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与传统文化

2024-09-29

生态环保与传统文化(精选8篇)

1.生态环保与传统文化 篇一

生态与环保考查课论文 题目:生态与环保

摘要: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问题、主要措施、可持续发展观

关于生态环境的定义。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因此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

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我们每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我们需要的原料和能量,我们地球上的任何一种能源都来自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我们就无法生存。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在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时,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严重威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已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景等许多方面问题,意义相当重要。

在过去的几千里,由于人类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限制,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众所周知,人类的童年对自然充满了畏惧和崇敬,她臣服于自然并完全依附于自然。那时人类最主要的就是生存,与自然做斗争,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对自然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社会生活都日益复杂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入了新阶段,但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表现为自然支配、控制着人,人与自然仍处于和谐的状态,但必须看到人利用自然的能力在提高,而正是这种能力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转型,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伴随着文明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从人受自然奴役转变为人主导自然,大量的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人类从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超出以前所有时代对自然的改造总和。但是,一直以来人类一直追求经济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真正被意识到,人类忽视了自己对自然的强大作用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大。现在人类的足迹不仅几乎遍及整个生物圈,而且开始出现于太空与海底,扩展到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巨大系统。于是,人类有些忘乎所以,以为能够凭借技术而为所欲为。这样,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就被掩盖起来,直到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严峻事实和由此造成的生存危机,人类才不得不重新思考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

现在主要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大气污染。全球每年因燃烧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全世界有好几亿辆汽车,每年将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到大气层中。大量的工厂每天都在向大气中排放工业废气,而且越来越多的有污染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转向农村,而这些国家或者这些不发达地区为了经济利益不得不引入这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致使当地的环境遭到破坏。二是臭氧层遭破坏。每年春季,南极上空大气中的臭氧层消失40%-50%。近60年来,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烃已排放1500多万吨,目前年排放量竟达到100万吨。三是土地沙漠化,由于植被遭到破坏,过多的使用化肥和农药,过度伐木、放牧等原因,每年都有许多耕地变为沙漠,另有一些耕地丧失生产能力。土地沙化正急剧缩减着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国土。许多地方因沙漠化趋势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四是水资源污染。人类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其中受肥料和各种有毒化学品污染的不少于三分之一。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疾病死亡的人口达2.5万。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所以更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五是海洋污染。是由人类向海洋大量排放废物或污物、有害物质进入海洋而引起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它使海水水质变坏,使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受到危害,破坏海洋生态系统,进而危及人类健康。六是绿色植被锐减,在过去一万年里,因开发农牧业、建设城镇而砍伐森林,使全球森林植被减少了三分之一,欧洲的原始森林几乎完全消失。森林面积锐减和草场退化都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前者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植物减少甚至灭绝,还造成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河库淤塞,旱涝、泥石流等灾害加剧。后者可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降低草场的生产力,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进一步导致草场的鼠虫害加剧。七是物种濒危。一个关键物种的灭绝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解。生物种群的锐减,带来的后果将是人类前途的致命威胁。因为每一种生物都是由几万年的进化而来的,自身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每一种生物的基因都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资源,物种的减少将是我们人类巨大的损失。八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变暖,并将使南北极的冰层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地区可能被淹,不少岛屿面临消失的危险。九是人口增长过快。目前,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到2030年,世界人口可能达到100亿。地球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已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过多的人口会对生存空间造成压力,需要更多的资源能源,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我们必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各个国家都采取了措施来保护环境。我国的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统筹兼顾,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引黄入晋工程等。

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线路科学选址,尽量减少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强。非牧场草地开发利用的生态监管。

3、森林、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区、草原,划为禁垦区、禁伐区或禁牧区。

4、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禁止一切形式的违法捕杀、采集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活动。

5、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海岸带的管理,严格围垦造地建港、海岸工程和旅游设施建设的审批,严格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沿海防护林,建立休渔期制度。

6、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采矿选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期、区域和方式,把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矿产资源开发必须防止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7、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通过严格执行以上七方面内容,中国的环境状况已有很大改善,但是环保之路,任重而道远,希望世界各国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行动起来,让世界重新美丽起来。

我们要正确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并树立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2.生态环保与传统文化 篇二

一、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生态安全反映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种关系必须保持相互协调, 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顺应资源环境, 自然资源环境不能因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而遭到破坏和恶化, 而应该建设的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生态安全与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样, 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而国家生态安全则是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的重要基础。

生态安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 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因此, 保障生态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生态安全的重要部分

农业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 农业现代化建设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 农业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环节。现代农业开发技术的生态功能就更为拓展和突出, 如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中的保护性耕作, 测土配方施肥, 按标准化作业程序生产等都很好地体现了资源再生、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功能。

赤峰是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大市,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显得格外脆弱, 在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突出生态功能成为迫切和重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模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统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平、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品牌效益和竞争力, 实现资源型农业向生态环境替代型农业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赤峰市现代农牧业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理性选择。

三、保障生态安全的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保证农业生态安全, 应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 走改造与适应相结合、恢复与保护相结合, 以保护为主的路, 必须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

退耕还林还草是以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为出发点, 改变传统农业的数量扩张型发展方式, 实行集约化经营, 实现减地稳粮、优化结构、恢复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 调整结构, 提高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种植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作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因而在调整结构时要注意作物品种与当地环境相适应, 突出地方特色, 优化资源配置, 把质量、效益和生态环境统筹起来考虑, 形成多元化的种植结构, 不断推进产业化进程, 在增强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的同时, 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 注重耕地保养, 培肥和恢复地力

