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打破二元化融资困境。只有这样, 才能早日寻找到适合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道路, 建立有效的农村水利设施投融资新机制,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永法, 黄建元.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问题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 (2) :26-32.
[2]张范, 李训喜, 严加适等.完善民办公助新机制全面推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 2007, (7) :48-57.
3.试论我国特色学校的创建 篇三
关键词:特色学校;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148-001
一、特色学校的提出及内涵
1.特色学校的提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特色学校的建设,很多国家都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如英国的专门学校、灯塔学校的研究探索,美国的蓝带学校、特许学校等学校的研究与探索。我国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就曾提出了“特色学校”这一概念。进入90年代,以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创办出各自的特色”为标志,特色学校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成为热门的概念。到90年代后期,特色学校逐步进入政府教育政策文本,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办学模式。
2.特色学校的内涵
所谓特色,强调的就是学校发展中形成的个性和独特之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办学特色强调“各自的”,就是要各校从自己的“校本”实际情况出发,从校本发展、校本课程、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等方面切入,形成自身的特色。所谓特色学校指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他学校并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其他学校认可的学校。即“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二、当前特色学校创建存在的问题
1.片面强调创建特色学校,淡化素质教育
片面强调创建特色学校,却淡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不对的。有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太难,而创办特色学校并不难。只要学校抽几位有特长的教师,组织学生突击一番,就可以应付检查,就可以开现场会,还可以挂牌、上报纸。于是在那里出现了争创“特色学校”的热潮。有的同志解释:开展活动、学习技巧,就是素质教育。我认为这是一种很粗浅、很片面的认识。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特色”的要求,具有统一的爱好、相同的技能。这样做,恰恰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有违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
2.校校有特色,甚至一校一品
现今对于特色学校的建设出现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全力引导协调推动,学校积极谋划、踊跃争创,学生、家长和社会逐渐认可,乐于接受的良好态势。但是也出现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学校创建下命令定指标,必须“校校创建、一校一品”的极端化的拔苗助长和大跃进式的倾向。学校也一窝蜂式地挖空心思、弄虚作假,生搬硬套地找特色、造特色、抢特色,以求得经费支持和特色称号。殊不知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探索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趋利行为。一所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既要有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来引领和指导自己的办学行为,也要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以及学生的广泛参与和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
3.把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混同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是特点和特色、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只开展几次活动、设立几个社团、开设几样课程、获得几样奖励,就称为特色学校,是以偏概全,它们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特色学校要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清晰的特色理论作为支撑,引导人们的各种办学行为。
4.特色需要创新就不必继承
发展特色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继承。要坚决摈弃“新事物”一出现,就全盘否定“旧事物”的行为。打造特色需要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经过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特色文化的逐渐认同。从学校的实际优势和物质条件出发,从学校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出发,才有可能成为特色学校。学校特色创建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且要改革创新发扬光大,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特色人才。
三、特色学校创建的有效途径
首先,借鉴国外创办特色化教育的经验。国外创办特色教育的基本目標就是使教育更多地尊重与培养儿童个性,实现儿童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基本做法就是利用多样化、具有可选择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改造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和高度统一的教育教学要求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次,更新教育与教学的理念。创建特色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实现八个转变。一是要实现从关注少数精英学生到注重全体学生的转变。二是要实现从偏重学业成绩的片面发展到注重学生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转变。三是要实现从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转变。四是要实现从缺乏创造性的教育到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的转变。五是要实现从千篇一律的单一性的教育到多样性教育的转变,体现课程设置、教学策略与模式的多样化和学习方式的个别化。六是要实现从不可选择的教育到可选择性教育的转变,使教育教学制度具备可选择的特征,并给予家长、学生进行教育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七是要实现从关注教育的选拔功能到重视教育的发展功能的转变。八是要实现从注重分数、“双基”和升学率的质量观到新的全面质量观的转变,建立新的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更多地使用发展性评价等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后,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创建特色的具体领域。第一,选择特殊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改革。第二,开发独特的校本课程。第三,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实现教师的校本发展。第四,实施特色化教学管理。第五,在教学形式方面进行有特色的改革。引入分组教学、小班教学、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等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孙婷婷.论特色学校的内涵、特征与创建[J]新课程,2009(9)
[2]鲍玉琴.关于创办特色学校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3]吴甸起.论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J]青年教师,2006[8]
[4]李晓慧.特色学校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2(4)
[5]姚本先,曹前贵.多元化筹措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必要性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4.我国特色 篇四
党的十五大明确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逐步提高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坚持城市和城镇的协调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城镇化是由农村人口占多数的传统农业向非农人口占较大比例的现代文明社会过渡的社会发展过程,城镇化道路涉及城市和乡镇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等。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与中国人多地少基本国情相适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功能互补,实现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中国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是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而言的,下面我们讨论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二、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小城镇建设发展比较快,但是整体现状不容乐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许多城镇的建设照搬城市发展模式,忽视对自身优势和风格特色的研究,没有准确把握小城镇的历史渊源、文化发展和民俗风情等个性特征,常常以大中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指导小城镇的建设,直接导致小城镇建设千篇一的面貌,严重违背了中国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原则和方向。
三、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路径
