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2024-07-01

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共15篇)

1.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篇一

大学生实践报告题目参考

1、“寻找正能量”——身边的榜样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好学业规划

3、“手机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实证研究

4、大学生逃课情况调研

5、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研究

6、大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课的想法调查

7、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

8、制定本人成才发展规划

9、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报告

10、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分析

11、现今大学生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的调研

12、大学生诚信意识调查研究

13、大学生遵守公德现状调查分析

14、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

15、新时期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调查研究

16、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研究

17、大学生寝室关系调查研究

18、大学生国家认同感调查研究

19、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调查研究

20、大学生金钱观调查研究

21、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研究

22、大学生网络文明道德调查

2.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篇二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西安市部分开设会计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和用人单位。具体包括了我校在校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兄弟院校的在校学生和相关老师及主管领导,用人单位的员工和领导。

2. 调查方法。

这次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了不同的调查方法,对于在校学生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主要采用询问法;对于兄弟院校相关的老师及领导、用人单位的领导和相关的专家采取访谈法等。具体见下表: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归纳

本次调查涉及的内容有四个大的方面,涉及到了培养目标、实训教学情况其中包括了对实践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方式和方法、校内实验室状况、校外实习基地和任课教师情况等的详细调查,基本反映了我院及其他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第一部分:培养目标

调查结果发现50%的学生觉得学校对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20%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有无培养目标,只有30%学生觉得培养目标明确。

关于专业课的教学目标,58%的学生觉得为了通过期末考试,30%认为培养专业能力,12%认为两者兼顾。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职会计的培养目标学校并不明确,或至少说明学校并没有明确地告知学生,让他们目标明确化。

第二部分:会计实训教学

这方面设计了12个问题: (1) 会计实训课课堂教学; (2) 会计实训课老师讲课过程中侧重点; (3) 会计实训课中,老师和学生的作用方式; (4) 会计实训课的教学手段; (5) 会计实训课程设置中; (6) 会计课程开设顺序; (7) 会计实训课教学方式; (8) 会计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9) 会计实训课老师采用的教学内容; (10) 学校对于实训时间的安排; (11) 会计实训课的考评方式; (12) 你们学习会计实训课的兴趣。

通过对以上12个问题进行调查发现:

(1)关于实训课的课堂教学,60%的学生反映实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讲。

(2)关于实训课堂的侧重点,45%的人认为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认为是实际操作方法的占到了40%,只有15%的人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岗位,可见近一半的人认为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相差不大。

(3)关于实训课老师和学生的地位,22%的人认为做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48%的人认为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4)关于会计实训课的教学手段的调查,70%的人反映是传统的“黑板+粉笔”,可见教学手段依然很落后。当然,在这里可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但至少说明了教学手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5)关于会计实训课程设置在会计课程中所占比重,75%的人认为实训课占的比重小,只有10%的人认为占比重大,15%的人认为理论课与实训课所占比重相当,可见实训课程比重依然没有加大,或者还不够大,没有能达到学生的要求。

(6)关于现在会计课程开设顺序,30%的人选择了实训课与理论课同步开设;45%人选择实训课在相同内容的专业理论课学习结束后开设;23%选择实训课在全部专业理论课程结束后开设。

(7)关于会计实训课教学方式,77%的人选择了仿真和半仿真,可见在实训教学方式方面学校也在不断地改进,然而不管是仿真还是半仿真,和真实的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操作肯定还是有差距的。

(8)关于会计实训课的教学方法,52%的人觉得老师是照本宣科;只有7%的人认为是从实际出发总结出理论知识。可见,教学方法依然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在实际案例教学上要加强。

(9)关于会计实训课老师采用的教学内容,80%的人选择了课本内容,只有5%的人认为是实际岗位需要,可见实训教学内容很多采用纯粹的课本教学,那么这个教材是否真正有效呢?是否能够紧密联系和反映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的真技能呢?还值得深思。

(10)关于学校对于实训时间的安排,68%的人选择了在临毕业时安排,只有2%的人选择了随时安排,20%的人认为学校没有进行实训安排,10%的人选择了统一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这种没有实训安排或者一刀切的实训安排表显然不够合理,特别是对于会计特殊岗位的考虑,一般单位不会轻易地接受学生实训,所以只有在社会上企业处于旺季或是繁忙的时候才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那么就要求学校要灵活机动地安排实训时间,然而,现实中却不是这样。

(11)关于会计实训课的考评方式,57%的人选择了纯理论知识的试卷考试,28%的人选择了纯理论知识的试卷考试+实际操作能力考核,15%的人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可见对于实训课的考核很大程度上依然采用一张试卷测定,显然不合理。

(12)关于学习会计实训课的兴趣,70%的人选择了一般或没有兴趣,只有30%的人兴趣浓厚,这样悬殊的比例对于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简直不可思议,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说明我们的会计实训教学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可见会计实训教学总体上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是还需大力改革,加以完善。

通过实训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手段、时间安排、考核的方式等多角度调查研究发现,实训教学基本上还是理论教学的翻版,没有进行实质的革新,导致学生们没有学习兴趣,自然学习效果就不会理想。

第三部分:实训基地方面

(1)学校是否有实习基地?84%的人选择有校内实习基地,只有6%的人选择了有校外实习基地,还有10%选择没有实习基地,这说明学生大多认为有校内基地,认为没有校外基地,或说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学校还有校外基地。

(2)对于实训基地,80%的人认为校外实训基地好,14%的人认为校内实训基地好,6%的人觉得无所谓,也许他们觉得都没有多大效果,可见虽然有6%的人选择了有校外实习基地,但是80%的人认为校外实训基地好,可见学生对于校外基地即在企业实习的渴望。

(3)你希望实训基地安排在哪里效果好?对此问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82%的人选择了校外,更进一步说明了学生对于校外实训基地的渴盼和认可。

(4)学习会计实训课后,学生对就业的信心?对此问题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只有7%的人充满信心,65%的人心里没底,28%的人担心,可见实训教学没有让学生觉得自己真正地学到了技能和本领,使得他们不自信。

第四部分:资队伍方面

(1)有无专职的实训老师?对此问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60%选择了无,经了解学生反映似乎只要是老师或者是会计教研室老师均可,15%选择了无所谓,他们说反正是学校安排,学生没有发言权,就无所谓了。

(2)关于实训老师身份,80%选择校内理论课老师,20%校外兼职老师,0%企业内兼职老师,可见师资老师基本上多为理论教师。

(3)你的实训老师有无企业实际会计经验?对此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22所示:89%无,1%有,10%不知道。

(4)你的实训老师是否为“双师型”?80%选择否,2%选择是,8%选择不知道。

可见实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他们普遍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不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自然就会把实训课上成了理论课,因为一切教学改革最终的执行者就是教师,所以,要改革会计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三、研究的难点及局限性

在走访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同类院校和老师在深入交谈和调查及与学生的交流和对问卷结果的总结中发现,在校内实训方面大多数院校已经在不断完善,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最为反映激烈和集中的问题就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实习如何开展仍是最大和最急切的难点问题。

本次调查受调查者水平和调查范围所局限,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本次调查只是在西安地区重点在我院进行,调查范围未涉及我国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等。但在一定程度上,本次调查可以反映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有待于广大的会计教师及会计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以便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水平,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做努力。

