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2024-10-02

电子音乐在中小学(共13篇)

1.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一

【内容提示】本文从中小学音乐课的类型、地位、学生心理特点等角度出发,将电脑音乐技术及探索中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浅析电脑音乐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 键 词】电脑音乐技术、MIDI音乐、中小学音乐课。

一、引言

电脑是这个科技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产品,它像人体细胞一样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音乐行业也不例外。科学与艺术虽然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但人类艺术的发展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而提升。电脑音乐就是一个例子。

从广义的电脑音乐来说,它是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而我们俗称MIDI音乐,是指狭义的电脑音乐概念。即通过电脑及相关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

MIDI音乐,即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翻译为"乐器数字化接口"。它是国际性的电子乐器行业的标准,是电子乐器间相互协作的协议、是电子乐器控制信息的方法和信息交流的语言。其核心内容由MIDI技术和数字音频(Digital Audio)技术两大系统组成。它的发展主要经过了早期的电子音乐实验室、磁带录音机音乐、电子合成器音乐及电脑音乐(MIDI音乐)四个阶段。他所涵盖的范围实际已扩展到作曲技术、电子技术与录音技术三大领域。

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看,电脑音乐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语言,它在旋律、曲式结构、和声、配器、以及表演等各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体系。从制作的技术角度来看,它涉及到音乐声学、乐器学、律学、电子学以及数字化的电脑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已经成为音乐学的一个新型应用学科。我国MIDI技术的引进与运用初起于80年代,目前它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运用却还处在保守,滞后的状况。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计算机音乐也开始走入教学课堂。作为负担着为大、中、小学培养具备全面音乐素质和音乐技能人才的我国高师音乐院系,面对已经到来的、以网络与信息流通为主的21世纪,将现代高科技MIDI技术引入课堂。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生动、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方便的实现教学目的。

二、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定位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正面临全球范围内技术革命、知识经济的挑战。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人才培养的关键又在于教育改革。实行教育改革,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1983年,邓小平在为景山学习题词时,就提出了 “三个面向”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还提出,“教书非教最先进的东西不可。当然,也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做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智育为目标,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它既是学科课程中所必修的课程,同时它又象活动课程一样充满了灵活性,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MIDI技术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一)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

专业中小学音乐课堂只是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一个部分,而对于最普及的还是非专业音乐中小学课堂。他是普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基础教育的最大头。而在这个阶段,我们音乐课的教学必须抓住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组织教学。小学生的特点:注意范围小,分配、转移能力较弱,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强;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在情感上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其个性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

针对这些特点,小学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启发式、因材施教等原则。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1、12岁到13、14,正处于少年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始发现和探索新自我,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

针对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一方面尊重和支持他们的独立愿望;另一方面,多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堂活动。

(二)MIDI技术与探索中教学模式的结合

了解了这些特点,那么教师在为音乐课准备教唱课、欣赏课、综合课和活动课这样几种课型的教学时,引入MIDI技术和CAI技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素材和我们的教学课本相结合进行教学。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有直接关系,有兴趣的学习者在学习其所爱好的科目时,可以减少教师的指导,并能主动学习新的课题,有新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坚持不懈,直至达到学习目的。

基于游戏的自主学习方式,该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游戏方式开展的一种新型的自主学习模式。根据小学生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在游戏环境中,他们能欢乐地进行学习而不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MIDI技术和CAI技术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大量知识的获取和生成,为营造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理想的条件。比如在欣赏完《天鹅湖》后,教师将设计好的电脑音乐和课件活动图象作为背景,把学生分组让学生自由设计动作,结合背景场景学生进行表演竞技,从而使学生对音乐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达到教学目的。

类似的现代教学模式还有很多,这里我只举出我觉得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MIDI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借以提高中小学音乐课教学质量。

四、结语

电脑音乐技术的发展,已不仅仅是手机铃声制作、游戏动漫音乐制作等商业领域迅猛发展的一项科技了。随着各种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的程度越来越深。在短短几年内,它将成为我国音乐课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MIDI和多媒体系统的结合应用,也必将使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从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都会有一个新的变化。

2.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二

综合以上三个必要性,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 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即不能采用非常严肃地、单纯灌输的方式来进行, 也不能像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的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的方法;更不能象专业音乐学校中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它应以多样、科学的教学法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并要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 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 授课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

国外的一些音乐教学法, 也充分印证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多样性。如:奥尔夫节奏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结合我国锣鼓经, 对学生进行以内心节奏为主的训练, 培养节奏感;柯达伊的手势教学、奥尔夫多声结构与简单的和声体系、铃木“母语”教学法, 结合我国民间音乐, 对学生进行音准和合唱训练;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结合现行教材对学生进行以欣赏为中心的教学,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2 0 1 1年年初, 我有幸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了《音乐教学法》的相关课程, 从中了解到了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初级音乐教学课程中的灵活运用, 以及我国音乐教学法的相关专家、教授长期以来为探索出一条有本国特色音乐教学实践道路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目前, 在业内认可及运用的教学法分别为: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和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经过我国音乐教学法领域教授们的长期研究,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性, 专家们提出以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为主、奥尔夫和达尔·克洛兹教学法为辅, 吸取三大教学法的精髓, 结合中国孩子成长的特性, 探索出一条符合我们中国特色的音乐教学法道路来, 并在个别学校开展我国音乐教学法的试点研究, 大胆探寻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及方向。

之所以我国的专家选择以柯达伊教学法为主, 是因为:

(一) 有良好的教学理念做指导:

1、音乐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发展。

2、音乐是每一个小孩与生俱来的权利, 而不是某些音乐天才的特权。

3、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 因为它是自由而且可以接近的。

4、小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理解是最好的, 因此, 参与是学习音乐最好的途径。