特色小姻镇的建设发展,需要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小城镇建设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正确处理街道房屋建设和城镇功能完善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技术规划和经济规划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外延扩张和内涵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功能完善和个性展示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资金投入和民众资金支持的关系,正确处理城镇建设和城镇繁荣的关系,正确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具体来讲,中国特色小城滇的建设,应该:
(一)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科学发展
长期以来,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上应该重视大中城市的发展,还是应该重视小姻镇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定论。不管是倾向哪种观点,都是具有片面性的,因为城市和城镇甚至农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协调发展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协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原则,不能仅追求某一个目标,出现发展失衡的状况。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领统筹城市和乡镇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使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镇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
(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依托产业支撑,充分利用乡镇的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城镇。根据各镇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劣情况的不同,分别指导,引导小城镇发展该镇特色产业,城镇建设企业,企业带动整个城镇经济的发展,实现/」、城镇的跨越式发展。
增开城镇建设融资渠道,摆脱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一是加大府财政投入,把城镇基础建设的设施资金列入预算之中,设置城镇建设专项基金,进行重点工程建设。二是积极引进外资,吸收民间闲散资金。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资金聚拢集中,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和公共建设提供资金进出。三是以当地优势项目进行股份投资吸收资金。
(三)合理规划,注重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城镇化道路发展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吸取这一教训,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中,就应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工业企业集中安置在小区,居住人口向镇中聚拢、住宅区向社区集中,合理规划生态建设,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生态保护,减少资源浪费,发展循环经济,争取小城镇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效益最大化。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不断提升小城镇品味和经济发展层次,实现小城镇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四)立足实际,发挥特色优势
每个小城镇都有自已独特的一面,寻找小城镇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特色差异,进行小城镇发展建设的规划,立足实际清况,发展自身特色优势。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利用小城镇的特色优势进行建设从自然环境入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特征创造小城镇独特的空间环境,在水乡小镇将水体作为一个重要元素考虑,山地小城镇则强调山体周围的空间布局,形成地方特色。结合小城镇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将小城镇的文化传统和经济产业结合发展。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建筑和主导产业进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
(五)搞好特色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是推动小城镇建设的最根本的经济基础,目前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非常活跃的一部分,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中式本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将乡镇企业的发展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发展道路。乡镇企业的发展,还为大量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可以解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大量农村老农人口的转移问题,为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减轻压力。
根据乡镇中的基本经济情况和市场状况,确定小城镇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搞好地区内部特色乡镇企业的发展。
小结
5.我国特色 篇五
摘 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制度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在培养制度方面,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终结性”而非通向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教育;博士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下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培养类型多样,渠道多元;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制度 研究生教育 特色
一、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
(一)硕士作为完整、独立的学位层级
我国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层级,与国际惯例一致。不同的是,一些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通向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我国的硕士学位则是学位等级中一个完整、独立的学位层级,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
首先,建国后我国需要大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但一方面,我国高校师资严重匮乏(1949年我国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总计16059人,到1981年也仅有249876人;[1]另一方面,“在学位制度初创时期,我国尚不能大量招收培养博士生”[2],据统计,1981年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420人,1982年计划招收904人。[3]我国学位制度创立之初,只有少数学科具备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术条件,在不能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大量进行博士生培养的情况下,把硕士培养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作为一种“终结性”学位教育,并使硕士能承担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情况下,较多地发展投入小、周期短的硕士生教育,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由于把硕士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学位层级,因此对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有较高的学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规定,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达到以下学术标准:(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与较高的学术标准相适应,我国硕士学位教育形成了较长学制以及“课程与论文并重”的特点:硕士学位学制一般为2.5~3年,在此期间,攻读硕士学位者不仅要学习学位课程(32~36学分),还要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4]
(二)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博士生培养方式
德国和英国的博士生教育,实行单一导师制,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博士生在学期间充当导师的科研助手,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没有统一的课程要求。而实行导师小组制的法国和美国对博士生则有严格的课程规定。[5]法国把博士生的培养分为深入“学习文凭阶段”和“撰写论文阶段”。在深入学习文凭阶段,博士生必须修习规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有关的研讨课,并完成小论文。经过评审和答辩,成绩合格,方可获得深入学习文凭,然后转入撰写博士论文阶段。美国大学各研究生院根据各系和各学科情况规定博士生应修习的课程数量,通常为12—15门。博士生一般约需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修课任务,然后参加一次淘汰性的博士资格考试(淘汰率一般在30%以上),通过后方可成为博士候选人进入撰写论文阶段。