参考文献

[1].石红.信息化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14

3.《赝品》翻译实践报告 篇三

关键词:《赝品》;珍珠;夏洛蒂;性格

作者简介:樊璐(1992.7-),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翻译实践意义

《赝品》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一篇五千八百余词的中篇小说。这篇小说是亨利詹姆斯所有作品中最简明最轻快的一部。故事情节没有跌宕起伏,却因为突出的人物性格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现实与虚幻交织的情节颇具吸引力,可见作者看待问题独特的视角。本文以一条珍珠项链为主线,以珍珠的真伪为主要矛盾。与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样一部篇幅不长的小故事里,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对于每个人物都有精细的描写。

二、原文文本介绍。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文坛首屈一指的作家,他的文章对于人性的本质进行深入的剖析。大多数作品都对人的内心活动有极其细致的描写。他擅长通过对比,批判丑恶。他的代表作有《鸽翼》、《金碗》、《使节》、《一位女士的画像》等等。每一部都是传世之作,无论是立意海慧寺写作技巧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Paste通常译作《赝品》,也有人译作《假的》。故事中伯母去世,夏洛蒂和她的堂兄阿瑟,也就是伯母的继子一同奔丧。阿瑟在伯母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个铁皮盒子,装着些仿制的珠宝,夏洛蒂发现其中的一串珍珠与众不同,推测是伯母当演员时受到的礼物。堂兄却勃然大怒,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对继母的侮辱,继母绝对不会手下其他男人如此贵重的礼物。机缘巧合,美丽精明的盖伊太太发现了珍珠。而且确定珍珠是真的价值不菲,并劝说夏洛蒂留下珍珠转卖给自己。然而夏洛蒂最终决定将珍珠归还给伯母的继子,堂兄阿瑟。阿瑟依旧一副不听不信的样子。一月之后,再次遇见盖伊太太,脖子上的珍珠格外抢眼。可是堂兄信中说已经把珍珠摔了个粉碎。有一想,其实盖伊夫人早就知道阿瑟的地址。

三、原文文本分析

全文通过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叙述。这样的叙事视角便于作者将故事全方位的显现在读者面前,可以清晰的展示出每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不会受到视角的拘泥。同时也便于避开叙述者主观判断和个人感情色彩,进行客观的描述。因为文章中涉及大量夏洛蒂的心理活动,通过第三人称视角也更容易反映出主人公的纠结与挣扎,更全面地体现出人物西乡,也更有利于展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物塑造方面,文章中出现了三个显性人物,夏洛蒂,阿瑟,盖伊夫人,一个隐性人物,夏洛蒂的伯母。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可谓别具匠心,下面将对于几个人物一一分析。文中对于夏洛蒂有以下五种称呼分别是:夏洛蒂,姑娘,年轻的女士,年轻的女人,布莱德肖小姐(Charlotte, girl, young lady, young woman, Miss Bradshaw)。在晚宴的那段描写中称呼变为了年轻的女士,这时夏洛蒂的角色已经转变为大户人家的管家了,有自己的工作,而且能独当一面。当夏洛蒂拿着项链幻想自己戴上项链的时候又被称作年轻的女人,珠宝对于她还是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而在堂兄跟盖伊夫人眼里,夏洛蒂又变成了默默无闻的布莱德肖小姐,只是认识的一位没钱没势小姐而已。盖伊夫人也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同夏洛蒂形成了鲜明的地比。作者用了一大段的笔墨描述这位美貌又精明的女士,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透出女性的魅力,话语中多次出现dear这样的词,口是心非应该是她的强项。珍珠对于她来说极具吸引力,从她对珍珠的着迷不难看出她渗进骨子里的虚荣关于阿瑟的部分主要在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在阿瑟的话语中较多使用drop, awful, cheap gilt, bad, nobody, nothing 等这样情感态度较为强烈,且负面语意的词汇,不难感受到这位堂兄脾气暴躁。

全文在词句的运用方面,多用简单易懂的词汇,没有一丝赘余。对于人物没有大量的形容词和副词的铺设,却又巧妙地反映出人物性格和故事脉络。文章看似词汇易懂,句法简单,每句话却又都是作者的细心安排。真正着手读起来又觉得文章难懂。细细分析揣摩之后,不难发现作者的一番良苦用心。语言质朴又不失铅华。而且文章擅用重复,比如Poor在全文中重复达十次之多。以及clicking the drawer(咔嚓一声,锁上了抽屉),这个动作第一次由夏洛蒂完成,表现了年轻的姑娘纠结中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咔嚓一声关掉了心中的胡思乱想。而第二次则是堂兄发出的动作,表现出了堂兄的冷酷无情。两者相互呼应,又对比鲜明。

四、结语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章客观的分析有利于更好把我文章主旨,了解主人公个性。翻译文本的分析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本次翻译实践对于文本的分析,集中于视角,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三个方面。希望对其他译者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跃洪.亨利·詹姆斯作品的艺术特点.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2]方开瑞.论小说翻译中的人物视角问题.北京:中国翻译,2003.

[3]李卉.小说的视角.重庆: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

4.社会实践调查题目 篇四

邓雯雯:牡丹江地区林业职工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邵红: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情况调查与研究

——主要针对牡丹江、宁安、五常地区展开调查问卷

李学锋:

1、地方党的革命斗争与发展历程中的遗址、遗迹、人物、事迹等调研;

2、地方抗联活动和地下党活动的人物与事迹调研。

王朝霞:

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2、“蚁族”、“蜗居”大学生生存现状调研。

徐文煜:

1、农民工维权途径的调查研究

2、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调查研究

周柏春近十年来居民家居调整状况与收入水平关系的调查

孔凡瑜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李云峰 : 法律援助送法活动

王伟:2013“闯红灯扣6分”民意调查

孙朝霞:

1、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调查(可以是关于教育、生活或者心理其中一方面的)

2、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调查

3、公民法律知识普及状况调查

段满江:

1、牡丹江市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调查研究

2、当代中国公民生态道德素质调查研究

3、当前我国社会消费文化现状调查研究

戴光林: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及对策

5.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篇五

各团总支要根据本系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拟定与医学生职业相关的题目)

1、社会主义荣辱观在xx农村的实现状况调查;

2、xx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

3、xx九年制义务教育状况的调查;

4、xx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

5、xx医药收费情况的调查;

6、xx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状况的调查;

7、xx农村基层法律法规服务的现状调查;

8、xx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的调查;

9、农村缺医少药情况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10、xx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思考;

11、xx中小学生“减负”情况的调查;

12、xx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状况调查;

13、xx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的调查;

14、正确认识“三个代表”与“为人民服务”——xx优秀基层党支部事迹调查;

15、xx脱贫致富典型;

16、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

17、xx扶贫帮困现象调查;

18、xx抵制歪风邪气,反腐倡廉工作调查;

19、从xx团(总)支工作的工作状况略谈青少年思想;

20、从我校毕业生的分配情况看医学高等教育的前景;

21、未来医学生应如何使自己就业——访xx医院xx院长(科长);

22、学生素质培养应从何抓起——对某校学生素质的综合调查;

23、对xx村中一号文件落实情况的调查——访某村长

24、乡镇干部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25、农村老年妇女生存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6、农村医保与农民健康的调查

27、医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的调查

28、从社区合作医疗谈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29、农民负担及政策实施的调查

30、医学生城乡就业形势现状的调查与改变就业观念的思考

31、对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

32、xx高校大学生兼职的调查

33、农村荣辱观教育的调查和思考

34、某工地农民工欠薪的调查

35、某工地农民工收入情况的调查

36、知荣辱,树新风——对某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调查

37、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的调查

38、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心理情况的调查

39、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的调查

40、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状况的调查

41、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情况的调查

42、农村留守儿童课外生活情况的调查

43、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状况的调查

44、农村基层社区组织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分析

45、如何建立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46、如何广泛的引导社会力量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6.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有关题目 篇六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调查研究

