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分析

2024-08-27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分析(7篇)

1.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分析 篇一

甘肃农业大学关于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

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和意义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规定,在总结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青年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的有效措施。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范围及原则 平,使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凡新分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或新调到教学岗位的教师都要通过导师培养才能独立承担教学任务。青年教师培由各院系及教研室按照教学和科研要求确定,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培养时间一般为2~4学期。

三、实施办法及过程 则(即:定导师、定培养目标、定培养时间)。每一位青年教师必须由一名导师培养,一名导师可同时培养几名青

1、由各院系按照历年教学评估结果,推选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风优良、教学质量良好的教师为青年教师

2、院系要按照专业相同,课程一致,即学即用的原则,为每位导师指定培养对象。

3、由导师制订出具体培养方案及目标,经所在教研室审核,院系同意后实施。

4、院系、导师及被培养对象共同签订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必须明确培养内容、方法、任务、考核及

5、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形式应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随堂听课,辅导学生实习、训练,指导毕业实验,批改作业、随同导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等。

6、导师要不定期地安排青年教师讲授某些内容,并听课指导,锻炼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院系要妥善管理实行青年教师导师的目标责任书、培养方案等资料,建立健全各种档案。同时填写《甘肃农业师制”备案登记表》(此表一式二份,院系及人事处各存一份)。

四、导师的确定及职责、权利

1、导师由各院系根据教学计划、专业,教师的德、能、勤、绩,以及被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1)教学质量良好,师德风范高尚,治学严谨、作风正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同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导师。(2)已返聘在教学岗位上的具有丰富经验的离退休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为导师。

(3)聘请校外同行专家(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作为导师。

(4)引进并聘请国内外留学专家为导师。

2、导师的职责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按照目标责任书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通过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全面负责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另外,导师应不定期向教研室、院系通报培养情况。

3、导师的权利及待遇

(1)导师有权修改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并经院系审核同意后实施。

(2)对不服从指导的青年教师,导师有权终止培养。

(3)院系每学年应发给导师一定的劳动报酬。

(4)对培养效果好,工作成绩突出者,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5)学校在遴选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时,将指导过青年教师的教师作为重要遴选对象。

五、考核及结果使用 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及环节,教学技巧及实践教学方法,最后完全独立承担本课程教学工为确保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效,科学地评价培养工作,院系要对被培养的青年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具体内容

1、在培养期间,院系学术委员会要组织检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指导培养工作。

2、培养经过一个周期后,被培养教师要对思想认识、教学观念、态度及方法、教风等进行认真总结,并经导

3、检查被培养教师的教案,教案应具有创新意识,不能照抄照搬导师所讲内容。

4、导师书面汇报培养情况,并对培养对象是否具备教师任职条件提出具体意见。

5、院系及学生对青年教师的试讲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是否合格,能否胜任教学的结论。

6、经全面考核后,合格者由院系安排具体教学任务;不合格者要查找原因,修改培养方案或延长培养期限(继续培养,经继续培养并考核后,合格者,由院系安排教学任务,若仍不合格者调离教学工作岗位,另行安排。

本办法由人事处制定并负责解释。

2.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分析 篇二

一、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内涵及必要性

青年教师导师制,是指为刚走上高校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指定具有丰富教学及科研经验的导师,尤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发展教学技能、培养科研能力。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刚从学生群体走出来的青年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教学水平,尽快融入学科队伍、适应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现实困境

尽管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在教师思想、专业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仍暴露出些许不足之处。

(一)导师人员设置不合理

一些高校建立导师组工作制度,采用“多对一”导师指导模式,即多位导师指导一位青年教师,这充分发挥了导师群体力量。但倘若导师人员设置不合理,其预期效果就将大打折扣。首先,在不少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并没有实行双向选择的原则,而是以指定为主,青年教师只能“被迫接受指导”,由于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必要的对话基础,会大大削减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际效果。 其次,负责或参与青年教师指导工作的教师难以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指导青年教师,履行导师职责;再者,导师组成员大多来自同一个教研室,研究方向相近,单一的信息传递渠道会限制其专业视野,使其无法获得更多其他领域信息,不利于专业成长。