我国的博士培养在课程和科研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培养过程,课程设置和安排均以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1992年,原国家教委发布《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对博士生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提出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拓宽专业基础需要的基础理论课和实验课;二是为进入学科前沿或结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理论专著、文献专题等课程;三是适应学科交叉,学习有关跨学科的课程。”[6]1995年11月,又提出:“在具备条件的单位,提倡按较宽口径制定培养方案,并据此规定博士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及其配套课程。”[7]2000年,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博士生教育“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要求“博士生课程应结合博士生的研究领域和所需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来确定”。经过历次改革,我国博士生的课程安排体现出如下特点:(1)宽、深、新,以形成科研创新所需的合理的知识结构;(2)课程安排与博士论文相结合。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相结合博士生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奠定博士生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发展博士生科学研究的创造性能力。
(三)设立博士后制度———作为博士学位教育的延伸
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的目的和具体做法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设置一些特殊职位,挑选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人员,使其在规定的期限内从事研究工作,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工作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人员。在站期间,很多博士后都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博士后教育虽然不是一种学位教育,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博士学位教育的延续。
1985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报告》,同年10月,经评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72个学术单位的102个博士后流动站获准建立。1994年起,博士后流动站由过去的事业单位向企业发展,为与事业单位的博士后流动站相区别,将设在企业的称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全国已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363个(截止至2006年底),涵盖12大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3865人,期满出站26890人[8]我国博士后制度坚持吸引、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二十多年来,博士后制度已深入到全国的重要领域,遍及教育、科技、金融等系统,造就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一)开展专业学位教育。学位制度建立后很长时期内我国主要实施学术性学位教育
如前所述,这是与特定历史条件和基本国情相适应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研究生教育改变单纯学术性学位教育的状况,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使学位类型趋于多样化。
从1990年批准设置和试办第一个专业学位(MBA)起,到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止,我国已经设置了工商管理硕士、建筑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分硕士、博士两级)、农业推广硕士、兽医(分硕士、博士两级)、公共管理硕士、口腔医学(分硕士、博士两级)、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国际汉语硕士、翻译硕士等18种专业学位。据统计,截至2006年,各类专业学位已累计招生61万人,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已达到402所。[9] 专业学位的设置和招生以来,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日益扩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学位教育类型单一的状况。今后,在发展中应注意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模式化倾向,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本身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特点,不断提高培养质量,使学术学位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独立,并行发展。
(二)开辟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士学位的渠道 除了向毕业研究生授予学位外,还开辟了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制度。1985年,开始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工作。出于保证研究生层次学位质量考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对申请硕、博士申请人资格(原有学历、学位)的认定,对申请人完成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认定;对申请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学位论文水平的认定等。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制度是我国在坚持学位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更多人获取研究生层次学位这一需求的有益尝试,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为配合“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这一学位申请途径而设置的,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教学形式,它不直接与授予硕士学位挂钩,也不发毕业证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举办始于1991年。为规范这一教学形式,我国“对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管理工作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并要求“由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对在本省范围内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包括省内及省外学校在本省举办的异地班)进行初审”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教学上采用在读不离岗的方式,为在职人员申请学位解决了必需的课程教育问题,成为在职人员进修和申请学位的理想途径。到2006年,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生数达83868人,注册学生数100708人。[10]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开办,为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多形式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全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研究生教育从创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建立了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宏观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宏观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立法、行政拨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等方面:(1)立法。学位制度创立以来,就把立法作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1980至1981年间颁行的《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是我国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专门法令。它以法令的形式对学位分级、学位授予标准、学位授予单位审核等进行了明确说明和规定,从而切实、有效地监督和保证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1994年,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拟订工作,目前以《学位法》为核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制体系正在酝酿建立。(2)拨款。行政拨款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以专项拨款的方式投入资金,推动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了一大批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为了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2003年起,每年拨款1000万以上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此外,实行“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3)评估。评估是监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从1985年开始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不同方法、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评估活动形式:在评估方法上,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形式。在评估主体方面,有以政府为主体开展的评估和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承担具体任务而开展的评估。在评估内容上,有对研究生院进行的整体评估;有针对学科进行的评估、有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的单项评估;有对学位授权点进行的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研究生院进行整体评估有效改善了研究生院的教学和管理;通过学科和学位授权点评估有效提高了学位授予质量;通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优评估有效促进了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微观质量保障体系。