5、只有最好的, 才是适合小孩子。意思是最高品质的音乐素材是用母语演唱的民谣。

6、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 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

7、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他们的指导者, 因此, 他们必需是最好的音乐家、教育家。

8、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音乐和唱歌, 对孩子而言,

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折磨, 将渴望得到更好的音乐的热诚注入他们的心灵, 这个热诚将延续至他们的一生。

9、去开启千万人的耳朵和心灵接触庄严的音乐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1 0、孩子们在这里所学的, 将永远不会忘记, 这个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光和血。

(二)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育的价值:

由于匈牙利整个国家都采用柯达伊的教育理念来推展他们的音乐教育,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已看到了丰硕的成果。我国也派出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前往匈牙利学习柯达伊教学法, 从系统、专业的掌握理论知识到参与进柯达伊教学课堂, 他们把国外的经验细致、全面的带回到国内, 有文字材料, 也有课堂教学的全程影像资料, 这些丰富的柯达伊教学经验资料为国内专家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方式提供了充足而全面的素材, 更为我们这些不能亲身体验国外柯达伊教学的求知者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个人仅就以下几点, 来阐述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育的价值:

1、具有民族的传统性:

柯达伊教学法为了使儿童唱有本国特色的歌, 采用很多民谣素材编写无伴奏合唱曲让学生在学校的音乐课可以唱。同时, 还有一些作曲家, 他们写了很多无伴奏且具有本国风格的合唱曲让儿童、成人学唱。这样, 不但保存了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 更激起许多作曲家的灵感, 运用民谣素材创作具有其民族风格的音乐, 提升音乐水准, 促进音乐的蓬勃发展。

众所周知,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更有丰富的民谣, 同时每一个地方均具有其特色。如果我国音乐教育采用柯达伊的教学理念, 运用民谣素材编写在各级学校音乐课程内, 如此一来, 我们不但能很好的保持民族传统文化, 更可以鼓励作曲家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 在各级学校的音乐课程中使用, 创作真正属于我们中国音乐教育的音乐课程曲例。

2、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在柯达伊的教学理念中, 这样介绍到:对于小心安排的音乐理念和材料, 不是知识性的, 而是从对孩子的意义而来的, 不错, 在柯达伊的舌乐教学法中, 任何一个步骤的进行, 都有它所应具备的条件或能力, 一定是从辅导孩子的经验而来的。一旦你注意它的课程安排, 就可以发现它是非常有学术性的。通过匈牙利国小课本以及参观教学所见,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学会了do、re、mi、fa、sol、la、ti、do'的曲调名称了, 除了首调唱名法外, 也学固定唱名, 到了国小四年级, 他们的音乐课本中开始教学生唱各种中古教会调式;因此, 到了小学八年级毕业时, 不仅具备了音乐上的听、唱、读、写能力, 同时, 对于音乐的知识与常识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以上所举的例子, 可见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具有学术性的, 它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过程都经过音乐家、教育家精心设计的, 具有学理的根据。

3、具有灵活的创造性: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除了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以外,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柯达伊主张人声是最自然的乐器, 小孩从幼儿园即开始唱歌, 经过小学、中学十二年的学习和接触, 每个人都具备了相当的声乐技巧和演唱能力, 所以不分男女老少, 只要聚在一起, 拿起乐谱就能唱;因此, 他们的合唱水准在当今也算是首屈一指的。

在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与石景山区合作建设的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已正式试点。据中央音乐学院专家介绍, 实验学校将主要利用国际先进的柯达伊教育理念进行教学。与其它小学每周上两节音乐课不同, 爱乐实验小学的学生每周要上五节音乐课, 平均一天一节。

通过课堂老师观看的石景山爱乐实验小学的教学录像不难发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甚至夸张地通过表情、体态、神态、肢体等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来表达和传递音乐信息, 而尽可能的少用语言。并运用孩子们熟悉的音乐元素, 如:节奏、动作、舞蹈、生活中的各种声源, 以和声的方式进行训练, 突出即兴性和每一位孩子的参与性, 能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音乐素养,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会听音乐、欣赏音乐。实践证明, 这些教学法孩子们学得都很开心, 记得牢固, 用得灵活, 还大大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 他们变得开朗, 好动脑筋, 好提问题, 敢于创作, 敢于敞开心胸大胆地表现自己。总而言之, 柯达伊音乐教育的主要理念是使学生把学习音乐当作一种享受, 而不是折磨, 并且将喜好音乐的渴望注入他们的生命中。

不难发现, 运用柯达伊教学法的过程中, 教师们运用了很多与以往国内教学区别很大的教学模式, 让我对现有中小学音乐教育有了新的审视和对过去老套教学的反思。比如:

1、充分运用审美教育。即便是试唱一句短小的旋律或是拍手来打节奏, 教师们都遵循了审美的原则, 要求发音的音质、音高、音色必须准确并随之变化, 所有形体示范的动作也要符合审美的要求。这与以前国内对音乐课程的忽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大量运用娱乐教学。早在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音乐不可忽略的就是它的娱乐性”。中国的教育长期处于填鸭式的灌输, 这样的教学只能是局限于将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 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柯达伊的教学中力求把孩子们内心深处对音乐的感觉、对音乐的想象都尽量发挥出来, 调动一切对音乐或游戏的能动性。

3、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怎样激发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国内课堂基本上是所有学生背着手坐的端端正正, 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面对面的进行教学。而柯达伊在授课形式上与国内的教学具有很明显的区别, 他们主张让学生们围成圆型坐成一圈上课, 这样每位学生可以观察到周围所有的人, 这样十分有利于在视觉上的交流与观察。同时, 也要求教师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 更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对互动很有帮助。