(二)师徒双方参与性不强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师徒双方的协调配合,现今少数导师与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重视不够,参与性不强,导致导师制空有其名,其作用难以显现。就导师而言,大部分导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及行政工作,少数导师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使导师制流于形式,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他们步入工作岗位后,要参加岗前培训、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担任新生班主任、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工作、熟悉周边环境,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至,无瑕保质保量地完成导师制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校方配套措施不完善

当前某些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状况不尽如人意,归根到底,是校方配套措施不完善,执行过程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过程监控及管理,这势必挫伤导师及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策略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进行。

(一)双向选择

为了改变传统的“结对子”误区,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对于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的选择应实行自愿“双向选择”。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性格等因素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二)悉心培养

导师制正式开始实施后,指导教师、各院系及教务处就要对接受培养的青年教师进行一定的追踪监控。指导教师负责与青年教师的直接联系,负责解决青年教师在思想上、生活上、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遇到的困难。在培养期,听课,即教学观摩是导师制培养最核心的环节。通过教学观摩,青年教师可以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观察指导教师是如何操纵课堂教学的。还可与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寻找闪光点与不足。

(三)公正评估

培养期满后,收集相关资料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评估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每位参与培养的青年教师要提交的资料包括听课手册、培养期考核表(考核表中包含培训计划、指导教师评语、总结等),以及其他可以作为评估依据的书面材料。随后,各系向教务处提交相关的评估资料,教务处根据青年教师在培养期的表现、指导教师的评语及其他考核材料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评估并以发文的形式公布考核结果。未通过考核的要进行另一个培养期的培养,直到通过考核。

四、解决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导师职责

导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修养教育,传授科学的教育思想、学术道德等,在师德师风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给青年教师做出表率,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导师应熟悉青年教师的情况,针对青年教师个体制定指导方法和培养计划,要在备课、教学、课后辅导、期末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给予青年教师以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进度表、认真备课、及时做好课后总结,指导青年教师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理清任教课程在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时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对上课效果作出具体评价与指导,交流授课心得。同时,导师应协助青年教师申请各类课题,熟悉科研环境,锻炼科研能力。

(二)严格挑选导师

导师的素质和能力是确保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必要条件。作为导师,需要有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以及高尚的师德,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且与青年教师为同一学科专业方向,这是选择导师最基本的要求。

(三)完善配套设施

1.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改进岗前培训方式,完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学校每年组织新聘用的教师集中参加青年教师校本课程训练班,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师德师风、教学规范、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等专项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教育基本规律、了解教师行为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2.加强青年教师的学术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申报国家、省级科研项目。有序组织安排青年教师走向业界,加强应用性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适应应用型教学需要,对在教学和科研上表现优秀的青年教师重点培养,优先进入学术梯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

3.加大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建立青年教师与导师之间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关系,鼓励青年教师与导师之间充分沟通。导师必须经常在生活和工作中关心青年教师,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重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学校做出贡献。

(四)明确考核要求

要细化考核的具体指标,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与评价标准,严防执行过程流于形式。考核从多个方面展开,根据考核的时间,对正在培养的青年教师进行年终和不定期考核,对不定期考核中发现问题的青年教师,要及时提出意见,对终期考核不合格的青年教师,要进行另一个培养期的培养,直到通过考核。对导师履职情况,学院教学委员会每年度对导师指导情况考评一次。考核形式上采取教师自评和民主评议等方法,分别对青年教师导师制预期达到目标以及导师初期制订的针对青年教师个人的培养计划对青年教师进行评估,并反馈给青年教师,给青年教师改进和提高的机会。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评价结果优秀的青年教师及其导师给予相应的奖励,调动导师和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五、结语

3.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探索 篇三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19-01

英国牛津大学的威廉·威克姆于15世纪初期最早提出导师制,导师制最初主要是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在学业问题上得到专职导师的指导,后来被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全球知名大学相继采用。[1]我国早期的“双导师制”主要针对本科生,是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导师与辅导员、班导师分别担任学术导师和思想政治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术活动、思想和生活。[2]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双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日渐成熟,并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逐步完善。[3]

目前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大学生的主力军。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成为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在此形势下,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共同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张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中的青年教师队伍逐渐扩大。青年教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素质较好,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基础;二是适应能力强,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三是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同时高校青年教师也有着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年教师对高等教育认识不足