微观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从招生、课程教学、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到论文质量保障与提升等的全程监控系统。
1、严格把握招生环节。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在招生对象方面,强调招收对象既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又有一定的研究才能和专业特长;在招收办法上,实行文化考试和政治审查并重的研究生选拔制度。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为保证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实际招生过程中,把研究生考生的原有学历和学位作为招考审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研究生招考过程看,过去研究生复试实行等额复试,近年来普遍实行差额复试,改变了过去把研究生复试当作“走过场”的方式,复试成为择优录取研究生的实质性环节。
2、课程与教材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创立之初,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不够宽”、“实践能力不够强”等状况,原国家教委在1986年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适当拓宽研究生专业范围,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硕士生要按二级学科设置学位课程,加强基础课程、更新教学内容”;“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认真安排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开设现代实验技术课”等。[11]为便于研究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目前,很多高校积极建立和健全以一级学科为主的学位课程体系。同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并开展了“研究生教学用书”遴选和推荐工作。“研究生教学用书”的遴选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适合研究生教学与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跟踪世界最新学科研究成果,反映新知识、新成就,采用有益和有效的新经验、新方法、新体系;适用面较广、教学效果较显著、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在国内同类教材中较为先进”。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审定通过479部“研究生教学用书”。[12]
3、调整、规范学科专业设置。我国研究生教育按学科门类授予相应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和课程也是按学科设置,因此,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学科专业口径适切性等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981年拟定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草案)》,为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长期以来存在学科专业设置狭窄和不够规范的状况,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国对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调整。1997年形成的学科专业目录构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基本框架。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至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包括12个学科门类,89个一级学科,385个二级学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多次调整,理顺和规范了一级学科、拓宽了二级学科,更适于提高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队伍的质量。恢复和创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初,我国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审定工作实行“两条线”,即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审定由各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负责;博士生导师的遴选,实行国家统一审核。随着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发展,博士生导师的遴选由国家直接审定的方式不能满足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现实要求。为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逐步下放博士生导师的审批权,各招生培养单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导师的各种规定和办法,遴选和审定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审批权的下放有助于人们明确博士生导师作为一个“岗位”的地位和作用,对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吸引高水平研究生师资,国家和各高校均启动了相应的人才计划。如1998年8月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998年至2006年共有97所高校分八批聘任了799位特聘教授、308位讲座教授。特聘教授中,直接从海外应聘或近三年回国工作的231人,讲座教授全部从海外应聘。[13]各高校实施的人才计划,有效地凝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特别是吸引了一批学术上卓有建树的海外优秀学者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在较短时间里给导师队伍增加了一批高水平师资:如复旦大学的“世纪之星计划”、清华大学的“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的“紫江学者计划”、广东的“珠江学者计划”等。
5、保障与提升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抽查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实施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重要制度措施。1998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增设博士专项奖学金,从1999年开始,每年评选百篇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制度激励了博士生的创新精神,1999-2007年,全国共评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84篇,其中哲学15篇、经济学19篇、法学25篇、教育学20篇、文学38篇、历史学25篇、理学261篇、工学321篇、农学43篇、医学92篇、管理学15篇、军事学10篇。[14]同时,教育部资助出版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对在高等学校工作的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给予教学和科研资助,旨在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
(三)建设多样化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平台。
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003年起,教育部投入专用资金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包括举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以及资助优秀博士生科研创新和访学等。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分别投入1000万元启动创新计划项目。2004年3月,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列入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以更大的力度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2005年投入2000万元,批准42个单位实施55个创新计划项目。2007年,共批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60余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教育平台,有助于扩大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渠道,增加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机会,有效促进了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重点建设与研究生培养。
1、评选和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学科评选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从高级专门人才立足于国内的战略方针,从高等学校内部要形成一部分科研优势考虑”“,选择一批有影响的学科,共同进行建设,来推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的评选和建设按照“同行评议,择优扶持”的原则,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集中了高校科研优势,形成一些科研中心,优化了学科结构。1987~1988年间,进行了首批重点学科点的评选工作,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和建设的推动下,省、部级重点学科的评选和建设也得以开展,形成了相互支撑、滚动发展的国家、地方(部门)、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到2007年,我国批准了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它们为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基地。