系统掌握现代音乐教育理论和方法, 且对卡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依音乐教学法、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学法这三大体系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 是我们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学习者必要的责任和义务。逐步深化音乐课程改革, 探索各大音乐体系与现行音乐课程和教材的结合有效途径, 解决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去适应当前的课程改革与教材, 研讨创造性音乐教学活动设计理念以及教学相关问题, 促进在不同教育领域中的音乐学科教学的交流与融合, 是我们应时刻思考的问题。

3.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三

【关键词】音乐课件;多媒体;中小学音乐;课件制作

一、音乐课件在课堂中运用的优点

1.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增强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调动孩子们欣赏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忱,教学效果也能有所提高。如上课时让学生伴着音乐走进教室,在一个音乐环境中进入到教学里来。孩子们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情绪因心境而制约,情绪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应该营造出孩子们感兴趣、容易接受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通过有趣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来对大脑的直接映像所造成。因此,声像图文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连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升。

2.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音乐教学欣赏课里,老师放磁带录音或者演奏(唱),学生对这种单一的形式感到单调和枯燥,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显得比较被动。然而通过富有动感的影像、文字、音乐、图片等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感受音乐的情绪、力度与速度。在欣赏音乐时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能够充分进行想象,联想,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创造欲和表现欲。

3.中小学音乐在教授传统音乐时需要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技术

传统的音乐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音乐课堂中计算机多媒体的融入,可以激发潜在的学习思维能力,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全曲欣赏”和“分段听”的方式十分枯燥乏味,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可言。然而使用现代多媒体之后,在音乐课堂上,我先给学生看一些视频让大家选出合适的音乐主题填充,再通过图片文字等引导学生分段聆听,分析音乐要素。在多媒体的现代手段辅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4.多媒体准确的把音色和体裁表现出来

音乐称为声音的艺术,所以在音乐课堂上尤为重要。用唱歌来举例,人的声音可以分为男声、女声、童声,从音区划分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和男中音,由于性别,音域的不同无法完全模仿示范。又比如《保卫黄河》、《走向复兴》等轮唱、合唱歌曲,老师是无法表现出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当中声部的协和。想要准确地去表现音乐的音色和体裁只有通过多媒体教学,音乐形象才能准确的表现出来。

5.增长孩子们的见识,使视野更加开阔

中学音乐教材里,音乐欣赏的内容涉及广泛。比如说在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等器乐作品时,牵涉到西洋交响乐或者中国的民族管弦乐等。欣赏这些音乐作品的最佳效果就是运用多媒体。只有通过视频,孩子们才能够把这个音乐中的形象,乐队演奏的规模,指挥风格,音色特点,乐器使用及等准确的分析判断。

6.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根据音乐教学需要的内容、环节、目的从各个角度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自然的衔接的在一起,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堂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多媒体课件容易主次颠倒

有的老师喜欢过多的运用多媒体,因此,课堂的教学内容被忽略。他们对课件过分渲染,只追求好看,多媒体用全面而动感的形式表现,过多使用音频和视频资源,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根本核心,把真正教学内容掩盖,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宣兵夺主。让这节课只有娱乐性而缺乏实效性。

2.音乐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少

在整个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互相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有的老师希望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的接受知识,就在多媒体课件中盲目的扩大知识点和信息量,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无法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

3.非专业课件制作人员,普遍课件质量不高

在音乐课堂中,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音乐课堂里能用直观的、简单的、实物的方法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就不需要了。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得看有没有这个必要性。课件的布局设计和质量都是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在,很多老师没有接受过专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因此,他们没能把多媒体很好的运用,只是把传统意义上的板书搬到了多媒体课件上来,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三、制作课件的几个要点

1.引用的资源要适量、恰当

在制作音乐课件中无论是气氛的渲染、用创设情境来导入课题、难点突破、重点突出、内容的延生与拓展、能力与知识的训练、巩固总结等,引用资源都需适量,课题重点突出,资料不能堆积太多。

2.音乐课件制作设计需有趣味性

教学活动原本是很艰难,但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便充满了活力。多媒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孩子们的求知欲更加的强烈。以此来提高教学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的。

3.合理的结构

明确目的、紧扣每个环节、步骤要清楚,课件操作要简单、效果要显著、为求教学效果最佳,需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合的媒体。

4.准确的定位;需全面分析教材,再进行定位

教学内容掌握好、媒体要选用恰当、结合知识能力、适当的课外拓展,考虑学生的特征年龄与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需符合规律与实际。

4.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四

2015级特岗教育硕士 孙 婷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教材的编写中加大了民族音乐的比例。“学校的音乐应牢固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我国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着56种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瑰宝。但受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的盛行,西方、日韩音乐的冲击,港台流行音乐的推波助澜,使得很大一部分大中小学生趋之若鹜。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追星与成立“粉丝团”的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却越来越少;中小学生迷恋超级女生,快乐男生,却对我们民族音乐知识知之甚少;这样的情形下,小学的音乐教育就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用。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因此要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重视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他。而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就是民族音乐,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具有非常鲜明民族特征,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欣赏,演唱或演奏民族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从小树立学生民族荣辱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如在小学的音乐课本中,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音乐课本的首课都必须有宣传爱国情怀的歌曲,而且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会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音乐本身的创作特点,引导学生自豪、严肃、情感真挚的演唱,并呼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且当代的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多来自父辈和老师的传授。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不同文化的冲击,难免会给他们造成歪曲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苏武牧羊》、《满江红》等古曲让学生了解历朝历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的忧国忧民精神。音乐是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而且比起直白的言语它更能起到激奋人心的作用,所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是我们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明确知道我们的教育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而不是专业教育。而且,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当代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过分追求自我价值、集体观念淡漠等问题,所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通过民族音乐的深层内涵来影响学生的品德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品格和思想境界。卡尔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所以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例如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欣赏的曲目进行教学,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对乐曲的乐段进行讲解分析,学生通过聆听,然后可以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途径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要加以鼓励和给予客观评价,并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另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开设合唱队、民乐队、舞蹈队等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而且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更好的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一些以民乐办学特色的小学校发现参加民乐团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文化学习方面都向着良好方向发展。由此可见,通过用陶冶、隐性、深入学生灵魂深处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于直接采用灌输、显性、表面化的方式。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民族音乐情感教育艺术的优势。