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类专业,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教育特点了解不足,尚不能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民族的核心竞争力的层面认识自身的教学工作。在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青年教师过于重视申报科研项目的等级、发表学术论文的级别、申请专利的个数、科研经费的数目等有形的指标,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2.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教学评估、学科建设、招生等硬性指标的需求,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没有经过上岗前系统的教学实践而匆忙上岗。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会影响到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甚至是职业发展目标,致使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淡薄、事业心下降。[4]

3.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这就决定了毕业生的指导教师必须既熟悉本学科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工程实践背景。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的基础,加上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无时亦无力进行必要的工程实践方面的探索和能力提升,这些都使青年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普遍不足,更无法为社会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4.青年教师培养发展经费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独立学院中,可用于青年教师培养和发展的经费捉襟见肘,无法满足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方面提升的需求,致使教学质量下降,培养的毕业生竞争力不足。

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以上不足如不能及时弥补,必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由此可见,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共同培养高校青年教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二、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实施的思考

1.“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双导师制”的实施为高校青年教师安排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校内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主要负责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学术活动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指导;校外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工程实践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大量实践经验能够帮助青年导师更加全面、具体地认识高等教育规律,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2.“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

“双导师制”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校内导师“传、帮、带”的作用。校内导师可以在课前指导青年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编写教案,准确把握授课的重点难点;在上课时,可以安排青年教师去随堂听课,随堂听课可以使青年教师身临其境的领悟课程的重点难点、并能学习到老教师教学的设计方法和授课技巧;在课后,可以及时解答青年教师在听课时产生的疑问,让青年教师及时增长教学经验;最后,校内导师可以去随堂听青年教师的授课,课后及时纠正青年教师在授课时的不足。校内导师“传、帮、带”的作用,必能及时、高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

3.“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青年教师通过与校外导师的交流和对校外导师所在企业的参观实习,逐步形成了对所学理论知识应用情况的主观认识,在给学生授课过程中丰富了实践教学的案例。同时,青年教师通过校外导师与企业取得了联系,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与课堂授课水平;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在实践中教学,丰富授课形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解决培养发展经费短缺的问题

“双导师制”的实施建立起了学校、企业和青年教师之间的联系,学校利用自身实验室硬件条件、师资队伍、学生资源等优势,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人力资源等支持,同时增强师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企业利用自身厂房、资金优势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机会、实践场地和科研经费的支持,同时弥补自身理论、人才较弱的不足。校企合作的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利益共赢,同时解决了青年教师自身培养、发展经费短缺的难题。

5.“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

唯有建立、健全必要的监督评价体系,“双导师制”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监督评价体系旨在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应贯穿于“双导师制”实施的整个过程。通过监督评价激发青年教师的潜力,帮助教师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督导评价应由政府、高校管理部门牵头,组成由教学方面的专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工程师为主要成员的工作组,这些专家具备较高的学术修养、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由他们行使监督、评价的职能毫无疑义。同时,在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模式、评价方法上应具体化,以保证整个监督评价过程各评价环节以及监督评价结果的公正。最后,评价结果应及时、准确地反馈给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及时弥补不足。

在政府合理的引导下,在高校、企业和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双导师制”必然能有效地实施发展起来。青年教师在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迅速成长,只有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吴松弟.素质教育在英国[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73-76.

[2]朱正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111-112.

[3]李景元,蒋国平,宋建新,等.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8(12):19.

[4]付八军,冯晓玲.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践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6):26-29.

4.青年教师导师制总结 篇四

张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管遇到什么难过的事情,想想它,仿佛就有了攻无不克的勇气和力量。在我参加工作的三年时间来,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想起了它,它同样也始终在我的教师成长道路上伴随我,许许多多次的给予我正确的指引,和前进的力量。现在,我的数学教学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样迅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里进行的“导师制”培养。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毕业工作三年了!2008年9月,刚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我是忐忑的。我是否可以胜任这教师岗位?是否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是否可以问心无愧地贴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这些充斥内心的疑问几乎令我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甚至觉得自己可能会花好几年的时间来缓解心中的焦虑,来完成角色转换。但幸运的是,学校领导未雨绸缪,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应运而生,为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定位·转型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今后的发展方向,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是这一阶段的第一要务。