2、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211工程”项目以“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为目标,于1995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前两个阶段的建设中,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九五”期间,国家在“211工程”学校中共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总量约为183亿元。“十五”期间,共安排了777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总量为184亿元。经过“九五”、“十五”两个阶段的建设,“211工程”学校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高,研究生培养能力提高5倍;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211工程”学校仅占6%,承担了全国五分之四的博士生、三分之二的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十年来累计培养了硕士生50万人、博士生12万人。[15]“十一五”期间,“211工程”进入第三期建设阶段,从2007年开始到2011年,中央总投资按100亿元安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985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另一重要举措,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从1999~2002年实施了“985工程”一期建设,分批确立重点建设34所高校,中央专项资金投入达140多亿元。经过一期建设,调整和优化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方向,快速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了师资队伍,提高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强了所建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2004年起,“985工程”进入二期建设阶段,截至2007年,列入“985”重点建设的高校达到39所。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第二,改善了基础设施、增强了学科实力、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
6.我国特色 篇六
据传媒称,北京奥运场馆缺少具有我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建议用“赤道日晷与回归线日晷组合”做奥运村的标志。
日晷为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文化的瑰宝。笔者用现代天文、地理及数学知识,研究元代天文历法学家郭守敬(1231~1316AD)的半球型日晷——仰仪,开发创新出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定位准确的实用新型专利《节气星座时辰日晷》系列,专利号:ZL00251258.0。
构造:赤道日晷为圆环状,双面标十二生肖、十二时辰、24小时,中央为太极八卦璇玑板,赤道日晷下半跟回归线球面日晷衔接;回归线日晷纬线上标二十四节气、黄道十二宫(英汉名、古代名对照)及其公历日期。
原理和功能:按当地的纬度固定,日晷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步,光线通过圆心孔在晷面成像,赤道日晷和回归线日晷经线上显示当地时间,在纬线上显示二十四节气、黄道十二宫及其公历日期,直观演示天体运行规律,普及天文、地理、历法及数学科学知识,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创导人与自然和谐,指导工农业生产和医学保健,启迪智慧,发掘传统文化宝藏,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吸引中外游客。
适用地点:全球各地晴日只要有数小时日照的地面或楼顶,尤其奥运场馆、学校、旅游胜地、乡镇文化站馆、宾馆茶楼、疗养院及海外华人聚居地等。
7.我国特色 篇七
一、现代民族声乐唱腔的艺术要求在进行表演时依字行腔字正腔圆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有辽阔疆土、复杂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丰富渊博, 人民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 每个地方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而一般的情况下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在演唱时也多用当地方言, 各个地方的民俗不同, 使每个地方的艺术作品在表演时都会展现出神韵的民族特色。例如, 许多艺术作品采用粤语方式进行演唱, 因为鼻音在唱腔中运用的较为频繁, 给观众一种厚重的感觉;声乐作品使用吴语进行演唱, 因为吴语对促声使用恰当而显得这个过程很有轻巧性。相比于其他国家的艺术表演特点, 中国民族声乐唱腔艺术最大的特征就是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发音规则及吐字方法进行正确灵活的运用, 而这些发音规则和吐字方法主要以汉字为基础。中国的汉语言中辅音的数量较多, 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靠前面进行发音, 使得民族声乐的唱腔给人洪亮、甜美、清脆的感觉。
每个民族在唱法上都遵循咬字清晰, 这也是我国民族唱腔艺术一直提倡和要求的。我国民族众多, 组成了我国多姿多彩的民族声乐文化, 而这些民族唱腔之间除了有相似相同之处还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甚至有的相同民族也会因为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在唱腔的艺术表达时产生差距, 以汉族为例, 一些处于平原的地区其唱腔的主要特点是表现江南水乡的恬静和淡雅, 一些处于高山土坡的地区其唱腔的特点主要表现了地域的豪放, 粗犷, 展现了黄土、山坡人民的真实生活。虽然这些地域的表现各有差异但是都是包含在中华民族的唱腔大家庭中。
二、现代民族声乐唱腔强调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声乐艺术的魅力并不只是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变现技巧, 而是在于它是一门有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融入丰富个人情感。音乐创作其实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歌曲的词曲创作。但是完美的创作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并不是民族唱腔的脊髓, 要想更好的表现民族唱腔的特点, 必须在民族唱腔艺术表达过程中融入丰富的情感, 只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加上丰富的情感才能完美的变现现代唱腔艺术特点, 唱腔的二度创作是指由歌唱者将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通过声行并茂的表达引起观众情感的强烈共鸣, 达到最好的舞台效果。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之一便是“声形并茂”, 现代唱腔艺术准确地把握了在演唱过程中情的表达,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主导中心, 感情也是艺术唱腔的根本所在, 唱腔的许多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对情感表现, 因此, 现在唱腔艺术的一个主要特点便是用情感来给歌唱技巧做铺垫, 再用歌唱技巧分过来表达情感, 声情结合, 将其中的艺术特点完美的表现出来。
三、中国现在唱腔艺术对音色具有独特的选择
唱腔包括语言和音乐两个部分, 其中语言制约着音乐, 汉语的发音方式和英语等语言有很大的区别, 汉语的发音时舌尖部位比较靠前, 民族唱腔就是在汉语语言发音特殊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 形成了清脆、洪亮的特色, 并逐渐的发展为中国观众的审美标准, 我国的社会发展、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特点决定了现代民族唱腔的艺术特点, 现代民族唱腔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 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音乐特色很好地继承和发展。
四、中国现代唱腔更加的注重装饰性润腔
中国民族的唱腔传统就是对润腔的注重, 讲究“依字进行润腔, 以语言为根本”, 所以, 各个地方的方言也是我国民歌和唱腔的主要方式, 将地方性的语言融入到唱腔之中更加能够体现各地方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唱腔中融入地方的特色语言也有助于在乐理上的变化, 这样的唱腔表演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五、中国现代民族唱腔艺术表现更加的细腻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内敛、谦逊、温和、在艺术表现时主要体现在追求“甜美、平和”, 对艺术的表现和意境的表达更加的重视, 对会心之意和含蓄之美有着很大的追求, 在唱腔表演时讲究字的深意和音的深远, 对唱腔表演时的字、调、韵、的规律格外的重视, 因此现在唱腔在表现时对拖腔、甩腔等运用较多, 对每一个字, 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注重, 力求通过字的强调变化将艺术的细腻性完美的进行表现。
六、中国现在民族唱腔表现艺术融合了多种音乐文化
在传统的线性音调基础上, 对中国的民族唱腔进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 通过对各种音乐特点的完美融合更加细腻的进行唱腔表演, 在传统唱腔虚实、移音、变腔的基础上加上现代音响的力度、音色、音调的特点, 使现代的民族唱腔表达时曲线的艺术特征更加的明显, 唱腔的音乐流动性更加的舒缓, 唱腔的弹性更加的夸张, 使唱腔的表现形式更加的富有活力, 完美的展现了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延伸了歌词的意义, 形成了强调独特的抒情方式。中国现代声乐唱腔的艺术细腻性还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上, 演员在表演时融入自己的艺术情感, 将自己的鲜明个性完美的进行表现, 在演员的表演过程中完美的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和音乐的特征。
七、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唱腔具有时代性
时代性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唱腔的主要特征之一, 民族唱腔的时代性体现了音乐与社会同步发展, 民族唱腔的素材大多数来源于生活, 所以民族唱腔也要反映生活, 什么时代就应该在艺术上有明显的体现, 只有艺术与时代想结合艺术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每一个民族唱腔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现代中国艺术唱腔要求在进行表演时依字行腔, 字正腔圆, 强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对音色具有独特的选择, 更加的注重装饰性润腔, 注重表现更加的细腻, 中国现在民族唱腔表现艺术融合了多种音乐文化, 中有把握好每一个时代的民族唱腔特点, 才能保证我国民族唱腔艺术经久不衰, 在世界音乐文化中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侯宇磐.论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 2012 (20) .
[2]王晓.谈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唱腔艺术发展中的若干现象[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8 (08) .
[3]王晓.论现代民族声乐的唱腔传承[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03) .
[4]王晓.浅谈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唱腔的发展源流[J].北方音乐, 2013 (06) .