要坚持用养结合的原则, 积极采取措施, 保养耕地, 培肥地力, 促进耕地的持续高效利用。一要抓好农村有机肥积造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做到人有厕、畜有圈, 大力积造有机肥, 扩大有机肥的施用面积和施用量。二要加大农田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力度, 积极推广免耕法, 强化土壤保肥、保墒蓄水能力, 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劲。

(四) 加强节能减排农村能源建设

农业农村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布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搞好农村牧区节能减排, 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 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有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 减缓能源压力, 保护生态环境, 对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以村庄农户为单元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农户为基本单元, 系统整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 积极推进乡村清洁工程, 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根据各地区不同条件, 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技术、多种经营方式, 因地制宜地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多元化循环农业模式。

(五) 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规律, 尊重农民意愿强化政府的公益服务。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管理等都具有公共服务特征。这些服务的提供, 是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通过相关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来实现。关键是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全面提高政府的公益服务水平。

(六) 强化资源开发环境监管, 提高农民生态安全意识

坚持保护与优先防治相结合, 严格控制不合理开发建设。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从源头上防止生态环境破坏, 特别是要控制地表植被的开发, 重点检测控制农牧交错地带区域的土地退化沙化。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 维护生态安全, 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 让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氛围,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 生态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仅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基础,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其中生态安全不容忽视。通过分析赤峰市新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找到症结所在, 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保障生态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从而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环保与传统文化 篇三

关键词: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环保对策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071-03

金属矿山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矿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为我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非煤矿山94753座,其中金属矿山8395座。但由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和生态破坏问题。据不完全估算,至2008年底全国因矿业开采导致的土地被占用和破坏的面积达332.5万hm2;固体废弃物的累计积存量353.3亿t;矿山废水排放量达48.9亿t。总的来看,我国矿山生态与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治理与环保管理任务十分艰巨与繁重。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直是党中央、各级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有色金属矿业活动是重金属释放进入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铅、锌生产和消费大国,截至2007年底,在我国大陆铅、锌累计采出量分别为6.69和12.59Mt。通过采矿、选矿和冶炼3种方式进入周围环境的铅、锌通量分别达1.62和3.32Mt,约分别占铅、锌累计采出量的24.39%和26.36%。

福建尤溪铅锌矿山(1181227~1181653;261330~261613)位于尤溪县梅仙镇,面积约2214km2。该地区铅锌矿产资源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个体业主和地方企业进入该区矿山,着手开采铅锌矿产资源。由于矿山的地质环境复杂以及开发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已对矿山及其周边的地质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并引发多种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对该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以采取相应的环保对策与措施。

1 金属矿山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金属矿山开采会产生重金属和酸性废水等污染物质,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重金属污染

通过选矿和冶炼,使地下深处矿物中的砷、铅、镉、汞、铜、锌等重金属元素向生态环境释放和迁移,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引发一系列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2 酸性废水

每逢雨季,金属矿山的废石、尾矿等固体废物流失,并导致矿山水体酸化。酸性废水溶解有大量可溶性的铁锰钙镁铝硫酸根离子,导致重金属铅铜锌镍砷镉溶解。酸性废水还使水体变色、变浑,下渗污染地下水质,造成水生态环境恶化。

1.3 生态破坏

金属矿山开采产生的固体废物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破坏许多地表植被,致使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加剧,地表景观遭到破坏。

此外,井下开采还可造成地表塌陷,地下水系破坏,金属矿山尾矿库有较大安全隐患,易引发地质环境灾

害等。

2 福建尤溪铅锌矿山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尤溪县境内目前查明的铅锌D+E级地质储存金属量超过2.0×106t,但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采富弃贫、资源浪费等不合理现象。许多铅锌采矿业主将开采未达利用品位的矿石乱放,直接或间接污染了土地与水源,破坏了植被,引发了水土流失,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2.1 景观破坏

采矿区以及周边选矿厂与尾矿库的修建中,将树木砍光,草地铲除,破坏了植被和地貌景观。据调查统计,矿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矿山开采中已经形成了几十处的废石渣土堆,导致约有17万m2的植被遭到破坏。还有一些退役期矿山闭坑后,尤其那些个体矿硐,未进行土地复垦与重新绿化工作,影响了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

2.2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山区矿产开发所必须关注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铅锌矿在选矿及加工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尾矿渣,但尤溪地区铅锌矿山所建的大多数尾矿库都比较简单,且许多尾矿坝与拦渣坝堤已毁坏坍塌,引起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对下游村镇、农田及水利设施等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据相关资料统计,尤溪矿区水土流失量约达56万t/a,相当于200hm2土地表层约20cm厚的耕作层土壤的损失量。水土流失已造成尤溪地区部分河床淤积,塘库湮废,圳渠堵塞,对当地生态环境及居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2.3 水体污染

铅锌采矿废水含有Cl-、SO42-、HCO3-、Na+、K+、Ca2+、Mg2+等许多离子以及重金属元素等。由于铅锌矿中含有较高的硫分,易氧化分解,形成酸性水溶液,因此采矿废水一般为酸性水,pH在2~5之间,在降雨期间形成酸性水外排。据监测资料显示,某些企业采矿废水总铅浓度严重超标,最高可达2.7mg/L,废水均排入尤溪河,对该河水质和水生态以及地下水源产生了严重影响。

2.4 水系干扰

铅锌矿开采过程中需要疏排干地下水,有时还要采取深降强排措施,这样就会极大地改变原有的地质地貌条件,使地下水枯竭和转移以及储水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同时地下水的补、排条件也因之发生改变,致使地下水平衡失调。同时还会引起地表水系的变化,使水源枯竭、河库淤塞,防洪功能丧失。