三、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及民族音乐感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柯达伊认为,如果没有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所有的音乐教育就毫无意义,就只能是为外国音乐提供一个“容器”而已。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泱泱大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有驾驭中华民族音乐教材又能脱离教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能力,且本身必须热爱民族音乐,熟悉民族音乐,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和强烈的弘扬民族音乐精神的使命和热情,才能保证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正常进行。

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地音乐教材中也都增加了乡土教材的内容,这表明编写教材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就是要从小学音乐教育做起。所以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通过了解各个民族的歌舞、器乐等知识来了解我国的各个民族的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应试着让学生大量演唱如《茉莉花》,《鄂伦春族小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耳熟能详民族歌曲,然后通过学习、了解、分析各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征、调式特征、结构特征和音乐材料发展的基本手法等等,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会使用他们所熟悉的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中国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利用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比如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律动,声响,身势等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最后让学生通过打击乐器有感情的表演。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优秀作品是中小学生必须了解和熟悉的音乐常识,不仅可以扩大了他们的人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了浓厚的民族音乐感情。但是,学生在欣赏这类乐曲时,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加上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不熟悉,因此难免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无法产生共鸣。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欣赏的最终目的是要锻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表达的情感及内容。如在讲授《二泉映月》的欣赏课时,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阿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到在那世态炎凉的时代里阿炳一生极为悲惨,4岁丧母,自幼随父当道士并学习音乐,在创作《二泉映月》时已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艺乞讨为生。这首乐曲作者运用了“鱼咬尾”连环扣的创作手法,体现出民族音乐的特色,旋律悲怆、跌宕、委婉,曲调忧伤、凄凉、缓慢,表达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中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和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把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学习民族音乐艺术的过程中。

四、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随着社会上一些“选秀活动”的盛行,“快男超女”成为了中小学生的追捧对象。由于网络的发达,网络歌手应运而生,铺天盖地的网络歌曲也迎面而来,另外外来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也使受现代教育的青年一代沉迷其中,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的学生几乎都会唱《老鼠爱大米》、《有没有人告诉你我很爱你》、《好姑娘》、《东风破》、《香水有毒》等爱情流行歌曲。可当问及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是谁时,却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觉得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很老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流行歌曲,它的旋律优美,歌词通俗易懂,但是流行音乐大多以渲染爱情为主题,而小学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阶段,还不能很好的去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如果引导不正确的话容易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如早熟,早恋等。柯达伊认为,好的鉴赏力不是靠遗传获得的,而需要认真培养。中小学阶段正是人的成长的敏感时期,也是艺术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认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通过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等能力。如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受美的意境,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我国的各种地方戏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方戏曲的风格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戏曲中生动的角色表演等提高学生分辨美的能力,如京剧被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并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智斗》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从将京剧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举措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感到焦虑,因此这一决议的出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北京京剧院院长在接受《中国教育报》的采访时说:“京剧是中华民族戏曲表演艺术的代表,是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艺术。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体现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学习京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教师还可以把歌词意境深邃、深情而富有朝气,旋律优美动听、琅琅上口的《长江之歌》、《爱我中华》等艺术歌曲与消沉悲叹、曲调过于缠绵的《东风破》《香水有毒》等流行歌曲进行比较,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流行歌曲中某些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和爱情至上的低级庸俗的艺术价值是对人有消极影响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5.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五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学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运用一些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灵活、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律动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快速调动起课堂气氛,也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的个性。律动式教学法是唱与动的有机结合,具有较高的自娱性和游戏性,能够全面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采用固定律动与即兴律动有机结合的方式

固定律动是指固定在课堂中的某一时间段,进行一些常规的律动,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状态,也可使课堂气氛得到有效的改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进行长时间的学习,这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的疲倦感。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上新课之前,或者课堂的中间安排一些音乐律动。律动的方式可以是与节奏有关的游戏,也可以是结合音乐拍子的动作。

在进行固定律动的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即时、有效的即兴律动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即兴律动是指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内容、旋律或节奏等,来即兴创作一些律动活动,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来自己创作。这样也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发现,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很难做到安静地去听音乐,他们有时自己会情不自禁地加入一些动作,这说明儿童也会对音乐做出一些情感上的表达。所以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这点,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积极地鼓励学生去主动创编一些与歌曲内容相符的律动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结合音乐特点创编律动方式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拍子来创编相应的律动动作。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通常以二拍子和三拍子为主。如,三年级学习的歌曲《嘀哩嘀哩》《剪羊毛》《全都认识我》等都是二拍子或三拍子的歌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歌曲的节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做出各种各样的二拍子或三拍子律动。音乐教师也可以结合歌曲的歌词内容来进行律动动作的创编,在教学《国旗国旗多美丽》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歌词内容来创编运用。让学生一边唱着“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一边做着各种自己所想到的动作,使小学生的音乐热情得到全面激发。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音乐的情景来进行律动动作的创编,可以让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创编一些符合音乐意境的舞蹈动作。