8.我国特色 篇八
[关键词]新时期电影歌曲 民族元素通俗化
电影歌曲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首优秀的电影歌曲,还因为动人的旋律、洗练的歌词、鲜明的思想而被传唱。成为人们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能唤起许多美好的记忆。影片《祖国的花朵》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闪闪的红星》主歌《红星歌》里的“红星闪闪放光彩……”,唱得观众是慷慨激昂、热血沸腾。令人久久回味《驼铃》、《牧羊曲》、《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等电影歌曲曾广为传唱。《天下无贼》的主题歌《那一天》《满城皆带黄金甲》的主题歌《菊花台》更是流行一时……。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新时期”阶段。电影歌曲的创作也空前繁荣。国外各种理论和作曲技法像潮水般涌来,给电影作曲家借鉴外来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一批优秀的作曲家走到电影歌曲创作的前台来,许多电影歌曲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唱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1、精致凝练、雅俗共赏的歌词
电影歌曲的歌词要求高度概括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文化内涵,而电影又具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因此,要求创作者不仅要做到精致凝练,更要做到雅俗共赏。
影片《城南旧事》主题歌《送别》,选用李叔同所作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那稔熟的意象,和婉的音律,节奏、韵律流畅而自然,这首歌曲的旋律采用了美国作曲家约翰·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现在《梦见家和母亲》旱就无人提及,而这首《送别》却深深地感染着中国观众的情感,至今为大众所熟悉和喜爱,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影片《人生》中“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煮了那个钱钱哟下了那个米,大路上搂柴瞭一瞭你”。表达了巧珍对高加林的思念和爱恋之情。歌词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凝练、抽象的语言营造出意境美,耐人寻味。并赋予了人物鲜活的个性特征。观众在领略剧情的同时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又如电影《黄土地》中,订了娃娃亲、即将出嫁的翠巧在黄河边打水时,怀着满腹心事唱起了悲伤的歌儿:“六月的黄河冰不化,扭着我成亲是我大,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歌词凝炼且口语化,一声声叹息,唱出了翠巧心中的哀怨,映衬着整个“黄土地”历史与文化的古老而滞重的情绪基调。
2、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
中国民族文化植根于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赋予了电影歌曲极强的生命力。在新时期的电影歌曲创作中,大批音乐人运用民族乐器、民歌体裁等民族音乐元素创作出许多具有浓郁的民族化特点的电影歌曲。陕北的信天游、关中的秦腔、宁夏的花儿、东北的二人转、湖南的花鼓调、内蒙古的长调等等都纷纷的应用到电影歌曲当中。
影片《黄土地》中的《酒曲》(赵季平创作)直接采用原始材料,连演唱者也是乡村歌手贺玉堂:翠巧唱的《女儿歌》是地道的陕北民歌“信天游”。影片《红高梁》中。吸取了多种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素材,大胆地创作出了充满豪气,又具有北方风味的歌曲,《颠轿曲》说唱风格的衬词、带有浓郁山东地方戏曲特色的吹打乐伴奏《妹妹曲》语言粗犷、酣畅,下滑音极富民歌韵味,音乐采用了秦腔音乐的行腔特征,再加上姜文以近似“原生态”式的“吼唱”法及充满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的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将剧中人对情爱的赤裸裸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驼铃》(王立平创作),采用了民族七声调式,伴奏乐器采用了二胡等民族乐器:电影《知音》的插曲《知音》,具有戏曲的抒情性唱腔意味,字疏腔长,节奏舒缓,旋律优美,颇具古风古韵,十分切合影片主题。电影《小花》的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王酩创作)运用了戏曲的润腔特点,吸取了新疆民歌、青海“花儿”等几个地域的音乐语言。影片《花腰新娘》中,彝族民间歌手李怀秀用具有穿透力的“海菜腔”演唱的一段原生态民歌。颠覆了观众对云南少数民族电影歌曲的柔美记忆,成就了另一种高亢艺术之美。
3、电影歌曲的通俗化
通俗音乐(pop song)。其中,“pop”是“popular”的缩写,本意为“民众的”。由之衍生出“广泛接受,普遍欢迎的”,新时期的电影歌曲具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征非常突出。影片《大海在呼唤》主题歌《大海啊,故乡》(王立平创作),歌词用语通俗简单,易唱易记,爱大海,爱母亲,爱生活,爱祖国。这种爱。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身旁,即使“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我也始终没有忘记,就象妈妈一样,总在我的身旁。这是对祖国、对信念自始至终的一种真挚的爱。音乐结构方整。音区跨度只有九度,旋律优美动听。便于传唱。该曲经嗓音淳朴、宽厚的朱明瑛深情演唱,将银幕上下的观众感动得如痴如醉。在电影观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影片《少林寺》插曲《牧羊曲》(王立平创作):“……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寥寥几句极其口语化的歌词,描绘出迷人的山间美景,音乐上,引子四四与四二交替节拍的处理,弱起的乐句,精心设计的节奏的强弱,简洁明晰、优美动听的旋律。征服了国内所有的影迷和歌迷。影片《黑山角》的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王酩创作)清秀甜美。影片《云水谣》中演出队表演的《志愿军小唱》,包含着快板、数来宝等通俗的曲艺说唱形式。用在这里既满足了场景的需要,又符合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生活的真实地历史背景。影片《满城皆带黄金甲》中的主题歌《菊花台》(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旋律优美,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深得青年一代的喜欢。
9.彰显篮球特色 办好特色学校 篇九
晋江市丰光中学
抓特色建设,创 “特色学校”,已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新的突破口。实践证明,发展办学特色,是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多年来,我校一贯坚持走创建特色学校之路。
我校目前有18个教学班,学生966人,教职工67人,其中体育专职教师4名,篮球专业辅导教师2人。多年来,学校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提高学生女子篮球运动技术和健康水平,逐步形成和发展学校女子篮球特色运动,2000年被晋江市教育局、晋江市文体局定为晋江市学校女子篮球女子篮球训练点;2005年被泉州市教育局、文体局确定为泉州市篮球项目传统校;2006年晋江市少体校在我校设立女子篮球分班;2009年4月被确定为福建篮球特色学校,篮球传统学校。