1、十八大报告精神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

2、关于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的调查

3、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调查研究

4、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问题调查研究

5、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1、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

2、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研究

3、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4、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

5、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6、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7、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经济建设研究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查研究

2、“十二五”时期经济运行新特征的调查研究报告

3、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

4、民间金融问题调查研究

5、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6、中国品牌战略研究

7、房地产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8、新能源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研究

1、生态问题调查研究

2、稳定物价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调查研究

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4、网络群体事件发展动因及演化机制调查研究

5、网络虚拟社会的现状调查研究

6、新兴媒体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7、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

8、地方民生工程现状的调查研究

文化建设研究

1、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2、文化民生工程实施路径调查研究

3、旅游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4、动漫产业升级的调查研究

5、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调查研究报告

6、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

7、民俗文化调查研究

8、文化品牌与文化精品调查研究

9、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调查

10、关于农村小学资源整合问题

11、关于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

12、关于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问题调查

7.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篇七

《经济法概论》是财经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为获得该课程实践教学情况的基础性资料, 总结和评价该课程在财经类学生中的实践教学现状, 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为今后进一步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和完善《经济法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方案, 组织了本次调查。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008年财经类学生中已修完了该课程的所有同学。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以发放问卷的方法认真组织学生填写, 进行数据收集, 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中共发放181份问卷, 回收181份。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本次调查由笔者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为了保证调查质量, 笔者对调查员、调查实施、问卷编码、数据录入、清理等各个环节加强了质量控制。为了降低误差, 对所有的数据都进行了再次的清理, 为提高数据的代表性, 主要的目标量的精确度计算结果为在98%的置信度下, 绝对误差基本在1%以内。本次的调查数据精度很高, 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1) 学生对《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问卷显示, 有34.3%的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性质和目的, 有51.9%的学生或多或少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有所了解, 只有13.8%的学生不知道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性质和目的。关于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有61.3%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 甚至还有28.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重于理论教学, 只有不到11.2%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从总体上讲, 大部分财经类学生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2) 学生对案例分析法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很高。问卷显示, 关于实践教学的方法, 有159名学生认为自己接触最多的是案例分析法, 75.7%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方法, 且有54.7%的学生反映任课教师上课时常运用案例分析法, 43.6%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时偶尔运用案例分析法, 仅有不到1.6%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时不曾运用案例分析法。也就是说高达9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是使用了案例分析法的, 以上数据表明, 案例分析法是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 适用频率最高也是所有师生最为熟悉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3) 学生对目前《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满意。调查结果显示, 46.1%的学生对现行的实践教学方法表示满意, 43.3%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效果一般, 而只有8.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同时, 56.3%的学生表示现行的实践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基本技能, 32.5%的学生表示对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基本技能至少有一点帮助。以上数据说明该课程目前的实践教学方法具有相当的价值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显示, 有13.8%的学生不知道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性质和目的, 还有51.9%的学生只知道一点点。高达87.8%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真正参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 甚至有89.5%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安排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10.4%的学生认为案例分析法不是实践教学方法的一种, 还有13.8%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总之, 以上数据清晰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性质、目的、方法以及参与程度等方面的了解与理解还存有很大的误区, 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加以澄清的问题。

(2) 该课程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的效果不理想。尽管说学生接触最多的, 教师使用最广泛的都是案例分析法, 然而该实践教学方法的效果却只能是差强人意, 调查显示, 学生的满意度仅为46.4%, 43.1%的学生认为其效果一般, 11%的学生认为其效果甚微或者根本就不满意。这要求我们反思:为什么案例分析法这种长期以来一直为大家所沿袭也为大家所赞誉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并不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好, 原因究竟在哪里?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改进此种实践教学方法?

(3) 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没有被广泛采纳和运用。调查显示, 除案例分析法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外, 学生所听说的其他实践教学方法还有社会调查 (85人) , 模拟法庭训练 (56人) , 邀请公司、企业相关人员讲座或讲解典型案例 (51人) , 法律咨询 (44人) , 庭审观摩 (31人) 等。由于教师没有将上述各具特色和趣味性的实践教学方法融入枯燥的理论学习之中, 所以学生不熟悉也不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作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更不能激发所有学生参与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多样化的各具特色和趣味性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缺乏也是造成学生认为自己不能真正参与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与地点安排不合理。调查显示, 课堂既是《经济法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地点也是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即在上理论课的同时穿插着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通过讲授案例的方式分析有关经济法原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该课程专门的实践教学活动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 导致高达89.5%的学生误认为学校没有安排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

三、对策和建议

对经济类学生来说《经济法概论》课程的开设意义非凡。但是目前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表明: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现状根本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经济类人才的培养要求, 我们应对调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充分认识它们对《经济法概论》教学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大力倡导《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理念, 深化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认识

众所周知,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能力被看作是人才的首选要素,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济法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作为培养财经类学生法律素养和基本技能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是我们需要大力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此, 领导、教师和学生首先都应解决思想问题。学校要用实践的发展观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指引, 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扬该课程的实践教学, 使所有师生都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将《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 学校要为广大师生开展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良好的条件是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 为此, 学校应尽其所能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与必要的支持。总之, 领导、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努力一起着力打造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 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二者共同协调发展的好局面。

2、改进传统的案例分析法, 提高和强化案例分析法的实际教学效果

调查显示, 案例分析法作为《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深为广大师生所喜爱。但是长期的实践教学也证明现行案例分析法的缺陷不少, 案件的陈旧、枯燥, 论证式的讨论分析, 填鸭式的讲解和灌输等都导致了该实践教学方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活力与魅力, 以致部分学生误认为它根本就不是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作为目前公认的解决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方法, 有必要根据时代特点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案例分析法首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从典型案例的及时收集到案例的多角度展示到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以及评论, 教师做为辅助者和引导者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其次, 新的案例分析法应是一种立体式的教学方法, 包括充分利用幻灯、录音、录像、投影等多种现代化教学设备, 使案例教学手段多元化, 营造立体化的案例教学环境;也包括灵活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案例教学, 优化课堂结构, 使案例教学形式“立体化”;还包括利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教案、电子图书、CAI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和资料库等一起构筑的一个立体化的案例教学平台。总之, 正如美国课程专家派纳所说的“课程是一个回荡着千种声音的领域”, “是多种声音的交响”, 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和改进传统的案例分析法, 以提高和强化案例分析法的实际教学效果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3、科学设计多样化的富有趣味性并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

调查显示, 《经济法概论》实践教学方法的单一是导致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实际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因此, 科学设计多样化的富有趣味性并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热情, 调动学生积极性, 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除使用案例分析法这种我们沿袭已久的实践教学方法外, 还应对学生所听说的社会调查、模拟法庭训练、邀请公司、企业相关人员讲座或讲解典型案例、法律咨询、庭审观摩等其他实践教学方法向学生做出清楚的说明, 并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适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如果教师能将上述各具特色和趣味性的实践教学方法融入到枯燥的理论学习之中, 那么学生就会熟悉和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作用, 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开阔他们的视野, 拓宽他们的知识, 而且更能培养他们的综合技能。

4、适当拓宽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时空, 实行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多, 教学时间紧一直是所有任课教师所苦恼的问题。在非常有限的理论教学时间内要尽量溶入实践教学的内容其难度可想而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校没有安排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的错误认识其实是指学校没有安排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专用时间。经济法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法学教学不应死板地固定在学校的课堂上, 而应当拓宽思路, 将法律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堂以外, 采用多种手段, 全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应用能力”。因此, 一方面有必要在理论课课堂之外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制定可行性计划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同会计模拟实训课、营销实战训练课一样, 增设《经济法概论课程》的实训课是可行的, 这既有利于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也能及时纠正学生脑海中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 应大力开辟第二课堂, 这是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选择与其相匹配的时间和场所所决定的。

摘要:《经济法概论》课程是财经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调查表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其他问题, 建议大力倡导该课程实践教学理念, 深化认识;科学设计多样化的富有趣味性并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并适当拓宽该课程实践教学的专用时空, 实行课堂与校内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经济法,实践教学,调查

参考文献

[1]魏波、邓勇胜:实践性法学教学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 2008 (1) .