2.5 地质灾害

尤溪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矿渣和尾矿任意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与导致了严重的土壤污染,而且在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条件下,不稳定的废石渣土堆容易发生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下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大约有100多万m3的废石渣土堆处于不稳定状态,直接威胁着梅仙等村镇居民的安全和600多hm2农田的耕种。

3 金属矿山环保管理对策与建议

3.1 国外矿山环保管理政策简介

3.1.1 制定了健全的法律法规。为保证采矿破坏的矿山环境得到有效恢复,许多国家的矿业部门与环保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例。如美国颁布《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在全美建立统一的露天矿管理和复垦标准;澳大利亚制定了《澳大利亚矿山环境管理规范》,要求各矿山企业对所有开展的活动承担环境责任等七项原则,并规定矿山企业在两年的登记时间内编写出年度公共环境报告;德国有《联邦采矿法》、《矿产资源法》,要求各采矿企业在申报开矿计划的同时必须把采矿后的复垦规划等一并报批,否则不允许开矿;加拿大通过《领取土地法》和《加拿大采矿条例》对国有土地的矿产开发活动进行管理,各省区还分别就各自领区内的采矿活动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等。

3.1.2 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大多国家都设立了相应的矿山修复管理机构。如加拿大各省分别有独立的环境部,澳大利亚规定矿山环境管理主要归各个州地方政府管理。对不遵守规定的企业和个人,管理部门有权终止、吊销或撤销开采许可证;矿业公司申请采矿活动,管理部门要对其生产能力、资金、生产规模、矿产品的销售、职业卫生及采矿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严格的审查;管理机构还要依法负责组织矿山修复验收工作等。

3.1.3 规定有明确的资金来源。各国规定的复垦资金来源一般有四种渠道:私有企业由企业自己提供复垦经费,采矿公司出资存入银行作复垦费用,国有企业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拨给复垦资金,地方集资或社会捐赠一些资金。此外,还施行恢复保证金制度,即要求采矿企业按政府规定的数量和时间缴纳保证金,如果企业按规定履行了土地复垦义务并达到政府规定的恢复标准,政府将退还该保证金,否则政府将动用这笔资金进行土地复垦工作。

3.1.4 制定了严格的矿山环境恢复标准。矿山治理验收遵循“原样复垦”的基本原则,按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验收标准进行,如复绿后地形地貌整理的科学性、生物的数量和生物的多样性、废石堆场形态和自然景观接近,坡度应有弯曲,接近自然。还要防止矿山废物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预防和处理酸性或有害污水;必须对填充物进行处理,并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矿山矸石和其他固体废物要堆放在适当位置,并要进行技术处理等。

3.2 我国矿山生态环保管理政策

3.2.1 环保管理法律法规。我国目前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条例》、《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为使开发环保并重,提高利用率,必须编制矿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矿区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矿区开发利用的“三废”处理、矿区土地复垦与土地保护利用、矿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及矿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进行统筹规划并保障

实施。

3.2.2 环保管理制度。与矿山环保管理有关的制度有《矿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污染物集中处置制度》、《污染防治制度》、《资源税费制度》、《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等。这一系列的制度确保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3.3 尤溪铅锌矿山生态环保管理对策

根据尤溪铅锌矿山开采现状及存在问题,遵循国家矿山环保管理政策与法规,借鉴国外矿山管理经验与做法,参考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下尤溪铅锌矿山生态环保管理对策与建议:

3.3.1 工程措施。对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尾矿库坝及其截洪系统,应进一步加固坝体以及采取相应的支护及截排水措施,防止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确保下游村镇、农田和水利设施的安全。为增加废渣土堆的稳定性,可采取多梯级台阶式坡面减荷治理措施,有效减少坡度,防止产生滑塌和泥石流。为防止因疏排地下水而引起矿山水系平衡的破坏,保护地下水资源,并消除或减轻因疏排地下水引起生态地质环境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渗工程措施。

3.3.2 生态措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除了工程措施外,还要加强生态绿化工作。比如对废矿石集中堆放的地方,要用石砌围栏予以挡护,并重新加以绿化;对退役期矿山进行闭坑复垦与重新绿化;对退役期尾矿库及其周围区域也认真实施绿化。需注意的是在采用生物工程措施进行复垦绿化时,应对土壤结构、地形地貌、景观生态进行优化设计,对物种选择、配置及种植方式进行优化整合,优先考虑选择种植耐重金属的树种或草种。

3.3.3 严格管理与监督。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等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切实加强尤溪铅锌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对正在开采的矿山、进行生产的采选厂,要严格监控其对环境的影响,只要发现有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应立即责令其停产整顿;对新建矿山要严格审批,特别是要严格审查对矿山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所有新、扩、改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施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通过执行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铅锌选矿企业污染源治理,力争清洁生产。认真监督尾矿库的运行情况,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及时掌握尤溪河水质状况、流域内地下水水质状况及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变化,为环境管理与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3.3.4 建立多元化的矿山生态修复资金筹措机制。矿山生态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必须多元化筹措资金以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第一,全面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即当采矿者申请铅锌矿开采权时要求其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并缴纳预期治理费用保证金,作为矿山今后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费用。第二,建立矿山生态修复专项资金制度,即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后新增土地的增值收益作为矿山生态修复的专项资金。第三,积极申请环保、林业、水土保持等专项资金,集中财力、物力,开展矿山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第四,积极探索矿山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鼓励与吸收民间资金参与矿山环境治理,多途径、多渠道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修复资金难题。