几年来,学校女子篮球队的思想品质、身体素质、女子篮球水平、学习成绩都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我校女子篮球队获县市级比赛第一名近20次,大市级比赛前三名9次。组建女子篮球队以来,在晋江市初中生篮球比赛中,连续10年获得女子组冠军;几年来,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近百名的优秀运动员。
可以说,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在女子篮球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现小结如下:
一、选准特色项目,落实发展战略。
学校特色不能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钦定”,也不会自发形成,它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过程。创建特色学校首先要明确特色目标,选准特色项目,落实发展战略。我校在确定特色目标和项目时主要考虑了以下3个因素:
①师资和生源。包括教师的能力水平、特长状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这是特色建设的人力基础。我校师生普遍喜欢打篮球,课余时间篮球场上总是师生同乐,热闹非凡。
②办学条件。包括场地设施、教学设备、设施布局等,这是特色建设的物质基础。我校的面积比较狭小,但学校有两个篮球场,距学校50米的地方还有一个村里的灯光球场。学校有一个占地700多平方米的风雨活动室,学生打篮球的场所有了保障。
③教育环境。主要指家庭、社会对学校特色建设的态度,这是特色建设的群众基础,我校的服务区共有10个自然村,各村群众喜爱篮球蔚然成风,大多数的村里都有标准的灯光球场,很多村还经常举办篮球邀请赛。这种大气候对推动我校的篮球活动十分有利。我校通过对上述条件和办学基础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找到了自身优势,并以之作为特色项目的生长点,我校决定创办女子篮球特色校。
确立特色项目和目标后,紧接着要对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制订切合实际的分阶段目标。我校的目标为:
1、培养一支基本功扎实、动作合理实用、作风硬朗、体能优秀、球风正派、战术素养高的一流球队,并以此带动全体学生加入到篮球训练中来;
2、力争在校际比赛中保持第一名,为学校争光;
3、希望能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从我校起步,今后能够到专业的球队进行深造。
在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战略制定后,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教职工的积极性,将教职工个体集结为一个统一群体,将学校的办学思想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纠正了个别教师怕学生参加球队训练而影响学习的思想。
历年来,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视,由校长亲自分管这一工作,在每学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始终将女子篮球传统运动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关女篮方面的重大事情,不仅学校体育领导小组讨论研究,而且放到行政会议上集体讨论,作出决议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传、贯彻。女篮经费列为学校总预算的一个重要项目,凡是各级各类篮球比赛,总有一个校领导带队,其他领导也能亲临现场,听课、看训练、找教练谈心是经常的事。
同时,还优化了学校管理,制定一整套为特色建设服务的规章制度,建立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全校形成一种人人追求特色目标和为创建特色积极奋斗、勤奋工作的风气,从而保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全面有序的开展。
二、寻求外部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一所学校能否办出自己的特色,除了必须依靠学校自身的内部条件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力量。因此,学校在进行特色建设时,应广泛寻求外界的积极支持,努力优化育人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一是取得主管部门的认同和支持。这包括政策上的支持,如允许学校在办学模式、招生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适应特色学校改革的需要,尤其是给予人、财、物的支持。经过努力,我校得到了市教育局和市文体局的支持,2000年10月,我校被确立为晋江市女子篮球训练点,2005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泉州市篮球项目传统校,2006年9月,晋江市少体校在我校设立篮球分校,市文体局每年下拔了一定的训练经费,这对我校是一个极大的支持。
为了从小抓好篮球技能的训练,我校决定从本镇小学招收一批高年级的女生,采取小学初中招生一条龙的做法,以确保球队队员的素质,我校这个设想得到了内坑镇政府、内坑镇教委办的支持,具体做法为:我校常年从各小学招收身材素质好的高年级女生加入篮球训练班,小学阶段学籍保留在原校,文化课在丰光小学上,我校为其提供免费住宿,并免费分发运动服装,每天早晚我校专职教练对其进行3个小时的篮球技能训练,被确定为主力队员者,学校每月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训练班队员小学毕业后直升进入我校继续参加训练。
经教育局批准,我校每年可以向外服务区招收20名篮球专长的女生,招生由晋江少体校配合进行,这一倾斜政策对于我校女篮生源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二是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学校教育没有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是很难成功的。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运动员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学校领导、教练员和班主任经常做好家长工作,积极向家长宣传创建女子篮球特色学校的目标和做法,宣传特色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了家长给学校特色建设的支持,让家长明白送孩子参加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能够使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特长。
在举办班级篮球赛中,家长们都踊跃参与观看助威,母女、父子的欢笑声,观众的加油声,十分热闹;女子篮球队到外地比赛,家长们互相联系,自己前往观战。
三是社会的协作与支持。为了办好女子篮球训练基地,我校努力争取学校周边企事业及个人的帮助和支持,有关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有关团体的协作和参与。我校通过召开服务区村两委、小学校长等社会贤达座谈会,学校创办女篮特色校的办学思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各村都认捐了一定的训练经费,此外,九牧王服饰有限公司、远方陶瓷有限公司、金华油脂有有限公司等企业及一些社会贤达也都向我校女篮提供了很多帮助,有的提供训练的矿泉水,有的提供队员服装,至今一些队员得到了各界捐助的运动服就有10多套。
每年,我校女子篮队球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很多次,这需要大笔的经费,这些经费,大多由服务区的民营企业倾情赞助。