[2]张耀: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J].经济导刊, 2008 (2) .

[3] (美) 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8.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篇八

参与调研的中国国际承包商在非洲设立本土化机构的平均数量为10家;84.85%的样本企业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将促进当地发展作为本土化的战略目标;样本企业在非洲的平均员工本土化雇佣率为70%,绝大多数参与调研的本地员工对工资待遇和薪酬福利表示满意;样本企业与当地企业合作的中国国际承包商的比例为92.42%;受访社区居民对中国国际承包商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表示满意的比例为92.06%。

这是2014年2月25日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与瑞典驻华使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CSR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国际承包商非洲本土化实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披露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国际承包商重视本土化经营,多角度开展融入当地实践的努力。这种努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通过报告,我们看到好的发现。中国政府现在非常重视中国对外承包商在非洲的发展。中国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为非洲带来发展。”某非洲驻华使馆代表表示。

“中国国际承包商非洲本土化实践调查”是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2013年年初发起的项目,旨在了解中国国际承包商本土化实践水平,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作为专业支持机构,主持了报告的调研和撰写。《报告》发现,中国国际承包商的本土化经营呈现以下特点:

普遍将非洲纳入市场战略布局,本土化经营意识较强。中国国际承包商普遍将非洲作为全球化运营的重要市场,全球市场战略成为中国国际承包商在非洲本土化运营的首要驱动因素,多数中国国际承包商制订了非洲本土化发展战略,并将关注和促进当地发展作为在非洲本土化运营的重要目标;中国国际承包商普遍将本土化运营视为公司在当地发展内生动力,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尽可能地雇佣当地员工、与当地机构合作、参与当地社区建设和发展,努力将自身融入当地社会。

海外机构数量众多,半数无独立经营权。中国国际承包商围绕项目开发和运营在当地设立分子公司、办事处或代表处,半数分设机构无严格的独立经营权,没有投资权和承揽项目的资格;中国国际承包商制订专门管理制度或调整和修改部分原有制度,以实现在当地合规运营。调研所在地的大多数利益相关方对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当地的合规运营情况表示满意。

员工本土化雇佣率较高,雇佣结构有待完善。中国国际承包商均能按照法律规定雇佣当地员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平均员工本土化雇佣率在70%左右,劳务人员本土化雇佣率普遍高于技术管理人员。克服文化差异,提升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是中国国际承包商在非洲实施本土化运营的重中之重。

与本土企业合作意愿强,合作领域较广,合作程度有待提高。中国国际承包商尽可能采购当地原材料,种类集中在水泥和石材等大宗材料,成套设备基本从国内进口或从西方国家采购,工程较多地分包给国内带出或非洲当地的中国分包商;当地供应商/分包商能力不足、标准差异等技术性因素是影响双方合作深度的主要障碍。

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投身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当地社区发展。中国国际承包商坚持造福东道国的承诺,一方面通过投资、开发建设项目,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公益事业,支持当地教育、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扶贫帮困、抢险救灾、造福社区居民。然而,中国承包商社区参与行为多具有自发性,缺乏系统性规划,且习惯于务实,疏于表达,与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方沟通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国际承包商社会形象的推广。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中国承包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报告》还提出了对应的建议,并为中国承包商海外本土化经营勾勒了“实施路线图”:

机构本土化

建议中国国际承包商尝试将日常经营决策交给海外机构,充分发挥海外机构自主经营的作用;以合资企业的形式进入非洲市场,借助合作伙伴的生产销售网络获得当地的人力、原材料等各类资源以及当地优惠政策,从而适当减少在当地的运营管理风险;在当地增设社会责任或社区关系协调的专业部门,专门负责与当地政府、社区居民、环保组织沟通,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诉求。

员工本土化

通过与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等当地组织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培养本土化人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当地员工特点,创新本土化人才培训方法,有效提升当地员工技术管理水平。

尊重本地员工,充分信任和授权,释放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雇佣当地高级管理人才,以当地人管理当地人,减少由于文化隔阂和语言不通造成的障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项目管理体系,减少人治因素,以制度指导和约束员工行为;设计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员工发展空间,提升员工归属感。

加强双方员工文化融合,尊重当地文化,实施跨文化培训,增进当地员工对企业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提高员工沟通能力,实现在沟通交流过程中的文化融合。

经营网络本土化

与当地供应商建立定期交流沟通机制,通过开展培训、研讨等形式,提高当地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完善本地化采购的激励与促进政策,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规避供应链风险。

积极向当地传播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当地的设备、人力等资源,实现技术和当地资源的融合。

社区参与和发展

加强公益活动管理,做到先期科学策划、中期缜密实施、后期全面总结,使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并能与企业经营活动紧密结合。

加强与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建立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常态机制,增加信息披露频度,增强公司社会沟通能力和运营透明度以及与当地社会的融合度。

报告发布的同时,与会者还就“中国承包商海外本土化”进行了研讨。来自企业的代表介绍了他们在非洲市场加快本土化、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并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报告》内容以及本土化趋势分享各自见解和经验,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是能为企业带来持续回报的方法;向国际合作伙伴学习有助于加深了对所在国法律规章的理解;平衡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中国海外企业十分重要。

9.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参考题目 篇九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选题

1、我国农村养老的道德缺失调查★

2、孝道对农村养老的局限性调查★(或农村养老需要哪些道德支撑)

3、当前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调查★

4.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

5、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

6、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调查

7、西方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8、大学生诚信度现状调查

9、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

10、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提示:鼓励同学们选1、2、3、4题进行调查,选这四道题撰写的调查报告可以酌情加分)

以下是第一、第二选题的参考提纲

1、我国农村养老的道德缺失

(一)农村养老道德缺失的情况(表现)调查

(二)农村养老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三)解决农村养老道德缺失的对策

2、孝道对农村养老的局限性

(一)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1、积极方面;

2、消极方面)

(二)传统孝道观给当前农村养老带来的问题

(三)解决传统孝道观给农村养老带来的问题的对策

二、调查报告的选题要求:

1、应按照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查报告的选题。表明选题理由和意义,项目实施方案,实施可行性论证等。

2、选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塑造人、教育人、服务地方发展的指导思想。

3、学生必须从以上十个选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调研,具体题目可自行设计。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一是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符。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调查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

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

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段落的条目观点);

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修改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湖南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10.考驾照的社会实践报告的论文题目 篇十

篇一:暑假考驾照的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通信一班

报告人:刘波

作为我第三个大学的假期生活,我想了很久,也想了很长的时间,我应该做什么才不会让我的这个寒假白白的浪费。“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机动驾驶执照”,这些东西已逐渐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毕业以前所不能缺少的。于是,我利用漫长的暑假学开车考驾照,争取开学前能够拿到本驾照,为自己的就业增添筹码。所以,这次学车,我是抱着必过的心态开始的,一切都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实践时间