3.3.5 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矿山生态保护水平。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更新、改造旧设备,以减少矿山采、选、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采用采(选)矿-排土(尾)-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认真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着重研究开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防治技术、矿业“三废”的处理和废弃物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先进的采、选技术和加工利用技术,切实提高矿山生态保护

水平。

3.3.6 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大量的有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环保法规的宣传教育等活动,不断增强广大民众尤其是矿业开发者和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矿产资源、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是关系到矿区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福祉的大事,要时刻关注矿山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

4 结语

矿山开采对山区景观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与环境问题,诸如景观破坏、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水系干扰、地质灾害等。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的持续增长,矿山开采活动也越发频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发艰巨。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完善制度,严格监管,多元投入,加强治理,切实保护,努力将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矿区生态修复要以重建景观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因地制宜地综合利用矿区自然条件,以实现矿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建,蒋一军,吴健生,等.我国矿山开采的生态环

境效应及土地复垦典型技术[J].地理科学进展,

2005,24(2):38-48.

[2] ZHANG Xiu-wu,YANG Lin-sheng,LI Yong-hua,

et al.Estimation of lead and zinc emissions from mineral

exploitation based on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J]. ScienceDirect,2011:2513-2519.

[3] 谢东兵.尤溪县铅锌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J].

福建环境,2003,20(1):37-38.

[4] 陈文坚.尤溪县矿山环境保护的思考[J].海峡科学,

2010,42(6):71-73.

[5] 赖荣福.福建尤溪梅仙铅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

建议[J].福建地质,2007,26(1):47-51.

[6] 谢辉.有关生态矿山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

2009,35(5):348-349.

[7] 张业智,何绍福.三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矿

山生态环境保护刍议[J].三明学院学报,2009,26

(2):213-217.

4.生态环保与传统文化 篇四

课题: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论文

生态环保与发展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11级地理(1)班

28121101017

彭仁菊

生态环保与发展

摘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生态环保虽然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在人类面临自身利益与生态环境的选择时,却又是另一回事了。电影等文化产业可能会破坏生态;修建大坝无疑会改变生态结构,影响生态发展;而农业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对产量的要求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冲击;以及生态环保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也是一个可怕的隐患„„人类在发展,但是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否则发展只是倒退的开始„„

关键词:生态环保 环境与经济 电影工业 农业生态 生态保护法

引言: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之外的很重要的主题。世界各个国家都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但是尽管人类意识到了破坏生态环境所需付出的代价之沉重并也逐渐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就目前而言,生态环境的保护仍然得不到广泛的支持与实行,主要是与个体或群体组织的利益有冲突,究其原因是环保意识扎根尚浅,人们缺乏一种像路不拾遗这种中华传统美德的生态经济道德观,说它们像,不仅因为它们都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人们对他们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相近,路不拾遗是高尚,但自私的心理会觉得“反正没人知道”、“不要白不要”。所以从道德角度看,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一、文化产业牺牲环境换利益

当保护环境、走生态环保之路,日益成为社会团体的责任时,电影工业却没有把环境保护纳人电影生产过程的考虑范围。中国电影界的导演们以促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为由,以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危害为代价,拍摄出一部部并不“伟大”的艺术作品,这无疑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追求电影发展的某种偏颇。

2006年5月9日,在杭州举行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无极》剧组破坏生态的事实作了严厉的批评,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006年5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电影《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生态环境的调查情况。指出《无级》剧组拍摄活动中违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并责成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依法对剧组进行处罚,限期恢复拍摄地生态植被。

无极布景前的碧沽天池

昔日的碧沽天池 留在碧沽天池边的“海棠金舍”残体

《无极》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投资方投人巨资,为了要求票房和经济回报,影片拍摄中追求场面恢弘画面绮丽也在情理之中。但《无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忽略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后代人的环境权利为代价拍摄影片。《无极》的拍摄完成不仅有经济的投人,还有大量不可弥补的环境生态的投人。最后留下的“烂摊子”充其量给钱了事。就像某当事者所言,《无极》剧组已经给当地政府留下了大量的财物,希望在剧组离开后,有关部门能清除所有垃圾和建造。但是,这种否认破坏香格里拉环境的说法只是一种责任的推卸,而且这种用“钱”来换取“原始生态破坏”的逻辑是对生态和法律的挑战和蔑视。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极》的成本是巨大的,是无论多少票房都挽回不了的。《无极》只看见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都随着生态的破坏而遭到了践踏。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讲:“阴阳和谐,万物生长;阴阳不和,万物枯竭。”可见人与自然和谐之重要。目前,我们也不能把破坏生态环境的矛头唯一地指向《无极》。《无极》只是破坏生态经济道德的载体而已。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很多省市的景区管理者看来,剧组到本地拍摄是“难得的机遇”,可以由此扩大景区影响,也能收取一些费用,于是争相打起“影视旅游牌”。不少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在对普通游客实行限制的同时,却对影视“英雄”、“侠客”们敞开怀抱,也正是出于同样原因。但是,在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却是这样的现实:一些影视剧组考虑的只是美丽的画面能否带来票房,能不能猎奇,能不能有看点,以至为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惜糟蹋生态环境,完工后就溜之大吉了,或者就像某当事者所言,“留钱”了事。许多原始生态是数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形成的,破坏了便无法复原和再生。这些原始生态景观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破坏,任何人也没有权力允许破坏。剧组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都应带头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拍什么作品,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凌驾于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规定之上。

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电影的拍摄,选取风景秀丽的名山秀水、古色古香的历史古迹、人迹罕至的荒漠大川拍摄,是无可厚非的。在美轮美灸的背景中演绎奇异浪漫的故事,在提供给观众艺术享受中获得市场回报和国际影响。但是,在将绮丽壮观的美景摄人镜头时,却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悠意破坏,甚至酿成难以估量的损害,这就令人愤感、遭人谴责了。电影拍摄似已成为自然的祸害、生态的杀手了!就像好莱坞环保大片《后天》的尾声中说道:“我们为了自身的便利,忽 视了环境,一直以来对环境肆意破坏,从来没想过要付出代价。现在,我们知道错了。”

一)、改造大自然利民?