三、配备优秀教练,落实师资保障
要抓好传统项目的建设,需要有一支团结战斗、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体育老师队伍。我校有一名义务的篮球教练林天生同志,丰光中学女子篮球队自1999年成立以后,我校聘请了葛州村的林天生同志担任女篮教练,开始了女篮训练工作。林教练不计报酬,义务为我校几十名女篮队员进行常年的训练。从被我校聘请为教练那天起,到现在已经有11年整了,老林没有要过学校一分钱的工资,不仅如此,他还倒贴了许多钱在球队上面,平时训练时,队员渴了,他都自己掏钱买桶装的矿泉水给他们喝;队员饿了,他自己掏钱买面包给他们吃;到外地比赛,他也常常自己出车费。每年,他都花了几千块在球队上面。
同时为了加强我校女子篮球传统项目的开展,在市教育局支持下,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了一名参加过四次全国大学生篮球赛的女子篮球专长的体育教师李晓捷。他们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既能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把女子篮球传统项目的训练内容渗透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又热心抓好专业队的训练。多少个寒去暑来,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不计报酬,一心扑在学校的体育工作上。体育教研组每学期初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可操作,学校领导及体育领导小组经常检查计划实施情况。
为了提高女篮训练水平,学校坚持在全校开设女子篮球教学,并将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2006年体育组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关于开发体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研究”的研究,确立“农村中学如何根据学校条件开展拓展性体育课程”的子课题,该课题主要进行开设女子篮球课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场地、器材改革的研究;在女子篮球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巩固,游戏中掌握基本技术的探索;在女子篮球基本技术考核中进行探索,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该课题已于2008年顺利结题,并获得全国二等奖。
四、加强系统训练,力争练出成效。
学校坚决贯彻“打好基础,全面发展”的训练原则,决不拔苗助长,全面提高专业队运动员的技术、素质。
首先由教练员精心选材组队:通过测试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应变能力、灵活程度和性格特点,挑选优秀学生组队,形成低、中、高三个梯队的训练专业队。
确保训练时间:每学期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早晚各一小时,按照计划开展训练。学校领导不定期进行督查,每月进行考核检查。
我校对篮球队训练计划大体分三步走,㈠基本技术的训练;㈡基本战术的训练;㈢以赛代练,提高实战能力;通过实践,完善战术组合。对篮球队的管理训练总体设想为:
1、高标准,严要求;
2、正确处理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协调好球队与班级的关系;
3、把训练场当作标准的篮球课堂,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组织实施计划,不搞形式,把训练当作学校的重大任务来完成;⒋训练时间:每天早晨6:00-7:30,下午17:00-18:30。每逢大赛前夕,在双休日适当增加训练时间。
球队长年坚持训练,就连寒暑假也没有停止训练,同时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增长见识;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对篮球的理解力;经常组织各种校内外的正式比赛,以赛代练,切实提高队员实战能力。我校每年参加的赛事有晋江市中学生篮球赛,晋江市SM三人篮球赛,泉州中学生篮球赛,泉州市少年儿童篮球锦标赛等。
五、抓特色促全面,抓局部带整体。
创办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在特色建设过程中,重点研究正确处理以下两个关系。
1.“特”与“全”的关系。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偏离这一指导思想。过早地分流直至定向,不利于人的终生发展,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职业转向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特色建设过程中坚持面向全体和全面提高与培养拔尖学生并重的原则,做到全面兼顾而又各有侧重,学校体育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并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0%以上。在全体学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因人训练,使一批学生有特长,我校的女篮训练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在保证女篮队员学好文化基础课的基础上加强对她们的技能训练,注意引导队员正确处理文化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要求她们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运动员若因比赛脱了课,学校及时安排老师给他们补课,甚至教练也亲自做运动员的学习辅导工作,鼓励运动员德智体全面发展。2.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建设应该面向大多数学生,如果缺乏整体思考,只是建立了一支球队,便称之为办出了特色,这是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误解。因此,创建特色学校必须在特色建设的主题思想指导下,学校在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独特、稳定、优质、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我校不局限于只抓几个球队员的训练,而是在各班都组织了男女各一支球队,经常举办年段性、全校性的篮球赛,比赛形式多样,既有男子组、女子组比赛,又有男女对抗赛,男女混合赛,以女篮队员带动全体学生都加入到篮球训练中来。
创特色学校应该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深入的过程。我校女子篮球项目经过十年来的持续开展,如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女篮已成为丰光中学的一大办学特色,做到了在晋江著名,在泉州知名。今后,我们还将篮球运动水平的再提高方面寻找差距,继续努力,力争能够走出泉州,走向全省;希望能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从我校起步,今后能够到专业的球队进行深造。
【我国特色】推荐阅读:
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路径探析论文01-07
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10-08
特色广告语的特色分析01-13
特色办学总结:强化特色办学 突显教学成果12-22
海南特色饮食06-12
人格特色作文07-05
德育特色介绍07-12
诗学特色07-20
特色自我介绍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