20xx年7月5日——20xx年8月18日

二、实践经过

说是学车考驾照,我在学的过程中还注意观察驾校教练的教学方式,对此颇有改进意见。此次实践是学习与观察反思的结合。

其实,学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某一样专用技能的过程。学车学的还是心态调整、还是从容不迫。当驾驶熟练之后,在道路上形势已如常人骑行自行车一样,根据个人体会,第三四趟上道路开车已比较从容,实际上,初学者如何在教练的斥责声中茁壮成长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隐藏的历练机会。

据个人观察,目前机动车教练在教学方式上普遍存在急躁的现象。如果学员悟性高,学得快还好,一旦学员学得慢,那后果就不堪设想。我有为四十多岁的同学,就因为常常在细节上出错,就时时承受着教练瓢泼大雨般的斥责声。而学习者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斥责只能增加其心理压力,使其操作更不听使唤,甚至原本熟练的,已经会的动作都要忘记。他就是这么告诉我他的体会的:“年纪越是大,就越放不下面子,被教练斥责已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一个四十多的人与十几二十多的孩子一样被训斥,自觉地不舒服,况且一斥责脑子里面一片空白,什么也做不对了”那是一位老师,自己也有教育经验,明白如何把握学生心理,“我教的学生也是这样,尤其是脸皮薄的人,最不能在错题的时候一味训斥,也不可在考场中在其身旁长时间逗留。”他说,“看这里三十几位教练,大多有急躁的习惯。”而根据我了解,在许多异地驾校也有此类问题的存在。

我的确看到了这位中年同学在教练训斥下的操作实况。他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紧张时特别会出汗,而教练训斥下汗就特别多。我自己虽然被斥责得比较少,但责备的语气下的确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操作变得僵硬,效果当然不理想了,不理想的效果带来的是下一轮的斥责,而不理想的效果就次次放大,一直到学员感到无力为止。

这是一个现实中的问题。现在的教练大多是以前的老司机,对于教学方式理解不深。问题的改善是重要的也应该是一个趋势,然而,对于学员而言,难道不该做些什么吗?

所以我也认为,学车也是一个锻炼心理素质的.过程。开车本身是这么一个过程,尤其是道路驾驶,一定要沉着冷静。但道路上的冷静是对物化情况处理过程中的冷静。场地驾驶没有道路驾驶的紧张感,然而面对这么一个驾驶室训练环境,实际上就要求学员能很好地进行人化情况处理的心理能力和承受力。个人认为,后者对于将来从事需要在社会上进行沟通的职业的年轻人带来的锻炼效率更高,锻炼方式也更契合。很多人只会在遇到教练斥责时抱怨,但他们没想到,无论如何,机动车初学者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连续犯错的几率都很大,所以被教练斥责的概念也很高,只是次数多少而已。所以,为什么不想想,怎样能在教练斥责时保持一颗谨慎但放松的心,将因斥责而带来的心理阴云和学习的专注从容分开呢?这样做最直接的是会使你学得更好更快,更有驾驶技巧的体会。而更重要的是,你将在此过程中多多少少掌握面对人为造成的紧张关系的处理方式,至少会有一种相对熟练的处理心态,使自己在将来的发展道路中走得更为轻松。

科目三的考试。场外的考试成绩有很大的主观因素,主要是由考官评定,而场内确实需要真功夫。在这前后将近两个月的磨练,驾照终于成功考取。在欣喜的同时我也感到多了一份责任,一份为了人民生命安全的责任。或许在以后的驾驶路途中还会遇到很多的突发状况,我希望自己能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一名合格的驾驶员。这次的时间我学习到了很多,在这样的一次宝贵实践活动中,我懂得了什么 是社会责任,在对待自己的岗位上的每一项责任和义务上都应该付出怎样的态度和投入多少的热情。在这里学习驾驶技术,我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也得到实践单位的认可。如今的社会竞争虽然很激烈,但是只要自己勤勤恳恳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也一定会收到这个社会的许可和认证。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难能可贵的,对待真诚的人就应该用自己所有的真诚去对待。社会是一个融合体,只有试着去融合它,这样才可以更成功,也更加的让自己开心。这次实践不仅是让我学习社会工作的机会,也是一个让我突破大学校园的围墙去更深一步了解社会的宝贵经验。

考试科目内容及合格标准全国统一,考试顺序按照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依次进行,前一科目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后一科目的考试,考试科目分为:

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科目,考试题库的结构和基本题型由公安部制定,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试题库。

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考试项目包括:倒车入库、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直角转弯、曲线行驶、侧方停车。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科目,考试基本项目包括:上车准备(逆时针绕车一周 上车系安全带 开启左转向灯 挂档 松手刹 鸣喇叭)起步、直线行驶、变更车道、通过路口、靠边停车、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夜间行驶。

科目四: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项目:安全文明驾驶相关知识

三、经验体会

1、练车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多要和师傅进行沟通。不管你练的好还是不好,多和师傅聊聊,只会有好处的。学车不是像学什么,这关系到你以后的生命安全,现在不弄懂以后自己在路上开车还是会弄不懂。师傅毕竟对交通规则比你还是懂的。我在练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总是及时的问师傅。及时把自己的错误纠正过来。

2、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练车过程也是一个人际交住,人际关系处理的过程。同一个师傅不止一个徒弟,至少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有时练车的时候由于时间问题,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时就需要我们正确的处理。我们在练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这样的问题,有一次甚至还差点吵了起来,幸好我们能够及时改正,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现在我们这些同学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时常聚会,经常联系,我相信我们这段友谊会永远的保持下去。

3、不要不懂装懂,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用时改正。练车也像学知识一样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扎实,不会出错。对于刚接触开学的人更为重要,因为刚接触车,很多都还懂,难免会出现在一些难题和错误。这就需要多多提出自己的疑问。

4、勤练车,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细心的心。所谓熟能生巧,再陌生的东西,只要多加练习就一定会熟的。练车过程中,可能练了几天,还是找不到方向,但只要自己多去练,多去摸索,总有一天知道的,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练车一定不要急燥,保持一颗平常心,并且还要细心,一个细节决定一个成败,我场外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天社会,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为什么呢?大多数不是因为他们技术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太过于自信,不细心造成的。

5、朋友在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相遇即是缘,要懂得珍惜。

6、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要活到老学到老。

11.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篇十一

高效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研究并实践了以“‘自主学习·合作构建’”教学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现将教学实践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设计目的:

为了更好的促进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全面掌握“‘自主学习·合作构建’”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形成对策,以便有针对性的改进地理教学,为本课题的研究设计了学生问卷调查。主要调查①高中学生地理自主学习现状以及对运用该课堂教学模式的看法;②在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构建’”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地理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以定量的方式获取高中学生地理自主、合作学习的现状。

二、调查方法、调查样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1.在调查之前,用观察法、谈话法以及网上论坛等方式,对学生就学习地理进行了一定的了解,设计问卷;

2.问卷的发放由非本班授课老师发放问卷;

3.问卷填写前先给学生讲清楚,问卷为无记名填写,与老师对大家的印象、学习无关,希望大家真实填写;

4.问卷当场收回。

(二)调查样本情况

为了使调查客观真实,我们抽取了在高一年级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构建’”教学模式的3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抽样调查的样本。学生基本状况如下:

1.抽样学生组成情况:3个实验班共有学生190人,男生54人,女生136人,有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2.问卷回收情况: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90份,共回收问卷173份,所有问卷都是有效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即基于此进行。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统计数据看,教学模式的调整对学生地理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学生乐于参加“‘自主学习·合作构建’”的上课方式,且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对学习地理有帮助并喜欢这种综合实践的现场课。下面是对于各类调查的数据的具体分析:

(一)对上课方式接受程度调查现状分析

上课方式接受程度调查显示:86%的学生了解了该教学模式,说明此教学模式已被绝大多数学生了解;学生希望教师讲课的时间少于一半的占了60%(这也是该种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虽然只有59%的学生喜欢学习地理(这与地理学习难和高考要求有关),但是却有94%的学生喜欢“自主学习·合作构建”教学模式上课。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已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他们会和过去的传统教学的上课模式进行对比,从喜欢学习地理和喜欢该教学方式的对比分析,充分显示了目前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很好地接受并且深受欢迎。

(二)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调查与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关心某种事物或积极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不仅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也是学生从事创新思维的源泉。

调查结果显示:能积极投入自学的为55%(使用该教学模式时间越长、成绩越好的愿意投入自学的越多);学生课堂的参与能力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活动展示前愿意参加展示的由原来的62%变到实际参加过展示的81%,同时展示后感到开心的为67%,即使展示的成果被认为是“错的”,学生下次参加的热情度占了82%。通过以上结果显示,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构建”模式上课后,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的为54%(没有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兴趣下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知识充满渴望,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三)对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分析

通过对合作学习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合作学习好的占63%,认为合作学习能帮助自己的为75%,认为合作学习能帮助他人的为65%。以上结果显示学生认为通过合作学习,既能帮助他人,更能帮助自己。他们认为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构建’”的教学模式学习,对提高自己的自学、合作能力很有帮助。

(四)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构建”模式上课后对提高学生的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活动,不但可以简化学习和帮助理解,而且可以降低复习强度,节约大量的学习和复习时间,对升学考试和实际生活都有好处。调查结果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构建”模式上课后,认为自学能力提高的为85%;认为自己的学习进步的为76%;认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的为73%(没有同学认为自己的交流能力下降);认为表达能力提高的为65%(没有同学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下降)。通过以上结果显示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构建”模式上课后,学生的自学、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充分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

12.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篇十二

在全球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压力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的国际性压力。习主席在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中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文明新时代。一直以来, 我国的餐饮业处于良性发展的态势中, 已由规模小、档次低、贡献少, 逐渐演变成增长势头强劲、规模持续扩大、社会贡献日益提高的重要产业。在餐饮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 注重环保、无污染、安全营养的“绿色餐饮”已经成为市场新宠。

钱艳 (2005) 提出, 所谓“绿色餐饮”, 可以理解为运用安全、健康、环保理念, 坚持绿色管理, 倡导绿色消费, 以维持生态的平衡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因此“绿色餐饮”不仅仅要求食物本身的天然营养, 还要求食物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绿色环保。具体包括采购环节的绿色化, 生产环节的绿色化, 食品服务环节的绿色化等三方面内容。“绿色烹饪”作为实施“绿色餐饮”的突破口, 应特别重视从选料、初加工到成熟、装盘过程中的节约意识以减轻环保压力。正是在全球和全社会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 我校作为大连市培养和输送厨师专业人才的学校, 着手进行了大连市中餐烹饪教学中体现环保节约理念和行为的现状调查。

二、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10~11月。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大连市烹饪职业中专2012、2013级中餐、西餐、中式面点、西式面点专业18个班的652名学生。

四、调查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环保意识强度, 对环保知识的渴望程度以及实践中对环保做法的总结, 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的改变对环保的影响程度等方面,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不记名) 进行调查研究。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 学生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已经认识到实践操作中环保节约的重要性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 60%的学生了解一些专业实践课中关于环保节约方面的内容;5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讲授中涉及过关于环保和节约方面的知识;55%的学生在实践中已经开始考虑再利用剩余的原料并着手尝试, 只有1%的学生全部扔掉余料。这些调查结果都说明目前已经是一个极佳的时机开始研究实践操作中如何进行环保节约这个问题, 学生产生了解烹饪过程中环保节约这方面知识的需求, 也已经开始在实践中去思考和探索环保节约的重要性。

(二) 学生对于环保节约知识的求知欲望日益迫切

通过调查发现, 51%的学生在专业书籍和杂志中看到过有关烹饪专业课程学习中环保节约的内容, 这说明他们不仅拥有这方面的意识, 同时已经开始主动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来弥补知识的欠缺。而且49%的学生已经了解了具体做法并尝试将环保节约做法用到实践当中。这对于今后适应酒店的工作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三条已经明确规定: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 应当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 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这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更多地介绍关于环保节约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拥有了一些粗浅的想法

调查中, 69%的学生认为节约原料对于专业的学习和餐饮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47%的学生经常考虑食材对环保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 36%的学生发现了一些比较环保的烹饪方式。他们也举例说明了在实践操作中有关环保节约的具体做法。如:节约水电、煤气;节约食材, 用剩余的面团反复练习等;及时关闭水龙头;不乱扔垃圾;少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一次性木质筷子, 减少一次性毛巾使用量和尽量缩短菜肴制作时间等。教师应适时的在理论和实践中向他们渗透环保节约的理念和在实践中每个步骤所包含的具体做法, 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思考和体会的空间, 让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 多角度地发现和研究菜肴具体做法和操作要领中蕴含的环保方面的知识。

(四) 改进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 提倡“绿色烹饪”

60%的学生认为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会对环保节约产生影响。的确, 运用更科学、合理的烹饪方法, 才能烹制出健康、营养的绿色食品, 同时兼顾环保节约的理念, 为实现“绿色烹饪”提供保障。如在烹饪过程中按照要求对原料进行切割, 对主、配料进行合理搭配, 灵活选用烹调方法, 尽量少用烧、烤、煎、炸等方法, 减少对原料营养成分的破坏, 同时力求不用各种添加剂, 尽量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

适当改进烹饪过程中的操作习惯。如不要把油加热到冒烟。因为大部分烹调油加热到冒烟后, 不仅口感变差, 还会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化合物, 更不利于环保。因此加热时, 只要看到锅中的油开始发出微光后就可以放心烹饪了;锅中食材放得过满, 这样会延缓烹饪速度, 导致烹饪时间过长;清洗烹饪工具适量使用洗涤剂, 既节约水, 减少浪费, 又减轻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坚持精料粗做, 对高档的原料作简单烹制, 菜肴一经成熟立即出锅, 浇上调味汁即可食用。如白灼活虾等。

六、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在中职学校环保节约型中餐烹饪课程的实践研究方面, 我们需要探究的内容是相当多的, 其中“绿色烹饪”是我们探究的重点, 是我国传统烹饪的一个指路牌, 是中国烹饪未来发展的新天地。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始考虑如何开展“绿色烹饪”是十分必要的。

(一) 教师应加强和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环保节约意识

长期以来, 大多数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怎样按照教学计划教会学生基本功以及让学生如何掌握多种烹调方法、学会做多少道菜, 从而忽视了在理论和实践课中对学生节约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的教师甚至自己从未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一直是餐饮行业比较关注的, 也是学生在进入酒店工作后接受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从餐饮企业的经营理念方面考虑, 环保和节约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给企业的发展, 市场的开拓提供商机。因此, 对环保和节约意识的研究, 也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为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 以环保节约的意识加工原料