参加导师制活动后,我拜在双鹄老师门下。双鹄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他风趣幽默、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能够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他又能深入浅出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在课堂外,双鹄老师与学生相处极为融洽,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解答疑惑,关心学生生活,真正做到了亦师亦友。这让我倍感钦佩的同时也深深明白了自己的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精到的点评,对教材内容的把握都是我亟待提高的环节。但是找到差距只能算是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的第一步,解决问题,弥补不足,缩短适应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才是根本。因此在双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领导的要求,为自己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并严格遵照执行,做到行动前有计划有准备,行动后有反思有改进。

除了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之外,双鹄老师还提醒我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深入到学生中去,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我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也通过周记评语或者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尽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以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得益于导师制的巨大作用,通过以上一些工作,我已经基本完成了角色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这也只不过是刚刚入门而已,因为当好一名教师是需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

一、鼓励我多学

新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不了解重、难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上课。双鹄老师就首先指导我如何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制订教学计划;然后解读每个单元的教材,特别是单元的重点、难点进行解读、研究

分析方法和学生的学法。双鹄老师教育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教学工作及工作制度,才能尽快地成长为一名符合学校教学要求的教师。

二、鼓励我多听

来到学校后我听课的机会很多,校内老师的公开课、市里优质课、迎接各级检查的展示课等,每次课后双鹄老师都要求我进行评课,教导我:“观摩其它老师的讲课,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鼓励我多上

尽管双鹄老师工作很忙,但总是抽时间就来听我讲课,并邀同数学科目的优秀教师来听课评课,为了让我尽快成长起来,并能从容上公开课。双鹄老师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深深地感动了我,作为她的学生,我没有理由不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以双鹄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师德!

四、鼓励我多写

双鹄老师经常对我说:“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 水平。”三年来,在双鹄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的写作能力、教学水平都在不断地进步。双鹄老师的爱心、细心、耐心、关心和恒心,强烈的责任感、分析解决处理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无一不让我惊叹,使我受益菲浅!

二、发展·提升

在基本适应教师岗位,初步完成角色转型后,对青年教师来说,面临的另外一项课题就是怎样尽快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站稳讲台,保证教学效果。如果仅凭个人摸索,想要迅速发展获得提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制再次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新教师可以学习敬业乐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掌握教学技能,过好教学关,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此,乘着导师制的春风,我在双鹄老师的指导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

首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数学的基本理念才能更好的教学。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 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 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 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 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 上。教师应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次要明确的知道自己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 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 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 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 的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 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 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 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第三就是最基本的听课。认真,广泛听课,从优秀教师的课堂上汲取营养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这一学期,在双鹄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积极参与听课,从初中到高中,从校内到校外,从新授课到习题课,从本学科到其他学科,在这些不同风格但同样优秀的教师的示范引领下,我受益匪浅。例如在听过双鹄老师的讲授课之后,我尝试着将双鹄老师设计的学生活动嫁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既完善了自己的课堂,又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弥补了自己能力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效率。

最后,除了认真听课,评课和课后反思对青年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一般是指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由于新课改是在不断实践、大胆的创新中进行的,每个教师都处在探索试验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后的反思尤为重要。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还

要注意了解和分析自己在同行中同一领域里处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不足。通过观摩课向别人学习,对比反思,取长补短;通过看资料,看案例等,充实提高自己。总之,反思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在每次听课之后,双鹄老师都会组织听课教师认真评课。通过大家热烈的讨论,我可以更为准确的归纳授课教师的成功之处和经验教训,而这也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避免走弯路和事倍功半的情况出现。同样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孔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只有常常进行自我反思,才能调整教学标高、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所进步。因此,我时常反省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和失误,以便及时调整,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我想这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

除了提升课堂教学技能之外,青年教师还应有加强科研的自觉。我们的教师不应该满足于作为一名教书匠,而应该向专家型、学习者型的教师发展。而导师制的施行也为我触及教改科研领域提供了机会。在双鹄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着独立完成部分课后练习题的命题工作。从最开始的借用中考题,到后面的自主命题,尽管最后的结果总免不了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双鹄老师总是极为细致地帮助我纠正错误,完善题目,尽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除了自主命题,双鹄老师也为我们提供很多接触教改科研的机会,例如参加市内教研活动,阅读教改科研方面的相关资料等,并且双鹄老师还鼓励我们积极撰写论文,增强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