三、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律动素材

律动素材主要是在音乐的引导下小学生进行学习的几种基本步伐、动作、组合动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一般情况下,音乐律动大多是模仿动作的组合。想要对音乐中的各种形象来进行模仿,从而选择合理的律动素材,就要求教师对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具备深刻的认识,只有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提高了,才能够使律动素材与教材所反映出来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的积极情绪得到有效培养。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审美趣味培养的探索

四、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当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用积极、热情、愉悦的情绪去教学或进行律动时,整个教室就会充满融洽、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积极情绪也自然会得到良好的激发。教师在进行律动教学时,必须始终保持热情、激情与真情的积极情绪。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具有感染力的鼓励话语、具有暗示性的肢体动作来提高课堂律动的教学效果。

6.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六

镜头(二)这节课是五年级45班的音乐课,由于意外的情况,我迟到了两分钟,没有及时出现在教室门口,当我气喘吁吁地赶到教室门口时,一位同学竟“责怪”我:“老师,你怎么不快点来呢?害得我们吓了一大跳!”我惊问:“怎么了?”答:“我们还以为这节音乐课泡汤了呢!”

镜头(三)元旦汇演中,舞台上轻歌曼舞,那优美的歌声,那轻盈的舞步,那专注的神情,不时引来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其实,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前景并不悲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艺术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和人们的重视,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更有修养、有情趣的人。而学生自己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现在,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设备还比较落后,音乐教学就必须*音乐教师本身来努力创造教育的条件。

首先,音乐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学识。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应当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那么音乐教师就是引爆学生心灵的火焰。既火热、强烈又富有激情,从而使学生获得快乐的感受,爱上音乐课,想上音乐课。

其次,教学生学音乐,必须要像父母教孩子走路一样,要充满爱心、耐心和信心。当孩子不敢迈出第一步时,父母总是不断地鼓励他,而当孩子终于能颤巍巍地迈出第一步时,就是父母最欣慰的时候。因此,音乐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在学生失败时,要热情洋溢地鼓励他、信任他,并引导其寻找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然后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音乐教材,特别是低年级的歌曲比较简短,歌词生动形象,富有儿童情趣,如果只是教会唱歌,大约20分钟就学会了,而剩下的时间怎样安排呢?我认为,应该在学生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设计几个与歌词旋律相吻合的动作来表演,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金孔雀》一歌,合着悠扬的旋律,学生一边想象孔雀美丽的身影,一边轻盈地起舞,整堂课就会变得生动无比。

7.电子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功效 篇七

一、电子琴是音乐表现力很强的乐器

从电子琴的功能特点上看, 它是一种具有固定音高的键盘乐器, 发音准确、音色优美而丰富。如:电子琴的音色变换、叠加功能, 它可以演奏出上百种、千种的音色。有人声的合唱;动物、机器、雷雨、枪炮、车船等大自然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效果;还有超出大自然范围的极具梦幻色彩、体现人类丰富想象力的各种音响效果。音色的运用对塑造和表达音乐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音色的听辩训练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电子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电子琴有着形式多样化和丰富教学内容的特点, 对普及音乐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电子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可以多结合学生的实际, 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电子琴在这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如:在轻松、愉快的电子琴音乐活动中, 孩子们的想象、创造性思维会比平时更加活跃。为此, 在音乐教学中, 老师可以根据各年级的年龄特点, 开展一些音乐游戏与活动, 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活跃的思维环境, 对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会很有益处。笔者曾观看了一个在全国获奖的小学音乐公开课的录象, 是电子琴走进音乐课堂, 发挥孩子们想象力,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优秀范例:在一年级教材的《火车开了》学习中, 老师让学生利用电子琴多功能乐器的特点, 模仿“火车启动、奔驰、到站”的过程情景, 引导学生用节奏及力度对比来体现这一想象中的情景。这时,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老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扮演司机、列车员、乘客等各种角色, 使游戏更为形象, 富有真实感。最后, 放手让学生试着把这列“火车”自由地开出教室。同学们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 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 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 同时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从而达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最终目的。

2. 让学生轻松学习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音乐有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但音乐知识比较抽象, 要学好是不容易的,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更加困难。因为他们不善于抽象思维, 对音乐的认识也很不稳定。如果使用电子琴教学, 就能帮助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变抽象为具体。如在克服“节奏”的困难时, 老师可以利用电子琴, 将音高和节奏结合起来, 让学生一边跟着电子琴的自动节奏打拍子, 一边跟着旋律唱。这样学生们学习起来很有兴趣, 效果也很好。再如学“音阶”一词时, 可以先让学生在电子琴上自己按键, 从左往右依次弹白键, 再让他们跟琴唱出音阶, 并说出刚才唱的哪个音高, 哪个音低, 然后,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阶梯形状, 给每个阶梯命名。这样, 学生自然就明白了音阶的由来, 理解了音阶的含义, 既形象又直观。其次, 对于音准、音色、半音、全音、节拍、时值等的学习理解, 我们都能在电子琴上找到形象直观的学习、理解方法, 帮助学生学习掌握。

3. 让学生轻松学习简易钢琴曲的弹奏

电子琴可以模仿钢琴弹奏, 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 在钢琴集体课中, 用电子琴代替钢琴可以轻松地学习钢琴曲的弹奏。