选料时要摒弃刁、精、尖的用料陋习, 充分发挥原料的作用。对原料进行清洗、摘捡是为了清洁卫生和有利于后期烹饪制作。但要注意合理加工, 减少浪费, 增加出净率。如果过度加工, 就会浪费多、损耗大, 产生更多的垃圾, 对环境污染较大。在菜品制作过程中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尽量达到降低污染, 节能降耗, 循环使用。废弃的垃圾应分类存放, 及时清运, 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 以保障卫生为目的进行烹调

将已经初加工的原料进行烹制时, 应该首先保障食品安全。能用简单方法达到目的, 就少用复杂工艺, 以节约能耗和减少受污染的可能。另外, 烹调产生的油烟等不仅直接危害厨师的健康, 也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烧烤、油炸方法烹制食物时, 既对营养不利, 又存在威胁人体健康和破坏环境的危害, 应该尽量避免。

(四) 以绿色管理指标控制烹饪过程

崇尚节约, 既是对国家、社会和全人类的责任, 又是对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的理解与实践。烹饪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绿色管理指标从节约用水、能源管理、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控制烹饪过程。

1. 节约用水。

中国是世界12个贫水国家之一, 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为此, 应采取多种节水措施, 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2. 能源管理。

烹饪过程中采用节能设施, 尽量降低电煤气等的损耗节省能源;厨房的通风设备应强化日常维护及清洁管理。

3. 环境保护。

噪音、油烟等的降低和排放等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垃圾分类处理, 及时清运。

总之, 对学生进行中餐教学环保意识的调查, 不仅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宝贵材料, 保障了课题研究的准确性, 把握了方向, 同时也引起学生对环保节约的重视。一方面使他们在实习和工作中能尽快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和菜品制作流程;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认识到:注重环保节约, 实现“绿色烹饪”, 是开展“绿色餐饮”的关键环节, 是酒店业创品牌、上档次、树形象, 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连市烹饪职业中专6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对环保知识的渴望, 实践中对环保做法的总结, 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的改变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分析, 同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为课题的研究, 学生在环保节约方面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及开展“绿色烹饪”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中职学校,环保节约,中餐烹饪课程,绿色烹饪

参考文献

[1]黄刚平.对“绿色餐饮”和“绿色烹饪”的认识和探讨[J].中国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3.

[2]荆林波, 马彦华, 李蕊.倡导绿色消费探讨中国绿色餐饮的发展[J].市场营销导刊, 2007, (5) .

[3]钱艳.建设节约型社会再谈绿色餐饮[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 (11) .

13.实践题目 篇十三

(1)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研究;

(2)大学生创业就业形式分析

(3)2010年毕业生就业形势调研;

(4)科学发展观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研究;

(6)忆风雨历程,庆祖国六十华诞,追寻革命足迹,探索光辉历程;

(7)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8)“和谐社会”与我们的责任;

(9)金融危机下的国企应对措施调研;

(10)关于国防科技与工业建设的调研;

(11)09-10年航空航天发展情况大盘点;

(12)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建设问题研究;

(13)关注灾区重建,调研灾后灾民生活安置等问题;

(14)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15)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16)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

(17)你眼中的沈北新区;

(18)寻访校友足迹

(19)滨海新区金融改革试点调研;

(20)关注西北、辽西北开发建设调研;

(21)“五点一线”经济调研。

14.暑期实践题目 篇十四

挂职锻炼A:

【项目名称】专业岗位挂职锻炼

【实施过程】学生到就业对口企事业单位如:建筑设计院、勘察院、建筑施工公司、房产公司、监理所、房屋装修公司等开展专业岗位挂职锻炼,暑期实践题目。

【参与学生】建工学院在校生

【学分认证】上交挂职锻炼企业鉴定表,挂职锻炼期间照片及挂职锻炼心得

挂职锻炼B:

【项目名称】其他岗位挂职锻炼

【实施过程】毕业生其他企事业单位如:街道、社区、超市、培训学校等开展挂职锻炼。

【参与学生】建工学院在校生

【学分认证】上交挂职锻炼企业鉴定表,挂职锻炼期间照片及挂职锻炼心得

必修项目二:社会调研(07、08、09级学生A、B项目均必修)

社会调研A:

【项目名称】专业课程设置调研

【实施过程】学生到就业对口企事业单位如:建筑设计院、勘察院、建筑施工公司、房产公司、监理所、房屋装修公司等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研。填写调查问卷,调查报告《暑期实践题目》。

【参与学生】建工学院在校生

【学分认证】上交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填写照片及调研结果

社会调研B:

【项目名称】建筑类人才岗位能力调研

【实施过程】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对社会需求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情况进行调研,填写《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综合素质调查问卷》。

【参与学生】建工学院在校生

【学分认证】上交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填写照片及调研结果

选修项目要求所有学生至少选修三项进行调研。详细内容如下:

专业类选修项目1:

【项目名称】某地区特色建筑、典型建筑的参观及建筑指标调研

【实施过程】学生对某一地区或某些地区(如生源地、假期返家途中某地区)的特色建筑、典型建筑进行实地参观,并对该建筑的各项指标、性能进行调研,利用已学专业知识对该建筑的优劣等进行科学合理评价。

【参与学生】建工学院全体学生

【学分认证】要求对至少两个建筑进行评价,上交参观、考察照片上交调研报告。

专业类选修项目2:

【项目名称】某地区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的调研

【实施过程】学生对某一地区或某些地区(如生源地、假期返家途中某地区)的古代建筑或仿古建筑进行实地参观,并对该建筑的风格特征、时代特征、建筑结构特点以及该建筑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

【参与学生】建工学院全体学生

【学分认证】要求对至少两个建筑进行评价,上交参观、考察照片上交调研报告。

专业类选修项目3:

【项目名称】城市规划的变迁对人们生活改变的调研

【实施过程】调查某城市或某地区近几年城市规划的变迁,特别是城市新区、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的变化等对当地人们生活的改变。

【参与学生】建工学院全体学生

【学分认证】上交调研图片报告

专业类选修项目4:

【项目名称】新型装修材料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房屋建筑装修风格改变的调研

【实施过程】调查某城市或某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室内外装修风格的影响与改变,通过调研对今后房屋建筑的装修、装饰等进行展望。

【参与学生】建工学院全体学生

【学分认证】上交调研图片与调研报告

专业类选修项目5:

【项目名称】生活水平提高使人民对房屋居住面积、居住环境等要求的变化调研

【实施过程】调查某城市或某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居住面积、居住环境、物业要求等方面的改变调研,通过调研对今后房屋建筑的格局结构、使用面积、物业管理及其他居住环境进行总结、展望等。

15.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篇十五

关键词:《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调查,老工业基地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对《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在老工业基地场地调查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徐州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 主要以原材料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 徐州老工业基地中大量工业企业逐步搬迁或关停。为扎实推进徐州市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市环保、经信、国土和规划等部门制定了《徐州市工业企业污染场地调查工作方案》。根据相关要求, 对徐州老工业基地在搬迁改造过程中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的第一批场地 (28块) 开展了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调查工作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25.1-2014) [1] (以下简称导则) 进行, 现完成了部分场地的采样验证工作。

根据导则中常见场地类型分类, 第一批28块场地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加工、塑料和橡胶制品、研究开发和测试设施、机械制造、以及燃气生产和供应6类场地。其中21块场地类型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场地, 占总数的近8成。根据在这些场地调查中的应用实践, 导则基本可以指导调查工作, 但也发现一些问题, 仅就其中污染源和调查范围问题进行探讨。