或许以上这些工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教改科研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在导师制活动的帮助下我想我已经成功地在教改科研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三、归属感

实际上导师制对于青年教师的巨大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这一制度更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一种家的归属感,拉近了新老教师间的距离,增强了凝聚力。就像双鹄老师一方面为提高我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呕心沥血,另一方面又极为关心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青年教师倍感温馨,在工作之外更享受到了家的温暖,真正体会到了上饶二中 “辛勤工作,心情愉悦”的理念。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导师制的指导下,在双鹄老师及组内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我虽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同样还有很多不足,例如:我还需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只有备课充分,才能从容不迫,得心应手,胜似闲庭信步,精彩纷呈。我还需要继续坚持参加听课、评课的活动,向更多优秀的教师学习,不断积累,才能真正达到学校的要求,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石室中学教师。

5.青年教师导师制责任书 篇五

导师制

宁 夏 师 范 学 院

二〇一六年 月

根据《宁夏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宁师院发 [2012] 144 号》为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适应教学工作并逐步提高教学能力,胜任教学工作,促进我校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导师任职条件

(一)热爱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二)具备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身体健康,能履行导师工作职责。

二、培养形式及内容

(一)导师对青年教师采取个别指导方式,一般1名导师一个培养期指导1-2名青年教师,指导时间为2-4学期。

(二)导师负责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并经学院审核同意后实施。

(三)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包括:随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试卷、批改作业、准备实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等内容。

三、导师职责、考核及待遇

(一)导师的职责

1、导师要系统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辅导答疑等工作,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指导课程的5学时。

2、指导青年教师至少胜任1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较好地完成课程讲义和本门课程的教案撰写。

3、在培养期满后,指导青年教师以第一作者、宁夏师范学院为署名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或科研论文1篇;或参加1项校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

4、对不服从指导的青年教师,导师可向学院提出终止培养的书面报告。

(二)导师的考核及待遇

1、由所在学院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并备案。表现优秀,工作成绩突出的导师,其考核结果将作为学考核、职称评聘、岗位申报及各种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2、导师每指导1名青年教师,每学期按15学时计算教学工作量。学校根据考核情况发放校内津贴,没有考核或没有完成指导任务的导师,将不计算教学工作量。

四、青年教师的培养条件、考核及职责

(一)青年教师培养条件

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对象为在岗工作以来未接受过导师培养的职称为讲师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和根据实际情况,教学部门认为需要配备指导教师的教学人员。

(二)青年教师考核

由所在学院对青年教师接受导师培养情况进行考核并备案,采取日常考察与期满考核并重的方式。考核结果作为学考核、职称评聘、岗位申报、各种评优及奖励的重要依据。未经导师培养的青年教师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并不得担任专业核心课的讲授任务。

(三)青年教师职责

1、青年教师要自觉接受导师培养,主动争取导师在思想和业务上的指导,主动向导师汇报思想情况和业务工作情况。

2、青年教师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撰写教案、试讲、批改作业、课后辅导、随班听课、辅助实验(实习)等相关教学工作。

3、青年教师根据指导教师安排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学时(以听课记录为准)。

4、积极参与导师的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在培养期满后,青年教师以第一作者、宁夏师范学院为署名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或科研论文1篇;或参加1项校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

5、培养期结束,青年教师应针对自己的思想情况、教学情况和业务研修情况,递交书面总结,填写《宁夏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考核表》(见附件1),经导师、学院审核同意后交教务处、人事处审核备案。

五、管理

(一)学院要按照学科建设及教学工作的需要,为每位青年教师指定导师,并填写《宁夏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安排登记表》(见附件2),经学院审核后交教务处、人事处审核备案。

(二)各学院要认真落实本文所述的导师及培养对象职责,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对不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和不虚心接受导师培养的青年教师将分别作出不推荐参加各种评优奖励和暂缓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处理。