电子琴在音乐教学中的功效是无可置疑的, 当然我们也不可过分夸大, 电子琴也有其不足之处。其一是学生自备、携带不方便。其二电子琴触键方法不同于钢琴, 手指轻轻一按声音便发出来了, 使手指力度锻炼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改进、提高。但总的来讲, 其优点还是远远超过其不足的。因为电子琴是高科技在音乐领域的一个代表, 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 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

8.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游戏;运用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能力,游戏是缓解心理紧张和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反映。”游戏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能满足其需要。他们在游戏中能身心放松,能充分表现自己,实现个人的愿望。通过操纵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信心,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游戏不是在外在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活动。当我们把音乐融入到游戏中,发展适宜的、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游戏,把音乐和游戏整合,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教师提供音乐让学生游戏,用语言随时提示,这样学生就把教学的任务当作“玩”一样,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

一、游戏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就必须创设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新奇、幻想等教学氛围。在音符和节奏教学过程中,我启发学生扮演乌龟爬行来体会四分音符节奏,扮演小兔蹦跳体会八分音符节奏,模仿小鸟飞体会附点二分音符节奏。在进行二部和声音练习时,又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大青蛙,一部分学生扮演小青蛙。大青蛙唱得高,小青蛙唱得低,大青蛙叫一声,小青蛙应一声,然后大小青蛙一起唱。当他们听到大青蛙和小青蛙一起叫的声音是这样和谐好听,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仿佛就在他们身边,一种求知的欲望便在他们心灵萌发出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儿童很快掌握了二部合唱,音也唱得准。

二、游戏能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和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具体,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便采取了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分辨出声音的长短: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等,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下来,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为了巩固已学的概念,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让学生按一定节拍的规律朗诵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感到新鲜、有趣,而且学得透、记得牢。

三、通过歌表演、集体舞发挥学生创造力

低年级学生好动,每学会一首歌,会兴奋得手舞足蹈,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让他们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姿态,动作来体现对音乐的表达。有的歌词简单易理解,就让学生自己去编、去做。除课本上要求的,还要自创一些组合,如汉族秧歌、蒙古硬肩、藏族弦子、朝族耸肩、维吾尔族的脱帽,多姿多彩的民族舞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发展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以及美的鉴赏力都有积极作用。

四、寓德育于音乐游戏中

音乐游戏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生动形象的表现,融入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美妙的音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道德情操。它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艺术的美感与思想教育巧妙地融汇在一起,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串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还要让他们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歌曲的处理、歌曲的表演、歌曲的创编、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大自然的情感。在音乐《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先一边聆听音乐,一边听我的讲述,再请学生根据音乐中的形象,分角色来演一演,最后请学生起来说一说你从表演中明白了什么?以此培养学生勇敢机智、不骄不躁的德育品质。

9.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九

田野在召唤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第一声部。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谐和音响效果和“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2.通过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山山水水,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拍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难点:

通过按拍号为旋律划分小节,边拍强弱规律边视唱,来感受不同拍号的节拍感觉。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

.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指挥,学习前8小节。

(4)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教师指导学生学唱后两个乐句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用la来哼唱歌曲

朗诵歌词,想象一下,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三、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画春天

奏春天,用打击乐伴奏

玩春天

四、小结学习。

10.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十

摘 要:在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已经通过各种传播方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论述流行音乐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探究了如何把流行音乐合理地融合于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

关键词:流行音乐 小学高年级 音乐教学

一、流行音乐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使用的现状分析

1、音乐课缺乏流行音乐及娱乐性而遭冷落。音乐课在人们印象中是很受学生们喜爱的科目,而我们所期望的“音乐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在当今音乐课堂上基本不存在。音乐课面临着因缺乏流行音乐及娱乐性而遭冷落的状况。

2、教材内容陈旧老套,学生兴趣不高。我常常在课间听到一些学生唱着周杰伦、李宇春等歌手的歌曲,有的学生还是他们的忠实粉丝。看得出学生们对流行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也说明我们的音乐课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中,还得由课本延伸出来,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流行音乐有机地渗透到课堂中。

3、《同一首歌》、《幸福快车》等格调高雅的流行歌曲被选进学生音乐教材。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教材也与时俱进,收录了一大批格调高雅的流行歌曲,如《同一首歌》、《幸福快车》等,这些歌曲的收录,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流行音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势在必行

1、流行音乐走进课堂的必要性。传统的小学高年级音乐教材以音乐知识为主,大多数以艺术歌曲为主,几乎没有涉及到流行音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流行音乐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唱出了学生的心声,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适应学生的需求,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给我们音乐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流行音乐走进课堂的是十分必要的。

2、流行音乐走进课堂的可行性。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如《真心英雄》、《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歌曲,能够让学生们从音乐中对生活充满希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对人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远大抱负。再如《不想长大》、《挥着翅膀的女孩》等歌曲能够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因此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三、流行音乐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上的实施

1、明辨美丑,理智的看待流行音乐。

流行歌曲的覆盖面是非常广的,有的学生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他们赶时髦,盲目崇拜。

因此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任务就是怎样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资源,帮助学生理智地认识流行歌曲、欣赏流行歌曲,把一些适合中小学生的艺术作品运用到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同时让学生们明辨美丑,理智地看待流行音乐。

2、丰富教学形式,合理使用流行音乐。

(1)加强选材对比。

(2)注重引导欣赏。

(3)强化音乐评论。

3、有机地将流行音乐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

(1)教学内容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发展水平,要有正确的引导性。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育的时期,开始对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接受、模仿能力非常强。遵循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和认识发展水平,我们在歌曲的选择上,一定要具有引导性,不能什么流行歌曲都带入课堂,要选择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歌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2)流行音乐要适合学生的演唱及演奏能力。我们在音乐课堂中加入一些流行歌曲,但是也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演唱及演奏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流行音乐的辅助作用,来推进学生的实践音乐能力。譬如在上竖笛课的时候可以选择《荷塘月色》、《龙的传人》等给学生练习。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非常有兴趣,临下课的`时候都很有感觉地吹奏起来。这样我们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达到了我们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简直是一举两得。