如今对于人类主宰大自然之说虽然早就站不住脚了,但是人类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天真想法,改造大自然就是一个例子,当然,这得看动机,是为了改善大自然,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三峡 修建大坝就是一个值得争论的例子。

从普遍意义上讲,修建大坝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8个方面: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对大气的影响;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地质灾害;溃坝。社会舆论对大坝与生态问题的关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坝址上建坝,带来的生态问题是不同的,所以也不可一概否定建坝。

研究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问题,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前提。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类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招致了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当人类认识到这种掠夺式开发的严重危害后,便开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境界。

大坝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

尽管当前关于大坝与生态问题的争论很多,但不少人对大坝导致的生态问题的认识并不全面,或者说并不准确。要正确处理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首先必须冷静下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坝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区分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一般性问题。我认为,从普遍意义上讲,修建大坝可能带来的生 态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移民问题

水库移民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移民问题是大坝建设带来的生态影响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2)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

这是目前讨论大坝与生态问题的文章中很少提及的。事实上,泥沙对于河势、河床、河口和整个河道的影响,从生态角度讲,是修建大坝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才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3)对大气的影响

国外舆论在谈到大坝与生态问题时,首先谈到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坝建设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这种观点的提出是有原因的。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在北美洲,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些大型水电站的水库淹没了大片森林,水库蓄水前,又没有能力大规模砍伐清库,林木便长期浸泡在水中。树木生长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益于生态环境;但经水浸泡腐烂后便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从世界范围看,这个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国际上把对大气的影响看作建坝对生态的影响的首要问题。(4)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当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譬如过船闸需要时间,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如水华现象的出现;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等等。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5)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这里的鱼类是特指的,生物物种则泛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前社会上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事实上,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如鲟鱼,相当一部分是在北纬45°左右的日本北海道与我国乌苏里江、黑龙江和松花江等河、海之间洄游。而且,并不是每条河流都有洄游鱼类,有一些河道并没有洄游鱼类。世界各国在建坝中解决鱼类洄游问题通常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采取工程措施,建鱼梯、鱼道;另一种是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我国长江葛洲坝工程建设中,在解决中华鲟洄游问题时选择了人工繁殖的办法,事实证明是比较成功的。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河流上建坝,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是不同的,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6)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7)地质灾害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崩岸、滑坡、消落带等不良地质灾害。(8)溃坝

可能造成溃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坝运行不当,工程质量问题,或遇到 超标准的负荷,也有可能是战争带来的人为破坏等。

从原始社会的“天人合一”到掠夺阶段提出“人定胜天”,再到目前我们所追求的“人天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4个时期,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天和谐”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看待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二、村镇,环境污染,生态农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我国自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村镇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村镇生态环保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经历了起步阶段到停滞阶段,再到恢复和发展阶段,然后是工程化和国际化阶段,最后是快速发展阶段。村镇生态环保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十七大已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我国自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村镇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村镇生态环保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经历了起步阶段到停滞阶段,再到恢复和发展阶段,然后是工程化和国际化阶段,最后是快速发展阶段。生态农业建设、环境保护和绿色食品生产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促使我国农业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三、法律与生态环保

面临着中国环境问题的巨大考验,仅仅依靠行政机关的硬性管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引入环境经济的法律手段,通过其固有的市场竞争机制达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并通过体制内部的各种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以期适应中国在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更大挑战。

谈及中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之建立,上可溯至春秋时代,早在《逸周书·大聚篇》中就已有了关于禁伐山林等环保措施的规定,可见在这一点上我们国人并没有落后于西方。然而中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即使早已有之,而其积极的环境保护立法也并不落后于人,究竟为什么还是会遭到种种自然灾患的遗害,环境破坏问题接连不断甚至有所加重呢?探其原因,关键一点在于大量的环境立法并没有得到有力地实施,中国的环境法律尚待通过更有效的机制使之真正发挥预期的作用,而将环境法律的经济机制引进环境保护的立法中就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5.生态环保与传统文化 篇五

明提案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两会关于生态环保文明热点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生态环保文明提案》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整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各省政府报告中重点阐述的内容之一,并且分别作了今年的工作重点任务部署。(1月29日 新华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世界经济发展战略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总量的持

续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日益突出,一些大型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一些生态脆弱的区域更是出现草原沙化、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问题。……生态环境已然不堪重负,也就意味着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反过来势必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毋庸置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历史和实践也早已表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最终损害和伤害到的还是人类自身。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只有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一张足

够分量的“生态答卷”,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才是做活“发展文章”的最根本保障,范文内容地图才是国家和人民最大福利。

生态保护本身就是发展。“要坚持保护优先方针,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总书记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民生改善的关键问题,可谓正中要害。也就是说,离开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就将缺乏生存的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发展才是出路。坚持环保优先,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正如总书记所言,“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可以说,绿色经济、生态经济