(三)培养期满,学院根据导师、教研室及学生对培养对象的教学评价作出考核意见,如考核不合格,将作出延长培养期(不超过一个学年)或作调整岗位处理。

七、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执行。本责任书一式叁份,学院、导师、青年教师各执一份。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甲方(导师): 乙方(青年教师):

学院(盖章)

负责人签字:

6.青年教师导师制个人期末总结4 篇六

学院

青年教师导师制

个人总结

(2012 —2013—2)

所在系部:

名:

师: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个人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毕业工作两年了!2011年9月,刚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我是忐忑的。我是否可以胜任教师岗位?是否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是否可以问心无愧地贴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这些充斥内心的疑问几乎令我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甚至觉得自己可能会花好几年的时间来缓解心中的焦虑,来完成角色转换。但幸运的是,学院领导未雨绸缪,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应运而生,为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方向!两年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就要结束了,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一、定位·转型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今后的发展方向,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是这一阶段的第一要务。

参加导师制活动后,我拜在系主任***老师门下。岳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名师,在课堂上,他风趣幽默、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能够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他又能深入浅出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在课堂外,岳老师与学生相处极为融洽,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解答疑惑,关心学生生活,真正做到了亦师亦友。这让我倍感钦佩的同时也深深明白了自己的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精到的点评,对教材内容的把握都是我亟待提高的环节。但是找到差距只能算是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的第一步,解决问题,弥补不足,缩短适应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才是根本。因此在岳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学院领导的要求,为自己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并严格遵照执行,做到行动前有计划有准备,行动后有反思有改进。

1、鼓励我多学

新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不了解重、难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上课。岳老师就首先指导我如何根据学院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制订教学计划;然后解读每个单元的教材,特别是对每单元的重点、难点进行解读、研究分析方法和学生的学法。岳老师教育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教学工作及工作制度,才能尽快地成长为一名符合学校教学要求的教师。

2、鼓励我多听

来到学校后我听课的机会很多,每次课后岳老师都要求我进行评课,教导我:“观摩其它老师的讲课,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3、鼓励我多上

尽管岳老师工作很忙,但总是抽时间就来听我讲课,课后对我及时点评。岳老师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没有理由不抓住机会锻炼自己。

4、鼓励我多写

岳老师经常对我说:“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除了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之外,岳老师还提醒我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深入到学生中去,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我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也通过课间或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的,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尽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以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得益于导师制的巨大作用,通过以上这些工作,我已经基本完成了角色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这也只不过是刚刚入门而已,因为当好一名教师是需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

二、发展·提升

在基本适应教师岗位,初步完成角色转型后,对青年教师来说,面临的另外一项课题就是怎样尽快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站稳讲台,保证教学效果。如果仅凭个人摸索,想要迅速发展获得提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制再次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新教师可以学习敬业乐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掌握教学技能,过好教学关,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此,乘着导师制的春风,我在岳老师的指导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次,要明确的知道自己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和授课对象制定自己每个学期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第三,就是最基本的听课。认真,广泛听课,从优秀教师的课堂上汲取营养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在这些不同风格但同样优秀的教师的示范引领下,我受益匪浅。例如在听过岳老师的授课之后,我尝试着将岳老师设计的学生活动嫁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既完善了自己的课堂,又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弥补了自己能力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效率。

最后,除了认真听课,评课和课后反思对青年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一般是指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由于新课改是在不断实践、大胆的创新中进行的,每个教师都处在探索试验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后的反思尤为重要。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还要注意了解和分析自己在同行中同一领域里处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不足。通过观摩课向别人学习,对比反思,取长补短;通过看资料,看案例等,充实提高自己。总之,反思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除了提升课堂教学技能之外,青年教师还应有加强科研的自觉。我们的教师不应该满足于作为一名教书匠,而应该向专家型、学习者型的教师发展。而导师制的施行也为我触及教改及学术科研领域提供了机会。在岳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参与相关课题的资料准备工作,逐渐能写出有一定内涵的学术论文,再到加入科研团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

三、归属感

实际上导师制对于青年教师的巨大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这一制度更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一种家的归属感,拉近了新老教师间的距离,增强了凝聚力。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导师制的指导下,在岳老师及系里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我虽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同样还有很多不足,例如:我还需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只有备课充分,才能从容不迫,得心应手,胜似闲庭信步,精彩纷呈;我还需要继续坚持参加听课、评课的活动,向更多优秀的教师学习,不断积累;我还需要继续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校的要求,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