1 污染源问题

导则中提到:“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 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 调查活动可以结束。”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任务是识别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有无可能的污染源, 明确什么是污染源是识别污染源的基础, 但是导则中未明确对于场地环境调查的污染源的定义。同时, 导则中提到:“本阶段调查结论应明确场地内及周围区域有无可能的污染源, 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若有可能的污染源, 应说明可能的污染类型、污染状况和来源, 并提出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建议。”在描述可能的污染源时, 导则中“污染类型、污染状况和来源”的要求比较模糊, 难以操作实施。

《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技术规范》[2]对污染源的定义是向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材料、产品、设备和装置, 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将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位置定义为污染源, 并根据工业场地特点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王慧觉[3]等认为污染源是能产生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有害物质 (或能量) 的设备、装置和场所等, 广义上定义了污染源的概念, 认为产生有害物质的位置是污染源。美国公众健康服务的有毒和疾病登记机构 (ATSDR) 认为, 污染源是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 是暴露过程中的第一环节, 比如垃圾填埋场、废弃水池、焚烧炉和储罐, 从污染扩散的角度定义了污染源, 认为污染源是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第一环节。上述定义都认为污染源是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位置。

在场地环境调查中, 场地是指某一地块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所以场地环境调查的污染源应该是向场地 (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构筑物、设施和生物) 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材料、产品、设备和装置等。导则中应该明确对于场地环境调查的污染源的定义, 说明污染源时应该描述可能的污染物类型、污染源的分布和范围、污染发生的持续时间、污染涉及的生产工艺或方式, 并且分析污染可能的严重程度。

另外, 污染源的定义中应该有两个要点, 即:有毒有害物质和位置, 准确理解这两个要点可以帮助识别污染源。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生产原料中直接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 另一类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了某些反应产生了有毒有害物质。位置是指污染物进入场地 (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构筑物、设施和生物) 的处所,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正常或标准工艺过程发生的位置, 如在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堆放和填埋现象等, 另一类是非正常或非标准工艺过程发生的位置, 如在生产过程中将废液随手倒入雨水沟、将有毒有害物质随意处置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某种方式进入了场地, 才是场地环境调查的污染源。如果是有毒有害物质, 但在使用过程中严格管理没有任何进入场地的可能, 则不是污染源;如果不是有毒有害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即使进入了场地, 也不是污染源。因此, 在识别污染源的过程中, 有两种方式可以参考, 一种是沿着有毒有害物质的流动链寻找污染源, 另一种是根据物质可能进入场地的位置判断寻找污染源。

在徐州市第一批28家企业原厂址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中, 通过对污染源含义的探讨, 较为全面地识别了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的污染源。例如, 某化工厂有数十年生产历史, 原料通过厂区内铁路运入, 在铁路旁泵房加压后经过管道输送至液体库。根据对污染源的理解, 首先判断生产原料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调查得知, 生产原料中含有苯系物和石油烃类物质, 属于有毒有害物质, 在原料运输的过程中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 不会产生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所以该区域需要重点关注苯系物和石油烃类物质。在标准工艺过程中, 原料从铁路进入厂区泵房时有可能会产生泄漏, 泵房加压的过程和管道运输的过程均可能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 所以卸料处、泵房和管道沿线有可能是污染源。同时, 不仅关注原料进入厂区的正常工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而且考虑了管理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非标准工艺过程, 对泵房周围的区域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踏勘中发现在泵房西南角空地处有车轮碾压痕迹, 将表面的碎石清除后在其下层发现了大片油污, 说明可能存在非标准工艺的生产运输操作, 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原料撒漏的现象, 造成了该区域的污染。后续的验证性采样在该处设置了采样点, 采样结果证实该处受到了石油烃污染, 石油烃浓度超过北京市筛选值约10倍。

2 调查范围问题

导则中提到:“以场内为主, 并应包括场地的周围区域, 周围区域的范围应由现场调查人员根据污染物可能迁移的距离来判断。”在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中, 根据污染物可能迁移的距离判断周围区域的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难度较大。一是在第一阶段现场踏勘时, 场地外可能的污染源分布和范围尚不清楚, 很难了解污染物的类型和具体位置。而污染物可能的迁移距离和污染物的类型和具体位置有紧密的关系, 所以很难判断污染物可能迁移的距离。二是在第一阶段现场踏勘时, 往往并不清楚场地准确的土壤和地下水信息, 而这些直接影响污染物的迁移距离, 缺少地质水文信息将难以判断污染物可能的迁移距离。三是即使掌握了污染物的类型和位置以及地质水文信息, 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判断或计算污染物可能的迁移距离。四是即使掌握了污染物的迁移距离, 判断出周围区域的范围, 现场踏勘时也很难立刻获得周围区域的进入许可。因此, 现场调查人员需要依据更实用的要求确定调查范围。

加拿大安大略规范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评价导则 (Ontario Regulation 153/04) [4]规定,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范围包括场地和场地周边250m范围内的所有区域, 及现场调查人员依据法律法规认为需要调查的区域。从场地边界开始向外延伸250 m的范围作为必须调查的区域, 并允许现场调查人员根据场地的特殊情况扩大调查范围。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ASTM)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评价导则[5]规定,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范围包括场地和场地边界外最小调查距离范围内的所有区域, 并根据场地类型规定了不同情况下的最小调查距离 (最小的仅到场地边界, 最大的延伸到场地边界外1.6 km) 。从场地边界开始向外延伸至最小调查距离的范围作为调查区域, 最小调查距离根据场地类型制定, 场地类型参考《国家优先控制场地名录》 (NPL) 。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要求关注场地及场地周边相邻的区域, 这里规定调查范围至少应该包括场地周边相邻区域。建议我国参考国外的经验, 规定场地及场地直接相邻的单位区域作为调查范围, 同时允许现场调查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补充有较高环境风险的其它区域。

在徐州市第一批28家企业原厂址场地环境调查中, 通过对调查范围的探讨, 较为全面地划定了场地周围区域的调查范围, 进而识别出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可能的污染源。例如, 某化工厂与周围3家化工厂直接相邻, 根据对调查范围的理解, 首先将这3家化工厂作为调查范围。在对场地周围进行深入调查时, 发现有一家较大的化工厂间接与场地相邻。通过进一步的信息收集, 发现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有毒有害物质, 生产时间久而且生产量大。同时该处地下水埋深较浅, 土壤以粉土为主, 水文地质条件利于污染物的迁移。该化工厂对所调查场地有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所以将这家化工厂补充到调查范围进行整体分析。第一阶段场地调查结果发现, 相邻的3家化工厂和附近的一家化工厂均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 污染物可能会随着土壤或地下水迁移至该场地造成污染。

3 导则应用问题建议

对徐州市老工业基地第一批28块场地开展了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并完成了部分场地的采样验证工作, 调查工作依据导则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正确理解污染源的定义并掌握识别可能的污染源的方法, 合理确定调查范围, 能够有效的帮助现场调查人员正确地完成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根据实际应用中的经验, 场地环境调查中污染源是指向场地 (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构筑物、设施和生物) 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材料、产品、设备和装置等, 调查范围除了调查的目标场地之外, 需要考虑直接相邻单位的场地和根据场地具体情况判断的有较高环境风险的其它有关区域。

参考文献

[1] HJ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S].

[2] HJ606-2011, 工业污染源现场调查技术规范[S].

[3] 王慧觉, 曾德芳, 陈方先, 等.污染源概念和公路污染源界定[J].交通环保, 1999, (1) :31-33.

[4]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Public Information Centre.Guide for Completing Phase One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 under Ontario Regulation 153/04[S].Ontario:Queen’s Printer for Ontario, June 2011.

上一篇:预防溺水安全制度下一篇:区党建办通[2012]11号关于做好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