(3)流行音乐要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前段时间,台湾地区的人气歌手周杰伦创作的《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这个事件被社会炒得沸沸扬扬。我认为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吸纳一些健康向上的通俗音乐,并且结合我们的教材,把音乐多方面的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爱上音乐课,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4)流行音乐教学要体现审美理念。小学高年级学生段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接受美,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树立坚定的理想抱负。

11.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十一

关键词 小学音乐;电子琴;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62-02

1 前言

让小乐器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作为小乐器,电子琴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音乐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电子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2 应用电子琴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生丰富的好奇心是教师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突破口。小学音乐教师要灵活巧妙地运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打开音乐之门,全面提升音乐素质和音乐学习能力。电子琴作为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工具,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树立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电子琴具有丰富的音色、多变的节奏以及多种电声效果,能够模仿小提琴、长笛、长号、电吉他等多种管弦乐器的声音,也能够模仿人类生活中的音乐和大自然的音响效果等。电子琴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中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因为电子琴对于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具有新奇性和丰富性,这些丰富的音响效果会带给学生直观亲切的感受,也能够唤起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共鸣,这样学生投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就能够通过电子琴学习到多样化的音乐知识,有效提升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小狗圆舞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这个音乐作品,然后让学生利用电子琴模仿敲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并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准确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同时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小学音乐课堂精彩纷呈,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敞开心扉,进入音乐的大门。

3 应用电子琴丰富和拓展音乐教学模式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有效引入电子琴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乐理知识、演奏技巧以及键盘使用等多样化的音乐内容,进而帮助学生奠定音乐学习的基础,为学生今后走向音乐之路创造良好的条件。将电子琴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和音乐教学内容,拓展音乐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科学化发展。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述音乐的理论知识,学生也只能接触到纯理论的音乐元素,不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良好的应用。将电子琴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之后,学生就拥有了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可以有效地运用电子琴学习相关的音乐乐理知识以及弹奏方法等,提高对音乐知识的应用和掌握能力,对于音乐素养的提升具有极高的价值。电子琴在进入小学课堂之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已变得更加亲密和感情深厚,并且逐步形成一种朋友式的相处方式。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耐心教授每一位学生指法、手形等基础演奏方法,及时有效纠正学生的错误。无形之间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拉近,也逐渐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这样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和灵活化。

如在学习《十个小印第安人》时,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单纯的教学生演唱的方法,将电子琴应用到教学中,形成新的教学内容,有效拓展教学的新思路。首先,教师可以按照乐谱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的弹奏,让学生演唱,或者是教师边弹边唱;在让学生欣赏几遍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演唱,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将电子琴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无限延伸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也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精彩的学习瞬间,充分发挥了多样化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无限价值[1]。

4 应用电子琴辅助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教学问题,学生的学习也会出现较大的困难,如音准、乐理理解等虽然是基础的教学内容,但是仍然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将电子琴引入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利用电子琴校正学生的音准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奠定音乐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是培养良好音准和音乐感知能力的黄金时期。将电子琴应用到音乐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对音准等基本知识的掌握。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反复教唱、学生反复练习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难以提高学生的音准。由于电子琴具有固定的音高,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对唱练习,能够让学生在听觉和指法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直观和有效。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电子琴的教学辅助作用,用电子琴帮助学生校音,提高音准[2]。

如在学习《摇篮曲》时,由于这部音乐作品的音符变化较为丰富,如果仍然采用单纯教唱的方式,学生很难理解音高的概念,也不能良好地把握音准,在实际学习中很容易产生问题,会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课堂活跃度也会大大降低。运用电子琴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音准和音高,也能够逐步掌握节奏间的差异和区别,这样学生就能够准确认识键盘位置和区分音响效果,抽象的音符也会变得直观可感,大大降低学习难度。

利用电子琴解决和声演唱问题 演唱歌曲在音乐教学中是帮助学生提升音乐表现力和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重要方式,只有当学生运用情感去演唱时,才能够深入感受音乐的内涵。将学生的演唱和电子琴的弹奏结合起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解决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小学生的发声器官还比较稚嫩,有效利用电子琴能够防止出现学生用嗓过度的情况。当学生明显疲累并且不能够唱好音调较高的部分时,教师可以用电子琴的演奏代替。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顺利地完成歌唱学习,同时学习了电子琴的演奏方法,他们的嗓子得到有效休息,避免用嗓过度情况的出现。电子琴作为重要的音乐教学辅助工具,能够提升合唱的准确性和层次性,学生能够在合奏演唱中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体会成功的喜悦[3]。

5 结语

随着电子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为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子琴进行教学,积极探究电子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水平,帮助学生奠定音乐学习基础,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金明珠.让音乐教学激荡孩子的心灵[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7).

[2]王彦林.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J].教育科研论坛,2011(6).