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时代发展的呼唤。只有真正做到生态发展,才能使资源利用率更高、节约能源更多、污染排放更低、经济效益更好,才能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6.生态环保教育教案 篇六

生态环保教育教案 篇1

白色污染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废旧塑料袋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废旧塑料袋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首先,老师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某市约有3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使用1平方米的塑料袋。那么1天之内,我市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我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320000平方米 0.32平方千米

月 96000000平方米 96平方千米

年 116800000平方米 116.8平方千米

3、“我们新泰市的总面积是1933平方千米。结合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该市一年之内家庭使用的废旧塑料袋总面积,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厂家,超市,商品零售场所。总量将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如此之多的塑料袋足以铺满整个市的天空。多么可怕的景象。我们的城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旧垃圾袋,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使用塑料带的现状,贴上废旧塑料袋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关于废旧塑料袋的问题。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它?”

二、观看录象 : (看一看)

“就从咱们新泰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旧塑料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塑料袋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

经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可以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

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塑料购物袋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从今年六月一日起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开始限制白色污染物品的使用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塑料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也吃下肚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将你们的创意以书信的形式寄给环保局,看看能否为我们市的环保工作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 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

“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汽车尾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尾气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汽车尾气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汽车为期的危害。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光盘。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根据统计:每1000辆汽车每天会产生3500千克的废气。淮安市现有21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废气多少千克?每月多少?每年多少?各合多少吨?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735000千克735吨

月 22050000千克22050吨

年 264600000千克 2646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汽车产生的废气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气,那么全国呢?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尾气排放现状。“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汽车尾气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2)、联系实际:(做一做)

1、课本中的实验。用白纸检测摩托车尾气的污染。

2、讨论:马路上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都到哪儿去了呢?

(3)、了解危害:(读一读)小资料

(4)、观看录象 : (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气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市正在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能接受吗?”

(5)、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a、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b、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6)、活动拓展:(说一说)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7)、课堂总结。

五、课后延伸:根据课文提示,调查十字路口,司机在等待绿灯时关掉引擎了吗?填好表格。下节课交流、讨论。

生活处处有环保

-------家庭用水小调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通过看水表,了解家中用水量的变化。

2、使学生知道节约用水,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支出,更重要的是节约资源。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5、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意识。

教学准备

1、资料——有关水知识的课件

2、音像播放设备,投影仪。

3、自制挂图——水表,统计图表、彩笔。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引导关注

(二) (提前布置:向家人了解家庭用水情况。

(三) 1、提出问题:

(1)你家几口人?一个月用多少吨水?交多少水费?

(2)为什么每个家庭月用水量不一样?

(3)为什么要节约用水?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

(二)展开探究 自主学习

1、设计研究方案

(1)收集、整理需要研究的问题。(减少家庭用水)

(2)共同制定研究问题的方案。

① 通过讨论拟订家庭节水措施。

a、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b、在淋浴中涂肥皂时关上水。

c、安装(或改造成)节水马桶。

d、淘米洗菜用过的水再做它用。

e、把衣服储满后才用洗衣机清洗,清洗衣服后的水再做它用

f、随时关紧水龙头,安装节水龙头。

② 设计调查表格。

(3)出示水表挂图——复习查看水表的方法。

2、实施调查项目 整理调查结

(1)记录:家中一周用水量(单位:吨)。采取节水措施后,再记录家中一周用水量。 注意:调查期间,除节水措施外,其它条件不要发生变化。

(2)计算:节水前后家中用水量的变化。如果水费价格为1. 11元/吨,你们家一月可节约水费多少元?一年可节约水费多少元?将计算结果告诉父母及同学。

(3)作图:将节水前后的家中用水量及水费的变化,用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张贴在教室里。

(4)分析、比较调查结果。

(5)得出结论:采取节水措施后,减少了家庭用水。

3、了解水资源现状 进一步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1)播放资料: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状况。

我国各大城市水资源现状。

广州市城市居民用水的来源。

(2)讨论:

①地球是个水球有70%的水域面积,为什么说可供人类饮用的水十分有限?

②南方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③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水域的水质有哪些影响?

(2)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3)了解广州市水价调整情况,国家有关水的政策、法令等资料。

方法:(1)查阅资料:家庭书库、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上网等。

(2)调查:环保部门、自来水厂等。

(3)访谈:科学家、老师、父母、亲友等。

(4)思考;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后,你什么打算?

如果是从我做起,你能作些什么?

三)实践应用 深化拓展

1、制订家庭节水方案:根据你家实际情况和家人一起制订一套适合的家庭节水方案。

2、集体交流:在全班交流各自的节水措施及活动体会。

3、综合分析,达成共识,再次制订适合多数家庭的节水措施。向全校师生发出实施家庭节水的倡议,并将倡议书张贴在社区。号召更多的家庭都能做到节约用水。

争当环保小卫士

活动目的

通过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从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人人都做到环保小卫士,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做起,从我做起。

活动准备

1、录象片

2、由废品加工成“工艺品”。

3、易拉罐、硬纸盒、塑料瓶等材料。

4、剪刀、尺、小刀等。

活动内容

(一)认识环保重要性

1、播放录象(画面使受到污染的“母亲河”)

2、师生谈话,认识环保重要性。

(二)争当环保小卫士

1、说一说。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2、做一做。废物利用变成宝

(1)学生欣赏“工艺品”

(2)做一做。废物利用变成宝

(3)教师表扬做得好的并小结。

3、画一画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画一张环保宣传画。

4、写一写。写环境保护建议书,可对个人、也可以对家庭,学校社会发出的建议。(写得好的,还可寄给有关单位)