7.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篇七

1 转变培养模式、明确导师职责

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石, 为医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及将来工作、继续学习奠定基础。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因此每年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 成为各高校引进师资的主流。如何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 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岗位是近年来我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院以往培养的主要对象是本科毕业的青年教师, 他们缺乏教学经验, 科研能力不足, 培养时间长, 主要采用教学-科研培养模式。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教师受过系统的科研培养, 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研能力, 但未受过教学训练, 缺乏教学经验。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学也由填鸭式转变为启发式, 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各大高校的开展, 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教师不仅是单纯传授知识, 还要会组织教学, 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我院探索和实践了以提高教学能力为中心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调整和完善了培养方案, 同时在基础医学院质量监控体系下监督和评价青年教师培养成效, 以科学、合理的制度来管理, 引导和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

以往导师的职责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主要是实验技能的培养。如今聘用的教师有扎实的科研功底, 因此导师的职责是重点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指导他们过好教学关。具体的工作是指导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及时指导、检查教案讲稿, 组织新教师进行试讲, 及时分析评论试讲。在实践教学中给青年教师提供相关教育理论材料和操作框架, 帮助他们有计划、螺旋式地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鼓励并指导青年教师大胆进行教改实践, 参与学科建设, 引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大胆创新及申报省、国家级教学团队。在科研上, 导师的任务是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创新, 鼓励和指导他们结合学校科研特色申报课题, 完成课题和发表高水平的论文。

2 实践和落实教学培养方案

青年教师培养时间缩短为1-2年, 以培养教学能力为中心, 主要的培养方案有以下几点。

青年教师进校后, 第一年担任教学秘书, 深入教学工作一线, 在教研室主任的指导下, 参与和组织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试卷的出题及查阅、试卷的成绩分析及教学总结, 熟悉教学工作流程和日常教学工作事务, 全面的把握教学环节和教学工作重点, 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注重教案讲稿书写。教学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理解、提炼和组织的基础上, 通过讲授和借助其他教学工具, 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案不是教材的照抄, 而是教师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和组织的基础上, 合理安排教学布局、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规范教案讲稿的书写, 我院制定了《教案讲稿书写基本要求》, 青年教师需按照《教案讲稿书写基本要求》认真书写教案, 其教学内容在教案上要一目了然, 规范教案书写方法。

实施听课制度。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导师和其他教师的授课, 理解把握学科重点难点, 从中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在教材处理、多媒体课件、课堂板书及讲授方法等方面的经验, 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在吸收的基础上发展。以往要求教师每年听课5次, 听课次数少, 对教师听课效果也没有进行监督和评价。因此, 我们制定了新的《新教师听课制度》, 要求新进教师第一年随堂听课, 做好听课笔记, 课后写心得体会。指导教师要定期检查新教师听课笔记, 查阅心得体会, 通过这种方式发现新教师在听课时所遇到的问题、困难, 并及时解决。教师听课包括:一是本专业的听课, 通过听讲本专业其他教师授课, 熟悉本专业授课技巧, 把握学科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二是相关专业的听课, 补充背景知识。在基础医学中, 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比如在学习生理学时, 需要具备一定的人体解剖学基础。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有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基础, 能够将学科间知识相互串联起来;三是对于不具有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 原则上要求旁听相关临床学科的课程。

实行新教师试讲制度。试讲是实战前的演习, 可以锻炼青年教师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我院制定和实施了《新教师试讲制度》, 要求每位新进教师在上课前 (包括理论课与实验课) 都要进行试讲, 试讲不合格不能参与教学。新教师试讲时, 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预讲后导师与科室其他教师一起及时根据试讲评价表从教学内容是否熟悉、表达是否流畅、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板书是否规范和语速语调是否适当等方面进行评价, 提出预讲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加强本科实验教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由于许多高学历青年教师未从事过本科生的实验教学, 导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法, 指导青年教师参与制作教学标本、教学切片, 以及掌握各种实验操作技能等, 并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注重加强专业外语学习和英语口语锻炼。目前英语能力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件之一, 是医学专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 目前各大高校都开展了双语教学。我院制定了一套培养方案, 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外语学习和英语口语培训, 将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双语教学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按照学校规定均要参加为期6个月的南昌大学与美中教育机构合办的ESEC ( Educational Services Exchange with China) 英语口语培训以提高英语水平, 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参加国外大学英语学习培训的机会。导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的需要, 为青年教师选择合适的专业外语书籍, 定期检查青年教师的学习效果。鼓励和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双语教学, 鼓励英语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参与到留学生的教学中, 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能力。