12.电子音乐在中小学 篇十二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 蕴涵词曲作者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方法, 让学生接受审美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视、听、思、唱等多维度、全方位学习音乐, 在欣赏、想象、学习中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感染、震撼, 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功能和效用, 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

如今的小学音乐教材都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有许多非常适用于小学学生的结构简短、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材里的这些优点, 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在现如今的音乐教学中, 很多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优秀的教学经验, 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欣赏教学;用律动和表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游戏激发学生的情感表现欲望;创设教学环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品魅力;用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等等。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 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唱歌学习中创造美, 感受美, 以美塑情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调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唱歌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歌曲中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它是音乐形象的反映, 律动的表现。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 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随音乐产生律动, 这时学生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的美感, 给人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和谐感受, 让你获得美的享受。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开阔音乐视野

有一句话说的好“趣味无争辩。”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 不喜欢什么音乐都是因人而异, 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但是不能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匮乏等原因的局限, 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这时就应该通过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小学的音乐教学应有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责任, 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 对所有时期的音乐都应该有所了解和欣赏。教材中安排的国粹京剧、民歌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教材。

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 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从审美情趣来看, 学生喜欢新颖、多元的音乐风格。作为教师, 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音乐, 更应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让孩子欣赏更多外国歌曲。例如, 我在教唱五年级第六单元“告别时刻”中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时, 我创编了以“我是导演”为主题的音乐活动, 以《友谊地久天长》作音乐背景, 让学生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导演一个毕业典礼上与好友分别的场景。就是通过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 在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想象, 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协调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 将场景、人物、情感、音乐融合起来, 让学生尝试用音乐去阐释心理、阐释情景, 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制, 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喜爱它!

这个设计非常煽情, 非常生动, 视觉和听觉都获得了美感, 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 最终懂得的音乐无国界的道理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

当然, 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 我们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 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 不断进行音乐教改的探索,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 扩展音乐审美趣味, 开阔音乐视野。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陶冶美育情操

小学阶段的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比较弱, 而且好奇心与模仿能力特别强。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心态扭曲, 迷失方向, 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 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音乐教师应当认清自己身上的重任,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 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的内外活动, 通过听、唱、讲、跳、演、比等教学手法, 让学生体验每一个作品的美感和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 陶冶美育情操, 提高音乐素养。

总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音乐教师不但要加强专业音乐知识的学习, 还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何渗透美育教育能够设计准确, 达到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最终目的。

摘要:如今的小学音乐教材都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实际上艺术教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完善了人格, 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在艺术学习中, 随着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可以说,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关键词:美育,创造,音乐教学,音乐素养,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等著.《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3.电子书包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篇十三

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全媒体,从传统教学模式到新型教学模式,电子书包在世界和中国的教育领域成为新的趋势,电子书包产生于十年前,仅仅十年,电子书包的发展速度很快,原因是电子书包的数字化学习优势,包括数字化教科书、网络教学资源的扩展、学习辅导资料以及工具书等,是根据学习者认知方式进行编辑的,可以在电子书包上或者网络环境下运行,供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使用,其特点是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再生性、可扩展性等。

电子书包外观与课本相当,轻薄、坚固、耐用、便于携带,支持手写、滑屏、自动翻页等,电子书包极大地减轻了学生书包的重量,可以存储所有的课本、笔记本、参考书、字典、词典等;具有无线网络接入功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电子书包还可通过存储设备保存各种资料,外出时不必携带大量的书籍,只需要携带一个存储设备就能够满足各种需要。电子书包中的电子书表现形式比传统书籍更加丰富,可以通过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满足教学需求。电子书包是将电子书按照科学的结构整合而成的教学资源包,构成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电子书包是有针对性、能及时反馈指导、可自主生成练习题、能进行问题积累、及时更新资源的学习工具。

电子书包的应用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使用者包括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教育工作者;不仅提供教师学生学习的信息载体,而且支持双向传输、互动交流的过程。因此,电子书包在学校发挥教学优势的前提是数字化教学服务平台的建设,基于3G、WiFi、WiMax技术的无线网络建设为学校数字化教学奠定了基础。数字化服务平台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多样化服务,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电子书包进入校园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电子书包也必然会带来一场学习革命。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很大的优势,它包含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生动,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的技术平台提供了即时、动态的学习行为数据反馈,教师能够即时把握真实学情,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电子书包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挂图、模型,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假设,通过想象来设立问题情境,而电子书包具有多媒体解析功能,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媒体的配合展现,将问题情境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究,大胆质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电子书包的网络功能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查到相关问题的数据信息、背景资料等。因此,电子书包的使用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电子教材有很多视频、音频、动画等素材,能够提高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视频、音频、动画的使用能够加大对感官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加深学习印象,教学效果也将大大提高。

电子书包可以提供丰富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需要安排使用教学资源库中的素材,拓展了教学资源的来源,有些课件可以直接点击播放。教学资源库中还存有大量优秀的多媒体教案,使得那些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有利于打破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电子书包以及由此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将缩小各地区、学校、教师之间的差异性,实现教育公平。数字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后,使用电子书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教师制作教案的工作量和难度。

电子书包支持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多元化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教师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点评和辅导,通过电子书包中各种互动手段和技术,实现更为便捷充分的师生对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侧重点,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指导作用;学生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利用网络与同学进行在线讨论,根据自身情况收集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料。电子书包可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及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整;利用学生交流平台,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增强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一对一辅导。

由于电子书包的交互平台能够提供即时动态的学习行为数据反馈,学生的练习结果能够迅速显示出来,教师能够较为便利地了解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能够把握真实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过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很难逐一了解,但透过电脑记录的学生学习电子档案袋,教师能够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而进行个别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部分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愿在课堂上明确表达自己的学习问题和困难,而利用电子书包的交互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进行私下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电子书包使用的最大意义,不是取代传统教学工具,而是改变既有的教学和学习模式。电子书包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受体,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电子书包将使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使课堂学习逐步过渡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这正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电子书包以及由此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必将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力促进素质教育。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阶段性小结下一篇:《芳华》观后心得:此情可待成追忆