(三)争创“雏鹰环保章”

(四)活动延伸

让学生谈谈:你能为环保做一件什么事?谈后落实检查、评比。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生态环保教育教案 篇2

环保教育主题班会课

一、时间:20xx

二、主题 :善待环境 共享蓝天

三、方法:讲解、讨论

四、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

2、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五、过程:

(一)出示美景图片,学生欣赏谈感想。

(二)了解当前情况

了解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状况。教师引导:环保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说起环保,我们的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想法:环保是环保部门的事,和我们无关;环保就是治理“三废”??其实,环保是地球村上的每个公民的事,也是每个必尽的义务之一。

(三)、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先让学生讨论他们所知道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1.环境污染 读图片及阅读材料,指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各种表现及产生原因,请学生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相应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明确目前环境污染无处不在的危机现状。

2.土地荒漠化 由北京曾多次出现沙尘天气,引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和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土地退化的现象。读图片及材料,了解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四)、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滋润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我们每天节约一滴水,就为地球添加了一分绿色。我们可以做到的:

1、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

2、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随手关紧水龙头。

◆节约用电 在我国,火力发电占了我国总发电量的比重还比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我们每天能做的有:

1、随手关闭教室和宿舍内的灯,做到人走灯灭。

2、每天少看一分钟的电视等。

◆少使用塑料制品 现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包装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产的,这些包装物被抛弃到大自然中后,会对环境形成“白色污染”。我们每天能做到的有:

1、尽量使用垃圾桶盛装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2、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

3、不随手乱扔塑料包装物。

4、尽量购买用纸包装的物品。

5、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装纸包装生日礼物等。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们每天使用的一次筷子,都是用竹子或树木做成的,我们每扔掉一双筷子,就是扔掉一片森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金属饭勺或非一次性筷子吃饭,而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除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灰尘的作用。保护花草树木,也是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不要随意践踏草坪。

2、不攀摘花果。

3、按时给花草浇水。

4 、向周围的亲友宣传要保护保护环境??

◆节约粮食粮食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光、热、水、肥资源,节约粮食,就是节约资源,就是环保。

(五)教师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利于环保,我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能为环保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环境,注重环保,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六)齐唱环保拍手歌

生态环保教育教案 篇3

: 给我宁静——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声音和噪声的关系,噪声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噪声污染的防治,噪声的利用。

教学方法:实验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做实验:各类声音的分贝值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一、关于声音、噪声、分贝的概念 声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和谐悦耳的声音,对人体健康有益。 那些杂乱无章、对人的听觉神经以强烈刺激的声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噪声。 声音强弱是用分贝来表示的,声音越响,分贝越高。

二、噪声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2.噪声对动物的影响 3.噪声对建筑物的损害 。

三、噪声污染的防治 降低噪声源本身的噪声,采用疏通通道、润滑机械、无声液压等技术。 控制传播途径,采用隔音、消音和吸音的技术。 采用个人防护技术。

四、化害为利,利用噪声为人类服务

课题五: 走向洁净——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教学方法:调查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做调查:垃圾箱中固体废物有哪些?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 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危险废物。

二、固体废物的危害 1粒纽扣电池的重金属含量可以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1节5号电池可以污染1平方米的土壤。中国每年消耗纽扣电池40万粒,我国生产150万节电池。若随手仍掉这些电池,污染的危害有多大啊! 1. 大量堆放固体废物,2. 浪费土地资源 3. 固体废物的堆放,4. 严重污染土壤 5. 固体废物向江河湖海倾倒,6. 水污染严重 7. 固体废物向大气

瓢散,8. 造成大气污染 9. 影响市容环境卫生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1. 分类收集,2. 密封运输 3. 破碎、压缩、焚化 3. 卫生填埋4. 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

生态环保教育教案 篇4

: 爱护碧水——水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 正常情况下,人体一天需水2500毫升左右。脱水达到体重的2%就有症状:口干、舌燥。脱水达到体重的6%就会中毒。脱水达到体重的15%就会危及生命。 二、水污染及其危害 1.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3.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水污染的防治近几年来,杭州市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方面,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1 疏浚西湖和城区河道,2 建设西湖引水工程和钱塘江一西湖沟通工程。 3 整治运河,4 建设运河截污处理工程。 5 建成市区污水干管工程和整治污水排放系统。 6 建成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目前最大的一级污水处理厂。 7 划定水源卫生保护区范围和建成自来水源保护工程。 8 搬迁和改造重点污染企业。目前,9 杭州市水环境质量有了改善。12月1日起,10 杭州市区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包括含磷洗衣粉、肥皂粉和洗衣液),11 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无磷化省会城市之一。 目前,许多城市水资源紧张,北京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人。 我国荒漠化每天损失近1.5亿元。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近1.5亿元。这是记者在“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筹资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20xx年6月)。

环保教育教案集(二)

生态环保教育教案 篇5

: 环境和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 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 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 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 (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 (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 后记:

1.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全人类关心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自然环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目标和任务。1972年6月5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各国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表了人类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72年10月,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决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每年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世界环境日”活动是人类广泛进行自我教育一种好形式。

生态环保教育教案 篇6

:人口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类发展的基本特点,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收集最新有关人口的资料。

一、人口发展与环境:

1.原始型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阶段: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3.过渡型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4.现代型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发展同人类周围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人口迅速增长的恶果:

1.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不足 。

2.导致粮食供应不足 。

3.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4.就业问题严重 。

7.生态环保与传统文化 篇七

森林生态环保型单轨运输车, 是引进韩国先进技术进行建造的国内第一套林用单轨运输设备, 轨道全长400m。该设备特别适合山地自然条件, 具有不破坏林区内植被和地貌, 保护森林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牵引车体积小、机动灵活、爬坡能力强、运输效率高, 轨道铺设简单、自动化及安全性高及用途广泛等特点, 主要用于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森林及湿地生态旅游观光、森林防火、开展科学考察及货物运输等工作。此外, 还可用于机场码头等客货运输。

二、森林生态环保型单轨运输车应用及性能试验

该套设备是引进利用韩国 (株) 大林MONRAIL会社森林多功能单轨运输技术, 通过消化、吸收、创新, 研究开发出适合我省山地自然条件的森林生态环保型单轨运输设备, 以解决既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又能使林内运输生产实现高效作业的问题。其工作原理为:由装备动力机的牵引车来牵引运输车辆, 骑跨在一条轻便轨道上行驶, 带有齿条结构的轨道用固定支架支撑铺设在地面上并可向任意方向延伸, 运输车的离地间隙在30~50cm之间, 牵引车上的驱动齿轮与轨道上的齿条啮合, 从而带动运输车在轨道上前后运行, 上下坡时由调速制动器控制车速, 并由紧急制动器在下坡速度达到常速的1.3 倍时进行自动制动进而使车辆运行平稳。轨道终端设有防止脱轨装置 (如图所示) 。

该样机研制完成后, 试验示范点确定在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团结林场森防山庄旁的一个长约650m、最大坡度为49°的山坡上, 地貌单元属于老爷岭低山地区, 轨道线路由山下向山上延伸, 相对高差145m左右, 林相为天然次生林。安装完成后即进行了生产应用试验, 对样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综合测试和改进。其主要技术指标为:①最大爬坡能力:45°;②运行速度:运行速度为40~45m/min; ④发动机功率: 6.0ps/3600rpm ; ⑤承载能力:500~700kg;⑥燃料类型:汽油;⑦适宜温度:-30℃~40℃;⑧转弯半径:≥6m;⑨主机外形尺寸 (长×宽×高) :860×630×870mm;⑩整机重量:≤400kg。

三、单轨车系统在运行状态下的安全稳定性

单轨车系统在运行状态下的安全稳定性是保证单轨车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评价指标。单轨车工作时, 在考虑运动的惯性力和空载及负载运行状态影响条件下对整个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和重心计算,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稳定性分析。其结果为在轨道转弯半径大于4.5m时, 整个单轨车系统即可满足运行状态下安全稳定性要求。

四、结论

1.森林生态环保型单轨运输车具有环境较好、体积小、灵活方便、轨道铺设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爬坡能力强等特点, 运行安全稳定;

2.适用于森林、湿地及机场码头等多地形条件的客货运输, 运输效率高;

3.通过对样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提高了创新能力, 达到了引进吸收的目的。为进一步加快我国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建设, 促进和推动森林旅游及防火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森林利用率, 实施森林可持续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滨凡, 王立海.单轨车的发展及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J].森林工程, 2008 (1) :25-27.

8.生态环保与传统文化 篇八

环境艺术设计是现在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成员,其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变化,直接与设计价值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特别是生态与环保理念的灌输,使得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生态与环保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主要内容及具体应用措施。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师人为赋予建筑或某一空间的设计形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师认为创造的环境艺术。由于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所以环境的好坏直接反应在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中。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必须不断完善环境艺术设计的可行性,才能不断替身环境艺术的优越性和社会价值。随着工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生态与环境保护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将逐渐成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生态与环保理念与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1.生态环保理念

生态环保是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简称ECO(ecological),是一种立足于社会现状转变观念和思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旨在通过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引导更多人投入到建立生态保护、生态健康、生态平衡的公益事业中,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观的宗旨和目标要求。简单地说,生态环保理念是从多种角度入手,立志于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理念,通过科学的观念、理性的消费模式、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领域为突破口,共同为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不懈努力。

2.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集合体。环境艺术设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破坏越演越烈,环境艺术设计一度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被推向风口浪尖。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师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组织的形式,对空间界面进行艺术处理,并融入艺术学、美学、自然科学等知识,对既定空间设计出特定的风格和氛围,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

生态与环保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生态设计与保护

生态与环境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范畴,环境作为生态系统的分支,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准。由于物种存在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存在多样性,以至于为了维持生态系统趋于平衡,需要对其进行生相应的态设计,便于有效保护和降低生态破坏。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而指定的相关政策或实践行动。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加强生态系统的设计和保护是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加强生态设计与保护是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措施。

2.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生态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之分。生态资源呈不规律分布,甚至有很多资源仍然处于开发探索阶段。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为了保护人来耐以生存的家园,必须要有节制的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例如:扩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完善清洁能源取代污染能源的替换等措施。

3.生态补偿与适应

生态系统是一个循环的系统,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旦,环境破坏力度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范畴,系统将存在漏洞,意味着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通过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目前,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使得过量的工业化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谋发展,一度造成生态失衡。而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生态补偿,运用清洁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科学合理的补偿措施,帮助生态系统恢复平衡。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与环保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要求,且与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目标和宗旨一致。面对生态破坏失衡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责任人,所以必须要担负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加强对生态环保理念的重视和认识,才能进一步为子孙后代留住“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罗倩倩(1984—),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工程硕士在读),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上一篇:以我爱秋天的田野为题的作文下一篇:初中同学会演讲稿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