培养团队精神。教师的协同合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院要求青年教师担任教学秘书, 参与教学活动, 增进同事间感情, 培养青年教师的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共同讨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合作精神。青年教师也积极参与申报南昌大学、省级以及国家教学团队, 参与学科建设。同时他们也利用自身科研实力, 参与到课题小组, 与其他教研室科研团队合作申报课题。

开展新视野博士论坛活动, 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 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我院要求新进教师积极参与新视野博士论坛, 以授课、座谈等形式向学生们介绍其科研成果。通过这种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 增进了师生间感情, 同时也使青年教师获得了锻炼的机会, 学习如何开展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和把握哪些环节, 提升青年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结合的能力。

3 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培训成效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

在基础医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下, 通过教学督导分委员会、教学管理干部、同行专家及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的四个层次对青年教师培训成效进行监督、考核, 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依据基础医学院的《教案检查制度》和《教案讲稿书写基本要求》定期组织专家对新进教师书写的教案讲稿进行检查, 优秀教案和课件的评选, 规范教案讲稿的书写, 监督新教师备课, 提高新进教师的备课质量。

依据基础医学院制定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 通过他们及时收集、汇总、反馈的教学一线信息, 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及时的监控和督导, 并将学生反映的信息及时总结给青年教师, 让他们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对于学生信息员反馈中存在问题的青年教师, 督导组及同行专家进行“诊断性”听课, 并给予指导性意见, 以帮助青年教师顺利渡过“教学关”, 提高教学质量。

定期进行教学比武和公开授课。组织督导组、管理干部、同行专家对新进教师定期开展理论课、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 通过比赛激发新教师的教学热情, 同时通过专家的评定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改进和提升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成效的考核。对导师制执行期满的青年教师, 由学校抽调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对新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主要评价指标体系由教师自评指标、他评指标、学生评价指标组成, 通过听课、查看教学和教研资料、学生测评等形式, 对其课堂教学、教学成绩、学生管理、学生反映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级。

4 青年教师教学导师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按照学院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要求, 在各个教研室积极的配合下, 每位新进的青年教师都严格按照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做好每一项工作, 通过听课观摩其他教师的讲课积累了教学经验、通过试讲提升了教学水平。经过培养和教学实践, 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 我院的青年教师具备了较高的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教学普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在学生评教表中青年教师都获得良好以上的评价。同时多数青年教师也承担了留学生教学, 也获得留学生的认可。在学校的各项教学比武中都获得不错的成绩, 同时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3年来青年教师获得多项国家、省厅级课题资助。青年教师已经逐渐成长为各个教研室的骨干教师, 是各个教研室双语教学的主力军, 逐渐成为各个教研室的核心力量。

实践证明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 努力将青年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兼备的骨干教师, 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 是加快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素质的一种好办法。

摘要:近年来, 海外学者、高学位毕业生成为各高校引进师资的主流。针对这一变化, 结合基础医学的教学特点, 我院探索并实施了新的《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 制定了以培养教学能力为中心的教师培养方案, 构建和完善了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经过3年的实践, 证实了教学导师制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教学导师制

参考文献

[1]李晓菁, 刘小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导师制[J].科技信息, 2007 (3) :164.

[2]邓兆宏.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5, 7 (4) :427-429.

[3]邹俊涛, 魏文芳, 邓兆宏, 等.导师制在培养医学院校新上岗青年教师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 2000, 2 (4) :328-329.

[4]李德福, 李亚婷.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 2006 (2) :179.

[5]张理中, 杨倩.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07 (5) :48-51.

[6]陈庆朋.高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2) :42-43.

上一篇:大专生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科技的国旗下讲话稿四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